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

2024-06-02

青少年心理(通用12篇)

青少年心理 篇1

摘要:“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心理学家认为, 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开发潜能, 为他们的终身的发展奠定基础。正是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 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的辅导理念。本文的思想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发展结合在一起, 在当今社会发展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发展,全面发展

正文:

心理健康是成长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所关心的是学生适应环境, 适应社会, 以及适应人际关系等操作性能力。在社会实践和学校生活中通过心理训练并反复强化, 形成并内化为个人的行为习惯。心理发展就是个体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在一生中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 是在各种先天, 后天, 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交互影响下, 个体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变化。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 主张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心理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与否, 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学业发展, 乃至职业生涯都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课题组在东北地区的18所中学和5所小学采用SCL—90心理健康量表, 随机抽取30000余名学生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约32%的中小学生存有心理异常表现。1994年, 黑龙江牡丹江市报告:1414名中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为26、17%。在所有的心理疾病中, 神经衰弱, 强迫症, 人际关系紧张, 考试焦虑等占相当高的比例。个别学生因为适应不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竞争激烈的学习生活离家出走或自杀。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着隐患和危机, 同时, 这也说明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1946年,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确切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 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理发展成最佳状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WHO提出的国际疾病分类体系, 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变态行为。

二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 心境良好。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 开朗, 自信和满足的心情, 情绪稳定性好。

三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自制力好, 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 又能坚持实现目标的愿望, 动机和行为。

四人际关系和谐。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 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客观评价别人, 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现象各个方面的发展与变化的研究探索, 主要探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之间, 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所有心理变化。包括动作, 认知, 情感, 人格, 以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正确的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发展的现象和规律, 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作出预测, 积极的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这些问题的探讨过程, 为更深入的认识心理学, 认识人类自身提供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对个体的影响活动。它是由心理健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员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根据预先设想的目的, 通过系统的, 有组织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有意识的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活动, 对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益的调节。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心理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我们理解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象, 提高认知水平, 促进青少年的心理积极, 全面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而且丰富了发展个心理学学科本身。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互影响, 主张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密切结合, 是发展我国本土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特色。

三、青少年期的过渡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曾对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问题提出了如下假设:如果将青少年问题看做一种病态的现象, 其病因根植于家庭, 病态显现于学校, 病情恶化于社会。而少年犯罪是青少年问题恶化的结果。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过渡阶段, 一方面保留着儿童的幼稚, 另一方面出现了成人的成熟。

过渡性决定了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指出,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疾风怒涛”时期, 充满了内部和外部的冲突。这些特定的矛盾, 使他们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而有最不容易通过自我调节得以疏导解决的社会群体。

从本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转型时期, 无论家庭, 学校还是社会环境, 都出现了一些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因素, 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危害。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显得重要而迫切。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M], 1995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M], 1998

[3]3仇忠海李敬.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M], 2008

[4]孟莉.发展心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M], 2005

[5]shafferDavidR.Developmentalpsychology.childhoodadoles-cenceBeijingChinalightIndustryPress[M], 2004

青少年心理 篇2

最近,我读了《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咨询》一书,该书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如何防治做了详尽的讲述。书中列举了对杭州的一项调查数据,有16.79%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且随着年龄地增长,心理障碍有较大的上升趋势。其中少年(初中生)为13.76%;青年初期的学生(高中生)为18.79%;青年(大学生)为25.39%。还有对天津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数字:人格障碍者占21.8%,单项障碍者高达78%,女性青少年重于男性青少年;农村青少年重于城市青少年,当我看到这一串串让人担忧的数字,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肩上责任的重大,如何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卫生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下面就如何对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帮助谈谈我的体会:

一、父母正确关爱、时刻关注。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最主要的形成场所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为家长应从下面两个方面注重加强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真正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1、表率示范,做孩子健康思想的领路人。

父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做出表率,给自己孩子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青少年有很多知识不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授学到的,而是

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胜过书本知识千万倍,现在许多家庭由于缺乏文化氛围,有的家长工作之余忙于喝酒、赌博、应酬,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殊不知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子女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2、建立通畅的沟通机制,取得教育思想的一致性。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区分对待,既不能袒护孩子,更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理想教育,不要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利益至上等思想,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对社会阴暗面横加评论。这都不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建立符合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学校应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随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1、开设心理讲座,进行专业心理辅导

⑴学校定期开设心理学专题讲座,让学生学会并掌握维持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心理疾病预防。⑵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内容。

⑶在学校设立专业心理咨询辅导室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对于那些有精神障碍或已发现有危险苗头的青少年要采取措施,进行多重防护,加强心理引导,使之尽快脱离异常或危机状态。

2、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尊重、真诚、理解的平等关系,跨越陈旧的“代沟”。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和接纳学生,给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和展现自我的舞台,专心聆听学生的意见建议,不轻率地对学生的观点横加评判,教师应胸怀坦荡,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认识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师生共同探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通过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行为养成活动等,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品行和心理问题。注意榜样人物对学生的影响和号召力,及时引导学生去发现榜样人物的闪光点,寻找自己与榜样人物之间存在的差距,激发学生对榜样的理解、认同与效仿。

三、加强和监督传媒过滤作用,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离不开家庭、学校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培养。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违反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导致教育出现误导,使许多青少年对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并由此引发欺骗,偷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加之当今信息的瞬息万变,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青少年

喜爱的电影、电视剧和网络游戏,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成长需要,不能仅仅为了票房价值,把暴力、毒品和赌博这些含有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化垃圾都端给青少年,让不良文化远离青少年,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的机率。

青少年心理 篇3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互助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7-013-01

0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因素逐渐成为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复杂的外部条件造成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多元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下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心理互助是通过彼此有交集的人群的沟通来达到心理互助的目的,对于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有着先天优势,因此应当对这种心理教育方法引起重视和采用。

一、心理互助的意义

1.构建心理互助机制有助于青少年学生实现其主体地位

伴随着家庭教育模式的更新和外部条件的变化,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一个突出心理特征就是十分强调自我意识,面对形势的变化很多教师和家长没能及时调整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方式,造成很多青少年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通过心理互助,可以让青少年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帮助,承认其主体地位,实现主动发展。

2.构建心理互助机制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

相比于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还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往往缺乏合理的心理宣泄渠道,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通过有效途径得到满足,这时候就需要他人来帮助其进行排解。根据马斯洛对需求层次的研究表明,社交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需求的必然阶段,青少年学生都有帮助别人和需要别人帮助的愿望。

3.构建青少年心理互助机制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质

从物质上给人以帮助比较简单容易,但是进行心理上的帮助时往往比较难,因为要把很多因素考虑在内,比如受助者的心理感受、采取的沟通方式等,在互助过程中还要学着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和鼓励别人,这就能够帮助助人者培养良好的品质。在心理互助中,仅有同情和理解是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方式给予他人有效的帮助,排解他心中的郁结。

4.构建青少年心理互助机制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我们在各级教育中都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目的就在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互动活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性,还让他们主动地接受了心理学知识,并且从实践功能来看,作为一种自主活动,心理互助可以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自制力。

二、心理互助形式

1.互助式心理训练

互助式心理训练是一种群体式的活动,在活动中青少年学生得自同班的帮助和鼓励要更有效。无论是作为训练者还是被训者,青少年学生都会在获得别人的帮助的同时,将自己的感悟介绍给同伴;在正确面对自身心理问题并学习心理知识的同时,他们会在心理方面帮助其他人,实现双方共同提高。在互助式心理训练中,青少年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释放出日常生活中心理积累的压力,使心理问题的出现得到扼杀。同时,在训练中青少年也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能够达到最终改变自己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2.互助式心理激励

它是指青少年学生通过彼此间积极的刺激来传播正能量,让每一个人都能形成积极面对生活。青少年学生愿意认识自己,但主观的自我判断是不够的,仍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充分认识自己。在处于困境中时,青少年学生渴望别人的关注,需要来自同伴的支持和鼓励。基于此,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开展这种互助式的心理活动就是要通过青少年学生间彼此的鼓励,来保持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和困难。

3.互助式心理辅导

互助式心理辅导就是指让具备专业心理学知识的人员根据青少年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结合社会发展形势,运用心理学与教育学等相关知识对青少年施加积极影响。它可以有效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成长,进一步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三、心理互助的构建

1.组建青少年学生心理互助社团

通过组建心理互助社团的方式,宣传心理知识和心理健康方法,同时吸引更多同龄人加入社团,营造良好的氛围更好地带动心理互助活动。

2.设立固定人员进行心理互助

选取一批心理知识丰富、有经验同时具备较强交际能力的人员进行培养,使之成为固定的心理互助活动参与者,帮助更多学生解决自身心理出现的问题。

3.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心理互助活动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让青少年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来消除心理困扰,再进行角色互换重新演绎,让学生从他人角度了解问题所在。

结语

总之,心理互助模式的探索和构建必须以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研究主体,不能脱离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让他们丢掉包袱,完全释放自己,这才有利于最终解决心理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吕春艳.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互助[J].教学与管理,2012,03:58-59.

[2]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培养的整合研究[J].心理科学,2012,03:530-536.

青少年的心理画像 篇4

3—7岁:竞争、认同

按照S·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从三岁起,幼儿进入了性器期,这时他们开始有性别意识,发现两性的差异,并感到好奇。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更愿意接近家庭中的异性,就男孩来说,进入“俄狄甫斯期”,也就是“恋母弑父”。当然“弑父”不是真正意义的,而是男孩从心理和行为上排斥、抗拒父亲,和父亲产生竞争,但男孩与母亲却会很亲近;女孩则正好相反,是“恋父弑母”,与父亲很亲近,对母亲比较排斥。之所以这样,因为他们想通过与家庭中同性的竞争,得到家庭中异性的关注,争取自己的地位。

当然,竞争的结果—般是以父母多少带些迁就,而孩子的最终的失败而结束。正因为失败了,孩子学会向同性的强者认同,他们会很自然地对同性的行为特征进行模仿,以期获得相似的优势——其实,这就是—个开始对异性有兴趣并建立联系,同时学习如何真正成为自己这个性别的过程——不仅是生理性别,更重要的是心理与社会性别男孩子不能“伪娘”,女孩子不能“假小子”。

尽管他们会与异性走得更近,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男孩的成长必须由男性来引导,女孩的成长必须由女性来引导。毕竟,女孩不能每天跟着父亲学刮胡子,而男孩也不能跟着母亲学化妆。长大以后的男孩女孩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们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他们的父亲和母亲,然后是老师,他们是怎么做的,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假如老师是男性,但是表现得非常女性化,或者老师是女性,却很爷们儿,那么孩子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些心态上有问题。

因此,正确的性别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体育舞蹈是可以开发出性别教育中积极的一面,建立健康的性别观念。比如在起舞时,男孩对女孩彬彬有礼的邀舞动作,这里就蕴含着两性是有差别的道理:男孩就应该像绅士一样谦和,女孩就应该像淑女—样大方。

8—14岁:内敛、敏感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说,这个阶段叫做“潜伏期”。就像鲁迅在《野草》里所说的,地火在潜行,什么东西都有,什么都在发生,只不过没在面上而已,等到这个期间一过,沾火就着。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在这个时候会有很多困惑的问题,包括异性的、同性的、与父母有关的、与老师关系的,但这时候普遍的表现是比较沉默,他们习惯于把问题放在心里,自己思考,不主动直接表达。但是,不表达不代表不希望被理解,此时父母与老师有责任去主动感受孩子的变化和想法,多去启发开导,但是切忌先入为主。

这时他们对很多事开始变得敏感。男孩女孩的第二性征开始比较快速发育,女孩会采取各种方式,不让别人发现这种变化,比如说穿特别紧的衣服,因为她羞于被人发现自己胸部的发育。并且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长相、身材、发型等的目光。男孩则开始比拼,以前只是单纯地与大家在一起玩耍,这时会互相比个子,大个子大部分时候占优势,欺负小个子,可以发现这阶段也是男生的欺负行为发生最多的。另外。他们还出现了品牌意识,互相攀比。

在这个阶段,男孩女孩有意地与异性保持距离,害怕在一起会被别人嘲笑。学校里如果做活动给学生分组,往往是男孩、女孩被分到一组的都会很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恰恰说明内心有了更明确的性别差异的意识,但是还没有得到正确的解读和合理适度的表达,此时对性的感觉既朦胧又有懵懂。在业余舞蹈培训班里,则可能表现为不愿意与异性舞伴搭手,尤其是当还有一些调皮捣蛋的男孩在一旁起哄,但体育舞蹈是双人配合才能完成的舞蹈,此时,老师对学生的合理的引导与耐心变得相当重要,因为孩子需要—个接受过程,老师越用心、有办法,这个过程就越短。

潜伏期的小孩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尽管这种思考可能比较混沌,逻辑性也不是特别强。但这种思考一旦有了好的孵化环境,就可能春风化雨,比如说一些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开放式、多元化的环境:开放自然科学的实验室,以让孩子观摩;鼓励学生参加他感兴趣的舞蹈、主持、唱歌等社团。但“危险”的是,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很容易被现在这种样板化、标准化的教育扼杀掉。

另外,这一期间的孩子不仅敏感,还开始了叛逆,既有可能只是纯粹思维意义上的叛逆,现实生活并不叛逆,也可能是“非暴力不合作抵抗运动”——凡事没有被逼到极致,就不去做,他们或许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但是可以更简单地通过不去做别人让自己做的事情来展现自我的存在。所以,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教育,直接灌输的效果,远不如提供给他们必要的拐杖,让他们坐累了、躺累了,自己站起来摸索行走,老师、家长适当“隐形”。

15岁—21岁:探索、确认

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到了性成熟期。孩子对两性有了成熟的认识,他们知道世界是由两性组成的,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两性共同完成的。在和异性交往的基础上,他们对很多事情有了更多更有深度的、更包容的、更辩证的认识。对待事情的做法也风格差异明显,女性做有女性的风格,男性做有男性的风格。

这个阶段是前面各个阶段的累积,之前积累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会或多或少表现出来。按照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观点,这个时候孩子进入自我同一性整合期,“我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该往什么方向发展?我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他们经过探索完成自我确认。达成自我认同包括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在发展过程,有人发现原来确定的目标有很适合自己,但有人却正好相反,他们继续下去只能是四处碰壁。

在自我同合期,每个人都各不相同。有些人一方面想要独立,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真正地承担责任;有些人则随遇而安,不求上进;有些人则是为了心中的目标,付出代价,不断奋进。青少年有目标是好的,但是在追求目标的过程,却有可能遭到扭曲。比如,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一些专业院校的孩子为了能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他们会想到要去和裁判上小课,以提升所谓的“友情分”,而不是首先想到自己应该脚踏实地地勤学苦练。这种现象已经不仅出现于这个年龄阶段,13、14岁则有开始,实应引起注意。

青少年吸烟心理 篇5

1、好奇模份心理:刚刚步入青春期少年,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同时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L。不少吸烟的家长未重视自身行为给孩子的影响。无意中轻率地流露出“成年才可以吸烟”的思想,不少青少年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把吸不吸烟当作是否成熟的标志,开始模仿成人吸烟。还有不少青少年是在同伴的影呐下,你吸我也吸,从而相互模份学会吞云吐雾。

2、交往心理: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烟酒不分家。此风对青少年影响明显。如在某大学调查表明,男生间相互敬烟已成为习惯,无论路遇,还是同学串门互访,总离不开香烟来沟通。甚至有的学生在干部竞选、评优、评奖等都离不开“香烟开路”。许多同学认为:“烟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减少陌生,提高办事效率。”可见,烟已成为当今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粘合剂。

3、虚荣心理:一些青少年崇拜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镜头,认为吸烟时髦、潇洒,盲目追求、模仿。有的女生说:“男生抽烟的姿势好看,给人一种成熟洒脱的感觉。”不少男生在这种心理暗示、鼓励下,为赢得女生好感,顾不得“抽坏身体抽臭嘴”。

4、夸耀攀比心理:在当今商品社会影响下,大款们摆阔气、讲排场,致一些有经济背景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烟的档次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另一些人为了不被看轻,显示自己能耐,也硬着头皮盲目攀比,买进口烟或买国产高档烟的占29.8%。

5、消愁心理:青少年期往往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但又对社会往往有着较高的期望值。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拆,出现心理失衡。而烟可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正因为抽烟满足了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所以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挫时,特别钟爱这“烟”。

6、对烟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功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竟错误认为,所谓

世界,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拆,出现心理失衡。而烟可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 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正因为抽烟满足了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所以 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挫时,特别钟爱这“烟”。

6、对烟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功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竟错误认为,所谓

吸烟有害身体不过是宣传而已,并不可信:我父亲抽了几十年,至今也没什么癌 症;隔壁冯大爷从不吸烟,最近却死于肺癌。吸烟未必有什么危害。总之,青少年吸烟心理是各种各样的,这里面即有个人本身的原因,也有社 会原因;即有家庭教育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原因。但不论造成抽烟的心理因素如 何,皆与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殊不知,青少年正处在生 长发育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身体各器官对烟草中有害物质极为敏感,吸烟 给他们的心理、生理带来的不良后果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因此,不少城市最近公 布的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是大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在加强对青少年 吸烟问题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希望教师和家长们,要以身作则,首 先自己戒烟,然后再教育青少年不要吸烟。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 利于健康的清新环境,真正地把青少年从烟雾中解放出束!

吸烟心理
吸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需求、一种习惯和一种心理依赖,吸烟时的动作也能反映出自 我的内心文化。在现代社会里,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吸烟是一种特殊语言、一种人 际交往的最佳润滑剂。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着多个“世界第一”,然而,据调查数据 显示,中国吸烟人群的结构和吸烟心态的背后却是贫穷、焦虑以及生存压力。香烟,给人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它对维护人的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毋 庸质疑的。如果没有烟草,人的选择有两种可能性,一寻找另外的精神替代品,如酒,毒品,性等,二是更多人会精神崩溃和心理病态。香烟,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人心理支持,缓解现代社会带来的压力焦虑。同时可能让人上 瘾,对人的身体(生理)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但这是过度吸烟造成的,它仍然是人的选择。

吸烟心理在中国
亿人吸烟群体蕴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心态。中国 3 亿人吸烟群体蕴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心态。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着多个“世界第一”:烟叶种植面积第一;烟叶收购量第一;卷 烟产量第一;卷烟消费量第一;烟草利税第一;死于吸烟相关疾病人数第一。2010 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协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 2010 年上半年组织 进行了这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吸烟人群达 3.01 亿,每两个中国男性中就有一个吸 烟。3 亿不仅意味着一个极其庞大的数据,也蕴含着中国吸烟人群复杂的结构以及吸烟心态以及 背后的贫穷、焦虑以及生存压力。城乡 67%的吸烟人口在农村,67%的吸烟人口在农村,两倍于城市 的吸烟人口在农村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对 183 个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农村吸烟人数两倍于城市。据统计,城市 现有吸烟人口约 1 亿人,占吸烟人口总数的 32.76%;农村现有吸烟人口超过两亿,占总数 的 67.24%。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农村的吸烟率都显著高于城市的吸烟率。性别 山西省男性吸烟最多,山西省男性吸烟最多,天津女性吸烟最多 中国共有 18 个省、市、自治区的吸烟率高于全国的平均吸烟率。华北、东北地区的城乡吸 烟率普遍高于其它各地区,其中城市男性吸烟率全国之最为山西省,其次为辽宁省,再次为 云南省,分别为 59.89%,59.68%,59.20%;城市女性吸烟率全国之冠为天津市,其次为黑 龙江省,再次为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 14.15%,10.09%,8.97%;农村女性吸烟率全国之首

为黑龙江省,其次为吉林省,再次为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 29.09%,27.57%,16.40%;而

农村男性吸烟率全国之最为贵州省,其次为云南省,再次为山西省,分别为 72.85%,69.62%,68.03%。职业 男性体力劳动者吸烟率最高,女性教师吸烟率最低 男性体力劳动者吸烟率最高,按照不同职业的划分,男性吸烟率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为最高,然后是商业工作人员、办 事人员、行政干部、农民,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的吸烟率最低。女性吸烟者中,有职业的妇 女吸烟率普遍较低,中老年无职业妇女的吸烟率最高。地域 戒烟广告 西部吸烟人口最少,东部吸烟档次最高,西部吸烟人口最少,东部吸烟档次最高,中部吸烟人口最多 而若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贡山一线为界,将整个国土分成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由于受 自然条件、人口基数、宗教信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全国的吸烟人口约有 90%分布在东南半 壁的各省市;若将整个国土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边远三个区域,则吸烟人口最多 的是中部内陆地区,卷烟消费档次最高的是东部沿海地区,西部边地区,相对而言,吸烟人 口较少,卷烟消费档次也最低。收入 高收入与低收入吸烟比例最多,高收入与低收入吸烟比例最多,均属高压力阶层 而据广州市控制吸烟协会对外公布的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小学或初中文化的现吸烟率是 1 9.49%,高中、中专的现吸烟率为 18.5%,大专以上的现吸烟率为 14%;15 岁以上的男性吸 烟率:文盲为 67.83%,小学文化程度的为 66.47%,中学文化程度的为 53.75%,大学文化程 度的为 44.47%;女性吸烟率也以文盲半文盲中老年者为最,知识女性吸烟率较低而低收入 者即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 500 元的现吸烟率为 26.8%,高收入者即人均收入高于 5000 元的 现吸烟率也高达 22.7%。
[2]

吸烟心理-解析原因
某种意义上说,某种意义上说,他(她)们抽得不是烟,而是焦虑。们抽得不是烟,而是焦虑。不仅是越穷越吸,不仅是越穷越吸,更是越焦虑越吸

譬如调查同时还显示,男性、40—49 岁者、无业人员、农民、工人,文化程度低(小学或 初中文化),离异/分居,低收入人群的现吸烟率较高。但事实上吸烟不仅是因为贫穷,也 因为焦虑和压力,高收入者的现吸烟率也高达 22.7%。同文化低一样,穷只是一个表象,更 深层次的原因是调查没有显示出来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公平感的缺失。某种意义上 说,他们抽得不是烟,而是焦虑。各国经验都表明,烟民的多少实际上就是国民的幸福指数。

男、女吸烟和非吸烟人群都认可吸烟是人际关系压力 在古人就有

青少年心理 篇6

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门诊治疗的80例心理妨碍青少年康复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归因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康复护理,两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均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医从性增高,促进了的康复,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归因训练结合心理护理,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其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青少年患者康复。

关键词:归因训练心理护理心理障碍青少年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48-01

归因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分析和认识,并推论其原因或者指出其性质的过程,归因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认知或心理现象,同时,也是人们探索导致自己成败、苦乐、得失和荣辱的一种常规的心理活动。健康的归因活动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而不合理的归因活动却会逐渐把人们引入歧途,使其变得焦虑、郁闷、抑郁、精神崩溃。心理障碍时导致青少年产生急性心因性反应、惊恐障碍、癔症、强迫症、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本院对心理障碍青少年康复的患者实施了积极的归因训练和心理护理,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次实验随机抽选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门诊治疗的80例病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4岁至2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18.5±1.1)岁,患者学龄为初一至大二不等。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失眠症10例,惊恐障碍11例,急性心因性反应5例,疑病症9例,癔症7例,强迫症12例,焦虑症12例,抑郁症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人,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归因训练。归因训练的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的疾病形成正确的认识和评估,以关爱的态度来对待青少年患者,将归因训练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在这一训练过程中,逐渐唤起青少年内心的正确认知和积极归因,消除其消极情绪,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归因训练的着眼点在于对于患者内部状态的维度认知、方法控制和原因探究。归因训练的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护理人员通过对存在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患者的自身特点和个人经历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利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维度,列举调查项目和内容,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来实施针对性的归因训练。经过归因训练,消除患者内心不可控的、稳定的、内部的错误归因方法,使其重新认识自身能力,从中了解自己,改变对于各种事件的归因方法,掌握积极的归因方法,改变其行为和情绪,将患者逐步引入良性循环,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1]。归因训练是指将行为、情感、认知设想成个人对于行为结果和周围事件的原因推断所进行的一种训练,这一训练方法从改变患者对于行为结果的原因分析方法入手,对病因进行可控性、稳定性和原因源维度上的分析。若患者将好事或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暂时的、外面的原因,而将坏事或失败归因于稳定的、持久的、内部的原因时,护理人员要以和蔼、耐心的方法,引导患者形成正确的、客观的认知。训练的形式一對一进行,训练时间每次半小时,每周2~3次,随疾病好转间隔时间延长,随访1年。

经过上述归因训练,所有80例青少年患者均能够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正确看待自己和疾病,对负性和正性事件以及疾病都作出正确的归因,逐步改进自身行为,获得合理的认知,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行为状态。

1.3心理护理。大部分存在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患者都会经历较长的病程,且病情易于反复发作,进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精神萎靡、冷漠、缺乏活力、自暴自弃、悲哀等临床症状,对治疗过程缺乏足够的信心,甚至出现对治疗过程和疗效的抵触和怀疑心理。为了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其对于治疗的积极性和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充分列举适当的经历挫折和失败后最终成功的例子,并保持足够的耐心,用不懈努力好百折不饶的精神和成功的事例来鼓励青少年患者。通过护理人员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循序渐进的教导,逐渐改变患者对于疾病的归因和认知,使其形成对于自己所患疾病的正确体会和认识,排除已有的无望感与无助感给患者带来的困扰,使其认识到自身的能力,从而积极配合康复和治疗[2]。

2结果

经过康复护理,两组患者的心理障碍均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医从性增高,对疾病形成了新的认识,形成了正确的归因,并能够积极应对治疗,消除了绝望和无助的心理促进了的康复,两组患者的实验结果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归因训练能够有效缓解青少年患者抑郁、吸毒、忍受疼痛、口吃、失眠、焦虑等方面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3]。青少年由于受到心理障碍的影响,会在生活和学习中作出不准确或错误的归因,进而形成对疾病的错误认识,产生不良的行为或情绪,最终导致意志或思维逻辑方面的变化,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归因训练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从消极的方面入手,经过认知方法的训练,使其形成对事物和疾病的积极认识,打消其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使其心理和情绪逐渐转变为良性循环,形成对事件的良性归因,引导患者逐渐走向成功。综上所述,归因训练结合心理护理有利于心理障碍青少年形成对生活和学习的正确认识,重新认识和归因自身的各种心理问题,从而以积极的心理面对治疗,提高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许顺江.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与护理[J].河北医药,2009,31(23):3289

[2]郑丽.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与行为指导[J].实用护理杂志,2010,19(7):57

浅析青少年的心理训练 篇7

一、不断训练, 集体学习

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主要就是要依靠每天训练所得到的经验, 而在训练过程中, 队员可以集体学习相关心理课程, 阅读一些心理学书籍, 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 帮助队员形成一个沉稳的心理, 阅读可以使其平静内心, 尤其是现在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的青少年, 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种书籍能够使队员形成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 当然这也会使队员了解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 帮助队员面临紧急时刻能够保持良好心态, 冷静处理。

运动员在调整心态的同时也要了解相关射击运动的信息, 不仅要多读一些相关新闻, 了解设计战术, 还可以阅读《中国射击射箭》等相关作品,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使运动员的训练更加有效率, 帮助队员积累经验, 使之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

二、教练要做好交流沟通, 帮助队员建立良好心理承受力

教练是队员在学习中的重要启蒙者与促进者,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心里最不稳定, 成熟的时期, 当然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处也在形成个性的关键时期, 现在虽然心理素质不太理想, 但是他们普遍思想单纯, 没有太多的顾虑, 因此在这时候有教练的悉心教导与严格培训, 可以更好的帮助队员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 从而不断促进队员的射击实力。

1、教练的细心与耐心沟通对于青少年射击运动员有着重要的影响, 虽然教练在队员的发展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但这个作用对于队员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有可能以后会促进队员的更好发展。

2、科学的训练方式能够培养队员良好的心理条件, 教练要对队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例如:射击能力不是很好但心理素质较强的队员组成一队注重射击训练, 而心理素质较差的一队则注重培养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 尤其是射击技术较好的队员, 更要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

3、教练要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状况, 进行深入心理训练, 例如:教练以朋友身份与队员进行聊天,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队员的心理素质, 帮助教练及时发现队员身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样也可以在思想上对队员进行严格的要求。

4、在队员经历比赛时, 尤其是较小的比赛, 一旦队员自身取得了胜利就会出现自负与骄傲现象, 这就需要教练对队员进行集体开会, 帮助队员平复这种心情, 寻找队员本身还存在的不足与差距, 并要强调保持一颗始终如一的心情, 提高其心理承受力, 从而促进队员的技术与心理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心理训练调查, 帮助运动员认清自己

队员在平常的心理训练下, 大多数都是通过对队员精神上的减压放松训练, 面对激动情绪的控制能力训练, 以及在思想上的控制力, 还有就是自我暗示以及思想的控制能力, 而这些训练当中主要做的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就将心理控制理论更好地运用到科学的训练下, 同时在队员与教练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一套有效的训练体系。

良好训练体系就需要对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因此, 教练与队员可以对其他队员包括自己进行心理训练的调查, 通过日常训练的了解, 将填写一份调查表, 从而帮助对于更好地认清当前情况下自己的心理素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队员提高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 队员不断提高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其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为以后队员进入大型专业比赛打好了基础。

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心理 篇8

一、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人们观察、认识和对待自然、社会的一切事物及人生问题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系, 这是一个人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 是个性心理的核心, 也是个人行为举止的调节器。青少年时期正是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 通过正确的教育, 在对问题的认识上, 会逐渐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 防止片面和偏执, 克服认识上的绝对化, 这就有可能防止情感上的偏执和意志性格的顽固不化等不健康的心理产生。

二、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 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总是持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有的喜爱学习, 有的厌恶学习, 有的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取得了优良成绩, 受到了教师的表彰鼓励兴高采烈等等。老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情绪呢?

1. 帮助学生调节心境。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经验和活动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微弱的情绪状态。青少年时期的某些心境可能是由学习的成败、教师的态度、同学间的关系、健康状况甚至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引起, 但他们有时觉察不到。心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积极的良好的心境有助于发挥积极性, 克服学习前进中的困难, 提高学习效率, 有利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是一种增力;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 使健康、智力水平下降, 是一种减力。

2. 帮助学生控制自己的情感。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 教给学生情感方面的知识。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认识水平, 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情感生活才是健康的, 消极情感对人有什么危害, 怎样控制消极情感。

健康的情绪生活有以下条件:第一, 情绪反应符合因果关系, 喜怒忧愁悲恐惊的引起和消失都有一定对象作为原因, 当事者自己能觉察到, 可以说出其原因;第二, 情绪反应的强度应和引起它的原因相称, 即与接受刺激的强度相适应;第三, 情绪作用的时间是随客观的变化而转移的。当引起情绪波动的因素消失后, 反应也会逐渐随之消失。

消极情感会使人的智力活动失去控制力, 注意力涣散, 记忆下降, 思维迟钝。怎样控制消极情绪呢?

首先要改变习惯的认识。例如有些学生厌恶学习时, 就会习惯这样想:这种学习内容没有劲, 或者想老师讲课不好;如果他发脾气了, 就会想, 这个事使我发脾气, 这件事使我不高兴。教师要尝试着引导学生调整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 客观分析原因, 以达到改变自己的情绪、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应引导学生要想到厌恶学习是自己不愿意学, 不喜欢学, 不想学;发脾气, 是自己有问题, 心眼小, 对自己要求不严, 从而让学生把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从归咎于客观到归咎于自己。这就学会了控制情绪的第一步。学会了这一步, 也就使学生踏上了一条通向聪明才智、获得成功的光明大道。

其次, 一旦产生了消极情绪,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善于转移及时摆脱, 转移就是把注意力转移别处, 使消极情绪淡薄直到消失。我教育学生, 如果情绪不好或者碰到困难不想学习时, 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和回家的时间, 到室外散步或者听一曲抒情优美的音乐, 或者换一样感兴趣的事情做, 让心情平静下来后, 再开始学习, 多次的转移成功了, 就会培养克服消极情绪的能力。当然要提高这种能力, 还需要进一步升华, 事情过后要好好想想, 为什么会产生消极情绪, 这种情绪发展结果会怎样, 今后怎样才能防止?如果能正确解决这些问题, 并不断严格要求自己, 那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就能将消极情绪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引导学生科学用脑

大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健康促使大脑健康, 这就必须重视科学用脑。

1. 灵活启动与转移。

用脑和开汽车一样, 要有一个启动过程, 然后由慢到快正常运行。例如:课间要用两分钟时间让学生作准备工作:物质准备, 放好需用的书本文具;思想准备, 回忆上一课的内容, 想想即将学习的内容。这是符合用脑启动性原则的。这样, 大脑活动就立即转到上课方面来了。

2. 保持大脑的优势兴奋中心。

大脑工作时, 必须促使它形成一个兴奋中心, 并保持这个兴奋中心, 不要让它受内部和外部其他刺激的干扰, 否则容易造成对学习对象的抑制, 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分心, 思想开小差。学习在大脑兴奋中心的保持和加强要通过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用自觉性来调节。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造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向心力量, 各种干扰和离心趋向都被排除在外, 使学习的对象始终保持清晰的程度。

让“心理感冒”远离青少年 篇9

是什么原因, 让一个阳光少年与世人阴阳两隔?作为家长, 应该对孩子如何进行相对应的育儿教育?其中不可否认的一点, 是“心理感冒”了, 是有关抑郁症状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出现欠缺。生命的话题, 沉重得实在让人难以承受。学习成绩的好坏, 生活质量的优劣, 在它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本文就造成“心理感冒”的非智力因素谈几点看法。

一、“心理感冒”及其滋生土壤

首先, 让我们认识一下“心理感冒”的具体表现。记得世界妇女精神病学会主席、美国布法罗市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优瑞尔·哈尔伯瑞克在以抑郁症问题讲学时说, 被称为“心理感冒”的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 到2020年, 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生活中的心理抑郁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二种表现:

(1) 情绪低沉, 闷闷不乐; (2) 对生活感到没意思、没劲; (3) 自己感觉思维和反应总是比平时慢半拍; (4) 遇到事情经常自责、内疚, 埋怨自己把事情搞糟了; (5) 容易疲倦、不愿活动; (6) 心中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7) 工作效率下降, 注意力容易分散; (8) 特别容易受惊, 也容易感伤, 感情脆弱; (9) 抱怨身体各处疼痛, 但又查不出问题; (10) 没有食欲或者依靠暴饮暴食来对抗情绪的不适; (11) 遇到有魅力的异性, 却丝毫感觉不到对自己的吸引力; (12) 不再注意自己的仪表, 邋邋遢遢。

是的, 一说起抑郁症, 听着好像挺可怕, 但专家就如此解释, 其实抑郁症就像“心理感冒”, 多数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或轻或重都会经历, 得了感冒会流鼻涕, 打喷嚏, 要是得了抑郁症, 也会有类似以上的各种症状表现。

正如俄罗斯大文豪高尔基说的:“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 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 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如果爱孩子只是出其本能, 而缺乏理性的话, 这种爱就只能是“母鸡之爱”。

二、家庭应对“招式”

家庭教育如何应对“心理感冒”?我们可以相对地提高青少年的非智力因素来预防此种感冒。何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起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 因此, 心理学家们把那些个性心理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 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有: (1) 兴趣与爱好; (2) 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 (3) 对挫折的忍受性与意志力; (4) 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 (5) 自信心与好强心; (6) 远大的理想与目标; (7) 高抱负; (8) 焦虑与抑郁。

家庭要从家庭教育入手来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帮助孩子建立有利于今后发展与成才的动力系统。家庭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很大关系。一个完整意义的现代家庭必须具备充足的智力资源和非智力资源。

具体可作如下操作:

1. 注重营造家庭氛围

一个完整意义的现代家庭, 必须具备充足的智力资源和非智力资源。家庭在培养孩子的非智力素质时, 应重点放在培养其情感、意志、兴趣、习惯、志向等方面。家庭成员可从以下三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第一, 家庭教育应营造知识氛围, 促进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创新动机。第二, 家庭应营造和谐氛围。家庭各成员互相关心, 和睦相处, 使家庭充满温暖。第三, 家庭应有民主氛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像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得到反馈。鼓励得到自信, 赞扬得到自尊, 训斥得到自卑。

家长应采取易于为孩子接受的平等对话方式去理解孩子, 相信孩子, 作孩子的知心朋友, 否则会拉远自己与孩子的距离, 甚至使孩子产生隔阂及逆反心理, 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家长的所作所为是无声的语言教养,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培养孩子优秀的内在品质。

2. 善用生活情境教育

家长除了要对孩子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外, 还要善于运用一些生活实例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例如, 当孩子看到大海时, 家长应告诉孩子只有像大海一样包纳百川的胸怀, 才能广阔无边。当孩子旅游陶醉于如画的山水时, 应告诉孩子, 没有环保, 地球将会变得荒芜, 等等。通过诸如此类的“小话剧”式的表演, 使孩子在大脑中形成特定的意识, 进而培养自觉、坚强、心胸宽广等全方位的高素质的孩子。

当代青少年心理健康浅析 篇10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青少年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肩负着重大的民族使命, 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但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却不容乐观, 我们常常在新闻媒体报道中见到不该发生的事情。在一份《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中显示, 每五个中学生便有一人曾经动过自杀的念头, 有6.5%的中学生甚至做过自杀计划。2010年9月, 两个初中生自杀身亡, 一位是山东省某中学初一13岁女生, 因不符合学校短发令要求三次被赶出校门后在家喝农药自杀, 另一位是黑龙江省初二学生因未穿校服说谎后被批评而跳楼身亡。2012年8月7日, 杭州一名1 4岁少年因为学习问题被母亲责备, 从21层高楼跳楼自杀;同年南京一名学习成绩优异、曾获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二等奖的13岁少女, 在南京市一家招待所的客房服用剧毒农药自杀。生命是一切美好与幸福的根基, 生命如此宝贵, 社会如此美好, 为何每年仍有许多人选择以非自然方式结束生命?在选择自杀的人群中, 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后备军”和“接班人”的中学生占了相当比例。青少年学生自杀频发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呢?纵观那一个个令人痛心的案例, 我们不难发现,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严重缺失, 尤其是挫折教育亟待解决,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二、造成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一) 家庭因素

1. 家庭结构单一。

近30多年来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家庭规模在不断的缩小, 目前主要的家庭结构类型有: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和单亲家庭, 其中以核心家庭为主流。核心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组成, 特点是人口少关系单一, 所以子女自然而然成为父母掌上明珠, 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的爱、姥姥姥爷的爱、叔叔阿姨的爱等使得独生子女不知天高地厚, 受不得半点委屈。这种没有竞争的爱容易使子女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再加上如果教育不当, 极有可能会造成学生的不健康心理。

2. 家庭教育不当。

很多父母从小娇生惯养子女, 事事顺着子女, 吃的、穿的、用的全是名牌, 认为这样就是爱子女的表现, 在孩子看来自己就是小皇帝小公主, 不管提出什么要求父母都必须得满足, 这种现象致使“脆弱”成了很多孩子的“致命伤”, 这些孩子一旦长大进入学校或社会, 由于缺少应对困难和挫折的经验, 真正遇到挫折便茫然不知所措, 容易钻牛角尖, 做出偏激或伤害他人之事。我们随处可见, 在上学放学的路上, 小朋友活蹦乱跳地走在前面, 家长则背着承重的书包跟在后面的场景, 让人感觉十分心酸。试问父母大人, 这么一点苦都不让吃, 那稚嫩的肩膀若干年以后又怎么能挑起振兴中华的重担?

(二) 学校因素

1. 应试教育导向错误。

应试教育在我国已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就沿袭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 将考试成绩做为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 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化, 选拔人才采用“以分取人”的理念, 这种思想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如今造成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 再加上深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的部份教师为了名誉, 不惜牺牲青少年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努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激烈的升学竞争, 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 这种迫切的愿望使学生心理负担日益加重。

2. 学习负担过于繁重。

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学生成绩, 平时布置大量作业, 频繁的测验、考试, 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长期的超负荷的学习强度使学生精神紧张, 心情压抑。当他们面对自己不满意的答卷时, 总是抱怨自己, 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许多青少年学生不堪课业重负被迫放弃个人兴趣爱好和社会实践机会, 由此便导致很多高分低能现象出现。这种教育体制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而且影响了他们个性、人格、心理的健康成长, 甚至国家的强盛发展也深受其害。

(三) 社会因素

如今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 再加上社会评价人的标准普遍重视文凭, 我们现在的文凭, 在当今社会关系到很多方面, 价值很高, 可见人们对文凭的追求已达到非常激烈的程度。一个青少年其他方面再好学习不好也会被人看不起。不仅如此, 在实际操作上, 由于考试分数原因被无情淘汰出局的不在少数, 根本不问青少年的综合能力。这种做法, 一方面逼迫青少年服从于应试教育, 另一方面使青少年学生对社会灰心失望的同时会产生严重的不满情绪从而导致不健康心理的出现。

(四) 自我因素

中学生大都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的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也是人的意志品质形成和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心里总是充满了很多矛盾, 如富有理想, 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往往容易脱离现实;朝气蓬勃勇于探索, 但遇到挫折时容易丢失自信悲观失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 但观察处理问题时, 容易固执己见走向片面;渴望独立有“成人感”, 但却又不能摆脱各种依赖, 难以完全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情感丰富热情高涨, 但情绪波动比较大容易失去控制。著名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 就会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一定的障碍, 有可能还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一) 家庭方面

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 而父母则是我们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父母对我们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应正确引导孩子, 加强交流,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 在择友上加以指导, 培养社交技巧, 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适当的时候制造一些逆境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坚强他们的意志品质, 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另外, 还可以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从而增进与父母的感情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 学校方面

首先,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打破那种“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错误认识, 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 分数也不是判断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不能以学习成绩肯定全部, 也不能以学习成绩否定全部。其次, 学校还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室, 使学生能够正视心理健康问题, 一旦心理出现问题时能自己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三) 社会方面

我认为要使得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必不可少的, 而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传递正能量, 我认为单单不是学校的责任, 全社会都有责任拥护正面的行为, 打击不良风气。学校和家长更要做到: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道路、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2.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家长应该从正面告诉学生, 学习只是我们生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全部, 并且告诉学生高分低能现像对社会的危害, 由此使学生体会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四) 自我方面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进入青春期的广大青少年容易出现挫折感、自卑感等诸多不健康的心理。要明确在青春期出现这些心理变化是正常的, 关键在于自己如何调节和正确处理, 如处理不当这些心理变化则会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1.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2.要用理智指导自己的情绪。3.正确看待别人成绩。4.勇敢面对挫折和失败。5.建立良好和同学关系。6.培养健康的自信心。在生活中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浅析青少年的心理训练 篇11

一、不断训练,集体学习

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主要就是要依靠每天训练所得到的经验,而在训练过程中,队员可以集体学习相关心理课程,阅读一些心理学书籍,从而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帮助队员形成一个沉稳的心理,阅读可以使其平静内心,尤其是现在处于情绪不稳定的时期的青少年,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种书籍能够使队员形成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当然这也会使队员了解在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帮助队员面临紧急时刻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冷静处理。

运动员在调整心态的同时也要了解相关射击运动的信息,不仅要多读一些相关新闻,了解设计战术,还可以阅读《中国射击射箭》等相关作品,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运动员的训练更加有效率,帮助队员积累经验。使之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步。

二、教练要做好交流沟通,帮助队员建立良好心理承受力

教练是队员在学习中的重要启蒙者与促进者,青少年正处在一个心里最不稳定,成熟的时期。当然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处也在形成个性的关键时期,现在虽然心理素质不太理想,但是他们普遍思想单纯,没有太多的顾虑,因此在这时候有教练的悉心教导与严格培训,可以更好的帮助队员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从而不断促进队员的射击实力。

1、教练的细心与耐心沟通对于青少年射击运动员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教练在队员的发展中只起到辅助的作用。但这个作用对于队员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可能以后会促进队员的更好发展。

2、科学的训练方式能够培养队员良好的心理条件,教练要对队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射击能力不是很好但心理素质较强的队员组成一队注重射击训练,而心理素质较差的一队则注重培养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尤其是射击技术较好的队员,更要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

3、教练要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深入心理训练,例如:教练以朋友身份与队员进行聊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队员的心理素质,帮助教练及时发现队员身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样也可以在思想上对队员进行严格的要求。

4、在队员经历比赛时,尤其是较小的比赛。一旦队员自身取得了胜利就会出现自负与骄傲现象,这就需要教练对队员进行集体开会。帮助队员平复这种心情,寻找队员本身还存在的不足与差距,并要强调保持一颗始终如一的心情,提高其心理承受力,从而促进队员的技术与心理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心理训练调查,帮助运动员认清自己

队员在平常的心理训练下。大多数都是通过对队员精神上的减压放松训练。面对激动情绪的控制能力训练,以及在思想上的控制力,还有就是自我暗示以及思想的控制能力,而这些训练当中主要做的就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就将心理控制理论更好地运用到科学的训练下,同时在队员与教练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一套有效的训练体系。

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篇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 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 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1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

有关文献报道近4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最大的因素来自家庭, 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以及家庭教育失当是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家庭因素。 这种家庭的青少年心理相对敏感、多疑, 心理承受能力差, 自责、自我否定是他们的主要心理特点。 这些因素的影响, 使中学生们面临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对许多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感。

其次是学习, 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部分, 激烈的竞争, 传播媒介的影响。 加上学校过于强调升学率, 致使家庭、学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因素的培养, 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具体表现就为恐惧、厌学。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减负”、不搞排名, 但学生课业繁重, 月月排名, 如此激烈的竞争, 使得学生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对青少年来说, 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升学, 使得他们的心理素质包括情绪、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往往处于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状态。

最后是社会环境与人际交往, 随着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情绪感染, 甚至是影视作品所追求的享乐、暴力等不良风气, 都会对他们人生观、价值取向产生影响。 青少年对友谊的珍视与渴求, 以及情感丰富的特点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特别重视感情的交流, 当被人误会、议论甚至发生纠纷时, 往往就会自我封闭, 自我否定。

2 青少年的心理现状

2.1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

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等。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竞争性的增强, 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越来越高, 导致在校青少年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过重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着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2.2 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被父母疏远、娇生惯养、在家称大王在外懦弱的儿童, 腼腆抑郁的青少年等都经常因孤独而烦恼。 这类儿童和青少年, 和大家一起做某件事时, 由于技术差、经验不足, 经常感到失败的威胁。 因此, 感到和大家一起玩还不如一个人玩。

从中学升入大学, 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 而一些学生从一切都由父母操办进入一种一切靠自己动手的生活环境, 感到无所适从, 有些同学甚至把脏衣服打包邮寄回家清洗。 不能很快适应生活环境导致一些同学情绪不稳, 甚至有人萌发了退学的念头。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2.3 不能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学习环境, 感觉人际关系协调困难

由于学习成绩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奖学金评定、 荣誉称号、未来就业选择等方面, 学习压力增大, 导致一些学生学习信心上的失落。由于青少年都来自五湖四海, 家庭背景、个人素养、生活习惯都各不相同, 感到沟通困难, 找不到一个可放心的, 无利害冲突的倾诉对象, 长此以往, 就易形成青少年中人际敏感、偏执、冷漠的心理倾向, 危害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2.4 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打击

青少年对成功期望值过高, 当遇到挫折、生活不幸时都会将他从豪情万丈的理想世界里拖入到痛苦的现实深渊中, 所谓自责就是责备自己。 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 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 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 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称为自责倾向。 这种倾向走向极端就会过低评价自己, 自责、自我卑视、自我轻蔑。 这种状态是受悲哀和忧郁情绪支配的, 调节不好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自信心及积极人生观的建立。

如果不能正确引导, 势必会引起他情绪上的强烈反弹, 特别是情感上的纠葛, 更容易引起消极情绪的蔓延。 如果不能尽快摆脱情绪上阴影, 就会对意志力不坚强, 自控能力差的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以至于酿成悲剧。

有时无缘无故地想大声哭、大声叫, 或者一看到想要的东西, 就一定要拿到手, 毫无理由地想到远处去, 或想死, 这些称为冲动倾向。 这种想干危险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观念, 是因为内部具有焦虑倾向而产生的。

3 对策

人的大脑与肌肉的信息是双向传导的, 即神经兴奋可以从大脑传至肌肉, 也可以从肌肉传至大脑。

有关研究也早已证明:心理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便会通过一定途径导致生理疾病。 无论是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就会有可能相互转化, 导致病上加病。 所以, 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 对预防和治疗生理、心理疾病, 确保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极为重要。

体育运动与自然的身体活动相比, 无论是强度、内容还是运动形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例如, 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 又如, 足球比赛需要了解队员位置, 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 既要带球前进, 又要防止对方拦劫, 需要善于分配注意。 几乎任何运动项目, 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不怕困难、团队协作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偷快、豁达等多样的感情, 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 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 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 但是, 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 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 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因而重视体育教育, 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生理与心理的抗压能力, 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科学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 通过体育运动, 可使身体正常发育, 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活动过程, 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为方式, 因此也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社会竞争的下移使广大中学生饱受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不容乐观。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学入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 第三次全教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予以重点关注, 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 增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

摘要:目前, 威胁我国青少年学生健康的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 心理障碍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行为异常, 甚至导致犯罪的主要诱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 依据青少年这一年龄段的特点, 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 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周丽君.影响浙江省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因素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3 (4) :19-22.

[2]高发民.体育心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3]袁存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 :44-46.

[4]伍国典, 张程立.青少年视力低下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18 (1) :29-31.

上一篇:唐诗中的陶瓷艺术下一篇: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