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态度与重心(通用7篇)
课题研究的态度与重心 篇1
神经衰弱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疾病之一, 患者多主诉不适, 且临床症状较为复杂, 如不及时诊断和采取有效治疗方法, 可导致患者长时间痛苦, 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1]。临床研究发现, 神经功能衰弱可影响躯体平衡功能, 但关于其具体表现, 目前尚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2]。本文主要分析了神经衰弱患者重心平衡障碍情况以及氟桂利嗪对于该症状的治疗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 本院收治的神经衰弱患者78例病例组, 均符合ICD-10中关于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3], 除外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等慢性疾病、各类创伤等合并神经衰弱或存在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抑郁症患者。其中, 男52例, 女26例, 年龄在20~65岁之间, 平均为 (34.4±4.6) 岁。患者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和三环药物组, 各39例。选择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9例作为对照组, 三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分布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氟桂利嗪组:本组患者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30003) , 每晚睡前口服, 5~10 mg/次, 10 d为一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三环药物组:本组患者予以盐酸多塞平片 (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 25 mg/片, 国药准字H11020850) 口服, 25 mg/次, 2次/d。同时予以口服阿普唑仑片 (北京三九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1653) , 0.4 mg/次, 1次/d, 每日晚间服用, 10d为一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2.2 重心摆动测定
采用Anima公司生产的EAB-100型平衡功能重心动摇测定仪测定平衡功能。受试者按照规定站立于重心测定仪上, 保持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根据闭眼与睁眼状态进行测定。各项测定时间为1 min, 两次测定间隔1 min。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比较经t检验;以率 (%) 表示计数资料, 并经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 病例组的重心摆动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在治疗后, 各项参数指标均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氟桂利嗪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三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抑郁、头痛、肩背、颈部、四肢以及脊柱肌肉疼痛等, 并可出现头晕、恶心、耳鸣、心肌以及头部阵发性感染等一系列症状[4,5]。临床研究发现, 神经衰弱患者具有重心摆动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躯体平衡不稳定性[6]。有学者认为[7], 利用重心平衡测定仪测定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 可评价药物治疗效果, 使疗效评价指标量化, 对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进行治疗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 病例组患者的睁、闭眼时的Path、ARD以及Freq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认为神经衰弱患者的轨迹长明显异常, 且力学波谱之中的振幅频率存在明显变化, 患者主要表现为重心弥散, 但关于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还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氟桂利嗪是一种选择性钙离子内流阻滞剂, 具有抗5-羟色胺 (5-HT) 、抗组胺以及抗多巴胺活性作用[8]。相关研究资料显示, 氟桂利嗪虽可诱发运动疾病, 但其对于眩晕以及震颤等具有确切疗效[9]。本研究对神经衰弱患者应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 患者的重心平衡检测各项指标均获得了显著改善, 且患者自觉症状改善, 与李静等[10]研究结果一致。此外, 研究还发现, 三环类药物对于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疗效, 预测将两药合用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但具体作用还有待大样本深入临床研究。
总之, 氟桂利嗪对于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买吐地·买提努尔.氟桂利嗪治疗神经衰弱患者的重心平衡功能障碍的作用.大家健康 (下旬版) , 2012, 6 (12) :14-15.
[2]郭星辉, 崔海坡, 徐秀林, 等.平衡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装置的有限元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 16 (26) :4863-4866.
[3]Bankier B, Aigner M, Bach M.Clinical validity of ICD-10neurasthenia.Psychopathology, 2001, 34 (03) :134-139.
[4]陈文芳.脑卒中患者颈部姿势/活动异常与平衡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山东医药, 2012, 52 (37) :76-77.
[5]林夏纪, 丘卫红, 窦祖林, 等.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 (2) :191-194.
[6]乐琳, 郭钢花, 李哲, 等.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案疗效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14) :3043-3044.
[7]宋桂芸, 张璞, 杨明, 等.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特征分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1, 17 (8) :798-800.
[8]杨志金, 舒彬, 尹志勇, 等.康复医学中平衡功能评定研究.重庆医学, 2008, 37 (17) :1993-1995.
[9]刘燕.桂利嗪体内分析及其临床前药代动力学与代谢研究.第二军医大学, 2008.
[10]李静, 张艳玲, 岳冬梅, 等.脑卒中患者重心平衡功能训练效果分析.重庆医学, 2010, 39 (5) :571-572.
课题研究的态度与重心 篇2
一、传播特征与理论研究:细分传 播结构,重塑把关机制
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开始由“微博传播”转向“微博有效传播”,并针对不同情况下微博的传播结构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喻国明认为,微博作为当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实现了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两大类信息的传播;从微博传播致效的三个关键词——规则改变、系统协同、构建信任可以准确把握住微博有效传播的内在规律。李彪通过对微博和人 人网圈群结构特征的研究,认为微博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构:一是在纵向上表现为以加V人群为中心的星状传播结构,这种结构类似于传统的大众传播;二是在横向上表现为加V人群内部、草根博主之间存在扁平化的信息传播结构,这种结构类似于人人网,即类似于传统的人际网络。刘德寰等用单链条传播、互动传播、散弹式传播、克里斯玛传播、新闻式传播、广告式传播这六种类型来描述微 博传播的各种情况。显然,微博传播结构的细分还有很大空间,但微博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定类型的传播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者围绕微博把关对传统把关人理论的影响进行新的 理论探讨,并尝试推动新的把关机制的建立。靖鸣等认为,微博把关呈现明显的滞后性、筛选性,把关方式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在把关过程中, 把关人和把关对象这两个角色出现重合与模糊,信息的流动呈现典型的双向链状结构;而微博影响力与把关方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学指数形式(Y=Nn)加以表现。结合微博重大事件信息扩散的典型模式与动力机制分析,研究者提出从使用者分级管理、用户信息辟谣、用户声誉评价、用户价值兑现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开展微博平台功能的创新,以推动微博柔性把关机制的建立。
二、运营管理与平台思维:强化协 同运营,把握营销关键
媒体微博发展的势头良好,其内容生产机制应该受到重视。喻国明以定量研究的科学方法对中国媒体官方微博的运营现状进行系统的考察, 发现媒体微博在所有机构微博账号中占据着主导位置;传统媒体在进入微博平台时依然带着自身媒体渠道的烙印;媒体微博与粉丝之间的互动频度较高;媒体微博覆盖率和影响力会以几何级数的方式激增。涂光晋等通过对“南方都市报”、“新闻晨报”、“人民日报”三家报纸微博的内容进 行抽样分析,发现不同的内容生产机制,包括微博内容来源的选择、人员配备的多少、文本表达的特点等会对媒体微博的竞争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7微博并非单一平台,应该强化微博与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之间的协同运营。蔡雯等认为,媒体微博是用户获取更多内容产品的一个“入口”,因此它不能只作为一个孤立的产品来经营,而应被视为重塑新闻传播模式的一个新起点。媒体微博积极参与公共事件,正确引导舆论,也为传统媒体重新获取社交网络上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创造机会。微信、微电台等是新出现的媒体形式,陈力丹等认为,微电台作为传统广播与网络微博的结合,为传统广播应对新媒体的挑战探索出了一条很有前景的新路。而微博与微信是相辅相成、相互互补的关系;微信对于新闻媒体将不仅是一条新的内容推送渠道,更是一次发掘用户资源、将传统媒体品牌优势向新媒体领域延伸拓展的难得机遇。媒体微博的兴起大致经历了由单纯的信息 发布平台到营销手段和互动平台,未来还将成为媒体平台一体化运行的主要支点,信息乱象中的权威发布者和意见提供者,媒体品牌推广与营销创新的聚合价值平台;所以微博已不仅仅是一个传播通道,更是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营销现实,我们要从营销现实、营销重点、营销关系的改变上来把握微博营销的关键之处。
三、融合新闻与专业主义:创新业 务形式,促进融合报道
随着微博参与新闻实践的机会增多,衍生出许多创新的业务形式, 为新闻写作和评论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李希光认为,微博的写作原理跟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是相同的,写作目标也是一致的;微博除了记录日常生活工作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人物之外,还可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上看到的新闻中寻找, 一旦读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人物,就认真思考,找一个新的角度, 改写后再用微博传播出去。董天策等发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在“文本”视角上体现出微言大义、口语化表达、立场鲜明、善用修辞等特征以及运用“诉诸理性”与 “诉诸情感”相结合的论证方式;在“语境”视角上坚持权威理性的话语风格,通过建构“协商式对话”来增强与民众的沟通。微博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性增强,以微博为核心的融合报道可能成为未来流行的新闻报道方式之一。陈昌凤等认为,微博主要采用“信息接力”的报道模式,开展“众式新闻”进行新闻调查,运用“社交元素”打造“社会化新闻体验”。借鉴口碑传播理论,研究者发现传者可信度、节目刺激点、新闻传—受者的亲历体验等与微博新闻再传意愿呈正显著相关,而新闻偏向对微博新闻再传不产生影响。有研究者认为循环互动模式是一种可用于解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关系的传播模式, 同时提醒传统纸媒在竞争激烈的多媒体环境下要积极主动地抢占信息“第一落点”,更应自觉坚守新闻专业化的本位优势。也有研究者指出,微博除对调查报道空间产生积极影响外, 还存在把关不够、专业失范、情感偏激、理性不足等负面影响。微博记者这一职业群体的紧密在线社会网络建立机制逐渐从单位组织向共同的话题 参与转变,以微博客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新技术为中国记者基于共同兴趣而形成的职业群体社会网络提供了新的潜在可能。对于记者微博使用规范 的研究有国内和国外两个不同的参照系,在中国,微博等网络新闻能够给予记者更大的专业自主性,为了真正推动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应当重新考虑传统媒体时代被边缘化的其他保障形式,如专业协会、新闻教育和公众的监督与批评。
四、公共事件与社会影响:展现公 益力量,重塑话语权格局
研究者对于微博事件的实证研究增多,关于借助微博动员平台展现社会公益力量的研究成为新亮点。彭兰认为,芦山地震后微博的表现让我们看到自组织这样一种机制在社会化媒体中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并让我们对社会化媒体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能力有了更多的期待。陈昌凤等强调微博群体力量需要合理的引导、宽 松而有度的条件去孕育,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正能量。微博动员具备区别于以往网络动员的新机制,沈阳等提出了群内动员、跨群动员和超群动员三种动员模式,其结论弥补了微公益动员实证研究不足的缺憾。研究者对于微博事件的传播主体、微博围观现象等问题的研究更加集中,微博时代的话语权成为当前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夏德元认为,突发公共事件的直接利益相关方,理所当然地成为微博传播的活跃分子;公共知识分子作为间接利益相关方的代表,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非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多地卷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传播; 传播主体性日益觉醒的普通民众则成为声势浩大的围观者。微博时代的“话语平权”依然是个伪命题,在看似话语平权的背后是话语再集权,形成了新的话语权力新贵;而微博平台上话语权的博弈更应该成为主流话语与民意互动下的社会变革进程。
五、网络舆论与公共治理:研究舆 论规律,促进公共治理
研究者一方面持续关注政务微博的建设情况,一方面对微博反腐和舆论引导等问题进行思考,善用微博进行舆论引导将有助于网络政治的健康发展。谢新洲等认为,政务微博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在操作规范化、完善线下处理机制等方面寻找发展策略。魏永征等认为,微博反腐反衬出国家反腐机制和专业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缺陷,但它只是治标,治本还需健全反腐制度和机制。在舆论引导方面,谢耘耕等发现,在微博传播中关键节点决定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对舆论走势有着重要影响,建议通过关键节点引导微博舆论。我国政府也可以发挥微博意见领袖的功能、社会网络的功能、自组织的功能等来引导或辅助引导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作为重要的现场直播和知识生产工具,微博所涉及的司法和法律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论证条理也逐渐清晰。高一飞认为,微博直播是庭审直播的一种最新形式,我国庭审直播虽然开始时间较晚,但已经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最理想的庭审直播是在进行庭审电视直播的同时,还进行类似于薄熙来案件中的微博直播。在著作权方面,研究者认为,在微博作品著作权人未明示不得转发的情况下,使用人转发的情形符合“默示授权”的形成要件,不构成著作权侵权。在微博作品著作权人明示拒绝转发的情况下, 在单纯转发不加任何评论或简单地加以评论的使用中,转发者不能以“合理使用”进行抗辩;而转发的同时加以独创性评论的使用行为由于形成了新作品,能够区别于原作,应构成合理使用。
六、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拓宽研 究视野,创新研究方法
研究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特定领域的微博研究进行综述,如政务微博可信度研究综述,国外微博研究热点、趋势及研究方法等。研究者分析发现:国外微博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是文本挖掘、信息可视化、社会网络分析等;国外微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Web2.0下的社交媒体研究、信息伦理研究、微博政治研究、电子口碑研究等10个方面,微博政治研究、电子口碑研究、微博与灾难预警及处理研究、使用者生成内容研究等有可能成为未来该领域的核心热点。以上研究有利于微博研究视野的拓展,新思路、新观念的融入对今后我国微博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除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框架分析法外,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可能成为未来最实用、最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其他研究方法也在不断摸索中。李彪针对新浪微博高转发的6025条热门微博,采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得出热点话题微博转发次数符合幂律分布,转发信息链条的长度符合指数式分布特征的结论。另有研究者运用纯粹数学的推论模式,求解出政府、传统媒体、微博三方信息博弈的纳什均衡点。还有研究者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概念提炼法和事件分析法(EAM),建构重大突发事件的微博传播影响力指标体系。
课题研究的态度与重心 篇3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已极具规模。1997年共有23. 5万户外商投资企业( 以下简称外企) 在华投资,投资总额( 以下简称外企投资额) 达7 500亿美元; 而截止2013年底, 我国外企数量已达44. 6万户,投资额达35 200亿美元之多。1997 - 2012年我国外企不仅数量倍增, 而且每年的投资额也以20% 的速度增长。随着外企投资的增加,来华的商务客也不断增加,促进了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的发展。2006年我国入境商务旅游者555万人次,到2012年已增长至628万人次; 与此同时,我国入境商务旅游占入境旅游的比例不断攀升( 2012年达到27% ) ,已成为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商务旅游者由于其特殊的身份( 受教育水平较高,出游不受余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限制) 和 “两高一长” ( 人均消费高、重游率高、逗留时间长) 的出游特点而备受市场青睐,又被称为 “财富型超级旅游者”[1]。目前,全球商务旅游者约占旅游者总数的1 /3,商务旅游已成为全球的重要产业并在旅游业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现代商业活动的一大特征[2,3]。由于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的消费主体多为外资企业[4],因此随着外企在华投资活动的增加和我国入境商务旅游的发展,有关外企投资与入境商务旅游的关联研究具有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外商直接投资( FDI) 与旅游的关系上。Adrian Bull ( 1990) 发现外商投资给澳大利亚旅游业带来了效益[5], Tang et al. ( 2007) 发现中国的FDI与旅游增长之间存在单方的因果关系[6],Walmsley et al. ( 2006) 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7]。Jenny Cave et al. ( 2009) 基于供给角度研究了几个国家旅游与休闲部门中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得出的评级与世界经济论坛有显著性差异[8]。Kemal Kantarci ( 2007) 研究了外商投资者对影响中亚四国(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旅游业投资的感知[9]。蒋才芳和陈收利用1985 - 2007年FDI、GDP和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关数据,证实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10]。傅元海和史言信研究了我国FDI的旅游服务出口创造效应与区域差异,发现东部旅游服务出口具有显著的创造效应[11]。高明利用1983 - 2008年中国入境旅游和FDI数据, 发现了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作用机制[12]。
从研究结论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与旅游的长期均衡关系在国内外研究中已达成一致。但是,纵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缺乏外商直接投资主体( 外商投资企业) 与旅游的关联研究,而有关外商投资企业与商务旅游的关联研究还未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我国东部11省区为例,以外商投资企业和入境商务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1997 - 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经典的重心研究方法, 从地理学视角对比分析二者的重心格局演变路径以揭示其演变规律,以期能为后期外企投资与商务旅游发展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样本及方法
( 一) 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东部11个省区作为研究样本,包括海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北京、天津、河北和辽宁。这是因为:( 1) 东部地区的人口和GDP分别占全国的94% 、50% ,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外企投资最活跃的地区; 外商投资企业在东部地区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13]。2012年共有3. 5万户外企在我国东部投资,投资总额为2 569亿美元。 ( 2) 东部也是我国入境商务旅游最为发达、空间最为集聚之地。1997 - 2012年的相关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外企数量、投资额以及入境商务旅游所占全国的比重一直稳定在80% 左右。因此,选择我国东部11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外企投资与入境商务旅游的重心格局演变对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二) 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外商在华投资和入境商务旅游的相关数据。在外企投资衡量方面选取外商企业户数( 以下简称外企数量) 和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 外企投资额) 两个指标,数据来自1997 - 2012年 《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 和各省统计年鉴。外企投资总额包括外企在华生产所投入的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 之所以选取该指标是因为它既包括外商企业在华投资的存量又包括流量,与FDI流量数据相比能更好地代表外企规模。入境商务旅游方面选取1997 - 2012年 《入境旅游者抽样调查》中按旅游目的分类的调查数据。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入境商务旅游不仅包括以商务为目的的入境游客,还包括以参加会议和文化体育科技交流为目的的入境游客[1,2],因此本文选取入境商务、会议和文化体育科技交流( 以下简称文体科技) 三项指标的比例数据,通过比例数据与各省区入境过夜游客基数相乘得到各省区以商务、入境会议和入境文体科技为目的的入境商务旅游的规模。由于2003年受SARS的影响,部分数据缺失,因而对该年的相关数据予以剔除。考虑到外商企业的投资和入境商务旅游者多聚集在省会城市, 因而选取各省会城市的坐标作为各省区中心城市的地理坐标,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从1: 400万全国基础地理数据中提取得到。由于有的省份存在多中心,如辽宁( 沈阳和大连) 、河北( 石家庄和秦皇岛) 、山东( 济南和青岛) 、福建( 福州和泉州) 、广东( 广州和深圳) 、海南( 海口和三亚) , 本研究取其相应的加权平均值作为中心城市的地理坐标。
重心概念源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指区域各部分所受合力的作用点,该点对四周各方向的作用力量能使之维持均衡。重心概念被引入国内后, 在经济和社会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运用[14]。2005年以来少量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和旅游的研究运用了重心概念,但已有的研究多为单因子重心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或多因子对比研究,研究尺度一般以国家或省级尺度为主[15],缺乏区域尺度的因子研究,更缺乏外企投资与入境商务旅游重心的比对研究。外企投资重心( 包括外企数量和外企投资两大重心) 指区域空间的某点,其四周各方向上的外企投资实力( 外企数量和外企投资) 使之能维持均衡; 入境商务旅游重心( 包括入境商务、 入境会议和入境文体科技三大重心) 指区域空间的某点,其四周各方向上入境商务旅游实力( 商务、会议和文体科技的流量) 使之能维持均衡。
首先假设某个区域由n个次级区域i组成,则该区域某种属性的 “重心”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公式( 1) 中,X 、Y代表整个区域中某属性重心的经纬度; xi、yi代表第i个次级区域中心的经纬度; Mi代表第i个次级区域中某种属性的值。本研究以东部作为整个研究区域,故n = 11 ; xi、yi取11个省区的中心城市( 多中心的取加权值) 的经纬度值; Mi分别取各个省区的外企数量、外企投资额、入境商务旅游规模( 包括商务、会议和文体科技) 的值。将上述值带入公式( 1) 分别得到各年外企数量、外企投资和入境商务旅游的重心值。
计算重心的年际间移动方向可用如下公式:
公式( 2) 中,P表示重心年际移动角度,当P在( 0°,90°) 范围中时,表示向东北方向移动; 当P在( 90°,180°) 范围中时,表示向西北方向移动; 当P在( - 90°,0°) 范围或( - 180°, - 90°) 范围中时,分别表示向东北和西南方向移动。
重心的年际移动距离公式如下:
公式( 3) 中,S表示年际移动距离; i 、j代表两个不同的年份; ( xi、yi) 、( xj、yj) 分别代表第i年和第j年区域重心的经纬度; T为常数,取值为111. 11km,将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距离。
三、结果与分析
( 一) 外企投资重心演变轨迹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我国东部地区外企投资的空间演变轨迹( 包括外企数量重心和外企规模重心的空间演变) ,见图1。东部地区外企投资重心位于江西东北部和安徽西南部, “东移北迁” 趋势明显,这与贺灿飞和梁进社( 1999) 得出的我国外资沿长江流域省区的 “T”型轴线分布、具有集中性的结论一致[16]; 外企数量重心和外企投资重心由于受不同的微动力影响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通过分析1997 - 2012年东部地区外企数量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外企数量重心变动具有如下特征: ( 1) 1997 - 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外企数量重心在江西景德镇附近,2001 - 2002年向东北方向移动至安徽北部的石台县和池州市东南部,2004 - 2012年向东北移动并集中在安徽青阳县境内。 ( 2) 外企数量重心整体呈线性向东北方向移动, 15年来其直线移动距离是89. 28km。其中向东和向南移动的频率最高———在15年的移动过程中向东移动了9次( 其中东北方向6次) ,表明我国东部的东北部是外企的聚集区。 ( 3) 年均移动速度为17. 87km,说明外企数量处于扩张期。2001 - 2002年,受中国加入WTO并颁布 《外商投资企业试点办法》鼓励外企投资的影响,大量外企进入中国东部加速了外企数量重心的变动; 而2008年重心剧烈变动的原因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经济受挫,中国反而成了许多外企的缓冲区,致使大量外企在中国投资避险。总体而言,外企数量重心年际的移动速度较为缓和,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外商企业的数量整体趋于稳定。 ( 4) 在经纬度上的移动距离相当,分别移动了57. 06km和57. 87km,说明东部地区外企数量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的发展较为平衡。
通过分析1997 - 2012年东部地区外企投资重心的空间演变轨迹( 见图1) ,外企投资重心变动具有如下特征: ( 1) 1997 - 1999年东部地区外企投资重心在江西景德镇境内,2000 - 2004年一直往东北方向呈线性移动,2005 - 2006年重心在安徽南陵县,2007年往西南方向移动至安徽青阳县和贵池市交界处,2008 - 2012年又往东北方向呈线性移动,2012年重心落在安徽无为县境内。( 2) 外企投资重心整体呈线性向东北方向移动,15年来其直线移动距离是259. 85km。在15年的移动过程中,向东北移动13次,移动频率为93% ,表明我国外企投资聚集在东部的东北地区。 ( 3) 年均移动速度为28. 19km,其中2000年、2004年、 2007年和2010年投资额剧增加速了外企投资重心的移动。 ( 4) 在经纬度上分别移动了223. 9km和110. 87km,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外企投资在南北方向上的差距较大。
( 二) 入境商务旅游重心演变轨迹
东部地区入境商务旅游重心( 包括入境商务、 入境会议和入境文体科技) 的空间演变轨迹如图2和图3所示。东部入境商务旅游( 商务、会议和文体科技) 重心同外企规模重心相邻,均位于江西东北部和安徽西南部,但 “东移南迁”趋势明显。对比东部入境商务旅游重心与我国入境旅游重心的移动趋势,发现二者具有移动的同向性。入境商务、会议和文体科技旅游重心由于受不同的微动力影响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由图2可知,东部地区以商务为目的的入境旅游具有如下特点: ( 1) 1997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入境商务重心聚集在东经116. 29° - 117. 19°和北纬28. 20° - 29. 07° ( 位于江西北部的南昌市和乐平市之间) 。 ( 2) 重心 “东移南迁”趋势明显,15年来其直线移动距离是70. 64km。其中,向东和向南移动分别移动了8次,移动频率为57% 。结合图2可知东部的西南地区入境商务旅游的规模日益增加。 ( 3) 平均移动速度是47. 69 km,其中2001年、2005年和2010年重心往西南方向的移动速度和幅度较大,其它年份较为缓和。 ( 4) 在经纬度上分别移动了38. 89km和53. 34km,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入境商务旅游规模在南北方向上有一定差距。
东部地区入境会议旅游的空间演变轨迹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 1) 我国东部地区入境会议旅游重心除2000年较为特殊( 在江西龙南县) 外,整体在安徽西南部( 安庆、贵池和巢湖) 和江西东北部( 南昌、九江和乐平) 附近。 ( 2) 1997年以来入境会议重心 “东移南迁” 趋势明显, 15年来其直线移动距离为95. 7km。 ( 3) 平均移动速度是161. 3 km,特别是2000 - 2005年以及2011年往西南方向移动速度和幅度较大。 ( 4) 在经纬度上分别移动了53. 98km和70. 89km,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入境会议旅游规模在南北方向上有一定差距。结合图3可知,东部西南地区入境会议旅游的规模日益增加。
东部地区入境文体科技旅游的空间演变轨迹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 ( 1) 我国东部地区入境文体科技旅游整体重心在安徽贵池市和江西北部的南昌市和波阳县附近。 ( 2) 1997年以来入境文体科技旅游重心 “东移南迁”趋势明显,15年来其直线移动的距离为150. 07km。 ( 3) 平均移动速度为119. 16km,2000年和2005年往西南方向的变动较为剧烈。( 4) 在经纬度上分别移动了64. 05km和129. 3km,表明我国东部入境文体科技旅游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南北方向上。结合图2分析可知,我国东部西南地区以文体科技为目的入境商务旅游的规模不断增加。
四、东部外企投资与入境商务旅游重心空间变动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1997 - 2012年我国东部地区外企数量重心、外企投资重心、入境商务重心、入境会议重心和入境文体科技重心的演变轨迹,不难发现:
第一,从整体空间格局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外企投资重心和入境商务旅游重心均位于几何中心( 117. 88°E,34. 05°N) 的西南方向,两类重心相邻( 均聚集在江西东北部和安徽西南部) 但又存在空间偏离。相对外企投资重心而言,入境商务旅游重心始终偏西,这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的外企投资和入境商务旅游的发展既紧密相连又发展不平衡。入境商务旅游( 包括商务、会议和文体科技)重心均位于外企数量重心和外资规模重心的西部, 其中,入境会议旅游重心在其西北方向,而入境商务旅游和入境文体科技旅游重心在其西南方向。 在两类重心的偏离距离上,两类重心间的平均距离是176. 84 Km; 外企数量重心与入境商务( 商务、会议和文体科技) 旅游重心的平均距离分别是198. 27 Km、132. 39 Km、164. 37Km; 外企投资重心与入境商务( 商务、会议和文体科技) 旅游重心的平均距离分别是221. 07 Km、156. 91 Km、 188. 01 Km。
第二,从整体演变路径和趋势来看,两类重心均呈现向偏东方向移动的趋势,且具有较好的内部重叠性,但外企规模重心呈 “东移北迁”趋势, 而入境商务重心呈 “东移南迁”趋势,两类重心具有一定的分离趋势; 同时,两类重心在移动距离和年际移动速度上也有差异。在直线移动距离上, 入境商务重心( 70. 64km )< 外企数量重心( 89. 28km)< 入境会议重心( 95. 7km)< 入境文体科技重心( 150. 07km )< 外企投资重心( 259. 85km) ; 在累计移动距离上,外企数量重心( 250. 23km)< 外企投资重心( 394. 7km)< 入境商务重心( 667. 6km )< 入境文体科技重心( 1668. 28km)< 入境会议重心( 2258. 24km) ; 在年际移动速度上,外企数量重心( 17. 87km)< 外企投资重心( 28. 19km)< 入境商务重心( 47. 69 km)< 入境文体科技重心( 119. 16 km)< 入境会议重心( 161. 3 km) 。
第三,从经度上看( 如图4所示) ,外企投资重心位于较高经度,入境商务旅游重心在较低经度,二者均向高经度移动,且具有良好的内部变动一致性。外企数量重心和外企投资重心以2007年为节点,先后呈线性东移趋势,且具有较好的变动一致性; 入境商务重心以2004年为节点,呈波浪式东移趋势,其中入境会议重心在经度上的波动最大。在经度的整体移动幅度上,入境商务重心( 38. 89Km)< 会议重心( 53. 98Km)< 外企数量重心( 57. 06Km)< 文体科技重心( 64. 05Km)< 外企投资重心( 110. 87Km) 。
第四,从纬度上看( 如图5所示) ,外企投资重心和入境商务旅游重心向相反方向变动,但变动过程却具有良好的内部变动一致性。外企数量重心和外企投资重心以2007年为节点,先后呈线性北移趋势,且具有较好的变动一致性; 入境商务重心以2004年为节点,呈波浪式南移趋势,其中入境会议重心在纬度上的波动最大。在纬度的整体移动幅度上,入境商务重心( 53. 34Km)< 外企数量重心( 57. 87Km)< 会议重心( 70. 89Km)< 文体科技重心( 129. 3Km )< 外企投资重心( 223. 9Km) 。值得注意的是,文体科技重心在2000年的波动较大,向南移动了249. 6Km,2001 - 2004年又连续北移235. 56Km,2005 - 2012年又南移了53. 38Km。
注: ***、**、*分别表示1% 、5% 、10% 的显著水平。
第五,从空间相关性来看( 如表1所示) ,在经度的联系上,我国东部地区外企投资重心和入境商务旅游重心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纬度上相关性不显著。外企数量重心与入境商务重心、入境会议重心和入境文体科技重心在经度上均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 784、0. 781和0. 693; 外企投资重心与入境商务重心、入境会议重心和入境文体科技重心在经度上也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是0. 753、0. 615和0. 6。 然而,在纬度的联系上,外企投资重心和入境商务旅游重心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外企投资与入境商务旅游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东西方向上。
五、东部两类重心空间轨迹变动的动因探析
东部两类重心聚集在江西东北部和安徽西南部且东移趋势明显,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外企投资活动的特点相关。我国东部地区不仅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而且区位交通、政策优势明显,开放度高,因而能吸引众多外企长期集聚在此。而随着东部外商投资的增加和贸易的增长,大量商务客的到来发展并壮大了东部的商务旅游, 使得东部地区入境商务旅游也呈现出聚集性,这说明东部入境商务旅游规模与东部外企数量、外企投资额的多寡有关,使得两类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始终相邻,并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这不仅证实了外企投资活动与商务旅游活动的关联性,而且从投资贸易的视角印证了贸易与旅游的互动理论[17]。
两类重心存在空间偏离且有一定的分离趋势, 这是由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外企投资特点和入境商务旅游者的出游特点决定的。外企数量和规模重心偏东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良好的基础条件相关; 而入境商务旅游重心虽与之相邻但偏西,这是由入境商务旅游 “一长两高”的特点决定的。2012年入境商务游客在华平均停留时间约为7天,来华次数大于等于4次的商贸人员占总入境游客的57. 3% ,近30% 的入境商务游客游览了2 - 3座城市。较长的停留时间保证其有充足的闲暇时间游览,而商旅的重复性必然带来旅游审美的疲劳,“不差钱”的商务消费给予了商旅游客更多的旅游消费选择,于是,在求新求异的驱动和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入境商务旅游者能深入到中国腹地,近年来东部西南地区出现的大量入境商务旅游者就是很好的例证。 因此,东部地区两类重心的空间偏离是一种必然。 随着外企投资和入境商务旅游的发展,两类重心会更加偏离,因此外企规模重心 “东移北迁”而入境商务旅游重心 “东移南迁”也是由东部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两类重心的内部重叠性和内部变动一致性表明,外企数量分布和外企投资额分布密切相关,入境商务旅游、入境会议旅游和入境文体科技旅游的分布密切相连。其中,入境商务旅游重心的变动又具有各自的特性: 相对于入境文体科技重心而言,入境会议重心偏北,这与北京是我国政治中心、各类会议较多有关; 而入境商务重心较之偏南,这是与上海、广州发达的经济、商务洽谈较多有关系。正是因为上述缘由,东部入境商务旅游重心、入境会议旅游重心和入境文体科技旅游重心才呈现出不同的演化路径和趋势,并在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上也有所差距。
总体而言,东部外企投资和入境商务旅游重心的空间格局和演变规律与我国东部地区外企投资特征和商务旅游 “一长两高”的特点密切相关, 与我国旅游业发展国情密切相关,也与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
六、结论
根据重心模型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15年来外企投资重心和入境商务旅游的重心演变路径及其在经纬度上的变化,得到如下结论:
1. 就整体空间格局而言,东部外企投资重心和入境商务旅游重心均位于我国几何中心的西南方向,两类重心相邻( 均聚集在江西东北部和安徽西南部) 但又存在空间偏离,15年来平均偏离距离为176. 84 Km。相对外企投资重心而言,入境商务旅游重心偏西; 其中,入境会议重心在其西北方向,而入境商务和入境文体科技重心在其西南方向。这既与外企投资活动与商务旅游活动的关联性相关,又与入境商务旅游者的出游特点相关, 同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连。
2. 从整体演变路径和趋势来看,两类重心均呈现向偏东方向移动的趋势,且具有较好的内部重叠性和变动一致性,但两类重心所呈现出的 “东移北迁”与 “东移南迁”趋势又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分离趋势。此外,两类重心在移动距离和年际移动速度上也有差异。在直线移动距离上,入境商务旅游重心变动幅度最小( 70. 64km) ,外企投资重心变动幅度最大( 259. 85km) ; 在累计变动幅度上,外企数量重心( 250. 23km) 变幅最小,入境会议重心( 2258. 24km) 变幅最大; 在年际移动速度上,外企数量重心移动最慢( 17. 87km) ,入境会议旅游重心移动最快( 161. 3 km) 。
3. 在经纬度的移动上,两类重心在经度上的移动方向一致———前者呈线性东移、后者呈波浪式东移,在纬度上向相反方向移动———外企投资重心呈线性北移、入境商务旅游呈波浪式南移。在经度和纬度的移动幅度上,外企投资重心变动的幅度最大( 分别为: 110. 87Km、223. 9Km) ,入境商务重心变动的幅度最小( 分别为: 53. 89Km、 53. 34Km) 。
4. 从空间相关性分析来看,两类重心在经度上呈正相关关系,而在纬度上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外企投资与入境商务旅游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东西方向上。
课题研究的态度与重心 篇4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重心,产业重心,人口重心
一、区域重心分析方法
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牛顿力学, 指在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 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均衡。经济重心是指在区域经济空间里的某一点, 在该点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对一个拥有若干个次一级行政的地区的区域来说, 计算经济重心通常更多地借用地理坐标来表达空间上的距离概念。
在研究中, 假设某一个区域由n个次一级区域i构成, 那么该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通常采用如下的计算方法来表示:
其中X、Y分别表示某一区域某种属性的重心所在地理位置的经度值和纬度值;Xi、Yi分别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中心的经度值和纬度值;Gi表示第i个次一级区域的某种属性的量值。实际分析中, Gi为各市 (盟) 的GDP、三次产业产值及人口总数, Xi、Yi为次一级行政中心地理坐标。
从计算方法来看, 决定重心的因素只有两个方面:Xi、Yi和Gi。各地的地理位置是不变的, 而任何一个市 (盟) 的发展变化都会影响到重心的变化, 因而重心的变动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内蒙古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及人口变化的轨迹。
鉴于统计资料的完整性, 本文的研究期间为1988—2009年;由于在进行经济重心计算时经济增长是平衡发展的一个相对值, 所以名义值或实际值的选用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不会显著, 本文应用实际GDP数值进行计算。
二、内蒙古经济、产业、人口重心变动轨迹
(一) 经济重心变动轨迹
计算结果表明, 自1988年以来, 内蒙古经济重心移动的主要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移动, 21次移动中, 4次向东南、1次向东北、16次向西南移动, 移动的实际距离为247.87KM。经济重心的变动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 在经度和纬度上都有波动, 但经度的波动大于纬度的波动。其走势主要由东北向西南移动, 经度上移动了2.07度, 距离为230.87KM, 纬度上移动了1.27度, 距离为141.48KM。第二, 不同年际间的移动速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2005年的移动距离最远为40.41KM, 1989年的移动距离仅为2.05KM, 相差甚远。第三, 2000年以来, 经济重心移动的速度明显加快。1988年以来经济重心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1.80KM, 1988—1999年的平均移动距离为9.60KM, 2000年以后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4.22KM。而且仅2007年向东南方向移动, 移动距离小于平均移动距离, 其余年份均向西南移动。
(二) 产业重心变动轨迹
1. 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重心在经济重心的东北方, 其变化规律性不明显, 在21次移动中, 10次向东北、9次向西南、向东南、西北移动各1次。1988—2009年第一产业移动的直线距离仅为11.58KM, 累计移动距离却达到335.64KM, 年平均工资移动距离为15.98KM, 变化强度大于经济重心。2000以后平均移动距离为15.08KM, 2000年前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6.81KM, 即西部大开发对内蒙古第一产业影响不大, 而且东北部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2. 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重心处于经济重心的西南方, 1988年以来具有明显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 21次移动中, 5次向东南、1次向东北、其余均向西南移动。经度上移动了1.93度, 纬度上移动了1.53度, 累计移动距离为298.02KM, 最接近经济重心的移动距离。1988—2009年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4.19KM, 2000年后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0.80KM, 2000年前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9.00KM.
3.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自2002年后均向西南方向移动, 之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波动, 规律性不明显。经度上移动了1.87度, 纬度上移动了1.14度, 累计移动距离为327.15KM。1988—2009年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5.58KM, 2000年后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9.46KM, 2000年前的平均移动距离为12.05KM。即西部大开发以来, 内蒙古西部盟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三) 人口重心变动轨迹
计算结果表明, 内蒙古人口重心总体表现为东北向西南移动的趋势。经度上移动了0.43度, 纬度上移动了0.16度, 22年间累计移动了60.08KM, 年均移动2.86KM。2000年后移动速度明显加快, 年均移动距离为3.83KM, 2000年前年均移动距离为1.98KM。
三、经济、产业、人口重心对比分析
经济重心可以说是处于三次产业的包围中, 距二、三产业距离更近些, 并且第二、三产业重心与经济重心多数年份朝同一方向运动, 说明二、三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第二、三产业合计重心移动距离远大于经济重心的移动, 这表明第一产业重心向东北移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第二、三产业重心向西南移动的影响, 使总体的经济重心在西南方向上的变动显得比较平缓。不同年份第二、第三产业重心的移动在推动内蒙古经济重心向西南移动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2000年之前主要由第二产业重心带动经济重心移动, 第三产业的迁移带动作用日渐增强。
总体来看, 内蒙古经济重心始终位于人口重心的西南方向, 反映了内蒙古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与人口分布之间的不平衡性。1988—2003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迁移趋势不一致, 经济增长没有对人口的分布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2004年以后, 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都呈现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 经济增长对人口分布的导向作用在加强;但经济重心的迁移幅度远大于人口重心, 1988年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相距61.57KM, 2009年二者相距227.99KM, 虽然自2004年后迁移趋势一致, 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在不断拉大 (表) , 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在加剧。
综合考察三大产业重心相对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后发现:三大产业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偏离总体呈现扩大的趋势。第一产业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基本无规律可循;第三产业重心在2000年后与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的变化趋势接近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偏离趋势;经济重心相对于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的变化轨迹与第二产业重心相对于人口重心的偏离轨迹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 经济重心相对人口重心的偏离主要受第二产业重心的影响, 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内蒙古第二产业的重要地位。
对重心变化作相关性分析发现, 1988—1999年经济重心与人口、产业重心无论在纬向上还是经向上均相关, 经济重心与第二产业重心的相关系数最大, 第二产业重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内蒙古经济重心的变化, 其次是第一产业, 最后是第三产业, 说明在此期间内蒙古第三产业相对落后。2000—2009年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的相关系数变大, 从另一方面表明经济增长对人口分布的导向作用在加强, 和一产重心表现为负相关, 与第二产业重心的相关性略下降, 而与第三产业重心的相关性上升, 第三产业重心对内蒙古经济重心的影响有加强的趋势, 经济重心逐渐在第三产业重心的牵引下移动, 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结论。
四、结论
1988—2009年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及二、三产业的重心总体都呈现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 只有第一产业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经济重心的迁移幅度远大于人口重心, 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偏离距离在不断拉大, 内蒙古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在加剧。其中, 1988—1999年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 2000年后, 相关系数显著增加, 说明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导向性在增强。
第二产业的发展是迁引内蒙古经济重心变动的主要力量, 但2000年后经济重心与第三产业重心的相关系数明显增加, 表明内蒙古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并且经济重心逐渐在第三产业重心的牵引下移动。
内蒙古经济重心变动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政策密切相关。内蒙古地形狭长, 横跨近30个经度, 纵贯16个纬度, 东西距离是南北距离的1.412倍, 12个市 (盟) 中有10个市 (盟) 从东到西依次排开, 因此经济重心的移动距离经度远大于纬度。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 国家相关政策使得内蒙古的经济、产业及人口重心轨迹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J].中国社会学, 2000.2
[2]冯宗宪, 黄建山.1978-2003年中国经济重心与产业重心的动态轨迹及其对比研究[J].经济地理, 2006.2
重心的变化与内能 篇5
例1如图1所示直立容器内部有被隔板隔开的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气体,A的密度较小,B的密度较大,抽去隔板,加热气体,使两部分气体均匀混合,设在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为ΔU,则()
(A)ΔU=Q (B)ΔU
(C)ΔU>Q (D)无法比较
错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由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为0,即W=0,所以气体内能的增量ΔU就等于气体吸收的热量Q,即ΔU=Q答案为(A).实际上此答案是错误的.
错解的原因:忽略了气体重心发生了变化,重力对物体做了功.
解析:抽去隔板前,由于密度较小的气体在上方,密度较大的气体在下方,所以气体的重心在隔板的下方.抽去隔板后,A,B两部分气体均匀混合,重心升于原隔板位置.由于重心上升,重力对气体做了负功W<0,根据ΔU=W+Q知ΔU
例2装有浑浊黄河水的杯子置于与它温度相同的绝热容器中,过一段时间,泥沙沉淀,则杯中水温将()
(A)下降(B)不变
(C)升高(D)无法确定
解析:泥沙沉淀后混合液的重心降低,重力对系统做正功W>0,由于容器绝热Q=0,有ΔU=W+Q知,ΔU>0,系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答案为(C).
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能降低,转化为系统的内能.所以温度升高,答案仍为(C).
例3如图2所示,有两个同样的球,其中a球放在不导热的水平面上,b球用细线悬挂起来,现供给a,b两球相同的热量,则两球升高的温度Δta和Δtb的关系是()
(A)Δta=Δtb (B)Δta<Δtb
(C)Δta>Δtb (D)无法确
解析:如图3,两球受热后,体积都要膨胀.A球放在不导热的水平面上,受热膨胀后,球的重心升高,要克服重力做功,球吸收的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球的重力势能.所以a球体内能的增量小于其吸收的热量.b球情况刚好与a球相反,b球重心的下降,重力对球做正功,b球重力势能减小,减小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球的内能,所以b球内能的增量大于其吸收的热量.(两球膨胀对大气做的功几乎是相同的),所以Δta<Δtb,即答案选(B).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求解:a球重心下降,重力对其做正功W>0,有ΔU=W+Q知,ΔU>Q.b球重心上升,重力对其做负功W<0,有ΔU=W+Q知,ΔU
例4如图4,容器A、B各有一个可自由移动的轻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恒定.A、B的底部有带有阀门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原先,A中水面比B中高,打开阀门,使A中的水逐渐向B中流,最后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
(A)大气压力对水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B)水克服大气压力做功,水的内能减少
(C)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不变
(D)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水的内能增加
解析:由题设条件可知,打开阀门,由于水的重力作用水从A流向B,又由于水与器壁间的摩檫作用,水振动一段时间后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根据连通器的原理,A、B中的水面最后静止在同一高度上.现以水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水受到重力,器壁压力和两水面上大气压力的作用.对这几个力做功情况分析:其一,器壁压力跟水流方向垂直,不做功.其二,设A和B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和SB,两活塞竖直位移分别为LA和LB,则大气压力对容A中的活塞做的功为WA=POSALA,容器B中的活塞克服大气压力作的功为WB=POSBLb,由于SBLB=SALA,所以WB=WA,因此大气压力通过活塞对整个水做的功为零,即大气压力对水不做功.其三,A中部分水流入B中,使得水的重心降低,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水的内能,使水的内能增加.所以答案应为(D)选项.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角度:由于重力对水做正功W>0,系统绝热Q=0,所以ΔU=W+Q>0,系统内能增加.
以上四个例题既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解答,也可以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答,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因为能量守恒定律适应的范围非常广泛,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仅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某一个方面的应用.
课题研究的态度与重心 篇6
事实上, 当我们观察周围那些作画的人, 会发现学习绘画的学生或专业绘画作者中他们很多人在自然面前没有“看到”太多的东西, 他的眼睛和头脑里占据的是一些各种别人作品记忆的残片, 是那些艺术史中被人们所崇拜和欣赏的作品残影。这些人用那些记忆中的残片套在自己所表现的自然对象上, 以此完成自己的作品。我在英国近十年的学习和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众多艺术院校考察时几乎没有看见学生或艺术家在模仿艺术史上某个画家的样式或风格作画,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现象带来我长久的思考。就我个人观察所得到的答案是欧美的学生、艺术家及学人面对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态度与研究方法与我们不同。
当代欧美教育哲学尽管存在诸多流派, 但其共同点是强调个人的价值, 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显而易见, 个人的研究角度、方向和态度就成为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如何能直面自然, 珍视你感知的东西, 并坚定你的认知与判断, 让你心灵和它交流的时候获得的东西能够自然的流出来, 这个很珍贵。在我们的艺术类高校的教学中, 我们推崇对经典作品的学习, 我们以为学会了这些以后自然就有了自己价值。因为这样长期习惯模习、效仿的学习方法, 使我们自然弱化了自己观察, 也不情愿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当然也就不可能建立自己价值取向与思考。接下来两个研究生周勇老师和罗晶晶研究生可以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相关的思考。
周勇:我原来本科读版画系的四年时间里, 当时看很多东西还是属于模糊的状态, 再往后面走的时候, 就觉得某个东西可能还是属于某一特定年龄阶段, 新鲜感过后, 会对其它东西产生兴趣, 很多当代艺术也会去看、弄, 后来考研也考过新媒体专业, 还考了安老师的研究生。在这个过程当中, 将过去接触的东西放在眼前再重新审视和思考就不一样了。我发现以前对造型技术的认识相对来说太过于简单。比如大家都在用中文, 但是之所以会出现鲁迅、矛盾、巴金, 除了他们对最基本开始的语言词汇做过大量功夫, 花过时间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认识方法。是和自己的情感勾连, 通过对语言的把控能力, 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述出来。在研究生这一段时间, 对语言词汇进行重新思考, 又花了很多时间对艺术史和理论进行思考。安老师对我们要求比较高, 要求研究和思考不能只是表面历史现象的研究, 要推到当时很多艺术家在创作背后的精神层面上, 或者个体思想上考虑的东西。而且我现在不太会像本科阶段那样进行简单模仿, 定力会好一点。这种方式也很符合东方人的感觉。
罗晶晶:我们从小学画画开始, 并不是说就是面对自然的, 我们看到一本画册, 会觉得这个画家很好, 套用在自己身上, 发现很容易自己有很快的进步, 后来又会认识新的老师, 又跟着他走。这个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 在开始会有很快地进步, 但以这种方法继续学习到本科阶段就会出现很多混乱, 不知道自己目标在哪里。之前的方法与之后的方法在理论上会存在诸多冲突。直到研究生阶段开始重新思考:应该采用怎么样的角度去绘画, 采用怎样的角度去思考。比如之前画家画的一些乡村的风景, 描写的是他们曾经生活劳作的地方, 他们热爱这块土地, 而现在对于我们这些主要生活在都市的人来说, 去看到这块乡村, 找到一种休闲, 世外桃源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区别于以前画家的一种心态、一种角度, 怎么在自己的绘画当中, 把自己这种新的思维角度表现出来, 这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重要课题。
安滨:刚才两位同学都讲到学习过程中, 出现的纠结和矛盾, 这都说明一个问题,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仅要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与能力, 还需要与此同时逐步建立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态度, 应该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真实事物。正如艺术家亨特从特别深入研究老一辈大师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悟到, 任何一个学派当它停滞不前时, 都是由于它的后继者是从那些艺术家的体系中, 通过引申出教条去推究他们的风格, 而不是从自然提供的雏形去探究规律 (据伦敦George, Newnes Ltd. 图书出版的《拉斐尔前派》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1910) .如果缺失了这种直面事物的精神和思辨的头脑, 也很难孕育出具有真实个体气息和真实精神内涵的作品。
学习和研究肯定要有模拟阶段, 你没有模仿无从进入。但是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情感与精神的特殊产品, 是他独特的生活背景、独特的经历和独特精神生活的显现, 你去模拟他的作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模仿的作品也不可能有灵魂。
在英国我最深刻的体会是他们除了要求有大量的、广泛的阅读经典文献、各类著作外, 在自己写作时候一定要强调独立的个人见解, 这种教育方法不论是在少儿时期、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中, 都十分注重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的培养。他们在文章中非常强调自己的观点, 这个观点不是那么容易产生的, 要阅读非常多的上下文, 才能找到别人所忽略的而被你你关注到的东西, 这是最具价值的。我们的学生写不好论文, 其原因也是研究方法没有掌握, 缺少独立思辨意识的培育, 这些与绘画实践的问题是一样的。
周勇:我感觉, 可能也是跟现阶段中国整个大时代人的精神状态有关系, 临摹所花时间比较短, 又马上能够直接出效果, 所以很多人往模仿这个方向走。
安滨:其实我们这个时代跟西方也是同处一个时代, 但为什么西方的学界没有这样。从英国到欧美多个国家, 我进行了很多学校的考察, 我几乎没有看到学生在那里摹仿别人的画, 每个人在教室里一个位置上堆了很多他作画的素材和材料, 做绘画实验和探究, 每个人的个人面貌都极为鲜明。如果中国艺术领域的学术门栏的阐述的标准和价值判断是注重个人的创意和独立意识以及作品的制作品质, 把这方面树立到较高的位置, 整个教育形式和方法可能就会不一样。
罗晶晶:现在大家也在强调, 对绘画的评审要有多元化的考虑, 什么是不变永恒的评价和审美标准呢?
安滨:如果说有不变和永恒的东西, 那就艺术的规律和人类不懈的探究与进取的精神。人类在艺术领域的探索也从未休止, 正如英国艺术史家, 21世纪最赋盛名的艺术理论家、批评家, 罗杰福莱 (Roger Fry1866-1934) 评价塞尚所言, 塞尚的那句“L’art est une harmonie parallele a’la nature” (“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 , 他的这一观点对于欧洲的绘画传统具有开启新航向的作用, 因为他改变了艺术家面对自然的态度。为什么勃拉克、毕加索, 包括米罗一些现代的艺术大师, 他们都认为是塞尚给我们启发的, 并在立体派的理论信条中以此作为理念的阐释基础。因为这种面对自然的态度和思考给艺术家们开辟了新的领域, 更多的可能性从这里展开了。
罗晶晶:现在中国教育又开始重新推崇国学, 可有些学生会认为我们的生活已经西化了:我就是生活在现代城市里, 天天吃麦当劳、肯德基, 回到家里看美剧, 还要学习英语, 我的思维模式很多都是西化了。请问我们该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安滨:从人类文明进程中来观察, 哪个国家的文明在在世界上占优势的时候, 必然其他的国家就会追随, 这是自然而然的, 文化交流也因此而来。即使吃麦当劳、穿西方的衣服, 哪怕你说一口留利的英语, 你还是中国人, 你的血统、你的文化背景已经深置于你的一切方面。
另外还有文化和文明的差异, 包括民族、种族之间区别。因为文化历史已经形成了“文化版图”, 中国有自己的宇宙观, 尽管在文明的进程中我们吸纳了各种文明和民族的智慧, 但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历史脉络和文明体系。
中国绘画史、文学史、思想史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中国绘画最高品格是逸品, 再下来是神品, 有神韵在那面, 再下来是能品。一层一层分的非常有境界, 如何表现、, 如何显现个体和自然之间一种关系, 已经在几千年反复思考与实践中形成了非常丰厚的智慧成果。我们今天提倡国学, 这是东方的文明, 不仅我们珍惜, 西方人高度重视。我在英国大学里做理论研究的时候, 导师就推荐我西方学者写的《半个世界——中国与日本的历史和文化》 (英文版) (Half the World-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andJapan, Arnold Toynbee, 1973) , 无疑, 中国文化是占主导的, 日本是深受中国影响, 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版图就占据这个地球的半个世界, 可见西方学界对中国重视的程度。说明什么?说明你这个国家文明太有高度了, 你的历史太有价值了。其实世界各国的文明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而我们是中国人, 是中国文明的载体, 我们怎么会在吸收外来文化时舍弃自己文明和历史呢, 这就是今天为什么中国人重新提倡国学的意义所在。
尽管我大学是研究版画和水彩, 到英国后研究版画和油画, 但我会经常研究这些真正中国国粹的东西——中国画。它的很多东西会带动我, 中国人那种笔端写的感觉极富意趣并直抵心境, 作画时不是西画那种慢慢的描绘对象, 而是一种气韵与造像贯通的状态, 思维方式也非常不同。所以我画这些油画人物写生, 会把中国人绘画的那种注重笔意和“写”的状态灌输到造型中去, 西方人看了很明白, 会说这是中国人的东西。
比如英国皇家水彩画协会会长大卫帕斯凯特教授 (David Paskett) 来杭州参加我们的当代学院水彩展开幕和研讨会活动, 我们陪同他到郭庄游览和写生, 他说你们中国人画水彩喜欢我们西方水彩方式, 我认为你们应该运用一些中国绘画的方式, 他跟我谈了许多关于齐白石的艺术。其实一旦你的艺术走在世界舞台上的时候, 你就知道什么太重要了。
课题研究的态度与重心 篇7
关键词:数学学习,情感态度,方法策略
通过对新的课程理念的学习, 结合过去的数学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只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情感体验, 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通过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功感.
那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态度呢?在方法和策略上笔者做了如下实践:
一、打造活力课堂, 突出学生主体
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性是衡量数学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学生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到数学知识, 才能最终积淀到他的内心深处, 才不会遗忘, 成为终身受用的知识.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活动中,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敢于放手, 敢于让学生提出质疑, 积极评价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答案和问题.以我曾教过的一个初三班级来说, 开始时上课基本没有人举手回答问题, 更没有人提出质疑, 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针对这种情况, 在一次数学课上, 我故意讲错一个数学题, 结束后部分学生发现问题, 但无一人当场提出意见, 然后我实行纠错奖励措施, 凡上课发现问题的都给予奖励, 并一直沿用, 奖品从练习本、学习用具到课外资料.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并以此为契机, 让学生大胆发言, 提出见解, 以前束缚的思想和情感都释放了出来.通过一段时期的实践, 学生的自信心比以前大大增强, 上课积极举手, 敢于发言, 注意力集中, 思维也较以前有所开阔, 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 也有一定的自我展示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和情感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二、融洽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课堂
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就提出“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理念, 同时也提出了“疾其师而隐其学”的教学警示.这些道理在几千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证明.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师生关系融洽, 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其实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接触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多一份关心, 犹豫时多一个微笑, 成功时多一个表扬, 挫折时多一个鼓励, 无意犯错时多一个谅解, 困惑时多一份知心的交流日久天长, 你的学生会信任你, 课堂上就会乐于学习, 并会积极的在你面前展示自己.
三、关注生活经验, 体现数学价值
数学源于生活, 离开生活的数学就像一潭死水, 失去了活力.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对生活原型进行加工, 从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然后再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生活经验和数学学习联系起来,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把数学知识生活化.
1. 生活经验数学化.
(1) 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时, 从笔直的公路抽象出直线的概念, 从手电筒的发射光线抽象出射线的概念, 从一枝铅笔抽象出线段的概念. (2) 从实践中探求数学规律, 在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时, 我们可以借助天平, 在左右两边通过增减砝码保持天平平衡来归纳等式的基本性质.
2. 数学问题生活化.
(1) 在数学问题中创设生活情景. (2) 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 (3) 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例如:周末全班同学去公园春游, 票价是30人以下每人20元, 30人以上 (含30人) 每人15元, 全班学生共有25人, 你认为怎样购票划算?
四、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在数学上取得更多的成功.同时数学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习数学的情感就会自然地产生, 学习数学的态度积极、端正.数学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精心设计问题, 精讲精练, 脱离题海. (2) 积极评价,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感受. (3) 创设情景, 寓学于乐. (4) 注重实践, 体现数学价值. (5) 开展研究性学习, 让数学使生活更美好
五、塑造教师形象, 培养学生品质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想像力比较丰富, 在萌发自己的见解的同时又延续了小学时期的模仿.我们教师的师德修养、价值取向、工作态度、治学精神、言行举止等等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过去的一次数学课中, 我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三角形, 结果作业交上来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徒手画图,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 我在以后的教学中, 所有的数学图形, 哪怕一条线段都用画图工具, 从此学生徒手画图的现象也逐渐消失.由此可见,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即使一个细微的细节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且是无形、长远深刻的.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良好的形象和品质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和情感, 可以轻松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所以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内在修养, 塑造自我形象, 并不断完善提高, 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陶冶学生的情操, 这比一些强制性的要求和批评要有效的多, 更具有说服力.
【课题研究的态度与重心】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与综合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07-25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09-12
《小学数学课堂“少教多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07-12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09-06
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08-02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合理运用的研究》课题中期报告06-14
《地方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协作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课题成果公报05-14
书香班级建设与运作研究课题方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