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回归(共12篇)
本色回归 篇1
关键词:语文课堂,回归本色,目的,方法,阅读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阵地, 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然而, 如今的语文课堂热闹非凡,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教学步骤环环相扣, 过渡自然, 学生举手如云, 应答如流……但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在看过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教学形式之后, 总感觉语文课堂似乎有点忘本, 忘记了语文课堂的语言文字训练, 忘记了语文课堂的琅琅书声, 忘记了语文课堂的大胆质疑。其实, 学习语文, 提高语文素养必须从加强字、词、句、篇的内在联系, 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入手。
一、求真务实的教学目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 更重要的是育人, 教育学生学做人, 做真人。语文教学是激发情感的有效空间, 那一个个生动高大的人物形象, 以其人格美、品质美在这个空间中熠熠生辉。所以, 教师要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 透过“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感悟求真, 激发奋进,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教育。
语文课堂是学生展示语文能力的舞台, 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本”, 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 使整个课堂成为学生合作的天地、探究的乐园, 使语文学习成为所有学生向往的天堂、活跃的中心。教学中我们会发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有差异的, 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对此, 教师在课堂生成中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注意把握好方向, 适时作出反映和调整, 以达到教学目标, 实现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简单朴实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 教师挖空心思, 发掘各种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质疑导入激发兴趣、互评朗读加强指导、合作表演深化理解……可谓应有尽有。确实, 对语文这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教师应该着力探寻有效的、适宜的教学方法。但是, 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 都是为了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走进文本, 都必须恰如其分才能焕发其本身的魅力。
如, 在《劳动的开端》一课中, 笔者让学生读第一次挑煤的经历, 体会这部分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有的学生说辛苦, 有的学生说艰辛, 有的学生说艰难。笔者通过归纳追问:“如果我们只选一个词语来表达, 哪个词更准确?”在语言的推敲中, 彰显了课堂的生命力。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要创设与文本有关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生活情境, 为生成提供知识场景、文化场景、生活场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 在体会《劳动的开端》一课中“抽掉”一词时, 有的学生说:“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速度快。”如果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抽”, 学生可以进一步体会出:不管桌子上边是什么, 都从下面把桌子快速拖出。如果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做法, 学生就会谈到应先把睡觉的人叫醒, 这样与文中的做法形成对比, 学生就很容易体会出作者受到的欺辱。笔者对语言文字的处理以及深情的语言描述, 为学生和文本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使学生走进了文本, 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见, 简单朴实的教学方法能延续课堂的生命。
三、一如既往地重视阅读
语文课程改革给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不知不觉出现的教学内容泛化, 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等趋向, 使语文课的“本色”开始变得模糊。为此, 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教学行为”, 还学生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让迷失自我的语文教学回归本色。语文学习的重心是学习文本, 但文本并不是学习语文的全部。崔峦老师说:“文本是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凭借,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研究文本, 并通过学习文本掌握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但是语文教材上的内容是有限的, 要想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 创设更多的阅读机会, 这也是让语文课堂回归本色的有效途径。
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语文的独特芳香, 流淌着师生间的真情表白。我们呼唤,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本位教学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希望教师能坚守语文这块阵地, 千万别被纷繁的理念晃花了眼睛。
本色回归 篇2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对文本人文内涵的挖掘、渲染,过分强调学生脱离文本的独特体验,过分追求课堂形式的可看性、观赏性,扎扎实实的读写训练在课堂上逐渐减少,语文课成了品德课、科学课、表演课„„怎样坚守语文本真,回归本色语文?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实践探索。
一、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具性弱化现象,根子出在对学科性质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上。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体现工具性方面的有: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发展语言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等。这些可以简要地概括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很多一线教师不能从这几个字的变化中体会出教学的真谛。因为对学科性质理解不深,背离工具性,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方向偏颇,甚至本末倒置。所以,深刻地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科方向,理解“工具性”内涵,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静下心来修炼的功课。
二、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重视“工具性”地位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流于一个固定的模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理解,体会人物特点,学习人物精神,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显而易见,此类目标取向主要不在语言材料获得方面,而是严重地倾斜于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标中对语文素养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一篇课文要培养学生哪些语文素养,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明确并且细化,既要体现目标的三个维度,更要突出语文能力的目标。唱好“四字经”:听说读写,把语言训练落到实处,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
三、扎实开展语言训练,彰显“工具性”魅力 语文姓“语”名“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冲的责任,而阅读教学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因此,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严峻的问题,也是衡量本色语文的主要标尺。
(一)品文字,悟表达
苏霍姆林斯建议: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养,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要培养儿童对词的感情色彩的敏感性,使学生像对待音乐那样对待词的音响。教材中的文本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不胜枚举。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标点,作为语文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品悟。如,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感人,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精妙„„引领学生充分推敲品悟,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命力。曾执教《荷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用得特别好。为了感受“冒”的精妙,我让学生思考:“冒”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哪些词?“钻、伸、露、长、挺„„”学生各抒己见。随后,我引导孩子比较哪个词更好、更恰当也更传神。在经过一番推敲斟酌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冒”字更能表现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不禁感叹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真正品出了语言的味道。
(二)习方法,练读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可见,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言表达运用的落实是教学的重心。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现成的读写结合的教材,为学生学习语言、训练读写提供了典范。《长城和运河》中设问的巧妙运用,《西湖》中比喻的妙笔生花,《烟台的海》中拟人的生动传神,《庐山的云雾》中排比的节奏和谐„„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秦兵马俑》、《恐龙》、《埃及的金字塔》等文中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赋予抽象的语言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力。同时,每一篇文章也都具有鲜明的写作特色,《北大荒的秋天》的总分,《钱学森》的倒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衬托,《大江保卫战》的点面结合,《赶海》的首尾呼应„„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技巧,使学生从读中学写。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是一篇语言浅显易懂却含义深刻的童话故事,全文以生动的对话叙述为主,条理清晰,耐人寻味。精读课文后,笔者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丰富传神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而后设计了这样的读写情境:
小骆驼和小红马都明白了美的真正含义,它们又见面了,你能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写一篇童话吗?写作提示:
1.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恰当运用提示语; 2.注意提示语在不同的位置时,标点也会有所变化,正确使用它们,会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晰。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促使学生言与意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本色语文”提倡“一课一得”,这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更是能力的提升。实践证明,只要给孩子们提供读写训练的空间,就会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返璞归真,求是务实,真真正正教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不可否认,多媒体的运用,较容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但很多时候,教师把握不好尺度,在一篇本该充分引导学生读书学文进行言语实践的课文中,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多媒体的展示,就是花费大量的时间交流资料,导致语言学习的时间被占据,工具性自然被弱化。试想当语言文字的情境已经完全靠图片、影像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还愿意沉浸在语言中品悟、涵泳、推敲语言的表达效果吗?即使愿意,课堂上还有时间吗?叶圣陶先生亦强调: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本色语文是立足于文本的言语,符合学生的认知,营造良好的言语氛围,引导学生咀嚼感知言语,激活学生认知的体验,生成学生的言语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它不需要包装,不需要修饰,更不需要浓妆艳抹。给语文教学松绑,简简单单教语文,本色语文理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车展:请回归本色 篇3
这是最近在和汽车圈子的朋友们聊天的时候说得最多的话题,车展能带给大家什么?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欢乐。
从北京车展到广州车展再到上海车展,每一次对于汽车行业都是饕餮大餐,但消费者对于车展的第一想法却成了香车美女,尤其是美女——越来越暴露的美女。
但这是我们需要的车展吗?
十月份,有幸参加了北京国际零部件展览,规模很大,但是实际取得效果却不尽然。零部件展览本该是展现各个零部件厂商技术的平台,但在现在的国内,却成了一次展销的大会、采购会。
我并不是诟病展会的这种功能,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明显超过了技术交流的作用,一些媒体也“跟风作案”,组织所谓的采购配对,虽然提高了交流,但对于展览的本意有失偏颇。
“这是国内汽车行业的悲哀。”一名同行朋友说。
国内的整车展也有着零部件展览同样的问题。
整车展上,哪里人最多?漂亮姑娘多的展台。跟一个媒体的朋友聊过,他们每次参加展览都是要带着任务的,每个摄影师都要拍模特的脸蛋、胸部、手还有走光等等,然后做成所谓的专题。媒体尚且如此浮华,可见现在的车展到底成了什么模样。
华而不实,这是周边朋友对于车展的整体评价。首先,每次的车展厂商都要花费巨资投入,就拿北京车展来说,如果厂商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布展或者撤展需要加班的话,要给场馆方所谓的加班费,动辄就是百万元,更不用说在展览中的其它费用,请一个名模来一趟也是以万元记。
其次是所有的消费者去参加车展,关心也不是车子的性能,而是哪个展台的模特漂亮,哪个厂商送的礼物精致,车子?还是以后再说。
为了宣传,厂商可以出钱当这个大头,是否真的值得?也许有人说,品牌的影响力提高是花钱买不到的,但是我们厂商的品牌影响力就是靠车展的包装来打造的吗?如果产品不能得到是市场的认可,就算车展再花哨,也只能是茶饭之后的谈资,过了热闹劲儿就没热气了。
车展车展,就是汽车的展览,不是人的展览,不是个人成名的舞台,业内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到汽车本身上。诚然,一些汽车品牌通过车展打出了知名度,但是在自身产品的打造上同样要不遗余力,尤其是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如果能够十年磨一剑,在展览上能够展出顺应行业需求且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那么一鸣惊人也就不远了。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篇4
一.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因此,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愉悦而又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
一位老师教学《猫》, 学生发言踊跃。
生1:我知道猫会抓老鼠, 我很喜欢它。
生2:我看见猫的毛黑白相间, 摸起来很光滑, 也很好看, 我很喜欢它。
生3:我喜欢吃鱼, 猫也喜欢吃鱼, 我们都喜欢吃鱼。吃饭时, 我把碗里的鱼给猫吃, 它仰着头“喵喵”地叫, 好像说, 谢谢你!我和猫是好朋友。
第一个学生是从猫的作用来谈的, 是基于“告诉”获得的知识。
第二个学生是从猫的外形来谈的, 是通过感知获得的经验。
第三个学生是从“我”和“猫”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上谈的, 是一种情感的自我体验。
应该说, 第一个学生讲的, 不足为奇, 通过“告诉”即可获得;第二个学生讲的是通过感知获得的经验、真切可信但缺乏独特的视角;只有第三个学生讲的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值得珍惜。语文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 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 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
二.品词析句, 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 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去倾听不同的声音, 敏锐地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的“学情”, 及时转化为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
如教学《颐和园》一课时, 当学生们读到“油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时, 忽然听到有学生说:“老师, 这句话里有个别字, 船在水中运动是划船, 应该用‘划’字, 从没有用过‘滑’字, 因此‘滑’是别字。”说完, 他还走到黑板前工工整整地写上“划”。我立刻灵机一动, 以“滑”字为契机, 当堂生成一个教学新环节, 对同学们说:“‘滑’字真的用错了吗?”
生1:“滑”和“划”同音, 并且意思相近, 容易混淆, 可能是印刷错了。
生2:课本是经过作者、编辑多次审查和核对的, 绝对不会错。
生3:从“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这一句, 可以看出湖面是平的, 油船、画舫轻盈而缓慢地在湖中运行, 好像在平平的镜面上轻轻地滑过。三点水的“滑”比立刀旁的“划”更能突出湖面的平静。
生4:这个“滑”字用得准确、精妙, 生动地描绘了昆明湖那平静的景色, 表达了作者对湖水的喜爱之情。
……
三.情感体验, 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性
体验是价值的叩问, 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 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出来。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是一种体验。在阅读教学中, 只有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把情感点化出来, 才能打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如《诺贝尔》一文中, “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 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1:从‘近了!近了!’我读懂了炸药马上要爆炸了;诺贝尔的危险也近了。
生2:我从“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体会到了他的紧张。
生3:我从“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体会到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不怕危险的精神。
生4:我想更多的是兴奋, 因为“近了!近了!”还是离成功也近了。所以, 他很兴奋, 所以“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
生5:我从三个“!”感悟到诺贝尔的激动和兴奋, 为了研究炸药, “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 父亲被炸成残废。”而现在马上要成功了, 他很激动, 心情很急切。
……
本色回归 篇5
——《深度工作》读后感
曹 莉
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一个接一个地参加大小会议、在即时通讯软件的呼叫中手忙脚乱、在繁杂的多线程工作中不断地切换注意力……你看起来非常忙碌,甚至在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忙碌,但你的忙碌真的能转化为生产能力吗?
《深度工作》作者、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尖锐地道破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惊人真相——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此类浮浅事务上,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被频繁打扰的情况下高效使用脑力?答案是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含义为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而正因为当前社会深度工作能力的日益稀缺,其与经济成功的关系也变得日渐紧密起来。
深度工作不是一项过时的技能,而是将人们从技术垄断导致的精神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的良药。在当前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浮浅信息时代,倡导深度工作无异于呼唤一种匠人精神的回归。
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大部分都在纽约库阿里农场的一间小屋里完成。吐温的书房离主要房屋区太远,以至于家人要吹号吸引他的注意力,召唤他去吃饭。
比尔·盖茨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远离世事(通常是在湖边小屋),只读书,思考大局。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淡忘了深度工作这件事。网络工具的盛行,包括电子邮箱、短信、微信、微博、淘宝、京东等,将我们的注意力割裂得支离破碎。据麦肯锡的一项调查发现,()我们平均每周有超过60%的工作是进行电子沟通和网络搜索。这种状态,卡尔·纽波特将其定义为“浮浅工作”.所谓“浮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事务性的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的。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我们该如何“深度工作”,卡尔·纽波特提供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供大家参考:
一是让定期的深度工作成为习惯。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被不断地消耗。如果我们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下午正在浏览网页,突然想要将注意力转移到一项需要高认知度的任务上,便需要强行将注意力从丰富多彩的网络内容上转移开。这样的转移往往 很难。但是,如果我们能每天下午安排特定的时间或安静的场所用于深度工作,就只需要很少的意志力便能启动工作并保持下去。
二是闲散时也不要分心。有人会觉得,在深度工作时保持专注就可以了,在闲散时分分心又没关系的。千万不要这样想,也不要这样做。如果你在其余时间里有一点无聊,就开始刷手机打发时间,那么你的大脑就可能已经被重新编排,你的大脑已经很难够胜任深度工作,即便你经常训练专注的能力。
三是要善于对浮浅工作说“不”.对琐碎的工作拒绝时,要明确的拒绝。如果你是个很容易就能联系上、好说话、老好人、总是竭尽所能帮人的人,那不找你找谁呢。
紧扣文本 回归本色 篇6
现状描述:文本,游走在语文课堂的边缘
一、“稻花香里说丰年”——画面欣赏代替想象感悟,文本被图解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多媒体得到了无比的青睐。很多教师将教学内容包装成图文并茂的精美课件,教师则借助直观的图像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学生上课犹如在看动画片,让人感觉文本正被图解。
二、“乱花溅欲迷人眼”——综合活动代替语言实践,语文被泛化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学习,但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导致非语文、泛语文活动过多。在一些公开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在学生课文尚未读通读懂的情况下,便安排了许多讨论、表演等活动,这样的课堂看似活跃,但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未见提高。
三、“千树万树梨花开”——课外拓展挤占文本阅读,文本被架空
现在的语文教学,教师都很重视对文本资源的拓展与延伸,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搜集与所学课文有关的内容,在课堂上大量呈现。但是不少教师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堆砌资料的现象仍很常见。
四、“怎一个情字了得”——人文熏陶压倒语言感悟,语言被虚化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往往不太重视文本的解读,而大兴人文之风,每篇文章都想让学生受到一次超级震撼。这种偏于人文性而抛开语言本体的做法,是虚化语言学习的表现。
现状剖析:语文,应向语言本体回归
我们的语文究竟要教些什么?专家认为:语文教育是“言语”教育,应紧紧抓住“言语”这个载体,进行“讨论”、“鉴赏”、“体悟”,这是语文教育的生命所在。《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而笔者认为,无论教学模式如何变迁,指导学生紧扣文本进行言语实践应成为语文课堂中的主旋律。那么,语文教师在课堂实践中该怎样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呢?
一、“众里读她千百度” ——紧扣文本直面语言,反复触摸,培养语感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阅读教学就必须紧扣文本,直面语言,精心营造特定的朗读场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亲近语言,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通过反复触摸文本,感受语言的内涵和文章的气势;通过反复地读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通过有情有味的读学会朗读的技巧与方法。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上《两小儿辩日》一课时就有一个读的经典环节。教师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辩斗部分,然后指名一生上台和教师(扮演一小儿)辩斗。
师:你身子稍微向着同学们,但眼睛要看着我,因为你在跟我辩斗。(生按师要求站好)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此言差矣。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语速加快)非也非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语速也加快)非然也,非然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急促)唉呀,不对不对。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其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不是不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就这样,从第二次开始,在原文基础上,师另加诸如“此言差矣”、“非也非也”、“唉呀,不对不对”等语词,增加辩斗的效果和氛围,反复多次。然后让全体学生起立,相对而站,教师串引:一儿曰——(学生接读一小儿的话),一儿曰——(学生接读另一小儿的话),学生分角色朗读两小儿的话,教师再用语言作牵引“一儿不服曰,一儿坚持曰,一儿扯着嗓子曰,一儿拍着胸脯曰,一儿指着手曰,一儿毫不示弱也以手相指曰——”学生越辩越入情。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采用现场模拟、情境再现的手法,紧扣“辩斗”一词,读中寓辩,辩中寓读,读读辩辩,亦读亦辩,不着痕迹地把学生引入了文本的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因此,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理想状态应是:教师立足文本,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反复诵读文本,从而使文本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的血脉深处,深深烙在学生的大脑中。
二、“一斑而窥全豹”——抓意蕴深刻处,咀嚼语言,加深感悟
课文中有不少语义丰富或是深刻的重点句段值得品味感悟,对这些蕴含丰富的词句,教师要引导学生沉潜于文本语言的深处,鉴赏玩味,潜心涵泳,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透视出丰富的形象,理解到深刻的含义,体会到潜藏的情感。
为此,教师一方面要带领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比较、揣摩、赏析,引导学生比一比、想一想、讲一讲,通过对词句的咀嚼,加深学生对词句的深层含义的理解,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文本包含的情感。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同它所涉及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以学生经验激活文本,让学生力透纸背,与想象中的人物见面,领会它在文中的独特意义和情味。
一位教师教学《穷人》,在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抛出一个话题:不知道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两个词语似乎用得不够恰当?学生在看书、思考后纷纷提出“温暖”和“舒适”用得不够准确,并结合课文说出了许多理由,认为这间小屋最多只能说是整洁的。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向权威挑战的勇气,然后话锋一转,说:“不过,如果从不同角度反复阅读、静静默想,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于是,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出现了深刻的感悟。
生1:外面正起着风暴,而小屋里即使有风的话,也肯定不会有多大。而且小屋里还生着火炉。跟外面比,小屋里是温暖的。
师:你能联系上文的内容来思考,很好!那“舒适”用得准确吗?
生2:桑娜的丈夫一大早就驾着小船出海,到晚上还没有回来。他这时还在汹涌的大海上跟风浪搏斗呢,而桑娜坐在家里,跟她丈夫相比,桑娜应该说是舒适的了。
生3:我认为文章表面上写渔家温暖而舒适,实际上是为了反映渔家生活的艰难和贫困。
师:哦?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3:那样一间简陋无比的屋子,对渔家人来说,能够安稳地呆在里面,就算是温暖而舒适的了,可见渔夫的一家已经过惯了贫穷的日子,他们对生活的要求是极低的。
生4:这里的写法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一样,是用写幸福来反映小女孩的不幸。
在本案例中,教师引领学生对内涵极为丰富的“温暖而舒适”一词进行了品味、感悟,学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一开始,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否定“温暖而舒适”的准确性。通过更全面、更深入地研读课文,他们很快发现自己一开始认识的片面,“温暖而舒适”是准确的。此时,学生对“温暖而舒适”的解读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描写小屋的语言文字了,还有描写小屋外的大量文字及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的感受。后两个学生从“温暖而舒适”读出了贫穷则是学生对这一词语的极富个性的理解,是学生品味、咀嚼语言后的新发现。
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抓住课文意蕴深刻处,依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他们的人生体验,在两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语言的深入理解和个性化的感受,品出课文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三、“厚积以薄发”——寻找学生情感触发点,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的“气”之所在。教学时,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
对文本蕴含的情感,教者不能简单地引导学生用语言归纳总结,而应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触发点,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唤醒学生的相似经历;以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情境诱发其真切情感,让学生进入文中,进入角色;凭借相似情感,以己度人,感受其情,并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与心灵对话。学生在感同身受的心境中,会对课文的描写感到十分可亲,可信,从而让课堂在强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中,有一位老师在处理句子:“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是这样做的:老师在“千万人”、“许多人”、“人们”下面加点。
师:大家联系加点的词,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在这些人中,有你认识的人吗?请联系学过的课文,读过的书报,看过的影视,想想,如果有关人物就在送行的队伍里,他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温暖》中的清洁工人站在人群里。他踮着脚,眼泪一个劲儿地往下流。他不断地念叨:总理啊,我怎么也忘不了,那个深秋的早晨,您工作了一夜后看到我在打扫街道,跑来跟我握手,连连说辛苦了。握着您那温暖的手,一股股暖流一下传遍了我的全身。我永远也忘不了您那温暖的一握,然而今天您为什么就这样离我们而去呢?
生:我好像看到《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小杨梅也在人群里。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哭喊着“周爷爷啊,我忘不了您啊。那次在飞机上遇险的时候,您不顾自己的安危,把降落伞让给了我。您这样的好爷爷,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呢?
生:营口地震灾区的一位老奶奶也在人群里。她想到了在营口遭受地震灾害时,周总理及时赶到灾区。想到这些,再看到总理躺在灵车里,她禁不住哭喊着:“总理啊,您醒醒啊,乡亲们想您呢……”
(其他学生发言略)
文中的这两个句子看似平常,其实它具有相当大的理解空间,但这些理解空间必须靠学生的已有积累来充实。学生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中,对总理相关的事迹有一定的了解,这为理解上述两个句子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基础。在阅读中,教师巧妙地以问题加以引导,学生记忆仓库中的所有的画面被一一激活、还原,学生回忆总理事迹其实就是情感蓄积,移情体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浸润和丰富,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情感内涵,学生的情与课文的情水乳交融。
四、“话到深处情更浓”——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内化语言,学以致用
读中悟到的表达形式,必须经过反复运用,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
因而当学生情满自溢之时,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一个对话的空间,让学生开放自己的情感之门,把自己通过学习感悟到的内容倾泻出来,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内化语言。
一位老师在上《我盼春天的荠菜》一文时,在说到小女孩因为偷财主家的玉米棒而跳进河里,上了岸以后游荡在田野上时,安排了一个写话的环节,他让1~4组的同学写母亲想对女儿说的话,5~8组的同学写作者此时此刻很想对妈妈说的话。
(学生在低沉凄凉的音乐声中开始写话,四分钟后)
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片让人恐惧的田野。(对着屏幕深情地)“田野里升起了一层薄雾,夜色越来越浓,周围静得可怕。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着我的名字……”妈妈是怎么呼唤的?
生(读妈妈呼唤女儿的话)“孩子,你怎么还不回家呀?要知道,妈妈每时每刻都盼着你回来。孩子,回来吧,毕竟这儿是你的家。”
师:声声呼唤,小女孩都听到了,可是她不敢回答,她多想对妈妈说——
生:(读女儿想对母亲说的话)“妈妈,不是女儿不想回家,我被人追赶跳进水里,追赶我的那些人都是冷血动物。女儿因为太饿了,所以才去财主家的地里掰玉米棒子,放弃了自己的尊严。但是妈妈,请您相信,以后,我一定不会去干那些没有尊严的事情了……”
师:多么心酸的话语啊,孩子,这样的话语妈妈没有听到,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呼唤她女儿——
生:“孩子,你怎么还不回家啊?是不是又到哪儿找东西吃了,娘没用,你爹又走了,一直没有好好照顾你,从小就让你忍饥挨饿,有一顿没一顿,娘对不住你啊!洁洁,你快回来啊!……”
师:妈妈的话,女儿一定听到了,她恨不得马上扑到妈妈怀里痛哭一场,女儿又是怎么说的呢?
……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语言表达的平台。这种表达,因学生经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已经积蓄了一定的情感,他们有着倾诉的愿望。在教师的渲染下,学生入情入境展开想象,将心中的情流泻于笔端,语言形式的运用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得到了有机的整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高度统一。
语言,应是语文课的根!文本,是师生学习最重要的凭借!对于“文本”与“语言实践”,我想如此打个比方:文本是船,当我们乘上这艘知识之船,就必须鼓起语言实践训练的风帆,才能让这艘船神游到语文学习更广阔的海洋,才能到达语文学习的理想彼岸。让我们赋予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引导他们潜入文本,回归文本的细节,回归文本的血脉,与文本作零距离的亲密接触,让他们在诵读品味、潜心涵泳、想象表达中亲历与文本撞击的真正快乐!
(作者单位浙江省兰溪市兰江小学)
回归朗读本色,培养朗读能力 篇7
一、学好汉语拼音,正确地朗读文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是小学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正确地读,首先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重视普通话的指导,从学生入学就开始进行普通话的训练,汉字拼音的声母、韵母需要熟练、正确地掌握,在朗读训练中进一步学习普通话。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字,要多加留意,在朗读中借助拼音加以指导。正确地朗读,还要求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有的学生丢字、添字,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养成一丝不苟的朗读习惯,教师就要严格要求他们认真地看课文,把每个字都看在眼里,并准确地读出来。还可以要求他们认真听别人的朗读,指出别人朗读中的错误,这也有助于他们养成认真朗读的习惯。
二、激发共鸣,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关于朗读的目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训练的难点,只有让学生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学生才能把感情融入朗读中。
1. 重视课文朗读,扎实地打好基础
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手段,朗读过程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反过来,理解又能更好地促进朗读,只有理解得深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读出感情。所以,朗读训练时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把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
2. 榜样的力量,发挥教师的范读作用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较优秀的范读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朗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坚持有个性符合文本的范读,用自己的声音以及自己的神态、表情动作来感染学生,用这些相互配合把学生引进文本之中去感受文本的魅力。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看看教师的表情就会思考为什么这里要这么处理,真正的理解才可以造就自然和谐的阅读,不至于使阅读只流于表面。通过范读,可以从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比如,在一年级《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学习理解中国的首都北京城,壮观的天安门升旗仪式后,激起了孩子想去北京看升旗仪式的兴趣,我以简短激昂、饱含感情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我顺势引导:“请小朋友们也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立刻投入有感情的朗读中,从而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3. 打开学生的想象大门
一篇文章不可能只有一种解读,那么一篇篇文章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别林斯基曾说过:“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想象走进作品描述的世界里,感受事物的美好。比如,在训练朗读“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组成了无数条五颜六色的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树上的露珠沙沙地落下来,枝头上几只黄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这段话,我先进行配乐朗读,学生很快地入情入境,饱含深情,读出了美的意韵。
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对文章产生一些了解,在个别朗读中让学生展示自己独特情感体验的朗读。
三、培养兴趣,持之以恒地练读
朗读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读得好的树为榜样,读得差的教给改进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读好的信心和想读的愿望。在课堂上应采用多种朗读方式,如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配乐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仅靠课堂上的指导练习不够,还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练读机会。比如组织学生举行朗读竞赛,开展读好书活动,参加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编播活动等。另外,应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帮助学生选择适合朗读的短而精、感情浓和内容健康的文章,鼓励学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地练读。
在阅读教学之中要注重朗读,著名作家金庸先生曾说:“阅读是一种享受。”他在浙江大学欢迎会上给学生的赠言是:“终身读书”。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也是对后辈学子的殷切希望。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小学就大量阅读,从中获得真、善、美的启迪,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大量诵读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诗文,练就过硬的朗读本领。
摘要:朗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朗读能力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论述了如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练就过硬的朗读本领。
关键词:朗读,训练,兴趣
参考文献
回归语文本色课堂的有效路径 篇8
一、善用标题,定“本色”之调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深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就需要紧紧围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展开教学。
教师将“问题链”渗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更少的时间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尽快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促使其深入学习思考。虽然学生阅读的文章有一些比较平实,但在问题指引下“揣摩标题”则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阅读的趣味性也因此而生。例如:在《鼎湖山听泉》的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题目,感觉作者会写什么?在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后,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交流讨论:1既然是“听泉”,那作者听到的泉声是怎样的?2在“听泉”时,你觉得作者可能会想些什么?3作者写“泉声”的用意何在。
带着一系列问题,学生积极地参与文本的研读,课堂气氛活跃。有意识的开展“标题导读”的长期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学生在无声的思维中涌动学习的激情。
善用标题,积极思考,看似简单,其实是训练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也是语文课堂本色的显现。
二、善抓文眼,透“本色”之味
每一篇文章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段落就是大家所谓的“文眼”。
教师可就有“文眼”的文章设计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迅速领会文章的精妙所在,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如在进行《杨修之死》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紧扣“公真知魏王肺腑也!”这一“文眼”设计如下问题:大家阅读文章并思考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杨修“真知魏王肺腑”?学生们在阅读课文之后,提出这样的看法:
1曹操在新修的私家花园门上书写了“活”字,杨修猜出丞相写这个字是觉得新修花园有些豪华;2杨修看到曹操写在酥盒上“一合酥”三个字,认为丞相用意为“一人一口酥”,其他人一起分食;3曹操“梦中杀人”的真相亦被杨修所知晓;门吏阻止曹植出城,杨修猜出曹操是在意图测试儿子的才干,杨修教曹植“竟斩之可也”;4杨修为曹植选好答案,做“答教十余条”,帮助其应对曹操用“军国大事”考查儿子。
学生们分析出杨修比较善于破解曹操的意图,且处事较为果敢。当学生们深感“柳暗花明”的时候,教师进一步追问:杨修真的和夏侯惇的感慨一致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关注到:
1“便教随行军士”中“便”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就”,这里可以看出杨修擅作主张的一面;2“修知其事,径来告操”中的“径”字可理解为“直接”,这一字则可见杨修其实做事欠考虑;“便、径”等副词巧妙的体现了杨修不注意细节,比较放旷。
学生在阅读之后还提出:杨修的“持才放旷”最终引发曹操的不满,其中忌、恶、怒,三个字则可看出曹操对杨修的不满在一步步的加深,甚、愈、大三个副词则充分表现了曹操对杨修态度的变化。
在这些问题的指导下,学生阅读后就可以明白其实杨修并不是真的知道曹操的心思。这样抓住文眼,设计出系列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探究意图,显“本色”之实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创作意图。这些意图往往需要学生潜心阅读,从作品的形象、形式、情节、作者的生活环境及文化情境中去探求。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是一首时代色彩很浓的爱国诗,执教老师讲授这节课时要么政治味太浓,要么历史气太重。
语文老师应通过引导使学生去感受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曾经的伤痛,并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激活一群少年灵魂深处的民族情结。如:学生齐读文章标题后,教师适时向学生发问:这片诗人所深爱的土地到底怎样?
生1:这是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师:你会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朗读此句?
生1:沉重。
师:请你将“沉重”的味道读出来。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待会儿交流。
读毕,师追问全班学生:从“暴风雨打击着的”这句话,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历史画面?
生2:我的眼前不禁现出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的种种暴行。
师:此时你有什么心情?
生2:憎恨。
师:那你读读看,将“憎恨”之情读出来。
生3:日本人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对我中华民族的戕害。
师:此时心情怎样?
生3:愤怒。
师:那你读读看,将“愤怒”之情读出来。
生4:东北三省被日寇铁蹄践踏后尸陈遍野,民不聊生!对此我很悲愤!
师:下面请你带领大家一起读出这“悲愤”之情。
当然,若学生能够很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他们一定可以更好地研究和理解文本。当然,在实际教学中设计“问题链”的角度肯定还有很多实施路径,如“作者的写作背景”“文章中的线索”“作者的主要写作思路”等方面也是可以切入的角度。
“问题链”设计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学生会形成解决问题的强烈需要,最终可以铸就课堂教学的效果优化。在“问题链”的阅读体验教学中,学生逐渐具备了爱问、善问、多问、深问的学科思维品质,最终可以进行自主高效阅读。
摘要:从“题目”“文眼”“写作意图”等方面入手,巧妙设计“问题链”,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符合学生解读文本的认知规律。这种“以生为本”、基于学生学情基础上的问题链设计,正是回归语文本色课堂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问题链”,阅读教学,本色课堂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王晓春.语文课如何是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找寻语文原味,呼唤本色语文回归 篇9
关键词:语文味,误区,本色语文回归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浮躁与形式并存,俨然成了“大杂烩”,表演成了主旋律,语文承载的负荷实在太多了,这样做的结果最后只能导致原汁原味的语文被其他的杂味所冲淡。语文教学一直是百花齐放,各种教学风格、教学思想层出不穷,但无论如何,语文教学都应该不能脱离其语文的本真。
一、何为“语文味”?
对“语文味”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程少堂先生提出“语文味”概念:“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与意理阐发、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上海市著名特级教师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来,语文课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的是语言深处的美。
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的语文味,教学过程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正如程少堂所说: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的教学。
二、当今语文五味俱全,唯独原味尽失
我们看到一些语文课上,太多媒体的演示,太多小组的讨论,太多片面追求形式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学中出现了轻视语言的工具性,一味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完全没有完全读懂便天马行空地倾谈,发散和拓展;异彩纷呈的课件代替学生潜心读书等现象。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至少,我们可以丢掉那些远离语文目标的荒诞的表演,我们可以抛弃那些表面浮华,目中无人的作秀,使我们的语文课不再那么嘈杂与喧嚣。
1、教材被忽略,课外拓展不亦乐乎
教材作为离学生最近的文本,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利用好教材这一例子,并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向同学们提供一种思考的范例,从而引导同学们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一篇课文就像一个完整的生命,段与段之间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的呈现是有层次的。尽管我们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要用好这个例子,教师就要认真研磨,深入解读教材。借助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习语言,感受写法,训练思维,熏陶情感。
语文教师不能忽略文本作为教材之后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然就会背离我们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应在课本的语言上下功夫,努力去挖掘,思考,设计能够使学生从中获得阅读能力的语言点,知识点,教师要充分认识教材的价值。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语言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绝对不能因为泛语文化等现象的盛行,而否定或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就一味致力于审美与情感的感悟和熏陶,或是夸夸其谈人文教育。有些老师在分析《愚公移山》这一课时,重点讨论“移山还是搬家,哪个更为经济划算”,甚至批判愚公“没有环保意识,没有经济头脑”,这样的讲解使文章不再是阅读对象,而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发一些随想的“由头”,使语文教学走向了边缘化。
曾看过一个课堂实录,有位老师在执教《纪念刘和珍君》时,让同学们先阅读全文,然后复述文章内容,之后用了两节课在讲鲁迅的一生,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为何说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介绍鲁迅生平时他采用了多种形式,播放视频,就你眼中的鲁迅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言,最后让同学们以“我们的民族魂,我眼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感想。本节课,教师直接跳开了文本,没有对教材进行解读,课本只是个幌子,于是这堂课就成了典型的鲁迅生平介绍课。本节课形式多样,小组合作方式,多媒体都用了,但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这位教师的做法舍本逐末,本堂课看似很热闹,但是学生们并未真正学到东西。《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是很有深度的,而且有很多地方可以师生共同探讨,如果这位老师在带领同学们解读文本时适当加入对鲁迅先生的介绍,可能对同学们理解鲁迅更有帮助。
在真正的语文教学中,若是立足文本,即使不用一些花哨的形式就能出彩,因为研读教材本身就是一种跟同学们思维碰撞的过程,一位真正吃透教材的老师会在向同学们展示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各式各样的美。
2、多媒体“身兼要职”,成了语文课的重头戏
自从多媒体走进校园闪亮登场以来,语文课也毫不例外地被其打扮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在热闹的同时,我们的语文课堂显得“底气不足”,似乎已开始偏离语文教学的轨道,把“语文”二字丢掉了。没有了语文的味道,课堂搞得再活,还能为学生的语文发展服务吗?
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这已成为事实。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特别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认为要区别看待。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独钓寒江雪”所涵蕴的意境。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
但是如今的语文课堂,多媒体似乎成了教学的重头戏,不管这节课的内容和体裁,一律使用多媒体;不管是文言文还是散文,一律先放音频听名家泛读;遇上有这篇文本改编的电影,有时在语文课上还能欣赏一部电影。我们的语文课堂于是就充满了背景淡雅精致的PPT,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情节引人的电影,乍一看,同学们乐在其中,然而仔细想一想,我们的学生到底在这样的语文课上真正学到了什么呢?
我们要用好文本资源,能用书的,就不一定要用多媒体,应该把着力点落在思考、感悟和想象上,凸显语文本体,努力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前不久在北师二附中刚听了著名教师何杰执教的《断魂枪》,颇有感受。整节课何老师没有用课件,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生动的表演,只用了一支粉笔和黑板,但却完全体现了何老师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理念。简简单单的教学分几步进行:一是直接导入;二是品析情节。何老师用“沙子龙到底该不该传断魂枪”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贯穿整节课,期间带领学生一遍遍从文中找依据,并从各个角度深入分析,通过这样一种对教材的研读和解读,激起了学生们思考的兴趣,整堂课上的特别成功。课堂简约明晰、扎实有效,虽然没有华丽的形式,但学生在他的启发下尽情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尽情地舒展着个性与灵性。当然,我们不否认多媒体用得恰当适时的,帮助了学生理解,丰满了学生的想象。但我们运用时还是应想一想,用课件的目的是什么,需不需要用,怎么用,什么时机用。总而言之,多媒体的运用应该适时适度,做到恰到好处。
3、课堂活动与表演使学生忙得不可开交
当今的语文教育界有很多专家一直呼唤本色课堂回归,本色语文课堂的第一要务就是常态真实。这里的“常态真实”是相对“异态虚假”而言的,即务必剔除那些形同虚设的讨论、“载歌载舞”的表演、泛滥成灾的演示、虚假质疑的做秀……还语文课堂以“自然本色”。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传统教学中的“小组讨论被贴上合作学习的新标签后,成了一些教师的新宠”几乎每节课都有这道亮丽的风景。课堂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其场面可谓壮观,其实质空空然也。为什么?只因我们断章取义,只注重了合作讨论,忽视了自主探究。
在课堂上,为了体现“合作学习”,有些教师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分组讨论,不管时机是否适宜,内容是否恰当,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是一盘散沙,而且出现了一些学生随心所欲、浑水摸鱼的坏习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是有故事情节的都让同学们上台表演,只要是有对话的就分角色朗读课文。对于文本内容,学生根本没有去细细研读、体味,只是喜欢这种热闹的形式。例如一教师讲《鸿门宴》时,让同学们以舞台剧的形式模拟鸿门宴的场景。于是同学们都把心思放到了如何装扮自己才能更像项羽,刘邦上,还有的同学专门回家看了一下最近刚上映的《鸿门宴》的电影,把电影中的情节搬到了课堂中,这堂课在一段段表演中结束了。这样的一堂课,同学们脱离了文本,把精力都放到了表演上,对于《史记》中的《鸿门宴》根本不了解,最后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乍一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小组合作也很默契,但是语文的本真不见了。当课堂活动变成标签一贴了事的时候,也正是语文味冲淡的时候。
三、返璞归简,寻回语文本色
本色不是守旧,不是倒退,也不是无为;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不反对创新,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本色,是语文教学的原点,你可以走的很远,但这里始终是出发地。
1、提升教师的素养——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这也是语文教师务本的表现。
提升教师的素养是“语文味”营造的关键点。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教师应该自身就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照本宣科的老师是无论如何都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河南电视台的名牌戏曲栏目《梨园春》的主持人庞小戈,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使得她主持起节目来如同一个专家,节目到高潮时,自己也能唱几句或许,庞小戈的例子能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些启示,那便是努力使自己的语文知识,语文素养丰厚起来,不管你在生活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一旦走进课堂就要承担起语文专家的角色,只有这样当你做“语文课堂”的主持人时,在学生看来,你才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和可以依赖的向导。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语文老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著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课堂充满语文味,恐怕更难。青年教师应多接触古典文学。经千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试看中国近代名人,哪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对于他们清晰、严密地构建思想体系,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咬文嚼字,析词赏句——品出“语文味”
关注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研读教材内容。找寻语文本色,先从对待我们的教材开始。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研读教材和教材价值的深度开发和挖掘已成了很多教育专家的共识。作为教师,钻研教材和学生,所谓“两头吃透”,永远是第一要务。就钻研教材来讲,必须全面,细致,深入,必须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对我们很多年轻教师来说,本身我们对现在的教材理解的就不是很到位,还一心想着出新,甚至不屑于依照传统方法讲,这种做法本身就背离了语文的原点。不管是说课还是讲课动机都太强,这样只会使自己迅速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另外,如果舍本取末,急于在形式上求新,把教材只当成引子,不愿教教材,也只会缘木求鱼,不但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教材是一个范例,语文教师要挖掘出教材内部的价值,通过向同学们展示对教材中文本的解读角度,不断启发学生去探索自己在阅读时应采用的方法。一位资深的语文教师,会引导同学们尽力还原作者的创作过程,启发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从而把文本的最大价值更大程度上发掘出来,真正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荷花淀》中,对抗日战士人性美描绘的解读就很关键。在描写这群妇女去马庄找自己的丈夫结果遇上鬼子时,小说在这里用了两个动词,一个是妇女们慌忙“找”自己的丈夫,另一个是战士们正聚精会神地“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对于妇女们的一个“找”的一个动作,在危急关头依然不顾暴露的危险找自己的丈夫,充分体现出女性的感性和对自己丈夫的关心,还显示出妇女们的阴柔之美。而男人们对敌人的一个“瞄”的动作,充分体现出男人们的理性,又把内心深处对敌人的憎恶很传神的表现了出来,经这样一解读,抗日战士们的可爱以及人性美就显现无遗了。
我们再回到起初我们探讨的语文的原点和本色问题上,虽然研读和挖掘教材不是语文原点的全部,但我们可以把对教材的思考映射到对整个语文原点的找寻上,语文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一遍遍上下求索,找寻它的发展规律,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走下去,最大程度上减少失误,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放弃对语文原点的找寻和追求,正如黄厚江老师所说,你可以走的很远,但这里始终是出发地。
3、联想想象,内化语言——写出“语文味”
叶圣陶先生说:“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让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晓畅,摄其精华;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义都得让学生心知其故。第二,必须让种种方法称为学生终身为之的习惯。国学语文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写作是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的关键不仅在于教师的“训”,还在于学生的“练”。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发挥充分的联想和想象,把感悟的语言内化,通过书写真情实感,让浓郁的语文味散发出来。
课堂上,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文本语言形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实践语文语言形式的时空。长此以往,学生就能随时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任意调动,组合大脑中的语言储备,达到“笔有千钧任翕张”的理想境界。另外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内挖”,将笔触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观察和剖析自我,零距离接触自己的灵魂,做真人,说真话,叙真情。
曾经有位老师在执教《全神贯注》时,在品析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女像的语句后,创设了一个内化课文语言的实践活动——老师即兴表演一段全神贯注备课的情景,请学生根据老师的表演写一段话。学生在仔细观察后,采用课文的描写方法,把老师备课时全神贯注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内容写得有条不紊,栩栩如生,达到了内化语言的训练目的。
语文课不能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在通过最后一道关口时贴上“人文”的标签。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素养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重在熏陶感染,并非像标签一样贴上去作罢。这正如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的写作。语文离不开写作,语文教师就应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同学们在简简单单的课堂上书写出浓浓的真情实感。
以论文质量为导向回归学术本色 篇10
评价体系是一个指挥棒, 如果现行的评价体系不转变, 呼吁再多也没用, 必须尽快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能够客观反映科研人员素质和潜力的科研评价体系, 真正促进学术创新和学术事业健康发展。
中国八成论文零引用低引用, 论文“灌水”给中国科学在世界上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近年来, 中国在被SCI收录的杂志发表的论文数量迅速上升, 质量也在提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近期一份报告称:1990年代以来, 在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 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 甚至超过始终位列美国前五名的常春藤名校。
2008年12月9日,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国作者2007年发表国际科技论文总数仍居世界第2位。我国科技人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被引用篇数和次数分别增加22.4%和26.2%。然而, 不容忽视的是, 我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用区和零被引用区, 近40%的论文从未被引用过, 这就是说, 我们的论文只是发表而没有引起同行关注。美国物理学会期刊透露, 在过去十多年中, 来自中国的论文数量大幅增加, 但质量却在降低。
大量滋生的“学术泡沫”和“垃圾论文”, 不仅浪费国家科研资源, 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科研“失真”, 甚至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俨然成了可申领科研经费、可兑换学位和职称的“硬通货”, 长此以往, 势必影响国家的科技创新。论文“灌水”也给中国科学在世界上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 导致学术圈怪象频出
1.片面追求论文“量”的增长, 势必影响论文质量提高。
在现行的评价指挥棒下, 数量成为衡量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指标, 论文数的多少与个人待遇、奖励、经费分配、职称评定密切挂钩, 这种简单量化评价科研成果和人才的做法, 使得整个社会对科技创新产生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如不少大学规定升教授需4~6篇SCI论文;博士研究生要想取得学位, 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研究生毕业也都有发表SCI论文的硬性规定;不少科研单位为追求数量, 可以不考虑科研规律, 如一个科研项目申请之初就被下了“死任务”——要算正式完成课题;5年内必须发表150篇SCI论文;为追求排名的提高, 高校和科研机构奖励SCI论文, 少则几千元, 多则上万元。论文成了有价商品。
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 很少有人会沉下心来做需要长期研究的高质量项目, 科研人员只能“不遗余力地发表文章”, “在期刊上灌水”。中国被SCI收录的杂志也一时间门庭若市, 洛阳纸贵, “学术泡沫”由此产生。
2.学术腐败已渐从个体行为发展为集体、集团行为, 影响科技创新动力。
为了评职称或者拿到科研项目经费, 许多人加入了抄袭造假的行列。东拼西凑者有之, 移花接木者有之, 抄袭剽窃者有之, 公然造假者也有之。上至院士、博导, 下至研究生、大学生, 抄袭剽窃成风, 巧取豪夺成性, 弄虚作假为常, 欺世盗名为荣。很多论文, 即使不声名狼藉, 也是徒有虚名, 根本不是科研成果的总结。学术腐败已渐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为集体、集团的行为, 并且有制度化、合理化的趋势。
同时, 由于网络造假服务的出现, 极大地方便了弄虚作假, 现在, 什么样的论文, 都可以通过网络从论文写手那里获得。“只要肯出钱, 要什么论文有什么论文, 要在哪儿发就在哪儿发。”据称, 有专门的论文掮客从撰写到发表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一个浮躁的氛围当中, 谁还有那么多的耐心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有的研究者专门选择容易被SCI收录的论文课题去研究, 将同一项研究反复发表或拆分发表。有的大学老师感叹:已经分不清做实验、做研究, 究竟是为了探究科学真理, 还是为了发表论文?有些博士研究生在发表SCI论文后, 失去继续探索的动力。
3.一些核心期刊演变为“给钱就刊”的“论文期刊”, 毒化科技源头。
面对巨大的论文市场, 学术核心期刊成为一种稀有资源, 为发表文章而交纳“版面费”成了公开的秘密。
据悉, 以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文为例, 普通学报所收的“版面费”一般是320元~700元, 普通中文核心期刊则上升至800元~1200元。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估算:现在国内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80万, 按规定每个人毕业要在“核心期刊”上发一篇论文计算, 全部论文数量相当惊人。
数量有限的核心期刊, 在庞大的需求面前, 不断扩充页码, 从60多页扩到120页乃至更多。许多核心期刊不再以论文质量为核心, 而是根据付费的多少来确定是否刊用, 沦为给钱就刊用, 不给钱即使优秀的论文也不用的“核心期刊”。
甚至一些学术期刊, 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因子, 还要求论文作者大量引用本刊的文章, 这种“自我引用”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公开的秘密。大量没有价值的“垃圾论文”充斥核心期刊的版面, 这又是对科技源头的毒化。
改革与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学术生态系统不健康, 科技未来就会走向灭亡。”何祚庥说。现行的量化考核评价体系, 已经与建立创新型国家和进一步繁荣发展科学的要求不相适应, 必须尽快进行改革和完善。
1.建立学术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 防治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改革现行学术体制功利化、工具化和反科学化的弊端, 强调论文的原则性, 成果的独创性, 消除“定时定量”违反科学规律的衡量标准体系。建立比较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打击和惩处学术腐败的机制, 对当事者的处罚不仅要停留在道德层面, 或对已有荣誉的剥夺和课题研究的中止, 而是给予降职解聘或撤销技术职称等。
2.营造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 不仅仅以论文数量论英雄。
对于探索性强、失败风险高的科研项目, 原始记录证明承担项目的科技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 不影响项目结题。基础研究需要长期积累。远非一个SCI可以衡量。在国外, 副教授就可以成为终身教授, 业务上没有固定约束, 即使几年不发文章, 教授们仍然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目标潜心研究, 鼓励其做出真正原创性的成果。
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家, 检阅他们发明和创造能力的, 从来都是成果, 而不是什么论文。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对一种昆虫的观察研究往往经历几年、十几年, 甚至40年才下结论。爱迪生为了寻找灯泡内的耐热材料, 前后花了20年时间才找到钨丝。被称为“中国紧凑型玉米之父”的李登海, 当他选育的玉米种子创造出世界最高单产纪录的时候, 竟然还没有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陈景润在10年内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 但不影响他是闻名世界的数学家。美国数学家怀尔斯曾有7年没写出一篇论文, 却在7年后一鸣惊人——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
3.破解唯SCI论的怪圈,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学科特点不同, 研究方向不同, 相应地评价体系也要多元。一篇论文、一项成果乃至一个学生的好坏, 最有发言权的是学者和教授, 应该把学术评判的标准和权利交还给专家, 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现在,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 学术评价都已经日渐完善成一个混合的系统, 既包括同行的业内评估, 也包括利用SCI等指标进行的量化分析。
其实, 量化式的学术评价体系并不是一无是处, 关键是不能教条主义, 滥用无度。SCI的创新之处在于引文数, 而中国仅仅强调SCI论文, 但论文和引文是两码事。根据SCI论文来奖励科学家、根据SCI论文多少来为学术机构排名, 都不是SCI的本意。SCI创立的初衷——正是一个让人“沉下去”研究的文献检索工具。SCI系统内一种新的评估方法——“H指数”, 可以更正现有的偏颇。
SCI之所以在我国变成了一个硬指标, 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指标”, 成为不正之风的温床, 导致越来越多的学术乱象, 正是SCI在中国被异化的结果, 其实这也是中国在科研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初级阶段”罢了。
4.保护和发展公益性新闻出版事业。
现在大多数报刊都是市场化运作, 自己养活自己, 对于发行量少的报刊, 收钱发文章, 也是一种无奈。
让乡村教育回归本色 篇11
乡村学校的建立,让乡村多了文化底蕴。那时,虽然经济落后,但因为有学校领衔,乡村的精神生活却并不贫瘠,乡村文化生活依旧丰富多彩。那时乡村学校与乡村俨然是鱼水关系:教师经常去农家家访,农忙时节还会带领孩子主动帮助农户春耕、双抢、秋收;村民会经常来到学校与老师唠家常,请教农科知识,谈古论今;家长会时不时到学校打听孩子情况,进行交流;放学后,甚至有不少村民与教师开展打球、唱歌、敲打锣鼓等各种娱乐活动;村上有红白喜事,村民都不会忘记邀请教师,教师也会如邻居亲朋一样随份子,虽然,教师工资不高,但却乐意随份子参加村民家的喜宴,因为那既有受到礼遇尊重的精神愉悦,也有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的快意。这些看似与教育无关紧要的琐事,却形成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风景线,让乡村充满生机。
但不知什么原因,乡村教育逐渐套用城市教育方式,这种简单套用,自然让学校与乡村有了隔阂,最终让乡村学校成为一座孤岛。首先是在办学规模上用城市标准来要求,于是对生源很少的村小开始大规模撤并。很多村子的小学人去楼空,昔日的乡村文化生机不再,留下形单影孤的校舍驻守乡村。其次,在办学方式上用城市教育方法来要求,于是乡村教育渐渐失去乡村本色。乡村学校不再有春忙假秋忙假,不再有孩子到田地的劳动实践,不再有下课后笑看孩子一窝蜂去爬山、爬树、滑土坡等野外活动。再次,在管理上也严格要求。校园不再让村民随意进入,更不允许村民自由到学校开展活动。学校放学后或者假期,都是大门一锁。同时要求教师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并作为一道红线。这样照搬城市教育模式,自然将学校有意无意隔离于乡村之外,教师仅仅是也只能是作为教师身份出现在那里,不能入乡随俗与村民融为一体。乡村学校只是坐落于乡村的建筑物,乡村学校自然就成为了一座“孤岛”。
因此要想让乡村教育成为乡村文化的领头羊,成为乡村文化的灵魂,就必须让乡村学校融入乡村大家庭中。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目前的教育理念,在总结过去乡村教育的经验中,探索一条适合乡村教育发展的新路。这条新路不应该照搬城市教育模式,而要充分考量乡村独特的地域特色与民风民俗。在办学规模上,不应参照城市规模设立,而要以乡村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哪怕只有十几个学生,也应该派出教师坚持办下去。在教育方式上,应该鼓励乡村学校增设更多的乡村文化课程,应该让乡下孩子更多回归乡村生活中去学习求知。在学校管理上,应该给予乡村学校更多自主权,包括入乡随俗允许村民在放学后、假期中到学校开展活动,允许乡村教师参与村民的各项自娱自乐包括参与他们的红白喜事活动,而不是校园大门紧闭,教师与村民形同陌路人。
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回归本色 篇12
因此,呼吁数学教学的本色的回归有重要意义和实践意义,回归本色,课堂教学实实在在,才是有效课堂。追求新、 奇、趣的同时,追求“实”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一、情境少一些、问题多一些
情境教学固然可以给学生创设生动、直观、妙趣横生的氛围,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教材实际出发,创设生动、富于情趣的情境,有助力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唤醒思维。但教师往往挖空心思布景设情,结果却不如人意。因此,情境的创设适可而止,起到一定的效果就可以,并不是多多益善,也绝非越新、越奇、越趣才好,只有适合才是最好。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很多的情境: 展示北京天安门的正门的图片、展示斯里兰卡的塑雕图片、 展示印度的泰姬陵的壮观、展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的高耸、 展示加拿大国旗的对称、展示澳门特区的区徽、展示戏剧中的各种脸谱、展示各种车标的精美设计、展示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的图片等等,如此众多的情境,的确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但如此众多的图片,也使学生应接不暇。
其实,为了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美,未必非得展示如此多、 面面俱到,只要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如展示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蝴蝶的特征,用绘画功能,从蝴蝶的正中间画一个竖线,引发学生的注意:仔细观察,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吗?简单的情境,一语中的的问题提出和引导,直接将教学的主题一览无余地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动起来,投入到学习中。
一个好的问题情景具有延续性,衍生性,教学时,这一个情境可以起到贯穿教学始终的作用,否则,多而华丽的情境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
二、低效活动少一点,思维感悟多一点
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的同时,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增加思考感悟环节。课堂活动虽然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事情。
但在教学中,往往学生“手动”而“心未动”:操作活动多了,而思考感悟少了。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让学生做个风车的活动, 毋庸置疑,这一活动的开展,体现的是做中学、学中做,但仔细回味这个环节,只有“做”才能真正实现“学”吗?这个“做” 无疑是低效的行为,因为做个风车耗时间,目的就是为了验证风车是轴对称图形,根据这一特点,而制作风车,意义不大。但如果在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之后,开展一个“益智”游戏———“猜一猜、想一想”活动:在艺术字中,很多是轴对称图形的字,你能想出来一些吗?学生们想出许多汉字:日、工、苗、品、非、本、木、林、森、口、田、由、申、甲等,有的想出许多英语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如A、B、C、D、E、H、I、 K、M、O、T、U、V、W、X、Y等,显然,通过这个游戏的开展,学生们放飞了思维,心动、意动、课堂随之也动了起来,彰显活跃的气氛,乐学的氛围。
三、问题力避空而泛,交流多一些
思维始于问题,巧妙设计问题是促进师生间交流的纽带。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巧妙地问、巧妙地答。提问越有技术含量,越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但教学中,不乏随心提问的现状,教师随心所欲提问,学生漫不经心、无需思考的回答,看似即问即答,师生配合天衣无缝,但少了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仔细探究,不利于创新思维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培养。
1.开门见山地问
在新授课前,教师一般都会复习提问,以实现“温故而知新”。此时,开门见山而提问未免不是高效之举。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什么?”“、如何解方程?”“、完全平方公式有哪些?”“、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求解的根的公式是什么?”、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等,这些提问,直接是对知识的关注, 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这个环节,再用情境法、游戏法、 故事法等,未免不使课堂显得臃肿。
2.创设情境而问
创设情境而提问,容易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用一张0.01mm的纸张反复对折,边对折边问: 如果折32次,将有多厚?在学生们自由猜测之后,教师的“学习了乘方,就可以计算出来,对折32次之后的厚度”深深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教师的穷追不舍地问、层次分明地问,都可以起到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目的。
【本色回归】推荐阅读:
回归语文的本色10-24
让美丽课堂回归本色11-29
回归数学课堂教学本色10-16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07-08
泉林本色生活用纸的本色定义06-17
本色语文06-20
本色数学09-17
淬炼干部本色06-30
生命本色作文07-23
真我本色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