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三个

2024-10-10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三个(精选8篇)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三个 篇1

自我意识及其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从发生、发展到相对稳定、成熟,大约经过了20多年的时间。初生时,人们并不能区分自己和非自己的东西,生活在主客体未分化的状态;七八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即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听到自己的名字会做出明确的反应;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个人称代词“我”,在自我意识的形成中是一大飞跃;三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要求“我自己来”(要求自主性),其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幼儿,其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和投射外部世界。因此这一时期的自我意识被认为是生理自我时期,也有人称之为自我中心期,它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从三岁到青春期,是社会教化对个体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儿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接受正规教育,通过在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中不断地练习、模仿和认同,逐渐习得社会规范,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学校中的角色等,并能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动。虽然儿童也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但他们主要依据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或同伴的评价。因此,这一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被称之为“社会自我”发展阶段,也称之为“客观化”时期。从青春发育期到青年后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其间自我意识经过三个阶段逐步趋向成熟,这三个阶段是:

1、分化

进入青春期以后,个体的视线由外向内转移,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内心体验,于是个体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主体自我处于自我意识的主体地位,起观察者、评价者和调节者的作用;客体自我在自我意识中处客体地位,充当被观察、被评价和被调节的角色。经过分化,个体开始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入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也可以说进入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观化”的时期。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2、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引起了自我意识内部的矛盾,使青年开始感受到儿童期从未体会到的种种内心冲突和思想斗争。自我意识的矛盾最突出地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理想自我往往与主体自我相联系,反映了个体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体现了一定社会要求和道德准则的内化情况;现实自我则往往与客体自我相联系,反映了个体实际上是怎样的人,体现了个体各方面的实际发展情况。自我意识的矛盾就是当“主体自我”去考察、认识和评价“客体自我”时,常常会发现“现实自我”不能符合“理想自我”,于是出现了心理不平衡,即自我的分裂。为此,他们常常感到内心困惑、苦闷和烦恼,甚至迷茫不解。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对青年期的心理发展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3、统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与冲突,个体的自我便在新的水平上实现了协调与一致,即自我统一。但怎样统一,统一的性质又如何,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三个 篇2

幼儿期是指3~7岁的儿童, 这正是儿童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游戏作为幼儿期的主要活动,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埃里克森[1]将儿童的这一成长阶段命名为“游戏期”, 认为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 在儿童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 并进一步认为个体未来在社会中经济上、工作上取得的成就, 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皮亚杰[2]将这一成长阶段更为形象地命名为“象征性游戏阶段”, 即指幼儿通过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或者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将现实同化于自我, 通过这种游戏达到自我开展和实现;并进一步指出幼儿的独自象征性游戏在5-6岁间的发展, 呈上升趋势, 即6岁时独自象征性游戏显著多于5岁时所占的比例。以上两派学者的观点形成了以下两点共识:一是游戏在幼儿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二是游戏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些观点得到了一些理论的支持, 例如客体关系理论学家Klein[3]指出, 假想伙伴的存在对于人格结构中的“自我”、“超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Winnicott[4]假想伙伴为实现从自我中心向客观现实的认知发展阶段过渡搭建桥梁, 客观上缓解了儿童在发展过程当中的阵痛。

关于假想伙伴最常用的定义取自Svendsen[5], 即假想伙伴是指在与他人对话和直接游戏的一段时间内, 儿童命名和指向一个看不见的角色。后来假想伙伴的定义得到了扩大, 包括了与拟人化的物体进行玩耍。假想伙伴的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不可见的、无外部实物依托的幻想伴从;二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 被个体赋予拟人化特征的客观实物 (如:木偶人) 。国外已有的研究表明, 儿童中出现假想伙伴的概率大约为13%~65%。

自我意识萌芽于婴儿期, 到幼儿期 (3~6、7岁, 相当于学前期) 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为幼儿要实现自我意志、自我价值感, 希望父母和亲近的他人接纳自己“我长大了”并“很能干”的“现实”。自我意识 (Self-awareness) 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 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韩进之等[6]研究证明5-6岁儿童绝大多数已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情绪体验、自我控制。这与苏联的研究结果一致。Borke、Donaldson等研究证实, 3.5~5岁90%的儿童在当场景是儿童熟悉的、问题也容易让儿童理解时, 儿童能正确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 显示了非自我中心。结合国外的有关研究成果, 并且为了进一步适应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现状, 本文采用Schoeneman等[7]于1981年对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划分理论。该理论将幼儿的自我意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自我意识, 即成人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 通过自己的观察就可以搜集到的有关幼儿自我意识的信息;另一类是内部自我意识, 即成人只有在被告知的情况下, 才能够搜集到有关幼儿自我意识的信息。由于外部自我意识容易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该理论中内部自我意识被认为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

本文以幼儿园大班 (5~6岁) 的儿童作为研究被试, 探讨有无假想伙伴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假设如下:有假想伙伴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更好。具体表现为:a、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没有假想同伴的儿童相比, 更倾向于将自我意识归于他们自己而不是成人;b、有假想伙伴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将显著高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

二、研究方法

研究一假想伙伴调查研究

(一) 被试

福州市某重点幼儿园大班儿童34名, 其中平均年龄M=66个月, SD=1.26, 其中男19名, 女15名, 5岁组15名 (男8名, 女7名) , 6岁组19名 (男11名, 女8名) 。

(二) 研究程序

采用“双向访谈法”, 一方面采用儿童访谈问卷对儿童进行访谈, 了解儿童有无假想伙伴状况及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对家长进行儿童假想伙伴的问卷调查, 以确认儿童是否真的存在假想伙伴现象。只有经过儿童和家长双方的确认, 假想伙伴才真实的存在。

(三) 数据结果

1. 儿童存在假想伙伴现象的性别差异检验

结果如表1所示, 34名儿童中有14名儿童 (41.2%) 出现了假想伙伴现象, 具体表现为:其中有7名男孩 (占50%) 、7名女孩 (占50%) 出现了假想伙伴现象。但是对假想伙伴出现的频率在不同被试性别上的分布进行X2检验, 结果表明假想伙伴现象在儿童本身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X2=0.012, df=1, p>0.05。

2. 儿童存在假想伙伴现象的年龄差异检验

结果如表2所示, 在5岁组有6名儿童 (占42.9%) 、6岁组有8名儿童 (57.1%) 占出现了假想伙伴现象。但是对假想伙伴出现的频率在不同被试年龄组上的分布进行X2检验, 结果表明假想伙伴在儿童自身年龄组上没有显著差异, X2=0.003, df=1, p>0.05。

3. 假想伙伴特征的情况

表3从四个方面反映了儿童假想伙伴的特征。

第一, 假想伙伴的性别特征。男孩有3名 (占21.4%) 、女孩有3名 (占21.4%) 认为假想伙伴的性别与自己的性别相同。男孩有2名 (占14.3%) 、女孩有3名 (占21.4%) 认为假想伙伴的性别与自己的性别相反。另有2名男孩 (占14.3%) 和1名女孩 (占7.2%) 认为他们的假想伙伴在性别上既是男的又是女的, 这表明在5~6岁这一年龄阶段上, 有部分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还没有完全成熟, 这与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

第二, 假想伙伴的数量特征。男孩有6名 (占42.9%) 、女孩有6名 (占42.9%) 认为自己只拥有1个假想伙伴, 男性儿童和女性儿童中各有一名儿童认为自己拥有多个假想伙伴。

第三, 假想伙伴的类型特征。男孩有5名 (占35.7%) 、女孩有7名 (占50%) 认为他/她的假想伙伴类型为拟人化的;其中只有2名男性儿童 (占14.3%) 认为他的假想伙伴类型是虚构的。

第四, 假想伙伴的年龄特征。男孩有2名 (占14.3%) 、女孩有4名 (占28.6%) 认为其假想伙伴的年龄比自己小;男孩有2名 (占14.3%) 、女孩有2名 (占14.3%) 认为其假想伙伴的年龄比自己大;男孩有2名 (占14.3%) 、女孩有1名 (占7.1%) 认为其假想伙伴的年龄大小未知;其中只有1名男性儿童认为假想伙伴的年龄与他一样大。总体而言, 女孩更倾向于拥有比自己年龄小的假想伙伴。

以上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成长阶段, 儿童假想伙伴现象在儿童的性别、年龄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因此本研究在后面的研究中排除了儿童的性别和年龄因素。

研究二自我意识研究

(一) 被试

同上研究一被试。

(二) 研究材料

相同大小的白色卡片三张、铅笔三支、不同大小的箱子三个。

(三) 研究工具

采用Mitchelletal's (2009) 编制的自我意识问卷[8]。该量表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包括6个维度, 其中每个维度各包括2个项目。采用Likert 3点自评式计分方法, 即从“完全不知道”至“知道的最多”。

(四)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单因素被试间研究设计。自变量为有无假想同伴, 因变量为自我意识水平。每个被试都参与测验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游戏, 并且完成相应的儿童自我意识测验。

(五) 研究程序

先做同等难度水平练习研究, 在确保被试理解后, 开始正式研究。在儿童和家长的项目中, 向被试呈现“生病、做梦和饥饿”的研究情景;在儿童和老师的项目中, 向被试呈现“思考、玩耍和生气”的研究情景。之后要求被试将写有相应名字的卡片分别投进被试所认为最合适的盒子内 (不同的卡片可以同时投进同一个盒子里) 。其中被投进最小的盒子中的卡片得1分, 意味着卡片上的人物什么都不知道;被投进中等的盒子中的卡片得2分, 意味着卡片上的人物知道一点点;被投进最大的盒子中的卡片得3分, 意味着卡片上的人物知道得最多。研究结束后, 由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编码和计分。每个项目得分为0~6分。得分越高意味着内部自我意识水平越高。

(六) 研究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 for 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1. 对儿童和成人自我意识得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本研究没有对儿童自我意识总分和成人自我意识总分进行比较, 是因为本研究旨在探讨有无假想伙伴儿童将自我意识归于自己和他人的区分能力, 对自我意识得分的每个维度单独进行比较更能体现儿童的这种自我意识水平, 因此没有对总分进行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结果显示, 在“生病、开心、做梦和思考”四个维度上, 儿童将内部自我意识归于自己的得分显著高于归于成人的得分。

2. 对有无假想同伴对自我意识的影响进行协方差分析。

以年龄、性别作为协变量, 有无假想同伴作为自变量, 自我意识成人得分、儿童得分作为因变量, 进行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A:被试更多的将内部自我意识归于成人。

B:被试更多的将内部自我意识归于被试自己。

表5多元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有假想同伴的儿童在“生病”、“开心”、“做梦”维度上将更多的内部自我意识归于儿童自己;没有假想同伴的儿童在“饥饿”、“生气”维度上更多的将内部自我意识归于成人。

三、讨论

(一) 儿童假想伙伴现象状况

第一, 在本次研究中, 34名被试儿童中共有14人出现了假想伙伴的心理现象, 占到总人数的41.2%。这说明假想伙伴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5~6岁儿童中出现的比例较高, 应当引起国内学者, 特别是学前教育方面研究专家相应的重视。究竟为何5~6岁儿童出现假想伙伴的比例如此之高呢?认知学派的学者皮亚杰将这一时期儿童所处的阶段命名为“象征性游戏阶段”, 即儿童幼儿通过以物代物, 以人代人, 以假想的情景和行为方式将现实同化于自我, 通过这种游戏达到自我的开展和欲望的实现。而假想伙伴玩耍作为象征性游戏的一种, 是幼儿晚期最复杂的游戏形式之一, 可能正是这一游戏阶段催生的产物。

第二, 在出现假想伙伴的儿童中, 绝大多数儿童的假想伙伴类型为拟人化的客观实物, 只有少数儿童 (在出现假想伙伴的14名儿童中只有2名) 的假想伙伴类型为幻想伴从。这种现象, 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本年龄阶段儿童思维能力发展等方面的局限, 5~6岁儿童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前运算阶段 (2~7岁) , 思维受到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 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因此出现的假想伙伴类型更多的是对思维能力要求不高的拟人化的客观实物, 而不是完全无客观实物依托的幻想伙伴。另一方面可能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关, 中国的儿童故事和影视节目与国外相比有一定的差异, 国内大多数少儿节目和书籍涉及的“伙伴”为现实生活中能够找到原型的物体, 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儿童的假想伙伴形式。有关于假想伙伴的类型是否会因为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还有待研究者未来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另外, 假想伙伴的出现在性别上、年龄上的分布都不显著, 这提醒我们, 在未来相类似的研究过程中, 为了避免研究过程的繁琐, 可以在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过程中, 将年龄因素和性别因素排除在外。

(二) 假想伙伴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第一, 有假想同伴的儿童更多的内部自我意识归于儿童自己而不是成人。原因可能是, 假想伙伴作为儿童游戏的一种特殊形式, 有助于儿童将对外部刺激的注意转向维持幻想性个体人格内部过程, 补偿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的社会技巧和机会, 并释放由此带来的孤独感。它使儿童在和假想伙伴进行互动游戏的过程中帮助儿童明了原本难以理解的负向情绪, 为儿童提供一个锻炼如何体验自己内部感受和状态的演习平台。[9]因此, 拥有假想同伴, 儿童能够在和假想伙伴相处的过程中意识到他们自己的知识是特殊的, 这将促使儿童对事实有着更强的洞察力, 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是自己内部自我意识的主导者。

第二、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具有更高的内部自我意识。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将假想伙伴当作其真实的朋友, 与之平等的相处, 在儿童意识到自身的一些局限时, 假想伙伴为儿童提供一个暂时的情感宣泄的窗口, 并且让儿童表达出一些在其他情况下不能表达出的冲动:儿童与假想伙伴进行协商, 假想伙伴会反过来指导他们进行自我行为控制, 对儿童起到安慰和指导作用。[10]因此, 假想伙伴为儿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状态和知识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练习, 促进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四、结论

假想伙伴作为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不仅从伙伴的角度起到了安慰和指导的作用, 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练习发展的机会, 同时也从儿童游戏发展的角度, 执行着自我的功能, 在儿童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因此, 假想伙伴正是通过游戏和伙伴的双重作用促进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使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的自我意识显著高于没有假想伙伴的儿童。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程利国.发展心理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

[3]Bruce R.Klein.A Child's Imaginary Compaion:A Transitional Self.Human Sciences Press, 1985:272~282.

[4]Winnicott DM, jefferson RN.The effect of perceived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the use of growth-fostering relationships on self-concept in adolescents participating in gear up[J], Adolescence, 2006, 41 (2) :111~125.

[5]Taylor M, Cartwright B.S, Carlson S.M.A develop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hildren's imaginary companions.1993.29 (2) :276~285.

[6]韩进之.我国学前期儿童自我意识发展初探[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86 (, 3) :34~41.

[7]Schoeneman, T.J.Reports of the sources of self-knowledge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1, 49, 285~293.

[8]Mitchelletal, P.Teucher, U.Bennett, M.Zeigler, F.&Wyton, R.Do children start out thinking they don't know their own minds?Mind and Language, 2009, 24, 328~346.

[9]傅锐, 李丹.儿童的假想伙伴:理论与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 2010, 33 (1) :78~82.

学校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篇3

关键词:自我意识;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150-01

《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者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儿童时期是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一些研究表明,早期行为、性格发展不良的儿童,在学龄阶段更难适应学校生活,交往困难,厌学、逃学,纪律问题和少年犯罪率更高;成年时期更容易出现情绪、交往障碍和行为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走上犯罪的歧途。所以在儿童时期,必须认识到学校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一、教师的教学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儿童进入学校以后,老师逐渐成了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对儿童的学习、情感和行为等进行评价,在互动中形成重要的情感联系。学生倾向于接受教师的批评,并且按照老师的期望学习,因此老师的看法对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明显的向师性特点,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的态度、个性的形成和习惯等都具有显著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积极的平等合作师生关系可以让儿童感到愉快、轻松和安静,充满自信,儿童多热情、开朗、勇敢、学生合作主动性强。反之,紧张疏远的师生关系会让儿童感到焦虑和不安,内向、冷漠、胆小、意志薄弱、自卑、主动性差。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与教师对学生的爱。

二、学习成绩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学习成绩是学龄期儿童取得社会认可、获得自尊和发展健康积极自我意识的重要来源。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习,通过前人的研究发现,不同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较高,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较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面对的是众人的称赞和期望,从而可能获得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发展。优良的学习成绩可以刺激儿童的自我知觉能力。相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贬低和轻视,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也就较低,容易产生负面自我评价,在学习和生活中较多的呈现出消极的态度和不自信的情绪,从而阻碍了学生知识能力的学习,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儿童后期的生活质量。

三、儿童与同伴的关系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社会中、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儿童心理社会化过程中受到两种人际交往:一种是儿童与父母、老师等成人的交往,它是以单项服从为主要特征的。另一种是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它是以合作为特征的平等关系,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随着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独立性增强,与同伴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同伴交往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动因。

儿童与同伴之间是他们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儿童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自己怎样才能被他人感知的信息,通过同伴的看法和反映重新定义自己,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据研究发现,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跟是否被同伴认可紧密相关,儿童交往过程中与同伴关系好,愿意和他交往,能得到同伴的关心和尊敬,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容易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相反,儿童与同伴不友好、被同伴排斥,儿童容易对自己产生消极地评价,降低自尊,自我意识则向消极方向发展。

四、小结

自我意识在儿童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慢慢形成,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家庭、学校和社会不仅要简单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更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才是青春、人生的主人。少提出“你要”的要求,多灌输“我要”的思想,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应该怎么做,并将想法付诸实践。综上可知,教师对学生的热情、严格要求、耐心教育可以促进儿童自我意识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这不仅为培养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未来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工作给予展望。

参考文献:

[1] 顾勇.给老师的健康枕边书[M].青岛出版社.2009:P112

[2] 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P45-51.P165-168

[3] 吴怀能.学龄期儿童自我意识及其影响因素[D].浙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5:P1-5.P27.P29-30.P32-33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三个 篇4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识,也反映了评价自身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它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儿童从婴儿期起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儿童的行为、学习和社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儿童的人格发生偏异。

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是美国心理学家DBEV及Piers harris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的状况,分为六个分量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来评价儿童的自我意识。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据心理测量年鉴第九版(MMY-9)统计1978-1986年收录的引用文献最多的50个测验中,该量表排在第33位。

我们于1990年在湖南省城乡取样864例,将此量表进行标准化。以各年龄组分量表的粗分及总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制定常模。各分量表粗分的均数和标准差分布为:行为11.97±2.97,智力与学校情况8.8913.27,躯体外貌与属性6.40±2.81,焦虑9.35±2.85,合群8.49±2.20,幸福与满足7.12±1.98,总分51.66±11.47。比较男女性别各分量表得分,发现“行为”及“合群”分量表女孩得分高于男孩,“焦虑”分量表男孩高于女孩,提示男孩存在较多的行为问题,女孩存在较多的情绪问题,答合心理学一般规律;

各分量表及总分城市均高于农村,与Hawkins报道高社会经济阶层的儿童自我意识高于低社会经济阶层的看法一致,提示环境因素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在应用时应考虑城乡差异。

(二)适用范围 本量表适用于8-16岁儿童。可用于临床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儿童自我意识的评价、治疗追踪,也可作为筛查工具用于流行学调查。

(三)信度和效度 信度:重测信度间隔2周为0.81,间隔三个月为0.74;

Cronhach的α系数为0.61(合群)-0.75(行为),各因子内部一致性较好;

大部分项目与分量表分的一致性较好,仅少数项目与总分的一致性较差,例如:我在“音乐方面不错”、“我是一个幻想家”、“我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等,可能与文化背景及社会赞许性有关。

效度:本量表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教师报告表、智商、学习成绩均有较好的相关,临床应用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单纯性肥胖、躯体疾病儿童有鉴别作用。

(四)量表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量表含80项是或否选择型测题(见附件),采用统一指导语,由儿童根据问卷自己在答卷上填写(小学1-2年级的学生及识字不多者,可以由主试者读给他听)。要求受试儿童逐一在“是”、“否”上划圈。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

(五)记分方法和解释 第一项均规定了答“是”或“否”的标准答案,凡规定答“是”,受试者在“是”上划了圈便记一分,如划了“否”则不记分;

同理,如规定答“否”,受试者在“否”上划了圈便记一分,如划了“是”则不记分。主试者根据记分键计分。本量表为正性记分,凡得分高者表明该分量表评价好,即无此类问题,如:“行为”得分高,表明该儿童行为较适当,“焦虑”得分高,表明该儿童情绪好,不焦虑,总分得分高则表明该儿童自我意识水平高。

各分量表组成如下:

行为:12 13 14 21 22 25 34 35 38 45 48 56 59 62 78 80 智力与学校情况:5 7 9 12 16 17 21 26 27 30 31 33 42 49 53 66 70 躯体外貌与属性:5 8 15 29 33 41 49 54 57 60 63 69 73 焦虑:4 6 7 8 10 20 28 37 39 40 43 50 74 79 合群:1 3 6 11 40 46 49 51 58 65 69 77 幸福与满足:2 8 36 39 43 50 52 60 67 80 总分:从1到80相加 划界分:按原量表规定,总分得分在第30百分位一第70百分位之间为正常范围;

得分低于第30百分位(相当于粗分46)为自我意识水平偏低,提示该儿童可能存在某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或社会适应不良,有自信心不足、自我贬低或自暴自弃倾向;

得分高于第70百分位(相当于粗分58)为自我意识水平过高,提示该儿童可能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求全或存在焦虑情绪,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不足(具体尚需结合临床来综合评价)。某一分量表得分低,表明存在这方面问题,例如:“行为”得分低,提示该儿童认为自己的行为不得当,智力与学校情况得分低,提示该儿童有学习方面的困难,“焦虑”得分低,提示该儿童有情绪问题。也可用常模的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作为划界分。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下面有80个问题,是了解你是怎样看待你自己的。请你决定哪些问题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哪些问题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如果你认为某一个问题符合或基本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是”字上划圈,如果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就在答卷纸上相应的题号后的“否”字上划圈。对于每一个问题你只能作一种回答,并且每个问题都应该回答。请注意,这里要回答的是你实际上认为你怎样,而不是回答你认为你应该怎样。填时请不要在表上涂改,填完后连同本表一同交回。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篇5

——不足与完善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步入为大众化,我国高校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慢慢显现出来。高校学生弱势群体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心理承受力、家庭经济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处于困境的高校学生群体,该群体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必将影响其身心健康及高校自身的发展和校园的和谐稳定,继而对社会的稳定也将产生影响。大学生的身上存在不同程 度的自我接受、自我认同方面的问题。在目前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无法学习到全面、客观、积极的自我评价方法,因而很难达到自我的统合。因此,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至关重要。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表现出与其它阶段不同的独特的特征,是自我意识发展较为特殊的 一个阶段。其主要表现为: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自负与自卑的冲突、积极自我与消极自我的冲突、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增强与片面性、自我控制、自我教育 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仍存在不足。

关键词:意识发展的矛盾,成因,完善自我意识。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自我意识中常见的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合理的差距能够使人 不断进步、奋发有为,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则有可能引起自我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2)渴望交往与心灵闭锁的冲突 青少年时期,每个人都渴望着爱与友谊,渴望着交往与分享,渴望着自我价值得到 实现,希望成为群体中受尊敬与欢迎的人;然而另一方面,大学生总是不经意地将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与同学有意无意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存在着戒备心理,不能完全敞开心扉交流。这也是大学生常常感到的“交往不如中学那么自如真诚”的原因所在。

(3)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大学生情绪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容易两极分化,或高或低,波动性大,易冲动,不易控制。但随着身心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渐渐成熟,在遇到客观问题时,既想满足自己情绪与情感的要求,又想服从于社会及他人的需求。(4)独立与依附的冲突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它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当应急事件出现时,却又盼望亲人、老师和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他们迫切希望摆脱约束、追求独立的同时,却又不可能真正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于某些独生子女来说,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常常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安或心理痛苦,他们总是力图通过自我探究来摆脱这种不安与痛苦。在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中,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1)大学生更加注重对自己内在素质的认识 在中学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比较看重一些外在的东西,如身体、容貌、仪表等,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 变化不是说学生不看重外在的东西了,而是与外在的东西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内在的素质。(2)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以肯定性评价为主从总体上看,现代的大学生看到更多的是自己的优势、优点。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一状况显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自信、积极向上的心理姿态。但同时,过分看重自己的优势,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陷,这也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盲目自大、目中无人的心理状态,而这是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3)存在高估或低估自我的倾向 大学生由于自我评价与自我体验发展不平衡,有时表现出高估自己的倾向,他们用自己之长比他人之短;有的学生 出现了盲目的抗拒心理,认为别的同学都有不如自己,甚至采用各种方式表现自己的能力,思想偏激、武断,因而出现错误的行为。这种自我扩张型的人行为上缺乏理智,情绪容易冲动,妄自夸大自我形象,幻想高于现实,当现实条件不如意时,就埋怨客观环境不佳,学业与品德向不良方向发展。另一种类型是低估自己,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积 累了更多的挫折和困难,自卑感严重,出现了焦虑和紧张,倾向于自我否定。这两种表现都说明大学生在自我控制方面更需要注意三种自

我结构因素由不平衡向平衡发展。(4)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敏感性较大 青年期的学生对涉及到自我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敏感,自尊心有突出的表现,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争强、好胜,一旦受挫和失败就会 产生内疚和压抑的情绪。成功与失败都会引起大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那么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问题要得到解决,我们首先要探究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问题的成因。(1)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当代的大学生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了过多的溺爱,在家里呼风唤雨,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造成了过分高估自己的结果。而这样的大学生一旦受到挫折,还可能完全否定自己,走到另一个极端。在当今社会教育制度影响下,家长们过分重视对孩子进行智力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及个性教育,孩子们有了心理上的困惑却往往无法得到解决,日积月累之后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评价。有些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并在无形之中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当孩子无法实现父母的期望时,就会形成很低的自我评价。

(2)学校教育中缺乏合理的引导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问题有的是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形成的。虽然中小学校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学生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方面还存在着有待于提高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引导方面。在目前的中小学校教育中,还存在着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现象,这种评价学生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们进行全面正确的自我评价。(3)社会观念的影响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生一代,他们对新鲜思想反映敏锐,接受彻底。他们比前代人更迫切的要求提倡自我,强调个性,张扬权利,独立意识显著增强。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大学生们没有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很差,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却没有对人生的意义做出正确的思考,导致有些大学生们社会责任感缺失,行为消极,思想偏激,处于一种迷失自我的状态。(4)不恰当的相互比较 有的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相互比较中会发现自己一些不如别人的地方,如身材、外 貌、交往与表达能力、家境等等,因而难免自惭形秽,产生自卑的心理。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对些问题尤其敏感,好胜心使他们不愿在任一方面落后于别人。然而人与人的情况毕竟不会完全相同,如果盲目地与别人做比较,则可能会过多地 关注自身的缺点,进而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

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途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期间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帮助大学生们完善自我意识。(1)正确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承 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自我给予基本肯定。建立合乎自我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2).家庭教育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充分了解并接受孩子的特点,既要看到孩子的优点,也看到他的不足,并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

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以平等的方式与 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的期望水平要调整到恰当的水平,适合孩子的发展状况,避免给孩子带来过高的心理压力。(3)高校教育方面 开展专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以完善大学的自我意识为目的的专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协助学生掌握各种自我控制的方法,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开展有利于大学生们自我成长的活动,促使大学生们 达到自我的和谐与统一。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组织一些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规划大学生活;学生管 理部门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教师要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对大学学习生活充满兴趣。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三个 篇6

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简而言之就是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的意识。自我意识常见的分析法有两种,一种是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另一种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其中的生理(物质)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征的意识。这就好比说,男生会希望自己长高,生病的人会希望得到健康,以及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会有对外表美的追求。就好比如说我自己就会在正式出门前打扮自己,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穿一身不搭配的衣服,再买衣服时也会很注重这一符合自己搭配否,或者我会对自己领域内的东西很注重,有时候不会喜欢别人侵犯到自己的领域内,或者是不喜欢别人触碰自己的所有物。

社会自我,在宏观方面是指个体对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收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我们会喜欢和我们处于同一层面的人一起,但是我们又希望经济水平或政治地位高的人对我们欣赏。

心理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这主要表现在自卑或者是自信,或者是追求能力和追求理想。我自己就属于那种数学好,但是英语一塌糊涂的人,所以在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就会在数学课上很活跃,面对老师提问时,说出答案的时候会很自信;但是在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如果提问到我的时候,说出的答案会很模糊,有很多不确定感。

现实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铸造,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动的意识。理想自我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会对人类自我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影响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

其中个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就是在上面所讲的生理自我方面的内容,而心理因素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修养对自我意识有很大的影响。自我评价就是个体对自身状况所做出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通过这种自我评价我们相对应的产生自我意识,从而出现自信,自负或者是自卑的心理。而自我修养

就是个体培养正确对待自己,端正自我态度的过程。通过这种自我修养我们的自我意识会健康发展。

而社会因素对我们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起很大的作用,其中的家庭因素是从我们一出生就开始其作用的,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形成好的自我意识。在我小的时候,我的家教就很严格,父亲从小就要求我要有礼貌,吃饭不能看电视,不可以咬筷子等等,母亲也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让我开始背《三字经》等读物。但是,父母离异还是对我有一定伤害,比如我不太会相信别人,不喜欢和别人近距离相处,过于独立等等。社会因素中还有学校因素,这就是学校不仅仅是教授知识,还有一些做人或是处事的道理,在这种教授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就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老师要是经常批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就会养成胆小谨慎的个性,甚至会有自卑心理。在同学之间相处中,如果他是很受欢迎的人就会很开朗活泼;反之就会比较孤僻甚至自闭。最后一个社会文化环境就包含很广了,这里面有很多社会因素,比如说中国的孩子会比较谨慎沉稳,;美国孩子会更积极主动;而墨西哥的儿童则更被动忠顺。

自我意识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其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调节这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也导致人格差异的重要原因;自我意识还可以对自己已有的人格品质本身进行认识、评价和调节,主动引导人格向更高目标发展,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自我意识是维持人格发展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因素;人格的发展水平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意识水平是人格成熟度的标志。良好的自我意识会促进良好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人的自我意识是不断完善的,这就会引导人的人格的自我完善。就好比说,在我们初中阶段我们可能会自卑,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受社会环境或者是在我们自我学习中得到的知识的影响,我们就会将这种自卑心理渐渐抛弃,从而形成完善的人,就拿我自己来说,在初中时有的时候会对社会甚至自我产生严重的厌恶感,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增长,已经很少会有这种想法的,人的一生不完美的事情会很多,甚至社会也不是光有美好的一面,黑暗也有不少,我们要既看到好的方面也注重不好的一面才是正确的认识。

社会认知是指受到主体的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影响的对人 的知觉。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包括,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以及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可以感官察觉的特性。就像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穿着正装,拿着公文包,我们就会首先认为他可能会是公司白领,要是看到一个人穿着运动装,我们就会认为他是在运动。我个人就经常会这样判断人,要是一个人在微笑或者是面部表情较为欢快,我就会和他谈话;如果那个人面无表情,或者是在投入做事情,我则不会打扰。

对于性格,我则会在

离,那样会很没有安全感。

我个人认为,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有一定的联系。好的自我意识会形成好的社会认知。就好比说,一个儿童,他在很小的时候家庭美满,父母对其比较严格,让他拥有了良好的家教,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学习成绩优异,同学关系相处很好,不论是身高、性格,还是长相、兴趣都不错,那么他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意识,那么在社会中,他会有一个积极的心态来看待失误,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那么他会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认知。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有一定的联系,它们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作用。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三个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的杭州本地农村户籍ADHD患儿100例, 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诊断标准, 年龄在8~13岁之间, 平均年龄 (9.49±1.74) 岁。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抽取杭州地区小学健康学龄期儿童100例, 要求对照组选取与实验组ADHD儿童性别、年龄相当, 年龄在8~13岁之间, 平均年龄 (9.83±1.36) 岁。两组对象均无精神发育迟滞、广泛发育障碍、情绪障碍等。

1.2 方法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PHCSS) [10], 是美国心理学家E.V.Piers及D.B.Harris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的儿童自评量表。2001年我国苏林雁教授等对此进行了标准化并制定了全国常模[11]。PHCSS量表含80道是否题, 包括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六个因子, 各因子及总分高则表明儿童自我评价好。ADHD儿童PHCSS量表在心理测验专业人员指导下由儿童自行填写, 正常儿童PHCSS量表由班主任统一指导, 学生知情同意后自行填写, 随即回收。

1.3 资料处理

将量表整理、编号, 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核对, 采用SPSS13.0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ADHD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与正常儿童的比较

ADHD儿童组的各因子及总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不同性别儿童自我意识水平

正常儿童组:女生的行为、合群、幸福与满足及总得分高于男生 (P<0.05) , 其他因子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ADHD儿童组:女生的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及总得分高于男生 (P<0.05) , 其他因子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3。

2.3 不同组自我意识水平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正常儿童组:杭州市行为得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因子及总得分前者均高于后者 (P<0.05) , 见表3;ADHD儿童组:杭州市智力与学校情况得分高于全国常模, 其他因子及总得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4。

3 讨论

正常儿童组自我意识各方面水平均高于全国常模, 有可能是杭州经济较发达所致;ADHD儿童组自我意识接近全国常模但普遍性低于本文中正常儿童组, 表现在对自身总的评价以及对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幸福与满足感等的自我评价差, 较正常儿童焦虑与不合群, 这些发现与万国斌等[12]的报道一致。本次调查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自我意识各方面及总体上均低于吴怀能等[13,14]的调查, 可能系取样范围不同所致。同时, 调查提示两组中的女生比男生的行为更得体、智力与学校情况更优秀、自我感觉更幸福与满足。该结果符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及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也与相关调查[14]基本相符。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社会及家庭对男女的期望和态度的差别根深蒂固, 这使得女生在自我肯定与自我意识发展上受到更多的约束与要求。

智力发展及自我意识萌芽期 篇8

特征

孩子坐得很像样,但还不太会爬,只能腹部贴地匍匐前行,并在不经意间把自己挪到想要去的地方。听到妈妈的声音会转头寻找并表示出高兴的神情。这些进步令人感觉到孩子在许多方面智力已开始萌芽。

不是烂糊的断奶食物孩子也能咽下去了,即使有时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也不必着急,因为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对食物,关键要讲究质量,并做到营养均衡,量不一定要多,能吃多少算多少。

忠告:孩子的发育日新月异,昨天还做不到的事情,今天也许就能做到。为了防止意外事故,要在孩子能活动自如之前清理好房屋里的东西。

运动功能

在这个月里有相当多的孩子能坐起来,随意摆动两手玩,还能腹部贴地转身或倒退,往前行的时候腹部也会离地用四肢爬行了。由于孩子的活动范围变大,妈妈的视线更不能离开孩子。

有的孩子刚开始会爬就能扶着东西站起来走,也有个别的孩子不经过爬行一下子就能扶着东西站起来。

孩子的两只手可以各拿一个玩具,这是以前做不到的。对孩子来说堪称是划时代的事情。以往孩子碰到东西时,只会敲打或抓住,而这时开始会抚摸了。过去对妈妈的脸和头发只会抓和拽,现在还会做出抚摸的动作。

撕纸的动作也是从7~8个月开始的。孩子带着能用两只手做事的欣喜若狂的表情,见到报纸等纸张就要撕破或者捏成团儿。孩子最爱听纸的撕破声,所以给孩子能发出较大声音的白纸,孩子就会很高兴。

智力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时要去抢孩子手里的玩具,孩子会抓得紧紧的不愿被夺去,硬抢走就会哭,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开始。好奇心也更加强烈,见到感兴趣的东西,就会猛扑过去,不是甩动,就是敲打,或者吮一下什么的进行"研究"。还学会了拍手、敲桌子等简单的动作。如果在床上玩的玩具掉到地上,还会试着找一下。如果妈妈躲起来叫孩子的名字,他会环顾四周寻找妈妈的身影。妈妈如果说着话走过来时,没等妈妈身影出现,孩子就会乐呵呵地等着。孩子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妈妈藏起来后,会猜妈妈的脸会如何出现,如果恰好猜中了,就会格外高兴。这证明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记忆力,连预测力也有了。

日常生活的照料

虽然几个月前孩子已养成了晚间熟睡的习惯,但有的孩子到了6~7个月会在半夜开始哭闹,这是为什么?原因主要来自噪音、冷热等外部刺激以及害怕、不安等心理因素。可见,孩子这个时期半夜哭闹,也是智慧、情感发展的一种表现。比如,白天受到刺激,晚间做了可怕的梦,就会突然大声哭起来。这时妈妈只要轻轻拍拍孩子,或者说几句抚慰的话,孩子马上就会睡着。如果孩子每天都像遇见怪兽似的大声哭的话,应考虑白天的生活是否有问题,也许孩子身边总有人过分照管孩子,使孩子感到紧张;相反,也许大人关照的太少,孩子无法撒娇……总之,不是过分溺爱,就是关爱不足,二者必有其一。

另外,也有由于旅行或住院等原因改变了环境而半夜哭闹的孩子;睡前过分兴奋也会是一个原因。比如,看电视看得太晚,或者长时间跟客人在一起等等,对孩子来说都可能成为强刺激。

还有,外部刺激也不容忽视。比如,隔壁传来的电视声或说话声,外边的汽车声和飞机声;爸爸深夜回家发出的声响比较大时,踢被或弄湿尿布而受凉时,盖的被子太厚或者屋子太热时等等,都可能成为孩子半夜哭闹的原因。所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可以熟睡的环境非常重要。

要创造能爬行的环境积极促进运动功能的发达

近来的趋势是越过爬行阶段直接站立行走的孩子越来越多。其原因主要是,怕孩子摔倒,把孩子放在步行器里的时间过多,或者住宅条件不好,孩子没有爬行的空间。这些都使孩子失去了在地板上爬行的机会。因此,要经常创造条件让孩子进行爬行练习。即使用步行器,也要注意每天把孩子放出来一段时间,让孩子在地上或床上爬一爬。

需要指出的是,孩子要经过翻身、坐立、爬行、抓东西站立等阶段,才能逐渐强壮起来。通过爬行练出的腿和腰部的肌肉,对以后独立行走很有帮助。而越过爬行阶段直接行走的孩子,就是到了幼儿期也容易跌倒,而且跌倒的方式也很笨拙。

如能给孩子一块安全宽敞的空间最为理想,如果没有这种环境,可以让孩子进行贴地趴下运动,或者到公园草地上铺褥子让孩子尽情爬行玩耍。一句话,要想方设法避免孩子运动不足带来的遗憾。

清理危险家具防患于未然的安全对策

为了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和防止事故的发生,在家里最好不要摆放不太必要的家具。特别是在孩子快要学会抓东西站立之前,一定要把衣架、电话柜等容易倒下的家具统统挪走或固定在墙上。否则,若被孩子抓住、碰倒会砸坏孩子。还有,家具上不要放置沉重的、活动的东西,谁能保证那东西不会落在孩子的脑门儿上呢。另外,孩子拽台布使桌子上的杯子和热水瓶摔下来引发的被开水烫伤的事故也会经常发生。托架上的电饭煲和电熨斗的插头也是极其危险的。

步行器也不一定安全

孩子会坐就可以用步行器了。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运动功能,另一方面,孩子自己玩妈妈也省去不少心。但要注意因步行器可能引起的大小事故。借助步行器,孩子可以迅速移动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在狭窄的空间里骑着步行器,容易碰到墙和家具,或在门坎和阶梯上滑倒。所以,在使用步行器之前要检查并确认步行器的安全。有的妈妈还误认为多使用步行器,孩子也许会早一点学会走步,于是总把孩子放在步行器里,其实这反而会影响孩子的爬行并推迟学会走步的阶段。

营养和膳食

开始断奶后经过2个月(一般是7个月)的适应,到了这时候,断奶也进入了中期。煮得稍微烂糊一点儿的粥、糕点泡牛奶都可以喂,蔬菜也用不着捣碎了,切细煮软就可以。有些孩子还只能吃很烂糊的食物,还不能咽稍硬些的食物也不要勉强,要慢慢练习。

换成鲜牛奶也可

到这时,把奶粉换成鲜牛奶也可以了。虽然鲜牛奶缺少奶粉中所含有的铁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如果保证一日两次吃饱断奶食物也就可以补充所需营养了。再者,到这时,比起奶粉来,不少孩子更爱吃鲜奶。请试试看。

靠母乳养大的孩子,只要是母乳充足,孩子又爱吃断奶食物,发育又正常的话,还用不着强行断奶。不少孩子到了一天能吃三次断奶食物时,也许就会自然而然地断奶了。

如果是母乳不够,就必须换牛奶。坚持喂不够量的母乳,反而会造成营养不良。

上一篇:同济大学答辩下一篇:电算化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