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课堂++追求本色语文

2024-09-21

打造生态课堂++追求本色语文(通用8篇)

打造生态课堂++追求本色语文 篇1

打造生态课堂

追求本色语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有幸于今年3月29日至31日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名师之路”——全国“新理念、新课标”第(4)届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谢谢各位领导给予我这样一个学习机会,这次活动汇聚了我国小语界顶级名师、专家以及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语文特级教师、教坛新秀,为我们呈上了一道丰盛的语文大餐,令人回味。

本次活动,我们共听了16节课。有专家,有名师,也有省内外的青年才俊的课,每节课最少50分钟,有的将近两个小时。每节课都有自己特色、风格,每节课都有动人的一幕,精彩的一瞬,深刻的划过你的脑海。每位专家都有自己的专属领域,于永正老师的《儿童写话》教学如童话一般,散发出烂漫的童真,溢满整个礼堂,久久挥之不去。张祖庆老师的《穷人》如“一篇叙事诗,一幅墨色的渔民画,一首哀婉的歌”,时时荡涤心头。李卫东老师的《生命 生命》,武琼老师的《荷花》,孙银华老师《数星星的孩子》,蒋军晶老师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教学,孙双金老师的《儿童诗教学》,强晓娇老师的“漫画式”的绝版《西门豹治邺》等等,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百花齐放,也让我们领悟到了语文课的真谛:那就是听说读写的训练。

培训过程中,我专心学习,彻底转变角色,积极参与教学研讨。课堂上做到认真听,认真记,积极与听课教师进行同伴互动、同伴交流;课后细致地整理学习记录,努力做到带着收获回校。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颇深,三天时间紧张而充实,精彩的课堂展示、富含教学哲理的专题讲座,让我领略到名师们的大度、从容、睿智和风趣,从而深深感悟到:生态课堂寻求“返璞归真”,回归“原生态”。教无定法,但唯有“质朴、原始、本色”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才是新课程下小语课堂的生命溯流。这些课堂很好的为我们打造了“原生态”的本色语文课堂。以下就培训后新的感悟、认识、提升三方面说说自己的认识。

第一部分:培训后的新感悟

感悟一:情感真实。

新课程语文课堂追求的是“真”课堂。“真”——是语文课堂的“根”,是新课程的起点,也是语文的最终追求目标。如《狼牙山五壮士》中,李卫东老师以自己真挚的情感渲染课堂,以情引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一次次想象画面的背后的情感中,读出忠于战友、忠于民族、忠于祖国的英勇豪迈的战象。引导学生将自我的体验情感与文本融在一起,实现师生与嘎羧的情感交融,自主对话,让充满儿童本色的真情在课堂中徘徊。这才是“洗尽铅华呈素姿”的真课堂。

感悟二:设计简洁。

简单的语文才是新课程的真追求,将教学内容精简化,营造出简洁、明快的课堂环境。如《西门豹治邺》中,强晓娇老师就是围绕“一个人物、三个句子、两条文线”展开教学,辅之深入、探讨、品悟朗读,想象说话等,明白文本寓意。此设计将线性的教材梳理成立体式的架构,教学环节简洁明晰,以发展、运用语言为主线,扣准重点词句,以读促情,达到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感悟三:教法朴实。

生态课堂,其最终的目标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扎实、朴实。摈弃条条框框,让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一起听声音》中,周益民老师围绕“听声音”这一情意,在诗意的语言中,读准、读顺、悟读、情读、以读促悟,层层递进,步步挖掘,带来一堂大气而朴实的课堂。

千课万人,齐说生态,追求“真”、“简”、“实”,如此课堂,才可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

第二部分:培训后的新认识

一、走进我们心里的语文。

1、语文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已开始使用,在修订稿中,第一次对语文学科进行了界定: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学科。这一界定,使我们对语文学科的属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课重在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与以前的课标相比,虽然仅仅改动了几个字,去掉了“理解”,由“理解运用”到“学习运用”,这是新课改实践这么多年来,对语文课程的一个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2、语文教什么?

语文教学应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以学习语言,学习做人为基本点这一基本理念展开教学实践。语文要解决什么?应解决语言文字的问题,解决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问题。

3、语文怎样教? 小语会会长齐文华先生向入会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①教学思想要转变和更新。②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文本的持点。③联系学生实际开展教学。④发挥教师自身的持点。

于永正老师向我们讲述了茅盾先生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的。茅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我们的想象里,他肯定有很好的培养孩子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其实不然,他的儿子这样说,父亲每天都会让他们写一点东西,写完后,就念给父亲听,父亲只说两个字:懂了或不懂。懂了就行,不懂再修改,直到懂了为止,根本就没教,其实这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4、我们的语文要留给学生的是什么?

于永正老师说,他的老师留给他的是语言,即识字、词语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是能力,即书写、阅读、表达的能力,是情感,是兴趣和习惯,是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不是繁琐的课文内容。

二、百花齐放的语文课堂。

1、诗意课堂。

语文课堂,只有对文本有独到的感悟,才会有独到的设计。老师既引领孩子们悟到了自己心中的明月,也告诉了读书的真理,要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本真课堂。

于永正老师的《儿童写话》,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做训练。他用最简单的授课方式写着,讲着,仅仅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平淡无奇,却又持久留味;他用最简单的教学方法读着,读着,就把学生带进文本,哪怕自己不惜扮演一只小猴子,任由孩子们嗔怪:“你这只傻小猴。”他用最 简单的练习方式扎实地做训练,由一句到具体再到深刻,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深入,入到心田,却润物无声。

3、文化课堂。

蒋军晶老师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充满了浓浓的现代文化气息。蒋老师挖掘出了文本最深刻的内涵,却从儿童的角度为孩子们阐释文本,深入浅出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我们的大师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发扬着。

4、个性课堂。

孙双金老师的儿童诗教学,“言意统一,自然生成;灵巧大气,活实兼备”的课堂风格冲击着我们的传统语文课堂,他用夸张式的语言、独具个性魅力的语言,让孩子们感受了不一样的汉语语言的表达方式,却一刻也没有离开对语言的学习体验,对语言的运用。“紧扣文本,教会孩子学真知”,这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力所在。

三、不断前进、走向深入的语文课改。

1、语文课堂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引领,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接受新的理念,转变观念,加强实践,把语文课改推向深入。

大师们的课深刻、艺术、绝妙,在这样的课堂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大师们高深的理论水平和深厚的文字文化功底。他们在不断地研究理论,也在实践中总结出新的理论来指导、引领着语文课改走向深入。我们的一线教师也只有走进了语文课改,才能分享精彩的课堂给我们带来的硕果。我们也不难从我们的青年才俊们的身上看到他们对语文课改的激情飞扬,他们时而高亢、时而柔情、时而感怀、时而悲悯,无不表达着他们对语文课改的那份热爱与诚挚之情,他们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的多媒体 辅助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才艺,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青春的活力。

2、走向本真的、生态的语文课堂。

在本次活动中,任何一堂课,无论它的切入点有何不同,无论它的形式如何变换,但都没有离开听说读写的训练,没有离开对语言的学习体验过程,简洁、朴实、扎实,浑厚、含蓄、内敛,印证了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生态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语文课堂的返璞归真,回归了本真、本色的语文课堂。

第三部分:培训后的新提升——生态课堂把握“十度”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理想课堂该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它应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能够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也就是和谐生态的课堂。要构建和谐的生态课堂,必须巧妙地把握好一定的“度”。所谓“度”字,其中的一个义项是“事物所达到的境界”。小学语文生态课堂要“达到的境界”是什么呢?

一、以师生关系为起点,把握和谐的程度。

要构建和谐生态的课堂,就是要让生命鲜活。首先是师生关系要呈现和谐之美。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其次是生生关系要显现生态之美。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要 充分发挥出语文的功能,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构建小学语文和谐生态的课堂,用生命去感动生命,用灵魂来塑造灵魂,用智慧去开启智慧,让置身其中的师生享受到教学所带来的乐趣,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二、以学生开窍为基准,把握提问的角度。

生态课堂提问的角度是多样的,其最佳角度在哪里呢?就是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采取“一例多问”,即对同一例句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以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教学实践证明,同一个问题,由于提问角度不同,效果也往往不一样。所以提问应当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变换出新颖的角度,以学生开窍为基准,能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三、以认知水平为前提,把握问题的难度。

和谐的生态课堂的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在未认真看书和深入思考之前不能回答的,还应是班里大多数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之后能够回答的。就如树上的果实,既非唾手可得,又非可望而不可及,而是跳一跳才能得到。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使问题引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化难为易,使学生都能“跳 一跳摘到桃子”,跃进到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四、以思维距离为台阶,把握问题的坡度。

有的心理学家将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过程叫“解答距”。所谓“解答距”,就是让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才能解决问题,让思维的“轨迹”有一段“距离”。一般来说,根据“解答距”的长短,提问可分为四个级别。第一级,属于初级阶段,所提的问题,学生只要参照学过的例题、例文,就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属于“微解答距”范畴。第二级,属于中级阶段,所提问题并无现成的“套子”可以依傍,但不过是现成“套子”的变化与翻新。这样的问题,属“短解答距”的范畴。第三级,则是高级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属“长解答距”的范畴。第四级,则是高级阶段的发展,属创造阶段,所提问题要求学生能采用特有的方式(无现成方式参照)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属于“新解答距”的范畴。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配提问题的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知识的高峰。这些个问题,由于“解答距”的长短不一,形成了提问的坡度,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提高。

五、以正确思路为引导,把握问题的密度。

传统的课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全由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权,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把“定论”喂给学生,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更没有创造活动;学生只能服从,不能怀疑;只须接受,无须创造。这些,都恶化着语文教学的环境,哪里还谈得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净化语文教学的环境,就必须重视课堂和谐生态。适度的课 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思路引导的问题,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因此,教学中切忌“满堂问”,应控制提问密度,将提问与讲授、讨论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六、以学习心理为标尺,把握练习的强度。

在语文生态课堂中,教师必须以学习心理为标竿,把握好练习的强度。愚以为这里的“强度”应指生态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驱动力的强弱,而非训练的量和度。生态课堂应该能产生高质量、高效率、较理想的学习效能,体现为“主体张扬”、“兴趣持续”、“交往真实”、“思考质量”、“生成能力”。譬如重点或难点章节,可以在反馈课上,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加强训练。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练习的形式、竞赛的形式、演讲的形式„„可以由教师主导,因学生掌握情况设计,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测试。如果教师觉得强度不够的话,补充练习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来设置练习量。我们是通过导学练的方式进行的,有周导学练和月导学练,采用检测考试的形式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强化训练。导学练的内容由老师根据学生在导学案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设计,重在巩固、完善。我校自育自学的生态课堂,以学习心理为标竿,重在自研检效,展示课有同步演练、当堂反馈,当日有巩固分层导练,阶段有单元检效性训练,月度有综合性测试。一切训练均在课程规划中,并自然形成质量预控体系。训练切不可随性、随意。

七、以课堂结构为抓手,把握提问的深度。

通常的教学,学生难以把握教师提问目的,也难以把握不同提问之间的关联,难以提供充足的思考问题时间。在缺乏整体感、节奏感的情况下,“线形结构”的课堂导致学生认识单一难以自控,思维紊乱认识肤浅。生态课堂的问题引领呈现的是相互关联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关联中认识关联,在整体中认识整体,在知识学习中培养思维能力,避免水来土掩的问题应对,使学生走出“问题黑洞”。课上学生有充足的心理空间,适当的独立深思与合作交流,加之精当的教师点拨,构建形成“自学自研──合作交流──教师点拨”的课堂结构。

生态课堂上的问题引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产生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才可能实现创新。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以问题引领课堂从而使课堂提问科学而精彩、有效而有趣,使学生喜闻乐答。

八、以语文课本为内容,把握学习的效度。

认真解读文本,就找到课堂和谐生态大门的钥匙。根据一般经验或传统做法,拿到一本教材,我们不是急着去翻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就是忙着寻找教案,而往往忽略了对文本进行详尽的解读。其实,新课程下的新教材,课后要求更广泛,认真解读文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认真解读好了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才能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个人情感与文本交融在一起,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和谐生态。【平时拿到一篇文章,你肯定会读好多遍,你一般会读些什么?怎样读?读书方法:浏览全文,知其大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读句段,读出感受──理解重点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写法,学以致用──体会和运用表达方法。这样读文章,才能 闻到墨香,才能读出文字传达给我们的意韵,才能为我所用。】

九、以教师用书为参考,把握知识的广度。

和谐生态课堂要求教师以教师用书为参考,被我好知识的广度,对教学设计进行动态设计,这样才能增加学生活动空间和体验空间。因为课堂有了学生的活动,就不可能一成不变,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便不能在备课时全都预测得到,教师应按课堂的具体行进状态来设计教学,根据课堂随时出现的新情况调整教学安排。例如在教学一些叙事的长文章时,我常常按要素罗列法──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设计巧妙的问题来引领导学。教师的创造才能和创造乐趣,在处理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得到发挥与体现。学生也因为教师顾及了他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生命活动的多样性,也会满怀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时,课堂也就脱去僵死的外衣,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

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把握课堂的高度。

新课标是教学起始的依据,也是教学结束的评价目标,课程标准的高度,就是我们生态课堂的高度。如新课标中对“主要内容”的有关叙述有: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第四学段:“理解主要内容。”从以上的阶段目标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以下几点:课题及教学目标中用“把握”,而不用“理解”,在小学段是比较合适的。第二学段用了“初步”,而第四学段没有用“初步”,这说明在把握理解主要内容的要求各学段是有所不同的,应有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

综上所述,“生态”课堂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多元互动的关系。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 的平衡、统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和谐生态课堂,不再是实验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它应具有非预设性和发展性,其课堂教学的节奏、内容、语言、活动等都应是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充满变化和灵动,充满诗意和创造。所以,要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其生疑、质疑、辩疑,并引导学生跳出教材,扩展探究,给学生评点的自由。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这些资源并加以利用,在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同伴对话中互补、互构、互融,从而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朋友和学习的伙伴,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亮彩。

第四部分:今后努力的方向

把课堂变为学堂,变为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课堂,把课堂作为实践的阵地,努力探索有特色的、高效的语文学堂,为孩子们留下学习语文的痕迹。

谢谢大家!

打造生态课堂++追求本色语文 篇2

黄老师执教的《黔之驴》一课, 真切地体现了语文“本色课堂”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明明白白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必须遵循教学逻辑。遵循教学逻辑必须有一个合理而明确的逻辑起点, 即既有明确的教学需要, 又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师既清楚教什么和怎么教, 又清楚为什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确定教学的逻辑起点, 就是在语文课堂的共性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个性特点之间, 以及意义和形式之间, 寻找它们的契合点。黄老师的这节课遵循了教学逻辑, 目标定位明明白白。他将教学目标定格在:1、强化寓言文体意识, 探究故事的深层寓意;2、分析“驴”“虎”的形象, 分别从驴和虎的角度讲述故事。这样, 教学目标明确了, 教者就有的放矢, 收放自如;学生也学到真知, 得到锻炼, 提升能力。

课堂实录选: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作者, 指着“黔”字) 这个字认识吗?

生:读“qian”, 是地名, 指贵州。

师:那题目的意思是———

生:黔地的驴子, 贵州的驴子。

师:是当地的驴子吗?

生:不是的, 是从外地运来的。

师:这是一篇什么样式的文章?

生:寓言。

师:根据大家的阅读经验, 阅读寓言应当关注什么?

生:关注它的主人公, 它的主人公是动物。

师 (笑) :你这句话里有问题。“主人公是动物”这种说法有问题。 (生笑, 听课教师笑。) 你可以这样说:寓言的角色或形象一般是动物。

生:要关注它的寓意。寓言往往都讲明一个道理, 就是寓意。

简约的课堂就是追求教学中的干脆利索, 把课讲简单一些, 在品析中提升情感、丰富体验;在结合文本适度拓展中将文本置于更广阔、更开放的知识体系中, 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

黄老师执教的《黔之驴》, 教学设计上目标很明确, 简而言之, 就是充分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课堂教学中, 黄老师有三处强调《黔之驴》的文体。首先是上课伊始, 让学生回答“这是一篇寓言”, 并追问学生, “阅读寓言应当关注什么”, 由学生根据阅读经验得出, 寓言学习应当关注形象与寓意。这正如写文章, 已经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埋下了伏笔。其次, 在过程中又一次强化文体意识, 引导讲故事这一教学环节。最后小结课堂教学, 归纳所学形象、所理解的寓意。另外教学目标的设定也体现了适度、和谐的原则, 分别从驴和虎的角度讲述故事, 分析“驴”“虎”的形象。这样课堂教学的容量、难度和深度都恰到好处, 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又切合所教班级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目标、内容的简约, 是一种健康课堂的语文教学追求。

二.教学过程清清楚楚

课堂实录选:

师:那大家知道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生:【齐声】读!

师:对, 首先要读。课文读过了吗?注释读过了吗?

生:【小声齐答】读了。

师:有点底气不足, 注释要以默读为主, 课文要以朗读为主。请同学读课文, 谁主动读?

生举手。

师:女生优先吧。听的同学可以想想她读得怎么样?应该怎么读?

一女生朗读课文。

师:读得怎么样啊?与你们心中的标准一致吗?有没有觉得比她读得好的?

一男生朗读课文。

读完学生鼓掌。

师:读得是否更好一些?这也是应该的, 因为你比女生后读。

生笑。

师:女同学咬音很准, 男同学把寓言的语气都读出来了, 像最后一句就有一种胜利者的姿态, 你愿意带大家一起读吗?

生齐读。

师:谢谢这位同学, 你的活比老师干得好……

教学中, 黄老师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 首先是朗读, 是诵读文本, 默读注释, 理解文意, 其中诵读文本是前提, 是关键。黄老师安排了三种类型的四次诵读。一是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 初知文意;二是请班级中朗读优秀者范读, 借以明确诵读要求;三是请朗读优秀的男生领读课文, 因为该男生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需要指出的是, 在阅读评价中, 黄老师心细如发, 既客观地指出女生范读中存在的问题, 又用“先读后读”的调侃保护了女生的自尊, 更通过让男生带读课文, 并用“你帮黄老师干了活, 而且干得比黄老师好”, 含蓄而巧妙地肯定男生的朗读水平, 这是一种很有激励性的表扬。声情并茂的朗读, 既是文言文教学的需要, 也为后面理解文意作了充分的准备。

黄老师还通过设计讲故事的教学环节来彰显寓言这一文体意识。文本就是一个小故事。讲故事这一看似朴素的教学环节, 实为匠心独运。黄老师对讲故事提出的要求有二:一是以故事中形象的口吻, 二是加以想像, 且不允许翻译。这两条要求创造性地解决了对文言文本内容的把握问题:是在翻译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学过程清清楚楚。它的展开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简简单单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学生喜欢并易于接受的自然是简洁的教学方法。黄老师认为:应该坚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语文的方法就是以听说读写为活动形式的方法, 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方法, 就是以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的方法。光怪陆离的多媒体过多使用, 反而限制学生的思维, 扼杀其创造力。语文课要真正留出时间, 给学生潜心会文。这节课他就是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加一张嘴, 演绎出精彩的课堂。

课堂实录选:

分析“驴”的形象

师:读寓言要抓故事, 读故事要抓主要形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黔之驴是什么样的驴?请用自己的习惯标画出哪些语句主要写驴, 从哪些方面写驴, 写出了一头什么样的驴?

学生标画。

师:来交流一下。

生:“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一句从虎的角度写驴外表的强大。

师:外表强大?请推敲怎么表达。

生:光从外表还看不出强大。

师:那就是写外表之大, 刚才他说了“以为神”, 这句话怎么译?

生:把它当作神。

师:很好, 以之为神, 从老虎的角度写驴外表之大。

生:“驴一鸣, 虎大骇”一句从老虎害怕的角度写驴鸣叫声大。

生:这一句告诉我们, 因为贵州本来没有驴子, 所以驴一叫, 老虎就怕了。

师:请注意围绕如何写驴这一核心话题思考!

生:“驴不胜怒, 蹄之。”一句中显示了驴脾气的暴躁。

师:这能看出驴脾气暴躁, “不胜怒”是什么意思, 能译一下吗?

生:禁不住愤怒。

生:这句也可看出驴没有真才实学却自以为是。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的?

生:从“蹄之”。

师:蹄不也是一种本领吗?怎么说它没有真才实学啊?

生:我来补充, “不胜怒, 蹄之”, 驴忍不住发怒了, 但它除了蹄, 实在没有其它强大的本领了。

师:很对, 文中还有一句与之意思相似的句子, 你能找一下吗?

生:“觉无异能者。”

师:谁觉?

生:【齐声】老虎!

师:对, 你们看鸣、蹄这些本领确非异能, 表明驴确实没什么真本领。

师:还有写驴的地方吗?谁注意过第一句话, “黔无驴”不也是在写驴吗?

生点头。

师:这驴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

生:从外地来的, 是船载以入。

师:“船载”是什么意思?

生:用船运过来。

师:译得好, 这不就是写驴的来历吗?

师:读寓言要特别注意主角的结局, 我们还不得不关注驴的下场, 这很重要!文中哪句是写驴的结局?

生:【齐声】“因跳踉大㘎, 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

师:这句话还是从老虎的角度来写驴, 如果从驴的角度考虑该怎么说呢?

生:驴被咬断了喉咙, 吃光了肉。

师:好的, 那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下场?

生:驴无异能。

师:这个问题一下回答蛮难的, 待会再往深处想, 我们先从前人说过的成语来看看。

生:黔驴技穷。

生:黔驴之技。

生:外强中干。

师:“外强中干”是否出自本文还需考证, 但用在这里很贴切。

生:庞然大物, 工于心计。

师:成语积累很丰富, “工于心计”形容老虎也很贴切, 但是否语出此处同样得考证。

师:“庞然大物”在什么情况下用?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 简直是庞然大物。这个例子行吗?

生:不行, “庞然大物”不能形容人。

师:好, 有想法, 但想法不一定对。请联系驴的遭遇, 再看看可以形容人吗?

生:能, “庞然大物”形容表面强大却没有真正能力的对象。

四、分析“虎”的形象

师:对, 驴的故事就大致读到这里。刚才有个问题同学们很为难, 事实上作者的大量笔墨并没有用在驴身上, 而用在老虎身上, 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这是一头怎样的虎。

生:老虎是胜利者。

生:但老虎一开始怕驴。

师:从文中找依据说说。

生:“以为神”、“大骇”、“远遁”、“甚恐”。

师:找的好。

生:老虎工于心计, 它慢慢了解, 慢慢适应驴。

师:也从文中找依据说说。

生:“稍出近之”、“又近出前后”、“稍近益狎”, 老虎一步一步在试探, 表明它工于心计。

师:说得真好。刚才古人读《黔之驴》从驴的角度概括了很多成语, 我们能不能从老虎身上也概括几个词, 可能以后会成为成语, 同学们能试试吗?

生:黔虎之智。

生:黔虎识驴。

课堂教学中, 黄老师依据寓言短小精悍特点, 采用指导朗读、变序讲故事之法, 使学生一直处在读寓言、讲故事的亢奋状态中, 成了课堂上的小主人。

其二是分析作品中的形象。平常对此文中形象的把握, 多立足于对“驴”的分析, 鲜有涉及“虎”与“好事者”的。黄老师通过设疑、激辩、点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揣摩形象, 侧重于对“驴”的分析, 兼顾了对“虎”与“好事者”的分析, 不仅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 还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形象, 教学方法简简单单。

他的课堂告诉我们: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语文, 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四.教学效果实实在在

黄老师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 方法得到了训练, 能力得到了迁移和提升。他坦言, 自己最反对“漂亮的假课”。“漂亮的假课”是指教师一问而学生百应, 对答如流且答案标准, 这实际上不符合学生认知的现状。这节课教学效果、学生的发展是通过具体的学生活动达成的。

课堂实录选:

探究故事的深层寓意

师:老虎的故事比驴的故事生动全面, 那课题怎么是黔之驴, 不是黔之虎呢?

生:是用黔驴反衬黔虎的聪明机智。

生:柳宗元借驴讽刺当时昏庸无能的官员。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深刻, 学古文要知人论世, 从当时的背景出发, 柳宗元生活的中唐时代, 朝中很多官员地位显赫却无多少本领, 作者就借驴讽刺朝廷中那些位高权重却昏庸无能的大臣们。同学们以后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也可以联想到这头黔之驴!

生:【齐声】好!

师:刚才有个同学说大家都不喜欢驴, 老师有些疑问, 有人喜欢驴吗?

生:现实生活中驴还是很有用的。

师:老师也喜欢驴, 它勤劳踏实可爱, 不工于心计, 北方人家里的驴都是宝, 帮人拉磨拉车。而文中的驴是说“至则无可用”, 不是说驴没有用, 这怎么理解?

生:没有把驴放到该放的地方, 这驴就没有用了。

师:人如果这样, 恐怕结局也如此啊!那到底是谁导致了这个悲剧呢?

生:【齐声】好事者!

师:柳宗元不敢讽刺好事者, 好事者是谁啊?

生:是当时的皇帝。

师:那前面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解决了, 黔之驴的悲剧是因为好事者的无事生非, 能从好事者的角度概括一个词语给后世留下些教训, 来尝试一下。

师生:【齐声】载驴入黔!

师:一起记住这个悲剧故事的教训吧, 同学们长大以后可不能做这样的事啊!

从这节课的课堂反馈来看, 学生起先对文本的理解、对形象的认识都存在一些欠缺:女生范读中的回读与误断、男生所讲故事缺乏想像、认为驴很强大、对“庞然大物”一词的理解以及学生提出“老虎知道自己很强大”等课堂反馈, 都存在商榷, 按照一般人看来, 这些不完美的回答, 是公开课的瑕疵, 是公开课欠美伤美的败笔, 然而黄老师如获至宝———因为这些是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 是真实思维状态。正是基于学生现有发展区, 黄老师通过教学活动加以矫正、引导, 使学生认识有了发展。男生声情并茂的朗读, 除却良好的朗读基本功外, 从女生朗读失误中汲取教训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女生富有想像的故事, 正是建立在同学们认为前面一位男生讲故事中缺少想像……所有学生原认知中出现的不足, 都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修缮, 而这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体现。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 黄老师都是身处幕后, 把学生推向了前台,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我。尊重学生这一核心思想, 在黄老师的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 这正是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观的核心思想所在。

铅华洗尽呈素姿, “本色课堂”其最终目标是达到教学的高境界———扎实、朴实、厚实, 而这更需要教师底蕴深厚, 钻研教材, 从而能够“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黄厚江老师的教学真正达到了这一目标。

追求语文课堂中的本色评价 篇3

一、“ 好”声一片,泛滥成灾。

语文课堂上,为体现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许多教师便深深地爱上了课堂评价语言,有的甚至对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进行评价,还特意安排一定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专门的评价活动,过分追求评价的量和方式,这就将评价形式化、功利化。有人说:“表扬是最廉价、最有效的奖品。”我们在课堂教学发现,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提出评价以鼓励为主,出现了大量廉价的表扬,“好”声一片:“你真棒”、“不错”、“啪啪,你真棒!”、“读得好极了”……这些语言充斥耳膜,老师没有了批评权,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教师在课堂中更是不敢批评,不敢不表扬,好的夸张表扬,没有好也挖掘出好来进行表扬一番,温柔地哄,冠以“呵护童心”的高调,其实呵护是不哄骗,越是这样,越是让孩子从小就丧失了承受正确评价的能力。

二、 空而单调,廉价无味。

课堂中,教师面对学生的发言,不假思索,无所用心,或以含糊不清的“哦”“嗯”来回应学生的精彩发言,或如点将官一般,只会无目的地说“你说”“你说”,漠视学生的学习表现。

评价语言单调乏味,激励方式单一死板,对学生的正确回答不明确地指出究竟“好”在哪儿,“对”在哪儿,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课堂生成点,可老师却一笑而过,只是不知厌倦地做课堂上的裁判,廉价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让人感觉趣味索然。

“语文不是无情物”,课标中指出,我们的语文课堂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有的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尊重学生感悟”的内涵,以为“尊重感悟”就是尊重学生的一切想法,就是脱离文本空谈感受。于是面对学生的一些明显值得商榷的感受,也不敢提出批评和指正意见,明明是值得讨论的地方却称赞“对极了”,明明是信口开河,胡思乱想,却冠以“你真会想象”,怕戴了“棒杀”的高帽,长此以往势必对学生的认知形成误导。

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也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因此,当学生的发言出现问题时,善意的否定性评价也必不可少。为了有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我们觉得在课堂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评价要及时、准确

在孩子的思维模式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所以,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我们的评价一定要及时。课堂上,当学生鼓足勇气回答完问题时,他其实是在等待老师的评价。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答问及时给予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能为我们的教学赢得最佳时机。当学生答得很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时,他对那一方面的知识就会记忆深刻。可以说,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是对学生良好行为和教学知识的一次强化和巩固。而当学生答得不对时,及时评价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再思考能力,及时纠正。总之,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千万不要不置可否地让学生坐下,不给予任何评价和引导,这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混淆是非,同时觉得自己不被老师尊重。同时,我们的评价要越具体越好。一些泛泛的表扬“你真棒”、“真好”,只能暂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孩子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棒、棒在哪、好在哪。长期泛泛的表扬,还容易养成孩子骄傲的习惯,听不得半点儿批评。给学生及时、具体的评价,他们才清楚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才能够扬长避短,这样的评价也才能达到目的。如在表扬学生朗读课文好时,可以这样表扬:“她不仅勇敢,口齿还特别清楚,声音也响亮,读得非常地流畅,真不简单!我们能向她学习吗?”这样,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具体的学习榜样

二、评价要有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首先要欣赏其勇气,并善于捕捉其思维的火花,要善于、乐于表扬学生,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的机会。如:“你非常勇敢!”“你把别的同学说的记住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课堂中出错是难免的,见解也可能很稚嫩,但总有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地方。所以,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不是很理想,我们也要先表扬他的优点,再给予引导和建议。如:“你讲得很清楚,如果说得更简练一点儿,就好了!”“你读得很正确,如果能大声一点儿,那么大家都能听到你动听的声音了!”“虽然你说得不正确,但我还是佩服你的勇气!”……课堂上,我们还应使学生懂得评价和批评的艺术———先扬后抑。

三、评价要客观和公正

我们可以毫不掩饰地惊叹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创新思维,真诚地赞美学生的精彩发言,但一定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与知识。当学生答错时,教师应在呵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及时地、准确地、不含糊地、委婉地指出,并给予引导和建议。如:“你很勇敢,但老师不赞成你的看法!”“你读得正确、流利,但你忘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了!”“把课文内容都记住了,真不简单!如果能当成自己的话,把它说出来,那就是最好的复述!”……

四、评价要有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期待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对答如流。这样,我们教师便会觉得特别成功,也激情飞扬。但事实上,学生的答案,很多时候不是那么全面,更别说十分精彩。而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不顺畅时,我们切不可简单粗暴地打断或否定学生的回答,置学生的自尊与创新思维不顾,而应该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方面。如在上《爱之链》中在学到乔依帮老妇人修车后没有接受老妇人的钱时,我让学生换位讨论:如果你是乔依,不怕苦、不怕累的帮老妇人休车,还受了伤,你会接受老妇人的钱吗?“有不少孩子说:“如果我是乔依,我会接受她的钱,因为我修车修得这样辛苦,并且现在失业了很长时间,家中一贫如洗,妻子又快生了,有了这笔前,我可以暂时渡过难关。”对此,我是这样评价和引导的:“作为一般人,有这么多的困难,你愿意接受老妇人的钱,是可以理解的,无可厚非。可文中真正的乔依没什么没有接受这笔钱呢?他帮助老妇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孩子们接着找课文,发现乔依的帮帮助人当作了天经地义的事,他们从乔依的身上发现了真正的帮助人是不求回报的。 “真了不起!”在教师的夸奖声中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一脸的自信。此时给予学生的引导,事实上是在点化学生的稚嫩见解,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这种真实有效的评价,让学生与学生的智慧相互碰撞、相互启发,课堂内一片生机勃勃。

整个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促使学生的心理常常处于一种“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状态。

总之,在课堂上的评价中,我们不仅要纠正学生遣词造句中的错误,语法上的不当,还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欣赏能力,更要鼓励他们发表独特的、个性化的认识。这样的评价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自信的心理、平等的意识,真正学有所得,对教者来说也能提升语文课堂师生对话的内涵价值。中肯,公正,受用,整堂课,批评与表扬同行,肯定与提醒相伴,评价语言虽短小,但句句精辟,这才是孩子们需要的的本色评价,这也是课堂的呼唤!

如何还语文课堂本色 篇4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争论多年的问题,也是一个引起所有语文老师足够重视的问题。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其中有43%的老师持“工具性”的观点,25%的老师持“人文性”的观点,还有32%的老师持二者结合的观点。在持二者结合的观点中只有13%的老师深入思考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大部分老师对自己的观点只有着模糊的认识,到底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什么是语文的人文性?二者究竟是怎样结合的?语文课程的特点又是怎样落实到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的?他们并没有做过深入的思考。

关于语文的工具性,86和90版的大纲上的表述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新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表述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是把语文当作“工具”来使用。在阅读教学中,把“语文”仅仅当作“语言”,过分注重语言的训练,即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内容的把握,一篇文章常被解剖得面目全非。我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重点是根据一般悼词的特点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把握文章的写作内容,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一篇结构严谨、情感深沉悲痛的经典悼词被异化成了一堂简单的文章结构思路分析训练课。一篇文质兼美的《谏太宗十思疏》,有些老师也仅仅围绕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文章的翻译来组织教学。而在写作教学中,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写法指导和训练后,再抛给学生一个文题,就让学生着手写作,而忽略了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思考和提炼。其实,这些课堂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都不错,但是把“工具”使用得过于实在,过于枯燥了,语文课就失去本该声情并茂、多姿多彩的本色。语文课在完成对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应该有适当的“高位”追求。当然,更有甚者,用大量的练习题代替对文本的阅读、感悟和思考,简单地把语文扭曲为考试的工具。这绝对是语文教学中误人子弟的大错误,是万万要不得的。

喜欢走“人文性”路线的老师,又把语文等同为“文学”“文化”,把文化启蒙、情感熏陶、趣味培养、人格完善当作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有的老师就把了解美国黑人历史,以及他们反抗悲惨命运争取自由民主生活的过程,学习马丁?路德?金的贡献及其为梦想敢于斗争,甚至献出生命的精神作为教学重点,拓展部分还让学生大谈自己的梦想和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忽略了本课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学习本文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的语言艺术。教学杨绛的《老王》时,又在关注我们身边的老王,批判现在社会道德缺失上大做文章,远远背离了这篇散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这样的语文课被拔高了,也被架空了。新的课程标准里是规定了语文在文化传承、情感熏陶、趣味培养、人格完善等人文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并不等于要求老师把每节课、每篇文章的学习都要设置一个人文教育的目标,或者干脆把语文课上成人文教育课。

还有持二者统一观点的老师,在设置教学三维目标以及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的做法,就是对语文性质的错误解读。他们认为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叠加,在备课的时候,在备课本上做了明确的划分,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又采用一个一个去完成三维目标的方式。其实,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具体体现。三维目标的关系不是截然分开的,是互相融合的关系。

以上做法都造成了语文课教学的严重“错位”,都与语文课程改革的目的完全背道而驰,严重背离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

那么,语文的课程性质到底该如何定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该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黄厚江老师在《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里做了比较明确而又科学的表述:“语文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这样的概括包括了‘学习’、‘工作’和‘交际’,涵盖了人们一直放心不下的‘人文’。”这样的表述,不仅摆脱了“工具”和“文化”都难以表述的两难,而且更准确地揭示了语文的学科性质。

唯有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树立正确的语文课程观,才不会使语文教学“错位”,才不会背离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才能还语文课堂教学本色。

关于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本色 篇5

一、抓住文本,方显本色

我们都知道课文是范例,而小语是最基础的学科,不抓好教材文本这个例子,又怎能让学生举一反三,为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呢?语文课堂就要紧扣文本这个重点,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充分的识、写、读、背的时间,让学生理解、掌握、积累和运用字、词、句、段等最基础的语文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然而,当下语文课仍有不少教师是脱离文本的教学,偏离主题,漫无边际的拓展,形成了许多非语文的东西。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无知即无能,没有知识就没有创造。我们过去所否定的是烦琐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不应完全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说明部分的分析还是必要的。比如说,面对文章整体要找一个切入点,当然要分析;在具体形象的描绘后,或在情感活动的熏陶后,教师以简明的语言,对文章某部分进行分析、讲解、提炼、归纳,做出小结,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当然要分析;对段意的归纳,对中心思想的体会,都离不开必要的分析。

再者,由于语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因此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去感悟、体会、揣摩、体验。有位教师在教学《轮椅上的霍金》时,对课文内容匆匆一读而过,让学生大致说说霍金哪些地方很感人,然后补充介绍霍金的其它事迹,再让学生介绍其他科学家的故事,最后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课脱离了文本,上成了品德课。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贴近文本适度拓展,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薛法根老师教学《祖父的园子》时,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在指导学生读懂文章写什么之后,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借鉴课文“想怎么就怎么”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学生放飞想象,把情感融入语言,写出了许多精彩的语段,取得了极好的表达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抓住了语文的“本”,体现了语文的“色”。

二、重视读书,尽现本色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读,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关注,这不仅仅因为读是学习语文的有益方法,更因为读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对话”的主体是学生,读书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应该占有课堂教学的主要板块。新课程标准中就阅读还要求我们做到这样几点:一是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尝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二是重视默读,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三是对部分诗文还应该做到诵读。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读书的训练。既要通过阅读培植自我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要在阅读实践中体验语文情感,丰富语文积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备“读”时,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做到:

1.有明确的目标。读书的方法很多,什么时候该用哪种,教师应给予引导。

要训练学生在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受到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即“初读感知——精读领悟——品读玩味——诵读积累”。

2.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读书时间。一般情况下,时间和效率是成正比的,阅读教学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读书时间的多少,所以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切忌“走过场”。

三、加强听说,突显本色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间处在听的状态。会听的人也是会学习的人。学会倾听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品质。所以,语文课堂应该加强“听”的训练。一方面,既要倾听教师的课堂讲解,又要倾听同学的课堂发言;另一方面,既要听得到,听清楚,听完整,又要听得懂,听出重点,听出实质。同样,乐于倾听,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这不仅是良好学习习惯的体现,更是语文学习的必须。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安排听力的训练很有必要。如:生字词的听写,课文内容的听写,听记作文的训练等等。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做法值得提倡,每每课始,薛老师总会读一两段与文章关联密切的语段,读完之后他必会提一到两个问题。不仅如此,薛老师的词语听写也“别具一格”,他坚持听写时只读一遍,且速度较快。这样学生的听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提高。

说的训练应该是自始至终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的。说是言语的表达,它不仅是语文实践运用能力的再现,而且借助说的实践可以熏陶情感,享受乐趣,形成价值观念。“敢于表达,表达有条有理”,这既要求学生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大胆、自信、乐观,又要求学生在口头表达时做到认真、清楚、得当。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敢说的氛围。可以采用小组发言竞赛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发言;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然、大胆地说出心中的话;教师还应打消学生的顾虑,用“说错了没关系,参与就很了不起”“举手是积极勇敢的表现”等语言激励学生。

2.营造练说的机会。可以采用晨间新闻直播、课前2分钟演讲、每堂课上每人至少发言一次的惯例、根据文本设计练说环节等方法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3.教给练说的方法。我们要抓好每一堂语文课,要求把话说完整;要学会用几句话阐述自己的某个想法或观点;课上,教师要适时地传授口语交际的方法并在训练中不断强化。

四、引导精思,更现本色

古人强调:“熟读精思,虚心涵咏,切己体察”,指出“学而不思则罔”。语文学习离不开感悟,这个“悟”就是一种思考。《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笔者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着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的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为此,课堂上应该注意:

1.提出的问题要值得思考。当我们的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小手如林未必是件好事,也许问题太简单。反之没人举手发言也是有问题的。因此,所提出的问题要精心筛选,答案不能一伸手就摘到,也不能高不可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首先,创设的问题要紧扣内容。任何问题的提出和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有针对性地设置。其次,创设的问题要新颖。“求新求异是所有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共同特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新颖,能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问题。再次,问题的提出要注意难易适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因材施教”。

2.要让学生“潜心涵泳”。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策略,就是学生自己去体味、去琢磨,是真正的感悟。例如,《草船借箭》中有一句话: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我们就回去。”如果不加潜心涵泳,学生是很难对诸葛亮的“笑”有所感悟的。而事实上正是诸葛亮的这一“笑”,才是本文最传神的地方。通过对诸葛亮“笑”的潜心涵泳,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自己的神机妙算。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在学生的全心玩味、专心咀嚼下,竟然开掘了如此生动而丰富的内涵和意蕴。

3.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我们在听课时常会看到有些教师一个问题刚提出来就要求学生回答,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还谈什么思维训练,并且每个学生理解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对全体学生,不要为了赶所谓的进度,完成所谓的教学流程而搞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必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追求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篇6

———追求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要想让课堂教学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首先有效性课堂教学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备课时,预先设计有效性课堂提问,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握住课堂瞬间评价,以富有人性化的语言,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另外课堂上,教师还应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体态、表情细微变化,就能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

【关键词】细节提问人性化语言

有效教学是相对于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而言的,有效教学主要关心教学活动中怎样促成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语文教学与其它教学形式相比,创新的需要更迫切,空间也更大。研究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对改变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效的状况,更好地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如何培养有效的教师

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线教师,担负着巨大而神圣的使命。所有的教师都会对他们所教的学生学习、生活产生一些影响,而某些教师会持续地产生更大和更积极的影响,他们似乎与学生相处更融洽,在教授知识方面更成功。这种教师称之为“有效的”教师。有效的教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有效教学也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时代在不断地前进,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我们的思想要更新,方法要探讨,修养要锤炼。

多数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敬业、爱生、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教师来教。回想一下,我们的教学生活是课堂,师生的合作教学的阵地是课堂。如果我们的课堂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回味无穷、流连忘返,那我们的教学就是低效的。

要成为有效教师,就必须培养有效教师所应该具有的特征或质量,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表现出这些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意识到教师的教只有通过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才会起作用,认识到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鼓励教师灵活教学,展现教学机智,实现有效教学。

1、高涨的教学热情

教师对教学拥有饱满的热情,能使学习充满乐趣。教师对教学的热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感染他人,使课堂充满活力,有助于建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合作氛围;会让学生充满自信;会帮助学生持之以恒地完成任务,他们讲课时全身心投入,抑扬顿挫的语调极富表现力,饱满的激情感染着每个学生。

2、丰富的知识储备

正如陶行知所说:“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需密切关注自己专业的发展。不论是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还是有着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请跟上您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教师只有通晓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才能选择、计划并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掌握专业知识,教师讲课才能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教材,才对“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才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自己比较清楚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回到正道上,才可能较自然地拓展教学资源。只有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教师才可能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学,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做一个学生所喜欢、家长所期望、自己所满意的人民教师。

3、积极的职业心态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师是社会的人,教师工作是崇高的,也是艰辛的。我们面对的是频繁变动的教材、没完没了的考试、外面世界的诱惑、内部环境的压力等等,常常使我们身心俱惫,也势必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解决这一心理问题,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更需要教师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从小事、从细微做起,从源头和本质上有效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二、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

当前有的学校正在实施的“导-学-练”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专家的论证与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切身实践,我认为“导-学-练”教学模式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首选。

1、有效教学的落实重在“导”

中学语文教学重在“导”,体现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导学提纲的编写,并对学生的作答和评价进行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学,完成导学提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和学生大胆评价问题,重视知识的延伸和研

究性学习。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一般不重视学生的导学。如果有导学,导学的题目也是“思考与练习”题,往往是缺乏系统,学生难以操作,客观上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导学实际上并没有落实。因而,尽管提倡课堂教学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但因学生对教材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也只能是当一名 “看客”。

“导学”的改革实验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教学中的弊端,具体地说,就是授课前教师编写导学提纲,提供一定的自学思路,创造自学条件;教学中可面向全体的示范朗读、示范评点,以致于举其一让学生反其三,让学生各竭其才,同一问题因人作答,循循善诱等。课堂上学生解答问题,并由学生作出评价,然后由学生进行总结,完成导学提纲。

2、知识的内化过程重在“学”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放手让他们根据导学提纲上的题目自由地学。运用“导学、自学、讨论、交流、反馈”的课堂教学流程,让学生知道五个环节,还要知道这五个环节各自的作用是什么,是怎么样的关系,在每个环节里应该怎么做,并逐步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先独立思考,求之不得,再向教师举手示意,待教师到跟前个别辅导,不要问前后左右的同学,以免干扰别人自学。要让每个学生都知道动笔墨读书的好处与做法,以便自觉去做。会运用自学方法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效果自然逐步好起来。

教材本身承担了一部分辅导学生自学的任务,导学提纲的设计便成为“静态辅导”。例如动笔读书的方法和示范,词语音项义项的选择,理解课文语言、内容和写法的步骤等,课本用不同形式将其编入,学生在读课文时就有兴趣地方便地接受指令和辅导。教师面向全班的指导和面向个别学生的辅导,要受教材的制约,教材已做了的,教师一般就不必重讲。不过教材中的教法只体现共性,把握大局。而教师运用的教法除了发挥教材中的教法作用,还要针对本班特点,具有个性,创造性地因势利导发挥细节作用。例如个别辅导中的无声指点,就很有启发性,对敏捷而不踏实的学生很能起到纠正知识或方法的错误,又端正学习态度的作用。教师用的教法和教材里的教法互相依附而存在。这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呢?普遍存在的好处是节省学生的时间,便于自学,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提高自学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

3、教学质量的提高重在“练”

“练”,就是学生要求完成导学提纲上的练习,接受各种课文能力的训练,“练”一般来说是与讨论交流同步进行的。在语文教学中,“讨论交流”也是练的一种形式。此外,“每节课练的内容以及方式方法在课本上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调整,但不能脱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实施“练”这一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和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反复强调“练”的方法和过程,教会学生如何讨论和交流练习。

2、凡要求学生练的,教师要先行一步,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例如要求学生用规定的时间速读一篇课文之后即作填空练习,教师就要先试一下,以确定答案,了解所需时间,掌握难易程度。

3、在练的过程中要先扶后放,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的基本功。

4、发挥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学习定势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生发生定势作用,从而使学习活动有一定的方向性。它的积极作用是能在条件不变时迅速解决问题,表现为知识与能力的正迁移。它的消极作用是当条件变化时,容易发生错学,会固执地用旧方法解决新问题,而不尝试用其他方法。要用比较法提醒学生注意,克服思维活动的惰性和刻板性,培养其创造性和灵活性。

5、课堂上要保证学生练的持续性和时间的完整性。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不要因个别事例打断全班的练习、讨论和交流。

6、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且具体辅导,例如对敏捷的而不踏实的学生,不让其停留在会做上,要求防止出现细微差误;对敏捷而又踏实的学生,要求高质量高速度完成练的任务,把节约下来的时间有效地利用复习旧知识或学习新知识,不让快车等慢车,全班齐步走。对踏实而不敏捷的学生,要求在会做的基础上努力提高速度;对不敏捷又不踏实的学生,要求注意力集中,多思,乐于和同学交流。

三、实施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

1、风趣和幽默

为给学生建立一个持续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的热心和幽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样的课堂关系是积极向上的。幽默不仅抵消紧张,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自信与安全感,促进信任,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课堂上,当教师不自觉出了错误时,不要掩盖,轻松自然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心向学生学习,会更加融洽师生关系。对课上的突发事件,教师机智地幽默一下,会活跃课堂气氛,更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讲课中,教师也可有意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将内容与幽默巧妙地结合起来,会使这节课教得更有效。2、适应性和灵活性

教师有效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拥有更多有效学习时间。教师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每天的教学事务,如收集学生的作业,分发学习数据,布置任务,检查任务,交流班级信息等,并形成班级惯例,形成有活力的教学。成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他们不是站在某一固定的地方,而是活跃于教室每一个角落。他们积极参加学生的各类活动。同时,有效的教师会冷静灵活地处理课堂上的变化,他们会通过学生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读取”课堂正在发生的事情,学生的理解和激励程度,课堂环境的变化,教学中的问题,并在几秒钟时间内确定帮助自己达到既定目标的替代方法,选择一种实施。如学生不能正确或自信地回答问题时,教师会据情况进行补充:提供正确答案,深入探究,重新引导或重新表述。能够意识到需要变化并相应作出调整。

打造阳光课堂,彰显语文本色 篇7

1.故事导入 ,激发兴趣

“导”就是引导 ,“入”就是进入新课学习。导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也是新课教学的先导。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发散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是文本与学生充分互动的桥梁,对语文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用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故事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迅速安静下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故事氛围中学习知识,不断陶冶学生的性情,打开学生想象思维的闸门, 唤起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欲望, 体会语文的魅力,真正达到“如鱼得水,俊鸟高飞”的教学境界。例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新课伊始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学生一听说讲故事,异口同声地回答:“爱听! ”我接着讲了一个神话故事, 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我国的广西桂林到处名山大川,景色宜人,这是大自然赐予桂林的千古杰作,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桂林的父子岩景色优美,其中还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有一对姓龙的父子,造船手艺特别精湛,他们父子俩造的船不但能装很多货物,而且在大海里行驶的速度极快,人们都请他们父子俩给造船。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地的一个有钱人万员外看中了父子俩的造船手艺,逼迫父子俩为他造一艘特别大的船,用来抢夺老百姓的财物,再给皇帝上供。龙家父子心想:要是为万员外造好了船,老百姓可就遭殃了。万员外抢夺百姓的财物就会用大船全部装走,老百姓岂不是要遭了大罪了吗? 龙家父子就悄悄地来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偷偷地藏到了一个岩洞里,后来因为躲避万员外的搜捕,没有粮食吃,父子俩被活活地饿死在岩洞里,父子岩也因此而得名。学生们,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父子岩吧,再欣赏一下桂林山水的美景吧。”故事导入是学生阅读思维发散的催化剂,让学生怦然心动,快速学习新课,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打造阳光课堂。

2.巧 用媒体 ,点燃激情

多媒体使形、声、光、色、动、静融为一体,打破时空的限制,把文本内容以生活的形式展现在小学生面前,点燃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比较枯燥的文字变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展示板, 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玩中学语文,在玩中享乐生活。课堂的一个个灵动点在闪耀,学生智慧顿生,课堂流光溢彩,气氛活跃。例如:我在教学语文S版《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观察小蝌蚪的成长经过 ,利用FLASH动画演示小蝌蚪长成小青蛙的过程。大屏幕上的动画栩栩如生,把学生带进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在学生了解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经过后,我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鼓励学生想台词,让学生佩戴小蝌蚪、小乌龟、鲤鱼和小青蛙头饰进行表演。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争先恐后地抢角色,认真地演好自己的角色。表演中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甚至只是演跑龙套,都在竭尽全力地展示文本内容,把小蝌蚪、鲤鱼和小乌龟及青蛙演得活灵活现。表演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高效互动 ,回归文本

小学语文课堂高效互动是师生对某个问题的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形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不懂的问题。问题是学生课堂“互动”的前提,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问题,采用多种形式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动手实验,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境界。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小组,组长分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发挥团队精神,让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悦。如:我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课前给学生布置实验,试一试:乌鸦会用什么办法喝到水? 课上,让学生演示实验,然后小组展开讨论:你们组认为哪种方法最合理,乌鸦能喝到水,然后汇报。一组一个学生说:“我们组通过实验认为,即使乌鸦在瓶子里放了许多小石子, 也是有可能喝不到水的。”他的话音一落,其他组的学生哈哈大笑。那位学生说:“我们已经实验了,如果瓶子里的水少于整个瓶子的三分之二,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乌鸦也喝不到水。”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教师请一组学生再次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果真和这个学生说的一样。教师表扬了一组的学生,学生给一组学生热烈的掌声进行鼓励。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个性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张扬,不断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追求“原生态”的语文课堂 篇8

最早认识“原生态”是在“青歌会”上,一曲曲无伴奏的歌声中散发出来原始生命的冲动和率真,自然清新的浓厚生活气息,让人感觉呼吸都更加顺畅自由。“原生态”,应该是指生命最本质的最原始的状态,语文教学课堂就应是充满这样率性质朴的“原生态”。

一、真情流露,拒绝一潭死水

语文课如果一味单纯地教字词句篇,枯燥地讲解和机械地训练,师生游离于文本情感之外,把本来生动感人的文本,讲得形散神离,枯燥无味。这样的教学,人物的音容笑貌不见了,景物的情感淡漠了,学生失去了对情感的体会。这样的课堂,就如同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后果。

通过激情朗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以此来打动他们,调动他们释放自己。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好的朗读有怡情的作用,朗诵本身就是对文章的一种解析,可以通过声音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诱发学生的情感,具有培养审美感和语言感知的作用。

二、自主学习,拒绝一家之言

在原生态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以最大能力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害怕学生牵着教师的鼻子走,给教学以独立思维的自由,给课堂以生成的自由。而学生自主地去思维,自觉地去探索、主动地去发现、大胆地去怀疑,说自己内心想说的话,实现真正的师生交流对话,感受心灵自由所带来的愉悦。我在教人教版第六册课文《春蚕》时,在充分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之后,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

师:母亲养蚕是多么辛苦,我们怎能不为之感动呢?

生:老师,既然养蚕那么辛苦,为什么母亲还要养蚕呢?她完全可以做其它的事来赚钱。

[这个问题显然在备课意料之外。学生们都显得有些兴奋。]

师: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不养蚕,母亲还能做什么事呢?

生1:母亲可以帮别人看孩子。

生2:可以开个小店,做做小买卖。

生3:自己做老板。(学生哄堂大笑)

师:刚才同学们为母亲谋了不少条生路。 那么,干这些事母亲具体又需要做些什么呢?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

生1:其实,做保姆很烦的。又要抱,又要哄,还要洗尿布。如果孩子有什么意外,母亲可能还要变成被告。

生2:从母亲养蚕中我们体会到她是个细心、任劳任怨的人,不管她做什么事,都会非常认真、负责地去做,不会偷懒的。

生3:做任何一件事,要做好它,都必须要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的确是这样,世上没有轻而易举得到的财富,必须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去获得。

课堂是动态的,再智慧的老师也无法“算计”出课堂上学生会突然冒出些什么奇怪的问题。在原生态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特别珍视的是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特别看重的是学生所经历的研究、探索问题的过程以及这种敏于发现的能力,抓住了一个“意外”巧妙地创设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简单朴实,拒绝一味花哨

我们的语文课堂曾一味地追求标新立异,走了不少弯路。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同事给了我一个课件,像一部动画片的flash,狼会说话,羊会喝水,又把整篇课文都做在课件里,也就是说,学生根本不用把书打开,就能上完这节课。我决定放弃,只带了两个小磁铁和教科书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寥寥两笔画了一条小溪,让孩子在“小溪”上放两个磁铁标注狼和羊的位置,以此来理解“上游”和“下游”;“找碴儿”的理解则让孩子故意挑挑同学的毛病,当一个孩子回答:“你这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吗?”我知道孩子们已经理解了。整堂课,带着孩子翻开书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用的都是最朴素的手段,却收到了很实在的效果。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听说读写的认真落实,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才能真正上出原汁原味,朴素本真的“原生态”语文课。

四、张扬个性,拒绝千人一面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是17世纪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一语道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原生态”的语文课堂上,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不同于作者、不同于教师的看法,允许学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在教学之中,教师除了要有激发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热情,更要中肯评价不同的见解,因势利导,让学生拓宽、挖深自己的认识,从而使他们的个性思维得以释放。

案例片段:《三袋麦子》

师:看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的做法?为什么?

生1:我最喜欢小猴,因为他很聪明,又有耐心,不但自己可以吃到麦子,还能送给别人呢。

生2:我喜欢小猪,他的手真巧,能做出各种食品。

生3:小牛挺节省的,妈妈平时让我零用钱要省着花,我觉得小牛的做法有道理。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我们语文教师坚定一个信念:张扬个性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它反映了教育创新的要求,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上一篇:基层卫生所医生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6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