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精选13篇)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 篇1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考虑问题,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一句话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我觉得这样的`课虽然看上去不是热热闹闹,然而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只有真正走向生活,才会使学生受到真教育。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 篇2
然而,近年来教材的重新编制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使初中思想品德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观念及教学手段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初中政治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任务,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思想品德“活”起来,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从思想上去接受,用心灵去感悟,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人格。为此,笔者在初中一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了初步的尝试。
一、注重思想品德课的“人文化”
1. 政治课堂人人平等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初中思想品德的人文性特征要求,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有人认为,人文课堂就是要使学生在人文的课堂中体验到平等、尊重、信任,同时受到激励、鼓舞和引导,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依据上述理论,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极力构建人文课堂,给学生平等的机会。政治课内容难度不大,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没有优劣之分,我在课堂教学中尽最大努力给学生创设平等的课堂氛围,无论是讨论发言还是活动,争取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从不偏向某个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平等中建立起充分的自信。
2. 成长记录袋
有学者提出,人文课堂的特征,其中有一点是: 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教师应用多种策略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保证学生以自己的节奏实现进步。依据这一观点,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成长记录袋,每上一节课后,都让学生填写自己的成长记录,作为课后作业,记录他们每一天、每一阶段的成长及收获,包括他们的思想、心灵、言行等,哪怕是学生的一句话,也能表明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我会及时为学生批阅,并用专门的时间为学生总结,与他们探讨,适时给予他们鼓励与肯定。这样,课后记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也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延续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学生走出课堂就放下书本,什么都忘了”的现象发生。记得在教学《珍爱生命》一课后,一位男同学写到: “今天我学会了为爸爸妈妈做饭,得到了他们的夸奖,我要坚持下去! ”这样看似简单的话语,我觉得比他多背会几道大题的学习效果要强得多。这样也更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看到思想品德课的引导作用,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3. 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汪允中说: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源,还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内容,对教科书进行拓展和延伸,既要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又要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社会,关注亲情、友情等真情,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实际,感悟种种人生哲理。这正适合初中一、二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同身受,自然而然地把深刻的人生哲理融于生活之中,学生会更加易于接受。如在《珍爱生命》一课的教学中,我借助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让学生在课前围绕我们本地水肥鱼美的月亮湖( 月亮泡野生鱼闻名全国) 展开调查,看这里有哪些鱼类资源和依湖而栖的其它生物,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哪些益处。通过调查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了“世界因生命而美丽”。
二、降低难度,贴近生活
刚刚迈入初中校门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幼稚的心灵逐渐走向成熟,正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还与成人有一定的偏差,一些理性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讲接受起来比较乏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降低难度,让所学内容尽量贴近他们的生活和行为,深入浅出,自然而然地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享受学习》一课时,没有生硬地让学生说出自己学习的乐趣,因为现在的孩子学习都非常累,即便是学习最好的学生,对学习也有厌倦情绪。我先对学生说: 人都要学习,就像人一生下来就要面临死亡一样平常。然后,从学生都喜欢的动画片和游戏入手,探讨其中的奥妙,让学生认识到不学习什么都做不了,就更不用说实现什么远大理想了。学生意识到了学习也像动画片和游戏一样,兴趣都是靠培养的。这就比生硬地讲解学习的乐趣要容易得多。
三、尝试新的评价方式
以往的政治课教学评价,都是凭一张试卷定好坏。期中、期末两次考试,答多少分就是多少分,最终记入学生的期末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体现初中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更无法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导致了教学和生活“两层皮”的现象产生: 学生上课学一套,下课做一套; 上课文质彬彬,下课脏话满口的现象时有发生。
我把学生的期末成绩分成两部分: 期末试卷成绩占一定的比例,日常的品行表现点一定的比例,综合起来算学生的期末成绩。其中品行表现一部分以成长记录为依据,另一部分来源于家长和学生的监督,平时设有监督机制,学生分组,每组之间都有相互监督和记录,定期汇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也让思想品德课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地发挥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让品德教育真正走进生活 篇3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生活实际着手,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行动,使品德教育离孩子“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使品德教育真正走进生活。
一、靠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主动体验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境和错误的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幸福的同时,达到促进其主体性充分、自由地发展的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未达到的既定目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儿童的情感易于被激发,且儿童一旦有情感参与,他们的体验会更生动、更丰富、更深刻”。因此,品德课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向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体验真实的情感。以学生情,以情促行。
在教学实践中要利用角色扮演、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内化。
例如《在餐桌上》,让学生明辨了在餐桌上什么是文明的行为,什么是不文明的行为后,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把就餐的文明行为表现出来。陶行知曾说过:“非得给学生机会训练其道德行为不可。”“小表演”这一训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了平时的生活情境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它符合道德行为必须加以训练的规律。再如《拉拉手交朋友》,教材只提供了一幅师生共同游戏的情景图和歌曲《找朋友》,教学时可拓宽思路,组织学生室外唱游,做“找朋友”“丢手绢”等多种学生喜爱的游戏,让学生体验与同学、老师在一起的和谐、愉悦,培养其与人交往、主动交友的意愿与情感,初步塑造健康的人格与生活情趣。
二、细化生活——抓住生活细节,深入感受体验
过去的思想品德课以树立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则以故事为载体,以正面教育为基本方式,过分强调品德教育的认知要求,过分关注教材,对学生进行大道理的说教,因而忽视了低年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课程目标发生了根本改变。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目标要求。教学实践中,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例如,《我是家中小成员》的一个案例,教者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在家长从旁指导下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当然,如果只选择一两件也行,如跟父母去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感受,再想想自己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择菜时最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教者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三、夯实生活——实际参与活动,内化道德品质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性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們的品德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可见,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架设一条无形的桥梁。在每学完一课后,抓好课后实践,切实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让品德教育在实践中提升,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例如学习《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后,组织好学生的课后延伸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实践中感受父母关爱的幸福,懂得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但有时候学生的一些认识在生活中也会遭受挫折,例如,品德课上了解了花草树木给人类带来的作用,认识到了爱护花草树木的重要性。可在现实社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随手摘花、践踏草坪、攀折树枝等不良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
总之,生活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只有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才能真正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才能使品德教育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爱的、可信的生活课程,才能教育出一批批健康成长的孩子。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2.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3.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社区的大致位置。走访社区中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
2.难点:每个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某个社区的示意图图例。
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和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空白的社区区域图。
2.学生准备:考察所在的社区,走访社区干部、社区老人。查找《地名志》。社区设施小卡片。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了解学生所在社区的大致位置、大小和环境。
走访身边的人,了解他们对社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二、教学过程:
(一)学画示意图
了解社区有的一些配套设施。(教师出示示意图)
“这是一个社区的示意图,你能看明白吗?你能根据这张图画告诉我们这个社区都有些什么地方吗?”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列举:学校、居住楼、公园等等)学习画示意图的方法
“今天我们也要来学习如何画一张咱们社区的示意图。”
(1)先确定社区的大致范围。(2)画出社区里的小路。
(3)用不同的颜色,按一定的比例画出社区内主要建筑的位置。(4)先在图上标示,再在旁边注出单位建筑等名称。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同社区的同学交流
“咱们很多同学都是住在同一个社区里的,现在请你们拿着自己的示意图和他们交流交流,看看还有那些地方需要修改。”(学生交流,教师选出每组优秀的作品。)请画的好的同学将示意图展示
(1)展示
“请你现在充当一名解说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社区。”
(2)点评
“你能说说这位同学的示意图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哪些地方是还需要改进的,怎么改吗?” 小结
“同学们都画的很好,课后你们可以拿着示意图,与社区中的示意图比对一下,把你的图画的更完美一些。”
(二)了解身边的人 教师举例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对咱们的社区有很多的贡献,即便是社区中的一位普通居民,也在为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老师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人。”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讲述一个对社区有贡献的人的事情,比如:社区干部等。)学生说说
“下面请你说说你了解到的对社区有贡献的人。” 谈谈体会
“当你了解了这些人,同时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之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以适当地交流之后在做回答)
(三)总结
“是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应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只是捡起一张废纸。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不应恶小而为之,不应善小而不为’,社区是我家,我爱我家,人人有责。”
(四)课后作业
1、了解社区的历史遗迹。
2、设计你心目中的社区。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了解社区里的历史遗迹、古迹,历史名人。
2、描绘社区的明天,让学生坚信社区的明天会更好激发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社区的自豪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区的今天是美好的,社区的历史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你知道咱们社区有哪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吗?”
(二)了解社区的相关历史 历史遗迹 历史名人
(由于客观原因,该问题可以延伸为列举一些家乡杭州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
(三)设计理想的社区
“咱们是社区很美,但是你会发现社区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完善,如:有人提出社区要开办‘社区学院’,有人提出社区应该有自己的‘社区食堂’,还有人提出要有完善的‘照顾服务’„„当然,这些都是大人们的想法,那你心中理想的社区是什么样的呢?” 人小组讨论
“社区应该有些什么配套设施,哪些是你们觉得特别需要的。” 反馈
“你觉得些设施是必须要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哪些是为咱们设计的。”(全班制定出一份最满意的计划。)根据黑板上的计划画出图纸
“请你试着把一些设施合理地安排上去,如:医院、学校、活动室„„” “不要忘记小路与周围的环境、绿化等” 学生画示意图,教师适当地给一些意见。
(注:教师不能过多地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评选最佳设计图
(1)学生展示,并进行介绍。
(包括:设计的特色,设计的意图等等)(2)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四)总结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5
我在内容的处理上,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初步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新词汇变迁——小组活动来认识社会的发展,接着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认识社会的意义,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其次为了突破重难点,对社会复杂性、从众心理这两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案例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优点:
1、教学设计别具新意,在重难点的处理上采用情境教学法,材料教学法,贴合学生生活实际,水到渠成。
2、自主学习与小组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的引导比较准确到位,课堂气氛民主和谐。
4、教师语言幽默诙谐,知识的呈现方式多样,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5、教师思路明确,板书合理。
不足:
1、关于学生的调查结果,应该不仅出现结果,也出示相应的结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6
我升入了二年级》一课是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的第一课。这课是在学生升入二年级时的第一课,选择的教学时机是最佳的,内容也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量让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近些,大胆让学生围绕教学内容:
一、快乐的暑假生活;
二、新学期我的愿望,进行交流、讨论、总结,使学生不但在教学过程中有语言和经验的交流,更有创新意识的提高。学生的想法很实际,让你感觉他们的愿望是那么天真,仿佛就在眼前。
我想:我们教师应该多反思,力求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完善,更加贴近学生,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我升入了二年级》教学反思二
对于《我升入了二年级》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基本是以教材为载体,以活动以及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为手段进行的。
第一课时: 开始是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上学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孩子们纷纷举手告诉我这是什么歌,什么意思。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的情绪也很高涨,我也放松了很多。
接下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和自己生活的变化,孩子们说得也很好。这时,我就随着孩子们的话题因势利导,我们进行了很多活动和情境模拟。例如:讲故事,交流自己的美好的心愿,将自己美好的心愿写在心愿卡上,贴到心愿树上。课堂中,一片其乐融融。
第二课时:
在这一环节中,有的学生就谈到了,我们发了很多新书,我就问,“你喜欢这些书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它们呢?”、假如你是新书,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学生戴上头饰,扮成新书、新本和文具说说自己的希望。另外,师生互动:(1)教师演示包书皮的过程。
(2)学生练习包书皮,教师巡视指导,同学帮忙。(3)展示包好皮的书,表扬做得好的。
通过这两节课,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意图是正确的,能够使儿童形成对集体的正确的态度,使他们学会了关心,学会了负责任,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与生活的习惯,如:知道了爱惜书本,懂得了如何爱护等。但是在备学生这方面还要细致些,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完整。《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以它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深受我和孩子们的喜欢。这种课型为低年级儿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在本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而且传统课堂的纯粹传授也不再受学生的欢迎。有幸接触两届一年级“品生”课的教学,我觉得“品生”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所以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在教学中架设从学习到生活、活动的桥梁。
1、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这一主题单元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细化这一主题。如:“全家福展示”、“为家人做一件事”让孩子体验———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通过“洗衣服比赛”、“剪指甲比赛”、“缝纽扣比赛”以及“叠衣服比赛”等让孩子在活动中展示———我已经长大。一系列的活动过程我还特意为孩子们留影为他们制作“成长的足迹”,给孩子的成长留一分宝贵的回忆。
2、及时交流,升华认识
《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是最常用的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及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及时辅导小组长组织交流。在交流中孩子们认识到了“妈妈(奶奶)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还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一定要学会,再帮妈妈,让她不辛苦。”“指甲里有很多脏东西,以后我不留长指甲,还要经常洗手。”„„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学生把话写在“爱心卡”上回去说给家长听。
从体验到认识,胜过千万遍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生课的教学决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该注重它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让思想品德教育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再说,农村教师一师任多课又为这一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学了》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我就整合了语文课第一单元《上学了》和心理健康课中《我是小学生》。《我的同学和老师》我将它整合到体育课的游戏中,让孩子在玩耍中与老师和同学亲密接触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师生、生生间的感情。这样一整合既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又将品德课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园资源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窄化为“教材”,甚至“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非是一些书面的材料。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试着这样做:《大自然真美丽》的教学中我则充分利用大海这一地方便利带领学生“亲亲大自然”,然而海边的载沙行为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索性讲起载沙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有效制止这一行为,当然,一年级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写“爱护沙滩不载沙”等标语。过后就这一主题我开展了“保护大自然”的班队课,学生通过一组组照片和一段段声情并茂的解说认识到:大自然很美丽,但很脆弱。并签名表示从现在开始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接下来,我将充分利用学校的绿色资源带领学生定时开展“护绿”活动。教材或教参只是为我们提供个参考,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借助“参考”努力向社会、生活延伸,让孩子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四、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得到落实
随着计划生育的有效落实,家中的孩子几乎是独生子女,这更增加了中国家长溺爱孩子的情感。因此对学生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得到家长的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开家长会、家访,把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评价策略作为“建议”向家长提出;接着,通过不定时的“信访”、“电访”将每一个活动目标实现。如《我长大了》要求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不会的事学着做。这就要求家长适当地放手让孩子去锻炼。《我是家里的开心果》就要求家长配合接受孩子的关怀或问候。《在学校的一天》中孩子作息时间的安排并执行更是需要家长的全力辅导和督促。......总之,只有家庭与学校形成一股合力才能让学生的行为习惯真正养成,才能让学生更茁壮地成长。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一、转变教、学的方式,感受学习的乐趣
本堂课采用了“活动化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学习知识。例如让学生通过朗读朗朗上口的儿歌,根据内容自己动手探索,对比,得出刷牙的正确方法。在“给胃什么食物”时,四人小组的学生通过写一写、画一画的方法,合作交流的形式提供了很好的菜谱。在整堂课中,采用了拟人化的方法,由几名学生扮演身体的器官,与孩子们交朋友。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了特长,掌握了知识,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二、不足与遗憾
表面上看,我们对身体很熟悉,其实不然。身体的哪一部分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应该怎样用心去保护?这些知识都要事先去查阅、请教,去实践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充实自己。在设计与教学中,感到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泛,要集思广益。
教案点评
一、寓教育与活动中。
课标提出,本课程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本活动,教师安排了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编排了生动有趣的小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活动中,创设各种情景,引发学生的话题。比如牙伙伴与同学们的对话;胃伙伴喜欢与怎样的孩子交朋友;牙医博士帮助解决孩子们的难题等环节教育孩子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以及怎样保护。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品德与生活》课的宗旨是确立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每次活动都需要儿童亲身的感受、操作等来完成,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直接知识或经验,不是依赖教师获取知识。活动中,老师让全班分成三个小组,调查自己和同学们的身体情况以及保护情况。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身体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接下来,老师组织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保护牙齿的措施,并记在记录卡上,也可用画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提出了较全面的保护措施;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小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正确刷牙的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整个活动由学生参与组织,课前让一些学生参与策划活动的过程,并由他们做课堂的主要角色。整堂课的很多时候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一年多的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成了驾起品德与生活的彩虹桥。二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爱动爱说,针对这些情况,我虚心向二年级教师请教,学习低年级组织教学的方法进行了以下反思:
1、加强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针对课堂常规较弱的班级教师必须要严格管理,对于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进行训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话完整。
2、让孩子们喜欢思品课。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得很好,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了解、去认识生活、明晰道理。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现在,我的思品课好上多了,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教得也轻松。但有时候的我,还是不知不觉说起大人话,忘记说小孩说话了。说实在的,要搞好低年级教学,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学习。争取教好思品课。
3、由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机械模仿能力比较强,因此在称赞别人的时候往往只会仿照课题的形式心不在焉地说声“你真棒”,难免使课堂的称赞活动形成一种浮于口头的虚夸,受称赞的同学很难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这是教学的第一个难点。同样是因为年龄小的原因,小孩子的对“棒”的思维往往局限于学习一个方面,他们称赞的目光往往只关注几个学习最棒的学生,那些中下游学生尤其是后进的学生就有可能受到冷落。这是教学的第二个难点;还是年龄小的原因,小孩子往往只关心班里的同学谁最棒,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棒就不去思考了,这样的话,课堂教学活动就难免会停留在为称赞而称赞的浅层次上,这是教学的第三个难点。
让品德与生活课走进儿童生活 篇7
在教学中,要交给儿童通向生活的钥匙,要使他们成为生活的主人,不能仅仅把教育局限于书本上,还要把他们的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发展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例如教学辽师大版《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课《请跟我来》一课时,根据我校的传统德育活动——为每届的一年级班安排一个高年级班做为联谊班级,开展手拉手活动。我设计了“大手拉小手,校园走一走”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活动前我在高年级布置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一、校园探秘;活动二、与老师交往;活动三、认识新同学。并且对高年级同学做了相关的培训,将高年级同学分成三个大组,每组选择一个活动内容,让每个同学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时我将一年级小学生每三到四个同学编一个组,每组由两名高年级同学带领,有顺序地进行“大手拉小手,校园走一走”活动。如“校园探秘”组不仅了解了学校设施,认识了老师的办公室及各个专用教室,而且高年级的同学还对一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一些安全常识教育,如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靠右行等。“与老师交往”组模拟表演了与老师交往时的情景,如在操场上或放学路上遇到老师时、进老师办公室时、老师到家里来家访时该怎样说、怎样做。在反复的模拟表演中使小学生真正掌握了与老师交往的基本礼节。“认识新同学”组更是别有一番风景:他们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大圈,正在一边唱着找朋友的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对游戏中还不知道名字的同学便主动上前问清楚……这样从儿童生活实际中捕捉主题,设计活动,学生乐于参与,一节课下来学生兴犹未尽。
二、模拟现实生活,获得情感体验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感受他人的困难》一课时,考虑到孩子们对残疾人的生活缺乏了解,有的孩子还附和着大人们叫“蔡瞎子”、“王瘸子”、“董哑巴”……甚至故意模仿周围腿脚有残疾的人一瘸一拐地走路,以此来引发他人的哄笑。殊不知,身体的伤残已经给残疾人带来了太多太多的缺憾,而健康人的歧视和戏弄更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于是,我在上课伊始播放一段青海玉树大地震后,救出的那些身体残缺的灾民的录相。在播放录相的同时,教师进行饱含真情的旁白:玉树大地震,掠走了多少同胞的生命,也剥夺了多少人的健康。那些失去双腿的人们,从此只能靠轮椅来行走,那些失去光明的人们,从此只能在黑暗的世界里摸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们将要面临的困难吧!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体验探究活动:蒙上双眼踩石头过河;用单腿走路;用单手穿衣服;不许说话,用动作或肢体语言来告诉大家一些事情……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了残疾人所面临的困难之后,懂得了残疾人渴望有人帮助的心理。我们作为一个健全的人,不应该歧视、侮辱残疾人,更不应该给残疾人起外号。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帮助残疾人,哪怕是给盲人领一次路,帮坐在轮椅上的朋友跨一次门槛……这些对于我们健全的人,付出的只是举手之劳,而带给残疾人的却是极大的温暖。一节课下来,从孩子们那严肃的表情上,我仿佛看到了一颗颗美丽善良的心。
过后几天,有学生向我汇报:“老师,现在我们每天中午打饭时都帮肖清雨(患先天性脑瘫,不能独立行走)先打回来,然后我们再去打自己的,这样肖清雨就能吃上热乎饭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也是真实的,从这里我看到了情感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但我相信经过努力,它一定会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贴近身边生活,升华道德情感
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活动大都围绕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应脱离儿童熟悉的生活,应该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这一特点。在选择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内容时,必须贴近儿童的身边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例如教学《走进春天》这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触摸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唱歌、跳舞、吟诵古诗、读儿歌等喜欢的形式来表现他们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唱歌跳舞中、在古诗儿歌的吟诵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 篇8
让英语走进生活-小议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语言是生活中人们交际的工具.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在生活中得以延伸,课堂与生活距离的`缩短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学会生活.
作 者:朱海霞 作者单位:金华四中 浙江・金华 3210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7)分类号:G633.4关键词:语言 生活 教学改革
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9
二、不足与遗憾 表面上看,我们对身体很熟悉,其实不然。身体的哪一部分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应该怎样用心去保护?这些知识都要事先去查阅、请教,去实践和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充实自己。在设计与教学中,感到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泛,要集思广益。 教案点评
三、寓教育与活动中。 课标提出,本课程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与活动中。本活动,教师安排了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编排了生动有趣的小表演,让学生通过
表演,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活动中,创设各种情景,引发学生的话题。比如牙伙伴与同学们的对话;胃伙伴喜欢与怎样的孩子交朋友;牙医博士帮助解决孩子们的难题等环节教育孩子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以及怎样保护。
让《品德与社会》课走进生活 篇10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说教、重灌输,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实,学生真实的生活是最好的课程资源。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捕捉、提取和开发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丰富课堂生活。
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此时的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与发展价值。如果不从这种需要与特点出发,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而脱离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也将是虚空的、形式的、无效的。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着力强调对生活的回归,对学生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的回归。通过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去改善、促进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把儿童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进而得到各种美的、精神的满足和快乐。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同样的道理,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更是在生活中形成的。源于生活指的就是,教学时关注和反映儿童的真实生活,从儿童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来自儿童的真实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真实,因而愿意相信;来自儿童自己的生活,儿童会觉得它离自己很近,因而可亲;讲述的是平凡的事,儿童会觉得它要求“不高”,切合实际,因而可行。源于生活还要求注意,真实的儿童生活是整体的、综合的,社会、生活、活动、实践、情感和体验等等都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整体的”“全息的”。
一、《品德与社会》课融入家庭生活
我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低年级小朋友刚刚从家庭走向学校,开始与他人、与社会的接触。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思想还未成熟,行为规范的养成正处于初级启蒙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采用一些学生家庭中的生活实例与学生乐于、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
例如,在教《成长的脚印》这一课时,我在班级中开展“搜集实物”活动,让学生搜集从小到大跟父母在一起照的相片,选择自己最喜欢、印象最深的相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一张白纸上;搜集用过的衣或物。把搜集到的内容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可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体验到家庭中的亲情及成长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讨论:家人是怎样关爱你呢?进行真情回放镜头:“生病时,妈妈是怎样精心呵护。”“每日父母为我做了些什么”。学生的记忆大门缓缓打开,一件件小事,一滴滴父母爱,如一股暖流再现孩童眼前。在孩童感动之余,让他们提笔写下“亲情悄悄话”。从孩子们真挚的童语中,流露着对家人浓浓的爱意,这种情感体验的诱发来自于实物情境的创设,更来自于孩子们在获得强烈的“被爱”体验的基础上,尽情抒发对家人的感激之情。这一内心的情感体验,催化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又如,在教《可爱的家》这一课时,我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课前和家长一起回顾一下家庭里发生的有趣的事。课堂上在小组里交流,讲讲家中的趣事,并推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我们在家中得到家人的关爱,学到了知识、本领和做人的道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有关家庭的点滴资料,其实收集的过程,就是一种生活的体验感悟。而交流的过程,更让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家庭以及同伴的家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游戏和表演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儿童有很大的吸引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取材,设计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游戏、表演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水到渠成。
二、《品德与社会》课融入校园生活
儿童进了学校,就离不开校园生活。在《春天在哪里》这堂课的教学中,运用了一段真实的录像。说来真是偶然,一天中午,由于有事,我没能到教室为学生分午饭,但是就是那一天发生了一件我没有想到的事情,即班级中最冷漠的学生小王帮助了同学。更巧的是,正在小王为小杨拖去地上呕吐的脏物时,学校的电脑老师为幼儿园拍摄一段小学生活录像而来到了我们一(2)班教室,抢拍下了这最感人的一幕。在这事先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小王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他冷漠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乐于助人的真心,这样的真情实感难道不能令人感动吗?
新课标中有这样一个要求:让学生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社会。学校班级是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大社会中的一个小细胞。我让孩子们通过观看录像了解同学最真实的一面,并为此感动,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由真实的感受,引发的是最真实的情感——“春天指的是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我知道,当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 “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向小王同学学习的,做一个关心同学、帮助有困难的人。我要让美丽的春天一直留在我们一(2)班教室里。”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让我——他们的老师也有了一次真情的感受。
人世间的真情是最美丽的,她的力量是无法预料的。自这堂课之后,我们一(2)班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人有困难,大家来相助!我想:这就是真情的力量,真情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它才能打动孩子们的心;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行为指导实效。
二、《品德与社会》课融入社会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在教《同在蓝天下》一课时,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的有:同在蓝天下,有哪些人需要帮助?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社会上有哪些感人的爱心故事?我们的国家为保障社会安全又组织了哪些专门的网络机构?……这一系列的问题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近社会。因此在课前有必要先让学生做一个有心人,通过不同方式,利用多种渠道去收集、整理、掌握相关的信息资料,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大大丰富充实了教学内容,也使孩子们对这看似无边无形的题材有了感性的认识与了解。特别是在初步了解了中国十大慈善机构后,进一步对与孩子们紧密相连的中国红十字会展开深入了解,其中在交流医疗证的作用时,抓住班中学生的典型事例来说明,增强了说服力。学习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教给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解决問题的方法,为走向社会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为使品德教育更有影响力,更具感染力,我还通过采访身边的学生、教师、警察,听一听他们的心里话的直面教育,为孩子们提供身边学习的榜样,更有力地促使他们自觉自发地融入这个社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这样充分利用社会中的教学资源,使这门学科真正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桥梁。
生活本身就是儿童成长的“养料”和资源,是品德教学的重要资源。新课标主张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去感受,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去体验。教学中,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 篇11
二年级学生已懂得优美环境会给人的身心带来益处,也懂得花草树木需要人的呵护,本课旨在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用实际行动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和美化环境。本课教学中值得改进的是最好把这次教学活动放在室外绿地进行,在讨论游戏中注意组织管理,提醒学生
注意绿化,不破坏花草树木。
7——《我和春天一起玩》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中之重——“玩”。怎么玩?玩什么?怎么样才能玩的开心,玩的健康,玩的有乐趣?我先让孩子们去说说春天给自己的感受,然后小组讨论春天可以做哪些有意思的事情。课前我请同学们带了自己以前在春天拍的照片,同学们交流的非常带劲,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自己的活动介绍给别人。接着我又让小组再次讨论,推选一个本小组最喜欢、觉得最有意思的活动。答案精彩纷呈:爬山、放风筝、郊游、骑自行车、烧烤、野餐„„不亦乐乎!老师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课堂上就可以玩的游戏——做风车。孩子们兴致高涨,但是做风
车的过程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没有能够让孩子走出教室去玩一玩,很遗憾。
8《我心中的春天》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历春天,感受春天美景,想把这美丽的春天留下,孩子们通过相机拍下的照片,吟诵优美的诗句,小手画出美丽的春天,制作手抄报等多种形式留住春天。他们对春天的感触是发自内心的、真切的,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小组合作中,引发了学生进一
步观察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获得快乐。
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教学应是是一种人与人、我与你的意义存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与生人格上独立,关系上平等。但我在试教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兴趣成果,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在学生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时,我只是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捧在手里让大家看一看,一晃而过。然后,我在黑板上用精心装裱好的一张纸,写上“书趣”两字,贴在黑板上。从学生的茫然表现中,我感到这样做肯定是失败的,这时我想起杜威的一句话;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绝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它让我重新审视我的教学,重新审视教室中的儿童。我不断在思考,是咽,孩子们也许会想到,黑板上为什么只贴你的一幅作品呢?也许会想到我们写的不好吗?也许会想到„„。我不断地反思,上课不应是在展示自我,教师只是平等的首席,只一个参与者。我应把所有学生的作品都贴到黑板上,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应是平等的,只有平等才是最动人的。在调整后的教学中,我看到同学们兴奋的眼神,你瞧,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贴在那儿,他们都有一种被欣赏、被发现的感觉,都有一种获得成功的喜悦,我想与以前的黑板上只有一幅孤零零作品相比,这才是真正的美1我觉得这是课堂上的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这是我们师生共同来完成的。
10游戏快乐多
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生活的一。游戏是学生个性的,是每个人生活的组成,游戏与工作、学习一样,对人来说,同样不可或缺的价值。但在前不久《教育》杂志上刊登了“现在的孩子不会玩了”感触很深,确实,纵观身边的孩子,除了玩电脑、看电视,很少看到学生热衷于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游戏,即使玩也只会肤浅地模仿着玩,不善于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只顾,不顾别人,不注意安全,不遵守游戏规则而与同伴矛盾常事,玩游戏带来的乐趣。本课活动设计一尽情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游戏才能,才能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另一要在游戏过程中张扬孩子个性,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力。
11-----《我与小动物》教学反思
本环节的任务是将学生对动物单纯的喜欢,转变为对动物的保护,对生命的热爱。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片段四中,蒂皮和动物之间友好相处的画面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在片段五中,动物的遭遇极大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现实,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怜爱之情,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情感体验。片段六是这节课的高潮部分,教师在分析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将学生悲喜交加的情感引导成为保护动物的实际行动。至此,师生一起走过了从喜爱——悲情——行动的心路历程。
12、我最爱读的书
在教学过程我善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助推荐好书,以“同伴互助”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推荐班级“小书虫”。在激励优秀学生的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另外,在教学中能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针对学生的“阅读误区”,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读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讨论,加以具体化的指导。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
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课无完课,课堂中还有几个细节之处,我处理得并不是最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
13、做事不拖拉
“做——实践体验”这个环节,开展教学时,时间掌握不好,课前预设不够充分。我让学生在书包里找出古诗文书,因为大家都不想落后,学生找得快。我就采访学生“为什么能很快找到?”这个环节我的预设是让孩子说出方法,是对学生渗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白了“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是做事不拖拉的方法,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应该有所感知。后面我让学生互夸、自夸,总结做事不拖拉的方法,感觉学生不能很自信地展示自己,变成了我一个人自说自话,结果两条准备好的方法都没有出示,更忘记了让学生一起读一读,加深印象。因此感觉这个环节完成的不是很成功。
14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
本课教学遵循新课标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感悟,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的安排一天的时间。但本课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没有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挖得不够深,没有深入展开。如:让学生写完一日生活安排表后,要让他们通过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再让学生自己去评一评,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学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今后教学中要力求:让孩子充满活力的生活,在生活在勃发张扬,教育回归于生活并成为一个生活的过程,这样课程就变得对儿童有意义了。成长记录袋
“懂得感激、学会感激”是美好的,他会使人获得真诚、友善的回应,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关怀,获得生存的力量,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首先学会感激身边的人和事,然后才能懂得去感激社会、感谢世界,处事接物有一种宽容的心态,让我们一起努力尝试吧!最后,同学们,把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拿给你喜爱的人或者你感谢的人去看,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16《更上一层楼》教学案例及反思
兴趣是学习之魂。《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它所呈现的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力求“童心”、“童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强烈情绪,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们主动活泼地学习。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 篇12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强调教师:“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活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走进儿童的生活,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拓展他们心灵的空间。
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师,当我面对同一节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教学时,只因对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不同,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出现不同,从而在三个班教出了三个不同的结果。面对这三个不同的结果,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学反思。
第一次探究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是《好大的一个家》主题单元中的第一课,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我国的民族认知和民族团结教育。第一堂课的教学,我按照传统的做法,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和教参,直到自认为所有的内容都吃透了,也准备充分了,才走进课堂。我预料:这部分内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接受起来难度较大,因为“民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生活中没有人为民族挂牌。因此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学生的提问。上课了,我用问话的形式开了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民族’这个词吗?”
生:“知道!”
“你喜欢哪个民族?”
生:(沉默,茫然,没有回答)
“那你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吗?”
生:“威海族的。”
生:“中国族的。”
……
孩子们没有任何疑问,也没有任何兴趣,情况比我想象的还要糟。于是,我费尽了口舌,从民族的生活习惯到民族的风俗文化,自认为很尽力、很到位、很清楚地讲了一节课,但从学生的表情看,“民族”留给孩子们的仍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遥远的感觉,他们并没有获取知识的快感和对这一主题的深刻认知。我知道我失败了。
后面还有两个班要上这一课,我应该怎么办?
第二次探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使学生成为“乐之者”,才能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于是,我想到了多媒体对孩子的巨大吸引力。我重新备课,利用网络技术下载了大量的民族生活图片,并精心选取了几个人口较多的民族(蒙古、维吾尔、藏族、傣族、朝鲜)风俗的音像片段,经过剪裁重新组合,还利用这些资源,制成了精美的拼图游戏。把整堂课设计成教师提供资料、学生有选择地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的学习过程。
新的一课开始了——
“哇!——”,“啊!——”在一片惊叹声,几十双小眼儿不由自主地瞪得圆圆的,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声:
“真美!”
“真好!”
“蒙古人接待客人真有趣!”
“维吾尔族人的房子真漂亮!”
“傣族人的孔雀舞真好看!”
……
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用动感的画面,多变的音响把人的思维、情感带入某一时空,实现对未知世界的了解和认识,这是信息技术独有的特点。当孩子们的眼前出现美丽的葡萄架,一望无际的草原,奔腾的马群,热闹的泼水节,隆重的望果节……“民族”的一切都在撞击着他们的心灵。
孩子们坐在电脑前,迫不及待地点击着画面。
拼图游戏开始了,几个小脑袋这一堆、那一簇地凑在一起,嘀嘀咕咕、指指点点,不一会儿,成功后此起彼伏的低呼声又充盈着教室的每一角落……
信息技术带来的人机互动的学习环境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在这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中,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了对民族知识的探究。
教完这一课,我的心里有一份激动:我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一堂课上得确实很成功!
回到办公室,我兴奋地回味着刚才课堂上的一幕幕情景,高兴之余,我心里掠过一丝疑问:难道这一课就真的这么好吗?就没有一点遗憾和不足吗?能称得上是一堂完美无缺、经得起推敲的课吗?我重新审视这堂课。
我发现,孩子们在这堂课中所表现出的更多的是惊喜和好奇,而其深刻的思想教育意义却没有被凸显出来,“品德”与“生活”两个词被淡化。
第三次探究
我重新进行思考:课标对这一内容的要求是什么?这一课的编写目的又是什么?我的教学是否很好地达到了这一要求?按照新课改的精神,我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我联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吗?还有哪些地方资源没有被我充分利用?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这篇文章编写的目的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对于国家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正确地进行交往,才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这才是我们这一课的核心。而这一点,我原来忽略了。于是,我豁然开朗:原来我这一堂课的轰轰烈烈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只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的翻版,我不过是借助于多媒体的手段,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罢了。我还有一个班的课要上,我决定再次重新设计这堂课。
我查阅了威海族方面的有关资料,发现威海有46个少数民族居住,我回想我所接触的少数民族,我们班的学生中就有从延边地区来的朝鲜族,我们在华联门口繁华的街道上,还常常会看到从新疆来卖葡萄干的维吾尔
族人和卖土特产的西藏人……我找到了设计灵感。
新的一堂课又开始了。我精神焕发地走进了教室。
“小朋友,林老师是汉族人,每到春节,我们全家人都要凑到一起包饺子吃。到了元宵节,要吃汤圆……你呢?能告诉我,你是哪个民族的吗?”
生:“我也是汉族的,过春节我们家还要剪窗花呢!”
生:“我也是,过春节一定要吃鱼!”
……
“有没有不是汉族的小朋友?”
生:我是鲜族的。
“能给我们说说你们家里人都爱吃什么?过什么节?怎样过节吗?”
生:我家爱吃打糕。过节时大家要凑到一起比赛打秋千,还要比赛走,是顶着一个大坛子走……
从自己、自己身边的人认起,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了解、认识民族,这让孩子们感到“民族”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真切的感受让孩子轻松地理解了“民族”这个词。
接下来,我又贯穿运用了上节课的多媒体精华,最后,我还特意增加了一个环节:
“小朋友,如果现在你到了蒙古族,主人为你唱了祝酒歌,献了哈达,你会怎么做?
(一生表演接受哈达,敬天地后喝酒的动作)
“如果你到了傣族,人们向你身上泼了一大盆水,你会怎么想?”
生:“我会感到很幸福,泼的水越多,说明他们送给我的祝福越多。”
“如果有别的民族的人到我们威海来,你会怎样招待他们?”
生:“请他吃威海的大虾!”
生:若是回族的,不能用猪肉招待客人。
生:“带他游刘公岛!”
……
一份亲情增加在孩子们的心中。这时音乐响起来:“56个民族,56枝花……”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唱了起来,此时的歌声已分明融入了孩子们的幸福和自豪,孩子们的心灵空间被拓宽了。
体会和感悟
让地理教学走进真实生活 篇13
让地理教学走进真实生活
摘 要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对实际问题,尝试迁移地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挖掘课外教学资源,进行大胆尝试,关注生活实际,在地理教学中要突出“地理是源于真实生活的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4-0019-02
中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他们有着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就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新的地理知识,会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地理教学重要的教学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地理课程的时空,打开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解和感悟。
有报道说,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时,一位年仅十岁的英国女孩与家人在泰国普吉岛游玩时,突然看到海水翻起了很多的“泡泡”,随即告诉妈妈说,将会有海啸发生。正是由于她的警告,这个海滩上无一人伤亡。小女孩也因此被媒体赞誉为“海滩天使”。“海滩天使”的这份“先见之明”,正是得益于她在学校地理课上学习到的有关海啸的知识。她说:“地理老师教给我们有关地震的知识,还告诉我们地震如何引发海啸。”十岁的小学生能利用学到的知识避开百年不遇的灾难,而我们的`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如何呢?好多大学生在地图册上找不到具体某一地方的地名,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却因为不会查看地图而找不到方向的也大有人在。面对这样的事实,作为一位地理教师,我感触很深,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何让地理课堂教学多一些“生活”的色彩,如何教给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教会他们处理和应对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这的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因此我在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和尝试。
一、地理是源于真实生活的地理
1.地理知识源于真实生活
(1)观察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太阳、月亮、云、夜晚星空的变化,能学到很多地理知识。如:让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夏季时的运动轨迹和白昼时间长短的情况,并与冬季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总结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原因。还可以让学生观测在晴天、多云、阴天等不同天气状况下,天空中的云量、云的形状分别有什么不同。
(2)用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如果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他们就会发现人们的许多生活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饮食上:中国的“南米北面。南甜北咸”的生活习惯是受各地气候和农作物分布的影响。服饰上:西藏牧民习惯穿可以露出一只胳膊的“不对称”的藏袍,这与当地的昼夜温差大有关系;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这样的穿着既能散热又可以抵御风沙。民居上:我国北方传统的民居特点是房屋墙体厚,屋内有火炕,这样会冬暖夏凉。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长而炎热,人们习惯睡木床或竹床。而黄土高原上的民居则由于气候干旱,所以人们利用黄土的直立性特征,挖掘出冬暖夏凉的窑洞居住。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谚语、成语、诗歌等与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谚语“天上积雨云,地上雨淋淋”说的是云与降水的关系;成语“沧海桑田”则揭示了地壳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学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1.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地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许多生活事例可应用于教学上,使学生感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地理学习中学生不但要学习与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而且更要注重生活中的各种能力养成,要使地理教学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平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比如,在上工业区位选择时,我引用同安厦绒造纸厂建成后东溪水质严重恶化,究其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由于造纸厂是水源污染的企业,厦绒造纸厂位于同安城区东溪上游由于大量废水排入导致东溪水质严重恶化,作为决策者,如果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我想就不会将该企业布局于此以致导致严重后果。又如我讲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时,我引用如下问题:为什么我们当地人们喜欢坐北朝南的房子?为什么冬季要注意做好保湿工作等。以上这些均为我们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只要学生能充分运用地理知识,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训练学生走向生活实践的能力
【让《品德与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生活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05-14
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09-21
让品德与生活同行11-08
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论文11-08
品德与生活教学策略08-09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09-20
品德与生活教学心得11-13
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07-03
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05-12
关于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