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

2024-08-14

精神家园(精选12篇)

精神家园 篇1

“回到精神家园”——中瑞艺术家联展由EMG北京大石馆主办,瑞士大使馆协办。通过艺术作品,瑞士和中国艺术家给我们描绘在全球城市化进程这一语境下各自进行精神探索的不同途径,同时也提出了在现代生活获得真正幸福的各种可能性。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EMG大石馆遨请到了著名的艺术家丽奥尼·洪(瑞士),维多利亚·希金(瑞士),林日辉(中国香港),马宁(中国大陆),希望通过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展示,思考当今世界人口城市化面临一个重大问题:城市化能否证明是对人们的生活有益?人们是否能在这个城市化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幸福?物质的极大丰富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宁静?对于这些问题,艺术家从不同的背景和角度进行反思,试图找到答案。作为“城市化与精神家园”系列活动的序幕,能够召唤人们不论在物质生活如何丰富的情况下都能更多地关注内在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分享更多不同视角的价值观的重要性。丽奥尼·洪通过对不同媒介的应用来完成对自己艺术风格的不断突破。毕业回国后的山区生活和她在波士顿麻省艺术设计学院求学时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种反差恰恰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将风景的自然元素和城市天际轮廓线的抽象几何图形结合起来,并创作了“城市对山区”系列作品。

维多利亚·希金一直在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和城市的关系。在她的风景系列作品中,她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山川,湖泊和建筑的韵律,似乎能触摸到它们生命的脉搏。

水是在这个地球上维持各种生命的一种独有的资源。这种自然元素不时地变换各种形态,但是却保持着与地球形成时一样的水分数量。“间歇喷泉”是香港艺术家林日辉最新的装置作品,从2007年起他就一直在北京工作和生活。这件作品是由大理石和电子装置构成。

作为一名回教徒,宗教信仰在马宁的绘画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画面由更多与信仰及生活有关的符号构成。色彩,线条的疆界跟密集的不固定形象交错重叠。爱,焦虑,疑惑,自由,甚至暴力等精神单元构成了其创作的敏感点。

通过艺术作品,瑞士和中国艺术家给我们描绘了在全球城市化进程这一语境下各自进行精神探索的不同图景,同时也提出了在现代生活获得真正幸福的各种可能性。犹如两队人从山的东西两面出发,最终却登上了同一个山峰。希望这次联展能召唤人们不论在物质生活如何丰富的情况下都能更多地关注内在的精神生活,以及生活在这个地球村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分享更多不同视角的价值观的重要性。更多共识的达成将促进这个世界更加和谐,每个人也就能够安住于清静自性中……

本次活动不仅得到了艺术界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也相应得到了瑞士国家的大力支持。瑞士驻华大使Blaise Godet (GBL)顾博礼先生不仅出席了本次活动,同时现场发表了精彩致词。除了中瑞两国的贵宾出席之外,美国大使馆文化处,清华大学等超过200位各界人士受邀出席。

开幕:2011年9月3日

展期:2011年9月3日—11月3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豆各庄乡西马各庄东村创意园D1-1

参展艺术家:西奥尼·洪(瑞士)、维多利亚·希金(瑞士)、林日辉(中国香港)、马宁(中国)

丽奥妮·洪

1980出生于达喀尔,塞内加尔.瑞士国籍

学习经历

1999-2004麻萨诸塞艺术学院.插画艺术学士

艺术经历

06/2010个人画展.Alpe Fleurie酒店.威拉尔-苏-罗伦,瑞士

03/2010迪拜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委托作画

01/2010个人画展,艺术谷仓,韦尔比耶,瑞士

09/2006-01/2009 MFC艺术顾问,兼任五星级酒店的艺术顾问及自由艺术家,韦尔比耶.瑞士

09/2008担任图书《Engaging Leadership》的插画·图书作者是Didier Marlier和Christopher Parker,由麦克米兰出版公司出版

02/2008个人画展,威拉尔-苏-罗伦,瑞士

09/2007美术教师,Ecole la Garenne,威拉尔-苏-罗伦,瑞士

09/2007基拉尼的欧洲酒店委托作画,爱尔兰

06/2007担任民族饰品的包装设计,勒沙布勒,瑞士

04/2007个人画展,瑞士领事馆,亚特兰大,美国

04/2007私人赞助在瑞士领事馆的壁画创作,亚特兰大,美国

11/2006个人画展,威拉尔-苏-罗伦.瑞士

06/2005担任电视节目分镜图插画,Gabalot制作公司,伦敦,英国

2004担任Januzzi and Smith设计公司多个摄影项目的助理,伦敦,英国

从波士顿的城市生活到维勒斯的山区生活的转变激发作者极大的灵感来创作“城市对山区”系列。这一系列不仅在瑞士而且在美国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其将风景的自然元素和城市天际轮廓线的抽象几何图形结合起来。

丽奥妮最近的作品称得上是一次极端但却很自然的逾越。其探索的话题是关于存在与感受,而她的抽象作品更多叙述了艺术家潜在转变的临界状态以及她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其以往的以山区风景为内容,以地理位置为标志的城市天际线已经被单纯表现情感的颜色和形状的平面所代替。

林日辉

1980年10月.生于香港

教育状况

1999-2002大一设计学院,工业设计,香港群展

2009-《北京的塞巴斯蒂安》-电影短片,北京

2009 Arcaute arte contemporaneo画廊,北京

2007马斯特比当代画廊,798艺术节,北京

2006“1平方米”,IDN画廊.香港

个展

2010“有时候,我……”城市博物馆,墨西哥

林日辉创作的材质常常是布面油画、纸张以及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自然是他长期光注的主题,这一主题也就成为他创作的中心。《初雪》是他的个展《有时候,我……》中现场制作的代表性作品。从点,线到空间都与主题契合并凸显其重要性。他将他的观察抽象化,变成一种带有隐喻和沉思意味的表达。

水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独有的资源。这种自然元素不时变换各种形态,但是却保持着与地球形成时一样的水分数量。水一直是维持着各种生命的延续。人类不仅仅通过迁徙,还通过各自发明创造来获得水源。“间歇喷泉”是林日辉最新的装置作品,由巨大的大理石和电子装置构成,以周期性和偶然性的方式来表现。整件作品通过工业切割成一个几何形状,尺寸为50cm×150cm×12cm。在底部嵌入一个冷却系统,使得空气中的湿气经过冷却后在石头表面凝结成水珠。在他的作品中.林日辉强调一种非传统方式的工业美感。与其说它是一眼就能识别出的建筑形状,不如说它是一件以一个特殊角度摆放在地上的移动装置。不过,“间歇喷泉”揭示了一种明显的人为能力,最终诠释了艺术家所探索的能量消耗和转化的概念。

马宁

学历

200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

参展情况

2009年“五回合展”798,北京

2009年“一立方展”“2009宋庄艺术节”

2005年“大韩民国新造型大展”获“特别奖”

2003年“中央民族大学年度展”获“学院奖”

马宁继承了父辈的伊斯兰信仰。太原市是一个重工业泛滥的城市。现代发展的规律导致同种宗教信仰的世代分离,逐渐远离了传统的生活区域和精神领域。马宁个人身上的信仰不断适应这种变化,在这其中产生了诸多矛盾和碰撞,且引发了个人作品的产生及发展。早期马宁的作品并没有体现太多与宗教有关的内容,城市化让他的精神逐渐趋于空白,宗教在他精神上的影响在这个特定时期体现了出来,促使他通过信仰的力量回归到自己的位置。

信仰的基础一直都是马宁作品里面的关键,他的作品大多是绘画形式,以油画,丙烯和沥青为主要媒介。画面由更多与信仰及生活有关的符号构成,线条的疆界跟密集的不固定形象在画布上交错重叠。色彩的运用也更加混沌。爱,焦虑,疑惑,自由,甚至暴力等精神单元构成了其创作一贯性的敏感点。马宁认为信仰并不可能单独存在,而是必须要与生命成长同步。在这两者的契合点上.生活变得初始化,一切最终要回归到信仰的精神状态。在表达生活内容的时候最终要符合信仰的要求,自然而然,根据伊斯兰的说法,神圣是无形的存在。

马宁在以上宗旨下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

Victoria Higgin—维多利亚·希

教育及资历

2006-2008 Centre d'Enseignement Professionnel de Vevey摄影学校,获得摄影师资格证书

1999-2003英国莱斯特大学.2-1艺术,法语及意大利语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8-至今独立摄影师

2009-至今L'Ecole Blanpain学校教师

2003-至今L'Ecole de Ski Les Diablerets滑雷教练

2003电影短片参赛选手;作品《仁慈》

展览

2008 Toubabou摄影作品展

对我而言,人物摄影就是两个个体的相遇,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为了捕捉那一瞬间,一种情绪或表情。关于匹克·绍西山的摄影作品源自我对遗留在那里的废弃建筑的兴趣,它们自成一体,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这些建筑是以前的滑雪缆车公共场所,在80年代后期关闭。旁边的雪崩屏障在整个山脉风光中形成一座独特而迷人的雕塑作品。

精神家园 篇2

先谈谈赵尚志生命的最后时光。1941年10月的一天,曾经叱咤风云的北满抗联总司令只带领4个人,越过冰封的黑龙江进入黑龙江鹤立县。这4个人是原三军一师团长姜立新,战士张凤岐,赵海涛,韩有。这也是苏军为培训抗联部队成立的北野营里少有的几个不愿意和赵决裂的人。

几个人的小部队,进山没多久就被日本坐探发现。原来日本人一直没有忘记他,在中苏北部边境遍布日本便衣,仅在鹤立县山林里长期潜伏的特务就达三百多人。在转移途中,与伪鹤立县警察大队遭遇,战斗中赵海涛,韩有负伤,赵决定让张凤岐护送二人回苏联,自己和姜立新,新发展的战士王永孝在原地坚持下来。

鹤立县兴山镇警察署特务主任东城政雄和警署署长田井久二郎在多次抓捕赵仍未得手的情况下决定继续派遣特务进山。这次他们派遣一个叫刘德山的汉奸特务,并允诺事成之后给予重赏,42年1月的一天,刘德山终于找到了赵尚志三人。他的出现立即引起了赵尚志的怀疑,并判断此人很可能是特务,在平常,依着赵的性格就是一枪了事。可恰巧刘德山和姜立新认识,这样被勉强留了下来。日本人在等了刘德山一个多月之后仍然没有刘的消息,又派了一个叫张青玉的特务进了山,几天以后他找到了这支小部队。此时刘德山在为这支小队伍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的情况下已经骗取了赵的信任。在他的介绍下,张青玉也被吸收进来。二人一起向赵尚志建议攻打梧桐河警察署,在经过权衡利弊之后,赵尚志同意了。

重建精神家园 篇3

汶川大地震之后,政府和民间都在考虑灾后重建的问题,但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去重建和怎样规划、重建,对中华民族的今后影响甚大。

“逝者安息,生者前行”——体现了人类的坚韧品性。不管是在多大的灾难打击之下,都要“前行”。而需要激励自己“前行”,或被劝勉“前行”的,首先是在灾难中丧失亲人,在灾难中受到损害的人。因此,“重建”也首先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和意愿;其次,才是帮助他们“重建”的人的想法。

“重建”实际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是按照在明确的发展目标之下整体规划的生存设施与山河动植物等生态分布和历史文化遗存、传承的人文布局的关系设定,去进行建筑的物质“重建”。

汶川大地震涉及的地域广大,处于十多年来人们一直呼吁要“开发”,而“开发”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的中国“中西部”中的一个重要地带。民族众多,山川峻险,地质结构复杂,地震之后,一些城镇村落、建筑、公路有可能难以在原址重建,一些农田也可能因地形改变而无法耕种,一些河流水域和周边的关系也可能有所改变。原来的水电、化工、矿业等设施,错落杂陈在地震、山体崩塌、泥石流等灾害损毁的公路、水库和壅成的堰塞湖之间——这些,都使我们应该考虑到“重建”的规划布局须有审慎地整体考虑;这种考虑首先是要布局合理而有利于在今后降低灾害(不只是地震)所带来的损害,进一步则要求更方便和更适于在那块土地上生活的人的生存、发展。也就是说,物质的“重建”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部门经济利益…‘政府形象”为本,做到整体上的统筹、协调。

第二是社会的“重建”。受汶川大地震之害的相当地域——在那里分布着数量众多的自然的村落和在历史沉积中形成的集镇——是一种熟人社会,它与属生人社会的城市不同。“重建”中所需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个因人逝去而残破的家庭及残破的村落。更何况由于地质的变动,一些人可能还会成为“重建”中的移民。人不是可以像棋子一样被任意摆在什么地方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包括家人、亲属、同乡、同学等相互重叠的复杂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不同的文明质态。因此,灾后“重建”,也必须考虑到一种人际关系的尽可能修复和重构,以及文化传承的接续。失去了这第二种“重建”,“重建”后的社会就会显现出各种病态,缺乏自组织的能力,缺乏良性运行的基础动力。

第三是精神家园的“重建”。汶川大地震的救灾中彰显了基于人类之爱和社会良知的人道主义于救援中可将利益、主张、信仰、生存方式各不相同的人群联接起来的精神力量,但不要忘记,此前由于文化断裂而致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对我们的社会的影响。当灾后紧急的救助时段过后,短暂的“齐心合力”可能过去,不同的声音、意见争执甚至是利益争夺可能出现,如何在现已形成但又有可能很快消失的多方合作的基础上“重建”可以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以促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和公民意识的养成,是灾后“重建”中更具深远意义的命题。针对当今社会的原子化和人际关系的疏离,我们需要促成人们在家人、亲属、同乡、族群、国人、华人、人类不同层面的认同,这种凝聚力应是基于普世的价值和人类之爱。

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不但在本质上应不同于50余年前唐山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也应不同于今年初雪灾的灾后重建。注意到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段,在“重建”中应接续一种多元的文化传承,安排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重建”后再现的不应只是地震前的景象和社会情境,不应是改革之初或是改革之前的,更不应是全新的、物是人非的建筑群和只表现“发展”的数据,而应是增大了的人的权利保障和自主选择空间,及人与人、人与自然间的和谐。

内刊:企业的精神家园 篇4

近日, 《南方周末》副总编伍小峰以及《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岳富涛加盟万达集团。据知情人士透露, 伍小峰将担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刘明胜的副手, 具体负责万达集团企业内刊以及广东媒体关系维护, 而岳富涛则具体负责万达官网新媒体和上海媒体的关系维护等。万达集团再一次将“土财主式挖人”的手伸向了传媒界, 最大的筹码依然是对于高薪酬的承诺。那么, 他们想干什么?答案是, 做内刊。

万达的大手笔我们可以猜测这是要修炼文化内功, 打造企业的文化软实力。而要想练好内功, 必须借助道具——内刊。一本本小小的内刊承载着企业的精神、使命以及价值观, 同时也是企业信息上通下达的沟通渠道和舆论宣传阵地。

企业内刊的传阅式发行, 电子杂志的草根式传播, 甚至企业客户端的微信推送应该是未来的方向之一, 但其低成本、定向传播的特点使其极具生命力。谁抓住了未来的方向, 谁就会成为新媒体方向的第一, 让我们一起走进商业帝国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作文 篇5

“读书千遍也不厌倦”这是我对书的坚贞,对书的执着,更是我对书的款款爱意。

书是我成长的主角,而我只是书的过客。

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我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个窗口去认识世界的。

书是一艘船,它载着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书是一把金钥匙,带领我打开蕴藏了无穷力量的智慧宝库。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里,书为我打开一扇大门。让我了解到大千世界的美妙;动物世界的神奇;植物世界的色彩;海底世界的奥秘。

人生短暂而漫长,给予我快乐的是书;给予我战胜困难勇气的是书;给予我信心的是书……书就是我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是我的知己,我忠实的伴侣和房屋的慰藉。

古谚说:“爱屋及乌”,但是,“爱书及我”这句话更有更深的哲理。书更是为坚强而高尚的纽带,古人说得好-―“有高尚思想作伴的人永不孤独。”

当我面临诱惑的时候,优美纯真像仁慈的天使一样,净化并保卫我的灵魂。当我面临逆境而悲观失望时,优美纯真的思想也孕育着行动的胚芽,使我走出困境。

书具有不朽的本质,是我最美的精神粮食,寺庙会倒塌,神像会朽烂,而书却经久长存。正如成长一样,因为时间,快乐的时光总会消逝;因为时间,美好的事情总会遗失;因为时间,过去的点点滴滴会像流水般一去不复返。但书却在我成长的路上刻上了永无止境的精华。

永远的精神家园 篇6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颗会思维的芦苇”,这表明我们兼具灵与肉,人本是来自于自然与大地,它不仅给予我们温饱,也滋养着我们的性灵。田园,湖泊,大地,亦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琦君说:人到了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但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体现一种通透人生的豁达;陈志宏的半亩方塘,春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夏日是孩子的世界,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变化的是四季,永存的是人情;杜怀超的草垛,乡村独有的风景,丰收的粮食,给了肉体一种物质上的温饱;那草垛,却给了精神上的温暖,一种光的火焰,一种充满祥和和安宁的守候。

同点 1.三文题材相同,都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讴歌,都体现了对充满宁静与诗意的田园生活的神往。《方寸田园》中说道:“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萧萧池塘暮》中写道:“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草垛》更是直言不讳道:乡场上,是金黄的草垛,草垛上,是一片精神的家园,一群回归的鸟儿,在阳光下,对着天空唱响生命更迭的歌!

2. 三文体裁相同,用运用了记叙文的行文方式,夹叙夹议,娓娓道来。

3. 三文的文学技法相似,都寄情于景,托物言志。

异点 1.三文的情感基调不同。《方寸田园》的情感是舒缓的,轻松愉悦的,“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徜徉期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体现了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萧萧池塘暮》的情感前文是欢快的,后文是沉郁的,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而原因就在于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作者在文末发出了“除了记忆和梦,我们还能到哪儿与池塘见上一面呢?”的疑问,体现了无比的痛心;而《草垛》昂扬着对于生命蓬勃朝气的崇拜与向往,是对父辈的一种象征化的礼赞,情感奔放热烈。

2. 三文所阐述的主题思想不同。《方寸田园》阐述的是性灵自有其归处, “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用刻意加以约束;《萧萧池塘暮》是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深沉追问,是对古典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与现代文明之间紧张对峙的深深担忧;《草垛》是对一种原始的朴素的生命力的礼赞与崇拜,同时也隐含着对自我归属和自我价值的认知。

题点 三文都是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说说他们各自的出彩点在什么地方,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 《方寸田园》中“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写调动了眼、耳、鼻等感官,感觉满面生风。

2. 《萧萧池塘暮》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村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引用的名句经典,运用比拟的手法,将池塘写得温柔而多情。

3. 《草垛》中“粮食前脚走进家里,草垛后脚就跟来了,它不会进家门,怕脏了屋子,像温顺的狗远远地守护着家门。如果说丰收的粮食,给了我们肉体一种物质上的温饱;那草垛啊,却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温暖,一种光的火焰,一种充满祥和和安宁的守候。”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让草垛显得生动可感。

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 篇7

走进《理想国》, 去寻找教育的最好诠释。柏拉图用了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阐述教育目的:在一个洞穴中有一群囚徒, 这里的囚徒就是我们的写照, 洞穴内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可见世界, 洞穴外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可知世界, 而洞穴外的太阳则是最高“善”的理念。柏拉图式教育思想就是要用“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引领囚徒逐渐从洞底上升到洞外, 以追求真理知识与善的理念为终极目的的教育。因此, 教育归根结底在其本质上应该是回归到人, 要以文化滋润人的精神或心理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反观我们的现代教育, 教育的初始目的渐渐被忽略和淡忘, 人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 却并没有从知识中获得自由和幸福, 相反却被知识所牵制, 知识只是成了现代人维持生存的必要手段。教育目的完全被异化为名利之类的外在之物, 教育不再关心人的心灵世界, 不再企盼精神的解放与崇高。在柏拉图看来, 任何不能唤醒灵魂的教育, 不能导致精神转向的教育, 都不可能发生真正的教育, 而只能成为一种外在的强制。这种外在的强制是暂时的、非持续性的并且是易变的。因此, 现代教育目的常常让人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

走进《理想国》, 去寻找教育的营养源泉。柏拉图设想: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 (即文化) 来陶冶心灵, 两者相辅相成, 达到身心和谐、完美融合的境界, 这种和谐教育浸入了儿童的心灵深处, 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 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这种内外结合的教育思想, 犹如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的大树, 由于得到精力旺盛的体格的支持而获得充足的发展, 培养吸收有益的思想养料来协助点燃智慧之火的自由精神, 使人在观念和精神等方面更为高尚和开阔通达。相比之下, 在当今科技一统天下的时代, 我们的教育内容只是片面的追求科学知识, 人格养成与文化修养却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人文精神的失落将是我们更大的忧患。因此, 我们的智慧吸收的是营养失调的养料, 这种不平衡的教育只会培养出非均衡的人。

走进《理想国》, 去寻找教育的正确方式。柏拉图认为教育不能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 好像他们不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教育是不能采取灌输式的, 这种模式局限于事物的机械记忆, 缺乏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动力, 禁锢人的才智和认识事物真相的理性, 没有反思的精神与进取的念头。而应该采取启发式教育, 通过自我体会和感悟, 提高灵魂所固有的认识能力。虽然今天我们也在倡导素质教育, 却由于某种外在的、既定的、标准化教育评价模式的存在, 以至教育实践中方向偏失, 使得素质教育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教育仍然异化为一种单一的近于强迫的知识灌输, 学生像知识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 被动掌握统一的知识结论, 机械的强化记忆。

中原山水——李明的精神家园 篇8

一、全景式构图的北宋画风

李明的画与人一样,都表现出一种执著和才华交融的境界。他善于营造大的画面,并且在画面中显现出他超群的山水画技巧和创作实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李明生长在河南,中原的河岳山川是何等的壮伟大气、纵横开阔。伏牛山、邙山、太行山、黄河、淮河……自然山川的空气、阳光和雨露给李明精神上的滋润,中原大岳的巍巍嵯峨之势、磅礴浩然之气则令他激动,他为之震撼,为之陶醉。而这些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中原气象,只有用大山大水全景式构图,才能表现她的历史沉淀和辉煌的人格化形象,才能抒发画家对她的崇敬和胸中的豪气。

在技法上,李明坚持以线造型,以传统手法加上自己对现代意识的理解,于苍茫淡雅中求浑然厚重之气,继承了北宋画派气度开阔、法度严谨、全景气势的基本样式。所以,李明的画宏大、平正、中和、正气,尤其是近年来他创作嵩山、太行山一系列大幅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辽阔中原的大气象、大胸怀,并且做到了远观取势、近看察质,经得起分析、品读,细微之处见神韵的艺术效果,令观者赞叹不已。

二、南北兼容的笔墨风格

李明少年时代即从传统入手,十几岁的他对南派北派还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对创新与保守的概念还处于朴素的认知状态,一本《芥子园画谱》中,大量被清人消化的古代山水画名作被他反复临习,此时的他已对崇尚传统、功力扎实的“四王”山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李明在少年时期就已具备了深厚的传统绘画基础。后来在河南大学美术系读书期间,他又很幸运地得到了恩师如傅智明、丁中一、胡定鹏等的教诲,他们分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代表着不同的风格流派。所以,在李明的笔墨体系建构中,始终都是一种兼容和消化的过程,养成了从不排斥南北画风的心理习惯,形成了合理吸纳、反复交融的创作定势。同时,在校期间他还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了李派山水和岭南山水的笔墨技法,为他以后走南北兼容的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走出校门后近二十年,李明一直坚持着重传统重写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在当代山水画大家如魏紫熙、李宝林、程大利等的关注和引导下,面对着太行山脉,李明在高昂的创作激情下,把传统的笔墨符号一一赋予了鲜活的生机,把太行山的断层褶皱、万丈悬崖、烟云蒸腾、飞瀑急流一一转化为李氏笔法。难怪很多画友在太行写生时,看到壁立千仞的太行石峰时曾叹道:简直就是李明的皴法、李明的太行。

新千年以后,李明在山水画笔墨结构和样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要改变已被美术界认可的样式非常困难,既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风险。但是,创新和发展是艺术进步的必由之路,僵化的、故步自封的样式和技法将最终失去艺术的生机和活力。所以,李明在保持以用笔为主的基础上,对山水画的墨法进行了有益尝试,在汲取了浙派、长安画派墨法样式后,他的山水画笔墨运用逐渐走向了均衡,达到了一个笔墨相生、笔墨并重的层次。这些显著变化可以在他近期创作的作品如《禅隐嵩峰图》、《石人山将军峰》中找到佐证。

三、具有责任感的现实主义画家

生活中的李明是平和平淡的人,只有通过创作才能把他的激情全部张扬和释放出来。李明又是操情自守、知识全面深厚的文化人,所以,惟有大题材、大情境、大制作才能展示出其超众的才华和豁达的胸襟。二十年来,他多次赴太行深处写生,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从不同的创作角度丰满了太行山的人格化形象。如《太行浩气》就是对抗战英雄左权的怀念,塑造出太行不屈的民族精神风貌。又如《长龙卧雪》,表现人造天河红旗渠蜿蜒在冬季太行的崇山峻岭中,颂扬林州人民不屈命运、惠泽后人的大无畏精神。再如《大河春汛》是以小浪底水利工程来展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风貌,虽然没有直接表现大坝的雄伟,但却描写了水利工程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传达出画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山水画创作中,李明始终在探索开掘一条弘扬地域画风的道路,他虽然吸收了传统和当代名家画派之长,但始终都是用来丰富和完善中原画家自己的创作风格,并且逐步形成了一个中正安和的中原山水气象。在身体力行探索这一地域风格的同时,他还组织了数届全省规模的中原画风探索展,写出了大量建构中原画风的学术文章,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促进和完善了他山水画风格的形成。

近几年,笔者发现李明的太行创作逐步在向邙岭转换,这种转换,不仅仅是山峰由险峻到平缓,构图由张扬到内敛,技法由华彩到朴实的表象转换,而是他对山水画的认识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其实,朴实深厚才是中华文化本质的东西,绘画也一样。这是李明创作心路的一次变化,一个可喜的变化,他开始从外在追求走向内涵的深厚。王国维在教导青年诗人时有这样一段话:有才能和聪明的诗人,要注意学习深厚的一面。在这一点上,李明正在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着。

四、艺术境界的永恒追求

塔拉——斯嘉丽的精神家园 篇9

关键词:斯嘉丽,塔拉,精神支柱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塔拉庄园, 主人公斯嘉丽是一个性格鲜明的富家小姐。在恢宏的历史背景下, 这个女人独特的性格更显得的突出而鲜明。在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 南部的奴隶制度及生活方式被战乱摧毁, 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席卷整个南部, 此时的南方人已经陷入了迷茫中, 他们整个精神家园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改变摧毁, 留下的只有深深的痛苦与无助, 斯嘉丽正是从这种精神的迷茫中找到了精神的依靠, 她深爱的这片土地成了她的精神支柱。斯嘉丽在面临困境表现出来的勇敢与决绝, 在遭受爱情的挫败而越挫越勇的勇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斯嘉丽追求自由, 个性鲜明, 永远按照自己的标准生活。不管是在爱情上, 还是事业上, 斯嘉丽一直是自己的主宰者。面对命运, 斯嘉丽从不低头, 她曾经自信地说:“我相信用不着男人的帮忙, 世界上没有哪一件事情女人办不了——除了生孩子。”秉承着父亲爱尔兰血统, 对塔拉庄园的眷恋, 对土地的渴求, 是斯嘉丽灵魂中不可磨灭的根, “我们爱尔兰人把土地视作生命, 视作母亲, 为了土地, 我们无怨无悔;为了土地, 我们奋斗不息;为了土地, 我们宁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斯嘉丽在塔拉庄园度过了她美丽的少女时代。尽管年轻时她曾经多么想离开塔拉庄园, 但每每遇到挫折, 她就会深深体会到塔拉庄园的重要, 土地的珍贵。为了塔拉, 她不惜带领家人干农活, 不惜出卖爱情以求得塔拉庄园免遭厄运, 她成了塔拉庄园的守护神。斯嘉丽已经把塔拉当作心灵的慰藉, 对土地的拥有便是对财富的拥有, 在斯嘉丽的心中塔拉成了她人生的路标, 前进的灯塔。在她每次受伤时, 她就会想起塔拉, 并渴望回到塔拉。在故事的开端, 父亲杰拉尔德试图向斯嘉丽灌输有关土地的价值观。他说:“斯嘉丽·奥哈拉, 你竟敢站在那里对我说塔拉庄园——这片土地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世界上只有土地最了不起, 只有土地经久不变, 你别忘了这一点!只有土地值得你出力, 值得你战斗——值得你拼命!”

一、梦回塔拉

尽管年轻时她曾经多么想离开塔拉庄园, 但每逢遇到挫折, 她就深深地体会到塔拉庄园的重要。当她身处饱受战争蹂躏的亚特兰大时, 她想到的是塔拉, 为了遵守对爱什礼的诺言而不得不留在亚特兰大照顾即将临产的梅兰妮, 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塔拉。从亚特兰大穿越战区回到塔拉的艰难历程, 不仅体现了斯嘉丽的坚强个性,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斯嘉丽对塔拉的强烈怀念之情。塔拉——她心目中永远难舍的故土。在塔拉, 有她幸福的家, 有深爱着她的父母, 有她熟悉的一切, 还有属于她的空间。

二、重振塔拉

在南北战争前, 南方是传统的种植园, 是“一片安乐土, 有白色的房屋, 有宁静的耕地, 有缓缓流动的黄浊河流”。在南北战争后, 塔拉庄园呈现出一片荒凉之态, “黑奴们逃散了, 田地荒芜了, 仓房全毁了, 塔拉像一个人的躯体在她眼皮底下流血……”从富饶到贫瘠, 塔拉庄园见证了古老美国南方的沉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蒸蒸日上。

历经重重困难斯嘉丽终于带领大家回到了塔拉, 但眼前的一切让她几乎无法把塔拉和家联系在一起。北佬来过, 烧、杀、抢、夺几乎无恶不作。令她更加痛苦的是像天使般慈祥温柔的母亲在她回家的前一天已经去世了, 父亲因此而神志不清, 两个妹妹卧病在床, 家里的黑奴几乎都跑光了。那个让她日夜思念的塔拉, 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塔拉已经面目全非了。为了生活, 为了挽救塔拉庄园, 她摘棉花, 挤牛奶, 劈柴, 种菜等, 每天忙碌在土地上。为了重振塔拉, 她开始挽起袖子脚踏实地干活。斯佳丽发誓要保卫她的家园:“上帝给我作证, 上帝给我作证, 北佬休想把我整垮。我要挺住, 等熬过这一关, 我绝不再忍饥挨饿, 也决不让我的亲人挨饿。哪怕我得去偷, 去杀人——请上帝给我作证, 我无论如何不再忍饥挨饿了。”这段话语中体现了她对塔拉无尽的依恋和爱恋。甚至当妹妹苏爱伦抱怨说自己不会为了这块破地而干农活时, 斯嘉丽毫不客气的打了她一耳光。妹妹怎么可以这样说塔拉, 这样对待她生命中的精神支柱。为了能付起高额的税款, 她不得不去亚特兰大找瑞德——这个她生命中最恨的男人。哪怕是和她结婚, 只要有足够的钱不要让塔拉落入他人之手, 如果瑞德不愿意结婚, 作他的情人也可以, 他曾经说过喜欢自己。她需要300美元的税款拯救塔拉, 而自己仅仅只有5元金币。当得知瑞德不能帮她时, 斯嘉丽用她能想到最恶毒的语言回击了他。在路途中遇到了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一个又老又丑的穷光蛋, 她从来都没有正眼瞧他一眼, 只盼他早点和苏爱伦结婚, 这样她就少了一个人的开销。当得知弗兰克现在不仅不是穷光蛋, 反而有了自己的木材厂时, 她似乎明白了什么, 为了塔拉她再一次做出决定:嫁给弗兰克。这样她就有钱拯救塔拉。在弗兰克对苏爱伦的“背叛”伤心欲绝的时候, 斯嘉丽如愿以偿地嫁给了弗兰克并得到了塔拉的税款。为了塔拉, 斯嘉丽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不得不说她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但她并没有止步不前, 斯嘉丽清楚地知道尽管今年的税款已经付了, 塔拉明年、后年甚至更长时间如何度过难关呢。她观察到弗兰克碍于面子把木材的价格压的很低, 当时正处于亚特兰大战后重建, 需要大量的木材, 而木材的价格几乎可以随心所欲的定, 斯嘉丽慢慢地说服了弗兰克自己亲自经营木材厂, 利润大的难以想象。

三、奢华塔拉

不得不说斯嘉丽的第三次婚姻也是因为金钱关系。在弗兰克死后, 她抵挡不住瑞德的一再请求并嫁给了他——看似风流但却对斯嘉丽情有独钟的有钱人, 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在斯嘉丽内心深处塔拉——她的精神家园依然是她不能忘怀的, 于是决定把塔拉修的更加富丽堂皇, 成为周围最奢华的庄园。在瑞德离开后, 她最终回到了能给予她慰藉的塔拉庄园。当金色的和平被战争无情地粉碎, 当爱、名誉、荣耀与财富已成过往云烟, 塔拉庄园是唯一留下来的东西, 成为斯佳丽心中的一片净土, “一个从容呼吸的空间”、“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让她舔净自己的伤口, 一个安全的避难所让她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纵观全文, 我们不难得出, 支撑斯嘉丽的不是爱情也不是婚姻, 而是对塔拉这方故土的深深地依恋。正如斯嘉丽的父亲所说的那样, 唯有土地才是永恒的, 才是值得人们去为之奋斗和拼命的。只要塔拉在, 斯嘉丽是不会倒下去的, 她会告诉自己:毕竟,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当时过境迁, 物是人非的时候, 我们要有一个精神的支撑点, 无论世事如何改变, 那个精神支柱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不离不弃。斯嘉丽——一个在战火中崛起的女性, 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 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但只要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个精神支柱不曾倒下, 我们还会在下一秒站起来, 勇往直前。

塔拉不仅仅是个庄园, 它是个象征, 是个归宿。只要塔拉在, 斯嘉丽的生活才是真正平静的, 没有噩梦, 永远也不会随风而去。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全译本)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2]陆喜培.“飘”不去的“乱世佳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1995 (增刊) .

精神家园 篇10

精神家园是对生命意义和人生追求的终极追问与安顿, 是主体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 是精神畅适自足的故乡, 是人格安身立命的根基, 是给心灵以秩序、温情、希望和力量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意义解释框架。全球化引起的时空巨变给民族文化带来紧密感与紧张感, 使精神家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要以生命意识的唤醒与觉悟, 以尊重和肯定激起并强化人的生命价值为前提和归宿。人才培养作为精神家园构建的主渠道, 只有秉承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 才能历经物质世界的复兴与变幻, 找回人生自由、平等、正义, 寻求理想与精神的崇高与宁静, 拯救日渐荒芜的精神家园。

一、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

近百年来, 西方哲学家对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讨。狄尔泰首先倡导人文科学的作用与价值主要在于对于人类的“活”的精神世界的研究;李凯尔特继而提出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真正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具有的认知理想, 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 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 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 即“人并不是生活在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 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 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 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就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而言, 狄尔泰进一步强调可以用“爱好”或“重要性”来表示“意义”所特有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克乃夫·贝尔在“重大的”、“可以深层追究的”含义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美学命题“美是有意义的形式”。分析哲学也认识到了自身单一意义理论的局限, 关注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中强调了人性的意义。

可以说, 意义论就是人文科学。正如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意义是存在的意义, 尽管它由人揭示并使人成其为人。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恰恰是将“意义”层面提升、演绎, 进而与精神家园紧密相连。在人文科学范畴内, “意义”所指称的并不是实在对象, 而是某种精神境界, 即意境;“意义”所表达的不是基于自然需求之上的具体特定目的, 而是人类实现人性的升华所需;“意义”对终极价值目标的追问, 使得意义与人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意义”是超越自我生存状态的人性化;“意义”整体境界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超出了逻辑概念, 却呈现为审美直观的对象。从康德的本体论 (形而上学) 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学”性质, 到胡塞尔反抗科学实证主义而倡导重建形而上学本体论, 把针对客体主义的“超验哲学”称为“人文科学”, 其目标正是“意义”。深刻理解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 处理人文科学趋俗化倾向与精神家园终极关怀的矛盾, 提升“意义”的科学认识势在必行。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意义”层面建构理想的精神家园, 凸显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与其个性主体的内在价值关联。精神家园对于个体的人来说, 是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建构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具有涵盖性与统摄性, 对不同时代的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造成深刻的影响, 使其在不同程度上认同与接受, 成为其精神世界的内核, 塑造理想境界的精神风貌。而人的精神世界又是有层级的,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精神境界, 精神境界作为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冯友兰曾经将人的人生境界分为四种, 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其中以“天地境界”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中除了哲学, 史学和文学、艺术学也都能帮助人类提高、塑造精神境界。人的精神家园, 除了价值体系和精神境界, 还包含人的性情、人的修养、人的气质等内容。由此可见,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关注对学生的精神境界的培养, 使学生的精神境界趋于理性和完善, 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构建至关重要。

二、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内在联系

科学精神作为意识形态, 表现为独立的个人大脑在运动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积极改变现状的创造欲望和力量, 是遵循客观规律前提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 科学精神即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追求真理、不断逼近真理的探究精神和勇气, 其基本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精神同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构成科学文化统一体[2]。本文从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层面, 将其理解为“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 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信念价值、解释价值、认知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3]。在价值理性层面, 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有着科学的逻辑统一。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在为科学寻求基础的同时, 也为认识人类世界存在的价值以及人类生存本身提供意义。建构共有的精神家园, 不能没有科学精神的培养。而科学精神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增益和更新上,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精神家园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存在与发展总是立足于科学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尽管精神文化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 却总能在人类的物质文化中体现出来, 并主导着物质文化的价值取向。精神会以心理活动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人们所认知、所实践、所提升, 在具体文化行为中, 科学精神所追求的真、善、美与思想文化体系中的知、情、意是完美统一的。

工业文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 也对人自身带来了危害。这一点, 最早作出深入分析的恰恰是马克思。早在 1844 年, 马克思就深刻地指出, 工业文明使自然界成为与人敌对的异己力量, 而与此同时, 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又造成了商品拜物教, 使人的类本性也被异化了。因此, 问题已不再是工业文明的“物性”方面, 而是它的“人性”方面;不再是它的“物化”方面, 而是它的“文化”方面, 成为现代社会批判的重心。法兰克福学派掀起的工业文化批判的主旨就在这里, 他们所针对的主要不是“支配一切的物”, 而是“单向度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 人类身体的机能退化, 人类不得不面对生理危机。而随着生态危机的恶化, 使得当代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矛盾需要人们具备科学精神, 尊重客观实际, 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 超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制约, 理性地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近期目标与终极关怀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所在, 其直接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2]。科学精神作为人类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 其自身的提升历程也就是精神家园的构筑历程。

科学精神来源于对自然社会认知与反思的思维总结, 因而科学精神启迪人们尊重事实、崇尚理性、追求创新的精神, 培养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非凡的品格, 教人们如何面对未知、思考人生和社会, 应对各种文化思潮。它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 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科学造福人类的终极关怀上看, 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合作宽容的团队意识以及崇尚文明的社会意识, 推进着人类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道德化, 使人克服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狭隘主义思想倾向, 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并引导社会道德观念沿着正确方向更新和发展。由此可见, 科学精神不仅保障着科学自身的不断发展, 而且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起到持续向前的推进作用。作为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理想信仰建构中的高素质人才而言, 树立科学精神, 对于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三、在科学精神的启示下, 提升高校人才的精神家园意识培养

高等学校对于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模塑作用和辐射作用。大学生精神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思潮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在高等教育体制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体验精神家园的精神境界, 培养科学的精神气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实质正是对科学精神内涵的诠释:其一,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真务实,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其二,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包含着在继承前人间接经验基础上的直接经验的探索, 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与时俱进, 把人类的科学文化成果不断推陈出新, 推向文明的科学精神。其三,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着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6]可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下, 可以使得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境界与精神气质达到有机的结合, 为“意义”层面精神家园的建构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

1.提升高素质人才的人生境界修养。

人生境界的内涵不仅包括着客观的物质基础, 也包含主观的精神修养;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 更要为人类未来发展的精神需要提供憧憬与寄托。因而, 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建构, 不妨以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为基点, 用崇高的思想理论塑造精神家园的境界。毕竟, 精神家园是一种精神实在, 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完善。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 首先应当构建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引导作用, 用科学的理论思想保证精神家园的社会理想性与群体可行性, 提升学生的境界修养, 为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塑造科学的精神气质。

2.深化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家园理论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成为塑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正确理论,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塑造科学精神, 驾驭“意义”境界的强大理论武器, 只有坚定政治信念, 提升政治信仰, 才会凝聚“自我”意识, 塑造精神家园的“超我”境界, 实现社会发展的理想前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传承、传播和创造静态的道德文化的途径, 又是人类精神交往实践过程的一部分, 具有历史生成的动态特征。因此,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有助于将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 强化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基础上, 保障精神家园境界的升华, 彰显“意义”的精神价值。

3.强化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家园使命感。

精神家园的使命感有赖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科学认知。民族精神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一方面, 民族传统的价值系统往往会制约着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从而使之表现出某种精神状态和面貌;另一方面, 在同一个民族中, 不同时代的人们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判断, 也即表现出时代精神的差异。

科学精神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增益和更新上,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科学内核。弘扬科学精神, 有助于提高人类社会的理性文明, 营造务实高效、开拓进取的社会氛围。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 尤其是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价值, 以及人们在追求这一崇高理想过程中迸发出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既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持,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引导并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精神, 构建以“意义”为核心的精神家园, 有助于带动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实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赢。

摘要:精神家园处于人文科学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 它使人的精神境界及其社会生活的人文教化克服了偏差的传统力量, 充分发挥价值的稳定性, 从而对社会意识起到稳定、矫正、修复、提升等作用。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精神家园意识归属的引导, 以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而作为“意义”层面精神家园建构的途经选择, 科学精神在精神家园价值理性中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只有树立科学精神, 高素质人才才能用科学的思维意识构建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意义,精神家园,科学精神,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纲[N].中国教育报, 2003-02-14.

[2][4]张妍.论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J].学术交流, 2011, (3) .

[3]李醒民.科学精神与人的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1) .

[5]尹寒, 张德鹏.试论高校共有精神家园建设[J].社科纵横, 2008, (11) .

我的精神家园 篇11

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喧嚣的社会,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真和假都退而居其次,那什么才重要?“娱乐”真的那么重要吗?

很多严肃的评论家评论韩寒的作品空洞无物,毫无思想性和艺术性,但很多同学很喜欢,原因类似:好笑。评论家认为韩的作品没价值,但我不以为然。它的价值就是真实地记录了这个年代人们的真实心态——浮躁。

娱乐不等同于浮躁,但是过分的娱乐却是心理浮躁的表现。真假是可以用来娱乐的吗?如果真假都可以娱乐,那还有什么不可以用来娱乐?

也许这种心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文明的进度时,必然导致精神的缺失。

我不禁想问,我的精神家园在哪儿?我曾经陶醉于中国古典文学。我很推崇先秦时期“百家争鸣”,那个动荡的年代却孕育了伟大的思想,开掘了中国文化的源头。我敬佩孔孟以“仁义”之心来待人;孔孟描绘的世界真是一个真、善、美的理想世界,我以为我找到了精神家园,我尝试着用孔孟之礼来真诚地对待我周围的人,但回击我的是“虚伪”,“伪善”。

我不禁又想问,什么是真实的道德,道德的归宿又在哪里?是否这个娱乐的年代不需要道德,正如不需要真假一样?

娱乐只是在追求肤浅的感官享受,而道德却可以让我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快乐。

我是一个人,而我却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这就是娱乐给我带来的启示。而我追求的心灵的宁静和这个年代里的浮躁却又格格不入,我又是否应该被淘汰?抑或是我现在对世界的认识很肤浅,还没有找到娱乐背后的实核。

但我相信我是对的,只是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让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篇12

学校作为一种育人的社会机构, 最根本的有两个伟大的目标:使受教育者聪慧, 使受教育者高尚。因此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 成为师生终身美好记忆的巨大宝库, 成为师生的心灵可以皈依的场域。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在我看来, 能够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通过授受知识、传承文化等价值引导, 使受教育者自主建构起生命的自觉、人性的高贵、智慧的灵性, 是学校教育应担当的使命和应具有的情怀。具有这样使命和情怀的学校才能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那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无限美好的世界。在师生的校园生活中, 如果没有真善美的情感筑巢, 那我们的教育就只能像一只飞倦的鸟, 久久寻不到栖息之所。认知、交往和审美, 是人作为万物之灵本源性的精神需要。而教育过程就是师生共有的精神生活的过程。

一、让认知成为师生智慧的源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其基本价值是以认知为基础的。认知之所以在教学的价值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有着深刻原因的。第一, 认知是教学活动的依托。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方法、启迪他们的智慧、培育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而知识正是承载和包揽了全部这些信息的载体和结晶, 没有认知的教学根本就不能称其为教学。目前有些人认为,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知识可以放在不重要的地位, 那么试想一下, 一节课的教学中, 没有“知识”这一载体,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又从何而来?因此, 以认知为起点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依据。第二, 认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教育的终极使命是为了人生的幸福。认知、习得文化本身就是受教育者从自然的人向具有完整的精神的人成长的基本方式。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成果, 它不仅反映着外部世界, 而且凝集了人的智慧、方法、能力与品格。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作为个人如果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 不具备更新知识的能力, 不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不能因时注入新的观念, 将错过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良机。第三, 认知是传承和创造文化的基础。教育活动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和再创造, 这一活动特性首先是通过认知去实现的。认知是联结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的根本方式。通过认知, 学生个体可以传达信息, 揭示世界, 完善自我, 贡献社会。这关键在于我们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认知, 我们的职责已越来越少地奉送现成的知识, 灌输死记硬背的结论,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 促进学生经验的丰富与精神的增长, 为日后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夯实基础。

在认知过程中, 师生的共同探索、答难问疑, 发展着彼此的理智的好奇心, 提升着探索的内在冲动, 丰富着师生的智慧。智慧是一种心灵素质和运筹能力, 是我们心灵深处对生死爱恨、苦乐得失、人我友敌、美丑善恶的感悟辨别而使之清澈澄明的素养和品质;是我们对表里因果、智愚静动、轻重缓急、真伪虚实的运筹驾驭而使之游刃有余的胆识和能力。智慧是一种境界, 是一种能让人的心界更加广阔, 人的精神更加洒脱、人的思想更加深刻的境界。我们的课堂教学, 正应通过一节课一节课地积淀, 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中孕育学生心灵的智慧之花, 同时使我们自身的慧灵巧悟成熟为教育智慧和创造力。

智慧需要培育, 但智慧却是“教”不出来的, 因为智慧的亮点原自躬身践履的人生体验, 存在于主体内心的觉醒与彻悟之中。教学的价值之一也正在于点拨学生的灵性, 敦促他们自己去亲临历史文化的长河沿岸, 捡拾蕴藏着先哲智慧的斑斓贝壳, 以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眼光重新透视梳理, 进而内化于心, 凝炼为自己的生存智慧、情感智慧、创新智慧。说到这, 就不能不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在通过教学启迪学生智慧的过程中, 我们如何看待作为教学凭借的教科书。书, 是凝固的文化;人, 是精神的载体。是让凝固为文字的书统驭人, 还是让流淌着精神的人去统驭书?前者人被书读“死”, 后者人把书读“活”。当教科书 (教材) 在教师的统驭下化为一种引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媒介时, 教科书 (教材) 才能不仅被流淌着精神的学生“读”着, 驾驭着, 同时也被更新着、延伸着、升华着, 而隐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精灵才能被激活。那是一种凭借智慧出入书本而不为书本所累的境界。

二、让交往成为师生心灵的绿洲

大自然中的绿洲, 是一个水草丰美的所在。一片悠悠的绿色铺向远方, 生命的绿意在天地徜徉, 阳光的碎金在水面上跳跃闪亮。绿洲, 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可是, 一旦自然生态被破坏, 绿洲就将被沙漠吞噬, 美景不再……

师生精神家园的绿洲, 同样要谨防沙化。所谓教育无小事, 关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加以适时引导, 还教育以儿童生活真实的本来面貌, 才能让“绿洲”回归自然的状态, 而不是布景搭就的伪装……与学生细腻的心灵接触, 是渗透着价值引导的心灵接触, 它所崇尚的是宽容和乐观地期待, 是无言的震撼和感动。高度的科学理性与高尚的情感素养的合流, 将使我们的教育充满诗意。

做为一个新时期的教师, 我们最富于魅力的教育教学成果, 不仅仅是教育理性的产物, 所有的教育教学成果都泽披着美好情感的光辉。我们与儿童之间不是物质交换关系, 而是精神交流活动, 是温馨情感的相互辐射和爱意情思的相互交融。以这样的境界来构筑师生的情感生活, 在我们自身职业生涯得到幸福、满足的同时, 也使我们的孩子丰富着微妙的情感世界。

孩子, 是儿童世界的国王, 是成人世界的贵宾。教师是派到儿童世界的友善的使者, 在尊重、自由、慈爱的校园生活中, 以人性光辉的烛光盈满儿童精神家园的心扉, 而不留藏污纳垢的空间, 谨防心灵的失盗, 引领他们走向成熟。

我理想中的师生交往, 是展示与创造真善美的所在, 是浸渗于细微之处的核心价值和信仰;是与学生的生命过程与精神生活的真切对话;是师生共同营建并共同欣赏的美丽风景……教育是在师生互动的具体情境中实施教育的。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一次生动活泼的活动、一次随机事件的处理, 教育正是由这样一个个过程连缀起来的。因此要取得教育的实效, 就必须重视每一次教育的过程。

记得一次上课的铃声响过, 同桌的小沅和小娟还没有安静下来。小娟摆弄着一盆微型植物盆景仙人掌, 它那绿刺球上顶着一个个鲜红的小球球, 确实挺好看。她说这是她特意从家里拿来要放在班里的。我表扬了她, 并让她暂时把仙人掌收好, 下课再放到窗台上。小沅此刻正聚精会神地撕纸, 一张白纸已让他撕得成了一堆米粒大小的纸屑。我轻轻走过去, 帮他把铺在桌子正中的一堆纸屑聚拢起来, 放在桌子右上角的位置。“瞧, 这是它们的家, 它们已经回家了, 别再去找它们, 行吗?”他点了点头。我开始上课, 我注意到一节课他没再动一下那堆碎纸屑。

课顺利地进行, 孩子们通过准备“过家家”游戏的真实情景, 知道了“事前要做好准备”。到下课时, 我请12名今天课前做好了玩“过家家”游戏的准备———带来了“小道具”的同学站到讲台前, 为他们每人发一个纸剪的“红苹果”。它意味着不管做什么事, 只有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才能经过自己的努力, 取得收获的果实。我让这12名同学一一向大家展示他们带来的“小道具”, 有小碗、小勺、娃娃、奶瓶、“蔬菜”、案板等。当轮到最后一个同学———小沅的时候, 我发现他手里攥着一张皱皱巴巴的卫生纸, 里面裹着两个带刺的小红球, 那分明是同桌小娟带来的盆景上所结出的小球球。我迟疑了一下, 小声问他:

“这是你自己准备的道具吗?”他摇了摇头。

“老师, 他从我花上掰的!”小娟插话道。

“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 你想想你是该继续站在这儿呢, 还是……”他看着我, 却一动不动, 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耐心地等待、等待。他终于挪动了脚步, 从讲台桌前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我带头为他鼓掌, 同学们的掌声是那么热烈, 可他的表情十分冷漠, 既没有不好意思的愧疚, 也没有一丝被大家宽容的喜悦。他的目光呆呆地看着我, 好像欲言又止……

下课了, 我支开围在我身边的一圈孩子, 把小沅单独叫过来。

“小沅, 你觉得今天的事做得对吗?”

“老师, 我准备道具了。”

“是吗?在哪儿呢?”我好奇地问。

他用手指指他的桌面, 难道就是那堆纸屑?

“我们小组要玩养育宝宝的过家家游戏, 他们带的娃娃、小碗什么的, 而我是想用那些纸片当大米粥的……”

“噢, 大米粥!”如果他不说, 我怎么也想不出那堆碎碎的纸屑是“大米粥”!我庆幸自己把他留下来的短暂交谈, 使我有机会知道了他欲言又止的那些心里话, 不然他的心里会不舒服的。

“我真的很高兴, 你用很特别的方式准备了游戏的道具, 那为什么上来领‘苹果’时却拿小娟的花上的球球呢?”

“别人拿的道具都挺好的, 我拿那个上去他们会笑我, 所以……”

“知道吗?在老师眼里, 你自己准备的‘大米粥’比小娟花上的小红球可漂亮多了!如果你捧着‘大米粥’上来, 我一定送你一个大大的‘红苹果’, 不过现在呢, 我要奖励你半个‘苹果’。”

我将一个“红苹果”对折, 整整齐齐地撕下了一半递给他, 他像拿到了半个真苹果那么高兴, 眼里放着光, 傻憨憨地笑了。

“下次可要争取得一个完整的‘苹果’呦!”

他“嗯”了一声, 跑开了。我看到他回到座位, 把那半个“苹果”夹在了《品德与生活》课本里。

做为教师, 不要为了图省事而省去那几句与孩子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 在交谈与沟通中, 你常常能悄无声息地走进孩子的心灵绿洲, 把脉他真实的想法和情怀。做为教师, 要善于捕捉儿童生活的瞬间, 挖掘有教育价值的片断, 连缀起孩子做人的精神时空。

三、让审美成为师生情感的春风

雨果曾经说过:“真实包括着道德, 伟大也包括着美。”学校的精神家园是一种饱含情与力的美———美好的理想、美好的情怀、美好的言行和美好的氛围……“完美的教学一定能使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 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 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 感受到人类所创造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能够唤起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 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 能够使学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生。” (肖川语)

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物我精神观照、情感投射、心灵体验, 从而认识、感悟、玩味、审视美的心理活动。优异的教育应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领悟美的内涵。

其一, 领悟学科内容本身的美

各学科教学内容作为人类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 与人类文化血肉相连。各学科所体现出的独特的形态体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类的理性精神、科学态度、情感意志等, 无不承载着美的因素。拿语文学科来说, 看似异常枯燥的汉字却有着如此多的美:建筑美、空间美、书法艺术美、韵律美;一篇篇内涵丰富的文本为我们展示了作家所创造的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独立自主的艺术世界, 其斑澜多彩的语言世界、典型生动的形象世界、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 都可以使学生在美的境界里遨游。再拿数学学科来说, 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 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 绘画使人赏心悦目, 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使人获得智慧, 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 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原本就具有数与形的和谐美、数学概念的简洁美、结构系统的对称美、辨证的运动变换美、推理的逻辑论证美等等。数学的优美感, 足以让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满足感———原来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征, 逻辑美、内容美、形式美、思想美、方法美、技巧美……体育学科其协调敏捷优美的运动项目, 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健康的体态与坚强的品格、秩序与规则、竞争与拼搏无不构成了它独特的美, 学生浸润其中, 自然会受到陶冶。

其二, 领悟课堂教学本身的美

课堂教学是一个绚丽多姿的天地。明净整洁的教室环境、友爱合作的教学氛围、知识清泉的流淌、情感激荡的共鸣、思维碰撞的欢欣、师生交往的默契、急缓有致的节奏、清晰优美的教具、准确娴熟的演示、随机应变的智慧、精巧有效的方法、动静相兼的形态、千姿百态的风格、和谐有序的组织等等, 优异的数学无不呈现出美的章法, 遵循美的规律。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 不仅获得知识、增进品格, 同时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

其三, 领悟教师自身人格的美

一个优秀的教师善于把美的一切奉献给学生。高尚的人品、敬业的精神、育人的智慧、丰富的学识、良好的性情、友善的态度、公正的作风、端庄的仪表、优美的姿态、儒雅的气质、娟秀的板书、生动的语言、悦耳的声音、慈爱的表情……当我们站在讲台面向所有学生的时候, 实则是把我们的全部展现给了学生, 包括外表与心灵。我们的一举一动、一姿一态、一言一语, 无不是我们文化素养、精神境界的反映。教育教学中, 美与我们同在, 并注入学生的心田。

眼见着两个三年级的孩子在楼道里打架, 其中一名男生把另一个男生狠狠地一脚踹倒在地上。看着倒在地上疼得大哭的同伴, 他不但没有把他拉起来, 嘴里还一直不依不饶, 一副满腔仇恨、气哼哼的样子。我走过去蹲下身子, 关切地询问地上的孩子有没有受伤, 进而安抚二人的情绪, 了解他们争执的原因, 只不过是一起玩逗急了, 没什么大事。我把踢人的孩子带到校长室, 对他说, “你上三年级, 已经开始学习写钢笔字了吧。我喜欢写钢笔字, 给你写一首小诗当字帖, 你回去抄一遍再拿给我看看, 行吗?”我在纸上用钢笔工工整整地写道, “我的脚, 会走路, 我的脚, 会跑步, 我的脚, 会踢球, 我的脚, 会踢路上的石子, 但我不会用我的脚去踢朋友。”没有挨批却得到校长的一纸钢笔字, 他很高兴。

下午课间, 他到校长室给我看他用钢笔抄写的小诗。还没等我说话, 他迫不及待地把纸翻过来, 说, “您看看, 我还自己创作了一首。”定睛一看是一首题目为“我的手”的小诗。“我的手, 能写字, 我的手, 能画画, 我的手, 能打球, 我的手, 能开灯。我的手, 不能打自己的好伙伴。”

教育教学的审美价值, 还体现在师生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 共同表现美、创造美。“我的脚”钢笔字字帖是美的, 学生创作的“我的手”的小诗是美的, 教师“不是锤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斟完美”的教育方式是美的, 学生激发起心灵的觉醒、自主进行认知迁移的结果是美的。师生双方互为审美主体、审美客体, 均从对方身上发现美, 同时共同追求美的真理, 营造美的心境, 培养美的情感, 创造美的成果。

总之, 教育的价值核心为求真、向善和立美, 它是通过认知、交往、审美彼此相融合的点化和润泽生命的教育形式加以注释和体现。“真”是人的认识反映因与实际相符而形成的一种关系属性, “善”是人的心灵因与其动机意图契合社会的道德而形成的关系属性, “美”是人的意念与事物本身的一定特性相融合的关系属性。真善美在学校教育中的和谐统一同时美化了两个人———受教育者心灵的完善, 教育者智慧的充实。

在我的理想中, 学校应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 是师生精神世界的发祥地, 是至纯至真的所在。它的地基集聚着生命源头的灵性和坚固;它的色彩浸染着初履人生的纯洁和鲜亮;它的风格展现着生活童话的瑰丽和灵慧。它沐浴着阳光, 承载着坚强, 环绕着绿洲, 孕育着辉煌!

摘要: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 成为师生终身美好记忆的巨大宝库, 成为师生的心灵可以皈依的场域。教育的核心价值为求真、向善、立美, 它是通过认知、交往、审美彼此融合的点化和润泽生命的教育形式加以注释和体现。

关键词:师生,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上一篇:航空食品配餐下一篇:移动网络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