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024-11-09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共8篇)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篇1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叶圣陶先生有关指导预习的论述。

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课堂教学的整个进程,就成了由教师指导预习方法、提示预习项目、订正或补充学生的预习成绩,学生们报告各自的预习成绩、讨论彼此的预习成绩这两方面的工作有次序、有组织地进行的过程,成了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在这里面,教师是预习的指导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主持者;学生是预习的实行者,又是讨论预习报告的参与者。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预习”展开。叶氏认为,“惟有如此,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知的主体,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应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4、心理学观点。

“皮亚杰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发的学习,而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正确的教育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他曾指出:“良好的方法可以增进学生的效能,乃至加速他们的心理成长而无所损害。”、主要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刘良华《自学成材还是听讲成材》

3、中央教科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4、刘春生《作业的革命》

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型》 吉林大学出版社 欧阳芬、彭隆总主编

6、《魏书生谈语文教学》 河海大学出版社 魏书生著

7、《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陶行知著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篇2

一、混业经营理论

1999年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代表性国家——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一法案正式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正式确立了银行、证券与保险业之间的参股和业务渗透的合法性, 从而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 揭开了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纪元。随着加入世贸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 全球金融混业经营的潮流将对分业经营体制下的中国金融业构成巨大的挑战。分业经营限制金融业跨行业并购以组建金融集团, 因而阻碍了中国金融业规模的扩大、分割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为了与国际金融混业经营模式接轨, 迎接外资全能金融机构的挑战, 混业经营必将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

(一) 金融业资产的专用性低使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成为可能

不同行业对生产要素的品质、特征和结构等有不同的要求, 即资产具有专用性。资产的专用性越强, 资产在不同行业和业务之间进行转移的成本越高, 生产要素就会被锁定 (占据) 在相应的行业。反之, 就可以通过资源转移的方式在更广阔的经济领域内同时经营不同行业的业务。现代金融业, 其生产要素不外乎资本、信息、企业家才能三种形式。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 各种金融业务的生产要素专用性程度都很低, 这使混业经营成为可能。

首先, 金融机构资本要素的专用性低。在资本要素方面, 金融企业的生产要素可以细分为非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主要表现为:从M0到M4之间的各种货币、有价证券, 以及各种抵押票据等多种形式的“货币”。对于金融工具来讲, 资产流动性越强, 其专用性越低。金融机构的其他固定资产, 如办公场所、计算机设备、通讯线路、甚至交易平台等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之间的通用性很强。从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本来看, 由于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服务对象是类似的, 而两种金融业务所面临的金融资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因此, 两类金融服务人员的知识积累也必然是趋同或者高度相关的。

其次, 信息要素的资产专用性低。金融业务是一种与信息具有最密切关系的经济活动。从金融机构的信息来源看, 不外乎宏观信息、行业和市场信息、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等。由于商业银行业与投资银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行业环境, 以及企业客户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 可以认为两种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趋向, 以及与经济有关的各种非经济变动等方面的信息的获取和处理都是类似的。尽管由于业务操作程序的不同, 不同金融机构在信息利用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但是这并不构成严重的信息专用性问题。

最后, 金融企业家才能要素的一致性。商业银行是一个注重创新的行业, 早期的商业银行创新主要围绕资产负债表展开, 后来的创新则突破了资产负债表的限制, 发展到表外业务的创新上。商业银行创新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专用性更为降低, 从而形成商业银行家和投资银行家的“经营才能”不仅没有专用性, 反而有更强的互补性。对我国而言,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金融市场将在几年内全面对外开放, 金融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选择才不会被历史抛弃。

(二) 我国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分析

首先, 从国际大环境看, 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生效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 这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制度变迁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 加入WTO以后, 中国经济和金融将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渠道, 因而必须按照WTO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经济和金融活动。金融机构也一定要按照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 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 逐步实现混业经营。

再次, 从国内商业银行近几年来的情况来看, 其业务空间越来越小。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 好的企业更加热衷于直接融资, 而一些效益更差的企业才愿意从银行间接融资。这使商业银行的业务对象质量普遍下降, 难免造成信贷资产质量下降, 势必加大中国金融业的风险。

最后, 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力发展极大的侵蚀了我国银行场传统的业务空间, 而混业经营则可以拓宽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 为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降低风险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 混业经营产生能产生种种益处

首先, 混业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构网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降低信息收集成本和金融交易成本, 实现资金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 有效地促进竞争, 提高金融体制的效率, 混业后的金融企业资金实力、竞争实力都更加雄厚。

其次, 有利于优化金融资产结构, 降低风险。实行混业经营, 可以实现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和资产风险的分散化, 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使金融资产具有更大的整体稳定性。

再次, 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有利于我国金融企业扩大资金运用形式, 积极应对外国金融企业的竞争。

最后, 实行混业经营有利于实现金融服务的全面化、综合化。

二、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理论

货币市场一般指的是期限在1年之内的短期资金市场, 主要职能是满足经济体系的短期货币需求。资本市场一般指的是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市场, 主要职能是满足经济体系长期资金需求。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区分是相对的, 两个市场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有大量相同的金融工具, 有大量相同的市场参与者, 资金经常互相流动。随着全球经济的融合化发展变得愈加明显, 资金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转移性流动更加频繁。

(一) 货币和资本市场的割裂

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基本处于割裂状态,

首先, 在法规上的割裂。表现在1995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1996年出台的《贷款通则》第20条“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得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等。

其次, 在市场组织上的割裂。表现在债券市场内部的割裂:两大债券交易市场的区别。一是市场参与主体不同;二是两交易系统所采用的报价方式不同;三是两交易系统依托的交易网络不同;四是两交易系统的债券开户、托管和结算方式不同;五是交易品种和方式不同。

(二) 货币和资本市场需要协调发展

1. 资金的多渠道运用

目前, 我国银行体系积淀着大量的存贷差, 由于没有找到的合适的投资利用渠道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大量的货币资金沉淀在运作艰难的银行体系, 造成了极大的金融风险。资金大量沉淀在银行体系不仅对银行是负担, 而且也无法使储户得到满意的收益回报, 更无法为急需资本支出的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我国金融结构调整的重要思路就是要将传统货币市场、存贷款市场中的货币疏导到其他更有效率, 风险更小的市场上去, 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金融风险。

2. 资本市场发展需要引入资金

我国资本市场之外最大的金融市场为货币市场, 因而从货币市场引入合规资金成为首选。我国资本市场需要的资金是多方面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购买股票和债券等证券需要资金;证券经营机构扩充证券投资和经纪业务需要资金;上市公司发行证券、进行兼并收购等业务需要资金。资本市场需要通过机构安排、产品创新、制度安排等从货币市场引入更多的资金, 才能发展壮大。

3.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连通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连通是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的重要渠道,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的融通场所, 资本市场为长期资本服务, 两市场之间有顺畅的连通, 才能使短期资金与长期资本之间顺利转化,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如果连通渠道不畅通, 就会造成市场的隔裂、长短期利率的扭曲, 最终导致储蓄不能顺利转化为投资, 损害经济的持续增长。整个经济体有时需要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本, 增加投资的投入, 但有时整个金融体系则需要更多的流动性, 长期投资需要变现进行流动。因此, 两个市场的连通作用是双向的, 对于双方都是必要的。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沟通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金融中介同时参与两种市场而产生直接联通;二是通过企业资产运用的调整而出现间接联通;三是通过居民储蓄存款向股市转移投资而出现金融非中介化。

4. 资本逐利的本性要求没有流动障碍

银行业和证券业都是经营资金的专门机构, 一个是间接融资, 一个是直接融资。从本质上看, 银行业和证券业经营的资金没有根本区别, 资金是同质的, 都是在运动中追求资金的保值和增值。这在任何市场上都是一样的。因此, 资金必然会在市场上寻求任何获利机会。人为阻止资金的运动是不可能的, 只要资金的本性不改, 资金就会在不同的市场上不停的寻求增值, 而不管是货币市场, 还是资本市场。银行业和证券业经营资金的同质性必然会要求两个市场融合。

5. 长、短期资金的人为划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传统观点认为, 货币市场是经营短期资金的, 资本市场是经营长期资金的。这种划分只是表面的, 也不能真正把资金截然划分开来。资金为了增值必然会不停的运动, 哪里有获利机会, 就往哪里流动, 而不会静止不动。

三、风险分散理论

风险分散, 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从理论上讲, 商业银行的“鸡蛋”就是资金, “篮子”就是可供商业银行选择的各种资产。风险分散理论认为, 在各种投资品种相关性不大的情况下, 增加投资的种类可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根据风险分散的原理, 商业银行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集中于某一种或两种资产上, 而应分散于多种资产上。当其中某种资产发生损失时, 商业银行不致蒙受太大的损失。对于我国银行来讲, 大多数银行的资产主要集中在信贷资产上, 在证券类资产的选择上很少, 这很明显违反了风险分散原则。资产结构多元化分布与稳健经营, 已构成了银行业基本的经营准则。就我国目前以贷款为主的单一型资产结构而言, 其风险无论用何种办法也是无法有效规避的。在以贷款为绝对主要资产的单一型资产结构下, 企业一旦不能按期偿还贷款, 商业银行就没有办法及时收回债权及收益, 陷入束手无策的困境。倘若是多元化的资产结构, 由于风险分散, 不但可以使风险小得多, 而且可以通过其它形式的资产收益来抵减信贷资产风险上的损失。因此, 与以贷款为主的单一型资产结构相比, 多元化的资产结构在分散风险、确保资产安全性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四、流动性理论

资产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各种银行资产由于其自身的固有特性, 其流动性有强弱之分:固定资产不具有流动性;贷款和投资是主要盈利资产, 其流动性也很有限, 或者不能马上变现, 或者变现要承受较大的损失;股票有较高的流动性, 其变现速度较快, 在市场正常的情况下损失也小;而现金资产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商业银行要保持足够的资产流动性, 从存量角度考虑, 必须要有一定的现金或其他易变现的股票债券等资产。为使银行资产能够灵活周转, 必须使各种流动性资产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 以随时满足客户的提款或贷款需求, 防止经营风险发生。商业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有利于其偿还负债、完善自身功能、提高信任度, 更有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因此, 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 是规避各种风险的主要手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当前我国银行资金有进入股市的必要性, 有充分的理论支持。当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风险, 这需要我们加强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倪浩嫣.混业经营的理论分析和路径选择[J].经济科技, 2001, (3) :16-17.

[2]托马斯·梅耶.货币、银行与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3]蔡秀平.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政策回顾及法律考察[J.]福建金融, 2004, (3) :4-5.

[4]于昆.论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 (7) 3:4-37.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篇3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基本理论依据;指导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36-1

0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土地合理规划的作用也就越发明显。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建设以及城镇周边地带的土地资源利用中意义非凡。坚持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科学的基本理论依据,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 土地利用规划科学的基本理论依据

1.1 地租和地价理论

地租和地价理论的核心思想借鉴了西方经济学家的地租和地价理论,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中的重要理论依据,其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首先,地租和地价理论在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评价以及制定适合的土地政策上具有指导意义。在合理的改善土地质量状况、改善交通网络、实行集约化管理等行为的过程中必定会导致形成土地级差地租的形成,也就是合理的规划对于地价的影响十分显著。在地租和地价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调节土地用途和地租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繁华地段和偏远地段的不同土地,划分为不同的价格阶层。繁华地段规划为高价用地,如商业、办公等。把偏僻地带的用地作为工厂以及其他类型的用地[2]。这样既保证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实现城市土地结构的优化,保证土地利用的有效性。

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土地的规划情况对于土地价格的形成影响较为深远。商业用地的价格通常能够达到农业用地的数十倍。而不同的用途对于土地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从局部来看,规定某块土地的具体用途会导致土地在某一程度上地价降低,但是从宏观的总体规划上考虑,对于土地价值的提高还是具有相当的影响的。但是如果规划过程中不能够科学的进行土地用途的规划,将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1.2 土地区位理论

土地的区域理论能够帮助决策者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向以及组成结构,科学的配置各项用地。同时通过合适的级差地价政策,调整城市区域内各种元素的组成,才能够达到城市规划的合理性。

在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区位理论的指导性。在土地规划中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区域土地的组成结构和利用方向,将农业、工业、商业等不同要素根据其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结构,尽可能得到更大的土地利用效果和经济产出[3]。当然,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水土条件、交通网络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切忌脱离实际。

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区域引起的位置级差地租也是影响土地利用规划的客观因素。因此,对于位置级差地租可以通过控制区域内土地的利用作为有效措施,在总体上支配土地的利用价值。当然,制定合理的位置级差地价政策,对于控制繁荣地段地价飞涨和保护近郊绿化以及农耕用地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就保障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致性。

1.3 可持续利用理论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直是我国提倡和大力推行的重要举措。协调土地供给与土地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土地规划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遵循可持續利用的理论,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观念,在解决土地利用的系统性和外部性的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协调经济收益与社会、自然之间的整体关系[4]。另外,依据可持续利用理论开展土地利用项目费用的经济效益分析,能够保证土地利用所获得综合效益的增长。坚持可持续利用理论的指导意义及能够满足当代人的土地需求,更能够造福后代子孙,保持土地的承载活力。

1.4 生态经济理论

土地的利用规划不单纯是社会发展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利用过程对于生态系统的压力。生态经济理论是结合土地生态理论与土地经济理论的综合性指导理论。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时,需要从整体考虑,将土地生态系统的内外关系相互协调,从土地利用的环境要素上依据生态经济理论进行合理的规划。

1.5 系统工程理论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从整体土地系统进行考虑,根据系统的结构、性质进行分析,才能够得出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结果。坚持系统工程理论指导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进行科学系统规划的保障。

2 结束语

土地利用规划科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科学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效保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定要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若凝,陈银蓉.试论土地利用规划科学的基本理论依据[J].中国土地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1985.

[2] 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2000.

[3] 周浩.土地利用规划评价体系实施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7).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篇4

(2009-07-29 11:16:39)

一、文化及校园文化的界定

(一)语义学层面的“文化”涵义界定

要界定校园文化,首先要探析一下文化的内涵。我们认为,汉语中“文化”一词,在字面上就对文化概念作了高度的概括,“文”的内涵,包容着如下一些意思: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技术、学问、仪表、礼节、观念、思想等。文化的“化”,有表层和深层两种意思,表层指事物的普及、流传、广为流行、蔚然成风等,深层指事物对人的感化、教育、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等。《辞海》对广义文化的定义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和”。这里“创造”一词,就意味着“文”的内涵,因为“创造”离不开对科学、艺术、思想等的运用;定义中的“财富”,就意味着“化”,因为只有对事物的进步性、发展性、先进性的性质有了感悟,以及由此生发出珍爱、自豪、激奋的情怀,这才会把事物称作财富。

“文化”,在英语里写作culture,原意为种植、耕作,含有通过劳作获得成果之意,到16世纪在逐渐演变为培育、有教养等意义。首次给文化下完整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在著名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广义的文化概念,在认识、研究、促进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等方面有其“总和”意义。然而,由于在人类千千万万的财富中,不同事物的文化含义有大有小,为了对那些文化成分多、作用大的事物有足够的认识,人们便把这些事物冠以“文化”名衔,这就有了狭义的文化概念,它具有相对的程度分辨意义。广义的文化好比是大河,狭义的文化好比是沟渠,是万千涓涓细流汇成了浩淼的文化长河,这是两者的依存关系;广义的文化概念的作用好比是将流水区别于沙土,狭义文化概念的作用是将溪流区别于那些虽有水分却不成为“流”的事物。这是两者各自所起的作用;两者都意味着“水”(犹如“文”),又都意味着“流”(犹如“化”),这是两者内涵的一脉相承之处。

狭义文化以作用方式可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教化性文化事物,如思想教育、品德修养、政治宣传、文化学习等,本身就是文化的积淀物、凝结物,又直接以教化人为目的;二是熏陶性文化事物,如文学欣赏、艺术表演等,主要目的是对艺术魅力的领略,而往往伴随着对精神品格的熏陶;三是感悟性文化事物,如喝酒、品茗、种花、体育比赛等,这类事物被称作文化常让人困惑,其内涵有待于人的感悟。文化底蕴深的人感悟就多,反之则少。

(二)语义学层面的“校园文化”涵义界定 和“文化”概念一样,校园文化的概念也是比较复杂的,若顾名思义,凡是校园里的文化活动,无论是课外的还是课内的,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学校组织的,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

我们可以根据“文”和“化”的内涵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鉴别。从“文”的角度讲,学校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以教育为本,中学生又是富有文化底蕴的人,这样,这里发生的事、他们所做的事则往往带有“文”的含义,然而典型的校园文化更应从“化”的角度来考察。从“化”的角度讲,须有如下情形之一,校园中的活动方可界定为校园文化活动:

一、以群众团体的面貌出现的。中学里出现这样那样的社团,本身就是社团的普及,形成社团文化,在一个社团里面,众多社员有共同的爱好,并在活动中磨合出一种共同的理念,这就充分地具备了“化”的特性。

二、大学生的某些行为、观念普遍相似或届届相传。即便没有组织性的活动,表现为个体的行为,由于能给人们以整体的印象、全局的风貌,它也带有了“化”的特性。

三、某些精神、思想凝聚或载乘于某种制度或物体上。如校训,它的“化”首先表现在浓缩了业已存在多年的学风,又表现在用此去勉励、感化更多的学生,表层深层都有了“化”。

以上三种“化”的方式存在于校园中多个领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个个分支,具体如下:

1.校园设施文化:如文化广场、漂亮建筑、洁净道路、优美雕像、美丽绿化、海报墙、宣传窗、告示牌、校史陈列室、奖品陈列室、设施先进的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以及张贴在外的标语、图片、公开信等。

2.校园道德文化:如参加党校学习、听先进事迹报告、为民服务队、援助希望工程、庆贺香港回归、社会热点讨论、校庆、爱心接力棒工程、勤工助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等,像消费习惯等现象,由于较多地反映一个人的道德观念,所以也列此类。

3.校园制度文化:如综合测评制、学生守则、文明规范、组织章程以及各类活动、各类场合的规章制度等等。

4、校园文学文化:如文学社、演讲会、辩论赛、诗歌朗诵会、席慕容热、金庸热、电影包场、电视剧欣赏、热衷于美文、出黑板报、自印刊物、撰制春联、校报校广播发表文稿、毕业留言、寄赠贺卡等等。

5.校园艺术文化:如迎新晚会、毕业晚会、音乐会、卡拉OK赛、画展、书法展、摄影展、健美操、手工艺制作、公关礼仪、美化寝室布置、时装表演等等。6.校园娱乐文化:如舞会、旅游、棋牌协会、钓鱼协会、登山、溜冰、划船、游艺等等。

7.校园体育文化:如篮球队、足球队、武术队、气功协会、拔河比赛、运动会、收看体育比赛、评点体育赛事、外出切磋技艺等等。8.校园学术文化:如各类科研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听学术报告、作社会调查、外语热、计算机热、社交能力热、西方哲学热、某某兴趣小组、英语角等等。

(三)界定校园文化的原则

界定校园文化,必须按照以下两个原则进行:其一,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它的基本性质和功能与社会文化具有共性。其二,校园文化是社会社区中的一个特区——学校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因此,它同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基于这两个特征所构成的原则,让我们先考察一下目前比较流行的几中校园文化观。

(四)几种主要的校园文化观

目前,有以下一些比较流行的校园文化观:文化氛围说、意识形态说、物质精神综合说、文化要素复合说、文化指令说、启蒙说、精英说、活动说、精神体系说、自创产物说、文化潮流说、艺术教育及艺术活动说、社会控制体系说等等。以上种种校园文化观都从某一角度或某些方面揭示了校园文化的部分内涵,拓宽了对校园文化认识的视野。总而言之,上述校园文化观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校园文化包含了校园生活的多种内容,既有物质的,也有制度和精神的;从事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在校学生,另外还有教师、干部、工人等;活动范围涉及教学、科研、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闲暇生活等;主要体现于一所学校对学生在德、智、体、劳等方面要求的综合校风。其二,校园文化即指学校内的学生文化,主要以学生的闲暇生活为背景,其主要内容是学生组织社团活动。

(五)我们的校园文化观

一个社会的文化类似于一个包含三个层次的同心圆。最外层是器物质,包括人们创造的物质产品;中间层是制度层,包括人际关系及其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最内层是价值观念和观念指导下的人们的行为规范,是文化之魂。三个层次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价值观念是一个文化核心,集中体现了一个文化的特色。人们是依据社会文化的结构分类,将校园文化纵向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浅层面文化:校园物质文化;第二个层面是中层面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第三个层面是深层面文化:校园精神文化。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学校科学管理的一种方式。它在学校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都发挥作用和影响。具体说,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在特定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价值取向、群众意识信念体系、行为方式、道德情操、校园精神以及学校环境氛围、规章制度等诸多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实体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校园文化赋予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包括育人为本的校风、敬业为乐的教风、成才为志的学风等,其核心是以爱党、爱国、爱校为主旋律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启迪促进、规范约束、心理构建、群体凝聚及社会辐射等功能。校园文化应是一个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其中,物质文化是校园的表层结构,而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校园文化反映着一个学校师生的精神理念、思想面貌。它起着陶冶师生情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德育实效,激励师生努力学习和工作的重大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一个学校若缺乏校园文化,那么就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润一样,没有发展的潜力,缺乏生存的活力。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一个人的影响和制约正好与管理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相吻合,因此,可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新型的学校德育模式。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为达“以化天下”之目的,学校必须大力提倡校园文化建设,以文兴校,人文培德,以文养性,在校园文化的摇篮里,丰厚历史的沉淀,唤醒纷繁的未来。

二、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体现国家和广大师生利益的一致性。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所以,一旦形成人们的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导向作力量。特别是培养目标、校训、校风,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它引导着广大青年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

(二)示范作用。

校园文化的示范作用是指校园文化的主体中的优秀人物对其他人的示范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求学与做人的环境,而在求学与做人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影响。此外,散见于校园中的书画墨迹、雕塑、纪念碑亭、历史名人塑像等人文景观,也都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示范作用。

(三)规范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较强凝聚力的文化,它把师生员工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所以,它又具有一定的约束规范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方面,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促使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校的独特节日(如校庆)、典礼、仪式等,以学校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行为规范的方式熏染着学生。

(四)筛选作用。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以及在它影响下形成的集体心理定势,对一切外来信息、社会影响有筛选的作用。这种筛选作用源于校园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它的形成需要较长时间,但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表现出较大的坚定性和独立性。

(五)激励作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精神环境,像一种无形的模具,引导着人才的塑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催人奋进的积极作用。对崇高理想的执著追求,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激发每一位师生员工巨大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六)凝聚作用。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和树立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观,从而对青年学生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把青年学生的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精神上。优良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不仅表现在师生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也表现为社会的瞩目和认可。

(七)塑造作用。

校园文化是青年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浸染其中的青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个性与潜能。这自然也同时拓宽了知识面,调整了知识结构,更重要的还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包括控制情感的理智态度,承受失败的责任能力等等。这些根本上促使青年学生逐渐摆脱依附感,确立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地位,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心态。所以,校园文化使青年学生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把校风传统转化为自己的价值体系,从而完成世界观的形成和人格的初步成熟。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形成,对弘扬办学理念、培育校园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

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能激发和凝聚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

(二)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校园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校园文化活动能否顺利正常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此,首先要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如成立由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并就校园文化阵地、环境卫生、校园保卫等进行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学生中建立执勤队、校园文明监督岗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常规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如德育工作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课外活动制度、公物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师生操行考核评定制度等等。把校园文化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同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第三,教师群体作为制度建设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建设者,其素质的高低及工作作风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做到“心中有爱、目中有人”,弘扬“敬业、奉献”精神,二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构建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人际关系三部分。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校园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还要敢于承认错误,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其次,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同学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提倡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建立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第三,作为教师,应当杜绝“居功自傲、文人相轻”的不良思想,从事业出发,互相理解,求大同,讲究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相对而言,课堂教学是一种共性的教育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可更充分地使学生施展才华,发展个性。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发挥特长,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科技、文娱、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结合学校的传统与实际,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让健康、高雅、生动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去,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净化了校园的精神环境,既增长了学生的才干,发展了个性,又使学生接受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形成学校精神

从基础开始,挖掘学校特色,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突出学校特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一是调动师生员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需要。三是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挖掘特色,结合特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传统即是历史赋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任何文化的建设无不是从尊重历史缘由开始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学校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承优良传统,审视利弊,展望未来。②确立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各类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不一,校园文化建设只有在立足于这种特殊要求基础上,才能有利利于学生成才。③挖掘特色,既要以现有校园文化状态为基础,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景。

总之,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从如何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出发,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优良环境。使每个学生生活于其中,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实现对学生时代性格的塑造。通过努力,培养出有着崇高的理想、高度的创造力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的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1、校园的选择和规划,要从学校特点出发,有利于育人。校园要象“园”,总的要求是:宽敞、清新、优美,富有生机和美感。学校的总体设计要布局合理,既能满足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又不互相干扰;既规整统一,又错落有致;既有主体基调,又有小品点缀。所有这些又要和谐协调地统一于整体。教学建筑群应该相对集中;课间休息和课余活动场所,要依附并渗透于教学建筑群;体育场地和多功能活动室需适当远离课堂区,以避免干扰;办公楼可位于学校建筑中心,既便于管理,又可为学生生活区和教学活动区的屏障。各单元之间既互为联系,又相互独立,以致功能分明、主次相映。不同的建筑物,应该根据功能不同而造型有异,就造型的意境而言,图书馆宜雅致、幽静,实验室宜严整、凝重,办公楼宜朴实、亲切,宿舍楼宜疏朗、恬静。但是,以上建筑特色是就一般而言,因为它们毕竟是整个校园的局部,必须顾及大环境的一体化,也就是说,要服从整体意境和风格。只有这样,才可能造成整体与局部间的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严整而又生动的关系,整个校园的建筑群才有可能形成交响乐般的节奏和旋律。这种整体规划要求,必须贯彻在校园建设的始终。

2、根据校园的总体规划,要切实地抓校园绿化。绿化对校园的美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走进一所树木葱茏、芳草遍地、花红柳绿的校园,必然会感到生意盎然,赏心悦目。当然,校园的绿化并不是随意种花、植草、栽树,而是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和不同区域的功能,结合环境特点,遵循形式美的规律。按照规划的意图栽植,从而使校园成为人化的自然。校园的绿化还要考虑到植物在四季里的枯荣盛衰,要妥善安排四时花草树木,落叶树与常青树相邻,春花与秋花相间。这样,可使校园终年常绿,四时锦绣。比如教室、礼堂、图书馆等教学区,适宜栽种树姿美丽的树种;宿舍区、运动场、主干道,可以选培生长快、遮阴好、树冠整齐、冬季落叶的树种。校园的绿化,还应注意草坪绿化,如果草坪面积占校园空地的三分之二,则校园环境会变得清新幽静。占地宽敞的学校还可培植小面积的人工林、挖掘鱼池和整修花圃,如果再恰当地建筑一些古色古香的亭、台、轩、榭、假山,配栽修竹丛丛,开辟回廊曲径,这样更给人以古朴清幽的美感。校园里还可以搞一些雕塑。这是常设性布置。雕塑的内容,可以是人文纪念性的,以提供师生敬仰,如名人塑像;也可以是为了强化和丰富空间的,以满足师生多样化心理和视觉美感,如纯粹装饰性的雕塑。雕塑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注意在风格、色调、尺度等方面与整体建筑及其环境的和谐统一。

3、教室的合理布置和环境卫生,对美化校园关系也很大。教室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因此,教室的布置装饰也要讲究。一般说来,教室的墙壁和天花板最好是白色,课桌椅的颜色以木质色为好。教室的光线也要注意适中,过亮则烦,过暗则闷。教室的布置,要简洁、高雅,富有激励性,给人以清新、热烈的感觉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各种栏目、园地、壁报、语录、字画等不可太多,内容要恰当,形式要美。据此可以在左右墙上分挂两幅长形字画,用以明志;在正墙的黑板上壁可贴简洁的口号或奖状,用以励志;后墙上辟学习、生活园地,用以交流。开展环境卫生活动,也是美化校园环境的措施之一。环境卫生活动,贵在经常,持之以恒。一般情况下,在学生中应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活动,定期集体性的检查、评比,在开展集体卫生活动的同时,还要抓个人卫生。这也是学校美育不可忽视的内容。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使学校既成为校园,又成为花园和乐园。高品位的物理环境,对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优美的物理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它能在丰富人们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使人们身心获得松弛、安宁和愉悦,还能起到净化心灵、升华道德、激励向上的作用。19世纪法国美学家库申说过:“美感是一种特别的情操,美的特点并非刺激欲望或把它点燃起来,而是使它纯洁化、高尚化。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的管理特色

2、“合格+特长”的育人特色

(四)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建设高品位育人环境

环境文化体现学校的统一精神、群体意识、理想追求和领导者的管理风格。田东中学把创设一个绿化、净化、美化、知识化和教育化融于一体的物质环境作为校园建设的目标管理方向。学校聘请了专家、行家对学校绿色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按照“净化、绿化、美化、人文化”的建设原则,把校园分为三个活动区、一个教学区和一个生活区,依照不同区域的环境特点,设计相应的景观。构建了由树木、绿篱、花卉、草坪、假山、喷泉、凉亭、花廊、石凳、石径为一体的“花园式”校园;营造了由名人画像、绿色环保宣传窗(橱)、绿色画廊、环保教育警示语和创建“绿色学校”宣传条幅、彩喷等组成的“创绿”氛围。尤其是通向学校大门的长达100米的绿色文化长廊、学校主干道旁长达50余米的宣传橱窗和环绕运动场的绿色山体,以及体育活动区与红色跑道、蓝色球场相映生辉的绿色草坪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小天井设计精巧,鲜花绿树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各楼层的花槽姹紫嫣红,层层叠翠,犹如空中花园;教学楼四周的小花园花木葱茏,绿草如茵,一片生机昂然;教学楼前矗立的“奋斗·图强”的主题雕塑气势宏伟、意蕴深长,整个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了独特、一流的优美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的情趣。

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显性视觉对象,它是体现一间学校是否高品位的外在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该校校园环境建设所追求的,正是要让所有能说话的东西都能体现其内涵和个性,给学生以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向上的激励,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质。因此,他们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不仅是使校园的环境更加秀丽,而且是把学校的育人理念、人文关怀渗透到校园整体环境中,构件人文化的生态校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校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使学校师生保持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注重优化学校环境,发挥环境的审美、约束和导向功能。走进校园,满眼翠绿,整洁、宁静、优雅的环境规范了学生的言行,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我们在户外设置了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学习园地、科普画廊、师长寄语、同学互勉等,在室内布置了名人警句和美术书法作品,还安装了“悄悄话信箱”、“建议箱”、“捐款箱”、“测高器”、“跳摸板”和“小舞台”。整个校园犹如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宫殿,散发出浓郁的文化芬芳。他们力求“让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赋予教育功能”。优美的环境塑造了学生健康的心灵,促进了学生健康的成长。

(五)大力开展课外活动,热情鼓励和积极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学校为了塑造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时代新人,高度重视素质教育,大力鼓励和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校现有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20多个,学生几乎全员参与,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品位 校园文化教育应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学生兴趣的特点,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发挥其个性品质,完善其人格,培养其才干。因而,他们建设校园文化,力求创新,以期提升学校整体品位。

1、让学生自主自律做主人。学校管理千头万绪,学生管理琐碎繁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他们成立学生自律会,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这样,老师可以从繁杂的事务中相对地解放出来,管理中“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既可以解放老师,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自主能力。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2、让每一片叶子都沐浴太阳的光辉。把后进生转化作为工作重点,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关爱,让每一片叶子都沐浴太阳的光辉,让 “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新时代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应提出:“转化好一个后进生,等于培养出一个高材生”。使优等生成材是“本分”,使后进生成材是“本事”。将后进生转化纳入量化考评的指标,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资源上对后进生进行了倾斜,要求教师每周留出专门的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打牢知识基础,掌握学习技巧,养成学习习惯;要求教师在日常交往中注意与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多传达爱的讯息和成功的期盼.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真正意义的健康不仅是要身体健康,还要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更要具有良好的道德认识和合作精神。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除了体质强壮外,还应当表现为乐于学习和工作,能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认识自己,能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身心健康是学习和工作的保证。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该校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标准,还开办了心理咨询室,配有专业心理学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并经常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七)提高创造精神和活动品位

开题报告理论依据 篇5

1. 选择问题和形成假设

选择问题即选定研究的专门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因为问题的选择不仅规定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也同时决定了研究工作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教育现象和过程是极为复杂的,需要研究的教育问题也很多,然而并非每个教育问题都有进行科学研究的价值,就是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如果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也并非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如何着手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呢?首先,应该处理好选题的几个关系。

(1)把握科研方向与个人兴趣的关系。科学研究需要兴趣,兴趣是进行艰苦的科研工作的动力源泉。然而,完全从兴趣出发,忽略教育科学研究的大方向,效果常常会事倍功半。因此,科研兴趣应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大方向的指导下培养和发展。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研究规划和指南,围绕着这些规划和指南选题,不仅可以得到一定的资助,而且可以集中力量有所突破。

(2)要注意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既要注意克服偏重理论的思辨研究,对教育实践问题不够关心的倾向,也要避免应用研究急功近利,缺乏理论指导且处于低水平的现象。

(3)是要注意冷题、热题与一般问题的关系。教育科学研究的冷题、热题很多,研究起来有新意,相对容易出成果,但如果热衷于追热点、选冷题,最终将导致研究成果的零碎肤浅,难以形成系统深厚的理论根基。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稳定一个研究方向,并在这个方向不断延伸,才能在一定领域中取得丰硕成果。

(4)要把握一个好的选题的基本特点。好的`选题必须有科研价值,即或在理论上要有新突破,或在实践上对教育改革有重要指导作用,或二者兼而有之;选题必须具体明确,即问题的界限清楚、针对性强;好的选题必须有可行性,即根据现有的资料、设备、人力、知识、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恰当选择提出问题的时机和角度。

(5)要注意克服选题中的几种不良倾向。一是内容宽泛,无从着手;二是主攻目标模糊不清;三是问题太小,意义不大;四是以现有条件研究困难,资料缺乏。

总之,正确地选题并非一蹴而就,它不仅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而且要从实际出发,善于观察问题、发现问题, 以及通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比较,从中不断发展自己的选题能力。

形成假设即根据已有的事实和资料,设想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的因果或结论。假设的功能在于,它不但是一种带有方向性的有待验证的想像,而且它还影响着确定研究活动的过程组织、研究逻辑和选择研究途径。假设不是无目的的胡思乱想、,而是把大脑思索的范围限制在所研究的问题上,从而使研究人员探索的目标更加有的放矢。一旦形成假设,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确定的目标,在限定的范围内有计划地设计、进行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因此,假设是教育科学研究探索的必经阶段,是准确把握教育规律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

浅议地方人大司法监督的理论依据 篇6

司法机关的司法权是一种权力,权力分广义的权力与狭义的权力。司法权属于国家权力,是狭义的权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公共权力,还是由此演变而来的阶级社会里君主的私人权力以及大多数较为复杂的社会其他权力,都以委托代理的方式运行。权力委托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就必须对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和控制,使权力在合理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中运行而不被滥用。我国司法机关的司法权本质上就是受人民的委托,通过人大授权的形式行使司法权。

为保障司法权依照人民的意愿行使而不被滥用,就有必要对司法机关进行监督,而监督的直接形式就是:人民选举出人大代表组成地方各级人大对司法机关进行监督。

当前,西方民主国家普遍采取的权力监督(制约)体制是三权分立制度,通过分权制衡的原理对司法权进行监督,也确保司法的独立。所谓三权分立,亦称三权分治,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行政、立法与司法职权范围分明,三者互相制衡以免滥用权力。我国目前并不施行三权分立制度,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制度是建立在民主

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各级国家机关都是由各级人大选举任命产生,他们都需要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理论依据分析 篇7

关键词: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粮食安全,理论依据

通常来讲,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于一个产业进行财政支持,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刺激该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增量都远不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也相对偏低,但其重要的基础地位却不容忽视。而国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支撑作用,一直探索有效的对农扶持途径和方式,并对已提升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高度相关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在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对于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理论依据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着政策的实施水平,若不能正确地理解该项补贴政策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就会影响到其具体的执行效果。因此,研究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为深入理解和贯彻执行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建立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一、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而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产品

农业作为为人类生存提供粮食产品的主要产业,是社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产业。而农业产业中,粮食又是农业的基础产品,因此可以说,粮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粮食生产的基础性作用不仅仅在于其能够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须的食物,还在于其对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起到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从产业的依存关系角度来看,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有着明显支持作用,而粮食作为农业产出的最基本产品,在为其他产业提供基础原料的同时,还承担着国内最大劳动力群体的就业责任,因此确保粮食生产的正常稳定就显得格外重要。另外,粮食生产总量的提升还能够为我国抵御外来粮食或食物的侵入,保证国家主权的安全提供有力的后盾支持。

二、粮食生产具有多种公共功能

粮食生产绝不仅仅只是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这么简单的物质生产,其所具备的公共功能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从基本功能角度来看,粮食生产能够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解决人们的基本温饱问题,并且粮食产品能够体现出一定的使用价值,这就是粮食生产的经济功能。其次,粮食生产具有社会功能,其开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劳动力,这就为很大一部分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并且通过粮食生产能够使农民获取一定的收益,为社会保障做出一定贡献。第三,粮食生产还具有明显的生态功能,在进行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合理的种植活动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发展,并且能够分解消化其他产业生产所带来的废弃物,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第四,粮食生产还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功能,我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了很多农业生产文化,这些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粮食生产则可以将这些文化不断传承延续下来。粮食生产的多功能性使其产生了一定的正外部性,在没有外部适度干预的情况下,这些功能的发挥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种粮农民既得利益的损失,若发生市场“失灵”的现象,该群体的劳动付出与实际收益获得会变得严重不匹配,进而降低种粮农户的积极性。因此,国家有必要对这种因为客观因素而造成的种粮农民既得利益的损失进行适当的补偿,以保证粮食生产各项功能的发挥。

三、粮食生产本身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共物品通常都具有外部性,其在市场中进行交易时会对交易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或更多方产生非市场化的效益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即所谓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当市场交易存在正外部性时,就会对使生产者不能得到自己应有的全部利益,这样就会打击其积极性,不愿意再从事这一生产活动;而负外部性则是指生产者无需承担其所引起的生产成本,这就会增大生产者的积极性,使其过度地从事这一生产活动。无论是哪种外部性,都会对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因此要求政府必须要对其进行行政干预。而粮食生产恰恰正具备有很大的正外部性,因而其急需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以促进粮食生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粮食生产具有较大的经济正外部性。在经济方面,粮食生产所得产品往往是质优价廉,很难抬高粮食的经济价值,造成粮食生产者直接收益的流失,因此,粮食生产的特殊性使得其在保障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并没有在市场交易中获得相当水平的收益补偿,而这部分收益分配到粮食流通和加工等中间环节的第三方,进而形成了明显的经济外部性。

其次,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正外部性。从粮食的社会属性来看,社会的稳定离不开充足的粮食供应,粮食供需的稳定保证了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实现。同时,粮食生产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较低,在合理进行粮食生产活动的情况下甚至会改善生态环境,而工业、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则均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难以产生有利的效果,甚至会影响粮食生产这类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为了进行粮食生产,不得不对生产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增大了生产成本。而事实上这些成本并不应该由粮食生产者承担。

第三,粮食合理生产具有一定的生态正外部性。通过科学合理投入粮食生产要素而进行的粮食生产活动能够对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例如防止水土流失,增大植被面积,美化农村环境等等,其所起到的生态景观功能也是粮食生产的价值之一,但生产者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正外部性,所以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根本宗旨是针对粮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正外部性进行合理有效的补偿,平衡粮食生产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得失,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而从解决粮食生产的“外部性”途径来看,只有超脱市场之外的中央政府才有条件和能力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进行政策性的利益补偿,通过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将粮食生产的外部性内部化,保障各方主体利益的均衡。

四、粮食供求具有特殊性

粮食的特殊商品属性使得其在市场中的供需变化呈现出特殊的趋势。首先,粮食供求价格的弹性变化不符合社会实际诉求,仅靠市场调节形成的价格均衡点会对粮食生产者造成较大的过程收益损失。因为当供需市场中的粮食价格处于较高水平时,种粮农民将会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管理力度,全力提高粮食产量,而价格的提升则造成消费者需求量的理性减少,过多供应将造成价格的大幅下滑,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的现象,而当市场中粮食价格过低时,农民出于家庭收入水平的理性衡量,将会选择外出务工或种植经济作物,造成粮食供应量的大幅降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粮食供需市场同样会出现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此时仅靠市场的自行调节将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一旦市场机制不能及时调节粮食的供求均衡,出现物价飞涨或“谷贱伤农”的局面,都会脱离国家对于粮食市场运行的管理目标,而粮食这种商品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供需关系要维持在供需平衡或适度供过于求的状态,所以国家必须进行适度的政府干预,对粮食生产进行利益补偿,进行粮食收储,并通过完善各种补贴政策,保证粮食供应主体的收益达到有效水平,消除市场“失灵”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

此外,粮食的基础性准公共产品属性也决定了粮食供求必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自行调节双轨并行的方式来实现。而从粮食生产的角度来看,种粮农户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风险过高,收益波动性较大,初级粮食产品经济附加值低,若仅靠市场进行调节,种粮农户在很大程度上会因收益相对过低而消极从事粮食生产活动,所以在实际的运行中,政府必须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干预,通过出台政策和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对粮食生产进行长期扶持,基于战略角度保证粮食生产的安全,稳定粮食供求市场。

五、粮食安全关系国家安全

粮食生产的安全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首先,粮食不但是人民群众的食物来源,也是国家基本战略的重要物质。若没有足够的粮食,那么国家的军队实力也很难有很大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粮食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了钢材、石油等物质的重要性。其次,粮食能否得到充足的供应,对于国家社会的稳定性大小起到决定性作用。当粮食供应不足时,人们为了满足饱腹需求,就会想一些非正常手段来获取食物,从而引发社会的混乱。而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同样也会引起一定的社会骚乱,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影响更为显著。最后,粮食也会影响到国家的外交政策。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每年都要出口很多粮食,在政治外交中,我们可以通过粮食贸易或粮食援助的方法作为外交手段,为我国在国际间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六、结语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篇8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依据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鲜明的科学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理论基础,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对搞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依据

1.關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激发研究生的身心潜能,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研究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对研究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提高研究生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迫切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功能和规律,是相对独立的,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缺一不可,不能互相替代的。同时,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而全面发展的教育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研究生发展的方向问题,是人的全面发展诸要素中的主导要素,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2.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性表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科学论断,说明人是社会中的人,也就是说人是在社会关系中存在的,这就要求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几种关系:研究生和研究生之间、研究生自身关系、研究生和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研究生和教育者的关系。研究生要正确处理自己身心的和谐,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互相尊重、互相进步,形成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不断增强奉献意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作贡献;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生态文明,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1.毛泽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毛泽东曾经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一个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在《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一文中,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即“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也曾多次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在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同时,邓小平还结合新时期中国的发展实际和中国人的思想状况,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 “所以我说,人的因素重要,不是指普通的人,而是指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邓小平的这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典论述对于我国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江泽民同志以“与时俱进”的理论态度,结合中国发展的新情况,面对中国发展的新问题,就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多次做过重要的讲话,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基于对国内形势、党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从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作出的战略性思考,为我们党面向新世纪进一步巩固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4.胡锦涛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根据科学发展观中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要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轻视转向“以人为本”,即摈弃仅仅把人作为手段及工具来生产,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视为引导主体进行价值追求、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过程,以满足和发展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研究生为中心的思想,挖掘研究生的潜能,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调动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心研究生,及时解决研究生在思想、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0)11号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2卷).533

[4]邓小平.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190

[5]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647-648

[6]胡锦涛.《胡锦涛在宣传会议讲话:用三个代表统领宣传工作》,新华网,2003年12月7日

[7]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9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情况统计表下一篇:《将进酒》全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