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数学

2024-09-17

本色数学(共12篇)

本色数学 篇1

“本色”即“本来面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数学活动是活动者研究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及实践应用的活动, 故数学教学应再现研究数学问题的真实场景或“本来面貌”。从数学活动在现实中的存在形式出发, 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完善和应用中不断生疑和释疑、完善和建构认知结构, 以激发探究兴趣和提高探索能力。

数学活动是一种逐步完善认知的探索活动, 数学教学也是一种让学生亲历完善认知的探索过程。

数学活动中, 活动者在某种探索需要的支配下, 研究某些数学问题、现象, 通常要经历不断“否定—肯定”的发展过程, 以至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到清醒、由片面到全面、由浅显到深刻。数学教学也应如此, 要让学生在不断否定尚且偏颇的已有观点和肯定正确认知的完善过程中, 使发现的规律、公式或结论渐趋于科学, 臻于合理!

以《积的变化规律 (一) 》为例, 其内容“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 等于原来的积乘几”。怎样让学生亲历完善认知的过程以彰显数学教学本色呢?可以先出示一个情境:有两块长方形菜地, 第一块宽15米, 面积为450平方米, 第二块宽也是15米, 长是第一块菜地的2倍, 第二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可以借助图形或计算经验迅速猜测出大小, 并形成“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 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猜想, 然后进入验证猜想的环节, 依次用一位数乘几或整十数或零进行有序验证, 进而初步感知出此种猜想的正确性。但验证活动到此并未结束, 因为这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法证明猜想的过程, 其证明猜测仅靠例证是不够的, 还需要借助反证法予以证明, 所以, 在此向学生简略地介绍不完全归纳法的意义和用法后, 再让他们反思“一个因数乘几, 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会不会不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最后结合反证法和例证的结果证实猜想的正确性。整个教学环节, “学知”与“得法”有效结合, 一方面, 学生在连续的认知冲突中, 逐步完善了积的变化规律, 形成了科学认知;另一方面, 学生也亲历了验证规律的探索过程, 知道了不完全归纳法及其证明数学规律正确性的方法, 提高了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活动是一种生疑与释疑的思维活动, 数学教学也是一种让学生经历生疑与释疑的思维过程。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数学课堂也应是一个生疑、释疑的活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亲历探索问题的真实过程, 产生真切的探索体验和情感。

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 对其规律或判断方法的教学, 不少老师为免受“2、5的倍数的特征”判断方法的负面干扰, 通常径直让学生用9根小棒或算珠摆放在不同数位上组成一些多位数, 直接将学生的探索触角固着在各个数位上的数的特征。此方法虽经济、有效, 却有违学生的认知特点, 因为该内容前一课即为《2、5的倍数的特征》, 其判断方法关键看个位, 那么在探讨3的倍数的特征时, 学生定会从个位数字研究起, 这是当然的!缺少了这个环节, 便失去了对学生认知特点的应有遵循。教学该内容时, 可以先让学生回忆判断“2、5倍数的特征”的方法, 然后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 并例证“个位上是3、6、9的数是否都是3的倍数”, 继而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数并非都是3的倍数”, 随即引起认知冲突;接着讨论其中是3的倍数的数又有何种特点, 进而感悟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不能光看个位还要看其他各个数位上的数, 再针对个位上是3的倍数的数提出自己的设想;最后讨论“各数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 这个数是3的倍数”, “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是3的倍数”等设想, 经过验证, 不仅证明了设想的正确性, 还能得出一种简便判断方法。整个教学环节, 学生有矛盾的困惑, 有释疑的快乐, 虽有波折但却自然, 学习气氛热烈, 探究思维活跃, 张扬了个性, 砥砺了情感。

数学活动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 数学教学也是一种让学生感悟现实意义的实践过程。

数学存于生活, 数学活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 通常从某些数学现象里提取出问题, 然后经过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 得出研究结论、数学模型等, 再应用于生活。所以, 数学教学也需再现这般过程, 从生活中搜寻数学原型,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现实意义。

就拿《运算律 (一) 》来说, 内容有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材通常先呈现三个数学信息, 然后通过提问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同一问题, 再根据算式意义得出加法交换律, 并进行抽象化、符号化, 实施教学。例如, 操场上跳绳的男生有28人、女生有17人, 问:跳绳的有多少人?列式:28+17或17+28, 然后根据意义得出等式:28+17=17+28, 再观察等式特点得出加法交换律, 并让学生用不同方法和练习进行知识内化。此举可谓司空见惯, 似乎难以挑剔而笔者以为, 这样教学也是“为情境而情境”, 学生无法真切感受到加法交换律的功用。知识的价值在于运用, 只有找到生活原型方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所以, 笔者教学时, 先出示现实情境:有一排红黄两种颜色的花盆, 其中有两盆红花和两盆黄花紧挨在一起而其它都是红黄交叉摆放的, 提问“这样摆放感觉怎样, 如果不美观又该怎样调整”, 学生指出只要交换两盆花的位置就美观了, 然后将话题引入类似上文中的情境教学加法交换律。这样, 在生活事例面前, 学生生发了浓烈的学习兴趣, 体会到交换律的现实意义, 悟化知识的同时也真切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本色数学 篇2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使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确实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了鲜活与灵动。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的精神理解还不够深刻,使得部分数学课堂出现了一些“华而不实”,“虚假繁荣”等不良的现象,对教学效率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现象之一:数学课堂过于注重课堂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绞尽脑汁。特别是一些数学公开课、竞赛课等是非情境不上,好象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标理念的数学课。

现象之二: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活动”只见“活动”不见“数学”,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使得数学课堂失去了“数学味”。

现象之三:数学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思维呆滞。

面对这些值得我们思考的“现象”,等待和观望显然不是办法,因为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一些教师忽略了数学真实、本色课堂的呈现,数学课堂首先应该立足于本色教学。而课改中倍受关注的“动态生成、真实有效”的理念却恰恰追求了课堂这种真实本色的回归,它意味着在生动可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关注着“学生”这个资源的重要提供者,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需要随时作出调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相互砥砺、启迪,从而使数学课堂因真实本色而更具魅力。这也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本色,在思想上是来自道家的自然归真思想;在文学上,北宋时期兴起的“本色论”,其主流是对词体的推尊,雅化、尚美,以至于南宋前期“词主情性”,一系列的学者对本色有过相当充分的认识和争鸣。

本色教育就是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天真自然的品质,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世界的美好和谐,强化善良与博爱之心,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观察力,在成长中形成自然而然的自我纠正。在这样的观念下从事教育教学,教师会变得乐观、真实、有趣、进取。

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已提出了“本色课堂导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专题。2009年07月李从华在他的论文《着力打造本色的数学课堂》中从情境创设、探究活动、合作学习、课堂评价四个方面来打造本色的数学课堂。本课题主要从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等研究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色,同时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数学课堂的本色又是什么进行探索与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新制定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最前沿的数学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因此,它必定比以往的研究更深入、更具体、更能体现时代的教改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预期目标;

总目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数学课堂是求“真”,务“实”的课堂,本色是课堂存在的根基,是课堂美丽的极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

细分如下:目标

(一)1、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深化对中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数学味、生活化的认识和理解,探索、形成数学教学的理念。

2、探索、形成一系列有鲜明特色的中学数学本色课堂教学操作方式。

3、探索、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中学数学学习的评价体系。

目标

(二)知识与技能

1、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数学思考

4、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5、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6、发展统计观念,具有初步的概率思想。

7、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8、针对现实生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9、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10、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进行数学交流。

11、对自己的数学实践,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12、懂得数学的价值,对数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13、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和人类社会。

14、建立自信、有坚强的意志。

15、勇于探索,热于创新。

16、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研究内容:

1、趣味性的本色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事物使学生忘乎所以、乐此不疲。有趣的数学课堂,能使学生舒心、安心,积极踊跃地发表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乐于把自己的理解感悟与他人共享。数学学习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用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动脑去思、动口去说、动眼去看、动手来做……这样学生就能在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无暇他顾,就能集中精力探究创新,个人能力、素质就能得以提升。

2、数学味的本色课堂。恩格斯曾精辟地指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和数量关系。”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正视一个事实——数学对象描述形式的高度抽象性。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就知识教知识,而更重要的要联结这些知识的思想观点及由此产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要重视引导学生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我们的学生,就要在数学课堂上学到本色的东西:概念、计算、思维方式等,这些才是构成数学课程“数学味”的核心要素。

3、生活化的本色课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的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还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些都强调了数学教学必须将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而且还应当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生活中现实的问题。数学教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提高数学修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一)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主要运用调查法研究现行教学中制约课堂的因素。

2.案例研究法:研究本色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性,运用对照手段验证本色教学的优越性,同时收集优秀案例。

3.行动对比法:对学生能力提高,成绩取得等综合素质进行评定,然后与平行班级进行对比。

(二)研究的措施

1、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脱出来,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教改意识,明确大纲中的要求。

2、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创造地运用教材,设计恰当的情景,激发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

3、贯彻实践观点,把已经成熟完整的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付诸实施,进行实践。

4、对实践成果进行调查,对学生当堂反映及上课效果进行有效纪录,及时与组员讨论反思,对有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正或重新设计。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①准备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2月,理论学习和探索阶段,重点学习叶圣陶的教学观与课堂实践论,学习相关的最新的理论,以自觉的行为、高涨的热情投入实验。

②具体实践阶段:2009年3月——2010年7月,运用崭新的理念以及“先行者”的经验指导课堂实践。

③总结、结题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按照分配的任务总结、反思、归档、写结题报告。贺迎春负责全面工作,撰写结题报告;杨竹君负责各类表册;王海珍负责案例的收集及汇总;孙晓敏负责案例的校对。

六、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成立课题研究组,由贺迎春任组长,由孙晓敏任副组长,初一数学教师为成员,除特殊原因任何人不得终止研究。

2、制度保证。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组例会,会议的基本内容和程序为:

(1)汇报各子课题组研究的进度和进展情况;

(2)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互相交流思想、信息和动态;

(4)共同研究、归纳提取各年级学生表现出来的共性;

(5)安排、布置下阶段工作。各子课题组每2个星期召开一次例会。会议的基本内容和程序为:交换情况、交流思想、信息和动态;总结研究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组织学习,安排下阶段工作。

七、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

2、《本色教学案例集》

3、数学本色教学研究的相关论文。

文化,数学课堂的本色 篇3

一、对“史”的关注

数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数学的殿堂金碧辉煌:从《九章算术》到《周髀算经》,从埃及分数到几何原理,从费马大定理到哥德巴赫猜想,从祖冲之到欧拉,从高斯到陈景润……数学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明珠在熠熠生辉!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源,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史”元素,带领学生一起感悟历史的厚重与积累,关注数学的宏伟与沉淀。

例如,笔者在教学《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时,援引了“曹冲称象”的历史故事,学生在饶有兴致的聆听中惊喜地发现,原来古人如此聪慧,原来数学并不生硬、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向学生展示了分数的起源,以及古中国、古印度、古阿拉伯等不同国家对分数的各种写法等,学生们沉浸在古代文明的辉煌与灿烂中,不禁为先人们的智慧而深深折服、惊叹;在讲解1+2+3+4+……+100的趣题时,向学生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计算此题的故事;在介绍《质数与合数》时,引出举世闻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激励学生学习几代数学家的不懈努力,感悟数学研究的价值与辉煌……通过对“史”的关注,学生在面对数学时,看到的不再是茫然无边的题海,而是一条承载了人类文明与智慧结晶的泱泱大河;流露的不再是枯燥、乏味与厌倦,而是发自内心的尊崇与喜爱。

二、对“美”的感悟

法国数学家阿达玛说:“数学家的美感犹如一个筛子,没有它的人永远成不了数学家。”确实,数学公式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构造美、推理论证的严谨美,会给人美的熏陶,也是进行一切数学研究和创造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数学的简单美、对称美、统一美和奇异美有声有色地展示出来,就能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产生再现美、创造美的激情。

例如,笔者在教学《对称图形》时,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随着蝴蝶、蜻蜓、树叶、孔雀尾羽、各种国旗、银行标志等图形在屏幕上一一展示,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对称图形可以这样美!原来有这么多美妙的对称图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继而,产生了设计对称图形的愿望,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找规律》时,创设了一个未经装修的空白房间,让学生给房间逐步布置上有规律的装饰:地板、天花板、窗帘、文化墙……他们惊喜地见证了一个房间从平淡无奇向华丽绚目的蜕变——而这,恰恰是“规律”的功劳与神奇,也将数学的“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再如,教学中通过思考题,让学生欣赏数值运算结果的对称美: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

111111111×111111111=

12345678987654321

学生在惊叹之余,也被数学的奇妙与美丽深深震撼着!

三、对“用”的眷顾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应用的广泛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笔者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有一个国王,他准备了各种各样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方形土地,决定给百姓们每家赏赐一块,大家都准备给自己的土地围上篱笆,而篱笆的长度越短就会越省钱,如果你是百姓,你觉得挑选什么形状的方形土地最省钱呢?由于这个问题极富现实意义,学生们都饶有兴致地思考起来,经过操作、计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面积相等的各种方形中,正方形的周长最短。也就是说,挑选正方形土地所需的篱笆最短、最省钱。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也对“数学真有用”这个结论印象深刻。又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找次品》这一内容时,笔者用课件重现了美国“挑战者号”载人飞船爆炸这一世界级重大灾难,并且告诉学生: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飞船中的某个零件是次品,次品的危害不容忽视。学生们在深深的震撼和惊叹中,坚定了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念和决心。再如,教学《年、月、日》时,一开始就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以前有个著名的电视节目叫“幸运52”,谁知道这个节目为什么叫“幸运52”,而不叫幸运53、幸运18或其他的呢?这个“52”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学了今天的内容大家就知道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步知道了一年有365(或366)天,正好有52个星期零1天(或2天),而这个节目恰好是每周一次,一年正好有52次,所以叫“幸运52”。此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激励:看,学好数学多有用啊!电视台的编导们也都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他们工作中的问题呢!

数学课堂如何呈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显然,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应有一种传播文化的责任感。对于数学本身所蕴含的鲜活的文化背景,对于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精神本质,不能忽略、更不应该漠视,而应将数学文化的渗透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因素,将之融入课堂、吸引学生。让学生通过探索领悟数学的奥秘,通过实践品尝数学的乐趣,通过运用感受数学的力量。

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本色 篇4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教师、教材是不可或缺的三要素, 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共同构成了课堂教学, 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都是建立在三者对话基础上的.因此, 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还课堂教学的本色, 还得从对话研究做起.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而进行学习的, 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不可否定, 而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 故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忽视, 也正因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不能少.同时, 教材作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媒介, 教师和教材、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对话不能少.

一、构建教师与学生间的新型对话关系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双边、互动的, 这也是传统教学中所忽视的, 在传统教学中, 课堂教学被看作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学生只不过是实现教师教学目标的“工具”, 因此,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而接受教师的“指令”进行机械式的模仿.在新课改中, 一些教师又走向了极端, 认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 而因要学生“动起来”, 所借助的外界条件多了, 走向了“玩”的极端.其实, 课堂无论怎么改革, 都离不开教师这一主导, 学生始终因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限制, 无法摆脱教师的引导, 而引导就包含着新知识的讲授, 就包含了以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启发.构建教师和学生的新型对话关系, 就是要充分突出教师的主动性、学生的主体性, 让课堂真正走向以引导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 而不是脱离了教师指导而进行的形而上的学生主动探究模式.

以函数对称性教学为例, 对于函数y=f (x) 的图像关于点A (a, b) 对称的必要性和充分性证明的过程,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过设P点为y=f (x) 图像上的任意一点, 根据对称点而求证.也就是说, 在对函数对称性的证明过程中, 教师要从传统的带着学生对必要性和充分性进行逐步证明的模式走向教师引导, 学生合作证明的模式.当学生在证明后得到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并得出推论:函数y=f (x) 的图像关于原点O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 (x) +f (-x) =0.

这只是课堂教学中一个简单的例子.其实, 课堂教学要走高效路线, 就须以“知识构建”理论为基础, 实现教师引导, 学生探究的知识构建路线, 从“只讲”到“讲引结合”的路子.而不能一下子就摒弃了教师的讲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二、引导学生间在和谐氛围中探究交流

当然,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被动的个体, 相反却是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主体, 学生和学生间的对话是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构建进行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能对问题深入研究, 能从一个问题生发出对多个问题的探究.在以往课堂教学中, 更多教师反对学生间的交流, 认为那是浪费时间, 不能起到对知识构建的作用, 这是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而新课改下, 一些教师则放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只要学生能充分地进行交流, 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这是犯了形而上的错误.我们不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但要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间进行交流讨论, 是建立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间的互动过程.

以函数的概念和图像教学为例.首先教师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函数来导入, 再用心电图、示波图等例子来说明函数应用的广泛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以问题“函数的图像是如何作出来的?”来引入描点法, 师生共同对描点法进行认识后, 以例子y=2x-1, y=x1, y=x2来进行描点,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就需引导学生对x取值后根据y值来进行图像点的确认.当通过描点和讨论后, 对描点法进行总结, 总结后要引导学生对“图像是点的集合, 图像是直观地反映函数的变化趋势, 描点法虽然是描出一系列的点但关注点的选取, 不是任意选的”等内容进行交流, 做到让知识构建全面而完整.

探究、讨论和交流并不仅仅是以学生间的对话完成就可以的, 其中必须贯穿进师生对话关系, 不然, 课堂还是会脱离教师“控制”而变得“无拘无束”, 最终导致效率降低.

三、注重教材创新和学生与教材的对话

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是实现大纲要求的基本“文件”, 在新课改过程中, 有很多教师都为了要创新, 完全脱离了教材而进行教学.其实这是完全不可取的做法.在教学中, 教材不能丢, 学生的实际也不能不考虑, 因此, 教师要备课时, 就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对教材进行整合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而不是脱离了教材而进行教学.如在对数与对数函数的教学中, 对于对数的定义无须做太多改动, 对对数的运算法则, 则须以a>0且a≠1, M>0, N>0为基础来对logaMN, logMaN, logaMn进行讨论, 而且对特殊对数loga1, logaa及对数的换底公式和对数恒等式要从图像、定义域、值域和性质方面进行探究.关于学生和教材的对话, 教师则要从理科不读书, 教师将书捣烂、揉碎“喂”给学生的模式中走出来, 在课前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读教材, 在读中掌握基础知识, 提出疑问, 以便课堂教学中“查缺补漏”.

军人本色的歌词 篇5

你不熟悉我,我也还是我.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白鸽飞舞的年代,你不会认识我,我的名字没有明星们显赫.硝烟散尽的日子你不会留心我, 我的故事会被歌声淹没.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

你不熟悉我,我也还是我.假如一天风雨来,风雨中会显出我军人的本色.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

回归课堂本色凸显数学本质 篇6

一、教学内容回归实效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内容利用情境进行引入,但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

例如,教学《函数的单调性》时,有一位教师先让学生作出函数f(x)=x和函数f(x)=x2的图像,接着提问:观察这两幅图,你能得到哪些结论?生1:f(x)=x的图像是直线,f(x)=x2的图像是抛物线。师:很好。生2:f(x)=x的图像经过原点,f(x)=x2的顶点是原点。生3:f(x)=x的图像关于原点中心对称,f(x)=x2的图像关于轴对称。师:还有吗?如此没有目标指向性的问题指导,由于没能及时引出本课主题,任由学生发言,泛化下去,所以不能使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不能直接切入本课的核心环节,为本课学习服务,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另一位教师则先让学生作出函数f(x)=x和函数f(x)=x2的图像,接着提问:观察这两幅图,随着x的增大,图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怎样的?生:f(x)=x的图像上升,f(x)=x2的图像先下降再上升。师:观察用描点法作图时的列表,函数值f(x)随着x的增大是怎样变化的?生:函数f(x)=x中,函数值f(x)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f(x)=x2中,当x<0时,函数值f(x)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函数值f(x)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师:一个一般函数y=f(x)在区间(0,+∞)内“图像上升”,“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f(x)增大”,如何用符号语言进行描述呢?(分组讨论后交流)

这段教学紧贴主题,抛弃了对本节课无价值的东西,课堂上更多体现的是真实、有效,让那些盲目的泛化现象得到理性的回归,充满了数学的真实美和智慧美。

二、教学活动回归内化

同样是《函数的单调性》的概念教学,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他先出示如下一组函数图像。

(1) 提问:上述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小组讨论)

(2) 提问: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函数图像的这一特征呢?(小组讨论)

(3) 教师直接给出增函数的数学定义。

(4) 师生进行定义剖析,提出以下注意点:a.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b.特别注意定义中的“给定区间”“属于”“任意”“都有”这几个关键词;c.关注几何特征,单调增(图像从左向右连续上升),单调减(图像从左向右连续下降)。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因此第一个讨论设计显得有些多余,在第二个讨论处,由于教师没能及时帮助梳导,所以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参与作用,使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在后面进行定义剖析时,尽管教师反复引导学生理解“属于”“任意”这些关键词,学生总是不能体会词的关键作用,想不通少了它们或换一种说法定义会出现什么问题,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失去了体悟概念发生过程的机会,尽管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好几次,但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所以课堂显得有“温度”无“深度”,只“外化”而无“内化”。

对此,教师应抓住问题的关键点,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碰撞,激活学生内在的探究思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探索活动中,真正让教学活动回归内化,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了满足,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层次回归高效

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教学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习潜力),教师常常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导致教学水平和效益的低下,更为严重的是阻滞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二是教学过分超前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跳几跳,还摘不到桃”,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位教师在教学《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当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求经过点P(3,2),且与双曲线x2 3-y2 4=1有相同渐近线的双曲线的方程。

师:这道题你们解解看。

生:可以用统设法,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x2 3-y2 4=λ(λ≠0)。

生:我用的是分类讨论法,分两种情况,一是焦点在x轴上;二是焦点在y轴上,但有点烦。

师:这位同学想得很好,分类讨论是因为无法判断焦点的位置,但真的不能判断吗?(教师画图分析)

师:如果点P在l1的下方,焦点在哪个轴上?

生:x轴上。

师:如果点P在l1的上方,焦点类哪个轴上?

生:y轴上。

师:如何判断点P在l1的上方还是下方?

生:将点P坐标代入l1的方程。

以下是另一位教师教学《函数的奇偶性》的片段。

师:回忆初中以来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小组讨论)

生:轴对称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菱形、长方形等。中心对称图形有圆、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正六边形、椭圆等。

师:回忆初中以来我们学过的函数的图像,哪些函数的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函数的图像是中心对称图形?

生:一次函数的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二次函数的图像是轴对称图形。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师同时提问要求指出对称轴和对称中心)

师:哪些函数的图像以y轴为对称轴?哪些函数的图像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用解析式表示函数。(分组讨论)

生:y=x2的图像以y轴为对称轴,y=x的图像以原点为对称中心。(画出它们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归纳偶函数、奇函数的图像特征,进而归纳偶函数、奇函数的解析式特征)

……

在这两个过程中,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来展开。第一个片段中教者没有满足于学生会做即可,而是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打开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上的结,让学生感触“原来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明白当思考受阻时不能轻易放弃,再深入一些就迎刃而解了,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片段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认真思考、大胆尝试和同伴互助,一步步完成了对于偶函数、奇函数这两类函数特征的理解。通过这样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学生掌握了数学思维的方法,学会了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行中,我们教者要充分利用课堂,发挥45分钟的效率,让教学内容更精炼,让教学活动在热闹的表面下更有深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教学层次定位在打开学生思维的“结”上。只有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凸显数学本质,达到促进新课改理念与数学教学的和谐,才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本色课堂的内涵及构建 篇7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精彩纷呈,笔者曾经参与了“分层教学”、“引导探究”、“探索平台”、“简约充实”、“数学建模”、“猜想验证”、“数形结合”、“以点突破”等多个教学理念的研究。但静下心来思考小学数学教学的本原,就会发现,任何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理念和行为都离不开“儿童味”和“数学味”等核心内涵。笔者始终认为,数学教学要突出儿童味与数学味,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永恒追求,也是数学本色课堂的核心所在。

二、主题内涵

所谓“数学本色课堂”,即教师演绎的数学课堂学生爱听,乐于参与,并且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经历数学思维、领会数学思想、体验数学文化。简单地说,就是小学数学教学要突出“儿童味”和“数学味”。突出“儿童味”,即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适应儿童的学习起点、认识规律及思维方式,能让儿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突出“数学味”,即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在向儿童传承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基础之上还要让儿童领悟数学思维、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等数学学科的本质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每个儿童的数学素养,从而促进他们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让“儿童味”与“数学味”和谐共生,让数学课堂成为既具有技术含量,又具有思想含量的课堂,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一种专业。

三、构建策略

(一)努力突出纯真的儿童味

小学数学是儿童的数学。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我们应该尊重儿童的数学世界,体会儿童的思维本质,让儿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1. 把握儿童真实的学习起点。

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可见,只有在数学教学中摸清了学生的底细,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才能使教师有的放矢的去教,学生有兴趣、有滋味的去学。

(1)理清逻辑起点。

教材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的。学生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之前,必须有相应的“最近知识”做准备,“最近知识”一般叫做逻辑起点。理清逻辑起点,有利于儿童认知的迁移。如“锐角与钝角”的教学中,对于角的认识,教材的编排顺序是:认识角→认识直角→认识锐角与钝角→认识平角与周角。和认识锐角与钝角最接近的知识是直角,因此直角就是“锐角与钝角”教学的逻辑起点。从直角开始教学最符合锐角与钝角的内涵,因为锐角的内涵是比直角小,钝角的内涵是比直角大。正因为准确把握了锐角与钝角的逻辑起点,所以教学进行得非常流畅。

(2)捕捉现实起点。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在信息社会,学生的学习资源具有多样性。家庭的教育、课外阅读材料的增加、各种媒体普及等等,给学生带来了生动丰富的数学知识,导致一些学生的知识背景已经超过教材的知识点,即现实起点高于逻辑起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知识背景,深入研究学生的知识储备,灵活捕捉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根据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有效组织教学。如“多位数的读法”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万以内的数,比一万大的数你能举出例子吗?仔细想一想,把想出来的数写在卡片上。(生试写)

师:如果你认为自己写的数比一万大,可以贴到黑板上来。(生争先恐后地贴卡片)

师:100002、千万位、25000、5万、98496879651、100000000、百万位、20000、183645……这些数符合要求吗?(根据学生的评议,黑板上去掉“千万位”和“百万位”、“5万”等)剩下的数都比一万大了吗?请大家读读看。你认为能读的就上来读给大家听。(师指名读数,学生介绍读法)

师:到底读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多位数的读法。

有的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往往把“万以内数的读法”作为复习铺垫的内容,目的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进行教学,而上述教学突破了这一常规,通过让学生试写比一万大的数,试读这些数并介绍读法,从而展开新课的教学。事实证明,这样的课更能捕捉到教学的起点,因为学习新课前的学生已能根据已有的知识背景试着读出一些“比一万大”的数,只是找不到规律,或是读得不够流畅。教师只要在这个起点上再给予适当引导、点拨,就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 遵循儿童真实的认识规律。

有效的学习活动是儿童根据外在信息,通过已有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儿童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规律,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和重组,使教材内容更加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地顺着儿童的思路进行。如“三角形内角和”是一节经典的老课,大家都喜欢用“猜想验证”的思路进行教学,也常用教材提倡的“量、撕拼、折拼、组合拼”等方法来进行验证。笔者认为,上述验证方法虽然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但存在一定的缺陷。对此,可采用“一分为二”(通过画高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的验证方法。但“一分为二”的实质是逻辑推理,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一分为二”法真正让学生认同,笔者采用半扶半放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验证,并且把教学流程细化为如下8个步骤:基本验证思路的确定,(分别验证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利用三角板验证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验证一般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多种方法展示:量、拼、一分为二)优化验证方法,(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一分为二”)利用“一分为二”法分组和验证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验证时利用半扶半放的验证单进行引导)汇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的验证过程,汇报钝角三角形内角和的验证过程,提炼与总结。

以上8个步骤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容易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经历了逻辑推理的洗礼。可见,只有遵循儿童真实的认识规律,数学教学才更具实效性。

3. 适应儿童真实的思维方式。

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始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和首要任务。但是小学阶段儿童的数学思维正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也就是说,儿童的思维方式还不成熟。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时要考虑儿童的实际思维水平,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创设有利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环境。只有适合儿童思维方式的数学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儿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教学:

图1是教材中安排的例题,其意图是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的策略。但笔者觉得不妥,此图的解题思路学生一目了然,把它分成两个梯形再求面积,有点牵强附会。同时,这个例题没有考虑到求组合图形面积的第二种基本思路:相减。于是,笔者果断抛弃这个例题,把练习中的第一题(图2)做为例题进行教学,因为图2包含了求组合图形面积的两种基本思路,而且这两种思路学生都有可能会想到,因而解决这个例题更具有“一例带一串”的功效,因此图2也就更加适合学生的思维方式。

(二)着力突出浓郁的数学味

吴正宪老师提出:“只有属于儿童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堂,儿童需要的是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就是有数学味的数学,数学味是一切数学本质属性的统称。数学教学一定要以数学内容为核心,以数学思考为灵魂,回归数学本位。有数学味的数学课能让儿童越来越喜欢数学。因此,教师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让数学课凸显数学味,从而唤醒儿童的学习热情,开启儿童的学习智慧。

1. 让儿童充分体验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学科。促进儿童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儿童充分经历思维的过程,并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如“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方案1: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了红、黄、蓝3根小棒,要求小朋友用这3根小棒摆成三角形,学生很快就将三角形摆好了,坐在那里等待老师表扬。方案2: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了红、黄、蓝、绿4根长短不同的小棒,让小朋友从中任意挑选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孩子们都选择了红、黄、蓝3根小棒。

师:小朋友们为什么不选绿的那一根呀?

生:因为绿的那根太长了。教师请学生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果然,绿的太长了,无论怎么摆,都不能和剩下3根中的任意2根搭成一个三角形。

师:看来,只有红、黄、蓝3根小棒才能手拉手围成一个三角形。

同样是用小棒摆三角形,方案1和方案2有着明显的区别。方案1提供的3根小棒可以直接摆一个三角形,学生几乎不用任何思考就可以完成任务。而方案2则不同,从4根小棒中选3根来摆三角形,这就使得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了思维的参与,学生要经历观察、比较、尝试才能完成任务。活动无疑铺垫了这样一个数学事实: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这仅仅是“暗示”而已,教学没有跨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没有拔苗助长,但是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现空间。学生一边摆弄,一边还会有思维的萌动,他们会朦胧地感受到在问题情境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某种奥秘,这就是暗香浮动的数学味。

2. 让儿童充分感悟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儿童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人们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是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本质体现,它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比较思想、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对应思想、有序思想、移多补少思想等等,在生活中时有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儿童充分感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其认知结构,使其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其一生都是有益的。如“植树问题”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和较强的探究空间,也是能够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往往更多地关注植树规律的获得,实际上,对植树规律获取的过程即建模过程可能比掌握规律本身来得更重要。一位教师在执教这一内容时较好地阐释了数学建模的策略——小步子推进,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建模的全过程。实际教学主要为以下8个步骤:创设原型,理解“间隔”与“间隔数”含义;解读问题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两端都栽,一边,每隔5米);教师模拟栽树;学生第一次利用“泡沫”和“牙签”模拟栽树;学生利用画线段图的方式第二次模拟栽树;学生第三次模拟栽树(开放路长、间距及栽树方法);信息汇总,植树问题基本模型水到渠成;结合线段图解释数学模型中“1”的含义。

教师从个别的、简单的几个例子出发,逐步过渡到复杂的、更普遍的情景中,使儿童自主完成了解题策略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模型,即棵数=间隔数+1。这样,不仅发展了策略性知识,同时也让其思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让儿童小步子全面参与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加深对建模思想方法的理解。其实,“植树问题”还可以渗透其它数学思想,如一一对应思想等。

3. 让儿童充分领略数学文化。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文化性是有价值数学的重要特性。数学文化是蕴涵在数学内容中的观点、信念和态度。它包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意识和观念、数学态度和精神。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展示教材知识点所蕴涵的的文化价值,从而让儿童充分领略数学文化。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时,笔者事先为学生准备好学习材料(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一个任意三角形)

师:从七个三角形中选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简单图形。结果,学生通过操作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三句话: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能把这三句话变成一句话吗?(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什么叫完全一样?(面积一样,等底等高,可以吻合)

师:那么,其中的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结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又归纳出三句话: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一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谁又能把这三句话变成一句话?

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一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上述教学从儿童操作出发,引领儿童一步一步地“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三角形面积公式”,让儿童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而这又恰恰是传承数学文化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

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回归本色 篇8

因此,呼吁数学教学的本色的回归有重要意义和实践意义,回归本色,课堂教学实实在在,才是有效课堂。追求新、 奇、趣的同时,追求“实”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一、情境少一些、问题多一些

情境教学固然可以给学生创设生动、直观、妙趣横生的氛围,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注重情境的创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教材实际出发,创设生动、富于情趣的情境,有助力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唤醒思维。但教师往往挖空心思布景设情,结果却不如人意。因此,情境的创设适可而止,起到一定的效果就可以,并不是多多益善,也绝非越新、越奇、越趣才好,只有适合才是最好。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一位教师设计了很多的情境: 展示北京天安门的正门的图片、展示斯里兰卡的塑雕图片、 展示印度的泰姬陵的壮观、展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的高耸、 展示加拿大国旗的对称、展示澳门特区的区徽、展示戏剧中的各种脸谱、展示各种车标的精美设计、展示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的图片等等,如此众多的情境,的确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但如此众多的图片,也使学生应接不暇。

其实,为了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美,未必非得展示如此多、 面面俱到,只要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如展示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蝴蝶的特征,用绘画功能,从蝴蝶的正中间画一个竖线,引发学生的注意:仔细观察,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完全重合吗?简单的情境,一语中的的问题提出和引导,直接将教学的主题一览无余地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动起来,投入到学习中。

一个好的问题情景具有延续性,衍生性,教学时,这一个情境可以起到贯穿教学始终的作用,否则,多而华丽的情境给人一种华而不实之感。

二、低效活动少一点,思维感悟多一点

在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的同时,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增加思考感悟环节。课堂活动虽然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并不是枯燥乏味,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事情。

但在教学中,往往学生“手动”而“心未动”:操作活动多了,而思考感悟少了。

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让学生做个风车的活动, 毋庸置疑,这一活动的开展,体现的是做中学、学中做,但仔细回味这个环节,只有“做”才能真正实现“学”吗?这个“做” 无疑是低效的行为,因为做个风车耗时间,目的就是为了验证风车是轴对称图形,根据这一特点,而制作风车,意义不大。但如果在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之后,开展一个“益智”游戏———“猜一猜、想一想”活动:在艺术字中,很多是轴对称图形的字,你能想出来一些吗?学生们想出许多汉字:日、工、苗、品、非、本、木、林、森、口、田、由、申、甲等,有的想出许多英语字母也是轴对称图形,如A、B、C、D、E、H、I、 K、M、O、T、U、V、W、X、Y等,显然,通过这个游戏的开展,学生们放飞了思维,心动、意动、课堂随之也动了起来,彰显活跃的气氛,乐学的氛围。

三、问题力避空而泛,交流多一些

思维始于问题,巧妙设计问题是促进师生间交流的纽带。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巧妙地问、巧妙地答。提问越有技术含量,越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但教学中,不乏随心提问的现状,教师随心所欲提问,学生漫不经心、无需思考的回答,看似即问即答,师生配合天衣无缝,但少了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仔细探究,不利于创新思维的提升,创新思维的培养。

1.开门见山地问

在新授课前,教师一般都会复习提问,以实现“温故而知新”。此时,开门见山而提问未免不是高效之举。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什么?”“、如何解方程?”“、完全平方公式有哪些?”“、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求解的根的公式是什么?”、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等,这些提问,直接是对知识的关注, 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这个环节,再用情境法、游戏法、 故事法等,未免不使课堂显得臃肿。

2.创设情境而问

创设情境而提问,容易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用一张0.01mm的纸张反复对折,边对折边问: 如果折32次,将有多厚?在学生们自由猜测之后,教师的“学习了乘方,就可以计算出来,对折32次之后的厚度”深深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教师的穷追不舍地问、层次分明地问,都可以起到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目的。

本色数学 篇9

一、让师、生、文本间对话同步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材的相互对话交流的过程。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生却变成了教师完成任务的工具,教学目标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学生一直处在指令式模仿中。在新课改实施以来,有些教师理解突出学生主体的时候走了极端,认为借助外界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就是完成了新课改的任务。其实,无论教学怎么去改革,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毕竟有限,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也要尊重课堂实际。教师的引导包括知识讲授与问题探讨,这就是师、生、教材之间的交流过程。所以,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正常来讲,学生们早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对图画有过很多的接触,对于读图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和认知了。而到了上学的阶段,许多数学信息是通过一幅完整的图画来展现的。如“数一数”中就通过简单的图片来表现校园,图中有着国旗、单杠等。教师要利用这些资源来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理解文中内涵的时候,也要发掘图画中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不要枯燥无味地为学而学,从而让学生们丧失兴趣,应让学生们热爱数学,走进数学的海洋。

二、让问题场景贴近学生生活

有些教师反对学生之间的交流,觉得这是在浪费上课时间,不能对知识构建起到任何的作用,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有的教师在新课改以后,放大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交流探讨的基础是建立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之上、教师引导下的互动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与创新性思维,这就需要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探讨。学生之间有效的交流探讨能够有效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能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解剖,并能发现新问题,学习的目的就是在疑问中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拓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会让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灵活生动,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情境中探究并获取数学知识,这样既体现了数学价值也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减轻了负担。但情境模式的创建必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无处不在,这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如在教学“9的加法”时,我让学生们用这样的方式读图:右面有4只小松鼠,左面有5只小松鼠,它们聚到一起一共有几只小松鼠?或者有5只小松鼠落在一片草丛中,过会儿又跑来了4只,这片草丛现在共有几只小松鼠?在教学“6的减法”时,我这样问学生:“左边有3个雪人,右边未知,雪人一共有6个,那右边一共有多少个雪人呢?”学生们回答:“已知的总数和减去已知一部分数量,就是另外一部分数量。”通过这样的交流探讨,让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因此,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引子,如果单纯的以学生为主就会脱离教师的掌控最终也会导致课堂效率下降。

三、引导学生与教材直接对话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它是实现课堂教学的基本文件。在课程改革以后,多数的教师为了创新而脱离了教材,这是不可取的行为。教学离不开教材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掌握数学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综合性探究,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与兴趣,通过探究的过程,致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知识从发现到形成的全过程。同时教师也要适当地鼓励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与耐心,敢于亲自动手、动脑,这样学生更加容易走进教材,成为知识的主人。

本色数学 篇10

“日常课”是教师利用身边的条件, 运用现有的教学手段, 通过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得到较好的情感体验, 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本真”的课.上好日常课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有实效”, 是指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投入了多少学习时间;学习结果怎样;学习体验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评价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评价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之间比是否恰当.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积极) 是学习有效性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

公开课、示范课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 更加精彩, 教师们充满激情的投入, 学生充满活力的表现, 把数学课堂教学演绎得生机勃勃, 不过往往这样的一节课, 教师要花数周乃至于数月来准备, 年级组、教研组的同行领导倾力相助, 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几个问题是:每一节课都能上出这样的效果来吗?在我们现实的每一节日常课中我们需要什么?又该追求什么呢?如果每一节日常课都这样上, 教师的付出怎样?数学教学效果又怎样呢?

二、现行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误区

(一) 观点的误区

只图活跃数学课堂气氛, 忽视数学大纲的整体要求,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主要精力用在了如何让数学课堂气氛“热闹”上, 从而造成学生基础薄弱.

(二) 媒介的误区

很多教师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 不仅缺少教师对重点内容的示范性, 学生也会出现视觉疲劳, 数学教学效果并不一定好.更严重的是他们习惯了感官刺激, 就懒得思考或变得不会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非逻辑思维得不到培养, 同时, 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 激励的误区

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 也给予过度的夸奖, 名义上是进行赏识教育, 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 学生听腻了, 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我们更应加强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开展一些学习竞赛, 促进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培养.

(四) 提问的误区

有一些教师在整整一节课内, 总是提一些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 看似师生互动频繁, 教材的知识点也都涉及了, 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如何使一个问题有意义呢?问题的叙述应该是简洁的, 不要求太多的解释;它的解应该让关心该问题的人感到容易理解.如果它的结论是出乎人们意料的, 那么, 它就更为有趣得多.笛卡尔说过, 当一个问题被提出来之后, 我们应该能够立即看出, 是否首先研究某一些其他问题更有利些, 这些其他的问题是什么, 以及应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研究.

(五) 合作的误区

学习行为应该是由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需要而进行的, 一些教师将“合作学习”当作一堂好课的必备环节, 不管需要不需要一概用上, 特别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 结果导致数学课堂表面上是人人参与, 实际上则是一盘散沙, 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

三、如何使日常课有效

(一) 对教学材料的思考

仔细观察一些竞赛课、观摩课等公开课, 学生竟然可以不带课本, 因为教材已被教师所舍弃, 学生连看书质疑的环节也被省略.教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 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上, 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调整, 使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但绝不是盲目地舍弃教材!我认为“用好教材”, 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材, 把握教材, 吃透教材.明白教材的编写和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内容在全册的位置和作用.这里的研讨不仅指读懂本课教材的编写意图、设计目的, 还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该内容与相关知识的前后逻辑联系及由此体现出的更深远的数学教学目的.清楚每一个例题的设计意图和让学生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还要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来巩固新知, 教师还要注意练习题的坡度和难度, 明白设计每一题的目的是什么.二是教师善于根据学情整合教材内容,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如可替换教材的例子;拓展教材的主题;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等, 通过各种方式对教材原有内容加以丰富拓展或进行压缩.三是在数学教学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教材中.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学活、用实.

(二) 要上好新课程背景下的日常课, 需要做到日常课的数学教学

是和谐的, 朴实的、精彩的、也是高效的.日常课的教师:要依学而教,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日常课的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应该在自然合作、有效交流的动态过程中自然呈现.教师应更多地关注新课程背景下的日常课, 因为它不单单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 更关系着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潜能的开发、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三) 日常课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操作层面思考

1. 课前准备必须充分, 踏实

首先对教授新知充分了解, 知道知识点的类型 (如计算, 概念, 应用等) , 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等.通过教参和教材, 分析理解数学教学意图, 把握住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哪几个环节深入, 哪几个问题引出.根据自己对班级学生的了解, 预想到学生将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和怎样的回答, 自己又该有怎样的回应和引导.数学教学中哪个环节会出现意外, 面对意外该如何处理.必须考虑“教学活动中的环境相关性”.也就是说, 同一个问题在生活环境中与在学校环境中, 由于“意义”发生变化, 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出现不同.

2. 数学教学过程必须朴素, 平实

抓基础:在数学教学中, 应把“双基”训练与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有机的整合起来, 让学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 “双基”也得到全面的提升;注重运用: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 是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处理好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解读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 从纷繁的生活现象中把握学校数学教学内容;处理好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关系.通过一些开放性的练习, 培养学生学会筛选、甄别、比较、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提升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处理好多样化与最优化的关系.学生在知识运用的过程中, 多样化与最优化是不可避免的一组问题, 我们应在鼓励学生多样化解决问题的基础上, 逐步走上最优化解决问题的轨道, 引导学生的思维螺旋式上升;教师的工作具有一种化归的性质, 即应把对学生来说原先是困难的、抽象的、复杂的东西转化成较为容易的、具体的、简单的东西.综合发展:当前的数学教学中, 更多的教师关注的是眼前的, 短期的发展目标.但如果你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来说, 未免过于偏颇了.数学教学不应只关注到学生眼前的一点发展, 更要关注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需要.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之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关注学生的发展, 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这不仅能提升现有的学习效果, 也能为他们将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教与学必须有效扎实

教的有效性:认真钻研教材是基础, 进行教材重组;精心设计数学教学过程.定标要准;数学教学要抓住重点;及时、适时、恰当评价;精心设计练习 (有层次、有坡度, 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正确处理引领与自主探索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 该引导时进行恰当的引导, 该让学生合作探究时发挥主体作用, 让学生充分地发展) .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一课时, 课中确定刻度和安排图形大小是这课的难点.重点是会制作条形统计图.在教学中, 可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画.一般情况下, 看完书后, 教师要指出该注意的地方, 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 然后再画图.第二种让学生自己质疑, 然后再画图.第三种, 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基础上, 在展示中互相指正, 在质疑中明确作图时该注意的地方, 归纳出制图方法, 教师从中点拨.我认为, 假如我提醒学生作图时该注意的地方, 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只有在学生自己实践的基础上, 在相互欣赏, 评议中明确其刻度的确定, 学生在以后的画图中才不会出差错我在上课时选择了第三种.当学生自己展示作品时, 我花费许多时间, 学生异常热烈, 互相评议, 质疑.在友好的提醒中, 学生自己悟出该注意的地方及画法.表现最好的是一位平常做作业潦草马虎的同学, 那天画得工工整整, 给成绩好的同学提出了好多建议, 而且非常合理.令听课的老师刮目相看这个案例说明反馈的多样性教学的选择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学的有效性:一是积极, 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是实实在在地体验学习过程, 三是掌握学习方法是学习的首要, 四是进行数学思考、领悟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都知道, 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时期.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样.所以, 儿童教育是人类发展重要的一个问题.儿童教育是教好后一代的基础的基础, 它关系到进入青少年时期德育、智育、体育的健康发展新课标教材实行了九年后, 我们应该学会冷静地思考, 数学教学越来越追求本真有效, 越来越注重实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我们应该向日常课要质量, 注重学生的常规教育、养成教育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 这样学生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 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这需要我们的教师必须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 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该文通过对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分析, 从学生、教材、老师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小学数学日常课有效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日常课,有效

参考文献

[1]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商务印书馆, 1935年版.

[2]弗朗西斯培根.随笔中的, 论求知.

[3]蒙台梭利.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版.

本色数学 篇11

一、教学设计,凸显“数学味”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理念先行、形式至上”的备课思路渐成气候。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考虑数学内容少了,追求教学形式多了。教学时不是考虑从形式与需要出发,让教学内容迎合学习方式,而是片面追求教学方式的“新课程化”。如课堂导入,不管课型、不管教学内容,一概以创设情境为切入点,“由旧知引出新知”的传统方式被完全舍弃,取而代之的是花样繁多的“教学情境”。如此颠倒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数学味的缺失成为必然。因此,要让数学课充满“数学味”,备课时必须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学习方式与数学内容的关系。备课时选择的学习方式不能一味求新求变,而应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次要处理好新方法与旧经验的关系。新方法虽好,但不是课课适用;传统经验虽旧,却是人们长期教育实践的智慧结晶。二者各有所长,又各有局限性。因此,课堂教学不应始终在生活经验上徘徊,而应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信息,发展数学问题,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之思要有“据”、思之要有“理”、思之要有“序”。这不仅是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思考,更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使整个学习过程“数学化”。

二、教学导向,把握“数学味”

数学不是生活经验的“照片”,而是对生活经验进行重组、加工以后的思维模型,它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它来源于生活而又远远高于生活。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这就注定了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味”要浓于“生活味”。“数学味”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味,“生活味”是作为烹饪数学这道大餐的调味剂,“生活味”是为“数学味”服务的。

突出“数学味”的“质”。我们既要注重应用、返朴归真的一面,又要注重抽象概括、形式推理的一面,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所以,重要的数学概念、规律应加以概括,常见的数量关系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仍要揭示,在重视直觉思维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形象思维和初步的逻辑思维,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字母表示数”一课的教学中,在处理“年龄”情境和“摆小棒”情境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量,为什么有加法有乘法呢?让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是数量关系不同,要准确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弄清楚数量间的关系是关键。另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观察“a+20”“a×3”除了分别表示教师年龄和小棒的根数还能看出什么,认识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表示数量,也可表示数量间的关系,真是一举两得,更深地认识到字母表示数的优势,为以后数学学习方法的转变形成积极影响。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跳出了具体的某一个生活情境,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培养。

三、思维冲突,围绕“数学味”

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的特色,它关注了学习者的情绪状态,关心学习过程中主动性与自觉性,为学生最终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肩负重任。那么数学独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什么?我认为,那就是了解并信任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在课堂上,我们只要给学生创造机会,提供舞台,并善于将教材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索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依赖于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的分析、提炼、概括。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必须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重视过程的教学,才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和力量。所以,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与动态生成的过程,让学生逐步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如教学《搭配的规律》一课,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红有2件上衣,3条裙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首先,我让学生拿学具搭配,把所有的情况找出来。学生汇报搭配方法时,我先让不按顺序搭配的学生演示,再让有顺序搭配的演示,使他们比较、感悟有顺序、有条理搭配的好处。接着,教师提出:“如果没有学具,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搭配的方法表示出来。(展示各种搭配方法)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上衣的件数和裙子条数与多少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关系?怎样用算式表示?”再让学生举例证明自己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在上述片段中,教师重视让学生经历搭配的过程,启发他们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思考。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比较、归纳,体会解决方案的多样化和优化的过程,发展了符号感。这样教学,使学生经历了从实物到图形,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模型。在探究感悟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本色数学 篇12

一、返璞归真

1.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学情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初读课文, 哪些内容是学生已经懂的, 哪些是学生理解上较有困难的, 哪些问题是一定得师生帮忙来解决的, 等等情况都是老师课前需要摸清的。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学生填一填, 以作为我备课的依据。

“读了课题之后, 你希望了解的问题有:_____ 。”

“读过课文之后, 还需要同学、老师帮忙的地方有:_______ 。”

根据这一份统计材料, 我在备课时, 就以学生希望了解的三个问题作为整堂课的贯穿之线: (1) 为什么李时珍要夜宿古寺; (2) 李时珍夜宿的是怎样的古寺; (3) 在古寺中李时珍还做了什么。整篇课文的品读也巧妙地融入其中。

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三、四年级的学生要求初步学会默读与略读。”我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略读1~4自然段, 思考:李时珍师徒俩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因为这一问题比较简单, 学生只要大概读读这几小节就能明了原因。而“5~7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我要求学生默读这几个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 边读边概括。这样就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不同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了多种读书方法的训练。

以学生学情为起点, 让我的整堂课思路更清晰:哪些不需要讲, 哪些需要着重论述;这里该如何展开, 那里又该采用什么方法来拓展……这样的设计能更贴切学生, 在提高针对性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堂的有效性。

2.激发学生最真挚的情感

《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 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以苦为乐的精神以及修订《本草纲目》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以对“苦”的品读为例。教学中, 我请学生体会不同人物对“苦”的态度。庞宪是不“叫苦”, 因为师父能“挺”过来。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说说他们遇到的苦。学生回答“他们一路翻山越岭”“他们还会跋山涉水”“他们有时还可能露宿荒山野外”……设计中学生从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长年累月在外奔波”之苦。而“……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学生感受到了这是李时珍在苦难中心灵的一个寄托, 是足以让自己不顾艰苦快乐起来的理由。一个“笑”字, 学生在朗读中体验着李时珍心中复杂的情感, 仿佛也置身于彼时彼地, 把经历的苦难都当作了一种快乐。我们认为, 这里都是一些简单的设计, 但却都是紧扣文本, 让学生在关键字词句的品析中, 升腾起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触, 这正是我们语文真实的本色所在。

二、化繁为简

本色语文倡“简”, 即教学内容明明白白, 教学过程清清楚楚, 教学方法简简单单。以对文本最简单的处理达到课堂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认为关键是看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 笔者将教学中的重点放在“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课文。 (2) 理解“破败”“断垣残壁”“长年累月”等词语。3) 体会李时珍为了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踏实作风。 (4) 初步感知细节描写、环境衬托两种写作手法的作用。课堂上, 我以学生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作为支架, 引导学生在关键字词句的体会上逐步抽丝剥茧、拨云见日。

如, 第四自然段讲到什么样的古寺, 书中用了“破败”一词。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 找词句, 说说怎样的情景是破败。学生抓住了“断垣残壁”“到处是灰尘”“长满了青苔”以及“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等词句, 并通过朗读描绘出“破败”之景。因为“能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句的意思。”也是中年级段学生训练的重要一项。至于“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上的作用”, 体现在我对庞宪说的反问句中“挺”字理解的设计上。这个字出于每日与李时珍一起的庞宪之口, 说出了师父日常中所经受之苦。我紧抓这一点, 设计了说话训练, 让学生说说“挺”字中都包含了什么内容。学生从各个方面说开, 吃的、穿的、住的、行走方面的, 都具体地说明了李时珍所受之苦。而一个“笑”字, 学生更是从中深刻体会到了李时珍以苦为乐”的伟大情操。

教学中, 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 越是觉得都重要, 想要都讲到, 越会让学生觉得没有重点了, 不知道该掌握哪些。所以, 简简单单的语文课, 其实就是要求老师抓住关键、紧扣重点, 以更精当的设计, 精妙的讲解, 达到课堂的最精彩。

三、推陈出新

“处处平实处处新”, 简单语文中不乏创新, 这正是本色语文所追求的。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根据文本的特点推陈出新。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 文章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 笔者在处理上碰到了困难。写景为的是写人, 衬托人物不畏艰难、熬夜记录的精神。但是光让学生读, 学生不一定马上就能在头脑中显现出那一晚古寺中师徒俩认真的身影。怎么办呢?给孩子一个台阶, 让他跳一跳能够得着?能否让学生先想象那一晚的情景来写一写呢?于是, 笔者就将此作为当堂练笔的内容, “李时珍师徒俩那晚还做了些什么呢?请发挥合理的想象, 进行续写”。学生写道:“动物们叫声越来越清晰了, 但李时珍还在记录着。”“窗外的风还在呼呼地叫着。”“柴火都已经烧得差不多了, 庞宪再去添了一些, 他们还打算再记录一会儿呢。”“月亮已经升到了头顶了, 但师徒俩都不想休息。”……学生所说的内容, 正是环境描写想要衬托出来的。我趁势出示最后这一段, 让学生读一读, 说说“你仿佛从中读出了什么”。有了前面的铺垫, 学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好是刚才自己所写的。这样, 对于文章一大难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瓜熟蒂落了。

这样的环节, 一方面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围绕着文本进行联想, 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 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说与写的训练,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必要。

课堂上, 学生渴望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设计不一样的“亮点”, 足以吸引他们的眼球。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使整个课堂更加高效而充满活力。课堂的创新, 需要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深入研读文本, 紧扣文章主旨, 积极寻找教材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因素, 找准最佳切入点, 以符合学生实际的巧妙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燃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另一方面, 富有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 也必将会让我们看到学生创新精神的慢慢培养, 这也正是我们本色语文中追求的目标之一。

当然, 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也用心为学生营造了宽松的教学氛围, 精心设计了多样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中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肯定, 让学生在平等又充满情趣与活力的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

上一篇:中小企业的买卖下一篇:财务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