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共10篇)
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 篇1
关于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
小学生体育行为是指小学生参加体育行为是在小学生主观意识的支配下完成的。小学生体育认识、体育兴趣和体育动机直接影响体育行为的产生。小学生通过对体育认识的了解,会产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体育活动中。
明确小学生的体育态度,正确引导小学生的体育认识,拓展小学生的体育意识,是产生体育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态度男生和女生基本相同,对体育活动有同样的热情和积极性,但是对于小学生体育行为男生和女生的表现会略有不同,男生更加喜欢刺激和对抗性的体育活动,而女生则更加喜欢对抗性较小的合作或者独自的.体育项目。
小学生在校体育特征多以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为主要形式,除了固定的广播体操,校内体育活动形式多以跑步、跳高、跳远、跳绳和球类运动为主要形式。而小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就显得更加丰富多彩,散步跑步、羽毛球、游泳等深受小学生的青睐,校外体育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更好的满足了小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
榜样的力量为小学生体育参与带来极大的外部推动力,优秀运动员的艰苦拼搏、遵守规则的精神更是值得小学生借鉴和学习。对于体育消费来说,虽然大部分家庭每年体育消费在 800 元以上,但是对于小学生的体育消费形式过于单一,多是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而轻视非实物性体育消费带来的精神影响。
学校和家庭体育的开展是对小学生体育行为影响最大的两个方面。小学喜欢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中基本可以得到参与,学校体育设施和使用情况也基本可以满足小学生的运动需求。对于小学生体育活动家长是大力支持下,并且家长可以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体育得到快速发展。社区体育的丰富和完善。三者为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提供基础。
促进小学生体育行为的形成和稳固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加强对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宣传,积极倡导和大力引导小学生的体育认知。创新小学生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小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激发小学生体育热情,稳固小学生体育观念,强化小学生的体育行为,促进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目前学校在体育课和课间活动中都会尽量避免过于激烈的体育项目,这也是由于当今无论社会还是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分保护有关,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学校怕承担责任,所导致学校对于体育活动不能大胆开展。应当改变观念,抛开顾虑,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形式,释放孩子的天性,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感觉校内体育带来的积极影响。
加强对小学生体育教育的宣传力度,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区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公告宣传,应该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体育教育宣传工作,提倡“终身体育”并且倡导“全民体育”的体育教育思想,提高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在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三重管理下,促进小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加大学校对于体育方面的投资,拓展体育场地建设,丰富体育设施的使用。
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经常对小学生体育老师进行科研教育,不断更新先进的教育思想,使之反馈给小学生新鲜的能量。
改变家长认为文化成绩为第一要务的错误观念,积极为小学生营造好的体育环境,促进小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全民体育”的实施,就是要加强社区体育的管理,社区体育内容应该丰富内容并创新形式,鼓励社区居民带动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来,为小学生营造完善的体育氛围,使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学校、社区应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进如亲子运动会的体育形式,可以在学生与家长的互动中,增强体育意识,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能拉近亲子间关系,更有助于体育运动习惯的形成。
学校体育课,可以适当采用选修分班授课的形式,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给予充分的培养,发挥学生潜质,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使体育运动的形式和效果得到最好的呈现。
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 篇2
一、体育传媒与体育行为的内涵
体育传媒属于大众传媒, 是人类 (自身及相互之间) 传授 (传送和接受) 体育信息的中介。从形态上看, 体育传媒主要包括体育内容和信息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从内容上看, 体育传媒主要包括体育新闻、体育比赛和体育知识等[1]。体育传媒有两个内涵, 从传播载体来看, 主要包括体育内容和信息的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从传播内容上看, 主要包括体育新闻、体育比赛和体育知识等[2]。
体育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 是人们有意识地采用体育运动的方法、手段实现体育目的的一项实践活动。从广泛的范围看, 凡是与体育有联系的行为活动, 都可称为体育行为。
二、我校学生接触大众传媒的情况
调查发现, 有65.2%的学生经常接触大众传播媒介, 有29.2%的学生偶尔接触, 有5.6%的学生几乎不接触。在接触大众传媒的学生中, 17.1%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识、行为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大, 72.9%的人认为大众传媒对自己产生一定影响。可见大众传媒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我校学生在平常接触大众传媒较多, 且受大众传媒的影响较大;我校学生接收体育信息的频率较高, 有50.4%的学生能坚持接收体育信息, 有95.6%学生能够接收体育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体育信息的认同程度和偏好程度。从接收频率来看, 男生占91.8%, 女生占9.2%, 因此, 学生在接收体育信息与频率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
三、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与接触体育传媒动机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 影响我校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依次为:体育传媒占34.03%, 体育课占27.97%, 课外体育活动占26.34%, 家庭3.10%, 同学或朋友占3.50%, 其他占5.04%。可以看出受体育传媒影响的比例最大, 说明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体育信息对学生体育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我校学生接触体育传媒的动机, 主要是了解国内外体育比赛动态、喜爱体育活动、追求娱乐刺激等。它是一种满足个体需求的基本活动, 与学生的性格、兴趣等有关, 受所处环境、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调查发现我校学生主要依赖网络、电视和广播了解国内外体育动态、得到对信息的需求和爱好各项体育活动;依赖网络、电视和报纸, 寻求娱乐和打发时间。
四、学生接触体育传媒的途径与接受体育信息的频率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接触多种体育媒体, 依次为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 这些都很受学生的关注。其中, 网络是学生接触最频繁的媒体。它作为新兴的媒体, 既具有电视、电台的声像特点, 又具有报纸、期刊的易储存性、可选择性, 几乎弥补了传统传媒各方面的不足, 有着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传播体育信息的高速性, 符合学生追求时效的个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络建设比较快, 也比较完善, 使得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率较高。故学生把网络作为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也就在常理之中了。当然, 其他像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是较为普遍的体育传播媒体, 也是学生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
五、体育赛事期间接触各类媒体的时间分析
以学生“昨天”接触媒体的时间, 估算学生平时接触媒体的时间。学生接触媒体的时间划分为七个时间段:分别为未接触、接触0—0.5小时、接触0.5—1小时、接触1—2小时、接触2—3小时、接触3—4小时、接触4小时以上。调查发现, 学生在体育赛事期间接触体育传媒时间依次为网络0.5—1小时, 报纸、电视、广播、电视均为0—0.5小时, 从中可以得出, 学生在重要体育赛事期间, 通过网络观看体育赛事直播、了解体育动态、接触体育信息的时间要比其他传媒方式多。据统计, 各大网站像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都有体育赛事直播, 而且在此期间各有 (%) 一部分 (%) 没有 (%) 1.体育游戏这种教学手段在学生基本部分的学习有大网站的访问量都大幅提高。并且随着移动通讯业的飞速发展, 短信和彩信业务的渗透,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订阅手机报等业务了解体育新闻、动态。
七、体育偶像崇拜现象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 青年学生中对体育运动明星的崇拜、偶像现象愈加突出。尤其是体育传媒已经成为影响当代青年学生“运动明星崇拜”的重要力量。通过调查学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可以看出, 将近62%的学生表示在体育媒介中有崇拜的体育运动明星偶像。我校学生崇拜体育运动明星的原因按顺序依次为:体育运动明星的运动能力 (43.6%) 、体育运动明星的运动技能 (40.1%) 、体育运动明星的风度 (34.6%) 、体育运动明星具有挑战性的职业特点、崇拜运动明星的经济收入多 (25.8%) 和其他方面 (12.9%) 。
从大众传播媒介角度来看, 传播者对于某种传播效果的追求, 期望能最大限度地影响到受众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态度。通过调查可以得出, 体育传媒对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体育传媒应充分利用一切好的契机, 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对体育资讯、信息和受学生关注的体育运动明星信息的传播, 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合作, 开展一系列面向青年学生的体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健康积极的体育价值观、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使得学生在接触体育传媒的过程中, 既能获得新知见闻、欣赏到精彩体育节目, 又能得到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 增强体质, 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 从而使学校体育得到很好发展, 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翟继勇等.中国体育传媒发展展望.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书面交流论文, 序号:718编号:003, 2005-09-13.
[2]谈群林.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体育传媒的发展对策.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9.2, VOL25, (1) .
[3]刘一民.体育行为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10, (第一版) .
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 篇3
关键词:观念;家庭;影响
一、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家庭是除学校以外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父母的文化修养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对中学生体育态度与习惯养成的影响往往更直接、更深刻、更持久。当代社会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评价水平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多数家长选择用体育来发展和完善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格,健全中学生的人格。他们在发展中不断地意识到“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和挫折”的优良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激烈和残酷竞争中是相当重要的。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父母文化程度的变化,对孩子的期望也在跟着变化,其实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再只是良好的文化成绩,孩子能健康、开心、快乐的生活才是做父母最大的心愿,尤其是在最美好的中学阶段,父母的文化程度对中学生体育参与的影响就表现得越明显。
二、父母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孩子的体育行为起着引导和榜样示范的作用。在家庭体育活动中,孩子对体育行为的学习是通过对父母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模仿进行的。在运动过程中获得的快乐越多就越容易增强中学生体育活动中的能力感及目标定向,促使中学生体育行为的持续发生。中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水平与其父母参与体育活动的次数呈正相关,即父母参与体育活动次数越多,他们的孩子越有可能进行较高水平的体育活动。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相互影响之下,即便如此,他们在体育项目与运动形式的选择上还是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其各自家庭的特点。
三、父母的体育态度对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体育态度与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次数具有相关性,中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的。父母对体育的喜好程度与反对孩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呈负相关,究其原因,可能是孩子认为父母的鼓励与支持是对自己体育行为的认同,这种支持与鼓励对于坚定孩子的体育行为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父母对中学生的积极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够影响中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还能影响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中学生形成的积极体育态度得到不断强化。
四、家庭体育消费状况对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父母亲已经不单纯地把文化成绩的好坏作为其子女的评价标准,他们的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健康有活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尤其是在中学生阶段,中学生的体育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其家庭体育消费直接的影响。随着家庭体育消费的增加,人们的体育意识也随之发生改变,他们已不把体育看作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者的运动,“为健康买单,为休闲花钱”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推崇,这为孩子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家里可以进行体育活动,劳逸结合,身心得到锻炼,获得愉快的满足感,从而有助于完成学习任务,也更容易对体育产生兴趣和爱好,形成喜爱体育活动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常锻炼而形成习惯。
五、家庭体育环境对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体育现实环境面向社会大家庭中每一个社会成员,能深入到社会成员的各个生活、工作层面和领域,通过潜移默化的渲染、暗示及参与渗透的方式,对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体育的现实环境使子女能够产生积极的体育参与态度和习惯。家庭内部的体育环境包括家庭收看体育节日、观赏体育比赛的经常性程度、家庭中体育报纸杂志的利用程度。通过收看体育节目、观赏体育比赛的耳濡目染,子女得到了体育教育的熏陶,逐渐加深了对体育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中学生家庭周围的体育环境主要是开放的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学校体育场馆、公园街道、居住处周边场地、广场等地(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选择自然环境作为锻炼场所)。家庭成员的体育参与程度与距离体育设施的远近、价值取向显著相关。个体距离体育设施越远,他们就越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家庭周围环境的体育设施状况,能够间接影响家庭成员的体育锻炼行为。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视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是近年来的事情。孩子接受体育是从家庭体育开始的,家庭体育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从幼儿、儿童、青年直至成年体育无处不在且对人们的健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早期性、基础性、连续性等优势决定了家庭体育在孩子体育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会改变孩子一生的体育习惯。家庭体育氛围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一种体育文化,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对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与习惯具有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家庭体育氛围对中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研究,为广泛而科学地开展家庭体育,为体育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也为家庭教育者合理而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这不但有利于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且对于促进体育教育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 篇4
亲爱的同学:
你好!为了了解东莞市小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现状,研究社会体育经济,请你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回答下列问题,我们表示感谢!此问卷不记名,只表示你的看法,请你在所选的项目中划“√”。
性别:男□女□年级:1~2年级□3~4年级□5~6年级□
1.你喜欢什么样的服装?
□休闲装□运动服□校服□其他
2.购买体育用品的时候谁陪同去?
□家长□自己□同学□老师
3.你或家长给你购买体育用品的目的是什么?
□送朋友□休闲娱乐□锻炼身体□提高运动能力
4.你喜欢的运动品牌是什么?
□国内名牌□国外名牌□一般厂家□个体小型厂家
5.你平均一年的体育消费是多少?
□200元以下□201-400元□401~600元□601元以上
6.你喜欢或家长给你购买什么样的体育器材?
□篮球□足球□乒乓球□跳绳□其他
7.你主要的体育消费是什么?
□购买运动服装和器材□买票观看体育比赛□购买体育彩票
8.你认为体育消费是?
□很正常□花钱买健康□多余的□与同学攀比
9.你一个月的零花钱是多少?
□200元以下□201-400元□401~600元□601元以上
10.你对班上举行的体育活动态度是?
□很喜欢□一般□兴趣不大□从来不去
11.你喜欢看体育新闻、杂志报刊吗?
□很喜欢□偶尔□从来不□其他
12.除体育课外你一周参加几次体育运动?
□一次□两次□三次□三次以上
13.你或家长给你购买运动服装主要是
□休闲□运动□日常穿着□无所谓
14.你或家长给你购买的运动服装或运动鞋通常是什么价位?
□100元以下□101~200元□201~300元□300元以上
15.你的运动服装通常会出现什么问题?
学生的不良行为帮教转化总结 篇5
学生的不良行为,抽象的说就是他们在生活中表现出一些与道德和法规相违背的行为。具体地说动手打人、骂人、损坏东西,做一些不利于自己很别人的事,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反感。
在我们的周围,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很多,他们有时不听别人的劝告还要恶语伤人。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根据各种因素的分析,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娇惯型的、冷漠型的核环境型的。
娇惯型的指的是父母的溺爱和放纵使得这种那学生目中无人,常常以我为中心,对别人稍不满意会骂人或者打人。他们特别爱钱,并且花钱如流水,有多少就花多少,从不会考虑父母的难处,并且又贪吃,对学习也不感兴趣,整天只想着自己没吃到的要吃到、没有玩到的要玩过。如果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用不正当的手段把所有要的东西弄到手,又爱占便宜。
冷漠型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家庭不和或者是父母离异所造成的。这种学生他们的喜怒哀乐一般不表现在他们的行动中或者是脸上。他们把什么都装在心里,有时常常会做出一些让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来。在他能容忍的范围内他不会对别人表现出什么反应;但在他怒火发作时做出的事是很极端的。
环境型的学生从本质上是好的,他们原来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是好的或者是很优秀的。只是他们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变得和原来不一样了。这些人出口成脏,动则打人,并且还会对别人进行恐吓。还有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本身的因素,如脑功能失调者。这种人由于他的行为和常人不易之,别人不理解,有时还被别人嘲弄,造成他们的心理压力相当大。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教育因素也会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应该懂得对学生的上或者是罚对学生所起的作用。赏具有持续学生好的行为的含义,对学生好的行为的持续具有促进作用。
学生的生理、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转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必须把学习环境作为重要的内容。学习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在教育与转化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变为不好的学生的可能性会减少,而使不良行为为学生变为正常学生的可能性会增大。相反,如果校园环境不良,正常学生变为不好学生的可能性会增大,行为不良学生的转化会更加困难。它具体包括:
1、形成良好的班风。班风是一个学校的气氛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转化不良学生是十分必要的。
2、榜样的作用。先进的班集体具有更多的积极因素,如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模范地遵守学校的纪律,有良好的品德,学习兴趣浓厚,热爱集体荣誉,经省振奋,团结向上。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学生及时他有坏毛病,也能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和熏陶,向好的方向转变。
3、舆论作用。在一个先进的集体中,不健康的思想和错误的行为经常受到机制和谴责,这种积极的群体压力容易使不良学生“改邪归正”。
4、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对行为不良学生和正常学生一视同仁。研究发信,行为不良学生能够对爱的需要、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更为强烈。如果教师在工作中能给行为不良学生以真诚的关爱,能和他们建立融洽的关系,特别是行为不良学生遇到困难时热情的拉他一把,便能触动他们的心弦,引起强烈的情感震动和深刻的内心体验。这是有不良行为学生教育转变的契机。
5、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有不良行为学生所在班级的干部、优等生、中等生要相互配合,帮助教师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学生互助,有时可以起到教师所起不到的作用。
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 篇6
古丈一小(向智慧)
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转化偏差学生,所谓的偏差生也就是后进生。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的指导下,一学期的转化工作,深深地启发了我,让我认识到,要做好偏差学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他们的心灵,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探索,我将自己对“行为和心理偏差生的辅导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班级学生素质结构,建立后进生档案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从外因上看,主要是家庭、社会的一些不良影响;从内因上看,学生社会阅历浅,知识经验少,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性格孤僻等,都很容易成为后进生接受消极影响的内部动因。因此转偏差生,首先要找出他们在思想品德及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的原因,了解后进生的思想表现、个性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学习成绩、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社会交往等,为每个人建立个人档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转化过程中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二、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
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我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没有处处对他们施予批评和处分,而是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三、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从六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我们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许许多多的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是“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没有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
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四、寻求多方配合,共同实现后进生的转化
在学校教育中,科任老师是配合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良好助手。因此,在后进生转化中,我还尽力发挥科任老师的作用。通过平时的聊天及教学工作会,从其他科任老师中充分了解我班的学生各种情况。同时也让其他科任老师了解后进生在其他方面的闪光点,改变科任老师对他们的偏见,从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更加关注后进生的发展。
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虽然学校占主导地位,但是单靠学校一方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我会定期做学生的家访或通过电话与他们的父母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家中的表现,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交流其他成功家长的教育方法。鼓励家长与孩子多交流,让孩子感到温情,消除家长和孩子的对立,减轻孩子的逆反心理的程度。当发现他们的一些不良做法,及时与我们学校取得联系。经过与家长的多次交流和沟通,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使转化工作得以顺利和有序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长期性、反复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多数后进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有些行为习惯在他们的脑子里早已经
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大学生,体育锻炼
大学生身体素质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1,2]。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欠缺,身体素质偏弱,体育锻炼行为逐渐成为了大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行为及身体素质锻炼已经成为学生个人发展乃至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大学体育文化是大学生进入学校后,体育锻炼是学校日常生活中表现最多的行为之一,锻炼的意识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大学体育文化的教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究通过分析全国各地大学生的锻炼情况,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教育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
1 对象及方法
1.1 随机选取不同地域不同大学的大学生1000人
1.2 研究方法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式分析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与高校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
2 研究分析
2.1 大学生对体育场地设备、体育宣传广播、体育教学方式、学校重视程度的满意度比较
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不同满意度的大学生一周锻炼三次或以上的比例
体育场地设施非常满意学生每周锻炼三次或以上比例为21.4%,高于比较满意12.3%、不太满意8.5%,不满意6.7%;体育宣传广播非常满意学生每周锻炼三次或以上比例为31.1%,高于比较满意15.0%,不太满意8.5%,不满意7.4%;体育教学方式非常满意学生每周锻炼三次或以上比例为34.9%,高于比较满意18.3%,不太满意11.4%,不满意0%;学校重视程度非常满意学生每周锻炼三次或以上比例为17.3%,高于比较满意10.8%,不太满意8.0%,不满意4.8%;具体结果见表2。
3 建议
1.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等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自身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基础。当代社会需要身心健康,具有竞争意识的全面型人才,而体育教育在为社会输送全面型人才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学是培养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时期,从前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大学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锻炼行为、体育爱好、体育观念等有重要的影响。
2.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锻炼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文化包括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设备、体育建筑及体育教学、体育宣传、体育精神理念、学校重视等方面[3,4]。高校体育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及理念,是学校的文化特色之一,除了体育文化包括的内容层次外,体育文化也是全校师生共同创建的一种学校理念,一种体育氛围,是一种学校体育精神。高校体育文化良好,可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团结合作的理念,引导大学生重视体育锻炼,重视身心成长和发展,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还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励大学生的思想和行文,好的身体是成功的重要奠基石,总之,高校体育文化是大学生智力发展、素质锻炼、精神动力的重要保证。
3. 对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
校园体育物质基础建设是衡量整个校园体育建设最明显的指标,也是校园体育工作能否保障实施的关键因素。学校必须从校园体育建设基础方面入手,根据校园本身能力和学生差异性合理安排学校经费,尽量在不超经费预算的情况下最大化提高学生锻炼条件。除了基础设施方面,学校还应该从学校自身着手,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教学形式等方面不断完善,可以旁听其他优秀学校的体育教学课程,调研优秀校园的管理方式等,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师资力量,特色项目要保持,优势项目要巩固,而且要强化短板,重视体育相关项目的发展,大力建设有活力的高校体育氛围,为学生创造最优秀的体育条件。
参考文献
[1]刑尊明,宋振镇.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的“技术环境”理论探索—华侨大学篮球教学训练实践与理论创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4(11):78-80.
[2]甄一帆.大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探析[J].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4(4):60-61.
[3]陈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初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9(6):112-114.
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 篇8
【关键词】中学生家长 体育行为 体育态度
1 前言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影响着孩子的态度、习惯和行为,父母对某一事物的态度、行为将会影响着孩子对同一事物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家长的体育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影响了其子女在体育方面的行为。作为中学生的家长,能否良好地运用其体育教育方式,能否通过体育活动密切家庭关系及改善家庭生活方式,将决定子女将在什么样的家庭体育环境中成长。
从大量文献中对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进行鉴定,并通过自编学生基本情况及体育行为问卷和家长的体育态度及家庭基本情况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访谈一些家长,了解了中学生体育行为及家长体育态度的现状,并分析其中的影响,从而帮助解决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使家庭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能够更好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效果,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调查对象和方法。
2.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泉州市区及郊区的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及家长。其中,对初中抽取了4所学校。共发学生和家长问卷250份,回收221份,删除无效问卷11份,有效问卷210份,有效率为95.59%。对高中抽取了4所学校共发学生和家长问卷250份,回收210份删除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5.2%。合计总共回收有效问卷410份。
2.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的资料,并听取了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相关专业教授和导师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有关的调查问卷。并在为期一個多月的实地调查中,访问了近百名的学生及其家长,了解该校学生的体育行为现状及其家长对体育态度的情况。
(2)文献资料法:通过INTERNET和手工查阅体育类学术期刊和体育教育专著,对有关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FOR WINDOWS,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比较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泉州市中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
从学生的参与行为上看,泉州中学生中男生绝大多数较喜欢球类的运动和相对富有竞争性和对抗性的体育项目。相比较,对田径类运动较为冷淡。其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球类活动灵活些,有趣些。而田径类活动比较呆板枯燥,难度较高。女生较喜欢小球类的运动和能够陶冶情操,塑造形态美和动作美的体育活动项目。
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上来看,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更趋向自主性的课外活动。
从观赏行为上看,绝大部分学生没在其中花费时间。
从价值认识上看,大部分学生都认可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却对体育课的热情不高。绝大多数的中学满意程度偏低。
调查结果显示:球类运动项目是中学生较为喜欢的。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够。对体育课的重视和喜爱程度不高。通过访谈结果得出:学校体育设施差,器材的缺乏和高考面临的学习压力也是导致此状况产生的重要因素。
3.2泉州市中学生家长体育态度现状
从家长对体育的认知方面看,大部分的家长认为体育运动对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家长对健康观念普通有所提高。从家长对体育情感方面来看,大多数的家长都喜欢进行体育运动。但从家长的体育行为来看,却较少数家长实际进行体育活动。从消费上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从事体育旅游、网球、台球、保龄球、健身器活动的家庭,一般经济条件较好。月收入在1500以下的家庭体育消费主要是用于购买体育服装和观看比赛;1500-3000元的家庭消费主要是体育器材,保健品和服装。而3000元以上的家庭体育消费的主要是旅游体育器材和培训。总体来说大部分家长都愿意进行体育消费,只有少数家长认为体育无须花钱也不愿进行体育的投资。
3.3家长体育态度对中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形成以后会对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及其效果产生重要的关系;体育行为是个人或群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体育意识的支配和动机的驱动下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它主要包括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观看体育节目和书刊的时间和体育的消费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的体育认知、体育情感及体育行为意向和学生的体育行为之间都成弱的正相关。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上来看,相关程度最大的是家长的体育情感,然后是体育认知,最后是体育行为意向。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说明家长的体育情感越高,对其子女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也越高。所以说提高家长对体育的喜爱程度和认知程度,对其子女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3.4学生体育行为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检验
初中生和高中生体育行为相关程度最大的是同学朋友其次是教师,然后是父母,最后是社区。然而,父母在对子女不同年龄阶段上体育行为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其影响程度随着子女年龄增大而降低。分析可得:如果父母同学朋友的体育态度、行为较好,学校对体育教育重视,那么学生的体育行为也就较好。
4讨论和建议
4.1讨论
(1)泉州市大多数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运动量都不够。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认为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多采用“注入式”、“强制式”等方法,抑制了学生情感,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2)泉州市多数家长的体育态度中的体育认知、体育情感都较好,但是与实际的体育活动行为并不一致,根据访谈得到的资料认为多数受到客观因素比如职业、工作时间、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制约。
(3)在调查分析中发现家长的体育态度与其中学生子女的体育行为成弱的正相关。而与其相关较大的为同学朋友和教师。说明了学校教育还是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起辅助作用。并且,家庭教育随孩子年龄的增长其作用也越来越弱。但是,家长对子女在初级阶段还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2建议
(1)学校体育教育应根据学生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开设体育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多样性的兴趣爱好,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向学生提供确实有效的体育教育。真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使他们将来能成为家长时具有良好的、稳定的体育态度。
(2)孩子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家长要提高自身的体育意识,养成正确对待体育的态度,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努力创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这样起到了模范作用,让孩子感到体育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就容易养成锻炼的行为和习惯了。
(3)学校应当定期邀请家长召开体育讲座和会议。向家长传播体育知识和正确的体育观念。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与学好文化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真正为孩子减负,使家长从片面关心子女(只强调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成长转变到全面关心子女(德、智、体、美)成长。
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工作总结 篇9
创建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体验情景;提供异彩纷呈,新颖的独特的展示空间;开创主动创新,充分发展的活动天地。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社会个方的支持和协调下,近年来,我们山南小学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我们学校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一个深谋远虑的发展目标,始终全面实施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核心,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思想,紧紧围绕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现状,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体会、学会思考,进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润物细无声”中,内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目前,我们紧紧围绕“教育在学校,巩固在家庭,实践在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以“行规中养成,体验中成长,实践中提高,环境中育人”为具体的切入点,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诸多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
一、行规中养成
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建设生活化的德育,把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标准放在首位。使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及一切的技能都成为一种习惯。
1、班规班训中规范
关注、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构建生活化的养成教育。学生千差万别,我们不能用同一句口号,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启动各个班级,针对自己的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的特点,制定班规班训。例如:低年级将班训定为“课上要专心,不叽叽喳喳,发言要响亮,不说半截话,作业要认真,不能总拖拉,工作要负责,不要马大哈,游戏要安全,不趴扶手滑。”没有空洞的口号,具体可操作,便于落实小、近、实的行为标准。各班根据学校的养成教育要求,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建“四无”班级,“四无”即地面无纸屑、墙壁无污迹、交流无脏话,安全无事故,教育学生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学生不做有损于班级荣誉、学校荣誉的事情。努力使本班形成“文明活泼、团结向上”的集体。
根据学生养成教育,我们从最小处落手,充分调动学生,人人争做“四好少年”。“四好”即“写好字,走好路,说好话,做好操”,四好少年就是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我们把每一次家长会都看作一次与家长的沟通会、交流会,与家长共同商议教育孩子的办法,通过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2、五项竞赛中规范
五项竞赛中包括文明、纪律、卫生、两操、活动五大项。每项有突出表现的班级可争得单项示范班荣誉称号,悬挂“流动红旗”。
3、知荣名耻中规范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下,师生共同研究讨论,结合我校实际共同商议制订了《洪上小学学生荣辱观》、《洪上小学教师荣辱观》。具体内容如下:以热爱学校为荣,以损害学校为耻;以尊敬师长为荣,以举止无礼为耻;以团结同学为荣,以打架骂人为耻;以关爱父母为荣,以不理家务为耻;以诚信助人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按时上课为荣,以无故缺课为耻;以主动学习为荣,以扰人思考为耻;以学有特长为荣,以不学无术为耻;以作业工整为荣,以书写乱画为耻;以认真上课为荣,以拖拉不做为耻;以安全守纪为荣,以违规乱纪为耻;以遵守交通为荣,以乱闯红灯为耻;以健康锻炼为荣,以追逐打闹为耻;以弯腰拾废为荣,以乱丢乱扔为耻;以讲究卫生为荣,以乱丢乱画为耻;以爱护公物为荣,以毁花损物为耻;以爱惜粮食为荣,以浪费饭菜为耻;以节约水电为荣,以浪费资源为耻;以按时就寝为荣,以扰人休息为耻;以穿戴整齐为荣,以攀比吃穿为耻;以拾金不昧为荣,以小偷小摸为耻。
4、主题班会中规范
紧紧围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际情况,每学期更换教育内容,并且确定每学期的学习的养成教育的重点,在洪上小学六年学习生活中保证每周一节固定的养成教育课程落实。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紧密结合学校特有的教育重点,利用自编的养成教育教材行之有效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二.体验中成长
立足少先队员学习、生活的具体的情况,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角色”体验活动,让红领巾飘在学校、飘在家庭、飘向社会。
1、在角色中成长 灌输式的教育,能给学生一些印象,但决不会给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我们洪上小学经常开展高年级同学给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当一天“小老师”的活动。在“上岗”之前,首先:实行“大追踪”---观察老师一天的生活;“大调研”----采访一位低年级的老师;然后进行“大实践”---准备出一节课,为小同学上一节课,组织一次课间游戏,辅导一位学习吃力的小同学;最后是“大交流”-----记录自己当老师的收获,与同学们定期地交流。六年级的一位同学在体验中说到:一天来,我被一年级小朋友真诚的热情所感染。当他们问我好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欣慰;当他们闹矛盾,我向他们讲道理但仍然无济于事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辛酸;然而我体会更多的是老师对我们真挚的爱。通过当老师的实践,学生们体验到了老师的辛苦与责任感,体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做一名好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学校还有意识的把教育空间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让孩子们提前到社会上的岗位上去报道,提前到角色中锻炼。为此,学校开展了平安出行,做一天的小交通卫士;感恩父母,做一天的家务;爱无界限,服务孤寡老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等社会体验活动。还通过开展“我看见”活动,号召同学们多留心,多观察我们的新农村,我们的环境,用孩子们的真心呼唤,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责任中成长
我校通过责任教育,让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逐步使孩子们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我校的责任教育贯穿于实践活动之中,分层次在低中高年级学生中分别建立了对自己负责,自立自强做好孩子,对他人负责,奉献爱心做好学生,对社会负责,放飞理想做好公民的培养目标。
责任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不谈小责任就无从谈大责任。为了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我们把“角色”分配到了班集体中的每个人的头上,大到班级管理的责任班长,小到了黑板谁擦等等。每一个少先队员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每一位红领巾都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孩子们每天都在承担着自己的责任,看到花儿在自己的浇灌之下茁壮的成长,看到自己休整过的整齐的图书。看到课间排在自己的管理下获得了校优秀课间排,此时孩子们感觉自己有了价值,有了用武之地,责任感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了。
3、让学生在青春世界中成长
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健康的心态是人的一生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学校历年来都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重点,以关心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切入点,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设立了“心灵沟通”信箱让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心里话,同时给了学生发泄倾诉的空间,兼职的心理老师负责解答,让学生总能心理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兼职心理老师和同学们倾心交流,解答大家来信的内容,很多学生的烦恼困惑,和家人,和小朋友的矛盾,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通过“心灵沟通”信箱得到了解答。我们还经常邀请年轻的老师们利用广播教给孩子们好的学习的方法。目前,学校还正准备把心理健康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研究之中,争取让洪上小学的学生们都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快乐美好的童年。
三、实践中提高。
创造特殊的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从而让每一个孩子的能力有都所提高。
1、在课间舞中得到提高
创编课间舞的活动,让形体训练走入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在歌舞的氛围中得到艺术的感染。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洪上小学从2008年开始,让同学们去寻找伙伴们的儿童歌曲,并且根据歌曲的内容自编舞蹈,而且每周都会教全校的同学跳一个小的舞蹈。这项活动,由于每天的坚持,而且每周更换一个新的舞蹈从而受到了师生的喜爱。大家对这项活动的评价是;舞蹈短小,孩子们爱学;活动的形式灵活,每周一歌一舞,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操场上的音乐舞蹈能使课间活动有序、不杂乱、无危险、既让学生们得到身心的双重锻炼,又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2、在“快乐英语”中提高。
紧密结合学校英语教学特色化的奋斗目标,力求在课下给学生营造直观、尽可能多的英语语言环境和交际氛围,开阔英语活动阵地,每天利用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前20分钟,全校性参与,班主任老师深入,英语教师每周轮流编写教案、进行指挥和指导。进行多样性的操练师生互动,口语交际运用。在歌曲、舞蹈、娱乐中收获知识,熟练口语,通过每天早晨5分钟的英语熏陶和感染,学生听、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口语纯正的学生,还可以以小老师的身份,领着同学学英语,每天5分钟的积累,进一步烘托了学校学英语、用英语的氛围。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展示英语的特殊环境和空间。
3、在校园文化节中得到提高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培养健康、聪慧、友善、快乐的洪上人,我校力争使学校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家园。在孩子们生长发育的每个时期,在学生道德养成的每个最佳时段,把握住每一个月,每一个学年为学生搭建平台,全面地展示少先队员的风采,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满了活力。我们通过学生的问卷调查,确定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现在我校已经确定了六个学年的系列固定的活动。
于此同时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暨“校园文化艺术节”。做到月月有主题,月月有收获,月月有惊喜,达到了人人参与其中,人人得到锻炼,人人有所收获。
例如:我们三月份主题演讲月,我校结合爱护红领巾、维护红领巾的教育主题,开展“六讲六做”的演讲大赛六个学生确定六个不同的主题(讲卫生,做身心健康的好少年;讲礼貌,做言行一致的好少年;讲自立,做自强上进的好少年;讲友善,做关爱他人的好少年;讲诚信,做表里如一的好少年;讲正直,做是非明辨的好少年。)有效地强化了少先队员的言行,激励孩子们从小事做起,争做社会好公民、学校好学生、家庭好孩子。
4、让学生在问号中提高
我校推出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小问号活动,每周一个版面,分类别的出示几个不同的问题,像动物类、植物类、科普类、人物类等等,学生们对此热情非常地高,纷纷通过上网查阅、翻阅书籍等很多的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学生在小问号活动中开阔了思维,增长了智慧。
四、环境中育人
1、在特色化的环境中育人
特色是学校文化的生命,我们在斟酌如何把校园变成孩子们的成长的乐园、神圣的学园方面着实动了很大的脑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数学、体验数学,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触手可及的一些实例,我们在校园中率先实现了数学乐园,为孩子们开辟了一块数学天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就要建立起“书香班级、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我校每天下午四十分钟的图书室、阅览室开放就是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的举措。课间读书,饭后读书,娱乐休闲时间孩子们徜徉在了书海里,孩子们在读书中多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睿智、多了一份高尚。开放式的读书,提升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品味,远离了低俗,更远离了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场所。
2、在充满激励的环境中育人
我校在学校大院设立了两块大橱窗。一块反映班级的整体情况,一块体现我校学生风貌。我们改变了过去值周评比的面面俱到、处处优秀。把值周项目具体化、层次化、细小化。根据“四好少年”的内涵要求,确定了“四好”的具体评价标准。结合具体实际,根据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的实际表现推出了星级少年机制。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和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评价等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评价每一位学生。在每年的“六一”艺术节、“元旦”等节日给予表彰奖励,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之中,洪上小学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六种心向”。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自强心,好奇心,同情心。培养“八种精神”。自立精神,乐学精神,竞争精神,合作精神,进取精神,实干精神,乐观精神,争先精神。训练十二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注意能力,表达能力,操做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抗挫能力,自学能力。从而造就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在多年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山南小学的教师们悟出了一个这样的道理:只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地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用积极的方式代替消极的管理才能弘扬学校的正气;用爱心做牵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工作中善于求新求变,才能使工作充满活力。中心小学的全体老师都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创新,改进。同时虚心的向兄弟学校学习经验,以更顽强的精神,更崇高的爱业、敬业的品格,为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不断延伸、拓展寻找新方法、新途径,在教育的春天里,再去播撒教育的新希望,通过辛勤的耕耘收获更丰硕的育人成果。
五、困惑与反思
在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我们进行了曲折、艰难但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绩,多次受到督导检查指导团的肯定和赞赏。但是我校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惑,还时时制约了养成教育前进的步伐。主要表现在:
1、应试教育的因素:近几年来,虽然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提的很响,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绝大部分教师的感觉是:现在的大气候却是“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全面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统考排队,题海战术,司空见惯,学生从早到晚,宿舍、教室、饭厅,三点一线,每天八节课并不鲜见。其依据是:“教学质量是生命线,没有时间的保证,哪来的教学质量?”急功近利性的应试教育,把师生栓在了教室里,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的,渗透性的教育活动不可能使学生的成绩立杆见影。师生开展养成教育的积极性低,不具有主动性。
2、班主任的因素:
班主任工作量大且纷繁,班主任在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农村小学,班主任除了和其他的课任老师一样分配课务外,首先要上好班会课,还要参加经常性的班主任会议,领受各类任务,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卫生扫除、宿舍值班检查等,要时刻关注班内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动态,及时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及时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处理本班的学生违纪行为,为学校代收各类费用,期末写班主任工作总结,写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等等。工作任务繁重与待遇太低,造成了班主任的心理上的失衡,对于班级工作的软任务(如学生的养成教育的工作等),少做或是不做,成了许多班主任的首选。
3、学生安全因素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除了课堂这一个主渠道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活动时学生的人身安全是老师最担心的事情。上级关于学生安全的文件三令五申,责任追究反复强调。于是,封闭式的管理,少搞甚至不搞活动成了管理者、老师们的首选。
4、社会环境因素
农村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塑性很强的小学生在农村经常看到、听到说脏话,乱倒污水,乱倒垃圾的行为,能不耳濡目染,无意识地模仿吗?经常看到听到赌博的现象,能不产生懒惰、不劳而获的思想吗?经常偷偷去网吧的同学能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吗?网上的暴力行为,色情内容能不使某些学生偷偷地去模仿吗?
农村社会环境中的许多负面的东西,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政府某些职能部门的不作为更是助长了某些负面的东西对学生的影响。如对于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电子游戏厅、网吧,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行的,靠学校内部的努力去达到理想的境界恐怕是不现实的,这就要依靠全社会的努力。可见,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对我们来说仍任重而道远。
学生行为规范学习总结 篇10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尊师守纪,尊老爱幼,尽自身的最大努力做到《规范》中要求的所有项目。
《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从多个方面要求我们这新一代的中学生们,它不仅在我们的本职工作——学习,这一领域有着详细的规范和要求,更是以发展的眼光关注个 人道德修养的完善。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守则》上的要求一一对照,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错,同时也发现自己仍有许多方面做得不足,仍待改善的。
《守则》中有这样的要求“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劳动。”我觉得自己有时候会只顾自己学习上的是而不够热心参加班级里的活 动,对班级里的事不怎么主动,没有出到自己的一份力。我觉得“人是社会的人”而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通过参与班级工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实践自己的机 会。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各项事情。
【小学生体育行为的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的实习总结05-31
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总结05-29
小学体育老师的个人总结06-18
小学体育老师教学的工作总结12-14
北王名小学安排小学生寒假体育锻炼总结06-10
小学体育组工作总结-18-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体育组工作总结09-28
小学体育科组期末总结08-01
小学体育工作总结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