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意识

2024-10-18

有效意识(精选12篇)

有效意识 篇1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的研究,不断地创设途径。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在质疑问题难中大胆创新,培养创新能力,更需要让学生在预习作业与开放题的练习中去尝试,在操作活动中去体验创新。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二十一世纪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应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数学教学是基础学科,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创新

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只有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能产生自觉参与的欲望,他们才会无所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效应,努力创设轻松、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填空的题目,如:3/4=( )/8,10/16=5(/ ),12/15=( )/3=24/( )。这些题目,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基本上都能顺利地解答出来,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然后再出示:2/4=( )/( ),刚开始时,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一位学生说:“老师,这里没有分母。”这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说:“那好,现在就由你们说分母,老师来填分子,行吗?”此时,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生说“4”,老师回答“8”,学生说“6”,老师回答“12”……几个回合以后,再改为学生说分母,老师回答分子,这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每个同学都争着回答,最后竟然出现老师的数还没有报出来,有学生的手就已经举出来了,就在练习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慢慢地报出一个数“15”,学生一下子愣住了,对照分数的基本性质,发现2到15不是扩大整数倍,应该怎么填呢?有一位学生大胆地站出来说:“应该填30,因为我们刚才所填的分母都是分子的2倍。”瞧,多好的回答,这位学生的思维就已经跳出了常规的格式,克服了死记概念,生搬硬套公式的思维方式,学生创新的火花就在这一瞬间得到了迸发。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为学生考虑,多创设这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的潜能就得到了发挥,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让学生在猜想活动中大胆创新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想。这些猜想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检验,克服盲目猜想,引导合理猜想,从而去探求新知,大胆创新。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易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影响,容易作出“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的猜想。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些能被3整除的数,再用卡片出示一些数进行观察、验证。观察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的个位上是不是都是3、6、9?通过验证,学生意识到原先的猜想是错误的,心中充满疑惑,顿时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油然而生。这时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有特点吗?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重新作出如下猜想:(1)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2)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大数减小数);(3)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对这些猜想,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行验证,从而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在这过程中,学生以主人公的姿态参与新知形成的全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精神。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通过计算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三、让学生在预习作业中尝试创新

数学教学也需要预习,但如何预习才有效?特别是像计算公式的推导等知识的教学,如果纯粹让学生预习,学生只会套书本公式做题,起不到预习的作用,也看不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面。因此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要求学生不看数学书,自己想办法求一个圆柱的体积。结果学生第二天的预习作业,让我大开眼界,更看到了学生创新的火花:

【学生甲】先把一个空圆柱灌满水,然后再把这些水倒入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水槽里,根据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算出水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

【学生乙】如果这个圆柱是个橡皮泥那样的软物体就好办了,我就把可以把它捏成一个正方体,利用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求出它的体积。但如果是个实心的怎么办呢?

【学生丙】我可以在鱼缸里放了一些水,做上记号,然后把一个圆柱投进鱼缸,沉入水底,再做一个记号,最后量出鱼缸的长、宽和两个记号之间的距离,三个数相乘就是这个圆柱的体积。

……

从上述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我真切感受到了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时的一个创新思维的过程,尽管这些方法不是很正确,但都是学生用心思考的过程。在整个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通过不断的尝试,不断地操作与探究,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逐步学会创新。

四、让学生在开放性题目的练习中发展创新

开放性题目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由于这类题目各个要素的开放性,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见解。经常让学生练习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学会多角度地考虑和思考问题。

例如,教学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的练习:你能用几种方法比较3/5和2/7的大小?开始学生一般都用通分的方法进行比较,后来通过老师的启发,有的学生还想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1)对分子进行通分:

3/5=21/352/7=10/35

因为21/35>10/35,所以3/5>2/7

21/35>10/35(2)用“1/2”作标准:

因为3/5>1/2 2/7<1/2,所以3/5>2/7

(3)用“2/5”作标准:

因为3/5>2/5 2/7<2/5,所以3/5>2/7

(4)用“3/7”作标准:

因为3/5>3/72/7<3/7,所以3/5>2/7

通过多种方法的交流练习,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开发,思维的潜能得了发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创新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五、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体验创新

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可以一改以往老师单独实验、得出公式,然后利用公式计算的单调教学方法,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操作。首先用一组“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再用一组“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当两次操作下来都找不到其中的关系时,最后再让学生操作“等底等高”的一组圆柱和圆锥,通过操作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整个操作活动都是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完成的,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同时还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另外,教学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为班级或学校设计一张统计图或统计表,比一比谁设计的最美观、最实用等等,通过这些实践操作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充分享受到创造与成功的快乐。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方面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正确地把握时机,创造条件,加强思维训练的密度,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使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有效意识 篇2

济南市历城区仲宫镇穆家小学:吴春旺

【内容提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如何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必须做的事情。

行政管理组成绿色环保力量,开展环保教育教学研究。发掘学校资源,宣传绿色校园文化,形成环保氛围。开辟阵地强化绿色观念,把环保教育寓于活动中。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农村社区,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活动,引起家长、社会对环保的关注。

【关 键 词】培养;环保意识;环保实践。

一只鹈鹕浑身裹满棕色的油污,它的眼神中透着悲伤,似乎在寻找曾经蓝蓝的大海和干净的海滩。厚厚的油已经让鹈鹕失去本来面目。满眼望去,海滩一片棕黑色,这与美丽的鸟,蔚蓝的大海极不相符。这是“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发生的一幕。虽然英国石油公司正努力堵住漏油,但还是阻止不了对动物和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悲剧性影响。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农村地区人们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环保意识缺乏,如何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带动家长,进而提高农村地区的环保意识,已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必须要做的事情。环保事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少年儿童环保意识关系人类未来的前途,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有效地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行政管理组成绿色环保力量,积极开展环保教育教学研究 一支好的宣传管理队伍和有效的宣传管理措施,是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有力保证。我们历来重视环保工作的开展,制订开展关于环境教育的计划,在学校发展五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搞好校园基础建设,美化、绿化校园”的目标,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关于环境教育的学习和教学研究等培训活动,并以“责任制”的形式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老师,每学期对班级开展的环保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定期开展教师环保教育教学设计、评比活动。在环保宣传管理上,学校应长期订阅环境保护报刊,如《中国环境报》等,并将宣传工作推广到学校的广播站和班级墙报、黑板报,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下,对绿色环保有了较科学的认识,在环保氛围如此浓厚的教育环境中,都能自觉地将自己的日常行为划入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之中,环保意识便水到渠成地树立在学生的世界观里。

学校设立单独的环保活动室,有配套的教学设施以及采集大气和水样的环保实验装臵。通过让学生亲身观察、实践,得出身边水质的简易分析,绘出水质变化折线图,从而教育大家更好的保护身边的环境,为家乡的环境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历城区仲宫镇穆家小学地处济南市饮水水源地卧虎山水库南岸,对学生进行水质监测与保护教育尤为重要,于是学校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卧虎山水库调查及简易测试分析》课题研究,每个月定期组织学生采集卧虎山水库不同水域的水样,让学生亲身观察、实践,得出卧虎山水库水质的简易分析,绘出水质变化折线图,从而培养了学生保护水质,宣传环保的责任意识。

二、充分发掘学校资源,大力宣传绿色校园文化,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

一是通过开辟校园阅报栏、图书室环保专柜,随时发布各年级、各班级绿色创建情况,环保行动,先进学生事迹,发挥鼓舞激励作用。学校要有包括环境教育在内的专题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少先队每学年配合环保纪念日等至少安排两期环境教育专题黑板报。学校在醒目的位臵设臵激励师生努力工作、环境保护、勤奋学习、珍惜时间等内涵的警示语,配合环境教育活动,阶段性地张贴或悬挂主题标语,学校干道旁布臵绿色环保警示语和教育用语。二是在校报、校刊、广播站上开辟专版,发表学生有关环保的文章,从而扬长补短、激发学生的环保内驱力。而且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体宣传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所取得的成就。三是命名校园景观,营造校园物质文化。我们学校的主干道分别命名为桃李路、学子路、恪勤路,学子路两边的教室、办公室和功能室分别取名知津苑、敬业苑、博文廊、格致廊、惑问廊,另外还有话竹苑、德馨苑、润竹泉、竹韵亭、临风迎客等景点,其名字与育人氛围极其贴切,富有校园气息,能激发和培养师生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和谐、进取的人际文化价值取向,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历城名士、奥运福娃墙、全运图片墙、古诗诵读墙,在校园漫步,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心灵的享受;“小草也在上课,请勿打扰”、“走进方便、贴近文明”“不要让水龙头孤独的流泪”…… 草坪、花坛、饮水池旁边,蕴含人文情怀的“温馨提醒”都在与师生进行着心灵的交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寸土、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之地。

三、积极开辟阵地强化绿色观念,把环保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之中 利用班级展示台宣传环保。在每个班级走廊设立展示台,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宣传,里面的内容涉及爱家乡、爱父母、爱劳动、讲卫生等多项内容,通过开放式的环境文化使学生感受美的同时得到熏陶。

结合节日抓环保。学校注意结合有关环保的节日开展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自觉保护环境的动员,结合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以及爱鸟日、粮食日、植树节等纪念日,举办征文比赛、环保手抄报评比、环保漫画展、环保小制作小发明比赛等,对学生进行爱我地球、爱我家园、保护环境的教育,营造出浓厚的环保气氛,在活动过程中增强学生对环保行为的认识分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环保意识。

主题班队会宣传环保。主题班队会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形式,学校每学期要定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小品、游戏、歌曲、环保知识讲座、校外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深入浅出的环保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白,环保就在大家身边,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作业本正反两面使用……时时是环保教育之机,处处是环保教育之地。

四、定期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农村社区,积极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活动,引起家长、社会对环保的关注

学校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就近的污水处理厂、发电厂,宣传节能减排对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不断增长大家的环保知识。我们学校在卧虎山水库南岸建有环保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大自然、走向农村社区,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陶冶学生情操,并采用绘画、作文等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及环境保护意识。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保护环境,拒绝污染”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走进赏花去,走到卧虎山水库边,自觉捡拾白色垃圾和污染物,向村民和游客发放保护环境的倡议书,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得到村民和游客的赞许,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和广大学生对家长的宣传教育,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生活宣传活动,提倡创建绿色家庭、环保家庭,开展“争创绿色家庭”、“好习惯家庭”评比活动,在校园发动广大学生回收废旧电池、软包装盒,开展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活动,并将相关活动由学生向家长宣传,共同参与,形成家校联合的环境教育氛围。通过知识竞赛、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方式,评选出保持良好习惯的学生,并发挥其示范作用,以此带动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养成和坚持文明生活方式,将节能环保意识融入日常生活,共同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通过一年一次的社会开放日活动,进行家庭环保调查等家庭环保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和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引起整个社会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

绿是生命的象征,绿是自然的体现,绿是和谐,绿是关爱,绿是沟通,绿是文明与发展,有了绿,生命就有了价值。

培养少年儿童认识自然,珍惜资源,善待地球的环境意识和道德行为,帮助他们从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我们创建绿色学校的宗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校园是我们的绿色行为。作为一名教育者就要一如既往地以满腔的热忱深入开展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努力开辟适合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让学生生活在充满绿色、自然、愉悦、有生命力的校园中。

作者简介:

培养问题意识 推进有效教学 篇3

1教师要积极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心理安全与自由是激活学生问题意识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民主宽容的态度是实现这两个条件的前提,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感到无拘无束,他们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物理课堂上“享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敢说、敢想、敢做,情绪高涨,思维活跃,畅所欲言,学生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巧妙的实验设计、新颖的解题方法层出不穷,物理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广阔天空,教学效果将会大大提升。

2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给学生设疑

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唤起和培训,物理教师要让学生为解决“不知”而问,更要让学生为求得“新知”而问,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一些具有较强探索性,有一定启发性和发展空间,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主题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一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就成了学生内在的需要,成为自我发展的过程,物理课上不能为问而问,随意设问,如果在质疑问难时思维含量低,势必影响教学效果,比如某老师在复习巩固分子的性质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分子有哪些性质?学生一起回答:分子体积、质量很小,分子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学生们回答的完全正确,因为他们是照着课本读的,没有经过思维加工,不能体现学生已经掌握此知识点,如果将上述问题设计为:(1)在100mL的量杯内先倒入50mL的酒精再加入50mL水是否刚好装满?为什么?这种现象还可以证明什么?(2)在倾倒酒精的过程中为什么能闻到酒精的气味?如果不慎将酒精滴在手上后会看到什么现象,有什么感觉,为什么?通过创设情境来设计问题效果显然不同,这样既能教学的重点得到巩固,又能使学生联系新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使课堂效果进一步提高。

3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找准出发点。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质疑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持正确的态度,让学生获取探究、交流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精神得到保护,从而激发出更强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得到强化,课堂上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笔者在做“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教学中,绝大部分学生在选择实验器材时都选了滑动变阻器,有一位学生却没有选,没选的理由是:有电压表可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有电流表可测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P=UI就能求出电功率,要滑动变阻器有什么用呢?咋一听这个问题很可笑,但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是经过思考的,并不是信口开河,我立即对该同学进行了表扬,并把这个问题抛给所有同学,同学们有的画图讨论,有的研读教材和联系新旧知识,这样教学的重难点既得到了突破,又得到了巩固,提出问题的那位学生学习激情也被调动起来,课堂效果自然很好。

4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提问

物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而要通过不断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掌握如何会学物理知识例如在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探究装满水的杯子能否再放大头针的实验中,当放进不少大头针水开始溢出时,就可引导学生去思考装满水的杯子能放大头针的数目与什么有关,从而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耳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说、想问的机会,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权力去进行充分的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思维,在学生提问的同时教师要认真倾听,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提问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提问的欲望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进一步。

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有效策略 篇4

一、在新知探究中引导学生反思

在探究新知教学中, 让学生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反思活动对进一步理解新知十分有益。

1. 让学生在正误辨析中反思新知的内涵及外延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先让学生动手实践, 通过多次对折圆形纸片, 从“折痕”引出圆的直径和半径概念。到此, 学生对直径和半径的理解还是肤浅的, 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找直径、半径的练习, 不仅让学生找出哪条线段是直径, 哪条线段是半径, 还要求学生对照概念反思为什么是直径 (半径) , 为什么不是直径 (半径) ?先让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再请学生说给老师和全班同学听一听, 从而深刻理解直径和半径, 最后再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2. 通过“由此及彼”的比较反思, 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倍数和因数”这一单元, 概念多, 易混淆, 概念教学既是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新概念的时候,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相关概念, 通过比较反思, 学生对新旧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 形成知识网络。

如在学到素数和合数时, 引导学生回顾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再让学生写一写20以内的奇数、偶数、素数和合数, 在比较中体会它们的异同, 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每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反思

1. 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反思思维过程, 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使思维更加精炼、概括。例如, “学校改造活动室, 计划费用5.4万元, 实际比计划增加, 实际用了多少万元?”在学生解答后, 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过程。反思: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转化关键句, 把“实际比计划增加”转化成“实际是计划的”。学生通过分析和总结, 解决问题的思路显得有条理、重点突出。

2. 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

结合数学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在思维策略上反思总结, 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异中求同, 掌握并能运用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例如, 在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之后, 让学生反思:学了百分数各种类型的应用题, 你在解答中有什么心得体会或有什么经验可以向大家介绍。这样使学生获得一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使学生切实体验三类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统一性, 这就超出了解决问题本身的意义。

3. 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方法的优劣, 优化解决问题过程, 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 而对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 只要做对就心满意足。因此, 作业中经常出现解决问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等不足等现象, 表现出思维缺乏灵活性、批判性、创造性。

如这样一道题:盐城到南京的距离为300千米,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8厘米, 那么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在质量分析时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是这样做的:

先求这幅地图的数字比例尺300千米=30000000厘米530000000=1:6000000再求实际距离:8×6000000=48000000 (厘米) 48000000厘米=480千米。而用300÷5×8=480 (千米) 或5:300=8:X或300:X=5:8解决问题的人极少, 暴露了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反思意识培养的问题。

在试卷评讲课上, 我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这几种解法, 先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再让他们讨论, 在比较中感受解法的优劣, 体验反思的意义和价值, 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

4. 反思解决问题的结果

解决问题时除了反思解决问题过程、解决问题方法、解决问题策略外, 结束时联系实际或运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反思十分必要, 也十分有效。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有效沟通 篇5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有效沟通

在跨文化交际中,当两种文化接触撞击时,一方面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自身所不具备的特质和优势;同时,对于其他民族的`人身上的不足和缺陷,我们既要认清,又要在不伤害自己民族感情的基础上加以宽容、理解,从五个方面有效进行跨文化沟通:(1)克服文化优越感;(2)克服成见思维定势;(3)避免种族歧视;(4)发展移情,进行文化融入;(5)识别差异文化,避免语用失误.

作 者:廉运杰 LIAN Yun-jie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刊 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年,卷(期):22(6)分类号:G04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意识 理解 沟通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74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思维才会发展。所谓数学问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对某一些数学问题或者数学现象产生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载体,其中教学情境就是萌发学生数学问题的有效载体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一、在游戏情境中设置悬念——萌发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在游戏情境中设置悬念。这样能够有效地萌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促使他们产生探究数学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与学生进行了“抢30”的游戏,游戏规则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人轮流数数,每人每次可以数一个数或者两个数,谁先数到30,谁就获胜。在游戏中,每一次教师都让学生先数,并且每一次都是老师先抢到“30”。因此,很多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每一次都是老师抢到30?”“老师每一次都能够抢到30的策略是什么呢?”这样,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就萌发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促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主探究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上述案例中,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创设了“抢30”的游戏情境,并且在游戏情境中为学生设立“老师为什么每一次都能获胜” 的悬念。因此,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得到了萌发,使他们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在故事情境中设置矛盾——点燃问题意识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能够有效地“趣化”学习内容。教师结合数学知识在故事情境中设置矛盾,能够有效地点燃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星期天,小明怒气冲冲地跑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妈妈,其他小朋友都是每年过一次生日。我今年都已经12岁了,您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到底是不是您亲生的呀?”妈妈听了小明的话,微笑着对他说:“傻孩子,你当然是妈妈亲生的。不是妈妈不愿意每年都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的呀。”听了这个故事后,很多学生产生了疑问:“我们都是每年过一次生日。为什么小明12年才过3个生日呢?”“为什么小明没有年年都有生日?小明的生日跑到哪里去了?”这样,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提出自己的各种猜想,并且积极讨论、寻找这一问题的答案。

上述案例中,教师基于“平年、闰年”的知识点创设了“小明的生日”这一故事情境,在故事情境中设置“小明为什么12年才过3个生日”这个认知矛盾,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在操作情境中设置冲突——激活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并且在操作情境中为学生设置认知冲突,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用小棒来拼三角形,拼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三根小棒。” 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1号学具袋中分别长为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小棒拼三角形,学生很顺利地用这三根小棒拼成了一个三角形。教师继续提问:“是不是任何三根小棒都能够拼成一个三角形呢?”“是的。”这时教师让学生拿出2号学具袋中长度分别是2厘米、3厘米、5厘米的小棒及3号学具袋中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8厘米的小棒来拼三角形。学生在拼的过程却怎么也拼不成一个三角形来。于是,很多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呢?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呢?”这样创设的教学情境能够自然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数学探究活动中来。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操作情境中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探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总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同时是思维的核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这样才能在数学课堂上点燃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探究的兴趣,从而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

巧用课堂意识促有效教学 篇7

一、课堂规则意识应强化

在平时教学中,大多数职高学生课堂气氛太活跃,班规、纪律等都形同虚设。而课堂的必要的约束不容忽视。如,铃声响了,学生们应等待老师来上课、不得喧哗;课堂上应投入学习、不得玩手机;教师提问,应勇于回答问题,对其他同学的回答不得起哄或听而不闻;老师提出的学习任务,活动内容等,应主动参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些看似基本的课堂潜规则,对于职高学生来说,做到虽不难,但真正能做好的也寥寥无几。因而,为了学生的以后发展,务必让学生明白课堂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每一节课都强化训练,逐渐使学生接受、遵守、内化为习惯,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转移到教学内容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参与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培养职高学生的觉悟意识

1.故事法培养学生纠错意识。“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不出错,尤其是职高学生,英语基础几乎是零,英语学习过程中,出错在所难免,要他们认识到纠错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对待学习中的不足和错误,职高英语的选读中有一个《Pull chestnut out of fire》“火中取栗”的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个故事,理解“纠错成金”的道理。同时理解这个故事的比喻义是“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之后,针对这个故事,提出问题:Who pull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 To whom was the chestnut? Did the cat’s paw get hurt?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等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读懂文章、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猴子赞美猫,猫对猴子的赞美很受用,并不顾一切,从大火中取出栗子给猴子吃,可是猫的爪子被烧伤了。通过这个寓言故事,除了理解寓意外,明白了明辨是非的必要性,应善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缺点和弊端,养成遵守纪律、勤思善问、认真听讲、参与学习的好习惯。

2.名人效应激发学生课堂拼搏意识。多数的职高生知难而退,在学习方面少了拼搏劲,激发学生的锐利进取、奋发向上是课堂又一好习惯。

学生们喜欢看电视、上网,不妨结合这一特点,组织学生暂时停下学习的脚步,投其所好,“看电视节目”。听到这几个字,学生们半信半疑后,顿时兴高采烈,在观看了《中国达人秀》中的“断臂钢琴师”刘伟自幼失去双臂,但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出色的琴技而荣获“中国达人秀”冠军。刘伟曾是全国游泳冠军、19岁开始学钢琴,用双脚练习只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成为著名钢琴师,他说“自己就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活出精彩”。同学们个个似有所思,显然被这个故事打动了。

于是,趁热打铁,《A fish that walk》故事展示给学生们,学生们快速阅读后,The fish has one more lung,it cannot swim or walk,but it has a dream——it can fly into the sky.清晰展现在脑海里,对于问题Do you believe that it can fly into sky? 学生们齐声回答“Yes,we believe in it deeply”从学生们的回答中,从同学们的眼神中,看到了沉睡的心灵已经被点燃。

成功=99%汗水+1%机遇,学生们明白了这一道理,成功永远属于勇于拼搏的人,属于愿意付出努力和汗水的人。同样在课堂上,也只有敢于拼搏、乐于付出努力,学习才会有效。

3 . 关注课堂生成,培养课堂生命意识。一次英语作文课,要求学生读了《The last lesson》写一篇读后感。可是,刚上课不到10分钟,两个女同学低着头,梳理着头发、对着镜子化妆。

对于这类课堂事件,处理方式往往是粗暴型——批评禁止,以及简约型——不管不问。笔者认为都不是好方法。笔者引用林清玄的话:一流化妆是化妆生命,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化妆是人之常情,人之长事。但如何化妆、何时化妆是一门学问……化妆的两位女生不好意思地红着脸。笔者继续启发学生: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人因为可爱而美丽,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认得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在45分钟的课堂上,我们应该记住:Time is life,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我时间用在学习上,而不是化妆上……学生们认真地听着,最后,上交了一份份文道俱佳的读后感。

有效意识 篇8

一、带给儿童一个图画的世界

学生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花鸟鱼虫,风雨雷电,无所不包。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无穷的事物,而且还会经历很多的事情,应该说拥有丰富的“图画”资源。一张照片,一处建筑,一件物什,甚至还包括一首歌曲(想象的图画),都可以把故事、记忆、感情、想法、判断“勾引”出来。

笔者在组织学生写“秋天的树叶”时,就采用了“图画”之法,即让学生通过做“叶贴”的方式把经历和树叶图像化,带来了一段不寻常的写作故事。

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学生的叶贴作品:

表现事物型。这类叶贴主要是以单个的事物为表现对象,重点突出事物某一个方面的特点,如 “ 舞蹈的女孩 ”。

展现情景型。这类叶贴作品注重了事物组合形成的图画,于是叶贴本身也就具有了故事性。如《春天的舞蹈》,美丽的郊外,鲜花盛开,树木葱茏,蝴蝶翩翩,小女孩轻盈起舞……

讲述故事型。这类作品的创意来源于一些经典的故事,用叶贴的方式加以讲述,如《皇帝的新装》。

有了图画,就有了故事。有的写出了创作过程中的茅塞顿开:

到家后,我看着眼前一堆乱糟糟的叶子,毫无头绪。万般无奈之下,我随便拿起一片叶子玩弄起来。这是片银杏树的叶子,绿中透出淡淡的黄色,边缘的黄色更浓一些———咦?这不正像裙子的边儿吗?这真是个奇妙的发现,困扰我多时的难题一下子解决了。我拣出几片银杏叶在白纸上飞速地贴出几个女孩跳舞的模样,越看越觉得像,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看来,大自然的秘密有好多好多,只是它们个个深藏不露,只有用心观察,才会发现它们的美。(郭蕊)

有的写出了自己创作叶贴的详细步骤:

说起叶贴的制作过程,那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说清楚的,采叶子,晒叶子,粘叶子,晒叶贴,哪一道工序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下面就跟随我来看看制作的过程吧。记住,我的制作工序可不是轻易就告诉别人的哦。(黄果)

图画是把“回忆”性写作转变为“经历”性写作的最佳路径。教学时,我们要努力把学生们的世界“图画”起来,这些直观形象、伴随体验的图画是学生丰富写作内容的生发器。

二、教给儿童一个图画的思维

笔者认为写作具有两种基本方式:叙述和描写。前者与事理相关,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线性表达;后者与细节描写、形象刻画密不可分,更多地体现为立体表达。下面,笔者就从“图画”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一番考量。

1.叙述是“组图画”现象

叙述是叙事的重要方式,即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录下来或说出来,着眼于整件事情,具有整体性。在写作中具体表现为线索、结构、条理、情节等整体框架,以不同的方式(顺序、倒序、插序、补序)将一幅一幅图画(事件)串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结构图画,从而实现叙事功能。笔者称其为“组图画”。

笔者特别强调“组图画”的显性表达,把音像、图片、照片、实物展现于写作课堂,引导学生把其进行序列化处理,弄清楚叙述的顺序、叙述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字写作。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组图画抽象水平的发展,提纲、结构图等显性或隐性的图画思维也将相应提高。

2.描写是“聚焦图画”现象

描写是重要的叙事策略,与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其有相对的局部性和典型性,我定义为“聚焦图画”。“组图画”着眼于叙事的完整性、结构性,“聚焦图画”则注重于叙事的聚焦性、形象性。其实写作和画画是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的,浓淡、疏密、虚实、形神兼备,作文只不过是用语言来画画而已。

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本中给人印象深刻的“聚焦图画”。

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谈迁花费心思著成的《国榷》被偷,课文是这样写的“: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谈迁为了重写《国榷》,四处寻访“:他一袭破衫,终日忙碌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细细读来,真的有“如见其人”之感,给读者带来的震撼远远大于“痛苦“”辛苦”这样干瘪的表达。这就是图画的魅力!

“聚焦图画”的写作是有着内在的言语规律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调动起生活画面。生活是最有亲切感的图画,上述两句话中的“茶饭”“寝”“热泪”均饱醮着生活的味道。

其二,要落实到物。“茶饭”“热泪”“破衫”“风沙”均为具象之物,真切可感。

其三,要引发想象。图画包括形象、意象和想象,用文字唤醒学生的图画想象是写作永恒的追求。如“泪”为什么是“热”的呢?到底“热”的是什么?“衫”为什么是“破”的呢?能不能改成“长衫”?这样的追问会激起学生的想象,进而把图画向着意象化的方向推进。

其四,要有多种感官的沟通和互动。图画不仅仅是视觉的产物,听觉、味觉、触觉都能够带来图画体验,所以在“聚焦图画”时要打通各种感官。如在《月光启蒙》之中,作者这样写母亲的歌声:“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像三月的和风”倾向于触觉,“小溪的流水”倾向于听觉,“芳香的音韵”倾向于嗅觉,感官的互通将图画表现得有声有色。

“聚焦”就是凝望,就是专心地凝望。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凝望的气质。教室的窗外有几株不知名的树,让学生写,他们都显迟疑。笔者请他们抬起头,放下笔,侧过身,什么都不做,专心凝望。15分钟后,让他们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语言“画”出来:

(1) 我在窗前凝视着你与你的伙伴们,你们枝繁叶茂,浑身翠绿,就像一架十来米长的绿色屏风横在了学校围墙与小区之间,在阳光下是那么耀眼,远远望去,煞是好看。(冯英豪)

(2)窗外的那棵树,枝干细细的,还带有褐色的条状斑纹,密密层层的绿叶堆积在枝杈间,像是大自然赐予树的最美的装饰品。(刘淑慧)

(3) 枝叶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像镶了一道亮闪闪的边儿,发出耀眼的光芒。(董欣欣)

这是富有图画感的言语表达,喷发着鲜活的生命气息,是图画的整合作用所带来的效果。

有效提升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篇9

策略一:提高意识,落实责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但在许多员工心里,仍然认为安全管理是园长和分管副园长的事,虽然幼儿园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制度订得再好,没有员工去很好地执行依然等于零。安全工作不能停留在会上讲、嘴上说,更应具体落实到一日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活动器具的破损、工具的不规范使用、课间活动的打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柔弱等,而领导的安全监督力度也是有限的,无法做到时时跟踪检查,刻刻盯牢现场,若想安全工作真正落实到位,需要大力开发一线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和警觉性,只有让每一位员工都知道一日生活中每一个环节中的关注点,并真正深入落实和执行,才能保证一日活动安全进行。我们制订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责任制表》,明确规定了各相关人员的责任,如下表 (节选) 。

责任制的落实,使每个人的肩上都有了一定分量的担子,也知道了怎么挑、挑什么,因而提高了员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形成了人人重视、人人有责的安全工作管理格局。

策略二:学习规范,调整行为

随着幼儿园把安全工作提到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园内有的教师就给自己戴上了工作的“紧箍咒”:不敢让幼儿玩一些户外的大型玩具、不敢让幼儿玩对抗性的体育活动、不敢让幼儿使用剪刀等,就怕一不留神,出点什么意外。这种因噎废食的安全工作行为,表面上看是保证幼儿的在园安全,但实际上是以限制幼儿正常的活动为代价的,显然是有悖于幼儿教育原则的。为了保障幼儿在园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大胆实施各类教学计划,开展正常教学活动,我们从网上收集了近年来在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引导教师对这些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例如:从潮安县幼儿园里游戏时五岁儿童与小朋友相撞致残、一幼儿园早锻炼飞盘碰伤同伴的眼睛等案例分析中,教师都认为事故的发生与教师选择不适宜的活动场地和不及时制止幼儿矛盾冲突有直接关系。从幼儿刘某从幼儿园寝室的高低床上铺摔下致伤的事故案例中,教师分析了工作责任心与安全的密切关系。从一幼儿园教师随便带着幼儿进入食堂,幼儿不慎掉进沸水锅中,导致严重烫伤这个安全事故中,教师总结出了不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带来的代价。了解了其他幼儿园的安全事故案例,我们又将本园历年来发生的幼儿意外伤害案例一一例举,让教师进行剖析。让教师明白了导致幼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园制度不完善和管理不严、教工责任心差、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缺乏,并不是限制幼儿的活动就能保证幼儿的安全了。通过案例分析,使教师从“心”解“咒”,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提高教师对在一日活动过程中对安全事故的防御性和预见性,也规范了教师的安全工作行为。

策略三:量体裁衣,加强培训

幼儿园虽小,但五脏六腑俱全。教师、保育员、保健、厨师、安保岗位不同,安全职责也不同。因此,在进行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培训时,不能简单地进行“大班化”统一教学,而要量体裁衣,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我园的员工安全培训有“必修”与“选修”两个项目,“必修”是每个员工必须全部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采用“大班化”统一学习、统一考核,如:防火知识培训、灭火器使用技能、幼儿园各类紧急预案学习等。“选修”是不同岗位人员根据自身岗位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采用“分组式” (如食堂组、保健保育组、教师组等) 学习、考核。对于保健保育组,我们的培训内容有:幼儿安全用药的管理、幼儿安全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等;对于食堂组,我们对灶具、蒸饭车等正确操作、食材的采购与验收、怎样预防食源性中毒事故的发生等;对于教师组,侧重点为怎样选择安全的活动器具、指导幼儿安全使用各类工具、安全标志的设置与张贴等。这种有针对性的培训结合实例和平时工作出现的问题,为各岗位人员解疑答难,有效地提高了员工对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安全工作能力。

浅论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培植 篇10

那么, 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敢问”

学生问题意识能否得以激活、表露和发展, 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此,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 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 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 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教学中, 放下师道尊严, 增强教学民主, 加强师生沟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充分尊重、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即使是肤浅、幼稚乃至荒唐无稽的问题, 教师也不得训斥、挖苦、嘲笑、讽刺、责难;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 提供争辩的机会, 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倡导独立见解, 鼓励标新立异与异想天开;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给予积极而合理的评价, 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问题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长此以往, 学生才会敢于提出问题, 从而激发求知欲望, 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人。

其次, 要打破学生思维上的“迷信观”。有些学生, 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农村学生, 由于受“惟师、惟书、惟上”传统思维习惯的束缚, 不能或根本不敢提出问题, 尤其是与“师”、与“书”、与“传统定论”相悖的问题。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任何知识或科学发现都不是终极真理, 都有待或能够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甚至是修正;教材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也存在一些欠缺科学性与逻辑性的疑点;教师也是常人, 在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错误, 有本身对知识理解上的错误, 也有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语误”;所谓“标准答案”其实都是一种“参考答案”。让学生突破“知识权威”观念的束缚, 鼓励学生形成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权威的健康心理和勤钻好问的学习品质, 促使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至解决问题。如一位老师教冰心的《纸船》时, 巧妙地借用作家冰心的《又寄小读者》一信, 消除学生对名家大作的“顶礼膜拜”心理, 解开学生面对“权威”时可能出现的思维束缚, 扣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然后采用“现场评改诗歌”的方式来研读诗歌, 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与激情, 训练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创新其实并不玄妙, 它就是学生独立面对文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种青春姿态”。

二、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想问”

疑为思之源, 思是智之本。学生只有在内含问题的情境中才能表现其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力图克服一切困难, 发展自身的潜能。创设问题情境, 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问题意识的重要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不仅仅是教师设疑、学生回答, 更重要的是教师应精心地创设一种内含问题的、富有挑战性与探索性的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进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让学生因疑生趣, 由疑诱思, 以疑获知。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时, 创设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情观, 有人认为‘爱情是自私的、排他的, 爱一个人就一定要拥有他’, 有人认为‘爱本是祝福/而非一定拥有/只要你一生幸福/这对我并已足够’, 有人认为‘爱一个人便意味着全身心的付出, 为了他, 可以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乃至个性与自由’, 有人认为‘爱一个人就要让对方幸福, 当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给对方幸福时, 压抑自己的爱和必须拒绝对方的爱, 都变成十分美丽的人性故事’, 而有人则认为‘高尚并不在于保证不变, 而在于分手时仍然尊重’。从刘兰芝与焦仲卿处理婚姻的言行中, 你看出了他们各自怎样的个性和爱情观?你更欣赏谁?为什么?”在这个问题情境中, 列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摆出了与传统定论观点相左的观点, 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带着疑问去研读、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容易生发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同时, 让学生对刘兰芝、焦仲卿的认识不仅仅止于爱情的忠贞。

三、精心指点, 启发诱导, 使学生“善问”

“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 它蕴涵着学生的创新意识, 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能力的提升和外显。学生有了一定的质疑能力, 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深刻。因此, 问题意识的培植, 不仅要鼓励学生“敢问”、刺激学生“想问”, 还要培养学生“善问”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掌握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提高问题表述的水平, 既要教会学生“于有疑处生疑”, 也要教会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使学生善于发问。

1. 引导学生就教材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进行提问, 避免提问的随意性

从理论上讲, 教材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提问, 但并非任何提问都能构成有思维含量、有探究价值的“真问题”。培植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问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点、相关知识的联系, 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和质疑的对象, 特别是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矛盾处更应成为学生质疑和探究的着眼点与关注点。此外, 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惑, 这些困惑可能来自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 可能来自理论与实践、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冲突, 也可能是来自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矛盾冲突, 等等, 引导学生于矛盾处生疑提问, 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磨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

2. 引导学生掌握生疑发问的方法, 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

“善问”要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巧, 让“善问”与“肯钻”紧密结合, 使学生思维不能停留于表层问题的思考, 更能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所在。一般说来, 课堂中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大类。课堂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思考并提出这三类问题, 尤其应引导学生尽量多生发“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同时, 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在思维方法上, 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在逻辑方法上, 有比较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这些都是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还要引导学生把这种质疑、发问的品质延伸到他们所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上去, 学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质疑方法。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改变“教师问—学生答”这种自上而下的单一的问答方式, 积极推行“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问答形式, 尽可能留足课堂空白, 让学生有机会发问, 让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质疑能力, 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品质。

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篇11

2011年版数学课标把实验稿课标中的“符号感”改为“符号意识”不仅仅是一种名词的变化,更赋予它的实际意义:使用符号可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本文结合新课标学习和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一、在实际情境中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将会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符号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感到引入符号的必要性,并从中体验到符号表示的优越性,从而激发新奇感,强化学生的认知动机。

例如,教學“认识=、>、<”时,教师将学生喜爱的“动物运动会”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学生能快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通过排一排、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发现兔子和猴子一个一个正好对完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同样多”,从而引出符号“=”,即上下两横对齐且一样长。同样,教学“认识多、少”时,仍然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交流,得出5>3、3<5。这样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符号比语言明了,同时使学生明白了数学符号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又如,在教学“6的认识”时,教师可通过实物或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数出“6”个人,“6”棵树,“6”只鸟、“6”朵花……,它们的数量都是“6”,我们可以用“6”个圆片来表示6个人,6棵树、6只鸟、6朵花,还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当我们看到数字“6”时,就会和数量是6的具体实物联系起来。当学生理解了数字6的实际含义后,进一步扩大其外延,数字6还可以表示顺序,如同学们排成一横队时,从左往右数,小明在第6个;数字6还可以表示代号,如6号运动员是王小刚。

再如,学习除法时,可以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通过平均分实物、图片、小棒等,使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分到5个;10个苹果,每个人分2个,可以分给5个人。这都是把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几部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10÷2=5来表示。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用符号来表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

结合具体的情境,学习常用的数学符号,能让学生了解数学符号的产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体会使用符号能清楚、简洁地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通过实际问题或现实情境的创设,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的意义,或引导学生对现实情境问题进行符号的抽象和表达;对某一特定的符号表达式,要启发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现实意义的填充和解读。这种建立在现实情境与符号化之间的双向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数学表达和数学符号思维的变通性、迁移性和灵活性。

二、采用逐步渗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必须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于各年级的教学之中。

例如,我们在低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可以用( )、□、◇、△、?等代替变量x,让学生在其中填数。如4+2=□、6+( )=10。一些逆向思维的题目,也允许用这种填空的方式完成。如:树上有30只鸟,飞走了一些后,还剩17只,飞走了多少只?可以列式为30-( )=17。

到了中年级,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基本字母,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在具体情境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来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等。教师不能只把数学符号当作“一种规定的记号”简单地教给学生,应当把符号化思维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可通过儿童熟悉的(数青蛙)儿歌,引出用字母表示数,即n只青蛙n张觜,“n×2”只眼睛“n×4”条腿;通过妈妈和淘气年龄关系的情境,引出淘气年龄用字母a表示,妈妈的年龄可用a+26表示;通过用小棒摆三角形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个数,用a×3表示小棒个数。通过不同内容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提供用字母表示数的机会,运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定律及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在表示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利用它表述规律和公式简洁明了。

到了高年级,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联想活动,提高他们驾驭数学符号的能力。

例如,由符号“1”可以联想到 、单位“1”、“0.5+0.5”、一个事物的整体等,由“÷”可以联想到乘法,由“-”可以联想到加法等;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格等解决小学数学中的有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用自创符号(图形、标记)来表达题意,还可以加强数学语言符号与日常语言符号的互译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措施逐步渗透。

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的培养仅靠一些单纯的符号推演训练和模仿记忆,是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的。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符号抽象和表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用符号进行运算、推理和数学思考)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积累运用符号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地感悟符号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本质,逐步促进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

例如,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1个绿气球这样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你知道第16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吗?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可以有多种方法。如,有的学生用A表示红气球,B表示黄气球,C表示绿气球,则按照题意气球排列顺序可以写成AAABBCAAABBC……,还有的学生画出了不同的图形:△△△□□◇△△△□□◇……;●●●○○◎●●●○○◎……;□□□■■◇□□□■■◇……从中找出第16个字母或图形,由此推出第16个气球的颜色。

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自创符号(图形、标记)来表达题意,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或用图表来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如“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千米,比大象的2倍还多30千米。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千米?”这类题目,如果用常规的算术思路解,部分学生无从入手,但如果采用设未知数的方法,利用方程进行解答,学生很容易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图表分析、讨论交流,不但可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同时也经历了符号化的过程,逐步体会到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通过解决问题,学生熟悉了符号的使用,也感受到了运用符号解决问题的简洁性,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符号意识的发展。

四、整理归类,形成数学符号网络系统

数学符号是丰富多彩的,而且随着数学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扩大更新。从数理逻辑的观点来看,数学符号可划分为八大类:1.对象符号。又可分为个体对象符号和可变对象符号。个体对象符号如数(小学中有自然数、分数、小数)、∞(无穷大)、π(圆周率)等。可变对象符号,如用x、y、z表示未知量或变量,用字母表示几何中的点、直线、平面等。2.运算符号。如+、-、×、÷等,这些在小学数学中经常出现,属个体运算符号(小学数学中只涉及算术运算,没有出现可变运算符号。)3.关系符号。小学数学中也只有个体关系符号。如=、>、<、≠、≈、∥、⊥等,有的读物中有≡(恒等)这一符号。4.结合符号。它规定了算术运算进行的次序,如()、[]、{}等。5.标点符号。如:逗号(分节号)、省略号(无限小数)、问号(未知数)等。6.结论符号。如:公式、定律、数量关系等。7.性质符号。如:正号、负号等。8.缩略符号。如:∵、∴等。这样整理归类,使数学符号作为一个知识网络的直觉信息储存于大脑中,便于帮助学生记忆,激发学生有意义的联想。

有效意识 篇12

关键词:有效问题,政治课堂教学,问题意识

长期以来,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 人们强调较多的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 而对同样会影响教学质量的课堂管理问题却鲜有关注。近年来, 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 但其现代有效教学观念的淡薄仍较为明显, 并严重妨碍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根据认知理论, 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提出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 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是创造的开始。问题情境是教学中的非常关键的环节, 问题情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政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影响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与动机。教师不仅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还要在课堂的每个环节中, 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我就这两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 值得探究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

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在有效教学过程中设置的有效问题应该是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觉得值得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有成就感的问题,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索、思考, 这样的课堂才是引导学生主动求学的课堂。但是在课堂教学中, 有许多教师设置的问题质量比较差, 或是可有可无的, 或是随意性的, 甚至是多余的。产生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其一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置问题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堂中“灵机一动”随意提问。其二是教师设置的其实不能算是问题, 并不需要学生思考与回答, 只是教师希望学生跟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的一种策略, 类似于填空题或判断题的形式。这类问题毫无难度与价值, 根本不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其三是与教师对学生的不放心密切相关, 教师担心学生因为回答不出而浪费时间, 影响教学进度, 所以便自问自答。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因此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 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是“放羊”, 是放弃教学的责任。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 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时对问题进行周密考虑, 提高有效性。

2013年3月17日, 第12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 新当选的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的讲话中9次提及“中国梦”, 他说,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针对这一热点时政, 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1) “中国梦”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意义是什么? (2) 为实现中国梦, 政府又该做些什么?请从《政治生活》角度为政府出谋划策。学生对这些问题比较感兴趣, 自然会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 积极展开探讨, 主动寻求答案。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 学生深刻地领会了国家的方针政策, 并将自己和国家联系在一起, 树立了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二) 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

多项研究分析发现, 与生活密切结合的知识比当前的国家大事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 更能让学生产生探究愿望, 也最容易使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在政治课本上的探究课例中, 就有许多是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实例的创设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产生学习动机和情感需要。例如《经济生活》中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中有一个专题是“正确对待金钱”。随着经济的发展, 居民收入的增加,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飞跃。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 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可以说要风得风, 要雨得雨,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家长对于他们的要求无不依从。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 对于金钱大多是没有深刻体会的, 只知道想要什么家长就会给他们买, 甚至认为金钱能买到一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了救学生, 失去了双腿;捐献肝肾的12岁女孩何玥……请问:金钱能买回张丽莉的腿吗?能换回小女孩的生命吗?他们为什么仍然这样做?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用钱买不到的东西呢?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思考, 进而明白“金钱是财富的象征, 但金钱不是万能的, 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 心灵得到了洗涤, 境界也得到了提升。

(三) 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才是有效问题。

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政治课的重要方式。而创设开放性的问题能够使课堂教学更立体化, 学生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并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能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自由拓展的空间, 能够使学生迸发出灵感的火花, 使政治课的学习变得多姿多彩, 而对学生的答案却并不要求唯一, 教师也要对于学生的不同答案加以适当鼓励和引导,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针对当前生活中出现在价格上涨的情形, 如“蒜你狠”、“将你军”、“牛魔王”、“羊贵妃”……请学生思考:你认为现实生活中为什么这些商品的价格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动?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面对物价飞涨, 作为公民,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政府可以做些什么?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 问题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 而且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有研究表明:课堂上并非所有老师设置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其中大部分的问题只是简单回忆知识点, 只有小部分才要求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不敢让学生及时提出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 即使对于课堂上已经生成的问题也是一带而过。不仅怕学生提出不在老师预设以内的问题, 更怕自己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丢了面子, 失了学生的信任、教师的权威。而有效的问题教学是教师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合作过程, 通过问题的发现、思考、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因此,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 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一)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新颖奇特而有趣的问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情绪, 学生学起来就兴趣盎然, 积极性很高。因此, 在政治的课堂教学中, 应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出发, 创设一些让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情境, 以趣味性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而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建立有机联系的整体认知结构。例如, 在《经济生活》的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的教学过程中, 关于股票这类投资方式, 学生正处于知道但不理解的状态,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境, 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 探索新知识。如, 教师可以事先了解班上某位学生的家庭投资状况, 并针对学生家庭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困惑设置问题, 请其他同学一起帮着解答。学生的兴趣必定能被激发出来, 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能了解几种不同投资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并能根据这些特点选择合理的理财方式。学生不仅不会感觉政治课枯燥无味, 反而会觉得有很大收获。

(二) 结合生活实际, 让学生有探索问题的体验和渴望。

高中政治课涵盖的内容面很广, 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等。这些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以往的教学中, 我们对这些并不注意, 只是单纯地强调课本上的理论, 要求学生按照考点要求能记住、会做题目, 导致许多学生对政治课产生误解, 甚至认为政治课无用, 造成了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 觉得无聊沉闷, 不自觉地开小差。另一方面, 学生对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无法理解, 对于书本上的内容又难以领会活用, 以至于遇到现实问题束手无策。为了化解这种矛盾,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注重搜集各方面的资料, 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觉得有用的资料, 构建师生合作的平台。这样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得到培养, 各种创新的想法和独到的见解就会层出不穷。对于学生的问题, 可以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分析, 合理的要肯定, 不合理的要找出原因。学生总是渴望成功, 渴望被肯定的, 这种做法能够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政治课的魅力。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盖兹所说:“没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 (1)

(三) 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发散性, 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

良好的问题情境不能仅仅是“标准的”, 即具有典型的模式, 吸收或同化其他学习材料后的理想的框架, 有利于学生对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的问题情境, 还应当具有“变式”性, 即问题可以不断变化, 还可以层层递进, 逐步发散。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敢于大胆假设、猜想,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综合概括, 提出有见地的问题。这使学生不再局限于问题的“标准”答案, 而期望进一步探索, 更深入理解, 更进一步打开思维。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教师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 并逐步解决问题, 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6.

[2]闫好云.活化政治课堂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J].教育革新, 2007 (6) .

[3]吴晓义.国外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理论——和谐沟通理论[J].教育情报参考, 2008 (2) .

[4]张建桥.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0, VOL11 (5) .

上一篇:饮用净水下一篇:医院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