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2024-10-20

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精选8篇)

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篇1

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小学科学老师面临的困惑和难处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1、目前“科学”仍无法与语数相提并论。

随着新课程的开始实施,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自然改为小学科学。名称的改变必然引起质的飞跃,教育主管部门对这门科目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小学科学教研活动频繁举行。同时,每年还有一次别开生面的省级科学年会。另外,省级新颁发的课程标准也规定科学课由以前的2节/每周增加到3节/每周。据说,以后可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科学课程。的确,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注重科学这门课程。

但是,小学科学在目前农村虽然称不上“副课”,但仍无法与语、数相提并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少有学校有专职科学教师,有的学校并没有开足每周三节科学课。即使有专职教师,课也开足够了,但专职教师的课程任务很重,根本没有时间搞教学研究。

2、科学教学放得太开,驾驭难度大。

科学探究一词从实施新课程以来,成为科学教师语言和行动中的主打词语。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的内容作了详细说明: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给出了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标准和相关的活动建议。这是让我们的学生也做一次科学家,满足小学生动手、动脑的愿望。因此科学教师容易把课上得引人入胜,课堂上经常是人声鼎沸。但这种前卫的教学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开放的课堂教学,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时时感到课堂驾驭难度相当大。

3、科学教材难度较大,内容多,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有许多版本的科学教材出版了。据我所知有8种版本的科学教材,这么多版本的教材确实是推陈出新,百家争鸣,都体现了科学的实用性、生活性、趣味性,便于小学生学习和接受。例如,以前六年级《自然》中的“杠杆”这课,只是利用配备的简单机械实验盒做个杠杆平衡实验,这样的教学比较迁强。而现在的教科版教材在杠杆这一课最后安排了“做个小杆称”的小制作,这是让学生的科学课走向生活化。但是科学教材修改频繁,我们用的教科版教材,近两年就改编了两次,今年秋季可能又有改动,科学本来就是一个全新的课程,而且有的学校还没有配套的教师参考用书,令本来就承受很重的教学任务的科学教师真有点措手不及。第二,活动太多,准备难度大。一本书从头到尾,几乎全是学生活动。没有那一个活动不需要材料,材料的准备时常令科学老师伤透了脑筋。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三、科学教材容量大,很难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或者教学内容无法在课堂上完全展开。往往一堂课40分钟下来,探究才刚刚达到高潮,却因为要下课了而给师生留下遗憾。例如研究“摆的秘密”这一探究活动就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课堂上完不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就是教学低效的反映。换句话说,对时间的把握从一定的角度上说就是对课堂效率的追求。“教不完现象”直接影响教材的进度。

(一)、“教不完现象”的案例 镜头一:课堂环节预设完不成的时候

这是一堂优质课评比的课,选手执教的内容是《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因为教师提供给学生探究改变物体沉浮的材料过多(没有精心选择),到离下课还剩下4分钟,探究活动才结束。接着这位教师急急忙忙地播放了一段潜水艇的录象,再让学生解释潜水艇沉浮的秘密。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该课一开始的导入设计:为什么乒乓球沉,牙膏皮浮?等该课正式上完,时间已经超过了近6分钟。事后问起他知道超了6分钟吗?他说:“知道的呀。”然后是一句:“准备好的总要上完的吧?”如果按课的时间分配比例来考虑的话,离课结束只有4分钟的时候应该是考虑如何及时调整预案的问题才对。可是这位老师思考的是:我各个环节的预设觉得都不错,怎么能少呢。镜头二:学生实验时间失去控制的时候

这是一堂观摩交流课,学生探究的内容是《哪杯水温度高》。当学生在测量同体积冷水和热水混合以后水的温度,有2个组出现了测试出来的混合水温度高于平均值(高2度左右)。教师引导他们寻找原因,再换温度计、换烧杯后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又加上是近60位学生的大班额班级,教师在指导实验费了不少周折。临近下课,学生还是没有完成不同体积冷水与热水的混合实验。“教不完”也就产生了。

镜头三:教师教材处理能力有限的时候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一堂让学生体会深刻的科学课,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的科学探究课,教材安排的探究学习活动的密度是较大的。一位教师在执教时,前面两个部分的活动按部就班的进行,节奏放的太慢。在第三个部分“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有没有关系?”的活动中,学生只完成了针对一组“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物体的研究,离下课只有4分钟时间了,她就来不及引导学生去开展另一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物体的研究,更不用说第四个活动环节了。

以上的三堂课都出现了“教不完现象”,很多老师们也谈到“教不完现象”自己上课也或多或少有“教不完的现象”存在,比例不少于70%。教不完现象”直接影响教材的进度。课堂上完不成教学任务,实际上就是教学低效的反映。换句话说,对时间的把握从一定的角度上说就是对课堂效率的追求。所以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有一个困惑的问题:怎样解决“课堂中科学探究的深入与课堂有限时间的协调问题”。“教不完的现象”除了教材内容多这个客观因素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在此我想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二)、科学课堂低效教学的理性思考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要求我们的科学课堂要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既要学会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又要培养科学的能力、科学情感与价值观,较好的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然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就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教师课前准备的随意性。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与否,将直接导致课堂效率和教学的成功与否。一种情况是由于多数科学课教师均为科学兼职教师,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专职教师,但课时安排过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时间和精力不够支配,就造成课前教材解读不深刻、学生把握不到位、目标定位不准确、活动材料准备不充分等,不可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因此就不能保证每节课的质量。第二情况是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材料,虽说我们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准备,但教学过程中往往实际和理想相差太远。比如:六年级“轮轴的秘密”这一课要求探究“轴的粗细相同,轮越大越省力”的内容,不找到十几对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学生的探究活动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甚至教师的演示的材料都没法找到。每个活动都要按要求去完成,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种情况是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了材料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课前没有精心准备,上到哪里是哪里,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2、课中探究活动的无序性。

探究的本质是思维,目前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活动,追求“量”忽视“质”,缺乏对活动内容“少而精”的提炼,一节课一半以上的时间给予学生操作、活动,没有深入开展探究,教师没有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把握不好活动的节奏和时间,而过多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在小组探究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场面热热闹闹,学生热火朝天,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透过这种热闹的场面,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肤浅与浮躁,探究活动停在浅表层上。科学探究需要动手实验,但更需要冷静的分析与思考,没有了思考也就没有了研究。

3、小组合作探究的低效性。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很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但是,目前我们大多只是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教室里“嗡”声一片,热闹非凡,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合作探究并不合作,要么,有的小组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要么,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下去,这个“合作的小组”就会给那些企图回避学习或喜欢瞎起哄的后进生当作“避难所”。如果有实验操作的内容,还会出现你争我夺的现象,谁都想争到一个器材动动手,有时互相指责,真有点乱作一团的样子。到汇报时,教室里还是热闹非凡,安静不下来,并且常常听到是:“我觉得……”而不是:“我们觉得……”。一节课下来,老师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很可能没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还可能没有多大收获。

总之,教材中内容过多、教师如何正确处理好教材、在大班额下学生纪律的调控、教学时间的正确分配、探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等一系列问题,都可能导致教师完不成相应的教学内容,造成课堂低效。那么老师们平时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呢?请大家在此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三)、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正确处理教材

综观《科学》新教材,课本图文并茂,这样的教学设计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学习。但凝聚着众多专家智慧的新教材,在设计过程中往往比较理想化,同一教材不可能适合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的广大学生和老师。因此《科学课(3—6年级)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很多科学教材的编写者也提出“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些范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一观点。特别是当教材中的活动较多,如果教师把握不了探究的重点,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上到哪儿算哪儿,把一课时的课任意的安排成两个课时。试想一个学期有几节机动课的时间可以让你把剩下的另一课时补上? 当然,要把握“用教材教”的尺度。首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真正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抓住教学重难点,找准活动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1)、合理取舍教材的活动内容,抓住重要的探究实验。

教科版教材每一课都安排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一个活动有一个活动的价值,而活动之间的结构又体现了新的价值。然而这只是编写者的初衷,并不是所有教材都体现了这一思想,特别是五六年级的教材。因此,对某些教材进行处理并不一定会破坏教材的结构,降低教学的价值。每一课教材所安排的内容都有主有次,如果每个活动都平均使用力量,势必造成教学时间严重不足,教学效果差。因此,一堂课上抓住一些重要的探究实验,做透这一部分。使学生在这一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与收获。而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如《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材实际安排了4个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以下调整。删除第一个观察物体(砖块和木块)是沉还是浮的教学内容;教学从第二个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开始;重点研究“改变物体的大小、轻重,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的第三个教学活动中;第四个思考与讨论可结合在第三个活动中进行,这样将四个教学活动合并成二个教学活动,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提出问题、思考与讨论问题、直到最后的解决问题。

再如:《我们的小车》一课,教材从香港太平山上的缆车引入,让学生安装一个小缆车,研究拉力与小缆车的运动。从课标要求和单元主题看,研究拉力大小与小缆车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安装小缆车是研究缆车运动的前提,从学生动手能力看,安装小缆车也是一个操作上的难点。太平山上的缆车是用电动卷扬机拉动的,它和我们研究的小缆车仅有表面的相似——都是用缆绳拉动的,本质上是不一样的,所以由太平山上的缆车引入十分牵强,倒不如省去这一环节,先出示小车、线、垫圈让学生想办法让小车自己动起来,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安装小车要注意的问题(线的长短要合适、垫圈要方便取挂等)。这样既可以解决操作难点,又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用于“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这一教学重点的探究学习。

2、合理调整教材的编排顺序,抓住探究的核心环节。

教科版科学教材到五六年级呈现“大单元”趋势,一个单元主题下往往有8到10个课题,而这些课题的编排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呈单线条展开,这样的教学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学生的学习只能是被动的,没有自主。

如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本单元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形状与结构的物体与它能承受力的大小这一角度,探究常见的形状与结构,获得结构及其改进方面的知识,加深对力的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8个课题: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

6、建高塔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

这8个课题按“薄型材料怎样抵抗弯曲——弧形结构——框架结构——结构科学在塔和桥上的应用”这样一条线索展开的。

仔细分析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8个课题是围绕“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定性”这两个主题展开的,最后在“桥”上得到综合应用。从下图可以看出,这8个课题并不是单线条层层深入的关系。

形状与承受力 结构与稳定性 增加厚度

改变形状 框架结构 拱形 塔的研究 桥

那么,为什么要先研究材料厚度与承受力的关系?不能先研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或者研究特殊形状——拱形与承受力的关系,甚至是框架结构呢?我想这都是可以的,关键是取决于学生对“形状与承受力”、“结构与稳定性”的前概念水平。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学习主题的机会,不必拘泥于教材的结构,而根据学生的想法来重新组合。首先,可以创设一个情景:出示两个小木块,然后在两个木块之间放一张纸,在纸上放金属垫圈,看看这张纸能承受多少个垫圈。接着提出问题:怎样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拱形 两边拉紧(拉索桥)增加厚度 改变形状 增强抗弯曲能力

再根据学生的想法逐个深入展开研究。把原本线型安排的教材变成轮型排列,这样的教学既不会对原定的教学目标产生冲突,而且能够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能给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流畅,使学生的认知也更加趋于系统化和科学化。

(3)、合理设计教材的研究计划,恰当选用实验材料,要使探究有实效,让学生做好探究前的方案设计很必要。但是设计实验方案很化时间,材料的选择、方法的确定、变量的控制等等,在一节科学课中既要让学生自己设计好实验方案,又要学生亲自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还要引导学生作好实验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要照顾到个别现象面向全体学生。这就更需要教师要精心组织,合理选择好有结构的材料。使探究活动省时又有效。例如:《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教材研究计划中是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是否一定要用50毫升的水呢?有老师作了一次实验,100毫升的烧杯装50毫升冷水,每次加2克食盐,不断搅拌整整做了一节课,才溶解了16克食盐。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尽管是一个定量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只须知道一个粗略数据即可,不必强求太精确。

在一节竞赛课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把“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先给学生两个思考题“选择怎样的杯子?这一杯水应该取多少?”,再出示三个杯子“一个250毫升烧杯装150毫升水,另一个100毫升烧杯装50毫升水,还有一个20毫升杯取15毫升水”,问学生选哪一个更合理?让学生一边讨论一边选择材料,并说出理由。因为学生没有实践过,对这个问题的选择是很盲目的。有的学生认为杯子选得小一些,水少可以节约时间,节省用盐。有的学生认为杯子选得大一些,水多食盐溶解得快,但肯定浪费时间、浪费用盐。但一致认为水在杯中不能太满,也不能太少。

通过讨论后,实验分两人小组。“用20毫升的量杯取15毫升的水”,经过较短时间,学生大部分得到15毫升水中大约可以溶解5勺—6勺盐,正因为教学中对实验材料作了调整,学生在取得同样的学习效果下,才有充足的时间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分析,对于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堂的不同结构,也决定着课的成败,所以教师为学生选择好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很重要。

二、合理调控课堂教学

1、设计有效的探究问题。

提出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开始,它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出恰当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能找到答案,迅速发动学生思维,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不能好高骛远,如果过广过难的问题超出了学生能力所能及的范围,使学生一头雾水,摸不着边际。相反太小太简单的问题又容易产生束缚,影响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并且没有探究的意义。

比如有关溶解的提问: 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范围过大),厨房里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范围缩小,但还是过大),实验桌上哪些物体在水里溶解?(范围进一步缩小),白糖、木屑、食盐、味精这些物体哪些在水里能溶解?(范围缩小到具体物体)有关蝙蝠的提问:蝙蝠是什么?(范围过大),蝙蝠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问题指向明确),根据食性,蝙蝠属于什么动物?(问题指向明确),月球引力很小与月球上没有空气有什么联系?(太难了,不适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案例

1、“ 控制物体发出声音”

师:刚才这个罐子发出了声音,咱们干脆就叫它发声罐吧。

师:哪个小组有办法让这个发生罐发出的声音变大?各小组讨论讨论。{学生嚷着“我来”“我来”},学生1:再加一个玻璃球,声音就大了。学生2:再多加一些零星的小东西。

学生3:我觉的东西加得越多,声音就越大。学生4:摇得再猛烈一些。

〖教师叫了一位又一位学生,期间,他也忘了这一方法是小组产生的还是学生个人的思维结果。〗

这个案例中教师将一个这么简单的问题抛给学生,要他们合作讨论一番再来交流。就没有多大意义。学生嚷着“我来”“我来”,设计的方法不就是个人的吗?〗

案例2:《比较水的多少》

课前准备: 盐水瓶(1号)、细高塑料瓶(2号)、不规则塑料瓶(3号),1号装了清水,2号装了蓝色水,3号装了红色水,3只瓶里的水位不一样高,2号瓶水位最高。

师:(出示三个瓶子)观察这三个瓶子里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 颜色不同。

生2: 1号是清水,2号是蓝色水,3号是红色水。

生3: 1号瓶里的水透明,2号、3号瓶里的水不透明。

生4: 1号瓶里的水像清水,2号瓶里的水像蓝墨水,3号瓶里的水像红墨水。

(学生观察的目的不明确,教师显然有些着急。)

师: 不是问你们水的颜色,我是让你们观察一下,瓶里的水一样多吗?

生5: 不一样多。师: 哪瓶多哪瓶少?

生5: 看不出来。

生6: 1号瓶多,2号最少。

生7: 一号瓶和3号瓶应该差不多。

……

(学生七嘴八舌,争论不休,花了8分钟。)

问题分析:从这个教学片段我们可以看出,问题提出——过分追求“与众不同”,远离了实效性,教师课前准备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水,本意是想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快地让学生注意到这三个瓶子里的水不一样多。但是学生被观察材料——有颜色的水误导,当教师提出观察要求时:“观察这三个瓶子里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以致学生总是围绕水的颜色来回答,以为是让他们说出三种水有什么不同,学生完全偏离了观察的意图。教师过分追求提出问题的“与众不同”,反而远离了问题提出的准确性。

另一位老师上《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的教学案例:

课前准备: 250毫升盐水瓶(1号)、细高塑料瓶(2号)各一只,2号瓶水位高于1号瓶水位。

师:(出示1号、2号两个瓶子)观察这两只瓶子,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 瓶子的形状、大小不一样。

生2: 里面装的水也不一样多。

师3: 哪只瓶里的水多?

生4: 2号多。

生5: 1号多。

师: 到底哪个瓶里的水多呢?我来统计一下。同意1号瓶水多的同学请举手(6人),同意2号瓶里水多的请举手(35人),同意一样多的同学请举手(9人)。

师: 你们能设计出不同的验证方法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组的方法多、方法好。

分析:在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选择的材料很有结构,尽管简单,但却能非常明显地、单一地反映出要研究的问题,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非常明确,很容易使学生明确研究的内容,并很快地引起了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⒉、探究活动过程中的有效调控(1)合理安排合作探究小组。

组织学生探究活动要有策略,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又好动年龄段,在科学课上不让或少让学生动手操作与实践这有悖于科学的宗旨,但太多的活动也会给班级纪律的调控带来一定的困难,这样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耽误了教学的有效时间。所以科学探究中实验小组的安排也非常重要。

如《怎样加快溶解》就不适合做集中实验。假如为了能节省时间,让学生分四人小组同时完成“搅拌”、“热水”、“切碎”三个实验与一个“用冷水、不搅拌、不切碎”的实验作比较,四人每人管理一个杯子,分工也明确。结果由于每个学生的操作差异太大,要求比较的内容太多,同学们不知该做什么,实验时都自己做自己的,实验汇报时更乱,教学就会失控。

其实《怎样加快溶解》更适合安排两人小组实验。材料容易准备,实验操作面广,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活动;便于近距离观察,看到的现象更清楚,便于描述;更便于管理,课堂秩序好;可以使教学环节安排得非常紧密,节省了很多时间。

(2)、控制材料的呈现

教师在为学生准备探究活动中所需的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到材料的结构性和材料呈现的有序性。面对有结构的材料,学生会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产生科学问题,不需要教师的开场白;而面对无结构或结构松散的材料时,学生往往会陷入迷茫之中,或者产生杂乱无章的问题,就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剥弱学生学习兴趣,有时还会造成纪律的失控。延误教学时间。案例“一杯水的观察”

那天,听“一杯水的观察”,一走进实验教室,桌上整齐的放着“5个圆形透明塑料杯、1个方形透明塑料水槽、5支筷子、一瓶浑水和一瓶清水”。因为事先知道是听“一杯水的观察”,所以对浑水和清水等学具没有觉得什么,但对“5支筷子”这个学具有点摸不着头脑。课开始了,学生动手研究水的性质了,只见学生把5支筷子扔在水里看它像船一样地漂。课上教师在一个劲地提醒学生“看看桌上准备的材料”,可学生还是一意孤行地玩水。课后问教师,这5支筷子干什么用?答是研究用筷子反映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晕倒!这那是研究水的性质,这分明是研究光的性质呀。案例中的“五支筷子,教师准备的有点偏颇,这一材料对研究水的性质没有什么帮助,所以它的出现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探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这告诉我们,准备材料不能随意,要精心准备有结构的材料。案例“怎样加快溶解”

“怎样加快溶解”有三组实验,一组是将肥皂放在热水中,一组是用筷子搅拌切成小块的肥皂,一组是将小块肥皂碾碎,放在水中。因为有三组实验,而且是对比实验,所需材料很多。教师在上课前,把这些材料一股脑儿地提供给了学生,使学生探究无所适从。小组内6位学生你俩捣鼓这个,我们忙着那个,有的小组同一时间三组实验都在展开;也有的小组分为三个小小组,将6只杯子做了三个同样加热实验,使后面两个实验材料器材不够使用,嚷嚷着向教师要器材。

在这节课上,教师认为三组对比实验非常简单,只要给了学生相应的探究材料,让学生围绕着“怎样让物体在水中溶解的快”这一主题就可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了。以为学生亲历了溶解的探究过程,就能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就是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其实,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这样的瞎捣鼓,学生那来的知识建构,何来的能力提高。

再如:在《混合身边的物质》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提供给学生许多的实验的材料,小苏打、白醋、矿泉水、石灰水、柠蒙酸等,如把这些材料都放置在学生的实验桌上,当你要求学生将小苏打与白醋混合时,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将不按你的要求去做。如能将学生的实验材料分层、适时地呈现给学生,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对问题探究的一致性,又能有效地控制好教学秩序,使各个实验能得到顺利的开展。

(3)在某些环节舍得花时间。

舍得花时间和控制课堂时间并不矛盾。舍得花和省着花时间是互相联系的,省着花时间的地方多了,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用在舍得花时间的地方。比如用在动手前思考、设计方案等环节。在公开课中,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安排好几项活动,结果怕时间不够,每一项活动都是蜻蜓点水,刚宣布开始动手,立马就叫停,学生对关键问题不能形成完整认识,对科学的本质更不能准确把握。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教材的处理问题,如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在《摆》一课中让学生花20分钟的时间做一个15次/10秒的摆,这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思维有浅入深的过程,有必要舍得放时间。

(4)是组织好汇报和交流的环节。

很多时候,教师只是关注了合作探究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没有起到合作探究的效果。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至于小组交流时,学生要么抢着发言,要么一言不发;或者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没有认真倾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以自我为中心,都急于表现自己。在大班额条件下,每个组都汇报是不现实的,抽取2-3个合作小组汇报、其余小组补充的方式。如果每个组都参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发现的成果在实验过程中直接贴(写、画)在黑板上。在汇报过程中注意了解其余学生的倾听、补充等情况。

以上主要是围绕科学课上“科学探究的深入与课堂有限时间的协调”这一问题从如何正确处理教材、如何调控课堂教学这两个大的方面来尝试解决,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这可能带有片面性,甚至是不正确的,在此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篇2

一、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点

长期以来, 小学科学课堂是由教师支配的, 学生几乎被强迫听课、回答问题, 观察、实验和讨论……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课程标准规定的条目和知识灌输等教学目标上, 忽视了学生能力、态度、兴趣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这一观点必须改变。

二、坚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身份

真正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教师要转变观念, 淘汰旧的教学模式, 以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者地位。教师的身份变化, 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负担降低, 相反,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课堂的组织教学中非常重要, 课堂的组织者从讲坛上走下来, 成为学生的“服务生”。

三、坚持建立“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学习”关系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关系要全面建立,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讨论学习中的问题, 自主得出结论, 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在比较难的问题上, 教师要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的讨论和合作, 让学生自主学习。

四、反对“大而全、小而全”的知识构架模式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 不能要求学生掌握每一章节的系统知识, 像做学问一样归纳每个知识点并会运用, 相反, 我们只能要求学生在某一方面能了解和掌握就行了。以《磁铁的性质》为例看看应该怎样进行科学实验课堂教学:

《磁铁的性质》这一课的认知目标是:知道磁铁的4个性质。

[案例]师:这堂课我们来“玩”磁铁, 在“玩”的过程中要开动脑筋, 发现磁铁的奥秘, 看哪一位同学发现得最多?

然后分组实验, 可以相互讨论。课堂上学生拿着各种各样的磁铁, 这里摸摸, 那里碰碰, 甚至可以拿着磁铁离座位去碰碰门、窗、黑板等。

[引导]学生做小结:你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让学生演示给同学们看。让没有发现磁铁这种性质的学生模仿刚才同学的演示方法自己做一做。

五、以学定教的策略

1. 激发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好奇心较重, 教师要把学生的好奇心发展成为“科学的好奇心”, 扩大学生兴趣的范围。

2. 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

要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 教师就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 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恰当地发挥““服务生”作用, 要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些活动的余地, 多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

3. 以学定教,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在目前大多数小学科学课堂里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自发阶段,合作学习大多停留在形式上,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反思,从而抑制了其实效性的发挥。结合自身的实践,我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科学分组是基础

在日常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或六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因此,我们觉得科学小组的合作学习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二、制定规则是保证

给学生设置问题,让他们去解决;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去思考;给学生制造悬念,让他们去探究;这样可以加大合作学习的力度。然而在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或者教师提供实验器材未说明目标、要求就让学生分组实验,或许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或分组实验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场面混乱;有的小组只是个别学生主宰“合作”过程;有的小组汇报积极,但未能表达小组的意见;有的小组心不在焉,一言不发。充其量是各行其是罢了,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形同虚设。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建立有序的合作交流的常规。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制定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规则,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愿意执行自己承诺过的规则。因为人们发现,由儿童自己制定的规则容易执行,而且执行这些规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种负担,也不需要别人时常提醒,对于他们来讲,活动规则和活动本身就如同睡觉时要闭上眼睛一样自然。如果规则遭到破坏,他们也有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处理办法。

(3)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以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的现象;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

三、适当契机是关键

在小學科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科学探究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等等,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4]。同时,还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与形式化,千万不要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

四、评价机制是导向

假如教师常常以“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来评价小组学习汇报中的“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那么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往往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

在小学科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三是偏重于对小组学习中的科学知识评价,忽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篇4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中发现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往往只流于形成,实验效果低。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改进教材,有效实验;补充延伸,拓展实验”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分组不合作,多数作壁上观;动手不动脑,探究层次浅;材料杂而乱,摆弄无结果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实验效果低。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我结合教学实践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改进教材,有效实验;补充延伸,拓展实验” 等几方面作了探讨。试图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求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我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有位教师是通过游戏创设学习情境的。这位教师拿出一个“钓鱼玩具”,请四位学生上讲台比赛“钓鱼”,一下子学生都抢着上去了,学生的兴趣都上来了。当四位学生完成“钓鱼”比赛后,给学生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用“鱼竿”能把“鱼”掉上来呢?学生很快就在下面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鱼钩,有的说是磁铁„„,甚至有学生说拿来研究一下。学生们的探究兴趣都被这个游戏激发了,这样后面的实验探究都能有效的开展了。

二、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 实验探究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是最为重要的。

如在《磁铁有磁性》一课中,探究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是有效科学探究的保证。因为这个实验的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去指导,把时间留给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收获知识。学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

又如在《四季的形成》一课中,涉及知识较深,相关因素多,过程复杂,学生要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认识一种综合的自然现象,既要求学生发展空间相象能力,实现对不很熟悉的天文现象进行研究,还要求学生能够把各种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概念。再从模拟实验中得出结论,这是一个需要积极动脑的过程,仅通过动手探究是很难发现的。因此,教师必须把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动脑的地方所花的时间考虑进去,才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总之,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加上认知水平有限,缺少教师适度和合理的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变得目标不明确,偏离方向。因此,教师要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引导实验探究,确保实验探究有效开展。

三.改进教材,有效实验。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因此可操作的、成功的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基石。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教材的不断更新,有些时候教材的设计以及编排不是很合理,假如我们还是照本宣科,一尘不变地进行实验教学,那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反之,假如能够大胆地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进再进行实验可能效果会好得多。如:

1.教科版《科学》教材三下《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让学生制作“潜艇”的实验:①把橡皮泥与上端不漏气的塑料笔帽粘在一起,使它能直立着漂浮在水中,笔帽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这就是我们的“潜艇”。② 找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把“潜艇”放进瓶子,然后拧紧瓶盖。③用力挤压瓶子,“潜艇”会沉到瓶底;松开双手,“潜艇”又会回到瓶子顶部。实验后,要求学生思考和寻找挤压瓶子与“潜艇”下沉的关系。该实验,虽然材料易得,但由于塑料笔帽既小又不透明,不利于观察探究,学生很难理解“潜艇”

下沉是由笔帽内的空气被压缩、笔帽内进入更多的水、使笔帽的重量增加造成的。因此,本人对教材做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改进方法一:取一只滴管,将滴管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滴管口朝下),盖紧瓶盖,用力挤压瓶子,滴管就会往下沉;松开手,滴管又会上浮。

改进方法二:取一只口服液的玻璃瓶,把一枚水泥钉放在瓶内,并用皮筋系在玻璃瓶的瓶口处(放水泥钉是为了增加瓶子的重量),将该玻璃瓶的瓶口朝下放入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盖紧瓶盖,用力挤压瓶子,玻璃瓶就会往下沉;松开手,玻璃瓶又会上浮。

实验材料改进后,实验效果大不一样:玻璃透明度高,便于学生观察、探究,学生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到滴管和玻璃瓶内的空气被压缩、水逐渐进入其中的过程,从而认识到是滴管和玻璃瓶的重量增大而使“潜艇”下沉的科学道理

2.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要求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预测一下,纸巾会被浸湿吗?这是一个经典的实验,但是在实验时总存在着一些不完美的地方。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一是纸巾容易浸湿,影响实验效果。二是后续实验即水进来把空气赶跑的现象不够直观,三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三是一堂课下来桌上堆满了纸巾,浪费严重。

改进方法:用大号漏斗和小块塑料泡沫(涂上红色)代替纸团和杯子做实验。实验时,先用手按住漏斗上的小孔,再用漏斗把泡沫垂直扣入水中,泡沫球就停留在水底,表明空气占据了漏斗的空间,水就进不去了。然后放开按住漏斗的小孔,空气从小孔中逃出,泡沫球就浮上来,表明水进来占据了原先空气占据的空间。改进后的实验材料即可以重复使用,又克服了原先实验的缺陷,使空气占据空间与空间水被替换的现象显而易见。

实证明:实验教材只是一个工具,必须灵活运用,才能取得实验的最佳效果。四.补充延伸,拓展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学生获取知识的地点不能仅仅是课堂,“大自然也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大舞台”。只有坚持课内外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用于课后拓展实验,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巩固知识,获得课内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课外探究活动途径有时间拓展 空间拓展 内容、形式拓展等。

1.时间拓展。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下课铃一响,便意味着本节课课堂探究活动必须终止,但许多实验探究活动是不可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达到教学效果的。如四年级下册(科教版,下同)“种子萌发”只有一课时的教学时间,但是“种子的萌发”从浸种到生根、发芽、长叶,整个活动过程至少要十几天的时间。课堂教学和活动过程之间在时间上形成了一个突出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课内课外结合,把一部分的活动向课前课后拓展。只有通过引领学生开展课外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种子萌发”的全过程。2.空间拓展。科学课的许多内容是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就指出,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科学课的有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去,有些教学内容还要学生走出校园,到田野、公园、工厂里去,以求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根据教学的相关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几个人一小组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课外探究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3.内容、形式拓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真、细致、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体验,感悟科学探索的过程。”我们知道,教学中学生的思路一旦打开,兴趣被激发,就会有许多问题产生。然而,课堂40分钟的时间不可能解决学生心中的所有疑问,许多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也无法在课堂中一一进行。实验内容和形式的拓展,不仅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而且有利于掌握课堂教学的科学概念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如“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它液体是否也有热冷缩的性质?”“浓盐水能让马铃薯浮起来,那么浓糖水、味精溶液能否让马铃薯浮起来?”这些活动内容对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和培养实验能力都十分的重要,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反复做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再如:“用气球作动力的小车,怎样才能驶得更远?”涉及到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冲力和反冲力等许多因素,课堂中无法深入研究,可以用组织“赛车”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探究。

总之,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如何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有待于我们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绪培 俞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施良方 崔允漷《教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1-142 [4]许 飞 《关注科学本质 引领科学探究》科学课 2008年2月

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教学策略 篇5

● 陈启千

如何开展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实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科学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提高整合意识,开展有效教学 1.教材内容的有效整合

整合教材内容,便于开展有效性的教学。农村各地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依据当地具体环境,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更适当的方式组织教学,自然的将科学探究与认识家乡,关注家乡的生产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有效统一。

农村虽远离都市,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大自然相伴,生活的内容比城市的学生还多了一份精彩。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这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更加显露出来。

2.学科间的有效整合

科学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此次课程改革,强调综合性。我们不难发现,除科学课外,语文、数学、美术、劳动等许多学科的内容都有和科学课类似的地方,只是不同学科关注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展横向联合,集中一段时间共同完成对着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描述、制作、概括等探究活动更具新的内涵。

3.资源的有效整合

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我们强调资源整合的有效性,就是要视教学的具体需要,在保障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显然,面对丰富的课程资源不加选择的统统拿来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围绕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整合,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利用。

二、加强科学实践活动,有效展开课内外教学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实际。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有实践性的项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有观察、实验、考察、饲养、种植、制作等,有在课内进行的,也有课内外结合进行的,还有的主要是课后进行的,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组织、鼓励学生开展科学课外活动研究,使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体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通过学生开展的各种科学研究活动,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到信息,汲取知识,增长才能,培养他们爱好科学的兴趣,研究科学的习惯,使学生的潜在智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兴趣爱好得到增强。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制作指南针、种向日葵,布置生物角等,还要多辅导学生进行各种科技类活动,如进行气象观测、能源开发、航模制作等专项辅导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科学知识面,而且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科学素质得到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三、拓宽科学探究空间,提升科学活动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如何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是我们科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一关键,教师要大胆放手,营造一个开放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为学生创造动手做的机会,为学生开发学习资源和器材,给学生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子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另外,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农村孩子也走进了网络世界,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拓宽科学探究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以跟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步伐。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以往从教师或课本获取信息的单一局面,还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尤其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不仅改变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日渐增强。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篇6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了,比如自主探究合作流于形式,课堂华而不实,学生学业水平下降等。那么,怎样才能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将纯粹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情境化。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作为数学老师,我们要明确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的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而且课程内容不仅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还必须关注儿童可能的生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的职责不是教会学生多么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应该追求的是:如何合理有效的使用教材,让学生在特定的内容和环境中,主动地、创造性的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赋予了我们小学数学老师特殊的使命,即必须在了解学生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情感幼稚,自控能力差等基础上,要认真吃透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善于创设生活情境,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感悟生活中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热情。例: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深刻体会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一方面充分运用了教材所呈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对教材资源做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的、获得成功体验的、主动发展的和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开始上课我并没有郑重说明我们要学习乘法,而是采用带领孩子们游玩的方式引入课堂:同学们,国庆节快到了,小兔的商店就要开张了,老师带你们到小兔商店去玩玩好吗?这一问,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就高涨了。来到小兔商店,我们看到小兔遇到一个问题:小兔把6双运动鞋要放在几个柜子里,有几种放法?请同桌的小朋友分工合作,一人摆,一人写算式,用6个三角形代表6双鞋,在长方形格子里摆摆,并写出有关加减法算式,比一比谁的摆法多,谁列出的加法算式多。在兴趣促使下,他们个个开动脑筋,动手、动口进行操作。最后得出算式:

1+5=6,2+4=6.3+3=6,1+2+3=6.2+2+2=6.1+1+1+1+1+1=6„„

等。我接着提问:谁能根据加数的特点把这些算式分分类?通过引导,当他们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组时,我又问:为什么这样分?谁说说左边这组算式里每个算式的相同加数分别是几?同学们认识了相同加数,谁还能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之后,我又说:现在我们再帮助小兔解决几个问题:1.出示5盒彩笔图,每盒9元。问学生:看到画面,你知道了什么?这些彩笔的总价钱是几个几?请写出加法算式。2.出示9块橡皮图,每个5角。同样,让学生提出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然后我让学生观察计算5盒彩笔和9块橡皮各自的总价钱简便吗?学生说算式太长,不简便。我说老师有一种计算这种问题的简单方法,想知道吗?学生的情绪再度兴奋,我借机讲解乘法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一种兴奋的情绪下完成了我设计的新授内容。然后我再启发学生,生活中用乘法进行简便计算的问题很多,如:我们家有5口人,我给每人买3件衣服,一共要买几件衣服?用乘法计算就很简便。现在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试着给同桌出一道生活中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让同桌列出算式,看看谁做得好。学生之间开始了编写题目、列算式等一些练习。这些基本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乘法算式的简便性。之后我又让学生联系班级实际写乘法算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乘法意义。再出示鞋放置图(1+2+3),让学生动手操作移动三角形,使每个格子里的三角形数量相同,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最后进行开放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学的认真积极而饶有兴致。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透彻了,教学目标也真正的落到了实处,课堂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二、巧妙设计,找准突破口,化难为易。

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巧妙构思是达成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对于显而易见、一学就会的数学问题,我们引导学生学明白、会运用即可,对于学生不易接受,难于弄明白的知识,则要巧妙设计,找准突破口,化难为易,力求用最小最有效的消耗实现学生最大限度的理解与获取。例:在教学“千克和克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时,因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有关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活动,使抽象的质量单位能被学生具体地感知,从而使学生获得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实际概念。如:教学质量单位“千克”时,我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盘秤,分小组开展操作活动。先称一称:让学生动手称苹果(1千克),砂糖(500克,2袋),洗衣粉(250克,4袋),看看是否重1千克。再数一数:1千克的砂糖有几袋?1千克的洗衣粉有几袋?1千克的苹果有几个?学生汇报结果是:每小组称的1千克苹果的个数不同。我问,这是怎么回事?我拿起学生称的1千克但个数不同的苹果,学生一看马上就明白了,纷纷抢答:苹果有大有小,大的称的少,小的称的多。然后我让学生掂一掂:用手掂称的1千克物品,再在组内交换物品掂,边掂边闭上眼睛体会1千克约有多重。最后我让学生找一找:在三个外形一样而质量各异的盒子中,只用手掂,找出质量1千克的盒子。学生跃跃欲试,他们为准确找出了重1千克的盒子而欣喜发狂,从而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这些操作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的认识质量单位,建立明确的质量观念。

在有效地引导组织下,本来难于弄明白的问题经过巧妙地点拨,化难为易,有效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结果。通过称一称,学生亲自参与称出1千克重的洗衣粉、苹果等物品,把抽象的质量单位与熟悉的实物结合在一起,初步感知1千克的质量观念,同时了解用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掂1千克重的苹果、砂糖等物品,有意识的感受体验1千克的实际质量,再通过掂2千克、5千克等东西的质量,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明确的质量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同时为学生形成比较牢固的质量单位观念提供直观、具体的支柱,通过1千克苹果的个数从一定质量的不同物体的数量这一角度,进一步深化对质量单位的认识。通过上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有趣与获取知识的快乐。持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在兴趣就会萌发,就会生成;对于那些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成就数学人生的大门也许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悄然开启,数学智慧之光就会越来越绚烂。

关于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的思考与策略 篇7

一名农村小学的科学课教师, 究竟要怎么做才能将农村小学实验课程的有效教学率提高呢?笔者以为, 要坚持做到“四要”。

一、要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教学情境创建的主要目的, 是以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特性及其认识的规律为基础, 帮小学生们构建良好的学习心理与认识环境, 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产生学习要求和探索热情, 充分激发小学生加入到课堂中的兴致。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就好比创建了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会引导着学生步入一个充满了问题、也充满着思考、同样充满着探究的科学世界。

譬如, 《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在玻璃杯的杯底放上一团纸, 接着, 将整个杯子竖直着倒扣到水里。此时, 让学生们来猜测一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塞在杯底的纸张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 学生已产生一定的学习的兴趣, 而随着问题的提出, 学生就会有探索问题答案的强烈欲望了。

2. 巧设悬念, 促使学生去实验

所谓悬念, 实际是一种同时包含着“紧张”以及“期待”的心情, 它的产生是因为还没有得到一些问题的答案。悬念, 还会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所以, 科学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之后, 结合科学课的特性来设计一些吸引学生的悬念, 借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实验的愿望。三年级科学课程里面有一堂课叫《金鱼》, 笔者让学生先进行观察金鱼的长相, 金鱼在水里是怎么游动、怎么进食的。在观察结束后, 笔者向学生们提问, 你们有观察到金鱼的鱼鳃一分钟大约开合几次吗?在这样的观察和探究过程中, 带领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细致的分析, 探索生物科学的奥秘。最后, 帮助学生通过设计一些实验, 来检测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抑或是错误的。学生就慢慢对探究金鱼呼吸的秘密产生了兴趣和欲望。

二、要调控实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1. 紧紧抓住实验目的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 随心所欲。为教学服务, 是教师设计实验、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的最终目的, 此教学服务的是指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规律, 进而把握规律。例如, 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时, 教师带领学生证明空气的存在, 无论是吹动小纸条, 或者是将一个塑料袋吹大, 再将这个塑料袋扎个洞后放到水里, 让学生观察冒出的小泡泡, 这些实验都是为了带领学生证明空气是确实存在的。教师在做实验的时候, 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带学生做这个实验的目的, 如果没有目的性, 只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 那么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的知识也只是浮于表面的知识, 无法切实通过做实验了解到新的知识, 那么做实验就变成了徒劳无功的事情了。

2.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 明确观察任务。在实验开始之前, 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要观察什么, 并且以实验的需求为依据向学生明确观察的具体要求。学生们如果不是带着目的性在观察和实验, 他们很容易被那些对他们来说新奇, 或是有强烈刺激性的想象吸引住, 注意力不但转移, 且常常会忽略了做这次实验的真正目的。教师应当时常要求学生发动全部的感知器官对实验进行全面的观察。第一, 要用眼睛看, 教师要不时提示学生用眼睛细致地观察实验对象, 不要放过微小的细节与变化。第二, 用鼻子闻, 用耳朵听, 用手摸。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 可以用嘴巴尝一尝, 或是通过借助工具来观察。这样的观察便是基于科学观察的听和做, 这样的观察才能帮助学生将事物完整地感知。

(2) 实验过程做到有条不紊。进行观察实验课程的时候, 教师有责任检查所需要的实验仪器, 尤其是用于演示的仪器, 要保证它能清晰地展示所实验的现象。日常的实验演示课程中, 教师进行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变成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因此, 教师的实验技能演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有示范性作用。因此, 实验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是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 要严格地按照实验的基本知识与要求进行操作, 要做到有条理性, 还要以较高的质量完成演示, 如此方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要根据教学实际自制实验器材

1. 教师自制实验教具

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有比较深入的探究, 同时了解本校实验器材的现实情况, 进而才能有对某种教具进行改良、创造的想法。想法诞生以后, 教师要进行创造和设计, 反复测试、反复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制作, 制作完成后, 还要反复进行试验和调整, 直至教具能够成功使用。譬如, 在进行“空气有重量”的课程时, 笔者在网络上寻找了诸多资料, 互相比对过后, 觉得一元钱购买带柄以及卡口的气球, 是最为合适的实验器具。在实验的时候, 将其中的一枚气球充气, 让气球卡在卡口上, 实验的操作就会更加轻松, 实验现象也很明显, 结论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2. 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学习自行制作实验器材, 可以帮助学生温习已经学到的知识, 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此外, 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培训, 最终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学生学习自行制作实验器材的前提, 是将课本上的内容先学习清楚, 并理解其含义, 在此基础上, 学生才可能构思实验器材的初步样子, 最后才可能动手制作。在具体的实践中, 学生可能会遭受多次的失败, 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 学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重新试验, 这个过程会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锻炼, 进而健康成长。

自制教具可对现有教具进行补充, 而且也能够有效地节约开支, 还有比较强的实用性, 提高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四、要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科学资源

一堂实验课, 同样只有四十分钟。在这四十分钟内, 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实验, 并总结, 时间是完全不够用的。所以, 教师要学会利用自己周围的科学资料, 让学生在实验课上回归大自然, 让大自然中那些姿态各异的动植物来帮助教师完成这堂课。

譬如, 进行《蚕的一生》教学之前,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去饲养几条蚕宝宝, 并观察它们。让学生通过饲养, 明白蚕的一生会经历四个不同的变化, 即蚕卵、蚕、蚕蛹和蚕蛾。同时, 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蚕宝宝在四个不同的时期有什么不同的行为和形态变化。在教学到蚯蚓的时候, 教师在实验课前, 如果将蚯蚓放到盒子里面, 让学生观察, 学生只会看到蚯蚓在盒子里扭动。这样的观察课, 应该到大自然中去上, 让学生亲自观察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里面, 才会有切实的体会, 也会有更多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实验课上, 也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有更强的参与性, 让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篇8

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情境学习兴趣一、构建教学情境,提升学习氛围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科学教师要认清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构建具有童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氛围,满足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科学教师还要深入挖掘教材,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科学学科的独特作用。比如讲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我通过多媒体给小学生展示了因为挑食而显得病态的一胖一瘦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其中一个小朋友说:“我不喜欢吃肉和鱼,我只喜欢喝牛奶和吃零食,我发现最近记忆力非常不好。”另一个小朋友说:“我不喜欢吃米饭和蔬菜,我只喜欢吃巧克力,我发现最近越来越胖。”这段对话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很多小学生都有切身的感受,班级里的小学生都聚精会神的观看课件,快速的进入到教学情境中,缺少营养会产生很多不健康的身体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各种食物中富含的营养。

二、创新教学方式,挖掘生活素材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给小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还要注重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鼓励小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比如,讲小学科学《浮力》,我带领小学生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小学生通过实践增强了科学素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还设计了很多启发式的提问,如让小学生思考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感受到水的浮力,从而发散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在设计本课时,我尽量不出现超范围的术语,注意知识的递进性,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运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科学学科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拓宽小学生的视野,给小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科学学科的作用。比如,讲小学科学《云的观测》,我先进行了学情分析,云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以前小学生已经接触过天气现象的观测,本课的教学要从常见的现象着手,引出理论知识。而在讲到云量时会用到分数知识,要避免把时间过多的放到分数知识的教学中。因此,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小学生展示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图片,让小学生根据图示进行分析:以上三种天气情况,哪些比较好确定,哪些最难确定?最终小学生提出:晴天和阴天比较好认,多云最难。然后,我还会在多媒体课件中给小学生展示几张天空图片,让小学生自主判断云量及天气情况,小学生都积极的进行思考,课堂氛围顿时高涨。我给小学生布置了生活化的作业:观察当天的云量和云状;搜集有关“云”的谚语。

四、组织实践活动,培养综合能力

小学科学科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科学教师必须要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还要善于把握学情,设计游戏化的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潜力,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比如,在讲完小学科学《分类和回收利用》后,我组织小学生开展一次小范围的调查活动:让小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调查附近的废品回收站或询问废品回收工作者,他们回收些什么?这些物品回收后有什么用处?我还组织小学生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为班级、学校或社区设计分类垃圾箱,要求制作适当图片贴在回收箱上。其实,垃圾分类、分装并不难,只要我们人人参与,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周围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洁和美丽。

五、开展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要开展师生互动教学,与小学生进行深度沟通,成为小学生的好朋友,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我在教学时会考虑到小学生的感受,不损害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讲小学科学《用纸造一座“桥”》,针对怎样加强纸的抗弯曲能力进行了师生互动。

教师:我们知道,一张纸不做任何改变,它的抗弯曲能力是很差的。谁能利用我们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来说说,怎样改变这张纸的形状能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学生:增加纸的厚度。

上一篇:AoutCAD2007快捷键《个人总结表》下一篇:致朋友一封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