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管控

2024-10-15

投资管控(共10篇)

投资管控 篇1

1 引言

投资决策阶段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的过程, 是进行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技术的经济示范过程, 是不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决策和判断的过程。对项目成本有决定性的影响。投资估算是成本投资决策阶段的一个主要的文件, 是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和投资决策的基础。

2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前期造价控制

2.1 项目立项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立项阶段包括项目前期的考察、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初步设计等几个阶段[1]。投资项目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产业实际需要, 优化项目建设规模及工程技术方案, 做好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措施。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对该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和技术方案等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论证和经济评价, 使项目在技术上合理, 经济上最优而出具的书面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阶段最重要的核心文件, 具有相当大的信息量和工作量, 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如果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方案选择缺乏科学性、估算漏算都将使造价控制的总目标难以确定, 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 使概算金额超过估算。项目立项应引入专家制, 组织各方面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广泛论证, 尽量杜绝决策失误[2]。

2.2 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工作

完善的工程设计文件是编制项目总体建设经济指标的充分依据, 是决定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必要条件。因此, 加强对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审核, 对合理控制项目总造价十分重要。

设计文件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3个阶段, 目前, 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质量普遍深度不够。控制投资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设计, 以项目批准的投资估算为限额, 实现合理的规模控制, 以确保设计质量。概算编制完成后, 投资方应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评审, 对不合理的因素进行优化、调整。

3 建设工程实施阶段投资方的造价控制

3.1 执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及拦标价控制

建设项目公开招标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方法, 通过项目招投标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进行招标时, 建设单位需委托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工程拦标价, 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建设工程的质量与工期, 投标单位必须按照业主发布布拦标价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投标, 使建设单位可以对整个项目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3.2 强化合同管理, 严把合同关

合同价不能超过投资方公布的拦标价。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价款调整方法、工程变更、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3]。对合同执行中容易产生歧义的内容, 必须约定明确的解决办法。合同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对双方违约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以提高工作质量。合同签订后应严格执行, 严禁单方面修改合同条款, 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3 掌握市场行情, 控制材料价格

建设单位应熟悉当地建材市场行情, 合理选购材料及控制价格。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和投标报价中的材料价格进行控制, 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在建筑物装修阶段, 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选购装饰材料, 避免由于材料价格控制不力造成项目超投资。

3.4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和工程结算管理工作

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 严格控制变更申请、临时签证及各种预算外费用。 (1) 对工程变更内容进行评估。确实需要进行变更的工程量, 需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共同签字确认。特别是桩基开挖等隐蔽工程, 要督促各方做好相关记录, 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4]。 (2) 部分工程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 造成工程结算阶段对造价影响过大。因此, 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不经批准或报备的工程签证, 不得进入工程结算。并且尽量避免含糊不清的签证, 以达到预定的造价控制目标[5]。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 投资方应委托具有造价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施工单位报送结算进行审核。审核过程中应到项目现场复核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及签证工程量。为避免施工方随意增加结算金额, 在此环节应明确要求超出审计金额的费用, 并按比例由施工方承担相应审核费用[6]。

3.5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加强监督问责

加强制度建设既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又要贯彻落实行业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廉政合同, 严格问责程序。重点加强对设计变更、工程款的计量与支付、工程造价、竣工验收等环节的廉政监管, 避免出现违规现象[7]。监理项目评价制度对项目进行事后评估时, 对超投资项目需查明原因, 并追究责任, 总结教训, 以提升投资决策水平, 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8]。

4 结论

通过项目各环节的投资控制, 从源头抓起, 加强投资项目管理, 充分利用法律、经济及技术手段控制工程造价, 杜绝出现超投资计划现象, 使项目更好地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

摘要:投资方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控, 就是控制工程项目投入, 核心是工程造价。因此, 在项目建设阶段要严格控制造价, 节约资金成本, 为投资方创造更多的投资效益。论文就投资项目的造价管控进行探讨。

关键词:投资项目,造价管控,设计变更

参考文献

[1]张栋.浅析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3 (4) :44-45.

[2]陈海霞.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措施探讨[J].山西建筑, 2013 (29) :220-221.

[3]殷红军.工程项目造价管控要点及其方法分析[J].新经济, 2014 (20) 110-111.

[4]曾洁, 曹春红.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J].金融经济, 2013 (24) :106-107+108.

[5]田爱华, 李莉.工程项目管理与投资控制[J].科技资讯, 2012 (22) 33-35

[6]杨得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研究[J].价值工程, 201 (12) :51-53.

[7]刘昌明.浅论工程项目管理模式[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6) :45-57.

[8]孙希刚, 黄家城.高校基建甲方项目制管理模式投资控制优势实证探析[J].广西城镇建设, 2011 (12) :85-87.

投资管控 篇2

引言

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投资管控工作涵盖项目决策和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1],横跨周期长,涉及专业众多,是一项需多方协作的系统性工作。全过程投资管控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定期的信息收集和动态分析对比[2],将分项工程实际发生金额同预期投资目标进行对标比较,同时将累计实际发生金额与预期发生金额之和同预期总投资目标进行动态比较,若发生偏差,则及时探寻原因并修正。本篇文章主要对工程建设阶段造价控制现存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全过程投资管理与控制要点及难点进行探索性分析。处在行业变革迅速、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贯彻的当下,全过程投资管控的有效落地将为建设项目资源集约利用及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工程建设全过程投资管控的性质及意义

工程建设全过程投资管控是一项涉及工程、经济、合同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牵涉工程建设各参与方、横跨项目决策和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作。工程建设全过程投资管控不是将工程造价实际值与计划值的比较后进行纠偏的简单控制活动,而是利用经验数据主动干预渗透各阶段工作、实时进行动态比较、积极进行信息收集及分析的管理和控制行为,可有效预防工程投资目标值偏离实际,对建设支出行为进行把控,实现资源集约利用,也为其他项目的投资管控积累了现实基础。

二、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管控在各阶段存在的问题

1.项目投资管控在决策和立项阶段存在的问题在项目的决策和立项阶段,投资估算不仅为建设单位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作为证明材料配合相关审批部门的立项审核工作,还对后期工程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及决算等一系列投资管控行为产生引领及控制作用。一份列项详尽、取费客观标准的投资估算不仅能协助业主进行决策部署和资金安排,还有益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的提升。该阶段的投资管控要求工作人员详细掌握并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条件及建设单位的投资意图,掌握工程实际情况,通过对类似项目技术参数的对标研究,根据市场行情及经验数据估算工程单价,使投资估算尽可能客观准确,并保留一定限度的浮动空间,使其真正有效发挥控制工程项目总投资的作用。但实际上多数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决策、立项报告中的投资估算存在漏项严重、单价预估随意的现象。此阶段建设单位关注重点主要以经济分析和方向确定为主,设计程度较浅,导致工程数量模糊,加之编制人员未能详尽了解项目自身建设条件、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导致缺项或并项问题严重,仅靠“拍脑袋”的方式来确定工程单价,容易造成无法控制后期实际投资额的现象。有些项目为满足相关部门拨款资金限制或建设单位投资预期要求,故意压制投资金额,致使投资单价失真,导致后期设计、招投标及施工等工作陷入两难困境,在工程实施初期就为项目的进行设置了绊脚石。

2.项目投资管控在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管控属于事前控制,是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的主动控制。设计成果的建造费用是造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此阶段的投资管控是在投资估算的限额下对项目的设计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现实中设计企业的关注重点大多放在技术创新上,如何将功能和感官效用最大化是设计师的思考重点,用来满足建设单位对于交付物使用感受和外表美观的需求,却缺乏投资管控方面的考量。在设计阶段现存的一些责任规避问题也会导致投资失控问题。设计师是结构主体及设施设备配套方案的创作者,所担负责任之大不言而喻,这就导致了某些设计单位为规避责任、通过不合理提升构件尺寸及材料强度的手段提高建筑物安全系数,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投资管控工作离不开专业造价人员的配合,但在现实工作中,设计与造价人员却缺乏紧密配合。设计人员在接收到业主建设意图后对项目情况进行考察,为业主提供选择方案并进行设计工作,但在这个过程中造价人员缺少主动性,容易造成设计成果偏离投资预期的后果。在工程概预算的编制过程中,设计人员在不同设计阶段向造价人员提供间断的工程信息,导致造价人员在无法全面掌握项目情况的前提下,出现概预算编制不准确的现象,同时,向设计人员反馈的问题也带有局限性。总而言之,在此阶段设计人员在整个设计初创及深化过程中缺乏对设计成果成本管控的主观能动性,且缺少造价人员的紧密配合,容易造成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投资管理失控问题。

3.项目投资管控在招投标及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建设单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并套取相关定额所出具的.价格就是工程招标控制价,可作为项目投标上限。但某些建设单位为缩减投资额,在招标过程中肆意压价,或存在某些投标单位为达到中标目的主动压低投标价格,这些行为都导致了中标价格严重失真。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工程造价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在中标价失真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只能选择故意增加现场签证和工程变更来填补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与中标价之间的漏洞,或者采用以次充好的材料、偷工减料的方法来减少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威胁建筑质量及施工安全,还造成了建筑行业的秩序紊乱,违背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

4.项目投资管控在竣工阶段存在的问题竣工阶段存在施工单位工程结算书编制不规范的问题,常常表现为工程量多算、高套定额单价及取费标准,以提高工程结算价。在此阶段工程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建设单位及工程咨询单位往往认为投资管控工作便没有进行的必要,将精力放在竣工验收达标上即可,这样便主动搁置了投资偏差问题,放弃了对索赔问题的补救。但其实在竣工验收阶段,进行工程结算的审核、对工程信息的完善及工程经验的总结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还将丰富建设单位的经验,完善咨询单位的数据信息库,加强合同管理能力,有利于实现项目投资的主动控制及动态控制。

三、工程建设全过程投资

管控在项目各阶段的改进对策工程建设全过程投资管控是一项多阶段、多部门联动协作的工作,需颠覆阶段性造价管理的碎片化投资控制手段,使各阶段数据流通,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以及投资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

1.全过程投资管控在决策和立项阶段的改进对策在决策和立项阶段,建设单位决策的明确性和正确性是投资估算编制准确的重要前提,投资估算编制人员应遵守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掌握建设单位投资意图,详尽了解项目自身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在造价人员的协助下将拟建项目与数据库中相似项目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对标分析,为投资估算提供合理的参考单价,保证投资预测和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并预留一定限度的资金弹性空间,起到对项目建设的引领和控制作用。

2.全过程投资管控在设计阶段的改进对策长期以来,建设工程投资控制的重心都在施工阶段,但全过程投资管控的重要节点应为决策立项和设计阶段。在工程设计阶段,严格执行限额设计,对有效实行限额设计的单位及个人采取奖励,促使设计人员使用合理的构件尺寸及材料强度,主动控制工程造价。设计人员应加强与投资估算编制人员及造价人员的沟通,加强了解项目决策、立项时期产生的可能对工程设计产生影响的相关情况,改变由设计人员先行创作再向造价人员提供工程信息的传统方式。造价人员还需主动参与到设计工作中去,在项目设计推进过程中及时向设计人员反馈造价信息,避免出现生产能力不能满足设计方案的现象。优秀的设计方案选择及严格的工程投资管控将有利于后期施工和项目投产后的运营管理。

3.全过程投资管控在招投标及施工阶段的改进对策在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故意压价和投标单位恶意竞争的行为都应受到坚决抵制,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招标文件的管理,保证工程量清单不重复、不刻意遗漏,为施工阶段造价管控奠定坚实基础。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制定合理的工程造价目标值是首要任务,不仅要制定项目总目标值,还要根据不同专业划分目标值,通过已完成部分工程造价支出与投资目标值的对比,找出偏差所在,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差额越来越大;同时,通过已完成部分工程造价支出和未完成部分工程投资预算之和与总投资目标值的对比,对下阶段工程建设支出安排进行主动控制。此阶段的投资管控工作要使工程变更尽可能减少或尽量提前,严格对变更行为及现场签证进行审查,避免工程造价不合理变动。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控制,合理控制材料价格,并完善工程款支付体系,提高项目总体管理质量,避免工程索赔的发生。

4.全过程投资管控在竣工阶段的改进对策在竣工阶段应该严格审核结算造价,特别是对存在变更部分的造价更应该进行认真审核,研究其变更原因,作为经验数据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价值。在此阶段工程建设活动已完成,各阶段数据的产生也基本发生,在项目正式投产运营前,对整个建设过程产生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研究是全过程投资管控总结性工作,也是完善企业工程建设数据库最具价值的行为。四、结束语全过程投资管控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性工作,上一阶段的造价估算控制下一阶段的计算及支出行为,通过造价管控主动渗透和积极参与、经验数据积极运用、工程造价实际值与目标值动态比较、工程信息详尽收集与分析等方法,寻求有效、经济的解决方案,提升工程投资控制与管理的质量及效率,以合理的投入集成高效的产品,达到资源集约利用、建设项目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文梯.基于BIM与“互联网+”技术的住宅地产项目投资控制研究..

油田建设项目的投资管控探讨 篇3

【关键词】投资控制;管理制度;专利产品

油田工程建设作为石油企业的重要经营项目,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由于油田工程建设的投资大、时间长,因而如何在油田工程建设中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石油企业进行工程建设投资控制的目的就是使投资控制更加合理、有效,并将投资金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目前,油田工程建设的投资管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项目建设的投资失控。因此,以采油厂污水处理系统扩容改造工程为典型,分析投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投资项目进行规范化的精细管理,总结出有效的投资管控经验,为企业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油田工程在各阶段的投资管控措施

1.项目建设前期: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为避免施工阶段不必要的修改,减少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增加,需要设计做细、做深,设计院提出的设计方案经过充分的经济分析和成本核算,对建设工程的造价起到总控作用。

(1)设计阶段进行控制造价充分体现事前控制的思想:加强对设计阶段可研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编制的管理和审查。要求设计院在可研设计阶段提高估算精度,初步设计阶段把概算做全,施工图设计阶段把预算做准。

以采油厂污水处理系统扩容改造工程为例:可研于2013年1月完成,可研批复意见:污水处理规模3400m3/d,处理工艺采用压力式处理工艺,来水经调储罐、反应提升泵、压力式反应罐、双滤料过滤器、纤维束过滤器等处理达标后,合格水外输至注水系统回注。其中经济部分意见:投资估算根据集团公司可研编制和投资估算编制有关规定,规范投资估算、经济评价等内容,完善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设计院2013年5月提交调整的可研估算4173万元,依据投资批复,我厂要求设计院进行限额设计,2013年10月提交初设概算3636万元(不含设备增值税),经审核发现推荐的专利产品价格偏高,没有市值参考,其余国产设备价格相对指导价偏低,要求设计院按照图纸工作量重新核算,2013年12月设计院提交调整概算3861万元(不含设备增值税)。2014年4月初设批复下达投资3672万元。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造价控制的目标,做到目标值与实际值不能相差太远。体现出初设概算与可研估算的协调性,初设概算与图纸工作量的一致性。(如见表1)

(2)项目汇编管理制度,明确建设程序。由厂负责基建管理的领导主抓,各科室在结合生产实际的前提下,从自身负责的业务范围出发,修订、编写并出台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一系列管理规定:《工程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办法(暂行)》《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基本建设工程结算流程》和《工程自购材料市场询价工作规定》《基本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管理实施细则》《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投资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

二、项目建设中期:跟踪项目进展状况,识别项目进度、成本、范围、质量等方面的偏差,并针对偏差采取措施

1.避免独家专有、倚重公开招标。尽量避免对专利产品的使用及采购,并非彻底而武断的拒绝使用新产品、新技术,而是要在达到同样使用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具备多方供货渠道、技术成熟、价格低廉的产品。如两项主要设备涉及到专利产品的采购,这就导致两个问题:

(1)2014年新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的实施,使得专利产品难以得到公司物资采购部门独家谈判的批准,造成设备购置周期一再拖延。专利产品由于其独特性带来的生产厂商的唯一性,导致设备采购价格居高不下。如污水系统扩容改造项目中2台卧式压力反应罐,属于设计院的专利技术,该院下属的公司报价为352万元,为降低投资成本,我厂经过多方咨询和联系,邀请到具有竞争力的另外两家公司一同参与竞标,最终仍是设计院下属的公司中标,但其中标价已降为212万元。同样是专利产品的储罐玻璃钢内构件的采购,由于无法找到同时具备设计及制造资质的厂家,只能通过与设计院下属的公司独家谈判,结果是在原报价的基础上下浮20万元完成该设备的招标。

从以上两项专利产品不同的采购方式导致采购价和预算价差别巨大的情况看,设备公开招标不仅能大幅降低设备采购成本而且还能保证设备供货周期。(如见表2)

2.将技术和经济进行很好的结合,以降低成本和最大获利为目标。设计中原定迁建的轻烃罐区工艺配套设施部分,因该工艺设备2014年10月到报废期而取消迁建,主要是剩余5个进口电控紧急切断阀未进行采购,节约费用近150万元。

3.项目分级管理,落实例会制度。再次编撰、修订并出台《工程项目管理手册》,对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更为细致、深入、全面的概括。

严格按照采油厂工程项目分级管理的要求,实行属地单位全过程管理,专业科室与相关科室协管的管理模式。同时为保证项目施工进度如期推进,不仅要求在施工组设中明确整体工期计划,而且在月度例会中严格落实项目进度情况,如出现窝工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整体来讲,就是将项目过程控制“化整为零”。通过对每一个小阶段的有效、及时控制,最终使得项目如期完工变得“水到渠成”。

4.项目建设后期:项目范围的核实。检验设计图纸与投资决策中相关内容的吻合。

要求设计院依据项目概算,现场审查项目建设全过程,从技术构造与概算标准两个方面确认工程决算是否合理。在竣工验收阶段,相关科室全面汇集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对项目的可用度和费用作权衡和决策。

范围核实的最终结果是业主对项目可交付成果和工作结果的正式接受。

项目投资控制对比情况见表2,可研批复3758万元,下达初设批复为3672万元,2015年完工结算资金2619万元,节约投资1053万元,占投资的28.68%。(如见表3)

三、结语

现阶段,油田工程建设的各阶段都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要对油田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不仅仅在于对某一阶段的控制,而是应该在调研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进行综合的控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只有对油田工程建设的投资进行精细规范化的管控,才能降低投资成本,实现油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大型企业集团投资风险管控研究 篇4

目前,伴随着飞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日趋多元化,投资范围更为广阔,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企业要作出科学的投资选择,科学的投资选择是企业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利益,利于企业快速良好的成长。但是投资往往具有风险,如何有效规避、抵抗风险,是当前企业投资中的一个难题。

二、企业投资风险概述

投资具有多种类型,按相关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实现对投资风险的有效管控。按投资目标不同可分为实业性投资和资本性投资;从投资方向来看,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企业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拓宽利益获取渠道,同时,这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具有系统和非系统两种类型。系统风险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其产生原因主要是宏观层面各指标变化。系统风险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不可避免,难以管控,例如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都包含在系统风险内。非系统风险普遍具有个别属性,主观性较强,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进行管理、监控,所以,要以非系统投资风险为企业风险管控工作的核心。

三、投资风险管控的策略研究

1. 建立科学的投资管理制度

当前,多数大型企业集团投资从单一化变为多元化,投资模式更为丰富多样,在企业投资多元化转型的进程中,往往会产生人才和管理水平滞后的问题。所以,要想企业投资行为具有规范性,保证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有效预防投资风险,在企业中建立科学完整的投资管理制度十分必要。深入贯彻科学化、行为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的原则,搞好投资评估工作,以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励管理人员完成监督工作,建立健全的投资管理制度,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条件,从多角度入手,从而发现切实有用的管理手段,实现企业投资管理、监督和评价行为的全面规范化。

2. 规范内部决策、审批流程

实行规范化的企业投资内部决策、审批程序,才能很好地预防投资风险。第一,要科学划分投资权限范围,投资类型、规模与审核级别挂钩。大型企业集团可以通过成立下属公司的方式,公司部分工作由下属公司进行处理,并完成投资审核工作,然后对总公司进行相关决策报告,总公司作出批复,在总公司批复完成后,子公司才可以进行投资事项。大型企业集团在审核子公司的投资决策时,要事前对投资事项企业做分析评价,然后相关董事开会表决该项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之后由投资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在企业领导完成最终的审核批复后,各部门、员工按部就班作出投资行动。

3. 做好投资的事前评估和过程的监控

项目的评估是项目投资运作的开始,通过科学全面的技术评估,可以找到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提高投资的效益。投资的事前评估工作主要有:投资前大致掌握具体的投资环境和规模情况,然后从宏观角度对其作出评估,要综合考虑投资对象的行业特点和市场背景,要避开存在极端垄断现象的投资项目,最理想的投资选择对象是竞争程度适中的行业。集团投资管理部门或者相关单位在进行项目初步评估后,要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在有需要时,根据项目的性质请权威专家、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对项目可行性分析,出具可行性研究报告。于此同时,企业要重视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拟投资项目要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划,分析项目的可行性,财务状况的清晰性,资金筹措的难度等问题,然后提出项目是否可行的审核意见,最后再做决定是否提交集团董事会审议。

项目过程中的监控决定这效益的好坏。在项目开始建设或者运营后,集团有关部门如风险控制监督部门、投资部相关人员要做好跟踪监督工作,抓好日常的运营管理工作。设立专项负责人员、第一责任人、财务总监等,实现全程掌握项目的实施进度、预算执行情况、存在的隐患等,在发现问题后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组织相关人员作出调研,解决问题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要加强融资的管理,避免在项目关系到多个金融机构的连环信贷问题时,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从而波及投资项目的进展,甚至导致项目的中断。

4. 做好项目投资后的总结工作

企业在投资结束后,不可以忽略对投资项目进行总结思考,快速跟进投资项目,了解项目最新的情况,并且作具体的评估和反映,要求每个季度、半年或全年完成对投资项目信息的总结、评估,对成本、费用、利益、实施时间、进度及质量等各项投资指标进行研究评价。以对投资项目进行反馈的方式,确定项目预期目标的完成度,项目的合理性,以及项目主要经济指标是否达到,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然后进行总结,为以后新项目的实施和改进提供宝贵经验。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奖惩制度,把员工的工作情况与年终奖金挂钩,对完成情况比较差的工作,仔细分析原因,然后对相关人员作出相应惩罚;对完成情况良好,表现良好的项目,要给相应人员进行奖励。赏罚分明的制度利于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四、总结

在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工作中,要结合自身实际的条件,对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作准确分析,力求实现投资风险的最低化。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投资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预防投资风险的能力,使投资风险在企业的承担能力范围内,在风险中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张毅.风险投资中的投资风险控制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4):21-25.

投资管控 篇5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大,海外投资业务的形式也呈现出了多样性特点。其中,在投资海外目标企业所占股份占比方面,固然有中国企业期望的全额收购或大股比收购,如中海油2013年完成的收购加拿大能源企业尼克森流通中的全部普通股交易,但以小股东身份入股的方式也逐渐增多,例如自2010年以来中石化和中海油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和得克萨斯州的一系列页岩油气资产交易,均未超过目标资产权益的三分之一。针对中国公司可能进行的海外“小股权”投资,以及交易完成后处于“小股东”地位可能面临的公司管控和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本文运用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初步分析了海外投资中小股东参与公司管控及其权益保护问题,希望能对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业务有所助益。

一、小股东参与公司管控及其权益保护的常见条款与手段

除法律(如公司法、证券法等)赋予所有股东的一般性权力/权利外,根据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等)、组建方式(发起设立、募集设立、并购、合资等)等因素的不同,对于海外投资中小股东的保护还可能会具体表现在股东协议、合资协议、股权购买协议、公司章程或公司治理机构议事规则等法律文件之中。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法域、不同类型的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会有所差异,但一般情况下,小股东在参与公司管控及权益保护方面都有如下常见的权利保护约定条款,是必须重视的。

其一, 分红权(right to dividends)。即在公司盈利分红时,小股东有按照其持股比例要求分红的权利。为避免大股东恶意不分红,也可以事先约定当公司盈利达到一定水平时,刨除法定及约定提留,公司必须进行分红。

其二, 知情权(right to information)。主要是获知和阅读公司有关经营信息、财务信息的权利,小股东可以查阅和审查有关会计、审计文件,或复印有关文件,或就相关事项约谈公司有关董事、高管,并应被告知公司有关最新发展情况。

其三, 反摊薄权(anti-dilution right)。反摊薄权的实质意义在于保证小股东不会因公司增资扩股而导致其持有的股权比例减少。例如在合资行为中,在合资协议或股东协议中约定,在合资公司发行新股时,小股东有按照其持股比例购买新股的权利;或向所有股东发行的价格都应当是公允价格;或发行新股必须经所有股东同意;或者是在新股发行后一段时间内,小股东有向大股东购买已发行的新股至其原持股比例的选择权等。

其四,优先购买权(right of first refusal)。公司行为多数情况下也是人的联合,特别是合资行为,合资公司的股东大多不愿意第三方随意参与进来。为此,如某一股东欲向第三方出售其所持股份,则往往赋予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待出售股份的权利。与此相关的还有优先报价权(right of first offer)等。

其五,随售权(tag-along right)。即如大股东出售公司股份,则小股东有随着大股东以同等条件出售所持股份的权利。与随售权对应的是大股东的领售权(drag-along right),即大股东出售股份时强制小股东以同等条件跟随出售的权利。

其六,将股份卖回给公司或大股东的权利。在法律法规、股东协议、合资协议或公司章程中规定或约定的特殊情形出现时,小股东有按照法律规定或协议约定的价格或价格公式(多数为当时公允市场价)向公司或大股东出售其股份的权利。例如我国公司法第75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其七,控制权变更条款(change in control clause)。当目标公司的经营者(往往是大股东)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管理权或经营权时,小股东有自由出售其持有的股权的权利,甚至可以无视大股东的优先购买权。

其八,起诉大股东的权利(right to claim against majority party)。在大股东恶意损害公司或小股东利益时,小股东有代表公司或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大股东的权利。

小股东应依据股权合资、转让的相关协议以及以上常见的权利保护条款,并通过以下主要常见手段参与公司管控、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1)在股东会中行使股东权利;(2)获得董事会及董事会下属委员会相应席位;(3)提名公司高级管理人员;(4)在公司决策重大事项时行使否决权;(5)约定小股东常见的权利保护条款(如分红权、知情权、反摊薄权、优先购买权、随售权、将股份卖回给大股东的权利、控制权变更条款、起诉大股东的权利及退出权等);(6)规定大股东的竞业禁止义务,或大股东的利益冲突条款;(7)约定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炼、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小股东的重大事项决策参与权和否决权。这也包括两个方面,积极方面,指在股东会中行使股东权,或在董事会或其下属委员会中派驻代表等“积极管控权”;消极方面,主要是指在股东会或董事会及其下属专门委员会决策重大事项时,小股东可以行使否决权,即所谓“消极管控权”。

“两个基本点”分别指小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人事权”和公司宪法性文件中保护小股东的“技术性权利保障条款”。人事权方面例如小股东提名公司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技术保障条款则是指分红权、优先购买权等常见权利条款,以及大股东竞业禁止、小股东退出机制等法律技术条款。

二、小股东参与公司管控及其权益保护主要应行使的权利endprint

(一)小股东应坚持在股东会中的投票权

股东的“投票权”一般也叫做“表决权”,是股东的“天然权利”,也是股东表达自己意志的最重要通道。股东行使投票权的场合是股东会议,包括定期股东大会(一般以年计)和临时召开的股东会议,但并不是所有的股东都当然享有投票权。有的股东持有的是“无表决权股”,多限于优先股股票,其实质是以收益分配和剩余资产清偿的优先权作为无表决权的补偿。也有一些国家出于行业监管目的,也会对股东的投票作出限制。例如根据葡萄牙政府原第29/2006号和30/2006号法令(已分别被葡国2011年6月20日的第78、77号法令进行了修订)规定,除非有关条款被宣布失效,则根据上述法令任何持有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REN - REDES ENERG?TICAS NACIONAIS, SGPS, S.A.)A类普通股超过10%或5%限制的股东,其在股东会中的投票权也不得超过10%或5%。

(二)小股东在行使投票权时应坚持“同股同权”

在一般国际商业实践中,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投票时,所有股东持有的每一股份对应的都应是同样的一票表决权,即所谓“同股同权”。这也是公司管理中经济上的民主和平等的体现。当然并不是所有企业的股票均是同股同权,商业实践中还存在所谓“金股”(golden shares),即每股可以有多个投票权或其它优先权。例如在国际并购市场著名的米塔尔钢铁公司(Mittal)收购阿塞洛公司(Arcelor)案中,并购方米塔尔公司被防御方阿塞洛公司着重攻击的一点就是该公司发行A类和B类两种股票,其中B类股票由米塔尔钢铁公司董事长拉克希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及其子女等家庭成员持有,A类股票则向一般公众发行;持有A类股票的股东享有的表决权是一股一票,但B类股票股东享有的表决权则是一股十票。

为了对抗大股东的强势地位,小股东应当坚持所有股东享有同等的投票权,从而保证自己在股东会中享有与其持股比例相当的表决权。在选举董事时实行“累积投票制”也对小股东有利,即每一份有投票权的股份享有与拟选出的董事人数相等的投票权,按得票多少确定当选董事。假设该公司要通过股东投票选出5名董事,大股东持有该公司总股数100股中的80股,小股东持有20股,均有同等的投票权,则按照一般的投票方式,如获得过半数票数的候选人方能当选,可能小股东提名的候选人一名董事也无法当选;但在累积投票制下,候选人是按照得票数多少确定是否当选,大股东享有400票,小股东享有100票,则如小股东集中票数到一人身上,起码可以有一名其提名的候选人当选。因此累积投票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股东对董事选举过程的控制力,扩大了小股东的影响力。

(三)获得董事会及其下属委员会相应席位权

基于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理论,股东对公司的管理更多地是通过派驻到董事会中的董事来间接实现。因此小股东要尽量争取更多的董事会席位,特别是执行董事(参与公司经营)。同时也要仔细考量与董事会相关的一些“特殊人员”,包括董事长、公司秘书和特设观察员等。其中董事长和公司秘书的职权较大,一般来说也是大股东必得的职位。但对于小股东来说,还可以争取副董事长的提名权,或者增设公司秘书助理。

董事会一般都会设立一些下属专门委员会,以便协助董事会履行某方面的职能,常见的如执行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等,往往担当了对公司的日常管理、监督审计等事务的建议职能。鉴于下属委员会的重要性,其席位也是公司管控权争夺的重点。小股东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也应高度重视占据下属委员会席位。

(四)公司关键管理人员的提名权

公司高管的提名权也是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现代公司治理中高管的任命大多是通过董事会进行,但股东可以有提名高管人选的权利。例如在合资公司组建谈判中,小股东可以要求享有公司部分管理人员的提名权,对其提名的、满足公司文件要求的高管人选,董事会必须通过并给予任命,以此来实现对合资企业的管控。

当然,与董事会席位的争夺一样,高管提名权的分配也是公司管控权争夺的战略高地之一。在股权比例比较接近的公司股权架构中,对小股东来说最有利的高管提名权分配方式是“交叉轮换提名”。例如第一任首席执行官(CEO)由甲股东提名,第二任则由乙股东提名,并依此顺序轮换提名;同时作为交换,其他的重要管理职位如首席财务官(CFO),第一任将由乙股东提名,第二任由甲股东提名,并依次轮换。同时还可以增设一些CEO或CFO的助理或顾问岗位,为增加其参与权利,还可以进一步规定这些助理或顾问与CEO或CFO有同等的信息知情权,并有权参加CEO、CFO出席的会议,并在CEO或CFO决策前须事先咨询助理或顾问的意见(虽然最终不一定要按照其意见进行决策)。

(五)公司重大事项的否决权

小股东在公司决策事项时的否决权有股东会和董事会两个层面。多数情况下,股东协议、合资协议或公司章程等公司宪法性文件中会规定董事会或股东会中的“简单多数决议事项”和“绝对多数决议事项”,甚至是“一致决议事项”。通过在谈判时制定较高的绝对多数决议票数比例,可以实现小股东的“一票否决权”。例如某小股东在某一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为28%,如合资公司的“绝对多数决议事项”要求持有代表公司75%以上股权的股东批准,则28%的持股比例就在此类事项的决议上享有一票否决权。小股东可以按照其持股比例及占有的董事会席位,来争取相应的“绝对多数决议”比例,但具体比例和事项范围往往都是各方谈判的结果。一般来说,在国际商业实践中修改公司章程、决定公司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公司的分立、合并、解散等事项,往往都需要“绝对多数决议”。

为限制小股东的否决权,大股东也会在公司文件中要求,如小股东的持股比例低于一定数值,就不能享有否决权甚至是投票权;特定情况下大股东还会要求如小股东坚持行使否决权,为推行公司决策,大股东有强制购买小股东所持股份的权利。另外对于不在董事会中派驻董事的小股东来说,恐怕就只有“股东会”最后一道防线了。endprint

三、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业务中权益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海外投资策略和理念,适当考虑合适的小股权投资

考虑到国内监管机构对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方向的限制,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不是任何领域都可以涉入。而对于投资东道国来说,出于保护本国产业企业考虑,对外资进行限制也是司空见惯,特别是输电、电信等高度监管的行业。两者共同作用,在投资机会有限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作为大股东或重要战略投资者的机会也并不总能碰到。基于此,在充分做好各方面尽职调查的基础上,中国企业也有必要适当考虑一些财务回报较好、投资风险较小的小股权投资,并在成为小股东时充分行使其保护自己权益的相关权利。

(二)在作为小股东的公司治理过程中,中国企业应当坚持“以一个‘中心为核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尽量做到“核心”必得,两手都要硬

股东会和董事会中的权力是核心,要保证“走出去”企业在未来可能的合资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中与持有的股权相当的权利。例如在合资公司组建谈判过程中,在尽量争取更多高管任命权的同时,也要坚持在股东协议或合资协议中全面地写入保护自己权益的技术性条款。

(三)在中国企业的海外资产管控方面,要掌握国际上先进的公司治理游戏规则,更多地从“人”的依赖向“制度”依赖转变;同时要有防卫意识,及早杜绝公司治理结构中可能的漏洞

目前中国企业对于海外资产的管理,一定程度上还是依赖派驻前方的公司人员,但在公司人力资源储备有限的情况下,如有关情况短期内无法改善,这种以“人”为主的发展模式就会受到局限。如能事先通过合资协议、公司章程等公司法律文件,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和风险管控制度,就可以适度地将“人”的因素解放出来,而且依靠制度的笼子也可以更多地考虑雇佣当地人员,加快企业本土化进程。完善的海外资产管控制度的另一个优点是可复制性,一个项目的制度设计完全可以借鉴另一个项目的治理和管控方面经验的手法,从而不断完善、推广,实现制度性的规划或标准。

(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业务的从事人员,要逐步从专业型人才向专业和综合管理型人才并重提升转变

制度的完善总有一个过程,“人”的因素才是永恒的主题。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业务的扩展,会需要越来越多掌握新技术知识的人员奔赴海外管理“前线”。而海外资产管理所需的知识,不仅仅是某一个专业所能够涵盖的,未来会需要大量综合管理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公司海外业务发展,中国企业中从事海外投资业务的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应苦练“内功”,不断更新知识。对于“走出去”企业来说,培养一批了解投资东道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熟悉国际商业游戏规则的复合型人才,才能保证公司的代表在海外公司的经营—尤其是股东会、董事会的博弈中,能被接受且发挥影响力,也才能保护好中方投资股东的权益。▲

注释:

①根据汤姆森·路透社(Thomson Reuters Corp.)的数据,截止2012年年底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总额已达到378亿美元。

②如董事会的议事规则、监事会的议事规则等。

③同一主权国家内也可能同时存在着不同的法律体系,从而有不同的法律管辖区域。例如中国就有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四个法域,四法域各自的法律体系均不相同。

投资管控 篇6

不同的投后企业具有不同的财务特征和价值驱动因素, 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水平不同, 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经营环境、财务指标等层面。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以“红黄绿灯”直观反映企业“健康”状况, 出现“红黄灯”预警指标时, 快速反应, 制定相应措施化解风险, 确保投资资产的安全与保值增值。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加强非实质性控股、参股等实体企业投后风险的有效预警, 以体系替代经验, 提高投资风险管控能力。

一、加强投资平台信息化管理, 实时掌握投资企业经营状况

1. 建立贴合业务发展的投资管理信息化平台

坚持“谁投资、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 按企业性质成立投资平台, 将委派投资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纳入投资平台统一、垂直管理, 形成管理团队并将团队的利益与责任紧密捆绑。建立投资管理信息化平台, 设置规范有效的管理报表和报送流程节点, 及时维护投资企业基本信息、月度经营状况。明确报告责任人, 按规定及时录入投资企业相关信息, 定期报告投资企业经营状况和存在问题。

2. 通过信息化手段收集投资信息, 实时监控和管理投资企业

根据被投企业经营信息反馈及时准确把握被投企业的经营动态, 客观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同时, 遵循“不缺位、不越位、勤补位”原则, 扎实做好投后管理工作。

一是不缺位。定期走访已投企业, 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企业各种问题, 做好风险预警及防范工作。

二是不越位。保持投资企业核心管理团队不变、企业特色品牌不变。根据企业需要提供服务, 一般情况下不介入企业日常管理, 充分发挥企业团队的创业精神或原有优势。

三是勤补位。企业受行业影响业绩波动时, 帮助被投企业拓展市场及投资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企业受到突发事件时, 提供资源和管理支持。企业的管理补位, 如协助内控建设、预算编制支持、战略制定、税务筹划等。

二、从不同维度识别投资企业风险, 制定细化的事项预警指标

1. 公司治理结构层面

完善的治理结构是保证投资安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对被投企业重大人事变动、高管关系等因素的监控, 如对权利分配、利益安排等存在严重分歧, 主要股东、高管人员违规占用公司资金或资产, 非正常的公司章程修改以及股东、股本或股权结构的变动, 非经正常程序的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等行为, 及时预警危害投资利益的举动。

2. 经营管理层面

规范的资产管理和持续的盈利能力, 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对投资企业内部运营的关键指标、重要合同、客户稳定性等因素的持续关注, 如出现经营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品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或经营管理不善, 影响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 因外部技术竞争造成企业现有生产工艺、专业技术等竞争力显著下降, 非经授权进行重大投资、借贷、担保、委托管理资产和重大资产处置等行为, 出现重大的行政处罚、诉讼、仲裁案件, 以及其他重大经济纠纷, 可能在社会舆论上造成较大影响的投诉、群体性事件或涉外事件, 发生安全事故或生产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灾害、环境污染等恶劣事件或事故, 被投企业发生非正常停产、暂停经营的重大情况, 应及时预警, 客观反映企业基本面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变化。

3. 经营环境层面

投资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或政策环境, 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保证。如出现国家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行业监管政策或被投企业所在地或所属行业的税收、行业管理等法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将对企业发展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因宏观经济的原因, 造成被投企业所属行业整体性下滑或亏损, 企业生产经营的上、下游行业的原材料价格、经营渠道等的重大不利调整, 及时预警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4. 财务指标层面

财务指标是反映企业健康状况的“体检表”。常见问题如年度审计报告出现非标准意见的;营业收入或经常性利润 (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 等关键指标未达到投资时的预期目标或经董事会批准的年度预算目标, 且偏差幅度较大的;未达到投资协议规定的业绩目标或其他目标, 已触发回购或对赌条款的;产生逾期贷款或拖欠银行利息, 且金额较大的;被投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出现持续性大幅下降的;非正常原因连续3个月未提交或拒绝提交财务报表的;被投企业的债务人未能清偿到期高额债务, 并将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等情形。定期跟踪企业经营业绩, 对标行业水平和标杆企业, 科学评估企业经营风险。

三、分析细化指标不利偏差程度, 评估“红黄灯”风险等级

1. 评估企业“红黄绿灯”

根据企业重大风险事项的严重和紧急程度, 投资项目重大风险事件分为严重的红色预警事件, 较大的黄色预警事件。由报告责任人从公司治理、经营管理和环境、财务指标等方面, 按细化的评估指标, 建立投资企业风险评估卡, 初步判断企业“红黄绿灯”。投资平台对投资企业重大风险事项认真解剖汇总信息, 分析事项严重程度和负面影响程度, 按“红黄灯”事项的衡量指标, 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2. 风险评级原则

投资平台对被投企业整体风险状况的评估, 总体应当根据该项目所有单一风险事项汇总后按从高原则评定。投资平台以及管理部门可根据投资企业性质和具体情况的不同, 分类制定被投企业整体评估细则。

3. 评估的时点与频率

投资平台应当加强对所属被投企业总体风险状况的监控与评估, 原则上至少每年一次对所属被投企业进行总体风险状况评估并将结果报告集团公司, 并至少每季度予以更新。出现“红黄灯”的投资企业, 坚持按月跟踪评估, 持续关注, 直至风险事项解除。

四、建立“红黄灯”处置流程, 制定风险解决方案

1. 黄色预警事项

当黄色预警事项发生, 原则上在各平台内部处置, 但应当在该事项发生时即向集团投资管理部门报告。

(1) 报告责任人发现并判断被投企业风险事项及其等级, 如判断为黄色预警事项的, 应当及时向所属投资平台负责人报告;

(2) 投资平台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确定风险事项等级, 内部讨论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 同时向集团投资管理部报备相关事项;

(3) 黄色预警事项在各投资平台内部处置时, 原则上该项目的投资负责人应当作为处置小组的负责人履行相关职责;

(4) 该等风险事项处置完毕后, 该项目投资负责人应及时整理、归档各类过程性文件, 并将处置结果向集团投资管理部门报备。

2. 红色预警事项

当红色预警事项发生, 原则上应有各投资平台与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处置, 其主要处置流程如下图1所示。

(1) 报告责任人发现并判断被投企业风险事项及其等级, 如判断为红色预警事项的, 应当及时向所属投资平台负责人、集团投资管理部以及集团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2) 投资平台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确定风险事项等级, 并召集集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议成立应急小组予以处置;

(3) 该应急小组可由投资平台和集团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共同组成, 应急小组负责人原则上由投资平台负责人担任;

(4) 应急小组负责拟定解决方案并报经集团领导审核后予以实施;

(5) 在处置期间, 处置进展情况应当定期及时向集团投资管理部报备;

(6) 该等风险事项处置完毕后, 应急小组整理、归档各类过程性文件, 处置结果应当向集团领导层汇报并向集团投资管理部门报备。

创业投资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探析 篇7

1.1 创业投资企业

创业投资企业是指我国境内注册的, 以投资创业初期的高科技企业股权为主要业务的投资类企业。该类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

1.2 集团财务管控

集团财务管控就是母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财务制度安排和设计, 用财务或非财务方式来对子企业进行控制, 以保障自身权益的一种管理方式。

2 创业投资企业的市场现状分析

(1) 行业整体竞争加剧。2011-2012年国内创投市场连续下降, 进入2013年8月, 创投机投资额、退出额开始逐步回升。

(2) 投资呈现向前端延伸态势。近年来, 随着越来越多资金进入创投领域, 项目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在成熟项目和Pre-IPO项目领域, 迫使不少创业投资机构开始进行新的战略布局, 将投资产业链逐步向早期阶段延伸, 以获取更好的项目和更优惠的投资价格。

(3) 加强财务管控的必要性。在创投行业整体不景气, 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加强对创投企业已投项目的管理尤为重要。在IPO退出渠道收窄, 探索多渠道的退出机制是实现创投行业资本增值的主要课题。而做好财务管控是这个课题的关键一环。

3 创投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方式

3.1 对控股单位的管理

(1) 向被投企业派出财务人员。根据出资比例或相关投资协议, 向被投企业派出财务部门负责人或财务总监, 代表投资单位管理、监督被投企业财务和会计工作。财务部门负责人或财务总监的考核权由投资单位负责。派出财务人员应就被投单位的重大财务事项及时向派出单位汇报, 对损害投资人利益的行为应予制止, 制止无效的应及时汇报。

(2)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加强资金管控。资金集中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资金风险防范能力;发挥规模优势, 提高整体资信能力;盘活沉淀资金,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最重要的是能够强化母子企业管控体系及资金监管, 提高信息反馈及时性。

(3) 以会计集中核算为依托, 加强会计控制。将控股单位的会计核算纳入到集团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平台, 及时了解和掌握控股单位的财务信息。

(4) 以预算控制为抓手, 加强事前、事中的控制。预算反映了企业特定期间内的资源配置状况和经营活动的详细安排。通过预算管理, 不仅能够起到规划作用还能够起到监控作用。通过预算分析, 可以新的增长机会或明确经营中的问题和风险, 从而相应调整经营战略或修正预算, 更好地促进企业价值增长。

3.2 对参股企业的管理

对于参股权的财务管控, 主要是投资项目的投后管理。投后管理是指完成实质性投资起到该项投资退出之日止的投资业务管理过程。

3.2.1 根据在被投企业中的股权比例及投资协议, 采取不同的投后管理方式

(1) 达到派出董事、监事及产权代表条件的, 派出相应人员参与被投企业重大事项的管理。

(2) 达不到派出人员参与管理的项目,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走访被投企业, 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的方式

3.2.2 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投后管理体系

(1) 项目投资完成后, 投资业务部门需对投资项目进行经常性的分析检查, 了解、掌握其运营情况。

每季度向企业提交投资项目季度管理报告;每年针对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书面管理建议, 作为对投资项目提供增值服务的重要内容。

投资业务部门应对投资项目实施动态监控, 在发生影响企业投资安全的情形时, 应及时向企业汇报, 由企业研究采取相关措施。

(2) 企业派出人员参与被投企业经营管理的, 派出人员应按季度提交被投企业经营情况报告。当出现影响企业投资安全的重大事项时, 应及时汇报。

(3) 未派出人员参与管理的, 由项目团队定期、不定期现场走访被投企业, 了解经营情况和财务情况。并按月索要被投企业财务报表、财务分析, 提供投后管理报告

(4) 财务部门负责对数据的汇总, 分析, 并及时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4 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保障财务安全

以企业风险控制总监为中心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 逐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最大限度地规避、减少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 确保企业安全、健康地发展。

(1) 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对风险控制指标实施动态监控, 做到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重大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

(2) 加强投资过程风险控制。健全投资管理制度, 明确和规范投资决策程序、投资风险管控重点以及各部门、各决策机构在风险控制过程中的职责。

(3) 加强合规、法律事务管理。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 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 确保经营活动合规合法。

摘要:在“大资管”时代, 如何加强创投企业的集团财务管控, 管理好被投项目, 无论对于以股权投资为主要业务的“创投类”机构来说, 还是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为此, 就“创投类”企业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试给出初步答案。

关键词:创投,股权投资,财务管控

参考文献

浅析ICT项目投资闭环管控模式 篇8

1.1 业务背景

近年来, 中国的通信市场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 全业务运营格局已经形成,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而在资本市场上, 股东回报则要求企业利润不断增加, 以往单纯靠规模投入提升企业效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要求电信运营商必须通过提升精确化管理能力来挖潜增效, 关键举措之一是关注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建立并持续完善一套适合电信运营商的闭环投资效益评估体系。

1.2 ICT项目评估现状

ICT业务指融合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服务的综合业务, 包括语音、数据、互联网等通信业务和IT服务及应用业务等细项, 是大部分电信运营商当前较为广泛开展的一项面向政企客户的业务。目前, 大部分运营企业已不同程度建立ICT等项目的前评估体系, 用于在立项过程中评估项目经济效益, 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仅进行项目的前评估, 往往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缺乏约束性, 导致很多项目为评估而评估, 如人为高估收入或用户预测数来提升收益以通过项目, 导致前评估流于形式;二是缺乏评估结果的闭环管控, 无法持续跟踪项目执行情况和实际效益。因此, 本文尝试从ICT业务的商机源头开始, 通过ICT项目立项、合同、执行、后评估的全过程分析, 并借助IT系统支撑改造, 探讨ICT项目的闭环管理模式。

2 ICT项目投资闭环管控建设思路

ICT项目投资闭环管控建设思路主要分为商机 (含前评估) 、工程实施、后评估、结果排行展示四个环节, 依托市场部门商机系统和建设部门工程管理系统两套IT系统的改造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

2.1 商机阶段

由市场业务部门提出商机需求, 在其商机管理系统中进行前期商机跟踪、确认和审核, 由建设部门提供商机所需投资估算后应用前评估模板完成前评估工作, 通过后市场部门与用户签订协议, 并将商机信息分发, 送建设部门工程管理系统进行立项并审核。此环节主要目的在于从源头加强对ICT商机管控, 且通过市场部门的审核从源头剔除部分效益较差的项目。

2.2 ICT项目实施阶段

收到经市场部门审核评估的商机后, 由建设部门发起项目的立项与工程管理, 具体包括:发起采购、工程实施、初验以及终验。此环节按正常工程项目管理流程操作。商机与工程项目之间通过唯一的索引进行关联, 便于后续的评估管理。

2.3项目后评估

为进一步提高后评估准确性, 本文将后评估工作分成效益后评估、效果后评估和运营执行自评三个步骤, 具体如下:效益后评估主要根据前评估模板, 根据竣工决算和实际运营情况对投资、收入和成本数据进行更新, 通过系统效益评估模板测算投资效益;对于内部收益率 (IRR) 大于基准的项目, 以IRR高低进行排序, 在系统以绿灯展示;对于IRR小于基准的项目, 则进行效果后评估。

注1:“IRR是否>=8.5%”的判断基准, 参照2010年中国电信各省公司取统一的WACC值8.5% (综合考虑资本市场、集团实际水平和国资委考核要求设定) 。

效果后评价主要从直接经济效益、效益偏离度和非直接经济效益三个维度进行综合打分。对于效果综合得分>=7分的项目, 根据得分高低进行排序, 系统以黄灯展示;对于得分<7分的项目, 继续进行运营执行自评, 系统以红灯展示。运营执行自评是由相关责任人提供原因描述, 对ICT商机在运营过程中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 通过IT系统进行分类展示。主要包括:商机排行榜和综合排行榜。

对于商机排行榜, 通过IT系统根据后评估结果, 按照效益类 (绿灯) 、粘性类 (黄灯) 和问题类 (红灯) 进行分类亮灯排序展示。效益类项目以IRR高低排序, 粘性类和问题均以效果后评估综合得分进行排序。针对问题类项目, 可继续点击进入查看影响该类项目总体效果的运营执行自评结果。

对于综合排行榜, 系统支持按照建设单位、经营单元、责任人, 分专业维度进行综合排名展示。综合排名以平均收益率高低进行排序, 平均收益率根据ICT各专业的投资占比为权重来进行计算, 系统支持点击查询具体的ICT商机评估明细信息。

3 建立结果反馈和应用机制

评估结束后, 建设部门负责将上述后评估结果以排行榜的方式通过系统定期推送给经营单元、相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 并通报给公司领导层, 相关人员也可登录系统实时查看评估情况。

建设单位、经营单元、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在获取后评价排名后, 可定期自我评估问题, 并在今后的ICT商机决策、建设实施中参考前期后评估相关经验和教训总结, 提高决策水平和项目管理水平。同时, 积累一定后评估经验后, 可以形成案例库, 将后评估好的项目纳入案例库, 分析原因, 给今后的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按建设单位、经营单元的ICT投资效益综合评比排名结果, 可作为今后建设单位和经营单元ICT资源投入的参考因素, 对效益较好的建设单位和经营单元, 在投入上可以适当倾斜, 真正做到资源投向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按责任人的ICT商机投资效益综合排名, 反映责任人ICT商机投资管理的质量和数量, 评比结果可作为激励责任人的重要考虑因素。

4 结束语

ICT项目是电信运营商众多项目中的一类, 以此类推, 其他项目也可按此方法开展投资责任体系建设, 真正实现项目的闭环管理, 提升精确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 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M], 2006

[2]徐强.投资项目评估[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

煤化工项目投资成本研究与管控 篇9

1煤化工项目建设投资成本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小投资企业管理不完善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煤炭企业的分布呈现了“小、乱、差、散”的特点。我国对煤炭行业的贷款主要集中在大多数的大型企业。而大部分的小型企业因为规模较小、没有完善的管理措施、监督力度不够、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等,所以小型企业贷款很难。如:在对相关的设备和建筑安装等项目的招标工作中,不会对招标单位的能力及背景进行科学的分析了解,在招投标的评委组成和标准上不够严密,导致了不公平和腐败等现象的发生,不能对招标的质量进行保证。这些对中小型企业的资金供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工期。

1.2片面的对经济效益和经济规模的追求

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建设主要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储量等情况进行投资,但是有的企业本末倒置,刻意的去追求经济效益,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盲目的进行相互之间的攀比,对规模、档次、资金和高科技等方面进行盲目的比较,导致了投资资金不能正确的进行使用。相对来说,煤炭项目建设周期长,无论是投入还是产出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必须从战略性、系统性上对项目决策进行考虑。

1.3煤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不足

可行性研究是煤化工项目投资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许多企业没有完善的、经验丰富的可行性分析部门和小组,不能客观的进行内容的编写,阻碍了研究的深度。不少企业为了尽快获得批准和相应的投资资金,会拼凑事实,不去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不少中介机构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中,为了迎合业主的要求进行了“可批性”的报告编制。在大型的煤炭企业中,投资者会对投资结果进行观察,对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指标进行关注,有时候会对不确定性及投资风险等方面的评价进行忽略,不能正确的对资源的产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另外在社会及生态等问题上也不能很好的进行评价,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1.4项目评价制度不完善

如果项目评价制度不够完善的话,会使得投资的估算和实际的造价之间产生一定的差距。在项目竣工完成时候,需要对建设单位或者是管理单位进行交付,但是在交付的过程中不会对建设项目中的经验和管理进行总结和对比,这对投资的估算和实际造价之间的统一产生影响。因为工程费所列的内容不够合理,有的时候会出现“钓鱼工程”,会有意的降低投资的估算,进而使得项目在开工的时候就会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而有的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没有流动资金,这些都会影响项目的建设难度,阻碍了投资效益的发挥。

2煤化工项目建设投资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2.1煤化工项目投资规划决策阶段的管控

任何项目在决策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正确的对投资的方向进行把握,加强对筹资风险的评估,保证能够对项目投资的成本进行良好的控制。煤化工项目在进行规划决策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加强市场调研,要对技术方案、建设条件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其中煤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和核心任务是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对项目投资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财务评价方面,需要根据国家现有的财税制度和专业的评估方法来对财务进行评价,主要是根据相关的财务报表,计算评价指标和判别项目等方面进行财务可行性的研究。在对上述的指标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对书本上的财务评价指标进行过分的依赖,比如在投资回收期、资本金利润率等方面的指标,这些指标需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进行计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煤化工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加上大量的调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再对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物的价格的计算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依据来进行,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来对价格进行一定的预测,然后对不同情况下的价格的变动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

在财务评估方面,应该对基建项目筹资风险的评估进行一定的重视,根据企业当前的财务结构状况进行筹资结构的安排,对筹资的币种、金额以及期限等方面进行规划,在进行筹资成本的估算和筹资的偿还计划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评估,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指标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保证投资项目的正确决策。

2.2煤化工项目投资工程设计阶段的管控

首先要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这样能够从根本上对项目投资成本进行控制。工程设计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要对项目的意图进行具体的描述。当拟建项目在通过决策并确定实施之后,就需要加强对工程设计的优化来对煤化工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不少人认为在设计过程中会浪费一定的资金,但是根据专家的分析,设计费用仅仅占了工程总造价的百分之一左右,但是却对总工程建设成本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产生影响。所以说项目方案设计对工程造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需要对施工和设计之间进行平衡。在对项目设计方案优化的时候,主要是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是否满足功能和经济上的需求,是否带来了足够的效益,是否具有质量和安全性等等。可以必要的设计方案的竞争,在设计招投标和设计方案等方面开展一定的竞争来对方案进行一定的优化,能够更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对煤化工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保证施工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首先在设计审查方面,需要审查领导小组的财务人员对基建项目进行初步的设计审查和招标评标的工作。其中,首先要对煤化工项目的设计编制进行审查来保证合法性,要保证编制的过程中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编制,要保证各种定额和指标的时效性。还有要对煤化工项目的投资规模、生产动力和设计标准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另外,需要对工程量进行审查,要对项目工程的定额、价格和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审查,保证其时效性和适用范围,检查设备在各方面的标准是否是合理的,需要财务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规划、安排和建筑总费用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能够为以后对项目资金的筹集、规划和适用等方面的合理安排提供保证。最后,需要在经济性的角度和财务管理方面来对设计进行一定的建议,切实保证建设项目的资金成本的最优化。另外,需要加强责任的落实,通过严格的控制加上定期的考核和奖惩,保证能够对建设项目投资进行全程和动态的控制。

2.3煤化工项目投资工程发包和施工的管控

通过工程发包和施工阶段的管控能够对工程的质量、进程和成本等方面进行保证。首先应该对财务监控进行重视,财务人员需要积极的参与到工程的发包和施工的管理工作中去,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程进行管控,对于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的进行反馈。要参与到实际的施工中去,保证能够获得实时的现场资料,保证能够对投资资金进行最有效的使用。另外要加强对工程的监理,通过工程监理能够保证工程的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工程能够按照设计来进行合理完善的监理,保证能够对业主和承办商双方之间的利益进行维护,通过对每一项工程进度的造价控制来对整个投资项目进行控制。最后就是对合同风险进行控制,要加强这方面的管控,对此需要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详细全面了解。

2.4实施动态管理实现工程成本的控制

首先应该确保在资金使用总额上进行保证,防止出现总额超过批准的投资额的情况,如果出现总额超过批准额的情况应该进行超出数额支出的相关手续的办理。对此应该保证企业财务人员按照项目合同的规定以及协议的要求来对各种款项进行正确合理的支付,并且需要对每项付款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防止因为企业人员不按照相关的程序和规定来进行付款业务的办理,从而减少财务管理方面的失控状况。

在工程款方面,因为工程项目的付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此应该按照规定在竣工决算之前对施工单位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的支付,并且要进行相应出具报告的记录,但是这方面会增加煤化工项目资金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不能对资金工程管理的合理有效性进行保证。对此企业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来对财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实践经验、个人素质和思想品质等方面进行加强,保证能够利用施工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来进行正确合理的付款,对签订的合同的存在意义进行保证。有时施工单位在明面上签订了一项工程施工合同,但是实际上进行了多项项目工程的施工,因为这种情况会影响企业财务人员的正常业务。对此应该在进行工程款的拨付的时候要求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工程的施工进度报告的证明,利用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量来对付款的额度进行控制,防止出现付款的超额和超预算的情况,

2.5煤化工项目投资工程竣工决算阶段的管控

在进行煤化工项目投资的工程竣工决算的时候首先要做好竣工的验收工作,要对完工的项目进行设计和实际的对比,确保竣工的工程能够按照设计的标准来完成。首先需要对决算进行严格的审查,需要对合同管理台账和设备等方面的数据进行管理,按照相关的概算指标进行对比,按照财务资料的依据,认真的对预决算书进行审查,保证材料的用量和价格、劳保、施工管理费等方面的费用的准确,保证施工中材料和设备没有进行混淆和重复的结算等等。另外还要对内审制度进行完善,因为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所以需要对内部审计进行完善,保证能够对项目中开展的各个项目进行二次的审核,对煤化工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控制。

3结语

投资管控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风险管控

一、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开展状况

(一)建设银行

建设银行较早地开始了综合化经营探索,早在1995年就和摩根斯坦利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独立型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开始涉足投资银行业务。

2006年9月,建设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成立,牵头管理全行的投资银行业务,负责投资银行产品的设计研发,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客户的直接营销。投资银行部充分利用建设银行逐步形成的综合业务平台,借助建银国际、建信信托、建信租赁等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金融租赁等全面的金融服务。在投资银行业务的大力带动下,建设银行的综合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开拓了新的价值创造领域。

(二)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在上市后,通过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等中间业务,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工商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财务顾问,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同时,工商银行还大力发展理财、资产托管等中间业务,相关业务在同业中均位居前列,显示了工商银行强大的网络和客户资源优势。

20世纪90年代,工商银行收购厦门国际财务有限公司,更名为工商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开展境外银行业务,2008年9月,工商国际更名为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实现由传统商业银行向投资银行的业务转型。

二、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点

本文以国内某一商业银行的某一类投行产品为切入点分析投行业务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点,简要分析如下:

(一)尽职调查不到位

在投行业务开展过程中,个别经办机构尽职调查报告未充分披露重大事项和风险信息,报告内容及结论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未能如实准确反映项目真实情况,影响了投资决策。主要表现为:由于调查不充分,未能有效识别投资标的以及收益权存在权利限制;未能全面反映投资项目实际状况以及客户的真实融资需求。

(二)投行理财资金用途监管不充分

个别经办机构未按制度要求融资客户提供相应的资金支付凭证并严格审核;资金的实际用途与合同约定用途不符,个别项目资金投向制度规定外的限制性行业。

(三)存续期管理不到位

个别银行机构存在投后检查报告内容不全面、不真实,未对重大事项及时上报,投行理财资金的使用情况未详尽披露,未能持续关注批复或协议条件落实等情况。

三、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风险管控建议

(一)做好投行理财产品投前尽职调查工作

加强客户基本信息的实地调查和核查,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严格按照企业经营情况测算资金需求,充分了解融资客户的真实需求,避免过度融资,确保融资需求前后一致。

(二)加强对投行理财产品的资金监管和支用管理

投行理财资金不得投向监管机构和银行禁止投放的行业、企业和项目。企业提取我行理财资金后,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未经事先审批的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等投资工具。制定理财资金支用相关制度,完善理财资金支用的审核流程,妥善保管资金支付凭证。

(三)进一步加强投行理财产品存续期管理

随着大量投行理财产品的不断到期和新风险的不断暴露,要进一步加强对存续期理财产品的监测和日常管理,继续落实理财产品存续期管理常态化工作,确保及时发现风险并化解风险。

(四)加强投行风险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行力

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投行风险管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期进行投行业务人员的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的法律法规培训,投行风险管理岗位人员要加强学习,增强责任,提升能力,成为银行健康持续发展的推动者、保驾护航者。

参考文献

[1]李艳.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收益探析[J].财会月刊.2006.10.

[2]李柏洲.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4.

【投资管控】推荐阅读:

节能管控07-18

成本管控10-13

集约管控10-15

管控平台10-16

管控标准06-05

科学管控06-06

管控分析06-10

食品管控06-12

计量管控06-16

分级管控06-20

上一篇:词汇语篇下一篇: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