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平台(共11篇)
管控平台 篇1
随着公司营配一体化、统一电网模型、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建设等信息集成工作的推进, 公司面临着整合各系统业务数据提供综合应用功能、GIS系统适应性改造、大容量数据的实时交互、增量数据动态更新等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信息集成平台的支撑能力, 满足营配等各类需求, 需要在现有平台V2.0基础上, 开展平台升级完善工作, 充分发挥平台的信息交互枢纽作用, 为实现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和一体化信息展现提供技术支撑。
本项目完成了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升级完善的工作方案编制, 制定了企业信息集成平台升级完善项目详细的工作计划;开展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完成了总体详细设计梳理;完成了平台的扩展优化及提升, 优化了服务管控过程, 提升了平台的易用性, 改进了平台平台监控功能;对平台、服务、流程等运行情况进行了全方位展示, 操作界面进行了标准化改造, 使操作更加规范合理, 全面提升了信息集成平台的技术含量、性能和稳定性;共设计绘制界面原型图335个, 开发70个界面原型程序, 覆盖了“综合管理”、“服务资产管理”、“流程管理”、“活动监控”、“服务管控”共5大功能模块538个功能点, 通过界面原型意见征集, 收集用户意见76条并全部采纳;平台进行了典型业务场景的功能测试, 且顺利通过测试, 基本满足平台升级完善项目的用户需求。
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有:
(1) SOA服务化流程引擎。基于SOA架构思想, 通过对服务的组合调用, 实现了流程的流转控制和动态权限管理, 同时, 与服务总线进行了无缝的集成, 提高了流程与外部应用系统的交互能力。
(2) SOA架构应用系统开发框架。服务开发框架对服务之间的交互过程、统一数据结构、事务、安全等进行了封装, 屏蔽了各种技术细节, 开发人员只专注于业务逻辑实现。
(3) 基于Flex的界面动态展现技术。通过编写配置文件完成界面的开发, 采用类动态管理机制解析配置文件并展现, 解决了传统开发界面必须编写代码的模式, 提高了开发效率。
(4) 基于并行队列技术的海量数据采集存储方法。并行队列技术现海量实时数据的快速采集和存储, 解决了大型应用系统在海量数据采集处理方面的瓶颈问题。
(5) 基于约定规则的动态查询引擎。动态查询引擎提供了一个快速的数据查询开发方法, 仅需要按照约定的规则编写接口代码, 无需编写实现代码就能完成数据库的开发工作。
云南电网公司通过信息集成平台初步构建了公司基于一体化架构的“信息神经中枢”, 形成了电网公司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一体化架构”基础支撑平台, 建立了规范的基础服务实施服务域, 有效地规范了服务资产的组织与管理, 大大提高了整个业务流程的运行效率、成本和质量。SOA架构的松耦合机制提高了IT系统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和业务变化的能力。项目对平台的易用性、实用性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提升了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行监控、流程集成的能力, 满足公司平台升级完善建设要求, 为开展SOA服务管控和运维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管控平台 篇2
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公安的帮助,现代化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方便公安的便利,信访人员管控、大数据平台、分析研判等等一系列系统也就孕育而生。重点信访人员管控系统开发,公安大数据平台搭建咨询汪顾问。
信访系统为信访群众提供了快捷、透明的来信来访、网上信访、视频信访、电话信访、短信信访、领导信箱、移动信访、信访微博、信访微信、信访论坛、民意征集、网上评议等诉求投诉、民意表达渠道,让信访人可以非常方便、便捷的选择任一信访投诉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
汪顾问:13/82//311/579//1而当前,各行业数据爆发性增长,急需转变数据处理模式。在公共安全领域,治安系统、智能交通视频数据呈井喷式增长,已显现出行业大数据的典型特征。公安系统开发
大数据平台的功能主要是:
围绕人、车、物、网、像五要素,整合公安业务数据、社会数据等资源,分析挖掘数据价值,构建数据整合、信息共享、数据研判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管控平台。
个人全息档案、社交关系分析、活动碰撞分析、案件团伙分析、积分预警、身份轨迹布控等。通过全方面的体系架构,实现从数据汇聚、数据清洗、存储、计算,到数据碰撞、分析、研判、挖掘,最后到业务应用,形成一体化的统一、高效、便捷大数据平台。
源中瑞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智慧城市、智慧公安、互联网金融三大事业部,在对各种智慧类系统开发方面有着一定的经验,在全国许多地区已有多处落地,公司现今拥有近200位研发人员,通过不断创新打造出属于我们的定制化不开源系统,与市面上系统都有一定的差异,从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电力营销精益化管控平台技术研究 篇3
关键词:管控平台;电力营销;大数据;精细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1-0043-03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工作,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水平与精益化程度是供电企业做好电力营销工作的关键所在。以前多数供电企业对于电力营销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管理机制缺乏创新,严重制约供电企业的发展壮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加快,电力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为更好地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更加重视电力营销管理工作。
1 搭建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的重要性
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日趋精细化,各项管理指标和考核标准不断细化并贯穿电力营销全业务监控和管理,供电企业各级部门迫切期望指标实时统计、排名和考核公开、透明。然而,由于电力营销各项应用系统缺乏数据共享、数据联动和整合平台,导致各级供电部门无法自动统计分析指标,只能独立统计各项指标,然后再进行人工汇总分析,指标考核不仅缺乏透明性和及时性,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因此,根据日趋完善的指标考核体系,基于电力营销各应用系统,建立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并公开、透明、实时显示指标的在线监控系统,对推动营销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执行、组织、分解、落实指标考核工作,让业绩考核能指导优化完善部门、岗位绩效指标,合理拉开考核差距,国网赤峰供电公司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和蒙东电力公司的有关规定,开展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研究。
2 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应用架构
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通过对数据源进行自动抽取,依据各项指标定义及计算方式,对指标进行评估、对比分析、排名及预警。数据源来自目前应用的营销信息化系统,还可根据后续需要进行拓展;指标分类包括企业负责人指标、同业对标及内部对标指标,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增减。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的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
3 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搭建的步骤及程序
为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水平与精益化程度,国网赤峰供电公司搭建了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具体步骤和程序如下。
3.1 建立组织领导机构
供电公司营销部作为营销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制定营销工作的考核评比标准。搭建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必须紧紧围绕营销部的业务范围,从营销部负责的各项业务系统入手,把握考核指标的重点和要求,统筹项目的总体设计工作。为使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搭建工作顺利开展,国网赤峰供电公司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公司副总经济师兼营销部主任担任,成员包括公司营销部副主任,电费专业、计量专业、客服专业负责人,各供电营业区分管营销负责人,以及各旗县公司分管营销副经理。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控组,管控组设在营销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项目管控组组长由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担任,成员包括公司营销部信息化专责,电费专业、计量专业、客服专业、各供电营业区专责,以及各旗县公司营销部主任。制定搭建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工作计划,按部就班开展项目启动、制定方案计划、业务调研、准备部署环境、功能研发、系统部署及调试、系统上线等工作。
3.2 根据分析指标及业务系统关联确定业务接口
对国家电网公司下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2016版内部对标对标指标(营销同业对标指标提升措施)》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根据“基础评价+业绩评价+管理评价”三维对标模型进行指标优化。同时,组织相关人员梳理专业信息系统数据,优先选取能够从业务系统自动采集数据的指标,确定各系统的接口范围、采集频率,并设定数据安全性。业务系统之外的指标,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及蒙东电力公司的考核要求,根据指标体系确定业绩对标、管理对标的指标。将权重及评价方法整理作为平台研发基础。
3.3 进行指标管控平台的需求建设,研发与部署
论证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的业务模块、用户及对应功能设计。根据“提取(录入)数据-按专业、考核内容展示-自动计算-同级别单位考核排名-上级部门浏览及管控”的数据流程进行设计,使其能够按照指标和专业自动进行汇总分析,并根据日考核和月考核排名展示。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功能设计上,重点考虑逐级考核及指标联动。以横向和纵向设计指标报表的关联关系。横向展现某一供电单位(供电公司或供电所)指标体系的建设与完成情况,兼顾与同级单位对比排名;纵向展现某一考核单位(蒙东电力公司或盟市电力公司)下辖指标体系的完成情况,以对比分析、为、发现问题、树立标杆、实时跟踪指标变化为主,实现“与目标比、与历史比、与标杆比”的目标。
技术实现上,根据电力营销系统数据量比较庞大、实时数据更新频繁等特点,搭建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采用数据优化完成庞大数据的智能分析。
3.4 完善系统功能
选择试点单位,对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系统进行试运行。根据人员需求对系统的账号进行合理划分,并管理其具体权限。由业务人员对本部门、本岗位的指标管理项目进行核查,对数据来源、展示效果、分析结果进行跟踪及完整校验,确认系统中业务数据及功能的准确性。对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反馈,对设计不合理的功能模块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系统进一步完善。
3.5 阶段性成果总结
目前,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的阶段性成果有:已经纳入平台的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統全方位辅助提升工具,接口运行完好,能够保证数据的实时有效传输及展示;设计完成16个业务模块,85张考核报表;初步建成基于平台的指标考核管理体系,管理层面能够及时发现各部门的管理问题,在智能分析及问题诊断基础上逐渐积累成指标考核知识库,为有效管理及整改措施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nlc202309080847
4 電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的应用实效和前景
4.1 应用实效
1) 数据源于各应用系统,指标自动统计,减少人力成本。
2) 对比以往每月发布一次指标的情况,指标每日更新,为决策提供依据,管理更及时。
3) 指标公开透明,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真实。
4) 指标对比更明了,通过与目标比、与历史比、与标杆比及时找出差距,利于制定改进管理的措施。
5) 系统智能分析弱势指标并进行评价对比,根据指标管理要求和提升措施及时提出指导建议。
4.2 应用前景
电力营销管理指标管控平台整合多个系统的数据源,集中统计分析指标数据,有效推动指标管控体系健康发展。其与管理手段结合,必将带动电力行业内的指标自动化考核模式变革,建立与实时化程度较高的电力营销业务系统相匹配的指标考核体系,为实现供电企业各部门、各业务模块的指标考核积累经验。管理模式及指标管控平台应用空间广阔,应在供电企业内部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想想.电力营销一体化管控平台构想与大数据应用[J].工程技术,2016,7(11): 00210-00211.
[2] 叶丽萍,王鲁杨,林志冬,等.电力营销业务精益化管控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5(4):384-38.
[3] 钟世冠,苏超.基于海量电力数据的用电管控平台[J].电子测试,2015(11):35-40.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to building control platform for electricity marketing management indicator, and summarized application effect and promotion prospect of control platform according to the main steps and procedures of building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 platform of control platform. It provided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electricity marketing management level in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ntrol platform; electricity marketing; big data; fine
信息管控平台实现与应用 篇4
1 现状分析
1.1 信息化支撑系统数据共享有待提升
通过计划管理系统、 项目管理系统、 统一报表平台、 信息呼叫服务系统、 IT服务管理系统、 问题管控平台、 数据质量平台、 用户体验平台、 IT集中监控系统、 IT安全审计系统、防病毒系统、 桌面管理、 信息化水平评价系统等信息化支撑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建设、 应用、 运维服务、 安全防护5个方面的独立管控, “数据孤岛” 日益凸显, 投资规划针对性不强, 使得信息化水平提升缓慢, 增加投资成本。
1.2 数据挖掘应用不足
关键指标数据分布在不同的专业支撑系统中, 不能进行宏观分析, 缺乏对信息专业关键数据指标的全局管控。 未能深化应用各支撑系统数据, 未能挖掘关键数据指标价值, 未能为决策层提供全面直观图, 直观显示信息化水平薄弱环节。 需要深化应用, 动态实时展示信息化指标, 为决策层提供决策支撑。
1.3 基层工作开展困难
基层应用、 运维的信息化支撑系统繁多, 无法把握重点, 只能根据管理部门阶段要求、 管控严厉来优先执行, 无法形成常态化工作。 基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每个指标, 工作效率低、 无法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性。
2 设计与实现
2.1 信息管控平台
信息管控平台功能架构如图1 所示。
信息管控平台由计划管控、 建设应用管控、 运维服务管控、 安全防护管控、 信息化水平评价管控5 个部分组成, 以图表形式展示。 关键指标数据主要通过数据中心和SOA抽取各支撑系统非实时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展示, 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各支撑系统, 促进了各支撑系统的实用化, 提高数据质量,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2.1.1 计划管控
通过抽取、 筛选、 汇总信息化重点工作任务关键指标, 反映信息化管理水平。 按管理部门、 基层单位等维度统计总体计划、 分解计划完成情况, 并对执行进度进行监控, 凸显延时、 超时重点工作任务, 促进各管理科室及各基层单位主动对标, 及时沟通、 交流学习、 按质按量完成重点工作任务。同时减少手工汇总、 统计、 分析、 发布花费的时间, 有效推动重点工作任务按时执行。
2.1.2 建设应用管控
通过抽取、 筛选、 汇总信息化项目建设、 信息系统实用化关键指标, 反映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应用水平。 以采购完成率、 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 年度预算完成率体现及项目进展状态等关键指标体现项目建设水平, 通过已完成指标数和未完成指标数进行对比、 并按单位进行对比, 指导各基层单位主动对标, 促进项目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以用户注册率、 活跃率、 业务量、 用户体验、 应用及管理得分等维度展示信息系统实用化, 促进各基层单位推动信息化应用, 提高办公效率, 有效推动项目建设、 系统应用, 着力解决难点、 重点。
2.1.3 运维服务管控
通过抽取、 筛选、 汇总运维服务的关键指标, 反映信息化运维服务水平。 通过关键信息系统、 信息网络的月度运行率、 可用率、 累计年度运行率和可用率, 并按系统和单位两个维度展示, 指导各基层单位配置相关监控系统告警阀值, 加强巡检, 性能优化, 降低业务中断时间, 集中力量攻关系统缺陷及隐患, 保证业务正常开展; 以来电呼损率、 一线解决率、 响应超时率、 按时解决率、 平均客户满意度、 成功解决率等展示服务指标, 以整体和单位2 个维度对比分析各单位服务水平, 以问题为导向、 用户满意度为载体, 按服务级别协议快速响应并及时处理用户问题, 满足用户需求。 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客户满意度。
2.1.4 安全防护管控
通过抽取、 筛选、 汇总信息安全的关键指标, 反映信息化安全防护水平。 从终端、 服务器、 应用3 个维度展示防护状态, 通过发现病毒比例、 互联网访问量、 攻击拦截、 风险库整改等指标, 指导各单位按终端规范配置合格后才可以入网, 信息系统经出厂安评、 入网复评、 不定期复审保证安全入网, 引导各单位正确应用互联网, 持续监控、 发现、 处理缺陷, 有效推动信息安全加固, 保障信息系统及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将信息安全事件扼杀在萌芽阶段, 为信息系统、 信息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2.1.5 信息化水平评价管控
通过抽取、 筛选、 汇总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建设水平、 信息化应用水平、 信息化运维服务水平和信息化安全防护水平5 个方面的信息化水平评价结果, 通过5 个方面的平衡反映公司及各基层单位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月度、 年度评价结果, 指导各基层单位信息化发展, 通过主动对标, 查找亮点和不足, 主动沟通交流, 发挥优点, 分享亮点, 持续改进, 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
2.2 信息管控平台实现
信息管控平台技术架构如图2 所示。
该平台采用集中部署服务器的技术路线, 并采取面向对象技术进行应用组件开发, 选择B/S架构。
2.2.1 表示层
采用Boot Strap界面显示框架提高人机交互质量。 主要体现在响应式布局response通过Media Query自适应于台式机、平板电脑和手机, 满足用户不同屏幕宽度、 不同分辨率自动响应调整, 提高用户体验。 在图表显示方面, 采用百度开源图表框架ECHARTS进行任意维度堆积和多图表混合展示。 在人机交互脚本上, 采用Java Script技术支持页面显示的稳定性与浏览器的最大兼容性。
2.2.2 业务逻辑层
采用轻量级的Web开发框架Jfinal。 JFnial框架遵循MVC架构, 遵循COC原则, 零配置, 无xml, 采用Db + Record模式, 灵活便利, 特别适用于展示类开发。 JFnial框架相比传统Struts、 Spring框架, 开发效率提升3-5 倍。
2.2.3 数据访问层
采用业界流行且成熟的Active Record技术实现数据访问。提供更多时间去关注业务实现代码的开发, 提高数据访问层的开发效率。
3 应用效果
通过信息支撑系统的数据挖掘、 深化应用, 实现同一指标、同一展示、 同一来源。 平台宏观展现了信息专业工作, 从计划中看出重点工作, 重点工作关联建设、 运维、 应用、 安全等工作, 运维、 应用、 安全问题推动建设水平提升, 信息化水平评价找出短板, 通过反馈、 平衡、 调整、 优化计划, 形成PDCA工作思路。 管理层通过推送信息, 基层通过查询信息, 推动信息共享。通过指标数据指导基层对信息支撑系统的实用化, 通过告警指标指导基层分析信息支撑系统缺陷、 数据质量等问题, 通过上下联动查找隐患, 纳入重点工作任务开展整改。 管理层通过目标指引, 基层通过主动对标, 全面推动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
通过2015 年在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应用, 管理层可以拿到各指标在系统中的真实数据, 可以在各类数据的查询、抽取、 汇总、 统计、 分析、 发布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如表1所示。 各单位存在问题参差不齐, 通过主动对标、 主动分享、交流学习、 弥补短板, 同步提升信息化水平, 展示与管控二者相结合, 推动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 各基层单位评价结果均由2014 年的90 分左右提升至95 分以上。
4 结语
分析了数据面临问题, 提出分专业、 分领域挖掘数据的思路, 证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通过大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应用, 打通了纵向信息屏障, 提升了横向协同综合能力, 减轻了基层负担, 提高了工作效率, 开拓了管理与控制相辅相成的实践路线。 通过往年数据比对, 进出本年预测, 支撑信息化策略, 丰富了各层级人员的管理与技术手段, 提升数据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斌.不良信息全网集中管控支撑模式分析[J].移动通信, 2015, (11) :36-38.
[2]黄国豪, 卫传征.信息系统集中管控安全性的模型建立研究[J].保密科学技术, 2013, (02) :71-72.
管控平台 篇5
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IT GRC
从合规角度来看,近年来,公安部、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都曾专门发布过针对信息安全或科技风险管理的具有行业特色的法规或指引要求,体现出企业应对IT风险管理及合规要求的紧迫性和特殊性。同时,企业内部管理规范(被称为中国版“萨班斯法案”)对企业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极大推动了企业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类工具(IT GRC)的发展。针对这一市场,包括IBM、SAP、Oracle 、CA等在内的国外GRC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德勤、普华永道等在内的咨询公司,以及慧点、用友、金蝶、浪潮等国内ERP厂商们都开始积极布局,GRC产业在国内迅速崛起。
实际上,IT GRC的概念并不新颖,作为一个早被业界认可的通用术语,GRC代表一种思想和理念,是企业逐渐从分散管理模式向跨业务单位、跨IT平台的集中模式发展,从而全面而高效地应对治理、风险管理和合规三个方面挑战的解决方案。而事实上,国外绝大多数IT GRC软件都不适合中国的管理模式与法律规范要求,国内企业亟待一款真正符合中国国情、技术管理方面都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全新产品。
上海安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咨询的机构,由一批具有信息安全专业技能与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构成,在国内最早开展ISO27001、ISO20000、PCI等国际信息安全标准的咨询工作,先后完成了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安言信息一直关注相关领域厂商和用户单位的市场动向。长期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安言发现企业迫切地需要将管理制度、流程等要求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需要IT GRC工具進行支持。其决策层认为:国内IT GRC应用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国内应有理由挺进这一蓝海、向“洋品牌”叫板。基于此,安言信息于2011年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用于支撑企业、特别是银行金融企业的IT治理、合规与风险管理落地的平台化软件系统ITRMS。
IT GRC需求分析
在设计ITRMS之初,上海安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技术层面、应用层面和合规角度对国内产品进行了周密分析,提出产品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创新的风格,这是该产品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常意义上,GRC应用或解决方案大都具备以下功能:定义企业风险与控制框架;设计风险管理流程;与ERP、SCM、CRM等系统对接,实现应用控制的自动监控;提供数据自动采集和智能分析;自动化系统审计测试;提供报表信息;提供其他附加功能,如身份管理、访问控制、流程控制、数据安全等控制措施。这些功能体现了GRC作为一种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各类风险进行集中监测、预警和控制,并与法律合规及审计进行紧密关联以提供管理层决策的设计思想。
尽管以各类GRC软件或解决方案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已经风生水起,但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IT GRC,却并不显山露水。
一方面,传统GRC应用更多是从企业EPM、ERP、CRM、SCM等管理模式中抽取、延伸并集成,侧重企业运营和财务,并不特别针对IT,其无论是管理模式、操作方式、结果展示还是知识系统,都没有考虑IT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企业IT又面临极大的合规压力和操作风险,特别是一些极度依赖信息系统的行业或领域,如金融、电力、通信等,层出不穷的监管要求、屡屡发生的信息科技事故、“救火队员”一样尴尬的角色扮演,都使得企业IT急需在IT GRC方面找到更有针对性也更具实效的答案。
就风险管理来说,以银行金融业为例,无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还是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都强调对以信息科技风险为主体的操作风险的管理。信息科技风险,无论是从来源、范围、形态、特点还是影响上,都与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国家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传统风险有着很大区别。
首先,信息科技风险存在于企业各个领域和层面,只要有信息或信息系统的存在,都涉及信息科技风险。
其次,信息科技风险有着明显的时间性,从信息系统规划、设计、运行、更新到报废,信息科技风险存在于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
另外,信息科技风险有人为和自然因素,也有管理和技术之别,从起因上表现出多源性。
此外,信息科技风险覆盖IT战略、IT治理、IT绩效、IT规划和架构、项目管理、系统开发、运营流程、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外包管理等各个领域,具有形态的多样性。
最后,信息科技风险影响广泛,除信息系统外,还会对员工个人、业务运营、法律合规以及企业声誉造成直接影响。
近年来,公安部颁布的等级保护相关系列标准、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办法》、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指引》,都纷纷体现出企业应对IT风险管理及合规要求方面的特殊性。
IT GRC规划设计实施
通常来讲,IT GRC会出现两类情况:其一是以IT支持GRC,即基于IT来实施企业GRC,将GRC作为一个电子化的整合平台,这还是传统GRC概念;其二是针对IT实施GRC,即针对IT或在IT领域实施治理、风险管理和合规。我们在产品设计时特别强调后一种情况。
IT GRC作为针对企业IT治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在规划设计和实施操作中必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问题。
首先,IT GRC必须考虑到自上而下的治理问题。IT治理是企业治理在信息时代的重要发展,是描述企业是否采用有效机制,使得信息系统及IT应用能够完成企业赋予它的使命,同时平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IT治理的使命在于:保持IT与业务目标一致,推动业务发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合理利用IT资源,并适当管理与IT相关的各类风险。
其次,在统一的IT治理框架下,IT GRC必须建立起完备的IT风险管控机制,这是IT GRC最为核心的内容,具体包括:1)明确IT风险管理范围,构建IT风险库;2)建立IT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关键活动,同时确定识别时机和监测途径,确定风险偏好和可接受水平;3)参考监管要求和国际规范(如COSO-ERM、CobiT、ISO27001、ISO31000、RISK IT等)建立风险控制框架和基线;4)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测;5)制定信息与沟通策略,建立风险报告机制。
另外,IT GRC在展示和报告方面需充分考虑IT法律合规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应建立合规管理框架,包括识别合规要求,评估合规现状,建立合规映射,落实合规责任,推动合规检查,提供合规报告等活动。另一方面,还应形成风险与合规的联动机制,确保任何风险监测或事故报告都能追溯到相关管理对象和合规要求,并能提供合规证据。
除上述三个大的方面,IT GRC还应建立支撑相关工作的流程操作和运行保障机制,并尽可能与企业信息系统和应用进行关联,最终实现信息科技风险和合规的全过程与实时性管理。
先进的IT GRC管理理念要想在企业中得到实践,并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服务,咨询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企业信息安全与IT治理咨询服务是GRC理念在实际企业中的个性化实践。
安言ITRMS助力企业实现IT GRC
安言ITRMS是一个集合规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文件)管理、流程管理、意识提升、安全检查、绩效评价、报告管理、知识管理等功能的全面的、可扩展的IT GRC应用平台。其面向包括高级管理层、风控部门、合规部门、审计部门、IT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在内的企业各个领域,以IT风险库为基础,通过持续的IT风险监测和联动机制,实现IT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并将人员职责、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意识培训等日常控制工作融入其中。
借助该平台,企业围绕IT规范化管理开展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之前被广泛接受的基于ISO20000标准的IT服务管理体系、基于ISO27001标准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基于CMMI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以及基于BS25999标准的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都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并嵌入其中,从而改变以往各自为政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基于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与合规这一核心思想,形成集中化的管理模式。
管理对象:ITRMS支持全面的IT风险库,各类IT风险就成为平台管理的对象。作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配置基础,据此可呈现基于系统、运营业务、岗位或IT基础设施的风险视图。
驱动机制:ITRMS覆盖业务相关的信息全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开发、系统上线、运维支持,涵盖开发和运维部门,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和供应商管理,通过风险监测及预警来驱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
控制功能: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落实到位,体现在各种流程化的日常工作当中,如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日志集中管理、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业务连续性预案演练等,所有这些可能嵌入在其他专用系统和应用中的控制流程,都可以与ITRMS进行接口,以便与风险联动。
支持保障:通过制度文件场所化、人员职责明确化、检查工作常态化、绩效评价可量化、培训推广多样化以及有效的知识管理,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供支持保障,这也是传统信息安全及信息科技管理最事务性的日常工作。
内外呈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需要对外合规、对内追责。一方面,通过即时呈现,提供合规报告,从容应对合规检查。另一方面,落实责任,追溯到人,可随时展示工作业绩。
具体实现上,ITRMS采用层次化的软件架构,各层之间关系松耦合,下层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服务,如下图所示。其中,基础设施层为平台提供支撑,驱动层控制业务逻辑的流转,业务层为平台提供管理所需要的基本功能,展示层提供各种对外视图。
ITRMS采用层次化的软件架构
实际上,通过ITRMS的规划设计和部署实施,企业可借此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科技风险和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流平台和知识管理系统,并形成企业内部一个专业化的PORTAL。
安言ITRMS软件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与应用,目前已经在中国银联、交通银行、太平保险等客户成功实施。通过ITRMS软件,企业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传播到每一个业务环节,将企业管控体系进行固化,将企业运营状况和风险进行有效监控,保证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合规性。ITRM软件有效地支撑了企业管控,向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快速、及时、便捷地展现了企业的IT管理和运营状态,从而有效提高业务响应速度、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运营风险、满足规范要求、提高企业IT管控和战略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广电增值业务管控平台建设探讨 篇6
由于各个增值业务都是独立建设, 各自有独立的业务入口, 业务数据分散冗余对广电不透明。每个增值业务都需要BOSS系统、统一支付系统、客服系统、网管系统做集成, 重复集成导致增值业务接入慢、上线运营时间延迟。
针对以上情况, 广电需要建设一个增值业务管控平台来对众多的增值业务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接入、统一认证扣费, 让SP/CP不用去关心如何和BOSS、支付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及网管系统对接, 只关注用户需求。
2 需求分析
2.1 功能需求
(1) 门户管理功能, 提供模板化的门户管理, 能够为不同的增值业务生成不同的门户模板, 定义各个增值业务入口。
(2) SP/CP管理功能, 提供对SP/CP的资料管理、SP/CP的生命周期管理。
(3) 业务管理功能, 提供业务信息管理、业务生命周期管理、业务发布管理等功能。
(4) 业务分成管理功能, 支持业务内部各业务多种分成方式, 比如按照进入各个业务的次数的比例进行分成、按照各发起订购的业务比例进行分成等。
(5) 支持订购增值业务用户基本信息管理以及用户订购关系管理功能。
(6) 支持用户进入增值业务时的认证、鉴权, 支持增值业务订购以及使用增值业务时的扣费请求, 支持和BOSS对接进行认证和扣费, 以及支持支付系统接口功能 (如微信、支付宝等) 。
(7) 提供增值业务使用情况统计, 需要能够统计通过门户进入各个增值业务的次数等情况。
(8) 外围系统集成, 提供与支付系统、BOSS系统、客服系统及网管系统集成。
(9) 系统管理功能, 提供基础的操作员管理、权限角色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
2.2 规模需求
规模首期须支持100万智能终端用户, 支持10万用户的并发认证、鉴权、支付等操作。100个SP/CP管理,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 可平滑扩展到更大的业务规模和更多的系统功能。
3 建设思路及原则
(1) 遵循现有业务规范
增值业务管控平台的建设首先要注重快速、平稳地融入当地核心网及传输网, 在不影响传统电视等核心业务正常稳步发展的前提下, 逐步接入增值业务, 促进增值业务的大发展。
快速平稳融入当地业务网要求增值业务管控平台在与周边系统对接集成时, 首先应遵循已有的接口规范, 以不改动现有周边系统的集成接口为首要目标;当设计业务流程时, 更要尊重现在已有的业务流程规范, 保障现有广电本地各部门及省网相关业务与管理部门之间或人员之间能够按照原有习惯的操作和工作流程来完成整体业务运营, 要求系统对系统、部门对部门、人员对人员之间职责、权限、操作与之前相比改动不大。
(2) 快速业务上线管理
快速业务上线要求增值业务管控平台支持多样化的业务上线流程, 提供强大的供应商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业务内容管理等业务管理, 来保障业务快速上线、快速开展运营, 早日创造社会与经济效益, 带来“百花齐放”式增值业务大发展, 提升广电运营商新的核心竞争力和运营服务能力。
(3) 可运营与可管理
增值业务管控平台的上线, 一方面面向增值业务系统提供灵活、适应性强、稳定、高性能的支撑服务能力, 另一方面面向周边的核心应用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广电内部整体业务运营流程以及相关的业务部门的系统使用者提供定制化、贴合度高的运营管理功能。
(4) 稳定性与高性能
增值业务管控平台的稳定性首先要求架构稳定, 无论支撑的增值业务应用多还是少, 管理的流程如何复杂, 增值业务管控平台的整体系统基础框架要足够稳定, 不能出现因业务需求而必须更改系统基础框架的情况。这就要求增值业务管控平台的系统基础框架要足够成熟, 经历过长期、众多业务接入和大业务量的实际运营压力考验, 基础框架要能够支持灵活的系统扩容。增值业务管控平台的高性能要求系统的处理能力有保障, 首先要求系统构建在成熟、商业的系统中间件框架和数据库系统之上, 其次要求性能能够线性扩容, 当业务压力逐渐增大时, 能够对支撑能力进行线性扩容, 系统没有支撑能力的上限限制。
4 系统架构
4.1 总体架构
增值业务管控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增值业务管控平台:提供用户认证、鉴权、订购、计费等公共使能支撑, 同时实现业务管理、合作伙伴管理、营销策略实现等运营支撑功能, 并与BOSS系统、支付系统、客服系统、网管系统做对接, 以及与第三方/自营应用系统 (OTT业务、游戏业务等) 的集成管理。
BOSS系统:是面向广电运营商开展业务运营进行业务管理并提供统一的用户资料、计费功能等基础运营能力的支撑系统。
支付系统:是指与支付宝、微信、银行等对接, 完成在线支付功能。
客服系统:是指呼叫中心、网站、微信平台等客服渠道。
网管系统:指对平台运营过程中的告警、故障进行管理。
第三方/自营应用系统:广电开展的增值业务系统, 例如提供VOD业务、OTT业务、游戏业务等系统。
终端设备:用户用于访问增值业务设备, 主要有机顶盒、手机、电脑以及Pad。
4.2 系统边界
增值业务管控平台系统边界如图2所示。增值业务管控平台交互的系统有BOSS系统、支付系统、客户系统、网管系统、第三方/自营应用系统以及终端设备。系统间的接口描述如表1所示。
4.3 系统部署
如图3所示, 整个系统部署分为3个区域, 分别是增值业务管控平台区域、第三方/自营应用区域、基础支撑区域。
(1) 增值业务管控平台区域
主要部署增值业务管控平台。数据存储上, 数据库采用Oracle11g RAC企业版, 通过RAC实现集群, 硬件上采用通用硬件服务器+磁盘阵列的方案。增值业务平台软件部署采用通用硬件服务器, 并且在交换机上增加负载均衡器, 实现终端设备访问的负载均衡。
(2) 第三方/自营应用系统区域
部署开展的增值业务的系统, 如VOD系统、OTT系统、游戏系统等。
(3) 基础支撑区域
部署BOSS系统、支付系统、客服系统及网管系统。
5 主要组件介绍
5.1 统一服务门户
统一服务门户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即面向多屏互动用户的业务门户, 和面向SP/CP和系统管理员的管理门户。统一服务门户向最终客户提供的功能项目包括门户展现、业务导航、功能服务、资讯信息、登录认证、个性展示。统一服务门户向系统管理员及SP/CP操作员提供的功能项目包括栏目管理、模板管理、页面发布、权限管理。
5.2 AAA管理
(1) 认证管理
用户激活:用户在首次打开终端设备, 进入用户激活验证业务流程, 激活请求通过门户转发给认证模块进行激活验证。激活后的用户每次打开终端设备, 不再需要进行激活, 但每次都会自动进行认证操作, 门户系统转发给认证模块负责对用户进行认证, 认证通过的用户才可以使用业务系统提供的业务。
用户认证:激活后的用户, 每次终端开机进入增值业务之前都需要经过身份的认证, 认证通过的用户允许订购和使用产品。认证过程要考虑安全性, 防止信息的伪造或者篡改, 支持签名方式, 支持MD5摘要算法, 核对终端发送过来的签名是否和统一认证平台系统生成的签名一致。
(2) 鉴权管理
鉴权管理主要提供用户、产品及订购关系的鉴权。用户鉴权, 对请求的用户信息进行准确性鉴权。产品鉴权, 对请求的产品信息进行准确性鉴权。订购关系鉴权, 主要实现对用户使用产品请求的权限校验功能, 鉴权通过后用户可使用产品。
5.3 SP/CP管理
SP/CP管理主要包括SP/CP资料管理及生命周期管理。SP/CP业务资料管理功能主要是维护各SP资料。SP/CP从与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到最终双方解除合作关系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SP/CP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申请状态、正常状态、暂停状态以及注销状态。SP/CP生命周期管理包括SP/CP从系统预申请身份、申请处理、运营商审批、SP/CP身份暂停和恢复, 以及SP/CP的身份注销等过程。
5.4 业务管理
业务管理主要包括业务信息管理及业务生命周期管理。业务信息管理是对业务属性的维护过程, 业务属性包括业务平台代码、业务平台名称、业务代码、业务产品名称、业务类型、服务属性、业务描述、访问模式、订购方式、其他结算方、计费类型、生效日期、失效日期、业务状态等。业务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包括业务申请、业务测试、业务试商用、业务上线、业务暂停、业务恢复及业务的注销管理。
5.5 用户管理
用户资料管理是对用户基础属性和增值属性的维护过程。其中, 用户基础属性包括用户号码、用户状态、用户类型、业务品牌、用户地域、入网日期、销户日期、停机日期、停机原因、欠费状态、信用度、付费类型、用户群组等。用户增值属性包括用户兴趣、性别、偏好, 以及与增值业务相关的其他属性。用户资料作为用户身份认证的基础, 其数据来源主要来自于BOSS系统, BOSS系统通过实时/定时方式将变动用户资料通知平台, 并由平台来更新其用户数据。
5.6 订购管理
订购管理主要包括服务订购、服务退订等功能,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所指的服务是增值业务管控平台范围内提供的各种服务。对于用户通过不同的接入渠道触发的订购和退订行为, 采用一致的处理流程, 即由接入渠道通过BOSS系统, 再将订购关系同步到增值业务管控平台。
5.7 结算管理
结算管理是通过采集增值业务管控平台的原始数据, 根据结算规则, 结算依据形成最终的结算报表, 作为广电和合作伙伴分成结算的依据。
5.8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对数据一致性管理各个环节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比对、同步处理) 的处理记录进行统计指标抽取、集中、分类, 确定合理的统计数据分析、展现维度, 生成数据一致性管理各环节和整体运行情况分析结果的过程。主要分析内容有用户分析、时段分析, 以及业务应用分析等, 通过分析获取用户使用增值业务习惯, 为后续引入新的增值业务提供决策支持。
5.9 系统管理
主要有操作员管理、权限管理及日志管理。其中操作员管理完成对使用平台系统的人员身份工号的分配、编制以及工号相关业务要素的维护。权限管理是对平台系统维护及使用权限的管理, 主要涉及对操作该系统的人员进行授权管理和对系统功能角色的管理。日志管理是指对操作日志进行维护, 并提供日志的统计、查询功能。
6 结束语
管控平台 篇7
构建背景
建设安全信息化的要求
一是严格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开展安全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自2012年以来, 每年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均提出了“安全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企业不断加强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要求, 并对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二是认真落实YC/T 384—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其基础管理规范部分明确提出企业应建立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 并有相关的管理标准要求, 为满足烟草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要求, 企业必须建立安全信息化系统, 并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的21个安全管理要素为核心, 进行全覆盖。
三是落实山东中烟工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山东中烟) 关于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要求。2012年6月份, 山东中烟下发《关于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通知》, 要求各卷烟厂2012年底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强化安全监管手段。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需要
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研, 发现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
一是无法全面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有效管控, 其实施涉及21个要素2 000余条款要求, 需要在全厂贯彻执行, 单纯依靠人工检查督察, 工作繁琐、效率低下, 无法全面、有效管控所有岗位。
二是安全管理效率低。目前主要通过纸质报表、现场检查等方式进行安全管理, 容易造成资料丢失, 流程标准化难以保证, 且不能系统、全面地了解安全生产整体状况, 致使安全工作人员工作量大、效率低。
三是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管理落后, 不能全过程监控隐患整改。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重要的安全工作采用传统方式, 信息采集与危险源隐患监控不及时。
管控平台内涵
青岛卷烟厂ROSE (Risk Object Safety Environment) 安全管控平台全面覆盖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YC/T 384—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要求, 以风险控制和目标管理为核心目标, 通过辨识企业各类危险源为基础, 对企业存在的安全管理风险进行有效识别, 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以降低或消除安全风险为最终目标, 运用PDCA管理方法, 持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绩效。
ROSE安全管控平台主要包括厂决策层安全生产管控子系统、业务管理监管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岗位达标管理4部分。决策层安全生产管控子系统主要对安全生产进行全局管控;业务管理监管子系统主要对日常安全管理的21个模块进行管控;执行子系统主要包括安全综合巡检子系统和标准化执行系统, 岗位达标管理主要针对各岗位达标标准和检查评价进行管理。
具体做法
创建ROSE安全管控平台
一是全面启动安全信息化建设工作。企业安全管控平台的构建不是空中楼阁, 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青岛卷烟厂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落实到位, 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 将安全管控平台建设纳入企业年度安全工作重点。在组织保障上, 成立了“创建ROSE安全管控平台”领导机构,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网络, 加强安全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决策;在人员保障上, 抽调精兵强将, 成立了项目组;在工作安排上, 积极协调、统筹安排, 确保建设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在物质保障上, 将安全信息化建设经费纳入预算管理, 列入专项建设资金。一系列保障措施的实施, 确保了安全信息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 稳步推进。
二是明确安全信息化建设基本思路。青岛卷烟厂组织安全工程师、信息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系统梳理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流程, 并多次召开安全信息化专题会议, 详细论证ROSE安全管控平台系统定位, 最终确定研发的基本思路为:全面覆盖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YC/T 384—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具体要求, 充分融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安全文化的要求, 系统设计, 整体规范, 最终实现安全标准化、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化“三化合一”。
三是搭建ROSE安全管控平台硬件环境。在厂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 企业构建安全信息管理平台硬件环境, 将系统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准备就绪, 直观反映了ROSE平台涉及到的网络环境。
四是全面实施ROSE安全管控平台。根据实施方案的工作进度安排, 按照工作计划逐步开展安全信息化工作, 初步搭建起ROSE安全管控平台, 对管控平台的用户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和数据支持层进行模块设计与研发, 对系统进行相关数据导入, 并对相关的功能模块进行调试, 初步实现系统功能。
五是熟练使用ROSE安全管控平台。系统上线后, 多次组织不同层次员工的ROSE安全管理平台使用或操作培训, 使各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员进一步熟悉业务流程, 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系统操作水平, 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六是持续改进ROSE安全管控平台。2013年9月底, ROSE安全管控平台上线试运行。期间多次组织职能部门及员工对管控平台征求使用建议, 并根据各相关部门意见, 多次完善ROSE安全管理平台。2013年底, 安保处、信息处和生产车间等部门对系统进行整体验收, 各相关部门对系统功能进行评价, 并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建议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持续改进安全管控平台。
提高安标运行质量
引进先进的安全信息技术理念, 利用安全管控平台, 对安全生产标准化21个要素进行全过程监督, 借助信息化手段, 通过系统下达工作任务, 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落地, 实现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监管, 提高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质量。
实现无纸化办公
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流程进行梳理, 优化现有流程, 通过ROSE安全管控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所有安全管理业务的无纸化办公, 并在系统中集成了所有安全相关的系统接口, 有效实现了安全信息化的统一管理、统一入口、统一出口的思路, 并将系统分为4个层次, 统一管理所有安全管理业务, 其流程见图1。
实现隐患全过程监控
通过ROSE安全管控平台的实施, 建立了完整的安全检查体系, 包括标准建立、现场检查整改闭环、隐患整改分析等关键环节。通过优化隐患整改流程, 采用LEC评价法对隐患进行评价打分, 按照分值确定事故隐患等级,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整改;增设短信提示功能, 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整改的, 发送短信提醒;增加隐患闭环验证环节, 确保每项整改后均进行效果验证,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隐患整改率。每月对隐患分布、隐患整改完成情况按发现部门、责任部门、隐患类型、完成情况、整改完成率等进行统计分析, 给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决策和考核依据。
用网络实现安全知识共享
ROSE平台中建立了统一的安全宣传平台:青岛卷烟厂安全文化网站, 包含法律法规、“三化”建设、安全常识、应急管理、安全动态、通知公告、基层在线、网上办事大厅、生活百科、案例剖析、部门视窗、举报信箱等模块, 每名员工均可以通过电脑登陆该网站。该平台为员工获取安全知识提供了便利, 成为该厂安全管理的一扇窗口, 提高了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合巡检系统确保安全管理无缝隙
使用“移动技术+RFID技术”进行安全综合巡检, 对重点危险源和重点部位进行在线巡检, 安全综合巡检系统覆盖全厂所有的单体, 实现安全管理的综合巡检, 确保安全管理无缝隙。系统涉及主要流程31个, 建立各类数据化技术标准3 130个。
采用RFID和移动平板手机, 进行现场安全巡检和安全检查闭环控制。借助每个人手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配合RFID标签定位, 将标准真正落实到岗位执行层面, 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安全检查、隐患发现、应急预案、培训、沟通等工作, 将行业规范细化, 形成量化可执行的标准, 自动形成任务和计划落实到岗位, 进行现场执行追踪。
创新相关方管理, 实施电子审批及RFID
实现相关方业务网上闭环审批, 实施施工现场PDA电子巡检。在网上办理作业许可审批后, 发放RFID施工许可牌, 在许可牌上增加电子巡检标签, 将巡检的参数导入到系统。在施工作业前、中、后, 安保处人员使用PDA巡检仪到施工现场检查, 落实相关方安全管理要求, 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确保施工安全。
创新的平板手写签名技术, 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培训、流程确认的手写签字, 首次将外协方纳入信息化管理流程中, 解决外协方长期游离在系统外的难题, 真正做到无纸化管理, 提高了效率。
用考评机制提升管理绩效
通过在平台中建立安全生产千分评审改善机制, 对所有安全管理业务通过系统固化, 充分有效发挥其在安全管理、预防和决策过程中作用, 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全面完整的支撑, 通过考评机制, 查找安全管理漏项和弱项, 改善安全管理短板,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绩效。
实施效果
管理效益
青岛卷烟厂ROSE安全管控平台正式上线后,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安全管理流程不断优化, 安全管理效率持续提高, 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员工安全意识得到全面提高, 圆满完成了“六无一控”安全目标和指标, 实现了多年来企业安全无事故。
一是实现了安全管理的全员、全过程、全系统管理, 通过系统集成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 全面覆盖全厂1 000余台 (套) 安全相关的设备设施、特种设备、消防设施等, 月均产生检查任务量多达5万余条。对全厂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的现场管控。
二是加大隐患整改力度, 实现隐患整改率100%。通过安全综合巡检系统发现各类安全隐患, 在系统内建立安全隐患处置流程, 通过系统下达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规定完成的时间, 通过系统监督实现隐患整改的闭环管理。
三是优化业务管理流程, 提升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对现有安全管理流程优化, 开发法规标准、目标指标管理、安全培训、危险源管理、相关方管理、应急预案、安全检查、隐患管理、安全绩效考核等模块, 实现业务流程网络化管理, 提升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率。
四是ROSE安全管控平台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并受邀在2014年行业安全信息化专题会议上作专题汇报, 行业内川渝中烟、福建中烟、陕西中烟、吉林中烟、江苏中烟公司等单位来厂专门学习ROSE安全管控平台, 获得行业兄弟单位的好评。
社会效益
近年来, 青岛卷烟厂借助ROSE安全管控平台, 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绩效, 企业安全管理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和成果, 企业美誉度持续上升, 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两次被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授予“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称号。2013年顺利通过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组织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现场评审, 2014年获得“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荣誉, 2015年企业研发的安全隐患整改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连续两届被评为“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连续多年获评“青岛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青岛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青岛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达标A级企业”等荣誉。
高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管控平台研究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设施,管理,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目前,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 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 融合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改变着大学教学方式, 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因此, 教育和教学环境应适应现代教学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视听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两大类, 多媒体教学系统则是两者有效结合的统一体, 是集图像、动画、视频、音频、数据、列表和网络等多种信息载体的综合展示, 能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图像及其互相配合的声音, 并能实时处理各种数据和运算, 丰富课堂信息量[1]。因此,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而且最终可使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发生变革。
1 设施电子化对教学的影响
区别于早期的教育形式, 现代教学多采用无纸化教学环境, 教师不再以单一的黑板来进行教学, 时代的发展与科技力量的渗透使得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以软件为基础的存储设备、教学辅助硬件和云计算设施作为重要的电子化设施, 其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已广泛采用多种手段来辅助教学, 如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引入、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等,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的开放式教学新形式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同时, 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 最新的理论与研究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快速被学生所接受。
1.1 开放教学环境带来的问题
将教学内容分享在互联网上, 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的开放教学, 然而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1.1 通信和文件传输问题
教学活动中需要收发不同类型的信息, 如消息、计算机文档和计算机软件等, 这给信息的传输模式和存储的统一性带来了困扰, 均需要合理的分类使用。
1.1.2 文件共享能力
教学资源的获取不应存在技术壁垒, 如提供公共及私有网盘存储空间存储教学资源使学生易于获得。试题资料的开放应是适时的, 在教学需要时提供加密文件, 公布密码进行考试等。
1.1.3 文件安全与支持文档类型
存储在网络中的资源会由于不恰当的配置而导致对服务器安全构成威胁或者访问失败。因此, 在开放的平台下文件的存储格式和存储权限需保证通用性和安全性需要。
1.1.4 资源整合问题
目前大多数教学应用系统基本是分散部署在物理服务器上, 软件和数据资源绑定, 应用系统之间不能共享数据资源, 教师的课件素材等也难于共享, 资源与应用存在重复和浪费。为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利用率, 迫切需要对分散的教学设施与资源以及应用系统进行有机整合, 形成综合多种资源和应用服务的整体, 具备统一管理运行机制, 为教学活动提供全面服务支撑的体系[2]。
1.2 多媒体教学管控系统模式变化
西方的信息系统发展历程共有6个阶段, 包括最初阶段、流行阶段、受控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前3个阶段为数据处理阶段, 后3个阶段是具有典型的信息技术特点的阶段。以往的信息系统通常是单一系统, 信息共享是通过数据库级别的交换在不同的操作系统间进行。信息被分割开来, 系统间不能充分分享信息, 使得工作效率较低。因此, 在多媒体教学设施管理与控制平台上, 应体现顶层设计、统一方案、统一网络平台的思想。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大学已发展到了第4阶段。大型集中化设计是目前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的特点, 系统采用低成本的交互互联系统。多媒体教学管控系统平台也具有这一显著特点。
1.3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技术性管理与维护
多媒体教学的引入, 给教学管理带来了设施管理问题。通用型多媒体教学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是复杂而多方面的, 再加上多媒体教室又是一个全天候开放的场所, 使用频率高, 使管理和维护的难度增大。设施管理包括技术性管理和常规性管理, 所谓技术性管理, 首先是配备专业维护人员, 确保在设备的软硬件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排除, 并能在日常管理中作好技术性维护。其次是加强常规性的管理与维护, 在学校教学管理活动中, 编写周密的、有规律的教学设施维护计划是尤为必要的。教学多媒体设备维护计划应该是教学管理计划中的一部分, 作为设备维护的必要的承诺内容, 多媒体设备维护计划包括长期的和短期的计划, 维护计划应该周期性的更新。在设备维护计划中, 包括学校管理者、设备维护人员、教师和学生等不同角色都参与其中是尤为重要的。
2 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管控平台管理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日益普及。因此, 如何有效地管理、维护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成为高校有关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加强教学设备保障安全控制, 应由管理部门依据设备管理的规定进行使用与管理, 保证设备与操作人员的安全。二是教学装备保障控制。在信息化条件下教学保障, 要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 探索和开发网络多媒体教学保障和远程教学保障等新型模式。三是设施保障管理控制。在信息化条件下要充分利用各类设施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充分做好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3]。
2.1 先进的管理思路
以智能化集中管控取代传统人工单机管理模式可极大提高管理效率并降低人员劳动强度。网络化管控平台力图改变传统的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管理方式, 采用集中管控方式, 依托网络化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模块化、集成化网络教学设施, 实现集中管理、统一服务来进行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的管理工作, 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及超大容量存储空间可满足教学内容的深入开展, 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平台, 是对多媒体教学设施资源的综合性管理平台, 高校为满足教学需要配置大量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集中配置有中央控制器、投影机、计算机、监控摄像头、IP电话和电动幕布等教学辅助设备。多媒体教室设施的系统架构、管理方式及报修方式等都应满足快速、便捷的管理需要。
建立多媒体设施集中控制室, 利用监控大屏幕对多媒体教学设施管控平台上设施进行智能集中化管理, 通过设备报警、IP电话报警及时通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故障, 使相关维修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获知问题反馈, 及时处理解决。系统可自动对各教室内每日运行情况通过数控摄像头做视频记录, 通过报警处理模块记录教师报告设备故障信息、设备自检故障信息, 实现无人值守。管理维护人员可实时获知现场情况及对历史事件进行回查以满足管理需要。另外, 通过安装在多媒体教室内的摄像头可以查看教师的上课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 可作为教学管理中教师考核的一种方式。实时查看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 多媒体设备维护人员无需到达现场就可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
建立和完善教室的使用管理规章制度及维护维修规范。多媒体管理人员应做到每日每节课, 通过大屏幕远程摄像头巡视, 做好设备工作情况记录。对故障做及时登记和维修记录。通过阶段运行, 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维护情况作出分析、统计, 使后续工作有迹可循。
2.2 组织操作人员培训
为保证教师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学设施开展教学活动, 将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任课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之前, 必须参加管理部门组织的技术操作基础培训, 通过培训, 教师能够按照操作规程熟练操作有关设备, 且能够排除一些简单故障, 方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其次, 在教室明显的地方粘贴设备使用方法介绍、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让教师在不明白或出现问题后能按正确的方法处理, 以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2.3 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对于多媒体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合理的模式是采取人员管理上3级管理模式, 将设备的维护工作分为合同工人员级、管理人员级和专业公司级, 实现设施管理层层落实, 提高设备的管理维护水平。聘用专职合同人员进行日常管护工作, 在教学设施管理维护过程中应选用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网络应用能力的人员。对专职管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促使其掌握维护技能。管护人员依照多媒体设施工作内容, 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做到问题当日解决, 疑难问题上报有关管理者协调解决。管理人员对管护人员的服务质量应加以跟踪, 通过定期自查及教学检查反馈, 掌握管控人员的服务质量, 及时调整优化服务, 并做好多媒体教学设施日常维护工作的监督与协调, 设施的复杂维修工作由专业公司承包处理。对管护人员应建立年度考核制度, 通过考核激励人员积极主动做好岗位工作。
2.4 教学合理组织安排
教学管理平台中多系统的协调工作, 对于有效组织教学,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资源利用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通过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合理组织与安排教学活动减少教学空闲时间, 使教学设备的使用效能实现最大化。
2.5 基于云的多媒体教学应用系统
建立云应用平台, 统一门户服务界面, 主要包含:建立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系统、教学试题库系统、多媒体素材资源库系统、网络教学与精品课程系统、视频公开课系统和在线学习交流讨论系统等。
3 结语
多媒体教学系统以教师为主要用户, 围绕教学活动全过程提供支撑服务, 它是一个成长型系统, 随着教学的进行和发展而不断建设和充实, 其所提供的应用也应不断扩展和完善。借助开放的网络平台与集成化的硬件设施, 配合支撑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 将为现代教学模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跃江.多媒体教学设备管理、维护和应用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1) :170-180.
[2]梁梅.云计算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 2014 (4) :13.
管控平台 篇9
一、八钢公司PSCS电子采购商务平台与传统采购模式的优势
1. 建立开放互动、规范集中的网上供应商管理体系
利用宝钢采购平台的供应商自荐窗口, 引入宝钢体系内其他单元的优质供应商, 联合PSCS系统的内部管理流程, 建立开放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将供应商注册及准入、供应商档案管理、供应商资质预警、供应商黑名单全流程管理通过平台功能强制规范, 纳入八钢公司集中管理。
2. 形成完善高效的采购执行协同机制
利用宝钢电子商务采购平台与PSCS现有的系统接口, 实现电子合同、订单协同、送货单和发票协同等采购执行业务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 以及各采购单元与外部供应商之间业务协同操作, 提高整个采购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效率。
3. 实现采购业务的公开、透明、可追溯
通过将选择供应商、供应商报价、确定采购价格及中标供应商等关键采购业务过程在采购电子商务平台上执行、记录, 并建立数字化监控体系。在方便业务部门开展采购交易的同时, 实现采购信息公开、过程透明、历史可追溯, 有力支持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 确保采购结果评估的公正, 采购业务员规范、廉洁履职;通过业务推进, 完善采购平台标准的采购寻源交易模式应用, 扩大“线上”采购比例, 逐步实现年度“线下”比例递减的要求。
4. 有效监管合同签订环节、发货请求环节、发货和收货以及发票结算等方面的执行规范有效, 切实体现高效的采购执行协同。
二、经过二年运行后, 电子商务平台取得的成效
1. 在线采购比例逐步上升
通过分析“线下”物资采购种类、量的成因, 商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 使得在线采购比例得到了初步提升。目前集团公司的采购业务百分之八十采用线上比价的方式。
2. 独家采购比例渐成下降趋势
针对独家采购的具体情况, 明确措施和办法, 积极扩大寻源范围, 同时邀请有实力的专业厂家现场进行测绘分析, 使得独家采购比例形成了下降趋势。
3. 根据企业的需求在权限分工上进行改造
根据八钢现状, 对PSCS系统现有的角色权限进行了改造, 将商务谈判供应商的选择和采购价格确定 (寻源选择供应商, 执行确定采购价格) 进行分割为两部分, 强化了寻源和执行两个采购过程, 从而分散采购人员的权力, 彼此相互监督, 极大降低采购的风险性。
4. 引进具有资质的第三方, 强化重点项目招投标管理
将国家招投标法规定范围内的物料, 引入招标资质的公司进行公开招标, 从而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 降低采购费用。
2014年仅耐材、药剂两项降低采购费用14630万元。在PSCS采购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 各类采购数据进行了积累, 为后续统计和分析形成了依据。
5. 三金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PSCS系统的三金指标通过三个层级进行管理, 即分厂、分公司、设备工程部, 指标控制的最小单元已经到各个作业区, 实现了三金指标管理与控制的有效结合。
6. 通过对供应商采购范围的控制, 规范了供应商的供货渠道
系统通过物料的中类, 对供应商所供的物料进行分类控制, 从而达到同一类供应商只能在自己所供的物料中类进行供货, 而不能跨类, 以此保证供应商供货渠道的规范性, 从而提高采购质量, 加强采购成本的控制管理, 实现企业与供应商的双赢。对供应商团队进行高效管控, 通过研究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的准则、方法和步骤, 形成一个动态的、优化的供应商数据库, 从而优化供应商结构, 建立信息共享的平台, 形成科学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运作, 和对目标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及满足,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依托电子商务平台, 规范物资采购管控, 初步实现了“四个所有”:所有资源在系统中共享;所有流程在系统中记录;所有权力在系统中受控;所有信息在系统中留下痕迹。
以信息化作为手段, 作为制度落实的保障;以技术创新带动手段创新, 促进业务创新。为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夯实了基础。
摘要:PSCS电子采购商务平台的引入, 全面提升了集团物资采购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采购过程中的权力受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因素在采购供应链流程中出现的概率。在规范采购过程的同时, 通过扩大寻源降低成本, 通过内外协同提升效率, 实现总体采购降本的目标。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资采购,规范,管控
参考文献
管控平台 篇10
中国的崛起,一定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的崛起一定是中国集团型企业的崛起。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国的集团企业,有了飞速的发展。首先是经营区域上的全球化。其次是行业化,很多集团型企业从单一的行业经营逐渐的发展成跨行业的、多元化的经营。再次是平台化,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面向全球的客户面向整个产业链的进行合作。
集团企业的跨区域经营有两种模式,一是以跨区域单一产业经营为核心的,比较强调专一化的经营、品牌比较专注。二是在单一的行业在全国建立整个区域的连锁经营体系。这都需要一个比较专业化的集团管控。如果一个集团企业是采用了一种跨区域的、多元化的产业经营,它就会非常的注重产业链资源整合的能力,就非常需要比较全面的集团管控模式。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集团企业正在从区域经营走向跨区域经营,走向全球化经营。
一些全球性企业也有的采用一种围绕单一产业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比如诺基亚,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非常大的集团,专注于电信设备的提供,强调全球化的专业经营。诺基亚要进行全球化的销售运作,要开展全球化的资本运作,就要遵守国际化的准则,遵守不同国家的交易准则。比如说,财务里面的会计准则,要满足中国会计准则,要满足美国的会计准则,要满足日本的会计准则,要满足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等等。为此,用友提出了“全球化集团管控,行业化解决方案,平台化应用集成”理念。
在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集团化的全面管控非常必要,尤其是对风险的管控。之前,集团企业则更加强调人、财、物的管控。在新的企业发展阶 段,在人、财、物管控的基础之上,企业应加强内在风险的管理,加强对业绩的管控。企业在初期关注规模、市场 占有率和生存。在发展之后应关注盈利、成长率和成本。之后企业就要关注风险,因为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运作一定会存在全球化的风险。怎样关注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是摆在中国集团型企业决策层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全球化的集团管控更强调企业间和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所以基于规模、盈利和风险博弈的均衡是企业应对全球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集团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就是专(行)业化。专业化也看不同的模式,有的集团型企业以单一行业为主,比如说用友集团是以单一产业为主、专业化做管理软件的集团型企业。这样的集团型企业更关注与专业化的发展,尤其是产品的持续创新和产品的持续研发创新,一个主打产品就能够在全球最大化其价值。这样的单一产业为主的集团企业,更加关注科研、生产、销售及服务一体化,快速反映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以及建立一种个性化的生产服务模式。在大规模的个性化的定制和服务实践中,每个订单可能不相同,集团企业需求建立一种个性化的、大规模的生产定制的模式,就必须更加强调成本和资源的控制。
多元化的集团企业,包括多个行业板块,要求每个行业都要专业化,都要深化发展,还要实现行业之间、板块之间的协同、共享和风险的平衡,管控的跨度、复杂度、风险都会更大更高。否则,某一板块出了问题,很可能带动其他板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三就是平台化。用友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服务的角度来看平台化,看到集团型企业面临的全球化经营需要建立一种全球化的架构,来支持跨国交易,比如说多币种结算。我们需要一个互联网平台来满足全球化业务的架构,实现各业务集团、各板块的重组、协同。集团企业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升级和转型中,常常牵涉业务板块流程的重组、流程的拆分、流程的协同。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平台来支撑集团企业进行有效的、快速的重组、拆分、协同。
集团型企业建立面向客户的SOA服务体系架构是非常重要的。面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为主的服务体系,是SOA非常重要的体系。SOA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面向产业链的协同,有一个平台可以支持产业链的协同,支持产业链的竞争。第三个方面就是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个性化。在整个平台上,要通过流程的平台支持企业业务流程的快速优化以及有限资源的整合,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和企业的客户之间进行很好的集成和整合。
集团企业信息化需要三个阶段的满足方案
集团企业的管控需要,最终落实在技术手段上,就是集团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整体来看,集团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从部门级应用开始的起步阶段,逐渐向以行业解决方案为主的升级深化应用阶段,并最终发展到以应用集成为主的全面深入应用阶段。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集团企业的需求是呈现一个S曲线。第一个阶段是一个起步性阶段,它还是一个部门级的管理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厂商来讲应该是产品的定位模式,为这些客户提供产品,满足这些客户在起步阶段的一个需要。
现在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已经进入到了第二个重要的阶段,就是升级深化的阶段。它的管理信息化,从部门级的应用,从起步性的应用阶段已经逐步进入到了深化应用阶段。深化性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需求差异化、行业化、专业(深)化。这就要求信息化的提供厂商,要提供一个技术的需要,深化这种解决方案,提供一种解决方案的业务模式。
中国领先的集团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到第三阶段,就是全面应用阶段。这是基于平台的一种整合和应用集成,需要厂商提供一个平台化的应用集成,通过集成来整合企业里面的各种应用,用友称之为专业服务模式。实施后,集团企业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并且降低企业IT重组的成本。
管控平台 篇11
精益化的思想最早起源于日本, 其基本思想是杜绝生产与运作中的所有浪费,通过整体规划、统一管理,追求最为经济合理的生产方式,实现综合成本最小化。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提出精益生产的概念,精益化管理源于精益生产,它是现代企业新的组织管理方式。 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能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扬利抑弊,最大限度地谋求经济效益。
AB公司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已经构建PMIS、ERP等管理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资产的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三流合一”的资产管理体系,为资产精益化管控提供信息支撑平台。
2资产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一是从源头严控,细化物资预算申报,编细、编明,建立业务预算归口部门审核及会商审查机制, 推行各类物资预算细化申报模式;二是资产管理全覆盖,确保不冒泡,以固定资产管理为主线,低值易耗品、日常材料管理为辅线,实现资产管理齐头并进;三是推动余料退库,协调相关部门推进清仓利库工作,做好全过程规范管理;四是设立资产清查月度常态化机制。
3资产精益化管理的主要实践和创新
3.1以预算为抓手,精细资产预算申报
“精益化”的财务预算要求预算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尽量对每一岗位、 每一业务环节的具体成本费用支出均建立一套相应目标成本考核标准, 结合各部门的特点将各项成本分门别类细化到最末端。 首先, 与资产相关的消耗物资必须对应到资产所属,与资产配套,有资产才有消耗,明确物资使用用途,使用时间,使用量,利于物资的集中招投标;其次,针对归口业务,建立预算审核会商机制,由相关业务归口部门分别开展会商工作。 通过会商,有助于明确资产的需用性,进一步核实是否存在可使用同类物资,需求量是否满足生产要求、是否合理等。 会商机制的建立, 一方面能让基层班组更好了解公司资产开展精益化管理的初衷和有关工作要求,有利于资产管理各项工作的推进。 会商机制的建立,大大提高了业务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再者,通过推动前端业务部门细化物资预算和业务预算, 有利于成本规划、管控和资金优化使用,杜绝搭车现象。
3.2 一事一码,借助精益化提高预算刚性控制
为配合预算精益化申报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串联”项目,也确保精益化预算的可操作性,AB公司在下达当年度预算项目时,对各类资产、业务事项一一“打码”,明确身份,确保业务部门对当年要发生的资产、业务充分知晓,便于预算执行时,业务部门的各项支出都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统筹安排各项业务月度的有序推进,实现年度预算的精益化管控。
3.3 要建立资产月度盘点机制,及时更新资产信息
信息化手段的推广不意味着传统功能的丧失, 资产实地盘点仍是核实资产真实性的有效手段。 为全面提升财务基础管理,确保资产账卡物清晰、完整、一致,确保资产精益化管理到位,AB公司建立了实物资产现场月度盘点常态机制, 财务部每月组织人员到现场开展实物盘点工作, 及时掌握库存物资状况以及周转情况,一方面可推动清仓利库工作,盘活物资,促进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有效结合。 另一方面,月度盘点工作的常态化改变了年度盘点以往的流于形式,推动年度盘点工作以重点资产为切入口,分类盘点,不断完善资产信息基础数据,夯实管理基础。
3.4 加强对物资余料的退库和报废管理
物资在项目完工后, 不可避免往往会产生剩余物资,AB公司在项目实施中要求对物资使用量进行确认, 要求实施单位在项目验收合格15 日内完成物资余料的退库以及拆旧物资的报废入库,财务部则对物资使用量以及退库量予以核实。
3.5 强化对报废物资处置管理,确保资产管理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