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生态意识

2024-10-06

精神家园生态意识(共10篇)

精神家园生态意识 篇1

一.引言

1985年德里罗出版的《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具经典性的代表作。本书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光与辐射”;第二部分“空中毒气事件”;第三部分“戴乐儿闹剧”。《白噪音》这部德里罗的后现代经典之作, 不仅引起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注, 更引起人们对精神生态这一曾经被忽视概念的重视。

二.《白噪音》揭示的精神生态的破坏

20世纪末的美国科技高度发达, 为典型的后现代社会。随着西方工业文明三百多年的发展, 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越来越多地品尝到便利背后的副产品———生态破坏的苦果, 尤其是长期受到人们忽视的精神生态破坏。对于生态, 鲁枢元先生认为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层次, 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精神问题使然。精神作为人类行为的内在推动力, 不断驱使着人们做出与自然对立, 和社会对立, 更是与人类自己对立的举动。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如果不把人的精神因素这一重要的一环考虑进去, 就永远不能解决, 精神生态的提出就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而要解决人类精神生态面临的问题就要找到破坏精神生态的根由, 作者在《白噪音》中给了我们答案。“白噪音”作为一种我们身边的污染, 无时不在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在书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精神物化、媒体爆炸、死亡畏惧。

白噪音是一种隐喻:各种来自于科技产品辐射的嘈杂的声音, 媒体宣传的声音, 人内心深处的对死亡的恐惧的声音, 汇成一种污染精神生态的噪音。声音作为一种无形无色的物质, 无处不在, 以波的形式传播, 暗指这种污染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影响人的精神。白色是对死亡颜色的描述, 来自于科技污染衍生物———恐惧, 这种恐惧把人笼罩在让人窒息的死亡阴影下。这就是白噪音的隐喻。它存在于超市人们的喧闹声中;来自于媒体的广告宣传;来自警报凄厉地宣示了死亡临近的声音;来自于修女所说的德语祷文。所有这一切都是充斥在后现代社会的白噪音, 破坏精神生态的元凶。

1.精神物化下的空虚无所依。

在后现代高度发达的科技之下, 人们渐渐产生了一种所有一切需求包括精神需求都可以用物质来满足的错觉, 于是便逐渐出现了精神的物化———用物质来衡量精神, 通过购物来弥补精神的空虚,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物质来了解试探彼此。精神不再支配物质, 而渐渐变成物质的衍生物。买东西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人们用商品包裹自己干涸的心灵, 用商品了解试探彼此思想, 例如杰克在遇到马辛盖尔时他们聊天的话题除了商品外没有什么有意义的话;杰克给孩子们买东西以实现自己的内心的满足, 而孩子们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为他的慷慨所感动。但是书中“我是施主”一语道破这并不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和谐场景的缩影, 仅仅是人们从购物的给予和获得中得到的精神满足, 是种扭曲的精神表达方式。精神生态变得物化, 让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人际交往、亲情诉诸都依靠物质来衡量, 它是破坏精神生态的“白噪音”。

2.媒体引发的信息爆炸。

后现代带给人类的还有淹没精神世界的媒体信息, 一方面纷沓而至的信息让人类似乎对世界无所不知, 另一方面人类本身接触了解世界的感觉逐渐退化, 人类经过信息的爆炸陷入了一种信息真空的无知状态。媒体渐渐异化代替了人类的感觉判断, 扭曲了人的价值导向, 更将人推入更加无助、疑惑的状态。媒体让人分不清真实和虚幻, 经常在面对现实时自欺欺人。当刺耳的毒废物危险警报响起时, 杰克一家妄想只要自己小心翼翼不发出声音现实就会变成虚幻, 然而现实的动与静对比讽刺如此强烈, 最终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如梦初醒, 赶紧采取行动。这一切其实都是媒体、电脑信息数据把人与现实情况剥离造成的后果。媒体无处不在地宣传物质享受, 却忽略最基本的道德宣传。这造成一方面社会科技高度发达, 另一方面人类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从这个角度来讲, 媒体已经沦为只会传播无意义的“白噪音”的媒介。杰克、格拉铂漫和默里在谈论时, 居然对于自己在一些不寻常的场合随地大小便自鸣得意, 让人觉得如此可悲可笑。

媒体爆炸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此, 让人丧失了自己对于世界的判断和感觉, 同时又传输错误的价值导向———物欲横流、漠视生命和道德沦丧, 媒体爆炸就是颠覆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的“白噪音”。

3.对死亡的恐惧。

人从出生就面对着死亡, 这是人们从古至今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在生死的问题上在书中杰克提到了“生死为一条, 不可为一贯”, 在这点上类似海德格尔的观点。他提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者说是“向死而生”, 意思就是说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点, 而是一个过程。人类并不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最终的死亡, 而是我们现在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在死亡着, 贯穿了人的一生。死亡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始终是在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既然人的一生就是向死而生的过程, 那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死亡的关系。而《白噪音》一书中无处不在的白噪音其实就是当代人对于死亡恐惧最为深切的表述。如杰克一家为了抗拒对死亡的恐惧, 经常看电视上的灾难场景来抑制这种恐惧。他们拒绝接受积极的东西, 想通过欣赏别人的灾难使自己对死亡麻木, 同时从这种距离美和自我麻醉找到精神苦闷的乐趣。而这的确达到让人对于灾难及死亡麻木的目的, 以至于海因利希在毒废物事件逃亡的过程中, 以一种幸灾乐祸的口吻向其他人介绍毒废物危害, 灾难仿佛与他无关。正是因为众人像海因利希一样的麻木造成了当灾难真实发生在他们的身边时, 他们依然认为灾难只会发生在电视上那些落后的城市, 与自己无关。

为了寻找到抵御死亡的方法, 杰克开始听信同事默里的蛊惑:杀死了别人就是得到了他生命的分值, 杀人是给一个人的生命得分加分的方法。这种暴力暗示促使杰克去杀格雷特先生。而被芭比特和雷特给予厚望的药剂———“戴乐儿”, 这一用来抑制对死亡恐惧的药物并没有带走恐惧, 有的是让人变得分不清现实与幻觉。当格雷先生听到“飞机坠毁、子弹射击”便立即做出规避反应时,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类在死亡阴影下可悲可笑的挣扎。后现代社会的死亡恐惧是造成人类精神病态最重要的白噪音, 是对精神生态最大的破坏。

三.结语

在德里罗描绘的后现代世界里, 人类面对媒体信息的冲击逐渐丧失了对于事物的直接感觉从而被隔离于世界之外;在物欲的幻境中迷失了自己, 丢弃了基本的道德规范, 走向了血腥暴力的歧途;人类曾经的宗教信仰即使连上帝的仆人修女也不再相信, 人类在死亡的恐惧中渐行渐远。这一切都是后现代的精神生态遭到破坏的写实, 是在所处的现实的基础上夸张与异化, 进而对现实进行了讽刺。这一切表面看起来荒诞不经, 但从现实又有迹可循, 发人深省!小说结尾作者“美丽和恐怖的日落”给了的预示———“怀尔德的三轮在洲际公路上左冲右突, 十分惊险地逃离了死亡, 铁匠镇德老居民在重新排列了货架的超市里茫然无措”一样。未来人类的也许会幸运地驾驭死亡, 但是也许仍然时时处处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下。

摘要:本文通过对唐·德里罗 (Don DeLillo) 《白噪音》描述的整个人类社会经受无孔不入的“白噪音”的精神生态的破坏后所呈现的乱象的分析, 着重从精神物化、媒体爆炸与死亡恐惧三个角度来分析美国人所面对的精神问题。

关键词:《白噪音》,德里罗,精神生态

参考文献

[1]ht t p://bai ke.bai du.com/vi ew/1816350.ht m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4]唐·德里罗.白噪音[M].朱叶, 编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课堂“原生态”意识 篇2

一、触摸语言,强化文本价值,发挥其例子作用

为了使课堂多姿多彩,音乐、幻灯图片、辩论、表演都被带进了课堂,但是课文讲的内容,学生知之甚少,这种典型的华而不实的方式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语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研读课文,并且从中感悟文本的精髓,受到熏陶。张志公先生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不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都搞清楚,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语言文字承载着作者思想观点,循文求义,必须重视语言文字。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现在有许多人呼吁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这种“回归”呼声源于之前走过的弯路。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的过程正体现了文本的价值。教材是例子,那么就应该发挥它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当然,朗读的方式不只是需要注意这一点。因此,我们不能强求将这种方式全部在课堂里完成。现在有人在讲诗歌的时候,读得遍数太多,使学生都厌烦,还意犹未尽。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了,真是过犹不及。课堂在于引领,课堂重视文本的朗读,引领学生在课外自主地有效地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积累。

二、由读到诵,在“原生态”中蓄势

现在是快餐式的文化流行的时代,与坐冷板凳苦学相比,人们更加愿意接受“提纯文化”。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有人走捷径,孤立刻板地讲解字词,一味地讲解语法知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汉语特点的,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不会生动。没有活力的教学,何谈有效性?

现在的中学生,不是不想读书,也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时间。没有充裕的时间,就无法保证读的质量。于是,即便存有的热情,也不拖得消失。于是下笔写作文的时候,便是口不对心的空洞词语。写作文就因为拼凑而痛苦,作文更是没有了生命的深度。

汉字是音形义结合的表意文字,使用的时候要依靠语感和语境的把握。汉语言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是长期的过程,不能被短期的机械式的训练代替。

语感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形成的能够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语感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踏踏实实的积累中感悟。为了避免空谈,就要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直面文本,在切实地同文本的对话中完成了积累。这种积累不是孤立的,而是成套的适合汉语体系的语言积累。成套的语言积累多了,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话语体系。之后,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可以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表达心中所想。

只有装入了大脑这个记忆的容器,知识才是自己的,否则仍是书本上的。虽说书本就在身边,但不去翻阅,所谓积累,便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种原滋原味的背诵,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才是真正的“蓄势”。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使我们将学生带到语文这个百草园中,学生也只能似走马观花一般,看不到花开长久的美艳。

三、聚集后再创造,自然地完成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

读与写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汉语的主要方式,其中读是基础,写是积累后的实践、运用。因为语感的建立,这二者的结合变得较为容易。朗读将学生带进文本,蓄势使学生发现语文的美,语感的建立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在一次次能力展示的过程中,自信和热情都会增强。表现生活中美的激情和自信,使读与写的结合更加自然,这份自然必将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学生的主动性有了,便会积极主动地面对语文,学习语文,研究语文。在有效地完成读写训练后,以往因成绩带来的压力,就是转化为一种快乐。把教师从单纯的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推动者。让学生用听、视、触、嗅等多种感觉器官感知文章内容,从而拉近了“教”和“学”的距离。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情绪,去寻找学生兴趣的触发点。学生有了兴趣,入迷了,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

当然这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不是将语文教学的任务最终引导入传授知识技能。语文中的人文性不可丢掉。语文是一种文化,包含着民族的精神情操、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语文教学也是一种熏陶人格的思想活动。文学贵于有“我”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中师生的对话。当学生解决好一个问题的时候,教者应该通过设计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更深的一层讨论。当学生出现茫然不解的时候,教者应该有非常不错的方式引导学生解疑。在这一设一导的过程中,完成对话。

精神家园生态意识 篇3

环境是人和自然界与其所处空间之间的关系, 或围绕着生物 (主要指人) 的一切外在条件。环境即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土地、生物、居住地等生命保护系统, 也蓄积了对人们产生刺激甚至袭击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力量。环境条件的组合处于连续不断的变化之中, 有些变化对人类健康有益, 有些变化则对人类健康有害, 甚至是灾难性的。环境有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和人工创造的人为环境。如果再把人为环境分为物质与社会文化 (即人文) 环境两部分, 人类就是生活在三重环境结构之中。这三重环境结构不是简单的重合, 也不是相互对立的, 而是相互共存、共依的。人类是环境的创造者, 也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协调一致, 运用知识和智慧来建立一个更好的环境。环境可大可小, 小至一个电话亭, 大至一个城市或自然保护区。无论大环境还是小环境, 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的生态环境都与城市、建筑的人居环境密切相关。人居环境就建筑领域而言, 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娱乐、工作环境, 包含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两者的和谐结合与协调发展。它要求居住建筑必须将其使用功能与社会、文化、艺术等精神功能的复杂要求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结合, 使一聚居地的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 并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 当前住宅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各个城市都有一些好的环境规划设计与治理工程, 但也有不少项目的开发商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盲目地提高地块的容积率与建筑密度, 形成了众多的“混凝土森林”, 能够提供给人们活动的公共绿地越来越少, 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在新的居住区规划设计中, 能将气候、环境和生态设计综合研究与考虑的实例并不多。评选一个居住小区规划的好坏, 总是把从直升飞机上的鸟瞰景象和住宅立面的造型与空间的艺术景观放在首位, 很少进入内环境中,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物理功能的要求诸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不少居住小区为了创造一个较大的公众活动庭院, 而全然不顾建筑之间最小日照间距的要求。周边式布局的西向居室全无遮阳措施, 更谈不上适宜的风环境设计。绿地率虽然达到30% 以上, 但不是每户每人均享, 而是过分的集中。主要居室外墙的窗墙比达80% 以上, 完全成了玻璃幕墙, 远远超过采光需要的窗墙比要求。平屋顶固然有它不足之处, 但它能“弃瓦还绿”、利用空间进行屋顶绿化、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这是其它坡屋顶不具有的长处, 提倡采用坡屋顶的办法很不利于居住区的环境、生态和节能。

随着人们的居住要求从“谋生”转向“乐生”, 买房、换房必定装修已成必然, 家装中的设计求新、材料求新、设备求新和陈设求新固然重要, 但却忽视了应有一个良好的周围环境与之协调、配合, 重内不重外, 过分依靠建筑设备, 丝毫不考虑人为环境与建筑材料中的微生物对居室环境的影响.现实最为普遍的现象是, 在评审任何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时, 一点一线都非常认真, 也非常苛刻, 毫不留情。一旦房屋建造起来, 形形色色的广告招牌, 五花八门的雨棚、防护栏, 不但“污染”了环境, 而且也使建筑的本来面目全非, 建筑师为创造环境而辛勤劳动的成果也完全未得以保护。

以上所列, 并不都是建筑师的责任, 有官方的指令, 有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 也有管理上的失误。从建筑设计方面讲, 建筑师们并没完全忽略气候、环境的设计, 也考虑了朝向、间距、自然通风与噪声的防御等, 但往往是点到即止, 仅做了宏观的考虑, 忽略了微观的研究, 而这正是目前住宅设计中所缺乏的关键性因素。

3 健康建筑与生态建筑的理念

健康建筑是目前国际上因环境污染和建筑要节能而使房间对外完全封闭造成的室内污染源增加, 空气质量恶化, 使人产生建筑病 (或称封闭房间综合症) , 导致健康、工作效率和寿命受到危害而对建筑界提出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住宅的定义是指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 全面提升健康要素, “不会引起疾病或残疾, 并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及其社区。”

生态住宅又称“健康住宅”。生态住宅不只是绿化, 而且, 从规划上看, 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 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 在具体设计上, 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 例如, 除普通草本植物外, 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中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 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 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 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 注重节省能源, 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住宅要把健康落在实处。房地产不是以卖地皮为最终目的, 也不是以卖钢筋, 水泥的房子为最终目的, 更不是以卖概念和环境为最终目的, 而是以营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性需求的健康文明新家园为最终目的。可以说, 房地产是卖一种生活方式, 是卖一种亚文化, 卖一种新社会和新的时尚。作为一个社区的业主, 要真正享受社区健康文明新生活, 不仅体现在房地产商的设计图上, 也不仅是在房地产小区的配套硬件设施上, 而是要落在社区服务软件上, 要让人真正享受到身心愉悦。这才是进了健康文明的家园。

4 生态住宅的设计及建设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 我国平均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 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 我国的一些城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污染”城市。房地产开发和使用是一种消耗大量资源, 产生大量废物的产业。为了人们卫生、健康、舒适地生活, 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4.1 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 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廉价。目前, 在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3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近几十年来,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以澳大利亚和以色列最为显著, 其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分别是30%和50%。我国研制开发太阳能起步较晚,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普及率仅为6%左右, 且发展不平衡, 西部地区较集中, 云南省普及率最高, 达10%。

4.2 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一些地方, 一方面缺水严重;另一方面浪费严重。节水的关键措施还是“开源节流”。生态型建筑要做到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通过就地处理污水, 把污水变成中水, 中水用来浇花、洗车、消防和景观用水等, 在做到节约用水的同时减少污水的排放量;还有在住室中安装节水马桶, 洗手池的水能够直接通向厕所, 洗衣、洗菜的水可以用来冲洗厕所;采用高质量的无渗透水龙头等。

4.3 生活垃圾的合理处理

将生活垃圾分为三类:生物垃圾 (包括废弃食物、废弃果蔬等) , 可再生垃圾 (包括金属、玻璃、纸屑等) , 不可再生垃圾 (燃烧灰渣等) , 最大限度化废为宝, 循环利用。对于一些生物垃圾可以有计划返回农业生态系统, 对于金属、纸屑等可再生垃圾应回收后统一处理, 以便循环利用。对于不可再生垃圾, 可经焚烧后达到减量化、无害化。

4.4 景观道路的设计

环境景观中的道路不是指交通功能的街道, 而是通过道路引人入胜, 引导居住者进入情景之中, 创造一个舒适、富有魅力的步行空间。这就要求景观道路有生动曲折的布局, 做到“出人意外, 入人意中”;另外通过巧妙布置, 步移景异, 让人感到“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给人带来愉悦和美的享受, 使道路充满人情味而受到欢迎。

4.5 居住环境绿化系统设计

居住区的绿化布局可以沿道路布置, 创造开阔的环境空间, 或以绿化单独围合空间, 使绿化布局与道路分离;在植物配置上要以乔木为主, 乔、灌、草等多种植物有机组合, 形成多层复合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 尽量最大限度的发挥植物本身的生态功能和保健功能。在提高绿化面积的同时增强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和抗病害能力, 提高居住区的生态效益。

4.6 景观小品设计

在居住环境中, 景观小品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们往往是建筑群构图中一个延伸或不可分割体, 是群体中一个藕断丝连的“桥梁”, 声断意不断的“连接体”, 有的景观小品在某处的点缀还起着向导的作用, 预示着将有一个重点出现的启示作用, 或一群体的序曲作用。让人的眼睛习惯于观察景物的细部, 就会觉得这个人为的世界更具情趣, 更富特色。

4.7 尊重自然, 创造环境, 突出地方特色

对居住区生活功能规律深层次进行分析和组织, 对基地特定的气候、地形、现状和规划环境反复推敲与琢磨, 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一种与居住生活紧密结合, 有机交融又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形态特征。

5 结语

我国夏热冬冷, 占地面积大, 气候差异也较大, 使得建筑环境与生态的设计不能采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和同样的设计与应用手法。只有因地制宜, 注重环境和生态效益, 才能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才能与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和建筑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相一致。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 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健康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李天娇, 蒋丕彦.美G.泰勒.米勒.营造可持续地球家园的整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第二届健康住宅建设总结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宫崎骏动画的生态意识 篇4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生态意识自然生存

日本动画艺术家宫崎骏先生1941年出生。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1971年脱离东映公司独立,1985年创办了著名的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其主要作品有《阿尔卑斯少女海姬》、《未来少年柯南》、《红发姑娘安》、《名侦探福尔摩斯》《回忆点点滴滴》、《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红猪》、《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心之谷》等。其中《千与千寻》在2002年的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又于2003年2月11日获得美国第75届奥斯卡长篇动画奖,奠定了宫崎骏日本动画大师的地位。

在作品里,宫崎骏充分表露出对生命存在形式与意义的探索,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对人类最终命运的追问。他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世界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地,流露出了浓厚的环保思想。本文就从宫崎骏作品中浓厚的环保意识谈起。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对人类成长的生态思考

宫崎骏说“每一天,都有新的婴儿诞生:每一天,儿童都在成长。如何引导而不是误导他们,是每个动画人的责任。即使儿童不再象从前那样对动画片中正义的主人公进行自我指认。我也希望动画片能够教给他们认识这个美好世界的能力。”宫崎骏认为儿童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的人类。儿童应该顺应人类美好的本性自然地成长。在人性日益堕落的当代社会,孩子的纯洁可以拯救社会的堕落。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抑制了人的善良本性,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所以人应该离开都市回归自然。这是宫崎骏对于人生命运重大问题的严肃探讨。

1强调人的自然成长

宫崎骏对儿童的成长尤为关心,他说“动画片的题材都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问题,比如儿童失去生活兴趣的问题,儿童在我们的消费社会中迷失自我的问题。”他认为现代的儿童受到了太好的照顾。反而丧失了最珍贵的本能,他“想使她们在其中重新认出自己,并能间接地听到我的鼓励:‘别害怕,你们一定能驾驭生活’。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这在作品《千与千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千与千寻》是一部带有幻想色彩的作品,故事背景是现代。10岁的荻野千寻是个虚弱、从未遇到过危险,对外界毫不关心、态度冷漠的小姑娘。在搬家过程中他们一家误入了一个神灵居住的神秘小镇。千寻的父母因为贪食神灵吃的食物而变成了猪。千寻被少年小白所救,在镇上汤婆婆的澡堂做工,但是她的名字被夺走,只剩下一个“千”字。千寻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忘记自己本来的名字,就永远无法回到正常的世界:如果不及时救出父母,他们就会被吃掉。面对这些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千寻从内心深处爆发出了“生命的力量”,显示出令人惊叹的勇气和毅力,最终从汤婆婆的魔法下拯救了朋友和父母,离开了小镇。千寻的整个经历可以说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冒险,而是一次心灵的冒险,是人类本能精神的一种激发和回归。或许宫崎骏所取的“千寻”的名字本身就是在说明,现实世界的异化使得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到了扭曲,人类应寻回原初的善良本性,否则就会失去生活的意义,灾难就为期不远了。

2反都会的思想

向往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的广阔与浩博面前寻找人类失落的朴质,寻找人类在工业革命和商业文明中失却的本真状态。是人类的一种渴望,一种梦想。在都会领导潮流的现代社会里,整天出入于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楼阁,婉转的鸟鸣、树叶沙沙等等那种原生意义的自然早已被非自然所取代。宫崎骏想往他们。在作品《回忆点点滴滴》里他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回忆点点滴滴》的女主角夕子,虽然从小在东京长大,但早在十岁时,就有了回归故乡的期望。在事业、感情都处于瓶颈时,她选择到姐姐的乡下婆家体验农家生活,那儿是少有经过人工修饰和侵袭的最接近于自然的世界。清丽的天空、绿色的草地、美丽的鲜花让夕子感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和谐平静的感觉像透明的泉水冲刷着她的灵魂。最终夕子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顺乎自然的。

3对于纯真爱的召唤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商业逻辑支配着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有影响的价值观、消费观在二次大战后产生于欧美发达国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费主义在社会中得到了普遍地认同和广泛发展。在这种消费社会里,商品经济作为运营的主导,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原理。人们不再看重友谊、亲情、爱情,主导人们生活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人在堕落着。

宫崎骏在其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人类那曾经拥有的美好情感的眷恋与召唤。比如《回忆点点滴滴》里的女主角夕子与朴实的农村青年之间在友谊中自然滋长的纯洁爱情《红猪》里海边旅馆的老板娘与波哥的真挚情感《魔女宅急便》的琦琦与热爱飞行的少年之间那种青涩而健康的爱情和友情:与聪慧贴心的面包店老板娘之间互诉衷肠的亲密友情《龙猫》里的乡间人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照料初来乍到的小姐妹的朴实而又真实的暖暖人情《心之谷》片尾小男孩在晨曦中鼓起勇气对小女孩说:“也许现在我们做不到,但未来让我们结婚吧!”这各种各样的情相较于当下许多都市人所拥有的薄情、滥情是那么的甜美和珍贵。消费社会里的人们应该感到许多的失落、寂寞与感慨吧。社会发展了,而人的情感却退化了,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自然天赋我们的那种和谐、平衡、善良与自由的本性。

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

当代社会中由人类自己设计制造的非自然化倾向,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变化——森林被毁,河流污染,毒雾笼罩,土壤退化,沙漠肆虐、人祸横行。我们所感到的自然,充斥着枯竭的阴影,鸟兽的绝唱,水患的惩罚,而连那些本应新鲜洁净的空气也密布着浮尘与微粒,带给人类的是沉重的呼吸。这正如宫崎骏1984年执导的第一部长篇动画《风之谷》中所描绘的,这部作品不但包含着史诗般宏大的篇章和对人类与自然的深层哲学思考,更是宫崎自己对环境保护和人文主义长期深入探索的结晶。

故事讲述的是巨大的工业文明在千年之后毁于一旦,地球上充满了能致人于死地的污染“腐海”和可怕的巨虫(称为“王虫”)。偏僻的边境小国风之谷一少数几个没有受到污染的绿洲,其公主娜乌西卡勇敢而善良。

她是家里惟一健康活下来的孩子,善于使用滑翔机御风而行,因在腐海森林中漫游,遭遇宿命的王虫并卷入了其与人类的战争。腐海覆盖在沙漠之中,这里生活着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相貌可怕的大虫,还有参天的吉树和各种色彩斑斓的植物以及漫天飞舞的雪花般美丽轻盈的洁白孢子。在这种看似美丽的环境里,人类却无法生存,因为大虫可以噬人,美丽的孢子有毒,漂亮的植物也能致人于死地。而这一切就是由渗入土地的污染形成的,那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恶果。人类用自己高度发达的科技创造了巨神兵,他们的七日之火烧毁了世界上的一切文明,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毁灭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按照现代伦理学理论,人是自由的,但这个自由必须是在不损害其他个体自由的前提之下与责任对等存在的,人作为一种具有责任性的社会存在物,不能粗暴或野蛮地对待自然界,也不应片面地考虑自己的行为需求及利益满足,相反在作用于自然时必须确立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责任与义务,形成对其他个体包括自然环境价值在内的充分的尊重态度。风之谷作为为数不多的人类可以栖息的几个绿洲之一,其存在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在风之谷,没有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也没有现代社会沉重的污染。风之谷中的全部动力都来自于对自然风的使用,由于海风的吹拂,有毒的孢子无法进入谷中,人们得以在这里安居乐业,过着虽然原始,但却幸福快乐的男耕女织的生活。人又重新回到了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境地。人类的文明又回到了最初原始的状态人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的幸福简单的生活。

与纯净的风之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怕的腐海。人类僧恶腐海,憎恶那些栖息在腐海里的大虫、憎恶那些飘扬的有毒的孢子,不顾一切要去杀虫烧林,争夺最后的生存地盘。只有娜乌西卡知道这腐海是人类的污染造成的,是自然对于人类野蛮行为的惩罚,对人类的反噬。所有人都认为植物是邪恶的只会产生有毒的孢子,只有娜乌西卡相信植物是善良的。她在自己的地下室里用纯净的水和干净的土壤培育那些被人们认为有毒的植物,结果竟亲手塑造了一个极度纯净的花园。是她的对于自然中其他物种的爱心和尊重,使得被人们认为有毒的植物反赠给了她一个美丽的世界。她对王虫的友好态度,就昭示了人类尊重自然的美好结局。然而还有部分幸存的人类依旧执迷不悟。那个入侵风之谷的多鲁美吉亚公主为了抢夺巨神兵,控制全世界,不惜发动对贝基特的战争。最后导致贝基特城成为一片废墟。就在他们取得所谓的胜利运输巨神兵的过程中,却由于激怒了虫族,导致被飞虫攻击的飞船在风之谷的海边失事。这是他们肆虐自然之后,自然对他们的惩罚。人对自然过渡的侵犯,则引起自然的愤怒。宫崎骏再次向人们展示,人类的灾难主要是由人类自己的活动造成的,面对灾难。唯有仁爱与理解,对地球其他生物的尊重才能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培根说过“人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

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视了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在与自然融合与对立的过程中,的确有过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记录,但是我们发现每一次的“改造、征服、战胜”。无不以更大的失败作为代价。在经历了自然一次又一次地惩罚之后,人们应该明白,在茫茫宇宙之中,人不过是大自然怀抱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是斑杂其间并非能置于其它之上的一环一节,是大自然宏大方程中的一个项数,是大自然用它无与伦比的精气和血脉成就了人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来的。”自然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共同拥有的家园。人类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变为尊重,由索取变为爱护,再也不要想着去统治地球主宰自然。

另外,在宫崎骏每部作品里总有一株巍巍森然、含养千万生机的“母树”。支撑起整个生命维系的重任。这种独创的“森林中心史观”,我以为也包含着宫崎骏对于生机盎然的自然的渴望。同时《天空之城》中勒普泰岛的毁灭说明了人不能离开涵养她的自然。这部作品的背景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欧洲,可爱纯洁的小女孩席塔(sheeta)在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帕索(pazu)的陪伴下,寻找自己失落的故乡。在旅途的尽头天空之城,席塔说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话:“我终于明白勒普泰灭亡的原因了……尽管有可怕的武器,有很多很多的机器人。但是,离开泥土它就活不成了。这些,难道你都不知道吗?”宫崎骏再次想让世人明白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和人类如何发展,人都不能离开自然。不能离开孕育人类的大地。人类应该拥有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宇宙精神,唤起沉睡的扼制生态恶化的社会良知,敬畏天公地母,崇尚宇宙和谐秩序,挚爱地球上的每一生灵,人类自己才能够平衡、和谐的发展。

三、困惑

尽管宫崎骏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一个艺术家对于人生、生存、价值等问题的乐观的严肃态度,但是在现实面前他往往又表现出一种怀疑、无奈和困惑。在一次采访时他说:“我也想通过我的影片战胜自己对未来的恐惧感。对此确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人是丑陋的,生活是美好的。”

《天空之城》中勒普泰岛最终的毁灭,同时也在告诫世人:在机械和钢铁的世界里。人类面对着的其实是未卜的将来,人类是否还有能力控制自己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风之谷》的结局同样是令人回味。伴随随着影片结尾优美的音乐。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在植树。那一棵棵绿色的树苗象征着希望的未来。也象征着人类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悔过,宫崎骏用代表全人类希望的孩子们的举动来表现自己对人类还没有完全的绝望。但是一株小树苗和一个防毒面具的共存,则代表着人类将来未卜的命运,哈姆雷特的终极追问“生存还是死亡”式的问题同样困惑着宫崎骏。

这种困惑在后来的《幽灵公主》里体现得更为明显。故事发生在日本大规模侵略山林的室町时代(公元14世纪——16世纪)。人们随意开采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人与自然界的各种神灵的矛盾就此产生(在日本国民中存在着泛神论观点,即万物都有对应的神灵掌管)。人类要生存就要砍伐森林,而森林的消失令动物无栖身之处。少年阿席达卡为了寻求破除自身咒语的方法来到日本西部,却意外地卷八了这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他与被犬神抚养长大的人类少女小珊(即“幽灵公主”)认识。小珊到底应该属于人类还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冲突究竟如何才能化解?宫崎骏感到自己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影片以掌管万物生命的麒麟兽的死换来自然环境的恢复作为结局。小珊对阿席达卡说:“我喜欢你,但是我无法原谅人类。”她得到的回答是:“没关系,一起活下去吧!”既然没有解决的办法。也只能继续共存下去。在此宫崎骏推翻了自己过去一直宣扬的理想,但是他没有给出新的答案,因为他的心情充满着无奈和困惑一对人类将来未知的命运以及与自然如何相处的困惑。

四、结语

《管子·人观》曰:“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蟹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曾子说:“林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都在强调人应顺时而取。依据现代生态伦理要求,人也应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考虑追求自身发展的权利应与自然发展相和谐统一,而不应当无视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人不能脱离自然界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思考和探索一切生态问题实际上最终都在关注人的发展,都在按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认识和处理人类生存实践中的个体与共同体、部分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倡导并实现人对自然关系的正当合理性。

试论会计的生态意识 篇5

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反映。会计生态跟其他生态形式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会计产生时,会计就处于自然环境、人类及其经济活动的生态中;会计产生后,会计一直以人类、社会、经济等会计外环境和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等会计内环境组成的生态形式存在着。既然会计生态客观存在着,就必然需要人们去充分认识这种存在的合理性、科学性,以此作为会计改良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去认识或认识不到会计生态的客观存在性,那将会使人们对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及其之间的连接关系把握不到、把握不准或把握不牢。在会计改革发展中曾经出现的盲目借鉴、“无账会计”等,其实就是对会计生态的各个主体、客体及其相互联系等方面认识不到位所致。对会计生态化发展更需首先认识到会计生态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静态”,以此才能形成其“动态”。

二、会计生态的系统意识

(一)会计生态系统的意识。

会计生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会计生态化发展建设中,要从会计系统和生态系统视角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开发与保护、信息生产与服务、会计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例如会计的国际趋同就是这种意识的运用,是把我国会计融入国际会计这个大生态系统的一种意识作为。

(二)会计生态的系列意识。

1.会计生态道德意识。是一种需要人们对会计生态平衡的维护、会计生态和谐的建设、会计生态健康的良治等自觉担当起一种道德责任,从道义上关怀会计的兴衰荣辱、从道理上关注会计的兴利除弊、从道行上关心会计的兴旺发达的意识。2.会计生态忧患意识。需要人们面对日益严重的会计造假、舞弊等生态危机,及早预防、尽早发现、趁早治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才是应有的会计生态忧患意识。3.会计生态科学意识。强调人们在会计生态的建设发展或危机治理、日常管理等方面,尊重生态规律和法则、规范会计程序和章法、善用科学思想和行为。4.会计生态价值意识。是从价值意义上思考和推进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时候,需要人们以会计生态利益为最高原则,对会计生态维和维稳的系列做法和作为多从价值意义上思考,对其结果应有一种正确而客观的价值评判。5.会计生态责任意识。是出于对社会责任运动的推进,强化人类社会责任的承诺和履行处罚,需要人们对会计生态从存在至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负起积极而良好的参与责任、保护责任、助推责任和建设责任等。

三、会计生态的正义意识

罗尔斯在其经典著作《正义论》中,将正义分为:“实质正义”、“形式正义”、“程序正义”,这对会计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计生态化发展中的正义意识包括:

(一)会计生态主体的正义意识。

1.作为会计生态管理主体的国家及其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在会计准则等规制的确定方法、程序上,既要以国家利益为主体,又要保持最佳的程序正义、较好的形式正义和特定的实质正义,以维护和保证其他会计生态主体的利益和权益;尤其在会计国际化中对本国及其会计生态其他主体权益和利益的保障,应在高度的国际正义和民族正义的基础上实现。2.作为会计生态供给主体的会计信息生产者和会计服务提供者,在会计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上,要有一种反映真实、质价相符、适合所需、满足所用的公平正义。3.作为会计生态需求主体的会计信息与服务需求者或享受者,既享受到较公平正义的对待和礼遇,又以公平正义的方式手段获得了所需的信息和服务,更对同等待遇下以较正义形式取得的会计信息和服务能公平正义地使用;实现会计信息和服务的各有关方面的资源共享、权益共为、利益均沾。4.作为会计生态媒介主体的新闻机构和中介组织,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按照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尽职履约、坚持操守,使其导向正义、监督正义、执业正义。

(二)会计生态客体方面的正义意识。

会计生态客体主要指会计信息和服务及其相关的活动或事项。它们应在正义的招引下,在信息的质量、内容、生产规程、呈报方式等方面能较公开、统一、规范地存在和作用,在服务的质效、价格、方式、水平等方面能无缝覆盖整个会计服务领域。只有在没有灰色信息、黑幕交易的良好环境中,会计生态的存在和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只有实现会计信息生产、流转、使用中的零延误、零瑕疵、零缺陷、零滞阻、零干扰等,确保会计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供给和需求的适合性、输出和享有的均质性,会计生态化建设与发展才不会流于形式。

(三)会计生态环境方面的专业意识。

会计生态环境包括会计生态内外相关的各种条件以及相互间的系列关系。它们应有的正义意识主要体现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公平,如会计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法律、金融等不被人类改变或在人类对其施加改变前的原始性或原状性;这方面的正义意识即是人类的一种认识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的基本立场、态度和观点上不能存在厚此薄彼、贬此扬彼的情况。另一种则为会计生态主体作用或运用会计生态客体时所表现出的力量、方法、作为等,其正义意识主要指人类改造自然、总结规律时是否体现实践性、具有公正性、符合义理性、实现代际性等。

可以说,会计生态发展应具有的生态正义意识,需要会计生态主体倡导和实施一种在程序正义的基础上,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思想作为;需要会计生态主体给予会计生态客体一种正义的环境和导向;需要会计生态主体作用于会计生态客体时,对会计生态环境多从保护思考、全局考虑、长远思量,实现可见生态环境的代内公平、现实公平与代际公平、未来公平。只有站在全面、均衡、公平、公正的高度认识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等之间的辩证关系,用理性、公正、道义和求真务实的原则审视会计生态的存在以及会计生态化的发展,最大程度地避免会计生态中的会计资源掠夺、会计运用和作用殖民化、会计信息与服务流程全面造假等危机,才能真正确保会计生态的平衡与和谐,有力推进会计生态化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四、会计生态的转换意识

会计生态会不断运动或转换而成为会计生态化。会计生态在运动或转换过程中,应是在长期内服从一致的目标、循着一定的方向,逐渐地将其各有关主体、客体和环境等融为一体;其中所体现的前瞻性、时代性、创新性、战略性、方向性等特点不言自明,是推动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会计生态危机的治理、对会计生态主体的规范运作、对会计生态客体的理性对待、对会计生态环境的良化等,实质上就是将会计生态由失衡转向为平衡、由失和转型为谐和、由不健康转变为健康、由不稳定转换为稳定等。持有这种会计生态转换意识,会计生态才会从劣治、恶治逐渐发展为良治、善治,才会有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

五、会计生态的发展意识

试论生态意识的特征 篇6

一、生态意识的整体性特征

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整个现实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因而, 生态意识作为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也必然具备整体性特征。只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才能完成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

生态系统作为生态意识的整体性的生态学基础, 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 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组成的自然体。人、植物、动物、土壤、阳光、水等紧紧地联系在生态系统这一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共同体之中。“在自然的面貌中, 人也看到了自己, 作为成员, 作为整体的一部分。”[1]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必须要有人的存在, 同时, 生态系统为人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审美客体、价值客体。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要素, 人没有能力制造出一个完全人工的生物圈或者生存环境。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人类认识自然的时候必须树立全局性的眼光, 认清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

人与自然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 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相反,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的整个支配作用, 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生态意识整体性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系统性。

但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并不是否定人的主体能动性。虽然“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3]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 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 就是说, 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 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3]。也就是说, 人在与自然相统一的过程中不仅是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是一种能动性的存在。人能够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结成了各种联系, “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个人来往, 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3]“自然界的人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 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 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也就是说, 人是自然界中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人与动物是不同的, 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能够认识到自然界的存在以及利用自然规律。而人的意识是在社会交往联系中产生, 也就是说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不断产生和发展更多的社会意识。因此, 劳动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在社会中, 人的交往是以物质交往为前提, 因为人的社会交往是从物质的交换开始的。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能为人与人的交往提供物质基础。否则,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其他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无异。也就是说, 人与自然统一于社会之中。

生态意识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视野, 必须统筹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不仅不能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性关系, 而且必须以维护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为前提。不能孤立地、机械地考虑某方面的发展, 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综合考虑某战略政策对人、对自然以及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 充分考虑结构性、互补性问题。因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 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 对人说来也是无。”[3]同时, 建立一个人、社会、自然协调的三维复合系统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结构是最具稳定性的, 只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的永续发展统筹起来构成一个三维复合系统, 就能保证发展全面性和整体性。

二、生态意识的和谐性特征

生态意识的和谐性是指通过人的主观作用而达成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包括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和自然生态潜力再生产的协同发展, 技术经济系统、社会文化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所谓和谐, 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人与自然和谐, 简言之, 就是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状态。

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就必须找出不和谐的根源, 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前,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素朴的和谐。资本主义出现后, 大工业的发展促使人不断地掠夺自然资源, 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冲突。因此, 必须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来寻找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源。

在私有制产生以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混沌不分的。人没有对自然进行掠夺;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是统一的, 也就是人的劳动产品属于劳动者;人与自身的劳动之间也是统一的, 人的劳动是为了获取生活资料而不是为统治阶级生产剩余价值。随着人类劳动能力的发展以及原始社会的解体, 人有了剩余产品, 也就有了对这些产品的所有权, 私有制发展起来了。但是,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异化仍没有威胁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后, 人的欲望的膨胀对自然界造成压力, 同时也使人自身相应地异化。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人压迫人、机器统治人、人统治自然的异化社会。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的开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不是活的和活动的人同他们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自然无机条件之间的统一, 以及他们因此对自然界的占有;而是人类存在的这些无机条件同这种活动的存在之间的分离, 这种分离只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中才得到完全的发展。”[4]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 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对自然进行大肆地掠夺以及对工人进行疯狂的压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人表现出四种异化形态。首先, 从生产结果上看, 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一个对异己的对象的关系。”[3]自然界为工人提供劳动原材料, “但是, 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 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就不能存在, 另一方面, 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 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再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 劳动者只能从资本家手中获取一定的工资, 也就是购买一定生活资料的货币。其次, 从生产活动过程来看, 劳动者与其生产活动相异化。“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 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再次, 从人的类本质的层面上看, 人与人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类本质的存在, 人通过自己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 生产出供生活所需的劳动产品。“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3]人的生活对人来说是意识的对象,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 因此人是类存在物。但是异化劳动使得人把自己类本质的生命活动变成了一种维持生存的手段。最后, 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层面上看, 人与人相异化了。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3]人的其他方面的异化都表现在与他人的异化关系当中。人的异化劳动产生出了异己的力量, 产生出了一个不劳动却能占有劳动产品的阶级。在这种异化状态下, 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对工人进行疯狂压榨的同时也对自然进行疯狂的掠夺。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切异化的根源, 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不和谐来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工人阶级必须承担起自身的使命, 消灭私有制。工人阶级“为了谋得自己的解放, 同时达到现代社会由于本身经济发展而不可遏制地趋向着的更高形式, 他们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斗争, 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完全改变的历史过程。”[5]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解放。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水平极高, 物质产物极丰富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异化得以消除, 人能够对人自身的本质实现真正的占有, 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的消失,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将得到真正的解决。人类社会完成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向。

当今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人与自然和谐, 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时, 和谐社会是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除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之外, 还应注意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生态意识的公平性特征

生态意识的公平性是指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人与人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包括了发展机会的平等以及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上的平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生态意识的公平性。

首先, 生态意识的公平性要求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指的是当代人之间的平等。人生而平等, 这里的平等是指生物学上的平等, 每个人都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要素, 都在享受着自然系统提供的生存资料, 同时也对自然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每个社会成员就其生物学身份上说, 也就是就其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说, 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的权利和平等的机会, 同时也对自然负有保护责任。代际公平指的是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我们的发展必须要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权利。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个别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更不只是环境研究者们或者是环保团体机构的责任, 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其次, 生态意识的公平性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彼此之间是平等的, “而且证明了他们对于任何一个跳蚤、任何一个墩布、任何一块石头的平等。”[6]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 与自然界中的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具有平等的地位,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的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为什么要分人、兽、植物、石呢?我们都是物体[6]!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 创造出了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人与自然界之间仅仅是物质利益关系, 自然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其对人类, 特别是对资产阶级的有用性上, 扭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人类视为自然的中心和主宰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 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 我们不能把人类自身视为宇宙中心, 不能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到自然系统的平衡性。但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性并不是泯灭自然系统内部的差别性和否定人类的主体性。相反, 人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性这是人类主体性的体现。“我们对自然界的支配作用, 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人与自然界中其他一切物质的不同之处正在于人具有意识,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平等关系, 并在实践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公平性是一种公平性的考量, 是生态理性的扩展。

最后, 生态意识的公平性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 也就是国际正义原则。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示出国际化特征, 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的解决也应该上升到国际层面。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主体,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也是基本单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具有很大差异, 因此, 对环境影响的感受也不同, 由此做出的环境优先性选择也不同。发达国家具有先发优势, 在先进的科技水平下, 发达国家能够较低成本地利用自然资源。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低, 生产力水平低, 国家的支柱产业往往是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 环境污染严重。因此, 在国际环境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往往成为被非难的一方。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起步开始就处于不平等的位置, 同时, 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初期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并且, 正是因为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把发达国家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才产生了当今不平衡的国家生态环境污染局面。为此, 必须各国对环境的保护应该坚持共同但是有区别的原则。第一, 各国有根据自己国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权利。在选择权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二, 在节能减排方面应该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规定相应的责任。发展中国家急需通过发展改变自身的落后条件, 如果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方面承担相同的义务, 那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会不断扩大。差距的扩大将进一步引发国际环境保护的争论和冲突。第三, 在制定国际环境法规时各国应享受平等的话语权。在制定国际经济和法律规则时, 应该充分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 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最大限度地保证话语平等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公平问题。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发展的过程中, 关键在于人的发展问题。只有在人类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时, 才能真正消除不平等。因此, 中国应该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性问题时, 应该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在保护环境的国际问题上, 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独立立场, 发挥自身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在节能减排问题上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时, 要警惕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为建立一种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而不懈努力。

四、生态意识的永续性 (未来性) 特征

生态意识的永续性是从纵向的角度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目标。永续性关注人类未来和后代发展, 以人类行为长期性的生态意义为尺度。环境问题只有置于发展过程之中来审视, 才能获得对其的正确分析和解决。永续性要求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把目光停留在眼前的、暂时的利益, 应考虑长远利益。只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才能够保证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

生态意识的永续性有其哲学基础。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 在时间上有继起性和连续性。“不仅整个地球, 而且地球现今的表面以及在这一表面上生存的植物和动物, 也都有时间上的历史。”[2]人与自然的发展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强调:“自然界处在永恒的运动中。”[7]单个具体的事物的存在是有限性的存在, 有其出现、发展、灭亡的历史过程, 也就是具有暂时性。但是, 就物质的运动本质而言, 是绝对的、永恒的。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到人类社会, 都时时刻刻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不存在绝对不变的事物。“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 不论是太阳或星云, 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 化学的化合或分解, 都同样是暂时的, 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 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 再也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2]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把运动的永恒性以及运动的规律性运用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来就可得出生态意识的永续性特征。永续性特征的一个首要立足点在于关注未来, 也就是我们在利用资源, 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时候, 要关注我们的行为对人与自然的发展方向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子孙后代负责任的体现。

生态意识的永续性要求我们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贯彻三点。首先,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也就是当我们审视我们的发展政策策略的可行性时, 必须看到这些政策策略在未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只有有助于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政策策略才能够将之贯彻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其次,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关注“再生性”问题。再生性的涵义非常广泛, 它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的再生性、社会有机体的再生性、人类系统再生性。其中自然资源环境的再生性是基础。人与自然要达到一个永续发展的状态, 前提条件就是保持资源的再生性。资源再生性并不是指让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不断再生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因为资源包括了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完就不可能再次出现, 至少在人类存在的短暂历史中无法更新。因此资源再生性指的是尊重自然资源环境自身的循环系统, 也就是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可再生资源中寻找相应的替代物。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3]“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2]最后,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须尊重人与自然发展的规律性。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而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在无数的偶然性中把握事物发展中的必然性, 才能避免人为地破坏事物发展的永续性。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永续发展必须反对急功近利的行为。必须等待事物发展到其成熟的阶段, 才能够采取相应的行为。杀鸡取卵、寅吃卯粮的急于求利的行为会打破事物自身发展的常态, 使发展陷入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

生态意识的四个特征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 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整体性,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有机整体, 把握人与自然的系统性;遵循公平性原则, 保证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权利;以和谐性为要害, 以永续性为目标, 在发展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有机体的永续发展。人们可以同心协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正义和更加安全的未来;一个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一个立足于保持和发展地球资源库的政策的新时代可以来到;在未来的岁月中, 全人类都可以经历一个世纪以来一部分人所了解的那种进步[8]。全人类可以在一个生态良好的地球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摘要:生态意识主要有整体性、和谐性、公平性和永续性 (未来性) 等四大特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把握人与自然的系统性;要遵循公平性原则, 保证在资源配置和环境权益上实现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要以和谐性为要害,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以永续性为目标, 避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 积极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态意识,整体性,和谐性,公平性,永续性

参考文献

[1][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1:3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15-56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57-116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9-48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362-36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550-56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82.

精神家园生态意识 篇7

一、针对社会现状, 提出了实验研究的目的

纵观社会现状, 总看到令大家深思的现象: 在学校, 留守儿童占40 ﹪以上, 孩子的教育工作变成了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监护, 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更别提所谓的生态意识; 在社会上, 因为很多人人情冷漠, 事不关己, 无形中传递给孩子心灵的是一种负能量, 生态意识淡薄; 在家里, 除了留守家庭之外, 其他的孩子又享受着 “小皇帝” “小公主”的待遇,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一家多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开口闭口就是宝贝, 门前门后都是 “你考得多少分?” “你想吃什么?”“你想去哪里玩?”等等, 却很少有人意识到, 该如何让孩子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 让孩子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培养孩子的生态意识。因此, 利用家庭教育来培养未成年人的生态意识是一件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也是广大家长应该引以重视的一件大事。因为, 家庭教育就是培养未成年人生态意识的摇篮。

二、明确的目标, 奠定了实验研究的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 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我们要在生活中, 从一点一滴做起, 逐步让孩子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这既是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加强对孩子的生态环保教育, 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 意义重大而深远, 它将直接关系到孩子这一代的精神价值和生活理念, 以及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 在实验初期, 我首先利用家庭教育对 “生态意识”进行早期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 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低碳经济、环保节约的习惯。如教育他们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乱丢乱扔垃圾; 不购买、不食用有害于生态环境的产品、食品; 在家里注意节能减排, 不铺张浪费; 注意保护动物, 不能伤害益虫益鸟, 对 “杀食” 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禽益鸟的做法积极设法制止, 等等。早期明确的工作目标, 为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细致的工作, 收获了实验研究的硕果

( 一) 制定详细计划, 明确实验目标

首先, 我根据课题组总负责人的安排部署, 结合课题的实验要求, 以本小组 “利用家庭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生态意识, 注重家庭低碳生活追求, 争做 ‘绿色公民’”为切入口, 制定了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案, 使得实验研究工作有据可依, 有道可循。

( 二) 发放调查问卷, 扩大宣传氛围

增强生态意识, 掌握生态基本知识和技能, 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小学生, 我们应从小抓起, 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生态意识培养教育, 让他们站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真实环境中, 亲临其境感受身边的原始生态, 从而产生一种感受, 明白一种道理, 养成一种品质, 学会一种本领, 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态意识。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生态的理解程度, 从最初的阶段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 我进行了关于生态话题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 人数是150 人, 由于是小学高年级学生, 他们大部分对所谓的生态意识已有模糊的概念, 生活中也已养成关注环境、爱护环境的习惯。调查问卷数据显示, 平时比较关心和了解身边环境情况的占76. 5% , 而80 % 以上的学生是从课堂、 图书、 报刊、 网络、 电视等间接的途径了解生态理念, 生活中能基本做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占87% 等, 说明孩子们在老师、家长和亲朋好友的教育影响之下, 还是比较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这样的信息给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树立了信心, 也明确了下一步实验的目标。同时, 我还发放了关于生态环境教育的致家长的一封信150 封, 致家长的一封信和调查问卷帮助我把生态意识间接地传递给了150 个家庭, 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态、感受生态, 为创造生态环境而努力。

( 三) 追踪家庭教育, 培养生态意识

在实验研究初期, 为了能更好地向学生宣传生态意识, 及时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生态意识的培养效果。同时, 以五年级一个班56 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重点宣传, 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 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 并对3 名学生进行同步跟踪了解。最后发现, 学生的举止行为都有了很大变化, 生态意识也逐渐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建设 篇8

一、培养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意义

生态文明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认识、新的价值评判, 是建立在对生态危机反思基础之上建构和谐生态关系的文明意识。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就是农民为避免生态危机, 改善生存生产环境, 达到自身发展与自然相和谐的永续发展的认识。我国广大农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因为他们从事的农业活动是连接人与自然最直接的生产活动。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没有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是不彻底、不全面的。发挥科学发展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作用, 关键是使农民掌握科学发展观。要掌握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对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产生认同感, 培养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就是要使广大农民深切认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内化成其进行生产生活的内心规范准则, 从而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 外化为保护环境、科学生产、注重生态的实际行动, 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只有广大农民真正提高了生态文明意识, 掌握了科学发展观, 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

(二)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文明素质,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的文明不仅体现在农业的极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增的物质文明方面, 也体现在农民对于世界的思考、对精神生活水平期待提高的精神文明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村容、管理都体现在农民对生存环境、精神生活的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都要建立在农民整体的文明素质的提高上。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就是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 为新农村的科学生产、村民和谐、村容整洁的目标实现打下基础。

(三)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农村环境的保护, 农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环境关系着农民的生命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不重视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对现在的农村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 如过分依赖化肥、农药来保持农作物生长, 生活垃圾的不规范处理, 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开采、浪费等。改变这些旧的生产生活方式, 首先要培养起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农民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营造农民生态保护、科学生产的积极良好氛围, 激发农民采用生态农业致富增收的热情。农民这一实践主体意识的改变, 必然作用于农业实践, 从而保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发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困扰

近几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被宣传普及, 全社会生态文明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国一部分农民也走上了生态农业之路, 但整体上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还处于淡薄、低下的状态, 个别落后地区的农民生态文明的意识相当欠缺, 在农民中间普及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很多盲区, 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一是表现在农民整体生态危机意识不强, 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差。大部分农民在思想深处就没有生态危机的概念和意识,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 对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估计严重不足, 不能深刻理解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农业科学知识的缺乏, 使绝大部分农民还使用传统的高污染农业作业方式, 没有形成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意识。二是我国现阶段农业资金投入仍然不足, 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生产器具落后, 农业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与现实情况的脱节, 传统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模式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 农民看不到生态农业的实际效果。三是农民生态文明的伦理意识低下, 尊重自然、改善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意识缺乏。征服自然、向自然无限制索取的伦理意识在部分农民的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片面追求经济收入的增长, 过渡利用自然资源, 从而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浪费。

三、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针对以上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 培养农民生态文明意识需从几方面着手:

(一) 强化农民生态危机意识, 使农民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后果, 增强农民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生态文明教育要做到实处, 形式与内容都要符合农村、农民实际情况。形式要灵活多样, 内容要通俗易懂。在形式上, 可以利用电视、电影、广播以及文艺演出、广告标语、大喇叭、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途径, 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注重农村中小学的阵地作用, 将生态环保意识教育给中小学生, 通过他们影响其父母、邻里。在内容的选择上, 必须针对农民科学文化素养较低、讲实际、讲实惠的特点, 结合农民的切身利益, 进行宣传教育。要公开环境信息, 加强对环境事件的报道, 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农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已经威胁到自身生活的事实, 认识到保护环境关系到自身的健康, 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 以切身利益的出发点激发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这是培养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根本之路。

只有生态农业这种新型的农业模式的确立,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传统意识。这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资金、技术的投入, 为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持。加大资金扶植力度, 为生态农业的资金运转提供充分保证, 提高生态农业的补贴水平。加强科技兴农, 对农民的生态农业进行培训, 使农民广泛掌握生态农业技术, 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运用水平。普及生态科学知识, 提高农民生态文明的辨识力。把推广生态技术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农民感到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避免了宣传教育和实际情况的脱节, 增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说服力。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帮助农民改善比如污水净化、垃圾处理、卫生清洁等生活基础设施, 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三) 提高农民生态文明伦理道德水平, 注重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和伦理建设, 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提供保障。

建立一套目标明确、操作方法可行、奖惩合理的制度体系, 把农民生态文明行为规范起来, 同时要改变以前农民不尊重自然、只顾增收的伦理意识, 帮助农民树立生态文明伦理道德观, 要让农民理解生态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 让农民认识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从而培养农民保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情感, 产生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 形成环保、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心道德准则, 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农民生态文明意识, 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布局的完整建设,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高红杰.我国农民生态伦理解析[J].商业时代, 2010

[2].李红梅.胡中华.论生态文明视阈下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J].经济学研究, 2012

精神家园生态意识 篇9

關键词:市民;生态意识;生态文明建设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面临愈来愈严重的生态问题,自然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江河湖海污染加重,地下水资源枯竭,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空气污染加重。严重的生态问题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十八大又提出建立“美丽中国”的目标。近几年,雾霾天气一直侵扰京津冀地区,保定地区的污染尤为严重,保定市政府下定决心治理雾霾,为此提出了一些目标和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所以要实现这些目标和保证措施的实施,首先要提高每个公民的生态意识。许多生态批评家和生态意识家都指出,导致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不是工业、不是技术,这些都是表层原因,真正的深层和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思想和文化”。所以对公民生态思想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过程

本研究从生态思想的人与自然关系、对工业化、科技发展和生态系统关系的观点、对人类欲望的观点、对担负生态责任的认识以及生态整体观五个维度出发,拟定了28个问题。通过“问卷星”网络问卷平台,收集了98份有效问卷。受访者中男性占34%,女性占66%;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到25岁和31到50岁之间,这两段年龄占了92%。在学历分布上,大学本科学历人数最多,有58%,其次是硕士研究生,占27%;初中文化程度有1人,高中有12人,博士学历有1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所居住地区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中有87%的被访者表达了不满,期中将近30%表达了非常不满意,这说明了生态环境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广大市民对优美环境有很大期待。

调查发现,大多数被访者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在交通工具选择、资源再利用、节水节电调查中,80%以上的市民会做出有利于环保的选择。较高的环保意识与之前的预想有差异,这可能与样本搜集的局限性有关,因为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有较好的教育背景。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要提要市民环保意识就要提高市民的受教育水平的必要性。

从人与自然维度下的三个问题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并没有“人类是万物的主宰”,“人定胜天”等之类的思想,相反能够认识到人类的局限性,大自然和人类是平等的。但相对较多的受访者有征服自然的想法。

在工业化的问题上,将近90%的受访者并不认为工业化程度越高、科技越发达,人们生活越美好,这说明较大部分受访者有正确的工业发展观。但当涉及到自身利益,比如夏天会不会能够牺牲舒适而关掉空调,远离电脑、手机等具体问题上70%以上的受访者又会依赖于工业化和高科技。人类欲望维度下,将近一半的受访者给出了较为矛盾的答案。

有将近80%的受访者表示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自己是有责任的。生态思想包含生态责任内容,其中有一条物质生活简单化的责任。在 “大城市繁华舒适的生活”和“乡村简单质朴的生活”两个问题上做选择时,大约一半左右的受访者给出了不确定的答复。这说明他们有一定的生态责任意识,但这种意识不够深入、不够坚定。在生态整体观维度下,85%左右的被访者尊重小草等微小生命,这反映出他们能够意识到世界外物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体与每一个个体紧密相连;他们不会为了自己的喜好而对某一物种有所偏见,这说明他们能够从生态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审视人和万物。

从分析数据上可以看到,将近80%的受访者经常看到生态环境的宣传,这说明社会对这方面的有一定的宣传力度,但对于接收宣传渠道不是单一的,有些是在学校学到的,有的是通过各种媒体得到的,这说明生态思想宣传要多渠道进行。

四、总结与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三方面内容:一,大部分受访者有较高的生态意识,能够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二,受访者生态意识仅局限在常识性、较低水平上,没有形成完整的、较深刻的生态思想,这反映在仅有生态意识,但在生态实践上还存在差距;三,生态意识与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有关,虽然由于客观原因,本问卷受访者有一定局限性,但从一方面也反映出生态意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成正比。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大部分受访者认识到应该从个人做起,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同时也希望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发挥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论《静静的顿河》的生态意识 篇10

一、肖洛霍夫的生态思想

(一) 土地之子

肖洛霍夫出生在维约申斯克镇, 位于顿河北岸, 被誉为哥萨克之乡。他没有专门关于生态思想的论著, 但生活的土地让他更进一步了解生态和自然。在14世纪时, 很多农民、农奴和城市贫民因受不了沙皇政权和奴隶主的迫害、压榨便出逃到俄罗斯南部辽阔草原, 以渔猎为生。到17世纪, 他们逐渐以农耕为生, 公社式的农耕生活让他们无比眷恋土地。肖洛霍夫生活在连年征战的时代, 生活环境的逼迫让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参加战争, 就像他在《静静的顿河》中说的:“在战争的岁月中, 那些背井离乡投身战斗的哥萨克老兵眼中含着热泪, 因为耕种的日子到了, 他们清晰地听到大地的召唤, 但这个时候他们却要离开这片土地, 因为他们将要奔赴战场。当走过耕地的时候, 每一个哥萨克都会抓起一把散发着春天气息的泥土, 随之发出一声叹息。这种对于土地的眷恋已经超出了生计的范围, 而成为一种精神上的依赖。”1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为肖洛霍夫奠定了生态观, 且非常谦卑, 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非人类意志的强大力量。

(二) 肖洛霍夫的生态自然观

生态哲学基本命题为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同时, 也为文学的母体。基于俄罗斯的经济模式中农业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 俄罗斯民族同自然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尤其是生活在广袤顿河草原上的哥萨克人, 他们具有天然原始的自然观, 用质朴的生存方式同大自然相处。哥萨克人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对草原的热爱之前深深触动了肖洛霍夫, 在创作时他的生态思想也相应的立足于尊重和热爱大自然, 并主张人同自然和谐相处。在《静静的顿河》中肖洛霍夫酣畅淋漓的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并大段的描写自然风光, 呈现迷人的魅力。肖洛霍夫十分熟悉顿河草原, 因此, 在描写顿河草原时他可以毫不费力, 且不重复。同时, 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暗示着人们应该学习大自然的安宁, 根据大自然的样子建设新的生活2。肖洛霍夫对大自然的这种由热爱赞美到肯定再到伟大的谦卑变化, 很好的体现了他崇敬自然的神态自然观。

二、《静静的顿河》中的生态意蕴

(一) 家园的丧失

对于哥萨克人, 多年生活的土地被割裂开来, 革命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乡土文明, 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冰冷的时代, 让他们感到孤苦漂流。家园作为广泛存在的集体形式, 具有两种意义, 一种是具有地点的实际存在, 另一种是抽象的精神慰藉。在作品中, 哥萨克人的农耕生活打破后, 整个家园变得满目疮痍, “坑坑洼洼的公路”“烧焦的木桩”这样的描绘让人忍不住悲伤, 自然家园受到破坏的同时, 精神家园也岌岌可危, “在这个不是他们杀死我们, 就是我们杀死他们的年代......只有你死我活的杀戮”3, 在人与人的异化中, 不会杀戮的人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创伤, 逐渐失去了对生命、对自然的敬仰。

(二) 自然的书写

在作品《静静的顿河》中, 肖洛霍夫表达出很强烈的去中心化思想, 对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一个是默默无言的大自然, 一个是充满了杀伐的人间悲剧, 大自然的描述使得作品充满了普世价值, 人间悲剧的描述构成了故事的主体。作品中杀伐与自然的对比寓意大自然召唤那些沉迷于杀伐的人们, 例如作品这样描述道“葛利高里的妹妹杜妮亚希珈向家里人描述安尼库希加死亡的惨状:他的脑袋几乎没有了, 只剩下了‘稀烂的一滩’。这使得父亲潘苔莱难以承受, 感到压抑窒息的他走进树林, 这里火焰般的野蔷薇、红色的浆果和金黄的落叶让老人似乎忘记了那些残忍的现实, 他甚至不合时宜地下河捉鱼”4。

同时作品《静静的顿河》还体现出对践踏自然的愤怒, 当红军战士来到李斯特尼次基庄园掠夺小马时, 看马的萨希被傲慢的战士打死, 这一段故事的描述, 展现出作者无比的愤怒。“云雀在流动的蜃气当中歌唱, 远处的干涸的山沟里, 有一挺机枪顽强地、凶狠地和沙哑地哒哒响着, 表示着人类确实是万物的灵长”作者在《静静的顿河》中通过反讽来体现出人们的愤怒之情5。

(三) 女性描述中的生态意蕴

在作品《静静的顿河》中, 虽然是一部关于男性的作品, 但是从整个作品的女性形象看, 肖洛霍夫对女性的描述充满了他对自然、对和谐美好的向往。从某种程度上看, 肖洛霍夫对女性的描写与他对自然的描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首先在作品中, 描绘的每一个女性都拥有自然、健康的外表, 在作者看来, 自然的和谐是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 作者对女性的书写, 大多是在劳动中, 以此体现出自然美属于心灵美。其次, 自然在女性面前充满了灵动、美丽, 在作品中有很多女性以花为载体, 阿克西尼亚、娜塔丽亚等每一个女性都有特定的“花语”意义。作者之所以将女性看做是花朵, 就是为了更好的强调女性的自然特征。

三、总结

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这一现实主义经典著作, 没有革命的浪漫情怀, 有的是满腔的痛楚和悲伤。但是在生生不息的顿河面前, 给予了那片土地勃勃生机, 作品中的“人与自然”话题, 也带给人们深入的生态思考。

摘要:《静静的顿河》是以生活在顿河流域的哥萨克人生活为题材的一部作品, 在作品《静静的顿河》中, 作者肖洛霍夫对顿河两岸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同时作品也体现出了作者对土地、自然的眷恋、敬畏, 这与现代的生态意识十分贴切, 因此, 本文就作品《静静的顿河》中的生态意识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生态意识

注释

11.张丽艳.浅析《静静的顿河》中的生态意识[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7) :102-103.

22 .李慧.论《静静的顿河》中主要女性角色的自然性[J].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 (5) :53-55.

33 .刘慧.论《静静的顿河》中的大地崇拜情结[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 16 (3) :4-7.

44 .沈程程.解读《静静的顿河》主人公的悲剧意识[J].芒种月刊, 2014, (22) :181-182.

上一篇:刀具调度系统设计下一篇:GR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