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共8篇)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1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人类文化大体可以分为科学与人文两大部分、两大领域。两种文化分别体现着不同的人类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这种精神来源于无数科学先驱在科学探讨的路途中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求真。求真,就是相信世界是客观的,相信客观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相信人类能通过科学实践和逻辑推理认识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2)求实。求实,即我们常说的务实,追求事物的真实性和实用性。(3)创新。创新是科学进步的不竭动力。科学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任何具体的科学结论都是科学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知识水平上作出的,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科学探索活动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因为人类发展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知识水平。(4)存疑。这也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因素,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有怀疑才能去探索。科学所以能够不断突破和创新,就在于它的存疑精神。因此,科学是宽容的,它与独断论水火不容。但是,最后的真相却只能有一个。这些特征都是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所有的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所必备的基本精神,也是保证他们在科学上有所突破的本质精神。
人文精神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的表现往往不像科学精神那样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它更多的是借助文学艺术这一平台借以展现。它是通过创造一个符号世界表达人的情感和价值。人文精神具有以下特点:(1)追求完美。如果说科学的目的是求真,那么人文文化就是求善、求美。科学也求善、求美,但那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人文也求真,但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即真诚和真实感,这种真只是一个中介和手段,它不停留在真的境界,它要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2)超越性。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它根源于人类对于真善美生活的价值追求,又超越于实用理性和当下功利,反映了人类本性中理想化的一个方面。它是人的一种自由的本真精神,即超越于各种现实的、外在东西的束缚,构筑人类精神和文化自身的世界。(3)以人为本。人文文化实践的尺度既不是外在的客观世界,也不是异化了的神学教条,而是人自身,人的需要,人的理想。它可以在实际的基础上构建,构建完成后可以脱离现实,这完全取决于人在完成时的追求目的。
人类在步入近代工业文明之后,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选择总是不平衡的,即非此即彼。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人们感受到了先进科学给生活带来的好处,从而自然科学占据了人类思维的中心,导致了科学主义乃至唯科学主义的错误和倾向。如果我们过分的强调科学精神,过于夸大科学,那么势必使人的人文价值观受到打击,人们会感到焦虑、烦躁,冷酷。追求的不再是真善美,人性之美,而是金钱等物质。而过分强调人文主义,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人本主义。它过分夸大人的意志、情欲、生命、潜意识直至本能的作用,使人活在脱离现实的理想中,同样会造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严重分离,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后果。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科学精神的发扬使人类更好的理解世界并对自身做出合理的定位,它使科学发展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给人类生活带来无法想象的快捷方便;人文精神则始终贯穿在人类自身发
展的过程中,它是人类发展的精神引导,它指挥着人类的发展一直走向理想的方向。
如果把人类发展比作一辆火车,那么科学精神就是火车的内燃机,它决定着我们发展的速度,决定着我们何时能达到目的地。而人文精神则是铁轨,它决定着火车里乘客的安全,因为只有它的坚固结实才可以保证,无论以什么样的速度行驶,当我们到达的时候,我们仍然是一个完整的“人”。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2
关键词:化学教育,科学人文精神,培育途径
0 引言
近年来,在化学教学研究中,作者本人紧紧围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这一教育理念,以人文为科学导向,以科学为人文奠基,对化学教学中化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以及化学人文精神的内容、培育途径作了初步探索;并且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人的一生发展中所需要的诸多精神品质。作者深深感到,这些精神品质的培养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目标。
1 化学教学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
化学本身兼有科学与人文的二重性。化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促使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然而,由于化学科学技术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工具;另一方面,若被坏人利用,会成为危害人类的手段。因此,迫使化学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的涵养。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并存、交相辉映、不可分割。教师应树立全面的化学观,提倡科学与人文并重。
2 化学科学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在最广泛意义上说,科学是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化学的人文精神相当丰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化学领域的广泛性—创新性思维的土壤。教师要引导学生涉猎多领域的知识,如医药、农业、生物、工业、电子等等,努力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力,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未知和获取新知的强烈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创新欲望。(2)化学的探索实验—体会自强,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当学生在完成一项对他来说并不太容易的实验时,就有机会尝尽为此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对他的化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他会学会败而不馁,学会赞赏微小的进展,学会等待灵感的到来,学会当灵感到来的时候全力以赴,充分体现动机和信念的作用,这些成功的经历能够培养学生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化学的严谨—培养责任心,适应社会发展。化学的思维方式、文化精神能使人养成周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规范的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技能和强烈的责任感。(4)化学的发展—探求合作,构建高尚人格。例如,师生共同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探讨改进的办法,在合作学习中,有目的的提高学生道德修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求同存异,培养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谦逊的品格。(5)化学的美感—充满和谐。化学中处处充满了自然美、艺术美、奇异美等和谐美。比如晶体衍射图,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创造之美。
3 培育科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在传授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着培养科学人文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实现途径是:
3.1 认真抓好提高教师的科学人文素质这个前提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思想、信念、情操和修养等全部人格力量的真实外在体现,这些无一不给学生以莫大的影响。为此,化学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身先垂范。其次是不断充电,用渊博的知识感染学生。三是教师要有良好且不断更新发展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化学的美;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学生野视。比如,讲到高分子材料时,可以播放制造“神六”的资料,指出很多原料都是高分子材料,鼓励学生创新,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四是教师要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引导学生改良课本中有缺陷的实验,以此激发学生设计最优化实验方案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方法这个基础“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教与学的过程应体现化学人文精神。在教课中采用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情感。(1)倡导课堂教学要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要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二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活动式交流。师生互动式交流包含语言交流;思维活动交流;情感互动交流;实践互动交流等几方面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个赞赏的眼神,就能使学生获得无穷的力量,同学之间的羡慕、佩服的欢呼、鼓掌、激烈的争辩都能使学生得到发展提高。三要激发学生主动认知。久而久之,学生将受用终生。(2)采用“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要实行先用演绎法介绍化学实践知识(反应化学),后用归纳法讲授化学原理(理论化学),鼓励学生进行跳跃性思维,实现“高起点一步到位”的目标。(3)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等进行学术讲座;开展题为“我身边的化学”的化学征文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作品大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个重点
发挥、培养学生“人格主体,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健康人格的关键。因而,教师要紧紧抓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个重点,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做到“严出于爱,爱出于严,爱而不纵,严而不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原则及策略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成功地把完成学习活动内化成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学习动机的最高水平的体现。(2)激发学生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赞扬和鼓励,促使学生自发学习。(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消化自学内容,掌握利用各种渠道查阅搜集整理化学资料的能力。
3.4 牢牢把握开展实验教学这个关键
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抓住这个关键?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实验课学习热情,学生将“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借鉴先进经验,实行实验内容、时间、场地、仪器设备及网络教学平台的五开放。安排“基本型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研究创新型实验”为“选做”实验。通过“统一安排”与“自由选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验时间的开放,有效地克服开放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室忙闲不一”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效益。通过“实验中心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的全院打通,实现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的开放。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实验中心网站。通过网络预习系统进行网络预习与自测;通过网络软件与教学视频材料,进行网上听课;通过实验仿真软件,进行网上虚拟实验;通过网络答疑系统进行网上师生对话和答疑。第三,让学生自主搜集学习典型的成功实验案例。如化学家侯德榜甩掉“卡住脖的手”,开创祖国制碱工业;天厨吴蕴初创制国产味精,打败“美女牌”等事例,焕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并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化学,体会化学研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灿烂的化学文化,这是很好的培育化学人文精神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袁芳,陆书环.论科学与人文整合观下的数学课程构建.数学教育报,200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付三荣.教会学生学习.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8-9.
[4]曹一鸣.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文精神.中学数学参考,2001,5.
[5]王克勤主编.化学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6,8.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3
关键词:地理教学 科学素质 人文精神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
1、地理新大纲、新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导向更为明显
新大纲、新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综合性增强,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大大增加,教材从最基本的人类活动入手,阐述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然后分析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人口、城市、文化、旅游、政治等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在选修课中得以学习,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供了较好的素材,通过学习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使之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新大纲、新教材中注重对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的分析,强调人类要协调与环境的关系,首先要了解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特别有利于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如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关系,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新大纲、新教材中充分体现了基础地理教学目标是提高公民的素质,各单元内容都从正反两方面讲述人与环境的关系,较多地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通过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等内容,使学生深化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新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包括思考、讨论、演讲、调查、实践等,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2、在地理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是历史赋予地理工作者的责任
在人类已进入全球文明的今天,人类地域文明时期形成的地球价值无限论已显得十分陈腐。其实地球的自然价值是有限的:地球上自然物的种类与数量是有限的,地球上的物质与能量是有限的,地球的空间与容积是有限的。一处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使另一处生态环境因此失调,而环境就是与人类密切相关、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构成环境的各种要素是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物质基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前提,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稳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破坏人居住的生态环境才是对人的生存权利与发展权利的真正践踏。因此,今天的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的历史趋势,不得不思考未来战争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样的灾难性破坏,不得不思考如何调整人类的文明观念,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
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一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是一部人与人对抗、人与自然对抗的历史,是一部人压迫人、人压迫自然的历史;而应当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为了这一切的实现,地理工作者必须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渗透于地理教学之中,是历史赋予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
1、首先要构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这目标体系
要认真钻研初高中新教材、新大纲,深入挖掘课本中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有关的内容,形成较完整的目标培养体系,在课堂内外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有机地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
当前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下列误区:重视科学知识教育,忽视教学的人文性;重视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科学程序,轻灵活变通;重理论知识的传播,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理智控制,轻情感沟通。这些教学误区都是没有把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作为教学重要目的所致,因而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上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要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挥地理新教材的特色、优势及其价值,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心理、文化、审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及个性差异,明确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加强教学过程人文环境的建设,努力使课堂教学转变到以学生活动为主导、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目标上去,使地理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
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可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和完善教材相关的地理科学知识。老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及做有关的调查,学生对相关的科学知识就会有更广泛、深入的了解;在实施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通过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教材中的地理学概念、原理及其它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入和牢固。
(2)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科学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包括观察、实验、自学、理解、应用、分析、创造等。地理课外科技活动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可以从兴趣培养、科学方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着手,注意从重参与到重结果的转变,以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这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以前那种有始无终、马虎应付、不了了之的情况。
(3)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科学品质是人在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作风以及科学意志等。在科技活动中,教师在科学态度、科学规范上应严格要求并做好示范,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实事求是、敢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4)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地理新教材较好地反映了地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教育性,其中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显现的部分,也有许多内容隐含在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内部。因而需要我们充分挖掘高中地理学科的人文因素,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尽可能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艺术、审美教育,注意教给学生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汲取民族精神的方法;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通过挖掘人文因素,培养学生坚定的科学信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与严谨、严密、严肃的科学态度。
2、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三个环节
环节之一:将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课堂教学是关键。地理教师除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外,在教学中还应不失时机地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品质的培养,进行人口伦理道德、环境伦理道德、资源伦理道德及生态伦理道德的教育,调动一切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①发挥教师自身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掘地理自身的魅力。在教学中,可经常给学生以“地理美”的感受,穿插地理发展的辉煌成就,展现地理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会到地理的力量、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②面向全体学生,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及时、有力地帮助学生清除学习障碍,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③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欢乐,使学生不断自我激励。
④开放式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索和探求,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好奇心乃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它既是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因为人类依赖这种精神而得到发展和完善。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也体现在科学认识的方法上,接受正确的思维方法是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成功的地理学家总是依靠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这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以及直觉和灵感等。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纲挈领地加以介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这对学生领会思维方法、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和形成严谨的作风很有好处。
(3)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课堂是个小社会,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能折射出竞争、合作、友谊、道德等许多问题。营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本身是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共同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意见,既敢于坚持自己合理的见解,又敢于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使学生感受并学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谦虚谨慎、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4)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奋斗故事和地理史的作用。伟大的科学家对青年学生的无限魅力是我们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资料。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一些有关科学发现的历史和故事,向学生揭示自然奥秘是如何被揭开的、怎样提出问题、用什么路子去解决问题、中间有什么磨难等等,能极大地激起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达到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锻炼正确的思维方法的目的。
环节之二:寓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课外活动之中。
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它能让学生更紧密地实践地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阵地,组织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利用校园网举办人口、环境、资源、生态专题讲座,充分利用知识竞赛、图片展览、录像及VCD开展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可以达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效果。
环节之三:寓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教育于社会实践之中。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在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新旧道德观念的碰撞、多种道德行为的表现等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为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借以了解乡情、国情、认识自然;同时,使学生感悟人口爆炸、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生态危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引起他们深刻的思索,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观。
论科学家的人文精神 篇4
执着于真理,探索未知,思维严密,极富人格魅力的汤川学
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三位一体的存在
伟大的科学家往往都是三位一体的存在,他们拥有的是人文的精神,科学的灵魂以及艺术的气质。人文的精神让科学家知道如何为人处事,更好的将研究的成果造福人类,推动社会的发展。科学的灵魂让科学家在科学这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知道生命的尽头。艺术的气质则让科学家的人格更加的丰满立体,更具人格魅力,更接近普通人,而不是小说家笔下的一个个科学怪人,令人胆寒。
木讷缺不失温情
《伽利略》中的汤川学就是将这三者结合接近的完美的人物,除了看上去有那么一点点的木讷。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探索,对科学严谨的态度,丰富的兴趣爱好,看上去有时候甚至像一个艺术家。但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汤川学的人文精神常常体现在他的温情里。我们看到每当内海警官求助于汤川的时候,老师总是半推半就,最后总是说他只是对那些物理现象以及手法极具兴趣,但是每当随着迷题的解开,案情的深入,我们总能看到汤川脸上饱含温情的话语和富有深刻含义的话语。这在很多案件里都有体现,尤其是剧场版中老师,当老师解开谜底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实验室的沙发上,痛苦凝重的表情都可以轻易读出,我们知道那都来自对好友的那种深深的感情羁绊。他对人的那种关怀,对人的各种行为,价值的思考都是其人文精神的体现。
对科学的严谨,为未知的执着
汤川对科学的严谨态度,也是显而易见的,记得有一集中谈到了时空隧道的问题,当周围的人都觉得荒谬的时候,老师就列举了一大堆的例子进行论证来说明时候隧道存在的可能性,最后总结性的说了一句:“不知道的事物你怎么就能断定它不存在呢?!”同时,汤川在办案时总是迷恋于对犯案手法的探索,往往旁人看来许多不可能,难以做的事情,总在老师执着的搜集蛛丝马迹,进行假设,然后在用各种东西写出一行行的公式后迎刃而解。这往往是许多科学家都具有的特点。
爱迪生大家都很熟悉,伟大的发明家,没有他,可能我们还在点蜡烛。
爱迪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最早兴趣是在化学方面。10岁时酷爱化学。他收集了二百来个瓶子,并节省每个小钱去购买化学药品装入瓶中。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刚满14周岁的爱迪生买了一架旧印刷机,用来赚钱支持他的化学试验。但不幸的是,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时,列车突然颠簸,使一块磷落在木板上,引起燃烧。列车员赶来扑灭了火焰,也狠狠地给了他一个耳光,打聋了他的双耳,他被赶下了火车,那时爱迪生才15岁。挫折并没有使爱迪生灰心,他又迷上了电报,经过反复钻研,在1868年他发明了一台自动电力记录器,这是他的第一个发明。后来他又发明了两种新型的电报机。1877年他发明了碳精电话送话器,使原有的电话声音更为清晰;此外他还发明了留声机。人们都称他为“魔术师”。
1878年9月爱迪生31岁时开始研究电灯。那时煤气灯已代替煤油灯,但火焰闪烁不定,而且在熄灭时产生有害气体;弧光灯也已发明,并在公共场所使用,但由于燃烧时发出嘶嘶声而且光亮过于耀眼,不宜用于室内。当时许多欧美科学家已在探求制造一种新的稳定的发光体。
爱迪生研究了弧光灯后宣布他能发明一种使人满意的光,但需要钱。那时他已是一个有了170项发明专利权的人,他的发明给资本家带来很大利润,因此一个财团愿意向他提供资助。经过几千次失败,1879年4月他改进了前人的棒状、管状灯,做出了一个玻璃球状物;1879年10月21日他把一个经过碳处理的棉线固定在玻璃泡内,抽出了空气、封上口、通上电流,它发光了,一种新的照明物出现了。
1880年至1882年间,爱迪生设计了电灯插座、电钮、保险丝、电流切断器、电表、挂灯,还设计了主线和支线系统,又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在纽约建立第一座发电厂,开辟了第一个民用照明系统。后来他又同乔治·伊斯曼一起发明了电影摄影机。爱迪生的三大发明:留声机、电灯和电力系统、电影摄影机,丰富和改善了人类的文明生活。爱迪生于1931年10月18日(一说是10月9日)去世,终年84岁。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能打破他持有1099个发明专利权的记录,人们称他为发明之王。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矿山开发、河道挖掘、铁路修建及隧道的开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炸药,所以硝化甘油炸药的问世受到了普遍的欢迎。诺贝尔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随后又在国外建立了生产炸药的合资公司。但是,这种炸药本身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存放时间一长就会分解,强烈的振动也会引起爆炸。在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许多事故,针对这些情况,瑞典和其他国家的政府发布了许多禁令,禁止任何人运输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并明确提出要追究诺贝尔的法律责任。面对这些考验,诺贝尔没有被吓倒,他又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以硅藻土为吸收剂的安全炸药,这种被称为黄色炸药的安全炸药,在火烧和锤击下都表现出极大的安全性。这使人们对诺贝尔的炸药完全解除了疑虑,诺贝尔再度获得了信誉,炸药工业也很快地获得了发展。
在安全炸药研制成功的基础上,诺贝尔又开始了对旧炸药的改良和新炸药的生产研究。两年以后,一种以火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胶质炸药研制成功。这种新型炸药不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热辊子间碾压,也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绳状。胶质炸药的发明在科学技术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诺贝尔在已经取得的成绩面前没有停步,当他获知无烟火药的优越性后,又投入了混合无烟火药的研制,并在不长的时间里研制出了新型的无烟火药。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葛红兵对则说:人文思考从根基处说是一种对存在的抽象玄思。实际上,Humanity(“人文”———在中国并没有词源学基础),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类的角度来思考人(Human beings considered as a group;the human race),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下述超越性问题: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 _(葛红兵<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葛红兵谈的对人的 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就是我们常说的终极关怀。因为人文精神所涉及的是人的思考与关怀之极,所以其形成与变革无不深刻影响着一种文化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超越性思考,因此,它能以形而上的特征直指人的生存本质,直探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核心,具有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功用.而人文精神因为这一基本的内涵,获得了具有哲学意蕴的丰富深刻的内涵。具有了超越历史、时代和文化的永久的魅力。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篇5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 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其具体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2)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3)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4)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
二.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
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虽然是两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概念,它们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观察世界的两种基本方法及角度,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不是彼此隔绝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区别又统一互补。
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独立、彼此有别。它们在理论内涵、方法原则、价值取向、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另一方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又相辅相成、统一互补。科学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人文精神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二者实现融合有内在的根据。要想真正地认识世界,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使用综合交汇的方法和视线,这样才能达到追求真理、讲究价值的完美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受到许多科学家的重视。笔者认为更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关键不是机械决定论,而是辩证法的相互作用论。我们要放弃机械论的二分法,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高科技发展不仅要征服无知,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诺贝尔奖获
得者普里戈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化如此深刻,以致已能真正地进行一种人与自然的新的对话了。在这里,我们“不再是用那种以机械的世界观描绘出的被动呆钝的观点,而是用一种与自然的活性相关联的新的见解。”无论在自然科学中,还是在人文科学中,“代替'现在即意味着将来'的观念结构,我们正步入一个世界,在其中将来是未决的,在其中时间是一种结构,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这当中去。”未来的新世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在的一致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在时代的发展中越来越为人们所自觉地推动,成为文化发展的历史潮流。正如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之前所预料的那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首先,这种统一趋势表现在许多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自觉升华,跳出学科藩篱,放弃偏见,把自己的学术同人类的生活结合起来,密切关注社会问题、政治问题。
其次,这种统一趋势表现在高科技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人性化已经成为高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
再次,这种统一的趋势表现在大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上,这已经成为当代文化、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了人们的反
思,为了人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在发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首先,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将人们从物质匮乏的窘境中解放出来,从而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创造前提条件。其次,重建和传衍人文传统之根与凸现人文精神特有的否定精神和批判连续是现代化进程中人文建构的生长点,在创新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应当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演讲稿 篇6
。。
2我们首先分别来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再看他们的辩证统一
3历史
“科学”这个词在16世纪被中国翻译为“格物致知”,意为考察事物,可以获得知识。中国古代用这个词
以物为本,强调实践。直到康有为,严复的翻译中才开始使用这个词。五四运动的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此后,科学精神的内涵才丰富起来。4那到底什么是科学精神呢? 我们来下一个定义: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注意实践这个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过分依赖经验主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证精神是第二个内涵 我们继续来看科学精神涵盖的几种其他的精神:A 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C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权威、独断、虚伪和谬误。
D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科学家在科学活动中要有方向和信心和锲而不舍的意志。E 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是在这种创新精神的驱动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才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
6我们的做法: 开放
科学无国界,我们全人类都应为此而不懈奋斗努力。要有一颗功利心,科学技术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团结协作,有的科学研究项目规模很大,涉及的领域也多,必须依靠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立足实践,敢于向权威挑战。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两次获诺贝尔奖。几十年来,她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使她患上白血病,肺病、眼疾、胆病、肾病,甚至患过神经错乱症。但她依然在奉献着,进行科学研究。牛顿
发现运动定律后意犹未尽,转而提出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运动是相对于何者而言的问题,引发了几百年来科学家们的思索与讨论。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和牛顿的深入研究的精神更加丰富了科学精神的内涵。
7现实意义:①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是逐步显现的。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的进步,都对社会生产力产生了巨大影响,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难以估量的变革。②科学也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③价值观。如:达尔文进化论揭示出了生命演化的规律,颠覆了西方人长期信奉的神创论。
8人文精神
毛爷爷在【纪念白求恩】写下过这么一段话: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1938年,他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药品支援中国革命,并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不幸感染丹毒而光荣献身。毛主席对其作出高度的评价。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既不可能是“生而知之”,更不可能是“不虑而中,不思而得”,他必然是同一切不道德的思想作长期斗争后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圣人者,抵抗极大之恶而成者也。他产生的思想就属于一种人文精神。
9那人文精神的概念具体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我们产生人文精神.10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当时他是齐国的宰相,他说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墨子 兼爱
孟子民为贵
我们最熟悉的孔子 仁者爱人
总结提炼他们的观点 内涵 11古希腊先哲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人文主义的最早宣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和人对于自然界的优越性,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个性解放,意志自由,世俗的幸福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平等,博爱薄伽丘《十日谈》 著有《神曲》的但丁 彼德拉克,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达芬奇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琪罗
雕塑《大卫》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启蒙运动
突出人的本性中的理性成分,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专制主义卢梭
孟德斯鸠
天赋人权
费尔巴哈 人本学
把一切超自然的东西归结为自然,又借助自然,把一切超人的东西都归结于人。
12好啦,中学历史就讲到这里,现在讲一个例子深刻大家对人文精神的印象,相信大家一定都听过《我的祖国》这首歌吧
一条大河破浪宽。。。大河是长江
艄公号子为川江号子,13川江指的是上自四川宜宾,下至湖北宜昌的长江河段
其流域主要重庆地区,川江号子就是川江的船夫们在岸上拉纤和水中行船划桨时喊出的劳动歌声。20世纪6、70年代,川江干流上的机动船就替代了木船,川江号子和船夫拉纤的身影一并在川江上消失。2006年,中国文化部就将川江号子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一个消失多年的一个号子呢?原因是因为川江号子是巴渝文化的代表,千百年来,川江船夫们祖祖辈辈拉纤行船,生生不息。
14逆江拉纤的船夫常负货物爬地缓行,江面上,众多木船或顺流而下,或横江而过,船前方,船工们排成两排,喊着号子,整齐的划桨,激起银白色的浪花,风景煞是壮观。有时遇到急流险滩,大家动作必须协调一致,号子必须有人领唱。闯滩时,号子手犹如发号的司令,众船工必须一边以特定的要红绳附和,一边按号令的指挥闯过去。这样行船才能顺利过摊。否则,船毁人亡。这让人想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那亦是一首英雄与命运搏斗的赞歌。
15千里川江,也不全是险滩恶水,水流有急有缓,水势有平有险,河谷有宽有窄,江面多姿多彩。面对这种水上形态,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了体系完整,曲调多样,歌词内容丰富,唱腔唱法繁多而有板有眼的川江号子的现有形态。川江号子,一领多唱,风格多样。音乐上,数百支号子相对独立,实际应用中,为方便行船操作的联系性,又将有关号子连接起来,形成联曲。川江号子犹如风格多变的交响曲群,有时气势磅礴,雄壮健美,有时轻松婉转,抒发优美柔情。
江河既可以载运货物,也能传播思想。通过川江号子这一优良人文精神的产物,我们可以得出重庆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上下一致,群体奋进。统一号令,团结协作。
16辩证统一
科学和人文是两个密切联系的领域,他们代表着人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精神,【周易】有云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天文,洞察时空变化的规律,观人文,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人间。观天文,观人文,是谁去观?人去观,所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可以统一到人文精神上来,那就是爱与和谐的精神。所以我们今天重点所说的是用一个川江号子的例子来说明人文精神。科学是求真,人文是求善。科学精神是观乎天文,解释自然规律,造福人类;人文精神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提倡人文精神,把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控制保护自然,保护人类的前提下,科学技术要为人类与自然服务。负面影响是反科学精神所为。
把科学精神和广义的宗教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非完全对立。
17【雅典学院】 画作 巧妙的把科学精神蕴涵在人文精神之中了。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7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紧迫性
1. 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需要
理工院校,办学历史悠久,科学精神浓厚。在科学精神的统领下,理工院校具有浓郁的质疑、钻研、探索、求实、知行统一的精神。自然科学在理工院校得以传承、发展、应用。但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工程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为此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理工院校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是贯彻落实教育部的精神,对大学生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需要。健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精神能帮助大学生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素质。人文精神使其在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追寻中得以提升。
2. 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
时代的列车已经把我们载入了大科学与高技术的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素质全面的人才。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根本目标的高等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形成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道德修养、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身心状态的需要。因为,大学培养的人才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自身素质和精神状态关系到我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掌握主动权,关系到国家强弱兴衰。大学必须以现代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坚持两者融和。
3. 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经济对知识创新的要求,实际上是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是对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而且需要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科学理性是求真,人文理性是求善。科学理性离不开人文理性的指导和规范,高科技必须要有高人文的制衡。因此,理工院校的大学生只有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是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同时具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把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内化为人的内在品质,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发展,使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不断提升,成为创新的主体。
4.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
“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和谐之美。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和保障。实现“美丽中国”既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求在发展中将真、善、美有机统一;既体现了科学之美,又展现了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体现了新时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融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丽中国,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其发展手段是高度生态化的绿色技术,发展的路径是师法自然,发展的目标是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当代价值
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创新,创新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不竭动力和不朽灵魂。要创新,就必须有创新思维和方法。而创新思维的形成,特别是创新思维中的非逻辑思维的形成,有赖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理工院校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精神,能使学生思维开阔,产生新思维、新方法。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常常触发“灵感”,引导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学精神属逻辑思维,是追求真理,其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意识就是科学精神的灵魂。非逻辑性思维开拓思路,逻辑性思维整理思路,完成创新的理性构建。科学技术研究要实现创新,要求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供了一种思路,表现其价值。
2.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戴森在《宇宙波澜》中有一个观点即科学与道德主要之点是科学要充满人文关怀。我们所钻研的问题,最终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取决于为科学而科学,而是取决于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益。这是有关科技工作者社会责任感的最好诠释。理工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在利用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同时,能否消除科技的负面影响,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取决于大学生是否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供路径,体现其价值。
3. 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科学精神要求用理性思维、实事求是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技术创造,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作为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使得理性与情感、分析与感悟、追求真实与求善求美之间形成统一;对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既从科学出发,判别其是与非,又从人出发,满足人的“需要”,给人带来福祉;既在认识和实践中追求“真理”,又要在追求真理中体现“价值”。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才使人的认识趋于“真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促进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和谐发展,最终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这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在学理层面上展现的价值。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发展的宝贵财富,二者融合对高等教育具有切实的紧迫性。二者融合育人是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美丽中国的需要。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具有当代价值,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关键词:理工院校,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合
参考文献
[1]黎胜禄.研究生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民营科技,2009(12).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3]麦宇红.农林院校人才培养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2011(1).
[4]陈洒林.关于加强高职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14).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篇8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正在逐步回归,科学主义亦是语文教育所极力避免的。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科学题材的文章,就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来说吧,五篇文章,体裁各异、纵贯古今、横穿中外,既有《化石吟》这样的现代诗,又有《看云识天气》这类严谨的说明文;既有《月亮上的足迹》这样的时文,又有蒲松龄的《山市》这样的文言散文;更不乏来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科学美文——《绿色蝈蝈》。不论文体、国度、年代,这些课文都指向“科学”二字,单元说明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阅读这些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望,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面对这类课文,在语文教育大举人文旗帜的时候,我们的立场怎样,我们要怎样设置教学目的、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又该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呢?
一、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共同指向
我觉得要弄清上面提出的那些问题,首先要明确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第一,何谓人文精神? “人文”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其一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其二是指“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第二,何谓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由两者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行不悖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知识是人们提高认识水平开展科学活动的基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注重对人的科学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张扬科学精神,在教育中渗透科学精神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重要体现,是大写的人文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语文教育只会陷入狭隘的语言文字教育中,只会让我们的语文教育重新走上古代私塾教育的老路。
培养科学精神,不是只强调科学知识的传授,那只是科学精神的浅层含义,培养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敬畏之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格物这功只能在身心做”
我们不应因为张扬人文精神就反对理性剖解和抽象,更不应反对“科学”和“理性”本身,相反我们更提倡持有科学态度、理性态度。在教授科学类课文时,我们应更加强调学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媒介亲历亲受,自感自悟,静思揣摩,使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内化为学生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另外语言亦是科学精神的重要表现,“语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半是精神和情感的代名词”(滨田正秀《文艺学概念》)。所以在处理这类文章同时也不应忘记语文这门课程的本质特点,不要将这类课文上成地理课、物理课等,而应上成张扬科学精神而满含语文味的语文课。
1.科学态度——寓于语言细节和故事中。科学态度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从事科技活动的强有力的保障。它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严肃认真、意志顽强、勇于创新等品质。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树立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就必须好好利用好课程资源,注意挖掘细节,挖掘作家资源。科学类作品的语言自有它严谨的特性,而且这些文章的作者往往能为科学态度现身说法。于是利用好语言资源、作者资源,科学态度的培养便能在语言细节的赏析和背景故事的呈现中实现。
比如领会《看云识天气》中大量的限定性词语“往往”、“常常”等 ,《月亮上的足迹》中作者不胜其烦地出示各种数字,这些鲜明的特点不仅仅体现了语言的严密性特点,同时反映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些细节正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态度的资源,要让学生在细心揣摩的基础上感知严谨的科学态度。
2.科学知识——再现在教学情境中。科学类的课文中往往蕴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我讨论的这一单元中的海市蜃楼、蝈蝈的习性、探月过程等,很多知识应该说是比较深奥的,而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学生掌握这些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只是语文教学中附带产生的,但同时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必然会了解到的。因此李吉林提倡的“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扮演体会情境”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是较有帮助的理论。所以作为语文课堂上的科学知识学习应更多的成为一种情境,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情境,如《化石吟》对化石的了解,教师一般通过出示图片,展示示意图来向学生展示化石的形成过程,但这一切都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的含义。
3.科学方法——形成于多元对话中。科学的方法能迅速帮助人们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用于观察,则全面而系统;用于记忆,能高效而持久;用于推理,严密而迅速;用于想象,丰富而合理。科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旧方法,发现新方法。学生一旦形成科学的方法体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而且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及创造发明也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语文课堂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途径就在于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教师的对话中。课文本身就包含着作者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方法,而学生想要获取科学知识,必然要通过与文本的交流、与文本中的作者交流才能得以实现。在对话中了解作者的研究路数、了解该如何去研究文章,而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离不开学生的思考,教师的及时评点。
科学类文章的教学是一个格物致知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应该是充满语文味的过程,要教出语文味,学出语文味,重点还是在于“身心做”。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推荐阅读: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10-10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07-0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07-07
科学与人文精神07-13
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09-23
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论文10-05
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06-26
科学精神 人文情怀论文10-05
现时代树立人文精神比树立科学精神更重要06-19
论儒学的人文精神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