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应回归课本

2024-12-05

语文复习应回归课本(共6篇)

语文复习应回归课本 篇1

进入高三复习,往往会出现一种怪现象,就是完全抛开课本,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复习资料,让学生无所适从,只能跟着老师走。其实一轮复习是教材全面系统的复习,必须抓牢抓好,我们完全可以回归课本,适当延伸,从而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

一、课本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根据地

大家都知道在高考中绝不能失掉基础分,如字音、成语、名句名篇的默写、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等,就像不能失掉根据地一样。高考中所考的这些内容大多见于课本,或是在此基础上的适当拓展,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必须充分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如在复习语音这一考点时,我让学生每天坚持积累一定量的课文字音,特别是针对我们江苏高考的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等,而教师则在第二天的课上有重点地补充讲解,适当延伸。2010年江苏高考中涉及到的字音“六畜兴旺”“叶韵”等,我们学生都通过课本积累过,从而避免了失分。而名句名篇的默写,除了考纲要求的14篇高中和25篇初中必背篇目外,课外名句的积累我们也完全可以借助必修1~5及《论语孟子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等课本进行梳理,如高考中出现的“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模考中出现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均出自这些课本,而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等也是学生必须通过积累要掌握的,如模考中出现的“见”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就可见于《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式“无乃……与”就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无乃尔是过与”。可见,在一轮复习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课本,学生完全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以应对各种考试。

二、课本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主战场

高考对学生阅读分析和解题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无论是文言文、诗歌鉴赏还是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因此,阅读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学生在高考这一战中的胜败。在高考一轮复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本帮助学生提高这一能力,因为我们除了必修1-5,还有选修的《史记》《唐诗宋词》《现代散文阅读》《短篇小说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等,这些就是考点设计的参考依据,我们完全可以在一轮复习中充分利用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复习诗歌鉴赏时,我就让学生拿出《唐诗宋词》重新朗读、领悟、分析,然后根据常考的题型设计问题,如在复习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时就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送别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题目设计紧扣考纲考点的要求,讲析时又补充了一些常见的意象意境、艺术手法和这两种题型的变式问题,让学生的知识储备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又阐述了这两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除强调学生的文本意识,提高分析能力之外,还针对考纲要求教会学生一些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效果显著。所以,我认为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本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解题能力。

三、课本是学生运用作文素材的后备保障

我们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为缺乏素材而非常头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写作水平再高的学生如果没有素材也是徒劳,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平时注重多阅读,积累各方面的素材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针对一些不善于积累的学生,我们在一轮复习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借助课本,让它成为我们学生作文素材中的后备力量,在关键时刻加以运用。如《现代散文选读》中刘鸿伏的《父亲》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农村学生素材积累的一个典范,他笔下勤劳质朴,对孩子充满爱的父亲形象不正是我们许多学生父亲的一个缩影?更何况它的排比运用得如此恰当,语言如此优美!又如胡适的《母亲》、李密的《陈情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生写作亲情类文章素材的典范;柯灵的《乡土情结》、曹文轩的《前方》、老舍的《想北平》等无论是其中对景的描写还是情感的流露,我们学生都可以借鉴,从而成为写作家乡类文章的素材;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当读到他们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时,你是不是想到了2010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由此可见,在一轮全面复习知识的同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本充分积累素材,经过自己的巧妙加工而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并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这些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本能够做到,相信如能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我们的学生定会在高考中胸有成竹!

摘要:<正>进入高三复习,往往会出现一种怪现象,就是完全抛开课本,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复习资料,让学生无所适从,只能跟着老师走。其实一轮复习是教材全面系统的复习,必须抓牢抓好,我们完全可以回归课本,适当延伸,从而达到有效复习的目的。一、课本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根据地大家都知道在高考中绝不能失掉基础分,如字音、成语、名句名篇的默写、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等,就像不能失掉根据地一样。高考中所考的这些内

语文复习回归课本之我见 篇2

一、心中有课本

课本内容是多年来沉淀的精华,浸润着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承载着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因此它是高考之源头,是高考命题的参照坐标。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利用好课本,以“本”为本,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通过对应比照,反观课本,明确考点要求,然后进行系统化梳理。

1。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

将高考语文真题考查的知识还原到课本,找到出处,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无非是学习课本能力的迁移,高考试题不论怎样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掌握课本中的高考所考查的核心知识,拥有新课标所强调的四大核心能力。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文言实词试题“少聪敏好学,善属文”,2014年新课标卷Ⅰ文言文试题“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一词可直接链接《张衡传》“衡少善属文”,课文注释为“写文章”。2015年新课标卷Ⅱ文言文翻译的关键词,我们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出处,如“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之“中国”一词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京城,国都”之意,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李凭箜篌引》“李凭中国弹箜篌”,此处即为“京城,国都”之意。二是中原地区,如读本《赤壁之战》“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此处的“中国”即为“中原地区”之意;2016年全国卷Ⅰ文言文考查“有司”一词,如果我们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的“召有司案图”,问题自然迎难而解。

2.整合重组,搭建教材和考点之桥梁

复习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切不可逐篇、逐单元、逐册简单重复,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整合重组,使知识系统化。同时依据考点,突出重点。例如,我们可以将必修三和必修五的小说单元整合在一起,和高考考点连接起来,按照每篇小说的特點有针对性突出复习的重点,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侧重学习人物形象的特点,重点比较林黛玉谨慎敏感,王熙凤之精明能干、善于逢迎,贾宝玉之多情叛逆的性格特点,然后学习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如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特殊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细节描写等;复习《祝福》,侧重学习其情节,以祥林嫂为主体理清文章的情节脉络,思考倒叙手法的作用;复习《老人与海》,重点欣赏心理独白这一特殊的手法,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剖析人物的心理历程并分析其作用。复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应将重点落实在环境描写的作用上,可以有效利用课后习题,理解“风雪”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物形象、氛围、故事情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白人物形象、环境、情节及小说主题是一个圆形的共生系统,回答问题时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其作用;复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要把握其主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揭示的是沙皇的统治对人的异化,《边城》则通过叙写这样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社会,要表现人性的善良及生活的优美。

二、以学生为本

很多语文教师在复习课本时事无巨细,一点一点地总结,将自己多年的积累灌输给学生,如此复习,效果大打折扣,结果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厢情愿。教师应以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建构,而不是机械被动接受。

1.养成质疑求异的思维习惯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要学会质疑。复习时,每一节课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质疑问难,当然也可课前让学生将问题写在纸条上,课前由科代表将问题收集起来,教师经过整理,在课堂上将有意义的及核心问题呈现出来,然后由师生交流讨论,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延展了思维的深度。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学生提问“宝玉摔玉”这一细节体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有的同学说是叛逆,有的认为是任性,如果联系整篇文章甚至是整部《红楼梦》,显然不是有钱就是任性所能表达的,这应是贾宝玉对“通灵宝玉”之命运的反叛,对封建世俗之反叛,此细节着力凸显了贾宝玉叛逆之性格。

2.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复习不是“热剩饭”,应以课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整合的能力。例如归纳总结文言特殊句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的小组总结判断句,有的小组总结宾语前置句,有的小组总结被动句,有的小组总结省略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以宾语前置句为例,可以先让学生由2015年新课标卷I的文言文翻译“上不吾索”引出,归纳总结高中课本中出现的各种类型宾语前置句。如类型一:否定句+代词+动词的代词宾语前置句,①莫之天者(《逍遥游》);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当然宾语前置还有其他几种类型,在此不一一列举。不管是哪种类型,要求从文中找到例句,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三、复习有方法

如果复习课仅仅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课堂自然沉闷黯淡,甚至出现“一潭死水”的情况。因此复习时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法上的重复。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课堂学习资源,在教法和学法方面做好加法。

1.体验式学习

为了避免教师讲课天花乱坠,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状况,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的精气神;同时要改变现有的枯燥机械的训练方式,让语文学习更富有语文味,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对于一些文化常识,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识记,而更应该挖掘其内涵,尤其是其背后的故事,比如关于古人坐姿之文化常识,课文中出现的有“正襟危坐”“按剑而跽”“箕踞而骂”,“危坐”是正坐,那是最传统的坐姿,双膝跪地,上身挺直,两股紧挨着脚后跟;“跽坐”与“危坐”相比,依然双膝跪地,两股离开脚后跟,上身直立;“箕踞”双臀着地,双脚呈箕状八字形向外分开,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的坐法。据说孟子回家看到妻子箕踞而坐,恼怒异常,启禀母亲要将妻子休掉;而庄子的妻子去世时,他却“箕踞而坐,鼓盆而歌”。通过以上两个故事,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箕踞”及有关坐姿的文化的理解。

2.说文解字

教师提供说文解字参考书本,每天一词,趣味解说,探究词源,巧释词义。如常见重点实词“相”,其为会意字,甲骨文从目,从木,意为用眼睛看树木。《说文解字》曰:“相,省视也。”其本意为“细看、观察”。例如,“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即为“仔细察看”之意;由“仔细看”可以引申出另一个义项“观察形貌而测断吉凶”,如“相面”“相术”,因为观察的对象为人的相貌,再进一步引申为“形貌、状貌”,如“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之“相”为“相貌之意;因给别人看相,替人趋吉化凶是一种帮助,所以引申为“辅助、扶助”,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中的相即为“辅助”之意;有“辅助”就有辅助之人,这样的人统称为“相”,后来专指宰相。“相”为以上意义时均读四声,“相”读一声时主要为副词,由本义“细看、观察”引申出看与被看的双方,于是就有了“互相”之意,如“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中的“相”;双方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于是有了偏指一方,如“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如此梳理,一线串珠,学生自然轻松记住了“相”的主要义项。

3.读写结合

就写作而言,课本提供的不仅仅是写作素材,它还给我們的写作提供了支架。构思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我们可以借鉴《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构思说理议论的文章,我们可以借鉴《六国论》《拿来主义》,我们可以以这些文质兼美的典型篇目为支架,进行迁移构思训练。如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命题热点,其材料一般是真实而富有争议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思考权衡,确立自己的观点。就其实质而言,是时事评论类文章,我们可以巧借课文《拿来主义》进行读写互动训练,不仅学习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首先,研读文本,“解剖”文章,了解其行文结构。一般的议论文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行文思路展开,而本文展开的思路是先谈“为什么”——送去主义、闭关主义的危害性;再说“是什么”——送去的同时,还要拿来;最后说“怎么办Y9——运用脑髓,自己来拿。之所以在文章开头谈送去主义和闭关主义,这和杂文的特点有关,杂文开头一般要联系社会实际,由平常的生活现象引出评议话题,然后围绕话题阐释拓展。

其次,变换身份,拟写作文材料。杂文即时文,对现实有针对性,有针砭时弊之功效。要求学生回溯1934年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转换角度,以命题者的身份,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形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拟写作文材料,例如:

近期,文化界展开了对中国文化走向的大讨论:有人主张学习外来文化,甚至“全盘西化”;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先进的,应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可以让梅兰芳博士到西方宣传中国国粹。

对于以上事件,请选一角度,阐述你的看法。

最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拿来主义进行批判,如“也谈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新解”,对待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我们应主动拿来,同时我们应积极主动将中国文化送出去,通过全球的孔子学院,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全世界的文明因中国文化的滋养而焕发光彩。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写作技巧,同时还学会了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完成和命题者的对话。读写结合,拓宽了思维,深化了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语文复习应回归课本 篇3

一、心中有课本

课本内容是多年来教育沉淀的精华,浸润着新课改的思想理念,承载着新《课标》的能力要求,因此它是高考的源头,是高考命题的参照坐标。因此在高三复习时要利用好课本,以“本”为本,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通过对应比照,反观课本,明确考点要求,然后进行系统化梳理。

1. 还原课本,创设课本和高考真题的链接

将高考语文真题考查的知识还原到课本,找到出处,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无非是学习课本能力的运用迁移,高考试题不论怎样变,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掌握课本中的高考所考查的核心知识,培养新《课标》所强调的四大核心能力。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言实词考查的“少聪敏好学,善属文”,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文言文考查的“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一词可直接链接《张衡传》“衡少善属文”,课文注释为“写文章”。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的关键词,我们都可以在课本里找到出处,如“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之“中国”一词主要有两个义项,一是“京城,国都”之意,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李凭箜篌引》“李凭中国弹箜篌”,此处即为“京城,国都”之意。二是“中原地区”之意,如读本《赤壁之战》“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此处的“中国”即为“中原地区”之意;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言文考查“有司”一词,如果我们链接《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的“召有司案图”,问题自然迎难而解。

2. 整合重组,搭建教材和高考考点之桥梁

复习是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切不可逐篇、逐单元、逐册简单重复,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在此基础上对课本知识进行分类梳理、整合重组,使知识系统化。同时依据考点,突出重点。例如,我们可以将必修三和必修五的小说单元整合在一起,和高考考点连接起来,按照每篇小说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复习的重点。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侧重学习人物形象的特点,重点比较林黛玉之谨慎敏感,王熙凤之精明能干、善于逢迎,贾宝玉之多情叛逆的性格特点,然后学习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如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特殊方法如正面描写、侧面衬托、细节描写等;复习《祝福》,侧重学习其情节,以祥林嫂的遭遇理清文章的情节线索,思考倒叙手法的作用;复习《老人与海》,重点欣赏心理独白这一特殊的手法,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剖析人物的心理历程并分析其作用;复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应将重点落实在环境描写的作用上,可以有效利用课后习题,理解“风雪”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物形象、氛围、故事情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明白人物形象、环境、情节及小说主题是一个圆形的共生系统,回答问题时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其作用;复习《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要把握其主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揭示的是沙皇的统治对人的异化,《边城》则通过叙写这样一个远离城市的乡村社会,要表现人性的善良及生活的优美。

二、眼中有学生

很多语文教师在复习课本时事无巨细,一点一点总结,将自己多年的积累灌输给学生,如此复习,效果大打折扣,这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厢情愿。在以课本为本的基础上,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建构,而不是机械被动接受。

1. 培养学生质疑求异的思维习惯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先让学生学会质疑。复习时,每一节课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质疑问难,当然也可课前让学生将问题写在纸条上,课前由课代表将问题收集起来,教师经过整理,在课堂上将有意义的核心的问题呈现出来,然后由师生交流讨论,生生、师生在思想观点的交流碰撞中拓宽思维的广度,延展思维的深度。如复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学生提问“宝玉摔玉”这一细节体现了贾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有的同学说是叛逆,有的认为是任性,如果联系整篇文章甚至整部《红楼梦》,显然不是任性所能表达的,这应是贾宝玉对“通灵宝玉”之命运的反叛,对封建世俗的反叛,这一细节着力凸显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2.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复习不是“热剩饭”,应以课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合作整合的能力。例如归纳总结文言特殊句式,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有的小组总结判断句,有的小组总结宾语前置句,有的小组总结被动句,有的小组总结省略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展示合作学习成果。以宾语前置句为例,可以先让学生由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的文言文翻译“上不吾索”引出,归纳总结高中课本中出现的各种类型宾语前置句。如类型一:“否定句+代词+动词”的代词宾语前置句:①莫之夭者(《逍遥游》);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当然宾语前置还有其他几种类型,在此不一一列举。不管是哪种类型,要求从文中找到例句,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迁移运用,举一反三。

三、手中有方法

如果复习课仅仅是对原有知识的重复,课堂自然沉闷黯淡,甚至出现“一潭死水”的情况。因此复习时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法上的重复。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课堂学习资源,在教法和学法方面做好加法。

1. 通过说故事,开展语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避免教师讲课天花乱坠,学生听课昏昏欲睡的状况,可以通过体验式学习,激发学生的精气神;同时要改变现有的枯燥机械的训练方式,让语文学习更富有语文味。比如我们可以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感受经典的艺术魅力。对于一些文化常识,我们不能简单地要求识记,而更应该挖掘其内涵,尤其是其背后的故事,比如关于古人坐姿的文化常识,课文中出现的有“正襟危坐”“按剑而跽”“箕踞而骂”等。“危坐”是正坐,那是最传统而规范的坐姿,双膝跪地,两股紧挨着脚后跟;“跽坐”与“危坐”相比,依然双膝跪地,两股离开脚后跟,上身直立;“箕踞”是双臀着地,双脚呈箕状八字形向外分开,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的坐法。据说孟子回家看到妻子箕踞而坐,恼怒异常,启禀母亲要将妻子休掉;而庄子的妻子去世时,他却“箕踞而坐,鼓盆而歌”。通过以上两个故事,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箕踞”及有关坐姿的文化的理解。

2. 通过开展说文解字趣味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提供说文解字参考书本,每天一词,趣味解说,探究词源,巧释词义。如常见重点实词“相”为会意字,甲骨文从目,从木,意为用眼睛看树木。《说文解字》曰:“相,省视也。”其本意为“细看、观察”。例如,“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即为“仔细察看”之意;由“仔细看”可以引申出另一个义项“观察形貌而测断吉凶”,如“相面”“相术”,因为观察的对象为人的相貌,再进一步引申为“形貌、状貌”,如“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之“相”为“相貌”之意;因给别人看相,替人趋吉化凶是一种帮助,所以引申为“辅助、扶助”,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中的“相”即为“辅助”之意;有“辅助”就有辅助之人,这样的人统称为“相”,后来专指宰相。“相”为以上意义时均读四声,“相”读一声时主要为副词,由本义“细看、观察”引申出看与被看的双方,于是就有了“互相”之意,如“数通使相窥观”(《苏武传》)中的“相”;双方之间,地位是平等的,于是有了偏指一方,如“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中的“相”。如此梳理,一线串珠,学生自然轻松记住了“相”的主要义项。

3. 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就写作而言,课本提供的不仅仅是写作素材,它还给我们提供了支架。构思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我们可以借鉴《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构思说理议论的文章,我们可以借鉴《六国论》《拿来主义》。近两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主要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其材料一般是真实而富有争议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思考权衡,确立自己的观点。就其实质而言,即是时事评论类文章,我们可以巧借课文《拿来主义》进行读写互动训练,不仅学习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技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首先,研读文本,“解剖”文章,了解其行文结构。一般的议论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行文思路展开,而本文展开的思路是“为什么”——送去主义、闭关主义的危害性;“是什么”——送去的同时,还要拿来;“怎么办”——运用脑筋,自己来拿。杂文开头一般要联系社会实际,具体来说就是平常的生活现象。

其次,变换身份,拟写材料。杂文即时文,对现实有针对性,有针砭时弊之功效。要求学生回溯1934年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以命题者的身份,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形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拟写作文材料,例如:

近期,文化界展开了对中国文化走向的大讨论:有人主张学习外来文化,甚至“全盘西化”;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最先进的,应让中国的文化走出国门,比如可以让梅兰芳博士到西方宣传中国国粹。对于以上事件,请选一角度,阐述你的看法。

最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拿来主义进行批判,如可以拟“也谈送去主义”“拿来主义新解”这样的题目,对待外来文化及传统文化,我们应主动拿来,同时我们应积极主动将中国文化送出去,通过全球的孔子学院,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全世界的文明因中国文化的滋养而焕发光彩。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写作技巧,同时学会了从命题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完成和命题者的对话。读写结合,拓宽了思维,深化了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英语复习如何回归课本 篇4

[更好地理解教材]

要认识课本复习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复习课本,就要了解阅读的本质、高考的内容和教材的编排。

阅读是读者以自己的知识与文化储备来解码作者编制的信息的过程。在读者头脑里,这种储备多以话题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读者读到并掌握的话题越多,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更简单地说,如果对一篇高考英语阅读文章的话题非常熟悉,读者读懂这篇文章的速度就会很快,理解的准确率也会更高。

当今英语高考凸显出明确的能力取向,以考查阅读能力为主,即使考查知识也是考查语言知识在语境下的灵活运用。在高考英语卷中,直接考查阅读理解的题占40分。间接考查阅读理解的完形填空题、听力题和语法填空题各占30分、30分、15分。所以,某种程度上,英语阅读能力上去了,高考英语成绩也就上去了。因此高考英语试题的解题能力不仅依靠单词、短语和句型等的识记,更依靠同学们头脑里话题知识的储备。

现在的高中英语课本都以话题为单位划分内容。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第1册到第10册共50个单元,涉及50个不同的话题,覆盖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话题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文本使用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表达法的不同,谓语动词所使用的时态、语态和语气的不同。教材以话题为单位,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不断提高同学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表面看来,高考英语试题从不考查英语课本中的原文,但是里面的话题都包含在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之中。以2016年英语新课标I卷为例,高考试题的话题与教材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由此可见,试卷不在课本中,话题不在课本外。相同话题的阅读理解文章中具有同样的语言结构,相同话题的文章包含有同一这社会领域的文化知识。比较2016年新课标I卷高考英语阅读理解A篇与第四册第1单元的Warming-up部分的课文内容:

2016年新课标I卷高考英语阅读理解A篇文本:

You probably know who Marie Curie was, but you may not have heard of Rachel Carson. Of the outstanding ladies listed below, who do you think was the most important woman of the past two years?

Jane Addams(1860~1935)

Anyone who has ever been helped by a social worker has Jane Addams to thank. Addams helped the poor and worked for peace. She encouraged a sense of community(社区) by creating shelters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services for people in need. In 1931, Addams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woman to win the Nobel Peace Prize.

...

第4册第1单元的warming up部分:

Examine the following six women using the rules about what makes a great person. In pairs discuss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and what makes them great. Give your reasons.

Joan of Arc(1412~1431), France

Joan of Arc was a girl from the countryside who dressed as a man and went to fight for the French. She helped drive the English out of France. She was caught and put to death by the English.

Elizabeth Fry(1780~1845), Britain

Elizabeth Fry was a Quaker. She helped improve prison conditions and gave prisoners work and education. Her work helped the Quakers get the Nobel Peace Prize in 1947.

...

不难发现两篇文章不仅格式相同,内容相近,而且还有许多共同的语汇。所以复习与高考同话题的课文,可以增加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复现率。复习一个单元不只巩固了对这个单元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型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掌握这个单元的话题知识。所以,复习英语课本的目标就是要让高考英语试卷中每一道题的话题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复习策略]

既然我们确定了高三教材复习的目标(复习一个单元攻克一个话题,保证在高考中能够快速读懂文章、准确答题),那么具体而言,同学们需要做以下工作:

1. 复习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结构知识,此为基础中的基础。

nlc202309082244

2. 找出课文中经典的长难句,进行分析、诵读和操练。这样,我们对单词会记得更牢,对语法知识会变得更熟悉,进而可以提高对阅读理解中长难句的理解能力。而且熟悉的句子连缀即可成篇,英语书面表达就“简单”起来。例如在选修6第3单元的课文A Healthy Life中,有下列句子值得认真分析和操练:

I think my long and active life must be due to the healthy life.

It is not easy to stop smoking, but millions have managed to quit and so can you.

He was so upset about himself that he felt like crying.

Your mother tells me that you started smoking some time ago and now you are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give up.

3. 熟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是由中国和英国知名英语专家联合精心编写的。其中的文章多数都值得背诵,然而由于复习时间有限,同学们可以只选择其中的精彩段落背诵。背诵可以促进话题的理解,更是基本功的积累。

4. 归纳话题结构,总结同一话题复现率较高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这种有意识的学习活动耗时不到3分钟,却能使同学们的复习方向更加明确。例如就必修5第1单元的课文Great scientists不难发现有关“科学家”这一话题,science, scientific, scientist, analyse, draw a conclusion, expert, enquiry, handle, be linked to, make sense, universe等无疑是最常用的单词和短语。

5. 完成相应的课文复习练习,达到巩固单元知识的目的。

6. 阅读同话题的文章,做阅读笔记,记住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比较文章内容的异同。

总之,高考英语第一轮课文复习要重视话题,而话题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知识越丰富,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加上牢固的基础知识,英语的解题能力自然就越强。

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回归课本 篇5

一、重视课本概念的阅读

高中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这除了数学难以读懂外, 另外一个原因是许多数学老师在讲课时, 也很少阅读课本, 喜欢滔滔不绝地讲, 写满一黑板, 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 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不仅可以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 同时, 可以从书中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

重视阅读数学课本, 首先要教师引导, 特别是讲授新课时, 应当纠正那种“学生合着书, 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数学概念时, 应让学生翻开课本, 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阅读, 在阅读中, 让学生反复认真思考, 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公式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 深刻理解其语意, 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 如换成其他词语行吗, 省略或加上某某字行吗等等, 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疑点, 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 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 而且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 提高课堂效率。

二、剖析课本例题, 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所选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 是经过精选, 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例题教学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起点, 由例题展开来学生才能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 搞好课本例题的剖析教学, 不仅能加强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 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 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例题的剖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 横向剖析

即剖析例题的多解性, 课本上的例题一般只给出一种解法, 而实际上许多例题经过认真的横向剖析, 能给出多种解法。如果我们对课本例题的解法来一个拓宽, 探索其多解性, 就可以重现更多的知识点, 使知识点形成网络。这样, 一方面起到强化知识点的作用, 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2. 纵向剖析

即分析这个例题从已知到结论涉及哪些知识点, 例题中哪些是重点、难点和疑点, 例题所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等等, 甚至哪一步是解题关键, 哪一步是学生容易犯错误的, 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考虑。如果数学教师能把课本中例题剖析得透一些, 讲解得精一些,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使学生真正领悟, 则必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使学生摆脱题海的困境。

3.“变题”剖析

即改变原来例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 使之成为一个新例题。这种新例题是由原来例题改编而来的, 称之为“变题”。“变题”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热点, 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 这种“似曾相识题”实际上就是“变题”。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如果也能像高考命题一样去研究“变题”, 那么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然, 改编例题是一项十分严谨、细致而周密的工作, 要反复推敲, 字斟句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要与“主旋律”和谐一致, 即要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展开, 防止脱离中心, 主次不分; (2) 要变化有度, 即注意审时度势, 适可而止, 防止枯蔓过多, 画蛇添足; (3) 要因材而异, 即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变题”, 防止任意拔高, 乱加扩充。

现行的高中数学教材, 比以往教材都更有可读性, 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从课本叙述中通晓知识的来龙去脉, 从例题中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 从习题中学会解题技巧。如课本中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 如果平时只记忆公式结论, 而缺乏对课本公式来源过程的阅读理解, 就不懂得用“倒序相加法”来解决一些数列求和问题。因此, 注重对教材的阅读, 并且在阅读中把握课本对知识体系的演绎、思想方法的展开, 就掌握了知识的本质。

三、归纳课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师在讲授完教材一节或一章内容后, 要根据教材的特点, 有重点的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归纳, 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与罗列, 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 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知识概括。概括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以好记、易懂为原则。

例如, 在函数的教学中, 要使学生结合课本充分地理解概括到:从逻辑的角度看, 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 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 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 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 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 函数与其他数学内容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像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集就是函数的图像在横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正整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等等。

总之, 注重回归课本、扎实基础才是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华祥.《中学数学教学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08

回归课本——高考数学复习的公理 篇6

为什么呢?因为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 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 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高考命题的原则是:坚持稳定, 而又注重在稳定基础上的创新.那么, 靠什么来决定它的稳定性?不是应考热点, 也不是模拟试卷, 而是课本, 只有课本才是相对稳定的.在《2007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对高中教学的导向述评》一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表格, 在全卷的14道客观题中, 就有11道题指明了所在课本的出处.湖北的命题原则更是明确指出:“立足基础, 切合教材, 贴近生活, 背景公平, 控制难度”, 这里有五个词组, 如果我们逐一追问:怎样立足基础?什么是学生的生活?用什么来保证“背景公平, 控制难度”?就会发现:构成原则的五个词组, 几乎每个词组都与课本有关.这种回归课本的导向作用, 不仅有利于命题的稳定, 也有利于教学秩序的稳定, 对中学数学教学中事实上存在的资料泛滥、滥用资料现象是有力的矫正.课本决定了试题的稳定, 又是什么决定了试题的创新呢?也是课本.因为一个创新题, 如果没有课本的支撑, 是没有生命力的.试想一下, 假设一位命题者, 具有某种理念, 从而产生一种创意, 而且也具备了相应的材料, 由此命制出一道新颖别致的题, 我们称作创新.但创新的成果能不能用于高考呢?如果没有课本的支持, 命题者敢把这样的成果用于高考吗?2006年, 湖北首开先河, 出了一道考查正态分布的解答题, 反响之强烈绝不亚于2005年浙江关于“平面区域”选择题的讨论.湖北的正态分布题位列第19, 在解答题中位列第4, 但在六道解答题中分值最少, 如此迹象表明, 命题者在确定这道题时似乎犹豫过, 最终定夺显然与课本有关.因为只要读懂课本, 解答这道题是不难的.这道题的出现是否适当、适时, 我们不去评论它.但它的出现确实透露了高考数学命题的潜规则:从课本中寻求支撑.来自考试部门的评价报告也可以印证这一规则, 如若不然, 为什么在几乎所有评价报告中, 都有历数试题与课本联系的部分呢?当一道试题因新颖可能不被一线教师接受时, 命题者都会从课本中寻找理由.课本规范了命题的创新性, “数学教育的现代理念+ (加上) 课本”构成数学试题创新的基本策略, “课本- (减去) 模拟套卷”成为创新试题的一个来源.一位国内权威的数学高考命题专家曾感叹:“高考数学试题, 不是弱者生存, 也不是强者生存, 而是适者生存.”一位国外的考试专家也在强调:“命题就是妥协.”他们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不难窥见命题者的秘密.课本, 在给命题者提供丰厚资源的同时, 也在制约着命题者的自由想象.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评论:很多试题具备高等数学的背景, 来自现代数学的前沿.的确如此, 但我们一定可以找到“背景”“前沿”与课本的契合, 找不到课本契合点的题目是无本之木.我们也偶尔听到这样的说法:某命题者宣称只注重高校学习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从来不参考中学教材.恕笔者直言, 不论是宣称者还是转述者, 更可能是杜撰者, 都多少有些无知.高考数学命题, 事关重大, 失课本者, 失依托, 也失民心.我们决不可相信高考数学命题可以无视课本的谎言.

回归课本, 不仅是备考者应对命题者的策略, 也是备考者提升应考者能力水平的手段.现在就让我们从应考能力的角度来看回归课本的意义.

数学高考, 首先需要的是阅读能力。你要能读懂题目, 知道题目说的是什么, 从中获取信息.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 运用探究题、开放性和应用性试题来考查学生的能力.这些题型的出现导致试卷长度增大, 阅读量增加.1999年关于“冷轧钢”的数学应用题, 被认为是历届高考应用题中的难题.其实, 就知识运用而言, 该题可归结为增长率问题, 而教材中关于增长率问题的应用题不少, 诸如利息、产值、成本等.我们常说举一反三, 现在有了三, 我们为什么不能识别出那个一呢?难在哪里?难在背景陌生, 难在信息隐含在文字表述中.但是, 我们的高考复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背景, 也不可能模拟所有的文字表述, 这就需要阅读能力.问题是, 数学的阅读能力如何培养呢?就像从战争中学会战争一样, 阅读能力只有通过阅读来培养.其中课本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素材.我们不能想象, 一个没有课本阅读经历的人, 能够读懂考卷中的崭新材料.

数学高考, 只有规避八股, 才能考查能力.毋庸置疑, 高考复习就是应试教学, 应试教学的一个目的就在于形成一些模型, 把它印记在学生的头脑里, 以保证在相应的情境中快速提取, 这是对的.问题是, 当我们把一切归结为题型教学, 把注意力集中在归纳为每一类题目的各种方法时, 也必然会遮蔽数学的一些基本东西, 甚至是数学的来龙去脉和数学的本质.比如, 三角恒等变换, 试题的复杂程度较之以前已明显降低, 而学生的作答情况则随着试题变得简单而越来越不尽如人意, 这多少有点费解的事实告诉我们, 因为考题简单化的趋势导致了模拟题的简单套用.考题简单了, 模拟题当然要随之简单, 这是无可厚非的.问题不在这里, 而在于模拟题的简单使学生忽略了三角公式推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该忽略的, 只有回归课本, 才能补回这种缺失.再来看下面一道题:

设记号“⊕”表示两个实数a与b的算术平均数的运算, 即, 已知数列{xn}满足x1=0, x2=1, xn=xn-1⊕xn-2, 则

这道题给出的是数列的递推关系, 要求数列的极限.学生自然想到根据递推关系求出数列的通项, 然后求它的极限.这当然是对的, 但占用了作答时间, 被称为“小题大做”.试想一下, 课本是如何导出数列极限的呢?把数列的前几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再观察它的变化趋势.用这种最朴素的方法来解这道题, 不是非常简单吗?也就是说, 只需在以0和1为端点的线段上, 作它的中点x3, 再作x3与1的中点x4, 即可发现, 当n≥5时, xn∈ (x3, x4) , 从而xn的极限在 (x3, x4) 内, 故只能选C.这种来自课本, 来自学习过程的基本方法, 却被题型训练遮蔽了, 需要从课本中把它找回来.

高考复习的重要任务是梳理知识, 让知识成为系统.比如, 知识框图、知识列表, 问题是, 他们凭什么得到?当然, 教师可以把这些直接告诉给学生, 但直接听来的能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吗?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主获得.这实际上是一个重温学习经历的过程, 重温课本的过程, 也是一个把课本由厚读薄的过程.

数学高考, 不可或缺的当然是一些重要结论和基本方法.有一些结论被命名为性质、定理或公式, 有些结论只是一道例题或习题, 比如, “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 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又比如, “与两个定点距离的比为的点的轨迹”, 这些结论本身或者推广常常被某一情境隐藏着, 成为别出心裁的高考题.只有熟悉课本, 才能快速识别它的原型, 从而简缩思维过程, 在解客观题时, 会因这些结论减少工作量;在解解答题时, 它也是探寻解题思路、进行合情推理的依据.在课本中, 比这些结论重要的还有方法, 方法不就存在于课本之中吗?比如, 数列求和, 公式重要, 推导公式的方法也很重要.有些学生记住了公式却忘记了方法.殊不知, 很多高考题需要用到的正是那些推导公式的方法, 众多复习资料上, 都会介绍一些方法, 比如, “错位相减”“裂项相加”, 前者不就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吗?至于后者, 只要品味一下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便不难发现 (1-q) Sn的变形过程也就是“裂项相加”的过程.如果这样解读课本, 不是比所谓方法的介绍更有意义, 更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吗?还有, 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 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识, 都是隐含在课本中的.下面来看2007年高考全国卷I理科第11题:

用长度分别为2、3、4、5、6 (单位:cm) 的5根细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允许连接, 但不允许折断) , 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 ) .

对中学数学而言, 是否有一个公式或定理可以作为解答本题的依据呢?没有.当打开课本“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时, 不难知道, 和为定值的几个正数, 当它们相等时积最大.它的现实背景是什么, 如何用它来解释现实?这是运用课本学习新课时就应该思考的问题.温故而知新, 我们不难感悟:对周长一定的三角形, 边长越是接近时面积越大.这就是品读课本时可以获得的隐含知识, 它源于课本, 高于课本.

数学高考, 还需要规范地作答.历年来因作答不规范失分的比比皆是.那么, 由谁来示范呢?哪些定理不能直接套用, 哪些过程不能省略, 哪些表述不能随意, 哪些符号不被承认, 这些都可以而且只能依据课本.特别是, 大量的复习资料难免出现一些不够规范的东西, 需要通过课本来正本清源.

高考数学复习回归课本, 不是拘泥于课本.复习离开课本不行, 拘泥于课本也不行.应该在系统的高度重新审视课本.当第一次运用课本的时候, 所得必然是零散的、平面的, 缺乏必要的深度和高度, 把它叫做走进课本, 现在是回归课本.回归课本时, 当然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视野.比如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走进课本的时候, 只能由图象得到基本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简单复合型由基本型经变换推知, 回归课本时, 则有了新的工具:导数.如果说走进课本时, 对三角函数单调性的认识, 还只是合情推理的话, 回归课本时则可以证明了.湖北天门教研室的刘兵华先生作过试验:让高三学生证明y=sinx是上的增函数.结果怎样呢?一些学生作差比较, 因“积化和差”的限制而受阻;另一些学生则无所适从;很少有人想到用导数证明.可见, 在回归课本的时候, 还是应该拓宽视野, 防范课本可能造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回归课本, 就是要站在数学整体的高度与课本对话, 让不同领域的知识交汇, 成为系统.比如轨迹问题,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 平面内的动点由这一平面内的几何元素决定, 事实上空间内的几何元素如果不全在这一平面内, 也可以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 这就有了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交汇.走进课本时, 这两个领域是各自为政的, 回归课本时, 它们就可以相互融合了.

回归课本, 最终目标是从课本出发, 把学生引向高考数学的至高点.其实, 至高点也往往是课本的基本点.比如数列,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基本模型, 很多问题都可以化归为等差数列或者等比数列.当不能化归时, 应拓展视野, 从函数的角度来思考, 因为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在已有函数知识仍然无能为力的情况下, 通过合情推理来猜想证明.从这里的三个层次可以看出, 合情推理、猜想证明成为数列的至高点.然而, 这套办法, 正是在课本中演绎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办法, 至高点又回到了起点.学生需要基础, 也需要至高点上的适当训练, 它们不是矛盾的, 不要以为以综合能力为目标的考题, 特别是所谓压轴题就一定会远离课本、超出基础.不是的.接下来欣赏2007年高考湖北卷的最后一道题:

已知m, n为正整数.

(Ⅰ)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x>-1时, (1+x) m≥1+mx;

(Ⅲ) 求出满足等式3n+4n+…+ (n+2) n= (n+3) n的所有正整数n.

这道题的第 (Ⅰ) 问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贝努利不等式, 可套用课本中的模式, 无须赘言.第 (Ⅱ) 问再给出一个不等式, 要求考生证明一个新的不等式, 第 (Ⅲ) 问运用第 (Ⅱ) 问的结果, 排除n不小于6的情况.它妙在什么地方呢?你可以说它就是套公式.第 (Ⅱ) 问是连续套两个公式:一个是视为贝努利不等式中的1+mx, 即在贝努利不等式中令;另一个是套用题中已知.第 (Ⅲ) 问应用第 (Ⅱ) 问的结果, 就是把等式变为关于m的通项为的数列之和, 然后套用第 (Ⅱ) 问所证的不等式, 还是套公式.但它把套公式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也把模式识别、代数变换的能力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数学中, 还有比套公式更基本的方法吗?在课本中, 还有比套公式更少的素材吗?最后一道题, 大概可以算是高考数学至高点的代表.当登临高考数学的至高点时, 回首课本, 展望趋势, 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上一篇:激励教学法下一篇:九年级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