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2024-10-15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共12篇)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篇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育发展的可喜局面已初见端倪。可是,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 朗读教学却不知不觉地遭到人们的漠视。不少教师课堂上很少安排朗读的环节, 甚至把早读也视为可有可无。即使课堂上安排了朗读环节, 也轻视对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 致使不少学生的朗读变成了没有抑扬顿挫、没有轻重缓急、没有兴趣追求、没有真情实感的有口无心的“老和尚念经”。这种毫无价值的朗读不但浪费了时间, 亵渎了文本, 而且抑制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破坏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朗读”成了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朗读文章不只是为了疏通字句, 把握大意, 更重要的是体会作者的情感、志趣和文章的风格、韵味。声情并茂的朗读, 可以有效地传达文章的信息, 了解作者的匠心, 把握字句的精要, 领略文章的妙处。朱子所说“凡读书……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便是对“读”与“解”关系的精辟诠释, 这个“读”当然也包括“朗读”在内。

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 可以明白作家是怎么说的, 我们今后应该怎么说;高手是怎么写的, 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写。朗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强自信的过程, 因为其朗朗有声, 所以就得冲破种种顾虑, 大起胆子去做。朗读的过程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朗读得越多, 积累得也就越多。这些积累, 说话时可以让你“广征博引、出口成章”;写作时就能让它“呼之欲出, 跃然纸卷, 下笔如有神” (这个“读”当然也包括“朗读”) 也正是这个意思。

朗读是汲取知识, 发展智力的钥匙。语文的朗读教学, 能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感受中接受作者的“旨趣”, 从而达到开阔学生视野, 开启学生心智的目的。只有重视朗读的运用, 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机会, 才能让学生明晰地感知文章风格, 深刻地体味情感哲思, 充分地陶性怡情, 不断地增强语感素养。

一般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结构中, 分为初读、研读、品读、创读四个环节, 朗读可以贯穿在任何一个环节之中, 在各个环节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初读环节, 朗读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整体感知,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把握文章最初给你的情感指向上。此时的朗读能使学生自主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给进一步学习一个促进和铺垫。比如在学习郭沫若的《雷电颂》时,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之初有感情地反复朗读, 学生对屈原的忠诚、耿直、坚守正义等精神品质才能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才有可能逐渐理解郭沫若所歌颂的革命力量。

在研读环节里也可以适当加入对文章尤其是个别重点段落、难解词句的朗读, 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理解, 结合语境去探究词句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带动朗读, 朗读促进理解, 学生会发现原有的问题、疑惑随着一遍遍的朗读有了新的理解和认知, 有的问题甚至无需费力思考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 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 品味优美语言, 感受作者的情愫, 学生不够背诵经典段落。诚如叶老所说, 使学生“得到启

师发, 受到教育, 获得间接经验, 从而提高觉悟, 丰富版见识”。

品读环节, 是学生对文章之美更进一步认知和感受的环节。这一环节的设置能使学生在疏通词句文意之后, 受到美的熏陶、教育, 作者的人格魅力、精神品质、情感志趣在反复的吟咏朗诵中逐渐清晰可感。在教学《海燕》时, 通过初读和研读环节把文章的写作背景、难理解的词句和象征意义基本分析清楚之后, 我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品读, 结果发现在朗读细节的处理上, 品读环节的朗读比前两个环节在情感把握上更加准确到位, 而且学生通过朗读发现的问题更加犀利深刻。

在创读环节再次设置朗读, 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更全面、更高层次的理解, 能够生成更真切的情感体验。此时的朗读就不再是帮助理解词句和内容, 而是一种有理解的、有体验的朗读, 能传情达意的朗读, 浸透着思索与情感的朗读, 是真正的享受和体验。在教学《五柳先生传》时, 学生在最后的创读环节中通过朗读课内外陶渊明的诗句文章, 都被陶渊明淡泊功利, “环堵萧然”“箪瓢屡空”却“常著文章自娱”, 却能“晏如也”的款款风度和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此时的朗读, 使学生生成了更真切的情感体验。

朗读教学是一门艺术, 既是艺术, 就得苦心经营, 不断摸索。要提高朗读效果, 第一要务当是精心选择朗读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朗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要根据文本的实际灵活运用。比如, 考察字词掌握的适合个读;气势宏大的适合齐读;揣摩文章意境的可以配乐朗读;人物对话多的适合分角色朗读;需要掌控注意力的可以接读;字词对仗、句子整齐的可以分部轮读;为了正音或合理把握语速、语气的可以跟着教学录音读, 等等。我想, 教师只要重视朗读, 讲求质量, 这种经过千百年考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语文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载体, 它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内涵。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都是经典篇章, 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因此, 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文学的审美特性, 通过反复朗读这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由表及里, 由浅到深, 以读入境, 以读带思, 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向前发展。因为,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在朗读中增长知识, 提高才干, 陶冶情操, 获得乐趣, 受到潜移默化的语文教育。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篇2

摘要:在新形势下,小学思品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将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和行为作为主要目标,小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衡量是否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课堂源于生活”的观念在新形势下已被植入人心,现阶段的小学思品教学对回归生活本位应得到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学思品;回归;生活本位;策略

思想品德教育即德育,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当前,在学生的童年时期指导其正确地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是每个思品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然而,部分小学的思品课堂存在脱离实际的教学行为。因此,如何求真务实,实现小学思品课堂活动的本位回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时下值得探讨的热门话题。笔者通过研究众多的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小学思品教学实行生活本位化的理念,对学校的德育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认清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的重要内涵

小学思品教学的实践离不开对其回归生活本位的正确认知。对此,教师必须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德育是为满足生活所需,它源自生活,最终也要回归生活。从现阶段的小学思品课堂来看,其理论知识的教学主要以灌输的方式进行,再加上刻板的训练和规范内容,难免会让学生对正常思品教?W的实施产生一定的轻视和排斥心理。因此,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例如,在思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拟定一个常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教师可拟定“扶不扶”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有一天早上,在上学路上,你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位摔倒的老奶奶,可马上就要迟到了,那么这时的你是置之不理,还是跑上前去搀扶?大家不妨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发散思维,对事件展开自我认知,找准需求,发现阻碍需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相互讨论,交流意见,最后解决问题。

二、小学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的策略

(一)发挥教师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在小学阶段,存在优势和劣势并存的现象。一方面,受年龄层次的约束,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非常有限,而且稳定性较差。另一方面,在学生成长发育初期,其始终保持着对未知事物探索的浓厚兴趣,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也很强。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尤其要注意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模范带头的榜样。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第一引导人。在实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环节,应特别注意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常常使用“打扰了”“谢谢”等礼貌用语,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这种行为,并在之后的生活中加以模仿。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习惯养成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大量的实践案例和科学研究显示,学生健康的人格发展和良好的行为品质,都得益于良好习惯的培养。在生活中,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并不困难,他只需要把一件事情重复地进行下去,仅三个月不间断地努力,就足以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教师模范化的榜样形象,对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实施思品教学回归生活本位中,应当注意把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及时发现问题,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成长初期就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明确道德底线,为其日后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在时间中逐渐沉淀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思品教学过程中,应当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了如指掌的基础上,探究并结合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其思想品德进行合乎时宜的启迪和引导。思想品德教育应以生活为基础,整个教学过程要紧扣“生活”。所以,当教师对书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纵向发挥时,不仅要立足抽象的内容,还要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细节,进行针对性的实例诱导。这样既完善了课堂内容的丰富度,又促进学生将抽象内容进行自我的形象消化,使他们在轻松愉悦而生动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引发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现代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但终究脱离不了人性的道德根本。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顺应时代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现实教学中,将思品教学回归到生活本质,是小学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教师应主动发挥其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将思想道德教育深化落实,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教学回归本位 展现语文魅力 篇3

1.把握本质,准确定位

自我国2011年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以来,对语文教学本质给出明确界定: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即,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语言运用能力,锻炼学生文字运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养成语文习惯,掌握语文方法,提升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现状,审视困境,着眼未来,秉持本位教学理念,全面执行《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正确处理教材、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之间的关系。结合语文教材,把握本质内容,着眼高中生特点,面向社会,以本位回归的教学理念,采取灵活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教学内容,遵循语文教学定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内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2.研究教材,立足课堂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指出教材仅仅是例子,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范本,教师应用教材例子引导学生学习,以深刻的教材文字向学生阐述并延伸丰富的内涵。自《语文课程标准》执行实施以来,教师应明白在教学中不应只是“教”,而应该是“用”,应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使用并理解教材,深刻研究教材内容,立足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理解,而应充分解读语文教材,将语文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考察语文课文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基于写作背景,与课文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产生心灵相融共鸣,对语文课文进行独特感知、体验,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内容,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语文文本。

3.挖掘资源,返璞归真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内动力,培养学生语文情感,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综合文化素养。高中语文教学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以及高中生特点,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正确观念,突出语文文字能力,突破现有高中语文费时低效怪圈,以语文课堂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挖掘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实施本位回归教学,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对语文课文教学,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课文,要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感官直观体验的场景,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味、体会、感知;第二,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创设表演、游戏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自信,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快乐享受;第三,加强师生学习对话,针对具体的课文教学内容,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活动,创办语文文学沙龙,挖掘语文课文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沟通,在学习中发现,在学习中进步;第四,结合语文教学资源,结合写作背景、写作实践以及生活现状,多元化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创造并感知语文本真,争做语文学习主人。

4.回归本位,彰显本色

高中语文教学应结合高中生特点及其学习规律,准确定位语文教学,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点评。高中语文教学在异化教学理念影响下,逐渐脱离本位教学,应回归语文本位,彰显语文本色,重新转回至本位教学正确轨道,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教学回归本位,只有结合教材有效备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语文课程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在语文教学中,需要立足教学做好备课,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把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基准,设计每节课教学阶段目标,做到“少而精”的教学。第二,紧抓学生特点,设计灵活教学内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基本形成自我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基于语文教材,采用解读、游戏、体验等多样化教学形式,以语文素养作为教学核心,实现语文全方面教学。

语文教学改革是基于学生个体发展为目标的,在《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下,把握本质,准确定位、研究教材,立足课堂、挖掘资源,返璞归真、回归本位,彰显本色,以多元化教学方式,立足语文教学本位,回归教学本真,以语文独特魅力,逐渐摆脱语文教学乏味模式。在语文本位教学中,将语文真实、简单、朴实的一面,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魅力下快乐学习,不断追求语文本真境界。

回归以“人”为本位的作文教学 篇4

一、扩大生活体验, 增强生活认识

学习只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远远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 通过学习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从而最终实现其人生价值。语文与人的生存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教育中所蕴藏的人文教育面对的是现实生活, 面对的是学生生活、学习的空间。独特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特点, 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未来的发展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要通过作文教学让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从而提升学生情商。作文教学的最终指向就是让学生的心智得到完善, 生命的价值得以实现。然而, 教改虽然轰轰烈烈, 许多教师都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但在实际教学中,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仍然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面对升学率的压力, 教师只关注作文的写作方法以及借鉴前人的习作经验, 最终忽视了“人”对作文的态度与情感价值, 将作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剥离, 导致学生的作文失去了生活味道和生活源泉, 最终也失去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那么究竟如何让作文教学回归到“人”本位呢?这就需要将教育变成生活, 让生活变成教育, 两者合二为一,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发掘人性之美, 在学习中塑造健全人格。

二、融入生活, 提高写作能力

回归以“人”为本位的作文教学, 是具有一定策略和规律的。除了在课上教学外, 更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让他们养成时时处处观察和体验生活的习惯。

第一,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越来越多的学生被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家庭作业所压制, 使学生严重脱离现实生活, 对身边发生的一切都极不敏感, 不愿意去观察体验生活。这时, 就要引导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去亲身感受生活的气息, 感受身边的一切, 去感受生活中酸甜苦辣。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关注自己的同时去关注别人。比如在家帮父母做做家务, 在学校多和同学沟通, 经常和好朋友在一起玩, 扩大学生的兴趣爱好,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等。多方面转移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压力, 让学生时时刻刻能从日常生活中, 观察到快乐的事物, 这样学习压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与外界联系中得到转移, 进而达到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在与外界的不断接触中也提高了情商。最终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高中学生心智不断由幼稚走向成熟, 难免产生叛逆、焦躁和厌学的情绪, 此时, 需要正确引导。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成长的快乐。不能因为枯燥繁重的学业产生过大的压力。要让学生看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的东西, 以及友情和亲情带给我们的温暖和幸福。在督促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 让其走入到生活中去, 对自己, 对未来, 对生命产生美好的期待和热情。

第三, 激发学生思维。以往的教育方式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学生已经习惯于被老师灌输, 已经养成了懒于自我思考的不良习惯, 这对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养成是非常不利的。所以, 培养学生积极思索的习惯, 是让学生回归生活的必要环节和途径。积极思考生活的意义, 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对于学生在写作当中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生活中主动的去积累写作素材、不再墨守成规也是有极大帮助的。

第四, 在教学中注重技巧。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的途经很多, 但课堂上要注重教学技巧。用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 进行身临其境的环境设置, 对学生的真情感受要恰如其分地进行点评, 要营造一种生活的温馨气氛。以最真实、最质朴的语言, 最真挚、最动人的感情, 开启学生走向生活的大门。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生活学习的状态, 调整方法, 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篇5

高一年级汪文国

寒假期间阅读了《释放教育正能量》,《让教育教学回归“人的本位”》以及《无边大爱铸师魂》等文章。文章内容和我们的教育实践贴得太近,很多观点都是出自于对教育实践和教育原理的思考,让人读后反思良久。

1、教育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期待得到教师关注的内容:①关心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敏感地发现学生的情绪。②关注学生的生活,只有关注学生生活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和灵气。③关注学生的交往,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不是一件需要占用额外时间的事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自然完成。

2、由于教育教学没有真正和现场的人联系起来,也就不能真正揭示其中的意义和道理,知识和道理只是空洞的壳;由于教育教学忽视了现场的人,现场的人对教育教学也自然难有感觉。(辩证的理解)

3、教育要将人性的丰富性和本质特性也作为根本目标。以前提出的“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指对人品性的教育在知识传授中“附带的”、“渗透的”、“零散的”,是针对学生群体的,而在知识教学中关注人性的丰富性和尊重人性的本质,是“系统的”考虑人的发展,是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

4、今后研究课堂需要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一个是知识的理解,另一个是人的其他丰富性内涵的发展。

5、如果缺乏整体的思考,大家对学生的关注就会显得细碎而导致教师们难以把握,如果缺乏具体的维度和内涵,关注就会由于抽象而导致教师们难以落实。

6、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教师与所教学生的“特殊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所教学生独特的认识);二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7、普通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往往是考试评价和教材,而一位专业自主的老师会根据学科知识在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决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

8、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有深刻理解的优秀教师归还专业自主权,给他们更多的教学探索的自由。

回归学科本位彰显语文魅力 篇6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科本位 语言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39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各种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了,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言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本色。离开了听、说、读、写活动,再热闹的语文课也会黯然失色。这就需要思考: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侧重?

一、紧扣教学重点,触摸文字背后的温度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感觉到时间不够用,是因为“眉毛胡子一把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似乎只要我们和盘托出,字词句段、语法篇章就会一股脑儿地钻进学生的脑海。这样,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常常淹没其中,学生需要提升的地方也只能浅尝辄止。其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就像水过鸭背一样,什么也没留下。王荣生教授指出:“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教材中的文本一般都文质兼美,承载的内容非常多,可以进行训练的切入点也比较丰富。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以先试着做一做加法,把文本中值得训练的点列举出来;然后借助于减法,把握住教材的脉络,筛选出本单元、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紧扣语言训练的点,让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美文,课文通过一个个典型的细节,展示了父母间平淡而温馨的真爱。文本的语言虽平实朴素,却力透纸背。教师应引领学生触摸文字的温度,体验“爱如茉莉”的深刻意蕴。教学中,我尝试通过默读、领读、自由读、指名读等,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反复品读文本中的特写镜头:“爸爸直奔医院”“父母执手而眠”“布满血丝的双眼”……学生在精读细节中,体会到真爱无痕的道理。学生交流感悟后,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引导:“真爱就像茉莉那样,静静地散发出缕缕幽香,一个眼神、几句叮咛都是爱的语言。请拿起笔,写下你生活中爱的细节吧。”这里,紧扣教学重点,瞄准读写结合的切入点,让学生在阅读吸纳的基础上表达运用,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只有基于教学目标,紧紧围绕重点部分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的教学行为才能步步为营,尽显语文课堂的本色。

二、关注学法指导,培养基本的语文素养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教师的教旨在引领学生主动、有趣地学,帮助学生积淀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如果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创造性地开展自我阅读与拓展活动,其作用是无穷大的。“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生要“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没有硬性的任务规定,学生能展开自主阅读,个性化地吸纳,这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当然,学生开展自我学习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离不开教师的引领与培养。因此,在平时的阅读课上,教师应有目的地渗透科学的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我根据教材,让学生学会常规性的预习步骤:首先,通读课文,了解文本的内容梗概;紧接着,圈一圈,查一查,给生字新词写上注解;最后,想一想,写下自己的收获与困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自学方法后,还鼓励学生开展富有个性的自学活动,图示法、列表法等,以厘清文本内容。学生学法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实践,才能有质的飞跃,形成语文素养。

三、重视文道结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基本理念中提出:“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语言作为传递情感的纽带,有着很强的人文性。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同时,应巧妙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寓道于文,润物细无声。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介绍了鲁国宰相公仪休拒绝接受别人送来鲤鱼的故事。教学中,我紧扣“鲜美” “心满意足”“满脸堆笑”等词语,鼓励学生模拟公仪休与子明,在小组内演一演,进行深刻对话。学生在多层次的表达中,悟出文本中所藏的“道”,体会到公仪休的睿智与清正廉洁。文道统一,学生在习得语言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树立了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让我们立足学科本位,返璞归真,追寻本真的语文课堂!

教学回归本位展现语文魅力 篇7

1.把握本质,准确定位

自我国2011年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 以来,对语文教学本质给出明确界定: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即,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要帮助学生养成语言运用能力,锻炼学生文字运用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养成语文习惯,掌握语文方法,提升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现状,审视困境,着眼未来,秉持本位教学理念,全面执行 《语文课程标准》 精神,正确处理教材、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之间的关系。结合语文教材,把握本质内容,着眼高中生特点,面向社会,以本位回归的教学理念,采取灵活教学方法,设计多样化教学内容,遵循语文教学定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增强学生语文内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2.研究教材,立足课堂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指出教材仅仅是例子,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范本,教师应用教材例子引导学生学习,以深刻的教材文字向学生阐述并延伸丰富的内涵。自 《语文课程标准》 执行实施以来,教师应明白在教学中不应只是“教”,而应该是“用”,应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使用并理解教材, 深刻研究教材内容,立足教学课堂, 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理解,而应充分解读语文教材,将语文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考察语文课文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基于写作背景,与课文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产生心灵相融共鸣,对语文课文进行独特感知、体验,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搭建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丰富语文教学课堂内容,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语文文本。

3.挖掘资源,返璞归真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内动力,培养学生语文情感,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综合文化素养。高中语文教学应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以及高中生特点, 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正确观念,突出语文文字能力,突破现有高中语文费时低效怪圈,以语文课堂活动为核心,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挖掘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实施本位回归教学,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对语文课文教学,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课文,要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感官直观体验的场景,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味、体会、感知;第二,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创设表演、 游戏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自信,让学生在竞争中学习,在竞争中快乐享受;第三,加强师生学习对话,针对具体的课文教学内容,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活动,创办语文文学沙龙,挖掘语文课文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沟通,在学习中发现,在学习中进步;第四,结合语文教学资源,结合写作背景、写作实践以及生活现状,多元化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创造并感知语文本真,争做语文学习主人。

4.回归本位,彰显本色

高中语文教学应结合高中生特点及其学习规律,准确定位语文教学, 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语文教学内容,加强语文教学点评。高中语文教学在异化教学理念影响下,逐渐脱离本位教学,应回归语文本位,彰显语文本色,重新转回至本位教学正确轨道,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教学回归本位,只有结合教材有效备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上好语文课程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在语文教学中,需要立足教学做好备课,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把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基准,设计每节课教学阶段目标,做到“少而精”的教学。第二, 紧抓学生特点,设计灵活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基本形成自我学习能力,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 基于语文教材,采用解读、游戏、体验等多样化教学形式,以语文素养作为教学核心,实现语文全方面教学。

语文教学:请回归学科本位 篇8

一、课前预习——务必注意有效时间

由于工作关系, 笔者经常在中小学和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中观摩语文公开课。那些“成功”的语文课, 听课者不得不为一些学生 (往往不是大多数) 超乎想象的接受能力所惊叹, 一经打听, 则是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而那些不甚“成功”的语文课, 授课教师常常归因于学生未曾好好预习。据笔者所知,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学生 (在教师指导下) 花在面面俱到的预习上的时间绝对不少于一课时。试想, 每堂课一个课时的预习, 再一个课时的复习, 在如今每日语文课都要上到两节左右的情况下, 如此重负, 学生如何承受?如果常态授课也如此操作, 现实吗?教师、学生能不累吗?

我们提倡当堂预习。据笔者调查, 由于学业负担沉重加上天生的惰性, 一般情况下, 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预习作业者不超过五分之一。另有五分之一学生以“抄”的形式敷衍了事, 而超过60%的学生无动于衷。如果有重大的公开教学任务, 三种学生各占三分之一。总之, 课前预习所起的作用颇为有限, 常态课堂教学更是如此。笔者当年在中学任教时, 基本不布置课前预习;如今, 因工作需要偶尔也到中学借班上课, 总是上课铃响后挤出一定的时间, 要求学生做当堂预习。可以这么说, 授课之前, 学生基本不知道教学内容。当然, 预习要求必须简明扼要, 只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可, 千万不能面面俱到。如此, 一来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二来学生在教师的眼皮下预习, 难以偷工减料, 基本都能达到要求;另外, 也顾及了心理学上的“遗忘曲线”, 当场预习当场巩固, 效果特别好。

二、教学环节——力求达到返璞归真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范本, 基本都有硬性的规定, 尤其是教学环节, 硬性地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 又分为整体感知、情境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 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如此纷繁复杂的刻板规定, 新教师望而生畏, 无法适从;同时, 也完全限制了成熟教师的个性展示和才智发挥。

之所以如此, 与部分学者的片面言论有关。这些学者, 有了设想, 搞了科研, 当然必须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作实践的检验。但是, 很少有专家学者能到中小学语文课堂中亲自授课诠释自己的理论。交由一线教师实践, 这是最基本的途径。由于理解上的差距, 他人的操作与最初的设想往往有一定的距离, 以讹传讹, 很可能失之千里, 却仍被视为金科玉律。

其次, 还是理解上的差距, 不同的专家学者的科研基本都从“本位”出发, 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是必然;但推广者却搞起了“拉郎配”, 将之强扭在一起, 美其名曰“优质资源整合”。岂不知, 如此“多角色化”的举措却害苦了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 他们疲于应付, 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就成了必然。

我们认为必须简化课堂教学的环节, 达到返璞归真。最简单的做法是, 将每个课时中复习旧课、研习新课 (整体感知、情境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 、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四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楚。实际上, 这些小目标就是达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阶段目标。

如在高一年级用一个课时教授鲁迅的《药》, 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文本分析深入掌握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其教学环节可安排如下:第一环节的目标是分析文章的主线, 即针对“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当然, 其间也可有情境创设, 之前可以设置导入语。第二环节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副线, 即针对“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 其间可对比分析主、副两条线索之间的不同。第三环节的目标是分析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 针对“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何时悲剧汇聚”进行分析, 其间细读文本, 也可找来其他双线并行的文本作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 或对比, 或类比。第四环节的目标为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针对“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进行分析, 也可拓展延伸到鲁迅的其他文章以作类比。这四个环节环环紧扣, 层层递进, 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如果把课堂教学过程比作为“织布”, 这四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 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作具体的“生成”, 从而产生了“纬线”:或复习旧课, 或创设情境, 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 最终成“网”。当然, 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四条“经线”的限制, 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拓展深挖——尊重文本和学生实际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拓展延伸”成了香饽饽, 几乎所有的贴上“新课程”标签的语文课都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实际也是, 有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 语文课往往就有了高潮;但是, 一些“成功”的语文课的拓展延伸却过了头, 更何况仅从“道”的角度展开。某教师教学《斑羚飞渡》, 在挖掘文本资源时, 为了探究面临危险境遇时刻的人类表现和道德层次, 依次引入了日本和我国古代的“弃老”、克拉玛依大火等递增性质的几个故事, 深入到人性的高度来探讨危难, 研究真知, 激发起了学生对于“规则、文明与野蛮”“个体生命尊严”“敬畏生命”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于是, 该课被誉为“立足于人文素养的提升, 体现出的是大语文教学对学生人生发展的一种终极关怀, 是将养成健康向上、符合社会道德主流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放到了阅读实践中。这就既避免了说教带来的肤浅, 更激发了学生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做人良知, 而这, 正是语文学习的要旨所在”。[1]如果这种指向“终极关怀”的拓展延伸是语文学习的“要旨”所在, 那么, 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又应该放到什么地位呢?如此南辕北辙, 可谓悲哉。文本需要细读和深挖, 这是语文教学的要点, 也是专家学者们评价语文课的主要切入口。但是,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 对文本的深挖也被烙上了违背规律的印记, 其标志就是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深挖。某资深教师教授苏教版初中语文八 (上) 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 要求学生通过几个关键的词语, 探讨悲剧效果之何以体现, 探讨悲剧出现的深层原因。由于当今的初二学生对“文化大革命”根本不可能有深刻的了解, 故一堂课下来, 听课教师如云里雾里, 不知所云;而全班学生究竟得到些什么, 实在不敢想象。

所以, 我们提倡拓展延伸的返璞归真。这种返璞归真, 一指拓展延伸必须是语文的拓展延伸, 也就是说, 拓展延伸尽量从“文”的教学目标 (即“工具性”的角度) 展开, 就如上文所说的教授《药》, 可拓展到其他“双线并行”的文本。二指借拓展延伸进行语文复习, 此点下文将作专门阐述。

另外, 我们认为文本深挖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指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它能激发和引起处于最近发展区中成熟阶段的一系列功能。”[2]如果教师不切实际, 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那么, 教学的成功就是一句空话。在八年级教授《幽径悲剧》这篇内涵深刻的文章, 就“道”的内涵而言, 一般初二的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深挖;学生只要能理解“美好的事物被破坏”即可。换一个角度思维, 如果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该文的对比手法或写景的不同角度, 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化解阅读难度, 学生定能有所得。当然, 如果在高二年级教授这篇课文, 就可以做进一步的深挖工作。

四、语文复习——何不借拓展延伸的机会

语文复习中最典型的是“炒冷饭”现象, 即教师在语文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早已教授过的知识点, 将语文知识以静态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走进中学语文复习课堂, 可以发现, 教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之下, 为了寻求考试的“万无一失”, 复习非常“细致”:全面涉及已经学过的知识点, 从简单的汉语拼音到死记硬背的课文默写, 从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到每篇课文的中心意思, 内容非常丰富。

不幸的是, 很多学生似乎并不愿意吃这样的“冷饭”, 面对着那些似曾相识却不甚了了的东西, 老师越是强调, 学生越是听不进去, 导致语文复习陷入了一个怪圈, 师生配合出现漏洞, 部分学生在复习期间语文成绩不升反降。就高中而言, 由于第三年复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 于是, 三年的新课教授计划就被要求在前两年完成, 不少内容只能草草了事, 甚至煮成“夹生饭”。这样的教法显然违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往往适得其反。

我们提倡教学中的“语文”的拓展延伸, 但拓展延伸有文本难寻的苦衷。所以, 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建构符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板块”, 将课文资源重新优化组合, 也就是说, 将表达方式相同相近的文本组合成弹性的板块。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七颗钻石》《天上的街市》《蔚蓝的王国》《繁星》《幼时记趣》《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以及泰戈尔诗都有联想与想象的特点。教授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 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反复朗读, 深入理解想象的表达方式”, 授课中, 借拓展延伸的机会复习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沈复的《幼学记趣》等等, 由此, 学生对想象有了深刻的难以忘怀的理解, 岂不妙哉!

更为重要的是, 组成弹性板块时必须考虑对本册课本的突破。也就是说, 在初二教学时, 可借拓展延伸的机会复习初一的旧课;在初三教学时, 可借拓展延伸的机会复习初一、初二的旧课。高中亦然, 甚至可以借拓展延伸复习初中的旧课。如此螺旋上升, 层层递进, 就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语文。如, 八年级 (上) 教授《背影》, 可向七年级 (上) 的《安恩和奶牛》《往事依依》《伟人细胞》《<梦溪笔谈>二则》《皇帝的新装》《端午日》《社戏》等文本拓展延伸, 组成“人物刻画板块”。同理, 最后的总复习, 也可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进行, 最后一个学期边授新课边复习旧知, 以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本真。

参考文献

[1]刘祥.主体实践性阅读条件下文本资源的开发[J].中学语文, 2004 (21) .

小学语文教学应回归儿童本位 篇9

对于部分教师而言, 小学语文就是一门教导学生识字的学科。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看书、学会正确的书写与表达, 并理解到一定的文章意思, 也就完成了其教学任务。对于儿童而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大量的抄生字练习贯穿其中, 主题式作文基本上也是围绕“最……的事情”来写, 对儿童的性情并没有充分重视。

而回归儿童本位的语文教学意义中人文素养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是为学生后期的学习生活而作铺垫的。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得以掌握识字这一最基本的技能, 并得以去阅读不同的文章, 体会字词的意思, 明了段落与篇章组合后所代表的含义与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 让学生独立思考, 活跃思维, 为其今后领悟文章深意、表达内心感想打下重要基础。然而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 学生基本上被训练得学会用定式的句子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天一定是蓝的, 形容词一定是万里无云, 或者是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好人好事里一定有扶老人过马路, 问叫什么, 一定回答是红领巾等等。学生不是去学着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是在不断地找到如何得高分的途径, 去揣测教师的评价标准。这也就造成了, 一个比喻句从小学教到高考前, 一共教了12年, 高考时还是没有灵气, 只有复制。教师一方面骄傲于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却又着急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而这一切, 在学生看来, 从小学阶段开始, 教师一味强调对于课文与知识量等技巧的掌握, 对于学生自己的思想却不加以鼓励。一味要求标准答案, 一味强调必须用到几个形容词等等, 这些都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想, 也就让学生在人文表达等方面不再有发挥空间, 久而久之, 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不断弱化。立足于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 教师一方面应看到小学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思维最天马行空的时候, 这时学生缺少的只是如何去恰当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另一方面也应看到, 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生字, 学会阅读, 学会修辞手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不是舍本逐末, 重点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而把学生的灵性与语文课所蕴涵的美感全部扼杀掉。

二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儿童本位

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文《詹天佑》的教学中,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于文章整体性的把握, 把整个课堂控制在一个讲故事的氛围中。这样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是基于对学生年龄的考虑, 讲故事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情, 更好地去听去想。而讲故事的语言也比教学所用的语言更有吸引力, 更“抓人”。另一方面, 对于学生而言, 很多学习勤奋的学生会在上课前就把课文预习一次, 传统教学中, 教师上课时所做的工作就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细分再细分, 把一个整篇分成若干段落, 再分析其题意, 最后再把各段落里的句子进行分析, 让学生去记生字, 背句子。这样的教学过程,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收体。学生所做的事就是把教师所讲的内容记好笔记, 然后背下来。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活泼爱动的时候, 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感到乏味, 甚至有的小学生觉得小学语文课就是背课文。而立足于儿童心理出发, 教师在准备讲这个故事之前, 可以事先声明让学生仔细听, 待会儿让学生找找故事里的小细节。接下来, 教师在绘声绘色讲完这个故事后, 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让学生比较教师讲的与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复述仿写的过程。并引用“找不同”这个游戏让学生分组后发言, 找一找看有哪些地方不同。学生发言积极, 把课文内容自动自觉再找一次, 并相互交流, 互相提醒, 争取找到尽量多的不同的地方。然后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 想象自己是一个艺术家, 现在有一个城市为了纪念詹天佑, 准备给他雕刻一个铜像, 你会怎样去设计这个铜像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甚至还有开始画草图的。不论是画人字形铁路, 还是把其与铁路机车头放在一起设计, 都体现了学生的丰富创造力。而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自然而然会一再阅读短文, 并深入思考与表达, 无形中也就提高了其自身的语文能力。妙趣横生的想象力也让课堂活力四射, 语文课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小学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学有所用, 学有所得, 快乐学习, 共同成长。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实现, 而不应一味按老模式、老流程把语文课上成一堂“填鸭课”。立足于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符合儿童心理的小学语文课堂, 才能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长期以完成教学任务的理念来教育小学生, 对于儿童自身的性情并没有充分重视。且教学方向从知识的需求出发, 而不是从儿童的心理与年龄特征出发进行教学。本文尝试对回归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儿童视野,儿童本位

参考文献

“私人定制教师”是回归教学本位 篇10

私人定制这个词, 近几年十分流行, 尤其是服务业、制造业, 都在着力打造私人定制, 以招揽更多的客户。私人定制备受推崇, 是个人财富增长、追求个性消费和服务的体现, 更标志着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消费市场的形成。从这个角度来说, 私人定制教师的出现, 符合时代的潮流, 网友们给予了很大的赞扬。

长期以来都是学校安排任课教师, 鲜有学生可以选择教师的, 更何况是私人定制。“私人定制教师”的出现, 体现了“以学生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转变, 有利于以下两个问题的化解。

一方面, 高校普遍形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好的资源都给了科研, 对教师职称的评价也更多地倾向科研项目。这便导致了优秀教师把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 教学质量下降, 课堂枯燥无味, 一些教授甚至让助手替自己授课。

另一方面, 当高校教学不是以学生的体验为主导, 也就意味着学生对日常教学的逃离。最客观的体现是, 大学生逃课在今天十分普遍, 以至于一些学校在教室安装打卡器、部分教师通过脑洞大开的“刷脸”神器来监督学生上课。

“私人定制教师”, 可以让学校更了解学生对于教师的诉求, 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 学生的定制需求, 也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鞭策教师关注学生需求, 与时俱进, 不断提升发展自我。

当然, 必须认识到, 单单靠“私人定制教师”还不足以彻底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一个简单的道理, 这些“定制老师”在尽力满足学生诉求的同时, 如果还要完成学校对教师的科研要求, 那么自然是“压力山大”的。因此, 学校在设置“定制老师”的同时, 对老师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也要完成相应的调整, 让受到学生喜欢、本身又热爱教学的教师减小科研压力。

总的来说, “定制教师”十分必要, 但它也需要其他一系列的定制机构和制度来配套。

呼唤音乐教育的本位回归 篇11

【关键词】 课程资源 综合 技能 文化传播

最近,笔者听过好几节音乐课,有小学的也有中学的,发现几个奇怪的现象:以前课堂上十分被人重视的歌唱教学在现在的音乐课上几乎呈消亡之势,很难在音乐课上听到学生准确、生动、完整地演唱一首歌曲;以前大家都认为很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音乐欣赏”现在几乎成了开课者的唯一选择;音乐课上综合的东西太多,舞一舞、跳一跳、游一游的场面实在太多;音乐课上很少能听到音乐教师优美的歌声和琴声,钢琴几乎成了音乐教室的一件装饰品。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许多音乐教师以为这就是新课标下的“综合”,以为这样的“综合”就是教育新理念的体现。但是笔者却不这样认为。这些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和挥之不去的疑问,并对目前的音乐课提出以下看法。

一、音乐课应重教育而不是重传播

现在的音乐课越来越脱离音乐的本质,越来越脱离教育的本质,把音乐的教育教学本质变为传播了,实在不像课堂教学,倒是很像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教师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职能,把自己堂而皇之地装扮成一名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而学生似乎也不再是学习者了,而是成了台下的观众。

课堂上,音乐教师只是将从网上下载来的音乐或者视频放给学生看,计算机、多媒体成了音乐教师的第一教具,熟练地操作这些工具仿佛成了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有时一节课上甚至看不到教师弹一下琴,唱一句歌。即使有弹琴的,也是程式化的演示,并不能感觉到钢琴在课堂上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唱歌的也是如此。难道这就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吗?毫无疑问,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只是在被动地看,被动地听,完全成了观众,完全成了课堂教学的局外人。学生到底听懂了多少,愿不愿意看,教师并不了解。音乐教师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固然有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但是在传播的同时,更肩负着指导与鉴别的社会责任,应该将丰富的音乐文化去莠存良,将那些经典的曲目介绍给学生,尤其要将那些能激励学生奋进、抚慰学生心灵、伴随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使音乐成为育人的工具,而不是娱乐的工具。音乐教育功能与音乐传播功能的本质区别也许就在于此吧?

有些教师在选材时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放弃经典而选择平凡甚至糟粕。如一位教师在介绍陕北民歌《走西口》时,选用了一个流行组合演唱的版本。且不说唱得是多么松散随意,那配乐也没有任何民族音乐特色,而且错过了一个介绍民歌音乐特征的绝好机会,试问这样的演绎能体现出民歌的经典所在吗?如果说这是音乐课的创新,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我们音乐教师在众多的音乐作品和纷繁的演绎风格面前是信手拈来还是擦亮双眼,精心挑选呢?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二、音乐课需要自己的学科技能

关于教学中的主客体问题,技能培养与情感体验问题,技能教学重不重要等都是音乐教育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而又尚无定论的问题。现在的音乐课上已很难见到发声练习、节奏练习、识谱练习了,教师也不再下工夫教唱歌曲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的音乐技能越来越差。《国歌》唱不好的学校比比皆是,一所学校没几个会唱谱的学生,一学期下来,学生会唱的歌寥寥无几。在如今的音乐课,你很难再听到训练有素的歌声,当然深刻的情感表达也就无从说起。至于学生从多媒体上受到了多少情感的熏陶,得到了多少情感的体验,那只有天知道了。

识谱教学曾一度困扰着广大音乐教师,如今算是彻底甩掉了这个包袱,可是如果从小学到高中十年的音乐课上下来,学生居然连简单的乐谱都不认识,那这音乐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音乐课本上许多创编练习,如果不会唱谱,那样的练习只是形同虚设,纸上谈兵罢了。学吹竖笛如果不老老实实地一个音一个音地练习,能吹出动听的乐曲吗?就连音乐欣赏也不是简简单单地用多媒体放放就行了,音乐的听觉需要训练,旋律的记忆需要训练,情感的体验需要训练,语言的表达也需要训练。也许好多学生听完音乐后的确有感悟,但如果让他们谈感受往往会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来,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缺乏训练。如果不有意识地在欣赏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那么期望通过量变而达到质变只能是一厢情愿。学生不会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他的听觉有没有变得灵敏,他的情感体验有没有变得深刻,你永远也无从考查。

三、音乐课应当遵循审美原则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应该表现在情感审美和音响审美上。但现在的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了参与和愉悦的原则,而忽视了情感和音响的审美体验原则。认为学生随着音乐动一动,讨论讨论音乐的情绪,或是自由练习一下竖笛就是参与,就能从中获得愉悦感,从而对音乐产生无比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这种愉悦感是极浅的,因为没有深入,没有对音乐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依赖,其兴趣也是暂时的。观察我们身边的音乐爱好者,绝大多数有一技之长,不是歌唱得好,就是会一两种乐器。他们最初并不是在散漫随意的音乐课中爱上音乐的,而是被教师或音响里优美的音乐打动的。笔者有一位校长就是这样,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专门学习过笛子演奏,可是他的笛子吹奏得相当不错。很多人问他为什么能吹得这么好,他的回答很简单——喜欢。对啊,喜欢就是动力,喜欢才有兴趣,喜欢才能对音乐有情感依赖。正是有了这样一份情感依赖,才使得那位校长始终笛不离身,这样的依赖是有深度的。

对音乐的理解没有统一答案,也没有必要谋求统一答案,“一千个观众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不同的学生耳朵里就该有不同的《二泉映月》”。可是,偏偏有许多教师在放完一首曲子后,就要学生讨论,于是优美的音乐被唧唧喳喳所取代,学生最后讨论出一个符合老师心意的“标准答案”。不知道这是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是扼杀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在音乐听完后讨论还算好的,有的教师甚至在学生还没有开始聆听时就设计了几个问题,用问题牢牢地套住了学生思维,学生在整个欣赏的过程中始终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哪还有自己的思想可言?哪还有自己的审美可言?还有,教师教完一首歌曲后,不是反复巩固练习,而是让学生自由练习,一时间,教室里噪音一片。学生的新歌刚刚学会,教师又开始教他们用打击乐器伴奏,教他们随歌声舞蹈;在教师指挥大家合作表演的时候,我们听到的却是“一锅粥”。这些都是教师忽略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一根本,忽略了音乐教育的审美原则而造成的。当然,这也与如今的音乐教学评价有关。

四、音乐课需要灵活多样的评价

笔者有过多次开课的经历,以前得到的评价是训练有素,学生音乐表现力很强,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现在只要会点舞蹈的教师,上课带学生跳一跳,就会得到这样的评价:课堂气氛活跃,面向全体学生,很好地体现了参与和合作的原则,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丰富等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好像已经一无是处,这样的教学评价直接导致了几乎所有的音乐教师彻底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玩一些叫人眼花缭乱的花样,可细细品味,难免给人肤浅浮躁的感觉。笔者曾经在音乐公开课上听过非常优美的童声,那样的训练可能有普通音乐教育的宗旨,但那样的声音的确是美的,训练出那种歌声的老师的确值得我们敬佩。难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细腻地将一首歌表现出来就不是参与合作吗?合唱合奏是最好的参与合作。现在,别说天籁般的歌声不会在课堂上出现,就是想在课堂上听一首音唱得很准的歌也很难了,但愿这不是杞人忧天。

课堂教学评价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而对教学成果的评价好像还是一成不变。音乐特长生的多少、参加比赛的获奖情况依然是评定学校教学成果的重要甚至是唯一依据,这是不是很矛盾呢?难怪许多音乐教师在新课标面前有些手足无措。那么我们应该需要怎样的评价机制呢?什么样的课才算是真正的好课呢?

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 篇12

一、抓住原点,深入挖掘教材

在语文学习中,教材永远是最重要的媒介。教师通过教材的范例作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本内容,以教材为基础,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篇文章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抓住长江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自然灾害的背景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人民子弟兵在危险面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初读课文,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文本的内容,对于文本中子弟兵为了保护普通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做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深深的敬意,这对于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教师没有将其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积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这类文章的语言特色。经过大家的分析,认识到在这篇文章中语言严谨、简洁,而且通过点面结合的手法更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文本内容的典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从文本的角度出发感知,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感知文本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困难,而重点内容应该是教会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立足于文本的视角,挖掘文本中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在充分感知文本的前提下,感受文本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注重积累,提高语言素养

在语文学习中,语言学习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对语言的准确使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做到厚积薄发。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深入品味文本语言的基础上积累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莫高窟》这篇课文时,在这篇课文中向我们展示了莫高窟的悠久历史及灿烂辉煌的文化。这篇文本一共分为三个方面:彩塑、壁画以及藏经洞。这篇文章整体来看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特色,并且注重指导学生对语言进行积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感悟文本的语言特色,也就是体会文本的语言精妙体现在哪些方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朗读,进一步体会语言。当学生获得自己的感悟之后,教师出示了关于彩塑以及壁画的相关图片,然后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为大家讲解这几幅图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中的优美语言有了深刻的认识,印象也更加深刻,同时学会了运用,提高了学生的语用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感知语言,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而且还注重指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这样让学生的语言积累更加丰富。我们知道,“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有了丰富的积累,学生才能顺利的表达,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积累的指导,在这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回归本位,提升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不能只是在传授知识,而应该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感知文本语言和理解文本内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感知语言的桥梁,实现学生对语感的充分感知,并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

小学阶段高年级和低年级的教学区别很大,因为高年级学生马上就要进入初中学习,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材中,偏重于一些说理文的安排,例如《学与问》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感知文本中心论点和两个事例的基础上,并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深入解读。为此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这篇课文中,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采用了怎样的方法?作者所举的两个事例之间有什么样的紧密联系?”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们认识到这两个事例中都使用了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不同的是第一个“先叙后议”,而第二个则与之相反。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在表达的时候我们要注重方法的多样化,这样才能让文本富于变化。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方式的桎梏,强化学生的认知,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体会文本创作的智慧,同时将学习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是基础,应该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作为语文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文本语言的深入体会上,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语文教学回归本位的目标。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回归本位。

关键词:小学语文,回归本位,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9).

上一篇:投资管控下一篇:家庭体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