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2024-10-04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精选12篇)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篇1

摘要:<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生活经验在儿童学习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从儿童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有效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富有特征的儿童现实生活,去感受、体验、提升,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内在的、多维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生活经验在儿童学习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从儿童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有效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富有特征的儿童现实生活,去感受、体验、提升,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内在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是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终极目标。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品德与生活教师,应着力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儿童在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生活态度和认知能力。

一、深研教材,创设符合儿童生活经验的教学活动

(一)在儿童生活经验中寻找教学资源

新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一改过去“事例”加“道理”的陈旧、说教式的旧貌,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用以引发学生自身相关的生活经验,教师通过创设回归生活的教学活动,极其自然地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从而达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目的。作为一名称职的品生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品德与生活》教科书及其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进而从中寻找到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教学资源,为设计出符合儿童生活经验的教学活动创造条件。以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我爱我的身体”这一单元为例,我在钻研教材内容的时候,注意了与一年级教学内容的联系,知道了这一单元主要是围绕学生这一时期成长中最突出的问题——眼睛、牙齿、骨骼的保护,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等来设计教学内容的,因此,在课堂教学前,为了更加密切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把学生生活中真实的生活片段照下来在课堂展现,照片中有同学们用脏手揉眼睛的画面,有认真做眼保健操的画面,还有边吃饭边看书的画面,认真刷牙的画面等等,我还找来班上的学生录制了做眼保健操和如何正确刷牙的小微课,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一下子熟悉起来。对于爱护眼睛、保护牙齿和身体,每个学生都能说出几条,学生在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在主动探索和实践活动中,了解了身体的基本特征和身体主要部位的基本功能,通过辨析、判断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错误做法,认识到了爱护身体对我们生活、成长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成了单元教学目标。

(二)在儿童生活经验中设计教学活动

作为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的教师,在具体每一课的教学中,都应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来创设教学活动。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保护肠胃》一课,我根据儿童喜欢动画的生活经验,借助教材提供的生活案例,不仅用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了胃的形状和大小,同时出示了几种表情的胃:高兴的、伤心的。然后问学生:胃什么时候会高兴?什么时候会伤心呢?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前调查自己合理饮食和不合理饮食的体验,感悟到胃在什么情况下会很舒服、在什么情况下会不舒服,由此获得了保护胃的基本的健康常识。

二、利用儿童已有生活经验,探索课堂教学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的阶段,在此之前,他们已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努力调动儿童已有生活经验,来为自己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服务。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指导学生从多渠道多方面获取生活信息和生活经验,在获取的过程中,达到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的实现。上课之前,我通常都会给学生布置观察、调查任务,并且指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途径来完成任务:比如报纸、网络、电视、请教长辈、观察身边事物等等方式收集资料,经整理后有效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比如在教学《植物生长的秘密》一课时,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要想了解植物的一般生长过程就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因为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可以借助学生农村生活环境这一优势,所以我布置了这样的学生课前任务:“与自己父母一起播种并记录一种植物发芽的过程,了解它每天的生长情况”。接受任务后,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和帮助下,积极动手,认真观察,详细记录。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有的同学还把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画了下来。所以在课上,不用老师刻意去讲解,孩子们踊跃发言,通过图文结合,汇报自己课前的观察记录情况。这样,教师通过特定教学内容的引领,弥补了儿童生活经验不足的缺陷。

(二)教学内容情景生活化

注意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和人物故事进行教学,将品德与生活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切身经历和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逐步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例如在学习《做诚实的好孩子》这一单元时,我先播放了故事,让学生边欣赏《狼来了》的动画片,这个故事几乎每位同学都听过,很自然的就引发了学生有关诚实、不能说谎话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知道撒谎的危害,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说谎的原因,回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说过谎?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谎的?说谎后的心情怎么样?

(三)情景活动设计生活化

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强调学习情境必须生活化,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生活,获得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例如在《影子的探索》教学中,我模拟一个真实的生活的情境:用手电筒的光替代太阳,用电池替代阳光下的人或物。在这样一个儿童感兴趣又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启发学生从影子的颜色、形状、大小、方向、长短等几方面特点,进行观察和实验,孩子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在小组内积极探索、大胆实验,研究发现了影子的颜色是黑的、影子的形状跟所照射的物体的形状是一样、物体离光越近影子越大、物体离光越远影子越小等特点。

三、注重课堂的延伸,丰富儿童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经验,教师要通过布置相应的课后题或课后实践,把它们扩展、延伸到课堂之外,来丰富儿童的生活实践和生活经验。如在教学《影子的探索》一课,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活动,课堂上体验和探索出影子的特点,但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带来的快乐,我意味深长地说道:影子的特点远不止这些,课后只要你善于思考、仔细观察、动手实践,就一定会发现影子更多的秘密!同时我还留了这样的课后作业:你是否能让影子穿上彩色的衣服?利用课余时间我对这项课后作业进行检查,领着感兴趣的学生一起做小实验,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了这项作业,真正做到了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让课堂上的所悟所感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让孩子们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丰富了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篇2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二)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三)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二、基本理念

(一)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

(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或教育的手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四)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分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 自信、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

◆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 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 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 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 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健康、安全地生活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1.按时作息,做事用心。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热爱劳动,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4. 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卫生保健设施的作用,并能在成人指导下利用。

8.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9.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0.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1.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4.能在成人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积极向上

5.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6.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7.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诚实友爱

1.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2.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3.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爱护班级荣誉,关心和爱护同伴。

4.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乐于帮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爱护花草树木和动物。

遵守社会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6.初步认识规则和纪律的作用,遵守学校纪律。

7.爱护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

爱家乡、爱祖国

8.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9.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有初步的生态意识。

10.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

1.有好奇心,喜欢提问。

2.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动手、动脑

3.在自己的生活中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

4.能为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5.选择生活和学习用品时有自己的判断,不盲从。

6.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

7.学习用观察、比较、小实验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8.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9.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10.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篇3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养成勤于实践的习惯

新课程是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自然与社会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与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书本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结论与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在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在讲《播种春天》一课时,让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教材提示来互相交流播种的方法,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学生进行分小组实际操作。第六组播种的是向日葵的种子,爱动脑筋的学生竟好奇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播种向日葵时种子是头向下还是尾向下?”我并没有直接给答案,让全班学生互相讨论,他们各抒己见,这时我因势利导,让大家想办法,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对比实验,用不同的方法在花盆里播种,让学生在花盆上粘贴上标签,标明播种植物的名称,播种的日期、方法和姓名等。再以小组和个人为单位,轮流当好小园丁,以保证植物有效生长,我还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提醒学生每天注意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或形态,对植物进行观、闻、问、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十多天过去了,学生播下的种子都先后冒出了小芽,尤其是做向日葵发芽对比实验的第六组,他们也得出了结论:“无论是哪种播种方法,向日葵种子都能长出小芽。”现在向日葵长得比学生都高了,他们高兴极了,因为自己的亲身实践得出了科学结论。

每当我上课时,都让学生看着那些茁壮成长的小苖,说上一两句话,有的学生谈体会,有的竟也能作上小诗一首,有的谈小苗生长过程。播下一粒种子,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观察能力、管理能力,还可以形成生命意识。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提高学科教学的实效性

教材中的内容必然丰富,但有很多知识内容书中还是涉及很少。于是,我在充分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超越教材,开展富有生机的教学活动。如,教材中只有《感受春天》一课,所以,我在夏天、秋天和冬天到来时也会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生活小区,共同感受一年四季里动物、植物和人等各方面的不同变化。每一个季节里,我都会让学生认真画出一幅美丽的画,然后我把他们的画存在电脑里,制作成课件。在不同的季节里,上课时展示他们的作品,他们知道了不同时间事物的变化,更看到了自己的成就感,增长的知识,激发了兴趣。

三、优化评价机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低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有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我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评价”,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定和“协商研讨式”评定等评价方法,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并能与其他同学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在活动时,我把学生课堂上的交流和体会写成的活动感受、自编手抄,还粘贴、收集环保资料,把自我生活照片、书画作品以及一年的成长变化和不同奖励都装入成长记录袋中,定期让学生打开成长记录袋看自己的学习、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有时也让他们相互交流,看彼此之间的进步,再谈感受。在教学活动时,我还采用了学生自评、他评及家长评价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逐步学会评价。例如,我在讲“想一想、评一评”这节活动课时,采用了自评、他评及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效果非常好。

四、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

课堂激励性语言并不是多多益善,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于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出现了“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掌声鼓励”等进行评价,无论学生对问题回答得如何都会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很浮躁。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作用,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因而课堂上鼓掌不能滥用,也不能被动地去用,表扬要去伪存真。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不要被教材知识内容所束缚,大胆地采用求活、开放的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的。

让《品德与生活》课程回归生活 篇4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 给品德课一次改头换面的机会。它强调的是品德课“回归生活”仍以学习道德规范为主题, 但他倡导以学生生活的一些道德规范, 并让这些道德规范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因此良好品德只能在儿童生活过程之中而不能在生活之外形成。这就要求教师走品德课教学生活化之路, 让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一、情景模拟生活:

让学生获得体验。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 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救助和自救、交通安全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 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 让学生亲自去尝试, 去体验, 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 演技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之前, 我们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一样的人》, 讲的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 有些让人落泪的画面, 在学生眼里成了非常滑稽的搞笑, 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 在教学本课前, 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过的残疾人, 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 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 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 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地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 从中体会作为一个残疾人, 是多么不幸啊!

二、走进社会, 让学生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让学生走出学校, 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 以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扩展兴趣, 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也是《品德与生活》中应鼓励学生学习的。本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在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时, 我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社区、街道及校园的绿化区进行调查, 了解树木的管理生长情况, 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 进行组内分工, 一组同学负责采访提问, 二组同学负责被养护的花草树木, 三组同学负责记录养护的方法, 四组同学负责拟定意见, 五组同学负责聘请活动指导者。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合作, 用许多方法了解到小组所关心的问题, 找到了多种养花木的方法和知识, 并从中认识到花草树木对我们人类的功劳非常大, 是人类的好朋友。

三、情景再现

《品德与生活》课本都是以图文并茂的共同载体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教学时我借助于情景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高度注意, 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

四、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学生的品德形成, 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 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情况, 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进行实地勘察, 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规则的次数, 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 更深层次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 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

“问渠那得清如水,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 就是这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让课程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篇5

作 者:张承继日 期:2007-6-25 0:00:00

《品德与生活》(浙江教育出版社版)在我们曲沃国家级实验区实验一年来,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课改实验工作发展健康,运行良好。我们高兴地看到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品德与生活》的内涵在教师、学生身上焕发出新时代的气息,充实着教师、学生的精神世界。概括一下我们的做法是:

1.培训到位。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就邀请出版社的教材专家来我县做互动式培训,解决教师提出的疑难问题。我们坚定不移地执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我们看到教师有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工作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2.制度健全。为了切实搞好《品德与生活》这门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实验,为省级实验区及全国推开实验提供经验,我们力争使每一个实验细节都要做到位。为此,我们制定了:①备课制度。教师人人有教学计划,每课有教案,各乡镇教研室要配合县教研室定期检查。②培训制度。我们要求教师利用“5+1研训日”(5天上课周六研训)把《品德与生活》也例为一项内容。通过听讲座,看示范课、互动式培训,提高了教学质量。③听课制度。每位《品德与生活》课教师,每学期听《品德与生活》课不得少于4节,并写出听课心得体会。县教研员下乡听课不得少于40节。④论文、案例评选制度。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论文或案例或教学设计两篇。通过筛选优秀文章刊发在《曲沃课改实验通讯》上,特优秀的还向浙江教育出版社办的《实验通讯》推荐。⑤奖励制度。每年全县召开一次课改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奖励在课改实验中作出贡献的教师。

3.培训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新课程实验中,教师、教研员都没有现成的经验,为了使教师少走弯路,少出失误,我们在全县下乡听课中注重培养典型,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发现典型,重点培养;我们认为比较成熟的,给全县教师上示范课,这种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改实验是一项宏大的、复杂的工程,尽管我们的工作做得比较细,但是,还是发现一些问题;尽管是个别现象,但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品德与生活》课教师有如下6点担忧:

1.既然是活动型课程,那么活动就比较多一点;但校园小,势必影响其他班级的学习。例如有一位老师说:“我在上《品德与生活》时,设置了在校园探究的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在校园里交流、探究,可是有一个班的老师说真讨厌,影响别人上课。”

2.有的老师说:班级大,人数大,活动起来仅组织教学就叫人难以招架,别说搞什么有什么特色的活动了。

3.老师有时设置的情境,学生难以理解,常常会出现一些节外生枝的笑话。

4.校外活动时教师担心学生安全,在校园里又没有更大的空间和课程资源。

5.封闭式管理学校如何让家长配合,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学生两周才能和家长见一面,教师一学期都很难见到一次家长。家长、学生、教师之间沟通不便。

6.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学生校外活动很难,采集野花、野草十分不方便。农村学生在上学路上、放学路上就可以抓个小虫,捡个蜗牛,体验刮风下雨出门不方便的滋味,而在封闭式管理学校就难以做到。

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有:

1.有个别老师认为,《品德与生活》又不考试,上好上差没关系。

2.上《品德与生活》课就是让学生们“看看娃娃”、“画画娃娃”、“说说娃娃”。教师没有什

么可干的。《品德与生活》只不过是其他学科的一副“润滑剂”,让学生轻松一下就行了。

3.突击教学。包班教师平时侧重于语文、数学,一听来人检查,一节课就突击讲两课或一个单元。完全是应付差事。

4.问答式教学充斥课堂,师问生答,再问再答,问问答答,枯燥无味,不求创新,敷衍了事。

5.放任不管,任学生自己学。有的包班教师认为课程头绪多,干脆一学期不看一下书,只是让学生随便翻翻,美其名曰:让学生自主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没有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办法,而是认真地分析,寻找病因,对症下药。我们首先强烈地感到:《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呼唤新理念的指导。教师的观念是“本”,各项制度是“表”,既要表本兼治,又要有所侧重,关键是要从“本”上着手。于是我们从如下2个方面对教师进行了再学习、再培训。

1.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深刻体会每个细节的内涵。

《品德与生活》就是要“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方能体会到《品德与生活》学科的重要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追求。遵循《全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果教师能从这样的高度去认识,用新课程的新理念去指导课堂教学活动,那么教师会乐意把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在时间上也会恰到好处地去和学校其他活动或其他学科进行渗透,进行联结,从而不断地发展。关键是教师心中要有儿童的未来,为儿童的未来负责。

《品德与生活》在课程的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如果在小学低段给学生造成空白或盲点,会给以后的教学造成一定的损失和压力。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我们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和孩子们今后的成长息息相关,紧紧相联。

2.示范课典型引路,学科渗透巧妙融合。

我们曲沃农村小学占90%,包班老师多,如何解决好包班老师课多,备课任务重的问题,我们曾共同研究、反复思考过。我们在下乡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北辛村小学何红云老师在上《上超市》这一课时,很有特色,她能把《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艺术》都能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学生乐学,老师乐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从宽泛的角度去看,何红云老师这节《品德与生活》课,也可以叫语文课,还可以叫数学课,我们认为何红云老师为包班老师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课开创了一条很好的路子。

鉴于此,我们对包班老师也给予特殊的政策:写教案只要是能多学科、多课时地融合在一起,我们不但不认为是投机取巧,还认为是很有特色的教案。这就大大地解决了一些教师的思想顾虑,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通过培训,他们不认为包班是负担,反而认为是一种乐趣,是一种天赐的良机—便于教师自己全面成长和发展。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篇6

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评价。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体验性活动,这些活动是不能简单地用优良及格的等级评价的,因此,我主要是采用个人自悟式评价来进行。

比如:辽师版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规则》一课:

我在开课时和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看病”的体验活动,即选出两人在挂号处接待、两人当医生、两人划价、两人在取药处,其他同学当患者,不讲明具体的规则,让孩子们先体验(因为事先没有说明和强调,所以,学生必然就会秩序混乱。

体验结束后,请同学谈体会,反思自己刚才的做法,自然得出:如此看病,病人看不好病,心情差,医生工作也很不愉快。通过自悟反思,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个否定的评价,必然产生改变这种状况的心理。

后来在谈论游戏规则和课堂上、走廊里、操场上……规则后,教师通过“如果你做得比较好,就请你把要挺得直直的,对老师笑一笑。”的互动,使学生又一次在自悟中对自我行为进行了评价。

二、作业式评价

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手段之一,学生对于语数英学科的作业基本能很好完成,但对于这些小学科的作业往往不够重视,于是,我在设计作业内容方面精心推敲。对于一些以收集资料为主的作业可以采用粘贴形式,对于一些以知识为主的作业,则采用测试卷的形式,并按时批阅,对于一些制作性作业则采用作品上交的形式,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作业,给学生留有余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可画、可写。

如:在《国家大事我知道》一课,我通过评价学生搜集、粘贴伟人照片,记录新闻的作业情况,考察学生的积极参与情况;《走进春天》一课,我通过评价学生“我眼中的春天”图画作业,考察学生健康、愉快的、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三、参与式小组评价

如何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在以前的评价中往往受到忽视,相反却对活动的结果相当重视。小组活动的过程难以监控,结果常有出入。经常是对一个小组的评价很高,可是却有组员告状某某同学根本就什么也没干。为此,在进行小组评价时,我要求每个小组都要写“小组活动评价卡”。在评价卡上要明确地说明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参与情况及个人成果。这种评价方式的采用主要是要学生明白,一方面,我是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荣辱与我有关。另一方面,使学生懂得不劳无获的道理。即,即使你所在的小组取得了好成绩,可是如果你没有尽心参加活动,那这份荣誉就没有你的份。另外,也为教师进行小组活动的总评提供参考。如《好玩游戏自己编》一课,需要小组同学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创编游戏,小组评价活动评价表格如下:

当然,对于低年级学生,采用成长记录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是评价儿童成长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所以教师要在每学期注意在保管成长记录袋,充实各种资料上多多用心,才能使评价不流于形式。

谈《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 篇7

本课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开放”一词是与“封闭”相对应的。传统教学开放程度不够, 它偏重于从教材出发, 制订出一整套程序化的教学计划, 每一节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预先设想的教学内容, 地点一般为教室, 教学活动多以讲授为主, 教学评价注重结果, 并量化为分数。这种教学, 机械化、程式化, 缺乏灵活性与自由度,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缺乏情感体验, 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新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绝不是这样的课, 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 教学时间还是教学地点, 教学评价还是教学资源, 都是开放型的, 都在努力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 在学习活动中发展, 在发展中学习。下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谈谈我对《品德与生活》课开放性特征的理解:

一、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 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 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内容极为广泛, 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虽然, 我们教学时有相应的教材, 这些教材的设计从儿童生活出发, 选择了儿童生活中典型的事例、题材, 非常丰富多彩, 但我们要考虑到儿童的个性差异, 儿童生活的环境差异, 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捕捉儿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及时地把儿童生活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因此,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活动内容是开放的, 向儿童自身开放, 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 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活动主题可以由儿童自己发现或提出;可以由师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儿童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

二、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课程目标主要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各项活动来实现。可以说, 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 深切体验, 而非仅仅依*听讲来学习。

本课程经常采用的教学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这些活动形式多样, 充满儿童情趣, 愉悦儿童身心, 放飞儿童情思,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 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

同时,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 与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 如少先队活动、班级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三、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活动时间安排比较灵活机动, 根据活动主题, 与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课时完成, 也可持续几课时或更长的一段时间。这样, 就给老师捕捉课题, 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留有时空。同时, 一项主题活动的开展, 可以有课前准备阶段, 也可以有课后延伸活动, 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本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因此, 我们应该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框, 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观察, 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 到社会上去调查了解。总之, 只要是教学活动的需要, 哪里都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课程。这一课堂具有广阔的空间, 是开放的课堂, 流动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人员安排也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打破了老师包教的模式, 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 可以由家长支持参与, 可以由社会各界的帮助, 形成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交往互动的热闹的课堂。

四、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功能上发生着根本性转变。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儿童成长与进步,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因此, 它关注每位学生的活动过程, 重视儿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重过程胜于重结论。或许, 在某项活动中, 儿童花费了许多精力, 到最后却并没有什么结果, 但在活动过程中, 他却学到了许多相关知识, 增长了才干, 锻炼了意志, 有了深刻的体验, 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的回报, 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随着评价功能的转变, 评价的方法也随之改变。本课程的评价可以采用灵活多样、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它多以描述和记录为主, 真实、细致地再现学生活动、发展的过程, 如:评语、访谈、成长资料袋、儿童作品分析、情景测验、观察等。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篇8

笔者曾对本校教师进行调查, 采用直觉定位法, 请教师就他们在上学期对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学科的评价的实效性进行价值判断。结果发现, 绝大多数教师的评价介于不满意至一般之间。而且从他们的座谈中发现, 他们对学生的评价仅仅限于知识、理解和技能层面, 很少涉及学生的行为习惯, 更没有情感态度和思考力方面的评价。

学力的“冰山模型”清楚地告诉我们学力的概念。假如有一座冰山, 浮在水面上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这个浮出水面的可见部分就是知识、理解和技能, 这是基础性学力。而隐藏于下的不可见部分是支撑浮出部分的基础, 这就是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和行为, 这是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学力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学力标准,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活动, 即测定和诊断学生是否达到目标及达到目标的程度。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 (讨论稿) 》指出: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强调评价指标多元化,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新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它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全面评价, 要求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二、原思想品德学科学生学力评价中的主要问题

现行的学业评价存在严重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在评价范围上, 重认知领域的评价, 轻情感、行为操作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 重总结性评价, 轻日常性、阶段性即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主体上, 重他人评价, 轻自我评价;在评价基准上, 重绝对评价, 轻个体差异评价。长期以来, 对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评价大多限于书面答卷, 重知轻行的评价方式, 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条文, 长此以往, 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就会弱化。

三、《品德与生活》学力评价的新探索和实践

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并非从零开始。国内外在品德方面已有不少经验可以借鉴, 如国外有用发“优点单”法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用“档案袋”法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还有“反体系、个性化的评价”无等级激励性评价”等等。国内则有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等, 它融学校、社区、家庭评价为一体, 注意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相互衔接, 方法多样, 重在激励, 是一种符合低、中、高年级不同年龄段学生需要的新型评价模式。

我们在参考国内外经验和本校思想品德课评价改革的实践经验基础上, 设计并初步实施了新课程的学力评价方案。现以《品德与生活》为例作以下介绍:

我们将学生学力评价与争章活动结合起来,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信息章、手工章、孝敬章、小岗位章、进步章等, 并将相关内容加以综合。如“信息章”的内容是: (1) 经常向家人介绍学校的相关情况; (2) 收集学习需要的信息; (3) 收听收看新闻并进行交流。评价要求分三个等级:能够坚持, 态度认真并且经常进行交流;基本坚持, 态度较认真且能够交流;很少收集, 态度不够认真且很少进行交流。

除了争章评价外, 我们再辅以“学习单”评价法 (类似国外的“档案袋”评价法) 。如第一单元就采用了“学习单”的评价法, 教师明确了单元的评价重点后, 可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或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但在活动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各种“记录”, 这种记录就称为“学习单”。例如, 《你快乐, 我快乐》中的学习单是这么设计的:评价目标:让学生体验丰富的集体生活, 初步了解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关心帮助同学。评价要点: (1) 学习、尝试与伙伴交往的不同形式; (2) 用自己的方式关心帮助小伙伴。今天, 你帮助小朋友了吗?每做一件帮助小伙伴的事, 就给花环上的一朵花涂上颜色, 学期结束时, 同学将会把这个美丽的花环献给你。

小伙伴给我带来快乐, 我要画张美丽的图画送给他 (她) 。

它可以由教师设计或师生共同设计, 并根据具体活动要求在活动前、中、后各个环节自由穿插。在完成单元学习或学期结束时, 教师对学习单加以汇总整理, 加上其他学科的特色记录 (如优秀作业、创作, 对个人有意义的试卷、录音、录像及学科竞赛奖状、奖章等) , 就形成了一份富有学生个人特色的“学习成长记录袋”。它可以生动地反映该学生的成长历程。这套评价方案, 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发展。

四、品德与生活学力评价的特点

1.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是指评价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素质评价。它很好地整合了新教材内容与低年级雏鹰争章活动的内容。另外, 它对新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 打破了单元的界限, 注意评价内容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另一方面, 还增设了信息章和个性章。这是教材之外扩展的部分。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 为做到幼小衔接, 我们对一年级的信息章提出了具体要求: (1) 学会收集信息;收集的信息可以是国际、国内、生活中、校园内的, 也可以是听到的、摘要的、网上下载的。 (2) 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收集的新闻。学生通过争取信息章, 不仅学会关心国内外时事, 学会关心周围事物, 而且知识得到了扩展, 丰富了学习的途径, 培养了对信息的敏感能力, 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

个性章设置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让亮点闪耀;二是给学生一个弥补错误的机会;三是鼓励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有一次, 大家一致认为小王同学家务劳动考核不合格。因为家长反映他在家里什么也不会干, 书包也要父母整理。可是, 该同学不服气, 他说, “我虽然在家不干活, 但我经常唱歌给爸爸妈妈听, 让他们解除一天工作的疲劳。我想, 这也是一种服务, 我也能合格, 也能得章。”小组成员听后, 觉得很有道理, 商量之下, 作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他的家务劳动章下次再考核, 今天给他一个个性章, 并希望他以后学做家务, 争取家务劳动得到好成绩。一个月后, 这个同学家务劳动果然得了优秀。

由此可见, 信息章和个性章的设置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有助于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和生活、学会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2. 评价形式的针对性

我们制订了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小学生成长记录册》, 不仅让教师明确本学期的评价方案, 具体科目的评价目标、评价要点和评价参考形式, 而且针对学生特点, 评价形式注重儿童化、情趣化。

3. 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这是指评价伴随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目标、准备、过程、结果。评价不仅注重结果, 更加注重过程, 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形成性评价。如《我们的班级》的评价设计为: (1) 画一画你的小岗位; (2) 一个月后, 请你评一评自己做得怎么样; (3) 学期结束前, 小组同学相互评一评。4.

4. 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是同学、老师、家长, 还可以是自己。实践证明,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是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提高他们的综合教育能力就必须注重学校开放和社会参与。学校要创设条件和机会, 使家庭、社区积极参与学生的评估, 关心学生的发展。根据一年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 我们在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的同时尤其注重家长的评价。

5. 评价方法多样化

要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们发动学生一起讨论, 共同参与, 共同制订章名以及过程性评价的载体。如:采用金、银、铜章、小小幼苗、三色花;明确色彩、线条的区别;采用花瓣得多少;今天的丑小鸭, 明天的天鹅等加以区分。根据争章要求及争章情况, 对学生完成的具体情况给予量化的可能性。当然, 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主要采用相对模糊的量化。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篇9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强调:依据生活而教育, 培养活生生的人。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必须融入学生的生活。毕竟, 生活是德育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说,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是一种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知识教育于一体, 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它以社会为背景, 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 引导学生主动体验社会生活, 获得丰富的社会经验, 发展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 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因此, 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

如何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迫切关心的问题。为此, 我结合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谈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为了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融入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 使学生感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走进了课堂。终归,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依托课堂, 更要尽力把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 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 选择学生刚刚经历的50周年校庆。导入时, 我选取50周年校庆时的几个精彩片断, 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令学生神往。当录像结束时, 学生还沉浸在热烈的气氛中, 这时我提问:“哪些同学参加了50周年校庆的演出?还有许多50周年校庆的参与者是舞台上看不到的, 你们知道是谁吗?”通过图片展示, 学生意识到:学校的教职员工、观看演出的领导、校友等都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时, 我继续追问:“大家为什么积极参与校庆活动?当看到校庆的录像和图片时, 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假如只有一部分人参与, 这台节目会怎样?”当学生意识到集体活动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参与时, 教师适时进行总结, 把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到一定高度:校庆活动之所以成功, 离不开大家的参与, 正因为大家的参与, 才分享到成功的喜悦。

2. 教学方式生活化

(1)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 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体验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的社会背景和生活空间, 强调学生的亲身感受, 强调教师的实践组织。

例如在教学“家人的爱”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是:知道长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了解长辈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和培育的苦心, 感受长辈给予孩子的关爱。为了让学生体验母亲的不易, 我精心设计了体验行动。早晨到校后, 我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书包背在身体前面, 用一天时间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感受, 称为“背包行动”。学生一开始非常兴奋, 觉得很好玩, 等到下午思想品德课汇报感受时, 学生终于体会出“背包行动”的真正意图:母亲十月怀胎真不容易, 孩子应该体谅父母, 感谢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2) 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 即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而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内容时, 我创设情境:“每天上学时, 交通状况如何?碰到堵车时, 心情怎样?”学生表示:“城市道路非常拥堵, 特别是每天早晨上学时, 学校门口拥堵严重, 耽误很多时间。”随后, 我播放一段录像。学生从屏幕上看到:每天早晨, 在学校门口, 家长开车送孩子, 汽车蜂拥而至, 随便停靠、调头, 以致交通拥堵。接着, 我出示提前准备好的资料, 帮助学生了解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和交通事故酿成的惨剧。创设这样的情境, 旨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 即教师在课上合理地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 树立自信。

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这一内容时, 为了使教学实例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学设计中, 我想到学校再过几天就要开运动会的事。于是, 我将教学内容中的三个环节“我们可以做什么”“自己管理自己”“参与无极限”与即将举办的运动会联系起来, 从而将三个环节设计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既增强教学效果, 又把德育落到实处。在“参与无极限”这一环节中, 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如果运动会那天, 我们班获得全校第一名, 你们会怎样?如果因为某个同学没有发挥好, 影响了全班的成绩, 你们会怎么做?你们想对那个没有发挥好的同学说什么?如果你看到有两个同学在背后指责和议论那个影响全班成绩的学生, 你会怎样做?”就这样,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得出最终的结论:管这样的“闲事”是参与集体事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能够主动化解一些矛盾。为集体的事着想, 这也是一种参与。

3. 教学延展生活化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整合多种资源, 将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与课堂外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将课堂内的学习拓展到家庭, 拓展到社会,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明白道理, 丰富生活经验。

例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一内容时, 其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指导生活, 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二是树立环保意识, 具备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身边的环保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打造节水型社会”这一话题, 学生在课上了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 明确节水的重要性, 知晓节约用水的措施, 讨论目前学校、家庭浪费水的现象。为了将课内学习的知识拓展到课外, 我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课后的节水行动。第一小组:设计节水标志, 张贴在学校和社区的醒目位置, 以提醒大家树立节水意识。第二小组:专门就“废水如何再利用”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制作有关“节水小窍门”的宣传卡, 发放给社区居民。第三小组:各自回家与父母制订节水计划, 填写一周节水调查表, 完成后大家交流家庭节水的方法, 评选家庭中的“节水标兵”。当学生们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课外生活相结合时, 他们才能真正领会节水的重要性, 树立节水的意识, 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反思性

首先, 教师要注意选择真实的生活事例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如果学生认为老师选的教学内容不真实,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那么就达不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目的。其次, 教师要避免只关注课堂活动的外显状态。不能仅热衷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性, 而忽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最后, 应避免引入与学科教学无关的环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中, 不应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应回归生活 篇10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人文素质课程, 人文素质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累,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且真正的改变是意识的改变, 心灵深处的改变, 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日常生活既是学生锻炼学习的舞台, 也是人文素质课程最终的服务对象。

在现实社会中, 一个人诚实、关爱、谦让、勤劳等好的品德可以促进家庭和睦、朋友帮扶、邻里互敬、同事友爱, 处处体现出价值, 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好的品德的养成来自学生自身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因此,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课程内容回归生活, 道德品质和技能的培养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 当前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反映在教学内容上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 不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应当看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这种人文素养的课程, 不是简单教给学生几个知识点的问题, 不是简单记下来、背下来就万事大吉的事情。最终的教学目标是要让课堂知识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 当儿童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时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

黄修龙

2. 教学模式单调。

目前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还是限制在教室内进行, 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无法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也很难融入课堂, 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少, 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这种光靠教师的嘴和学生耳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学习变成被动地接受说教, 单纯地从书本上接受具体知识的方式, 无法满足课程回归生活的需要。

3. 教学实践缺乏。

小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当前的小学教育在活动课中普遍存在课时偏少, 活动方式单一等情况。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 这种现象尤其普遍, 要么是开设的活动课不足, 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么是活动方式单一, 活动内容单一且无指向性。

三、课程回归生活的措施

1. 结合日常生活需要, 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明确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目标, 明确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是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 学以致用, 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 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

因此, 无论是对教材的把握还是在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选择上, 都要既兼顾教材的指导作用, 又要做足够的课外扩展, 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教学方式方法。

2. 结合日常生活选择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尽可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足够的案例, 模拟情景进行教学。如, 在感恩教育方面, 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洗脚, 帮妈妈做家务等。在安全教育方面, 给学生播放一段学生放学后, 马路上拥堵的交通问题视频, 提示学生注意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增强安全意识。在道德教育方面, 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的故事, 或者通过播放视频资料, 让儿童懂得互相帮助, 要有爱心。

3.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做了很大的改进, 增加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 企图体现课程的情趣和童趣, 使教材内容更有血有肉。但结合儿童的情趣爱好, 这些资料是不够的, 毕竟展现给学生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频资料和音像资料, 弥补了平面教材的不足, 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处在发展中, 如果遇到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 可以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过程, 便于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解。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篇11

一、老师观念的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心理的导航者

过去,我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总是所谓的思品课堂教学三大步:1.弄清“是什么”;2.明白“为什么”;3.我们要“怎么做”。参加心理课题后,我明白教学过程最大的特点是抓住学生的心理,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在上《我的家乡》一课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事物,结果学生的偏食、挑食、贪婪和自私等行为特征都表现出来。有些学生一下子能选择十几种食物又吃不了,有些学生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油炸食物和肉类食物;而班里的民族同学,喜欢吃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的食物:糕点、抓饭、拉条子等,在配料上比较偏重孜然和洋葱。我抓住这一矛盾,让民汉学生合作讨论:这样吃好不好?民族特色的小吃好在哪里?还有没有不足。在我的引導下,大家总结出民族特色食品比如糕点、糖果含羊油比较多,不应多吃,容易发胖;馕这种食物常吃有助于保护胃;洋葱对预防高血压就有好处。孩子们在合作讨论中逐步领悟出偏食的坏处,学会科学饮食和文明用餐。

二、师生情感的交融——由单纯的“师生关系”变成活动中的合作者

回顾我过去的教学,总是以师长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主宰着课堂的一切活动。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我说你做,我问你答。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参加心理课题后我认识到:教师更应该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深入到学生之中。比如在上《欢乐家庭》我让学生画一幅“全家福”介绍自己的家庭。有的学生是通过画全家的属相来为我介绍他的家庭;有的学生则是通过画全家人喜欢吃的食物来介绍他的家庭等等。我也画了自己的全家幅和他们一起交流。此时的我不再是一个老师,而是成为了他们的朋友或是孩子王。我们彼此之间分享着这种家的幸福和快乐,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兴趣更浓,主动性体现更为突出。

三、教师教学的转变——由教学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过去在教学中,我往往更加重视结果,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现在的教学过程我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比如在上《参观二道桥市场》这一课时,我结合班上的特点——民族小朋友占各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发挥民族同学的不同优势,让他们当小导游,组成几个小组带大家去了解我们新疆民族的风情风貌。活动前,民族小朋友有的查资料;有的拉着父母先到二道桥市场去调查;有的则是向家长去了解。而汉族小朋友也不甘示弱,也找来了资料进行调查。活动的当天,民汉小伙伴们分成了小组去参观,把自己知道的,了解的知识向大家交流,有不懂的问题还向售货员叔叔阿姨请教,大家认真地做着记录。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收获颇多。

真的,参加了课题后,我看到了自己的变化,也看到了孩子变的爱学习,学习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面对新的挑战,我必须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改革 篇12

一、评价目标多维化

(1)知识与能力目标。这是教师们最为熟悉的教学内容,也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点。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知识教学仍然十分重要。正如《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以普及品德常识为基础, 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实践品德与生活教学仍然需要打好基础,否则其他教学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由此,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评价仍然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德与生活教学如果只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以及其中渗透的学习方法,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把 “过程与方法”纳入学习目标和考查范围,是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小学品德与生活《我们的衣食哪里来》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农业对我们生命及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尊重劳动者;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和初步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品德与生活的生命。学校品德与生活教育是一门以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追求美好社会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教育功能。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指出的:“在对一个人成功起作用的要素里,智商占20%,情商占80%。”

二、评价标准多样化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标准必须打破以往的唯一化,而实行多样化。课堂教学不是只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答案时的准确性和标准性,而是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纸笔测试出来的学科成绩不再是评价的唯一依据。 学生是否全程参与课堂学习;面对教师课堂提出的问题是否积极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面对教师课堂设计的讨论是否兴致勃勃地讨论并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在小组交流讨论时是否能积极协作学习,给予别人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是否能自觉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等,这些都可以进入课堂教学的评价范围。这样多样化的课堂评价标准将有利于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

三、评价方式差异化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要改变以往过分倚重定量的评价方法而忽视定性的评价手段。品德与生活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又要关注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评估。 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实行分层评价。教师应该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正如一位教师曾说过的: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应该允许差异的存在,承认差异的存在,并正视差异的存在。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难度控制在“让不同学生都能摘到桃,而且要跳起来后才能够摘到”这一水平上,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层次和角度解读课堂教学,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正如《教育学》中提倡的“因材施教”原则,即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与生活教学评价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至高无上的评价权利,学生也不再处于消极和被动的地位。评价主体多元化就是要改变教师权威的评价地位,积极倡导并推行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这种互动立体的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自评,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监控。重视学生自评,能有效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规划学习任务,确定学习发展方向。 通过小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纪律性和自觉性,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互评中使学生得以“扬长避短” 并“取长补短”。评价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了评价具有的导向、诊断、激励和促进功能。

上一篇:社会事业项目下一篇:结构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