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目的

2024-05-15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目的(精选9篇)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目的 篇1

幼儿安全的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第十六条也规定:“应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这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必须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当前世界上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现在家庭教育已被人们所关注,家长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位老师,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在与的相互生活中,家长的各种行为都会无形中影响到幼儿的各方面的发展。近些年,家园共育受到了幼儿园的普遍重视,大家在开展各种丰富的家园共育活动的同时也在不断打探索和尝试新的家园共育途径。那家园如何共育,为孩子支撑起安全的防护伞呢?

一、明确开展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与家庭只有紧密配合,教育一致,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幼儿园只有在做好安全工作的同时,推进家园合作。才能让孩子能远离危险,健康成长。

目前,相当多的幼儿安全隐患存在于家庭之中,而最大的隐患在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和家长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孩子鞋带松开了,如果自己不会系,为了避免危险,家长多选择给孩子买不用系带的鞋,而不是教会孩子系鞋带,自己去避免危险不发生,折射出家长对于幼儿安全教育的误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过分细致的保护只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只有积极的保护——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使幼儿避免伤害,因此,做好家长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全力是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关键。

二、积极开展幼儿园安全的家长培训

据调查,绝大多数家长期望自己也能获得有关安全防范与安全知识的培训与指导,尤其是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运动安全等方面,家长以为目前孩子最需要接受的安全教育为: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运动安全、与同伴玩耍时的安全、游戏活动的安全、防走失等等.通过家长的需求,开展了数次家长安全防范与安全知识专题讲应,同时,可发挥家长的职业优势,例如,邀请交通警察、营养专家、中小学体育教师、医生等职业的幼儿家长做专题讲座,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今后的成长。而幼儿安全的问题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使家长面临“生子容易,教子难”的困惑。通过幼儿安全家长培训班的学习,其目的是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幼儿安全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合理、系统的家庭教育对子女一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家庭教育存在一种弊端:父母总是习惯于担负幼儿安全的责任,而孩子本身很少关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如果孩子不能区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那父母、教师再严密的保护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我们再细心也无法预见到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所以安全教育中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我们要让孩子掌握一些关于安全的基础信息,让他们知道遇到突发事件时候该怎么做,还要让孩子掌握一些简单的安全技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让孩子自己承担起安全的责任。

为了孩子的幼儿园的安全,家长要教育孩子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如小剪刀等;在运动和游戏时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在没有成人看护时,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要告诉幼儿不爬树、爬墙、爬窗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推门时要推门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门缝里;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不推挤;不轻信陌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等等。在家中,要告诉幼儿,当他独自在家,有陌生人叫门时,不随便开门;不随意开启家中电器,特别是电熨斗、电取暖器等;不玩弄电线与插座;不独自玩烟花爆竹;不逗弄蛇、蜈蚣、蝎子、黄蜂、毛毛虫、狗等动物;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底下等等。

三、构建平等的幼儿安全教育组织网络

以往一般都以为安全管理是园方的事,园长怎么说,我们怎么做,因而园长是决定一切的重要领导。平等式幼儿安全领导组织把园长、家长委员会代表摆到同一地位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同时又各自独立,拥有独立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合成一体的平等关系。

幼儿园有效地吸引家长主动关心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不断改进,同时也可促使更多家长成为称职的“教师”为孩子营造安全成长的空间,家长共同开展亲子安全教育可以从以下五大活动入手。

1.宣传性活动:充分调动和利用新闻媒体的 作用,大力宣传和普及安全知识,开展安全画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

2.服务性活动:以幼儿园,家庭资源共享为目的,相互提供服务的活动,如,经验交流,安全教育联系栏等。

3.演练性活动:通过实地演练或模拟情景演练,让教师.幼儿.家长掌握有关安全防护知识,并积极进行自我保护为目的的活动,如消防演习.地震演习.诱拐演习等。

4.观摩性活动,如实地参观.安全教育开放日等活动。5.渗透性活动,如环境创设.一日生活.教育活动等。

我们相信,家长对关心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都热心开展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只要我们工作到位、组织落实、管理得力,幼儿的安全就会达到很好的保障。

四、幼儿安全家长培训中应注意的事项

1.要注意家长工作关键期。开学头两周是家长工作的关键期,特别是新生家长,由于尚未与幼儿园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所以不放心孩子,教师除认真细致周到地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外,还要不厌其烦地多找时间用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广泛的沟通。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定时摄制一些幼儿在园活动的录像,在家长来园接孩子的时候播放,以事实让家长放心。

2.要注意避免偏爱孩子。孩子正处在成长阶段,每个孩子都有爱的需要。孩子对教师的爱是很敏感的。让每个孩子都知道老师是真心关爱他们的。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教师要能生动地描述出其孩子在幼儿园某一环节的可爱表现,家长会从你的言谈中自然感受到你对他孩子的关爱。孩子在园生病、碰伤一定要及时告知家长,尤其是孩子在园发生事故,教师在及时处理的同时,更应争取在第一时间里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征求处理意见、说明事情经过,表示自己的歉意、主动承担应该担当的责任。连续三天不来园的幼儿,教师一定要主动联系了解情况,表示关注。

3.要注意家园联系的各种形式实效。书面交流是最能了解家长心意的一种有效方法。因为书写药费时,家长一般都拣要紧的写,字里行间,老师就应该看明白家长的意图。在个别交流中,家长不经意间的问话或建议中,就会流露出对教师的要求或意见。教师要重视家长这些轻描淡写的话语,要善于从中捕捉家长意见和要求,认真处理相关事宜并及时作出反馈,从而会为以后的家长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事实证明,只要对幼儿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认真做好每一项安全工作,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事事想的周全些就不会或极少出现损伤现象。任何一种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经过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调整过程。虽然他们积极参与培训班,热情投入家长辨析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主动配合幼儿安全工作,但有时苦于没有更好的知识支撑和理论的说明,如何拓展幼儿培训班的指导模式?如何提升家长的整体素质仍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目的 篇2

家园共育, 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 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抑或是幼儿园单方面地进行教育工作。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学前教育的日益重视,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家园共育对于幼儿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目前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都非常重视家园共育, 我国的政策法规也积极提倡家园合作。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1) 幼儿园或家庭对家园共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目前, 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仍不完善, 而且与小学教育等存在明显的差异, 有其自身所特有的性质, 所以即使现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但幼儿园的家园共育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

(2) 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的观念存在分歧或误区。幼儿园教师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学前教育方面的权威, 所以会要求家长配合自己的活动, 很少听取家长的意见, 从而使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处于被动地位。对于某些高学历的家长来说, 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育儿观念, 所以可能会与幼儿园的教师在家园共育中存在观念的分歧, 如果不及时进行沟通, 必定会影响家园共育的效果。而对于某些低学历的家长来说, 他们觉得自己的学历不高, 所以会一味吸收幼儿园教师的育儿观念, 不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在家园共育中可能会完全成为教师观念的执行者, 缺乏育儿理念与实践的创新。

(3) 家园共育的活动过于单一或未落实到位。目前幼儿园中家园共育的活动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召开幼儿家长会, 根据家庭教育需求以及幼儿园教育需要, 幼儿园教师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 争取家园配合, 使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2) 举行亲子活动, 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活动, 亲密家园关系; (3) 利用园报和网站实现家园互动, 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给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幼儿教育、保育知识的学习材料。所以不论是幼儿, 家长还是教师都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三、促进家园共育的策略

(1) 提高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 培养家长家园共育的意识。对于目前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视度不够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幼儿教师的素质问题, 只有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 使幼儿教师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其次, 幼儿园需要向家长传递家园共育的理念, 使其认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积极性。

(2) 幼儿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交流。不管教师与家长的育儿观念存在多大的分歧, 但是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 即通过双方的合作, 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 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 改变家长在家园共育中所处的被动地位, 寻求家园共育的最佳形式。而家长也需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活动, 并为教师的活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3) 丰富家园共育的活动形式, 将活动落到实处。家园共育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 除了开展家长会、举行亲子活动和利用园报、网站等, 还可以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开展家长—教师岗位一日体验活动、做好家访和家长问卷调查工作以及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活动形式, 最主要的是将活动落到实处, 教师应该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与家长进行家园共育合作, 而家长则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活动。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可以确信家园共育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不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应该重视家园共育, 合作促进幼儿园的家园共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 篇3

关键词:家园共育;沟通渠道;优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24-01

家园共育已是幼教发展的主流趋势,从幼儿品德形成和个性发展的角度看,学前期是儿童个性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初步发展和形成的时期。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儿童品德和个性形成的两个重要环境和教育因素。家长应具有的技能和理念、教师的组织探索策略、家园合作的模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探索和研究,以下是我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建立共育资源数据库,掌握信息

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家庭,从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家和园就开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效的调查能帮助幼儿园了解家长的需求,同时也让幼儿园对家长和其背后的各种资源有了较为整体的认识,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做好了实质准备,我园对幼儿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幼儿情况调查:主要应用于新入园的幼儿,通过调查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个性爱好等,从而让教师对每位孩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尽快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资源调查:切实了解家长的个人背景,生活习惯、教育观念、育儿经验、存在困惑等,充分挖掘本园家长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从而形成庞大的综合资源库,为教育所用。专题实施调查:在家园共育实践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专题实施调查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活动的效果、家长的感受、孩子的反应等,从而及时作出调整,优化活动。

二、丰富家园沟通渠道,催化效应

家园积极沟通、统一思想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平等、互相尊重的家园关系强调了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在赢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家庭蕴藏的教育资源,能有效提高家园同步教育的实效,真正实现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园互动:

1、家长学校——让管理更民主

为凸显民主管理的理念,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我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主要由各班推荐2—3名关心班级、热心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代表组成。每学期由园长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同时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定期进行有关保健知识、育儿经验等内容的家长学校活动等。由此让家长清楚了解幼儿园各方面的情况,实现民主管理和家园共育。

2、访谈交流——让沟通零距离

每天晨间接待、离园时间都是交换意见的极好时机。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们可以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表现,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等。特别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通过这样第一时间的交流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减少了很多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误会和分歧。

三、优化家园共育活动,提升实效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有效的家园互动,能很好的形成教育合力,催化幼儿的健康成长:

1、半日开放——生活分享

为了让家长近距离地感受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同时促进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家庭和幼儿园能够共同携手,我园做到每月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每到月末,各班教师就会邀请家长来园,通过教师教学展示,幼儿成果汇报等方式,互动交流,毫无保留地向家长展示每个月中每位孩子的成长变化,共同体味他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2、亲子同乐——情感分享

对幼儿园来说,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我们围绕春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我国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利用周边社区、户外环境等资源,开展亲子踏青、采摘活动。通过这些“体验式亲子活动”,一方面让家长在活动中继续接受培训,提高家教素养和技能,另一方面让家长们通过参与幼儿园活动,增加感性认识,从而给予更积极、默契的配合。

幼儿家园共育栏 篇4

春秋换季要注意的问题

近来我班的一些宝宝因为季节的关系多少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有经验的爸爸妈妈知道进入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加上气候干燥,这样的季节一不小心宝宝就很容易感冒和喉咙不适,因此幼儿的衣食住行都需要家长多加注意。1.衣:由于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2.食:多让幼儿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A、C多的食物,它们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帮助。在秋季,大蒜、萝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儿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儿不喜欢吃,但家长可以通过改变食用方法让幼儿食用,比如在做菜时增加蒜末的添加,平时给幼儿煮点萝卜水、生姜水等。对于常在秋季咳嗽的幼儿,家长可以多炖些冰糖生梨水给幼儿吃。秋季也是吃蟹的季节,蟹属寒性,儿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另外,是药三分毒,不要把服药作为预防幼儿生病的途径。

3.住: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4.行: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5.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

6.早睡早起,经常做散步,慢跑等运动。7.少吃油腻生冷食品。

8.多吃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9.多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安全防范不可少家园一致很重要

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仅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幼儿在个人能力上有了很大发展,好奇心增强,对世界的了解和探索更加深入,但是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往往相对落后,特别是在面对新奇的环境时,控制力非常差,不易预见后果,容易上当受骗,产生不良后果。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坚持教孩子自我防范的方法,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情时,能正确判断并加以应对,则可以减少或者减轻不必要的伤害。

家庭注重安全教育,养成安全防范习惯

在家中,父母要教育幼儿从各种生活细节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玩具不满地乱扔,玩好后要放回原处,避免走路绊倒摔跤;不在狭窄空间猛跑打闹,避免因碰到桌角和玻璃制品造成伤害;不到高处取物,不要因好奇而爬上爬下取东西,以防跌伤事故的发生;不玩尖利可能伤人的物品,平时不玩家里的电源插座、燃气和水,发现有安全隐患时要及时告知成人处理。如水烧开了,要提醒父母灌水、关闭燃气阀门等。

幼儿一个人在家时,要预防各种诱拐。比如:“叮咚叮咚”,门铃响了,独自在家的红红拿起了门禁电话,电话里传来快递员的声音,让红红开门。红红机警地说:“妈妈在厕所不方便,您放在传达室,等会我们去拿。”快递叔叔说:“您得签收吧?”红红说:“还是放在传达室吧。”父母要教育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如果门铃响了最好安静下来不作声,来访的人以为没有人,有事就会改时再来;既使是看起来认识的保安、洗衣店工作人员、邻居,在没有父母长辈在家时,也不得开门。

安全乘坐车辆,预防各种意外伤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坐车时,家长要教育孩子系好安全带,坐在固定的安全座椅上,不把手、头伸出窗外,不在车内乱动各种按钮、开关,不得乱翻乱爬。车辆在行进过程中,车门、车窗不得随意打开,不把垃圾扔到窗外等。

如何让孩子学会知冷知热自主穿衣

第一招:让孩子感知冷

妈妈:天气冷了,穿上外套再出去。孩子:我不想穿外套。妈妈:不穿会着凉,会感冒的。孩子:我不穿。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每次出门的时候,可以安排幼儿去外面感受温度,让他自己感觉到冷,然后再提醒他穿衣服,他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选择和决定是否加衣服。孩子之所以抵触穿衣服,是因为他对冷并没有过切身感受。冷是一种感知。第二招:及时提供支持

当孩子觉得冷以后,父母要及时给他提供支持。千万不要说风凉话,对孩子冷嘲热讽,比如说:“看,妈妈刚才叫你穿厚点吧,你偏不穿,现在知道冷了吧。”这种态度反而会让孩子对穿衣服这件事更加逆反。当冬天外面特别冷的时候,幼儿只想穿件外套,却不想穿棉衣。我们通常也不会勉强他,而是把可能需要穿的衣服带着。这样感受到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不失时机地提供给他。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感受到冷的时候,给他自主选择是否穿衣服、穿什么衣服的机会。第三招:理解生病的概念

比如幼儿每次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他交流,讨论咳嗽是怎么回事,流鼻涕是什么原因。有的家庭在孩子生病后,反而会给孩子很多特权,比如看电视,以致孩子觉得生病还挺好玩儿。这种做法不对,必须让孩子对生病有深刻的体验。第五招:了解气温和穿衣服之间的关系

幼儿大一点了,会识数了,我们就开始带着他关注天气预报。孩子不会天生对天气预报感兴趣,但是孩子对手机感兴趣,所以家长可以有意识的拿着手机大声说:“今天降温到5℃了,我要多穿一些衣服。”注意幼儿就对我手机上的天气提示和我说的话感兴趣。慢慢地,对温度有了理性认识和判断。逐渐在探索时间、天气、温度和穿衣服之间的关系,并开始探索运动和穿衣服之间的关系了。比如他中午踢足球会感受到热,所以他自己选择踢球的时候穿短裤,踢完球感到冷了再套一条长裤。当然有时候即使感到冷,小牛也会不记得加衣服,这是孩子自身规划能力有限所致。作为父母,不会过多责备和埋怨他,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示他,让他对温度与穿衣有正确的感知和判断。

教育育儿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如何安全过马路

教会幼儿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保证幼儿安全过马路。

1.教幼儿认识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线是马路上的一个标志,是专门供行人和自行车过马路的地方。所以,不是从任何地方都可以穿到马路对面去的,只有人行横道线才能穿过去。

2.向幼儿介绍红绿灯的作用。要让孩子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的时候要前后左右看看,看见车辆,行人就要让道。

3.给幼儿简单讲讲马路的作用:马路是专供各种车辆和人走的地方,不可以在马路上停留或玩耍,否则既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又会造成车祸,轻则残废,重则丧命。

幼儿夏季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

1.及时清空家中各种水容器中的积水。处理浴缸、脸盆里的积水,对于不懂事的宝贝来讲溺水随时可能发生。

2.宝贝洗澡时,最好用宝宝专用的浴盆,这种浴盆宝宝可以抓握两边,保持身体平衡,不至于滑倒。澡盆内的水要在宝宝坐在里面时,到其脐部即可,不要高到胸部。

3.家里卫生间的坐式马桶要随时盖好盖子,避免宝贝因好奇向里看时头朝下栽进马桶里。可以为较小的宝贝准备专用便盆,并采用马桶安全锁扣。

4.盖好洗衣机的盖子,避免宝贝掉进正在工作的洗衣机里,发生溺水。平时居家就应告知宝贝不能自己爬高,防止裁进洗衣机里。

5.当宝贝靠近水边的时候,都要让宝贝穿上救生衣。即使有救生员,家长也要严密注视着宝贝。

6.带宝贝到海边时,要离海岸远一些。因为海边有浪,宝贝在玩沙时,当一个大浪打来,如果宝贝恰巧在浪打来时吸入一口气,就有可能呛着,发生危险。

7.宝贝在水边做游戏或在水池里玩耍,即使是浅水,父母也要时刻陪伴左右,避免让宝贝和伙伴在水里打闹而摔倒造成溺水。

8.家长要随时注意改变不安全水域环境,比如屋前屋后有水塘、沟渠等开放性水域,各种水井、沟渠、粪坑或蓄水池的盖子是否盖好。

9.经常告诉宝贝,尤其是男孩,家长不在时不要自己下水玩。如果让宝贝下水,一定有专人负责照料,即使水很浅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宝贝学过游泳,父母也不应大意,不要认为宝贝接受过游泳训练,就不会溺水了,宝贝游泳时一定要有大人随时随地陪着。

10.不要以为给宝贝使用一些救生用品,如救生圈、救生背心、翼形浮袋、气垫等用具,就可以掉以轻心。这些东西在水中随时会翻倒,家长要一刻不离地进行看护。

幼儿玩具安全教育

幼儿安全教育,在最近的幼儿教育新闻中屡屡被提到。其中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玩具是孩子的最爱,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与活动中,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在和玩具打交道。因此,对幼儿进行玩具安全教育十分重要。

幼儿玩不同的玩具,应有不同的安全要求。如玩大型玩具滑梯时,要教育幼儿不拥挤,前面的幼儿还没滑到底及离开时,后面的孩子不能往下滑;玩秋千架时,要注意坐稳,双手拉紧两边的秋千绳;玩跷跷板时,除了要坐稳,还要双手抓紧扶手;等等;玩中型玩具游戏棍时,不得用棍去打其他幼儿的身体,特别是头部;玩小型玩具玻璃球时,不能将它放入口、耳、鼻中,以免造成伤害等等。警惕玩具带来的潜在危害

玩具上松动的零件,毛绒玩具上未粘牢的眼睛、鼻子,玩具上掉落的纽扣,汽车上的轮子等,这些小零件都有可能造成窒息。

小零件:玩具上松动的零件,毛绒玩具上未粘牢的眼睛、鼻子,玩具上掉落的纽扣,汽车上的轮子等,这些小零件都有可能造成窒息。

磁铁:小块儿的磁铁被宝宝吞入腹中,有可能导致窒息。如果宝宝吞入多块磁铁,磁铁相互吸引,还可能导致肠梗阻,危及生命。

毛发:玩偶或毛绒玩具上掉落的毛发如果被宝宝吸入肺里,有可能导致窒息或呼吸不畅。

化妆盒:儿童化妆盒是很受小女孩欢迎的玩具之一。但化妆盒中的眼影、指甲油、润唇膏有可能引起过敏,或者含有潜在的有毒化学物。

电池:电池因长期不使用有可能会泄露;电动玩具使用不当可引起触电和火灾。所以,这类玩具更适合年龄大些的宝宝玩耍。

线绳:带有线、绳、花边、网、链等部件的玩具可能会缠绕住宝宝的手脚。

“家庭玩具箱”,你用对了吗?

现在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大量的玩具,为了整理这些玩具,家长通常把玩具放在箱子里,我们把它命名为“家庭玩具箱”。那么,这些“家庭玩具箱”里的玩具到底能发挥多大功能呢?据我们对家长的访谈,发现家长都舍得为孩子买玩具,但大都把玩具当成自己陪伴孩子的替代品,且很少考虑玩具的功能,认为玩具是花钱买来的,那些孩子爱不释手的瓶瓶、罐罐、棍棍不是玩具。

那么家长该如何给孩子提供玩具,又如何从真正意义上陪孩子玩玩具,让“家庭玩具箱”从“负担”变成搭建育儿正能量的“桥梁”呢?

首先,了解孩子对哪些玩具感兴趣,结合兴趣选择玩具。其次,随时发现孩子的需要,不断丰富、拓展他的游戏。

建议由孩子自己或同家长一起为每一个箱子设计一个标记,这样孩子不但能分辨玩具箱的类别,而且由于有自己参与设计,会对玩具箱更加珍惜。

“家庭玩具箱”准备好了,该如何同孩子一起玩呢?给家长们几点建议。尊重,但不放任

很多家长在孩子玩玩具时,会主观判断他做得对还是不对,应该还是不应该。建议家长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巧妙地进行适合成长需要的引导。

例如,大班的“汽车迷”丁丁每天在家摆弄车,妈妈有些着急了,不止一次向老师诉苦:“我是小学老师,我觉得他现在该认点字和拼音、做点数学题了,可他根本学不进去,怎么办呢?”我们建议妈妈把丁丁所有玩具车辆的汉语名称打印在纸上做成卡片,由于对车的着迷也引发了他用汉字对应玩具车的兴趣。接下来的几个晚上,丁丁会把汽车名称和字卡一一对应放在“停车场”上,然后又开始像以前那样长时间地摆来摆去。不同的是,他嘴里不断念来念去,根据车的名称读出字卡上的字。很快,关于车辆的这些字丁丁都认识了。

陪伴,但不控制

有的孩子从小习惯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爸爸妈妈也热衷于当孩子的玩伴。例如,牛牛的爸爸妈妈都是“大玩童”,酷爱孩子的各种玩具。孩子也习惯了有家长参与的游戏模式,家中经常会有各种游戏上演。比如,一天妈妈发现牛牛把“恐龙玩具箱”里的所有恐龙模型都摆了出来,自己在恐龙间走来走去,嘴里念念有词,突然对着走过来的妈妈大喊:“你看起来很好吃!”还露出诡异的笑容。妈妈领会了他在扮演“霸王龙”,因为几天前玩具箱里新添了这套恐龙系列绘本。于是妈妈扮演起“小甲龙”和他玩了起来。后来仍觉得不过瘾,牛牛还和妈妈一起制作了霸王龙和小甲龙的头饰,爱玩的爸爸自然也加入了进来。

除了家长的陪伴,孩子更需要和同伴一起游戏。所以在恰当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邀请好朋友到家中游戏。比如,凡凡是雷雷的好朋友,应邀之后到雷雷家做客,两个孩子打开“玩具箱”就聊开了。雷雷主动向朋友介绍玩具箱的玩具和模型,他们一会儿画画,一会儿玩开公交车的游戏,一会儿玩发射火箭的游戏。可见,当孩子们一起通过玩具进行交往时,是他们最放松、最快乐的时刻。

用好“家庭玩具箱”,家长将会获得正确的教育理念,积累实用的指导方法,从而不断树立对游戏、对玩具、对孩子的新认识。

关注,但不打扰

游戏是孩子的自主需求,家长要做的是关注孩子,但不打扰,为他提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相信他完全有能力进行各种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会变化多种玩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游戏主题,在他酷爱的“工作”中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培养了独立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例如,柏屹家有个“建构玩具箱”,里面有轨道车、吊车、坦克、飞机、军舰、消防车、警车等关于建筑工程和军事类的玩具。一天妈妈告诉老师,柏屹每天都在纠结于做军事的还是工程的。老师告诉妈妈,内心纠结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如果不干涉孩子玩的主题,更不去打扰他的想法,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做游戏计划,自主建构。在老师的建议下妈妈试着做了,从那以后每天晚上都在微信里留言:“孩子今天和昨天相比,增加了新玩法,他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作品。”

大声吼孩子有用么?教你不吼也能管好孩子!

常常骂、大声骂、越骂越听不见

人的大脑有个特性,对习惯性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因为,我们大脑的资源有限,它无法不停地注意所有进到大脑里的讯息,所以它会依过去的经验,设立优先处理的顺序:新奇的比熟悉的顺序高,而且出于自我保护机制,大脑会特别去注意那些可能会危害你的讯息。

因此,当父母第一次大声责骂时,孩子“如你所愿”能被吓哭,但是次数多后,他就习惯了,根本没有在听,所谓“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威胁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效了。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听不清楚的,越会注意去听,因此,要孩子注意听你说话,不必大声吼,只要引起他的动机,你越不要他听见,他越会注意听。其实最好的沟通方式是身教,因为太小的孩子还不能说理,当大人做给他看时,他便自然会学进去。

责骂的坏处是,他一紧张,大脑会自动转入逃生机制,交感神经替代了原来的副交感神经,使他的瞳孔会放大、心跳加快、手心出冷汗、膀胱失禁,这时,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过一劫,父母就白费唇舌了。

大声责骂孩子还有一个后遗症: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声吼他,他将来在外面也大声吼别人,这会使他没有人缘,交不到好朋友。

管教孩子,关键是要找出孩子犯错的原因,从源头下手,把原因除去。我们最常恼火的是孩子不听话,叫他不要他偏要。这时,父母不妨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下他为什么这么着迷,真正理解了他的内心感受,也许你就不会那么生气了。同时大人还要记住一点,就是不要引人入罪,若不要孩子吃糖,请把糖拿走,不要放在他面前又不准他吃。

在神经学上,要改变一个行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要的行为去取代你不要的行为。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目的 篇5

摘 要:家园共育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使得人们对幼儿园教育产生了新的认识,幼儿园教育不再仅仅是幼儿园的职责,同时实现了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三者之间的互动。家园共育才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将家园共育作为自身的教学理念对幼儿园内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探寻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意义,将家园共育理念深刻地贯彻到幼儿园教学中。

关键词:家园共育 幼儿园 内涵发展

目前而言,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仅靠幼儿园一方的力量是无法完成幼儿的教育,因此将幼儿园与家庭充分的结合起来,对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家园共育理念就应运而生,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式适合在幼儿教育中广泛应用,同时也对促进幼儿园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园共育的内涵

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对其内涵的理解却不够深入,因此对其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是极其必要的,也是促进家园共育理念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简单来说,家园共育就是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来教育幼儿。而这个教育形式是通过家长及教师的沟通交流来实现的,并且有分工地进行的教育活动。其故名思议,家园共育既包含学校教育又包含家庭教育,以此使幼儿可以在家中获得有幼儿园一样的教育气氛,使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促进幼儿园教育的顺利开展。

1.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幼儿园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幼儿教育最主要的媒介,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在幼儿园中会接受系统性、全面性的教育,使其对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这些都是幼儿园通过教学设计得以实现的。同样,家庭教育也在幼儿的成长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的影响是极大的。而幼儿园教师必须要通过对幼儿的细心观察,了解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才能对其进行有计划的教育。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两者要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互相沟通,共同商讨幼儿在一个阶段的身心发展,而且在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中使双方了解幼儿在家或是幼儿园的表现,共同来教育幼儿,将家园共育教学理念有效地实行。

2.家园共育是从众和移情两种理念的体现

所谓从众理念就是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也就是其行为表现与大多数人相同,无论是认知还是喜好方面。举个例子来说,地方习俗代表着地方的特色,外地人来到,也必然要与之相适应,也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尊重地方的习俗,与当地人一致,就是从众。所谓移情就是表现了情绪的代替性,简单说就是个人的情绪影响了别人情绪,他人情绪发生改变,甚至与个人情绪相同。举个例子说就是我心情不好,结果有人来安慰我,结果他也被我感染,心情也不好了,这就是移情。幼儿教师可以利用移情来感染家长,让家长有一样的教育感,从而达到与教师尽力配合的目的,同样家长也可以感染教师,让幼儿教师像自己家孩子一样对待孩子。而从众理念的运用体现了教师的权威性,使其家长融入到幼儿园的氛围中,树立家长与教师的信任感,为实现家园共育创造好条件。

二、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意义

家园共育对于幼儿的教育及幼儿园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幼儿园内涵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使其教育方式更加有内涵,同时有利于改善幼儿园的管理。下面将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意义总结如下:

1.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园园长见面日活动制度化

园长是幼儿园管理的核心,园长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亲自去送或者接见幼儿和家长,并以亲切的态度,与家长积极沟通,使其互相了解幼儿的情况,以此来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共同教育学生。家园共育理念的贯彻,使其幼儿园可以将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作为园长和家长沟通的时间,并且可以组织家长共同提问,来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帮助家长找出最佳的教育方式。同时园长的联系方式要公开,方便家长与园长随时沟通孩子的情况,并将幼儿园与家长的距离缩短了。这就像一项制度存在于幼儿园中,使得幼儿园更加制度化。

2.家园共育有利于幼儿教师家访活动的日常化

家园共育使得幼儿教师在进行家访时并不是形式主义,而是要与家长一样对待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家园共育要求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幼儿园的基本情况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形成文件交给家长,让家长可以清楚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使得家长从中体会到幼儿教师的责任感和态度,同时家长也可以以同样的形式将幼儿的表现记录下来,交给教师,这样不但实现了家访的目的,同时比家访的效果更加好,也就是实现了家园共育的理念,使得这个理念贯彻到日常中。

3.家园共育促进了幼儿园管理优质化

家园共育理念的贯彻,使得幼儿园中的每一个管理人员提高了意识,使得每个管理人员都可以与家长及幼儿互相沟通,提高了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构建了一种亲切感,使得家长与幼儿都可以以幼儿园为家,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园开放化,接受家长的监督,不断地完善管理及服务,使其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让家长体会到优质的服务,这样必然会使得幼儿园获得社会效益。

结语

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新型、高校的幼儿教育方式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幼儿园内涵的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幼儿园更加制度化、合理化、规范化及优质化,以此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幼儿园的发展。家园共育在不断探索中完善,幼儿园及家长要充分重视起来,不断完善这个理念,并将其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计划 篇6

一、开展日常性的”家园共育“内容:

①每周”家园联系表“。

②充分利用班级家园联系栏。

③电话、信息追访。

④个别交谈。利用晨间、离园活动时与家长的交流。

⑤家长会及家长开放日活动。

二、结合班级幼儿及家长情况开展具有本班特色的”家园共育“系列活动。

①、召开有针对性的”小型家长交流研讨会“

根据本班幼儿的薄弱环节,例:”自助进餐、取餐“、”生活自理能力“及半数幼儿存在”挑食、偏食“等。开展”小型家长交流研讨会“,由家委会成员及幼儿能力较好的家长介绍经验,(最好结为一对一的对子,)以点带面的进行。并及时把幼儿的进步告知家长。

②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

充分利用”班级家委会"的作用,由教师与家委会共同商讨,有针对性的家长专题讲座。结合不同时期家长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撰写经验材料,向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和育儿方法。例:孩子在家中任性、发脾气的原因及对策。

③开发利用家长资源:

家园共育促幼儿健康成长 篇7

目前学前“ 小学化”教育的现象严重, 而它正是在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下催生出来的。 家长把幼儿园教育的成果狭隘地界定为识了多少字, 学会了几道数学题!殊不知, 孩子纯真的天性, 就是在他们的这种美好愿望里一点点被抹杀掉了!

一、案例

我曾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我常去的理发店老板, 因忙于生意, 就将两岁多的孩子送入一家私立幼儿园。 孩子入园后, 每天要写16K一页的作业。 有次我去理发, 孩子正在大哭, 妈妈则在大声嚷叫:“ 一年还没上满, 就哭得不上了, 送去还放不下, 你想害死我啊? ”我告诉她:“孩子太小, 不要逼着写字, 否则她会厌学的。 把孩子送我们园里吧。 ”

去年前季, 我们接收了这个小朋友。 开始时她总是淘气, 不愿意上幼儿园。 要么哭闹, 要么动手打其他的小朋友, 要么乱跑, 要么抢小朋友的玩具。 性格显得很暴躁, 而且极不合群, 问什么都不吭声, 老师多次疏导效果都不好。

我开始特别地关注这个孩子。 每天早上、下午雷打不动地转班检查时, 我都会和这个孩子以不同的方式交流一下:有时在她画的画面上添一个小动物或一棵小树, 有时为她捏的小鸟添个翅膀, 有时为她折的五角星添个图案, 有时为她的玩具摆个造型, 或在她做游戏时轻轻摸摸她的头, 还常向带班老师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 有一天, 我问她为什么哭着不愿意来上幼儿园。 这个在别人看来是问题小孩的小天使终于开口说话了, 原来她是怕来幼儿园不会写字, 学不会儿歌, 被老师骂、被家长打。 我郑重地约孩子的妈妈跟她做了详细的交流, 给她耐心讲述了很多幼儿教育需注意的事情, 开导她要纠正以前那种过激的教育心理, 正确疏导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慢慢地, 这个孩子变了。 以前, 她不愿意进班里, 更不愿意问老师好。 渐渐地, 她喜欢上幼儿园了, 有了自己的小伙伴, 开始尝试问老师好, 见到我的时候有时会问一声:“ 园长老师好! ”

记得今年寒假后的一天, 这个可爱的小宝贝见面就说:“ 园长妈妈好! ” 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也确实让我很感动。这是多么彻底的信赖和敬爱啊! 正是有我们老师每天无微不至的关心, 有我们大家时不时的关注, 有妈妈正确积极的教育, 这个孩子的变化才是如此之大!

二、家园共育促孩子健康成长

1. 权威研究数据表明, 3~6 岁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黄金期, 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良好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所以, 学前教育应该更多侧重于孩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交流、合作、礼让等多种情感能力的培养。 而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单靠幼儿园一方的努力, 显然是不够的, 还需要每个家庭都参与进来, 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快乐、科学的成长环境。 幼儿园可以组织全体老师展开讨论, 就如何寓教于乐、让孩子快乐成长, 集思广益, 商讨对策。

2. 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 更新教学方法, 广泛组织各类活动, 不断创新游戏方式。

3. 幼儿园还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园互动活动, 让家长参与进来, 学习新的幼儿教育理念, 科学育儿, 并把这种家园共育活动常态化。

4.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 寓教于游, 寓教于乐, 使幼儿在玩中获得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 在玩中开发智力, 在玩中培养能力, 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懂得感恩、懂得合作、懂得礼貌、懂得交流。

例如, 在实际工作中, 我园本着“ 孩子快乐、家长放心、老师幸福”的办园目标, 在做好常规保教工作的同时, 多次举办了“ 母亲节”、“ 感恩节”、“ 幼儿安全”、“ 亲子活动”、“ 节日主题”、“ 季节主题” 等多种类型的主题校园开放活动, 让家长走进幼儿园, 广泛参与到活动中来, 亲眼目睹幼儿园的日常保教工作, 亲自参与幼儿的各类活动, 从而促进亲子感情。

再如, 我们还开设主题类家长课堂, 讲解幼儿心理、保教等知识, 及时与家长联系, 适时将孩子在幼儿园的各种细微变化反馈给家长, 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家园共育农村幼儿 篇8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育的大环境,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一致、互补的关系,对幼儿的成长教育起到同步、共育的作用,实现家园共育是建设高质量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对于身处在农村的家长来说,文化程度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职业、思想、状况,对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千姿百态。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可以说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种家庭教育,所以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园共育尤为重要。

目前,在农村地区部分家长对家园共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要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可以;至于和教师沟通,对他们而言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重要。由于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的家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徒增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家园合力的效果。由于家长和教师双方存在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导致家园共育中出现家长和教师不配合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1、注重与家长的情感交流

幼儿一来到幼儿园,幼儿园就与家长建立了家园关系。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家长和幼儿园的目的是一致的,但由于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各不相同,为了达到家园教育上的一致性,我们在家长工作中突出了一个“情”字,即情系家长。首先,在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中,对家长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将家长工作渗透到教师的师德、教育能力考核中,引入到规范保教行为之中;其次,通过具体的指导,如向家长介绍幼儿教育的任务、内容和要求,幼儿在园表现,要求家长在家对孩子的教育与幼儿园“同步”和“一致”;再次,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推进一些有利于幼儿且能为家长解决实际困难的举措,如延长幼儿在园时间、帮助有接送困难的家长接送孩子、备病号饭等。近两年来,幼儿园组织的大型活动均安排在休息日,使大多数家长不会因为参加幼儿园的活动而耽误工作。每当家长遇到教子困惑时,我们能及时给予指导或共同探讨教育方案。有时家长和教师会因为一些问题发生矛盾或误会,我们总能耐心地了解情况,并做深入调查,分析原因,做出妥善处理,努力使家长心服口服。实践证明,我们的一切工作以幼儿为中心,怀着一颗真诚之心与家长交朋友,幼儿园的工作就会得到家长的主动配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主动取得家长的信任

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家园合作是否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 是否与他们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当幼儿园教育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合理需求, 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提高。家园工作中, 教师应尽量主动接近家长, 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应时刻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 善于用心观察孩子在园的一举一动, 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 取得家长的支持, 家长才会化被动为主动, 配合教师的工作, 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同步, 从而达到家园合作的目的。

教师想要赢得家长的信任, 获得家长的认可, 就应该尊重家长, 友好地对待家长, 把家长当做自己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工作做得好, 态度认真、友好, 相信家长会更敬重、信任教师, 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工作, 这有助于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关系, 使家园合作良性循环发展, 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3、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

幼儿园应发挥自己的各种优势,将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定期组织家长来园参观学习,学习形式可以多样化,学习内容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家园间的合作通常会因为花样繁多的活动和各种不同的形式而在不知不觉中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使家园合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教师在组织开展家长工作时,要尽量为家长着想;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到家长的时间、精力、能力,不为难家长,不提出一些过高或无理的要求。 确保家园合作的成效。

4、建立起与家长的合作关系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是家园共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幼儿园办园思想的体现。家长是幼儿园重要教育资源,除上面提到的家园活动及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部分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幼儿园工作质量的提高。每学期工作计划出台前,我们都请家长委员参与计划的讨论广泛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家长委员的监督评估作用,力争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都征得家长的认可。如上半年因为教师紧缺及班额等问题,本想将一个班级撤并,在征求家长们的意见之后,发现大多数家长不愿意撤班,所以我们及时调整了策略,做好相应的工作,保留了该班级。每年为了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满意度,也为了检验教师的工作我们都要情家长委员拟定评估标准,并以家长委员会的名义将评估表发放给全园家长,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和合作。而家长们的反馈意见将作为我园职工考核的依据之一,使家长的监督正真落到实处。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目的 篇9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特别指出“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多方教育理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家庭与幼儿园这两大教育环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因此,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做好家长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幼儿发展。《纲要》对于家园关系的出发点是家园的密切合作,而其落脚点是“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工作还会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开拓,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钻研和提高,只有家园配合一致,才能真正实现因人施教,才能使教育的微环境充分体现,才能对每个幼儿实现良好的个性化教育。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生活能够遵守习惯定律。改善幼儿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态度,使幼儿形成有责任保持卫生的初步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使幼儿终生受益。

2、探索对幼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3、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三、研究目标、内容

研究目标: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我园独生子女以及外来人口子女在各种习惯上出现的新问题,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

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通过实践研究,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良好习惯培养对策。让更多的人明确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是当今社会每个成员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基础。

四、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课题实施

2、通过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存在的问题召开家长会

3、收集整理信息,敲定实验方案。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幼儿习惯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以便于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有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我们通过座谈、走访、向幼儿家长及教师发放关于《幼儿习惯现状的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到大量关于当前幼儿习惯的信息,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与整理,通过认真的分析与综合,形成了《当前幼儿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为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在认真学习理论与收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研究小组通过认真的分析与讨论,从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课题研究的对象、目标、方法、原则、措施、内容、步骤等八个方面,制定出了实施方案。

4、加强家园合作,共促习惯养成

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学校和家庭都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应该成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导师,因此,我校十分注重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一方面,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题实验的主导思想,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老师们一边探索,一边完善工作方法,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辐射到每一个幼儿家庭,争取家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配合幼儿园做好教育工作,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与巩固。在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大部分的幼儿习惯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些家长也从中受到教育。

5、评选卫生之星

要说老师不会表扬和鼓励孩子,大家可能都不会相信,“表扬和鼓励人谁不知道啊!多夸夸他能干就行了呗!”然而有针对性的表扬才能促使幼儿长期保持良好的习惯,纠正不良行为。经过不断尝试改进评选好宝宝的方法。老师除了根据每天孩子的情况进行即时表扬,还进行每日的“我是好宝宝”评选,每天侧重两至三个方面的评选内容,让幼儿知道好宝宝的表现很多,一月后进行每月卫生之星的评选,并将选出的卫生之星照片布置在版面上。家园联系表的作用是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个小朋友一本家园联系表,在家园练习本上每一栏写上一:早睡,早起现象,二:早上洗脸刷牙现象,三:吃饭不挑食的现象,四;出门有礼貌问好的现象。。让家长如实的监督,给予评论,我们老师在给予小红花,每周评比出“最棒的孩子”时间长了,孩子都变了个样,都变的行为规范听话的乖宝宝了。通过此方法得到家长的重视。孩子家长都开心

有所了解,从而重视一些好的习惯的好的教育,让家长从心里去重视。

每周三我们大三班都会举行叠被子比赛,培养幼儿独立性。我们会邀请孩子的家长来校观看。对于获胜的一方我们都会给予表扬,家长既开心孩子也得到了鼓励。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有好多家长给我反映,我们的孩子现在可懂礼貌啦,见到长辈会主动问好,每天不用我在叫他起床都是他早早的起床叫我,一看到孩子听话我们家长就会表扬他们。听到家长的反馈身为老师我们也很开心,孩子在进步,家长开心,说明我们老师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6、课程展示

身为老师的我们,我们要给与家长宣传一些科学知识,拓展家长的视线,同时向家长展现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家长明白我们的教学,从而回家可以传授给我们的孩子。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鳯,对待孩子的要求特高。然而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死板的让孩子去学习,从而打发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孩子达不到对学习的高兴趣。于是我开展半日活动,将我们的课展现给家长看,让他们感受课程的有趣性。随后,我有开展家长会让家长和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交流,互动,谈谈感受。让家长学以致用,也让家长像我们老师一样用科学的方法有趣的引导孩子。

7、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一个孩子的发展不单单靠我们老师的教育及引导,俗话说的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都不能起到模范作用,孩子又该如何去成长去学习呢!”幼儿园只是孩子临时的暂住地,临时的教育,老师与家长一起寻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法。要求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改善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反应,同时也请家长把幼儿在家的情况如实向老师反应,这样家园共育,积极配合,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研究成效

1、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学习、交流,探索与实践,课题组成员的理念在逐步地更新,研究的步伐在不断地加大。

2、通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实践,我们不断地实施着家长工作的新途径,觉得开展的这些家长文明公约、评选好宝宝、评选好家长、家长沙龙、结对协作互助等工作的开展对幼儿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来参与活动的家长数量在逐渐增多,参与的家长的观念意识在逐步的转变;他们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有了更高地认识,对自身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地改善;同时我们发现家长对课题活动进展情况也越来越关注,每一次组织活动时都能吸引一些家长的参与,个别家长还能主动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出谋划策。

六、总结

上一篇:推诚相见是不是褒义词下一篇:美丽的早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