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心得

2024-11-13

品德与生活教学心得(通用11篇)

品德与生活教学心得 篇1

经过一年《品德与社会》执教实践过程,我觉得《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准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本,每一课都是几幅图配几句话。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如果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上好一节课很难。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丰富的知识。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预先实际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才能享受成功

真实的生活有利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这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了,可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够把这种联系体现在实处。有的担心生活太大,无处着手;有的考虑学生的接触有限,难以体验;还有的顾虑生活太随意,难得控制,会导致课堂学习一团糟……凡凡点点,都有一定的道理,难道走进生活,开展德育教育真的就那么难吗?在教学《走进残疾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爱,我设计真实的社会情境,开展体验残疾人生活艰难的活动。一是让学生用一只手去收拾书包,体验肢体残疾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二是让学生用手帕把眼睛蒙起来在教室行走,体验盲人行路的不便。学生们通过这两个体验活动后,真正体验到了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感受到了残疾人需要我们正常人的关爱。课堂上短短几分钟的生活体验,胜过了教师多少空泛的讲解,可见生活对于德育知识的教学是何其重要,而联系生活组织教学又是多么的简单。我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教师都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三、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突出课程的社会性

延伸课堂还要求教师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去访问,去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社会现象,展望未来的世界,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从中认识社会,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使课堂真正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生命流程之中。这样才能立足于各类富有积极意义的教育载体,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世界,服务于学生的全面终生发展。例如《货比三家》就需要学生在课外调查某种商品在不同的商店或超市的价格,再进行比较分析,让他们知道同样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影响价格的因素制约着商品的价格。如果不延伸课堂,不亲自比较,光靠老师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这些道理。

总之,通过这一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品德与社会》是提高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实践,了解社会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归纳、讨论、交流、表演等方式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取知识和能力。

品德与生活教学心得(2):

一、在《课标》学习方面: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为纵坐标,作为内容整合的逻辑。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

二、李艳华老师的《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明确了从“有效教学准备、有效教学实施、有效学习评价、有效教学资源(有效利用课件及课件制作)”四个方面展开了品德的教学团队工作,使我们莫旗的《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团队活动引起了全旗、市、区教研室及大部分老师的广泛关注,这也是本次学习中我们莫旗教育科研的一个亮点,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在这方面主要是从以下几点有收获:

1、打有准备的“仗”——充分做好有效教学准备

品德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教学准备工作似乎显得特别重要,它的教学活动只有建立在充分的教学准备的基础上才具有生命力。从学习课程标准、整体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确定各级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准备相关教具、掌握背景知识、精心设计教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都有助于老师们转变观念,认识到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对于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也知道具体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我们的教学,避免盲目、缺乏针对性。

二、讲究“战术”和“战略”——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品德学科有自己突出的学科特点,如学生需要进行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和访问等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囊括了生活常识、历史、地理、国情、环境、法制等各方面的知识。正是这些突出的学科特性造就了开展品德教学活动时必须注重科学的“战术”和“战略”,才能体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学实施”就是充分结合这些学科特性展开指导,使品德教师清楚地了解了如何科学有效地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并进行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三、积极巩固“战果”——以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品德学科的评价不像其他学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或者简单地能以对错来辨别学生的掌握程度,它需要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评价的内容也决不能局限于知识点的掌握,而是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以及学习结果等各方面的表现,需要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而不同的学生,评价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绝非一种尺度已然,必须从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鼓励为主。评价的主体也显多元化,包括教师、学生自我、学生之间、家长、社会等,评价方法也呈现多样性,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用适合学生的评价方式。通过有准备的“作仗准备”和科学的“战略”措施后呈现的“战果”必须珍惜,因为所有的一切评价的出发点和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四、适时“储备”--------利用好有效的教学资源。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同时,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对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要求,品德教师必须通过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学习,完善综合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有的放矢地展开本学科的教学。

这是我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学习评价、教学资源”四个方面的收获,这使我们的品德教学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正如李艳华老师所说的:“没有效的教学理论是走不远的!没有有效的教学改革也是走不远的!”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体现。作为老师就是他们的一个桥梁。我们要做好这个桥梁就应该不断打牢自己的基础知识,更多更好地尽自己所能地给孩子各种知识。所以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应尽可能创设向社会延伸。

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外出听课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从中可以取得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尤其是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甚少,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不仅开阔了眼界,还了解到了许多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会把我学的用到以后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这次学习真的是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品德与生活教学心得 篇2

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原来的思品、生活、自然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则是在原来的思品、社会、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但它们又不是对原有课程的简单综合, 而是顺应时代要求, 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立体综合, 其结构形式看似松散, 实则严密。因此, 对执教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极高, 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改革过去“教”教材的传统教材观, 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本现成的教案就能基本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局面。教师必须用心吃透新课标, “用”好教材并以教材为媒介, 根据学情, 大量收集和掌握实时信息, 引领学生走入社会生活, 引导学生对历史地理、人类生存环境进行观察、感受、思考, 师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 形成健康上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

过去的教学, 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主要以课堂讲解、理论灌输为主, 少先队德育活动为辅, 造成了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厌倦心理严重、活动了无新意的局面。新课程倡导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一个单元为一个活动主题, 鼓励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针对本校6年级某班学生上网成瘾, 我们根据教材“走进信息时代”这一主题, 在完成教材的基础上, 跳出教材, 以“绿色上网”为话题, 鼓励并要求孩子在网上收集上网正反两面的例子, 结合身边同学的表现, 举办辩论会。这样一来, 很多同学加入了辩论团队, 找资料、制作图片、请教老师, 学生充分了解到网络不仅有游戏, 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学生时代不要沉浸网络, 圆满完成了引领学生健康步入信息技术时代的任务。

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生活的指导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内容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出发, 落实到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的具体要求上来。以“食品安全”为话题, 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正值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媒体都在曝光三鹿奶粉事件, 我们就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给出了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三鹿奶粉事件?许多孩子的回答非常负面, 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商业欺诈、充满陷阱的商品社会, 对食品安全充满了忧虑。我们设置了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查处三鹿奶粉公司的场景, 请学生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 扮演不同角色, 揣摩各方人员的心理, 体会不同角色对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 同时与语文课老师联手, 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食品与安全”的调查活动, 对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制度和要求, 进行了全面了解, 培养了学生对在学习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全新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将课堂单一讲授的教学形式改变为“课堂以活动为中心”后, 紧接着我们又在新课程实践中构建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师生关系的问题, 即“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理顺了这两个问题后, 就从根本上将教师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我们告诉学生, 知识是呈几何爆炸的形式更新的, 必须不断学习, 才能跟上迅猛发展的时代, 我们应该也必须“共同努力学习”。有个同学课后找老师交流:

生:我能向您提个问题吗?

师:行啊!

生: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一位数学老师以故事引入新课,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小和尚, 小和尚说……”老师重复了多遍, 当看到同学的面部表情有些不耐烦时, 就揭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可老师您, 每次一走上讲台就提学习要求, 还要我们端坐听讲, 您要我们与时俱进, 您授课怎么不与时俱进呢?

师:你真不简单, 发现老师授课方法单一, 还能大胆地向老师指出, 真勇敢, 老师下次一定注意。我们互相监督, 一起争取进步怎样?

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 篇3

一、创设生活环境,激发学习乐趣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生活中的一般礼节、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等方面的真实体验较少。所以我备课、上课时尽量做到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尽量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例如,在教学《平安回家》时,我课前收集了许多本地常见的交通标志,并将收集到的标志制成图片,课上让学生猜一猜这些标志的含义。接着再向学生讲解这些标志的含义。最后在教室里模拟交通路线,摆放各种标志,请学生走到不同标志的前面,让他们说出应该怎做,经过多次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认识了多种的交通标志,而且知道该怎么做。这一堂课后,学生掌握了一些交通知识,遵守了交通规则,路队也排的非常整齐。从这里我体会到了体验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相信经过努力,他们将是遵纪的模范。教学大纲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而非表象懂得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始终坚持把道德教育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如,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各自收集的实践材料进行相互交流,再通过汇报使学生懂得了种粮辛苦,懂得了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同时在学生的汇报声中,我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教育。因此,我觉得在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然后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这样效果会更佳。

二、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品德与生活》课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开放性。因为课程面向的是儿童整个生活世界,所以课堂也应该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尊老敬老过重阳》一课时,在作好安全保卫的前提下,我带领学生到敬老院,让学生为老人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并和老人们一起共进午餐,为老人们表演精彩的节目,和老爷爷们说悄悄话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一种美德。所以,通过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学生回家都做到尊敬长辈,听父母的话,在平时生活中懂得礼让。我想,这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结果吧。

三、组织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大纲强调:“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自主学习交流活动的一种形式。讨论可以小组的,也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教师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由于学生受到年龄小阅历浅等方面的影响,讨论时容易流于形式化,所以在教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时,教师先布置学生回家收集有关收获的信息、材料。在上课时,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看到收获的场面,你的心情怎么样?”教师请学生先在自己组合的小组上一起讨论,在讨论中各组同学各抒已见,非常激烈。然后每组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由于有了亲身体验过程为基础,学生讨论的时候就有话可说,不会流于形式了。有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还作了简单的记录。通过讨论,有一个小组的代表这样汇报:我发现了我家的前面是一片金烂烂的稻子,看到农民伯伯在收割稻子时,他们笑得多甜,我也笑得很甜,我还发现了农民伯伯种稻子的辛苦,我想起了一首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以后要节约粮食爱惜粮食。这一堂课,学生通过自己的小组讨论、交流、理解了秋天的收获。所以讨论是《品德与生活》课最常用,也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教学时,应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讨论前尽量让学生亲身体验,收集直观信息材料)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着自信。

品德与生活培训学习心得 篇4

增福乡三合学校 易正春

2012年9月20日我参加了由海南省培训院组织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培训。培训的地点在海口市英才小学,自去年9月份我就开始从事品德学科的教学,对品德课的教学很茫然,因为它的知识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因此对这次学习我是加倍珍惜,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然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心灵的震撼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这两天来听了几堂讲座。整个讲座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十分精彩。让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知识。首先是赵昕老师专题讲座《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解读》,在她的讲座里主要是让教师们要懂得课程标准解读的内容,以及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对教材的使用和把握、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等等,她结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对新教材进行分析解读,剖析教学案例,并无私地给我们留下很多值得借鉴的材料,提出教学建议及操作策略。对我们今后的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使纯理论的课标学习变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让人感觉到课标不是自上而下的纲纲条条,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学经验的总结提升。使我深受感动,她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品味。

英才小学黄华芳的《品德与生活》——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她针对品德与生活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来展开分析,从而也使我们树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课。还有海口市第十一小学陈文华老师的讲座中让我们一起分享她的思考:生活化的教学,体现生活性、活动式的教学,体现活动性、学生为主体,体现主体性、课前课中课后之结合,体现开放性、以及创造性使用教材,体现创造性,然后有针对性的让我们在欣赏光盘案例后来谈谈我们的感受,老师们在谈感受的同时对自己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认识。教师的课很成功,都能做到情感的培养与能力知识的培养,起到了资源开发的引领作用。教师们教态自然,经验丰富,体现了新课标新理念。

诚然,教学方法是教师在一定的认识论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方式,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方式。它在学生获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特别是在创造能力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德与生活教学心得 篇5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生活教学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体目标有四个方面,即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些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旧的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和课程观的束缚,使我们面对这门新课程时感到有一定困难。时下的一些思品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于周遭的生活自然地沟通起来。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积极地生活。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品德与生活》课的生活性。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现实生活为重要题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鉴于此,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生活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找准生活中切入点。《品德与生活》(人教版一上)第一单元组“我上学了”,由《我背上了新书包》、《我们的校园》、《新朋友、新伙伴》、《校园铃声》、《平安回家》五课组成。孩子们告别了幼儿园生活,走进学校大门。他们的生活和上学前不一样,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老师会喜欢我吗?”“同学愿意和我一块儿玩吗?”“我能找到老师的办公室吗?”“上课铃响后,我应该怎么做”?“下课铃响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放学了,我能与不认识的人一起走吗?怎样过马路?”这些都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自己面临的问题。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校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如: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的交往、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不安心理;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亲自找一找校

园的每一处地方,熟悉校园环境;结合学校一日常规教育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件事;模拟交通规则情景,做交通安全标志识别的游戏;放学组织路队回家时,告诉他们怎样过马路平安回家等。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懂得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懂得珍爱生命,使之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体验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所以在教学中,唯有凸现活动,引领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去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链接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如在教学《秋天在哪里》一课时,要求让学生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而秋天的变化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呈现出来的,更不是孩子们坐在教室里或呆在家中就能观察体验到的。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了解到秋天的变化,都能参与到探秘秋天的活动中去,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把观察、活动的场地扩展到了校园、田野、市场、商店、公园、花木园林之中,让他们在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等大千世界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去获取。他们在秋风中奔跑,和落叶低语,在草地中寻觅小生灵的足迹……在这片广阔的开放天地中,秋天毫无保留地向孩子们敝开了胸怀,绽放了它的美丽,大自然也悄悄地向孩子们诉说了自己的秘密。在与秋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对秋天的认识,对自然的热爱不断地积累、延伸。这种超越了时空的形式让孩子们忘我地投入到了发现的快乐中,获得的快乐中,参与的快乐中,体验的快乐中。此时此地,已经不是活动激励了他们,而是他们转动了这块最广阔的生活舞台。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是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亲自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

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种活动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又如:《平安回家》这一课,可以和当地交警大队联系,和交警同志在一起将学生带出校园,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体验。学生可以一边走,交警同志在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要求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再将学生带到最近最繁华的十字路口,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体验在品德在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是强化重视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课间活动守秩序》这一课时,学生明理课间使他们十分钟时间自由活动,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老师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公共车时不拥挤,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是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转变观念,实施教育创新,以学生为主体,适时构建学习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中,让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总之,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立足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

参考文献:

(1)探究 教学 实践——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策略 作者:李伟

(2)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前参与的策略研究

北京市西城区白云路小学 彭松梅(3)浅淡《品德与生活》教学

品德与生活教学总结 篇6

宝城街道北寺小学 吕继梅

2012年7月

品德与生活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老师,为了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教学上我花了一些心思。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合格的小学生。为此,在教学上我做了以下准备:

一、全面理解课程目标的真谛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品德与生活顾名思义就是思想品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从以前单纯的书本传授跳跃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从生活中体验品德与生活的内容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然而,他们的有些行为习惯并不如人意。因此,在教学时我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找出正确的行为习惯,并在做中改正已经养成的不好的行为习惯,优化自身的品质。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此,教师要教学中的位置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让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同行 篇7

一、创设生活情境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弱, 而思想品德中的很多知识都较抽象, 内容枯燥, 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对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应利用多媒体集声、形、文、图为一体的特点, 创设出直观形象的生活化情境, 让理论知识变得立体感十足, 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 让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同行,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以降低教学难度, 拉近学生的距离,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教学效率。如在《感受法律的尊严》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了解犯罪的危害, 增强法制观念, 我就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未成年犯罪案例或少年犯的现身说法的视频, 使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具体化、感性化, 提高“学法用法”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与代价, 进而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又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所面临的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差等严峻形势, 我就利用多媒体先向学生展示了一组秀美山水、田园风光、繁华城市的图片, 再展示一组垃圾成堆、农田沙化、森林砍伐的图片, 然而再将两组图片对比, 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人类生活联系, 并立志要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

二、引入生活实例

思想品德课集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 肩负着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任。因此,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与生活同行,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与关注热点, 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挖掘生活素材, 引入生活实例, 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力求让学生领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思想品德。而思想品德也与生活密切相关, 从而启迪学生深入思考, 反思并改正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过失, 提升思想素质。如在《诚信做人到永远》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 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我便列举“同学间借钱或借物不还”“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身边琐事探讨对同学、教师不守诚信的负面影响, 又联系时下热议的“双汇瘦肉精”“餐馆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探讨企业或个人对社会不守诚信的危害, 让学生在热烈的学习气氛中, 切实了解生活中处处有诚信, 并对不守诚信的人或企业产生强烈的不满, 从而有利于树立“失信可耻, 诚信光荣”的道德观念。

三、设计生活问题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生活周遭事物的看法也会有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并渴望被关注, 渴望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 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会合理消费》的教学中, 我首先就结合学生的学习用品, 抛出一个极简单的问题:“举起你的文具盒, 告诉我它的价格?”在学生们热烈的回答气氛中, 大家竟惊讶地发现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并通过讨论认识到消费选择虽然多 (文具盒的样式丰富) , 但消费需求能满足就行 (文具盒的功能单一) , 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然后, 我又设计了“你的好朋友拥有了名牌手机, 他也劝你买, 你会怎么办?”“你的零用钱是怎么花掉的?你觉得有意义吗?”“如果父母每周给你50元零用, 你有什么消费计划?”等一系列问题, 层层深入,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问题,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深化, 帮助学生走出虚荣攀比、盲目消费的误区, 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

四、布置生活作业

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品德知识的真谛, 教师应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让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同行。具体而言, 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调查问卷、亲身实践、参观访问等活动, 并以小论文、主题作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交作业,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有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并能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学生将内在的思想品德知识外化为行为, 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如在完成《网络上的人际交往》的教学后, 我就向学生布置了以“网络交往利与弊”为题的社会调查, 要求学生据题自行设计调查问题, 调查人数至少10人, 最后根据调查内容形成调查报告。通过与调查对象的深入访谈, 很多学生都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的利与弊, 从而能够客观地看待网络, 正确地利用网络为自己服务, 无形中强化了课堂知识点, 提升了教学实效。

总之, 生活中处处蕴涵了丰富的思想品德知识, 而思想品德理论只有联系生活实际,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德育功能。因此, 教师应让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同行, 与时俱进,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感悟, 在感悟中实践, 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以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 促进教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完美统一。

摘要:生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源泉, 而脱离生活实践的思想品德教学必将成为无源之水, 难以成为指导学生正确生活与生存的内在动力。为了增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文章就如何让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同行展开分析, 让思想品德走进生活, 以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 并对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学有所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生活

参考文献

[1]吴子贤.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析[J].学生之友, 2011 (12) .[1]吴子贤.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析[J].学生之友, 2011 (12) .

[2]方岚.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21) .[2]方岚.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21) .

品德与生活教学心得 篇8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生活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06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我们应在生活中开展教育,围绕生活这一中心来组织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生活实践来调整课堂,跳出传统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生活真实体验及所要学习的相关内容来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所要学习的内容密切关联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在认知结构中快速纳入新的知识,做到“知情意行”。

一、丰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拓宽生活化课堂平台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并延伸至课外,即将课内思想品德教学“搬”至课外教学模式下,将其融入生活,进而熏陶并影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跳出课堂范畴,融入学校集体活动中去,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感受思想品德。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喜爱集体活动,教师可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力,使之能够清晰认识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彼此感情、友谊,提高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一课时,笔者特地与授课班班主任交流沟通,组织学生参与了大扫除活动,然后通过班会评选并表扬优秀劳动小组以及优秀劳动人员,并组织学生讨论各位同学在大扫除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学生反馈结果进行评比。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鲜艳的红领巾》及《红领巾胸前飘》时,教师可组织少先队活动来教育学生:通过“征集金点子”的方法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开展中队活动;通过举手表决以及集体讨论方式选择活动方式。然后,结合学生建议来组织当小交警、帮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等少先队活动。教师应对少先队活动的平台加以充分利用,并在结束后开展活动经验总结和交流,以确保真正落实体验式教育。

二、营造生活化课堂情境,创新品德与生活教学手段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单纯依赖品德与生活教师口传心授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营造出生活化课堂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他们体验并品味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并从生活实践切入教学,实现思品教育的内化。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手机或者照相机来录播一家人的日常点滴,并将其制作为短视频,然后在课堂上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父亲》及《相亲相爱一家人》等歌曲播放给同学们看,同时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和同学谈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趣事,或者让学生与家人玩亲子游戏,做日常杂务等,也可组织学生参与“说说心里话”这一课堂活动,将学生的心声录制下来,放学回家以后交给父母观看。这样利用多种养成性课堂活动来增进家庭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就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庭给予的幸福和温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此外,品德与生活教师还应对教学手段加以更新,抛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激发其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生活化的思想道德课中,并产生深层次的感悟与思考。同时,课堂教学应由单向式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将“教师——学生”这一传统交流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的多元化课堂交流模式。教师也要由以往的训导者、长者以及说教者转变为启发者、引导者,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展示内在思想感情以及行为的交流平台。

三、革新教学评价方式,实现生活实践与品德课的有效融合

品德与生活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评价标准,对以往目标型评价体系与方法加以变革,既要重视学生参与思想道品课的积极性与知识接受情况,又要对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表现予以关注。教师应重视与家长及班主任的沟通,彼此做好立体式沟通协调工作,认真评估家庭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观察学校生活中学生的表现,分析不同学生思想品德表现所存在的差异性,纵向对比学生的变化,合理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组织学生参与互评,树立榜样和典型,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所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教师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多表扬学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以及被尊重的需求,使他们在情感上倾向于教师教诲,并能将思想品德课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做到“回归生活”,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思想的要求,同时也是课内外结合、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必然选择。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在生活化课堂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逻辑相符的生活实践,从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着眼,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桂玲.回归生活 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

[2] 邓正平.联系生活实际 深化道德教育——浅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四步法”[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4).

品德与生活教学反思 篇9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一开篇,就利用悠扬的背景音乐、色彩明丽的图片明确地告诉学生——冬天要到了。孩子们通过回忆在生活中的一些认识,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同时,通过小品表演再现生活内容,学生看后,进行热烈地讨论,无形中也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和生活是融会贯通的,在生活中可以学习,课堂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去。

此外,为了更好地创设情境,我恰当地运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索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生活为载体,把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非常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资源。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设计颜色搭配合理的服装以及让旧衣换新貌,这样既让学生明白了怎样穿衣服才最美的生活常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让学生学会了节约,一物多用。

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 篇10

活动目标

1、能发现身边可以做的好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做一些能做的好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调查父母或他人做过哪些好事,讲一个自己知道的故事。2.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好事可以做。3.每人准备一个“好事记载本”。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1、上课时,老师找不到书本,学生主借给老师.2.组织儿童将自己调查的内容在小组里进行汇报,如父母或长辈都做过哪些好事等。可以是在家里的,也可以是在单位或社会上的。引导儿童讲一讲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以及自己的感受。

3.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汇报活动,只要事例是真实的,教师就要肯定。

二、探索新知.(一)“好事”大摸索

1.让儿童将自己知道的、听说的、亲眼看见的好事列出来,再引导他们分析比较,有哪些好事我们可以去做,有哪些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做。

2.找一找“我们能做的好事”。让儿童明白,我们身边有许多好事可做,只要大家留心观察,愿意去做,就能发现该做的好事。3.议一议“这算不算好事”。针对儿童不注意周围平凡小事的特点,以一两个比较典型的、儿童常见的小事为例子,让儿童讨论这算不算好事。目的在于引导儿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讲一讲“我做过的好事”“我常常坚持做的好事”“我打算做 1 的好事”。让儿童相互交流,特别是要引导儿童坚持做好事。(二)好事见行动.1. 开展“人人都来弯弯腰”(或伸伸手)活动,让儿童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和周围社区去看看,为美化校园、社区环境捡起一片纸屑、一个食品包装袋„„同时要求儿童坚持这样做下去。

2. 创设情景,自由组合,模拟表演(将儿童自己做的好事排演出来)(1)上美术课时,同桌李红忘了带彩笔„„

(2)星期天,妈妈在家打扫卫生„„

(3)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位老奶奶上车„„

(4)学校号召同学们向灾区儿童献爱心„„

二、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每个儿童准备一个“好事记载本”,把自己做的或者看见的好事记载下来.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得表扬的道理。2.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做好事不为得表扬。

活动准备

1.歌曲(爱的奉献)。

2.让儿童准备一些英雄模范人物或周围普通人做好事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1.大家一起边听边唱歌曲(爱的奉献)。

讨论:你们知道歌曲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是什么意思吗?想一想如果不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引导儿童理解献出爱就是帮助、关心别人,就是做好事。

2.说一说,你所调查的人是怎样做好事的,他们是想得到回报或表扬吗?如果不是,那是为什么呢?引导儿童理解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的人们,为大家默默地做好事的人们,想到的是帮助别人,给别人关心、温暖,而不是图回报和表扬。

二、探索新知.1.鼓励儿童在小组讲述自己搜集到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或其他事例。

2.儿童谈自己做过哪些好事,是否得到过表扬,得到表扬时心里的感受,没得到表扬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以“在家里、在学校、在社区的我是不是一个样”为题,让儿童用多种方式自我描述。引导儿童思考自己的表现是否处处一致,为什么会不一致,初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4交流反馈:谁介绍的最像自己,今后怎么改正。

三、总结延伸.3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让《品德与生活》教学与活动同行 篇11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教学 活动 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67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为了实现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该课程时,我努力创造适合低年级学生活动的环境,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回归生活场景,激发体验兴趣

从《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对基本理念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四个理念都含有四个字——“儿童生活”,可以大致理解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和发展生活。因此,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不能把品德教学和儿童生活割裂开来,而是要让两者有机结合,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寓教学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

要做到这些,教师要做儿童生活的有心人,全面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个性特征以及生活经历,教学时要从儿童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活动,让教学活动融入学生生活,使学生积极参与,在生活中得到发展。例如,教学《我们找到秋天了》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走进秋天”“送礼物回家”“欣赏秋天”“留下秋天”几个活动。课前把兴趣爱好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让他们带着“你知道哪些果子在秋天成熟吗”“秋天到了,天气凉了,看看周围有什么变化”等问题“走进秋天”,亲近大自然,触摸秋天,观察、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并找寻秋天赐予人类珍贵的礼物,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让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课始,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哪儿找到秋天,带回了秋天的哪些礼物;然后开展“送礼物回家”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从大自然中带回的礼物送回老师事先设计好的“家”——树、果、花、叶、粮食……把学生的生活与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给“秋天的礼物”分类,增长了见识。在学生对秋天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我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秋天”:秋天在树林里——树叶变黄、变红,被秋风吹落,变成养料滋润新的生命。秋天在花园里——五彩缤纷的鲜花竞相开放,异彩纷呈,将秋天打扮得更加美丽。秋天在田野里——稻谷、高粱、麦子成熟了,一片金黄色,给人们提供了延续生命的粮食。秋天在果园里——苹果、雪梨、葡萄……挂满枝头,硕果累累。通过欣赏秋天,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一个奉献的、美丽的、丰收的季节。最后让学生在观察、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把秋天的美景拍摄或描绘下来,留住大自然的美。这样,《我们找到秋天了》的教学在学生的生活及活动中落幕,学生真正感受到秋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内心深处就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积极情感,激发了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这样教学,增强了学生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科学素质等打好基础。

二、创设模拟情境,注重体验过程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内容设置上,虽然也源于生活,可是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难以身临其境,没法体验,对他们进行的德育教育可能是外在的,不会内化成为他们的品质。这时,我们要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让儿童模拟,经历仿真性练习,从而获得体验、认知和感悟。

例如,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时,我把事先到田野里录制的农民插秧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初步体验到粮食来之不易,可是这并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世界。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插秧的艰辛呢?我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的活动——“摆五角星”,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左手拿着一个装有一百个塑料五角星的盒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五角星一行摆五个,摆出的五角星横竖要对齐,人要像插秧那样倒退着走,每个人把盒子里的五角星摆好后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活动,学生有了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再回过头来看插秧的过程,就仿佛置身于劳动之中。这样插秧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心中,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内化为了学生的品质。又如,在教学《遇到危险怎么办》一课时,除了让学生明白课文中列举的身边的危险、掌握相应的避险常识外,我还让学生进行防震演练。我事先没有告诉学生如何防震,只告诉学生地震来袭,几分钟乃至几秒钟都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演练前,我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示自己的自救方法,然后让学生听老师口令进行防震演练:“教室开始晃动起来,地震啦,孩子们赶快逃生吧!5……4……3……2……1,停!”学生在逃生位置不动,师生评价谁的自救方法好。生1:我躲在两面墙之间,这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空间,比较安全,我的方法好。生2:小红往外跑,太危险,时间太短了,跑不出去的。生3:躲在桌椅下的同学比较安全。师:其实这方法不科学,美国搜救队长曾经统计过,地震时,躲在桌底、床底的伤亡率是98%,而躲在桌旁、家具旁的伤亡率只有2%,可见躲在桌子旁边的同学更安全。本次演练让学生在亲历逃生演练及评价、讨论中掌握防震的常识,懂得最基本的自救和互救方法,并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告诉自己身边的人,做到人人懂防范,人人懂自救,当灾害真的来临时,人们就会用学到的自救方法保护自己,尽可能地减少伤亡惨剧的发生。

教学中遇到存在于学生生活中而学生又难以接触的教学内容时,我们应尽可能地创设一些模拟情境,让儿童亲身参与、直接体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质,这种品质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使学生受益终生。

三、赋予角色扮演,引导体验感悟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儿童不应只当“观众”“听众”,而应该是“演员”。教育者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事件进行角色扮演,对学生阅读文本、再现生活情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情境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行为方面的信息,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不幸与艰辛……从而真正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帮帮残疾人》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开展“盲人敲鼓”活动,让学生走进残疾人的生活世界里,激发学生的思考。我让学生在离鼓5米远的地方面对鼓站好,我用蒙眼布把学生的眼睛蒙住,被蒙住眼睛的学生原地转一圈后拿着鼓槌去敲鼓。活动中,学生们兴致勃勃,扮演盲人的学生跌跌撞撞前去敲鼓,敲对鼓的或敲不对鼓的都引起观众捧腹大笑。在愉快的体验活动过后,我让扮演盲人的学生谈谈自己被蒙住眼睛去敲鼓的感受,也让观看的学生谈感受。让学生在表演和讨论中体会盲人的艰辛,感悟到盲人的难处,从而萌生出帮助盲人的念头,进而在生活中付诸行动。

接着开展“缺了一条腿的残疾人取花接力赛”,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12个人,并站成“一”字竖排;让学生们把一边小腿往后抬起,同侧的手把该脚抓住不放,使自己变成缺了一条腿的“残疾人”,往离他们20米远的地方取回鲜花,每组前面去取花的学生回到原地,后面的学生才能出发,先取回12朵鲜花的组获胜。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所有学生都能体验了残疾人的生活,知道正常人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做到,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成为儿童共同的认知,这种认知将会指导儿童在生活中帮助更多的残疾人,体验助人之乐,从而让自己健康、积极地生活。

角色扮演是品德与生活课中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合理运用,将会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把学生引到课本以外的儿童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并实现道德情感的共鸣和升华。

四、巧用教学游戏,实现自主学习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把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游戏是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它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平安回家》一课时,我让学生们初步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危险,思考回家路上怎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安全,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掌握上学路上的安全常识等。但这些仅仅是课堂上的空洞说教,学生们只是被动接受,没有触及他们的心灵世界,很容易遗忘。学生没有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内在要求,上学路上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为了使学生们养成正确过马路的良好习惯,我让他们玩过马路的游戏。我用桌子围成一个“十字路口”,让一些学生带上货车、摩托车等头饰玩过马路的游戏。游戏结束,我组织学生评价他们过马路好不好,学生们说:“不好,人和车相撞了。”对呀,这只是一个模拟游戏,如果真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那太可怕了。假如我们在“十字路口”安装红绿灯,那结果会如何呢?我们来试试,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在亲历体验和在耳濡目染中,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交通标志重要,遵守交通规则更重要。这样,遵守交通规则就会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教学中巧用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生活、发展自我、培养品质、快乐成长。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所有活动的选择应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凡是具有教育价值,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及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品质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运用。

上一篇:步入大学写给父母的一封信下一篇:周年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