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共12篇)
九年级化学教学 篇1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课堂教学要以有效教学为目标,以高效课堂为价值追求,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为着眼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积极探索构建起校本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教师采用对话式教学模式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开阔视野,实现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充分发挥。
一、创设生动的学习氛围,营造学生积极对话教学环境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构建化学知识,实现课堂对话,教师要关注课堂氛围的创设,通过激趣的课堂环境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营造引生入胜的课堂氛围是实现对话式教学的前提,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在情境中走进神奇的化学世界,探究其中的规律和知识,逐步地感受化学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的反应》这节课时,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吃皮蛋吗?”
生:“喜欢”。
师:“吃皮蛋时为什么要蘸醋?”
生:“味道好,好吃。”
师:“你知道其中蕴含什么化学道理吗?”
生:“不知道!”“这里面还包含化学道理?”“没想过。”“皮蛋是碱性的吗?醋是酸性的,他们会发生化学反应”……
教师通过生活现象引出问题,把学生带入到了课堂探究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于这一生活现象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却不太明白,问题情境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引发学生积极地表达和交流。这是一种营造情境的对话,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改变了教师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对话中学生投入到了课堂学习情境中,产生学习欲望,关注课堂,对于课堂对话跃跃欲试。
二、设置有效的课堂任务,驱动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对话
为了形成良好的课堂对话,教师要给学生设置课堂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思维模式和探究方法。自主探究会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这是进行对话的保证和根本,否则学生的对话就是没有意义的。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的认识逐渐全面、深化,提高了学习能力。
例如在本节课学习中,教师给学生设置任务:我们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先滴上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在点滴板上进行上述实验,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会积极思考,进行抽象思维和归纳概括,主动实验,形成自己的推理判断。在学生分析中,学生思维是活跃的,他们会进行内心矛盾的对话,是吸纳知识的迁移和组合,进而对化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灵活应用程度,做到举一反三。在学生的内心中会有这样的声音: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消失。”
“这个过程应该有新物质生成。”
“这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该怎样书写呢?”……
这种内心的对话使学生的思维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从而明确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的化学反应。教师在课堂授课中不是机械地对学生进行灌输,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来探究知识和规律,体现了新课改的思想和理念。在自主探究中学生的学习就产生了动力,使学生对化学知识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学习方向,促进思维的运转,主动地进行探究,为对话打下了基础。
三、教师引导学生去参与,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和才智
教师的启发就像是指路的明灯,让学生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和探究,保证对话可以更快地达到问题的本质。只有教师积极地启发思考,进行合作讨论和沟通,学生才能够更快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对于化学知识的获得和掌握。
在本课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和反应的过程和概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究:氢氧化钠和盐酸,氢氧化钙和盐酸,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化学反应的共同点是什么?学生在思考中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观察三个化学反应的生成物在构成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他们都是盐”。
师:“三个反应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都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师:“这种中和反应有什么特点?”
生:“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会进行沟通,在对话中说出自己的观点,完善认识,亲历化学探究过程,提高理解能力,更好地解决问题。学生的对话活跃了课堂氛围,明确了这三个反应的共同点。学生会针对他们各自的反应来分析,在交流中提高认识。
四、教师积极地评价对话,促进学生课堂对话有的放矢
教师是学习的领导者,教师要借助鼓励性的课堂评价来激发化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成为主动地探究者。教师的评价要全面,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好、坏就可以了,要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本课的探究中学生对于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盐酸溶液的现象和原因感到困惑,不明白其中的化学原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话讨论。对话中学生激烈地讨论着,教师参与讨论时对于学生的灵感和思路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评价。
师:“你们可以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非常好。”
“你们把化学反应的现象总结的非常全面。”
“你们分析出的原因非常正确,思路没有问题”。
“你们小组讨论的非常热烈,继续努力。”
这种肯定评价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也是新课改所主张的,教师的积极评价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总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要让学生进行课堂的参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调合作学习,提倡课堂质疑和争辩,促进积极而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形成,实现高效课堂。
摘要:对话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来实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习得。在对话式教学中,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学习重难点,由浅入深地进行对话和讨论,全方位扫除知识盲点,提高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从营造对话氛围、自主探究任务、合作分析知识、教师鼓励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实现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对话式教学,氛围,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姜波.初中化学“四环节小组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学周刊,2012年25期
[2]蔡香兰.初中化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九年级化学教学 篇2
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模拟考试成绩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上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试卷讲评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考点反思
九年级化学复习反思
合理设置问题助推交流与展示
初中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
概念教学专题《溶解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困惑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教学反思
化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四精”
课前问题处理的反思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听评课教学反思
初中理化生组研讨公开课听评课反思
初中化学视导听评课学习反思
我们的课堂还缺少什么
听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中考复习反思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中考复习方法反思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再反思
我合作 我快乐——我的实验小组合作教学实录与反思
到平邑街道三中学习反思
初中化学听评课学习反思
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
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酸与碱复习》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碳60》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反思
做好化学实验准备工作的反思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一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二
初中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反思
初中化学下学期期中考试后教学反思
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调研汇报课上课后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视导反思
八年级化学期中考试反思
用心去读书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5
化学教学反思:评价课堂教学需把握三个“尺度”
初三化学一轮模拟考试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远程研修学习的反思
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反思
认真阅读化学课本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二
九年级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反思 126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形式下初中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
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教学反思
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后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山东省青年教师实验教学优质课评选学习反思
初中化学第五单元检测反思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探究酸碱指示剂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下学期考试后的反思
初中化学下教学反思:课改之路再奋进
初中化学下教学反思:实验考试的几点思考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七单元复习反思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一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1
九年级化学新课改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中考总复习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2 九年级化学考试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3
课改中对小组学习的思考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4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听评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学反思一
化学教学反思:不要急于赶进度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考试后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一
抓住智慧的闪光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单元检测题讲评 初中化学《构成物质的奥秘》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期末分析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习题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反思
2011 — 2012学上学期初中化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教学反思2篇
初中化学上学期第1-9单元检测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反思二
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反思一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试卷讲评课反思
对化学后进生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听评课反思一
初中化学教学视导听评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八单元试卷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气氛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常见的酸》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制取》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反思:意外收获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反思2篇
九年级化学《酸与碱的复习》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小组学习的反思
初中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教学反思2
初中化学上学期教学反思3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反思2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溶液》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听课后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九单元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反思
听九年级化学上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听课反思
初中化学课改经验学习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课堂演示实验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分组合作学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分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反思1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材料》教学反思
如何激发新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反思2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金属与金属材料》教学反思
如何进行化学用语教学的反思 初中化学上学期《铁钉生锈的条件》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反思:让错误成为你前进的动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反思:让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更加有效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反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2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3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4
学习衡水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反思
课改中的自我反思与体会 尊重学生个体,要做到因材施教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5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燃烧条件的实验改进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引导过程 引领方法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课改中的必然现象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班级工作中的一点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课堂改革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脉”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让课堂流淌生命之灵动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教后反思
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一点做法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1
初中化学上学期第四单元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第一至四单元检测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第五单元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第六单元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第七单元检测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教师对随机细节的把握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做个善于用心的班主任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点燃自己的心灯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5+2>7杜郎口预习秘诀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关于课前预习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抓住非预设生成点,真正放飞课堂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八
初中化学上学期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第1-2单元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六
关于如何培养化学初学者的学习习惯的几点反思
初中化学复习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七 考前十天的心理辅导:合理作息,调整心态
母鸡·学生·课改
再思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资料搜集不等于知识内化(化学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言行随意不等于知识引领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课改中再反思仍然存在的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课改中的自我反思与体会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一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之科学运用评价机制
初中化学关于课改的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关于课改的教学反思二
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奥秘》教学前反思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空气》教学反思一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3
我对习题教学改革的认识和反思
我对探究式教学的一点认识和反思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反思一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教学反思二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教学反思一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教学反思二
九年级化学《课题
1、质量守恒定律》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离子》教学反思1
九年级化学《元素 巩固习题》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学反思一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单元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化学肥料》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检测后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化学与生活》教学反思2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怎样努力提高课堂实效性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学反思1
九年级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之四
九年级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离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一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二篇
九年级化学《化学与生活》教学反思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努力提高课堂实效性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四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之一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之二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之三
九年级化学《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教学反思
化学用语巧记与妙学方法
关于化学作业布置的一点思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谈初中化学课导入艺术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二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三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反思1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四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五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六
九年级化学中考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反思要贯穿教学全过程
九年级化学《氧气》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蜡烛及其燃烧》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三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二
九年级化学复习的反思和体会
九年级复习研讨会学习总结
巧用金属活动顺序 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上出化学课的味道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
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反思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期末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元素》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质量守恒定律》课后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反思三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9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8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7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6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五
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教学反思:集体反思的意义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课改教学反思三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课改教学反思二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课改教学反思
课改中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反思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完善自我
新课程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反思
有效提问护航高效课堂
提高初三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全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全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全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两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2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大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全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共2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反思全集
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反思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复习课》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复习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全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用语、元素符号》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反思全集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集锦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二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3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集汇
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一道选择题的辨析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2周教学反思
探究式学习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各课题)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学反思
《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反思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复习》教学反思
对当前初中化学总复习的观察与反思
《 氧气》教学设计反思
《空气》课后的教学设计反思
《制取氧气》课后的教学设计反思
《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3.1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反思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9
《水的净化》说课稿
《水的净化》课后的教学设计反思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反思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案例反思
《物质的构成复习课》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教学反思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自然界的水单元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元素》教学设计及反思
《离子》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1
《化学式与化合价(1)》教学反思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反思
《元素》的教学反思
《元素》教学反思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2
《表示元素的符号》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1
《原子的构成》教学反思
《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学反思
《自然界的水》教学反思
自然界的水复习课教学反思
《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4
《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3
《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2
《爱护水资源》教学反思
《分子》实验设计的反思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课例分析与反思
《水的净化》课例与反思
〈水的净化〉教学反思
《水的净化》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
《水的净化》教学反思1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8
化学教学中的悬念
化学课堂教学反思,化学教学中的困惑
我的化学教学
如何上好化学课
注重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让化学走近生活
如何培养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观察能力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7
分子与原子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说课教案及反思
《分子及其特点》教学反思
《酸的性质》复习课课后反思2
《酸的性质》复习课课后反思
《生活中常见的碱》课后反思
《化学与生活》单元复习教学反思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复习课教学反思
《化学与生活》课后反思
评《元素》
“实验室制取氧气”疑点十问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反思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反思
《分子与原子》教学反思
《分子和原子》复习课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6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5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4
《气体的制取》教学反思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3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2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1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由《水的组成》想到的
《水的净化》实验课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课堂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二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1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2
《溶液的形成》第二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教案及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1
水的组成教学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及反思
关于第一轮复习的反思
《水的组成》教学案例及反思
评"气体的压强"一课
点评《电流的热效应》
《溶解与溶液》教学反思
制取氧气易出现的错误的几个问题
氧气的制法(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反思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
化学教学思考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反思
学好九年级化学的四种策略
中考化学应试技巧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解题的六种方法
九年级化学教材反思
《水的净化》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酸碱盐的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水的组成》课后反思及感想
《制取氧气》教学案例与反思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设计及反思
九年级化学教学阶段反思
(一)九年级化学教学阶段反思
(二)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之三
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化学式教学反思
《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化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
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反思
《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化学与能源》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燃烧和灭火》教学反思
还化学课堂以生活本色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反思
《水的净化》的教学反思
认识氧气的教学反思
《酸和碱发生什么反应》的教学反思
评《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
评《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关于化学第一轮复习的反思
《过氧化氢制氧气》教学反思
《双氧水制作氧气》教学反思
《氧气》教学反思
《空气》教学反思3
《空气》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反思
《溶液组成的表示》教学反思
《空气》教学反思1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四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三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二
初中化学教学反思一
由一道化学反应速率题想到的
让欣赏走进化学教学
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教学反思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和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学反思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反思
《走进化学世界》教学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走进化学世界»教学反思
《走进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教学反思
《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堂反思
《观察化学变化》教学反思
《化学变化的奥秘》教学反思
《 化学之旅》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叙事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元素、元素符号》教学反思 《燃烧与灭火》教学反思
《溶解度》教学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之二
《二氧化碳制取研究》教学反思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反思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及反思四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及反思三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及反思二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及反思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及教学反思
浅谈九年级化学复习教学 篇3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复习;方法
初中化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以及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回报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思想品质教育。在完成新课教学后,就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怎样抓住毕业前短暂的时间,做好初三化学总复习,是大家在探索中需要不断完善的工作。
一、扎扎实实完成新课教学,为期末复习奠定基础
最近几年的初三化学教学都显得时间紧,任务重,复习压力大。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扎扎实实完成新课教学,防止抢进度,防止把新课内容弄成“夹生饭”,在后期教学中更要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导”是关键,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不再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学生不再以死背为主,而是学会听、看、思、悟、记、用。学会自己动手、动脑、思考、质疑、领悟、运用。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学生间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多向交流。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以便师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做实验,把乏味的灌输过程转变为愉快的学习体验。实现愉快教育、幽默教学、快乐学习,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使学生活动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自然、宽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要教会学生学会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逐步养成良好的自觉的学习习惯并长期坚持下去。正确的学习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才善于学习,当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能想、会想、善想,甚至大胆地去猜想,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顺利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多鼓励学生讨论,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学生间的争论,可使学生从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受到启迪,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总结是对课本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和归类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质的飞跃过程。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由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被动地位,转变为自己发现和获取知识的主动地位。学生自己参与到问题的发现、实验的分析,结论的整理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大有好处。
二、复习中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复习的方法很多,比如分知识块复习,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复习就可分知识块复习,以氧气板块为例,可分为:①有氧气生成的分解反应(H2O2、KClO3、KMnO4、H2O、HgO);②氧气与非金属单质C、S、P、H2的反应;③氧气与金属单质Mg、Fe、Cu、Al的反应;④氧气与化合物CO、CH4、C2H5OH、CH3OH的反应。每个知识块复习,或者各种形式的复习,都是为了抓好重点,培养能力。教材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有技能、方法方面的重点。难点是指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接受,或教师讲授、处理较难的知识内容。关键点是指最本质的内容,或是能联系一个知识块、带动全面、使其他问题迎刃而解的内容。这三者的关系,有的是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三者一致,有的是三者散列。抓住重点,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便于知识的广泛迁移。突破难点,能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对于每一个人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动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发地调动内在的各种积极因素,顽强地向成功的方向努力,一次次地实现预期目标。要把握好尺度,选好切入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针对不同的学生,巧妙地创造成功情境,使各类学生都能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毅力,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成功的自我意象。复习中要把握好知识块的联系。例如,化合价知识在初中化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掌握这一知识的关键点就是原子结构知识,当学生熟练掌握了化合价知识后,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使用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等知识就能逐步解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也就容易了许多。
复习期间,尤其要注意,在处理教材难点时,切忌教师夸大难度,使一些意志品质差的同学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的动力。如能巧妙设计教学方法,一些难点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突破。仅举几例如下:
1.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是教学重点,对于中等以下的同学来说也是难点,复习期间又是学生粗心大意的地方。可按以下顺序设计一组练习,就可以轻松复习好这个知识块。已知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2O3,试计算:①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②铁、氧元素的质量比;③氧元素的质量分数;④80gFe2O3中含铁质量为;⑤多少克Fe3O4与120gFe2O3含铁质量相等?⑥含铁56%的Fe2O3样品(杂质不含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
2.溶解度的复习可先设计基础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NaCl的溶解度为36克。②、20℃时,17克KCl在50克水中溶解,恰好饱和,则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克。③、20℃时,30克NH4Cl完全溶于100克水中,则20℃时,NH4Cl的溶解度为30克。④、某温度时,100克饱和的KNO3溶液中,含KNO360克,则该温度时KNO3溶解度为60克。
3.质量分数的复习也是如此,可先设计基础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把5kg食盐溶于20kg水中,所得食盐水中食盐质量分数为25%。②把500gKNO3溶液蒸干,得到50gKNO3,原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③从100g10%的KMnO4溶液中,取出50g溶液,取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④在20℃时,将50g食盐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基础练习之后,再加深巩固。
4.溶解度和质量分数复习中拓展练习。1.使饱和的Ca(OH)2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② ,③?摇 。2.往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CaO,恢复到原温度,下列各量将怎样变化。①溶质?摇 ,②溶剂 ,③溶液 ,④溶液的浓度 。这种练习题量不大,效果不错。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综合计算,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练习题的设计就应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复习期间,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只要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巧妙组合形成难题。当学生能解决基础题时,也就找到了难题的突破口。
浅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篇4
一、化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使自身实验操作更加规范
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掌握知识技能,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教师自身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程度。通过教学实践, 我认为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忌课前准备不充分
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 直到熟练的地步, 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教师还要掌握实验时间, 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实验外, 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 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老师可在铁架台上横挂一根杆子, 杆子两端各挂一只同样大小的纸杯, 向其中一个纸杯倾倒课前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再向事先收集好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 振荡瓶子, 一会儿瓶子变瘪了, 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水吸收了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教师也可以考虑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 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燃烧的条件这一节知识时, 除了新教材上的实验外, 还可补充旧教材中的一个实验, 即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对比实验, 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并得出燃烧的条件。
2、忌实验操作不规范
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准确、标准。
3、忌实验用语不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 语言必须准确不含糊。有的教师在进行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 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称呼仪器名称时就有三种错误现象:一是随意更改仪器名称, 如将长颈漏斗称漏斗。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 如集气瓶和广口瓶不分。三是方言和普通话夹杂使用, 对定律省略表达不准。如在叙述实验结论时将“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物质质量总和”说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相等”。教师对实验用语的不规范表达会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错误的理解, 甚至不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师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1. 注意化学药品的毒性和腐蚀性。
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浓酸、浓碱都是属于强腐蚀药品, 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 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溅到衣服上, 如不慎将酸溅到皮肤上, 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如果是浓硫酸, 必须迅速用布擦拭, 然后再用水冲洗) , 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不慎将碱液溅到皮肤上,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再涂上硼酸溶液。
2. 注意操作时的安全。
在实验中如有易燃、易爆的操作, 应该采取安全措施。任何实验容器口都不要对着操作者和观看者。进行有毒气体的实验时, 应在通风的地方进行, 实验用药量要少, 时间要短, 有毒残渣要妥善处理。
三、鼓励学生手脑并用, 做化学实验前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步骤, 避免盲目性
每次实验结束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要注重对实验进行改进, 提高实验的效果。如能否使用更简单的仪器、更价廉易得的药品, 能否在操作上更安全可靠, 能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结果更准确等。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 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 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加以具体指导。例如, 学生在做“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 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 铁钉表面变得光亮, 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 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 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 在填写实验报告时, 应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 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 老师都要留出3-5分钟, 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 保持桌面整洁,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九年级化学教学总结 篇5
清溪初中
杨清泉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四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重视“双基”教学,夯实学生基础,让学生从基础着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化学课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本学期化学课本的知识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化学知识靠日积月累,化学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要靠不断的渗透与熏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经常地灌输化学的学习方法、分析方法、渗透化学知识、化学技能和技巧。化学教学中,要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不断进行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自觉运用化学知识和化学学习和分析方法,去理解知识,分析许多实际问题。如有关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等,同学们都能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
二、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九年级化学是启蒙课程,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第一节课,我首先出示一块手帕,让大家猜想:用火点燃后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烧坏了,我微笑着没有说话,把一块手帕在酒精灯上点燃,熊熊大火持续了1分钟左右,火灭了,手帕完好无损,同学们惊呆了。紧接着,我又变了几个小魔术:魔棒点灯、藏猫咪、清水变牛奶等,同学们强烈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将他们带入化学的王国。接下来,我就说,同学们我从不打听大家以前的学习成绩,化学是一门新课程,不存在什么基础,在我的化学课堂不存在什么差生。化学是理科,但比数学、物理要好学的多,是理科中的文科,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只要想学好化学,从这堂课开始,你就能学好,大家有信心么?同学们就举起有力的拳头,高喊“有”;就在这一声响亮的回答中,我和这些同学的合作就建立起来了,我们的命运就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三、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精心准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题,上课时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能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不仅能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更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技能、技巧,提高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能力。这样使教学相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且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法水平和能力。
四、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化学课的学习具有与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虽然是理科学科,在某种程度上却具有文科学科的一些特点,比如,许多的化学知识点需要机械性记忆和理解记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来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的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提高学习成绩,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和讲评,注意学生的学情和信息反馈,及时讲评,以增强作业效果。同时,对学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耐心、少埋怨,放下教师架子,与学生共同商讨学习化学的好方法、好点子、好主意、好想法,再把它们推荐介绍给学生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 篇6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再鏊述了。从教化学十多年,也确实体会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特殊性、重要性。近几年来中考实行理化实验加试。从考试效果来看,学生普遍操作技能较差;实验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没有什么起色;实验中能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观察、严格按照实验规范操作进行实验的学生寥寥无几。如此现实如何谈的上增强学生的动手和探究能力!
一、小城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化学实验教学的配制。化学实验室简陋或不够用,实验仪器、药品会出现短缺。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化和管理人员也难跟上,仪器配备很难做到人手一套,在硬件的配备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2)教师的现状 相当部分的教师强调的是实验步骤,学生要做的只是依葫芦画瓢跟着老师做,学生根本没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甚至还有老师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背实验考试考的更好”。
(3)实验教学模式 当前,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课老师总是先讲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依据现成的实验步骤动几下,实验就完成了,没有给学生留出发展的空间。特别是两人合作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观察实验、不记录有关数据。没有正确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化学实验教学要充分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面的独特作用。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并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标准尽可能渗透到各级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不能仅于教材,而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学生实验和家族实验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亲身经历和体验简单的实验活动。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难度不宜太难。实验种类可丰富。如可有观察实验、探究实验实践调查。可让学生从头到尾的完成 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在完整的实验中学会科学探究方法。
三、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的实验教学方法同样需要改变。教师对实验的指导不能“越俎代庖”,要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
(1)指导实验要循序渐进。九年级学生的实验技能普遍比较差。实验教学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人体吸入的气体探究”这节课中,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操作比较难掌握。这种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在课堂内如果掌握不了,可在课外指导学生经常练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这种操作的掌握,使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中的难点得到分散,也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提供了感性材料。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要做到循序渐进。
(2)指导学生实验要有度有数。任何教学都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极少数“尖子生”的。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教师要根据实验课的内容的难易,时间长短等,设计出实验中需要学生完成的考题,根据学生个体能的差异分别对待,给能力强的学生多设几个问题。努力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和突出少数的关系。努力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和突出少数的关系努力做到花费80%的精力去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尽力创造让学生创造让学生多动手的条件,最好做到一人一组开设实验,独立分析思考。
教师对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也要做到有度、有数。能估计将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但不否定实验中的“放手”让学生实验。教师要根据各实验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切实可行的实验形式,在有序指导的基础上,大胆放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四、完善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还必须完善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初中的化学教学,大部分是以纸笔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忽视对学生实验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这必疑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全面发展学生。
实验技能的考查,除了采用较常规的方法,如写实验报告或实验小论文之外,还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考查和记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从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实验技能、记录等各方面做出综合评价。在实验人教学中,开展学生自评。学生对实验的内容进行反思与小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面必须进行优化:优化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孙雪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刍议.《考试周刊》,2013(104)
九年级化学教学 篇7
1.转变思想
(1) 转变教师思想
九年级作为迎接中考的重要阶段, 某些化学教师存在只要将教材上针对考试的具体化学实验讲解清楚, 能够应对考试中的实验题就行的教学思想, 学生单纯依靠老师的你讲我授并不能透彻地理解实验的意义, 没有为学生的学术发展做出长远思考, 因此提升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 杜绝填鸭式教学, 引导学生动手实验, 积极创新与质疑, 在互动中充分理解化学实验的意义[1]。
(2) 转变学生思想
学生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往往抱着有趣、好玩的心态, 例如在氢气的验纯时, 学生只注意到爆炸的结构, 认为热闹、新鲜, 并没有多少学生会思考为什么, 思考相关化学原理。 甚至有些学生因为对化学实验存在“危险”的印象, 不敢自己动手做。 面对这一系列现象, 教师在开展具体的实验之前应该先让学生对实验有具体了解, 并通过对学生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 让学生带着疑问在实验中寻找解答, 同时对实验的安全性进行说明, 帮助学生克服恐惧。
2.转变教学方式
(1) 以学生动手实验为主
教科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只写出实验操作和部分的问题交流, 留有较大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拓展。 教师要引导学生向探索式的教学方式转变, 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思考能力, 从而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巩固知识, 培养能力, 提升知识水平。
(2) 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实验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不仅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兴趣, 给化学的实验教学提供全新的选择和展示的平台, 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现代媒体进行一些具有安全隐患的化学实验或较复杂的实验, 在避免安全事故的同时, 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例如为帮助学生理解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 教师可利用CAI课件同具体的实验相结合, 还原具体的“CO还原氧化铁”实验过程, 并通过CAI课件向学生展示错误的实验造成的后果,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2]。
(3) 由演示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
对于教材中的实验, 单纯地由教师进行课堂演练的教学方式, 学生只能通过肉眼观察, 而没有经过实际性操作, 并不能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 教师应安排部分实验内容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实验, 先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 由学生对该课题进行猜想, 然后提出一系列假设, 再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而验证猜想、 得出结论。 例如教材中有关物质燃烧的教学内容, 先由学生自行讨论假设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 然后着手实验, 最后在实验中论证假设内容。 这种探究性实验的方式, 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 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 还使得学生更灵活深刻地理解化学知识。
3.提倡绿色实验、安全实验
(1) “绿色实验”
“绿色化学” 是由美国化学会 (ACS) 提出, 该理论强调化学工作和化学实验有义务适当减少和消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得到世界的广泛响应和认可[3]。 教师有义务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强调环境保护和减少化学实验带来的污染的重要性, 提倡“绿色实验”。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关于“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内容, 白鳞的燃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由于教室没有专门的通风设备, 实验造成的烟雾会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污染空气, 此时教室应带领学生利用量杯、玻璃管等进行化学实验, 并在实验中向学生传达绿色实验的重要性。
(2) “安全实验”
保证实验的安全性是教师的责任, 同时教师应时刻提醒学生实验应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如在“粉尘爆炸”实验中, 教师应利用塑料瓶、气囊、导管、面粉、酒精等设计出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首先用绳子拴住瓶子, 再依据导管的大小在瓶子底部打一个孔, 插入导管, 并使导管与气囊相连接;然后在瓶身上打一个较大的孔以插入橡胶塞, 将脱脂棉绞在铁丝的前端。 将胶卷盒的盖撕去然后倒扣在瓶口上, 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方便操作的实验器材就制作完成了。 在实验过程中, 先将干燥的面粉倒入饮料瓶, 将胶卷盒盖在塑料瓶口出, 并将带气囊的橡皮管对准底部的孔, 插进粉尘中;拨出橡胶塞, 点燃被酒精浸湿的棉球并迅速塞进饮料瓶中, 与此同时迅速按压气囊从橡皮管一端鼓入空气, 使饮料瓶中的面粉在饮料瓶中剧烈燃烧而引起爆炸, 胶卷盒被掀起。 通过这一试验, 不仅能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而且能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化学的魅力。
化学实验是九年级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教师应当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 设计多种类型的探究性实验,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 逐步学会从探究中领悟化学真理[4]。 创新九年级的化学实验教学, 让学生在自主动手中培养创造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实验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化学原理, 是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的最佳方法, 带领学生进行思考、感悟和反省, 正确认识和理解化学实验,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而提高九年级学生的整体化学素养, 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对新课程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 (下) , 2013, 11:32.
[2]刘妮.浅谈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教学[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1:106-108.
[3]保长存.对新课程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 (中) , 2015, 01:126.
九年级化学教学 篇8
一、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几种典型课型
1.“实用”为主,直入“考点”型
有些教师的绪言课只是简要叙述一遍化学的定义,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然后从定义中提炼出“考点”: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变化———包括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接着配以大量练习训练学生辨析以上两组概念,以求达到考试要求。这一类型的第一节化学课其实不能称之为绪言课,它看上去最“实用”,但实际上没有体现化学学科的特征。
2. 满堂资料史实,说教叙述型
该类型的绪言课,通过图片展示,列举史料,从化学的发展史开始阐述化学与人类文明的密切关系,体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教师的讲述占用了课堂的始末,于学生而言只是听了一场科普讲座。实践表明,试图仅仅通过介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达到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现实。
3. 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型
不少教师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课前精心设计了许多奇趣小实验,如“清水变牛奶,牛奶变清水,牛奶变可乐”“大象牙膏”“魔棒点灯”……这些小魔术让学生兴奋新奇,但其中原理学生无法理解,教师又暂时不适合解释,这种一时的好奇不等于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存在的问题
1. 唯中考论,对绪言课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
绪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概貌并初步渗透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不少教师把考点作为授课的唯一“指挥棒”,考什么就教什么,而忽视了渗透化学学科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在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中,目睹了许多学生很艰难地学习化学的过程。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生认为教师每节课都罗列了太多需要他们去“死记硬背”的事实性知识材料和内容、学生所学到的化学知识之间的逻辑结构不甚清楚、在学生看来化学知识过于抽象等。这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困难,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观察,许多初中学生学化学只是在“背化学”,由于初中化学的知识容量少,对综合应用的要求也不高,所以学生不用化学思维思考,只要记住相关知识点,在考试中也能获得较好的分数。但进入高中,知识体系变得繁杂,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提高,对于没有形成化学学科思维的学生,学化学将变得举步维艰,高中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将事倍功半。
2. 教材无绪言课,缺乏教材二次开发能力
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学校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所选用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并辅以其他教学资源[1]。目前各地所使用的教材中,有些版本是没有编写绪言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对绪言功能价值的理解,选取设置合适的内容,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由于所选取设置的内容必须综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既要让学生有兴趣参与,更要有能力参与,这无疑是一个需要精心设置,通盘考虑的过程。缺乏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应该说是许多教师没能上好绪言课的关键因素。
3. 重视化学趣味性、有用性,忽略化学学法指导
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展示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重要性,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是对绪言课所承载的功能认识片面化的结果。我们知道化学课不总是有趣、热闹的,教师应该注意围绕“学化学”的话题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开“化学重要”“我要怎么学”的问题,帮助学生获得认识与体会。否则,所谓的趣味性只能引起学生的一时新奇。学生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认为绪言课和真实的化学课堂离得太远,绪言课只是教师的一种“作秀”。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应建立在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获得知识的体验中,这样的热情和兴趣即使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这是必然的)也能够得以维持和发展。
三、基于化学学科特质的绪言课实践与反思
1. 绪言课应具有的功能与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启蒙,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功能是让学生了解化学的概貌,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了解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意识到化学要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其价值是帮助学生形成关心物质及其变化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其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
2. 体现化学趣味性和实用性,要让学生体验如何“学化学”
结合一节绪言课教学设计案例对如何体现化学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体会感悟如何“学化学”进行分析。
环节一:联系生活的实验探究活动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一款热卖产品“暖宝宝”。其成分:铁粉、水、活性炭、盐。功能:短时间发热,40℃以上保持12小时,可用于防寒、户外保暖。发热原理:铁为粉末状,铁、碳、水和盐构成原电池,形成原电池效应,大大加快氧化还原的速率,使铁短时间生锈放热。
“暖宝宝”主要成份之一是铁粉,利用其发热原理设置如下情境: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认识其性质、变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化学学科的趣味性,体验实验这一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研究铁粉的性质
a.观察铁粉(色、态、味);
b.将铁粉洒入水中[密度(与水比较)、溶解性];
c.将铁粉洒入食醋中(比较与洒在水中的区别);
d.将铁粉洒向酒精灯火焰(这就是节日里绽放在夜空的烟花)。
教师及时小结:通过实验获得有关铁粉性质方面的认识: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可燃性等。
(2)深入研究铁粉的生锈变化(教师演示)
a.对比观察使用前后的“暖宝宝”,根据生活经验及实验检测判断出铁粉变铁锈。
b.通过使用说明的简单介绍,引出“空气”这一使铁粉生锈的条件,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感受空气参与铁粉生锈过程的事实。
c.“看见”空气的环节设置:根据气压差原理认识气体被消耗。该知识点虽是学生初二物理学过的,但这个知识点本身抽象,许多学生依然不是很理解。所以,这个环节为理解下面的实验作铺垫,减少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d.验证空气参与铁的生锈过程。
实验设计:将“暖宝宝”装入锥形瓶,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夹好止水夹。导管另一端插入盛水的量筒(滴几滴红墨水,并记下此时刻度),待锥形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量筒液面变化。
教师及时小结:关注探究过程中铁粉的变化,包括颜色变化(由黑色变为棕褐色)、某些特性的变化(不能再被磁铁吸引)、能量变化(放热)等。
(3)总结: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a.关注物质的性质;
b.关注物质的变化;
c.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对结果的解释与讨论。
环节二:让学生体验奇妙的微观世界,欣赏简洁的化学语言
中学化学学习的思维方式,是从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从原子、分子水平进行研究和探索,用化学符号系统进行描述。从宏观、微观、符号三者联系的角度认识和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1)建立模型,体验奇妙的微观世界
化学的本质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所以,要让学生在初次接触化学时就对微观世界有所体验。在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以搭积木类比建立模型是比较恰当的形式。物质都是由大量我们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就像小孩子搭的积木模型,当你往模型上添加积木块或减少积木块时,一种模型就变成了另一种模型,甚至相同的积木块也可以组合成不同模型。
(2)欣赏简洁优美的化学语言(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告诉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宏观现象进行描述,要从微观层面进行解释,还要用化学符号进行表征,化学语言简洁优美,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环节三:通过展示史实与应用,感受化学学科价值与魅力
展示从古至今,化学史上的重大成就,让学生体会,如果没有化学家研制出的化肥和农药,全球粮食产量将要减半;如果没有化学家研制出的抗生素等药品,人类的平均寿命将缩短25年;如果没有化学家研制出的各种新型材料,人类文明的进步将举步维艰。
3. 绪言课的教学中应渗透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以化学基本观念为线索,将化学的基本观念渗透在教学中。在绪言课实例中,始终以铁粉为主线,在学生通过实验获得学习体验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通过认识铁粉的性质及其变化,让学生明确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转化,渗透化学转化观、能量观;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体验、搭建模型等手段,让学生体会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认识活动,渗透实验观、微粒观、科学本质观;最终通过对铁粉生锈原理的认识和分析,让学生明白化学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渗透化学的价值观、STS教育。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将三维目标精心提炼与整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能力与品格的形成即是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3],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4. 实验是让学生体会化学基本观念的有效途径
实验是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良好平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载体,而教师在实验设置中,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的落实,过于集中论证结果,体系的变化过程往往被忽略,这也是导致学生逐渐对实验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
例如,前文提到的实验要从“暖宝宝”中分离出铁粉,可提醒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怎么分离?使用磁铁的具体操作细节?如果直接用磁铁吸引,会发现铁粉很难从磁铁上分离下来,要用包上塑料袋(或滤纸)的磁铁吸引,然后小心收拢塑料袋(或滤纸),移开磁铁,就能很好地将铁粉与磁铁分开。二是为什么要分离?要让学生明白,要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要获得尽可能纯净的物质,这种理念在后面的教学中也会涉及。
5. 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价值
通过前文的实例,请学生根据“空气是导致铁生锈”的认识,列举生活中铁制品的防锈措施,体会其中的防锈原理,用鲜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一直以来,化学学科饱受误读,被当作是污染、危害的代名词。通过列举古代、近代的典型化学史实,播放现代化学在高科技材料上的应用视频,让学生感受化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们认识到:“科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4],而具体打开哪一扇门,决定于拿着这把钥匙的人的素养!
摘要:九年级化学绪言课对于学生学好化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当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几种典型课型,并对这些典型课型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较深层次的剖析,对九年级化学绪言课的核心要义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绪言课,教学现状,功能价值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的“二次开发”:涵义和本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5(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余文森.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
九年级化学教学 篇9
一、探究性化学知识的积累
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单质、氧化物性质的研究性学习,如对氧气、氢气,主要考虑氧气的助燃性、氧化性和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对单质碳的学习,一般从木炭的颜色、状态、吸咐性以及可燃性、还原性等角度考虑。对金属铁的探究,一般从它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及生成物氢气的可燃性、亚铁盐溶液的颜色等方面考虑。对金属铜的探究,主要考虑铜的颜色;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铜绿;在氧气中燃烧能够得到氧化亚铜、氧化铜;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置换反应;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猜想是氧气还是二氧化硫气体,并通过生成气体的性质进行探究;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的氮的氧化物等。对氧化亚铁、氧化铁、氧化铜等物质的探究,主要考虑它们的颜色以及与盐酸、稀硫酸、硝酸反应生成物溶液的颜色进行探究性教学。
如右图,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选择红磷作为固体反应物, 它们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 利用过量的红磷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生成新的固体物质, 使密闭容器内空气体积减小 (减小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 , 气体的压强减小, 引起水面变化, 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这一实验中, 选择不同的药品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现象,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能否使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减小, 气体压强变小。假如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 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 但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会弥补所消耗的氧气体积, 反应前后广口瓶内气体压强并无明显的变化, 因此, 烧杯中的水不会倒吸到广口瓶内, 实验就会失败。
二、探究性思维方式的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操作及装置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以训练和巩固应该掌握的化学知识。在研究实验现象时,常见的化学反应比较容易理解,如对碳而言与盐酸、稀硫酸不发生反应,就说明黑色固体不溶解,它的氧化产物有两种,一种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种可以进一步燃烧,并观察到蓝色火焰;对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不是如书本所述为准确的2∶1,氧气的体积总是偏小,通常解释为氧气具有微溶性,而实际水电解未生成氧气前氧元素还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了消耗,这方面知识虽超出了初中课本知识的范围,但要升华学生的知识,就必须深入探究,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对初中生少见、富有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如对铜是否能与浓硫酸反应,如果反应后能生成气体,气体是氢气、氧气、二氧化硫还是三氧化硫?这样,从生成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角度来考虑问题,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再如,某班同学,通过上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实验总是有误差,他们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后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同学们产生了各种猜想:甲同学可能是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也可能是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乙同学可能是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也可能是因为他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他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教师要引导、训练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进行推断。在上例中,关键看操作的结果是导致密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变大还是减小,通过分析,学生们的想法就得到了证实,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同时,学生的探究热情也得以激发。
三、探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又服务于生活。为了生活而学好化学,是化学新课程体现的重要理念之一。九年级化学教材有许多新情景材料的探究习题,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性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树立起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广泛联系起来的意识,使之学会从化学的视角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达到学以致用。如家庭小实验,可以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实验,从问题提出、方案设计、资料查阅、替代药品和仪器收集、现象观察与记录、结论与分析等全过程都是学生的个人行为,由此,他们摆脱了课堂教学的约束,通过全家总动员,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印象也更加深刻,这就有利于逐步培养其良好的探究性学习习惯。
九年级化学教学 篇10
1. 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中, 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这一课程目标维度包含了四方面内容, 概括起来就是通过探究活动,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过程紧密结合, 融为一体, 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学会学习, 进行科学探究并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进而培养与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事实上, 一次学生充分投入且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过程或实验, 其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过程及方法。
2. 努力创设学习情景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 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 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情景素材, 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 展开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除选用新课程标准中提供的学习情景素材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和开发一些新的学习素材, 可以采用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景。
3. 进一步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 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实验形式,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在实验教学中, 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 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 突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化学新课程要求我们让学生明白化学是一门真实、有用的学科, 与社会多方面的需要有关。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 知道日常生产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物质, 认识研究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 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 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 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学习, 使九年级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观点, 为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5. 给学生充足发展的空间
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总怕学生不会做实验, 让学生做实验耽误时间, 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事实证明, 这些想法是错误的。新课程标准说得很明白:“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转变观念, 充分信任学生, 在实验教学中把实验还给学生, 给学生充足的发展时间和空间。例如, 在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 我当时设计了金属 (锌、铁、镁) 与稀硫酸的反应、生成气体的检验、氢气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设计、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的实验, 当时有老师就担心, 让学生完成这么多实验, 课堂时间肯定不够。而当我在课堂上实施起来却发现, 这些实验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还留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他们谈感想, 课堂效果极佳。因此说, 化学实验教学一定要充分信任学生, 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6. 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 要求教师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九年级化学教师, 每年都教毕业班, 面对高中招生考试挑战、学校教学业绩考评, 心理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绝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风光和轻松, 但教师的身份又让我们别无选择。我校化学老师工作之余做得最多的, 就是根据我校情况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得与失, 通过参加说课、听课、上课、评课等教研活动, 认真进行教学反思。
总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坚持科学探究, 联系生活实际,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不断地自我反思, 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思考、接受、主动参与并掌握知识,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摘要: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 它既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又是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生活中体验与不断升华的过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那种单独依靠增加课时数来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显然违背了教学规律,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根据化学本身的特点, 在课堂中要效率, 求质量。
九年级化学教学 篇11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习题教学;科学性
在实施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教师们的观念转变,心理转型显得尤其紧迫,选择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思索寻找适合本班学生更新教学手段,才能适应本班学生的发展。教学中我发现,一方面是新教材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形式及考查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命题思路正在努力体现义务教育新课程的要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发生事件和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大量出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常以给予信息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而另一方面,还有部分老师以一种旧教材思维和方法对待新教材的形势,用“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等低效和枯燥的教学方法,浪费了学生大量学习时间,而使学生难以适应新教材灵活多样的试题的需要,死记硬背在初三可能提高化学成绩,但不利于学生的能力的提高和以后对化学的学习。因此,我认为九年级化学习题教学一定要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恰当地选择习题、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讲解习题,把习题类型有目的归纳和分类。针对每一类型的题型教会学生怎样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求知与兴趣、实践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一、如何科学地选择习题
要做到合理科学地选择习题,老师就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课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的新变化,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以怎样的方式在试题中出现的。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习题的功能,才能准确把握习题的方向,才能做到试题内容、题型、难度、题量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使习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应选择那些课本中的重点知识,那些易暴露学生问题、能开阔学生视野、与生活联系紧密、注重知识应用的题目。我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习题时常考虑以下原则:
1.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
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师要筛选一些科学的、重要的、与教材、中考题型贴切的、难度适中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题海战术,建议习题也要“少吃多餐”,每天学生的作业量有一定的限度。要明确习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注重习题的科学性,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必须事实求实,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的态度,是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老师选择的习题,一定要强调科学性,不能有知识性的错误,要做到语言准确,叙述严密。有的老师事先没有审阅就让学生去做那些错误百出的习题,只能是误人子弟。
3.注重习题的导向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初中学生是初次学习化学,就像小学生刚学数学一样,化学知识的积累非常有限。因此,老师给学生的习题一定要重视基础,要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锻炼分析簡单化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常识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为难学生为目的、以会出难题为光荣。习题要面向全体,不出偏题、难题、怪题,不出那些模棱两可、争论较大的边缘题。
4.注重习题的创新性,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新课标和新教材与原教材和教学大纲相比较,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难度,但相应强化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分析近年中考试题就不难发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健康,生产安全与食品安全等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中考试题的导向性是明确的,老师在选择习题时就要符合这种变化趋势,平时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的习题,有意识地加强练习。
5.注重习题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完成习题
每个班级的学生,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习题的难度要分层次,习题的题量要适中,且在完成的时间、数量上不搞“一刀切”,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都能体念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逐步实现由“懂得”到“会做”,由“会做”到“会学”。
二、如何灵活、有效地讲解习题
精心选择了好的习题,还只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利用习题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更是需要老师用心思考的问题。教师常常利用习题教学来巩固和检查学生所学的知识,更能从培养学生的能力的出发,让学生拓展思维,让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评价、会质疑、会反思。他们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魅力。
就我个人的体会是:试题不宜过难,应当面向大多数学生。讲解习题之前首先要非常熟悉试题的目的所在,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要将知识前后连贯,搞清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形成知识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做到心中有数,讲解时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要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简单训练,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和知识的整体联系上,放在总结归纳题型、解题规律、寻找解题突破口上。
讲解习题可以有多种方法,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在重视基础题的同时,还要讲解一些开放性习题。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究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有如多题同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归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此方法,可以节约大量学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进行自我评价,再请学生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无论用什么方法,讲解习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辨、质疑的时间,某些实验题应该让学生去动手探究,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科学的方法。对学生习题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或典型的错误,教师要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矫正学生在审题、理解、推理等方面的失误,教会学生会读题会从多角度分析题意,培养他们规范作答的良好习惯。我要求每个学生对讲过的试题进行反思,对在化学考试、练习、提问等方面的易错题,错误原因及改正措施等有所记载,为学生在复习巩固时提供了方便,避免做雷同的习题,犯相同的错误,从而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遇到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学方法和手段也要因人施教,多分析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出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最好方法。
九年级化学教学 篇12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有效学习,情境创设,思维导图,自主学习
在这几年里,我们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而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是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我们以往的教学是让学生知道知识而已, 而有效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有效学习是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主动地、有效地运用认知策略和方法重构经验,促进知识的结构化、整合性与有意义联结,在提高认知水平的同时,提高知识迁移和应用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在一年的教学里,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还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有效性。 有效学习的方式有好多种,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 操作性学习等。 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并没有说哪一节课采用一种学习模式整体贯穿,而是我们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学习模式,也就是在一堂课里,我们能够呈 现几种的 学习模式 ,既有合作,也有探究、反思等。我们在教学中进行有效学习的策略有下列几种。
一、培养反思性,进行反思性学习
让学生学会反思, 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去反思为什么是这样的。 在刚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在《 氧气》 这一部分很容易就让学生入手学会反思。 演示“ 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后,引导学生反思“ 都是在和氧气在反应,为什么现象会不一样? ”从而发现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 还可以从这几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入手,引导学生反思“ 物质在什么条件下会燃烧? ” 这样就为第七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和降低难度。 不要觉得这样的问题太简单,它是让我们的学生有了反思的意识。 比如,到了第十单元的《 酸和碱究竟发生了什么反应》 中,针对课本上的中和反应实验,学生自然而然提出“ 为什么要用无色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行不行? p H试纸行不行? ”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获得新的认知、新的经验。
学生要学会对学习结果的反思。 现阶段,我们学生的学习结果大都以考试成绩来体现,学生就要对试卷进行卷面分析。 我们让学生先对自己的错题进行逐个分析、改正,找出这道题中涉及的知识点,哪些掌握了,哪些还不会。 然后对影响考试的客观因素整体分析,明确以后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事项。
二、进行问题化情境创设,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进行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 为学生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学习内容进行展示。 例如,在《 爱护水资源》 的教学中,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世界上水污染和水资源缺乏的图片资料,图片上的景象直接会刺激到学生的视觉及心理,引起学生对此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学生利用课本内容及教师发放的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问题化的情境创设可以在整堂课上,使学生一直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 在创设问题化的情境时,要把我们这节课的目标分解明确,让学生明白我们这节课要干什么。 例如,在“ 粗盐提纯”的实验课中,我们没有粗盐,就直接在精盐中放入泥沙,告诉学生,这节课中他们的任务就是如何从这样的盐中分离出精盐。 如此一来,学生就对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
三、进行知识建构
现在,信息技术经常来辅助我们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最优化的学习空间。 我经常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预习课程内容, 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在互联网上进行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 这样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比如,就有学生预习完后提出问题“ 电解金属氧化物也能得到氧气,这个方法能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能制取氧气的物质很多, 为什么在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 ”无形中开阔了学生看待问题的视野。
在我们中考复习的阶段,学生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绘制成总结性思维导图。 一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可看出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找出薄弱地方,加强辅导;另一方面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再一次把化学知识在头脑中构建了一遍, 加强了对知识的巩固。
四、自主学习,体现三维目标
【九年级化学教学】推荐阅读:
九年级化学教学反06-07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10-03
九年级化学习题课教学06-27
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07-07
九年级化学上期教学计划12-16
九年级化学科目教学计划10-22
九年级化学教学经验交流12-30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12-17
九年级化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08-13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教学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