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体育行为

2024-10-15

家庭体育行为(精选11篇)

家庭体育行为 篇1

家庭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集文明、健康、休闲等特征于一体,它不仅符合现代生活的特点,而且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尊崇。体育意识是人们在日常的体育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认识、实践、积累、再认识、再实践、再积累的过程而形成的,一个人体育意识的强弱与其对体育的早期认识以及所接受的体育引导、体育教育等有密切关系,而早期的家庭体育对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体育意识萌芽阶段的唯一体育教育,是学生体育意识初步形成阶段必不可少的体育教育形式。

那么,作为大众体育范畴之一的家庭体育在学生体育意识形成过程中有何作用,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会产生什么影响?以下作简要阐述。

1. 家庭体育的特殊性

1.1 特殊的体育环境。

家庭是学生出生后的第一环境,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参与、参与时间最长的群体。家庭体育环境是影响学生童年期体育意识发展的关键因素。入学前,学生接受的体育活动大都是在家庭环境中进行的,家庭体育活动是学生认识体育的最初阶段,因此,家庭体育容易对学生的体育观念和兴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2 特殊的体育教师

通过调查研究众多家庭对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以及家庭在培养子女体育意识过程中的作用的资料表明,家庭尤其是父母本人参与体育的态度对子女参与体育的态度影响最大。孩子出生后,关爱他最多、影响他最深的父母自然而然地成为他的第一任教师,在父母与学生亲密的接触中,学生能以最自然的心境,最专注地去观察、模仿家人的言行举止,他们会从中实现自我、感受成功、享受快乐。在学生体育意识的朦胧期,儿童游戏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体育活动。据研究:学龄前儿童70%左右的觉醒时间都是伴随着游戏度过的,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的各种亲子游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意识,而且能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1.3 特殊的组织形式。

家庭体育可以说是一种亲子活动,它没有硬性的体育目标、要求、手段,主要采用游戏、游玩、玩耍等方式方法,因而,家庭体育在组织形式上比较机动、灵活、多变,是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家庭体育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培养其个性,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于体育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从而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

1.4 参与者的特殊关系。

家庭体育的参与者主要是家庭成员,他们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情弥漫在整个家庭体育活动过程的始终。因此,在活动中学生在父母家人的陪伴下,无忧无虑的天性可以得到尽情的释放,其好动的本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有利于其形成活泼、开放、健康的性格,有利于家长与学生之间体育互动,加深相互间的感情,建立“亲情式”的体育关系,而这种特殊关系对于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所无法替代的。此外,从某种程度上说,家庭体育就是一种小型的社区体育,具有社区体育的一些特点,所以在家庭体育中,学生同样可以加快自身的社会化程度,并且不断形成和强化自身的体育意识。

2. 放大家庭体育对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力

2.1 促进情感交流。

以家庭为体育组织形式会产生强烈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形成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环境气氛,使学生的情绪得到良好的熏陶。家庭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家庭成员通过身体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在集体场合从事身体锻炼的各种活动中,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增进友谊,有助于消除人的孤独感。家庭体育活动中的合作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寻找横向帮助和合作的意识。邻居、朋友、亲戚家中有年龄相仿的学生,教师就可以与他们合作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利用同伴效应或激将法帮助学生纠正问题行为。

2.2 培养学生自信、勇敢、坚韧的性格品质。

体育生活是恢复人的本质与体现人的价值的生活活动及社会实践,意味着人性的解放。愉快、自由的享受体育活动可以发展人的身体、智力和认识能力,可以轻松愉快地与社会和自然产生沟通和交流,使人拥有健全的人格,体验人生的幸福完美。

相关研究表明学生在体能类和有氧类型的身体活动的练习中取得个人的进步更直接、更明显,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和成功的感知会被提高到更高等级,从而养成自信、勇敢、坚韧的性格品质。因此,家长应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使其感知成功的喜悦,养成其自信、勇敢、坚韧的性格品质。

2.3 实施道德教育。

体育运动是育人的一个动态过程。德育是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新一代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性格等优秀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奠基工程。德育的作用在于为形成良好的品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如自尊自爱、关心他人,具有一定意志力等。

2.4 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秩序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竞争、合作的特点,使家庭体育活动有助于形成家庭成员之间平等、互助、互爱的良好的家庭氛围,从而培养学生活泼开朗、诚实勇敢、合群友善、自制独立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2.5 培养学生行为规则意识。

体育是具有规则性的游戏,家长可以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意识,告诉学生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不正确的。这对学生的一些偏执行为、好发脾气、好挑衅打架、破坏物品等攻击性行为,以及如偷窃等违纪、违法行为的纠正有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做到褒贬适度、“奖惩”分明,既要从校正的目的出发“奖惩”分明,又要以儿童接受能力为依据,做到适度。

3. 促进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建议

3.1 提高家庭成员的体育素养,不断完善家庭体育服务体系。

目前,人们在进行家庭体育活动时,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而致使家庭体育活动过于单一化,所以我们要加大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体育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在不断提高他们身心健康素质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家庭体育服务体系,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指导和培训,给家庭成员提供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技能等方面的指导,促进家庭体育的不断开展。此外,要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家庭体育的科学化和社会化。

3.2 要加强对家庭体育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

家庭体育的开展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于家庭体育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研制适合不同家庭成员在室内或在庭园摆放的各种类型的健身器械,要做到廉价实用、科学安全、简便有效,从而创造良好的家庭体育大环境。

3.3 构建“家庭体育、幼儿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的体育发展模式。

我们构建“家庭体育、幼儿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一体化的体育发展模式,目的就是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家庭体育是学生体育意识形成的萌芽期,幼儿园体育是萌芽的延伸期,二者是基础,学校体育是形成初期,社区体育则是体育意识形成和稳定发展期。要加强四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不断促进和巩固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家庭体育的特征, 阐述了学生体育意识行为形成的早期性、连续性。提出应放大家庭体育对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力, 呼吁加大对家庭体育的宣传、政策扶持、科学普及力度, 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完善。

关键词:家庭体育,体育意识,行为

家庭体育行为 篇2

接受人家的道歉——很多时候都可以听到很多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当别人跟你道歉的时候,一定要说没关系。其实这样的回答没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对不起都一定是要回答没关系的。孩子也是人,当被伤害的很严重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原谅对方?一定要说没关系呢?有些错误是可以原谅,但是并非所有的错误都能原谅的;所以在教育孩子说“没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真的可以值得被原谅。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圣人,因为他们身上的痛,你无法感同身受;

打招呼

见到熟人一定要有礼貌的打招呼——关于这一点,相信很多大人都感同身受,小时候被父母逼着打招呼。其实很多时候孩子都有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面对不熟悉的人通常都会比较“害羞”,其实这并不是坏事,相反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如果孩子不愿意或者害羞不愿意打招呼,不要说孩子不礼貌,因为有些孩子性格就是这样,天生慢热胆小,家长要正视孩子的性格,不能硬掰,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弹,可以带孩子多见见外面的世界,多和别人交流,有了见识,自然就开朗了;

过分谦虚

过分谦虚从不夸奖孩子——要知道孩子都是需要被夸奖的,一般来说,经常被夸奖的孩子积极性会更高一些,会更喜欢和父母互动,也会更容易积极的表现自己让父母更加了解自己;但是常常会听到别人夸见自己的孩子的时候,父母很谦虚地说:“别看他听话,其实就是闷葫芦,三句话打不出一个屁的那种……”如果你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当你说这些话的时候,原本还挺高兴的孩子瞬间就低沉了下去;孩子有耳朵,这些话,他们听得进去,也会放在心上;所以不要觉得孩子小,说话就不需要考虑他们的感受;过分谦虚不会鼓励孩子,反而会让孩子意志消沉,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得不到夸奖,还不如自暴自弃;

姐姐/哥哥一定要让着弟弟/妹妹

浅析幼儿不良行为的家庭因素 篇3

一是家庭教育目标偏离。家长往往认为孩子的玩不是学习,习惯把孩子学多少知识作为评价幼儿园教育的主要标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关注孩子学到什么知识,而忽略了孩子学习的兴趣、习惯、能力和情绪情感等方面因素。众所周知,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发展,只有全方位的发展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将来才可能面对各种挫折和打击,这就要求家庭教育必须是全方位的教育。

二是家长行为失范。孩子的行为习惯会受到家长行为的影响,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更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而是日积月累逐渐养成的。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行为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行为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然而许多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孩子的脑子里有这样一种概念:凡是父母可以做的,我就可以照着做。例如,父亲张某平时很喜欢占小便宜,经常将单位的东西拿回家,因此,张某的孩子就经常将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或是将小朋友、老师的东西带回家。又如,王某的母亲很嚣张、强势,其儿子在幼儿园就很霸道、蛮横,经常会与小朋友发生矛盾,以至于动手攻击他人。再例如,有些家长常带孩子出入一些歌舞厅、酒吧这样的场所,让孩子看到了酒后成年人失态的行为,使得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进行模仿,表现出语言行为的成人化。

三是教育方式不得当。俗话说“上代做给下代看”,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有的家长轻言向孩子许诺这样或那样,而不去兑现自己的承诺。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并认为说话可以不算数,慢慢地也学着这样做。有的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当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强时,父母就沾沾自喜,反之就不停地数落、讽刺,甚至挖苦孩子,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消沉、迷惘。有的家长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孩子,并说自己不喜欢,在孩子的意识中,好的东西都应该归他所有,从而使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四是家庭交流沟通不畅。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联系、观念意识和教育影响都是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来完成的。正常的交流方式能使父母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便于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庭由于家庭结构不健全,缺乏及时的交流与沟通,致使孩子生活得很苦闷,很孤独,很机械。如果在成长阶段这样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而长期积压在幼儿心里,就会形成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

(责任编辑 史玉英)

家庭体育行为 篇4

“二孩政策”的颁布对人口结构重建、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制度实行等多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二孩政策”的实施, 对国人体育行为的改善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尤其是对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起到了催化作用, 加速了家庭体育行为的发展。从而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优质资源, 为体育人口提供强劲推动力, 甚至会刺激和加快体育人口的提升。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记者会上, 姚明也曾直言“二孩政策”直接关系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展开。

1 家庭体育行为的概念分析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开始有关家庭体育的研究, 但目前仍处于探索与发展的阶段, 关于“家庭体育行为”的概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1]。其中主要是针对“家庭体育”和“体育行为”这两个名词进行研究定义, 所以本文主要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家庭体育行为”根据个人的理解、认识进行阐述。

叶展红学者认为家庭体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 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 根据居室环境条件与成员的需要与爱好, 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 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以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2]。以蔡传明等人为代表的, 认为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主体, 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 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3]。韩勤英学者将家庭体育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 家庭居室及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 根据居室条件与成员的爱好和兴趣, 利用属于自己的时间选择健身内容和方法, 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发展[4]。

针对“体育行为”这一名词, 刘一民、孙波指出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 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这些活动既包括体育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5]。陈安槐, 陈萌生认为体育行为在社会学角度上是指为追求体育目标而进行的与他人有交往关系的行为。而在心理学角度上泛指为实现体育目标有规律地外观活动、动作运动、反应和行为[6]。于海涛认为, 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活动时的具体表现形式[7]。而皮连生认为, 体育行为是指人在体育意识引导下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和对体育运动的倾向性[8]。

综上所述“家庭体育行为”是“家庭体育”与“体育行为”的结合体, 其中包含了共同的部分, 又涉及到各自的特点。“家庭体育行为”由对象、场所、时间、内容和目标五个要素构成, 家庭成员作为对象, 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作为场所, 利用大家的空闲时间, 有组织、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体育活动, 其中包括身体运动、体育锻炼等体育运动的倾向性以及体育赛事观看、身体健康传播等体育文化的理解性, 以达到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社会稳定为目标。家庭体育行为这一方式, 既可以满足家庭成员对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需求, 又可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亲近关系, 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欢乐的家庭氛围, 心理和生理上都得以充分的发展, 是我们当今社会应当鼓励的生活方式。

2 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的分析

2.1 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制约因素分析

青少年在家庭中往往缺少主动性和决定性, 很多事情的决定权来自于父母等长辈, 同时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也极为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或改变或形成固有习惯。同样, 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思想意识层面:家长的体育意识和观念较为单薄,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太严重, 祖辈们的溺爱现象过于普遍, 青少年的体育意识和观念不强, 青少年体育运动欲望不强烈, 青少年体育运动心理素质欠缺。

物质基础层面:家庭经济状况不支持, 家长休闲时间不充裕, 青少年的体育行为时间有限制, 体育运动设施不齐全, 体育行为场所条件欠缺。

缺少一起进行体育行为的同伴等这也是一个影响制约因素。以上的因素都将导致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的缺失, 长期以来不利于发展青少年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 从而产生令人担忧的青少年体质下降等诸多问题。青少年在学校里接受到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体育活动, 不是说离开学校就不再进行, 而是要将这种良好的体育行为带入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家庭中, 家庭是学校体育行为空间上的扩展和时间上的延续[9]。脱离了学校的管辖、教师的督促, 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更加能体现出青少年自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 因此, 除了关注青少年学校体育行为, 我们更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

2.2 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益处分析

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家庭体育行为习惯有利于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作为一个家庭未来的希望, 他们诸多的体育行为和体育意识将对整个家庭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带动力, 上升到大的层面就会对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存在最基础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是强有力的后备资源。

第一, 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可以在潜意识当中培养青少年自身的体育运动意识和观念。第二, 长期的家庭体育行为, 能够增强青少年体格、体魄,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 从家庭角度来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状。第三, 青少年作为家庭的中心, 他们的家庭体育行为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 为家庭体育行为作出引导和促进作用。第四, 青少年具有良好的家庭体育行为习惯, 有利于向学校体育行为的转移, 提高青少年在学校、社会中体育行为的参与度。第五, 青少年长期进行家庭体育行为, 养成他们体育锻炼的习惯, 自身成为体育人口, 为国家体育人口数量的增加作出一定的贡献。第六, 青少年具有体育运动的习惯和爱好, 才能够发展成为自身的体育特长, 增强了国家的体育竞技人口的后备力量。

3“二孩政策”对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推动作用分析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某些程度上制约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长辈们对青少年过度的溺爱, 不舍得让青少年从事一些体育行为, 担心其受伤, 让青少年失去了更多体育行为所带来的乐趣。父母亲对体育行为的不重视, 过多的关注青少年文化的学习, 利用假期时间给青少年报各种兴趣补习班, 而失去了更多的家庭体育行为时间。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社会现状, 也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家庭体育行为的玩伴, 没有同龄孩子的陪伴、玩耍、争论, 更多的青少年选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 缺乏家庭体育行为的兴趣和环境, 家长的陪同是无法弥补同龄玩伴所能带来的促进青少年成长作用的。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一些不利影响, 在相关报道中也能够查询得到。网易体育的一篇报道《二胎, 为体育发展添油助力》中表示:“中国足球水平停滞源于中国的独生子女现象。2004年以后, 大部分不是独生子女的运动员由于年龄问题已经退役或退居二线, 一批批独生子女渐渐占领了国家队的主力位置。”韩国媒体曾这样评论过中国足球[10]。独生子女所生活的大环境, 造成了独生子女的思想、性格、品质、行为等多方面在体育行为、运动上存在一定的弊端, 《影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家庭因素分析》这篇文章就着重分析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存在诸多对我国足球事业发展造成影响的因素[11]。《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也涉及到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养成依赖性强、以自我为重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不好的习惯[12]。

“二孩政策”的实施让当今社会打破这一僵局, 更多的家庭不再是独身女子, 家中长辈、父母亲的关注重心被转移, 也并不是说家长不管青少年任其自由发展, 而是不再会过分的溺爱。其次, 家中孩子的增多, 也使得青少年在家庭体育行为过程中不再是孤零零的玩耍, 增加了青少年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争论, 家庭体育行为的氛围更加的健康, 同时也会在无意间不断的增加青少年的体育行为。家庭体育行为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 增强了青少年的体育能力, 另一方面也营造了一个欢乐的家庭体育氛围, 而从另一角度出发, 也增加了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

4“二孩政策”下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丰富化分析

“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体育行为在模式上发生了转变, 也使得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更加的丰富化, 将促进青少年在家庭范围内的各类体育行为, 家庭体育行为的氛围也将得以提升。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丰富化在“二胎政策”下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4.1 方式的多样化

家庭体育行为的方式本身就是多样的、丰富的, 没有固定的方式和行为。“二孩政策”的实施, 对于家庭来讲增添了新的家庭成员, 而且这一成员作为一个家庭的核心, 家庭活动的考虑点自然会有所转变, 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方式也会发生转变, 从过去父母亲陪同的单一体育行为, 到青少年自我形成的体育行为, 从过去的引导式转变为青少年自主化, 更加可以体现出青少年自身的创作力与行动力。

4.2 对象的同龄化

青少年在家庭体育行为过程中对象的选择更加的同龄化。不再单单针对长辈或是父母亲, 青少年在家庭体育行为过程中可以有更多同龄的玩伴, 这样体育行为的氛围会更加的自然与轻松。在体育行为过程中, 对象的同龄化在某些方面会引发青少年之间的一些争吵与辩解, 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这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学会面对, 学会更好的处理, 学会相互的理解与原谅, 学会自我的检讨和改正, 父母和长辈作为道理的传播者, 让青少年自我认知, 自我检讨, 这才是成长的过程。

4.3 时间的即时化

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在时间上更加的即时化, 这里的即时化更具有即刻、立即的意思, 是指时间上更加的随意化、当即性。之前的家庭体育行为多数是在父母亲具有空闲时间的情况下, 青少年实施进行体育行为, 由于对象的转变, 不用刻意的安排空闲时间进行体育行为。同龄与同龄青少年之间的体育行为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 以任何的行为方式, 这样才足以体现出家庭体育行为的娱乐性。

4.4 环境的轻松化

家庭体育行为的场所是指家庭的居室或是其周围环境, 这里的环境轻松化一方面体现在环境的不刻意寻求, 另一方面说明体育行为氛围的欢乐、自然、轻松。“二孩政策”大环境下, 青少年在家庭中就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作为自己的玩伴, 不用刻意出门寻找自己学校的伙伴, 在家就可以进行各种体育行为。体育行为的对象由原来的长辈父母转变为现在的兄弟姐妹, 体育行为过程中没有了家长给予的“负担”, 这种体育行为背后的心理会更加的轻松化与自然化。

“二孩政策”背景下给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带来了诸多方面的益处, 方式的多样化、对象的同龄化、时间的即时化、环境的轻松化使得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更加的丰富化, 同时也让青少年在家庭体育行为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欢乐和成长。

5 总结

“二孩政策”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少年的家庭体育行为, 家庭体育行为的增加对青少年自身的提升和发展也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青少年自身的体质健康得以增强, 意志品质得以培养, 性格气质得以打造, 社交能力得以提升, 更重要的是养成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习惯。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家庭良好的体育氛围, 也为家庭增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

摘要:“二孩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国体育事业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分析在“二孩政策”下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的转变, 以及对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的推动。“二孩政策”的实施使得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更加的丰富化, 具体体现在:方式的多样化、对象的同龄化、时间的即时化、环境的轻松化, 增加了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 同时也对青少年自身的提升和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青少年自身的体质健康得以增强, 意志品质得以培养, 性格气质得以打造, 社交能力得以提升, 更重要的是养成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习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体育行为过程中, 青少年获得更大的欢乐和成长, 家庭也营造出更加良好的体育氛围。

关键词:二孩政策,青少年,家庭体育行为,丰富化

参考文献

[1]郭娜, 王晓惠.家庭体育行为与生活满意度关系的研究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 2008, 02:104-107.

[2]叶展红.关于开展家庭体育的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9 (6) :45-48.

[3]蔡传明, 黄衍存.现代家庭体育的社会学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 2001 (6) :1-3, 10.

[4]韩勤英.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一体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3) :380-381.

[5]刘一民, 孙波.论体育行为的多维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8 (4) :6-9.

[6]陈安槐, 陈萌生.体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

[7]于海涛.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 :66-67.

[8]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 (第三版)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9]葛秋虹, 傅力行, 俞俊艳.杭州市某小学362名学生家庭体育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2, 01:90-92.

[10]二胎, 为体育发展添油助力[EB/OL].网易体育华奥星空网站 (北京) http://sports.163.com/15/1105/11/B7LE64IB00051C8M.html, 2015-11-05.

[11]胡靖.影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家庭因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 2015, 24:144-145.

单亲家庭子女行为缺失原因及对策 篇5

[摘 要]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情感培养意识的淡薄等原因,单亲家庭子女往往行为缺失,为此家长应摆正心态,调整不良情绪,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注重丰富家庭生活内容。学校方面也应该用心关爱,维护学生自尊心;给予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开展亲子活动,增进情感交流;保持家校联系,改善家庭关系。总之,单亲家庭的子女的教育,应该由家长、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家长、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疏导模式,让单亲子女能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单亲家庭;单亲子女;行为缺失;调节;对策

学期末的一节日语课上,一个女同学的手机课上响了。作为班主任,我把她的手机收了上来。因为考虑到该同学单亲家庭的特殊性,所以没有当面批评她。而是等到课后叫她来办公室,单独跟她了解一下情况。该同学已经不是第一次把手机带到学校了,了解到本次带手机来学校主要是为了和一个同学联系。针对她的问题我重申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携带手机的坏处。我和她谈了一段时间,然后就让她回去上课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她并没有回到教室上课,而且其他同学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当时那种着急的心情难以言表,于是在德育处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在学校内寻找该同学,终于在会议室找到了独自一人的她。我控制住自己紧张焦急的情绪,让她回去上课了。后来,国际部的老师得知此事找到该同学了解情况,该同学写了一份深刻的检查交给我。读完这份检查,再结合她之前所犯的各种错误,我思考了许多。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对家长提出意见,同时也探究学校方面的对策。

一、单亲家庭子女行为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

家庭教育环境又与子女性格的形成密切相关。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替代的。然而由于家庭的缺损,也导致家庭教育存在缺陷。该同学从小父母离异,她是一个在单亲家庭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孩。在其童年记忆中,几乎很少有父亲的影子。而母亲也很少关心她。陪伴其时间最久的外婆,也因为代沟的存在,很少和她沟通、交流。对她的教育基本上也是简单粗暴的。要么是一味地满足她提出的各种物质要求,要么是在其犯错误的时候严厉批評。甚至因为过度气愤而放任其自由发展。长期以来,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心理,不会与人沟通,继而放任自己。

2.情感培养意识的淡薄

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在单亲家庭中,子女与父母的情感缺失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长此以往,他们在家庭中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对家人的感情也不深厚。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关爱。在之前与她的交谈中,当我提到:“你犯这样的错误,其他同学会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她轻描淡写地回答到:“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但是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了。”其实,这些都是她的自卑心理造成的。她也不愿意和其他同学建立友谊、增进感情。当我问到她“你和他一起开心么?”的时候,她告诉我:“他关心我,我很开心。”长期生活在这样缺乏沟通、缺少爱的环境中,她也渴望别人的关心和关爱。既然家庭给不了,那她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了。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调试的对策

(一)家长方面

1.摆正心态,调整不良情绪

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如果单亲家长长时间处于抑郁、悲痛、自暴自弃的情绪中,那么必然会对其子女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那么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是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绪的前提。因此,单亲家长应该学会摆正自己的心态,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尽快从悲伤、痛苦中走出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影响他们,更多的灌输给他们正能量,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

2.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会让其更有安全感。进而有利于孩子接受教育。但是单亲家庭由于其不完整性,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缺损,单亲家庭的教育也往往存在很多偏差。因此,对单亲家庭的教育概念和教育方式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单亲家庭的父母要更加理性,采取宽严适度的教育方式。不要为了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而过分地溺爱子女,也不要因为家长个人的情感不顺而怪罪于子女,进而对于孩子过分苛刻,要求严厉。这样的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单亲家长要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子女建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性格。

3.注重丰富家庭生活内容

由于单亲家庭的不完整性,单亲家庭往往表现出沉闷、压抑的生活气氛。这种气氛必然会给子女的健康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单亲家庭除了常规的生活外,还应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娱乐、体育活动、休闲活动等。增添孩子的生活乐趣,帮助孩子摆脱单亲家庭的孤独感和不适感。同时,单亲家长还应扩大生活范围,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以及与家中的长辈多交流沟通。

(二)学校方面

1.用心关爱,维护学生自尊心

首先,为了弥补单亲家庭环境带来的缺陷,教师在学校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努力创设一个没有嫉妒、轻视、平等、真诚、互助的环境。其次,教师要主动去关心、帮助、信任、尊重这些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心态、独立的人格。只有对他们倾注爱心,他们才会从心里打消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架起师生之间爱的纽带。

2.给予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心理学认为,只有彻底摆脱自卑心理的束缚,个性才能得到完全的解放,潜在的才能才能被发挥出来。因此,学校方面要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活动,并且鼓励单亲家庭的学生积极参加,提供给他们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并根据其性格特点和优点,分配给他们相应的任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活动,老师不断地鼓励他们、认可他们,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并且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促进其身心发展。

3.开展亲子活动,增进情感交流

由于单亲家庭的不完整性,必然导致子女与父母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很少,情感方面的交流也不多。所以,学校方面可以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合作,完成一些任务,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有更深刻的了解。另外,可以通过子女互相写信留言的方式,来了解对方心中自己的一面。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体谅父母的难处,也变得更加有担当,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人。

4.保持家校联系,改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的改善对子女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所以,学校一方有义务让家长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指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跟子女进行沟通和心理疏导,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主动和学校配合教育学生。此外,学校应定期与家长沟通,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一些表现,从而做到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帮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家庭的和谐发展。

总之,通过学生这次“出走”,笔者反思到对待单亲家庭的子女的教育,应该家长、学校共同努力,形成家长、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疏导模式,让单亲子女能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晓红.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成因及调适对策[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9,(07).

[2]马骁.健康教育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家庭投资配置行为的国际比较 篇6

关键词:家庭投资,资产选择,国际比较,新兴市场

一、引言

家庭资产主要是指家庭所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按资产的属性来分, 主要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两大类。其中, 家庭金融资产是指居民持有的具有要求未来收益或是资产索取权的各种有价证券, 这是家庭在满足各种消费之后尚有结余的前提下, 以储蓄或投资为目的而进行的资产选择行为。通常包括:货币和存款, 除股票以外的证券, 贷款, 股份及其他权益, 家庭人寿保险保险储备的股权净值, 家庭养老基金的净权益, 预付款项保险费和未决赔款准备金, 以及其他应收账款。随着我国家庭财富的不断积累和金融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 家庭资产配置行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发达国家金融中介发展迅速, 家庭积极参与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金融资产的投资, 而中国、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 家庭资产尚未形成合理的结构。本文通过对美国以及中、巴等新兴经济体家庭资产投资配置的差异进行分析, 寻找新兴经济体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美国的家庭资产投资配置现

(一) 美国家庭资产的选择日趋金融化

对美国家庭资产组合的研究相对较多, 其中, SCF是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SCF数据提供了丰富的美国家庭金融特征的信息, 对家庭资产和负债, 以及家庭特征如人口统计特征、职业活动、收入等信息都很详细。样本中每个观察值对应于一个家庭, 每个家庭包括一个经济上独立的个人或者夫妻以及经济上依赖于个人或夫妻的其他家庭成员。由表 (1) 中的数据, 可以看到美国家庭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从1995年至2001年, 家庭资产中金融资产比重明显上升, 从36.7%上升到42.2%, 在2001年达到最大值, 金融资产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了。尽管美国家庭持有非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比重从2004年开始上升, 但主要是因为美国为刺激经济导致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从而导致美国家庭房产价值比重上升, 而此时的房产市场并不是美国家庭的正常投资场所。事实上, 美国持有金融资产的家庭比例并未下降, 而是一直呈上升趋势, 从1995年的91.2%逐渐上升到93.9%, 参见表 (2) 。因此, 不考虑2004后美国家庭非正常的房产投资, 总体来看, 美国家庭资产的选择日趋金融化。

单位:%

单位:%

数据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各年SCF数据库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Curcuru et al. (2004) 整理所得

单位:%

数据来源: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各年SCF数据库

(二) 家庭资产内部结构变化较大

大多数资产 (包括交易账户储蓄账户、储蓄性债券、债券和股票均有不同程度的) 的比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 其中人寿保险折现值降幅显著, 从1995年的7.2%降至2012年的2.5%, 储蓄性债券的比例从1.3%降至0.3%。共同基金、退休账户和其他托管资金的比重有所增长, 其中退休账户占比增幅明显, 由1995年28.1%增至2010年的38.1%, 而共同基金和其他托管资金的增幅较小。

(三) 股票投资方式不断倾向于间接投资

美国家庭直接持有股票和间接持有股票的家庭比例变化更能说明家庭股票投资方式的中介化。从表 (3) 可以看出, 美国家庭直接投资股票的比例逐渐下降, 相比金融资产组合占比的变化, 美国家庭非金融资产组合的比例在近15年内的变化较平缓, 具体表现为: (1) 车辆、住宅和其他非房屋产权的比重均有所降低, 其中, 住宅占比几乎不变, 由1995年的47.5%升至2004年调查所得的50.3%, 又逐渐降回至2010年47.4%。 (2) 其他房产和自有企业的比重有小幅度增加。

三、新兴经济市场国家的家庭投资配置现状

(一) 金融危机以来, 新兴市场脆弱性逐渐增加

Á数据来源:国际基金组织 (IMF) , 2008年10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

Á数据来源:国际基金组织 (IMF) , 2008年10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

数据来源:同图 (3) .

面对新兴市场的脆弱性增加, 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减少了参与新兴市场的力度。从2008年年初开始, 流向新兴股票市场的资金速度放慢或已转向。这点在亚洲表现得更为明显, 韩国和泰国资金大量外流, 使得亚洲股票在9月净销售额为560亿美元。拉丁美洲、新兴欧洲、中东和非洲最近几个月也都有股票投资组合资金净流出现象。其结果是导致这些地区家庭持有股票等风险资产的热情减退。

(二) 新兴市场的股票市场表现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 印度、南非等新兴经济市场国家的家庭资产分配调查数据很难获得, 我们只能通过其宏观金融发展状况来了解一下这些国家中家庭资产的分配情况。由图 (1) 可知, 从2003年起, 外国持有的新兴市场股票的数量整体增加, 但在所有案例国家中, 韩国、俄罗斯、南非、中国以及印度的外国持有股票比例有减少的趋势, 即本国居民更加注重将资产分配在金融资产上, 尤其是股票, 与发达国家居民资产金融化的趋势是一致的。

(三) 新兴市场金融资产多样化

近年来, 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群体 (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共同基金等) 在新兴市场国家大量增加。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 新兴市场养老基金的总资产增长率超过140%, 图 (2) 。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居民收入的增长加快, 新兴市场共同基金行业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对较低, 而且资产基础水平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变化, 图 (3) 。南非拥有大规模蓬勃发展的机构投资者群体 (世界上规模最大之一) , 包含的国有养老基金 (公共投资公司-PIC) 成为国内最大股本持有者, 而保险部门也有新兴市场国家中最高的渗透率 (溢价与GDP之比) 。同样, 在巴西, 大规模、多样化的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群体的发展归功于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在新兴市场股市中的兴起, 使得这些国家中居民金融资产的选择更加丰富。

四、中国家庭资产投资配置现状及国际比较

(一) 中国家庭资产投资配置趋势

中国家庭资产投资配置呈现出以银行储蓄为主体的多元化趋势。我国家庭资产主要由通货、存款、证券和保险准备金四大类别组成。近年来我国居民财富总量大幅上升, 由1992年的17239.5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313001.1亿元, 增长幅度多达18倍。四类组成资金数额均呈增长趋势, 其实保险准备金增长尤为突出。

由上图 (4) , 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家庭资产投资组合构成的变化趋势有如下特点: (1) 存款始终是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主要形式, 且呈增长趋势。1992年家庭金融资产中存款占比68.47%, 到1996年达到这17年间的最大值75.34%, 而后几年有所下调, 但其占比始终在70%以上, 在2008年时, 存款占比为71.55%。 (2) 我国家庭资产中手持现金比例有明显下降趋势。1992年家庭手持现金占比18.80%, 到2003年跌至10.30%, 之后占比始终低于10%。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日趋完善, 人们逐渐接受非货币的支付方式, 对降流通现金的需求也就随之降低。 (3) 证券资金占比变化不明显。1992年, 我国家庭资产中证券占比11.96%, 至2000年稍有升幅达到14.74%, 随之逐渐降低至2008年仅为8.00%。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证券市场仍存在很多问题, 居民消费投资观念始终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多倾向于保守投资, 加之2007年金融危机, 致使证券占比下降明显。 (4) 保险准备金占比增长明显。1992年, 我们家庭所持有的保险准备金占比仅有0.77%, 之后飞速增长, 到2008年11.50%, 17年间增长近15倍。这也反应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变化趋势, 除了银行存款以外, 家庭逐渐认识到其他方式的可行性并有更多的家庭进行尝试。

(二) 中国家庭资产投资配置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和印度、南非及我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居民家庭资产投资配置的对比研究,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观点。 (1)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家庭资产投资选择行为家庭资产选择金融化和家庭风险资产选择中介化的规律性特征。与发达国家家庭资产投资选择行为的规律性特征不同, 我国居民资产选择行为主要呈现出以银行储蓄为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居民始终倾向于保守投资, 证券资金占比很小。 (2) 相比发达国家、地区, 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充分, 品种相对短缺, 居民家庭能够持有的资产投资品种较少, 致使居民金融投资的强制选择性。这主要是因为新兴金融市场产品不足, 且新型金融资产在居民当中的认知度不高, 另一方面, 也意味着部分居民有意识利用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来扩大投资收益, 但是市场上却缺少其他投资工具可供选择, 无奈之下, 只能投资于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 (3) 与先进经济体相比,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的资产分配倾向于占有较高比例的政府债券 (部分原因是政府监管的需要) 。 (4) 从长远来看, 新兴市场国家居民金融资产配置趋势与发达地区相似, 居民持有资产逐步金融化, 且供选择的金融资产种类逐渐增多。

五、优化我国家庭资产投资配置的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研究比较,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居民理财教育, 丰富居民的理财知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 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现有理财知识的匮乏, 使得市场投资者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与隐忧。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逐步将理财教育纳入现有教育体系, 为居民大众普及基本的投资知识。 (2)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引导居民多元化投资。由于缺乏欧美发达国家完善的保险和福利体系, 我国居民面临更多的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 需要持有大量储蓄作为预防性资产。因此, 完善居民的社会保障措施, 有利于居民减少风险预期, 进行多元化投资。 (3) 发挥金融中介功能, 降低投资者的参与成本。从研究分析来看, 欧美发达国家家庭逐渐倾向于通过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金融中介来投资于风险资产。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市场, 金融中介可以帮助一般的投资者更有效的运用新型金融工具, 降低了一般投资者的参与成本。

参考文献

[1]郭金龙:《金融波动与家庭财富管理》, 中国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2]李涛:《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 《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3]刘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史代敏、宋艳:《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 《统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谈家庭中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篇7

在物质分享方面, 同年龄段中女孩主动分享的比率高于男孩。女孩主动与同伴分享游戏时的器械、游戏时的玩具, 主动让同伴使用自己的彩色笔、剪刀等用具, 有好吃的东西时, 也主动与同伴分享;相比之下, 男孩在玩具、用具、食物等物质分享方面的主动性较女孩较差。无论是男孩或是女孩, 食物分享方面的比率高于玩具、用具分享方面的比率。也就是说, 男孩和女孩大多愿意与同伴分享食物, 较之在玩具、用具方面, 他们与同伴分享的比率则相对较低。在父母或他人的提示下, 男孩和女孩愿意与他人分享的比率增多。也就是说, 男孩与女孩原本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 但在父母或他人的提示下, 能调整自己的行为, 愿意将食物、玩具、用具等与同伴分享。在情感分享方面, 男孩和女孩得到表扬后都能主动与父母、家人分享;女孩与他人发生矛盾后, 与父母、家人分享的比率仅次于得到表扬后与父母、家人分享的比率;男孩与他人发生矛盾后, 与父母、家人分享的比率最低。

家庭中, 自然状态下幼儿的分享行为是有其规律和特点的, 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分享行为习惯应根据其规律和特点, 并注意以下策略。

1. 抓住性别差异, 施与不同的教育

根据调查发现, 在物质分享方面, 女孩比男孩更主动。因此, 家长在家庭中对于女孩的主动分享行为应予以更多的表扬和鼓励, 不断强化女孩的主动分享行为;家长可以借助女孩的主动分享行为榜样引导男孩, 使男孩知道分享是一种美德, 是一种能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快乐的行为, 使得男孩在物质分享方面有更多的主动行为。

2. 以食物分享为契机, 激发幼儿的分享行为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 大多愿意与同伴分享食物, 食物主动分享的比率高于其他方面的物质分享比率。因此, 家长在家庭中可以借助食物激发幼儿的分享行为。首先,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 主动与家人分享好吃的东西, 让幼儿知道好吃的东西家人一起分享是快乐的, 从而培养分享的意识;其次, 在家庭中, 鼓励幼儿与客人分享好吃的东西, 让幼儿知道分享是待客的基本礼仪, 也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再次, 在家庭中, 鼓励幼儿主动与小伙伴分享好吃的东西, 最终引导幼儿将分享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分享行为。

3. 父母家人参与, 共同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

在父母或他人提示下, 男孩和女孩愿意与他人分享的比率增多, 这说明幼儿在他人提示下有更多的分享行为。因此, 在家庭中, 父母或家人不要忽略幼儿的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应更多地指导幼儿的行为, 例如在家人聚会、客人来访、小伙伴一起游戏时, 要注意提醒幼儿与他人分享食物、分享玩具或分享用具, 对于幼儿的分享行为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 使幼儿知道不论是家人或是他人都应该分享, 从而树立分享的意识, 并逐渐养成分享的行为习惯。

4. 根据情感分享特点, 强化分享行为

城市居民家庭股票投资行为研究 篇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必需开支之外, 人们仍然希望在家庭账户中留下一笔财富, 以备不时之需。传统意义上, 家庭会选择把资金存入银行, 以防范手持现金带来的风险。而目前较低的银行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压力使得家庭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成为了负值, 家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把资金存入银行, 而是试图寻找更加有利可图的理财产品。在近年兴起的理财产品中, 股票由于具有高收益性、高流动性等优点, 在居民家庭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上交易的普及, 股票交易的操作也越来越简易, 股票已经成为除银行存款外最主要的理财产品。那么,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有多少比例投资了股票?是否投资股票与家庭投资者的年龄、学历、收入、职业背景等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着决定关系?家庭投资股票的动机是什么?家庭计划将股票投资所得用于哪些方面?家庭选取股票依据哪些信息?其收益率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 一方面揭示出了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在投资理财过程中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和决策, 另一方面也对家庭做出这些决策的客观原因进行了挖掘和分析, 进而为家庭投资者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同时也为完善市场规则提供数据支持。本文的数据来自于笔者进行的“城市居民家庭股票投资行为调查”。该调查时间为2011年1月至2月,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大学生、研究生寒假回家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共在全国71个城市抽样调查了20岁至80岁的800户居民, 最终回收了问卷317份, 其中有效问卷286份。从样本的分布情况来看, 调查对象男女比例相当, 年龄大多介于30岁至50岁之间, 职业以事业单位员工、金融单位员工和公司职员为主, 其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 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至5000元的收入阶层所占比重较大, 所选城市遍布全国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本文采用的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与股票投资状况调查两部分。基本信息调查包括家庭所在城市, 家庭中理财主要决策人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职务、金融知识学习程度, 以及家庭人均收入等。在下文的讨论中, 将以家庭中理财主要决策人的基本信息代表家庭的特征, 所有有关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的描述均为家庭中理财主要决策人的信息。股票投资状况调查主要包括投资动机、决策信息来源、收益、预期等等。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定量分析和整理, 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并对发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解释探索。

二、投资股票家庭与非投资股票家庭特征分析

(一) 投资股票家庭特征分析

投资股票家庭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投资动机分析。从微观上来讲, 以家庭为单位的理财投资行为, 其基本动机是保证家庭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而从宏观来讲, 家庭理财是社会实现金融资产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面。在所有被调查者中, 有63.7%的家庭选择将资产用于购置股票, 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些家庭开始从事股票投资的原因多种多样, 调查结果如 (表1) 所示。通过问卷显示, 大部分家庭对股票这种投资方式愈加青睐, 这说明家庭成员对家庭理财的多样性有更高的了解, 而不仅局限于银行存款, 家庭成员有更高的风险意识, 具有通过高风险投资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期望。

(2) 投资资产中股票所占份额与家庭人均收入的关系。数据表明, 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 全部投资资产中投入在股票市场上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规律见 (表2) 。收入水平低的家庭由于生活必需消费尚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故只将少量的资金投入股票市场, 从而将较多的资金投向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收入水平高的家庭, 由于拥有较多的闲置资金, 风险承受能力强于低收入家庭, 故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投入较多的资金。

(3) 收益使用计划与生命周期的关系。股票投资资金来源方面, 有95.8%的受访者的资金以家庭收入为主, 这也表明了我国城市居民稳重的投资方式。为了便于以后的分析, 特在此做出假设, 认为人们进行股票的投资资金来源均为家庭收入。根据效用理论, 人们通常试图平滑自己一生各时间段的消费, 从而达到整体效用的最大化。通常来讲, 工作中的投资者主要有两种类型, 按照其投资时所使用的资金性质可以分为A和B见 (图1) 。A型投资者的特征是处于事业刚刚起步的阶段, 收入尚不能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他们用自身具有的有限资金投资股票以期望获取更多收益提高当期的生活水平。B型投资者的特征是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工作积累, 拥有了较为雄厚的财富基础, 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当期的消费需求, 因此可以将这些闲置的资金投资于股市, 用以提高未来乃至退休后的消费水平。为此, 对投资者按照当期收入能否满足当其当期消费需求进行了分类, 并对其对投资收益的使用计划分别进行考查见 (表3) 。通过数据比较发现, 在A类投资者中, 人们更多地愿意将投资所得用于日常生活消费, 从而提高当期的生活水平;B类投资者则表现得更有远见, 他们较少地将所得收益用于当前的消费, 而更多地愿意将收入用于以后年度的各种消费中。

(4) 股票资产投入比例与生命周期的关系。 (表4) 是经计算得出的不同类型投资者 (A:当期收入水平不能满足当期消费需求;B:当期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当期消费需求) 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产与家庭全部投资资产的比例。从 (表4) 中可以看出, A型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份额要高于B型投资者。事实上, A型投资者尚处于基本财富积累阶段, 当期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是必需收入, 一旦损失基本生活水平将受到极大影响, 因而A型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相反地, B型投资者拥有较多的财富, 其在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更多地运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 因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然而数据却显示, A型投资者对股票的投入份额高于B型投资者, 这尽管体现出A型投资者对财富的迫切需求, 但考虑到股票市场风险较大, A型投资者仍然应当较少地投资于股市, 而投向基金、债券等收益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

(5) 选取股票时所依靠信息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为了考察金融、经济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对选股方法的影响, 将所有股票投资者分为三类:专业学习者, 主要通过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学习相关知识;自主学习者, 主要通过培训班、书籍、网络等其他渠道学习;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从选取股票的信息来源方面来讲, 专业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中有较大比例在投资时依靠自己的知识选取股票, 而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则主要依靠亲友推荐的方式。此外, 专业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也较多地通过媒体分析和理财机构获取相关的信息, 而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由于自身知识能力所限, 对主流媒体和理财机构分析股票时采用的术语和表述在认识上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故较少地依靠这些渠道见 (表5) 。从选取股票时看重的因素来讲, 专业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投资者与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在企业近期重大事项和小道消息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对企业近期重大事项与小道消息的看重程度明显高于专业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这是因为未学习者对企业的其他方面了解相对薄弱, 企业发生并购、重组等重大行为, 以及有关企业重大事项的小道消息的传播, 都会对他们的判断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另外, 从投资者不同的学习类型来看, 专业学习者最看重的是K线图, 这是因为他们系统地学过相关知识, 对K线图背后的含义理解较为透彻;自主学习者最看重的是宏观经济走势, 这说明他们学习了一些金融、经济知识, 对宏观经济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 但微观技术分析的水平相比较与专业学习者来说略低;未学习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的财务数据, 这是因为企业财务数据表述清晰, 企业盈亏状况一目了然, 对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更易接受, 如 (表6) 所示。

(6) 股票投资者收益获取方式分析。对于投资股票的家庭来讲, 一般获取收益的方式有两种:买卖价差和公司红利。如果以买卖价差为方式来获取收益, 则意味着对股票的投资倾向于短期、投机。而以公司红利为方式来获取收益, 则意味着对股票的投资倾向于长期, 以公司的盈亏作为标准来获取收益。根据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在投资股票的185户家庭中, 以买卖价差的方式获取股票收益的占95.2%, 而根据公司红利方式获取股票收益的仅占4.8%。这说明中国的股民投资股票获取收益的方式绝大部分是通过买卖价差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显示, 中国股市的换手率显著高于NYSE、NASDAQ、东京、伦敦等较为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场, 这实际上是由于很多投资者在并不真正了解股市的意义、各种股票的发展潜力及上市公司背景的情况下, 盲目入市, 企图以低买高卖赚取差。而方信息大多抱有“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的态度, 盲目听信他人的建议进行股票的买卖, 从而导致股票换手率较高, 股票收益以买卖价差为主。此外, 上市公司分红较少也是导致股票市场投机现象严重的重要因素。

(7) 股票投资者收益率分析。经计算所有被调查者近三年 (2008年至2010年) 的股票年平均收益率约为2.76%。根据央行近三年银行存款利息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银行三个月、半年、一年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别为2.21%, 2.53%, 2.83%。所有被调查者近三年的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低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表明我国城市家庭股票投资者投资收益率普遍偏低。为了研究股票收益率与从事股票投资年份的关系, 将股票投资者按从事股票投资年份分为短期投资者 (3年以下) 、中长期投资者 (4年至6年) 和长期投资者 (7年以上) 。对应的近三年平均收益状况见 (表7) , 从 (表7) 中可以看出, 随着投资年份的增长, 股票投资的收益率确实呈上升趋势, 这说明随着从事股票投资地进行, 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规律、动向的把握能力将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 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为此, 建议新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谨慎投资, 可以以锻炼自身对股票市场行情的观察力为主要目标。当具有足够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后, 再进行大额股票投资。

(二) 未投资股票家庭特征分析

在被调查的286户家庭中, 没有投资股票的家庭有96户, 占336%。在调查这96户家庭没有购买股票的原因时, 认为“股市风险过大”导致没有投资股票的最多, 占57.4%;认为“时间精力不足”而导致没有投资股票的占据36.6%;认为“资金不足”而导致没有投资股票的占31.7%, 如 (表9) 所示。由此可见, 对于没有投资股票的家庭来讲, 股票的风险性、投入时间精力、资金成为限制家庭投资股票的三个主要因素。股票投资对于家庭理财来讲, 仍然是高风险金融产品, 家庭理财更注重资产的保值, 家庭的投资意识是趋于风险规避型。当问及家庭在满足何种条件下将投资股票时, 问卷显示:在96户家庭中, 认为“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占45.2%;认为“拥有充足资金”占据41.3%, 认为“股市行情好”和“掌握相关经济、金融等知识”各占25.0%。此外, 仍然有15.4%认为“无论如何也不会购买股票”见 (表10) 。由此, 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充足资金、乐观的股市行情成为家庭将有意愿购买股票的三个主要条件, 这与家庭目前没有投资股票的原因大体一致。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仍有部分家庭认为“掌握相关经济、金融等知识”这一条件较为重要, 表明股票投资区别于银行存款、债券等其他收益率较为固定的金融产品, 对于投资股票的家庭来讲, 如果想获得较高收益, 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必要的, 这就要求投资者对于股票投资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研究, 也将必然花费投资者的时间和精力。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仍然有一部分家庭“无论如何都不会购买股票”。从中可以推测, 这一部分人群对股票的风险有过高的预期, 并且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不足, 同时也是风险规避者。

三、结论

从以上调查中可以发现:股票投资也已经越来越受到家庭居民理财的重视和关注;投资资产中股票所占份额与家庭人均收入成同向变化趋势;收益使用计划与生命周期呈现合理的对应关系;股票资产投入比例与生命周期的关系有待改善;投资者选取股票时所依靠信息与专业知识学习情况呈现合理的对应关系;股票市场投机现象较为严重;股票收益率随着从事股票投资年份逐渐上升等。调查结果显示, 15.47%的受访者未学习过金融、经济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而这些投资者中绝大多数没有学习相关知识的打算。建议这些投资者适当地通过新闻、媒体、网络、书籍、培训班等渠道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股票投资技能, 从而做出对自己更加有利的决策。此外, 对于目前收入水平尚不能满足当期消费需求的投资者, 建议较少投资于股市, 而更多地投向基金、债券等收益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本文仅是对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理财做了初步的调查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 家庭理财将会更加重要, 有关家庭理财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入细致, 希望为将来有关家庭理财的研究提供参考, 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进步。

摘要:本文以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投资理财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以股票投资为例, 基于我国71个城市286户家庭的调查数据, 重点从知识背景、收入等不同维度切入, 对家庭股票投资的投资动机、投资比例、收益使用计划、决策依靠信息来源、投资收益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股票投资也已经越来越受到家庭居民理财的重视和关注;投资资产中股票所占份额与家庭人均收入成同向变化趋势;收益使用计划与生命周期呈现合理的对应关系;股票资产投入比例与生命周期的关系有待改善;投资者选取股票时所依靠信息与专业知识学习情况呈现合理的对应关系;股票市场投机现象较为严重;股票收益率随着从事股票投资年份逐渐上升等。

关键词:家庭理财,股票投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步淑段等:《农民家庭理财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9期。

[2]邓平、余学斌、苏毅:《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理财模式实证分析》,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3]卢家昌、顾金宏:《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南京的证据》, 《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4]史代敏、宋艳:《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 《统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5]田剑英:《家庭理财》,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朱小斌、江晓东:《中国股市高换手率: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学术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家庭体育行为 篇9

一、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目前的现状

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现状调查表明,有73.3%的家长懂得要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培养。有26.7%的家长认为, 孩子还小, 待长大后自然会懂事, 循规蹈矩的。于是.随他们自由发展, 哪怕是不良的行为习惯, 也任其发展。这样没有一贯性, 又缺乏耐心、耐力的教育, 会导致孩子的行为习惯不稳定。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 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要正确地对幼儿进行引导, 帮助他们在关键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作为家长, 我们应该如何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二、幼儿良好的习惯培养的主要内容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生活习惯的养成。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 生活习惯的好坏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养的体现。如讲生, 不吮吸手指;按时睡眠、起床;不挑食偏食, 独立进餐;能衣、叠被;用过的玩具、学习工具能随时归位, 摆放整齐;能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擦桌、倒垃圾、整理床铺等。

2) 道德习惯的养成。这是每一个人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的重。早期家庭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应包括:遵守各种行, 能用礼貌用语主动问候长辈;爱惜东西, 珍惜别人的劳动能换位思考, 考虑他人感受;能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爱吃或爱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并能善始善终等。

3) 学习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绩有很大的影响。大凡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 习不好的孩子, 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 而是没有良好的学。喜欢阅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提问、关注周围生活……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4) 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主要包括礼人、尊重他人、能够平等地与他人交往, 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是孩子社会性发展。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 是十分重要的。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方法

儿期是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一夕。父母要从生活的点滴入手, 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培养孩实证明, 人的成功取决于人的能力, 而人的能力来自于习惯的只要我们抓住这个根本, 孩子未来的发展一定是理想的。要让成良好的习惯, 我们就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从现在开始。

1)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增强培养意识。长期以来, 幼儿良好惯的培养一直未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 他们认为刚生下来什么也不懂, 教育为时过早, 缺乏早期教育意识。甚至把智同于知识, 以为教育就是教知识, 重技能训练轻行为培养是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早期家庭首要的、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这项工作应最优先考虑的问题。家长要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艰巨性, 对孩子严格要求, 反复强调, 持之以恒。幼儿良好习惯只有通过长期严格的教育, 严格要求, 才能逐渐养成。“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式的教育, 是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来的。

(2) 整合家庭教育资源, 合力培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想行为。

(1) 家庭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 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 情绪稳定, 得到爱心的熏陶, 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 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 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 爱护物品, 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 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 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 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 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有意识地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对孩子进行学习的熏陶。比如, 在房子的墙上, 挂满了幼儿学习的图片;在家里, 我们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看书, 孩子也会拿起自己的书本;每隔一段时间, 都要给孩子教一些词语, 并坚持把它们记录下来……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孩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中的问题, 及时纠正孩子缺乏耐心、毅力, 以及做事草率、学习三心二意等不良习惯。在家庭中养成尊重知识, 热爱学习的气氛, 使孩子感到勤奋学习值得仿效, 拥有知识值得自豪, 以促使孩子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蒙台梭利说:“在孩子的周围, 成人要尽量以优美的语言, 用丰富的形的。父母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就会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从得到熏陶, 受到启发, 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家人带幼儿出玩时会打招呼, 打扰了别人说“对不起”。幼儿年龄越小越容易养, 这是因为幼儿具有爱模仿的年龄特点。所以, 父母应较多地注用自己的“身教”去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惯。

(3) 要及时评估, 用各种方式表扬、引导。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 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法。孩子爱听好话, 喜欢被人称赞, 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 受激励而改造很容易的, 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所以, 家长应该及时表和鼓励。这样, 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会使幼儿固下来, 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家庭体育行为 篇10

关键词:农村家庭陪读儿童影响

一、研究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学校布局结构的调整,各地纷纷裁撤生源少、设置偏远的村校或教学点。农村撤点并校后,大量儿童因为本村没有了小学只能转到别的学校读书。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许多家长将孩子直接送到乡镇小学甚至县城读书。为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一些家长开始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以便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于是产生了专门的“陪读家庭”。

我们选择了甘肃省H县D小学作为个案,对农村家庭陪读行为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D学校来自全县各乡村的学生较多,家长陪读情况较多。根据学校老师对学生情况的介绍,我们主要从日常生活、学习成绩、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心理感受、环境适应等方面进行抽样调查。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答卷能力,问卷调查只发放到3-6年级,对1-2年级的学生则是采用访谈的研究方式,对陪读儿童家长进行深度访谈,以求多角度、多方位获取全面真实的情况。

二、农村家庭陪读现状

本次调查首先对3-6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陪读学生中抽取100个样本。根据各年级学生人数按比例定额问卷数量,其中3年级24个,4年级30个,5年级26个,6年级20个。共发放问卷100份,最后收回97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最后得有效问卷94份。

调查显示,在家长租房陪读以前,从家里到学校上学的时间,有40.35%的学生回答要步行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有42.37%学生要步行两个小时以上,只有17.28%的学生步行不到一个小时;陪读后,有48.52%的学生回答大约要走5到10分钟,有33.56%的学生回答大约要走10到20分钟,有15.24%的学生要走20到30分钟,只有2.68%的学生需要走30分钟以上。访谈中得知,当地的村级小学大多数被撤掉了,学生只能到乡镇学校或县城来读书。

三、陪读行为对儿童成长正面影响的考察

(一)陪读可以使儿童在生活上得到家长的照顾

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后,经调查:有38.6%的学生认为陪读的优点是上学不再走很远的路了,有25.7%的学生认为在生活上有了家长的照顾,有22.2%的学生认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有13.5%的学生认为在学习时可以得到家人的帮助。大多家长则认为:陪读便于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利于增强家校联系。

(二)陪读可以实现对儿童的有效督促

儿童由于心智尚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对外界事物一般不会主动抵御,很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而社会充满着各种的诱惑,对儿童的干扰性很大,需要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

四、陪读行为对儿童成长负面影响的考察

(一)陪读不利于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陪读学生除了上课以外,每天都是和家长呆在一起,与同学的交往和沟通减少了,与外界的人、事、物接触的机会减少了,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到这些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陪读不利于儿童独立生活能力的发展

陪读是因为家长担心孩子的自理能力,怕孩子吃苦受难,但是家长却往往扮演了一个保姆的角色,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包大揽,使孩子丧失了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陪读会增加对家人的依赖程度的占57.61%,认为有时会增加的占35.3%,从来不会的只占7.09%;认为陪读会对自己自理能力产生不利影响的占48.5%,认为可能会的占33.5%,不会占的只有18%。

五、结论

家庭体育行为 篇11

一、行为契约法简介

行为契约法 (behavior treaty) 又称行为协议法, 是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一种行为改善技术。用于改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习惯, 调节问题较多的学生与老师、与家长的关系, 也可以用于治疗成人药物成瘾等问题, 是一种广泛用于行为改善的有效手段。

对于需要改善其行为的人 (有不良行为习惯的青少年、药物成瘾者) , 在签订协议时为体现行为改善者的积极性也称这一方为甲方;对其进行教育、实施行为矫正的一方 (师长、管理者) 称作教育者, 协议中也称乙方。当青少年有较多不良行为或和师长关系有较多问题时, 传统的说教与打骂的教育方式往往使得这些孩子形成一种逆反心理, 教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产生严重的感情对立, 不理解老师和家长的本意和良苦用心, 不接受师长的批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 可尝试使用行为契约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行为协议是指教育者与孩子经过共同协商后, 签订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针对问题青少年的具体行为, 例如与家长顶嘴, 不按时回家, 不写课后作业, 沉溺网络游戏等等, 教育者与孩子分阶段、分条的对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做出要求。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在行为改善技术中常用到的渐进策略, 逐步革除旧习。协议中要涉及到奖惩, 对达到要求的行为进行褒奖, 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对违反协议规定的行为给以适当“惩罚”。这是行为主义教育所倡导的强化物对行为改善的积极作用以及适当奖惩的帮助。

二、行为契约法在家庭中的运用

下面介绍一个例子, 是笔者协助一名问题青少年和其母亲制定的一份行为协议。该青少年初中一年级,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爱学习, 和家长顶撞, 不讲究卫生, 过渡看电视。针对这些问题, 双方分别列出各自和对方要改掉的具体毛病, 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如何进行赏罚等问题。经过商讨, 制定了以下协议:

1、协议有效时间为一个月。

2、孩子每天回家后十分钟内打开书包, 五分钟内整理好书本文具开始做作业。期间爸爸妈妈不能有任何一次唠叨或打扰。

3、孩子做作业时每四十分钟休息一次, 休息十分钟, 作业无特殊情况下一个半小时内完成。家长无故意监督行为出现。

4、孩子完成作业后, 每天可以看喜欢的电视节目一个半小时。

5、父母不再没完没了的催促孩子洗漱, 孩子每天晚上9:30准时洗漱, 并自行完成, 有具体需要主动礼貌的向父母寻求帮助。

6、孩子认真听家长讲话, 不用刻薄的语言反驳父母, 用讲道理的方式讲解自己的理由和看法。

家长不乱用权威, 平和的和孩子交流。

7、对以上协议, 孩子和家长每3天进行互评一次, 每周进行总评一次。

8、孩子达到协议要求所进行的奖励:

周末到游乐园、动物园等进行户外活动, 周末允许有更多时间看电视节目, 适当增加零用钱, 父母有更多时间陪孩子, 对其进行表扬赞同。对违反规则的行为, 要加大家务量, 自己洗衣物, 刷鞋子, 减少零用钱, 缩短看电视的时间。

9、家长违反规则要向孩子道歉, 帮助孩子整理房间。

从以上协议中, 我们不难看出行为协议制定的具体步骤, 概括如下:

首先, 双方列出需要改进的行为;其次, 列出双方都比较认可的行为清单;然后, 列出改变不良行为的具体实施办法, 分阶段、分条列出, 循序渐渐的改善;最后, 双方分别列出有意义而且公平的奖惩措施。

行为协议的制定往往不能时间跨度过长, 因为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 行为习惯往往能在两周内形成, 加入一定时期的行为巩固, 这时该协议就不太适合继续使用, 或者说对行为的进一步改善作用不大了。那么双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制定新的协议来不断改善孩子的行为, 塑造好的习惯。

三、制定行为协议时需注意的问题

1、采取渐进策略。就是说, 协议上的要求不能一下子太多太高, 这样会使青少年感觉目标难以达到, 丧失信心。

2、立即奖惩, 不要借故拖延。

对符合协议的行为应立即褒奖, 对不符合协议的行为也要及时按协议规定给以适当“惩罚”。不要等问题成了堆再来总清算, 这样有损协议签订的有效度。

3、外部褒奖的次数逐渐由密集变为稀疏, 这在协议中要事先定好。

待良好行为比较稳定之后, 就应鼓励孩子自我奖励 (自己在内心表扬自己) , 外部表扬的次数逐渐减少。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认同, 提高自信心。

4、强化成绩而不是鼓励顺从。

表扬奖励是为了鼓励孩子的进步, 不能视是否“听话”来决定是否给以奖励;否则, 培养出的是一个唯唯诺诺、唯命是从的没有自主精神的人, 而非改善孩子的内在不良行为。

5、协议对双方应是公平的, 不能偏向于仅对孩子所提要求, 而纵容师长的偏见或偏激。

6、协议中的条款应明确具体, 以免事后争议不清。例如开始做家庭作业的具体时间, 允许看电视的时间。

7、双方应有实践协议的诚意。

尤其是调动起孩子的热情后, 家长更应积极与孩子合作, 而不能实施几天后就怠慢松懈, 这样更纵容孩子“破罐子破摔”, 丧失自我改善的勇气和信心。

8、所签协议应具有积极性, 语句要多采取正面教育的口吻,

如, 有了什么样的好行为就会给以什么样的具体奖励, 而不要全篇都是这不准, 那不准。

总之, 行为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的, 双方平等的, 针对具体不良行为制定切实可行改善步骤的, 对行为赏罚有度的一种有效行为改善方法。

了解了行为协议法是什么, 如何实施这些问题后,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这种行为改善方法与传统说教、打骂方式相比优点何在。

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师长训斥, 孩子聆听。教育者与被教育者, 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界限分明, 因而容易导致对立立场, 但协议法就不同, 因为协议是双方自愿签订的, 签订协议的双方是平等的。协议是经民主协商后共同确认的, 所以比较容易消除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抵触情绪, 使受教育者比较容易地接受教育者所希望他们做到的那些要求。青少年也知道要“守信用”, 自愿签订的协议不能随便违反, 这样孩子的行为不仅受约于师长, 更重要的是自我约束。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和自觉性。签订协议是帮助问题较多学生的一剂妙方。

目前, 行为协议法已经较为成熟, 并得到较广泛应用。坚持按照协议法的原理办事, 就一定能有效地防止师生关系紧张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恶化, 有效防止问题较多的青少年走上歧途。而且, 协议法有助于培养两代人的民主协商、平等待人、自我克制、自尊敬人、中庸适度等人际协调的能力。

同时, 我们也应不断探索行为协议法与其他行为矫正技术的结合使用, 例如代币法, 模仿学习法等, 还有很多心理学原理等待我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为人类进步做贡献。

摘要:行为契约法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技术之一。对于改善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很好的效果。本文将从行为契约法的理论基础、在家庭中的具体运用, 以及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这几个方面来介绍, 希望行为契约法能在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中得到更广泛运用同时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行为契约法,青少年,行为改善

参考文献

[1]施燕.行为疗法在儿童行为矫正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 2011 (11) .

上一篇: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下一篇:学习任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