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4-06-08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精选8篇)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1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1 一个值得深思的案例先看一个统计数据。

在最近50年中,全球有95%的重大创新、发明都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中50%在美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5%中,有一半发生在印度,其次是巴西,再次才是中国,而我们的人口占世界是1/5。

作为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原因是由于缺少在国际上居于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不仅技术领域如此,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也不例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亦曾长期空缺。

再看一堂美国小学科学教学的录相课。

这堂课的内容是学习人体和动物消化系统,老师带领学生去观察猪的消化器官。完全由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动手操作。先观察各部分的结构及形状,再用刀把胃、肠解剖开,通过看、闻、捏等方法比较胃、小肠、大肠里面的东西有什么不同。最后讨论为什么会这样,思考小肠是怎样吸收养料的,讨论十分激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孩子们都情绪高涨,观察细致认真,小组的合作气氛浓厚,个人发言大胆,谈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会,没有胆怯,也没有大呼小叫或一惊一乍等现象。整个过程显得井井有条。

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他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于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观察、实验,科学的行为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日常学习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我们所期望的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这正是我们的科学教育的薄弱所在,这也许就是我们国家的公民科学素养低下与民族创新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涵义及重要性。

能够对自然现象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

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

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并能够根据科学事实修正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与人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形成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用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在科学素养的构成中,知识不是唯一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与知识“三分天下”,或者说是构成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

三维目标是相互依存、互为基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整个科学活动中的导向性因素,起着决定方向的作用。

“没有情感加温的知识是僵硬的、死板的”(马卡连柯语)。

中学科学课程教育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不是关于这个物质世界组成、运动等的专门知识,甚至也不是用来研究他们的那些特殊技能,而是影响他们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影响更广,持久性更长。3 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目前,科学课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还远没有成为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觉行为,而一些教师即使有了这样的意识和教学行为,也常常发生很大的偏差。

大的背景是,在我国科学发展和科学教育的历史上,由于现代科学是在救亡图存的特殊背景下传入中国的,所以对现成科学知识的获得,对科学实际功用的重视,远远超出了对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重视。

小的背景,那就是长期的应试教育我国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基本上指向两个方面:

第一,强调科学教育应授予学生以传统的科学学科体系,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基本结构、概念及符号系统,达到贮存、检索、迁移的目的。只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培养;

第二,把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育看作是为了培养科学家和专业人才,只重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许多教师对这三维目标的整合还心存疑虑,担心“三分天下”后会导致知识和技能的弱化。

课堂上要想在后两者上有所发挥,就有牺牲知识和技能的危险。

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的,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多的是隐性的。

教师现在还很难看到,后者的积累到底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抱着知识本位不放的根本原因所在。

把三者割裂开来,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而没有看到,在一个好的学习活动中,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维目标。

就目前教师的基础来说,三者的有机整合仍然是可行的。真正的困难在于,教师还没能跳出知识本位的思想,以及摆脱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习惯。

对于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何评估,一直是国际性的难题。正如专家所说的“不可能把人的发展目标完全精细地量化,智慧是不能被测量的。”

在很多科学课堂中,科学教育只剩下了科学知识的教育,层层窄化,使得科学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发展到与科学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

“通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等等这样大而无当的情感目标。

教师设定这些教学目标只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程式而已,只是呆板地套用了一些时髦的标签,对教学实际起不到任何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也根本就看不到教师试图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做的任何努力。很多教师为了达到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效果,将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演变成了政治思想教育,或者采用庸俗的说教方式来试图达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下面两个教学片段就是很好的例子。片段一: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二章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刘翔雅典夺冠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播放刘翔雅典奥运会110米栏夺冠的视频。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完成合作学习交流卡。

老师提问:你对刘翔夺冠有什么感想;为了进一步提高刘翔的运动成绩,你认为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将你们的讨论结果写在合作学习交流卡上。学习小组一:我们非常激动。学习小组二:我们激动的无以言表。(学生及听课教师哄堂大笑)

师:大家的感想就这么简单?教师将网上的评论投影在屏幕上,师生一起点评。网上评论1:路透社:新飞人诞生,尘封11年的记录被打破。………网上评论2:香港各大媒体盛暂刘翔。显然,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的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里面并没有蕴涵任何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从德育渗透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观看录象的过程中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这种渗透,学生确实看得十分激动,那么,后面的讨论、交流及提问还有什么必要呢?这样的提问和回答都显得很庸俗,甚至会淡化前面的体念。由于长期以来,整个社会(包括学校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极其教育方式的影响,使很多教师误以为科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就是政治思想教育,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说教就可达成。片段二:高中生物必修第三章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

教学目标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酶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评,不崇拜权威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2.酶的发现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过一些有关酶的知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人们对于酶有着怎样的认识过程?大家阅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按照表格内容分别提问(教师提问时注意要学生意识到实验设计的巧妙性)。教师:从上面这些实验中,对我门的学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和方法?学生:茫然无措(因为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且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教师:不崇拜权威,敢于实践,重视实验………学习科学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性质和科学本身。

这些内容不但充满着科学家的无穷智慧,也体现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为克服各种艰难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

一方面它们是学生进行思维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良好素材;

另一方面,更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好材料。

因此在确定其教学目标时,应该突出的是三维教学目标中态度、情感、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科学史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的全貌,而科学重大发现的全貌绝不仅是教材中呈现的几个成功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必须是成为一个学生的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所以不应采用简单告知的方法,更不能采用说教的方法。

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体验、感悟,再来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反而使它变得很俗;

如果学生没有这样的体验、感悟,即使说得再漂亮也是很无力、很苍白的。

所以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中,必须坚决屏弃讲授或者说教的方法。

片断三

初中科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不明教学过程: 教师布置学生分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守恒测定”活动。

由于实验设计上的问题及学生操作的不熟练,在学生还没来得及塞紧瓶塞时就已有部分白磷燃烧产物(烟雾状的五氧化二磷)从锥形瓶中逸出,致使原来平衡的天平不再平衡,而这一切学生也都看到了。

当老师在学生们完成了这一“不成功”的活动后提出:“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质在反应前后质量如何?”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相等!”,回答得整齐而又斩钉截铁。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因而也是老师需要的答案。

由于活动的要求不高,许多活动的结果都会与理想的结论之间存在差异,可很多教师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常常置事实于不顾。

于是,本来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现在却起了相反的作用。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研究了物体在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时,高度跟下落所需的时间的关系,实验数据如右表:

(1)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高度跟下落所需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是:。

(2)如果物体从10米高度处自由下落,按你所得出的关系,可以得到物体下落的时间为

秒。教师先让学生列举了大量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

化学反应,然后请各组学生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变化做一下猜测。生1:肯定变了,而且是变小了,不然蜡烛怎么会变短呢?(学生的逻辑)生2:不见得,你看铁生锈后似乎质量越来越大了。生3:老师让我们讨论的是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而你们只关注的是反应中某种物质的质量。你看,比如铁生锈,不能只比较铁与铁锈的质量,反应之前还有氧气参与呢。生4:有道理。能测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吗?教师:同学们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很好。但我们要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确凿的证据。想想能设计实验去验证吗?科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实施途径

首先必须明确,科学的态度、情感是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科学发展的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种科学信念与科学习惯。而科学价值观则更多地表现在科学精神方面,是在对科学真理的探索过程中,在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要达到这一目标和要求,在实施中首先要对课程具体目标中在这方面的要求常记于心,并渗透于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之中。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给予学生感受和体验,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对科学的好奇心。好奇心并不用教师来教,恰恰相反,怎样避免压抑这种好奇心才是一个应该关注的问题。

不要让学生把自己仅限制在经验性问题上,要提出一些需要对答案作出解释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

对于“为什么植物在黑暗中不能生长?”的问题,科学家可能会反问,“植物不能在黑暗中生长,是真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或者“如果是真的,我们怎样来证实?”。

4.2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科学思维方法和从事科学工作的基础。

科学总是要报告和记录你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你想象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你认为老师要的东西。

因此不要随意修改自己的记录,不要因为与其他人得到的结果不同而改变自己的结果,如果你的观点与他人不同也要照说无妨。要强调记录的真实性,而不是获得正确的结论。

应该根据结论是否与提供的证据一致来判断,而不是根据书中的答案来判断。

4.3 明确科学是开放的、发展的。现代科学哲学认为,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的本质并不是证实真理,而是不断发现以前真理的错误,不断更新真理。

科学知识强调的是确定性,而科学精神强调的是不确定性,强调科学精神就是强调怀疑的、批评的和创新的精神。

学生步入学校后,应该鼓励他们不断地询问:“我们怎么知道这是真的?”4.4 领略科学史,培养探索精神。科学史不仅强调科学上的巨大进步,同样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大部分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来自于数百年知识的逐步积累。

甚至不应将历史仅仅聚焦在几个伟大的科学家身上。各种各样的人,当然也包括学生们自己,已经并且正在继续做着科学的工作。科学的态度、情感、价值观既不神秘,也不是科学家专有的,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它,因为这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受用终生,而且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以及个人处于何种环境中。但是它不像传授知识一样可以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亲自参与活动,去日积月累,感受、体验与内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成,不是通过一、二节课就能立竿见影的。

长期的点滴积累,汇滴成溪,奔流升华。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2

然而, 由于态度类目标的内隐性和不可测量性, 尽管理论研究已经有长足发展, 但对于教师而言, 依然无法较好地驾驭“体验学习”之于心灵感化、价值体悟的意义。本文遵循体验学习的“主体性、情感性、情境性”的特点, 结合科学课程的学科特点, 提出如下若干可操作性的策略。

一、非预期策略

非预期策略是指教师通过精心创设情境, 恰当处理教学内容, 使呈现的内容超出学生预期, 引发学生的兴趣情绪, 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心向, 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预期和实际结果之间的落差还能在无形之间引起学生对求真、质疑等科学精神品质的领悟、内化。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 已具有某种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 总是试图以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当学习者发现不能用头脑中已有知识解释新问题或发现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悖时, 就会产生“认知失衡”及相应的“紧张感”。为了消除紧张感, 人就会产生认知需要, 萌发渴望探索的强烈愿望。虽然设置认知冲突可以说已经是一种耳熟能详的教学方法, 但过去一直是从学习新概念, 至多是从发展思维的角度使用的。其实, 在科学教育中如能善加利用, 在促进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方面也具有显著的效果, 因为认知冲突引发的探究愿望经多次强化后, 学生对科学的情绪会由一开始不稳定的、中性的惊奇感逐渐转化为恒定的、正向的兴趣感, 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学科情感。

这一策略在教学中运用的关键在于“出奇制胜”, 即巧妙地利用尽可能超出学生预期的现象来创设情境, 使其惊奇地发现其中不可思议的事实, 引起学生认知失调, 引发欲进一步琢磨、推敲的兴趣情绪。要达到非预期的效果, 最根本地是要熟悉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进而有意识地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反差”性资源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著名小学科学特级教师路培琦在《连通气球》一课中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个大一点的气球, 一个小一点的气球, 通过一根管子连接起来后, 这两个气球会有什么变化吗?”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即在于教师事先已经预料到学生会根据原来持有的“平衡”概念去解决新问题。不出所料, 全班49个人, 有39个人都认为“大的变小, 小的变大”或者“变成一样大”, 只有1个学生认为“大的变大, 小的变小”, 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 在反思环节实验假设和结果的鲜明对比又让学生对诸如求实、质疑之类的科学精神有了刻骨铭心的体验。这一策略的核心除了问题情境的设置外, 还必须注意探究过程和探究活动结束之后, 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实验结果的得出, 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以及如何从猜想到结果之间的过程进行反思评价, 并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这也是体验教学的一个环节。因为一方面儿童的抽象概括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都还处于萌芽阶段,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深刻的领悟活动的意义;另一方面, 由于体验的主观独特性, 个体体验到的内容及其深度和广度都存在差异, 所以需要组织并引导受教育者互相进行开放性的对话, 交流当下的感悟, 共同提升体验的水平。

二、“触摸自然”策略

触摸自然作为又一种尊重儿童自然天性的策略, 是指让学习者有机会与自然展开丰富多彩的交往, 引导受教育者全身心地置身其中, 或直接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或直接感受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及其后果。在这种具有冲击性的直观场景中, 唤醒儿童的体验, 激发其对自然的探究欲望、依恋情感、伦理精神、审美体验等自然意识。

有人说, “人曾是, 而且永远是大自然之子, 因此应当把他同大自然的血肉联系利用来向他介绍精神文化财富。”儿童是自然之子, 他们生来就具有感受自然现象的生理基础, 即天生敏锐的感觉器官和丰富细腻的感情。自然以千变万化的形式迎合儿童的感觉, 以其多面性、易变性、全方位性的形式美展现在儿童面前, 源源不断地给儿童的感官提供新鲜的养料, 使其感觉更敏锐, 感情更丰富。对他们来说, 绽放花朵的鲜艳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等种种生命现象都是津津乐道的话题;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与自己息息相通、亲密无间的朋友。在那里, 孩子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他们活泼好动、天真好奇的天性, 可以充分自由地任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驰骋。正如科学家在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洞察到世界内在的和谐、秩序、统一时, 会产生最幸福的体验一样, 孩子们也因为自己发现了大自然的内在规律与和谐的关系而感到自豪。而且, 大自然本身就是诱发体验的理想介质。因为日出之霞、月涌江流、碧波寒烟、林海松涛等自然界的奇景为人类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审美领域。而感知所接触的直观形象、富含美感的实际事物最容易引发人的体验。当一个人能够体验自然之美时, 他就能够为发现她的美而欢呼雀跃, 为她的美遭到亵渎而义愤填膺。而且他们受到这种美的感染越深刻, 去创造美的欲望就越强烈。

另一方面, 从科学本身的特点来看, 科学教育也应该回归自然, 充分利用自然这本价值连城的书。因为科学研究过程的直接起点虽然是“科学的问题”, 但科学问题最终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产生并得到解决的。高山峻岭、江河湖海、飞禽走兽、花木虫鱼、四时八节、星转月移, 无一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特别对于儿童来说, 他们天生就有一种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倾向, 而自然所具有的形象、直观、可感的特点, 又非常符合其思维水平, 所以给学生提供野外考察的机会, 其实就是给他们的好奇心、问题意识和对自然的探究欲望、依恋情感搭建舒适的温床。也只有不断地让自然界的鲜明形象去滋养学生的意识, 让自然现象的美和无限的复杂性成为理性的永恒源泉, 才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成为一座“匀称的建筑物”。

我们呼吁, 不能因为安全顾虑“倒洗澡水把孩子也一起倒了”, 把儿童当儿童看, 科学教育必须面向自然, 必须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各种“到生动思想源头旅游”的机会, 使大自然能结合到科学教育的整体中去, 充分挖掘发挥自然这个大课堂的价值。

三、艺术化策略

科学是整个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岛屿, “它必须和其他东西融合在一起, 并且作为我们全部精神经验的一部分, 就像别的部分一样自然地被使用。”艺术化策略是指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互不相干的观念, 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巧妙灵活地运用各种艺术形式, 如绘画、音乐、诗歌等, 创设具有感染力的艺术情境, 借助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 领悟科学的真、善、美和人道主义精神。

早在民国时期, 蔡元培就批评那些专事科学的人“太偏于概念, 太偏于分析, 太偏于机械作用, 毫无生趣、毫无情趣、毫无创造热情, 导致心理失调”。的确,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 科学与艺术始终是互相渗透的。虽然在思维方式上, 科学侧重逻辑思维, 艺术侧重形象思维, 但这绝不意味着科学排斥形象思维。相反, “科学起于形象思维, 终于逻辑思维。科学思维从形象走向抽象, 科学家从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开始, 经过小心求证, 最终把握对象的实质。”两者都要求有深刻的创造性思维, 都遵循哲学和美学的规律。

而且, “美是心灵的体操”, 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从心理学上说, 由于审美状态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能在身心的更深层次中诱发出更为巨大的潜在力量, 使心理能量得到最大释放。因此, 审美过程较之认知过程能更充分地调动主体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在更本原的层次上丰富与提高人的精神世界。正因为艺术形式浓厚的审美性特征, 艺术与情感、与体验的这种内在关联性, 所以各种艺术手段都是激发人的情感体验, 也是体验教学的重要媒介物之一。

具体在教学过程中, 在涉及到科学教育中有关某一物体各部分的联系及其功能的话题, 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比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时, 科学教师可以采用戏剧表演的策略。教育者向学生提供各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情境, 再现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人际或者社会难题, 并使学生以“演员”或“观众”的身份, 卷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中, 作出相应的反应。而由扮演者引起的一系列言语或行动、理智或情感反应, 又成了学生探索的直接经验。借助这些经验, 学生可以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情感, 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 形成解决人际或社会问题的态度。

这种教学方式过去多用于人文学科。但实践证明, 这一方式的合理运用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理智地对待科学的功能, 深刻体会科学的本质, 科学与社会、与自然的理性关系, 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综合性。这因为这一形式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其形式的可接受性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情绪体验容易得到调动和激发, 也易于进入生成体验所需要的“主客统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内隐于情境中的教育内容和道德信念。另一方面, 角色扮演给学生提供了移情, 或者说从他人视角思考问题的机会。而心理学研究表明, 移情体验能促进道德动机的内化和道德信念的形成, 使外在的必要性化为内在的情感需求, 外部的道德规范变为内部的道德信念。

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活动的某一环节, 借助一些对比鲜明、具有震撼力的照片、影像信息、音乐手段来诱发学生的体验。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主题时, 当耳畔响起诸如《丹顶鹤的故事》般凄美感人的音乐时, 当眼前呈现一些触目惊心的照片或者录象时, 物化的教室会逐渐转变为一个情绪涌动的体验场。在体验场中, 教师只要稍加引导, 处于此情此景中的学生就可能从内心深处喷薄出一股深刻的负向情感体验, 并不由自主地萌发一种保护的渴望, 并且这种渴望是根深蒂固、挥之不去的。

此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某个科学主题创作诗歌、童话、科学幻想小说。在创造性的写作过程中, 学生因为常常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 将自我置身于和客体同一的位置, 所以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会产生更深刻的审美情感。

摘要:理论研究普遍揭示态度类目标的习得应该采用体验学习。然而, 由于此类目标的内隐性和不可测量性, 一些教师依然无法较好地驾驭。本文在遵循体验学习精神的基础上, 结合小学《科学》课程, 提出了“非预期策略、触摸自然策略、艺术化策略”等若干体验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科学》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32.

[2]陈佑清.体验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 (8) .

[3]成尚荣.引领孩子们亲历科学——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89.

[4]张之沧.艺术与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3

初中科学是一门理性思维很强的学科,如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具有人文关怀的感性思维渗透在科学课堂教学,且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呢?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初中科学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主要包括:课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课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及课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三大环节。只有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联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一、在课前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浙教版《科学》教材中,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通道做了重新的调整,学生不仅仅能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而且课前的准备学习如器材的准备、知识的搜集、资料的汇聚、实践的体会,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如在教学《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这一课时,教师课前提出:什么是生物的适应性?选择一种你熟悉的生物,描述它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些什么?要求学生提前准备,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并记录下它们的名称和特点,以备课堂中讨论使用。学生得到教师有趣的问题后,因为充满好奇和兴趣,主动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寻找答案,完成课前准备活动。学生主动寻找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生物,并将它们适应环境的方式统统记录下来,也会利用书籍、网络等工具查找和搜寻。经过这次课前准备,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乐于发现的科学情感。

二、在课堂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教学的场所是课堂,如何在课堂内继续有效地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STS的实现与否、优秀探究品质的形成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养成,因此,课前的一切准备,都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同学们交流自己心得的心情应该是急切的、积极的。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善于与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在上课之前,就要教育学生学会分享自己的成果,首先拿出自己的发现,互相交流,至少让师生、生生互相交流,最后讨论出共同的研究目标、方案,切入主题。在这一方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在交流中,学生的成功感、被帮助感和团队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交流着且快乐着,讨论着且成功着……如在《物质的溶解性》一节知识中,我们让学生们充分讨论交流,他们从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再经教师的指导,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框架,此时,一节科学课才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同时也开始了同学们品德教育的又一层次。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许多实验出现的实验现象有可能与理论上实验现象有出入。当实验现象不同时,教师一定要指导同学们培养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尊重实验事实,不更改实验数据,不违背实验步骤、实验要求,要和同学团结协作,勤于交流,形成生生、师生之间良好的教学氛围。

除了上面两点之外也可以利用科学史,全面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科学家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出生贫寒家庭,只受过一点点读、写、算的启蒙教育,便没有机会上学,但他经过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科学的最高峰,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等等。

三、在课后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科学课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是更加的重要和持久,如何把握好这一教师无法全程加入且完全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环节呢?教师应该找到大量的实例能证实教师安排的真人、真事、真物,这样学生在课后也不会“自由”得无头绪了。比如在学习了《水的利用和保护》这一课后,教师要求同学们课后通过访问找到水污染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初步途徑——实例:大量的鱼乃至其它生物因为水污染而死亡,造成了人类及自然界的惨剧。学生如同耳濡目染,深深感触,那日本的“水俣”灾害、变异了的危险生物、人类的痛苦遭遇……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研究真是太有意义了!

任何一名教师都必须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作用,它的地位并不比知识技能的学习的地位低。因此,只有教师重视了,才能实现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人成才,实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 篇4

——新课程三维目标漫谈之一 全国历史课程研修简报

第2期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

教师们讨论三维目标时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是过程与方法,这个问题常常会难住很多老师。当他们看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感到比前一个目标维度好理解多了。其实,这最后一维目标才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它涉及到很多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为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思考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为什么要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目标中的重要内容?不理解这个问题,老师们就也很难进入目标设计的状态。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这与过去的教育目标有了很大不同。体现在课程目标上就是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过去的思想教育目标。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因为,如果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来看,情感态度是非常个性化的,属于个性心理的范畴。历史教育如果从每个学生的发展来思考,就是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健康的个性。价值观虽然也有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还有共性价值观。所以,我们区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特征并不相同。

举例来说,情感态度很难说有正确和不正确的。一个历史事件导致一个人悲伤,而另一个人高兴,情感只是外在的表现,问题的关键在其内部的个人经历与价值观的取向。笔者在上课时,讲到秦始皇统一的时候,有的学生很兴奋,为统一感到高兴,还有的学生很悲伤,为统一战争和秦暴政中无数生命被践踏感到痛苦。看起来,学生的情感态度不同,但实际上,这两类学生对秦统一的价值取向不一样,才会导致其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情感态度正确或错误,而应当从学生个人经验与价值取向上分析具体情况。

从很多老师教学的现状来看,在课堂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被教师主宰的。个人的情感不能真实地表达,学生们从小学会的是揣摩教师的需求,满足教师的目标,这样的教育只能导致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分离,导致学生双重人格的产生。

高中历史课堂应该成为真实探讨的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独立思想成长的殿堂。如果学生的情感态度都被虚假控制,独立思想与健康人格如何发展?新课程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

因此,要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需要我们转换思路。首先转换的就是:教师们先要搞明白,谁的情感态度?谁的价值观?我们需要的是从学生的情感、学生的价值观来进行教学设计。

价值观的变革是从一种共性价值观向另一种共性价值观转变。个性的因素相对少一些。如高中历史必修一实际上是从政治文明的尺度来看历史的,这就涉及到价值观的转变。过去的革命价值观是强调对立的,是以武力或暴力为基础的。在以武力和暴力为基础的人看起来,妥协是不存在,对自己的政治对手除了从肉体上消灭,就是从精神上摧毁,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杀戮和抹黑、贬低或丑化。

政治文明提倡的价值观是宽容、妥协、共存,当然这需要民主法治的制度保障。从价值观来看,应当改变我们对暴力的价值取向,需要我们转换思维方式。转换语言方式。

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教师的目标不仅仅是教育与发展,还有保护与发展。前者好理解,后者需要说明。何谓保护与发展?保护实际上就是要保护学生自嫩的心灵。不应当对学生在课堂出现的情感态度采取压制、讽刺的态度,而应当是尊重与引导。我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3条 有这样的规定:

1.儿童应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此项权利应包括通过口头、书面或印刷、艺术形式或儿童所选择的任何其它媒介,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2.此项权利的行使可受某些制约,但这些制约仅限于法律所规定并有必要:(a)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名誉;或(b)保护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

教师们在课堂上保护学生的思想表达,不用暴力或压制的方式对待学生,这本身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法律尊重与遵守,而且体现了文明的价值观。反之,当学生们成长起来,他们便会在教师的影响下,藐视法律,崇拜权力,赞赏暴力,这完全背离我们民族实现政治文明的目标。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5

从我们现实的课堂上来看,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往往是被教师主宰的。教师在课堂上激情昂扬,学生在下面屏息凝神,小心翼翼生怕记漏一句话。整节课,没有互动,没有思辨,没有创新,这是无声的课堂,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课堂。虽然有的课堂也有讨论,但却是为讨论而讨论,不给时间、不给材料,略微“离经叛道”即被强制性领回“正确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红线下顺从地讨论出教师需要的认知,这同样是无声的课堂。

高中生自主思考意识、探究意识非常强烈,他们渴望教师引导、指导、支持他们去主动学习,希望教师能倾听他们的看法,从理性上解答他们的疑惑,而非单纯地告诉他们这节课就是阐明了这个道理,必须这样想。有学生这样描述:“老师总像上帝一样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上帝,我信谁?”这样单一价值观的输送极容易引发学生的叛逆,扼杀学生的学习动力。

新课标要求我们摒弃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观念,大胆地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换视野,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究,并在课堂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样的政治课堂,才是有声的课堂,才是充满思维火花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平等、民主、思辨、创新的理念随着学生声音达到他们的灵魂,真正独立意识的人格也随之形成。

政治课教学怎样才能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取向?

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弱化。如果在课堂上教师不作为或少作为,那么课堂将走进形式主义的误区,互动变成了胡动,参与变成了演戏。政治课缺少了它本该有的浓厚的政治味道。同时学生在看问题时,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取向是多元的,有时甚至彼此是冲突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地引导。如果此时教师对讨论中的所有观点都简单地赞扬肯定,那么就会使学生陷入价值观取向的茫然之中,甚至形成偏激、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讨论货币的作用时,有的学生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就有了一切;有的学生则认为人应当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应视钱财如粪土。面对这两种迥然不同的观点,如果教师简单地总结:“大家考虑的都有道理,老师很高兴,希望保持这种探索精神。”那么,这节课在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就是失败的,极易培养出“愤青”或拜金主义者。

政治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带来震撼以及震撼之后的长久思考。它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具备思辨性、正对性、批判性。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恰到好处的讲解和因势利导的推动,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从学习中得到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下面,笔者就《当代国际社会》概括的政治课堂设计(节选)来进行说明。

首先给学生展示图片和视频资料:1.北京奥运会隆重举行。2.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制裁伊朗新决议。3.IMF、欧盟和世界银行向匈牙利提供巨额贷款。4.中法举办“文化交流之春”。5.(视频)同舟共济的二十国集团。(播放时间1分钟)

接着引导学生从交往的主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探究。运用多媒体辅助学生探究分析,并展示最终的发现成果。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还能列举哪些国际交往的事例?同时对学生们关心、关注国际重大时事的热情给予积极的评价。

讲解两个核心概念:

第一,国家利益

内容: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地位: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关系。重要性: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利益共同时,合作;国家间利益相悖时,产生摩擦或冲突。

第二,国家力量

地位: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重要性: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强调爱国主义、辩证思想,但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分组讨论和与学生谈话式交流,用一组坡度问题,恰到好处地推动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从而得出正确的情感态度认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更让学生感到高兴的是,所有的结论是他们自己思索、总结出来的,所以他们很有成就感,这节课自然就是一节充满着幸福的课、有效的课。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6

《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自2014年10月被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以来,我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严格依据课题研究的步骤有序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实践活动。不断的总结经验,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课题研究措施的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走遍天下都不怕;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兴起一股学习外语热。这样汉语在国人心中的位置渐渐被弱化。,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知识目标为本位,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兴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课程的灵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的健全人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语文课程改革中,一些语文老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目标内容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语文教学中,对三维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顾此失彼:过多追求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南辕北辙:知识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一致,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相符;三个维度的目标油水分离: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分离,过程的展开、方法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分离。

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参与、培养、发展的过程。现行语文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任课教师要认真地挖掘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使用。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呢?这是值得深思和探究的,从这点出发,本课题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成果预期形式及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

1.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中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并获得有益的启示,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集体、诚实守信、知恩感恩等美好的情感和公私、义利、苦乐、荣辱、幸福和生死等价值观。

2.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在文章中表达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

3.课外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在读书中接受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并获得文学滋养,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

4.言传身教中,影响学生逐步形成正确而深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预期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语文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把握与认识,树立科学的语文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终身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践行课堂教学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洽,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能主动、积极、准确在文本中挖掘丰富的人文资源,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情感教育,在道德情感及心理素质方面有所突破,使学生树立争取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解决的问题

积极探索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策略,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学生美好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研究成果预期形式及内容

1.《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 2.《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研究》的相关论文 3.《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研究》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4.《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研究》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

三、所做工作及收获

1.对本校学生对待学习生活、尤其对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状以及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况进行访谈摸底,发现问题。通过观课、议课、研讨等活动了解我校7—9语文教师、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以及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情况,了解现状。

根据访谈师生,深入课堂,了解本校7—9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立课题,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并制订相应的课题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2.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理论。我们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了学习《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

学习《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1)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知识与能力目标。“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如,阅读教学,旧大纲要求“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此外,还有阅读量阅读速度方面的要求,以及强调积累与语感的培养,这是旧大纲所没有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总目标”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内涵比起旧大纲“思想性”目标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育的精华,以及生命意识、现代意识、多元文化、国际理解和语文学习兴趣、信心、习惯的培养。

(2)理清三维之间关系

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这是无庸置疑的。产生怀疑或动摇,将使语文教学无所适从,也将使语文教学质量严重滑坡。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上层建筑”也才能发展得越高。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没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也将难以落实。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追求的目标。

学习人本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融为一体的。情感活动是心理整体机能的基础和动力,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等人格因素,把情感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限于教学生知识和谋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意需求,使他们能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均衡发展,从而培养其健全人格。近几十年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通过在中小学和大学进行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等,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人本主义理论要求有一种新的教育,培养“丰满的人性”、“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急剧发展的需要。

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组内教师对课题研究的意义、必要性的认识,从新的视角反思课堂教学,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把握教学规律,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使之在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设计“关于《我心中的语文课堂》学生调查问卷”,了解我校7—9年级学生对语文课、语文教师的情感、态度等,还设计了《我心中的语文课堂》的观课、议课记录表,从师生双方探寻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引起教师的反思,以便改进自己的课堂,更好的从师生双方面针对问题的原因探寻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我心中的语文教学》的学生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是七至九年级学生。课题组按照每班三十份发放,共发放100份问卷。有负责教师指导学生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负责发放、指导学生填写的教师及时回收并汇总问卷。

对问卷汇总后,课题组发现:

在一百份问卷中,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喜欢语文,只有极少数学生比较喜欢或不喜欢语文。

在一百份问卷中,将近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表示喜欢语文课是因为喜欢语文教师。

在一百份问卷中,将近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语文课是因为不喜欢语文教师。(此项调查)

在一百份问卷中,学生语文课不发言的原因的十一个选项中,每个选项都有学生选,但其中“害怕回答错误被同学嘲笑,没有勇气”,“思考时间少,没有想好,来不及回答”,“紧张,不敢回答”,“怕说的不对,被老师否定或批评”,“第一次回答没有理解对,以后就没有勇气了”,“担心自己的语言表达不能完全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老师提问对象过于集中,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选项较集中。

在一百份问卷中,“你喜欢怎样的语文课堂”的选题,大多数学生都多选了 “老师多鼓励,不让其他同学嘲笑回答错误的同学”,“给学生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老师幽默些,课堂生动有趣,课堂气氛要活跃,不严肃”,“老师课上态度和蔼,多微笑”,“老师多问问题,多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师生互动多的课堂”,“有竞争意义的课堂”的选项。

通过对《我心中的语文教学》的观课、议课记录表的汇总,我们发现本校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存在的问题有:

(1)一少部分教师仍然只注重知识、能力灌输与培养,注重试题的训练,而忽略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的积极参与度。课堂上仍然有教师抛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过少,很多的时候,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讲解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与思考的现象存在。一个班,仍有将近一半学生课堂上不是面无表情,就是低头不语。

(2)一些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教学内容的提炼、教学设计的优化不够到位,没有抓住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有利契机。表现在:课堂上教师的问题太过零碎,或者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及联系文本又能触动学生的体验和心灵。

(3)教师课堂上不能充分的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和理解,教师缺少抓住学生语言表达中的思维点巧妙引导。

当然在观课活动中,我们发现本校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出有很多令人欣喜的亮点:

(1)课堂上教师能通过各种导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一名教师在教学王维的《终南别业》这首诗时,我的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而且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深度和广度。

师:“别业”怎么理解? 生:别墅。

师:(故意)别墅?唐代的王维住别墅里?

唐代“别业”与现代学生熟悉的别墅相联系的这一问,在学生中激起了千层浪。

生:对呀。

生:原来唐代的王维是个富翁。这一句话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生:是呀,现代有钱人住在别墅里。

师:对呀。可是王维到底是不是富翁?这个唐代的富翁到底富有在哪里呢?你能结合对王维的理解和他的诗句来谈谈吗?

这一问,学生开始一愣,继而沉思的沉思、翻书的翻书、读诗的读诗,有的学生甚至已迫不及待的想要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但品析王诗的词句,也更加理解了王诗的主旨。

(2)课堂上,教师能通过各种环节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3)课堂上,师生是朋友。

4.再次通过观课、议课、研讨等活动研究语文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途径和策略,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实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优化学生为主的人文性,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通过经验交流、论文撰写等进一步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使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

在近两年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并组织学生完成了“关于《初中语文课堂学生语言参与不积极的原因》的学生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设计了以“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语言参与的积极性”为专题研究的议课记录,在实践中探究教师语文课堂上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存在的问题(教什么存在的问题,怎么教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做得好的方面。我们在说课、集体备课、观课、议课中形成了10份教学设计、5份教学案例、7份教学反思、7堂课堂实录、3堂微课,撰写了8篇论文。

本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是初中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也有微机水平高的其他学科教师。主要成员有的担任校教科室干事、学科带头人,他们中基本都是县级骨干教师,也都在一线教学。这样就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确保有效落实,课题组一步一步按照精心制定的本课题的实施方案落实。我们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组织进行尝试研究,采取个体实践、同伴互助、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学习研究。在学习理论之后,我们让在教师在自己的语文实际教学中进行运用,个体实践作公开课展示,全体研究人员进行仔细地观课、议课,集体研讨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课题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在听课中观察实施情况和详细记载影响落实的因素。课后授课教师进行了教学反思。课题组对课堂中目标的落实进行了总结,对影响落实目标的情况深入探讨,形成了研究资料。然后继续改进提高,再观、再议、再提高。教师们对在语文课堂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途径和策略进行总结,初步形成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对研究过程中各种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打印。

在课堂上,通过品读,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课堂上以引为主,适时点拨,以读代讲,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文本和多媒体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都有利于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大家认为很有收获。

在理论学习与实践中,我们对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可谓受益匪浅。通过这一阶段的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我们老师认为:我们以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无视能力与情感的培养。这对于素质教育是不合适的。通过研究,我们新的认识:语文教学中目标的落实,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去真切的体验情感、形成能力、学到知识,才能够实现育人目标。

通过上一阶段的研究,我们探究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认真研究教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去真切的体验情感、形成能力、学到知识,实现育人目标策略: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2.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更新语文教师观念。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包括生动、幽默的语言表达 能力、挖掘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处理课堂教学生成的能力、反思的能力等。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组员大多都是语文教师,又兼班主任,教学任务繁忙,班主任工作繁杂,影响了课题研究的时间。

2.在研究过程中,对于观课、评课、指导等方面显得欠缺。我们的主要研究思路从现实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校在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为研究、案例研究(问题、访谈、听课等)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实践证明,从现实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校在落实三维目标中存在的问题,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行为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是比较吃力的,因为,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不同所表现的问题也不同。而我们所学习和领会的文献理论太有限了,运用难以做到恰如其分。毕竟是农村教师,大部分是自我摸索教学的,没有多少理论指导。教师的各方面因素使案例的提供缺少研究价值和学习价值,使学习和研究显得不相符和,着眼点少。

3.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目标的理论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悟。但是,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设计与落实不理想。因为对短时教学成绩的急功近利,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中虽然关注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灵活点拨,有些课堂仍然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

4.制定出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对策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优化教学目标的落实,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有一定的改进。提高了教师对目标的重视程度。参与学习的教师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落实目标,表现出了端正的学习态度。但是,大部分老师是通过学习理论,学习策略,在案例分析中只是对已有经验的运用和验证,没有新的发现和总结,缺少创新。

5.“课外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在读书中接受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并获得文学滋养,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化的热爱。”这项研究内容是研究空白。

下阶段我们打算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实施方案以便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方案更人性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五、下一步研究的工作

1.继续在实践中探寻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途径。2.在继续集体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以个人对目标的学习、领悟为主。同时,课题组成员继续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组织研究,对在语文课堂中落实目标的有效策略、途径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究。主要从观看优秀的课例去学习提高,请专家点评指导。课题组及时发现典型,适时在教学中实践并推广成功经验。

3.完成本课题过程资料的分类、汇总与结题资料的撰写。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7

改进教学——有机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了课程改革目标, 要求教师都关注它, 但是, 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 通过讲解的办法, 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说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可能是没法“教”的。这就要求我们寻找途径, 有机、有效地去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挖掘载体。德育课教学中要真正有效地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努力挖掘那些有助于“情感”教学的材料, 以“情感”为切入口, 来引导德育课程的教学, 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真正做到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向“人的发展”转变, 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识,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其次, 教师要善于挖掘德育课程中材料背后的“价值因素”, 寻找“启情点”, 找准切入口。其实, 德育课教材 (包括课本与课外) 中含有“情感”或“价值”因素的载体是很多的, 教师只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就能在德育课教材中找到合适的“启情点”。如教学《亲子之间》这一节内容时, 可以利用“父母为我们做过什么”这样一个话题展开讨论, 通过教者列举典型事例的引发、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历程, 学生对父母的思想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孝敬父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参与。在德育课教学中, 学生是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建构和应用知识、接受、内化道德、审美观念和价值, 掌握思想方法, 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进自身的发展的。假如没有学生的个体积极参与, 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和内省, 那么, 道德观念的内化、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将是一句空话。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教师在教学前要精心设计好富有参与气息的课堂教案, 教学时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 积极营造学生“参与”教学的氛围, 指导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讨、发现、运用的活动中来,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而不是教师强加地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 而要学生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 是不可想象的。

激励体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 要不断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 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凯洛夫指出:“感情有着极大的鼓励力量, 因此, 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情感, 他就不具有强烈的志向。”情感体验对思想品德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能给学生以切身的感受, 并促使学生情感升华, 促进学生品德、性格、情感和认识的发展。激励体验的策略较为普遍的方法有“角色表演法”、“换位思考法”等, 即将学生带入情境, 使他们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地体验, 还可以引导学生跳出自我, 进行多角度的换位思考, 这样, 学生就获得了丰富的角色情感。如在学习《师生之间》这一节内容时, 可设置“假如你是老师, 会怎么办”的讨论题, 从而让学生懂得理解老师, 增强他们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又如在学习《关心残疾人》一课时, 可组织学生开展“瞎子找东西”、“独臂人穿衣”等“角色表演”, 体验残疾人的苦楚生活, 这样, 学生就能从内心深处明白歧视残疾人的错误所在, 从而激发他们关爱残疾人的思想感情。

指导实践。教师要通过组织多种情感实践活动, 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不断丰富, 不断升华。教师在组织情感实践活动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感实践活动, 使学生的情感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升华。德育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内容, 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价值, 我们不应该搁置, 而应该认真指导学生完成这些活动与实践。同时, 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社会的教育中心以及学校教育的主题, 有机地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开展为军属做好事, 为社区做卫生, 去敬老院慰问等情感实践活动, 这样有助于个体形成新的认识和观念, 获得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回归生活。生活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课教学中,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开发和利用生活的课程资源, 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的领悟, 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 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师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体会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丰富的课程资源, 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要从理性或意识上意识到日常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 包括时事新闻材料、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等, 要从这些内容中寻找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如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中, 教师指导学生从报纸和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明确: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避免危险行为, 加强自我保护;人人都应珍惜生命。通过这样的学习, 学生就能形成“相互关爱, 共享生命”的情感, 提高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的社会责任感。

创设情境。西方学者杜威曾说:“要想改变一个人, 必须先改变其环境, 环境改变了, 人也就被改变了。”我国古人亦流传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等说法, 可见情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扮演之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等) 外, 还有一种场的因素, 它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心理影响而升华所成的一种“课魂”:它发生于个体心境, 又作用于群体心境, 并酵化为课堂生机。老师要自觉地运用、创设、组织富有教育教学意义的情境或活动,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情熏陶, 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情感教育的效果。情境教育之所以能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是因为:首先, 情境教育具有移情作用。利用情境教育的移情作用, 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 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其次, 情境教育具有暗示作用。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 或运用现实生活中典型的场景, 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 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中, 能很快激起强烈的情感, 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 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再次, 情境教育能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作用。情境教育既能引起学生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 又能引起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在新的课程改革下, 新教材的内容设置了学生曾经历的熟悉的背景, 这种“有我之境”, 可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总之, 情境教育能使学生:进入角色, 身临其境, 激发情感, 领悟道理。

情意交融。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 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 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所以, 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 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 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 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和认识。

教学活动是“知情意行交流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 会自觉不自觉地传播自己的态度、观点, 伴以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在教学中, 教师在传递认知信息过程中也在传递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当时的情感和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 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今后某些态度、观念的形成及个性的发展。因此, 教师要做到:具有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 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

整合资源——科学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也不是硬性灌输而能完成的。就笔者个人的感受而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在反复的熏陶和体验中才能形成和坚定, 它需要经历感知──内化──升华──践行这样复杂的过程。因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汇聚多种力量, 充分整合、利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 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活动。首先要加强节庆教育。利用“五一”、“五四”、“六一”、“十一”等国家重要的节庆纪念日, 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国家意识;利用伟人纪念日进行人格教育;利用“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利用“教师节”、“妇女节”、“母亲节”等特殊日子进行感恩系列教育。其次, 积极开展仪式教育。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活动的激励作用;通过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等融入爱国情感和基础道德等教育内容, 激发学生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 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第三, 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懂得和谐相处。引导学生懂得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公众场合中的礼仪, 增强礼仪教育的实效性。此外, 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实施榜样感染策略。模仿, 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中, 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可充分利用英雄、模范和身边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 使之成为他们心目中努力追求和效仿的目标, 驱使他们努力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形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 各点校都在教师中开展了“爱岗敬业, 树良好形象”的活动, 通过在学校中进行宣传优秀教师的事迹和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等活动, 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感染。汶川大地震后, 各校开展了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学习活动, 有力地促进了“热爱生命, 自尊自信, 乐观向上, 意志坚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关于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8

关键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历史教学新课程目标中的三维课程目标之一,这也是新课改后历史学科的一大特点。《历史课标》在其课程目标中首次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三维课程目标之一独立地提了出来,有其深刻的社会价值。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發展迅速,经济发展给高等教育人的培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杨叔子先生把它归结为“五精五荒”——“精于科学,荒于人学;精于电脑,荒于人脑;精于网情,荒于人情;精于商品,荒于人品;精于权力,荒于道力”。并阐明“五精”之正确与“五荒”之错误的根本在于“荒于人学”与“荒于人文”。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五重五轻’现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五轻’的根本在于轻素质,主要是轻人文素质,轻教育要教化人与塑造人这一‘在明明德’的本质功能,使教育陷于急功近利的狭隘的功利主义囹圄之中。”这虽然批判的是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但同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如今,新课改实施已经好几年了,这次课程改革,核心是关注“人”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可仍有一些教师无视新课改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教育。课堂上,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伤亡不以为然、对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麻木不仁、对新中国的艰难漠不关心……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呢?我认为一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个人的、内隐的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内隐性和差异性,不易于量化和控制。同完善的知识技能教育体系相比,情感教育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使教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要求比较困惑,感觉无从下手,这就造成了历史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第二个方面的原因是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于记忆一些历史现象,习惯于被动接受事先作出的结论,只要记住这些结论、现象,历史考试就能得高分。所以,他们从来不太多的去关注历史事件的过程,融入历史情境去体验、去感悟,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那些历史现象、历史结论去应付考试,甚至他们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提高效率学好历史的捷径。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不仅在于思维的培养,还应有道德与爱的培养。教育应是一个培养人、塑造人、感化人的过程。让人懂得爱,懂得分辨善恶,明辨是非,这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功能,我们不能人为的将它淡化或抹杀。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呢?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歌德有一句名言:“哪里没用兴趣,那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不少人认为,学生对历史课天生就有浓厚的兴趣(直接兴趣)。事实上,仅靠直接兴趣学习是难以持久的,直接兴趣若不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促使其转化为间接兴趣,学生也会出现兴趣下降或厌学现象,更何况并不是所有学生对历史课有直接兴趣。因此,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索,在浓厚参与兴趣的驱动下学习,是学校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同时也是进一步教育和教学目标实现的基石。教师可以通过导入语的设置、语言的激励、情感的沟通、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等各种方法,激发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使更多的“置身事外”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

二、优化情感体验途径,更新课程评价体系

情感体验“煽情”是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煽情”的能力,不但要慧眼识“煽情点”,更要善于“煽情”。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以饱满的热情、声情并茂的语言、爱憎分明的情绪,深入挖掘情感资源,才能点燃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在强烈情感震撼中,价值观得以形成,情感得到升华。但煽情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只凭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图书、图片、影视资料、计算机网络等各种手段,优化情感体验途径,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做到声情并茂,为学生融入历史情景作铺垫。

客观准确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不能再以分数作为衡量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评价要多样化、过程化、全面化、客观化、具体化。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立足过程,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形成。

三、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和谐课堂

新课改下,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而是否具备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国民意识、民主意识、国际精神就源于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教学上要践行,决不能含糊。

教师要注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角色、地位的转换。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布告者,而只是一堂课的导演,至于剧情、演员那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导”的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演员(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参与,主动地学习、积极地体验。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多尔所指出的:“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要求相互理解,进行平等对话与共同探究。”教师应努力创建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的空间和舞台。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各种水平的展示进行鼓励、宽容、引导,扫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的障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彻底地敞开心扉,使情感教育的目标顺利实现。

四、提高素质、健全人格,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才能厚积薄发,当一眼取之不尽的活泉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教育形势。而健全教师自身的人格,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前提。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提出了如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对祖国、对生活不热爱的教师能说服自己的学生去爱祖国、爱生活。“爱”更多的是熏陶,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才能被学生接纳、支持,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一篇:小学同学聚会策划方案下一篇:精美创意个人简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