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意识

2024-06-12

间意识(精选6篇)

间意识 篇1

素描是一切美术造型的基础, 空间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在初级阶段静物写生训练中, 对学生空间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到将来的美术造型能力。只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 才能达到逐步提高的目的。

近年来, 教师为了追求美术高考升学率, 急于求成, 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一味追求纯粹的技法训练, 甚至采用强制性的手段将个人的“方法”“教”给学生, 或者干脆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对着临本临摹, 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 缺乏对学生空间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阻碍了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发展。笔者认为, 美术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 使眼、脑、手协调并用, 建构合理的、动态的、发展的、多元化的、开放型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空间意识水平, 夯实绘画基础。静物写生教学是素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树立学生空间意识的重要环节。

空间意识的培养是学生静物写生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 在静物写生训练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形成这种意识, 同时又能注意到学生绘画能力个性化发展?根据《高中课程标准》要求, 结合实际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探索。笔者总结出了素描训练“四步教学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 探究——建立空间概念。探究的目的, 在于让学生发现物体空间结构, 找到物体空间结构的一般规律,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信心。对于静物写生材料的安排, 我总体上进行了把握, 从简单物体到复杂物体, 逐步增加难度;从探究的

手段上, 我采用了考察眼力——考察感知——考察动手能力的动眼、动手到动笔的过程, 学生先对物体大致形态在大脑中形成初步“印象”, 再实施作画, 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后, 利用陶泥或橡皮泥塑造真实的物体形态, 最后再实施作画。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急于让学生动笔, 而是先对物体进行了解, 了解物体的空间结构有三种办法:通过对物体触摸和前后左右的观察, 有了对物体的感知, 然后根据个人的感知作画;把物体遮盖起来, 让学生把手伸进里面触摸物体, 在头脑中形成物体的空间结构印象, 尝试画出来;根据事先准备的陶泥或橡皮泥把实物捏出来, 然后再回到纸上作画。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和摸索, 使学生对物体有了足够的理解后, 教师适时提出要求, 鼓励学生在画法上进行探究, 让学生用自认为最好的办法画出自己心中的物体。

第二步, 交流——找出共性问题。学生作品完成以后, 教师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交流、互评。交流的环节里,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一是让学生谈自己对物体的感受;二是谈自己怎么画这个物体以及在画物体过程中的收获;三是谈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画;四是提出自己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这样谈的过程, 是让其他学生学习别人的经验,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这个时候, 教师不急于解决问题, 而是让学生针对其他学生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找到解决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无法解决的问题集中起来, 逐渐让带有共性的问题浮出水面。

第三步, 引导——提出解决方案。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的是引导作用, 而不是主导作用。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逐个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和讲解, 阐明问题产生的原因, 同时根据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第四步, 修改完成——完善作品。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意见, 对照自己的作品, 修改完成作业。教师对个别问题突出的学生, 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笔者发现, 经过“四步教学法”训练的学生空间意识普遍增强, 造型能力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更为可喜的是学生作品不再是千篇一律, 而是百花齐放,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间意识 篇2

【摘要】

现在的幼儿都是未来国家的公民,公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但同样也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要遵守公民的准则。也就是说,从小公民开始,孩子就要懂得责权利是相辅相成的。从小就要学会承担,学会合作,学会面对。我们借助于晨间户外活动这个平台培养幼儿的小公民意识,尝试让幼儿通过活动中的体验,生活中的训练,挫折中的磨炼,健康氛围中的成长,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感,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习惯,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关键词】晨间户外活动培养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文明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应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即从幼儿期到成年后的教育。我国在最近十来年才开始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在这之前,由于公民意识教育和提升的基础工作薄弱,导致了我国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滞后,主要表现在公民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权利义务观较差,权利义务的协调性较差;具体表现在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遵纪守法意识、破坏环境的现象日益增多,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和不良影响。对幼儿的教育,也过多重视智力开发、艺术教育、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却疏忽了对幼儿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现在的幼儿都是未来国家的公民,公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但同样也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也要遵守公民的准则。也就是说,从小公民开始,孩子就要懂得责权利是相辅相成的。从小就要学会承担,学会合作,学会面对。素质教育提出了以德为先,以能为重,做到学思结合,行知统一。所以我们借助于晨间户外活动这个平台培养幼儿的小公民意识,尝试让幼儿通过活动中的体验,生活中的训练,挫折中的磨炼,健康氛围中的成长,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感,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习惯,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公民。

一、研究背景

(一)遇到的困惑

困惑一:孩子为何不愿意承担责任?

孩子在一起纠纷时难免的,磕磕碰碰也是常事,但是每次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都是指责别人的不是,而从来不觉得自己是错的,而且指责的时候理直气壮,让老师都难辨真伪。困惑二:孩子为何只能接受表扬?

家长都对老师说,我们的孩子喜欢戴高帽子,你要多表扬我们的孩子。诚然老师是应该坚持正面教育,但是如果一味的只有表扬,赏罚不分,会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错觉呢?长期

1在表扬下长大的孩子能经受住成长路上的坎坷吗?

困惑三:孩子为何言行脱节?

都说现在的孩子聪明,的确,由于媒体的丰富,电脑的风靡,孩子知道的远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多,但是一到操作的时候孩子却傻了眼,别说做,连指令都不太理解,聪明何去?原因何在?

困惑四:孩子为何不会与人合作?

孩子都觉得自己是最聪明的,所以在活动中更愿意以自己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话,享受自我陶醉的结果,喜欢的活动不愿意让步,非常霸道。

(二)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方面

(1)思想不重视

孩子是家庭的宠儿,从出生到入园,从懵懂到能说会道,家长更多看到的是孩子单个的成长,或者是孩子某一方面的进步。6+1的家庭模式导致了孩子的一切都被成人包围着,被所谓的“爱”包围着。

(2)教育不统一

所谓的隔代亲让家人在教育方式上有了分歧,为了避免矛盾的产生往往不是采用躲避的方法就是争锋相对,孩子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上,有了保护伞庇护,孩子的好习惯难以形成。

2、老师的教育观念

(1)空洞的说教

有句话说“听过的我忘记了;看过的我记住了;做过的我了解了”,足见体验比什么都重要,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一点,一味地强调规则,却少了让孩子体验的机会。空调的说教难以在幼儿的脑海形成规则意识。

(2)没有持之以恒

品德的培养不是一撅而就的产物,而是日积月累的沉淀。但老师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被琐事羁绊,顾了一头忽了另一头,有些习惯的培养就趋于昙花一现而没有持之以恒,孩子也就难以养成好的习惯。

(3)没有形成规章制度

制度是什么?制度是规范人行为的一种行为准则,要求人人都要了解,人人都要遵守,并在了解的过程中完善它。有些规则也许老师也有提到,但是没有把它纳入到班级的规章制度中,遇到问题了说一下,有点走过场,没有给孩子留下深刻的记忆。

二、研究目标

我园是一所以“健康”为特色的农村幼儿园,我们以晨间户外活动为切口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意在与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一改以往

晨间户外活动的模式,将晨间户外活动区域化,以此来培养幼儿小公民意识。

孩子的年龄比较少,品德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是孩子天真,可塑性比较大,你给他准备的画笔是什么颜色的,你给他设定的方向是什么样的,她就会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而孩子的年龄又决定了他的规则意识薄弱,同样的错误易反复,空洞的说教会让幼儿反感,不一致的教育方式会让幼儿有机可乘,忽紧忽松的教育方法难以形成有序的规范意识。综合以上原因,能让幼儿喜欢,能给幼儿以切身体验的就是游戏。而我们目前开展的晨间户外活动就是一个微型的舞台,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平台,在这个空间里,孩子能学习到与人交往的艺术、孩子能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孩子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孩子能学会互助、合作等等,为孩子以后的成长做好铺垫。

三、实施策略

(一)软硬结合,建立幼儿小公民意识

在户外活动场地的创设上我们不仅注重物质条件——“硬环境” 的创设,而且还注重文化氛围——“软环境”的营造,把“硬环境”和“软环境”紧密结合。刚开始我们晨间户外活动各区域没有标志,幼儿活动时较盲目,发现问题后我们马上在各个活动区域内,设置明显的标志,在标志上配上符合区域特点的图画文字,创设文化背景,如在室外活动区里:我们设置了“我勇敢”、“互相帮助”、“不推不挤”以及各种体育动态等图画,让幼儿从中学会不怕困难,勇敢坚强;学会互相谦让,学会合作。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物质的保证。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健康领域的要求:即“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思维理念。

(二)常规建立,培养幼儿小公民意识

建立良好的活动区常规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和责任感。主要包括:

1、每个活动区的标志。

2、活动区的人数。

3、玩具材料合理利用,有序摆放。

4、设计活动登记表,登记幼儿参加活动情况等。在活动中教师们还帮助幼儿建立了取放玩具的常规,换区活动的常规。进区时要求幼儿向指导教师问好,出区时主动道别。指导老师看了幼儿的胸卡并作活动记录,活动结束后,各班教师统计幼儿在活动区活动的情况,并建议和提醒部分幼儿多玩几个区域活动。

(三)以强带弱,激发幼儿小公民意识

开展强带弱区域户外体育活动能扩大幼儿的合作面,提高幼儿交往能力,我们尝试在开展混龄幼儿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指定范围内的分区体育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主动合作的群体环境,能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尝试中我们发现有组织的大带小,大带中的体育活动,幼儿之间的交往从一对一交往,过渡到组对组的交往,在活动中孩子们既享受到了游戏的快乐,又体验到了交往合作的乐趣。

(四)适时引导,提升幼儿小公民意识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集长辈的疼爱于一身。一般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久而

久之有的幼儿心中只有自我,毫无旁人。如玩玩具各自枪一大堆自管自玩。走楼梯时俩人拉手走得快根本不管走得慢的是否跟上,这种缺乏合作精神的行为对他们将来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精心设计、提供机会,让幼儿尝试合作带来的乐趣。

在平衡区,我们因地制宜,利用围在草坪边上的轮胎(轮胎大半埋在地里)当做“独木桥”,供幼儿练习近平衡。轮胎踩上去有弹性,胆小的幼儿别提了,原来会走平衡木的幼儿有的也不敢走了。我们采用大帮小两人合作,一个幼儿在轮胎上走,一个幼儿当“拐杖”,两人轮流进行,他们相互支持帮助越走越快,渐渐地学会了独立走轮胎。平衡区虽小,却给幼儿带来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友好合作的良好品质。但有些活动想让几个幼儿一起活动,就是效果不太好。那么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有意设计了小轿子、箩筐、滚筒等活动材料。使用这些活动材料,就要求幼儿与他人合作,幼儿为了玩到这些材料,力求去寻找伙伴,久而久之,幼儿学会了合作。

四、实施后感

通过研究能让教师明白在晨间户外活动中教师要读懂孩子,把握材料的适时投放,注重活动的指导策略,关注与孩子的沟通,从而培养幼儿的小公民意识;让孩子明白养成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通过研究完善晨间活动环境,深化活动的内容,促进孩子间的交往,让晨间户外活动成为孩子的精神乐园。

在晨间户外活动中我们看到:幼儿与同伴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培养了规则意识。一个完整的晨间户外活动中,幼儿要经历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中间还可以调换活动内容,必须要变动场地、收拾活动器械,所以,让幼儿逐渐明白:只有遵守纪律,才能玩得更快乐。还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对活动器械的整理。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帮助老师整理好自己的或者是同伴的玩具,是一件为班级和同伴做的好事,而做好这件事是不容易的。通过鼓励和表扬,使孩子意识得到活动器械整理的重要性,从而使幼儿的责任感得到培养。另外,孩子的交往能力、竞争意识、荣誉感、意志力、集体观念及交往能力等等都在这样的晨间户外活动中增强了,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经过一阶段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觉得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晨间户外区域化活动模式,对幼儿身体发育、心智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了幼儿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个性。在晨间户外区域化活动中,幼儿学会了与同伴相互交往,学会了关心年幼的弟妹,培养了规则意识、集体观念及交往能力,促使了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主编:林红;《幼儿体育特色教育研究与设计》;宁波出版社;200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风笑天编;《中国独生子女从“小皇帝”到“新公民”》;知识出版社;2004年4月

间意识 篇3

摘 要: 高度的责任意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近年来,国防生责任意识出现弱化趋势。针对这一现象,作者查找国防生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国防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对军校任职培训期如何培养国防生的责任意识提出对策。

关键词: 国防生 任职培训 责任意识 培养策略

责任意识称为责任心或责任感,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的心理特征。习主席指出:“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的责任落到了我们肩上。我们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又是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这一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了当代军人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国防生是国防力量的重要支柱,他们一般前四年在地方大学学习文化知识,而后在军校进行一定时间的任职培训,如何培养和提高其责任意识已成为当前军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1.当前国防生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自我意识浓重,责任意识淡化。

由于国防生高中毕业后就进入了地方大学学习,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大,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出现偏差,过于个人主义,认为讲责任太沉重、担责任太劳累,该享受时就要享受、该潇洒时就要潇洒;也有人认为责任是一种束缚,限制个人自由,阻碍个性发展;有的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在生活中不能迁就别人,在工作中不愿多干一点,与人交往时以自我为主,牵涉利益时不能吃亏。部分国防生入伍动机存在偏差,参军入伍的目的不是献身国防,而是将其视为享受部队优惠政策,或者转业到地方获得稳定工作的跳板,不能认清身为军人,就要保家卫国,就要履职尽责,缺乏担当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2)感恩奉献意识不足,角色责任弱化。

部分国防生身在军营,心还在地方,没有从地方大学生转化到军校学员的角色中,没有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作为在军校学习期间的任务和责任。有的没有把人生的价值定位为奉献,没有把军校期间的磨炼看做进步成长的阶梯,忽视培训学习和自身锻炼,对加强自身能力素质不热衷,不能用担负的学员责任督促自己,存在学风不浓、厌学现象。有的认为部队捆住了自己的手脚,地方才有大好发展的平台,把部队提供的成长环境和优厚条件视为理所当然,自己喜欢的就去干,不合兴趣爱好的就有挑三拣四的想法,不懂得感恩,不太愿意回报。有的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艰苦奋斗不以为然,吃苦精神不够好。

(3)纪律意识偏弱,军人意识不强。

国防生成长生活环境宽松,外界约束少,习惯畅所欲言和展现自我,从相对自由的地方大学到纪律严明的部队,对部队高度集中统一的特殊要求认识不够深刻,服从意识不强,纪律意识相对淡薄。有的对部队“一切行动听指挥”和“绝对服从命令”感到压抑、不适应,甚至内心抵触;有的对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严格,日常管理中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存在逃避心理,面对问题和困难不愿承担责任;有的对上级交代的任务谈条件,找借口推托或拒绝。由于军人意识不够强,因此国防生在军校的军政训练效果存在欠缺,部分人在训练场上应付对待、消极抵触,而在训练场下眉飞色舞、活力四射,对训练任务不能百分之百地落实。

2.当前国防生责任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1)内因——个人心理不成熟。

国防生一般已进入青年的中、晚期,心理正处在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行为处于他律阶段,思维活跃,但情绪容易激动、偏颇,缺乏应有理智、客观、谨慎,对一些复杂问题认识简单、片面。由于生活环境优越,不少为家庭独生子女,没有受过独立能力培养和必要的挫折教育,产生无忧无虑的思想,缺乏紧迫感、责任感,缺乏应有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着一些国防生,导致思想意志出现动摇,对自身肩负的责任产生质疑、认识不清。

(2)外因——院校培养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学校、社会和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责任感培养,学生从小就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上,缺乏对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的认识。军校在国防生培养中对科学文化素质及军事技能素质较为重视,在责任意识培养方面出现“短板”,强调更多的是工作能力,忽视责任意识对一名军人的重要性;在军校期间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分数依然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利于责任意识培养;不少国防生在校期间没有骨干任职经历,对责任的认识比较薄弱。

3.培养国防生责任意识的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强化个人的责任意识。

强化国防生的责任意识,首先要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军校要在重视专业知识、军事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国防生思想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以及作为一名军人担负的特殊职责使命,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引导国防生认识到自己是国防力量的重要支柱,强化军人意识,自觉把实现强军目标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踏踏实实地积蓄本领,牢记责任在肩,从我做起,从具体工作干起,立足本职岗位积极为实现强军目标作贡献。

(2)发挥骨干榜样作用,营造良好的责任氛围。

利用军校校园活动,把培养责任意识贯穿国防生在军校期间的始终。从管理着手,积极营造责任意识环境,灌输责任的重要性;积极给予国防生锻炼机会,增强责任感。人都有从众心理,一旦责任概念在学员中形成了认同感,责任意识的培养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管理中可以明显发现,当责任意识氛围浓厚、骨干责任感强、榜样作用明显时,每个人的责任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和发挥。要选拔个人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国防生骨干,通过一言一行感染和影响整个群体,增强骨干榜样作用,带动国防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提高责任意识。

(3)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牢固的责任意识。

实践锻炼是责任意识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加大对各种锻炼平台的摸索与建设。积极拓展实践基地,通过参观、现地教学、实习锻炼、社会调查、义务劳动等形式培养国防生的责任意识。科技创新活动、数学建模竞赛、运动会、篮球比赛等活动都强调团队协作,是对国防生进行责任教育的良好途径,要定期组织此类活动,让国防生在参与过程中经历失败与挫折、成功与喜悦,锻炼自己团结合作、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在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中尽量给国防生任职机会,以岗定责,在岗增责,有效提升其责任意识,全面提高能力素质。

(4)强化责任制度建设,保证责任意识提高。

良好的责任制度是培养国防生责任意识的保障,可以督促国防生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履行自己的责任,满足国防生渴求在集体中得到价值肯定的心理需要,提升他们对集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结合国防生日常管理、生活、学习训练等方面表现开展综合评定,完善督促及激励机制,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国防生的日常生活。把责任和责任制统一起来,确立一种良性责任导向,可以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让国防生自觉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军队的各种责任。

4.结语

责任是使命的召唤,责任意识可以促进国防生履职尽责,攻坚克难。军校要将国防生责任意识培养与任职岗位需要、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国防生学员不仅具有合格的军事技能,更能主动投身工作岗位,承担自己的责任,为国防建设奉献力量。国防生要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自觉做到扎根军营,勇于担当,报效祖国,在努力履行当代革命军人历史重任中强化实现强军目标的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何冰,范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弱化原因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

[2]王瑞霞.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提升路径探析[J].才智,2014(3).

[3]林秀青.军校学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J].军事电子教育,2011(9).

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意识的培养 篇4

在环境艺术的教学中, 教师们重视最多的是实体, 对于学生们的空间感就存在着比较多的忽视, 使得学生对于环境的空间艺术意境和空间功能掌握的培养。为了使得学生可以准确的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意识, 首先应当充分的介绍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意识的概念和特征, 使得学生充分的了解到空间意识的重要性, 更加注重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意识的培养。

(一) 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意识的概述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 环境中实体和空间是构成环境两个彼此依赖的最为重要的方面, 环境设计的主体首先是空间, 其次才是创造出适合人类的需求, 因此环境艺术的设计者应当着重的认识环境的空间性, 在环境艺术教学的环节上加强对于空间意识的培养。空间被分为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 甚至还有一种思维空间, 在目前已有的环境艺术的建造实例中, 绘画的应用是二维空间, 雕塑的应用则是三维空间, 建筑物的应用就是思维空间的最佳体现, 这些空间意识已经是构成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元素, 由此可见环境艺术的重要性。在环境艺术设计中, 空间具有多种的表现形式, 构成空间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因此建筑艺术空间成为了环境艺术的主体, 并时刻表现在环境设计的教学之中, 因此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多维空间的意识以及不同的空间属性整合后的空间意识。

(二) 环境艺术空间的特征

1. 环境艺术空间的真实性

在美术艺术手法的多重表现之中, 工艺美术、绘画以及雕塑都是造型艺术中较常见的审美形象, 在表现形式之中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的, 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在创作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体现出作品中的逼真性和感染力, 努力的展现出空间感, 但是在真正的环境艺术设计中, 所具有的空间感是真实的, 而不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展现出真实的空间感, 也只有环境艺术才可以突出表现出空间性审美特征, 倘若仅以平面的照片或者是图画是不可能使得环境艺术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精致以及整体空间气势与空间意境, 这些都不符合三维空间中对于艺术的追求, 所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感的真实性是提升环境空间感重要性的一点。

2. 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

环境艺术的设计创作必需在真实的地质之上, 一旦环境艺术的设计被敲定, 环境艺术的装饰品被制作成功之后, 就是不能随意的在空间范围内移动, 受到空间范围内的因素制约比较多, 因此在进行环境艺术的设计时, 为了保证环境艺术设计在完成之后具有较强的审美性, 就一定要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涉及到的街道、建筑、公园甚至是一座广场, 都受到特定的空间的制约, 因此要与周围的环境保持着各种的联系, 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保持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只有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之间的关系, 才可以成功的创造出环境的艺术设计的意境, 达到预想的效果。

二、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空间意识的锻炼学习方法

(一) 学会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创造出空间的情景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中, 设计者一定要掌握环境的空间意识, 所以空间意识的培养就成为了环境艺术教学中的重点。为了使得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空间意识的重要性, 环境艺术界内的专家认为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空间意境, 使得环境艺术的学习者可以通过闻、摸、尝、听以及看等感官感受中增强对于空间的感知。在现代技术中,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是最常见的, 在环境艺术教学中对于创造空间意境也是相当容易的, 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创设, 设计环境空间情景,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学会通过感官的感受体验环境的空间意识。

(二) 加强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的空间体验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 教师教育学生产生初步的空间感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但是如何使得学生合理的利用空间感进行环境设计, 使得环境展现出更高的艺术性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因此, 为了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空间意识, 更合理的在环境设计内展现出空间感, 所以一定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图片或者是视频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们应当积极地参与到空间环境内的体验中, 这是学生可以加强对各种各样环境空间实体的了解, 对一些空间造型和特征有一个基本的感知和概念, 其次, 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性的教学的时候, 学生应当积极的参与到环境艺术空间观察、体验之中,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著名建筑的设计, 进行参观, 布置一些环境艺术设计类的作业, 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设计, 让教师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内容点评, 在教师的教导之下学生可以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不足, 学生在教师的点评的过程中逐渐的树立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空间意识, 提升学生对于环境空间感的实践教学, 提升学生对于空间的体验,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意识。

(三) 加强学生的眼手心的协调性训练, 提高学生对于空间的把握能力

环境艺术的设计主要是设计者在完美的使用眼手心之间的关系而完成的作品, 在设计的过程中, 眼手心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眼睛对于环境艺术创作具有整体的空间感知, 对于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形式的把握具有初步的认识, 手对于环境艺术的创作在于对于美术技巧的掌握, 也就是接触材料并进行体验的制作技能, 心则是对于环境艺术创作的一个整体的感知, 将艺术创作能录、个体思想以及个体的主观意识用正确的方法展现出来, 对于眼与手的技能进行加工。当眼手心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最佳的协调之后, 环境艺术的空间意识就被学生们以最完美的方式展现出来,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增强了对于空间情感的把握。

三、总结

在环境艺术的设计中, 空间意识是一项重要的设计元素, 使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 因此为了提高环境设计意识的整体艺术感, 就一定要加强设计者的空间意识, 在了解了环境艺术设计空间意识的特征之后, 对学生的空间意识采取正确的培养方法, 在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创设出空间情景, 加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增强学生的空间体验, 协调学生的眼手心能力。

摘要:空间与实体是构成环境的两大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环境艺术在人类生活中也占据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但是在环境艺术的教学中, 一定要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中学生的空间意识的培养, 促进学生正确的学习和掌握艺术设计中的空间特点, 因此, 本文笔者对空间意识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 认为作为学生只有掌握了空间意识的学习方法, 才可以更好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这一门技艺。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空间艺术,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书摄.《环境设计中空间意识的把握》.建筑设计论坛, 2003.

[2]董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空间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间意识 篇5

关键词:女性,情感,回归意识

安宁于奔波, 安宁于慵懒, 安宁于享受。在这个接受过炮礼轰击仍旧虔诚的国度, 人们总是怀揣着安静、优雅的姿态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镜头就是这样的缓慢和含蓄, 将闲适的生活拉的绵长, 娓娓道出这间普通家庭的各自悲喜, 也几欲涵盖了女人面对爱时的全部情感。

故事从母亲祭日那天开始到下一个祭日结束, 席上苏、凯、莲既是在谈着母亲的情感历程, 也是在预说着自己的感情。母亲形象是女儿的综合体, 女儿又是母亲的延续, 轮回传承之间, 这种情感会贯穿人类爱情的始终。但是这样的感情却不那么具有人情味, 最终受制于人情伦理, 没有突破压抑和禁忌, 或许和越南相对保守的思维有关系, 依旧在维护着男性权益。

整部影片在一种家庭氛围里徐徐展开, 女性以家庭为基础, 而男性的工作与文学艺术有关, 自然形成了一种不需要闹钟来提醒时间的生活状态, 为影片定下了悠远浪漫清新的基调。用一些女性的视角去解读这部背女性主义的电影, 充满恋父情结、崇尚男权和内化女性意识。

一、莲, 盛开怒放的青春:对父亲的无限向往

多恩认为, 女性电影的亚类型之一爱情故事是具有颠覆的潜力, 产生的前提是女性有欲望的可能, 但建立的本质是这种欲望的幻觉本质。

翠绿的墙面投射着河内早晨清亮的阳光, 收音机里播放着舒缓的曲子, 哥哥海拉开和妹妹莲床中间的幔帘喊她起床。莲翻转了几下, 起床, 然后在自己涂满黄色颜料的房间对着花色门帘做舒展动作。

尚值女孩子最美好的年龄, 她总是和哥哥海说, 别人一定以为我们是夫妻。侧脸的拍摄, 挽起的长发隐约遮住了羞涩脸颊, 这样尴尬的话语轻而易举地会从她的口里吐出来, 嘴边扬起的微笑是如此自然。在这个只有一个男性的家庭里, 哥哥成了他唯一的慰藉和想象本体。海似乎理解妹妹青春的骚动, 像父亲对女儿说话一样, 疼惜冷静, 时刻理智地保持着距离。导演特意在莲第二次对海表达这种情感时, 在背景上放上了一束有越南本土风情的莲花, 含苞待放, 恰当地隐喻了莲的暧昧情愫表现的是女性成长懵懂期时对男性的好奇和欲望。

莲对海一直沉浸在自我的幻觉当中, 偏离了正轨, 她一直认为他和哥哥过着的是一种夫妻的生活, 影片通过几段换床的戏足以表现。第24分钟, 莲在半夜觉着冷睡到了海的床上, 海因此滚下了床, 但他不怪罪妹妹;第40分钟, 海索性睡在了莲的床上, 他坐在床沿边吸起了烟, 对妹妹的做法, 他不知所措, 而身着粉红嫩绿装的莲依旧在床上伸展着她萌动的身体, 挥洒着她臆想的幻象。摄影机婉转而流动, 镜头像美丽的旁观者, 海和莲终于表现出了明显的内心矛盾, 他们在对方的房间相向抽烟, 只言片语凌乱无序。这段里, 越南从旱季转向了雨季, 为海配戏, 是莲幻觉的重现, 戏中戏的台词是“你是我生命中的一段错误”印证着莲对海的感情。

影片在79到83分钟里, 两人中间的幔帘已经被打开, 景深镜头使画面增强了层次感, 两个人在对方的空间里行动自如, 莲和海也终于打开心结。哥哥劝妹妹该结婚了, 但莲说:她心目中的男人应该像你一样, 因为你和爸爸一样好。我们终于理解了莲对哥哥的好感来源于她本身具有的恋父情结, 而不是异化畸形的爱恋, 因为海是既是父亲的模本又是莲理想男性的化身。令人欣慰的是, 她已经不和海争辩究竟谁到谁床上, 此时的莲似乎已经从自己强烈意念中刻意营造的幻象里渐渐走出来, 释然让她轻松地跳起了舞, 在悠远的外文歌曲里心情和舞步一样充满柔美的漂亮曲线, 暗示着她从内心真正了解到托才是她一直追寻的那个人。

二、凯, 尘土里开出的一朵花:仰望丈夫的高度从来都是种幸福

在母亲的祭日餐上, 有人夸她几乎和母亲差不多好, 画面没有告诉我们这句话是谁说的, 我总是确信这个人是唐叔。不仅是对凯的褒奖, 也是对他们母亲依恋的情感表达, 同时还隐射着凯的完美女性形象是深得男性宠爱的。她是三姐妹中最聪明最有女人味的, 这些性格上的特质全都来源于她被社会化教育的结果, 内化了女性气质的意识形态, 接受了低人一等的社会身份, 最佳的表现就是她对丈夫基的无限崇拜上。男人是极其需要自尊心的动物, 他们急切地想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得到承认, 基就在这个尴尬的门槛徘徊, 妻子凯却时刻关注着丈夫的作品, 不断地给予鼓励与支持, 对一个尚未得到认可的男人是莫大的安慰。她深深眷恋自己的丈夫也懒懒地依偎着他, 如同她华润的秀发妩媚甜蜜, 而丈夫也愿意在思维闭塞时走到她身边听她轻轻吟唱。

镜头流畅曲线温婉地记录着基在遇到写作的瓶颈时的苦闷, 两指间的烟圈在明亮的窗口边缭绕, 内心烦躁和抑郁让基决定在雨季去寻找灵感。他邂逅了一个脱离于三姐妹之外的女人, 主动、放任、欲擒故纵、给足了男人无尽的新鲜感和猎奇感, 好在他足够理智, 面对她的游戏态度, 他止步了。绿荫和遮阳伞, 他还是明智地选择了前者, 但是男人对这样的际遇总是舍不得忘记, 用口红写成的约会牌在翠绿树叶的映衬下深深刺痛凯的心。

和基遇到写作困境时的构图一样, 导演用一组相同的镜头来表现凯在丈夫离开时的无聊, 没有固定的工作, 基是她生活的中心, 自书房到卧室, 她踱步、摇扇、剪指甲、擦桌子, 一切都做得漫不经心, 生活失去了焦点, 将情感捆绑依附在一个男人身上是注定要伴随着失落的, 而这个过程将是永恒的。

一种男权信仰下女性自尊的挫败表现在凯的身上体现。知道事情的真相后, 依然如同普通贤惠妻子一样细心照顾家庭和丈夫, 丈夫的梦想就是自己的梦想, 她好像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对基, 她知道肚中的孩子是对她肉体忠诚的最好证明, 而精神的信赖和背叛让她很犹豫, 没有过激的情绪过度的行为反抗, 她只是告诉丈夫她的生气和不满, 这种反应是男人期望看到的, 在乎但又不吵不闹, 才是温婉大气。我想主创人员想鼓励女性的传统意识, 给予了基回归的设定, 怀揣着小女人的矫情和骄傲, 凯原谅了基, 为了她仰望的高度和镜子前她孕味十足的曼妙身材, 尤其后者, 导演多次运用这样的手法来表现凯即将做母亲的欣喜和期待。

三、苏, 男人的诗歌, 篇章代替零落的文字:女性情感的抒发

波伏瓦曾经写道:女性是一个谜, 不是说她是沉默的, 而是她的语言不被理解。大姐苏就是扮演了这样的一个角色。和摄影师丈夫库的关系并不融洽, 苏向凯坦诚有欺骗过库的想法, 只因为她流产时库对她表现出的冷漠, 机缘凑巧, 唐的出现给苏带来慰藉, 对爱情和婚姻苏有自己的认识和期望, 并且逐渐大胆地实现着自己的幸福。在与唐开始交往时, 有三种意像伴随始终, 唇语、面纱和红色。她总是用口型表达她所要表达的内容, 唐无法接受这样“沉默的誓言”, 要她开口说话, 事实唐的强迫令她不满意, 行动是虚拟的话语, 是她对和库婚姻的控诉呐喊, 也是和唐之间感情的挣扎。面纱可以理解为遮羞布, 盖住她和唐的感情也掩住自己的背叛, 这是她胆怯心理的表现, 喜欢唐, 尽管知道

隐逸文化中“自由”要素的消极性

武根柱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自由”隐逸追求倾向来源于弱势士人的自我保全思想。儒家“隐”是追求“待时而出”, 道家自由逍遥是追求个体的独立精神, 是一种审美生存方式。自由隐逸是以“道”为依托的学说体系, 然而“道”本身却是神秘莫测的, 这就使自由隐逸的原因成为现实缺失或显示空无。士人隐逸是先秦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 是社会结构转型期士人生存左右为难情况下的一种消极的必然选择。儒家认为隐逸是“待时入仕”的被动选择, 道家隐逸却追求人格的独立自由的主动出世。但隐逸自由并不具有普遍社会意义, 这种自由是暂时的幻想, 对士人来说只是对封建义理的牺牲。这种自由只适于相对特殊时期的特殊个体, 如果没有生命之虞, 士人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知识才华在人间自由生存, 而不是只存在于冥想世界的审美的文化式生存。隐逸文化中的“自由”追求形成了对士人知识阶层本质概念的取缔, 而无限泛化的“自由”概念又使“隐”的意义消褪, “自由”使隐逸的现实意义引入两难之境, 隐逸所要达到了“自由”目标是对士人自由生存的一种悖反, 是消极意义的, 而且对社会文明的发展也起着消极的作用。对“自由”要素消极性的全面理解对真正认识隐逸文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隐逸文化;自由;消极性

目前对隐逸文化的研究性文献内容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对隐逸文化本体的论述, 二是隐逸文化的历史个案研究。这两个层面中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都对“自由”要素有侧重不同的部分论述。

在隐逸文化本体的论述文献中, 一方面集中在它的定义、成因、类型、要素、流变等意义论证范畴, 另一方面是细分的概念论证如时代特征、区域特征、历史研究考证、中西比较、要素特征、道德融合等。其中对“自由”要素都只是概念提及和精神世界的积极意义表达, 对这一要素对现实生存的消极性探究专论尚属空白。

在对隐逸文化的个案研究中, 主要研究其在社会领域的文化显像, 主要范围有文艺作品, 如诗、词曲、电影、电视、还有历史人物、社会经济等古今文化中隐逸文化特征的体现。

在对各类著作及论文中, 由于没有对“自由”要素专题论两个人没有未来, 年轻的她还是尽量地争取着爱情自主权, 享受爱情的滋润, 却又难以见光。红色是比对绿色的, 苏和库的房间是大块的墨绿, 而和唐的约会之地则是大片的红色, 清冷和温暖是她在两个家生活的最好写照。

库艺术家的浪漫情怀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摄影师捕捉的瞬间美得让人窒息, 他的照片里, 看不到人物, 有的只是植物的静谧。在这个生涩的家庭里, 苏没有给予他的作品任何夸赞, 像是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而唯一拥有艺术细胞的基则被他轻蔑成“作家的幻想”。灵感对于他同样重要, 而西贡, 这个洋溢着典型的越南微笑, 含蓄而神秘的城市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 更带给了他另一个女子温柔的怀抱。山朗天明, 时光停滞, 湖水安静娴雅地参透着他们的前世今生, 库和老人在一条船上聊起人生, 起伏的湖水更像是库内心的波澜, 他是如此渴望宁静渴望过清逸的生活渴望灵魂和谐的环境, 而隐匿在这里的西贡女子正合了他的心愿, 两者是真正的心灵相惜。这个西贡女子是如此让人怜惜, 赋予在她身上的仙女一般的角色, 是艺术男性中心主义的表达, 表现在男性可以按自己的生理、审美和伦理道德的需要去描绘塑造女人, 她身上的东方圣女形象符合着他们体验、理解女人的需要, 但却是对女性权力的僭越。

当库向苏坦诚自己的另外一个家庭时, 她忍不住掩面痛哭。自己可以因丈夫的冷漠红杏出墙却不许另一个女人给予丈夫安慰证, 依据片段提及, 综合相关信息, 已有文论中对“自由”的阐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自由”特征的阐释, 即心灵自由、行为自由、人格自由, 把个体从各种世俗束缚中解脱出来;二是求“自由”的原因“道所赋予”“困境解脱之路”“问道”;三是对“自由”途径引导即“自我实现”。四是对“自由”结果描述即“表面贫困或死亡, 但本质是归道”。

在对“自由”阐述的方式上有本体解释、文本阐释、个案注解, 即就“自由”的理论解释自由、用片段解释全面、用只有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才能产生或适用的理论来解释广义的不分条件的自由。在对隐逸文化中“自由”要素的引述中, 没有在客观的、辩证的、全面的、科学的立场中分析论证, 缺少历史观和实事求是态度, 没能揭示隐逸文化“自由”要素的现实本性。

第一部分:“自由”隐逸追求倾向源于弱势士人的自我保全思想。

一、用“道所赋予”解释隐逸自由是一种拜神教式的学说, 是精英士人向大众“神道设教”的途径

隐逸之士是先秦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知识群体, 主要集中在儒道两家。隐逸思想是先秦社会思想的一种取向, 历经西汉酝酿期、魏晋南北朝逐渐成熟期、中唐以后的衰变三大发展阶段。士人之隐是相对于入仕为官的一种社会行为, 儒家的“隐”是追求“待时而出”, 是追求入仕过程中的挫折历程, 而道家老庄树立的“自由逍遥”则是学派确立的一种核心学说。

集中了隐逸自由思想精粹的儒道两家撷取了先秦时期人类智慧之果, 由于先秦时期的社会思想可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神道设教的大纛下发展变化[1], “道”的传播, 正是依靠“神道设教”的方式进行。孔子、老子、庄子等圣人, 把“道”推到了“微妙无方, 理不可知, 目不可见, 不知所以然而然”[2]的“神道”境界, 使“道”为天下民众慑服。《庄子》把逍遥的人生态度推到了极致, 王凯在《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中论述:从哲学和美学上讲, 庄子的逍遥之游排除了目的性和功利性追求, 是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自由精神状态。尤其是“游”与“逍遥”相联结, 使“逍遥游”更加突出了作为自由的主题, 也更带有“游戏”的意味。[3]而且“逍遥游”的过程就是“体是女人的自私, 她没有坦白她的出轨而是迅速放弃了唐, 回归家庭, 她拿着“我是你妻子”这样道德的武器扔向了库, “重新来过”这句话对库说也对自己说, 可显然库更倾向于西贡的家庭, 他需要精神自由苏给不了, 对苏, 他只是愧疚, 试想如果库知道她的叛离, 还会不会安慰地拥她入眠, 而此种愧疚之情尚可持续多少时日是如此不确定。导演给出的最后结局也是开放性的, 面对两个女人同样的诉求, 他没有告诉我们库究竟做了何种抉择。

影片在莲关门去准备祭祀餐的瞬间戛然止住, 袅袅的香火还在指间缠绕, 一代越南女人的故事就此听完。莲是怀春少女的初恋, 凯是温馨妻子的写照, 苏是清醒回归的代表, 孕育话题始终伴随着影片。陈英雄书写着女人的情感, 又禁锢着她们欲望的释放使之成为一种岌岌可危的宿命, 按着男人的思维看待女子的命运, 我似乎被他明亮的画面和靡靡的余弦之声所蒙蔽, 跳出牢笼, 我们才发现, 关于爱情和婚姻, 每个女子都需要在盛夏找到那个成熟的果实, 在它蒂落时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英]休索海姆 (2006) 第070153号.《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广西.2007年1月第1版.

间意识 篇6

“大课间活动”具有丰富内涵 , 它以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器材和设施, 寓健体于快乐之中, 促使学校体育由课堂教学向课间、课余延伸, 变单调枯燥的纯技术传授为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因此, 选择以“大课间活动”为突破口,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它不仅能促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 还能推动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沿着素质教育的轨道健康发展。大课间活动作为我校的一项探索性研究, 取得的效果如何, 对学生自主意识影响程度怎样都是研究需判断与确认的。对我校部分师生的现状调查, 可以了解大课间活动对学生个性 (兴趣、爱好、信念、动机等) 发展方面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调查研究对象为我校部分年级的男女学生。以随机抽样方式, 抽查200人。其中三年级50人, 四年级50人, 五年级50人, 六年级50人, 各年级被调查学生男女各占50%。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问卷回收率为100%, 有效回收率为100%, 调查程度规范、正确。

2.调查访问。 采用访问方式了解情况, 收集资料。

3.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问卷进行相应数据统计处理, 以数 字形式反映情况。

三、研究目的

旨在探索大课间活动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 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 掀起一股对大课间活动的热潮, 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培养一项或几项技能。

四、研究原则

1.坚持让学生主动发展原则。“大课间活动”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着眼点, 旨在促进学生主动锻炼, 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和兴趣, 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的锻炼“活”起来, 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2.坚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原则。“阳光体育运动”能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 适应性强。活动的开展既要有共性, 又要有个性, 任凭学生根据爱好选择, 以使学生个体的优势特点得以发展。

五、调查内容

1.学生投入程度。调查显示:选择不喜欢的学生为0, 选择一般的学生为8%, 选择喜欢的学生为65.9%, 选择热爱的学生为26.1%, 表明学生对大课间活动是有浓厚兴趣的。

2.学生日参与活动量。调查显示选择基本活动的学生为9人, 占总人数的4.5%;选择半小时左右的学生为97人, 占总人数的48.5%;选择1小时左右的学生为82人, 占总人数的41%; 选择1小时以上的学生为12人, 占到总人数的6%。可见95.5% 的学生每天都能坚持活动, 其中47%的学生能花1小时或更多的时间用于活动, 表明学生对此活动是十分欢迎、喜欢的。

3.学生学习目的。调查显示:学生学习目的主要是“兴趣” (58.4%) 、“锻炼” (51.6%) 和“学习技能” (45.2%) , 而选择“老师要求”的学生只占0.8%。表明学生是主动、积极、自觉地参与, 而不是被动地参与, 总体对大课间活动是非常喜欢的。同时, 92.8%的学生希望任课教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 , 适当增加活动时间, 以便能更多更好地参与活动, 以满足自己的锻炼需求。

4.学生对活动能力的认识。调查显示:大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运动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自己的胆子大了, 活动水平也比以前高了, 说明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 磨炼了意志, 还学到了运动知识, 提高了运动技能, 为形成综合能力奠定了基础。

5.学生学习、锻炼习惯的培养。调查显示:87.5%的学生能正确处理活动与作业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学生将来养成较好的锻炼习惯有帮助。另有2%的小部分中段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差, 不能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影响学业, 也引起个别任课老师对特色体育教学的错误认识, 这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善。

教师对于自己的学生的言行表现是最有发言权的, 所对照我校任教三至六年级的20名教师作了反馈调查, 其中班主任15名, 20人分别任教语文、数学、美术、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等课。虽然, 有85%的教师认为大课间活动对正常教学没有影响甚至能带动部分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产生良好影响, 但是有15% 的教师认为大课间活动对正常教学带来冲击, 这冲击主要来自中年级 (即三、四年级) 。当问及原因时, 这些老师表示:大课间活动对大部分学生而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是无可非议的, 但同时促进了小部分学生由于过于投入此活动, 或作业不及时完成, 或无心学业, 造成学生成绩下滑, 产生负面影响。

六、结语

在“大课间活动”中, 学生不受诸多因素的限制, 自由度较大, 既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 又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定程度地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调节情绪的目的, 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上一篇:氯化钾体系下一篇:《时代》眼中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