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态度与行为

2024-09-26

体育态度与行为(精选11篇)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1

大量的调查数据表明,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1]。教育部对12.6万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 近40%的大学生有体虚、易疲劳、失眠、注意力不易集中、情绪不稳定等亚健康状况[2]。高校每年因承受能力差、情绪脆弱、神经衰弱等原因退学、休学的学生不断增加, 轻生现象也时有发生[3]。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 身体活动不足是健康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身体活动不足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4,5,6,7]。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江西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以自测健康状况来反映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健康维度的影响, 通过分析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与自测健康各个维度的相关性情况, 为大学生养成合理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促进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09年9月-2010年1月, 从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中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九江学院、井冈山大学等本科院校随机抽样大一到大四不同专业学生2 200名, 其中大一年级学生513名, 大二年级学生542名, 大三年级学生643名, 大四年级学生502名;男生1 109名, 女生1 091名。共发放调查问卷2 200份。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 要求班级辅导员发放并回收。回收2 047份, 有效问卷1 974份, 有效回收率为89.7%。

1.2 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遵循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设计了有关体育锻炼的动机、态度、运动频度、影响锻炼因素等方面的调查问卷, 用于了解体育锻炼状况以及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状况。对健康维度的调查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 [8]。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 每个子量表包括3个维度。其中生理健康包括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心理健康包括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正向情绪、认知功能;社会健康包括角色活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 共48个量化问题。本问卷的信度检验运用了折半信法, 得到相关系数在0.86以上 (P<0.01) , 证明了问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

1.3 统计学分析

把体育锻炼的调查问卷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所调查的数据录入计算机, 采用方差分析法, 运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健康现状

男生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自测生理健康子量表分、自测心理健康子量表分、自测社会健康子量表分均值高于女生, 其中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方面,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见表1。

注:*与男生比较, P<0.05。

2.2 锻炼态度与大学生不同健康维度的关系

在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总体态度上, 对体育锻炼很喜欢与一般相比较, 很喜欢的学生在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正向情绪、角色活动方面均优于对体育锻炼态度一般的学生 (P值均<0.05) , 但对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体育锻炼很喜欢与不喜欢相比较, 很喜欢的学生在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正向情绪、角色活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均优于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 (P值均<0.05) , 但对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社会支持、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对体育锻炼很喜欢与不喜欢对学生的生理健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影响较大,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无明显影响。见表2。

注:*与很喜欢比较, P<0.05。

2.3 运动频度与大学生不同健康维度的关系

在学生的总体锻炼次数上, 每周3次以上与每周2次锻炼的学生各健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每周3次以上与每周1次锻炼的学生除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 (P<0.05) , 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每周3次以上与不参加锻炼的学生相比, 每周3次以上的学生在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角色活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方面均优于不参加锻炼的学生 (P值均<0.05) 。提示每周3次以上与不参加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健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有显著影响, 对大学生的生理健康无明显影响。每周2次与每周1次锻炼的学生相比, 各健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每周2次与不参加锻炼的学生相比, 每周2次的学生在正向情绪、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等方面均优于不参加锻炼的学生 (P值均<0.05) , 提示每周2次与不参加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测评定健康量表总分有显著影响, 对大学生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无明显影响。每周1次与不参加锻炼的学生各健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与每周锻炼3次以上比较, P<0.05;△与每周锻炼2次比较, 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男、女生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可能是男、女生理特征以及体育锻炼习惯不同造成的[9]。

研究显示, 体育锻炼对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全面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和较大的促进作用[10]。在锻炼态度与大学生不同健康维度的关系方面的研究结果提示, 体育锻炼态度对学生的生理健康、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有较大的影响。由于态度和行为的关系非常紧密, 因此学生有良好的体育态度就会产生积极的行动, 正是这种锻炼的行动使健康有所差别。研究结果显示, 男生的锻炼态度和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 而女生的锻炼态度和健康关系并不密切, 可能是由于男生从态度到行动方面较女生积极, 也就是说多数男生有积极的态度产生了积极行动, 而女生只有积极的态度, 而没有投入到积极行动上去。

研究显示, 每周2次与不参加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测评定健康量表总分有显著影响。提示体育的健身功能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应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运动中要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 锻炼时要根据个人体质状况、以往有无运动习惯等合理地安排和选择运动强度。科学证明, 每周至少锻炼3次, 方可达到锻炼的良好效果, 间隔时间过长则达不到健身的目的[5]。 本研究显示, 每周锻炼3次以上者在健康的各个维度上均优于每周锻炼1次以下者。

学校可加大体育的宣传力度, 创设和突出体育文化氛围, 就创设体育环境而言, 应从环境和软环境两大方面着手。学校要尽可能加大场馆建设的投入力度, 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器材、配备足够的体育教师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深化其体育意识。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经常组织各项体育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并加大体育场馆建设和器材购买方面的投入, 使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能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11,12]。根据运动医学的研究, 每周3次以上 (含3次) 、每次超过30 min的体育锻炼, 对于增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预防非感染性疾病及缓解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等都有着积极意义, 这也是划分体育人口的标准之一[13]。建议大学生多进行集体项目的活动, 强度控制在中等, 掌握科学的锻炼健身方法, 每周锻炼3次以上。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2

研究思路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作为儒家伦理和中华文化的原生性核心概念和首要德性,一直延衍至今。孝的核心和基础内容是“善事父母”,主要包括赡养、顺从和悦亲等内容。赡养,即从物质上奉养和悉心照料;顺从,指尊敬父母和不违背父母意志,使自己成为父母意志的执行者和体现者;悦亲则是指体贴和关心父母,在精神上使父母感到愉悦。在现实生活中,“孝道是一套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之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的组……

20世纪的中国风云际会,社会急剧变迁。给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造成极大影响。孝道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同样也会发生诸多变化。因此,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试图以青年代、中年代和老年代的城市居民的孝道态度和行为进行比较,从而说明代际之间的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异同、继承与变化。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社会成员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一般会存在自我防御性归因,即“自我服务的偏向”。因此,为尽量避免归因偏差导致研究产生偏差,采用了调查对象对自身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主观报告及对他人孝道态度和孝道行为的客观情况进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15岁以上的武汉市城镇居民为总体,采用多阶段定额抽样选取调查对象。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年龄范围:青年代――15-22岁。1979年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起始之年,此年龄群体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中年代――32-55岁。此年龄群体一般均为在岗职工,基本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前确立了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老年代――65岁及以上。此年龄段的人带有较强烈的“边际人”色彩,跨越了两个时代和两种制度。

[表1] 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男 女 合计

青年代 99人(16.5%) 100人(16.7%) 199人(33.2%)

中年代 100人(16.7%) 100人(16.7%) 200人(33.4%)

老年代 100人(16.7%) 100人(16.7%) 200人(33.4%)

合计299人(49.9%) 300人(50.1%) 599人(100.0%)

3.资料收集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中将赡养分解为“照顾父母”和“金钱资助父母”,顺从分解为“尊敬父母”和“顺从父母”,悦亲分解为“体贴和令父母开心”和“经常问候父母”。本次调查于月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组织完成。

结果与分析

1.三代城市居民对孝道态度的自我报告

附图

分析城市居民的孝道态度,从赡养、顺从和悦亲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表2的结果表明:就赡养层次看,在“中国人照顾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三代城市居民持赞同态度分别为91.9%、92.5%和92.5%,基本一致。而在“中国人在金钱上资助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赞同态度随年龄递增而呈下降趋势,青年代77.4%,中年代70.4%,老年代71.6%;同时,不赞同态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青年代4.1%,中年代7.5%,老年代16.5%。这说明年龄与赞同态度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越不赞同。

对顺从层次分析的结果则是,三代城市居民对“中国人尊敬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均持非常肯定的态度,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的肯定态度很类似,分别为93.4%、93.5%和97.5%。而在“中国人顺从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赞同。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的肯定比率分别为43.1%、57.3%和66.1%。

就悦亲层次看,三代城市居民在“中国人体贴和令老年父母开心是他们的责任”和“中国人经常问候老年父母是他们的责任”上,年龄越大,越倾向于赞同,也越需要精神上的抚慰和孝心表达。青年代分别有87.4%和86.2%,中年代为90.5%和93.5%,老年代就更高,分别有94.5%和97.5%。这说明“悦亲”层次依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

2.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他们儿女履行其责任”的主观评价

让受调查者对“老年人期望他们儿女履行其责任”进行主观评价,实际上是一种“换位思考”的方法。那么,“换位思考”之后,三代城市居民对孝道态度的评价如何?

附图

通过对表3的分析,就赡养层面来说,在“老年人期望儿女照顾”和“老年人期望儿女在金钱上资助”的评价上相差明显,在选择“完全是”上,青年代分别为24.5%和5.8%,中年代分别为39.6%和18.8%,老年代分别为53.7%和30.3%。但是否就说明他们之间确实存在很大区别?这种情况,虽然能表明三代之间存在差别,但更能说明被调查者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因为青年代是15-22岁,正处于被父母照顾和金钱资助时期。他们对老年人状况的认识,主要从自己父母及同辈群体的父母中去了解,并由身边事实去推论全社会,其比例理所当然较低。作为32-55岁的中年代,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抚育下一代,他们的父母作为城市居民,一般有国家的各种保障,不大需要自己照顾和金钱资助,在当前大量失业情况下,许多儿女还要从退休的老年父母那里寻求金钱资助,其评价较低也是情理之中。老年代完全作为自身立场的发言者,对需要照顾和金钱资助有切实的感受,评价肯定较高。

从顺从层面看,青、中、老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儿女尊敬他们”的评价一致,持肯定态度的比率分别为90.4%、97.5%和96.0%;而对“老年人期望儿女顺从他们”的评价则区别明显。青年代的评价态度较消极(67.7%),中年代次之(77.6%),老年代最积极(85.7%)。从悦亲层次看,三代城市居民对“老年人期望儿女体贴和令他们开心”的评价较一致,青、中、老三代的肯定比率分别为88.2%、93.4%和94.6%。在“老年人期望儿女经常问候他们”上随着年龄的递增,态度也越趋肯定。尽管三代之间存在差别,但孝道态度的悦亲层次依然深存人心。

3.三代城市居民对自身孝道行为的报告和对周围人的孝道行为的主观评价的具体情况及对比分析

探讨三代城市居民的孝道行为,从他们对孝道行为的自我报告与对他们周围人的`孝道行为的主观评价之间进行比较来进行。通过对表4和表5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三代城市居民的孝道行为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附图

在孝道行为的赡养层面上,表4(Ⅰ)表明,三代城市居民在“照顾父母”的行为上,老年代比青年代高出很多,而表5(Ⅰ)中老年代和青年代之间的差距较小。通过表4(Ⅰ)和表5(Ⅰ)对比分析,老年代对周围人的主观评价比自我报告低了17.3%(65.8%-48.5%),而青年代则高出了11.9%(39.0%-27.1%)。因此可以说,表4(Ⅰ)的自我报告受到了主体实际情况的限制,因为青年代大多数正处于父母照顾;表5(Ⅰ)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情况。

对于“金钱资助父母”方面,表4(Ⅱ)和表5(Ⅱ)则呈现出相反的差异趋势。表4(Ⅱ)表明,三代城市居民的“金钱资助父母”行为是年龄越大,越趋肯定;而表5(Ⅱ)对“周围的人在金钱上资助父母”上是年龄越大,评价越低。其中突出的矛盾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老年代在自我报告中给予肯定评价超过一半(52.1%),而在对周围的人的孝道行为给予否定评价,比率也超过一半(52.1%);另一方面表现在于青年代和中年代,他们在自我报告中给予肯定评价分别只有16.1%和24.8%,而在对周围的人的孝道行为给予肯定却分别是37.5%和28.9%。这既反映出老年代在对“金钱资助父母”孝道行为的现实不够满意的情况下,更加认同其原有的孝道行为;同时也反映出,青年代在求学和就业的重负下,以及城市中较普遍的失业现象(下岗者很多是中年代的成员),使他们从金钱上资助老年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

附图

就顺从行为来分析,三代城市居民在“尊敬父母”行为上,无论是自我报告(表4),还是主观评价(表5)上均存在差异。而且,三代城市居民在自我报告与主观评价中的肯定态度均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表4(Ⅳ)表明,三代城市居民自我报告在“顺从父母”上也表现出显著差异,青年代持肯定态度的为43.2%,中年代57.0%,老年代70.2%;而在表5(Ⅳ)中对“周围的人对其父母顺从”的主观评价上却较为一致:青年代、中年代、老年代持肯定态度的分别为33.0%、42.3%和42.9%。表4(Ⅳ)和表5(Ⅳ)对比,三代城市居民在自我报告与主观评价的差额分别为10.2%、14.7%和27.1%。如何解释这种矛盾现象?首先是因为调查对象“自我服务偏向”而导致的结果,每人对自己行为进行了美化。另外,这既是孝文化中顺从观念的深入国民性的结果,几千年沉积下来又深入国民性的孝文化,“尊敬父母”和“顺从父母”等仍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存在国民的心性之中。因此即使“顺从父母”在当代已没有好名声,但考虑到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却仍然从“自我照顾”――即“表明自己是孝子或孝女”出发,将自己的顺从行为进行了过高的报告。而通过对“周围的人对其父母顺从”的主观评价,则较接近社会现实。从而说明,“顺从行为”仍然被认为是孝文化中的组成部分,但也必须承认,实际生活中年龄越轻,顺从父母的观念越淡,行为越少。

从悦亲层次看,表4(Ⅴ)(Ⅵ)和表5(Ⅴ)(Ⅵ)表明,三代城市居民之间,对于自身孝道行为的自我报告和对“周围的人对其父母履行其责任”的主观评价基本一致,而且比例均比较高。说明孝道行为的悦亲层面,仍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小结

通过表2至表5等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孝文化的主要特点:

1.孝文化仍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成员中――无论是经历过新旧社会制度的成员,还是新社会制度下成长的成员,对“照顾父母”、“尊敬父母”和“体贴父母和令他们开心”,有着相当认同性。这构成了社会成员孝道态度最坚实的组成部分。孝文化仍然是一种较为突出的中国国民性。

2.孝文化从他律性向自律性转变,从人格尊严的不平等向平等转变。根据三代城市居民对待“顺从父母”具有显著性差异来分析,年龄越小,越趋向反对,也即表明由原来的无原则顺从父母的他律性状态,向按自己的原则对待父母的要求这种自律性状态转变。另外根据三代城市居民对待“悦亲”具有显著性差异来看,说明年龄越轻,越趋向要求与父母拥有人格和尊严上的平等权。

3.社会存在着一种以物质层次的孝来取代精神层次的孝的趋势,社会成员较为重视生活照顾和金钱资助,但在精神慰藉、体贴、关心和经常问候方面存在不足。随着年龄递减,存在着一种在金钱上资助父母赞同率逐渐增高,而经常问候父母和加强精神沟通的赞同率降低的倾向。这是一种以物质层次的孝道来取代精神层次孝道的不良趋势,这也是当前物欲主义在此领域的不良表现。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3

关键词 城乡居民;饮食;营养知识;健康态度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本次调查选取雅安市三个乡镇及主城区居民为对象。

1.2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其中有效问卷493份,其中男性233份,女性260份,采用不记名的自填问卷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参照国内有关研究文献并结合当地饮食特点自行编制。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营养知识、饮食行为、膳食态度四个部分。为避免信息偏倚,本调查由当地村民自行填写,当场回收问卷,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一编码。

2.调查分析

2.1 一般情况

共调查600位城乡居民,有效问卷493份,男性47.26%,女性52.74%,年龄段:18~34岁30.83%,35~44岁18.46%,45~60岁25.96%,60岁以上24.75%;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0.83%,初中33.87%,高中、中专、职高类22.72%,大专、本科及以上12.58%;城乡比例:乡镇60.65%,城区39.35%。

2.2 营养知识

知晓牛奶补钙的人占总数的83.77%,知晓贫血要多食猪肝和动物血的人占60.65%,知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仅占21.10%,知晓吃油炸食品会增加心血管患病率和糖尿病的占63.69%,知晓高血压与摄入食盐有关的占68.15%,知晓人体所需几种维生素的仅占35.70%。可以看出,多数人对于日常保健食物有较高的知晓率,而对于《中国膳食指南》及维生素这样的科学术语知晓率极低。

2.3 饮食行为

表1

吃素长寿爱吃油炸食品口渴才喝水饮食是否规律每天坚持吃早餐选择食品看价格

是50.10%24.54%51.12%72.21%79.72%44.83%

否49.9%75.25%48.88%27.99%20.28%55.17%

由表1可以看出,50.10%居民认为吃素长寿,缺乏科学认识。饮食规律的居民占72.21%,每天坚持吃早餐的居民占79.72%,日常饮食习惯较为健康。51.12%的居民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存在不良饮水习惯,44.83%的居民会在意食品价格。

2.4 膳食态度

在调查对象中,81.34%的居民愿意学习更多的营养基础知识,95.74%的居民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有益处,92.25%的居民愿意对自身不良饮食行为进行改进,70.39%的居民希望村委或社区居委会开展营养知识讲座,6.49%的居民不希望,23.12%的居民持无所谓的态度。可以看出,居民整体膳食态度较为乐观,80%以上居民愿意为自身健康学习和改进饮食营养行为,仅少部分居民对自身营养健康问题不够重视。

3.对雅安市城乡居民的饮食营养的建议

3.1 营养知识的普及势在必行

营养教育是公共营养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它利用营养科学、卫生医疗、社会学及行为学等知识,来提高人们对食物和营养的认识,改变其膳食行为,以达到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健康的目的 。结合对雅安市城乡居民营养知识了解度的调查及当地群众膳食态度的调查显示,当地居民对《中国膳食指南》这样的专业书籍了解度甚少,对营养相关专业知识了解度不够。而当地群众80%以上均希望学习更多营养知识并改正自身不良饮食习惯。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大力宣传饮食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定期组织群众学习,培养健康相关意识。

3.2 注重饮水

水就像是一部机器的润滑剂,能滋润皮肤;湿润眼睛、咽部及消化道;润滑关节以减轻各个关节的摩擦,使人活动起来轻松自如 。据科学显示,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2000ml的水才能维持健康的生命活动。而当人们感到口渴时,肌肤早已处于饥渴状态。据本次对雅安当地城乡居民的调查显示,近50%的群众仍然是等到口渴才喝水,对饮水方面不够重视,应加大宣传普及力度,促进群众早日养成健康的饮水习惯。

参考文献

[1] 沈志平 韩弛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M ].1991:125

[2]佚名.注重饮水好处多[ J ].健康必读. 2014(12):45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4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行为

体育态度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属于态度概念之内, 所以, 它的结构也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一般来说, 这三个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或是能认识到体育在强身健体上的意义和价值, 热爱体育并积极参与, 或是与此相反的情况。但态度的三个要素有时并不是协调一致。研究发现:三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是不同的。情感与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识与行为倾向或情感与认识的相关程度。

本课题的研究, 就是要构建多层次的目标体系, 以反映对湖南城市学院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更符合大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进步, 增进健康, 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制定更符合大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引导学生体育锻炼, 端正体育锻炼态度从而更好的进行运动锻炼行为。达到热爱体育, 终身体育的目的。

研究中采用的调查问卷是北京体育大学毛容建教授, 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问卷已经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测。对湖南城市学院08年在校学生一至四年级男、女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50份, 回收144, 回收率96%, 其中有效问卷139份, 有效率96.5%。发放方式:通过随机发放, 剔除和归类, 最后确定一年级34人、二年级36人、三年级34人、四年级35人, 性别结构为男71人、女68人。

问卷共25个问题, 每个问题有5个可选答案。其中, 行为认知方面有7个题目, 得分在7-35分之间, 行为习惯方面有10个题目, 得分在10-50分之间, 行为意向方面有8个题目, 得分在8-40分之间。将每个维度的得分单独相加, 得分的高低意味着这一维度上态度的肯定与否。3个维度的不同, 反映出体育态度及其结构的差异。3个维度的总分则反映出对体育持肯定与否的程度。

1、一至四年级男、女生体育锻炼行为认知方面的对比 (见表1)

从横向上看一、二、三年级的女生对锻炼态度和行为的行为认知很高, 一、二年级达到了100%, 明显高于男生。而四年级正好相反, 男生的认知程度要高于女生。从纵向上看男、女生都处于一种反抛物线状态, 一、二、三年级逐渐下降四年级升高。

2、一至四年级男、女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方面的对比 (见表2)

从横向上看男、女比较平衡没有非常大的差异。从纵向上看一、二、三年级男、女学生没有较大差异, 而四年级男、女学生明显都高于低年级学生。

3、一至四年级男、女生体育锻炼行为意向方面的对比 (见表3)

横向上看来男、女生都有向中靠的趋势, 特别是大一女生, 就全集中在中间区域。而纵向上看没有任何明显规律。

综上分析得出:

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 整体来说行为认知女生要高于男生, 女生比男生更了解体育锻炼的优点, 但是, 女生在行为习惯和行为意向上锻炼的自动化程度低于男生, 这也说明, 学生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从一至四年级男女生, 横向从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三方面的程度比较纵向从年级高低做出比对, 发现各方面一二三年级都有下降的趋势, 四年级则各方面指数都较高。而从年级的角度对比男女学生, 基本上与整体上的男女比较相一致。

在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看来, 学生的行为认知得分都较高, 说明学生对体育锻炼态度都有很高的认识, 有很好的正确锻炼态度。行为习惯方面从统计的数据看, 得分上、中、下三个区域的学生比较平均重点在后两个区域, 这也说明, 大部分的学生有着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 只有少部分没有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行为意向上分析, 学生重要集中在中部区域, 由于各种各样的外界影响因素学生并没非常好的行为意向, 不过大部分学生一般都有好的意向。

从年级整体来看有下降再升高趋势, 调查发现一、二、三年级学习逐渐紧张、面临毕业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多, 锻炼也越来越少, 就出现了一、二、三年级各项指标逐渐下降的趋势。四年级学生各项指标都高于低年级学生, 由于四年级学校并没有开始很多的课程, 学习没有很大的压力, 主要压力来自于毕业找工作的精神压力, 在体育锻炼的行为态度调查中, 体育锻炼能有效的舒缓焦虑、烦躁的情绪, 使人得以宣泄, 所以出现了四年级学生各项指标高于低年级的情况。

因此, 学校应注重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教学和深入指导, 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有良好正确的认识, 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行为态度。同时学校各个院系应多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组织各体育项目的活动的开展,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 推动其有良好的锻炼行为习惯。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燕成.落实新课标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综述[J].上海:上海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 , 2005.12:30.

[2]滕子敬.如何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关系[J].北京:中国学校体育, 2004.5.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5

关键词:体育 情感 健康 成长

一、要把体育与健康课堂作为师生情感的交流场

过去,体育教育过于强调技能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造成师生间的“情感空白”。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起心心相通的桥梁,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

1.用一颗童心对待学生

体育教师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因此要用一颗童心对待学生,真诚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获得心灵沟通,师生才会成为朋友,甚至合作伙伴。这样可以使体育与健康课成为学生的乐园,寓教于乐。

2.用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关爱。用微笑来赢得学生的微笑,用温暖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热诚调动学生、用细节感染学生,用博大的胸怀包容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

3.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

体育教师要把富有激励、呼唤、鼓舞和关注的语言当作传递情感的灵丹妙药,要以亲切、热情、平等的授课态度,把尊重和信任送给每一位学生,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营造轻松、民主、舒畅、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师生间自然形成一种心灵相同的情感交流和体验。

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体育教师必须加大情感投入,努力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共振”,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学习。

二、要让体育与健康课成为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乐园

一个人的情商要比智商更能左右一个人的成功,所以,体育与健康课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商。

1.建立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满足学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使他们无拘无束地成长,以健康、自由的心态去学习、去创新。心理学家哈里斯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持积极态度和较高期望,与学生相处时的气氛比较和谐、融洽,学生将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并积极合理地表现自我,建立自信心。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避免用消极的态度和否定、贬低、压抑、不公正的方式对待学生。要在学生周围形成一个情感场,使课堂成为孕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乐园。

2.营造民主、平等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们的心理自由。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把握好课堂教学,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鼓励学生勇于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形成良好的习惯,这对学生的自主、独立等个性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体育教师和学生切忌轻率地否定、责怪或讽刺他人,而应该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尤其是对那些独特、新颖的见解和观点,应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赏。这样才能营造和谐、民主的体育与健康课堂,形成培养激扬创新的意识、创新精神和自由驰骋创造性思维的天地。

三、要让体育与健康课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从某种意义来说,失败能促进学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成功。但对于一个毅力脆弱、信心不强的学生来说,在体育教学中总是经历失败而很少品尝成功的甘甜,甚至从未品尝过成功的喜悦,就很难以持久的动力去发展,去战胜挫折和失败。现代心理学表明:一个人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发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在练习过程中,成功的欢乐往往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更多练习。学生通过一番积极的练习后,会有一种强烈的期待感。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表现是满意的,就会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如果不满意,就更希望教师能诚意地指正。这时教师的态度和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练习情绪。因此作为教师,不管对学生的表现是否满意,都要十分重视,认真对待,给以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励。学生的基础各有不同,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与自身进行纵向比较,看看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样无论是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还是身体素质差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进步的欢乐,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积极参与的热情,从而不断去追求新的进步。

总之,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上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体育与健康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收获成功的乐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一片成功的欢歌笑语中走向更大的成功。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6

1) 研究对象。本文以新疆教育部规定的13所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问卷650份, 收回627份, 有效问卷605份, 回收率96.5%, 有效率93.1%。从各高校的调查情况和回收问卷的情况来看, 基本可以反映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研究方法。a.问卷调查法。对13所本科院校选定的7560余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650名维、哈、蒙、柯族等少数民族女生作为调查对象, 对他们发放《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调查表》。为了保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又对问卷调查的部分女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访谈, 确保一致。b.访谈法。通过对问卷的加工处理, 对调查对象的部分进行口头访谈, 收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的看法、意见等信息。c.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及访谈的数据使用Excell2003进行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调查分析。体育动机是一个人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内在动力, 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由心理上反映出来的, 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态度是良好的, 这表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于参与体育运动是有兴趣和爱好的, 随着接受教育的增多和周围参与运动环境的逐步改变,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也在积极向上发展。体育锻炼意识是思想观念和心理活动的总和, 在调查中了解到, 85%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认为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自身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 在问卷中表现出只有一半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 与体育认识是相互矛盾的, 间接的说明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参与的问题。

2) 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积极体育态度的形成, 首先要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 让她们全面了解的体育, 理性的认识体育;其次, 提高活动的游戏性、娱乐性、趣味性, 分解运动技术, 降低难度, 减少学生的挫折感。最后, 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让她们他们真正体验到参与体育的乐趣和意义, 真正的认识体育。

3) 影响因素分析。a.体育意识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调查中显示, 有33.2%的学生怕苦、怕累、怕受伤, 有12.5%的学生选择了“对自己没有信心”, 有4.9%的学生选择了“不喜欢运动”, 有29.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兴趣”, 有11.1%的学生因为“生理或身体因素”无法参与体育活动, 有9.0%的学生是因为其它原因。具访谈中了解到, 在南疆地区有很多的小学、初中、高中没有体育老师, 体育课都是其它学科的老师兼职担当的, 这就严重影响了体育意识的培养, 对于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体育意识的树立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b.体育兴趣、爱好和习惯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由于新疆冬季特殊的环境、气候、场地设备与师资条件, 多数高校体育安排的体育项目为足球、篮球、田径、武术四项, 有场地条件的学校安排多两项乒乓球、健美操, 只有部分高校拥有可供学生使用的室内场馆, 可以正常进行体育教学, 这一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调查65.2%同学选择没有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 那么体育教学对于她们体育兴趣的培养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有多数同学爱好打羽毛球, 由于场地的限制女同学在室外经受不了室外恶劣的自然环境, 只进行半节课就回教室休息去了。由此可见体育兴趣、爱好、行为的培养是与好的场地设施、好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c.经济状况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从调查中了解到, 有41.5%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认为经济条件是影响其体育的行为的原因之一。对在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每月生活费情况来看, 生活费在100~200元/月的女大学生占到总数的45.6%。其次, 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多数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的家庭都有3~5个孩子, 她们的思想观念又是重男轻女的, 所以很多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家庭中是不受重视的, 这就导致她们的经济条件受到限制, 没有多余的金钱来从事体育运动。根据调查, 在新疆高校一些有偿服务体育场馆从事体育运动的人, 大多数是汉族, 很多少数民族女大学生都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参与体育运动。综上所述, 国家、政府、学校的大环境与个体因素的小环境都很高时, 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一定的影响。d.学校体育环境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影响。调查中了解到, 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锻炼, 没有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这就严重的影响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是这个道理。其次, 学校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尽量合理、适当的安排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体育行为的积极性, 同时还应根据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 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体育锻炼机会, 多组织一些适合学校条件、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 (校内体育活动拓展等等) 。此外, 学校要对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 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 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a.新疆普通本科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态势良好, 参与体育运动主要动机来自自身的需要, 思想重视程度较高, 但是实际参与情况不佳。b.新疆普通本科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倾向选择低强度、隔网型、休闲型体育锻炼项目, 她们更喜欢自由的体育运动方式。c.体育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个人因素, 免费场地缺失、缺乏指导、学业繁重等问题是影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外部因素。2) 建议。a.学校加大投资力度, 为学生提供免费场地和进行专业体育知识讲解。b.学校增加体育社团建设, 利用体育社团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 激发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c.学生积极培养自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将思想与实际行动相统一。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新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影响体育行为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并提出有利于女大学生增进体育行为的促进性建议。

关键词:新疆本科院校,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一民, 孙庆祝, 孙月夏.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中国体育科技, 2001.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7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 河南省成年人的体育态度

1.对体育的认识。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河南省成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因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总的认识是不再仅仅局限于体育锻炼的健身功能。但农民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相对较窄。

2.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

该调查对体育锻炼的动机从“增强体质、健身健美、减肥、治疗疾病、社交需要、娱乐身心、其他共七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河南省参加体育锻炼的成年人已对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功能有了充分认识。但对体育的多功能作用并不了解, 这提示我们, 要针对群众不同的目的需求和他们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 给予分类指导, 使他们对体育锻炼在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中的作用、体育的社会交往、消遣娱乐等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3.不参加锻炼的原因。

本次调查设计了 5个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工作忙、无兴趣、家务重、缺乏锻炼场地和缺乏技术指导。统计结果显示, 工作忙是首要原因。次要原因, 男性是无兴趣 , 女性是家务重, 第三种原因, 男性是家务重, 女性是无兴趣。

统计结果也显示, 成年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在不同年龄段上的分布也不完全相同。首要原因中, 男、女性最大选择比例分别分布在 36-45岁和 30-45岁年龄段中, 为 84.8%和 66.9%。在次要原因和第三种原因选择中, 男性最大选择比例都分布在 45-55岁年龄段中, 分别为 31.2%和 20.1%, 女性最大选择比例都分布在45-54岁, 分别为41.2%和 18.5%。 这表明, 受无时间和无兴趣影响是大多数人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但缺乏体育锻炼场地和缺乏技术指导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4.积极参加锻炼的原因。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6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上学时爱好体育、看体育新闻或杂志、朋友的影响、家庭成员的影响、体育名人的影响、说不清楚。

但总的来说, 河南省成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上学时爱好体育、看体育新闻或杂志、朋友的影响和家庭成员的影响。

(二) 河南省成年人的体育行为

1.体育锻炼的频度和时间。

在所调查的河南省成年人中, 无论农民、“城体”还是“城非”, 显示出的总体情况是:每天都参与锻炼的有6.7%, 每周锻炼1次的有10.2%, 每周锻炼2次的有9.1%, 每周锻炼3次的有8.2%, 每月锻炼1次的有5.0%, 锻炼没有规律的人数占被调查总数的52.0%, 从来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有8.8%。从以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河南省成年人的体育锻炼大多属于无规律的, 锻炼呈现出很大随意性。

2.选择锻炼的项目。

本次调查共列出16项体育锻炼项目, 调查结果显示, 男性成年人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前5项依次为跑步散步、球类、武术、游泳、棋类。女性成年人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前5项依次为跑步散步、健美操健身器、交谊舞或其他舞蹈、武术、太极拳。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男性喜欢对抗性、剧烈性且挑战性的运动项目, 而女性则多喜欢运动强度不大, 没有对抗性的项目。无论男性还是女性, 所选项目都是简单易行的健身方式, 并且对场地和设备的要求都比较低技术难度也不高。

在三类人群中, 因其职业不同、所处地域不同, 选择的运动项目也有区别, 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 因此具有一定的差异。农民体育锻炼项目的前三项是:跑步散步、武术和常见的球类运动, 这表明农民体育锻炼的项目, 多以传统项目为主, 且对锻炼的场地要求也不高;由于“城体”和“城非”所处地域相同, 他们的锻炼项目也比较接近, 都把跑步、球类、健身操、舞蹈、武术作为锻炼内容, 这表明城市人群锻炼项目比较分散, 呈现多元化。

3.锻炼的场所。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农村人群大多以公路或街道、空地、家里作为锻炼场所, 城市人群大多以不收费的体育场馆、公路或街道、空地、公园作为体育锻炼场所。

4.锻炼的形式。

河南省成年人选择有伙伴相陪伴的锻炼形式较多 (农民61.5%, 城体85%, 城非77.3% ) , 独自锻炼的形式相对较少 (农民38.5%, 城体15%, 城非22.7%) 。

二、结论

(一) 河南省成年人对体育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 还仅仅停留在体育的生物观方面, 对体育的多维观及体育功能的多样化和全面性缺乏理解, 因此, 锻炼动机就比较单纯, 不能充分挖掘体育多功能的特点, 对锻炼的重要性也重视不够。

(二) 河南省成年人由于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 再加上工作忙、没有时间、家务重等外部原因, 致使很多人无暇进行体育锻炼, 缺乏积极主动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观念。

(三) 河南省成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有:上学时爱好体育、看体育新闻或杂志、朋友的影响和家庭成员的影响。

(四) 河南省成年人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人数为14.9%, 也就是说在不考虑锻炼强度的前提下, 河南省成年人的体育人口仅为14.9%, 而无规律锻炼的人口多达52%。每次锻炼时间上, 超过30 min锻炼时间的人数也很少, 而绝大多数人锻炼时间在30 min以下。

(五) 在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上, 河南省成年人因性别、职业及所处地域不同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对场地、器材、设备要求不高的项目和一些技术技能难度不大的项目。

(六) 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方面, 河南省成年人的选择都比较接近, 他们大都选择不收费的活动场所、公路、街道和免费的公园。

(七) 河南省成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主要是与伙伴一起锻炼, 独自锻炼的较少, 这和选择的项目大多需要与伙伴一起完成相一致。

三、建议

(一)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 营造良好的体育舆论氛围。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宣传手段非常多。因此我们应该借助各种媒介如网络、电视、报纸等加大对体育的宣传, 加大体育对促进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以此来加强河南省成年人对体育广泛、全面、深入的了解, 提高他们锻炼身体的意识, 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兴趣, 掌握锻炼身体的适宜方法, 进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 政府应把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等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计划, 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 从制度上建立保障体系。

对一些收费的体育场馆要加强监督, 制定的收费标准要考虑到所在区域的大环境、人们的经济情况及消费观念。另一方面, 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人们了解收费体育场馆的优势, 树立“花钱买健康”的观念, 这样人们才能够主动积极地走进收费的体育场馆, 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 城市的区、街道、社区、单位和农村的乡镇应定期举行集健身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 设立由成年人参加的“体育周”“健身日”或“健身月”等, 以提高成年人的体育健身意识, 进而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景亮.西安市不同职业妇女体育现状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5.

[2]王崇喜等.我国不同职业人群的体育现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 2001, 9.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体育保健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等相关知识,依据体育科研方法的要求,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信度经由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营养方面的资深教授林华院长判定,认为与本次研究相关,可以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体育考生在高考体育加试之前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饮食行为三个方面的问题。调查时间为2009级新生入学后的课堂上,被调查对象集中并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统一回收。共发出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问卷发放15天后,进行二次发放,经检验,80%以上回答与第一次相符。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数理统计法,使用Excel将调查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育专业考生的营养知识

2.1.1 对营养知识的了解

调查显示,体育教育考生对营养知识非常了解的有20%,了解的有30% ,不太了解的有30% ,不了解的有20%。在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很丰富的占10%,了解一般常识的占40%,几乎很少的占30%,一点都不了解的占20%。说明仍有一部分考生对营养知识毫不了解,非常透彻了解营养知识的考生也只占一小部分,而知道一部分又不全面了解的考生占多数。

2.1.2 营养知识与合理膳食之间关系的认识

调查显示,仍有30%的考生没有认识到营养知识对其膳食是否合理有很重要的影响,这很有可能导致考生在不同强度的训练中出现能量供给失衡的现象。

2.1.3 考生对营养补充与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之间关系的认识

在调查中,针对考前的营养补充与运动成绩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认为二者密不可分的占30%, 认为二者有较大的联系的占40%,认为二者只有一点联系的占20% ,认为二者根本不相关的占10%。只有认识到营养补充对运动成绩与运动能力的重要影响,才能更好地把合理的营养膳食作为提高运动成绩以及提高运动能力的有力手段。

2.2 体育教育专业考生营养知识的来源

在调查中针对考生营养知识的来源问题上可得知(表1),体育教育考生考前的营养知识来源依次是课堂教学、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教练、其他。如果考生不接受系统的营养知识的学习,只把报纸杂志或网络作为自己学习与得到营养知识的途径,那么所得的营养知识可能并不完全准确而且并不全面,所以应该对体育教育考生进行系统的运动营养方面的学习。

2.3 体育教育专业考生自身对待营养的态度

调查结果如下:膳食不合理会影响运动员的健康和运动能力吗?会64%,不会32%。

考前的营养补充与运动成绩之间关系:密不可分56%,较大22%,一点14%,根本不相关8%。

合理的营养对体育教育专业考生会有哪些作用?保持健康 76%,运动能力的物质基础 48%,体力适应30%,运动恢复24%,伤病治疗10%。

2.4 运动补液的问题

调查显示,体育教育考生的补液情况如(表2):

专业的运动饮料,以低聚糖为主,配以葡萄糖、蔗糖、果糖,可以及时补充能量;同时它含有适量电解质和维生素,能补充汗液中丢失的微量营养素。体育高考一般在4、5月间,此时天气渐渐炎热,进行大强度的运动后,人体容易大量失水,丢失维生素和电解质,在运动的间歇应注意补充健身饮品,在天气炎热时还要注意对补充的量加倍,以免引起脱水。由于运动饮料价格较贵,所以在训练中考生通常不会选用,只在比赛或考试时饮用,在平时训练多饮用矿泉水,针对这种情况考生可自己配制简单的糖水或盐水来饮用。

2.5 体育教育专业考生考前营养的补充途径

在体育高考之前可以辅以补充基础性运动营养品、补充运动饮料,但最为基本的是每天合理的膳食,训练中学生的身体情况出现变化,应根据具体出现的问题来调整营养计划,补充有针对性效果的运动营养品。

2.6 体育教育专业考生饮食行为

2.6.1 考生考前吃早餐的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体育教育考生是否有吃早餐的习惯这一问题上,每天按时吃的占70%,偶尔不吃的占18%,偶尔吃的占10%,从来不吃的占2%。这说明很多学生不知道一日三餐的热量百分比,对早餐认识不足。

2.6.2 影响考生吃早餐的因素

经调查发现,造成部分体育教育考生不吃早餐的原因:因为起床晚的占14%,认为吃不吃都一样占36%,怕麻烦的占22%,早上起床没胃口的占18%,其他原因占10%。这种情况下要让考生们充分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多对考生进行营养知识教育,加强监督,让考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6.3 对有益于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提高的饮食行为的掌握

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与大量的运动训练下,体育教育考生应掌握一定的饮食行为知识,有些考生平时只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可能导致某些维生素的缺乏,会引发身体产生多种不适症状,从而影响运动成绩。因此,体育教师或是家长应经常对考生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以及加强监督,让其掌握更多有益于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提高的饮食行为方面的知识。

3 小结

1.调查结果

体育教育考生在考前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上有许多差异,仍然有大部分考生对知识的掌握非常贫乏,没有意识到考前营养的重要性,在饮食行为上有许多的不足之处。

2.结果产生的影响

虽然体育考生的运动成绩与训练过程中的饮食及营养的补充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可事实上仍然有许多的体育考生对考前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不甚了解,不懂得摄入的能量或营养素不足会造成考生的运动性疲劳和损伤,由于缺乏正确营养方面的知识而导致了许多不必要问题的产生。

4 建议

在考前对体育教育考生进行营养教育非常必要,运动营养学可作为进行营养教育可选的教材,可提高体育教育考生营养意识和知识,改善考生对营养的态度,完善自身饮食行为的有力帮手。不论是学校、教练还是家长都应在体育教育考生考前的营养问题上多下些工夫,加强对考生的监督与指导,让考生在考试时以最完美的身心状态进行应战。

摘要:以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高考体育加试之前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一次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教育考生在考前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仅限于常识,认为考前营养补充对运动成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考生考前的饮食行为比较合理,几乎没有体育教育考生使用营养补品。

关键词:体育教育考生,考前营养知识,常识,营养补品

参考文献

[1]朱明元,黄忆明,方继,等.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2,9(5).

[2]蔺新英,姜希洪,刘-,等.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的调查[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41(4).

[3]晏渠如,龚媲姝.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

[4]杨正云.海口地区大学生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2003,21(2).

[5]黄敏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运动营养教育效果评价[J].汉江大学学报2006,34(1).

[6]李翠霞.广西体育专业大学生营养状况及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6,25(4).

[7]袁凌燕,姚鸿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营养与能量消耗状况调查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4).

[8]王橹.高考体育专业学生的考前运动营养[J].田径,2005,(5).

[9]杨志民.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营养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3).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9

关键词:医专学生,合理用药知识,调查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合理用药定义为: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他们的临床需要, 药物的剂量符合他们的个体需要, 疗程足够, 药价对患者及其社区最为低廉。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且其生理和心理发育趋于成熟的重要时期, 正确了解合理用药知识, 合理使用药品, 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顺利完成学业, 乃至对他们今后的事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医专学生对用药知识的掌握现状, 笔者对某医专学生的用药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了调查, 为今后开展合理用药的知识教育、指导学生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对某医专不同专业一~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742份, 回收有效问卷726份, 有效回收率为97.84%。其中, 男生145人, 女生581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58人, 护理专业学生125人,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152人, 药学专业学生291人;一年级学生453人, 二年级学生273人;年龄为17~23岁。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参考有关文献, 结合医专学生特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用药知识、对合理用药的态度、用药行为以及用药知识的来源等。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统一指导语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 答卷不记姓名, 要求被调查者单独填写, 填完后当场收回。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 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专学生合理用药知识知晓总体情况以及男女生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的比较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医专学生对合理用药知识的知晓率大部分在60%以上, 明显高于广州某高校学生的用药知识知晓率[1], 这可能和医专学生接受医学教育有关。但对“发热和咽痛症状减轻时, 抗生素可停用”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9.6%, 在抗酸药的服用方面回答正确率只有30.6%。医专男、女生大部分合理用药知识知晓率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P<0.01) , 女生用药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男生。一年级学生对“发热时并非首选抗生素来退烧”、“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做过敏试验”、“有些药物会对造血系统造成损害”、“中药无毒副作用”和“中药无保质期”等的知晓率低于二年级学生, 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 这可能和二年级学生已经开设药理学以及相关专业课程有关。

注:与男生比较, *P<0.05, **P<0.01;与一年级比较, △△P<0.01

2.2 医专学生合理用药知识知晓率在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对“局部用药不会引起全身不良反应”、“为了尽快痊愈可以自行加大药量”、“发热时并非首选抗生素来退烧”、“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之前必须做过敏试验”、“有些药物使用后会对肝肾造成损害”、“使用抗生素越新越贵效果越好”、“维生素过量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等的知晓率明显低于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和药学专业, 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P<0.01) 。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发热和咽痛症状减轻时, 抗生素可以停用”等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其他专业, 这可能和各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关。

注:与其他3个专业相比, *P<0.05, **P<0.01

2.3 医专学生对合理用药的态度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医专学生对药剂师提供的内服药的剂量和信息、中药的剂量和信息还是比较信任的, 分别占84.3%和85.7%, 但是对药剂师提供的咨询信息和保健品剂量、信息的信任度较低, 分别只占56.7%和68.7%。这说明医专学生对医院药房药剂师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社会药房药剂师的信任度。

2.4 医专学生合理用药的行为 (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医专学生的不良用药行为比较严重。90.2%的学生在药店里购买过非处方药, 55.0%的学生在药店里购买过没有处方的处方药, 40.0%的学生曾经把处方药给别人使用, 40.7%的学生中西药一起使用, 89.7%的学生使用过朋友推荐的药物, 71.5%的学生服药时常自行增减剂量和增减服药次数, 68.7%的学生曾经在医院拿到处方而到药店里配药, 74.4%的学生拿到特别的药物剂型 (如喷雾剂) 不咨询医生, 33.7%的学生去看医生的时候不把自己现在正在服用的药全部带上, 44.9%的学生感冒时不论是否有医嘱, 均会服用抗生素, 79.9%的学生就医时不主动告知既往用药史。

2.5 用药知识来源方面

本次调查显示, 医专学生的用药知识30.3%来自医学科普书籍, 13.4%来自药品广告, 4.3%来自互联网, 59.2%来自医生或护士, 22.0%来自课堂教学, 29.9%来自父母, 12.4%来自朋友;他们所使用的药物61.3%是从药店购买的, 44.8%是从医院购买的, 6.6%是从父母处获得;9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合理用药知识教育。

3 讨论

3.1 医专学生的用药知识、行为现状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表明, 虽然80%以上的医专学生在用药方面有正确的态度, 但在合理用药知识和行为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 尤其是口腔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的学生。医专学生对合理用药知识的知晓率虽然大部分在60%以上, 但对“发热和咽痛症状减轻时, 抗生素可以停用”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9.6%, 在抗酸药的服用方面正确率只有30.6%;一年级学生对“发热时并非首选抗生素来退烧”、“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之前必须做过敏试验”、“有些药物会对造血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中药的毒副作用和保质期”等的知晓率明显低于二年级学生 (P<0.01) 。医专学生的不良用药行为亦比较严重。20.1%~91.8%的学生存在不良用药行为, 这些不合理的用药行为势必会加重其用药负担, 并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3.2 医专学生的合理用药知识教育亟待加强

药物不合理使用的问题, 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较普遍存在, 对人类的生存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强调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国内外医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为此, 在呼吁各级政府加大卫生经费投入力度的同时, 还需加强对广大民众合理用药的知识宣传教育和用药指导, 宣传合理用药的必要性和自我用药的基本常识, 改变公民不合理用药的习惯, 提高广大民众的健康水平。卫生部在2003年召开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研讨会上指出, 提高医师合理用药和药物治疗水平, 要从医药学校学生开始, 全面对其加强合理用药教育。本次调查显示, 医专学生的用药知识不容乐观, 用药知识59.2%来自医生或护士, 30.3%来自医学科普书籍, 29.9%来自父母, 只有22.0%来自课堂教学, 而且9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用药知识教育。因此, 有必要通过开展专题健康教育来提高医专学生合理用药的知识水平, 改变其不良用药行为, 这必将对改善医专学生合理用药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 并对他们今后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诸多有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行为决定态度 篇10

其实这样的做法对企业和员工来说,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常常事物的普遍表现为:思维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过程,过程决定结果。所以管理者就会错误地以偏概全,认为“态度决定一切”,从而采取了错误的做法。

这可真是很大的认知错误。比如说,中国人在态度上普遍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健康有害,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的烟民数量在以每年300万的速度增长,每年都有70万人死于吸烟。证据显示:每星期有差不多1万左右的中国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中国每年销售的香烟高达1.6万亿支。而中国人自己就消费世界上1/3的香烟。

有个真实的案例:1923年,山东一个女人被强盗强抢上山并拜堂成亲(行动),一起生活6年后(行为),家人带官兵解救了她,但她不愿离开那个强盗,理由是一起生活这么久,她爱上了他(态度)。

实践出真知,我们找到了一个有效的管理原理,那就是“行为决定态度”。

管理一个企业就好像管理一个小型的国家,必须用系统的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长期坚持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改造企业员工态度或理念的目的。

体育态度与行为 篇11

1 影视剧吸烟镜头的存在情况

国际上有大量的研究表明, 吸烟镜头在电影电视中广泛存在。对美国1996至2004年销售较好的100部电影调查发现, 1996年, 96%的电影出现了吸烟镜头, 在其中100%的R级电影 (限制级电影) 和93%的青少年级电影中出现;虽然在2004年, 这一比例在R级电影中有所降低, 但仍然达到了88%, 青少年级电影中为73%[2] ;吸烟镜头时长平均占所有电影片长的0.5%, 最高达到25%。在新西兰的电影中吸烟镜头出现比例为70%, 平均每部电影中出现3.8个吸烟镜头, 持续时间为43 s[3] 。在德国1994-2004年销售较好的398部电影中, 74%出现了吸烟镜头[4] 。

吸烟镜头不仅仅充斥在各个国家的电影之中, 在电视剧等电视节目中出现率也非常高。日本2001-2002年放映的14部电视剧, 将总共136 h 42 min的电视节目分为3 min长的片段 (共2 734个片段) , 其中有205个直接描述吸烟的镜头, 有387个镜头与吸烟相关[5] 。Rob等[6] 对2004年新西兰电视中的120个节目进行分析发现, 这些电视节目中有25%至少出现了1个吸烟镜头, 总的吸烟场景数为152个。在德国, 有研究对其四大主要电视频道15:00-24:00播出的节目进行了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395个电视节目中, 出现吸烟镜头的比例达到45%[7] 。另一项研究专门调查了1985-2004年德国流行的犯罪连续剧, 其中吸烟镜头出现比例为97%, 平均每集就有5个镜头描述吸烟[8] 。

吸烟镜头在诸多国家的影视剧节目中广泛存在, 在中国影视剧中十分泛滥。赵凤敏等[9] 对2003年2-4月收视率较高的8部电视剧和10部电影进行调查发现, 被调查的10部电影烟草镜头出现率为100%;平均每部电影出现26次, 最多一部达到111次。在接受调查的8部电视剧中烟草镜头出现的比例为77.7%, 平均每集有6个烟草镜头, 最多的一集达到14个[9] 。耳玉亮等[10] 调查了2004-2005年影视剧中吸烟镜头的出现情况, 共调查了29部电影和16部电视剧, 结果在15部电影中出现了吸烟镜头, 共计134次70.7 min;有10部电视剧出现了吸烟镜头, 共计485次628.5 min[10] 。吸烟镜头在国内流行的动画片中也屡见不鲜, 如《猫和老鼠》、《大力水手》等都出现了很多明显的吸烟镜头[11] 。可见国内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存在情况也很普遍。由于在国外许多国家电影都施行分级制度, 但是中国并没有, 这无疑加剧了青少年对吸烟镜头的暴露情况。

2 影视剧中吸烟镜头的内容分析

几乎在绝大部分的电影中, 吸烟都体现着个人魅力, 或是身份的象征。Gina等[12] 研究发现, 在电影中女性的吸烟镜头常常被用来描绘角色人物控制自己的情绪、显示权力或性感、提高个人形象或自我形象、控制体重、给自己以舒适感和安全感等;而男性吸烟则往往被描绘成用吸烟来增加其男性魅力, 或刻画一个具有力量、威信或强权的角色, 增强兄弟哥们的关系, 将他们自己定位成“保护者”等。有研究发现, 美国电影中吸烟镜头正面描绘和负面描绘比例达到了11:1, 且由吸烟导致的死亡中无一与吸烟导致的疾病相关[13] 。澳大利亚也有研究发现, 电影中吸烟镜头被描绘成社会可以接受的比例远远高于不可接受的比例[14] 。

在电视中吸烟镜头情况与电影中相似。来自日本的一项研究发现, 在308个电视镜头中, 只有1个镜头清楚地描绘了吸烟的负面影响[15] 。新西兰也有研究证实, 在电视节目中吸烟相关的镜头大部分都是对吸烟中性或者正面的描述[6] 。

由此可见, 吸烟镜头不但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影视剧中, 并且对吸烟的正面描绘远远超过了负面描绘, 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吸烟行为的公众形象, 同时掩盖了吸烟能够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事实。虽然没有研究证明影视剧创作者是有意美化吸烟, 但是吸烟镜头在荧幕中的大量正面形象不得不引起重视。

3 影视剧中吸烟镜头对青少年吸烟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对人群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烟草广告[1] 。因为这些吸烟镜头贯穿在影视剧中, 使得观众降低了收看广告时的戒备心理, 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熏陶, 潜移默化地对态度和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影视剧中对吸烟的正面描绘, 使得人们错误地认为吸烟是可以接受, 甚至是很好的事情[16,17,18] 。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对待吸烟态度都将受到影响, 从而在整个社会层面为吸烟行为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在美国, 每年由电影中的吸烟镜头造成的青少年吸烟者超过390 000人[1] , 这足以替代美国每年由于吸烟而导致死亡的443 000人[19] 。有研究证实, 收看电视与青少年开始吸烟有密切关系[20] 。

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往往对青少年的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使得青少年认为吸烟是受社会认可的, 是非常“酷”的行为, 有缓解压力的作用, 而吸烟对于健康的危害在电影中根本感受不到[16] 。有研究发现, 虽然电影中吸烟镜头出现的频率要高于现实生活中的吸烟流行率, 但是青少年认为电影中吸烟镜头的频繁出现是对现实的一个准确反映, 由于错误地感觉到电影中反映的吸烟是很常见的行为, 且以为这种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流行率很高, 他们往往对这些吸烟镜头采取无所谓的态度[17] 。

随着态度的改变, 青少年的行为也受到严重影响。美国的一项队列研究发现, 青少年吸烟镜头高暴露组吸烟的可能性是低暴露组的3倍;最高暴露组在随访结束后有17%的学生开始吸烟, 而低暴露组这一比例仅为3%;归因危险度分析之后发现, 在该队列中开始吸烟者中有52.2%是由于电影中的吸烟镜头所引起[21] 。另一项纵向研究发现, 青少年级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对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归因危险度为0.35[22] 。有研究发现, 当电影中的吸烟镜头是通过深受青少年喜爱的电影明星来展现时, 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尤为明显[18,23] 。

在德国同样有研究发现, 流行电影中存在的吸烟镜头能够对青少年吸烟产生重大影响。在该研究中, 接受调查的5 586名学生开始吸烟的比例与电影中吸烟镜头的暴露情况呈剂量反应关系, 在按暴露率进行分组的4组调查对象中, 曾经尝试吸烟率从低剂量组到高剂量组分别为17%, 35%, 47%, 64%;而这些调查对象的现在吸烟率也与其电影中吸烟镜头暴露情况显著相关, 现在吸烟率按剂量组从低至高分别为3%, 8%, 14%, 25%[24] 。

不仅在高收入国家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对人们吸烟行为和态度有所影响, 在收入偏低的国家也证实有同样的问题存在。在墨西哥的一项横断面调查中, 接受调查的3 876名墨西哥初中生在他们收看的电影中吸烟镜头平均暴露51.7 min;电影中吸烟镜头与这些学生的现在吸烟和过去吸烟均显著相关, 并且更加倾向于对吸烟采取支持的态度[25] 。中国也有研究注意到电影中的吸烟镜头是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危险因素之一[26] 。

大量研究证实, 青少年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很长, 因此暴露于影视剧中吸烟镜头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有研究发现, 美国儿童少年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2 h的比例为44%, 31%的土耳其儿童平均每天看电视超过4 h, 法国儿童中每天看电视的比例高达97% (平均每天3.6 h) , 37%的香港儿童每天看电视超过4 h[27] 。2002年中国大陆青少年每天看电视超过2 h的比例为21.5%, 略低于上述其他国家, 但是随着这些年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视的普及, 青少年每天看电视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27] 。有纵向研究证实, 青少年开始吸烟率与看电视的时间显著相关, 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5 h的青少年吸烟的比例是每天看电视时间少于2 h青少年的6倍。而每天看电视时间在4~5 h的青少年开始吸烟的比例是少于2 h的青少年的5.4倍。虽说没能确切证明此影响与电视剧中的吸烟镜头有关, 却间接反映出了电视剧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20] 。

因此无论在发达国家, 还是一些中低收入国家, 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和态度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对控烟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4 降低中国电影电视中吸烟镜头影响的措施

吸烟镜头在各国的影视剧中广泛存在, 对青少年的吸烟行为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此, 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 对影视剧中吸烟镜头的危害进行控制。如美国等国家采用了严格的分级制度对电影进行分级, 使得青少年暴露于不适合其观看的镜头比例大大降低。然而在中国, 由于种种原因, 尚未制定严格的分级制度。因此, 如果想在中国降低影视剧中吸烟镜头的影响,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下面是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的几个降低影视剧中吸烟镜头危害的措施。

4.1 对影视剧创作者进行宣传教育

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数量显然与创作者的意识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 在影视剧中安排角色在镜头前吸烟时, 有时候是为了剧情需要, 体现主人翁的焦虑不安、桀骜不驯等心理。然而如果对创作者进行宣传教育, 他们就会认识到, 如果要体现角色的心理或者达到其他艺术体现的目的, 吸烟并不是唯一的, 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使他们认识到, 正面的吸烟镜头对人们吸烟行为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的种种负面影响。除此之外, 从商业角度来说, 有研究表明, 吸烟镜头的数量多少与电影的销售率并不相关, 事实上大多数电影中吸烟镜头都是不切实际的, 而且对于情节发展和人物刻画都不是必须的。因为吸烟镜头的数量与电影成功与否毫无关系, 那么减少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就不会对电影在商业上造成任何损害[28] 。如果影视剧的创作者能够认识到这些, 并且在创作阶段就有意识地避免在镜头里安排出现很多对吸烟镜头的正面描述, 那么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就能够在源头上减少。

4.2 严格审核

以宣传教育的方式从源头上降低吸烟镜头的存在情况非常重要, 然而要从根本上使影视剧创作者在拍摄作品时不再随意地对吸烟行为进行正面地刻画,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审查制度和标准。在国际上, 有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电影和电视剧的分级制度, 对于每个级别允许拍摄的内容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过去美国电影分级制度中, 儿童吸烟镜头一直是电影分级的一个重要评判因素, 而在2007年美国电影协会 (MPAA) 规定, 所有正面的吸烟镜头将作为电影分级制度的指标之一, 含有正面描述吸烟镜头的电影都将有可能被定为更高的级别[29] 。中国实行的是电影审查制度, 然而各种标准并不明确, 虽然在《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了禁止利用电影电视发布烟草广告或者变相发布广告, 但是无论《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 还是《电影管理条例》, 都没有对吸烟镜头有任何相关的规定, 仅仅在《电影剧本 (梗概) 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中提到在电影中有过分表现酗酒、吸烟及其他陋习的应删减修改。但是该通知中对“过分表现吸烟”没有给出明确标准, 因此并不能对影视剧的创作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需要制定更严格的审查制度和更明确的审查标准, 如果能够使含有过多对吸烟正面描绘镜头的影视剧通不过审核, 那么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中一定会刻意避免在荧幕上安排出现很多的吸烟镜头, 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

4.3 父母限制

大量研究证实, 影视剧中的吸烟镜头对青少年的危害巨大;而父母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引导者, 完全有能力降低影视剧中吸烟镜头对青少年的危害。有研究发现, 在控制了社会环境等一系列混杂因素之后, 父母限制观看R级电影的青少年开始吸烟的比例显著低于不受限制的青少年[30,31] 。这种效果在父母不吸烟的情况下尤其明显, 并且父母限制的程度与青少年开始吸烟的比例呈剂量反应关系:与父母从来不准观看R级电影的青少年相比, 偶尔能够看的青少年开始吸烟的相对危险度为4.3, 可看几次或者一直都可以看R级电影的青少年开始吸烟的危险度为10.0[30] 。由此可见, 父母在降低影视剧中吸烟镜头对青少年的危害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 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父母们了解吸烟镜头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不良影响, 并且使他们认识到如果能够减少青少年对吸烟镜头的暴露, 带来的危害会大大降低。同时, 如果青少年观看到的正面吸烟镜头, 父母可以顺势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 扭转这些正面描写使青少年就吸烟行为产生的错误认识, 从而将影视剧中吸烟镜头对青少年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4.4 在影视剧播放之前放映一段反吸烟广告

上一篇:体会与建议下一篇:全国现代物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