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态意识

2024-10-04

精神生态意识(通用10篇)

精神生态意识 篇1

一.引言

1985年德里罗出版的《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具经典性的代表作。本书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光与辐射”;第二部分“空中毒气事件”;第三部分“戴乐儿闹剧”。《白噪音》这部德里罗的后现代经典之作, 不仅引起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注, 更引起人们对精神生态这一曾经被忽视概念的重视。

二.《白噪音》揭示的精神生态的破坏

20世纪末的美国科技高度发达, 为典型的后现代社会。随着西方工业文明三百多年的发展, 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越来越多地品尝到便利背后的副产品———生态破坏的苦果, 尤其是长期受到人们忽视的精神生态破坏。对于生态, 鲁枢元先生认为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层次, 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精神问题使然。精神作为人类行为的内在推动力, 不断驱使着人们做出与自然对立, 和社会对立, 更是与人类自己对立的举动。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如果不把人的精神因素这一重要的一环考虑进去, 就永远不能解决, 精神生态的提出就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而要解决人类精神生态面临的问题就要找到破坏精神生态的根由, 作者在《白噪音》中给了我们答案。“白噪音”作为一种我们身边的污染, 无时不在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在书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精神物化、媒体爆炸、死亡畏惧。

白噪音是一种隐喻:各种来自于科技产品辐射的嘈杂的声音, 媒体宣传的声音, 人内心深处的对死亡的恐惧的声音, 汇成一种污染精神生态的噪音。声音作为一种无形无色的物质, 无处不在, 以波的形式传播, 暗指这种污染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影响人的精神。白色是对死亡颜色的描述, 来自于科技污染衍生物———恐惧, 这种恐惧把人笼罩在让人窒息的死亡阴影下。这就是白噪音的隐喻。它存在于超市人们的喧闹声中;来自于媒体的广告宣传;来自警报凄厉地宣示了死亡临近的声音;来自于修女所说的德语祷文。所有这一切都是充斥在后现代社会的白噪音, 破坏精神生态的元凶。

1.精神物化下的空虚无所依。

在后现代高度发达的科技之下, 人们渐渐产生了一种所有一切需求包括精神需求都可以用物质来满足的错觉, 于是便逐渐出现了精神的物化———用物质来衡量精神, 通过购物来弥补精神的空虚,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物质来了解试探彼此。精神不再支配物质, 而渐渐变成物质的衍生物。买东西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人们用商品包裹自己干涸的心灵, 用商品了解试探彼此思想, 例如杰克在遇到马辛盖尔时他们聊天的话题除了商品外没有什么有意义的话;杰克给孩子们买东西以实现自己的内心的满足, 而孩子们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为他的慷慨所感动。但是书中“我是施主”一语道破这并不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和谐场景的缩影, 仅仅是人们从购物的给予和获得中得到的精神满足, 是种扭曲的精神表达方式。精神生态变得物化, 让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人际交往、亲情诉诸都依靠物质来衡量, 它是破坏精神生态的“白噪音”。

2.媒体引发的信息爆炸。

后现代带给人类的还有淹没精神世界的媒体信息, 一方面纷沓而至的信息让人类似乎对世界无所不知, 另一方面人类本身接触了解世界的感觉逐渐退化, 人类经过信息的爆炸陷入了一种信息真空的无知状态。媒体渐渐异化代替了人类的感觉判断, 扭曲了人的价值导向, 更将人推入更加无助、疑惑的状态。媒体让人分不清真实和虚幻, 经常在面对现实时自欺欺人。当刺耳的毒废物危险警报响起时, 杰克一家妄想只要自己小心翼翼不发出声音现实就会变成虚幻, 然而现实的动与静对比讽刺如此强烈, 最终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如梦初醒, 赶紧采取行动。这一切其实都是媒体、电脑信息数据把人与现实情况剥离造成的后果。媒体无处不在地宣传物质享受, 却忽略最基本的道德宣传。这造成一方面社会科技高度发达, 另一方面人类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从这个角度来讲, 媒体已经沦为只会传播无意义的“白噪音”的媒介。杰克、格拉铂漫和默里在谈论时, 居然对于自己在一些不寻常的场合随地大小便自鸣得意, 让人觉得如此可悲可笑。

媒体爆炸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此, 让人丧失了自己对于世界的判断和感觉, 同时又传输错误的价值导向———物欲横流、漠视生命和道德沦丧, 媒体爆炸就是颠覆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的“白噪音”。

3.对死亡的恐惧。

人从出生就面对着死亡, 这是人们从古至今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在生死的问题上在书中杰克提到了“生死为一条, 不可为一贯”, 在这点上类似海德格尔的观点。他提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者说是“向死而生”, 意思就是说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点, 而是一个过程。人类并不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最终的死亡, 而是我们现在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在死亡着, 贯穿了人的一生。死亡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始终是在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既然人的一生就是向死而生的过程, 那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死亡的关系。而《白噪音》一书中无处不在的白噪音其实就是当代人对于死亡恐惧最为深切的表述。如杰克一家为了抗拒对死亡的恐惧, 经常看电视上的灾难场景来抑制这种恐惧。他们拒绝接受积极的东西, 想通过欣赏别人的灾难使自己对死亡麻木, 同时从这种距离美和自我麻醉找到精神苦闷的乐趣。而这的确达到让人对于灾难及死亡麻木的目的, 以至于海因利希在毒废物事件逃亡的过程中, 以一种幸灾乐祸的口吻向其他人介绍毒废物危害, 灾难仿佛与他无关。正是因为众人像海因利希一样的麻木造成了当灾难真实发生在他们的身边时, 他们依然认为灾难只会发生在电视上那些落后的城市, 与自己无关。

为了寻找到抵御死亡的方法, 杰克开始听信同事默里的蛊惑:杀死了别人就是得到了他生命的分值, 杀人是给一个人的生命得分加分的方法。这种暴力暗示促使杰克去杀格雷特先生。而被芭比特和雷特给予厚望的药剂———“戴乐儿”, 这一用来抑制对死亡恐惧的药物并没有带走恐惧, 有的是让人变得分不清现实与幻觉。当格雷先生听到“飞机坠毁、子弹射击”便立即做出规避反应时,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类在死亡阴影下可悲可笑的挣扎。后现代社会的死亡恐惧是造成人类精神病态最重要的白噪音, 是对精神生态最大的破坏。

三.结语

在德里罗描绘的后现代世界里, 人类面对媒体信息的冲击逐渐丧失了对于事物的直接感觉从而被隔离于世界之外;在物欲的幻境中迷失了自己, 丢弃了基本的道德规范, 走向了血腥暴力的歧途;人类曾经的宗教信仰即使连上帝的仆人修女也不再相信, 人类在死亡的恐惧中渐行渐远。这一切都是后现代的精神生态遭到破坏的写实, 是在所处的现实的基础上夸张与异化, 进而对现实进行了讽刺。这一切表面看起来荒诞不经, 但从现实又有迹可循, 发人深省!小说结尾作者“美丽和恐怖的日落”给了的预示———“怀尔德的三轮在洲际公路上左冲右突, 十分惊险地逃离了死亡, 铁匠镇德老居民在重新排列了货架的超市里茫然无措”一样。未来人类的也许会幸运地驾驭死亡, 但是也许仍然时时处处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下。

摘要:本文通过对唐·德里罗 (Don DeLillo) 《白噪音》描述的整个人类社会经受无孔不入的“白噪音”的精神生态的破坏后所呈现的乱象的分析, 着重从精神物化、媒体爆炸与死亡恐惧三个角度来分析美国人所面对的精神问题。

关键词:《白噪音》,德里罗,精神生态

参考文献

[1]ht t p://bai ke.bai du.com/vi ew/1816350.ht m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4]唐·德里罗.白噪音[M].朱叶, 编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课堂“原生态”意识 篇2

一、触摸语言,强化文本价值,发挥其例子作用

为了使课堂多姿多彩,音乐、幻灯图片、辩论、表演都被带进了课堂,但是课文讲的内容,学生知之甚少,这种典型的华而不实的方式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语文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揣摩语言,研读课文,并且从中感悟文本的精髓,受到熏陶。张志公先生说:“教一篇文章,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知识上的启迪,感情上的陶冶,不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地读这篇文章,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地都读懂,把文章的安排都搞清楚,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语言文字承载着作者思想观点,循文求义,必须重视语言文字。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现在有许多人呼吁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这种“回归”呼声源于之前走过的弯路。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朗读的过程正体现了文本的价值。教材是例子,那么就应该发挥它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当然,朗读的方式不只是需要注意这一点。因此,我们不能强求将这种方式全部在课堂里完成。现在有人在讲诗歌的时候,读得遍数太多,使学生都厌烦,还意犹未尽。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了,真是过犹不及。课堂在于引领,课堂重视文本的朗读,引领学生在课外自主地有效地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积累。

二、由读到诵,在“原生态”中蓄势

现在是快餐式的文化流行的时代,与坐冷板凳苦学相比,人们更加愿意接受“提纯文化”。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有人走捷径,孤立刻板地讲解字词,一味地讲解语法知识。这种做法是不符合汉语特点的,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不会生动。没有活力的教学,何谈有效性?

现在的中学生,不是不想读书,也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时间。没有充裕的时间,就无法保证读的质量。于是,即便存有的热情,也不拖得消失。于是下笔写作文的时候,便是口不对心的空洞词语。写作文就因为拼凑而痛苦,作文更是没有了生命的深度。

汉字是音形义结合的表意文字,使用的时候要依靠语感和语境的把握。汉语言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是长期的过程,不能被短期的机械式的训练代替。

语感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形成的能够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语感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踏踏实实的积累中感悟。为了避免空谈,就要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直面文本,在切实地同文本的对话中完成了积累。这种积累不是孤立的,而是成套的适合汉语体系的语言积累。成套的语言积累多了,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一种话语体系。之后,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可以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表达心中所想。

只有装入了大脑这个记忆的容器,知识才是自己的,否则仍是书本上的。虽说书本就在身边,但不去翻阅,所谓积累,便不会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种原滋原味的背诵,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才是真正的“蓄势”。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使我们将学生带到语文这个百草园中,学生也只能似走马观花一般,看不到花开长久的美艳。

三、聚集后再创造,自然地完成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

读与写是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习汉语的主要方式,其中读是基础,写是积累后的实践、运用。因为语感的建立,这二者的结合变得较为容易。朗读将学生带进文本,蓄势使学生发现语文的美,语感的建立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在一次次能力展示的过程中,自信和热情都会增强。表现生活中美的激情和自信,使读与写的结合更加自然,这份自然必将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学生的主动性有了,便会积极主动地面对语文,学习语文,研究语文。在有效地完成读写训练后,以往因成绩带来的压力,就是转化为一种快乐。把教师从单纯的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推动者。让学生用听、视、触、嗅等多种感觉器官感知文章内容,从而拉近了“教”和“学”的距离。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情绪,去寻找学生兴趣的触发点。学生有了兴趣,入迷了,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

当然这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不是将语文教学的任务最终引导入传授知识技能。语文中的人文性不可丢掉。语文是一种文化,包含着民族的精神情操、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语文教学也是一种熏陶人格的思想活动。文学贵于有“我”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中师生的对话。当学生解决好一个问题的时候,教者应该通过设计的问题将学生引入到更深的一层讨论。当学生出现茫然不解的时候,教者应该有非常不错的方式引导学生解疑。在这一设一导的过程中,完成对话。

精神生态意识 篇3

生态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了生态文明时代文学所应追求的思想内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唤起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励他们去探求高尚瑰丽的精神境界,树立起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提升开放包容的文化品位,养成自然清新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建立既有利身心健康,又造福后代的生活方式。

一、要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文情怀

人之所以贵为人,在于善于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反思纠错的历史。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们引入了生态灾难的歧途,危机不断爆发,也在不断地警醒世人。生态文明时代,作为“人学”之文学,尤其是生态文学,率先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桎梏中觉醒,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上表达了强烈的生态人文情怀,并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定义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进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节选自严春友教授的《大自然的智慧》一文,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富有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感悟,深刻领会生态人文情怀的精神实质,进而有了思想认识的转变,有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这应该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敬畏自然》结构严密,论述层层递进,结论水到渠成。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语言灵性和思维脉络步步为营,不断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认知迷障。课文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表达观点的关键语段。在论述宇宙之美、生命之美、大自然之美的同时,凸显了充满生态人文情怀的主题:“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从“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完全是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既定思维的“哥白尼革命”的颠覆。“敬畏”不仅是一种敬重,还是一种谦卑,人从“自然主宰者”的神位上走下来,主动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解,这是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大智慧。我们适时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尝试静心思考,也可互相交流切磋,围绕“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的话题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述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不是存在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与学生一起感悟:人不是趾高气扬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大自然的看护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人应当尊重所有的生命有机体,对一切生命都应持敬畏的态度。从张狂到谦卑,这也是人的心灵救赎。生态文明时代,我们要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和恶果进行忏悔和反思,进而生发一种人类面对大自然应有的谦恭、敬畏感和感恩情怀,做个实实在在的人,以安放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的和谐。

二、要培养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

近现代以来,工业化发展的加快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爆发,灾难不断席卷而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一些作家率先行动起来,用笔记录了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以及即将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保护生态环境奔走呼号,试图唤起人类的觉醒。作为“先觉者”,文学家们具有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肩负着神圣的责任,笔锋犀利,忧愤深广,他们的作品洞察生态危机的根源,关注人类的命运,警示世人,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吴岗的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这一类优秀作品。作者在塔里木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看到了胡杨林在干渴中的崩塌,叹息着绿洲在“沙进人退”中的沦陷,所见所闻如同新闻纪录一般,逼真的现场感让学生见识了沙漠化的恐怖。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了胡杨的挣扎与痛苦,那些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乎在控诉着什么,奇形怪状的枯枝仿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人们伸出求救之手!寥寥数语,形象鲜明,情境凸现。教学本课时,我们应让学生多品读课文,从写法上体味文章的形象性、抒情性,从而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不过,作者没有一味把笔端停留在一针见血的批判上,而是突出生态文学创作的精神特质,张扬生态忧患意识,进一步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这正是文章的核心之处。当学生面对那些冰冷而有力的数据,直面青海湖、月牙泉的困境,就会意识到人类并没有完全吸取悲剧的教训,对于大自然无穷尽的“开发”依然在持续,生态危机仍在蔓延,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不能一错再错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树立了生态忧患意识,懂得了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创造光明、美好和可持续的未来。

三、要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

“人类点燃了美,而且他们点燃了世界上的道德。” 在生态文学的世界里,我们发现大自然的美,赞美大自然的美,拥有了一份愉悦的情感,同时,我们也拥有了保护大自然的责任。生态文明时代,道德伦理光芒不仅照亮人类与社会,还要照亮大自然,照亮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秉承“我要为自然说话”的宗旨的同时,文学家深刻反思传统伦理、传统价值观,力图展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生态的和谐,倡导道德伦理重建,呼吁人类重新认识自然,把平等、博爱、仁慈之心扩展到自然界,观照生态共同体的利益和命运,培养一种“生态良心”,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从而构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

“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 美国生态保护运动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生态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成了判定事物的标准;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利奥波德因此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他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也凭借其优美的文学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成为生态文学的奠基性作品。

《大雁归来》就节选自《沙乡年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如一首田园诗歌,引人向往,发人深思。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动的言语表达方式,感受浓郁的抒情色彩。例如,“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雁觅食时的喜悦心情,让人不禁沉醉其中;“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单身情歌”的悲怆缠绵,不忍卒听,忧怨激愤,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伤感。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地描写了大雁这一自然精灵的悲喜,学生在阅读中与大雁同喜同悲,与大自然“通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对猎杀大雁的恶行痛恨不已。通过是非分辨,学生的内心埋下了生态伦理观念的种子。

精神生态意识 篇4

1引言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以其“悬疑大师”的美名蜚声国际影坛。他于1960年导演的作品《精神病患者》(Psycho,又译《精神病人》《惊魂记》、《触目惊心》)展现了精神病人诺曼·贝茨的人格分裂和性别错乱。希区柯克师承美国“侦探小说鼻祖”爱伦·坡和精神分析大师西格蒙·弗洛伊德,融侦探、哥特和心理分析于一体,使观众于惊悚、刺激中反躬自省,认识人人心中都有的那份恶。

2精神病人诺曼·贝茨

《精神病患者》秉承希区柯克的一贯手法,悬念迭生,扣人心弦。影片以“乔治·罗沃利银行”资深职员玛里恩携款潜逃为叙述体的开端。正当观众绷紧了神经,为玛里恩能否逃脱警察的跟踪揪心不已之时,浴室谋杀案却立即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杀人犯”贝茨太太身上。贝茨太太很显然是个“麦格芬”。她一直神秘地隐在幕后,和儿子如影随行,吸引观众一探究竟。直至影片结束,观众才如梦初醒:贝茨太太只是一具干尸,真正的凶手是儿子诺曼·贝茨——个深陷“恋母情结”,无法自拔的乖孩子,一个为“分裂人格”困扰,无力自救的精神病人。

2.1诺曼·贝茨的恋母情结

弗洛伊德以“恋母情结”建构了他关于男性成长的理论论述。据他看来,“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是早自婴孩时期就普遍存在于每个男孩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他曾这样表述:“早在最初的孩提时代,大致是在二至五岁,各式性冲动的一个汇合即已发生,就男孩而言,它的对象是母亲。这一对象的选定,连同与此相关的对父亲的忌妒和敌意,提供了人所周知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内容,它于一切人等性生活最终形式的确定是头等重要的。人们已经发现正常人的特点,即是懂得怎样来把握他的神经病因素潜伏其中形成的俄狄浦斯情结”(陆扬,1998:35)。在这一时期,即性器期,男孩潜意识中将母亲作为自己的性爱对象,因而仇恨父亲,潜伏着弑父娶母的不伦欲望。但出于父亲的阉割威胁,多数男孩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顺利跨越这一阶段,转而认同父亲,并将欲望转向其他女人,最终成长为一位父亲。但如果男孩不能战胜这种愿望,就会发生性器期的固置(fixation),造成某种心理病症《精神病患者》中的诺曼·贝茨就始终未能成功地超越幼年时的俄狄浦斯阶段,他与母亲相依相伴,木讷、敏感、孤僻。

诺曼·贝茨的首次露面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绅士形象。他为雨夜逃亡的玛里恩吸引,邀请其共进晚餐。为此,他征询母亲贝茨太太的意见。于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孤独屹立的一幢二层小楼,也第一次听到一个女人专横、跋扈、偏执的声音。根据精神分析的解释,这类具有强烈支配欲的母亲极易造成男孩的某种心理固置,阻碍其正常成长。该片中,贝茨太太称儿子和玛里恩的烛光晚餐“低俗”、“色情”(“cheap,erotic”),称年轻人为"young menwith cheap,erotic minds,'’面对儿子的苦苦哀-求,她无动于衷,厉声斥责:“不哦说不行。……我不许你带陌生女孩回家吃晚饭!……男人不该随便和不认识的女人来往。这不安全…一去告诉她,我做的饭和我儿子都不会让她喜欢的。”贝茨太太言辞偏激,以禁欲主义的伦理要求儿子,将所有女孩都贴上淫荡、色情的标签,这在弗洛伊德看来显然是出于嫉妒,与之争夺儿子/情人的感情。

父亲的位置在此是空缺的。随后我们得知,诺曼五岁(“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期)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成人。父亲在诺曼生命中的长期缺席和母亲无处不在的影响使他无法从心理上跨越俄狄浦斯阶段,长大成人,只能一任母亲称之为“孩子”,做母亲的乖孩子。无疑,儿子对母亲的感情是矛盾的。儿子爱母亲,但又恨母亲,因为这种情结导致他与其他女性的隔阂,他或者将在其他女性中寻找母亲的替身,或者寻找迥异于母亲的女性,两者注定都是悲剧性的。诺曼·贝茨深爱着母亲:“儿子最好的朋友就是他的母亲。”他形单影只,视照顾、保护母亲为其生命的全部,无论在母亲生前还是死后。他又恨母亲:“有时候她那样对我说话,我真想上楼去咒骂她,永远离开她,至少不会顺从她。但我知道我不能这样。”母亲对儿子感情的长期控制使诺曼·贝茨身心疲惫,甚至忍无可忍。这种爱恨交织的微妙心理经由诺曼·贝茨对玛里恩的言说而由潜意识转为意识,发为语言。

母子间这种非理性的占有和争夺因父亲似乎永恒的不在场而愈演愈烈,其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儿子影响尤为严重。以诺曼·贝茨来看,他非但没有获得阳刚气质和男性魅力,反而越陷越深:“我已经掉进去(自己的陷阱里)了,我不在乎了。”当一个替代的父亲角色,母亲的情人出现时,他真正担当了弑父的“儿子”。同时杀死了自己的母亲。他曾说:“我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我和母亲生活得非常幸福。”可惜的是,童年的这个“伊甸园”并不是彼得·潘的“不了地”,不能成为少年永恒的居所。孩子总要长大,而“伊甸园”也并不平静,它混杂着人的欲望,为闯入者提供了便利。这个闯入者就是另一个男人。是他,摧毁了诺曼和母亲“相濡以沫”、永不分离的童话。诺曼意识到母亲不再属于自己,她移情别恋了(“他说服她建了这个汽车旅馆。他可以说服她做任何事情。”),而自己被抛弃了(“儿子是代替不了爱人的。”)。闯入者将登堂入室,成为母亲的丈夫和儿子的父亲。悲愤中,少年诺曼·贝茨以决绝的方式(他用“的士宁”毒死了他们,并置于床上。其中的色情意味显而易见。)发泄着自己对母亲的爱恋与诅咒,并将杀人罪嫁祸于母亲,从而一劳永逸地摆脱了警察的追捕。但这样做只能进一步恶化他的病情。因为对任何人而言,杀死母亲,尤其是儿子杀死母亲,都是一种原始的罪恶,必然导致内疚、自责,甚至自我惩罚。诺曼选择的方式是离群索居,取出母亲的尸体,如同母亲活着一般:罪恶、愧疚,他欲罢不能,逐渐形成“分裂人格”,同时扮演儿子和母亲的角色。

2.2诺曼·贝茨的分裂人格

卡尔·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以后的心理分析大师,他的原型批评理论着眼于“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总结了若干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和阴影等等。其中,阴影或“阴暗自我,指人格的最内层,是具有兽性的低级的种族遗传,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情绪和行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黄希庭,2003:212)。换句话说,“阴影”是人类邪恶的一面,部分以被压抑的感情的形式

隐身个人无意识,部分隐于集体无意识(Jerry·M·Burger,2005:109)。为了转移、平衡阴影的恶,就需要发展一种强有力的“人格面具”。它顺应外部社会,显示对自己有利的形象。该片中,诺曼·贝茨阴阳颠倒,神智错乱,时而为儿子,时而为母亲,杀人于无形即鲜明地体现了“阴影”原型。双重生活是他人格分裂的具体表征,本源于病态的恋母情结,终以“母亲”战胜“儿子”宣告结束。

2.2.1乖孩子诺曼·贝茨

影片表层呈现的是一个腼腆顺从的乖孩子诺曼·贝茨,经由观众和剧中人的眼睛得到明确的指认。在他与玛里恩共处一室的组合段中,我们耳闻目睹的的确是一个偏执苛刻的母亲和一个驯服温和的儿子。贝茨太太独断专行,粗暴地干涉儿子的私生活,不许儿子与陌生女子来往。她语气凌厉,权威不容辩驳。相反,诺曼·贝茨谨小慎微,他追根溯源,体谅母亲抚养自己的艰辛和身体疾患,容忍母亲和另一个男人的恋情,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甚而至于牺牲自己的幸福,永远陪伴母亲左右。我们和玛里恩一样,认定贝茨太太是一个疯子,连累了无辜的儿子。而当玛里恩被杀,浴帘前那个女人的身影更是在一刹那间强化了我们的判断。私家侦探的探访进一步将凶手指认为贝茨太太。之后,诺曼·贝茨与母亲的对话和轮椅上女性的背影似乎也毫无疑问地将罪犯指向母亲。从副警长夫妇口中,我们还得知当地居民对诺曼·贝茨的评价,说他是个“隐士”,言辞间对他的无依无靠心怀怜悯,而对其母亲则多有责备。据副警长夫人的说法,贝茨太太发现情人已有家室后,毒死了他,然后畏罪自杀,双双陈尸床上,诺曼·贝茨是目击者。警长特意强调俩人“死得很难看”,夫人强调“死在床上”。这一颇具色情意味的陈述一方面揭示了谋杀的动机——爱情:另一方面也似乎印证了贝茨太太对年轻女孩的妒忌和憎恶由来已久。

也就是在此时,尽管副警长夫妇共认贝茨太太已经去世,但是观众和剧中人却始终无法相信。光影欺骗了我们。事实上,我们和剧中人都从未一睹贝茨太太的庐山真面目。贝茨太太给予我们的始终是那个晃动的背影。我们固执地相信:贝茨太太是个疯狂的杀人犯。十年前,她以“假死”逃脱了惩罚,十年后,她继续作恶。甚而至于,在玛里恩的姐姐莱拉独闯二层小楼时,一切道具依然指称着一个变态的母亲和凶手的形象。只有在莱拉无意中躲进地下室,贝茨太太一转头,我们才于惊恐中恍然大悟:原来贝茨太太只是一具骷髅。紧接着,身着女装,戴着假发的诺曼·贝茨拿刀冲向莱拉,一面大喊着:“我是诺曼·贝茨”。我们在又一次震惊中方才看到影片的内核:乖孩子的背后是六条人命。或者应该说,这不是我们看到的,而是心理医生分析解释给所有人的答案。

2.2.2阴影人格

温柔的表面潜藏着罪恶,这正是荣格的“阴影”原型说。诺曼·贝茨长久以来过着双重生活:同时作为一个专横的母亲形象和一个温顺的儿子形象。他先是以儿子的形象毒死了母亲和她的情人,恶毒地让其双双以丑陋的样貌陈尸床上:随后又以母亲的形象先后谋杀了三名陌生的年轻女子,包括玛里恩,以及私家侦探阿伯盖斯特。“阴影”说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为自己塑造起一个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格面具’,与此同时,人格中为社会所禁止的需要便被压抑在人格面具背后的潜意识中成为人格中的‘阴影’部分”(高小康,1996:227)。诺曼·贝茨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格面具自然是他英俊倜傥、斯文绅士的儿子角色,而潜意识中的暗流——对母亲的觊觎和作恶的冲动,不仅冲决着社会法律、伦理,而且经他得以借助分裂人格的精神病态获得释放,欲望达成,成为现实。影片中,主人公的两次笑容尤为意味深长。

第一次是他毁尸灭迹,注视着玛里恩的汽车一步步沉入沼泽。当汽车完全没入沼泽的那一瞬间,诺曼·贝茨的脸上露出了诡谲的微笑。第二次是在影片的结尾。“贝茨太太”自语自己的清白和无力,表情痛苦,在看到手上的一只苍蝇后,她抬起头来,面对观众,再次露出诡秘的笑容。如果说他第一次的笑容有点让人捉摸不透,疑窦顿生,无从判断他是为自己还是母亲的安全而窃喜的话,那么第二次则不言而喻地直指诺曼·贝茨的本质。“揭开谜底后,希区柯克不再需要诺曼装成乖孩子来吓唬观众,而是要他展现出真正的自我。他不再痛苦地用他母亲的怪异腔调说‘这不是我的错’,而是扯掉掩盖自己内心的木讷内向,笑着成为一个狡黠的杀人犯。希区柯克用这个恐怖的笑容,告诉人们诺曼的本质,似乎也在警告世人心中都有的那份邪恶与伪善”(Amadeus,2006:102)。由此,藉由一名精神病患者故事的终结。我们认清了自己,人格中的“阴影”部分。

3女性、犯罪与主流意识形态

很显然,影片对于恋母情结和人格分裂的阐释是男性中心主义的:它是关于男性的非正常成长。女性在片中的形象塑造符合好莱坞主流影片的意识形态:女性作为受害者,是男人拯救的对象:作为女妖,是男人欲望的客体。

3.1男人、女人

“依照好莱坞电影不成条文、但不可更动的规定,女性是影片叙事体中恒定的客体”(戴锦华,2004:246)。“女性是商业电影(含情节剧)中永恒的双重客体:一是作为男主人公行为、欲望的客体,她注定要处于消极、无助的状态中,直到男人来解救或惩罚她:一是作为男主人公视线的客体,女人作为形象,男人作为观看主体”(224)。换言之,女性是作为被看的对象和男人行为的客体。玛里恩就在本片中被呈现为这样的双重客体。

就“被看”而言,影片开场的镜头从城市全景中处于中景的高楼慢慢推移,穿过留有缝隙的玻璃窗,引导观众窥视内景(盘点,2005:65):玛里恩婀娜的身姿,修身的套裙,精致的五官以及金色的秀发,充满魅惑,引人退想;山姆倚在床头,一面注视着玛里恩穿上衣服,一面央求她再逗留一会儿。片中另一个与之对应的经典镜头是主人公诺曼·贝茨从隔壁墙壁的小孔偷窥玛里恩更衣、洗澡。一个穿衣,一个脱衣,两个动作前后呼应,玛里恩在两个男人的视线中无处可遁,“观看客体”的身份得以确认。不仅如此,玛里恩最后赤身裸体地倒在浴室的地板上,是由诺曼·贝茨将其拖出去的。这更进一步将女人玛里恩毫无保留地暴露于虎视眈眈的男人诺曼·贝茨的眼中,彻底满足了男人“看”的欲望,揭示了女人“被看”的历史宿命。

就“行为客体”而言,在好莱坞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女性不可能充当行为的发出者。这一角色天然地是由男性扮演的。本片中,玛里恩携款潜逃,然后离奇失踪。寻找玛里恩因此成为剧中人的行动目标。寻找的命令首先是由玛里恩的老板乔治发出的。他表现得十分宽容,派了私家侦探追查玛里恩的下落,答应只要归还赃款,一概既往不咎。执行命令的私家侦探自然也是男性。与此同时,玛里恩的姐姐莱拉得知消息后来找山姆,与私家侦探不期而遇。在私家侦探遭遇不测后,莱拉和山姆变成

行动的主体。表面上看,莱拉担任了另一个命令发出者的角色,是她推动山姆去执行命令,弄清真相。但细细回味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莱拉一出场即以男性社会中不折不扣的女性形象示人。她语无伦次,感情冲动,狂躁不安。而山姆则沉着镇静,先是支走了工作间的同事,冷静地听取事件的来龙去脉,在私家侦探出发后又耐心等待消息。当私家侦探打来电话通报情况,却又久等不至的时候,又是莱拉迫不及待地要立即前往侦探电话中提到的“贝茨旅馆”。反之,山姆不但不急不躁,而且英勇无畏。他劝阻莱拉留下,继续等候侦探,然后一个人去“贝茨旅馆”,以确认侦探的说辞,在明白侦探不知去向后,他当机立断。和莱拉一起找当地的副警长报案。案情的主要陈述者也是山姆,莱拉只起补充说明的辅助作用。遗憾的是,副警长夫妇对贝茨母子的描述显然与他们掌握的情况颇多出入。莱拉以她的直觉感到“贝茨旅馆”疑点重重,不容置疑地坚决要两人以夫妇的名义亲自一探虚实。但决定事态发展的仍然是山姆。他清醒地认识到案情的复杂与危险,同意两人分工合作,由他去牵制诺曼·贝茨,莱拉去搜寻证据,并在分手时叮嘱莱拉:“发现线索别回来找我。”在莱拉几乎要被易装的诺曼·贝茨挥刀杀害的瞬间,是山姆的及时出现拯救了莱拉,并在夺刀的一刹那揭穿了诺曼·贝茨的真实身份。如果说莱拉(还有玛里恩)代表了女人的感性直觉,那么,山姆则是男人理性思考的象征。两者虽然互为补充,不过真正主宰大局,完成使命的是以山姆为代表的男人(私家侦探也正是凭借智慧,从诺曼·贝茨前后矛盾的证词中发现了线索,并及时告知了当事人。)。可以想见,假如听凭莱拉的意气用事,两人早已羊入虎口,不得善终了,更枉提破解疑案。可以肯定地说,正是男人的智慧和力量拯救了姐妹二人。

我们可以套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来对叙事进行阐释。叙事体的事件是寻找,拯救金发美女玛里恩。因此。美女玛里恩就成为叙事的客体,一切行动元均围绕她/客体组织起来:行动的主体一是行为的发出者——她的老板乔治。二是行为的执行者,接受者——她的男友山姆和私家侦探:帮手/辅助者(帮助实现愿望)是她的姐姐莱拉和警察:敌手/反对者(阻滞实现愿望)是诺曼·贝茨。女性在此叙事体中是美丽的受害者(玛里恩)和冲动感性的尤物(姐妹二人)。而男性以其大度、专情、智慧和力量清除了社会的肿瘤。女性作为受害者,由来已久。希区柯克就曾经说过:“金发美女最适合被谋杀!想象一下,鲜红的血从她雪白的肌肤上流下来,衬着闪亮的金发是多么美啊!”盘点,2005:69)这句男性中心主义的评说几乎就是爱伦·坡文艺美学的翻版:“(那么)一个美人的死无疑是最合适的诗歌题材”(“…the death,then,0f a beautiful woman is,unquestionably,the most poetical topic in the world,”EdgarAllen Poe。1436)。两者都毫无疑问地将站在男性(主体)中心主义的立场。将女性置于众目暌睽之下,以美貌女子(客体)的死亡来成全男性的美学观。

3.2犯罪

影片最后指出,犯罪的动机是“激情”,而不是“金钱”。精神分析医生和剧中人当然指的是诺曼·贝茨。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玛里恩携款潜逃也是“激情”使然。

回到影片开头。那是廉价旅馆里缠绵后绵绵低语的一对青年男女:玛里恩和她的男友山姆。他们相恋经年,却不能正大光明地在一起。原因在于山姆不但需要偿还过世父亲的债务,还要支付前妻的生活费,生活捉襟见肘。面对玛里恩的结婚请求,他诅咒、叹息,甚至“劝”她找个合适的人嫁了。玛里恩返回银行工作,偏偏同事卡洛琳一脸幸福地向她炫耀她的结婚戒指。玛里恩表情冷漠,不置一词,任由卡洛琳独自陶醉。巧的是,银行客户汤姆也喜不自胜,执意要存4万美元现金,作为给18岁女儿的结婚礼物。两者都于无意间以缔结婚姻的喜讯刺痛了玛里恩:相爱却不能结合,还要自己付钱在便宜旅馆里偶尔偷欢。体面的婚姻生活恍若天边的浮云,遥不可及。原因只因为“钱”。为了能与山姆天长地久,玛里恩一时冲动,铤而走险,将4万美元据为己有。在这里,“金钱”只是刺激,而“爱情”、“激情”则是诱使玛里恩犯罪的深层动机。她对山姆一往情深,渴望婚姻,并不在乎婚后的卑微与贫穷,如我们在影片一开始听到的那样:她入住“贝茨旅馆”登记的名字即是玛丽·塞缪尔(山姆是塞缪尔的昵称),而不是本名玛里恩·克莱恩,俨然以山姆的太太自居。反观诺曼·贝茨,无论是作为儿子还是母亲的身份,六条人命皆可归结为“情杀”。诺曼·贝茨的英文Norman既指他性别错乱,时男时女,也指他已并非人类。是个疯子。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片中所确认的罪犯分别是一个女人和一个精神分裂的疯子。女人的原罪源远流长。不同的社会以此来排斥女人,放逐女人,从而维护了男性的权威,捍卫了男权社会的秩序。而当代社会更是将疯子视为与女人一样的离轨者。“依照M·福柯的论述。任何社会都内在地需要它的离轨者。离轨者的命名与放逐。是社会权力得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障。社会通过对离轨者放逐,象征性地纯洁了社会肌体。同时使未遭放逐者确认了他们社会主体的地位,增强了社会的向心力。而离轨者的选择与命名则是依据不同的社会需要来更动与确认的。……好莱坞电影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良载体,其显著优势之一,便是对文本中的离轨者的准确选取与命名。……依照一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表述,西方社会已成功地消灭了冉阿让式的犯罪,当代‘民主’社会的罪行来自疯狂、变态与精神病”(戴锦华,2004:271-272)。精神病医生因而成为救世者。本片中,正是最后出场的精神病医生将事件的原委娓娓道来,揭开了历时十多年的谜团。

4结语

试论生态意识的特征 篇5

一、生态意识的整体性特征

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整个现实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因而, 生态意识作为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也必然具备整体性特征。只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才能完成人与自然的本质的统一。

生态系统作为生态意识的整体性的生态学基础, 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 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组成的自然体。人、植物、动物、土壤、阳光、水等紧紧地联系在生态系统这一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共同体之中。“在自然的面貌中, 人也看到了自己, 作为成员, 作为整体的一部分。”[1]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必须要有人的存在, 同时, 生态系统为人的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审美客体、价值客体。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要素, 人没有能力制造出一个完全人工的生物圈或者生存环境。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人类认识自然的时候必须树立全局性的眼光, 认清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

人与自然同是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 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相反,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的整个支配作用, 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生态意识整体性强调的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系统性。

但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并不是否定人的主体能动性。虽然“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3]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 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 就是说, 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 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3]。也就是说, 人在与自然相统一的过程中不仅是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是一种能动性的存在。人能够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结成了各种联系, “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个人来往, 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3]“自然界的人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 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 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也就是说, 人是自然界中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人与动物是不同的, 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动物。人能够认识到自然界的存在以及利用自然规律。而人的意识是在社会交往联系中产生, 也就是说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不断产生和发展更多的社会意识。因此, 劳动成为连接人与自然的中介。在社会中, 人的交往是以物质交往为前提, 因为人的社会交往是从物质的交换开始的。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能为人与人的交往提供物质基础。否则,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其他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无异。也就是说, 人与自然统一于社会之中。

生态意识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时必须有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视野, 必须统筹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不仅不能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性关系, 而且必须以维护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为前提。不能孤立地、机械地考虑某方面的发展, 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综合考虑某战略政策对人、对自然以及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 充分考虑结构性、互补性问题。因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 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 对人说来也是无。”[3]同时, 建立一个人、社会、自然协调的三维复合系统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结构是最具稳定性的, 只有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的永续发展统筹起来构成一个三维复合系统, 就能保证发展全面性和整体性。

二、生态意识的和谐性特征

生态意识的和谐性是指通过人的主观作用而达成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包括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人类自身再生产和自然生态潜力再生产的协同发展, 技术经济系统、社会文化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所谓和谐, 就是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人与自然和谐, 简言之, 就是人与自然之间达到一种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状态。

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就必须找出不和谐的根源, 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前,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素朴的和谐。资本主义出现后, 大工业的发展促使人不断地掠夺自然资源, 同时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向冲突。因此, 必须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来寻找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根源。

在私有制产生以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混沌不分的。人没有对自然进行掠夺;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之间是统一的, 也就是人的劳动产品属于劳动者;人与自身的劳动之间也是统一的, 人的劳动是为了获取生活资料而不是为统治阶级生产剩余价值。随着人类劳动能力的发展以及原始社会的解体, 人有了剩余产品, 也就有了对这些产品的所有权, 私有制发展起来了。但是, 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异化仍没有威胁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后, 人的欲望的膨胀对自然界造成压力, 同时也使人自身相应地异化。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人压迫人、机器统治人、人统治自然的异化社会。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的开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不是活的和活动的人同他们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自然无机条件之间的统一, 以及他们因此对自然界的占有;而是人类存在的这些无机条件同这种活动的存在之间的分离, 这种分离只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中才得到完全的发展。”[4]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 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对自然进行大肆地掠夺以及对工人进行疯狂的压榨。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人表现出四种异化形态。首先, 从生产结果上看, 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一个对异己的对象的关系。”[3]自然界为工人提供劳动原材料, “但是, 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 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就不能存在, 另一方面, 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 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再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 劳动者只能从资本家手中获取一定的工资, 也就是购买一定生活资料的货币。其次, 从生产活动过程来看, 劳动者与其生产活动相异化。“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 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3]再次, 从人的类本质的层面上看, 人与人自身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类本质的存在, 人通过自己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 生产出供生活所需的劳动产品。“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3]人的生活对人来说是意识的对象,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 因此人是类存在物。但是异化劳动使得人把自己类本质的生命活动变成了一种维持生存的手段。最后, 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层面上看, 人与人相异化了。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3]人的其他方面的异化都表现在与他人的异化关系当中。人的异化劳动产生出了异己的力量, 产生出了一个不劳动却能占有劳动产品的阶级。在这种异化状态下, 资本家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 对工人进行疯狂压榨的同时也对自然进行疯狂的掠夺。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切异化的根源, 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社会与自然之间不和谐来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工人阶级必须承担起自身的使命, 消灭私有制。工人阶级“为了谋得自己的解放, 同时达到现代社会由于本身经济发展而不可遏制地趋向着的更高形式, 他们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斗争, 必须经过一系列将把环境和人都完全改变的历史过程。”[5]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解放。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水平极高, 物质产物极丰富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异化得以消除, 人能够对人自身的本质实现真正的占有, 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的消失,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将得到真正的解决。人类社会完成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向。

当今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人与自然和谐, 就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同时, 和谐社会是个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除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之外, 还应注意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生态意识的公平性特征

生态意识的公平性是指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人与人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包括了发展机会的平等以及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上的平等。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生态意识的公平性。

首先, 生态意识的公平性要求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代内公平指的是当代人之间的平等。人生而平等, 这里的平等是指生物学上的平等, 每个人都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要素, 都在享受着自然系统提供的生存资料, 同时也对自然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每个社会成员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每个社会成员就其生物学身份上说, 也就是就其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说, 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从自然中获取生活资料的权利和平等的机会, 同时也对自然负有保护责任。代际公平指的是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平等。我们的发展必须要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权利。因此, 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个别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更不只是环境研究者们或者是环保团体机构的责任, 而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其次, 生态意识的公平性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彼此之间是平等的, “而且证明了他们对于任何一个跳蚤、任何一个墩布、任何一块石头的平等。”[6]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 与自然界中的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质具有平等的地位,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的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为什么要分人、兽、植物、石呢?我们都是物体[6]!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 创造出了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4]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人与自然界之间仅仅是物质利益关系, 自然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其对人类, 特别是对资产阶级的有用性上, 扭曲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人类视为自然的中心和主宰者。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 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 我们不能把人类自身视为宇宙中心, 不能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而损害到自然系统的平衡性。但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性并不是泯灭自然系统内部的差别性和否定人类的主体性。相反, 人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性这是人类主体性的体现。“我们对自然界的支配作用, 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 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人与自然界中其他一切物质的不同之处正在于人具有意识, 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到自身与自然界的平等关系, 并在实践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的公平性是一种公平性的考量, 是生态理性的扩展。

最后, 生态意识的公平性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 也就是国际正义原则。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示出国际化特征, 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的解决也应该上升到国际层面。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主体,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也是基本单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具有很大差异, 因此, 对环境影响的感受也不同, 由此做出的环境优先性选择也不同。发达国家具有先发优势, 在先进的科技水平下, 发达国家能够较低成本地利用自然资源。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低, 生产力水平低, 国家的支柱产业往往是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 环境污染严重。因此, 在国际环境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往往成为被非难的一方。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起步开始就处于不平等的位置, 同时, 发达国家在其发展的初期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并且, 正是因为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把发达国家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才产生了当今不平衡的国家生态环境污染局面。为此, 必须各国对环境的保护应该坚持共同但是有区别的原则。第一, 各国有根据自己国家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的权利。在选择权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二, 在节能减排方面应该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规定相应的责任。发展中国家急需通过发展改变自身的落后条件, 如果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方面承担相同的义务, 那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会不断扩大。差距的扩大将进一步引发国际环境保护的争论和冲突。第三, 在制定国际环境法规时各国应享受平等的话语权。在制定国际经济和法律规则时, 应该充分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 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最大限度地保证话语平等权。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公平问题。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发展的过程中, 关键在于人的发展问题。只有在人类达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时, 才能真正消除不平等。因此, 中国应该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性问题时, 应该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在保护环境的国际问题上, 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独立立场, 发挥自身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在节能减排问题上负起自己的责任。同时, 要警惕发达国家利用环境问题遏制中国发展的企图。为建立一种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而不懈努力。

四、生态意识的永续性 (未来性) 特征

生态意识的永续性是从纵向的角度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目标。永续性关注人类未来和后代发展, 以人类行为长期性的生态意义为尺度。环境问题只有置于发展过程之中来审视, 才能获得对其的正确分析和解决。永续性要求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把目光停留在眼前的、暂时的利益, 应考虑长远利益。只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才能够保证人与自然的永续发展。

生态意识的永续性有其哲学基础。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 在时间上有继起性和连续性。“不仅整个地球, 而且地球现今的表面以及在这一表面上生存的植物和动物, 也都有时间上的历史。”[2]人与自然的发展是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过程之中。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强调:“自然界处在永恒的运动中。”[7]单个具体的事物的存在是有限性的存在, 有其出现、发展、灭亡的历史过程, 也就是具有暂时性。但是, 就物质的运动本质而言, 是绝对的、永恒的。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到人类社会, 都时时刻刻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不存在绝对不变的事物。“物质的每一有限的存在方式, 不论是太阳或星云, 个别动物或动物种属, 化学的化合或分解, 都同样是暂时的, 而且除了永恒变化着的, 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 再也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2]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这些规律具有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把运动的永恒性以及运动的规律性运用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来就可得出生态意识的永续性特征。永续性特征的一个首要立足点在于关注未来, 也就是我们在利用资源, 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时候, 要关注我们的行为对人与自然的发展方向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子孙后代负责任的体现。

生态意识的永续性要求我们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贯彻三点。首先,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也就是当我们审视我们的发展政策策略的可行性时, 必须看到这些政策策略在未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只有有助于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政策策略才能够将之贯彻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其次,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关注“再生性”问题。再生性的涵义非常广泛, 它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的再生性、社会有机体的再生性、人类系统再生性。其中自然资源环境的再生性是基础。人与自然要达到一个永续发展的状态, 前提条件就是保持资源的再生性。资源再生性并不是指让所有的资源都可以不断再生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因为资源包括了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完就不可能再次出现, 至少在人类存在的短暂历史中无法更新。因此资源再生性指的是尊重自然资源环境自身的循环系统, 也就是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可再生资源中寻找相应的替代物。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3]“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2]最后,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须尊重人与自然发展的规律性。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而运动发展是有规律的。只有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在无数的偶然性中把握事物发展中的必然性, 才能避免人为地破坏事物发展的永续性。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永续发展必须反对急功近利的行为。必须等待事物发展到其成熟的阶段, 才能够采取相应的行为。杀鸡取卵、寅吃卯粮的急于求利的行为会打破事物自身发展的常态, 使发展陷入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

生态意识的四个特征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 统一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整体性,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有机整体, 把握人与自然的系统性;遵循公平性原则, 保证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权利;以和谐性为要害, 以永续性为目标, 在发展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有机体的永续发展。人们可以同心协力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正义和更加安全的未来;一个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一个立足于保持和发展地球资源库的政策的新时代可以来到;在未来的岁月中, 全人类都可以经历一个世纪以来一部分人所了解的那种进步[8]。全人类可以在一个生态良好的地球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摘要:生态意识主要有整体性、和谐性、公平性和永续性 (未来性) 等四大特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辩证关系, 把握人与自然的系统性;要遵循公平性原则, 保证在资源配置和环境权益上实现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要以和谐性为要害,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以永续性为目标, 避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 积极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生态意识,整体性,和谐性,公平性,永续性

参考文献

[1][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1:3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15-56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57-116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9-48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362-36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550-56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82.

解读《白鲸》中的生态意识 篇6

《白鲸》讲述的是亚哈船长带领“裴德廓”号捕鲸船,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追杀一头硕大的白鲸, 最后却与之同归于尽的故事。小说描写了“裴阔德号”捕鲸船在海上的艰难历程, 再现了一段人与鲸的惨烈战争。但这样一部小说, 刚刚问世时就遭到了众多批评家的挖苦与攻击, 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才开始重新解读《白鲸》, 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

20世纪90年代, 随着生态批评的出现, 人们对《白鲸》有了一种全新的评论视角。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超前的生态环境关怀与生态危机意识, 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这个隐喻主旨的深刻洞悉。生态批评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审视与探讨文学作品中, 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是和谐统一还是彼此矛盾互为异己。

一、人与自然的冲突

《白鲸》这部作品, 在整个的叙述和描写中, 巧妙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冲突, 与此同时也揭示了善与恶、生与死等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主题。通过描述亚哈船长与白鲸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作者用象征性的语言向读者阐释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大意义, 反之无止境地破坏自然、残害生灵, 则必然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船长亚哈带领着“裴阔德号”捕鲸船, 横扫七洋、所向披靡。在一次征程中却不幸被一条叫做莫比.迪克的白鲸咬断了一条腿。此后, 在狂热的复仇心理的驱使下, 一心要捕获白鲸的亚哈, 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捕鲸之旅, 也是三年对自然的破坏之旅。此时的亚哈看到的只是自己和自己的仇恨, 而漠视身边的一切:生命、自然、甚至包括追随自己的忠实的船员。坚定不移的复仇信念使得亚哈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在他看来自然不再是孕育生命的母亲, 而恰恰是所要支配、奴役和征服的对象。可是大白鲸的存在以及其难以战胜的力量也时时刻刻威胁着亚哈。

由于人类不断地破坏自然, 蔑视自然万物, 人类终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同理, 正如《白鲸》作者所向人们揭示的那样, 船长亚哈的腿被白鲸咬断了, 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 亚哈带领他的船员开始了对白鲸疯狂的追杀, 年年都有很多捕鲸船被鲸鱼撞翻, 上千水手在海上丧失了生命, 结果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惩罚与灭顶之灾。人类对鲸鱼仇恶式的凶杀, 这些违背自然规律与自然对抗的恶行, 也使人类自己最终尝到了失败和灾难的苦果。

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 作品中这场“战争”的起源十分明了, 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无止境的开发与疯狂的掠夺。麦尔维尔所生活的19世纪, 是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当时社会上对鲸鱼制品的大量需求使得捕鲸成为了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巨大的利益驱使着人们陶醉于以自我中心的利己主义思想中, 而丢失了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所抱有的最后一丝怜惜与尊重, 从而自然逐渐沦为了人们谋利的工具和猎场。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当代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本真, 生态危机异常严峻, 人类如何摆脱生态危机, 走出生存困境, 作者其实在《白鲸》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恰恰是人类自身对利益的私欲, 才酿成了亚哈等船员们的悲剧。而在最后一章中, 大副斯达巴克对亚哈说:现在放弃, 还来得及。你看!不是莫比·迪克要找你, 而是你, 也正是你要疯狂地找它呀。作者借大副斯达巴克之口, 道明了导致人类自身毁灭的真正原因就是人类那无厌的私欲。其实自然本身无所谓善恶, 自然的善恶正是人类善与恶的真实折射与写照, 人类的善与恶, 正在为人类自己书写着未来的命运, 人类的恶行就是在为自己预先开掘着坟墓。

船长亚哈最终的死亡形式也颇具象征意义, 他在向白鲸疯狂投掷最后一支标枪后, 当自己要解开缠在一起的捕鲸索时, 被解开的绳索套住了脖子, 像沉默的土耳其人一声不发地吊死罪犯一样, 绳子把他从小艇上拖了出去不见了踪影。亚哈不是死于白鲸之手而是死于人类工业文明所锻造的绳索之下。而死亡之前, 亚哈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对自然界藐视的后果, 但为时已晚。

人类要想拯救自身, 首先就要对自然抱有尊敬的态度。作者在该作品中向我们表达了对鲸鱼的溢美与赞誉之情:“啊!人呀!你应礼赞崇拜大鲸, 赞美鲸在各种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也描述了在没有遭受到人类追袭时鲸鱼温良悠闲的自然美景。值得我们思索的是, 麦尔维尔首先描述了鲸鱼在没有遭受到人类袭扰时在大海中悠闲自由欢畅自得的和平景象, 而作者笔锋一转, “裴廓德”号捕鲸船的到来很快打破了这种和谐景象, 一次极其野蛮的杀戮行为就这样开始了。狂热与平静;贪婪与温良;追杀与闪避, 作者把人类与鲸鱼之间的行为上的巨大反差安排在了同一章节中, 这不能不说明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之间关系的一种深沉的思考。

《白鲸》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海上冒险故事, 引发了人们对人生, 对社会深深的思考。造物主赐予了人类美丽的地球, 人类就该怀着感恩之心与之和谐共处。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的迅猛增长, 都有赖于二者的和谐共处。因此人类只有对自然万物适度地加以利用, 尊重并顺应自然, 与自然界中的万物生灵和谐共生, 才能得到人类自身的永久和平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文艺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美]赫尔曼·麦尔维尔, 曹庸译:《白鲸》,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

[3]鲁春芳:《生态危机时代文学研究新视点》, 《学术论坛》, 2005 (11) 164—167。

精神生态意识 篇7

一、针对社会现状, 提出了实验研究的目的

纵观社会现状, 总看到令大家深思的现象: 在学校, 留守儿童占40 ﹪以上, 孩子的教育工作变成了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监护, 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更别提所谓的生态意识; 在社会上, 因为很多人人情冷漠, 事不关己, 无形中传递给孩子心灵的是一种负能量, 生态意识淡薄; 在家里, 除了留守家庭之外, 其他的孩子又享受着 “小皇帝” “小公主”的待遇, 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一家多口人围着一个孩子转, 开口闭口就是宝贝, 门前门后都是 “你考得多少分?” “你想吃什么?”“你想去哪里玩?”等等, 却很少有人意识到, 该如何让孩子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 让孩子有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培养孩子的生态意识。因此, 利用家庭教育来培养未成年人的生态意识是一件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 也是广大家长应该引以重视的一件大事。因为, 家庭教育就是培养未成年人生态意识的摇篮。

二、明确的目标, 奠定了实验研究的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 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我们要在生活中, 从一点一滴做起, 逐步让孩子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这既是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加强对孩子的生态环保教育, 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 意义重大而深远, 它将直接关系到孩子这一代的精神价值和生活理念, 以及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 在实验初期, 我首先利用家庭教育对 “生态意识”进行早期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 让孩子在生活中养成低碳经济、环保节约的习惯。如教育他们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乱丢乱扔垃圾; 不购买、不食用有害于生态环境的产品、食品; 在家里注意节能减排, 不铺张浪费; 注意保护动物, 不能伤害益虫益鸟, 对 “杀食” 国家明令保护的珍禽益鸟的做法积极设法制止, 等等。早期明确的工作目标, 为实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细致的工作, 收获了实验研究的硕果

( 一) 制定详细计划, 明确实验目标

首先, 我根据课题组总负责人的安排部署, 结合课题的实验要求, 以本小组 “利用家庭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生态意识, 注重家庭低碳生活追求, 争做 ‘绿色公民’”为切入口, 制定了具体有效的实施方案, 使得实验研究工作有据可依, 有道可循。

( 二) 发放调查问卷, 扩大宣传氛围

增强生态意识, 掌握生态基本知识和技能, 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尤其是小学生, 我们应从小抓起, 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开展生态意识培养教育, 让他们站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真实环境中, 亲临其境感受身边的原始生态, 从而产生一种感受, 明白一种道理, 养成一种品质, 学会一种本领, 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态意识。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生态的理解程度, 从最初的阶段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 我进行了关于生态话题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 人数是150 人, 由于是小学高年级学生, 他们大部分对所谓的生态意识已有模糊的概念, 生活中也已养成关注环境、爱护环境的习惯。调查问卷数据显示, 平时比较关心和了解身边环境情况的占76. 5% , 而80 % 以上的学生是从课堂、 图书、 报刊、 网络、 电视等间接的途径了解生态理念, 生活中能基本做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占87% 等, 说明孩子们在老师、家长和亲朋好友的教育影响之下, 还是比较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这样的信息给我们进行课题研究树立了信心, 也明确了下一步实验的目标。同时, 我还发放了关于生态环境教育的致家长的一封信150 封, 致家长的一封信和调查问卷帮助我把生态意识间接地传递给了150 个家庭, 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态、感受生态, 为创造生态环境而努力。

( 三) 追踪家庭教育, 培养生态意识

在实验研究初期, 为了能更好地向学生宣传生态意识, 及时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生态意识的培养效果。同时, 以五年级一个班56 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重点宣传, 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 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意识教育, 并对3 名学生进行同步跟踪了解。最后发现, 学生的举止行为都有了很大变化, 生态意识也逐渐在他们身上生根发芽。

增强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篇8

那么, 在数学课堂中要如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呢?

一、创“奇”引“问”, 是培养创新精神的起点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好奇又是兴趣的先导, 是保证人们探索未知世界最隐秘的动力。“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 教学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 用心、用情创设奇异生动的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 形成问题悬念, 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想问题、问问题、挖问题和延伸问题, 例如, 教学“倒数”一课时, 一位教师在揭题后提出:“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 老师都能很快说出与它相乘得1的另一个数, 试试看。”学生个个欲试, 但老师对答如流, “奇异”之心被唤起, “问题”喷涌而出:“老师为什么能对答如流?相乘得1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方法能尽快求出一个数的倒数?……”这样,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其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质疑、创新意识得以培养。

二、质“疑”导“问”, 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学贵有疑”, “于不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新潜力的重要标志。学生有了质疑意识, 从有疑到无疑, 再产生新疑, 是不断激发学生动机, 发展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学会提问题, 提出不懂、疑惑之处。如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后,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解、疑惑的地方, 有一位学生提出:“梯形面积S梯= (a+b) h÷2;三角形面积S△=ah÷2;那么,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到这些图形间的转化关系, 含有创新成分。经过老师的引导, 发现这些公式教师可能统一归纳为梯形的面积公式。可见, 由有疑到敢问, 由敢问到联想, 正是创新的美妙前奏。

其次, 教师要树立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价值更大的观念。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节课的成功不仅要看解决了多少个问题, 更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个问题, 提出了多少个高质量的问题, 哪怕有的问题是一、二节课甚至一、两年都解决不了的。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 并在教学中努力克服自己的思维定势, 决不能因为学生提及的问题远离“试题”套路而谢绝解答。

三、激“活”发“问”, 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是思考力的培养者, 不是知识的注入者。解决数学问题是在数学问题中进行探索, 进行再创新, 归根结底是使学生学会思维。学生不会思考问题, 不掌握学习方法, 必然会消耗内力, 折损锐气。因此,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时间, 鼓励他们敢于大胆发问, 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敢于反驳别人的意见, 敢于争辩。这样, 学生的思维才有一个广阔驰骋的想象空间, 才能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看问题, 发现问题, 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宫崎骏动画的生态意识 篇9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生态意识自然生存

日本动画艺术家宫崎骏先生1941年出生。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1971年脱离东映公司独立,1985年创办了著名的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其主要作品有《阿尔卑斯少女海姬》、《未来少年柯南》、《红发姑娘安》、《名侦探福尔摩斯》《回忆点点滴滴》、《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红猪》、《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心之谷》等。其中《千与千寻》在2002年的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又于2003年2月11日获得美国第75届奥斯卡长篇动画奖,奠定了宫崎骏日本动画大师的地位。

在作品里,宫崎骏充分表露出对生命存在形式与意义的探索,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以及对人类最终命运的追问。他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世界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地,流露出了浓厚的环保思想。本文就从宫崎骏作品中浓厚的环保意识谈起。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对人类成长的生态思考

宫崎骏说“每一天,都有新的婴儿诞生:每一天,儿童都在成长。如何引导而不是误导他们,是每个动画人的责任。即使儿童不再象从前那样对动画片中正义的主人公进行自我指认。我也希望动画片能够教给他们认识这个美好世界的能力。”宫崎骏认为儿童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的人类。儿童应该顺应人类美好的本性自然地成长。在人性日益堕落的当代社会,孩子的纯洁可以拯救社会的堕落。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抑制了人的善良本性,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所以人应该离开都市回归自然。这是宫崎骏对于人生命运重大问题的严肃探讨。

1强调人的自然成长

宫崎骏对儿童的成长尤为关心,他说“动画片的题材都是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命运问题,比如儿童失去生活兴趣的问题,儿童在我们的消费社会中迷失自我的问题。”他认为现代的儿童受到了太好的照顾。反而丧失了最珍贵的本能,他“想使她们在其中重新认出自己,并能间接地听到我的鼓励:‘别害怕,你们一定能驾驭生活’。在孩子的培养问题上具有积极地指导意义。这在作品《千与千寻》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千与千寻》是一部带有幻想色彩的作品,故事背景是现代。10岁的荻野千寻是个虚弱、从未遇到过危险,对外界毫不关心、态度冷漠的小姑娘。在搬家过程中他们一家误入了一个神灵居住的神秘小镇。千寻的父母因为贪食神灵吃的食物而变成了猪。千寻被少年小白所救,在镇上汤婆婆的澡堂做工,但是她的名字被夺走,只剩下一个“千”字。千寻面临的问题是如果忘记自己本来的名字,就永远无法回到正常的世界:如果不及时救出父母,他们就会被吃掉。面对这些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千寻从内心深处爆发出了“生命的力量”,显示出令人惊叹的勇气和毅力,最终从汤婆婆的魔法下拯救了朋友和父母,离开了小镇。千寻的整个经历可以说不是寻常意义上的冒险,而是一次心灵的冒险,是人类本能精神的一种激发和回归。或许宫崎骏所取的“千寻”的名字本身就是在说明,现实世界的异化使得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到了扭曲,人类应寻回原初的善良本性,否则就会失去生活的意义,灾难就为期不远了。

2反都会的思想

向往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的广阔与浩博面前寻找人类失落的朴质,寻找人类在工业革命和商业文明中失却的本真状态。是人类的一种渴望,一种梦想。在都会领导潮流的现代社会里,整天出入于钢筋混凝土浇铸的楼阁,婉转的鸟鸣、树叶沙沙等等那种原生意义的自然早已被非自然所取代。宫崎骏想往他们。在作品《回忆点点滴滴》里他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回忆点点滴滴》的女主角夕子,虽然从小在东京长大,但早在十岁时,就有了回归故乡的期望。在事业、感情都处于瓶颈时,她选择到姐姐的乡下婆家体验农家生活,那儿是少有经过人工修饰和侵袭的最接近于自然的世界。清丽的天空、绿色的草地、美丽的鲜花让夕子感到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和谐平静的感觉像透明的泉水冲刷着她的灵魂。最终夕子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切都是顺乎自然的。

3对于纯真爱的召唤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商业逻辑支配着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有影响的价值观、消费观在二次大战后产生于欧美发达国家。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费主义在社会中得到了普遍地认同和广泛发展。在这种消费社会里,商品经济作为运营的主导,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原理。人们不再看重友谊、亲情、爱情,主导人们生活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人在堕落着。

宫崎骏在其很多作品中都表现出对于人类那曾经拥有的美好情感的眷恋与召唤。比如《回忆点点滴滴》里的女主角夕子与朴实的农村青年之间在友谊中自然滋长的纯洁爱情《红猪》里海边旅馆的老板娘与波哥的真挚情感《魔女宅急便》的琦琦与热爱飞行的少年之间那种青涩而健康的爱情和友情:与聪慧贴心的面包店老板娘之间互诉衷肠的亲密友情《龙猫》里的乡间人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照料初来乍到的小姐妹的朴实而又真实的暖暖人情《心之谷》片尾小男孩在晨曦中鼓起勇气对小女孩说:“也许现在我们做不到,但未来让我们结婚吧!”这各种各样的情相较于当下许多都市人所拥有的薄情、滥情是那么的甜美和珍贵。消费社会里的人们应该感到许多的失落、寂寞与感慨吧。社会发展了,而人的情感却退化了,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自然天赋我们的那种和谐、平衡、善良与自由的本性。

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

当代社会中由人类自己设计制造的非自然化倾向,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变化——森林被毁,河流污染,毒雾笼罩,土壤退化,沙漠肆虐、人祸横行。我们所感到的自然,充斥着枯竭的阴影,鸟兽的绝唱,水患的惩罚,而连那些本应新鲜洁净的空气也密布着浮尘与微粒,带给人类的是沉重的呼吸。这正如宫崎骏1984年执导的第一部长篇动画《风之谷》中所描绘的,这部作品不但包含着史诗般宏大的篇章和对人类与自然的深层哲学思考,更是宫崎自己对环境保护和人文主义长期深入探索的结晶。

故事讲述的是巨大的工业文明在千年之后毁于一旦,地球上充满了能致人于死地的污染“腐海”和可怕的巨虫(称为“王虫”)。偏僻的边境小国风之谷一少数几个没有受到污染的绿洲,其公主娜乌西卡勇敢而善良。

她是家里惟一健康活下来的孩子,善于使用滑翔机御风而行,因在腐海森林中漫游,遭遇宿命的王虫并卷入了其与人类的战争。腐海覆盖在沙漠之中,这里生活着成群结队各种各样相貌可怕的大虫,还有参天的吉树和各种色彩斑斓的植物以及漫天飞舞的雪花般美丽轻盈的洁白孢子。在这种看似美丽的环境里,人类却无法生存,因为大虫可以噬人,美丽的孢子有毒,漂亮的植物也能致人于死地。而这一切就是由渗入土地的污染形成的,那正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恶果。人类用自己高度发达的科技创造了巨神兵,他们的七日之火烧毁了世界上的一切文明,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毁灭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按照现代伦理学理论,人是自由的,但这个自由必须是在不损害其他个体自由的前提之下与责任对等存在的,人作为一种具有责任性的社会存在物,不能粗暴或野蛮地对待自然界,也不应片面地考虑自己的行为需求及利益满足,相反在作用于自然时必须确立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责任与义务,形成对其他个体包括自然环境价值在内的充分的尊重态度。风之谷作为为数不多的人类可以栖息的几个绿洲之一,其存在本身就说明了这一点。在风之谷,没有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也没有现代社会沉重的污染。风之谷中的全部动力都来自于对自然风的使用,由于海风的吹拂,有毒的孢子无法进入谷中,人们得以在这里安居乐业,过着虽然原始,但却幸福快乐的男耕女织的生活。人又重新回到了与自然和平相处的境地。人类的文明又回到了最初原始的状态人类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的幸福简单的生活。

与纯净的风之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怕的腐海。人类僧恶腐海,憎恶那些栖息在腐海里的大虫、憎恶那些飘扬的有毒的孢子,不顾一切要去杀虫烧林,争夺最后的生存地盘。只有娜乌西卡知道这腐海是人类的污染造成的,是自然对于人类野蛮行为的惩罚,对人类的反噬。所有人都认为植物是邪恶的只会产生有毒的孢子,只有娜乌西卡相信植物是善良的。她在自己的地下室里用纯净的水和干净的土壤培育那些被人们认为有毒的植物,结果竟亲手塑造了一个极度纯净的花园。是她的对于自然中其他物种的爱心和尊重,使得被人们认为有毒的植物反赠给了她一个美丽的世界。她对王虫的友好态度,就昭示了人类尊重自然的美好结局。然而还有部分幸存的人类依旧执迷不悟。那个入侵风之谷的多鲁美吉亚公主为了抢夺巨神兵,控制全世界,不惜发动对贝基特的战争。最后导致贝基特城成为一片废墟。就在他们取得所谓的胜利运输巨神兵的过程中,却由于激怒了虫族,导致被飞虫攻击的飞船在风之谷的海边失事。这是他们肆虐自然之后,自然对他们的惩罚。人对自然过渡的侵犯,则引起自然的愤怒。宫崎骏再次向人们展示,人类的灾难主要是由人类自己的活动造成的,面对灾难。唯有仁爱与理解,对地球其他生物的尊重才能帮助人们摆脱困境。培根说过“人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

长期以来,人类以地球的主人、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忽视了其他物种和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内在价值。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在与自然融合与对立的过程中,的确有过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记录,但是我们发现每一次的“改造、征服、战胜”。无不以更大的失败作为代价。在经历了自然一次又一次地惩罚之后,人们应该明白,在茫茫宇宙之中,人不过是大自然怀抱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是斑杂其间并非能置于其它之上的一环一节,是大自然宏大方程中的一个项数,是大自然用它无与伦比的精气和血脉成就了人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来的。”自然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共同拥有的家园。人类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变为尊重,由索取变为爱护,再也不要想着去统治地球主宰自然。

另外,在宫崎骏每部作品里总有一株巍巍森然、含养千万生机的“母树”。支撑起整个生命维系的重任。这种独创的“森林中心史观”,我以为也包含着宫崎骏对于生机盎然的自然的渴望。同时《天空之城》中勒普泰岛的毁灭说明了人不能离开涵养她的自然。这部作品的背景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欧洲,可爱纯洁的小女孩席塔(sheeta)在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帕索(pazu)的陪伴下,寻找自己失落的故乡。在旅途的尽头天空之城,席塔说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话:“我终于明白勒普泰灭亡的原因了……尽管有可怕的武器,有很多很多的机器人。但是,离开泥土它就活不成了。这些,难道你都不知道吗?”宫崎骏再次想让世人明白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和人类如何发展,人都不能离开自然。不能离开孕育人类的大地。人类应该拥有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宇宙精神,唤起沉睡的扼制生态恶化的社会良知,敬畏天公地母,崇尚宇宙和谐秩序,挚爱地球上的每一生灵,人类自己才能够平衡、和谐的发展。

三、困惑

尽管宫崎骏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在他的作品里表现出一个艺术家对于人生、生存、价值等问题的乐观的严肃态度,但是在现实面前他往往又表现出一种怀疑、无奈和困惑。在一次采访时他说:“我也想通过我的影片战胜自己对未来的恐惧感。对此确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感觉。人是丑陋的,生活是美好的。”

《天空之城》中勒普泰岛最终的毁灭,同时也在告诫世人:在机械和钢铁的世界里。人类面对着的其实是未卜的将来,人类是否还有能力控制自己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风之谷》的结局同样是令人回味。伴随随着影片结尾优美的音乐。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在植树。那一棵棵绿色的树苗象征着希望的未来。也象征着人类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悔过,宫崎骏用代表全人类希望的孩子们的举动来表现自己对人类还没有完全的绝望。但是一株小树苗和一个防毒面具的共存,则代表着人类将来未卜的命运,哈姆雷特的终极追问“生存还是死亡”式的问题同样困惑着宫崎骏。

这种困惑在后来的《幽灵公主》里体现得更为明显。故事发生在日本大规模侵略山林的室町时代(公元14世纪——16世纪)。人们随意开采自然资源,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坏,人与自然界的各种神灵的矛盾就此产生(在日本国民中存在着泛神论观点,即万物都有对应的神灵掌管)。人类要生存就要砍伐森林,而森林的消失令动物无栖身之处。少年阿席达卡为了寻求破除自身咒语的方法来到日本西部,却意外地卷八了这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他与被犬神抚养长大的人类少女小珊(即“幽灵公主”)认识。小珊到底应该属于人类还是自然?人与自然的冲突究竟如何才能化解?宫崎骏感到自己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影片以掌管万物生命的麒麟兽的死换来自然环境的恢复作为结局。小珊对阿席达卡说:“我喜欢你,但是我无法原谅人类。”她得到的回答是:“没关系,一起活下去吧!”既然没有解决的办法。也只能继续共存下去。在此宫崎骏推翻了自己过去一直宣扬的理想,但是他没有给出新的答案,因为他的心情充满着无奈和困惑一对人类将来未知的命运以及与自然如何相处的困惑。

四、结语

《管子·人观》曰:“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蟹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曾子说:“林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都在强调人应顺时而取。依据现代生态伦理要求,人也应该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考虑追求自身发展的权利应与自然发展相和谐统一,而不应当无视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利的实现。马克思说:“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人不能脱离自然界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思考和探索一切生态问题实际上最终都在关注人的发展,都在按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原则认识和处理人类生存实践中的个体与共同体、部分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倡导并实现人对自然关系的正当合理性。

培养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探析 篇10

一、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认清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内涵和基本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前提。

(一)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内涵

要理清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内涵, 有必要先以法律意识的内涵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作为切入点着手研究。

不同学者对于法律意识这个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笔者个人更倾向于我国著名的法学理论学者张文显的观点。他对法律意识的定义可概括为:法律意识是与个体或群体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相关联的, 是人关于法现象的认知、心理与意志的统称。根据上述定义的理解, 可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定义为:大学生法律意识, 是指大学生对法律所持的认识、理解、看法、观点与信仰。

由前两个定义可知,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表现形式中的一种, 它除了具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上述特征, 还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处和谐、高效的生态关系, 以生态认识以及环境评价的方式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保护的立法与法律适用中, 以及在相关权利与义务的实际中表现出来。

(二)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由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以及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三个部分构成。

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是整个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第一部分, 也就是初级阶段。由于受到个人思想差异以及每个人所处不同环境的限制, 因此多样性就成了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的特征。

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是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第二部分。在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全部内容中, 生态法律观念具有关键的作用。具体来说, 生态法律观念由大学生生态法律认知、大学生生态法律情感以及大学生生态法律评价三部分组成。大学生生态法律认知是大学生对生态法律的形式、内容, 在运行的生态法律的性质及作用等生态法律现实, 以及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与区别、认识与感知。

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是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内容的最后一个部分, 也是最高级的阶段。既是大学生对生态法律现象经过理性认识的成果, 也是大学生对生态环境法律现象的自觉的表现形式, 它是通过法学家、法律思想家研究最终表现出的理性的思维结果, 同时也是学者们在充分研究当前所运行的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所表现出的理论化、整体化、系统化以及理性化思考的成果。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不像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和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所体现的特征, 它只针对某一方面或细化到某个生态法律问题的认识及观点, 它是对相关生态法和生态法律现象所表现出的问题的理论化、整体化、系统化以及理性化的思考成果。

二、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

通过与大学生的交流, 笔者认为, 当前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状况:

(一)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生态法律意识的提出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出与全面实践阶段, 因此在与身边所认识的大学生进行交流时, 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并不懂什么是生态法律意识。而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对于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解读都是基于法理学专业对于法律意识的理解, 并添加相关生态环保法的相关内容。对于这个概念的解答最为接近的就是学习环境保护法方向的研究生了, 但他们给出的解答也与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基本内涵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 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缺失

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缺失的具体表现为:第一, 生态法律感觉不强。由于学校宣传以及平时关注新闻的原因, 大学生或多或少会知道生态法律、法规, 但大学生自身不具备生态法律意识, 所以大学生的生态法律观不强。第二, 生态法律情绪缺乏, 具体表现为对违背生态法律的行为无法识别, 无法表现出情绪的特点。第三, 生态法律情感淡薄。由于无法识别生态行为的善恶性, 情绪便无法识别, 因此就无法体现出对生态法律的情感。第四, 幻觉缺失。通过对前三个领域的分析, 笔者认为幻觉是感觉、情绪与情感的综合体现。由于前三个特征都存在着缺陷, 因此就无法表现出幻觉。由这四个因素叠加, 可以确定大学生的生态心理所呈现的潜意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三) 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淡薄

前文提到生态法律观念又由生态法律认知、生态法律情感和生态法律评价三部分组成。首先从生态法律认知来分析,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生态法律都知晓, 但多数情况是只知道有这些法律法规, 具体内容却并不了解。从严格意义上说, 这样的情况属于对生态法律的认知不足。其次从生态法律情感的角度来分析, 在对生态法律认知几乎仍处于空白的情况下, 对于生态法律情感的程度必然不深。最后从生态法律评价的角度来分析, 由于前两者均存在显著的缺陷, 因此生态法律评价对于当前的大学生并不适用。综合上述三个因素, 大学生对于生态法律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初级阶段。

三、当前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不重视, 学校教育方面也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

(一) 大学生生态法律理论体系的缺失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薄弱,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相关理论体系的缺失。虽然我国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早已出台, 但真正开始重视并深入研究生态法律的法理还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 短期内难以形成完整的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

(二) 高校对于生态环境法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阶段环保法课程是作为选修课而非必修课开设的, 而且几乎只限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 这就导致教育对象的受众面缩小了许多。因为无法作为公共课或是必修课开设, 所以大学生对于生态环保方面的法律的重视程度弱了许多, 出现了想学的大学生学不到, 能学的大学生不爱学、不想学的负面现象。

(三) 社会舆论对普及生态法律的宣传不够

校园内生态法律意识培养氛围不浓虽然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现状堪忧的主因, 但社会舆论对于当前的现状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 我国的社会舆论对于生态环保的宣传几乎只停留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层面, 对于生态法律方面则少之又少。相应普法宣传的匮乏, 自然不能引起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国民对于生态法律的重视与学习。

四、培养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思考

笔者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是法学专业, 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通过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教育的对比研究, 我认为, 虽然前者所属的学科方向与专业范畴与后者不尽相同, 但两者之间仍然有值得相互学习、借鉴的方面。由于本文所研究的方向是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 因此笔者将以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自身存在缺陷为主, 再结合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共同点给出加强与完善的建议。

(一) 尽快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建设

这是全面改善当前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严峻现状的基础。大学生虽然存在着生态法律心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的先天缺陷, 但这完全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进行后天的强化与完善。一套严谨、完善的生态法律思想体系是学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的根本前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笔者发现有关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方面的文献几乎没有, 因此当务之急是有关学者尽快建立一套严谨而完整的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

(二) 高校应当重视生态法律意识教育

现阶段大学生生态法律教育处于探索与重视程度不足的阶段, 但要实现保障我国顺利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职能, 完善大学生生态法律教育的开展是当务之急。对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 当前我国高校对于生态环保法的定位仍是选修课。笔者认为可以将这门课程改为必修课,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态环保法在整个法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而且也能促使大学生认真去学习生态环保法的知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 可通过诸如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公共课学习一些基础知识, 目的是让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接触并认识生态法律这门知识。

(三) 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法律意识教育有机结合

虽然两者之间分属的学科方向不同, 且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不相同, 但是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两者的学位证书都属于法学专业。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有着交叉的关系。尽管如此, 但目前两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几乎没有, 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情形。我认为, 这是一个误区, 因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平等观教育、生态义务观教育、生态良心观教育、生态善恶观教育、生态正义观教育。生态平等观、生态良心观可以很好地弥补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中的法律心理缺失, 而生态义务观、生态正义观与生态善恶观则可以强化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这样的交流与借鉴不仅可以有效填补生态法律思想体系空白所造成的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开展不利的窘迫现状, 而且也能为法律专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日后全方位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提供有益的参考。

(四) 大学生加强自我学习, 提高生态法律意识

由于目前生态法律思想体系不健全,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 加强大学生自我学习是唯一的方法。前文提到, 当前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与生态法律观念都存在着缺陷, 亟待提高。所以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自我学习的关键, 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法律心理与生态法律观念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当中应当按照先从生态法律心理再到生态法律观念的顺序进行。首先在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方面, 笔者认为可以积极感受美好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 培养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接纳与爱护的心理, 为进一步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的自我学习, 形成完整的生态法律心理。其次在生态法律观念方面, 因为法理学是所有法学科目的基础, 所以可以法理学的法律观念的内容作为切入点, 通过学习并了解法律观念的相关内容, 进一步学习生态法律观念。

(五) 积极参加生态保护社会实践

理论教育是否完善, 关键在于能否经受住社会实践的检验, 因此需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教育的环节内。具体方法包括参与城市大扫除, 参与植树活动以及参加普及环保法宣传, 此外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寻找生态环保法的有关案例进行学习与了解, 既可以通过网络搜寻, 也可以通过旁听法院庭审获得。这样可使全体大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环保法知识。对于环保法专业的大学生而言, 由于有从事对口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 因此以上方法仍无法完全满足这类大学生的需求, 因此他们的实践活动仍需要在前述的基础上, 前往律师事务所或是法院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庭参与具体案件的学习并积极参与案件研讨, 强化所学环保法的知识, 为今后具体参与环保法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修订版)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2]赵惊涛.论生态法律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 2003:266-269.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比较下一篇: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