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学生的行为教育的缺失(精选8篇)
现代小学生的行为教育的缺失 篇1
浅析大学生日常行为中的道德缺失问题
及对策
张秀琴
内容提要:当代大学生日常行为道德的缺失在高校校园已成普遍现象,对高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这些不良道德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缺失;对策
大学生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道德发展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其道德状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日常行为中出现了大学生道德滑坡的趋势。其实,大学生成长过程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既需要主观的努力,更需要多种客观条件的配合。
一、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
1、功利性强,缺乏理想。
“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评论是对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的现实写真。过去对宏大理想的追求,代之以对更加现实、更加具体的目标选择,这样虽有增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减轻心理压力等积极的一面,但其生活缺乏动力、格调不高、得过且过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不可掉以轻心。学生参加活动不是以锻炼提高能力为目的,仅仅是为了综合测评加分;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理论功底不强,一部分同学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处在一种茫然混沌的状态中。
2、学习不认真,弄虚作假。
考试作弊是当代大学生诚信度降低的一个很好的见证,无论是国家级的考试还是学校的结课考试,都存在着违纪、作弊的现象。因为考试成绩都是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为了眼前的利益,许多学生在考试之前做夹带小抄准备,理由是“以备不时之需”。论文的剽窃与抄袭更是家常便饭。老师布置了一项课后作业,上交后,发现雷同现象严重。一些学生经常旷课,当被老师或有关部门查到后,他们采取欺骗方式编造各种理由开脱。
3、强调自我,忽视他人。
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学生对国家集体利益漠然置之;为了实现自我,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同学关系淡漠甚至紧张;为了个人利益,部分同学出现偷盗、借财物 1
不还等损害他人利益;自我意识的膨胀使个别学生“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使得部分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歪曲,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
4、渴望完美的爱情,但恋爱道德和性道德问题比较突出。
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日益开放和学校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宽容度不断加大,当今大学中的学子恋比以往都更为活跃。当代大学生在爱情婚恋观上,对恋爱、婚姻和性持更加开放、更加务实的态度,越来越多地采取了比较自我、随意和开放的态度,呈现出婚恋观的价值多元化和情爱关系形式的多样化。但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理性的不成熟,主体角色的不明确以及客观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且缺乏承担婚恋责任的思想准备,因此对爱情的暂时享乐性、随意性增强。
二、道德缺失产生的原因
1、社会风气的浸染。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形成并非大学校园自我产生的,也不是书本上传承的,这与社会大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上世纪90年代以前,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大学校园是“世外桃园”。90年代以后,大学教育转向大众化,大学生人数猛增,“世外桃园”也没有了往日的无忧无虑。大学与社会融合在一起,社会风气无时无刻在浸染着校园。社会中商业的欺诈到了校园成了学习中的欺诈。作业完不成,抄袭;考试过不去,作弊;论文做不好,复制。社会中有买官卖官,校园就有贿赂老师做班干部、入党,学校成了社会的缩影。
2、学校、家庭道德教育的缺陷。
校园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一直以来,学校道德教育仅限于说教,虽然也组织一些多样化的教育等活动,但多是流于形式。毕竟大学生是由小学、中学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家庭和学校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现有的应试教育,从小家庭忽视对子女道德意识的培养,不重视对学生诚信意识的教育,许多的教育失误导致学生的道德缺失。
3、大学生个人道德修养要求的下降。
大学生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内在的自身。从中学时代到大学学习生活,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阶段。一部分大学生迷茫了、迷失了方向,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自己的地位,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理想将要在这里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将要从这里开始。个别
学生整天沉醉于网络所构建的虚幻世界中,将自己对社会的不满发泄于网络游戏中,将自己孤立于集体、社会之外。身为学生的他们早已将自己的主要任务——学习忘得没有了踪影,将自己父母、老师的谆谆教诲抛之脑后。最终的结果是失掉了自己身为大学生所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最后成为道德缺失的典型。
三、消除日常行为中道德失范的主要对策
1、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力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无论校园如何受社会风气变化的影响,校园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始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力之源,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勤奋学习和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个人理想。实践就是从身边的事做起。良好道德习惯的培养是从点滴开始的,只有把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具体地转化为个人行为,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才得以体现。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长的环境较优越,但自立、吃苦、抗挫折能力较差,对人生价值认识模糊,学习不刻苦,个别学生的行为不检点。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工作抓得更加细致更加具体,用道德规范来要求学生,以善去恶,在平凡日常管理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切实加强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学生教育和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组织保证。因此,高校必须首先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担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有效地推动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其次,注重大学生管理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首先要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身作则,杜绝社会不良习气的浸染;再次,要充满爱心,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染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做一个高尚的人。
3、运用现代工具与手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创新。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传播工具已得到广泛的使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对大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以及思想意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应在学生管理数据库基础上建立德育信息数据库,并建立德育软件。利用信息库和德育软件,集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做人的道德等
基本信息,古今社会成功人士的个人信息等,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把大学生日常行为道德的养成工作延伸到网络这一领域。
4、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影响大学生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多。结合大学生对待生活的一些不正确的态度,所以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和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将改变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此外,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学习、就业、心理等压力,也加重了思想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此,作为教育者,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挑战。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产生健康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高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解除困惑,使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有适当、适度的反应。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它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在陶冶学生情操,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使他们的剩余精力得到渲泄,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物质文化是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设施的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有助于陶冶师生情操,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调节情趣;第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供平台,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使活动源于学生提高素质的需要,既能使活动适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小学生的行为教育的缺失 篇2
一、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起因探讨
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与物质经济并行的精神内在,它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明理念,以欣赏、觉悟、教育和反思的角度看待人类发展,也是人类在生存演变的过程当中不断体现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它是精神的源泉、力量的根源[1]。然而在现代教育中,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的决然超越让我们不得不面临人文精神的缺失,基于学生群体来说,现代生存领域让学生在面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时产生思想上的偏倚,由自身及环境等因素导致学生对于人文观念的忽略。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走向让学生在人文思想的领域越走越远?笔者认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存在两方面起因,即内在因素的制约与外在因素的影响。
1. 内在因素的制约。
就学生本身性格来说,也就是以学生为个体而产生阻碍因素,这其中包括学生的自制能力、学习能力、思想能力与道德价值观的培养等,人文精神可以是整体的概念,也可以是个人精神的体现,学生在成长的过程里,经过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对自身价值观取向有着不同的态度。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九型人格把学生的心理特点分为九种,那么在对学生的观察当中,有些学生崇尚现实主义与物质主义,对人文精神的情怀比较疏忽,他们基于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对待事物的偏执性,在选择上忽略素质与文化的培养。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个性化的特点让学生产生了自我主张观念,他们更偏向自己内心的感觉和自我执行的判断力。
2. 外在因素的影响。
环境、经济、教育、历史变迁多种外因导致人文精神产生的变化,如我国经历了经济时期的重要变迁,也是社会环境的过渡转型期,在此期间着重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本质。基于这点来说,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背景、教学环境乃至历史发展的变革当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人文精神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中国自古强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是生存之根本,在环境的演变下,经济的发展中,人文精神会被另一社会形态的挤压而降低其在大众心中的位置。但社会的物质时代逐步膨胀时,环境的构成不足以激发人文敬情怀时,这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就比较明显,因此,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大环境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二、四种行为偏离下学生不同年龄阶段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略有不同,一个人不良的行为习惯和错误的价值观并非短时间形成的,它是处于阶段性发展逐步形成的问题,也就是精神的诟病。我们将年龄学生的精神导向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于不同的阶段,将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主要处于哪些方面进行细化。如第一阶段基本设定为6-12岁,这个阶段主要面对的学生群体为小学生;第二阶段设定为13-15岁,这个阶段主要面对的学生群体为初中生;第三阶段16-18岁,这个阶段主要面对的学生群体为高中生;第四阶段19-23岁,这个阶段主要面对的学生群体为大学生。基于四阶段的特点,我们发现如下问题。
1. 思想行为的偏倚。
主要发生于学生生涯的四个阶段,精神文明的缺失是在思想行为产生偏倚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思想行为的偏倚是在学生年龄阶段的任意特征都可以表现出来,即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表现为,小学阶段缺乏正确思想向导,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对思想和行为的判断没有定力。对于初中、高中阶段而言,这个时候的思想行为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在逆反心理的带动下,把追逐潮流当个性、将拜金主义作为学习的标准,他们的心理是虚拟的主观,即还未肯定的主观态度。大学生阶段,这个阶段由于精神错误偏倚的习惯已经养成,而处于社会前期的培养阶段,大学生们的思想行为容易主观定位,表现为竞争、攀比、逞强、自我、妒忌等等,随着社会不良风潮前进,由于不良习惯的养成而不能接受正面教育。
2. 价值取向的偏差。
主要发生在第三、第四个阶段,进入高中至大学阶段后,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偏离,他们往往过度重视实际结果,而忽略自身素质的提高。高中要面临升学任务,应试教学效应让高中生不得不将升学任务放在第一位,这导致学习的思想桎梏,教育的方向与素质教学产生偏差,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学生进入早熟期,对于外界娱乐的分辨能力尚未成熟,他们面临的问题是追求于学业压力的现实导向和沉溺于社会娱乐的精神误导。进入大学阶段后,学业压力开始减弱,此阶段学生的主要表现特征为拜金主义和竞争误区,他们将未来的价值定位在现实与物质上,而非真正的积极价值观和精神引导[2]。
3. 享乐主义的沉迷。
主要发生在第四个阶段,其实在前三个阶段当中,享乐主义的成分并不是没有,但是基于学生年龄阶段的不成熟,不足以定位为享乐主义。但是纵观于当代大学的一些风气来说,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导入、网络时代的大迈进和当代娱乐行业快速兴起,让学生对享乐沉迷缺乏自控能力,大学管理的松懈与学习任务的轻松让学生在空闲时间追求娱乐,放下高中升学的担子,开始走向自我沉迷,这是第四个阶段的主要表现特征。
4. 偏执心理的产生。
主要发生在后三个阶段,我们不难看出这几年学生犯案的次数越来越多,人文精神的丧失让学生缺乏正确的认知,学生的主要特点体现在思想偏差、过度极端、竞争势态强劲、缺乏理解与宽和。学生的这类偏执体现在性格的极端情绪上,初中、高中阶段他们逆反思维严重,以“小大人”的思想去虚拟人生,进入大学阶段后,自控意识的薄弱与自身行为的膨胀,使得学生行为习惯逐步养成,甚至出现人格上的扭曲。
三、宏观视野下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导致的后果
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不仅仅影响自身的行为与发展,其最大的问题在于造成对教育工作乃至社会整体领域的前行阻碍。以宏观视野的角度分析学生人文缺失导致的后果,体现在精神指导的力度缺乏和环境影响下人文教导的被阻隔。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长时间缺乏重视与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形成的,那么由此一来人文教育的缺失会引发教育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的改变。
1. 阻碍素质教育的前进,造成教学形式化现象。
这几年我国一直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能动性和道德情操的高效培养。但是素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指引,也可以说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强调的是课程的兴趣培养和教学导向的人格塑造,但是如果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过度地放在外界的诱惑和学习的竞争上,那将丧失素质教学真正意义。
2. 竞争体系的极端化,导致人格培育失衡。
中国古代教育非常讲究中庸之道,即“事物两极,物极必反”的原则,人文教育的精髓就在于传统教育的“悟”上,也就是觉悟觉醒的意思。目前,我们看到的并非人文教育的彻底复苏,而是竞争体系的逐步成熟,甚至对于教学这个环境来说,学生间的竞争达到一种极端化的制约,在人格培育方面丧失了以往的平衡。比如,学生之间不得不面临的升学压力,而这种对于学业成就的考评如今还是建立在一纸试卷上,因此知识的灌输形成了学生之间竞争的根本,大家学习知识的目的失去了素质培育的精神引领,多了一种挑战意识,而这种挑战是为了现实的竞争,为了不被社会淘汰,学生学习的目的已经被金钱观念、现实带动以及个人主义所覆盖。
3. 娱乐产业的过度消费,形成本土文化的低认知。
若以一个教师的角度来讲,最为深刻发现的问题便是如今的学生得到的安逸享乐成分实在太多,漫天覆盖的娱乐信息,高度影响学生心理的明星效应,学生没有形成看待社会实情的成熟心理,过度地崇尚外来文化,而形成本土文化的低认知,这样也造成了传统文化的不被重视。这最大的后果便在于学生沉迷于高端物质享受下的安逸状态,而逐渐地淡忘本国几千年璀璨文化,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高雅的艺术可以推动人文精神的发展,但是艺术的另一膨胀路径,高度娱乐和萎靡的享乐状态会让学生忽略于本土文化,盲目地追求享乐,导致拜金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膨胀心理。因此,我们可以说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不仅仅带来的是个体危害,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精神文化与整体素养的落后。
四、现代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重构策略研究
基于当代教育模式来说,想改变整个教育环境,让人文精神达到质的复苏,需要的不仅仅是教育力量的改革,还有对于根本问题的具体探究,由现象参透本质,从人文精神丧失的基本点去探索解决策略,在已经建立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回归教育本质的解决办法。
1. 人文教育的改革:
由科学教育向自然科学教育的转型。教育发展观念强调的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是以研究对象为主体,是基于某种现象的研究,但是对于历史记录与客观的发展规律需要向自然科学教育起步。发展当代人文教育,必须参考曾经的教学经验,自然科学教育是以历史、人文、地理及社会发展的整个流程为研究对象,它覆盖的教育方向是全方位的,这几年虽然坚持了经济的高度发展,却没有真正地带来人文精神的复苏,因此以往所遵循科学教育指导方法,需要予以自然规律的解决方式进行[3]。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的复苏、强调人文教学的培育理念、从自然和历史的角度去解读人类文明,为学生灌输真正的人文知识,自然科学教育是基于曾经的教学经验中找到教育存在的诟病,在不违背人类自然发展的前提下改革教育观,形成成熟的自然科学教育体系,从整体规律中解决教育问题,实施教育策略。
2. 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再度审视,树立学生正确的认知观。
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忽略其本质在于西方文化的诱导,西方文化的观念强调“人是可以改变自然的”,中国人文精神的表达在于“要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当学生过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时,他们内心的竞争心理开始膨胀,由此容易将自我无限放大,从而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没落。对西方文化再度认知在于是否这种文化真的顺应于本土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精神引导带来的阻力是什么。人文精神是人性与人格的双重培养,让人在和谐的状态下完成解读生命真谛的旅程,因此在教育学生方面,对西方文化的利弊一定要举例清晰,从不同角度剖析外来文化所带来的人文影响,鼓励学生学习本土文化璀璨之点,在西方文化的教育上懂得筛选与其有利的教学方案。教育者对于学生的引导要从思想、意识、行为等三个方面出发,让学生真正地学习本土文化精髓,了解与传统文化并行的人文理念,理解超脱于现实主义下的真正觉悟。
3. 在教学课程当中真正地融入人文理念,构成人文教学体系。
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与所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灌输知识是基于三方面出发:第一,教学任务以课程内容为主,第二,由教学内容展开的能力培养;第三,与教学所并行的人格素质培育。无论教学形式从哪方面出发,都需要加入人文精神的引导过程,而教学往往过度地重视前两方面而忽略第三方面,改革的基本就在于从第三方面着手。基于这点举一个教学例子,如“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及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的这类课题上,经常会纠结答案是否符合教科书的标准,对于人物的概述上也仅仅为历史人物的判断,而不能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历史和对人物的客观评价,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于由主观意识到客观理解的过渡,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让学生说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看法,那么答案与理解会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所以人文理念的加入不是单指融入人文知识,而是在每节能够表达人文精神课程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各个学科的课程所表达的深刻内涵,课程教学形式的改变是建立人文理念的基础,在教学成熟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人文体系,让整个学校充满人文气息,让内在精神的表达融入到每个课程当中,这不单单是指发展素质教学,也是深化教学,着重教学的意义而非形式化的考试或是升学结果[4]。
4. 增加教学时代元素,丰富课外人文实践活动。
在社会快速发展下巧用时代元素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将社会具备正向向导能力的综艺或是其他活动体现在教育上,比如这几年非常流行户外亲子活动、历史研究类人文节目、大型益智类综艺。这些都属于积极向上并与时共进的时代元素,教学不是死板的,也要与其社会内容贴合的情况下发展人文精神培育工作,因此广纳优秀活动,从学校人文实践中加入学生喜欢的节目元素,以最新式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对于人文精神追逐的热情,让他们在艺术、文学、音乐当中有所造诣,将这种与人文相关的活动加以时代创新元素,把学生在其他方面注入的精力转移到真正需要关注的地方。这种方法是灵活并尊重学生意愿的,如果学校能够开展一次具备吸引力的艺术节或是文化节日,那么它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一定会让学生更加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因为他们已经体会到提升精神境界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24.
[2]郭文良.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教育发展[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7):5-6.
[3]韩玉柱.走向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现代教育发展的价值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1(15):8-9.
现代教育的缺失 篇3
关键词:现代社会;多元化;学校教育;学徒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个部分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不断地自我革新。
厚古薄今是人之常情,尤其是生长在拥有璀璨文明的土地上时,其影响尤为深远。譬如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仅提到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也提醒家长们须注意言传身教,凡事亲力而为;又如“头悬梁”、“锥刺股”,一再强调读书需要刻苦勤奋,但其背后却是告诉人们,坚毅的性格才是成功之关键。这些古代教育故事,就如同众多名人名言一般,虽然总是正确,但对个人来说,除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其余影响并不大。换句话说,家长们不能指望通过灌输这些塑造正确三观的故事来获得成功,想要获得成功,唯有掌握方法,看清路途。但可惜笔者也不是什么成功人士,这一切,只能通过观察挖掘其他事例,来简述一二了。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成功之前,先来谈谈她的母亲。教育是随着社会变迁而变更的,教育是一个社会绵绵不息的传承,那么历史往往不能忽略,历史上的失败总是和教育的失败息息相关。不过太远的历史又失去了意义,不如看看近现代的曲折故事,中国的百年屈辱是从何而来呢?总结而言,就是科技水平的落后,生产力过于低下,整个社会的观念都落后于时代。虽然当时的西方社会受困于一神教,但这个宗教在当时拥有极其先进的教育体系,不同于古中国以社会学为主体,当时有些受高等教育的基督教徒认为上帝创造一切,所以要破解上帝的密码,就需要自然学,需要理科。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牺牲,神学竟然演变成科学,教育功不可没。
当然就现在来说,这些都过时了,因为现代社会是目前人类最高的文明层次,生产力比之过去高出太多,但资源分配不均,有的国家在拼命燃烧资源,有的国家却缺这少那穷困潦倒。而教育也在现代社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古代的皇帝拥有数之不尽的财富和资源,但他的生活或许还没有现代一般民众舒适。因为生活的多样化,人们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多元,社会中的产品也多到前所未有。如果说以前的社会有365行,那么现代社会只会更多,3650行,36500行,还是365000行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作行业也愈加多元化。
随着社会工种的多元化,教育也必然需要革新自己来适应现代社会。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消除文盲,更需要培养不同的技能工种来运行整个社会。拿典型的例子来说,职业教师和执业医师应运而生,这在古代是极少有的,而医生又分为多种科目,得了鼻炎就要和耳鼻喉科的医生们打交道;出了意外骨折,就必须去看伤骨科;应付紧急医疗事件就要靠急诊专科医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但许多家长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教育多元化,也不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依然迷惑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之中,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机会和时间。我们先来理顺一下,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其实小学教育才是整个人类教育体系的基石。小学教育是为适应社会生存打基础,其内容包括各种与时俱进的基础知识,最为重要的是语言基础和数理化的基本概念,相反琴棋书画其实较为偏颇,在小学教育中并不提倡。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学好语文和英语的最佳时期。
相较而言,中学教育就起到一个淘汰作用,但学子们不需要悲观地面对这个淘汰制。掌握小学内容已经足以在社会生存,那繁重的中学教育所为何来呢。整个人类文明需要前进,就需要培养挑选理论上的大师,中学教育就是第一关,但对于平凡人来说也是不错的修行,有助于构建自身对现行社会理论体系的了解,是打开理性大门的重要一步。
而大学作为分水岭,少部分继续理论的修行,大部分开始培养社会生存技能。其实这种教育安排是有些晚了,但目前看来也没有什么解决办法。现在的问题在于,大学教育并不能有效培养社会技能。大学的教育内容一部分依然和社会脱轨,而另一部分延续了应试教育的缺点,不够灵活变通,撒大网捞小鱼,针对性亦不足。
故此许多时候,人们只能感叹“活到老学到老”了。家长们应该发现,除去小学教育,中学与大学教育不仅针对构筑个人目标而已,其根本还是为了更崇高的社会理想。所以为何会出现“读书无用论”和“唯学历论”,这个教育体系在培养出少数高精尖的科技人才同时,也消耗了大多数平凡人的青春。虽然不是毫无所获,但缺乏了社会生存技能教育。
教育始终是社会变革的追随者,所以始终慢半拍。为什么医疗专业的大学制现在改为6年,因为培养专业技能的时间不够。家长们不能全权把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学校,学历固然重要,社会历练也非常重要。家长们在维持学校教育的同时,应该利用节假日和社会关系再构建一个学徒教育。
然而这就很是考验家长的眼界与角度了。现如今各种假期补习与兴趣班早已司空见惯,但这些大部分并不是学校教育所缺失的东西。在小学教育中,语言基础是最重要的,数理化基础是第二位,因此各种兴趣班其实对于孩子整个人生来说几乎微不足道。培养兴趣爱好的最佳阶段往往是中老年,而不是最黄金的学习年龄。当然以艺术手段为生存技能,则可以择优教育。
而到了中学乃至大学阶段,仅仅依赖学校教育是不可取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让孩子接触社会,开始实行学徒教育。譬如若以餐饮为社会生存技能,那么利用中学时期的节假日安排餐饮行业的打工实习,学习厨艺,到了大学研究餐饮管理,参与厨师学院的培训并考出厨师证。又如各类商务贸易,先在中学阶段学习实践,再到大学接触理论知识,并参与社会正规培训,二者合一,在完成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培养出自己的社会生存技能。
现代小学生的行为教育的缺失 篇4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的教育是一种无差异的教育,或者说是一种更为适合男生的教育,无论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环境还是在教育队伍上,都存在较为突出的缺失问题。在以人为本的科技时代,重视和开展大学生性别教育非常重要,且意义深远。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性别教育重要性缺失对策
社会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因为男女有不同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特征,社会文化赋予其不同的行为模式,导致人类有了社会性别之分。在教育中遵循因性施教的原则,针对两性的生理、心理、角色定位和社会期待等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差异教育,将对高教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性别教育的重要性
1.遵循社会规律的需要
人类社会由男女两性构成,这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理智地把握规律,才能愉悦地把握人生。人类社会之所以如此精彩,是因为社会是由男女两性组成的,他们不仅在生理上相互区别,而且基于这种区别,社会也赋予他们不同的期望、要求与评价。人们只有适应社会的要求,才能真正为社会所接纳。作为未来知识分子的大学生,如何把握和理解社会对两性的期望和要求,使自己的人格特质与社会赞许度趋向高数值,不仅是大学生必须思考的个体社会化问题,也是社会面临的素质教育问题。
2.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时期,也是大学生性别角色选择和准备的时期,他们面临性别角色选择定位的困惑和焦虑。同时,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及性别行为和他们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等诸要素一起,构成大学生素质的重要内涵。重视对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性别角色定位的教育和培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塑造健康的人格,无论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还是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是极为重要的。
3.保证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地渡过人生的转折期。因此,通过性别教育,使学生悦纳自己,欣赏异性,积极地表现性别美和青春美,愉快地体验积极的情感,努力发展高尚的情操,自觉抵制性别偏见,主动建立符合性别发展的行为模式,这是大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
4.主动占领教育阵地的需要
社会学家认为,任何一种性别角色都不是先天的,而是社会化的产物。先进的性别意识不可能自然生成,学生不能从高校的课堂获得科学的性别知识,便有可能从传统文化的性别偏见中、从社会的职业和劳动分工中、从性别角色认同的偏差中、从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中形成性别意识和性别行为,到底哪种途径获得的知识更为可靠呢,这是不言而喻的。
二、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
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人格健全的高等人才,而高校性别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人格教育没有得到与智育一样的重视和落实,而且,从根本上说,忽视了作为素质教育基础意义上的性别差异教育的重要性。
1.教育思想上的缺失
作为教育思想,性别教育根基于对每一个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强调通过性别功能的挖掘和发挥,提高两性全面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这一认识正是高校教育思想中所缺失的。教育者忽视了性别教育在人的主体性功能发挥上的重要作用,不仅没有认识并践行性别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提升学生的人格力量起的重要作用,更主要的是,没有重视性别教育在帮助两性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挖掘性别潜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主动地发展自己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教育中忽视两性间的差异性,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还是在教学环境上都是男女一样的。事实上,两性在生理、心理、个性、兴趣爱好、个人专长等方面是有差异的,忽视两性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采取千篇 一律的教育方式,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这种教育往往缺少对性别问题的全面关注,缺乏对两性不同的体验、观点和利益的重视和挖掘,同时,也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特点的关注,使她们片面理解男女平等的理论,以为自己和男生一样可以承担相同的社会角色和承担共同的社会责任,这容易使她们面临社会激烈竞争时感到困惑和不安。正因为性别教育的缺失,使高校的教育成为一种没有充分调动男女学生参与的不完整教育。
2.教育内容上的缺失
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中全面关照性别差异,是性别教育的应有要义,但在实践中却难以保证。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满足于对男女平等的片面理解,忽视教育主体的性别差异,孤立、片面地看待分数的作用,因而无论哪门课程哪个活动,都是以成绩论英雄,极少因性而论。性别教育课程在目前的高校教学计划中,几乎是一片空白。绝大多数高校的各类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都缺乏性别视角,教学计划和各科大纲都没有针对性别差异的内容,也没有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更没有性别教育的学科点和培养方向。以茂名学院为例,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性别教育,也没有开设与性别教育有关的必修或选修课。近年来开设性别教育的讲座和选修课的高校逐渐增多,如郑州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而这些大学的性别教育阵地主要还是靠开明领导的支持和热心教师的努力才建立的。可见,性别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仍被视为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这一方面反映性别教育在我国高校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观念问题仍是我国推行性别教育的最大障碍。
3.教育环境上的缺失
教育环境是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体现,也是学校正常教育的载体,它是学校课堂教育的重要补充,通过对校园文化娱乐、舆论风气、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社会活动等因素的整合来达到学校的教育目标。然而,目前的高教环境中严重缺乏对性别问题的应有关注。首先,校园文化活动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由于脱离两性差异,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社会参与中发挥性别作用上欠缺意识和方法,使男女两性对在未来的社会中如何找到自己位置估计不足,也使素质教育成为一种欠缺人性的不完整教育。其次,在高校中极少看到校园主流宣传力量的性别视角,性别差异和性别平等的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没能在学校的宣传媒介中感受性别的力量,而男女平等的理论也仅是一种空洞的说教。最后,高校的师资力量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结构。校园内教职员工角色分工,是学生日常观察模仿与角色认同的对象。以茂名学院的人事结构为例,7名校级领导全为男性,72名中层干部中,处级女干部仅有6名,只占8.3%,全校女干部还存在”四多四少”的情况:基层多,高层少;低职多,高职少;副职多,正职少;党群岗位多,行政岗位少。学生习惯于男性校长发号施令、女性教职员工遵从配合的景象,很容易把社会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视为理所当然,这使得为数不多的女性教师甚少成为鼓舞女学生突破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角色模范。这种人力资源环境会使我们的性别教育困难重重。
4.教育队伍上的缺失
性别教育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然而,具有性别教育能力的师资严重不足。在过去数十年的性别盲权威教育体制下,许多师范院校未能重视对准教师的性别意识培训,从笔者大学就读的师范大学到现在任教的师范学院,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均没有开设有性别教育的相关选修科目,也没有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性别意识,因而使许许多多准教师的性别意识从未被启迪和警醒,并以性别盲的角色走进了高校教育者的队伍。而许多高校在教育和管理中也未能关注性别议题,未能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培养教师对性别问题的全面理解与思考能力,使有性别意识的师资力量培养严重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不针对两性差异进行两性能力的教育与培养,性别差异与性别平等意识的呈现缺乏系统性。不少教师总会有意无意地对男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渴望,有意无意地宣扬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性别歧视意识,而教师的言行又以高度的权威性和正统性影响学生形成性别模式。在社会快速变迁、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之际,教师从不检视自己对两性所持的观念和态度,往往也缺乏多元开放的态度与能力去及时有效地处理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性别问题,反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正因如此,体现性别意识的任何政策、任何改革与任何良好的教科书也都进不了教室的门槛,而学生也无从得到科学的性别教育概念。
总之,大学生的性别意识是大学生素质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他(她)们自身未来的平等参与和发展,还将影响到成千上万的未来家庭质量。因此,在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里,重视和开展大学生性别教育非常重要,且意义深远。
三、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因性教育的重要性
男女生是有差异的,适应男女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促进男女生都获得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应是教育的应有要义。因此,教育者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的性别差异,把性别教育作为高校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从性别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使高校教育成为男女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的完整教育,以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
2.制定性别教育法,为性别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通过立法程序确保性别教育的实施,是我国政府对世人的承诺。由我国政府建议并参与起草的、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宣言》中强调:“作为政府,我们特此通过和承诺执行以下《行动纲领》,确保在我们所有政策和方案中体现性别观点。”《行动纲领》中提出:将性别观点纳入立法、公共政策、方案规划、机制、传媒、决策和项目〔1〕。因此,国家教育部门要在国家教育政策中制定适合各学龄的《性别教育法》,明文规定把性别教育融入各学龄各领域的课程纲要、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促使国家的教材融入性别的原则和视角,建立评价学校性别教育的指数,设立专门的机构监督性别教育的开展,构建学校教育在塑造社会性别价值观与性别秩序的核心机制,使性别教育在国家的规定下有序进行。
3.强化性别角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期待
大学性别教育的目标是确立符合时代发展、符合人类个性真正解放的性别社会化目标。因而,大学教育要向学生提供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帮助大学生明确什么是当代理想的男性及理想的女性,使他们尽早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期待。教育中要适当增强男性气质特征和女性气质特征的培养,使大学生在认识两性生理差异的基础上,客观理性的看待两性社会差异,既要帮助学生克服男女两性互相斗争、视对方为敌的对立心理,也要注意学生中妄图消除两性间的差异、失去两性应有的个性行为、变得男女无异的性别倾向。要指导学生走出男女平等的误区,认识到两性的性别和差异将贯穿人生发展的始终,要么属于男性,要么属于女性,不应寻求男女中性化,或抛弃自身性别特质追求异性特质,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他们悦纳自己和正确处理两性关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础,让男人更像男子汉,女人更有女人味。
4.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设置,使性别教育全面进入高等教育
首先,课堂教学是性别教育的主渠道,教育者要确立任何一门课程教育都是性别教育的理念,要求所有专业的教师在各自课程教学中融入性别议题,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都能认知两性文化,学习两性相处之道,并以尊重的态度面对两性的异同,促进性别教育全面进入高校课堂。其次,应当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和专业设置,优化课程设置,在教学总学时中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让这些课程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地对大学生开展性别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重视打破文理截然分家的局面,在公共课,尤其是专业课教学中,通过教学活动与作业的设计,提醒学生对性别议题的注意,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吸取性别意识。最后,要建立起性别教育的体系,还必须设置性别教育的相关课程。在课程设置中要整合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基础性课程,把性别教育作为必修课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二是选修课程,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个性和专长发展潜能,培养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三是女性课程,针对女性特点进行女性素质培养。
5.优化校园环境,突出对学生性别素质的熏陶,使性别教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首先,要重视学校宣传板报、校报、广播、网页等等宣传媒介中男女出现的比例,强化先进典型的宣传中科学性别角色定位的引导,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把性别教育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其次,要多开办性别教育的系列讲座和讨论会,重视家长、学校及媒体对大学生言行的引导和训练,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性别氛围,以增强学生的性别敏感,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性别素质。还要大力开展多样化的、有强烈性别意识的成才教育,尤其要营造女生群体发展的积极氛围,鼓励女生自强自立,刻苦成才。再次,要多组织鼓励男女共同参与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可以发展他们的友谊,学习如何进行两性交往,另一方面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学习如何发挥各自所长。最后,要重视学校中男女领导和教师的比例,对女性领导要有指标上的规定,教师的男女比例要适当,使学校的性别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6.加强教师的性别意识培养,建设一支具有强烈性别意识的师资队伍
首先,要重视对师范生性别意识的培养,以融入整体课程方式,在所有的师范院校课程教学中渗透性别教育内容,提醒师范生对各领域性别意向的注意,督促其思考在教学及师生互动方面的性别意涵,培养其开放、平等与尊重的态度及处理性别议题的知识与能力。其次,把性别教育的课程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必修课程,并作为教师资格的认证标准之一,确保所有教师具备对学生进行性别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两性平等意识转化能力的知识分子。再次,培养教师在教学中的性别信念,增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性别敏感,防止和克服教师在教学中的性别偏见,促使教师建立起无性别歧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最后,要监督教师的言行,促使教师在言行上成为学生性别角色的榜样,对学生的性别行为持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从男性或女性的榜样形象中去模仿、学习、感受、领悟男性的勇敢和坚毅、女性的聪慧和温柔,促进学生正确性别角色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啜大鹏·女性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李小江,等·文化、教育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健康、就业[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4〕郑新蓉,杜芳琴·社会性别与妇女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5〕王 政,杜芳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大学生道德缺失教育案例 篇5
过大学生道德缺失教育案例的人还看了:
1.社会道德缺失案例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案例
3.浅析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论文
4.外国企业道德缺失案例
小学生行为养成的教育模式 篇6
从行为学角度来看,人的任何行为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而具有一定的规律。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动机指引的方向是目标,推动目标实现的全部方法的总和叫做行为手段,由手段达到的一定阶段的最后状态叫行为结果。人的行为规律就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搞养成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行为规律。江阴市西郊中心小学蒋菊老师等对养成教育的实践过程进行不断地探索和筛选,总结出“明理一立标一示范一训练一反馈”这一养成教育的基本模式。
1朋理所谓明理,就是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端正学生的认识态度,进行内在激励。
人的行为受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调节。这三种心理活动构成了人的态度整体,而态度整体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对外界影晌的选择和人的行为方向。因此,明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行为规范,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意向,进而达到端正行为态度、产生良好的行为动机的目的。可以利用集体晨会、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采用老师讲、班干部讲、学生讲、家长讲等多种方法,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道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动机,自觉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
2立标所谓立标,就是建立养成教育的目标体系。
设立适当的目标体系,既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又能使促成教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因此,可以把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解成许多不同层次要求,建立“纵向、横向、交叉”的教育目标体系。
纵向目标体系:根据小学生低、中、高三个年段学生的.特点,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同时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目标,设立不同年段的教育方法系列:
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横向目标体系: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分成德、智、体、美、劳五大教育块,分块实施,整体组合。
交叉目标体系:在学科活动、教学活动、学校活动、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中都建立养成教育目标,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保证教育活动的全方位进行。
3示范在学生明确“为何做”“如何做”的基础上,树立示范班级和示范学生,以点带面。
可以根据目标的阶段性特点,分年级树立不同目标层次的示范班,其它班级则派学生代表到示范班观摩学习,并按训练要求回本班进行示范表演,全面推广,使全体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4训练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而“导之以行”是更为重要的一环。
为此,可以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强化训练中,可采用四种训练方法:一是寓;规范》训练于各科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堂常规竞赛”等,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结合起来。二是寓;规范》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利用学科活动和传统教育活动时间,定期开展;规范》条文演示活动,用小品、相声、表演等各种形式形象地反映出来,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受到熏陶,丰富道德情感体验。三是寓;规范》
训练于阵地建设之中。学校可建立校内外教育阵地,在丰富多采的阵地教育活动中,加快学生个性社会化的进程。四是;规范》训练于社区教育之中。
可建立家长委员会、学校董事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社区教育组织,并制订;好家长条例》 ;学生在家庭、社会行为规范评估表》等,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家庭和社会上都能得到严格的监督和训练。
5反馈所谓反馈,就是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评定,进行反馈激励。
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对良好行为养成的评定,它能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从而产生新的行为动机,具有强化作用;负反馈是对不良行为养成的评定,它可用来调节和控制养成教育的操作过程,使其符合;规范》和目标,具有矫正作用。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评比办法,用“大雁”表示守纪,用“公鸡”表示惜时,用“蜜蜂”表示勤劳,用“小白鸽”表示讲卫生,用“春风”表示助人为乐等进行正反馈。还可设立“小喜鹊”、“小剌猬”评议台等来进行负反馈,对学生中的不良典型事例开展一事一评,让每个学生置于集体舆论之中。这些正负反馈,促使学生产生新的行为动因。并使行为路线周而复始,学生良好习惯也随之而得到巩固并向更高层次发展。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将人的行为路线和养成教育过程图示如下:
养成教育的这种操作模式,一方面符合人的行为规律,另一方面也符合人的心理过程,因此,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
★ 其他教案-养成文明行为班会课教案
★ 遵规守纪明荣知耻演讲稿
★ 食品安全小报
★ 读书小报模板
★ 现代诗歌小报
★ 劳动节小报
★ 寒假小报模板
★ 中秋节小报简单
★ 中秋小报模板
现代小学生的行为教育的缺失 篇7
关键词:欣赏,等待,倾听,自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孩子, 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 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 却又十分脆弱, 一不小心, 露珠就会滚落破碎。”简短的话语告诉了我们, 对于孩子, 我们应该用心呵护。老师仅有工作的热情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拥有教育智慧。
一、学会欣赏
渴望被欣赏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学会欣赏学生, 学生受尊重的心理渴求就会得到满足, 就会产生奋进之力, 向上之志;学会欣赏学生, 能迅速地拉近师生距离, 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每位学生其实都有优点, 欣赏学生就要善于从学生的种种表现中发掘他的亮点, 加以鼓励和赞美。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绩, 哪怕是微小的, 老师也不要忘记欣赏学生:“你真行!戒骄戒躁, 你会更强!”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老师要帮助他们摆脱内心的苦恼, 重树信心:“你是一位聪明能干的孩子, 相信自己, 你一定能走出困境的!”……这些都是对学生的欣赏———尊重、肯定、认可、激励, 当这些积极的信息不断输入学生的心田, 学生感到有人欣赏他时, 他会很容易被打动, 做事和学习的信心会倍增。自信的种子将会植入学生的心田, 孩子的心田将会因此拭亮, 孩子就会在幸福快乐中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二、学会等待
曾经看过一篇题为《等待二分钟》的文章, 文章中提到了一堂公开课, 到了随意提问的时间, 老师点到了一个胖胖的学生, 可是他却迟迟说不出话, 那位老师没有及时让那个学生坐下, 而是等待了他两分钟, 那个学生开口了。原来他是一个结巴。试想, 如果老师当时断然让他坐下, 这个孩子失去的可能不仅是这次回答的机会, 他失去的将会是下一次在大庭广众前开口的信心和勇气, 这位老师两分钟的等待对于一个生命来说是多么重要。
老师面对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 对于老师的提问每个学生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一个问题抛出以后, 反应敏捷的学生或许很快就能给出答案, 而反应慢一点的同学可能会愣上那么一会儿, 如果老师此刻马上把问题转移向其他学生, 那么那个学生的思维也就会在此停滞, 更不必说他内心的波澜了。老师适当地放缓节奏, 当学生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等待他一下, 给他搭建一个平台:“想一想, 还有吗?”“静下心来, 再想一想。”试着等上一、两分钟, 学生积极努力的思维或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因为我们相信每位孩子其实都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优秀学生, 每位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学会等待, 师生的互动交流才会更有效, 才会有更多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三、学会倾听
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常常导致我们老师尽管天天生活在学生中间, 却常常只能看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表面现象, 而无法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要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话语。倾听是一种等待, 在倾听中交流, 在倾听中沟通, 倾听受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除了耐心倾听, 我们还要善于倾听。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 日记、周记是能进入学生心田很好的途径。在日记、周记中学生能自由畅谈自己的学习、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困惑、自己的内心感受。老师可以通过日记、周记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 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倾听还需要一种定力, 哪怕学生的话极不顺耳或毫无道理, 也要耐心地听下去, 看下去, 让他们把话讲完, 因为老师只有耐心真诚地倾听, 学生才会向你打开心灵之窗, 而你倾听后的真诚交流, 则又会使学生对你产生朋友之感。亲其师后, 又何患不信其道呢?
四、学会自省
为人师的我们, 对于学生所犯下的错误, 对其进行教育后往往会让学生进行反思错在哪里。其实我们老师也是一个普通人, 谁又能保证我们在处理事情时没有一点不当呢?因此, 老师也要学会自我反省。我常说做了班主任, 对学生的感觉就像是父母对孩子的感觉。由此, 我想到了一种方式, 那就是用这样的一句话来自省:假如你是我的孩子。假如你是我的孩子, 当你回答不出问题时, 我会不在意地丢给你一个冷眼吗?我想我不会, 我会亲切地看着你, 再启发你一下;假如你是我的孩子, 当你调皮捣蛋屡教不改时, 我会对你失去信心吗?我想我不会, 我会再次教育感化你;假如你是我的孩子, 当你的学习成绩总也不见起色时, 我会用“你真笨”来给你贴标签吗?我想我不会, 我会主动与你一起找成绩不上去的原因, 寻求方法;假如你是我的孩子, 当你在课堂上插嘴时, 我会马上面露愠色打断你的话吗?我想我不会, 我会听听你到底想说什么……假如你是我的孩子, 我们如果都能用这句话来自省的话, 那么我们或许就会多一点耐心, 多一点信心, 多一份宽容, 多一份理解。
初中作文教学行为的缺失 篇8
一.作文教学缺乏自身的训练体系,没有一套规范的、操作性强的教材
在大部分的语文教材(无论是以主题为单元的还是以体裁为单元的教材)中,作文教学指导往往嵌在单元教学内容之后,一般只是寥寥数语,粗线条式地进行一些写法的勾勒,言之虽有理,却往往是泛泛而谈,操作性不强,指导性捉襟见肘。更大的局限性还不在于此,附在单元教学内容之后的作文指导往往与本单元的主题相关,而教材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的主题常常具有跳跃性和不确定性,且单元与单元之间的体裁变化也具有不规律性。这样就容易导致作文教学的跳跃性、不连贯性,甚至随意性。这不符合作文教学本身的规律,不利于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有悖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构建教学体系为依托,形成一套成熟的、指导性操作性强的作文指导教材。要做到这一点,以下几个方面应值得关注。
1、应进一步明晰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新课标指出初中阶段作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此基础上,应分解出初中三个年级甚至六个学期的细化目标,目标之间不仅要有相对的独立性,更应有连贯性、层递性,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2、根据总目标以及阶段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训练计划,计划中应涉及以下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写作体裁层面,初中阶段要求学生首先写好记叙文,同时也应掌握议论文、说明文以及相关应用文的写法。二是写作方法、技巧层面,比如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立意、如何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写人、如何叙事、如何写景、如何状物甚至如何增添语言的表现力等,都可以纳入写作计划之中,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水平。三是写作题材层面,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素材的积累主要靠学生的生活实践、生活感受,所以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有计划地安排初中三年相关的实践活动,开辟作文教学的第二课堂,有序引导学生去学会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情感、关注精神,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四是阅读积累层面,对于写作而言,生活积累固然重要,阅读积累也不可或缺,课本上的课文阅读以及推荐的名著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为学生精心挑选一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古今,融中外,这样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文学内涵,增加文学积淀,提升文学素养。
3、不摒弃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从课文中学写作。初中教材中有很多熠熠生辉的名家名篇,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写作示范价值。如能将这些文章在写作训练时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极好的写作例子,会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更易于学生从模仿体验开始,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方法单一
1、作文教学时间被课文教学挤占殆尽,作文教学被“边缘化”倾向严重。就当前各地语文中考分数的占比来看,作文分数一般占总分的40%至45%,我们姑且撇开作文之于语文的地位不说,单从应试的角度看,作文分数的权重也要求我们不得不重视作文教学。
但我们又是如何重视作文教学的呢?其余不说,单从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时间对比上就可见一斑了。一般情况下,从语文课时的具体安排来看,每周安排两堂作文课,占语文课时的三分之一,这个比重本身就已低于作文分数占比。要想避免作文课被“边缘化”,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保证,应进一步明确作文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计划,学生的训练量以及教师的批改要求也应有明确的规定。适当增加作文课时,上足上好作文课。二是提高认识,应同等看待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改变重课文教学轻作文教学的错误认识,进一步端正作文教学态度,悉心研究作文指导方法,激发大家上作文课的激情。
2、在作文教学上的研究不够,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单调。
其实,初中作文教学缺失深层次的表现是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缺少研究,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单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长期以来沿用一成不变的作文教学套路:命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教学步骤单一,指导内容单一,批改、讲评方式单一。二是不尊重学生写作主体的地位。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表现出了过重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原本有趣的作文课也变得沉闷了。三是不考虑作文教学本身的规律。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作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注重“两个积累、一个兴趣”,即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才是作文的本源。
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学这一块,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融入新课程理念,深入研究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用活动引领课堂,改变作文批改和讲评的方式,使之灵活多样;另一方面,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使之完美统一,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写作热情,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舞台,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第三,充分尊重作文本身的规律,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关注生活、积累生活,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作文的灵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积累,积极开展作文第二课堂,通过课前演讲、每日练笔、一周读书笔记评选等活动培养兴趣、增加积累。此外,再加以适当的写作技法的点拨,这样才能盘活我们的作文课,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作文教学中应试的功利思想严重,作文教学被“畸形化”
初中作文教学行为的缺失还表现在,由于应试思想的驱动,不少教师急功近利,违背教学规律,拿应试训练当作常规训练,导致作文教学被“畸形化”。此举对学生的写作习惯、写作动机产生了很大的误导,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作灵感,打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泯灭了个性与潜能,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表现在:
1、作文训练无序。从作文训练的难度看,不应该从初一开始就直接拿中考作文的难度来训练学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训练的命题看,不应该中考流行什么命题形式就只锁定其进行训练,应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种命题形式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不同命题形式的写作能力;从体裁的角度看,不应对学生只进行记叙文写作方法的训练,应该让初中生在熟练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础上,也会写说明文以及简单的议论文,包括相关的应用文;不应该到每次作文训练时,随手找一个或想一个作文题目对付一通,应该对三年的作文训练有一个清楚的规划,每学年、每学期都应有相应的训练重点与训练目标,并根据训练的重点、目标制定相应的作文训练体系。
2、训练方法死板。一方面,内容单一,只是片面关注写作技巧层面的强化训练,一门心思教学生如何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如何开头、结尾,很少去关注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语言积累,这种本末倒置、违背作文教学规律的做法,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是很难写出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有思想深度的文章的,他们学会的仅仅是能搭出文章的空架子而已;另一方面,训练方式“极端”,在不少“应试经验丰富的方家”看来,学生作文就像在“组装机器”,只要把标题这个“芯片”识别后,开头、结尾部分以及主体“材质”好办,只要从学生大脑“仓库”中搬就是了,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学生充实“仓库”,于是,就有人像“拆弹专家”一样,将一篇篇优秀作文拆开来,开头好的归一类,结尾好的归一类,情节素材好的归一类,然后将这些“精饲料”“喂”给学生,叫他们死记硬背,以便到时“组装”,这种追求“标准化制造”,搞“批量生产”的作文训练方式,可能会达到一定的应试效果。但细想一番,这绝对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整个过程学生完全处在“被奴役”的地位,何谈自主意识?何谈兴趣与激情?何谈创新与创作?学生学会的只是“组装美好”,而“感受美好”、“创作美好”则离他们越来越远。
其实,作文训练与应试之间并不矛盾,关键是我们应本着正确的作文教学观,本着真正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目的。尊重作文教学规律,科学有序地安排作文教学,使每学年、每学期的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难度,教会学生掌握不同体裁、不同命题形式作文的基本写法。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更注重引导学生去增加自身的文学积淀,让他们去思考生活的真、善、美,在文章中说真话,抒真情。唯有如此,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写作能力提高了,对付考试也就水到渠成了。
【现代小学生的行为教育的缺失】推荐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6-14
小学现代信息教育制度07-14
现代小学德育教育方法10-13
现代小学教育教学管理09-11
大学生的现代学习方式08-08
现代中学生的时代特点08-29
高丰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制度05-13
吕楼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计划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