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色

2024-10-05

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色(通用4篇)

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色 篇1

聆听这则故事:有个农民在犁地时, 发现了一枚生满铜锈的古钱币, 农民以为把古钱币上的锈斑去掉会更值钱, 于是就将那枚古钱币打磨得平整光亮, 结果, 这枚价值昂贵的古币变成了一钱不值的铜板.农民哪里知道古钱币的价值正体现在它那锈迹斑斑的“生命本色”———“古”上, 失去了“生命本色”, 古钱就毫无价值.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从孩子的生命发展出发, 尽量关注那些最能体现孩子生命本色、最有价值的部分, 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展示孩子的真实生活

数学是儿童生活的反映, 学生学数学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为前提, 数学要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 并架起桥梁, 将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 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的真谛, 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 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 我在教学六年级《百分数的意义》, 新课快结束时, 展示了这样一个活动情景:“这节课同学们的发言很积极, 学会了百分数的同学请举手 (噢, 全部会) , 谁能用百分数说一句话表示同学们举手的情况?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那老师来考考大家, 你们能否用百分数的一句话说说教室里老师的人数?那么学生的人数怎样表示呢?能不能再试试用身边的事物去创造几个百分数?”通过设计这种真实可感的“生活课堂”, 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让他们在自然真实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从而学得主动, 学得高兴.

二、尊重孩子的真情流露

独特的见解总是在孩子充分自由状态下萌发出来的, 教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互谅的学习氛围, 提供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 比如, 允许他们有话直说, 允许答非所问, 允许插嘴, 这时教师必须做到:耐心地听取每一名学生的发言 (即使言论本身是错误的) , 积极评价每一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 相信每一位在探索过程中的任何结论都充满着智慧.例如, 在教学六年级总复习“数和数的运算”时, 质疑道:“1是特殊的数, 你们能从哪几方面说明它的特殊性?”有的说:“1是最小的奇数”, 有的说:“1既不是质数, 也不是合数”, 还有的说:“1与任意数相乘得任意数”……孩子们被兴奋包围着, 答案一个接一个, 突然班里最调皮、考试考得最差的席刚同学自言自语地叫道:“1座山, 1名同学”, 这时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席刚同学说的‘1’是表示单位‘1’, 大家想想这时的‘1’有什么特征?”经我这么一说, 引起了大家的情感共鸣, 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啧啧声, 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了下面的研究中.大家不能否认该同学的插嘴是很有价值的, 从孩子的“异想天开”“怎想怎说”中迸发了创新的火花.

三、鼓励孩子去亲自实践

“实践出真知”, 在实践这个大课堂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亲自经历形象而生动的数学过程, 亲自体验如何“做数学”, 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 把学生带到篮球场上, 先让学生自由绕篮球场走一周, 弄清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 再让学生分组用卷尺测量并计算篮球场的周长, 然后让学生汇报测算的方法, 归纳为三种: (1) 长+宽+长+宽, (2) 长×2+宽×2, (3) (长+宽) ×2,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第 (3) 种计算方法最简便.整个教学过程, 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使学生在亲自实践中“活起来”“动起来”, 在“动”的过程中得到“发现”“顿悟”, 并得以交流, 由此使每名学生都得到发展.

“真”是孩子的生命本色, 一如“锈迹”是古钱币的生命本色, 任何事物, 只有保留自己的生命本色才最有价值, 数学教学, 请关注孩子们的“生命本色”吧!

关注个性差异 尽显阅读本色 篇2

一、课题入手,提纲挈领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整篇文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的课文题目就是文章内容或思想的高度提炼.是课文的眼睛,是纲目。从课题人手,便于学生整体认知。

苏教版中的许多课文的题目往往给读者留下许多悬念,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题生疑。《“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题目新颖特别,涵义深刻,作为文章的“眼睛”,我认为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教这一课时,一上课就可以从课题发问:“看了课题你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这是谁跟谁说的一句话?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不是心甘情愿地放掉的?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已经进入了自主学习状态。学生在以“课题”切入的学习过程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逐渐由模糊到清晰,由肤浅到深刻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了学生的学习个性。

二、多元理解,求异思维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知识阅历、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再加上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着他们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化。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文本做出有个性的反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如教学课文《三袋麦子》时,有的学生喜欢小猪的憨厚可爱:“我会像小猪一样,把它们通通吃掉。想吃就吃,多舒服啊!”有的学生喜欢小牛的勤劳节俭:“我会像小牛一样,慢慢地吃,想吃的时候吃一点,一直能吃到好吃的,生活多有意思啊!”更多学生喜欢小猴的聪明能干:“我会像小猴一样,全部种下地,第二年就能美美地吃了,再种,再吃,永远吃不完,美死我了!”

作为老师要让学生做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既要尊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又要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让他们保持自己的个性,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

三、有疑有思,深入透彻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驱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并要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最终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文的学习,走进了文本。

苏教版的有些课文的习题中经常有问题出现,如《槐乡五月》后的问题: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又如《争论的故事》后的问题: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其实这些问题是对课文内容的浓缩,学生对课文有了通盘的理解、深刻的认识之后才能回答的。为了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主动性,不妨让学生也模仿给阅读的课文提问题,因为要提问题的话,必须要有学生自觉主动的阅读过程才行。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大胆地提问题.而且也借疑释疑,使学生兴趣盎然。

四、厚积薄发,突现效果

语文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同时肯定有自己的思考,学生在领悟了语言文字中蕴藏的情感,思考了语言文字背后的意义后,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结果表现出来,放飞学生的灵性!这时教师就要起到指正、引领的作用,万泉归人海,让学生的阅读步入正确的方向。

学习杜甫的《绝句》时,学生通过自己收集资料,了解了成诗的背景,学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风景和幽雅惬意的环境,明白了诗人当时的心境,那么怎样让学生将其感受表现出来呢?有的同学擅长朗诵,那么就来诵读古诗;有的同学善于表达。就让其把古诗描绘的景象说出来;有的同学擅长画画,就让其把古诗描绘的景象画下来——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正好体现杜甫诗的意境。

再如教完一篇课文后,既要有体现教学目标的一些基本的作业要求:适当地抄写些生字新词,摘录或背诵点文中的优美语句;又要有让学生尽情发挥、自由驰骋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展现自己个性的作业本,从设计到誊写到美工,运筹帷幄,通盘考虑。可以有“学海邀游”,可以有“读书感悟”,可以有“奇思妙想”.可以有“美文锦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些练习形式,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极好的延伸。

关注课堂生成还原生命本色 篇3

一、关注学生的质疑, 解学生所“惑”

真实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作用的推进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求知, 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教师要迅速加以捕捉, 根据学生的反应, 敏锐地作出判断, 恰当地变更教学方案, 让质疑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案例:《少年闰土》

生:在第6、10自然段中, “什么都有:稻鸡, 角鸡, 鹁鸪, 蓝背……”和“要管的是獾猪, 刺猬, 猹。”这两句中词儿之间的停顿, 为什么都用了逗号?我不明白。

师:是啊!按照我们以往掌握的标点符号知识, 这儿应该用顿号。是鲁迅先生用错了标点?还是另有用意?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找找用逗号的原因?

生:我认为这是鲁迅先生写作特有的风格。

生:这里用上逗号, 是鲁迅先生别有意图。

师:请同学们分别用顿号和逗号读一读句子, 你们就会发现这意图的。

生:用上逗号, 读起来一字一顿, 像是在一边回忆, 一边给鲁迅先生描述闰土知道的许多稀奇东西。

生:我知道了, 闰土给鲁迅叙述他的故事, 用逗号更合理, 更符合当时的情景。

师:你们说得多好啊!这是你们认真读书的结果。

在真实而又开放的课堂里, 质疑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最根本的起点, 有质疑才有思考, 有思考才有感悟, 有感悟才有提高。教师首要任务是如何巧妙地将学生的“疑”与课前的“预设”结合起来, 现场捕捉, 生发灵感, 让学生在与文本、教师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抒发情感, 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还原课堂学习的本来面目。

二、善用学生的亮点, 感学生所“悟”

课堂亮点是一种珍贵的课堂生成资源, 它可分为预设和不可预设两种, 预设的课堂亮点是教师精心设计、诱导的结果, 应自然善加利用;不可预设的课堂亮点, 是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的展示, 应该关注生命, 尊重个性。

案例:《小音乐家扬科》

师:同学们, 我们从图中看到扬科进入食具间, 跪在小提琴前, 抬起头, 望着心爱的小提琴, 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扬科穿的衣服是破的, 脚上鞋子也没有穿, 可见他很穷。

师:这位同学观察到了小扬科的外表。我们也可以从“跪”字去洞察扬科多么想拥有一把真正的提琴, 谁能说说小扬科当时是怎样想的。

生:扬科太爱小提琴了, 他把小提琴视为神灵, 见到小提琴便不顾一切地跪在面前。看, 他好像在说:“小提琴啊!你能让我弹一曲吗?”

师:同学们看一看他周围的环境, 难道就没有别的东西吸引他吗?

生:食具间里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扬科注意, 如桌上的水果, 橱柜的精致器皿, 他都没有注意, 他心中只有小提琴, 只有音乐。

师:他注意到自己当时的处境吗?

生:扬科是不会走开的, 他太爱小提琴了, 他忘了自己的处境, 他只跪在那儿静静地欣赏那把小提琴。

师:是啊!扬科太爱小提琴了, 他忘了自己的贫穷, 忘记了自己的饥饿, 忘记了危险的处境, 忘记了所有的一切, 他完全被音乐和小提琴所陶醉了。

学生在感悟课文中有自己的发现, 有自己的亮点。本案例我抓住这闪光点, 去揣摩扬科的内心, 引导学生去想象、琢磨。这样, 学生的心灵得到舒展, 思维得到拓展, 生命得到绽放, 潜能得到开发。

三、巧用学生的分歧, 议学生所“异”

阅读是以学生自身经验去解读文本, 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在开放的课堂学习中,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 不论是对教材, 还是语文教学活动, 都会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学生从自己的感悟出发, 表达各自不同的见解, 常会造成意见的分歧, 而这种分歧恰好有助于构建一个个性化的课堂。

案例:《放小鸟》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

师:文中的小男孩喜欢小鸟吗?请同学读一读课文, 画出有关的句子, 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生:小男孩喜欢小鸟, 课文中写他看见小鸟一动也不动, 很着急, 他生怕小鸟饿死。

生:小男孩开始不爱护小鸟, 把它关在笼子里, 后来把它放了。小男孩还是喜欢小鸟的。……

师:我赞同大家的看法, 小男孩是爱鸟的, 从他观察小鸟、喂养小鸟、为小鸟着急、放飞小鸟都可以看出他多喜欢小鸟。

在“爱”与“不爱”的争辩中, 学生纷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小男孩是喜欢小鸟的。很显然, 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各自读悟基础上的, 是学生自己的阅读所得。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通过不断地修正, 超越自己的阅读成果, 必然享受到成功的体验、读书的乐趣, 这样的过程才能还学生生命的本色。

四、活用学生的错误, 改学生所“见”

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 是一种学习经验, 也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作为教师, 善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 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 从错中探究。这样, 我们的课堂才是最美的, 教学才是最好的。

案例:《将相和》

我指导朗读“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一位学生在朗读中漏读了一个字, 我并没立刻纠正, 而是让其将本段读完。

师:同学们, 刚才这位同学朗读漏了哪个字?

生:他把“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读成“这块璧有点儿毛病”。

师:我们来讨论一下, 有这个“小”字与没有“小”字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生:有了“小”字。说明玉璧有一点点的瑕疵, 没有“小”字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了。

生:没有了“小”字。那么瑕点很大, 秦王自己也能看出, 没有必要指给他看了。

师:那么这个“小”字, 能不能丢?说说为什么。

生:不能丢。一丢就取不回和氏璧。

生:不能丢。一丢就体现不出蔺相如的聪明才智。……

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色 篇4

如何突破作文教学“瓶颈”呢? 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还孩子心灵的自由,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纵横驰骋。新《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这样的作文学习既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写本色日记,是一个让学生搜集素材、练习写作的好途径。重要的是,通过“日记”让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用“善感”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虽然学生的生活模式相对比较固定,但寒来暑往,每天上学下学时来来往往的路上,行人、植物、天空等是不尽相同的,更何况还有自己可以把握的心情;同班几十个同学,每日七八节课、不同的老师,每个人的变化,每节课的不同,也是可以“入记”的好内容;校园的草坪、苗圃、各种各样的植物,风来风去,云停云飞,更是用无声的语言,用灿烂的变化来倾诉着它们的情感;还有每一天接触到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信息,回到家里和家庭成员的交流,以及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丰富的乡情民风、社会时尚。这些,也都是可以通过思考,写入日记的。所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本色日记”是不愁没有“素材”的。

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颗善感的心,进而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要让学生们眼中有发现,心中有感触,脑中有思想,有迫切的话想要说出来,这才是最原始、最本质的写作动机。要让学生感觉到一个“自我”的世界,渴望有人知晓、有人了解、有人理解。

为此,我们可以取消作文课上的命题大作文训练,只需要把“所命之题”或明示或暗示地要求学生当作“一篇日记”来写即可。以下是用“教学随笔”形式记录的我对学生日记和写作的指导:

那是初春的清晨,朝阳正冉冉升起,天际有几道悠闲的云,站在教室前的走廊上,暖的风徐徐吹来,耳畔是朗朗的读书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心中静静流淌着惬意,我轻阖双眼,感受这清新的一年之计、一日之计,再睁开眼时,欣然发现在视野的左前方,有远远的,“人”字形的雁阵——从未见过的景象,真美!我还没来得及沉醉,耳畔的读书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声声欣喜而急切的呼唤:“大雁,大雁!”我转过身,窗户上已挤满了小脑袋,前排的小男生拿着书,在教室门口探头探脑,见我看他们,有的迅速缩了回去,更多的是用各种音调叫嚷着:“老师、老师,大雁……”

焦急的、渴望的、询问的、撒娇的……我不由微笑,轻轻点了下头,他们一涌而出,和我一起,用目光追随着大雁的身影,他们用手指点着、感叹着,“真美啊!”“太神奇了!”“快看,头雁!”……

雁阵整齐地挥舞着翅膀,像训练有素的士兵,能感受到气流和它们翅膀的交流,很快,雁阵消失在教学楼的北边,我和学生们兴奋又略带遗憾地回到了教室。

学生们显然没有尽兴,在唧唧喳喳地说着。为了让他们保留住这一美丽的景象,我请他们立刻在日记上记下刚才的一幕。他们都写得很美,让人印象很深刻:

——大雁多么自由啊!他们挥动着翅膀,那么优美,那么让人向往……

——它们从餐厅上空飞去,有餐厅蓝色的屋顶,还有红色的朝阳,这幅画面真让人感动。我感觉,它们是向着希望在飞。

——它们真有毅力,真执著,这才是飞越千山万水……

就要下早读了,我又请同学们查阅有关大雁的资料,自己选角度,写一篇随笔在日记里。他们写得很用心:

——大雁的飞行真的不是简单的事情,长途跋涉,还有那么多危险。它们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呢?原来,这是它们的“生活目标”,它们的生活,就是执着地向目标奋进,真让人佩服啊!

——在上个世纪末,随着环境的恶化,许多动物都改变了生活习性,大雁也不再南迁北归了。人们意识到后,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今天早上,我看到了大雁北归,真美好啊,希望我们人类和它们永远和平相处。

因为有了新鲜、真实的美丽风景,学生的写作也变得轻松、精彩。教师只需要给学生一点要求、一点引导、一点提醒。其实,对于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情感波折,我们如果保持很强的敏锐感,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树立表达自己心声的信心,也可以收获完美的“本色日记”。

有一次在批改日记中,一个孩子写到了父母离异,她很苦恼。我在评语中告诉她要坚强,要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但写完后,总感觉还缺点什么。恰巧第二天上课前,我发现,黑板上的每日名言中有这样一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我想,这是个好机会。接着上课时,我首先请这条名言的推荐者讲了它的意思:过去的,已经是不可更改了,而未来的,是尚可把握的。然后,又请学生品味这句话,看看在生活中或是写作时,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到这句话。其实,这样的机会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对生活保持敏锐的感受,就一定能够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贴近生活,保持鲜活,引导学生学会自觉主动地“用我手写我心”,先让学生有话可写,再要求他们写得好,写得美。有了这样的“本色日记”“本色素材”,学生们会逐渐消除对“写作”的恐惧,日积月累,就有了广博的“素材”。这样,在面对“写作”时多少会“有话可说”了。

上一篇:测试模型下一篇:协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