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理论

2024-10-05

协调理论(共10篇)

协调理论 篇1

一、三化协调理论国外研究进展

工业、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思想基础萌芽于16世纪初, 基本理论初步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经历了4个多世纪的探索过程。

三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可追溯到16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莫尔提出的“乌托邦”设想, 经过20世纪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思想和赖特在《宽阔的田地》中提出的“广亩城”设想, 逐步使人们对城乡协调发展的认识深化。1954年,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发表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论文, 标志着三化协调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使三化协调发展研究逐步走向了应用。

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中提出的地理二元结构理论和1970年约翰逊在《发展中国家空间组织》中论述了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标志着实现农村与城市发展相互协调, 城乡一体化思想基本形成。1975年钱纳里和赛尔奎因在《发展的格局》中提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 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改变, 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导致大量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是发展经济学中对三化协调发展最为明确的描述。1978年, 美国学者罗迪内利和拉德尔在《城市化与乡村发展》中详细论述的综合区域发展战略, 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行了具体论述。1986年, 英国城市经济学家K·J·巴顿在《城市经济学》中提出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工业化, 工业化促进城市化。

二、三化协调理论国内研究进展

国内学者关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 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的影响、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等方面。

在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业的影响方面, 黄铁平、徐扬、尹军、刘明国、彭荣胜分别从民工潮现象、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方面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表明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对农业及农村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同时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压力。钱津从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出发, 提出了实现工业化需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实现城镇化需以农业现代化为前提的研究结论。谢杰应用面板门槛模式对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益进行了分析, 指出我国城镇化过程长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 认为三化协调的重点是推进城镇化。孔祥智通过对英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历程的回顾, 对我国现阶段如何处理好城乡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发展所造成的问题方面。李青、黄群慧、孙新雷、苏喜军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入手, 指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致, 应从加快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协调发展。王发曾、耿德建、刘满仓、金学良、陈彦光、杨迅周、张占仓分别从城镇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对城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及发展对策, 其主要观点对促进城镇化发展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在工业化对区域经济影响方面, 苗长虹、冯德显、王淑湘、张教平、郜慧分别从工业化与人地关系、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工业化的发展形势分析、工业化带动落后区域发展、工业化与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推进工业化持续发展的对策。

在农业现代化方面, 张新光、张继承等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出发, 分别对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提出相应对策。

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方面, 王思明、马恩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颜海林分别对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翟雪玲、韩柱、王瑞波、徐志华、何平均对国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夏春萍、曾珍香、穆东、王有国等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实证分析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农业大省, 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矛盾较为突出, 它们的协调发展事关河南省的兴衰。蔡世忠、王永苏、李海玉、张敬燕、宋伟、徐君、薛百战、耿明斋、张占仓等分别从三化协调的理论出发, 对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万年庆、范辉、董栓成、杨迅周、吴旭晓、徐君分别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 从评价指标体系、协调发展评价等方面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实证研究。

综上, 关于三化协调的研究, 国内外研究重点不一样。从已有文献看,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的研究方面,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等方面。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河南学者中掀起了研究三化协调发展的热潮, 研究重点在三化协调程度的度量, 三化协调的发展重点, 而关于如何实现三化协调的途径研究不足。HK

协调理论 篇2

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完整的劳动标准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高层次也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层次是()

A.国家级劳动标准

B.行业级劳动标准

C.地方级劳动标准

D.企业级劳动标准

2.劳动标准散见于不同层次的规范性文件和合同文本中,其中效力等级最高的是()

A.集体合同

B.劳动规章制度

C.员工手册

D.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必须在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不得无故拖欠。如果由于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当在不可抗力原因消除后()日内支付劳动者工资。A.10

B.20

C.30

D.40

4.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由()管理。

A.企业自己

B.商业保险公司

C.劳动保障部门

D.国务院

5.补充医疗保险的筹资比例由()确定。

A.法律

B.规章

C.行业标准

D.企业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

6.以下四种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其工资的是()

A.法定节假日

B.年休假

C.探亲假

D.事假

7、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

A.六十

B.七十

C.八十

D.九十

8、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标准工资是针对()小时的月平均标准工作“点数”而言的。

A.160

B.165

C.167

D.172

9、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10、以下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约定条款的是()

A.保密约定 B.劳动合同期限 C.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D.工作内容与地点

11、《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

A.6个月

B.12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12、根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的得少于人民币()万元

A.五十

B.一百

C.一百五十

D.二百

13、下列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非全日期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并可以约定试用期

B.从事非全日制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

C.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

D.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14、《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日

A.5

B.7

C.1

5D..30

15、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应当各自依合同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劳动者的义务通常由本人履行,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委托他人履行

B.劳动合同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的全部条款和各自承担的全部义务

C.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D.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16、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变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而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岗位调整,应当与劳动者的身体状况相适应,即调整后的岗位在劳动强度上应当低于以前,在专业技术要求上应当为劳动者所能胜任

B.劳动合同的变更并不一定要双方当事人达成合议,只要一方提出的变更符合法律规定即可以进行变更

C.“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岗位调整,由于劳动者是工作能力,包括体能和技术不能胜任原工作,因此,调整后岗位的体能和技术等劳动技能要求不应当高于原来的工作岗位

D.在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这种情况下的岗位调整应当考虑到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劳动能力,调整后的岗位应当与调整前的岗位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

17、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3

B.5

C.7

D.15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进行经济性裁员时,用人单位应当优先留用人员的是()

A.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B.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C.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D.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19、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公司由于经济效益不佳,决定在现有100名员工中裁减15人,A公司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将公司解除合同的决定通知了员工本人,随后依法办理了离职手续

B.小李已在家B公司工作了十年,同于晋升无望,遂产生了跳槽的想法。在向部门负责 人提出口头辞职后的第二天,小李就离开了公司

C.老王今年已经57岁了,在C公司工作了30年。近期公司更新了生产设备,经多次培训后,老王仍然无法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公司向老王额外支付了一个月工资和相应的经济补偿后,解除了与老王的劳动合同

D.孕妇小张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公款数百万元,给公司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公司依法履行相关程序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0、小徐2009年12月3日与某IT公司签订了5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工资5000元/月,2012年3月4日期以小徐“考核不合格,经培训和调岗后,仍不合格”为由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小徐在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当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请问,该IT公司应支付给小徐()经济补偿?

A.12500元

B.7500元

C.15000元

D.12000元

21、根据《刑法》第219条的规定,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年以上()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A.1;1;3

B.3;3;5

C.3;3;7

D.5;5;10

22、集体协商机制主要包含的两项基本制度是()

A.集体协商制度(也称平等协商制度),集体合同制度

B.集体协商制度(也称平等协商制度),劳动合同制度

C.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

D.劳动合同制度,工会协商制度

23、关于集体协商代表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集体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自愿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

B.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或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管理人员指派

C.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D.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24、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并经本单位()

A.工会主席担任主;民主推荐;本单位全体职

B.工会选派;民主推荐; 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

C.工会选派;民主选举;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

D.工会主席担任;民主选举;本单位全体职工

25、协商代表因更换、辞任或遇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应在空缺之日起()按照本规定产生新的代表。

A.15日内

B.20日内

C.一个月内

D.三个月内

26、集体协商的提出方应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 等,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予以书面答复。

A.15日内

B.20日内

C..一个月内

D.三个月内

27、下列关于集体谈判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次谈判的成功意味着双方之间的信任、合作关系得到了加强

B.谈判的成功预示着在今后的谈判中以及相互关系的处理方面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C.企业劳资关系中这种相互的信任和规范的运作,对保持劳资关系的稳定、企业的顺利发展意义不大

D.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可能在今后为双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28、关于结束谈判的策略,表述错误的是()

A.学会运用好人坏人策略,施加压力、缓解紧张氛围

B.要一点一点解决问题,把每一个成果落到实处

C.在结束谈判阶段,要注意坚持自己的终极目标,逐渐减少让步

D.在结束谈判的阶段就无需关注冲突控制

29、一般在谈判开始阶段,往往要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当然与此同时也必须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底线,以此形成一个()

A.谈判跨度

B.谈判空间

C.谈判目标

D.谈判方式

30、关于集体合同的订立,下列各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B.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1至5年,期满或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即行终止

C.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期满前3个月内,任何一方均可向对方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

D.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31、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须经全体职工代表()以上或者全体职工()以上同意

A.二分之一;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一;四分之一

D.四分之二;四分之二

32、关于集体合同的履行有如下说法,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集体合同一经生效,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履行

B.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对方通报,并交由司法机构处理

C.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建立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

D.集体合同一方或者双方每年至少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报告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

33、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应当自受理协调处理申请之日起()日内结束协调处理工作。期满未结束的,可以适当延长协调期限,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日期

A.30;15

B.20;10

C.30;10

D.25;10

34、凡没规定履行期限的集体合同,其有效期一般应视为()

A.六个月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35、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的程序是()

①调查了解争议的情况

②受理协调处理申请

③对争议进行协调处理

④研究制定协调处理争议的方案

⑤制作《协调处理协议书》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①③

D.④⑤②①③

36、发生在生效后的集体合同实施过程中,由于其中一方未能遵守合同的约定或者双方对合同条款存在不同理解,从而引发双方的争议和纠纷,属于()

A.权益争议

B.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C.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D.利益争议

37、从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来看,工资集体协商不包括()。

A.企业层级工资集体协商

B.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

C.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

D.全国性工资集体协商

38、下列关于工资协议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A.工资协议,是指专门的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

B.已订立集体合同的,工资协议作为集体合同的附件,并与集体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C.依法订立的工资协议对企业和职工双方的约束力是不对等的

D.双方必须全面履行工资协议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工资协议

39、首次在部门规章中提出劳动关系双方应通过协商的方式制定工资制度的是()

A.《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B.《集体合同规定》

C.《外商投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几点意见》

D.《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40、《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在()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

A.省级、B.市级

C.县级

D.乡级

42、工资集体协商的技巧有助于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具体技巧不包括()

A.以诚取信

B.重点突破

C.步步紧逼

D.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43、劳动规章制度是()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在用人单位内部对()具有约束力,是()意志的体现。

A.用人单位;劳动者;用人单位决策层

B.用人单位;劳动者;用人单位全体员工

C.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决策层

D.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用人单位全体员工

44、企业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是()

A.约束对象不同、效力等级不同、效力范围不同、效力期限不同

B.制定主体不同、效力等级不同、效力范围不同、终止条件不同

C.约束对象不同、效力等级不同、效力范围不同、起始条件不同

D.制定主体不同、效力范围不同、效力期限不同、起始条件不同

45、关于企业劳动规章制度重要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不容置否的行为准则,是组织成员行动的指南

B.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奖惩的依据

C.劳动规章制度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唯一标准

D.劳动规章制度是资方有效管理劳方的利器

46、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设计中应该兼具(),在具体操作中,企业应当遵循()

A.合法性、强制性、真实性、效能性;合法原则、民主原则、公正原则

B.合法性、民主性、真实性、功利性;合法原则、合情原则、合理原则

C.合法性、民主性、真实性、效能性;合法原则、民主原则、公正原则

D.合法性、强制性、真实性、效能性;合法原则、合情原则、合理原则

47、薪酬制度是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企业制定薪酬时的注意事项。

A.同工同酬

B.基础工资逐年递增

C.合理设定加班工资标准

D.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48、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框架结构分为()部分,分别为()

A.3;目录、主文、附则

B.4;目录、前言、主文、附则

C.3;前言、主文、附则

D.4;前言、主文、附则;鸣谢

49、在规章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原则不包括()

A.严格执行,依章治企原则

B.前后统一,全面实施原则

C.合情合理,以人为本原则

D.各司其职,协作实施原则

50、劳动规章制度必须具有实际规范的标准,如果没有实际规范的标准,只有一些空洞的要求或一般原则,员工则无法遵循,企业也难以衡量。这说明劳动规章制度的实施必须满足以下哪项条件()

A.劳动规章制度的有效性

B.劳动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

C.实施机构的明确性

D.企业行政部门的权威性

51、对于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员工的处罚,如果雇主可以采取较轻的惩戒手段以实现惩戒的目的,原则上不得解雇劳动者,否则将被认为违反解雇的()

A.平等待遇原则

B.必要性原则

C.最后手段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52、劳动规章制度实施的重要机构,不包括()

A.劳动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

B.劳动规章制度执行的处罚机制

C.劳动规章制度的信息反馈机制

D.劳动规章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机制

53、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措施,只停留在文本阶段,未被进一步转 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这是劳动规章制度实施中的()问题

A.形式化

B.空洞化

C.短期化

D.主观化

54、在企业依据劳动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惩戒的过程中,()是指对于同样程度的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行为,应给予同种类、同程序的惩戒处分。

A.平等待遇原则

B.必要性原则

C.最后手段性原则

D.有效性原则

55、厂务公开的主要载体是()

A.职工代表大会

B.企业工会

C.董事会

D.企业党政联席会

56、()是国有企业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主要政策依据。

A.《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厂务公开制度规定》

B.《关于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C.《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

D.《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57、相较于非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根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的规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还应进行厂务公开的一项内容是()

A.集体合同文本和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

B.职工提薪晋级、工资奖金收入分配情况

C.社会保险以及企业年金的缴费情况

D.劳动争议及处理结果情况

58、企业重大决策必须务公开听取职工意见,并提交()审议。

A.企业党政联席会 B.企业工会

C.董事会

D.职工代表大会

59、()是指职代会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所具有的两项基本权力。

A.任免权和审议权

B.决定权和否决权

C.否决权和审议权

D.决定权和任免权

60、()是组织管理沟通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雇主和雇员之间相互传递信息、思想和情感,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

A.劳资沟通

B.劳资协商

C.集体沟通

D.集体协商

61、从性质上说,()是指用人单位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法律行为

A.劳资协商

B.集体协商

C.厂务公开 D.职代会

62、《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有关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决定方式和企业重大事项的决定属于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范畴,用人单位具有()

A.共决权

B.否定权

C.单决权

D.投票权

63、选择合格和合适的评估机构和评估者是协商协议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主负责评估工作的具体实施。

A.评估工作的组织机构

B.评估工作的执行机构 C.评估工作的管理机构

D.评估工作的监察机构

64、劳资协商的劳方协商主体是()

A.用人单位工会和劳动当时人个人

B.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

C.用人单位劳动者整体利益代表的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或劳动者当事人个人

D.劳动当事人个人

65、员工民主参与是指()

A.员工通过一定的企业机构,介入管理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与管理层的交互作用,参与和影响管理行为的过程

B.员工通过工会组织及职工代表制度等,与管理者就工作标准、劳动环境等问题协商并达成一致的过程

C.员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企业关键问题,介入管理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通过与管理层的交互作用,参与和影响管理行为的过程

D.员工通过“总经理信箱”等企业沟通渠道,与管理层人员沟通、讨论,参与和影响管理行为的过程

66、《企业民主管理规定》规定,职工代表实行()

A.常任制

B.连任制

C.轮换制

D.一任制

67、职工代表在任期内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代表资格自行终止,缺额()。

A.暂时空置,下任再选

B.由其他选举单位按照规定补选

C.由原选举单位按照规定补选

D.由用人单位视情节决定处理办法

68、员工民主参与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这是按照()划分的。

A.参与的组织等级层次

B.参与的程度和方法

C.参与的目标

D.参与的主体

69、《企业民主管理规定》指出,企业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人数最少不少于()。

A.10人

B.20人

C.30人

D.50人

70、()可以帮助用人单位查找自己内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A.申诉受理

B.申诉处理过程

C.申诉处理意见

D.申诉结果的汇总与分析

71、员工申诉是指员工认为自己在()遭到不平等待遇或发现用人单位内部的不法行为时,提出要求解决的行为。

A.生活中

B.工作中

C.学习中

D.活动中

72、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A.5人

B.10人

C.15人

D.20人

73、我国《劳动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对仲裁仲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74、《集体合同规定》第四十九条规定,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A.企业工会

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75、集体合同争议是指基于()发生的争议,通常发生在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

A.劳动合同

B.劳务合同

C.聘任合同

D.集体合同

76、集体行动争议是指由于劳动者的()而引发的集体劳动争议。

A.工作行为

B.集体行动

C.工作表现

D.集体活动

77、“()”是解决集体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之一

A.着重协商

B.着重调解

C.着重仲裁

D.着重诉讼

78、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尽量使争议双方就争议事项达成和解并形成新的共识,以()促和解是处理集体劳动争议的主要手段。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79、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应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15日之内结束,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日。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8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对申请仲裁的时效做了明确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8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中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A.五日

B.十日

C.十五日

D.二十日

8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

D.申请人

83、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中没有()。

A.劳动者的和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B.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C.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D.劳动者的薪资水平

8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于仲裁申请的条件审查不包括()

A.仲裁申请的事项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

B.提出仲裁申请的当事人是否具备申请人的资格

C.仲裁申请人的工作水平

D.是否在仲裁申请的时效期间之内多项选择题

1.用人单位制定劳动标准的方式有()

A.集体合同

B.劳动规章制度

C.员工手册

D.劳动合同

2.根据我国现行立法,用人单位可以从职工的工资中代扣的情况只限于()

A.应由职工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B.应由职工负担的各项社保险费用

C.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D.工会会费

3.有以下()情形的职工不能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A.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B.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C.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D.职工请假累计1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4.就业歧视是指没有合法的目的和原因,基于()原因,采取的任何区别、排斥、限制或者给予优惠的行为。

A.种族

B.肤色

C.能力

D.宗教

5.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以下()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A.出席劳动模范大会

B.出席先进工作者大会

C.当选代表出席妇女联合会组织召开会议

D.罢工

6、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法一般包括()

A.综合指数法

B.功效系统法

C.打分排除法

D.比例权重法

7、对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评价包括()

A.劳动合同的规范性

B.劳动基准法的遵守情况

C.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运行状况

D.职工职业技能和文化生活情况

8、以下情形中,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是()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B.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月不一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

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D.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

9、保密条款或者保密协议约定的主要包括()

A.保密义务人

B.保密内容、范围

C.保密措施

D.违反保密义务的责任

10、劳务派遣只能在()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A.临时性

B.替代性

C.季节性

D.辅助性

11、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订立和档案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的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更后30日内应当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办法劳动用人备案变更手续

B.劳动合同档案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合同档案材料的收集、劳动合同的分类归档、明细目录的编制以及档案编码的编制

C.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要求,自与新招用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的之日起30日内或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5日内,到劳动部门进行用工备案

D.劳动合同台账可以采用电子表格形式,台账登记项目一般包括以下列内容:员工姓名、身份证号、员工编号、入职日期、劳动合同终止日期、变更事项和日期等内容

12、下列关于劳动合同履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B.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自愿加班协议,劳动自愿加加班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费

C.劳动者在工作中,遇到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的,为了保证工作及时完成,应按照管理人员的指令进行操作,但在事后,劳动者有权对其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D.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13、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有下列()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和劳动者协商变更工作岗位,如果劳动者拒绝变更,则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B.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公负伤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D.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14、下列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情形中,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是()

A.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B.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D.劳动者主动辞职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的事由的是()A.劳动合同期满

B.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或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C.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 D.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16、在我国,各级政府劳动行政部门都会定期发布劳动关系状况的各种指标的统计数据,它们集中反映出劳动关系的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向。在众多统计数据当中,与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密切相关的包括()

A.综合性经济指标

B.劳动力市场状况 C.就业与失业状况

D.劳动报酬、劳动争议状况

17、关于集体协商要约行动的开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职工和企业任何一方均可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

B.集体协商的提出方应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地点、内容等等,另一方接到协商意向书后,应于20日内予以书面答复

C.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D.集体协商要约书应该明确提出进行集体协商时间、地点和议题等等,还应附有协商代表资格认定书

18、关于集体协商代表的更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工会可以更换任何一方协商代表

B.未建立工会的,经本单位半数以上职工同意可以更换职工一方协商代表

C.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可以更换用人单位一方协商代表

D.协商代表因更换、辞任或遇有不可抗力等情形造成空缺的,应在空缺之日起5日内按照本规定产生新的代表

19、进行集体协商需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因此应当搜集了解与集体协商有关的情况和资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企业外部的信息资料包括各企业现行规章制度,特别是涉及职工民主权利和经济利益方面的规定

B.地区和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工资增长水平和其他劳动标准、劳动条件的情况、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属于企业企业外部的信息资料

C.各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包括上一状况和本预测水平是集体协商需要搜集的企业外部的信息资料

D.企业内部的情况资料包括近年来本企业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状况

20、形成谈判的先决条件包括()

A.谈判双方既存在矛盾又存在共同利益

B.参与谈判的双方具备相互的信任

C.有充分的有效时间了解对方的需要、资源与抉择

D.谈判双方在人格、地位、物质力量等方面获得独立或对等的地位

21、()属于集体谈判的策略

A.开始谈判的策略

B.中间谈判的策略

C.最后谈判的策略

D.结束谈判的策略

23、关于集体协商的流程与结果,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集体协商会议只能由企业方首席代表主持

B.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题时,经双方协商,可以中止协商,中止期限最长不宜超过15天

C.集体协商达成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

D.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面协商处理,上级工会应当积极代表职工参与争议的处理,也可请有关专家参与争议的处理

24、集体协商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需要面对职工以及职工代表的质询,下列说法正确的()。

A.接受集体合同草案的质询,前提要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B.对于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目的和意义有局部认识即可

C.要善于倾听,抓住关键

D.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下列各选项中属于集体合同解除或终止的条件有()

A.用人单位依法破产、解散的

B.集体合同期满后,一方不同意续订集体合同的 C.集体合同期满或者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的

D.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

26、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处理包括()。

A.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B.未提出申请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协调处理

C.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应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7、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从其方法上来说主要包括()

A.负责监督检查的人员亲临企业现场,直接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

B.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掌握来自实践中的情况

C.不定期就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D.随时就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检查

28、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在同行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由行业工会组织代表职工与同级企业代表或企业代表组织,就行业内企业()等事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行业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行业。

A.职工工资水平

B.劳动定额标准

C.最低工资标准

D.利润分享标准

29、下列各选项关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工会组织履行职责、体现作为的客观要求工会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劳动报酬是职工合法权益的核心内容

B.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少(市、区)以地方人大立法的形式制定颁布了集体合同的地方性法规

C.通过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起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就能更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D.通过协商的方法,使劳动关系双方的利益诉求找到平衡点,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劳动权益,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自尊心、从而与企业加强合作,共谋企业发展

30、()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A.工资协议的期限

B.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C.行业最高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D.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31、劳动规章制度的有效条件包括()

A.制定主体合法

B.制定目的合情、合理

C.制定内容合法、合理

D.制定程序合法

32、下列关于劳动规章制度起草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确定起草班子人数时应该遵循精干有效的原则

B.在确立了起草理论联系实际后,要由起草人员拟定劳动规章制度大纲

C.起草大纲决定着以后起草工作的成败,一定要反复论证

D.形成的草案文稿不是正式的劳动规章制度,无需符合劳动规章制度的外在表现形式

33、劳动规章制度公示的举证方式主要包括()

A.签字确认

B.拍照或录像

C.申请公证

D.参与培训

34、企业制定一套完备的劳动规章制度,不仅需要符合法律的要求,还需要符合技术要求。下列关于劳动规章制度制定技术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有依据性和针对性

B.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应符合有关格式的要求

C.劳动规章制度的表述要遵循企业决策层的口吻

D.劳动规章制度的语言要体现严肃性和严密性

35、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劳动规章制度实施的()等众多问题,使得企业劳动规章制度的推行受到严重干扰。

A.形式化

B.缺损化

C.扩大化

D.偏离化

36、在劳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监督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

A.自我监督检查

B.配合国家的检查

C.专项检查

D.常规检查

37、劳动规章制度违法时的处理方式包括()

A.通过共同协商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B.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赔偿经济损失

C.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D.企业承担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害

38、企业在对劳动规章制度进行审查时,重点审查的内容包括()

A.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B.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C.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D.劳动规章制度的表述是否符合规范以及条款是否完备

39、厂务公开的指导原则包括()

A.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 B.必须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实等求是、注重实效、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和保护商业秘密

C.必须坚持董事会的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动员职工广泛参与 D.必须与企业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

40、根据《企业民主管理规定》,企业应当向职工公开的内容包括()

A.经营管理的基本情况

B.集体合同文本和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

C.生产经营目标及完成情况

D.社会保险以及企业年金的缴费情况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商业信息分为()两类

A.技术信息

B.管理信息

C.经营信息

D.资产信息

42、员工参与的财政形式,即分享制较为典型的包括()

A.绩效工资制

B.组织所有权分享制

C.团队奖金制

D.报酬分享制

43、劳资协商的劳方主体可以是(),协商的事项包括用人单位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规章制度。

A.用人单位工会代表

B.职工代表

C.劳动者当事人

D.出资者

44、一般情况下,协商者要把自己所设定的目标划分为()

A.理想目标

B.可接受目标

C.最低目标

D.最高目标

45、关于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落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提案答复一式三份,分送提案人、企业党委办公室、提案人单位保留

B.提交答复一式三份,分送提案人、提案工作很会员、提案人单位保留

C.提案落实的建议单位有关领导审阅后,由提案工作委员会转发各有关单位和个人落实答复

D.提案落实的建议单位送有关领导审阅后,由企业党委办公室转发各有关单位和个人落实答复

46、起草职代会决议的大会秘书组由()构成。

A.党委

B.工会

C.职工代表 D.行政办公室人员

47、根据2012年新颁布的《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的规定,职工监事依法行使的权利包括()A.参加监事会会议,行使监事的发言权和表决权

B.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提议召开监事会会议 C.参加公司行政办公会议和有关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会议,行使表决权 D.列席董事会会议,并对董事会决议事项提出质询或者建议

48、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员工申诉过程中的职责主要有()

A.制定员工申诉制度,规范员工申诉流程

B.保证员工申诉渠道畅通

C.深入员工,倾听员工声音

D.协调劳动争议各方积极解决矛盾,妥善处理员工申诉问题

49、建立员工申诉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有()

A.申诉规则的制度化

B.申诉机构的正式化

C.申诉范围的明确化 D.申诉程序的合理化

50、集体劳动争议的主要特征包括()

A.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特殊性

B.争议内容有特定性

C.集体劳动争议影响力较广泛

D.集体劳动争议突发性强,处理难度增大

51、员工申诉处理的程序主要有()

A.受理员工申诉

B.查明事实

C.解决问题

D.申请仲裁

52、通常情况下,根据参与人数以及协商流程,协商可分为()

A.即时协商

B.会议协商

C.个别协商 D.集体协商

53、集体劳动争议的主要特殊包括()

A.集体劳动争议主体的特殊性

B.争议内容有特定性

C.集体劳动争议影响力较广泛

D.集体劳动争议突发性强,处理难度增大

54、集体劳动争议调解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A.企业层面的调解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B.企业调解组织尚不健全

C.社会化调解格局还未完全形成 D.政府重视度不够

55、《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

C.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D.企业工会

56、处理集体劳动争议一般要坚持三方协商原则,即由()三方代表进行集体协商,提出调解方案。

A.政府

B.工会

C.员工

D.雇主

57、重大争议应急调解机制的职能和作用主要有()等。

A.明确重大争议应急调解协调的职责分工

B.排查重大争议案件隐患

C.妥善处理重大争议案件

D.落实重大争议信息报告制度

58、调解终结的具体方式包括()

A.当事人自行协调

B.当事人撤回申请

C.当事人拒绝调解

D.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

59、劳动争议诉讼的程序可以分为()等阶段。

A.起诉与受理

B.准备与调查

C.协商与解决

D.开庭与审判

60、劳动争议诉讼文书具有()等明显的特点。

A.劳动争议诉讼文书制作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B.劳动诉讼文书必须依据国家的劳动法、民事诉讼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进行制作

C.劳动争议诉讼文书必须由争议双方共同起草

D.劳动争议诉讼文书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 6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仲裁员有()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

A.是本案当中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属的B.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C.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

协调理论 篇3

关键词:供应连管理;协调管理;黑板理论;Agent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1-0051-04

Abstra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emphasizes the optimization of all process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system performance. Considering this target, the decision-maker needs to take the multi-agent coordination of supply chain into account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and handicap and to optimize the supply chain system under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using multi-agent structure is studied; constructs the algorithms under the Blackboard as the example of production agent and the distribution agent. Emulate experiment using the algorithms to solve multi-agent coordin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e ration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lgorithms.

Key words: SCM;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Blackboard theory; Agent

0引言

供应链管理强调流程的优化和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成一个无缝供应链(Seamless Supply Chain,SSC),所有参与者都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和运作,将组织间及组织内的摩擦减到最小甚至消除,真正实现供应链优化。然而冲突和障碍在动态的环境中往往是难以避免或者很难解决的,所以,必须进行供应链协调来协助解决供应链系统在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和障碍,并通过协调处理各种不确定性或例外情况,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1-3]。

供应链多Agent协调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一种现实的、理智的选择模式,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供应链多Agent协调的文献近年来逐渐增加。供应链协调管理可追溯到1960年A. J. Clark和H. Scarf对多级库存/销售系统的研究[4]。R. Bhatnagar等人在回顾了过去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的两层协调机制:作业协调和多工厂协调[5];M. A. Cohen等人针对具有树状网络结构的分布式制造企业开发了较完整的供应链协调分析评价模型,其中包括四个子模型:物料控制、生产、最终产品库存以及销售子模型[6];P. Chandra等人分别分析了有协调和无协调的生产调度/销售计划管理方法,指出有效的协调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7]。但是这些研究对供应链上成员企业决策的自利性以及成员企业间如何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考虑较少,虽然多 Agent系统的理论为解决供应链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但是还处在理论框架研究的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对供应链多Agent管理的协调问题进行研究,以实现供应链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重构,能将顾客所需要的相应数量的产品以及服务,以最低的价格及时地送到顾客手中,使整个供应链在动态的环境下实现全局最优的目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供应链管理为背景,探讨了多Agent体系结构的供应链协调管理技术,在黑板(Blackboard,BB)理论下构建了以生产商和销售商共同协调制定生产与销售计划为例的计划协调求解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与数据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1供应链多Agent系统协调管理问题

Agent技术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一种在分布系统或者协作系统中能持续自主地发挥作用的计算实体,常简称为智能体,其最大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智能及良好的灵活性和坚定性,特别适合对复杂、协同和难以预测的问题进行处理[8-12]。

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是Agent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它由多个结构和功能较为简单的Agent组成,不同功能的Agent代表不同的对象,拥有不同的权利和能力,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它们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动态地组建,通过多个Agent间的协作,使整个系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强大的功能。MAS系统中各Agent成员的活动是自治和独立的,其自身的目标和行为不受其它Agent成员的限制,每个Agent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等实体关系,每个Agent对象都有独立的目标,可以自主决定自身的行为,同时它们又相互对话,对问题协作求解MAS通过竞争或磋商等手段协调解决各Agent成员的目标和行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围绕核心企业,在竞争、合作、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将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供需网络,它涉及外购、生产、库存管理、销售、运输和客户服务等环节[13]。如果把供应链中各种功能单元,如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运输商对物料或最终产品的管理和生产、计划、采购、销售以及运输等均看成是独立自主的Agent,把供应链网络中人、组织和机器间的交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各种活动描述为Agent间的自主作业活动,那么供应链系统就成为一个多Agent系统,其中每一个Agent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并可与其它Agent进行协作。在基于多Agent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中,每一个节点都表示一个企业实体,被视作一个多Agent的子系统,每一个子多Agent系统都采用以中介为中心的联邦结构模式。

供应链多Agent协调是指供应链中各Agent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和联合努力[14-16]。供应链多Agent协调管理就是针对供应链网络内各Agent间的合作所进行的管理。供应链多Agent协调关系的形成不仅可以使企业借助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形成、维持甚至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可以规避供应链风险,降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使整个供应链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供应链多Agent之间的协作是基于Agent的分布任务处理的主要方式。在供应链多Agent系统中,各个Agent代表不同的部门组织或企业实体,由一定的利益驱动而组合在一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外购、生产、库存管理、销售、运输和客户服务等环节,在供应链多Agent系统中,Agent之间的协作是常见的、典型的,如运输Agent在进行完成运输任务时,与库存Agent之间的协商;生产Agent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与销售Agent之间的协商等等。

2黑板的引入及供应链协调求解算法的实现

根据供应链群体协作的特点,可以把供应链合作关系分为合作型和非合作型,合作型又可分为战略性合作和一般性合作。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下,各个节点企业建立起了长期的联盟的、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参与协调的各方可以进行信息共享,这是一种信息透明度极高的民主合作方式下的协调合作。在此合作模式下,宜采用BB模型建立求解算法,因为BB下的合作关系就是战略性伙伴关系,BB系统又称平行协商系统,这种系统的群体决策需要采取民主协商方式,各合作成员之间的信息是共享的,就好像在一块“黑板”上任何成员都有权利随意书写和删除意见一样,各合作成员共享信息,具有充分的信息透明性。因此,在该机制下,所有节点企业的地位是对等的,通过分布式的黑板来共同承担任务。节点企业通过黑板进行任务的共同协商,根据自己的资源拥有量,决定所承担的任务量[17-19]。

供应链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有效的协调对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的协调关系是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及企业内的生产部、销售部的协调。由于生产部与销售部存在不同的目标与约束,部门的最优一般不是系统的最优,这种问题的协调需要兼顾不同部门的约束,采用近似搜索算法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办法。下面以生产Agent和销售Agent共同协调制定生产与销售计划为例构建协调模型。

同理可分别建立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顾客的决策模型,得到最优的运营绩效函数。该绩效函数同样遵循式(1)和式(2)的协调规则。

通过上面运算得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最优运营绩效函数后,即可建立出一个简单的供应链协调机制概念模型,该供应链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其中制造商是核心企业,负责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协调,而其他成员只和与自己发生业务关系的企业进行协调。供应链中子系统的相互协调行为共同构成了供应链系统的协调集合,其目标是使各子系统在绩效不变或有所改善的前提下实现供应链的绩效最大化。

3算例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建立起求解算法后,举一个以制造商为核心企业的算例来验证上述算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假设某制造企业的需求函数为Q=a-bp,

如果满足MC-MR<0.001,则终止协调,得到最优生产计划;否则,重新进行协调。

本算例中需协调三次满足收敛条件,终止协调过程。计划协调的结果是最优销售计划为2 492.85,最优价格是7.51,最优生产批量为380.5902(见表1)。

4结论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流程的优化和系统整体性能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个无缝供应链,所有参与者都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和运作,必须进行供应链协调来协助解决供应链系统在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和障碍。通过协调处理各种不确定性或例外情况,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真正实现供应链优化。

将BB理论应用于供应链多Agent系统协调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是非常新的事物,BB下的供应链多Agent系统协调管理技术对度量供应链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供应链系统更加有效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从物流、信息流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协调程度的评估分析,可以看出BB理论运用于供应链多Agent系统的多样性研究是可能的。正如本文第四部分的数值分析所示,这种方法最有用之处是对供应链多Agent系统协调管理的研究。BB理论下的供应链多Agent系统协调管理技术为评价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运营的不确定性、减弱或消除整个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以及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参考文献:

[1]Ohbyung Kwon, Ghi Paul Im, Kun Chang Lee. MACE-SCM: A multi-agent and Case-based Reasoning Collaboration Mechanism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nder Supply and Demand Uncertaintie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46(11):1397-1411.

[2]DaeSoo Kim. Process chain: A New Paradigm of Collaborative Commerce and Synchronized Supply Chain[J]. Business Horizons, 2006,156(1):148-161.

[3]Yonghui Fu, Rajesh Piplani. Supply-side Collaboration and Its Value in Supply Chains[J]. European-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6,152:281-288.

[4]A.J.Clark, H.Scarf. Optimal Policies for a Multi-echelon Inventory Problem[J]. Management Science, 1960,6:475-490.

[5]R. B hatnagar, P. Chandra. Models for Multi-plant Coordin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3,67:141-160.

[6]M.A.Cohen, H.L.Lee. Strategic Analysis of Integrated Production-distribution Systems: Models and Methods. Operational Research[J]. Management Science, 1988,36(2):216-228.

[7]P.Chandra, M.L. Fisher. Coordinated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Planning[J]. Science Direct, 1994,72:503-517.

[8] 何炎祥,陈莘萌. Agent和多Agent系统的设计与应用[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2-8.

[9] 周永林,潘云鹤. 面向Agent的分析与建模[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36(4):410-416.

[10]Guan X, Cheng M, Liu B. Agen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J]. Journal of System Science and System Engineering, 2001,10(1):44-49.

[11] 赵文龙,候义斌. Agent的概念模型及其应用技术[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22(6):75-79.

[12]Luo Y, Liu KC. A Multi-agent Seces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tock Trading[J]. IEEE Network, 2002,4(2):32-34.

[13] 张涛,孙林岩. 供应链不确定管理:技术与策略[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0-93.

[14] 周良,徐国华. 供应链协调机制的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68-73.

[15]Andreas Otto, Herbert KotzabDo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ally Play? Six Perspectives Treasures the Performance of Managing a Supply Chain[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3,144(2):306-320.

[16]HongWei, Wang Min Guo, Janet E. A Game-theoretical Cooperative Mechanism for a Two-echelon Decent Rallied Supply Chain[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4,136(5):228-241.

[17]H. Scarf. Blackboard and Berkeley Electronic Press Unveil[J]. Berkeley Electronic Press, 2006(5):41-43.

[18]P. Chandra. Blackboard Technology Patent Under Fire: New Review Sought[J]. Educational Marketer, 2006,115(11):7-8.

[19]Dempster A P. With Revenue Rising, Blackboard Mounts Lawsuit on Basis of New Patent Protecting CMS Feature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8):1-3.

协调理论 篇4

一国的会计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国际化有着本国利益的考虑, 如何恰当把握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难点。我国的会计国际协调当然也要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由于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放开和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实务也必须要实现与国际惯例的趋同。但当前我国在会计的国际协调进程中还存在着协调化程度不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为了在我国的会计国际协调化进程中掌握主导权, 维护本国利益, 必须和一系列会计国际组织进行积极沟通、对话, 走循序渐进的协调化道路, 并且培养出自己的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1 国际会计协调的涵义

对此范畴完整、正确的认识, 须把握以下几点:

1.1 国际会计协调不是国际会计标准化, 而是指各国会计规范和会计信息向接近的或一致的方向努力。

国际会计标准化, 即全球共用一个统一的会计与报告标准, 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1.2 国际会计协调的目的是追求会计信息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最终体现在财务报告上, 而财务报告提供的主要是财务会计的信息, 因此, 对国际会计协调的对象主要是财务会计而不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的目的是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为了满足多方面信息需求者的需要, 各国大都建立了一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来约束企业的财务会计和报告。要使各国企业间的财务会计信息有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就必须对各国会计准则和制度进行协调。因此, 国际会计协调的直接对象和内容是协调各国的会计规范。

1.3 国际会计协调是建议性的, 而不是强制性的, 它是参与协调

的各国共同协商的结果, 它的最终方向是使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2 国际会计协调的主要形式

国际会计协调的方法和形式虽然很多, 世界各国采用的协调方式也各不相同, 归纳起来, 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国际准则协调。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作为民间性的组织制订国际会计准则, 然后依靠自己技术上的权威性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协助在全球范围内发挥影响。 (2) 政府组织协调。国际或地方性的政府间的组织在协调制订统一会计规则后, 以政府间的协议或立法的形式责成各成员国遵守。 (3) 会计教学协调。会计教育研究机构推动国家间的会计协调。

3 我国会计国际协调中的障碍

3.1 关于法律环境方面的问题。

会计改革必须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有些国际会计准则不能照搬不能借鉴。涉及法律环境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土地所有权、业绩报告、每股收益、雇员福利和养老金会计等。如在土地所有权问题上, 我国《宪法》规定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 不能像一些市场经济国家那样进行市场交易, 也不能以土地的所有权作为投资, 这与大多数西方国家是不相同的, 从而使得IAS40 (投资性房地产) 准则在中国难以采用。再如在业绩报告问题上, 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规定公司上市、增资扩股和退市等, 均以企业的盈利水平 (即会计利润) 作为重要指标, 这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倡导的全面资产负债表观相差甚远。因此,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正在研究制定的《业绩报告》准则在我国难于采用。还有在每股收益问题上, 根据中国现行的证券及市场法律法规规定, 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区分为法人股和普通公众股, 内资股 (A股) 与外资股 (B股和H股) , 并且存在不同的交易市场、交易规则和交易对象, 法人股多为国有股, 目前不流通。这种股票发行和交易制度, 导致无法确定公司普通股的公允价值和平均股价, 因此无法直接按照全流通条件下的IAS33 (每股收益) 的规定计算基本和稀释的每股收益。在雇员福利和养老金上, 根据我国国务院有关法规,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统筹提取和使用的政策, 与IAS19 (雇员福利) 中的设定受益养老金计划存在较大差别, 目前无法采用IAS19和IAS26 (退休金计划的财务报告) 。

3.2 关于市场环境方面的问题。

我国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正在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由于市场环境等方面原因而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的公开市场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虽然从政策层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包括资本市场的健全、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等。但从具体操作上仍有很多问题未解决, 如上市公司存在非流通股 (国有股与法人股) 与流通股, 流通股中存在内资股与外资股, 另外, 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占有主导地位的企业还占有较大的比重等等。因此, 我国的会计改革必须建立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之上, 并服务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二是我国公开市场容量较小, 交易品种较少, 一些产品和要素因没有活跃交易而无法直接确定其公允价值, 也很难参照类似产品交易的市场价格定价, 企业的交换交易很难执行公允价值。以《非货币交易准则》为例, 在制定时是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 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却遇到了诸如一部四库全书换一栋大楼等严重问题, 最终不得不修改以账面价值为基础。此外, 债务重组准则、企业合并准则方面也都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 目前我们的会计准则主要以账面价值为基础, 适度考虑公允价值。

4 对我国会计国际协调的设想及建议

目前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采取的是互动模式, 因而在我国会计国际协调时, 我们既不能消极对待或被动接受, 也不能盲目跟进;既不能影响改革的进程, 也不能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为此, 我们提出如下的设想及建议。

4.1 在政府的主导下, 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 只有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国务院颁布的条例, 国务院主管部门发布的部门规章和相关文件, 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 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好处是可以提高会计准则的权威性, 增强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 引导会计准则的健康发展。这一点虽然在理论上还有争议, 但却已被包括我国在内的实践所证明。在日前于苏州召开的“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座谈会”上指出, 中国今后将继续推进会计国际协调, 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惯例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体系。因此可以预料, 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将不断缩小。

4.2 对于境内外相同的交易和事项, 在交易的环境和实质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将积极促成中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4.3 对于形式上中外相同、但由于中国的特殊环境而实质不同的交易事项我们将从实际出发按照交易的实质来规范其处理。

4.4 对于国外市场经济中广泛存在、而在中国尚未产生或刚刚

出现的经济业务所导致的交易事项, 我们将做好研究和准备工作, 一旦需要, 可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原则。

4.5 对于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特有的一些交易事项, 可能发达市场经济中没有相关规定, 我们必须制定专门的会计处理规定。

协调理论 篇5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司法鉴定基础理论研究五

第四,鉴于鉴定较强的职权主义色彩及其中立地位,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一般规定,鉴定人的报酬及鉴定所需其他费用由国家支付。而英美法系的专家证人由于受聘于一方当事人,故其报酬由该当事人承担,而且其报酬常常与其所提供专家证言的内容和结果直接挂钩,这一点自然引来不少非议。

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来,鉴定结论与专家证言分别是职权主义与对抗制诉讼模式的必然产物。对他们的研究不能仅仅从表面现象出发进行肤浅的对比和纸上谈兵的所谓“互相借鉴”。这样的研究尽管在学者的笔下会左右逢源,但当付诸实施时却很可能寸步难行,必须将它们放在作为各自的根源的整个诉讼模式的大背景下加以考虑,才有可能把握其本质和规律,并提出真正有价值的见解。

3.鉴定结论的主要功能在于增强事实裁判者的认识能力。鉴定结论是针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而产生的。尽管我们无法精确界定专门性问题到底专门到何种程度,具体个案中的专门性问题又会有何种区别,但是我们可以确定,这种专门性问题已经对法官的认识能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正是在对这种专门性问题进行判断的问题上,法官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对案件作出裁判要求法官必须对该问题关涉的事实作出判断,另一方面,法官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该问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需要作出判断的专门性问题超出了法官根据其知识和经验可以进行的理性思维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必须借助于外界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认识能力,以保证自己可以对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认定。当鉴定结论产生后,由于其包含着专业人员对相关事实的判断,法官通过对鉴定结论的审查认定,可以有效地弥补其认识能力的欠缺,使得自身对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二)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鉴定结论既然作为一种证据,那么就应当具有证据的两大特性,即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前者是鉴定结论能够在法庭上当作证据使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后者则是其对于证明对象所具有的证明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证据规则主要对证据能力作出规制,而证明力则交由裁判者以自由心证的方式加以认定。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也会就某些证据的证明力作出规定,以之作为自由心证原则的例外。

1.鉴定结论的证据能力。任何一份鉴定结论欲具备证据能力,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交付鉴定的事项应属专门事实领域。

对于鉴定结论来说,如果其要作为证据提交给法庭,首先必须满足的条件是鉴定所针对的事项必须是事实问题,而且该事实问题只有借助于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认定。只有满足这个条件,诉讼中进行的鉴定才具有必要性,由此得出的鉴定结论才具备证据能力。

第一,当鉴定结论超出事实问题的范围,对法律问题发表意见时,便构成了对司法者权力的侵犯。因为无论在何种诉讼模式之下,对有关法律问题作出判断都是司法者的职责,越俎代疱的鉴定结论当然不具有任何证据能力。但是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区分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命题,而现实情况常常不象理论命题那样整齐划一。实践中,在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的交界处,常常会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情形,使人们难以将其完全归入一方,即出现所谓作为法律问题的事实和作为事实问题的法律。诉讼过程中某一外国法律或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法律可能会被作为证据提出,便是这里所说的作为事实问题的法律,鉴定活动一般不会涉及到这些问题;但是,当遇到作为法律问题的事实时,常常会造成混乱。法律对于一定的事实基础赋予其法律含义,便产生了所谓作为法律问题的事实。就其性质而言,作为法律问题的事实应属于法律问题的范畴,而非纯粹的事实问题。因此,其判断权归司法者所有,而鉴定人只能就其基础事实发表意见。

第二,鉴定结论所针对的必须是借助于专门知识和技能才能认定的事实问题,即有鉴定之必要性的问题。当鉴定人对普通经验层面的事实问题发表意见时,由于出现两个方面的侵权,而使其鉴定结论失去了证据能力。一方面,侵犯了事实裁判者的权力。根据一般理性认定案件事实是事实裁判者的职权。因此,通常情况下证人只能就其所感受到的客观事实进行陈述,而不得加入主观推测的成份,这一点在英美被称为意见证据的排除规则。而鉴定结论作为遇到专门性问题时的一项例外举措,必须严格遵守其职责范围。另一方面,侵犯了当事人举证的权利。在大陆法系的鉴定人模式之下,存在着鉴定的决定权与当事人举证权分离的问题。对于那些被列入“专门知识和技能”范围的事实问题,只能由享有鉴定决定权的主体交付鉴定,而对于此范畴之外的事实问题则属于控辩双方有权举证证明的范围。因此,对一个本属于普通经验层面的问题进行鉴定,则构成对当事人举证权的侵犯。

但是,如何确定诉讼中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困难在于无法确立一个相对固定的判断标准,将所谓“专门知识和技能”与普通知识进行区分,而且更困难的是,“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不具有固定的概念涵盖范围,在不同的案件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英美国家,由于无论普通证人还是专家证人都是由控辩双方提供的,只要能对陪审团认定事实有帮助,无论何人均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委托而成为专家证人就法庭审理所涉及的专门问题进行作证。因此,英美法国家的专家范围较广,他们并不仅限于接受过严格职业训练的专家,其他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普通人如砖瓦工、薄板金属工、测量工、木工和电工等也被归入专家行列的现象并不存在多少异议。但在大陆法系国家,鉴定决定权与当事人举证权分离的现状决定了必须在“专门知识技能”与普通知识之间作出一个非此即彼的明确区分,以划定鉴定权与举证权的界限。绝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都把鉴定的决定权交给法院,这实际上即意味着,法院对于是否属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问题上享有充分的判断权。而且各国立法对法官行使这一权力所设定的限制是非常少的,事实上,立法也难以对该权利设定限制。因为案件事实复杂多样和科学知识不断发展,使立法者不可能制定一条整齐划一的标准,而不得不由法官依据具体情况加以个别判断。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9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这一规定表明:我国法律也没有对何为“专门性问题”给出确定的标准,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前文所提到的,我国现行的是一套在鉴定决定权上的不平等模式,公诉方与法院共同享有鉴定的决定权,而被告人却不具有此项权利。这样的一套模式赋予法院鉴定权固然是职权主义诉讼的应有之义,但同时也给公诉方任意解释“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以剥

夺被告人举证权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造成双方举证能力的不平等。因此,从这个角度也折射出构建鉴定决定权上的平等模式的必要性。

(2)鉴定人具有鉴定资格。

鉴定人的鉴定资格是鉴定结论具有证据能力的一个当然条件。鉴定资格主要是指鉴定人应当具备鉴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开展相应的司法鉴定业务。大陆法系国家采取了鉴定权主义的做法,对鉴定人的资格问题进行事先审查,凡是达到法律规定标准的鉴定人都要统一注册,形成鉴定人名册,鉴定活动的开展必须从鉴定名册中挑选鉴定人。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就像无法对所有需要鉴定的问题作出列举性规定一样,由于具体案件情况的复杂多变,其所涉及的鉴定问题也是千差万别,法律不可能对于具备何种知识程度的人可以在具体案件中担任鉴定人给出一个确实的标准,此时必须由法官在个案中加以判断。

在西方国家,即使对于那些被列入鉴定人名册的人,法律也不排除控辩双方对其是否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提出质疑。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法律可能会对某些特定的鉴定人资格加以具体规定。我国也有类似的规定,如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第2款规定,“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需要重新鉴定或者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据此,对于本条指出的鉴定,只有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才有权进行,其他单位作出的鉴定结论一律不具有证据能力。但是,符合该条规定只是证据能力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仅此并不能使其鉴定结论当然具有证据能力。如果法院认为该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不具备鉴定所需的有关专门知识和技能,则其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同样不能作为证据作用。

(3)鉴定人应当中立。

值得在法律上作更加深入探讨的是鉴定人的中立性问题。鉴定结论是一种意见证据,鉴定人作出鉴定结论的过程是一个判断的过程。因此,为了减少这一判断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干扰,尽可能保证鉴定结论的客观真实性,在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模式之下,一般都要求鉴定人像法官那样,在控辩双方之间保持中立

性。首先,各大陆法系国家基本都规定了鉴定人回避的条款,当鉴定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关系时应当回避,否则其所作出的鉴定结论不具有证据能力。但是,回避条款所列举的各种情况就保障鉴定人的中立性而言是不够的。有时鉴定人即使与双方当事人均无利害关系,也可能会由于某种不经意间形成的预断或偏见而丧失中立性。那么,在鉴定人已经产生预断或偏见的情况下,其鉴定结论是否有证据能力呢?是直接否认其证据能力,还是在承认其有证据能力的同时,对其证明力作出某些限制性规定呢?导致鉴定人对案件产生预断或偏见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一,过早或过多地了解案情。前面论述鉴定人的权利时已经谈到,如果鉴定人对与鉴定无关的事实了解太多,则难免会形成某种预断,从而影响其鉴定的客观真实性。其二,我国以及俄罗斯都允许公诉方选任鉴定人,当鉴定人由控方选任时,他与控方之间本身便具有了一种牵连关系,人们完全有理由怀疑其在鉴定过程中会倒向控方而对被告人心存偏见。这一点是不平等的鉴定人制度自身产生的悖论。从目前我国鉴定权分配体制来看,对于这种有预断和偏见嫌疑的鉴定结论,很难完全否认其证据能力,而只能作为其证明力判断的一个考虑因素。只有建立起平等的鉴定权分配模式并根据鉴定活动的客观规律,对其进行科学规制之后,才能将这种缺乏中立性的鉴定结论在证据能力上连根铲除。

(4)鉴定过程正当。

大陆法系各国法律在鉴定过程正当性对鉴定结论之证据能力的影响问题上大都没有作出直接的规定。在此,从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第一,在鉴定基础的材料来源之合法性对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影响这一点上,美国的做法较有启发意义。根据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703条的规定,如果某一事实或资料对于专家作出结论具有合理的必要性,那么,该事实或资料不需要具备作为证据的可采性。但是,这一规定并不意味着专家证言可以完全建立在非法证据的基础之上。根据美国学曾作出的解释,尽管该条规定允许专家将其证言建立在虽不具可采性,但事实上可靠的传闻或其他证据之上,但是,控方的专家证言仍然不得以违反“米兰达规则”所获得的证

据为基础。在此,“毒树之果规则”依然适用。同样,当一定的政策性考虑使某些材料不具有可采性时,该材料也不得作为专家意见的基础。

大陆法系国家在证据可采性问题上限制较少,但基本都在不同程度上规定了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对于某些以非法手段得来的证据,法律禁止其作为证据适用,以此为基础作出的鉴定结论也当然不具有证据能力。鉴定不能成为某些非法证据之非法性因素的过滤器。

总之,法律虽然不要求作为鉴定结论之基础的所有事实或材料都具有可采性,[55]但是,当某些基础性的事实或材料是以非法手段得来或违反某些政策性考虑时(例如违反证人特权的规定及其所产生的救济措施所得来的资料,以及因辩诉交易中的让步而获的材料),其非法性将殃及以此为基础的鉴定结论的可采性。

我国法律对于这一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长期以来的司法实践对非法证据一直采取一种迁就态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物证、书证由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使是非法得来的也不予排除,而只排除那些以刑讯逼供或其他非法手段获得的言词证据。那么,以非法物证、书证为基础的鉴定结论在我国自然也就具有证据能力。

第二,就鉴定手段的正当性对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影响而言,鉴定作为一个运用科学知识的过程,其手段不得违背公序良俗。鉴定人不能为了鉴定而不择手段。如果鉴定手段违反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准则,不论其结论是否正确,也应当排除其作为证据的资格。这一点在各国法律中虽然很少有明确规定,但是,鉴定手段的正当性应当被视为整个诉讼过程正当性的应有之义。

2.鉴定结论的证明力。证据的证明力属于事实认定的范围,法律一般不作规定,而交由法官或陪审员依自由心证原则加以判断。有学者指出,一般情况下,有五个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即:鉴定人知识水平的高低是鉴定结论证明力的重要衡量因素,在有关专门领域造诣较高的鉴定人,其所作的结论应当具有更高的证明力;鉴定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先进程度是衡量鉴定结论证明力的又一个重要标

志,一般说来,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保障鉴定结论具有较高的真实性;用作鉴定之基础的事实材料的可靠性对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具有决定作用,即使该基础性事实材料具备证据能力,但如果裁判者对其真实性心存疑虑,则必将影响到其对鉴定结论的证明力的衡量;如前所述,当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一定的预断和偏见时,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也将大打折扣,即使法律仍然承认其作为证据的能力;同案当中的其他证据也是认定鉴定结论的证明力的重要标准,即使鉴定结论在形式上显得无懈可击,但它也并不必然具有比其他证据高出一筹的证明力,司法者应当将其与所有证据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可以说,上述五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涵盖了实践中可能会对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形成影响的因素的范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点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具体的判断需要交给法官根据个案情况进行具体衡量。实际上,因为自由心证原则的存在,法律也不能就证明力的确定制定任何完全确定的标准。但是,鉴定结论毕竟在其科学性、意见性等了了面具有不容忽视的特点,而裁判者作为普通人的知识与经验,相对而言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防止裁判者在有关专门问题上的恣意擅断,作为自由心证原则的补充,各国往往“通过一些例外规则限制对其证明力的任意裁量或心证的滥用。” [57]比如,在美国,由于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在证明标准上要求不同,法律规定,当涉及到有关科学上的物理自然现象时,如果普通证人与专家证人的证言存在矛盾,则在民事诉讼中,法官应当指示陪审员不可采信该普通证人的证言;而在刑事诉讼中,法官却不得为陪审团衡量证据。[58]《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第80条规定,“鉴定人的意见对于调查人员、侦查员、检察长和法院,不是必须采纳的,但是他们必须说明不同意鉴定意见的理由。”这一规定意味着,法官在不能提出拒绝理由的情况下必须承认该证据的证明力。上述规定是各国根据其对鉴定结论的理解,并结合本国具体情况作出的。通过这些作为特例的规定,鉴定结论的证明力与法官权力之间可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实现本国诉讼追求的目的。

(三)鉴定结论的效力司法鉴定之“司法”并不是说这种鉴定是由司法机关进行或是带有司法裁判的性质,它只具有分类学上的意义,表明这种鉴定结论是在司法过程中开展的。所以,司法鉴定只是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活动,鉴定人的判断并不是法官的判断,鉴定结论也只是证据形式的一种,不能作为最终事实

结论成为法院判决的直接依据,“经合法程序形成的鉴定结论与其他形式的证据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都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并不具有优先采信或必须采信的证据地位”。[59]因此,“司法鉴定只具有科学性,没有所谓权威性,二者不可划等号”,[60]其科学性只是赋予了其证据能力,究竟能否得到采纳以及证明力的大小还是要取决于法官的自由心证。我们不能把“必须加以证明的东西(这是每一个案件中的法律要求)与证明所要依赖的证据混为一谈。在法律工作者的心中,必须将这两者区别得十分清楚。” [61]因此,就鉴定结论而言,其在诉讼中的效力在于为法官在事实认定问题上提供了一个可资参照和借鉴的“范本”,至于这个“范本”所认定的事实是否就是案件的事实,需要法官根据全案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定。也就是说,鉴定结论对事实问题的分析和判断对法官并不具有必然的约束力,法官对事实的认定完全可以同鉴定结论所认定的事实不一致,鉴定结论在诉讼中同其他证据一样,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在我国法律中却有规定,因工伤提起的赔偿诉讼要求有伤害鉴定和工伤事故鉴定为前提条件,以及医疗事故纠纷必须有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作为进入诉讼的前置条件。这些规定把取得鉴定结论作为进行诉讼的前提条件,实际上赋予了鉴定结论高于其他证据的地位,在理论上是不适当的。

七、司法鉴定之构成要素Ⅲ——鉴定程序的启动作为一种诉讼活动,司法鉴定的进行在外观上必须具有一定的严肃性,需要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逐步开展。虽然司法鉴定本身会经历一个从启动到过程再到结果的流程,但由于鉴定过程本身因鉴定事项之不同而千差万别,因而证据法学应当聚焦于鉴定的启动程序。从诉讼的角度来说,司法鉴定程序必须经过正式启动之后,其后续行为及结果才可能产生预期的法律效力。在司法鉴定的制度设计上,如何建立完善的鉴定启动机制,对于发挥鉴定的功能,实现通过司法鉴定中科学技术的运行发现案件事实,加强对当事人权益的保护,体现诉讼公正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因此,下文将围绕鉴定程序的启动问题进行讨论。

(一)鉴定程序启动的被动性

大陆法系国家在设定鉴定制度的时候,往往因为对鉴定人诉讼地位的界定而要求鉴定人在诉讼中保持客观中立,而且规定鉴定人适用回避制度以防止带有偏见的鉴定人介入到司法过程中从而产生不公正的鉴

定结论,因此,从维护诉讼公正的角度来说,鉴定人不能主动要求进行鉴定,只有当诉讼中具有开展司法鉴定的需要时,经过法官批准,鉴定人才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司法鉴定活动。也就是说,鉴定程序必须在外观上保持一种被动性,需要某种外来因素将其激活,而其背后的理论基础就在于维护鉴定的中立性和公正性。这是因为,科学活动需要理性的头脑来操作,鉴定不像证人作证,一般只要陈述自己体验之事实即可,鉴定是对科学知识的运用,鉴定结论必然包含了鉴定人的主观判断。如果鉴定人自身或其利益牵涉于案件之中,人性的弱点就会使他难以客观地进行事实的鉴别和断定。因此,鉴定人的中立性能够保证其冷静地不偏不倚地作出准确客观的鉴定结论,从而实现诉讼结果的公正性。这种中立性的要求反映到制度上,首先是要求建立鉴定人回避制,从外观上确保其中立的:立场,这可参考有关法官回避的规定来要求鉴定人实行回避。其次,中立性还反对在当事人内部设立鉴定机构,因为这种做法会使鉴定人依附于当事人,鉴定结论服从于诉讼目标,其客观性和准确性就令人怀疑了。最后,保证鉴定的中立和公平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独立的鉴定体系,鉴定人独立行使鉴定权,就如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一样,不受任何个人或者组织的干扰。

(二)鉴定程序启动权主体

在大陆法系的模式下,鉴定的启动权基本上被国家机关所垄断,法官享有鉴定决定权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俄罗斯甚至检察官和侦查人员都可以享有鉴定决定权。[62]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大陆法一直强调职权因素在诉讼进程中的作用,鉴定是司法机关解决专门性问题的一种方法,启动鉴定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力,因而只能由国家机关享有。但是为了维护鉴定在形式上的公正性,大陆法国家基本上将鉴定启动权赋予了法官,允许其在是否进行鉴定的问题上进行裁量,而控辩双方相应地则只有申请权。但是如果从理论上来说,法官享有的鉴定程序启动权一旦在具体的案件中得以行使,那么就必然意味着法官主动对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工作,法官的消极性无法得到维持。而同时法官基于对自己所获取的鉴定结论的信任,很有可能会在鉴定结论产生后受其影响带有倾向性地去对待诉讼双方当事人,从而丧失中立性。就当事人双方来说,其作为诉讼中对抗的双方,为了维持诉讼平衡的需要,必须要求双方享有平等的诉讼地位,可以平等地行使权利,承担义务,因此仅从理论上分析,控辩双方应当就鉴定程序的启动问题享有平等的发

言权。这应当是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而某些传统上比较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开始抛弃以往僵化的做法,在鉴定程序启动问题上赋予了当事人双方平等的权利,法官虽然仍可以决定鉴定程序是否启动,但是其中职权主义的因素较以往已经大大减少,当事人双方的程序权利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例如,意大利在最近几年的立法修改中,就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进行鉴定,法官决定是否进行鉴定,但同时,当事人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聘请技术顾问为自己在诉讼中提供支持。这就在鉴定问题上赋予了控辩双方较多的权利,大大加强了诉讼的对抗性,从而增加了发现真实,实现公正裁判的可能性。而由于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其参与诉讼的手段也得到扩大,对程序的依赖性和认同度也有所强化,程序的重要性逐步得到体现。

浅析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篇6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于1957年提出了著名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该理论在西方心理学, 特别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认知不协调理论是指存在于个体心理上不同认知元素的内部不一致性———“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结构性认知系统, 而每个认知系统都是由许多认知元素构成的。所谓认知元素是指个体意识到或认识到的一切, 它可以是事实、意见、观点、思想或个体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事物。” (1) 费斯汀格认为, 人们为了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通常会做出态度或行为上的调整。而个体认知系统元素间的关系可划分为“无关”、“协调”和“不协调”三种:无关是指元素间互不影响、相互独立, 即一个认知元素的存在与另一个元素毫无关联, 如“这本书很好看”与“吸烟有害健康”两个认知元素是无关的;协调是指根据一个认知元素能推出另一个与之 (某种角度上讲) 相一致的认知元素, 如“每年很多人因吸烟死去”与“吸烟有害健康”这两个认知元素是一致的, 也就是协调的;同理, 不协调是指两个认知元素相矛盾的, 不一致的, 从一个认知元素能推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元素, 如“吸烟使我神清气爽”与“吸烟有害健康”就是两个互不协调的认知元素。

同时, 费斯汀格认为在解决认知系统元素不协调时, 个体会选择调整自己的态度或行为或其他方式来削减这种“不安”, 具体来讲有三个方法:“一、试图放弃或改变决定、态度或者行为;二、降低认知或决定的重要性;三、增加协调性因素, 改变协调与不协调的比率。这三种方法从“知”“行”的角度出发, 达到消除认知不协调的目的。” (2) 同样举这个例子———“吸烟有害健康”与“吸烟使我神清气爽”, 当利用第一个方法消除不协调时, 个体会选择放弃吸烟或者“暗示”自己“吸烟对身体还是利大于弊”;当利用第二个方法时, 个体会试图降低认知重要性, “吸烟危害没那么严重”或“吸烟并不那么清爽, 还是放弃吧”;如果是第三种方法, 那么会有其他关于“健康”的因素加入, 比如“我多健身, 多吃水果便能减轻吸烟带来的危害”等。

二、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应用

如今, 高校扩招, 大学生数量持续攀高, 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感到竞争压力大, 高中时候的佼佼者一下子被“高手如云”包围着, 容易产生失落感甚至厌学情绪;另外, 大学生在进校前大多对校园有着“天堂”般的想象, 一旦落差出现, 便会对自己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产生一种与原有想象认知不协调的状态, 这种幻想与现实的落差直接表现为迷茫、焦躁甚至堕落、内心阴暗, 对学习失去信心等诸多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方面。那么, 如何利用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提出的三个解决方案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 引导进行正确的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社会其他角色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有在角色认知十分清晰的情况下, 才能使角色很好地扮演。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 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 取决于对角色的认知程度。” (3) 因此, 如果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还处在高中时候的角色认知, 那就是一种不协调。作为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明确学习目标, 帮助同学们尽早解决这些认知的不协调。所以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角色认知, 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区别大学生与高中生的不同, 不同的学习氛围, 不同的同学、宿舍、学习方法;第二是从校园风貌、人文环境、教学硬件等多方面突出高校的优势, 让同学们信心满满, 饱含期待;第三是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正确审视自己, 把幻想与迷茫落实到践行自己的规划中, 减少不平衡。

2. 引导多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相比起高中生活, 大学里最与众不同的想必就是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了。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文化活动, 如体育比赛、素质拓展等有助于帮助同学们减轻学习压力, 多交朋友, 培养独立自主的习惯, 合理规划和分配时间。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引导人们参加实践活动有利于改变其原来的态度。” (4) 也正因为此, 在参加校园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改变行为的方式来改变态度, 使同学们既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也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原有的“认知不协调”。

3. 适度鼓励与惩罚

“从认知不协调理论来看, 使用奖励和惩罚的目的主要在于造就学生认知上的不一致。” (5) 由此可知, 在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时, 除了要减少幻想与现实的认知不协调, 有时候还要“故意”造就一些不协调。适度鼓励与惩罚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措施。适度的鼓励可以使得同学树立起“我是一个好学生”的积极观念, 如果这名同再对“好学生”产生选择消极的态度, 那么他便会体验到紧张、难受等感觉, 为了维持协调, 他会选择继续加油, 不让大家失望。

注释

1《费斯汀格认知不协调理论及其对德育的启示》, 郭毅然

2《谈认知不协调理论对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 樊雪莲

3智库百科, http://wiki.mbalib.com/wiki/%E8%A7%92%E8%89%B2%E8%AE%A4%E7%9F%A5

4《现代社会心理学》, 1989, 石榕华

协调理论 篇7

(一)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是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均受到了战争严重的冲击,世界各国纷纷在战后把经济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化发展的趋势渐渐成为主导。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相随,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南亚联盟三大区域合作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想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实现规模效益、优势互补。一国内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只是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缩影。

二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要求。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设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和其他地区“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个战略设想的指导思想是效率第一,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以先发展起来的经济辐射力量带动其他地区,实现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在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公平”的缺失已经带来严重后果,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区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差距在拉大;地区间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可以说,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这种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样一种不均衡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富裕做了说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做到共同富裕,协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主席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党全国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深刻反映了党和人民对党的执政能力、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其中之一就是统筹区域。而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其应有之意包括国家整体的和谐,也包括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

(二)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界定的依据

“协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协调可以作为一种状态而存在,如“和谐”;其二,协调也可以作为一种调节手段,如“同心协力,互相配合”。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1)劳动地域分工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分工与合作相互依存、相互给对方以保障与促进,并通过分工与合作提高效率、增进效益。其直接原因是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经济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比较优势,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效益。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告诉我们,为了获取最大的整体效益与个体效益,区域之间必然进行分工与合作;与系统理论一样,该理论强调合理区域分工的前提是区域之间的相互开放。换言之,良好的区际关系必然体现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与合理的分工及合作。

(2)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在世界空间经济系统里,各国、各地区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启示在于,各区域之间必须协调运作、共同发展,以获得系统原理中的“达到功能最优”、“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等效应。各区域都处于相互依赖的网络之中而形成系统,使区域之间经济不可能独立地发展,而必然地彼此依存和相互联系。因此,各区域均有义务共同努力、发展自己、协同与配合“他人”,以谋求自己在共同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各区域之间不仅是相互依赖的,而且都处于其上一级区域所构成的系统整体之中。在这样的系统整体里,所有区域都已成为其上一级区域的子系统,即把一个区域看作一个系统,则其第二层次上的区域单元就是其子系统。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无论区域怎样划分,也无论区域范围的大小,区域经济都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子系统或组成要素。因此,上述对系统协调的分析完全适用于区域经济系统。那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含哪些内容?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中,区域之间有那些方面需要协调?显然,作为复杂系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很多。如前所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由此得到的每一个方面,只要能够相对独立,就可以而且应当构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一个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可以大致把其分为区域总量结构协调与区域经济关系协调两个方面。

(1)区域总量结构的协调,即区域间发展水平的协调和发展速度的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求在区域间总量比例上要兼顾效率目标与平衡目标,实现区域经济趋于高水平良性循环发展。既不能为了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投资效益的最优化,置最低限度的平衡于不顾,也不能以牺牲全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为代价,强制实现区域平衡。正确的选择是把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保持在既能维持全国经济增长的较高速度、较高效率,又能保证各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范围内。

(2)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区际产业结构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是指区际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整要按照合理组织地域分工、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进行,要放弃建立自成体系、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区域国民经济体和工业体系的思想,消除严重的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引导和促使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形成合理的区际产业结构和分工体系。其二,要素区际流动的协调。即努力消除阻碍区域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通过积极培育区域市场和全国统一市场,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法规,健全市场机制,规范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实现区域间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

3、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界定。

根据前述分析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并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可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义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这个定义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界定为“状态”和“过程”。从“状态”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现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密切、区域分工合理、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从“过程”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体现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向合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显然,“过程”反映了协调的程度。协调发展的实现目标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与良性互动”。

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是因为由于区域各组成部分自然位置不同,资源占有不同,生产要素的质量不同,中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为非均质的地域空间,客观上存在着自然形态上的区域差别,这就为区域不平衡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如缺乏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任其发展,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失衡现象会愈益严重,东、中、西部的发展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其次,因为区域关系是互为依托、互为需要的关系,没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就没有和谐的区域关系以及区域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各部分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均衡发展状态,这种相对均衡发展状态主要体现在区域各构成部分、各构成系统均能从自身条件出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合理分工,共同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包括国家和社会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进行的调节、引导。通过调节和引导,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各个部分、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有序、高效运行,以达到区域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目的。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题中的应有之义。

二、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

自2004年中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启动后,经过“9+2”(即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加香港、澳门)各方共同努力,目前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经制定一系列合作机制,并得到较好实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合作成效明显:

一是贯彻实施“一国两制”方针和CEPA,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港澳繁荣稳定。全面开展与港澳在经贸、服务业、零关税商品、旅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密切了港澳与内地的联系。泛珠合作启动以来,曾荫权、何厚铧行政长官分别率领政府和企业家代表团访问了泛珠所有内地省(区),增进了港澳对中西部地区的了解,推动一大批港澳企业到内地省(区)投资发展。内地各省(区)也纷纷到港澳举办投资推介活动,借助港澳的国际平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2006年,香港、澳门与内地九省(区)的进出口额为1215亿美元,占内地对港澳贸易额的72.1%,增长24.9%。借助泛珠合作平台的强大推动力,香港进一步巩固了国际金融、贸易和物流中心地位,澳门进一步巩固了国际旅游中心、区域性商贸平台的作用。

二是积极推动优势互补和上下联动,促进了东中西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合作各方以加强泛珠合作带动东中西部的联动发展。(1)以推动产业转移为途径,优化东中西部产业布局。仅在第四届洽谈会上广东就签约产业转移项目233个、投资总额246.55亿元。湖南实施泛珠合作项目7500多个,引进资金年均增长50%以上;江西与泛珠省(区)签约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69个,实际引资532亿元,占该省实际引资的40%以上。(2)各省(区)积极推进跨区域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及能源项目规划建设,内地九省(区)分别与铁道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交通部编制印发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黔滇、滇川跨省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贵阳经桂林至广州的高速公路贵州段国家已批准立项并开工建设,厦深、向莆铁路建设的前期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区域内实现粤桂滇黔四省(区)500千伏输电线路联网,“西电东送”输送能力超过1200万千瓦。(3)建设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内地九省(区)工商、税务、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知识产权、反走私、金融以及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采取清理有关法规、加强执法合作等有力措施,初步营造了公平、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促进了企业的跨省(区)发展。

三是不断丰富和拓展合作内容,推进了泛珠区域和谐社会建设。合作各方积极拓展区域内人民群众共同关心的文化科教、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卫生防疫、劳务输出等各个层面的合作,努力以合作促民生、以合作促和谐。此外,合作各方还联合举办汽车集结赛、旅游推介大会、文物展览等各种活动,推动泛珠合作走进普通民众生活、惠及各省(区)民众。

四是促进了云南对外经贸交流以及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的经济联系。自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启动以来,一方面,云南凭借自身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从不同层面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使云南获得了比较实在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云南的对外贸易、招商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云南作为泛珠三角区域通往东盟和南亚各国的陆路大通道,作为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合作的桥梁和平台,促进了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的经济联系;云南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如矿藏资源、水能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和特色(烟草、花卉、茶叶、蔬菜)产业,促进了云南与泛珠三角区域其它地区的经济联系。

(二)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是在合作目标上,应注重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紧扣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辉煌成果,不仅为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未来发展而言,应确定好未来的战略取向,并以此为目标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合作与发展战略、操作体系,才能确保合作与发展的长盛不衰。在合作目标上,应注重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区域合作的战略决策与实施的本质与目的就在于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因此,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在目标的规划上,应将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作为合作指导思想贯穿始终,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共同建立一个资源自由流动、价格信号真实的统一市场和一体化经济。

二是在合作项目上,应注重按阶段、分步骤有重点逐步推进。第一届泛珠合作与发展论坛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从总体和宏观上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做出了规划,标志了泛珠合作正式启动;第二届和第三届泛珠合作与发展论坛主要侧重于商贸、劳务、交通、能源、旅游等方面,签署了这些领域的一系列协议和规划,使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而目前合作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基础设施、交通、旅游、商贸等方面。当前,应该重点关注产业转移、劳务合作、扩大西南开放等方面,应提出可操作的对策。如在劳务合作方面,应在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引导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有信息引导、有维权保障地外出务工,不断增强转移就业的质量与稳定性;积极推进“政府搭台、企业进农家、农民得工作”的招工用工模式。

三是在产业转移方面,应注意不断降低产业转移成本。包括降低产业链对接及交通环境等“硬成本”,以及改善就业、教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思想观念等软环境从而降低“软成本”;还应建立产业转移基金和适当的补偿机制,为区域整体产业转移提供有力支持,为产业转移利益分配的不均等提供调节帮助;还应建立良好的产业转移互动机制,注意适时转移,同时注意及时承接,这样才能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四是在扩大西南开放方面,应联手打造云南桥头堡。注重调整泛珠三角对东盟市场和南亚市场及世界市场的贸易结构,推动泛珠区域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一体化,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的合作交流。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经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拥有异质性区域合作的突出优势,拥有合作各方实现共同利益、加快发展的牢固基础,拥有联结港澳、促进港澳经济繁荣的独特作用、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天然机遇。因此,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各方应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2009年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指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当前,应着重研究如何与云南联手打造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通过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城市昆明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等综合枢纽基地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共享桥头堡效益。

参考文献

[1]、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

[2]、陆大道.地区合作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8,1

[3]、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 2002,5

[4]、陈秀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建立区域互动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 2006,1

协调理论 篇8

现代竞争方式体现为深层次的合作与竞争,即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其战略目标是使市场中多方参与者都获益,实现“共赢”格局。美国学者亚当·布兰顿伯格和巴里·内尔布尔于1996年首次提出“竞合”理论,用于研究企业间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区际经济关系是指:不同区域间形成的相互依存、促进和制约的关系。不同的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间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都会有程度不同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区际间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开放与封闭、合作与冲突两种关系。在开放与封闭中,各区域都认识到开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处,而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区域间的合作与冲突是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相互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区域要素竞争以及市场封锁等。竞合理论认为,各利益主体之间既有利益一致之处,同时又有相互冲突的地方。在竞合状态下,区域间的合作能产生正的价值量,而价值总量的产生与相互间合作的深度、程度成正比。

2 竞合理论在贵州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应用分析

2.1 贵州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新空间布局

(1) 黔中经济区:该区以贵阳和安顺为核心城市,同时吸纳都匀、凯里、毕节等卫星城市为支撑的核心区。发挥其在资本、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其对整个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

(2) 黔北经济协作区:该区以遵义、铜仁地区为主要区域,发挥其连接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努力构建成为连接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经济走廊的作用。

(3) 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该区以毕节、六盘水、兴义为主要城市,充分发挥其在能源、资源较为富集的优势,努力打造成为贵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基地。

(4) “三洲”民族地区:贵州的黔东南州、黔南州以及黔西南州,聚居着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积淀丰富的民族原生态文化,可建设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民族原生态文化重要基地。

黔中经济区处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火车头”地位;黔北经济协作区是连接成渝经济区和黔中经济区的经济走廊;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和“三洲”民族地区要建设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两翼。

2.2 贵州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区域经济联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各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不同。区域差异凸显区位优势,导致区域分工,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部门。区域之间的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但就贵州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布局来看,区域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如下。

(1) 区域内经济增长点的带动和辐射力弱。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经济基础最好、区位条件最优的区域。其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以及交通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可是其内生的活力和实力,远未发挥和呈现出来,因而,其对全省经济社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仍有局限。另一方面,省内其他经济区域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之中,致使贵阳市这个黔中经济区核心城市的首位度不明显,制约了该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 区域内产业结构趋同差异性不明显。通过研究发现,贵阳市的产业结构与遵义市、都匀市、毕节市的产业结构存在趋同现象,这一方面加大了各区域间对技术、人才、资源的相互竞争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从垂直和水平的产业分工来看,产业的价值延伸链条和价值的延展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区域间合作共赢的格局未能得以实现。

(3)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耦合性差。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它们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和相应的功能。贵州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布局中,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其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其次,黔北经济协作区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经济走廊,其延伸性尚未很好地体现;最后,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和“三洲”民族地区,两翼特色尚不明显。因而,在新的整体区域构建下各区域间总体上尚未形成功能互济,协作一致的发展机制。

(4) 区域间要素流动性差。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反映了区域经济运动的物质构成和物质变换,它是支撑、构成区域经济系统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区域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地理空间上进行,不仅各种经济活动的开展需要把分散于地理空间上的相关资源和要素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经济活动过程,而且各种经济活动之间也需要相互联系与配合。但就目前发展的境况来看,贵州各区域间为了各自的发展,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仍旧较深,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流动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和阻隔。

2.3 贵州经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设计

(1)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贵州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涉及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等级别不等的九个行政区。政府间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是实现贵州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像贵州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各区域间正处于发展和磨合的初期,强化“政府引导”,构建区域间合作共赢的相应机制。随着市场力量进一步强大,倾向于市场需求的诱致型变迁方式。政府的工作重点转向提供基础设施、法制规范等的环境建设上。通过政府和市场力量的相互带动,逐步推动区域协调机制的形成。

(2) 区域空间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是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和条件下,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与组织在空间上分布与组合的结果。集聚与扩散效应是制约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机制。集聚效用是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趋向于集聚的作用力及其作用的结果。它会导致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企业、产业部门不断向优势区位移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与发展。扩散效应是指促使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由地理空间上的过渡集聚转而趋向分散分布的作用力及作用的结果。贵州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集聚效应在逐步显现,但扩散效用还远没显现,这既需要政府间的相互协作,又需要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完善和区域空间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3) 区域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黔中经济区要真正实现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带动,关键就是要打造它的经济增长实力与协作力,努力构建区域内的市场网络体系。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经济实体,通过经济元的培育和发展,为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其次要构建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市场,通过市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为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提供所需的经济要素,促进其发展和壮大;最后是要通过政府营造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促使经济实体以及市场都得到更好地发展和进步,从而真正促成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4) 区域间产业整合与规划设计。贵州经济发展新的空间布局中,各区域间产业结构较为趋同。从产业链的视角来看,产业链的宽度和深度不合理;产业链发育程度不充分,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底端;产业链控制能力不强,整体竞争力弱。因此,构筑区域间合理的产业结构,做好产业整合与规划设计,对提升贵州区域经济间产业链的价值度,整合产业整体能力和实力具有积极意义。

(5) 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原则设定。区域经济合作以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发展区域经济合作,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开发利用各地区的资源,合理配置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区域经济合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自主原则。任何交换关系都是以其主体的自主平等地位为前提的。 (2) 整体性原则。它要求在组建、发展和改造区域经济合作时,必须从整体出发,始终发挥区域经济合作系统的整体功能。 (3) 层次性原则。在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时,一定要遵循整体与层次、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关系。 (4) 经济效应原则。从宏观上看,可以统筹规划,进行生产力的再布局,充分调动各地区的积极因素,取得布局经济效益。区域间经济合作原则的设定,为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

总之,贵州为实现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了新的定位,但区域间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协调发展应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空间结构的优化,市场网络体系的构建以及经济合作的原则设定等方面做出努力和探索,才能使贵州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共赢格局。

参考文献

[1][美]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协调理论 篇9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及局限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最初从马歇尔(Marshall,Alfred,1890)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来,此理论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关于均衡发展理论,主要有索罗和斯旺(Solow.R and Swan.T,1956)提出的空间均衡论、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Nelson,R.R.1956)提出的“低水平均衡论”[4]和罗森斯坦—罗丹(Paul N.Rosenstein–Rodan,1943)的大推进论[5]。

(二)均衡发展理论的实施及局限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是在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平衡生产力布局,均衡发展国民经济,建立了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在生产力平衡布局理论指导下,我国曾把全国分为华北、东北、西北、中南、西南六大区域,从战备的角度考虑,20世纪60年代末又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地区,采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建设项目等方面向中西部倾斜,特别是利用东部高比例的财政收入补贴中西部欠发达内陆地区,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缩小。但是,也由此带来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低水平上徘徊,发展速度缓慢,与世界的差距加大。

均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该理论面临着如下困境:其一,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其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二、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及实施和局限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主要理论

为了对上述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产业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

1.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缪尔达尔(Myrdal,G,1944)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取得既得优势,就通过“循环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或极化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基于此,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2. 不平衡增长论。

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O,1958)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增长极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增长在区域间的不平等是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伴生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与“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应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6]。

3. 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1975)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布代维尔(j.b.boudeville)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应指出的是,最早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1)可看作是增长极和生长轴理论的延伸。

4. 中心—外围论。

此理论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核心-边缘”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20世纪60年代,弗里德曼(Friedman,J.R,1966)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发达地区)和外围(落后地区)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外围相对于中心,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向,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模糊最终消失。该理论对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具有指导意义,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赫尔希曼(Hirschman,A.O,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也是类似的观点。

5. 倒“U”型理论。

威廉姆逊(J·G·Williamson1,1965年)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先扩大”和“后缩小”)。这一理论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但是,威廉姆逊的倒U字学说所描述的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轨迹只能是众多的变化轨迹中的一种,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通意义。

6. 梯度推移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

“梯度”实际上就是差异度,背景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Vernon,Raymond,1968)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早由夏禹龙、冯之浚(1982)提出梯度发展战略,首先让高梯度的东部掌握先进技术,逐步向梯度较低的中西部推移,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目前,中国的区域开发基本上遵循着梯度理论和点轴理论,我国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都是梯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但是,梯度理论应用过程中也时常遭遇推移迟迟未果。如果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悬殊,或是在低梯度区难以形成生产协作网络,实现产业转移就很困难,强行推移势必得不偿失,而且会形成梯度推移中的扩散“粘性”。[7]所以,梯度理论应用也受到时机、时空、社会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况且梯度推移理论本身也有缺陷[8],理论自身也需要改进和更新。国内学者提出的广义梯度理论[9](李具恒、李国平,2005),将影响区域开发模式的多元要素抽象为梯度,并将梯度扩展为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揭示了梯度分布间的耦合关系和多元交叉互推机理,尝试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对梯度理论的创新。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施和局限

改革开放后,我国先后提出了:“目字型”(张伦1992)战略;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构成的“T型”发展战略;“东部重点论”;“一个半重点论”(2)等,并提出了生产布局的一、二、三级轴线和国土重点整治地区,把过去以内地为建设重点、过分强调平衡布局的政策,调整为以效率为重心的第一阶段发展(1978-1990),投资重点放在效益高、见效快的沿海地区,并在政策上给予大量的优惠条件。通过这些地区优先发展及其扩散效应、梯度效应带动其他区域的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带来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非均衡战略的实施在取得一定实效的同时,也使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重大问题:(1)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之间,沿海地区与内地的发展差距拉大;(2)基础产业供应不足的“瓶颈制约”与中、西部资源开发滞后的“短腿现象”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性发展的后劲;(3)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与政策的双重倾斜,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利益冲突,由此导致过度的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流通领域的混乱和地区封锁,区域经济摩擦加大,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加剧。面对这种新的区域经济问题,学术界又提出了“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思路。从而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三、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实施

(一)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提出

1. 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1)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非单纯、孤立地发展少数地区少数优势产业,而是围绕优势地区和优势产业建立一个结构紧密、相互协调而又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区域产业体系。(2)强调在重视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同时,也注重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只有各产业间、区域间、城乡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区域经济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3)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既重视效率强调非均衡发展,又重视公平强调全面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实质上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只有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自然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利用,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4)我国国情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乡间、区域间、经济社会间、人与自然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间的差异显著,矛盾凸出,要化解这些矛盾,就必须突破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发展观,那种只重视增长而忽视发展,只重视局部发展而忽视全面发展,只重视短期发展而忽视持续发展,只重视非均衡发展而忽视全面协调发展,都是与社会和区域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相悖的,与我国国情不相融的。

2. 动态协调发展理论。

曾坤生(2000)基于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10],在现代协同论领域中,是将力学原理引入区域经济领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围绕整体目标共同发挥作用具有功能放大作用(动态协调放大原理)。在一国整体经济系统中,如果各区域经济子系统目标不一致,或区域间没有建立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就不能保证动态协调发展的形成和有序状态下的良性循环,而且还会使区域经济发展陷入各自为政的混沌状态。

从经济系统引力论观点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若各区域的发展差异过于悬殊,就必然引起区域间矛盾的复杂化,造成区域摩擦,从而影响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只有一个动态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形成,才会有令人满意的增长与发展。才能保持区域经济系统在非线性状态中的有序运行。

3. 网络(点-线-面)开发理论。

陆大道(1984)最早提出的“点—轴开发理论”,后由魏后凯(1995年)等人提出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点-线—面)的“网络开发发展战略”,“点”,即各类城镇(或优势区位地区);“线”(或轴),即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干线,也为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通网及交通、通信网;“面”,即点、轴、网的吸引范围(或区域)。推崇以点带轴,以轴带面,点轴贯通,点—线—面结合的三位一体格局。从而形成“网络型开发、域面推进”的较为完备的开发系统和模式。强调提高区域各结点、域面、特别是结点与域面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

(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实施

为缓解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先后有学者陈传康(1987年)提出的“T YIS字型”生产布局;晏学康(1987)和徐炳文(1987)的“Л字型”生产布局;刘宪法(1997年)的“菱型”发展战略;张培刚(1997)提出“中心开花论”也叫中部崛起理论或厉以宁(2000年)中心辐射战略;城市圈域经济理论;魏后凯(1995年)提出的,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和“网络开发理论”等中性发展战略,及曾坤生(2000年)结合现代协同理论提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之路。

我国政府在1996年“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提出[11],从“九五”开始,要逐步地、积极地解决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并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作为我国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2003年3月18日,温家宝总理提出本届政府的“24字”执政方针: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明确“五个统筹”(3):2004中国区域经济年会针对这“五个统筹”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和交流。这都是基于90年代以来地区差距日趋严重的基本国情而采取的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有了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第二阶段(1990-1999)发展,加快了对中西部的开发和开放,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沿黄海、陇海线、沿江、沿边的“以东部带中部及西部”轴线式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以及第三阶段(1999-现在):注重公平为重心的发展阶段,确立了西部大开发(1999-2003)、东北大振兴(2003-现在)、中部大崛起战略的实施。这些都为缓解东、西部差距、解决“中部凹陷”的困惑、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总结与回顾

上述理论都是基于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从不同角度,在不同的发展时段提出的地区差异理论。非均衡发展是绝对的,长期的,必然的;均衡发展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国内各地区之间均衡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非均衡发展是以均衡发展为目的。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现实的经济发展只能是通过非均衡的过程向相对均衡运动。协调发展是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发散到收敛,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同时指出协调发展理论必须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12],国内一些学者把以前的发展战略归结为效率和公平的替换战略。改革前的发展战略是以牺牲效率来换取公平,而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则以牺牲公平换取效率(冯宗宪、陈永华,1997,刘玉、刘毅,2002)。建议每一个地区应以其资源禀赋为依据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战略。

目前,中国政府面临的是如何同时取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地区差距缩小的两难选择,地区差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个严重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地区差距的缩小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任重而道远。虽然差异理论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对差异的形成因素和矫正方法也处于热烈探讨和争论中,但不难看出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里,已经取得的长足发展,建立起了差异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并且对实践和政策制定也发挥了显著的指导作用。

摘要: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2]王启仿.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论争[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3).

[3]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952-2002[J].经济研究,2004(9).

[4]Nelson.R.R.A Theory of Low Level Equilib-rium Trap in Underdeveloped Count 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6(12).

[5]Paul N.Rosenstein2Rodan.Problems of Indus Trializ 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J].Economic Journal,1943(6-9).

[6]Hirschman.A.O.S t 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7]魏敏,李国平,陈宁.我国区域梯度推移粘性因素分析[J].人文杂志,2004(1).

[8]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桂拉旦.李具恒.区域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论纲[J].中国软科学,2005(3):111-116.

[10]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0(4):119-12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协调理论 篇10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济管理学科, 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 还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要达到这个要求仅靠单纯的理论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 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实训教学, 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如何从事会计工作、知道如何将所学会计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实现会计学习和会计工作的“零距离”对接。但目前高职院校并没有结合会计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程设置不合理

绝大部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会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具体的会计岗位工作, 如出纳、总账报表、薪资等。针对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 应突出具体会计岗位的学习和实践, 而不是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会计理论的学习上。但目前的会计教学恰恰与以上分析相反, 培养出的大部分学生不具备从事较高层次管理工作的能力, 甚至也无法胜任对基本技能要求较高的会计基础工作。因此, 在课程的教学安排上, 要尽量少的设置没有太多与实际业务关联的课程, 让学生多接触公司实务知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教学方式、手段落后, 实训基地缺乏

目前大部分高职会计教学依旧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具有利于教师掌控教学节奏、教学内容逻辑清晰, 关键知识点易于展开等优点, 但信息量传递有限, 不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 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内容, 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 学生实训所必需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很多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健全必要的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室, 从而无法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 致使学生对所学会计知识无法融会贯通。大多数高职院校基本没有校外实训基地, 或是校外实训基地有名无实, 企业根本不接受学生进行实训。显然, 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学生毕业后很难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不能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会计人员的角色转换。

(三) 实训教材缺少针对性、应用性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材种类繁多, 但大多质量水平不高。有些虽然名为实训教材, 但其主要内容却是相关概念、理论介绍, 真正实训内容很少, 达不到实训的效果;有些实训教材则是直接将企业某一时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盘照搬过来, 导致使用的经济业务缺乏针对性和代表性。还有些院校实训课程不使用实训教材, 而由实训课教师根据实训目的和要求, 直接编造具体的业务, 使实训缺少真实感, 缺乏应用性。实训教材存在的诸多问题, 大大降低了实训教学效果, 影响实训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四) 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对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要求较高, 不仅应具有雄厚的理论教学基础, 更应具有扎实的实践功底;不仅应熟练掌握高职教学基本规律, 更要具有扎实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岗位工作, 缺乏实践操作经验, 不能很好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 影响了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会计理论与实训教学协调发展的思路

(一) 合理设置课程和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 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还要具有较强的会计实践操作水平。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分理论和实训两部分。理论课程教学应建立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为主线, 以《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税法》、《审计》为辅的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对于会计专业的重点核心课程《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要加大课时量, 重点学习和掌握, 为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可对这些课程实行“教考分离”, 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强化实践教学效果。

为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操作技能, 要加强实训教学, 增加实训教学课时量。会计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应至少保持为1∶1, 根据学校具体情况, 还可将实训教学比重进一步提高。从学生入校第一学期开始, 有计划地逐步开设点钞、中英文打字等会计基础技能实训和会计岗位实训、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等实训课程, 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形式上可采用单项实训、分岗实训、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多种方式, 并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资格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 实现“课证融合”, 使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得到有效落实。通过这一系列系统、全面的会计实训教学, 使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熟练掌握会计基本操作技能, 为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改善教学方式、手段, 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的教学功能, 使教学更具直观性,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引入启发式教学、案例导入教学、模拟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会计实训基地是学生将所学理论进一步升华、运用提高的最好场所。高职院校应加大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投入, 建立健全必要的会计电算化教室、校内仿真会计实训室, 满足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岗位实训的要求。同时, 学校应寻找机会, 为学生创造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实训条件, 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利用各方面关系同企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一方面让企业参与到学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上, 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 更具针对性,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 优先录用符合本企业要求的学生进入企业, 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大力推进校企双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道路。

(三) 鼓励教师自己编写实训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是进行专业教学的基本工具, 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应注意专业教材的筹划、选用、编写工作。一方面, 尽量选用最新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内容先进、反映专业特色、符合新规范、新标准要求的优秀教材, 以保证课程内容能适应专业知识更新的需要。同时应鼓励本校教师自己编写实训教材, 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教师编写教材时可以向会计专业人士学习、与会计行业专家合作, 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使得实训教材能真正和实践紧密结合。教材编写完成后, 最好先在校内试用, 以便发现教材中存在的错误和问题, 及时修正。

(四) 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上一篇:关注孩子的生命本色下一篇:思维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