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责任意识养成

2024-10-23

青少年责任意识养成(精选8篇)

青少年责任意识养成 篇1

养成个人责任意识,从我做起

“提高个人责任意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核心”。这是《问题背后的问题》的重要思想。缺乏个人责任感,相互推诿、抱怨、拖延,这是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力、目标不能实现等许多表面问题背后的核心问题。

我们的单位是由每个个体组成的,我们每个人的分工不同,每笔业务中所处的工作环节不同,就象一个流水线,从客户走进我们的大门开始,我们就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配合着,任合一个环节的差失,都有可能会造成客户的不满意,销售的失败。

我做为网点的客户经理,营销客户办理各项代理业务、销售我行的理财产品是我的工作,每次营销客户来办理各项业务时,总是希望过程都很顺利,遇到波折时,有时会有些急燥情绪,会埋怨柜面的同事,实际上我在其中也有责任,比如事先没和同事做好沟通,造成客户业务无法办理,没有对柜面的同事做好产品培训,造成同事对业务的了解不透,造成产品销售的不成功。正视自已的责任,充分了解自已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在工作中,与同事们做好沟通与交流,把工作做到前面,与同事做好交接,避免由于内部的环节未能衔接上,造成问题的出现。在新产品推出后,做好内部培训工作,避免柜面的同事对产品一知半解,甚至不了解。同时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学习最新的业务知识,把自已打造成业务产品方面的能手。所有的问题只要用对了方法,都可以解决,可怕的是问题一再重复发生,问题的出现并非不可避免,问题出现时,我们不应该相互推诿、相互指责,应该勇于承担责任,调整自已的心态,尽快找出补救措施,提供帮助,解决问题,把问题产生的不良后果降到最小。事后应该冷静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问题,怎样才能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过程中,我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我能提供什么帮助,怎样才能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的人会努力找出自身的缺点,发现团队中每个成员的优点,乐于与他人的合作,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的人往往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我该如何解决问题”、“我能做什么” “我怎样做才能有利于集体的利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益”,而不是抱着“小媳妇”的心态,埋怨指责他人,为自己的出现的问题找借口。以有利于集体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抱怨、不责怪他人,从自我做起,提高个的人责任意识。

青少年责任意识养成 篇2

一、把握育人根本

从目前社会的现状看, 人们因不负责任给国家利益带来的损失及人身安全的伤害, 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究其主要原因, 所有问题的出现, 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人的责任意识淡薄, 缺乏道德责任感。特别是反应在现代独生子女身上的问题更加突出, 具体表现在独生子女学习不能自主, 做事不负责任, 劳动拈轻怕重, 生活养尊处优, 不懂得尊老爱幼, 不知道关心他人, 与父母顶撞, 与同学争吵, 不爱护公物, 没有时间观念等等。难以想象, 这些缺乏责任意识的孩子将来如何能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又如何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当起国家的使命和希望?

虽说这些问题是出现在学生身上, 但反映的却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及失控——没有抓住育人的根本。这根本应放在培养人的责任意识上, 而现实的学校教育往往是调子唱得很高, 却找不到踏踏实实的落脚;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却很少关注教育的过程和细节;一味追求形式的华丽, 却忽视了学生成长是否需要;舍得集中全力去打造一次活动, 却不懂得习惯养成重在日积月累。这样的观念需要转变, 我们应把培养人的责任感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打破传统的德育评价模式, 创新有效地育人途径和方法。

二、明确教育内容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让学生能在和谐校园的氛围和健全人格的引导下健康成长,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我校从2003年起, 将“责任意识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从“培养自我责任意识, 建立家庭责任意识, 具有集体责任意识, 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四个方面, 对学生实施教育。其内容如下:

一是培养“自我责任意识”。主动学习, 自觉完成作业, 不用老师和家长督促, 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打架、不骂人, 无意犯了错误能主动认错, 并知错就改;有时间观念, 生活有规律, 自觉远离“三厅一社”, 不到不该去的场所;不穿奇装异服, 不留怪发, 不染发, 不拿他人东西, 不侵害他人利益。

二是建立“家庭责任意识”。能听进父母的教导, 与亲人和睦相处, 出入家门主动打招呼, 并说明去向和时间;家长难过时能去安慰, 有时间能为家长捶捶背和腿, 父母生病能主动照顾, 对健康表示关心;保持家庭环境整洁, 不乱动收拾好的东西, 自己用完的东西能放回原处;能洗简单的衣物, 会做简单的饭菜, 帮父母端饭、收拾桌子、扫地洗碗。

三是具有“集体责任意识”。能以自己的行为表现为班级争得荣誉, 能以自己的荣誉为学校争光;能以班级为家, 当好值日生, 爱护校内一切物品, 意外损坏公务能主动赔偿;对同学的批评虚心接受, 与同学发生矛盾能换位思考, 能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和同学搞好团结, 能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四是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在社会活动中讲文明, 懂礼貌, 尊老爱幼, 遵章守法;不踏草坪, 不折花木, 不破坏任何公共设施;养成良好习惯, 能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方, 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主动保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为社区居民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清晰的教育思路, 明确的教育内容, 已经形成了民主独特的教育立意, 它不仅有益于学生责任意识的思想建构, 更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确定活动载体

如果说形成一种有价值的理念不易, 那么将这种理念转化为人的意识, 再把它变成人的行为习惯, 这个过程就更难。

为此, 我们曾把德育工作列入科研、纳入校本去研究, 融入社区、家庭教育基地去探索, 结合校内、校外行动体验活动去开展, 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网络家庭、校园期刊去推广。虽说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成果, 但仍感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自主管理的实际问题。因为,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 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 对自主意识的形成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那么, 如何改变这种教育局面呢?为了寻求一种学生喜闻乐见行之有效教育载体, 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以及精神需要, 立足于引导学生自主教育, 主动发展。开始探索将游戏与德育融为一体, 开发有效的育人活动。将责任意识教育寓于“道德储蓄”游戏之中, 这让我们有了新的发现, 收获了意外的惊喜, 得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我们从学生猎奇好胜的天性出发, 把教育引导寓于在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中, 把学校的要求变成学生愿意接受的事情。为此, 我们仿照银行的管理模式, 将学校德育处设为总行, 德育主任即为总行的行长;每个班级为一个分行, 班主任即为分行的行长;班级中又分为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为一个储蓄所, 小组长即为所长, 组内成员均为储蓄监管员。同时, 把责任意识教育四方面16条要求, 揉进了道德储蓄的基本内容之中, 每条内容每天可积2分, 一周单项可得10分, 16个单项, 满分为160分。学校将其统一制作成精美的“责任意识道德储蓄卡”, 下发给每个学生。活动一经推出, 立刻得到了全体同学的积极响应, 每周在以班级为单位的储蓄所中, 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认定签章等程序, 将一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进步转化成积分, 储存在自己的“责任意识道德储蓄卡”上。让每个学生在怀着对“道德高薪区”和“道德小富翁”的追求里, 去努力实现自己积极向上的愿望。

四、创新“双四一”模式

把握了育人的根本, 明确了教育内容, 确定了活动载体, 可以说整体设计已经完备, 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 就成了整体教育活动的攻坚。我们深知, 人的意识形成, 在于日常所受的思想影响;人的习惯养成, 离不开日积月累的行为积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必须着眼于教育设计的整体性、活动过程的连贯性、适合学生的可行性、有效实施的持久性。笃定的全新理念和施教构想, 让我们把自己推到了德育改革前沿, 前方没有现成的路可走, 我们只能是带着自己的梦想启程, 一路披荆斩棘, 坚持做了十年, 从没有动摇, 更不曾放弃, 因为那是我们自己认准的事。认准的事就要一做到底, 我们拿出了遇山开山, 遇海填海的精神去面对所有的困难。在一路探索、行进、修改、完善的基础上, 我们终于创出了民主小学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双四一”活动。

“双四一”活动, 指营造学校责任意识环境氛围的四个一活动和促进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四个一自我教育活动。和谐统一的氛围, 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学生的责任意识, 重在日积月累的养成。为此, 我们创新了“四个一”德育活动模式, 已构成对学生人生成长的影响。

每日一个主题——点燃激情十分钟活动, 让学生想好, 做得到。利用每周二至周五放学前10分钟, 作为学生“点燃激情”时间, 内容分别为:周二“夸夸我自己”, 利用这种教育的暗示, 去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再通过自我讲述, 将积极的信息留在美好的记忆。既有助于改变自己形象, 又便于培养人的自信。周三“我为你骄傲”, 意在引导学生跳出以我为中心的怪圈, 学会关心师长和同学, 善待身边的人和事, 能够关注和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 并做到公正评价, 取长补短。周四“为他鼓励加油”,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懂得宽容和理解, 学会善待和激励, 知道帮助和关心, 能给人力量和勇气。周五“共同反思, 升华人格”, 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会反思, 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在生活历练中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 对待他人, 在成长中学会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每周一次评价——责任意识道德储蓄活动, 让学生有兴趣, 去收获。利用每周一下午放学前15分钟, 各班组织学生进行道德储蓄评价活动。首先是学生个人对照“储蓄卡”上四方面16条规定进行自评;然后再由小组成员互评, 结合每个人一周的表现、家庭反馈意见, 进行综合打分;并在全班报告每个人的积分结果, 以接受大家的审查, 在没有疑议的情况下确定最终得分, 记录在个人的“责任意识道德储蓄卡”上, 由小组长盖章生效, 并把个人积分存入小组的“责任意识道德储蓄所”进行累计, 得分高的小组将被班级命名为的“道德高薪区”。最后各组再将积分汇总到班级, 参与学校对高薪区的认定。为了使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有效和规范, 学校还统一培训了各班的小助理, 同时建立了定期工作汇报制。

每月一次统计——用积分兑换校园币活动, 让学生有愿望, 享“特权”。随着道德储蓄活动的发展, 同学们“储蓄”的积分也越积越多。利用延迟满足心理, 我们又将积分兑换成校园币。连续四周获得满分的同学, 便可以获得一枚铜币, 2铜币=1银币, 2银币=1金币, 2金币可以兑换一枚钻石章。每个月举行一次兑换“授币仪式”, 不仅让学生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更激发出大家的上进热情, 当他们的名字或照片出现在道德储蓄“小富翁”榜和学校的网站上的时候, 当学生的身影出现在微机房、图书馆等不同特区的时候, 当评三好、推优秀等各项活动优先的时候, 无论是享受者还是向往者, 无不对学生构成一种鼓舞。

每学期一认定——客观评价“小富翁”、“高薪区”活动, 让学生有希望, 收获成功。每学期学校都会根据学生的道德储蓄所得积分, 结合“社区的星级评价”综合结果, 命名表彰一批“道德小富翁”和班级“道德高薪区。这种认定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 是对他们把追求付诸于行动的鼓舞, 不要小瞧这一命名, 它会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 也会对更多的人构成一种鞭策, 更会让全体同学在向往追求中形成一种意识, 在长期为之坚持努力中, 自然会变成一种行为习惯——做事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如果说教育的功能在于唤醒, 那么教育的成功就在于给人带来希望。每个人都生活在希望里, 同时又追求在希望中。而人的每一次希望的萌发, 都离不开每一次行动的相对成功, 因此, 希望——追求——成功——再希望——再追求——再成功, 依然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

五、实现自我超越

我们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理念, 将“道德储蓄”活动坚持做了10年, 成就了一篇大文章, 使学校真正形成了“无为而治”的良好校风。具有责任意识的孩子们, 懂得了自尊、自爱、自律、自强, 拥有了自信、自控、自主、自省。他们不再是家庭的矛盾焦点, 也不再是那个影响集体的捣蛋鬼, 更不是让人们讨厌的坏孩子, 而是知道心疼校长, 关心老师, 体贴家长, 热爱同学的文明人。学校从2003年开始取消值周生, 学生们却用感恩的方式向学校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满意的行动答卷。课外作业不用家长提醒学习自主了;课下楼内井然有序规范了;满足“两困”同学的一个愿望, 伸出援助的小手增多了;为低年级服务的自愿者队伍悄然形成;借物处、失物招领处登记清晰可辨;诚实守信, 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让民主校园平添了一份和谐;学生的表扬信接踵而至;赞扬学校的溢美之词到处频传, 这对民主师生又构成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因为, 信任让师生懂得了自尊和尊重, 自爱和自强。同时强烈的责任感让他们领悟到诚信做人的那份光荣。

青少年责任意识养成 篇3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道德情感伦理责任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07)01-0185-04

一、义务心是家庭伦理责任的客观基础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载着社会赋予的道德教育责任,家庭道德教育是个体道德化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合格道德活动主体的最关键环节。而良好道德情感的培育是青少年道德素质养成的基本前提。道德情感的产生可使个体的道德心理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反过来影响个体对道德规范的认知、接受和理解,并作为动机左右着个体道德行为的决策和发动,推动道德人格的形成。因此,在个体道德认知向导的行为发展过程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如果只有道德认知,而不注重唤醒青少年的内在动机和道德情感,其所形成的道德认知便会缺乏动力驱动,这样,在遵循道德规范时有可能因缺乏道德情感的支持而“故意失德”,即虽然在道德认知上认识并理解某一道德规范,却在行动中不遵循这些道德规范甚至故意违背这些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在道德教育中,如何注重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当今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曾有一小学班内学生在得知其班上一名数学成绩最棒的同学的爷爷去世时发出了一片欢呼声,说她数学之所以考第一,是因为他爷爷是个数学教授,他们没办法超过她。这里,对分数的追求超过了对生命的敬畏,表现出孩子对生命的极端冷漠,在这种冷漠的道德情感的支配下,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干不出来呢?因此,父母对孩子和社会而言应有培养孩子道德情感的义务心、责任心,这种道德义务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自觉地履行的社会责任,父母对孩子和社会所理应承担的义务,构成了家庭伦理责任的客观基础。

首先,父母对孩子、对社会应具备应有的义务心和责任意识。义务是家长对自身道德责任的一种内心自觉意识和体验,是自觉意识到的一种伦理责任。父母具有理性认识能力,应有意识地去认识自己的伦理责任并自觉地履行责任,拥有最基本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父母对子女应尽的责任心是其基本的伦理义务,父母应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或自我承担的义务,对自己所选择的每一种道德行为负责,并使这种责任心转化为对子女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的追求。

“责任”作为一个古老的道德范畴,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应尽的责任,一是应负的责任,两者是统一的。这一伦理责任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为父母应承担伦理责任的两方面内容:一是指处于家庭关系中核心地位的父母应该履行的伦理义务,父母有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责任与义务基本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义务偏重于强调外在的客观要求,责任偏重于强调把这种外在的客观要求内化为主体的主观自觉意识。义务是责任的外在形式,责任是自觉意识到的义务。具有责任感的父母,时刻认识到自己是对子女应负责任的父母,都不能也不应该回避自己对子女应尽的义务。一旦把这种义务心变为一个人内心的自觉信念,其伦理责任行为也就获得了自由。二是指父母对自身行为的实施承担后果,父母有责任对自己没有做好分内应做之事而承担过失。“道德情感是一种产生于有道德的行动的美好情感,而违反道德标准则经历着内疚或不良情感。”②〔美〕约翰·马丁·里奇:《道德发展的理论》,《道德心理学译丛》,第73、47页。从内心上讲,父母对自己的过错应有内疚感,内疚感的出现是由于个体在道德活动中发现自己的行为破坏了道德准则,虽然外人没有觉察,但自身内心产生的深深自责感。作为一种动力,它可以激活主体潜在的道德信念,强化主体内在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义不容辞地遵循社会道德规范,肩负起对孩子的道德责任;而“责任的转移不仅削弱了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而且降低了社会对这些被错误对待的行为的关注。”②因此,父母应在内心认知的同时,还应通过外在的表现,以身作则承担自己的过失责任。

其次,父母所承担的角色责任决定了其基本的伦理义务。表现在,一方面,父母在家庭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是一家之长,能够自由地选择、支配、决定自己的行为,既然父母选择了为人父、为人母这一角色,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具有责任感,才能对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正如萨特认为:“这种绝对的责任不是从别处接受的:只仅仅是我们的自由结果的逻辑要求。”即我们所承担的责任来源于我们的“自由选择”。父母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为负责,勇敢地承担起自己作为父母的角色责任,去担负作为父母这一角色而必须做的事。人的道德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人的基本情感、人的一些基本信念,往往都是少年时期形成的。特别是在道德情感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伦理责任是任何其他角色所无法代替的,这一角色责任也决定了父母在子女道德情感培育过程中的伦理义务。因此父母应首先明确自己的责任,明确自身在子女道德情感的培育中区别于他人、社会、集体的责无旁贷的责任。父母出于道德责任而履行义务,是基本的道德要求,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肯定。

另一方面,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其必须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有着自然的血缘关系,并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相当紧密的情感关系,父母作为家庭生活的核心,其道德情感高低、道德认知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这一家庭地位决定了父母有树立良好道德形象的责任,以完善的道德情感体系从小培养孩子的羞耻感、荣誉感、义务感、责任感等道德情感。父母应培养和强化自身的道德责任,提高自身对责任的理性自觉,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在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的同时,激发起孩子的道德情感,使孩子在领会道德要求、践履道德责任时,伴随有相应的道德体验。作为家庭生活的主体,父母应自觉认识自身对子女道德情感教育的责任,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种道德责任,就不会和履行责任的行为发生联系,就不会自觉地承担道德责任。

康德认为,从积极方面看,道德情感使人对道德律令产生一种敬重心,自觉地去遵守律令。因此,父母应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对道德行为的调适功效,担当起基本的伦理责任对孩子从小进行道德情感的熏陶。其中,在道德情感系统中,羞耻感作为主体内在的一种主观情感,是个人道德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进行自我谴责的一种道德态度。有了羞耻感,主体能自觉意识到不道德的行为,从而促使自己自觉地进行道德反省,因而成为人们行善改过的情感动力。沙甫慈伯利认为,道德上的善恶主要取决于情感系统中的羞耻感。他说:“凡出自不公正的情感所作的,就是不义、恶行和过失;如果情感公正、健全、良好,并且情感的内容有益于社会,而且还是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施行,或有所感动,这就必定在任何行动中构成我们所说的公平与正直。”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76页。因而,父母有责任引导孩子对不义、恶行和过失等引起羞耻感,产生对自己不良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进行谴责的内心体验:一方面对他人不道德行为进行谴责、愤慨和厌恶;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不道德行为知耻、惭愧和悔恨。有了羞耻感,才能把行为控制在常规的合理规范之中,使人在有了羞耻感之后,感到内疚,从而进行道德反思。

荣誉感是孩子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肯定,是在孩子履行基本的义务或作出一定的贡献后得到道德上的褒奖和肯定而产生的自我体验的道德情感。一方面,荣誉感在道德生活中可以激化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多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孩子作为未成年人,非常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家长的肯定,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争取应有的荣誉,因此,作为家长有责任在孩子作出了对他人有益的行为时作出适时地褒奖,以激发他的荣誉感。当然,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虚荣心。如斯宾诺莎认为,各人的善恶观念,是依各人不同的情感而定,他说:“那虚荣心重的人,所欲求得东西,无过于荣誉……”斯宾诺莎:《伦理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1页。因此父母有责任正确引导孩子的荣誉感,对孩子进行正面的道德价值诱导,如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荣誉,不要把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等。

义务感是个人对所负社会责任的认识和体验,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道德情感。在道德情感中,包括各项应尽的义务,如义务论直觉主义者罗斯在他提到的七项“自明的”义务中提到几种有关道德情感的。如知恩的义务,是要求不使他人遭到不幸和灾祸;自我完善的义务,是要求人提高自己的美德、发展自己的智力;行善的义务是要求改善其他一切人的状况。只要培养孩子从小对自己所负责任的认识和体验,促使孩子在活动中积极承担道德责任,就能在道德行为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表现出内心的愉悦,而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强制的约束和体验,一旦这种义务感在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保持一种自我感受,就能成为“发自内心的命令”,从而使义务感同人的良心、同个人的内心需要结合起来,使孩子从内心积极地承担道德责任。

责任感是一个人道德情感水平和能力的试金石,“一个具有道德情感的人,会把社会对它提出的道德义务当作是自己的责任,把履行义务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在履行义务时使自己的道德需要获得满足,从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曾钊新、李建华著:《道德心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42页。责任感作为道德情感中道德意识的思维情绪形式,是个体对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和体验,是责任主体对责任对象的自觉需要。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感,有利于养成青少年真诚合作、做事锲而不舍的优秀品质,父母应增强对子女的责任教育,在孩子的道德活动中有意识地融进责任教育内容,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培养自理、自力的积极道德情感,以使孩子成长以后成为既有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能力,又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康德说:“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如果父母在家庭责任教育中一味地越俎代庖,行使本该由孩子承担的道德责任,就会泯灭孩子的责任意识,从最初对自身的责任意识的淡薄,转化为一个对他人、社会缺乏责任心的道德主体。因此,培养合格的“责任公民”应首先从家庭道德教育开始。

二、创设培育青少年道德情感的情境是父母应然的伦理责任

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特殊的血缘关系,使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成为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子女既得到父母经济上、生活上的保证,又受到家庭伦理道德观念的灌输。但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父母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道德情感的投入发生偏差,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远胜于关心他们的道德成长,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一味地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而完全忽视了孩子道德情感、理想人格等方面的教育培养,缺乏与子女在道德上的情感沟通和具体指导,使孩子患上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感恩、不知羞耻、不负责任的道德情感冷漠症,这种现状直接冲击着家庭道德教育。由于家庭生活在孩子道德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这就要求为人父母者应把如何创设培育良好道德情感的情境作为自己应然的伦理责任。

首先,父母要有培养孩子道德意识的责任感以促进孩子道德情感的养成。道德意识先于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活动赖以进行的前提,道德认识开始之时或之后,可以积累对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等态度的体验,从而形成人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情感活动。良好的道德意识可以调控人的道德行为,引导孩子自觉遵守社会的道德规范,正确认识到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良好道德行为的发生,最终通过良好的道德行为获得愉悦感、价值感和尊严感等道德情感。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有责任和义务对孩子进行道德意识的培养和灌输,使其产生正确的道德认识,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道德认识越深刻,道德情感也越丰富。因此,家长应培养孩子对道德的需要感及对道德原则规范认同的情感,从而直接提升孩子的道德情感。家长只有在培养孩子的道德责任意识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才能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也才能得到子女的尊重。

其次,父母要有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的责任以创设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感的氛围。家庭道德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最初场所。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在家庭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可以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接受道德熏陶,以调解他们的道德行为,使之与社会要求保持和谐一致,促进良好道德情感的发展,否则有可能做出一些与社会要求格格不入的事情。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代替家庭道德环境对孩子道德情感培育的功能。一个人成长在不同的家庭道德环境中,其感受的道德情感的状态不同,对其道德素质的养成及道德行为的结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说道德是人格的灵魂,那么环境则是灵魂的支柱,要培育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感,必须要有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让子女在具有浓厚亲和力、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自亲自爱、关心他人、关爱家庭和关注社会的道德情感。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温馨的和谐的家庭道德环境是为人父、为人母所应然的伦理责任。由于父母是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的主体, 父母自身的道德情感与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青少年的道德情感,这就要求父母在家庭生活中自身应彼此互尊互爱,在工作中能分清是非,有正确的荣辱观念、能自立自强起表率作用,要时时注意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如富有同情心、爱心、正义感等,让子女能时时认识并感受你的所作所为,以父母的人格形象来塑造孩子美好的道德情感,以期对子女的道德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对孩子提出较为具体的道德情感方面的要求,比如同情同伴、爱父母、爱老师、做事有责任心等,以培养起孩子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此外,如父母在特定的时空中,对某一道德行为或事件所持的赞叹或厌恶、鄙视等道德好恶体验和反应时所表现出的道德情绪,由于其不稳定性及其多变性,所以它的感染力大。因此,父母应尽量保持稳定的道德情绪,避免出现极度状态,如狂喜、盛怒等,以此来培养孩子稳定的道德情感。

再次,父母应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美育的陶冶以激发道德情感。要调动、激发孩子的道德情感,父母必须注意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较之于其他的德育形式,美育可以对人的道德情感产生直接、具体、形象的感染,美育可使孩子“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因此,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情感的培育不能流于空洞、苍白的说教,而是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以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通过文学或艺术等美育活动得到深刻而持久的道德感染。如注意充分地利用好的艺术作品与生动典型的道德范例,引起主体道德上的共鸣,增强道德教育的情感内容。不但以理服人,提高主体的道德理性能力,而且要以情动人,增强主体的道德情感动力。使孩子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并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这对一个人道德情感的健全和道德人格的成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养成 篇4

声乐教学宗旨是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在浩如繁星的音乐表现形式中,培养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的能力,在演唱者精神与意识的主观引导下,准确表现歌曲作者及自身情感的能力。

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养成

第一篇:声乐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研究

摘要: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课程,虽然抽象细腻、联合了各个学科,但其目的是在于追求美和实现美,所以,在声乐教学中,需要培养对声乐的审美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文根据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的意义,对培养正确的声乐审美意识提出了一些声乐教学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声乐教学;艺术活动;审美意识;教学水准

审美意识是声乐艺术活动的教学指导方法,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审美意识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的事物感知能力、艺术想象与艺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让学生能对自己的情感情绪变化进行掌控。

由此可以知道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意识主要是一种概念性的教学方法论,而不是对学生的咬字、打开共鸣腔体等技术性的方法论,这种概念性的方法论是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其文化功底、艺术修养以及情感去感受和领悟声乐艺术,使得自己通过心理调节融入到声乐艺术中来。

声乐艺术是一种通过多文化交融、沉淀的艺术门类,并与生活审美、文史哲学等各学科都密切相关的学科,是创作者的精神情感的表现。

发声技术技巧并非声乐艺术与教学的全部,它需要和词、旋律节奏以及舞台表现结合才能算得上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所以,声乐教师需要站在更加广阔的艺术视角,通过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通过教学相长,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准,才能通过声乐教育教学来引导学生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一、声乐教学中培养审美意识的意义

(一)培养审美意识对于声乐教学与声乐艺术审美起到纽带的作用

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审美特征,即其本质都是为了追求美和实现美。

而声乐艺术是将艺术与审美紧紧地关联到一起,特别需要有审美规律来引导其发展。

声乐艺术最为核心的特质是“美”,每一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倾向性也不同,由此,他们对美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然而,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很多人将声乐教学与审美分隔了,多数人只是一味地追求声乐技术技巧,忽视了审美。

如何将审美融会贯通于声乐教学中呢?让学生能对美有更多的想象素材与想象背景,这需要在特定的审美背景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首先,需要让学生养成倾听声乐作品的习惯,学会欣赏音乐,培养谈论音乐的氛围。

在倾听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层次,增强其对音乐和音乐美的领悟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先创设出欣赏背景,引导学生想欣赏的欲望和期待,然后进入欣赏环境,此时教师需要为学生补充音乐的背景知识,让学生有自己的想象空间,

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该作品进行反思和回味,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欣赏所感悟到的美,并深化美。

在反思环节,需要引导学生对其他类似作品或作家的联想,并与欣赏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与意境,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二)培养审美意识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对声乐学习的效率

声乐专业的学生在校的上课时间非常有限,并且其上课学习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需要培养学生的声音审美意识,让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声音及作品,让自己发挥其优势,避开自身的短处,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若是没有具体的审美标准的指导,那么学生在歌唱学习中很容易迷失自己,从而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唱法和养成正确的歌唱风格,也就不能全面、正确地评价自我。

当前世界文化在多元化的发展着,使得很多古典的现代的文化思想观念都在相互地渗透融合,影响到彼此。

由此,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才能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有的放矢地学习。

(三)培养审美意识能指导声乐艺术实践

通常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很难全面深入地把握好歌唱,经常会出现重技术而轻音乐的现象,即过分地将精力集中于发声技术技巧,忽视了声乐艺术的美。

由此使得很多学生的舞台演唱无法引起聆听者的共鸣。

部分学生虽然拥有了一副良好的嗓音和演唱水平,然而却不能演出效果。

这是由于学生缺乏审美,如同声乐作品缺乏灵魂一般。

由此,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正确的审美来指导自己的声乐实践活动,清晰地认知声音的美、歌唱的美,从而控制好演唱。

二、审美意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与审美观念

学会观察、学会聆听是每一个人感知音乐的第一步,同时也是音乐学习的第一步。

由此,音乐教学应该从“听”入手,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

多数学生刚入学时对音乐的整体认知较为缺乏,所以,新生入学的音乐教学必须要有培养倾听习惯的课程。

在倾听中,学会辨识、赏析他人的作品、声音,同时也倾听自己的声音,并将这些声音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正确的声音概念指导下发现音乐、感受音乐,并引导学生认识音乐作品框架以及情绪特点,增强自身对音乐的直观感受。

学生通过培育后形成正确的声音美感认识和声音概念,这是形成歌唱声音美感的基础条件。

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和审美观念,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声乐课堂中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声乐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将学生的演唱完整地用摄像机记录下来,事后让学生自己去聆听、思考,并由教师来引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正确清晰的歌唱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声乐审美观。

2.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观摩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教学观摩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分别有教师授课中让学生进行相互听课、学生在进行教学汇报时让别的学生来欣赏与揣摩。

进行这样的教学观摩,能够加深学生对自己、对他人声音的认识,并能辨别出歌唱声音的特色、优点和缺陷,在相互观摩学习的过程中促进自己成长,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自身个性化的声乐审美观。

3.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放下教师传统的权威的地位,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措施,这能有助于利用最短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声乐审美理念

(二)发声练习中审美意识的培养与效用

一副良好的嗓音是歌唱之美的前提条件,在经历系统科学的声乐教学训练后,能帮助学生树立自身的音乐修养,培养其音乐审美意识。

例如有的学生在三度音阶的哼鸣训练中,开口吸气就没有共鸣腔体状态,并将气息提到较高位置,此时告诉学生“把气息吸下来”这样简单的话语是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帮助的,

而是应该通过审美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吸气比作慢慢闻嗅一朵小花,让学生彻底领会吸气要领。

又如学生的哼鸣练习中,部分学生会在张开口腔时就出现“挤”、“卡”、肌肉紧张的现象,这是学生还不能正确有效地张开口腔的表现,此时的指导只是对学生说“打开腔体、喉咙”,

学生是理解不到的,而需要教师采取审美性的引导方式,告诉学生张开口腔如同半打哈欠的感觉,学生就会理解到打开口腔的方法。

(三)声乐作品艺术处理中审美意识的培养

1.对作品采取深入细致的分析能加深对作品情感美的理解。

要学习和实现声乐之美,其根本前提是要有声乐作品。

在音乐审美活动中,首先要认识到音乐符号,并准确再现音乐符号,这是审美体验的始终。

所以,对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对其准确读谱进行重视,对每一个乐谱记号能在练习中反映出来。

然后要求学生对乐谱进行细心研究,从而形成对乐曲的整体概念。

在形成乐曲整体概念以后,教师要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对作品的创作手段进行纵、横向两方面的认识,引导学生领悟作曲家的意图,从而促进学生准确再现音乐作品的风格。

青少年责任意识养成 篇5

健康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青少年的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堪忧,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忽视对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就会影响国民素质和社会经济发展。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是关系青少年一生的教育,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对青少年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养成教育的形成机制

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篇6

十七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必须着眼于国家发展的未来,关注祖国的下一代,着力于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

1注重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1.1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和谐推进的坚实保障。树立生态文明观,培养生态文明意识,主要还是靠教育。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小学教育作为一个人接受整个学校教育的最初阶段,是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起点。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营造节约环保氛围,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千秋万代的伟大事业,而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并使之得以不断地延续和传承,就必需从娃娃抓起,着眼于发展的未来。培养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代,培养具有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代。

1.2不断加强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小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尤为重要,其一是启发性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其二是德育、体育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又要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道德、善良的心灵和优雅的情操。

在启发性教育之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等一些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小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使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能从节水、节电等一些细节做起,不断增强自身的生态文明意识。素质教育重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开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教育,必将成为加强和完善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丰富与拓展。

2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1课堂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主渠道

课堂是小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不要试图引导他们理解很多大道理,记忆往往对他们帮助更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教师可以适时讲述一些与课文相关,有趣味性、故事性的环保事件,让他们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知道其中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在数学应用题的案例编制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日常生活中节约、环保的要素,如对不节约的生活习惯造成水、电浪费的量化等。

2.2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要将课外活动作为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外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正确组织和吸引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兴趣、才能与特长。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其一要求活动主题明确,其二要求活动形式丰富新颖。例如,新华社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江苏扬州开展„生态文明你我同行‟系列活动,面向社会征集节能减排„金点子‟。扬州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争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小卫士。”通过类似主题鲜明的课外活动,使他们懂得生活中要环保、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环保。

2.3家庭教育——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学延伸

当前,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存在“5+2=0”现象,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里对小学生进行5天的系统教育,当小学生回到家后由于教育的不连续或滞后,经过周末两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效果。所以,在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教育过程中,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可以尝试以“绿色家庭日”为主题,利用假期,组织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绿色环保活动。通过这样的平台,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3关于培养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思考

3.1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养成的习惯,塑造的价值观往往对其一生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塑造和养成对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推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社会对培养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学校家庭联动等诸多方面,并未结合加强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这一主题,有针对性地改革和转变。如何在全社会范围内重视和完善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3.2小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尝试与高校的互动

论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 篇7

1 “生态责任意识”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当前, 我国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屡遭破坏, 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象性关系被异化为单纯的物质关系, 自然环境被异化为人类的资源库和垃圾场, 人自身也被异化为动物性和物质性的存在, 人之为人的本质只剩下纯粹的物质规定”[1]。这种异化而成的“纯粹的物质规定”, 追溯到物质与意识的哲学层面思考, 根本上是由人们缺乏生态责任意识所致。 单纯追求GDP增长而无视生态环境, 追求生活“质量”而无视碳排放的指数式增长等, 都体现出了人们生态责任意识的淡漠或缺失,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坚持用科学的生态责任观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使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在现实生活实践中, 将生态责任观内化为强烈的生态责任意识, 进而外化为积极的生态责任行为, 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础条件之一。

生态学阐述的基本思想, 生物机体与自然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而人作为自然界中最高级的生物机体, 也不是独立于自然系统而存在的, 而是通过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社会”, “与自然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复合的生态系统”[2]。 在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的“生态责任”, 可以理解为“人是地球上唯一的理性动物”[3], 即人作为行为主体, 在自身与客体 (生态环境)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应自觉承担的行为上、道德上的使命和任务。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 是指一种自我约束的价值取向, 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范畴, 是弘扬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4]。 基于以上论述, 笔者认为,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青少年或青少年团体、组织, 在自身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考察和历史审视所形成的, 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社会为己任的”[5], 对生态环境应自觉承担的行为上、道德上的使命和任务的自觉意识、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2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的意义

马克思曾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 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 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培育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2.1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是对社会主义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其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更是对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阐释。 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 必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和苏东“生态问题”的老路, 要真正将马克思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 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建设美丽社会主义中国。 实现这一历史任务的关键在于全民族具备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是历史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科学发展观内涵的重要体现, 当然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指针。 所以, 青少年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对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乃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

我国青少年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 无论在工业、农业还是商业、教育、旅游等行业及领域中, 青少年都将成为或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或领导力量, 他们是否具有生态责任意识, 将决定整个社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程度。 青少年只有具备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国的生态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才能立足于基本生态国情, 从而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与生态保护、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进而为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的现状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强烈的时代诉求。 经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 当代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依然不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对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要求, 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

3.1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观念缺乏

“作为一种协调性和平等性的意识, 生态文明责任意识的培养旨在通过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条件, 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6]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 旨在通过实践和教育, 将科学的生态观内化为青少年自觉的生态责任意识, 进而外化为日常生活和实践中的生态责任行为。 一项对青少年大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调查显示, “34.6%的大学生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个人关系不大, 15.7%的同学认为是国家的事, 与己无关, 只要经济条件好, 将来有份好工作、好住所就可以了”, 这足以显示青少年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上的偏差。

3.2 生态意识教育资源匮乏

当前, 针对广大青少年开展的普遍性生态责任意识教育活动明显缺乏。 青少年群体生态责任意识教育活动, 一直处于一种自发性的感悟状态。 一是普遍的生态国情教育缺失。 缺乏权威的、主导性的、普遍性的基本生态国情教育资源, 是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的瓶颈因素。 二是教育对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缺乏重视、力度不够。 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注青少年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问题, 是关注整个青少年生态责任问题的重中之重。 目前, 高等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关于生态国情教育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

3.3 青少年生态意识培育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我国对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和研究的问题, 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 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使得许多行业和领域中的青少年, 因缺乏知识而在追求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 更倾向于经济利益的获取的意识长期存在。

4 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策略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 它需要全社会协调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培育, 从而使青少年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生态需求、增强生态责任意识。 青少年承担生态责任, 关键要使青少年形成理性的生态文明的荣誉感和判断力。

4.1 开展基本生态国情教育, 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

首先要加强青少年对生态环境基本现状的了解。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 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 主要体现在相互密切联系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三个方面, 它们共同作用于整个生态系统中, 加剧了整个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广大青少年应对这一基本生态国情有清醒的认识:资源约束趋紧, 其具体表现是, 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占有资源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消费资源量的现实。 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如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5%, 人均森林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1.3%等。环境污染严重, 突出地表现在:原生态环境污染, 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次生态环境污染, 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工业废弃物污染、农村居住环境污染等。 正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等专家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 年年会PM2.5 (细颗粒物) 分论坛上表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生态系统退化, 主要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森林和草原大规模消失、退化等。

其次是要加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困境的教育。 一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还相对落后, 科技水平还不高,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 这就直接导致我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治理效果差等现实生态问题。 二是我国公民文明化程度还不高, 不能理性地认识生产和消费、生态保护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青少年要从自身做起,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在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中追求幸福生活;此外, 要让青少年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和自身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有效地结合起来, 激发青少年的生态保护意识, 进而在实际生活中将生态保护需要内化为生态责任意识。

4.2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 优化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环境

积极开发青少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动性, 是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关键。

首先, 教育要增加生态责任意识教育资源的投入, 充分发挥学校教学和实践的平台, 培育青少年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主要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种途经。 在理论教育方面, 学校要重视发挥学校创新、传播和传承文化功能, 通过编写相关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开设专门的教学课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数字平台, 以及开展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力争实现生态文明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在实践教育方面, 学校要积极实行实践战略, 即与相关部门展开合作, 在社会上广泛建立生态责任教育实践基地, 在实践中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践行生态责任的乐趣和意义。

其次, 增加社会教育资源投入, 普及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教育。 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教育, 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的普遍性而单独开展, “系统的、全民的生态文明教育, 是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手段, 是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有效路径”。 一是要在主流媒体中开辟宣传和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题模块。 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 占领新型媒体信息大众化传播的“制高点”。 可以组织建立专门的“绿色网站”, 对保护生态的先进个人和团体进行宣传, 也要对破坏环境的案例进行曝光。 三是要平衡资源投入, 加强对农村等领域青少年的教育力度。 农村青少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要抓住当代农村青少年知识层次高、信息接受快的特征, 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 在对农村青少年开展农业科技教育的过程中, 增设专门的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内容, 使农业科技有效地运用于农村生态建设之中。

4.3 加强社会制度建设, 为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当今社会复杂多样、瞬息万变、充满诱惑, 这对广大青少年思想和行为的自我约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这就要求国家应当不断加强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以制度规范青少年的生态责任思想和行为, 以“约束”促“觉悟”, 从而达到培育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目的。

首先, 国家应对全国各个地区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估和监测, 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需要, 对各地区环境指标进行量化规定, 切实将绿色“GDP”战略落到实处, 并建立对各级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责制度, 出台针对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和重大生态破坏事件相应的处罚机制。 另外, 国家还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对青少年创业项目中的环保、节能、治污等项目以及在此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先进典型, 给予重奖和扶持。

其次, 建立健全生态法律法规体系, 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 制定生态法律法规, 是在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背景下的应然举措。 一方面, 相关生态法律法规的制定势必将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升到“国家意志”的高度, 足以显示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另一方面, 在对全社会进行法律宣传和教育的过程中, 青少年作为受众群体, 必然会在学习中逐步强化生态法律意识, 而生态法律意识的养成, 又有助于生态责任意识的形成。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还需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努力, 但是我们青少年不怕风雨, 坚持着我们的“中国梦”, 有朝一日必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摘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本质上是一种“责任文明”, 只有全民族上下具有高度的生态责任意识, 才能在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生态等关系的过程中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青少年不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主力军, 而且是整个社会“生态责任”思潮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加强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育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生态责任意识,现状,培育

参考文献

[1]杨英姿.“人类本性”的生态蕴涵—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界定[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12) :14-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9.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 190-19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83, 56.

[5]熊礼杭.青少年学生现代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J].中国青少年研究, 2007 (9) :77.

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篇8

在上海市民办东展小学的校园里,少先队围绕着“养成好习惯,学做小主人”的主题,开展好习惯养成行动,从树立规则意识出发,在校园生活中自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树立规则意识

2014年9月,东展小学迎来了第十二届少先队代表大会。围绕着“养成好习惯,学做小主人”的主题,队员们在少代会中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先队活动。“什么?我们也可以参与制定校园行为规则?”这大大激发了队员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大家以中队为单位,逐条逐句认真审议了《上海市东展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及实施细则》,并对提交少代会审议感到十分兴奋。因此,队员们认真审议,积极发言,提出不少很好的修改建议。

队员们在制定、修改的过程中边学习边了解。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队员们积极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有的开动脑筋,将一条条行为规范要求化作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大家大声诵读并在阳光电视台进行了展示;五年级的队员们组织开展了行为规范竞赛,大家在比一比、赛一赛的气氛中你一言我一语,通过竞赛的形式了解并明确行为规范细则的具体要求;三年级的队员们围绕学习好方法、好习惯,撰写了心得,编写了儿歌,制作成了行为规范小报,还开展了十分钟队会的讨论,自己找弱点,补漏洞;四年级的中队在少代会期间组织召开了队干部会议。每一位队干部自我分析,说说自己在行为规范遵守中的长处和不足,带头在中队给自己提要求,担责任。队干部们还主动要求帮助关心身边的队员,一起养成好习惯;五年级的队员们结合即将来临的秋游活动创造性地为自己量身制定了秋游出游行为规范。通过自主自动参与活动,队员们知道、了解,并发自内心地认可了学校里应有的行为规范,做少先队的小主人,做行为习惯的小主人。

二、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坚持对队员的日常行为给予指导和帮助。校园中的每一个活动都是好习惯教育有效落实的一个重要载体。运动会上队员们体会到了团结协作与公平竞技的重要性,更感受到了要养成自主和自理的好习惯;队会中,队员们围绕“养成好习惯,学做小主人”的主题,用生动形象的节目诠释着自己的巨大收获;晨会课中,队员们得到了行为的指导和帮助;“生活与做人”课中,队员们学着要求自己向着“爱笑会玩,爱学会说,爱生活会做人”的目标努力养成好人品。

在东展小学校园里,每周四早上的阳光电视台是队员们创新、生动、自主的教育宣传窗口。

1.文明饮水好习惯——“小玲珑”与“大金刚”的故事

最近,校园里新换了饮水机。看它庞大的体形,该怎么用好它呢?瞧,电视台马上组织队员叽叽喳喳议论开了。大家为新旧饮水机起了名字,讲起了“小玲珑”与“大金刚”的故事;编写朗诵了爱护“大金刚”的文明儿歌,学习了解了“大金刚”饮水机背后的科学知识,同时队员们也互相提醒要遵守规则爱护它。五年级的队员们为“大金刚”写说明书,在电视台发倡议要正确使用它。通过电视台的教育和宣传,队员们做到了文明饮水。

2.文明游戏好习惯——快乐的弄堂游戏

在走廊上既要做到不奔跑、守规则,又要玩得尽兴谈何容易!电视台的队员们行动了起来,结合“飞人博尔特与公交车赛跑”的新闻,告诉大家“马路上有川流不息的车辆,公交车主要是以安全为主。同理,楼道行走也应该以安全为主”。队员们积极开动脑筋,用党、团员老师们赠送的“米结子”在走廊上玩起了上海弄堂游戏,在电视台和大家进行分享游戏的乐趣。大家收看了《上海弄堂游戏》的纪录片,了解老上海弄堂游戏的历史,还向图书室张奶奶请教,学起了“小猪进洞”的游戏……

3.爱绿护绿好习惯——植物会说话

美丽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常常让有些队员情不自禁地把手伸向它们。在电视台的策划下,如何让队员们养成遵守文明观赏的规则,养成爱绿护绿的好习惯?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用相机记录下了校园中最美的景色,并为拍到的美景配上了动人的小诗。为了让大家都明白爱护绿化同样也是爱护生命,队员们还讲起了“植物也会说话”的科学故事,告诉大家根据科学家发现,植物也是有感情的,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

4.文明如厕好习惯——厕所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女神

厕所,学校最不起眼的地方,但却也是学校最真实的形象体现。每每说起文明如厕,队员们都捂住了鼻子,于是,阳光电视台节目又动起了脑筋。伴随着《厕所里的女神》的动听旋律,唱道:“每间厕所里都住着一位美丽的女神。如果每天将厕所打扫干净,就会变成女神一样美丽的人。”队员们参观了各种各样美丽的“女神之家”。随着有趣的卡通片《马桶编年史》,队员们了解了马桶的发展史,知道原来马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五年级的队员上台倡议大家养成文明如厕的好习惯,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把我们的女神之家也打扮得漂亮。

5.礼貌问早好习惯——孙叔叔的烦恼

门卫孙叔叔上电视了。原来,他有一个烦恼,上学、放学时队员们都不主动和他打招呼,这让他有些孤独和难受。队员们这才明白,原来一声亲切的问候对他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节目播出后,在放学时总能听到一声声响亮的问候:“孙叔叔再见!”孙叔叔自然也笑得合不拢嘴。队员们甚至还与对面居民小区的保安叔叔说再见,并感谢他们帮忙维持马路交通秩序。几周后,孙叔叔又上电视了:“我很喜欢东展的小朋友,谢谢大家对我的尊重!”如今,队员们能自发地热情而有礼貌地同别人打招呼,他们是东展校园里的小小阳光。

三、践行好习惯

假期是队员们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习走向生活的最佳时期。

在暑假里,大队部组织队干部开展了“承载礼仪规则 安全飞行”的活动。队干部们围绕“飞机上的礼仪规则”这一主题,互相学习交流,也通过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红领巾茶会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大朋友、一名优雅的空中乘务员——罗诗涵同学的妈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飞机上的礼仪和规则;和大家讲了飞机上遇到的有趣的小故事;教大家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当然,队员们也早就事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把自己探究的关于飞行礼仪和规则的小知识、感兴趣的话题和不懂的问题一股脑儿都拿了出来。大家频频感叹:在飞机上,做到“讲礼仪,守规则”很重要!

上一篇:椒江的欢乐之旅作文400字下一篇:土地荒山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