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心理

2024-09-17

青少年犯罪心理(精选12篇)

青少年犯罪心理 篇1

犯罪心理学把人的一生分成一系列的阶段。犯罪行为作为人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违反社会活动规则的现象,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有所不同的。青少年犯罪心理与中老年犯罪心理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数量上的差异

第一, 青少年犯罪率高于中老年犯罪率。第二, 在全部刑事犯罪中, 青少年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中老年。根据大量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所占比例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中老年犯罪比例则不到百分之三十。

二、犯罪类型上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一般集中于五个类型:盗窃、抢劫、流氓、伤害、强奸。这五类案件约占青少年犯罪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中老年犯罪类型则较为分散:中年犯罪以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为主, 盗窃等财产犯罪!, 杀人、伤害等人身犯罪, 强奸等性犯罪均占一定比例;老年人犯罪则不多见于人身犯罪。

三、犯罪手段上的差异

与中老年犯罪相比, 青少年犯罪的手段以暴力性、直接性为主要特征。据统计, 在爆炸、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等暴力性犯罪中, 青少年约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 犯罪手段的直接性、暴力性逐渐向间接性和非暴力性转移, 到老年人犯罪已很少用暴力手段直接进行犯罪活动。他们进行的犯罪大多是非暴力的、间接的。这些与其年龄特征是相适应的。

四、犯罪组织性上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大多是拉帮结伙进行, 犯罪团伙是青少年犯罪中最突出的组织形态;中老年犯罪大多是单独进行, 即使有些共同犯罪, 也不像青少年犯罪团伙那样, 以崇尚哥们义气为联结纽带, 而以人身或经济上的利益关系互相依存, 也有的是充当一些青少年犯罪团伙的背后操纵者或幕后指挥者。

五、犯罪动因上的差异

从犯罪动机的形成来看, 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具有偶发性、冲动性、互感性等特点。家庭、居住、工作、人际交往等微观环境及特定的刺激情境对青少年犯罪动机形成的影响, 要大于它们对中老年犯罪动机的影响。从犯罪动机的内容来看, 青少年犯罪动机大多较为简单, 有时出于满足暂时性需要, 就去偷、去抢。青少年犯罪动机还常常带有游戏性的特点, 大量犯罪是以其过剩的精力和情绪的宣泄为特征的, 青少年犯罪动机内容还容易发生变化, 刺激情境变化了, 动机也随之变化, 因而易导致多方面犯罪。

与青少年犯罪不同, 中年犯罪常常是先形成一定的财产或人身犯罪的动机, 然后有准备、有预谋、有步骤、有理智地进行犯罪活动, 而老年人犯罪的动因则较为复杂。

六、犯罪认知上的差异

从认知水平来看, 违法犯罪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常常是较低的。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常常是表面的、低层次的, 对外部事物缺乏批判性, 对环境的变化缺乏适应性, 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内省力, 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 而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中较为少见。

七、犯罪性质的差异

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对人民安全感的威胁要远远高于中老年犯罪, 因为青少年犯罪大多是暴力犯罪、妨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团伙犯罪, 而且危害严重的重大刑事犯罪大多也是青少年所为, 这些犯罪手段残忍, 无所顾忌, 性质恶劣, 危害严重。

青少年犯罪心理 篇2

1、青少年为什么会犯罪?诱因?

2、青少年的犯罪心理?

3、如何使青少年摆脱心理阴影?

4、对于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5、青少年犯罪的日后趋势?

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在我国有关的法律文件中,对“青少年”的概念未予明确的界定。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有学者提出,应当定在10岁比较合适。其理由在于,从实证的角度,青少年犯罪人口中一般从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开始走向社会进行违法犯罪,14—17岁进入犯罪的第一个高峰期。故而指出,青少年犯罪是指10至25岁的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一概念包括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罪和已满18周岁不满25周岁的青年犯罪。前者和刑法上规定的“未成年犯罪”的范围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未成年犯罪”是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而“少年犯罪”则是一个宽泛的社会学、犯罪学概念;后者的“青年犯罪”也指年轻的成年犯。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带有“黑帮”性质的团伙犯罪亦有增加趋势。

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

2、严重犯罪多,作案手段比较野蛮和凶残,往往是不计后果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但心理发展却比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容易走向歧途;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走向极端。这些人或行凶杀人、严重伤害,或暴力抢劫,或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比如,据报道,去年上海市一名17岁的少女因母亲对其管教太严,竟用刀将其母亲砍杀致死。在日本,2001年初,神奈川县一所中学的两名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耐心规劝,居然动手“修理”了8名老师长达1小时,造成2名老师下鄂骨折,一名怀孕女教师险些流产。时隔不久,日本西北部一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训斥,放学后用一把小刀连刺老师十刀,致老师惨死刀下。(13)

3、突发性犯罪多,作案动机、目的比较单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青少年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犯罪动机单纯,很少预谋,突发性犯罪比较多。

4、犯罪的成年化、智能化和低龄化。

在青少年犯罪中,不少犯罪手段成人化,且有不少是智能犯罪。从青少年犯罪的教育改造情况来看,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

青少年模仿性强,犯罪学得很快。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可塑性强、易于改造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反复性。在看守所、监狱的“交叉感染”,使其学会了更多的犯罪“技术”,由以前的“一面手”变成“多面手”,并且胆子更大,反侦查性更强。这恐怕是重大、恶性案件在青少年中不断发生,并且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自身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这里谈的“自身原因”是内因,后面要谈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是外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

(二)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正如古人所言:“养不教,父之过。”这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二是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父母管不了,因为没有从早期教育入手、管得晚了;三是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四是父母离异后,孩子无人管,为了自己而不顾及或无暇顾及孩子,使之浪迹社会;五是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前文谈到的我所曾承办的三名未成年人强奸案,三个被告人的家庭都是离异家庭,其共性是对孩子缺乏关爱。法庭教育时,这三个父母都痛哭流涕,说对不住孩子,表示以后要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四)社会原因

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

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

2、以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3、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五)司法原因加强对青少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尽量减少对其羁押,显得更为重要。

这里主要谈的是刑事法律制度的缺陷及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犯罪人的改造措施所致犯罪的因素监狱对青少年犯罪的“交叉感染”作用更是突出,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更弱,模仿力则更强。

一)自身预防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当然,这需要和后面要谈的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相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二)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1980年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的有关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国家中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搞好家庭预防,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同时,这也是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要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武汉一酷爱玩网络游戏的16岁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亲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钱。母亲的脸、腰上被砍了6刀(后经抢救脱离危险)。当他逃离现场时,母亲还追着喊:“伢,你把毛线衣穿上,莫冻着了!”(26)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都是娇惯、纵容种下的苦果。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们如何做人,经常观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事,结交什么人,要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横。对于失足、犯错误的孩子,更应给以家庭的温暖,绝不可弃而不管,放任自流。

3、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

我国《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都规定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所承担的教育义务和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职责,但并未规定父母教育不力所应承担的严厉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我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9条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责令其严加管教”,但不管教怎么办?尤其是对父母已经离异(且已另外组合新的家庭)的孩子。法律应增加规定教子不力的“拘留”、“罚款”等行政责任,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在英国就有“孩子逃学、父母坐牢”的做法。一位母亲因为女儿经常逃学,而被判监禁60天,她上诉后,尽管刑期减半,但仍要执行30天的监禁。(27)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有委员就曾提出建议:针对青少年犯罪,建议在法律责任中加入对父母的处罚条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28)看来,完善这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

(三)学校预防

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处在《综合性预防犯罪措施汇编》第10条中写到:“学校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儿童的发育成型有许多年是在为了满足他们的教育和社会化需要而设立的各种机构中度过的。……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性和个人的亲密关系,并帮助青少年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情操高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否则,如果学校教育不力或不利,他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笔者以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应该主要做到:

1、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

第1款)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做法,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学校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是第一位的。学校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个高尚的人;然后才是“授业解惑”,传授各种知识,增强将来为社会服务的本领。那种只“授业”不“传道”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尤其应注意抓好“后进生”、“双差生”的教育。对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明确规定:“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一般来讲,这些只是一些方面、一时的“差”,并不代表全面、永远的差,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和教育,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先进生”,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益的人 或者国家的栋梁之材。

2、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

“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的模范表率和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影响是终生受益的。这方面不乏其例。要想使学生懂法,教师必须先学法,要想使学生做好人,教师必须先做好人,这就是:“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这须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国现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应大胆改进教师制度,使教师能进能出,对那些品质低劣、不能为人“师”的人,要及时将其淘汰出局;对于那些歧视学生,动辄体罚学生的教师,要予以严厉处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

3、要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法制课要作为必修课,配备专门的法制课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丰富多采的法制教育活动。笔者作为三门峡市依法治市讲师团的讲师曾被邀请到学校给青少年讲法制课,结合自己所办案例和青少年生活实际进行讲解,反映效果良好。通过这些法制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提倡和法律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

(四)社会预防

社会预防,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以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犯罪心理 篇3

如果关注一下各地的报刊,就会发现几乎每天都有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有新闻媒体在报道青少年犯罪时提出了“十五六岁现象”,报道中引用的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另外,还有媒体称,据公安部门的抽样调查:在全国犯罪总量里有一个“17岁现象”,就是说17岁左右的犯罪案件特别多。从犯罪性质来看,现在青少年犯罪比过去严重得多,这不在于犯罪的数量、比重的增加,而在于犯罪的严重性、危害性的增加。

那么,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成因是什么?

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成因

1.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暴力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享受”,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未成年人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却基本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大众媒体对暴力内容限制太少,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更不可理解的是,一些成人往往因为某些影视作品是描写正义的战争或正义的行为就让孩子观看,即使其中的暴力场面十分可怖。其实,孩子在有暴力场面的作品中并不见得能理解什么是正义,相反地,他可能学到的只是其中的暴力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孩子愿意,他每天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枪杀、武打的暴力场面。对刚开始接触暴力内容的孩子来说最初的感受一般是恐惧,看多了就会有一些孩子觉得兴奋、刺激,再后来就麻木了,对再血腥的场面也习以为常,这种麻木的状态其实比兴奋更可怕,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就有可能做出类似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自己还不以为然。

浙江金华一名叫徐力的高中学生把母亲杀害了,后移尸灭迹,还写字条欺骗父亲说妈妈去杭州“看病”了,并居然照常参加了考试。据徐力一名同班同学承认,在徐力母亲外出后,曾到徐力家中看内容不健康的录像。长期来,充斥于影视、音像、书刊中的凶杀暴力情景和犯罪情节,不论是以古代社会为背景的拳脚打斗、刀棍砍杀,还是以当代社会为背景的枪战,都向青少年灌输了一种暴力文化。影视中的暴力和犯罪情景还会使人大脑神经紧张,产生恐惧心理和无安全感,严重的还会使某些青少年发生心理变态,如出现幻觉,不自觉地摹仿等。这种不良社会文化的内核不只是一种外在的暴力形式,而在于其野蛮的反人道主义的观念和逻辑。抚顺11岁的男孩王某在杀害自己的母亲以后的11个小时里,他的父亲没有发现儿子有任何恐慌和反常的举动。当这个孩子在派出所接受警察询问时,一边不慌不忙地编造了一个又一个谎言,一边还若无其事地在各个屋里乱窜。对暴力的麻木和生命的冷漠到了如此程度,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2.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为青少年成长埋下隐患。家长对孩子的“熏陶”确实很重要,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在家庭暴力发生较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实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大,这倒不是遗传,而是后天的“培养”。 湖南的李毅下毒案,有人把其犯罪心理成因归咎于父亲的棍棒教育,不是没有道理。“李毅平时学习成绩不佳,好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结交朋友,时常在外打架滋事。李毅的父亲对儿子的学习成绩并不苛求,但对他的品行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只要李毅在外犯了事,回到家往往遭到父亲的暴打。”李毅自己也交代:“父亲总是打我,把我不当人,我这么做只想报复一下,没想后果。”(《中国青年报》,2001年5月29日)

据调查,当问及一些小学生遇到被同学打时作何反应,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因为他们从上幼儿园起家长就向他们灌输不能吃亏,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观念。在孩子暴力倾向的养成中,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代家庭更多的问题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任,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以及价值的基本判断,以致唯我独尊、任性妄为。但我们也不能回避的是,我们处在一个社会结构急剧变动的时代,曾经有的道德理想主义在不断地被解构,各种各样的社会变化和社会问题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变得混乱。在这种前提下,想让孩子做一种价值定位是很困难的。道德不是靠灌输的,道德是靠家长身体力行的,是靠自己的行为教给孩子的。如果成人世界都奉行的是弱肉强食、巧取豪夺,你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呢?所以孩子世界中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

3.学校教育问题。目前许多学校只重视分数,而忽略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大部分中学没有开设法律课,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也多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真正学到法律知识。学校教育中,除了重视考多少分外,亲情伦理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被严重忽视。许多学校没有把培养学生与父母之间正常融恰的亲情关系纳入学校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中去。因此,教育机构应该冷静反省一下:除了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之外,是否还应该为家长、为家庭服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与社会的安定直接关联。敢于杀害父母亲人的少男少女,他们难道不会危害国家和社会?学生的灵魂沦丧了,又何谈构建和谐社会呢?

二、防范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措施

1.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1)政府必须清理整顿文化市场,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根据某市区法院一项统计显示:该法院审判的39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其中26人受暴力文化、色情影视的影响走上了犯罪道路,占总数的66.6%。长期从事未成年人犯罪研究的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思想还不成熟,喜欢模仿,辨别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文化、思想的影响,政府必须清理整顿文化(图书、影视、网吧等)市场,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2)在街道和社区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青少年事务的管理;要完善青少年服务内容,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心理健康服务、青少年维权服务等,满足青少年成长的基本需求;要针对社会上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突出问题,建立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着眼于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快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

2.学校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1)教育应从人最本质、最朴素的感情出发。我国传统的基础教育模式忽视了2亿多个中小学生家庭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在气质、性格、爱好和发展潜力上的差异性。现行学校教育“粗放型”模式整体上已经不适应广大家长对子女教育质量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因此应逐步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让我们的学生首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读书。我们首先要求孩子做一个平常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不伤害他人的人。教育应从人最本质、最朴素的感情出发,而不是用青少年不容易接受或容易引起他们反感的说教。只要让孩子懂得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他们对暴力的危害就会有新的理解。

(2)高度重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学生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在相互交往中,由于利益相近、兴趣相似、心理需要、个性相仿等而自发形成的群体。不少学校班级都存在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因此,重视并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抑制其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对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家庭生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港湾

到青春期即十二三岁再对青少年犯罪进行防范其实已经晚了一大步了。犯罪预防需要一个非常长的过程,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行为规范是从小养成的,如果从幼儿时期就过多地沾染暴力文化,形成对暴力的麻木;或者家长对其过度地溺爱或打骂,形成骄纵或暴力人格,到青春期时一旦有实施暴力的能力和诱因,就很可能造成犯罪。所以笔者认为,防范青少年犯罪必须从小抓起,预防得越早,减少犯罪的成本就越低。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家庭预防机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第一,家庭教育内容要全面。既要注意智力培养、能力训练,又要注意社会道德教育和生理知识讲解,更要注意法制教育。第二,教育方法要得当。只有采用“爱而不溺、严而不格、一贯要求”的教育方法,才能使家庭教育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保护神”。第三,把握教育时机。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从年龄实际出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素材为内容,采用适当的方法,在恰当的时间里进行启发和诱导,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家庭榜样示范。有人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从子女出生的那一天起一直伴随他们长大成人,因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是父母。父母的兴趣爱好、习惯以及个性特征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可以说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烙印。家庭中父母以身作则,可以增强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我国自古就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陆世仪在他的《思辩录辑要》中讲到:“教子是以身率先。”颜之推在他著名的《颜氏家训》中也说到:“夫风化,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由此可见,家庭中父母良好的身教是促进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3)家庭气氛熏陶。家庭气氛是指家庭成员在对内、对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传统习惯、处世经验和生活作风等。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有形和无形、有声和无声的综合,有形指父母的言传身教,无形则是家庭气氛的熏陶。家庭气氛对孩子的影响虽然不像父母的言传身教那样直接有力,但它潜移默化的渗透性会带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家庭气氛,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七中学。电邮:czsguen@163.com)

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及成因综述 篇4

据统计, 近几年来, 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一半左右都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 而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也都还是青少年。从2000年到2004年,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决生效的青少年犯罪人数以平均14.18%的速度逐年上升。[1]

根据上面的数据, 虽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所有情况, 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人数的比例在以相当大的速度扩大。近年来, 有关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不断增多, 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 青少年犯罪的有关案件所占总的刑事案件比例也在不断扩大。[2]青少年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分析和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 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和不良亚文化等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直接影响。[3]

二、大众传媒影响

传媒暴力是引发新的社会暴力的潜在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第二次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普遍的特点是: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学习能力强, 记忆力的发展达到巅峰, 这些特点使他们最容易成为大众传媒的受众群体。然而, 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他们, 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还比较低, 容易受外界影响。他们急切地追求自由, 渴望得到尊重, 证明自己已经“成人”, 他们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传媒暴力的影响, 生理成熟与心理不成熟的不平衡使他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国的文化市场管理还不够完善, 暴力文化充斥着整个传播媒介。影视作品、网络音像资料和图书图画等似乎都离不开情色内容, 强烈冲击着青少年的感官。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有的青少年企图通过各种犯罪手段满足自己的私欲。大众传媒的规范不到位, 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增加。

三、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环境不良、家庭结构缺损和家庭心理教育都对青少年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此, 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王东华认为,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会教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家庭教育直接奠定了孩子人生的成败和幸福。可见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 使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从家庭心理教育入手, 是改善目前家庭教育不良局面、消除家庭教育负面影响、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诱发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 也是我们应对策略的重中之重。[4]

四、学校教育的缺失

首先, 只注重发展智力而忽略了品德教育, 现行的教育制度存在缺陷, 在单纯的应试教育体制下, 学校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位。

其次, 教育利益化, 市场经济体制下, 部分学校也出现教育产业化、商品化, 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的现象。

再次, 普法不力, 很多学校根本没有给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没有将学生的普法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最后, 心理失衡, 学校过分注意学生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时期, 学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压力, 容易产生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病。[5]

五、看法和建议

关于青少年犯罪特征问题的研究, 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从犯罪类型、犯罪主体特征方面来看, 青少年犯罪的特征有四点: (1) 犯罪类型多元化; (2) 犯罪主体低龄化, 学生犯罪比率上升; (3) 青年罪犯的文化素质不高, 很多都是由于中小学生辍学流向社会, 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4) 以团伙犯罪的形式出现, 有的甚至结成具有黑社会性质的违法犯罪团伙。[6]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我们必须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研究影响青少年犯罪因素的时候, 也应该注意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才能更好地了解青少年犯罪心理, 从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邓俊.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1]邓俊.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

[2]郭英勇, 赵予平.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社会因素[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2) .[2]郭英勇, 赵予平.浅析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微观社会因素[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2) .

[3]沈燕华.传媒暴力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4) .[3]沈燕华.传媒暴力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分析[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7 (04) .

[4]向巍.略论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03) .[4]向巍.略论影响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家庭因素[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03) .

[5]曹洪梅.试论学校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下旬) , 2012 (02) .[5]曹洪梅.试论学校教育的缺失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下旬) , 2012 (02) .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 篇5

前言:自1978年国内全面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社会形态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变化的新局面。这是由于:一方面,社会经济制度的改进使得旧有的价值观念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整个社会处于价值失范状态。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过程中,西方的金钱观念、个人主义等一些意识糟粕的渗入和不断强化也是导致社会整体意识形态失序的重要原因之一。新旧价值观念交替碰撞导致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青少年犯罪就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它不仅在青少年群体中发展迅速,而且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试图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对青少年犯罪(或称青少年行为失范)现象进行剖析。

定义: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青少年犯罪。所谓青少年,在犯罪学研究中的概念,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跨越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界限,是比较宽限度的一个定义。

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而是犯罪学研究中及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青少年犯罪,泛指青少年这一特殊主体实施的犯罪,亦指主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这个特定阶段(一般指进入青春期至青春期结束),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实施的各种犯罪的通称。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已满14岁至25周岁的人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法律、依法应受刑事惩罚的行为,叫做青少年犯罪。

原因分析:从青少年犯罪的历史记录来看,20世纪50-60年代,青少年犯罪约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20-30%;到80年代增至70%。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仅2004年,慈溪市人民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就高达102件,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153名。单单从国际社会将青少年犯罪列为继环境污染、毒品传播之后的“社会第三大公害”可见其近年发展速度之快、覆盖人群之广、危害之重。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相似,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科学欣欣向荣的发展的年代。但是社会转型期往往也是最容易发生社会问题的时期。很多中国社会今天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过去也曾在美国社会出现过,虽然中美社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在很多方面却是相似的。笔者借用以下三种美国社会学者的理论的视角对青少年犯罪问题原因进行解剖: 方向一:社会控制论(Social Control Theory)

社会控制理论是西方学者在研究青少年犯罪方面运用最多的一个理论派系,与其它众多的理论相反,社会控制理论不问人们为什么会犯罪,而是问人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为什么不违反规章制度和法律。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不违反社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主要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社会的有效控制,如果这种社会控制一旦失效,人们就会违规犯法。

人们这种违规犯法的倾向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必须受到社会有效的控制,如果一个人犯了法而又不会受到惩罚的话,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犯法。社会控制理论认为,青少年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同家庭关系的弱化,父母不妥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子女对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的疏远,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程度直接影响社会对青少年的控制能力。

方向二: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

心理分析理论主要由弗洛伊德所开创,由很多犯罪学家采用来分析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Akers,1997;Siegel and Senna,1998),人的个性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本我,二是自我,三是超我。本我(它)与生俱来,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最原始的生理需要:包括性的要求和对食物和其它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品的需求,这些需要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自我(我)是一个人的个性中有意识的、理智的部分;一个人的自我的发展,使其生理上的自然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之间形成一种有意识的平衡。超我(高于我)的发展是一个人接受了父母、社区、以及周围其他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准的结果,是一个人的个性中道德品质部分,个人用它去检验其行;超我是社会文化在个人个性上的体现,也是个人个性中内在化以后的社会文化。

人的个性是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形成,如果这两者间有一个比重过大,这个人的个性就不正常;如果本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他就可能会不惜犯法去满足本我的要求;如果超我在一个人的个性中占了主导地位,而本我的要求受到过分压抑,这个人就会精神焦虑,并出现行为失范。正常的社会化过程有利于健康的个性发展。但是,如果社会化的主体(如父母亲)使用惩罚性的、反复无常的、或是专横的教育方法,那么孩子的个性发展可能失去平衡。因此,青少年的违法行为可能是个性深层矛盾的反映。就人的本性而言都是反社会的,人只有经过一个妥当的、平衡的社会化过程,才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方向三: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rtial Association Theory)。

差异交往理论的最早创始人是萨瑟兰(Sutherlard,1947)。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的行为主要是由他的社会交往所决定的,一个人犯罪行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同有犯罪行为的人交往的结果。根据萨瑟兰的这一理论,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如其它行为一样,是从其他人那里学来的。这种学习的过程完成于关系密切的群体中,再加上群体具有的环境影响力,当一个人学习犯罪行为时,也学到了犯罪的技能,同时还学到了犯罪的动机、理由和态度。

一个青少年在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中,虽然受到违规犯法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遵纪守法思想的影响,同样,一个青少年在与行为不良的青少年接触时,也在与其他行为正常的青少年交往。然而,由于所他接受的违规犯法的思想超过了遵纪守法的思想,也由于他接触不良青少年和不良行为的程度超过了他接触正常青少年和正常社会行为的程度,所以才走上犯罪的道路,这就是差异交往理论的基本原则。

人们的社会交往由于频繁程度不一样、持续的时间不同、关系的重要性不同、以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如果一个人首先同罪犯交往,而且同罪犯交往的频繁程度、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持续的时间都超过同一般人的交往,那么这个人就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一个人学习犯罪行为,通常是在兼有犯罪行为和反对犯罪行为的环境中学会的,犯罪行为的学习过程相似于其它行为的学习过程。

举例说明,青少年攻击型行为主要是从三个地方学来的;第一是从家庭成员那里学来的;第二是从周围的社会环境学来的;第三是从媒体那里学来的,电影和电视上的暴力行为往往更加生动具体(Akers,1997)。

青少年犯罪的浅层小结:

无论是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心理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还是差异交往理论(Differertial Association Theory)。最后分析的结果均不约而同的归结到了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上。毫无疑问,家庭在青少年的教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照这次调查中有效回收的129份问卷中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的反馈;分别有81人选择“父母因工作繁忙导致青少年疏于管教”(占总有效问卷中的63%),74份选择了“父母的溺爱”,68份选择“父母的管教方式过于偏激”为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当代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环境的稳定性已经大不如前。90年代以来,我国的离婚率呈直线上升,“婚变型”家庭逐年增多,大量的单亲家庭使大量的青少年失去父母双方刚柔相济的教育中的某一个方面,这将直接导致这些青少年世界观的失衡和犯罪可能性的提高。

家庭教育中方法不当也是造成青少年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

(1)“溺爱型”。容易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达不到满足,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2)“高压型”。奉行棍棒政策,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形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社会,危害极大。

(3)“放任型”。易使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和监护,造成性格孤僻冷漠,经不起诱惑,一遇坏人引诱,容易沾染不良习气,走上歪路。

在了解了犯罪青少年产生的类型并走访了一些家庭和慈溪市政府相关部门后,我们总结了几点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家庭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1.与正常青少年相比较,行为失范的青少年往往缺乏父母的支持,缺乏对父母的感情与父母的关系疏远,常常觉得得不到父母的爱、父母的重视和接纳,子女对父亲的疏远则更容易导致行为失范。

2.虽然有些青少年同不良的青少年交往密切,但只要他们同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就不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反之,有些青少年虽然很少与不良的青少年交往,但是,如果他们同父母关系疏远,走上犯罪的可能性依旧很大。

3.虽然朋友对青少年行为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吸毒问题上),但青少年对于朋友的选择常取决于同父母的关系,如果家庭成员之间能保持正常的沟通和密切的往来,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将则很小。

4.父母对青少年的管教和要求缺乏一致性会导致他们行为失范,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应适中,过严或放纵都会造成青少年行为失范。

5.如果父母能有效地监督子女的行为,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或娱乐活动,对子女在学校的学习抱有较高的期望,那么,子女犯罪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降低。

6.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家庭成员之间缺乏和谐的关系,子女就有可能犯罪。

7.家庭结构的不健全会对子女的发展产生副作用,这种影响对年纪较轻的孩子或女孩子更大。然而,家庭结构对子女的影响也可能因家庭成员的关系改善而减少,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往往比家庭结构更重要,当然,双亲家庭比单亲家庭更容易给子女恰当的指导(Bahr and Wang,1992)。

应对:和谐的家庭氛围、完整社会结构,良好的社会秩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而交融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遵纪守法。反之,**的社会环境和充满矛盾的人际关系会使人行为失范或犯罪。

相较于美国八十年代的青少年,我国现代青少年的失范行为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程度上都有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吸毒、未婚怀孕、团伙犯罪等犯罪的比例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以权力控制理论(Power Control Theory)为代表的社会控制理论为解决青少年行为失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调查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支持与青少年的失范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行为正常的青少年比那些行为失范的青少年更多地受到父母的监督,也更容易同父母讨论自己碰到的问题。行为正常的青少年所受到父母亲的管教通常是适度而有益的。与之相反,行为失范的青少年却很少能得到父母亲妥当的管教,父母对他们的管教不是过严就是过松,在家中受到虐待的子女,遇事易于使用暴力。此外,父母缺乏一致性的管教同样会导致青少年的失范行为。在家中,如果父母参与一些孩子们的娱乐活动,重视他们学习上的成就。那么,孩子行为失范的现象将会相应减少。

有些研究还表明,如果父母的管教得当,子女同父母的关系良好,父母对子女有足够的监督;那么,即使家庭结构不健全,住房条件差,父母酗酒,甚至父母有犯罪行为,都不至于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然而,也有证据显示,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对一些关键问题作出决定的时候,得到来自父亲或母亲的指导常少于那些生活在双亲家庭的孩子,那些同继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或没有与亲生父母在一起的孩子,行为失范的可能性则很大,从性别差异来看,无论是男孩或女孩,其失范行为都与他们同父母关系密疏有关,就差别而言,常取决于家中父母是否平等,如果父亲在家庭起支配作用,男孩行为失范的可能性就大于女孩,而父母地位平等,二者差异就不明显。

在问卷中,大多数(75/129)被调查对象都认为,应该从改变犯罪青少年的周边环境入手来引导他们远离或者防止他们再度进入原来的不良环境。这不仅是每个家庭的责任,也是学校和社会群体应建立的公德机制。

在学校的责任方面,普遍认同的看法则是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两项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55%和30%。

笔者对问卷结果的解释类同控制论。认为适度的控制和法规有利于青少年进行自我约束。除了家庭以外,青少年呆在学校的时间是最长的。所以学校特别是住宿制学校应特别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有比要的情况下也应适当使用控制机制来协调和限制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

结尾:在即将完成这篇报告的时候,笔者又在网上看到了本省有关的青少年犯罪的信息。想象我们的父辈一定不象我们需要面对如此多的信息和选择。21世纪是一个知本家的时代,而把握好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最有效地删除了明天信息危机。

法律与传媒分院

慈溪实践小分队

青少年犯罪心理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心理;家庭因素;心理抚养;家庭民主

一、家庭教育不当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一)过度溺爱

青少年当中独生子女占多数,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优越的生活环境给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了许多便利,父母也往往将子女视作掌上明珠般悉心呵护。但是,家长一味地满足子女在物质生活上的各项要求,很容易造成“亲情过剩”,却往往忽视了子女精神的富足与良好品质的培养。长此以往,青少年子女就会养成骄奢、自私、任性等等不良的个性品行,当外界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他们就会采取蛮横的态度强制解决,而父母出于对孩子过分溺爱与保护的心理,也往往对此恶劣的行为视而不见,甚至是迁就、姑息和纵容,这样就容易让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坏习惯。

(二)严厉惩罚

对待子女严格要求在出发点上是好的,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然而,过于苛刻与严厉的教育方式也往往会给青少年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出现较大的情感裂痕与隔膜,导致亲子之间无法正常地沟通与交流。有些家长习惯运用过于粗暴的教育方式,却不注重平日里的言传身教,问题一旦出现就毫不犹豫地施加惩罚措施,这样的教育手段使得子女十分恐惧犯错,犯错之后又不敢独自承担责任,甚至是编造种种谎言欺骗父母来逃避惩罚。长期下去,表面上相对和谐的亲子关系背后,其实隐藏了太多的积怨与仇恨,父母难以觉察到子女的孤独与叛逆,也无法及时有效制止其犯罪行为,从而进一步加剧其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

(三)放縱不管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初始的启蒙老师。”对子女放纵不管就是父母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义务。有些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与成长,单纯的认为只要满足子女的物质生活需要就可以代替自己的陪伴与教导。实际上,空间与时间上的分离恰恰拉远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金钱的充裕代替了沟通,很多子女产生了心理问题却无法找到可以排遣的出口,于是导致恶性循环。农村中生活压力很大,目前留守儿童中的很多常年无法见到自己的父母,久而久之,他们内心有很强烈的孤独感和自卑感,不敢向外界透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十分缺乏安全感。实际上,如果父母可以多抽出时间来陪伴子女,积极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并做善意的引导与支持,对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充满信心,不仅可以让子女感受到家的温馨,更有助于促进他们良好品德、性格、心理等内在因素的养成,也能将青少年犯罪遏止在萌芽阶段。

(四)重智轻德

有些家长片面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与学业的发展,却往往忽视青少年良好习惯与思想道德的培养。在这种家庭教养模式下,青少年无法顺利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他们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与为人处事的原则,对新鲜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另外,过于注重分数与排名会给孩子内心带来极大的压迫感与恐慌感,青少年中的多数无法用正确的方式来排遣这种压力,面对挫折往往表现得过于脆弱。当这种不良的情绪与积怨已久的压力无法找到合适的宣泄出口,青少年往往容易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家长失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最为直观的就是对父母行为的体验与感受。很多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只注重物质生活的丰裕与充实,却忽视了自身言行的端庄与规范。因此,往往忽略对子女的品行模范作用,又容易将暴力、贪婪等不良心理带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久而久之,青少年越来越多的习惯与模仿父母或许粗鲁又或许暴躁的生活方式,一味追求刺激与利润。父母是青少年情感的依恋,更多的子女选择模拟父母在社会中的角色与情感定位,而对于父母本身,为子女树立做人的基本准则与道德良知,似乎是最重要又恰恰是最容易被淡忘的。

生活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如若可以尽可能的充满理解与宽容,就会让子女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道德伦理,就会减少不良犯罪心理的产生,就会直接预防更多的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榜样,家长失范很容易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用自己的人格来影响子女。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可以说,家长文化和思想素质的高低,与子女发展的顺利程度成正比。

三、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对策

(一)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

“依恋是教育的资本。”12到18周岁的青少年比较容易出现行为或者心理问题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时期。家长应该言传身教,积极进行早期教育,对子女进行长时间良性的熏陶与感染,家长所能履行的教育功能是任何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因为天生的血缘关系铸造了这与生俱来的亲和性,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无私而又真切的。家庭教育要注重心理抚养,尤其要注重青少年内心安全感的培养。信任,是基于共同生活的物质环境而培养出来的一种默契,它有助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助于排遣青少年内心的怨恨与无助,更有助于及时有效地解决青少年所面临的困境。家庭教育不能偏废其一,不能单纯注重物质的充裕或是条件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树立基本的道德准则,用文明礼貌的姿态来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具体说来,家长还要多注重发现孩子的兴趣,积极创设条件来满足其内心的精神渴望。要有意识地积极引导青少年多多接触有益的课外读物,积极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熏陶与教育,劝慰孩子观看健康的网络视频等,一旦发现有不良的风气或者爱好要及时制止并纠正。在青少年成长的早期,就要积极引导儿童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与道德素质,建立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与善恶观,使青少年及早养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与生活习惯,远离犯罪。

(二)构建家庭伦理,弘扬家庭民主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青少年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会产生爱的需要。而父母之间良好的情感互动则是满足青少年爱的需要的最好途径,而这种爱的需要的缺乏所造成的感情的被剥夺感与青少年犯罪密切相关。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家庭伦理的建构与家庭内部的平等民主,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具体说来,首先,家长要更新观念。改变以往的片面注重书本知识与学习成绩的错误观念,向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转变。理解与沟通有助于营造积极良好的家风,从而激发子女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建立和谐民主的代际关系,激发子女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我们所拥有的家庭资本是个体走向社会的经验之一,家长的言行对青少年的言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与作用力。具体到家庭伦理的构建,则应当以人为本,言传身教。家长在生活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与道德基础,帮助子女顺利的实现社会化,运用理智的行为与睿智的思维去解决各种冲突。

现代家庭教育,理应摆脱封建纲常伦理的消极影响,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平等享有发言权与建议权,都有平等的为家庭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并受到尊敬的权利,尤其是妇女儿童的权利更应受到保护与支持。现代社会,呼吁独立自主、自律自强精神的塑造,所以,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民主、协商、健康、和谐的心理特征,子女应当成为实现家庭可持续发展的起点。

参考文献

[1]宋雅歌.浅议家庭伦理失范与青少年犯罪[J].法制与社会,2008(21).

[2]谢子传.家庭民主与青少年犯罪预防[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3]郭湧.家庭不良因素对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影响[J].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0(6).

青少年犯罪心理 篇7

一、缺失的家庭结构

一个完整的家庭, 组成成员至少包括父亲、母亲和孩子, 缺一不可, 一旦家庭的结构发生了缺失, 很容易造成整个家庭结构的不稳定, 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对于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而言, 他们或是缺少母亲的温暖又或是缺少父亲的严厉, 而这两者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孩子与双亲分离越早, 对其的后天形成的不良的影响就越大, 同时, 对于他们的心灵受损程度也愈深, 研究还表明, 因父母离婚而形成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消极影响会比因别的原因形成的单亲家庭影响更大。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 青少年犯罪有61% 都来自单亲家庭。

二、不良的家庭环境

1、家庭经济较差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青少年的犯罪存在着一定的影响, 这主要通过三方面来表现:首先, 中国有一句古话“贫贱夫妻百事哀”, 经济基础较差的家庭的父母之间比较容易产生矛盾, 而有矛盾引起的一系列的纠纷会导致孩子长期生活在充满纷争的家庭环境当中, 从而形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第二种是由于贫困的家庭无法给孩子带来物质上的满足, 当青少年向家庭索求无果时, 就会想要从别的方面来寻求支持, 但青少年大多都不具备通过合法的劳动来获得报酬的能力, 因此, 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最后, 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的限制, 居住地一般都会在治安和各方面都相对较差的地方, 在这样的地方, 青少年很容易受到不良榜样或不良氛围的影响产生不良的行为和思想。

2、家庭气氛压抑

家庭气氛是很难以下定义的, 我们很难对其进行描述, 但紧张的家庭气氛在某种情况下却是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的直接原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品格和个性, 相反, 长期处于压抑的家庭气氛的孩子常会出现在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 在学习和生活上很难与他们协调一致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挫折感, 严重的会造成扭曲的心理和变态的人格障碍。有的孩子甚至还会由于难以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生活下去选择离家出走, 但由于他们的自我保护力相对较差, 每当遇到不法分子的诱惑或强迫时, 很容易陷入罪恶的泥沼,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父母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青少年在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时期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 因此,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当中父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不符, 甚至带有一定的反社会性或偏激性, 会直接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家长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的高低往往与子女的发展程度高低成正比。金钱至上的父母不仅不能成功的完成家庭教育, 还会直接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是导致孩子形成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只有优秀的父母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相反, 拥有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父母很难教养出一流的孩子。

三、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1、溺爱型

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我国人口的膨胀,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也促使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培养了无数的小皇帝、小公主。但这样过分的溺爱造就的却是孩子的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惯。同时, 由于家长的溺爱, 孩子根本不用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只需遵循家长的安排按部就班即可, 过分的依赖意识使得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也不会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 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 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2、放任型

所谓放任型是和溺爱型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 有些家长在养育孩子方面, 只坐到了“养”而忽视了“育”, 在他们的观念里, 把孩子生下来, 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将他们养大, 自己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在整个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几乎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 无论孩子的优秀的方面还是不良的方面都不闻不问, 任其发展。在这样极端的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小孩由于缺乏家长的爱护和正确的引导, 往往会形成孤僻和冷漠的性格, 同时社会责任感差, 只要遇到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 这些不良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就会转化成犯罪心理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分数至上型

如今的社会发展愈加的激烈, 对于学生而言, 最大的竞争则是成绩的竞争, 分数是他们最好的徽章。而对于家长, 培养出一个高分的孩子是他们最大的骄傲。因此,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 产生了一类分数至上的家长, 在他们的认识里, 孩子的成绩永远是最重要的, 他们片面强调学习的发展, 只要和学习有关的无条件支持, 而忽视了对青少年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同时, 为了高分, 家长不惜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 达不到标准便会有各种惩罚, 在整个过程中, 全然不顾及孩子是否能够承受这一切, 也不会去考虑这样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无疑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 而在这样的一种缺陷型的教育方式下, 青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的经历, 使之对社会的适应力较差, 人格和品格也有一定的缺陷, 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

摘要:青少年犯罪已然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于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讨已达到一个白热化的阶段, 本文选择与青少年关系最密切的家庭因素为着眼点, 从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分析其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家庭因素

参考文献

[1]蒋索, 等.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3) .

[2]段晓英, 等.少年犯自我控制及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3]蔡建红.犯罪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9 (3) .

[4]张亚伶, 等.未成年人犯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青少年犯罪心理 篇8

研究表明, 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是不良的周围环境和犯罪主体消极的个性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中, 笔者结合心理学中有关个体心理活动过程的个性心理特征, 着重分析违法犯罪青少年正常人格中的消极因素, 其中包括性格、情感和情绪、智能、意志、个体意识倾向性和气质等方面的消极特征, 同时针对这些心理, 对如何对犯罪青少年进行帮教及转化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供读者探讨。

一、犯罪青少年心理特征分析

(一) 犯罪青少年在性格方面的特征

性格是人在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个体时, 人往往会对它抱有一定态度, 并且做出与这种态度相符合的行为方式, 它是贯穿在一个人行为中具有稳定倾向的、经常表现的心理特征。通过研究发现, 在犯罪的青少年中具有外向型、怯懦型性格的人数比例比较大, 而具有适应型、安详机警型性格方面的人数比例明显少于前者。主体的性格缺陷使他们面临复杂的事物容易产生认识的片面和局限, 很容易为眼前的状况所影响, 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为。

(二) 犯罪青少年在情感和情绪方面的特征

人的情感、情绪是极其丰富多样的, 我国古代就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的说法,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更加深入系统。犯罪青少年在情感上的表现比较淡薄, 不深刻, 维持时间短, 会轻易向对他施以感情拉拢的人表示好感。情绪易暴易怒反应强烈, 并且来得容易去得也快,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会引发缺乏理智的激情犯罪, 从而不计后果地去伤害他人, 而待平定后往往会后悔, 造成严重后果的, 也会惧怕。

(三) 犯罪青少年在智能方面的特征

智能是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即人利用过去的经验以适应新情境的能力。违法犯罪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不够成熟, 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 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 就会无视道德和法律, 认为敢打斗就是有本事, 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 犯罪青少年在意志方面的特征

1. 缺乏自制力;2.错误的目标选择;3.易受引诱和盲从;

4. 顽固性。

(五) 犯罪青少年在个体意识倾向性方面的特征

1. 畸形需要。

犯罪青少年往往有极强烈的物质需要和占有欲, 他们把自己的享乐或谋生方式建立在损人利己的基础上, 以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求。2.常见的犯罪动机。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往往比较简单, 常常是受到某种因素的诱发和刺激或者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3.兴趣趋于畸形。犯罪青少年对学习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兴趣比较低, 对外部的动作和物质的兴趣比较高, 认为生活就得享受, 要吃好喝好穿好, 寻求一些刺激, 甚至不惜超越法律和道德的范畴。

4. 错误的人生观。

(六) 犯罪青少年在气质方面的特征

气质是一种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人在各种活动中都显示出自己的气质特色。但是, 从总体上说, 并没有发现哪一种犯罪事实与哪一种气质类型有直接的关系, 无论哪一种气质类型都不是造成犯罪的必然因素, 犯罪青少年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神经活动不平衡、易冲动有关。

二、帮教和转化犯罪青少年心理的措施

(一) 立足于教育, 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

一是实施家庭细胞工程。每一位父母都应通过负责的教育和自己的榜样作用, 为孩子遵守社会生活准则, 增强法制意识打下基础。二是实施校园育苗工程。严格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 使每个青少年都受到良好教育, 抓好学生人生目标、志趣、需求、道德等方面的导向教育, 为青少年辨明是非奠定扎实基础;三要设立校园心理咨询室, 为有特殊需要或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三是实施社会防护林工程。调动相关职能部门, 从活跃、净化文化环境入手, 大力查禁黄、赌、毒违法犯罪活动, 清扫文化垃圾。抓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让青少年自觉用法律约束行为, 充分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严重后果, 将守法变成一种自觉。

(二) 立足于预防, 限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条件和机会

目前, 一些网吧、酒吧、舞厅由于管理有漏洞, 不同程度上存在黄赌毒现象, 并成为涉足流连于此的青少年互相纠合和传染陋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应加强沟通, 联手行动, 逐步规范和严格公共娱乐场所管理, 同时要抓好限制不适宜中小学生进入的公共娱乐场所的落实, 减少青少年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感染”不良习气的机会。

(三) 立足于挽救, 多层面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一是加大打击违法犯罪的力度, 强化打击震慑作用。公安机关要不断完善防控机制, 大造“严打”声威, 狠狠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形成“伸手必被抓”的态势, 从而增加犯罪风险。二是对特殊对象要采取特殊措施。为了及时有效矫治、教育和挽救有劣迹的青少年和已经犯罪的青少年, 地方可考虑筹资组建工读学校和少年管教所。可以把那些经常违法犯罪, 但由于年龄小而免予刑罚处罚的少年送到工读学校或少年管教所去学习, 以思想、法制教育为主, 同时学习文化和生产劳动技能, 这样既可以减少社会的隐患, 又可以使这些少年健康成长。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青少年犯罪行为却有增无减, 并出现了新的特征和趋势。这些违法行为不仅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而且阻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和思考。

青少年网络犯罪初探 篇9

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 探析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原因, 对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作有益的探讨。

1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使用和发展, 青少年正成为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 计算机网络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又一个新现象。由于青少年在心理不成熟的情况下, 急不可耐地投身到网络中, 过分依赖网络, 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 网络不但吞没了他们的求知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 也吞噬了他们宝贵的青春时光。从近几年的网络犯罪案件的侦破与立案情况看, 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1 利用网络实施盗窃、绑架、故意伤害、诈骗、抢劫等传统型的犯罪。

网络的虚拟性为青少年实施犯罪时提供了伪装空间和便捷的途径。他们很容易将自己的真实身份、地址等隐蔽起来, 然后实施犯罪行为。

1.2 利用网络侵犯公共信息安全。

青少年思维活跃, 接受新技术新技能快, 由于争强好胜, 青少年常常以黑客身份擅自侵入公共信息系统或侵入国家政治经济及军事等要害部门, 盗取国家机密、商业秘密。

1.3 利用计算机网络制造传播网络病毒。

青少年制造病毒和传播病毒的动机各有不同, 有的是为了报复、有的是为了一时之兴、有的是为了打赌、有的是被人利用, 但造成的危害却都很大。我们还清楚记得, 2006年震惊全国的“熊猫烧香病毒案”, 该病毒在短短两个月内使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 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而案件的几名主要嫌犯的年龄都在20几岁。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其特征也有独特性。作为一种新兴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网络犯罪不仅和其它犯罪一样都具有社会危害性、违法性和应受刑法处罚的基本特征, 同时它又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1.3.1 使用计算机的人群呈明显的低龄趋势。

据调查, 在我国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约占全部网民的36.4%.而且在青少年的犯罪形态中, 基于网络诱发的犯罪已呈上升趋势。由于网络信息的无序性, 尤其是有害信息的集散地, 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青少年的犯罪的“集中营”, 它像一个黑洞, 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深陷其中。

1.3.2 网络犯罪智能性是青少年犯罪的又一特征。

网上经常报到的许多少年黑客同时也是网络技术天才。他们的攻击往往已使得拥有众多网络安全专一家的知名网站和机要部门网站防不胜防。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 愿意钻研, 一般可以较快地掌握网络技术, 并以很快的速度传播, 青少年成为网络犯罪不可小觑的力量。

1.3.3 犯罪危害的严重性。

一般传统的犯罪仅限于一时一地, 针对特定的犯罪或者一定范围内的不特定多数。网络犯罪则可能造成全世界的网络受到破坏, 甚至有可能连行为人自身都无法预计或控制。据美国学者估测, 在国际互联网上实施的侵犯著作权犯罪每年可导致数百亿美元的损失。以一已之力而撼动全世界, 青少年很容易被这种浮华冲昏头脑, 而事实证明, 日前发生的全世界性电脑灾难的肇事者人多是青少年。

2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青少年时期正处在青春期, 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 加上现实生活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青少年在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容易发生偏差和扭曲, 从而误入歧途,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1 青少年成长中的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产生矛盾, 而在网络中

能找到补偿的空间。

2.2 当前的网络法制体系不健全。

2.3 网络上的不健康内容为青少年犯罪埋下了隐患。

网络上充斥的色情、反动、暴力信息以及充满陷阱、管理乏力的网络聊天室的泛滥为青少年网络犯罪埋下了诱因。一些无序经营的黑网吧也是诱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罪魁祸首。

2.4 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因素也是诱发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

一些道德败坏的不法之徒在网上肆意散布色情、暴力等各种影像资料以及网络游戏的盛行使部分青少年过分痴迷其中, 无力自拔, 由于无法支付网络游戏费用而铤而走险。学校在教育中对学生道德教育和网德教育不足, 对差生的消极评价, 对不良行为的学生反感和歧视, 导致一些学生自我放弃, 痴迷网络, 在网络中寻找自信和快乐。而家庭教育不当, 对子女电脑监管不严, 甚至一些家长的不良言行也影响了子女。

3 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探析

要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应采用疏导和教育为主、惩治为辅的原则, 多管齐下, 多方面开辟途径, 从客观社会环境和主观因素等方面来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

3.1 构建网络文明, 传播积极、先进的网络文化, 引导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网络文明的建构需要道德自律、法律规制与技术支持这三方面的合力, 即需要道德、法治及技术三个层面的一体化。同时加大网络德育力度, 大力加强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体的正面网络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提供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内容, 满足他们对信息资源的渴求。通过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来开辟出网络德育的新天地。

3.2 加强网络法制宣传与教育。

应加大对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教育和宣传, 让青少年网民明白在网上的权利和义务, 可以做什么, 不可以做什么, 做哪些事情是合法的, 做哪些事情是不合法的, 从而使青少年能辨别是非, 时刻绷紧法律这根弦。

3.3 加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引导作用。

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多为学生树立榜样, 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教给学生必要的上网常识, 指导和教育青少年正确上网, 安全上网, 科学上网, 高尚上网。父母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择友观, 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活动。对于家庭入网者, 家长可以在电脑端加过滤软件, 提取精华, 剔除糟粕。家长还应重视青少年青春期的科学教育, 给他们精神生活的指导。

3.4 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的组织建设, 分化虚拟组织对现实组织的冲击。

各级团组织可以通过网络多开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活动, 可以建立青年网站, 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来吸引青少年的眼光, 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网络讲座、就业指导、交友服务、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 团结和凝聚青少年, 从而使青少年拥有健康积极的网络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石斌.网络犯罪[M].北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261.[1]王石斌.网络犯罪[M].北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261.

[2]虞得.我国青少年法制建设必须与时俱进[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 (1)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人民法院.袁益民) .[2]虞得.我国青少年法制建设必须与时俱进[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 (1)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人民法院.袁益民) .

[3]王道春.网瘾与青少年犯罪[J].邵阳学院学报, 2007, 3.[3]王道春.网瘾与青少年犯罪[J].邵阳学院学报, 2007, 3.

[4]樊春芳.迷恋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2.[4]樊春芳.迷恋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2.

青少年犯罪趋势探析 篇10

1 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1.1 当前, 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显示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1]。

第一, 犯罪年龄逐渐向低龄化发展。某县自2001年以来检察院受理公安呈捕青少年犯罪案件35案, 46人, 未满16岁的5人 (最小的只有14岁) 占犯罪总人数得3%, 这说明未成年人犯罪在青少年比例增加, 低龄青年作案增多。

第二, 农村青少年犯罪将急剧上升。近年来, 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 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最新动向。工业化使大量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 涌向城镇企业和城市, 传统控制体制的弱化促使犯罪现象释放增多。

第三, 女性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女性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明显增多, 其中, 因卖淫而被劳教的占较大比例。更值得注意的是, 当前女性青少年犯罪有男性化发展的动向。

第四, 流失生和在校生犯罪突出。当前, 我国在校学生参与犯罪活动剧增, 这是青少年犯罪日趋严重的一个标志。

第五, 作案手段智能化、隐蔽化。随着广大青少年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在青少年犯中, 有一定科技知识的人也相应地多起来。他们把聪明才智运用到犯罪手段的更新上, 千方百计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犯罪活动, 使犯罪走向智能化, 如计算机病毒的制造、信用卡诈骗、伪造有价证券等等, 进一步加剧了司法机关侦破的难度。

第六, 团伙作案出现新变化。过去, 团伙犯罪多集中在大中城市, 现在, 团伙犯罪已蔓延至县城、集镇、农村以及交通沿线。八十年代中期的团伙犯罪成员多是逃跑的两老人员, 而九十年代后期, 青少年犯罪团伙却越来越多了, 有的杀人、抢劫案犯仅有12~13岁, 还是在校的初中生。目前的犯罪团伙一般已结成比较严重的组织, 向黑社会急骤“进化”。

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比率较高, 它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究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讲既是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客观上讲有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因素[2]。

1.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1.2.1 青少年犯罪的自身因素。

1.2.2 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滋生青少年犯罪的土壤。

1.2.3 家庭教育的失当, 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

一是家庭结构缺损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

二是家庭成员和造成青少年人格不健全。

三是家庭教育失当导致青少年犯罪。

四是家长自身行为不当误导青少年犯罪。

1.2.4 学校的重智轻德, 教育失衡是青少年犯罪的温床。

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 我们只有找准原因, 才能对症下药, 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2 在新的价值观形势下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2.1 共同参与, 实施社会“护林”工程。

一是要社会动员, 全力推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支庞大、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必须实施社会动员, 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推进。各级行政、司法、教育、宣传组织要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 利用电台、电视、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 通过以案释法、法制论坛, 选派法制校外辅导员等多种开工形式在青少年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树立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法律观念。

二是花大力气净化社会环境, 目前在一些地区“黄潮”又呈抬头的趋势, 公安、文化与出版部门应当大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杜绝色情淫秽暴力文化的蔓延, 坚持不懈地收缴, 取缔黄色、暴力书刊和淫秽物品, 大力推荐有着良好社会效益的作品, 多为青少年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

三是建立健全青少年法律体系。以便社会各界, 包括青少年自身有一个对青少年各种行为的衡量标准和准则, 做到有法必依。另外, 应当进一步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 注意研究青少年自身缺点, 对他们予以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和保护, 力争创造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3]。

四是筑起家庭、学校、社会互联的教育网络。家庭、学校和街道社区组织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 从各个方面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培养和引导, 从根本上填补青少年从学校到家庭, 从家庭到社会之间缺乏监督管理的空白, 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监管三道防线有机地结合起来, 构筑预防减少, 惩教的防控体系, 达到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五是要做好青少年的挽救工作。司法机关要采取与成年犯罪不同的政策, 坚持以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原则, 完善帮教组织体系, 指制定帮教计划, 落实帮教措施。

2.2 正确关爱, 实施家庭“细胞”工程[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遏制青少年犯罪, 首先要从家庭抓起。其次要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关心教育子女, 增强爱的目的性, 教育的自觉性, 做到爱教结合、宽严得当, 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不至于产生抵触情绪或离家出走。

2.3 德智并举, 实施校园“育苗”工程[5]。

学校要真正把素质教育作为塑造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启蒙教育”。彻底改变那种只重分数,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他们将来能够真正成为一名高素质公民。学校必须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 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 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内容的法制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打击各种犯罪的专题展览, 收看法制教育电视、戏剧、文艺演出;请表现好的在押犯人做报告, 进行现身说法;举办法律知识竞赛, 组织进行法律社会调查等活动。

2.4 加强对青少年的基础教育, 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

首先,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其次, 要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良好个性品质教育, 促进他们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再次, 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基础文明教育。教育他们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 使未成年人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中学习、生活。“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从而使他们崇尚文明, 远离犯罪。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工作, 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千秋大业, 是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面对青少年犯罪趋势日益严重,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工作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 家庭、学校、社会齐心协力, 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要求立法机关必须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立法工作, 既强调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保护功能, 又要重视发挥法律具有威慑性的强制功能, 促使预防青少年犯罪中明确的法律责任落实到社会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康树华.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答问.

[2]杨长征.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

[3]康惠农.青少年犯罪研究, 1999 (11-12) .

[4]康树华等.中外少年司法制度.

浅议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篇11

一、犯罪亚文化的概念

“亚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1886年。“亚文化”(subculture又译为‘次文化’或‘副文化’)是一种既包含主流文化又具有自己独特内容的文化。Subculture一词通常表现为两种含义:(1)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是其本来含义;(2)由奉行这些不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这是其派生含义。

随着社会发展,“亚文化”一词已经突破文化学范畴而被引入犯罪学研究之中,美国犯罪学家艾伯特?科恩在1955年出版的《少年犯罪者:帮伙文化》一书中率先引入“亚文化”概念,以此分析青少年帮伙行为,认为下层阶级贫民区存在着一种少年犯罪文化和少年犯罪亚文化群体,他们是下层阶级少年为克服社会适应困难或地位挫败感而产生的群体性反应:这些亚文化和中产阶级的文化相矛盾。遵守这种帮伙亚文化,必然导致越轨和犯罪行为。

该理论不断发展而得以完善。形成犯罪亚文化理论,将其概念定义为: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予以信奉和遵守的。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和现象的综合体。该理论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犯罪现象,特别是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理论的总称。

二、犯罪亚文化的产生原因

一定的社会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现象相适应,犯罪亚文化的产生亦是如此,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不同利益群体所获利益不均,产生个体心理失衡,为犯罪亚文化的产生奠定心理基础

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不同文化观念价值体现不同的利益倾向。由于教育、财产等方面的差异,主体所获得的利益分配不均匀。当这种不均匀的持续发展时,由于不能通过主流文化的手段在现有利益分配机制下得到满足,利益主体就会寻求另一种极端的违法犯罪的方式来实现。由于这一利益群体成员没有社会经济地位而被社会排斥,所以持有相同思想而又处境相同的亚文化群体就纠集在一起。力图相互支持、相互满足彼此需要寻求能感受到自己存在价值的生活方式,包括参加犯罪团伙和从事犯罪活动。出身社会底层的青少年,长期被传统社会排斥,几乎没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却可以较多的接受较多的非法机会,这样便结成自己的犯罪团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一种脱离社会主导文化的犯罪亚文化群体。

(二)主流文化价值暴露出的弱点为犯罪亚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温床

青少年是一群特殊社会群体,正处于未成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身体发育逐渐完善,但是心智尚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模仿能力强,逆反心理天生的会对主流价值产生一种抵触情绪,青少年希望通过这种反叛心理来换取更多的注意以此体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受到不良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且不能进行的及时教育改正的话,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社会快速变化的复杂形势之下,由于原有主流文化较为单一,对新情况的出现缺乏相应的预见能力,会出现一定的滞后性和空白之处,同时也没能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消极因素给予合理的批判和消除。由于青少年认识观念的模糊性,没有对主流文化形成统一的认识标准,这就给犯罪亚文化的传播以可乘之机,“犯罪亚文化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的消极因素和一些犯罪现象做出的合理化解释,恰恰迎合了青少年犯罪群体的认同,为其行为找到了合理化的理论支持”。故,社会结构的转型和主流文化的缺陷,往往为犯罪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舒适的温床。

(三)社会结构转型为犯罪亚文化提供了生存空间

改革开放之前,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单一性,这种文化上的主导统治使得犯罪亚文化没有多少存在的余地和空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人们在利益分配机制与文化认识层面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结构群体。同时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逐渐放开,使得犯罪亚文化得以趁虚而入。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一些与主流文化不相适应的带有消极和反逆性的文化逐渐占领着主文化的阵地。这又使得文化价值的多元性。多元化的文化价值使辨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在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选择上迷失正确的方向,进而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在利益价值结构的转型中,反映个人利益倾向的犯罪亚文化价值观得到一些亚文化群体的赞同和支持,这种倾向构成对主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三、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有着甚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亚文化能够催化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在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行为指的是犯罪人在一定犯罪心里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刑事法规定,应该受到处罚的行为。犯罪行为都是在犯罪心理支配下实施的。没有犯罪心理就不可能实施犯罪行为。个体在面对复杂的社会情况面前,会产生心理冲突,这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再加上一些人际关系中严重的淡漠性,往往会激发不良的情绪反应。导致在控制能力降低。由于青少年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在面对这种心里的挫败感之后,往往找寻不到正确的化解途径。往往走上犯罪的极端道路之上。以此发泄其不满情绪,而这正是犯罪亚文化往往迎合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将其潜在的犯罪心理激发出来。

(二)犯罪亚文化对违法行为的合理化解释为青少年犯罪提供理论和价值观方面的参照基准

化为违法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提供理论上的价值观支持与行为规范的参照标准。亚文化对主文化的直接对抗,使与社会主文化相悖的行为在亚文化的场内合理化、合法化。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淡化主文化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在犯罪青少年心理上的恐慌和压力,甚至还能够消除其违法犯罪之后的罪恶感,助长其违法犯罪行为的进一步发生。青少年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惜采用一切手段,而获得这种所谓的“自我价值实现”最快而又最有效的方式便是通过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他们为了达到非法的目的,胆大妄为,无所顾忌,并且在犯罪团伙之中,为了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江湖义气”,将违法犯罪视为儿戏,只是一种获得认同感的手段。这样就更加强化了青少年犯罪的决心和勇气,并且在犯罪亚文化的指引之下,各行为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紧密,其破坏性和社会危害性更严重。所有这些对犯罪起促进作用的,恰恰是犯罪亚文化所倡导的。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这种显著而直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和小觑的。

(三)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团伙化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技能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一些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通过正常的手段其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所以往往会转而求之于违法犯罪行为,这在青少年犯罪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犯罪亚文化为他们提供了滋生环境。一些青少年的行为不被主流文化观念所接受,会产生一种挫败感,此时他们会趋向于有着共同境遇和心理的群体,彼此之间相互帮助,逐渐形成一个群体,在受到不良犯罪亚文化影响之后,他们便通过实施犯罪来形成犯罪亚文化群体,最后向团伙方面发展,演化为犯罪集团。另外。这种团伙集团一旦形成,成员往往较多,又加上犯罪亚文化的控制。集团成员之间会相互交流犯罪经验,作案手段不断娴熟,从而犯罪技能得以提高。

四、结语

犯罪亚文化作为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的文化,其天生具有一定的反社会因素的存在。再加上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固有的特点,很容易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而实施犯罪行为。所以有必要对这种犯罪亚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研究,从而为遏制青少年犯罪提供有力的武器,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未成年犯罪人的帮教工作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2]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62.5.

[3]韩宏伟,王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亚文化解读[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72).

自我控制与青少年犯罪 篇12

自我控制理论是迈克尔戈特·弗雷德森和特拉维斯·赫希在1990年提出的用于解释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的理论。它是影响犯罪行为的关键变量。在他们看来, 绝大多会采取犯罪行为的人, 只不过是想追求立即满足、行动缺乏计划的犯罪性倾向者或称低自我控制者。本文先概括介绍自我及自我控制理论的大致内容, 分析自我控制在青少年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并提出培养青少年自我控制以预防犯罪发生的有效措施。

一、自我与自我控制理论

(一) 自我的涵义

在犯罪学中, 使用自我概念较多的是弗洛伊德, 他用此概念来分析犯罪原因。他认为, 在人格结构中有“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层次。人生之初只有本我, 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 才慢慢有“自我”和“超我”的形成, “自我”受现实原则支配, 调节“本我”的原始欲求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超我”是最高层部分, 超我的功能, 在管制本我的冲动, 力求达到十全十美的个人。按照这种观点, 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并不是出生时生物上的缺陷, 而是犯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学会把原始的欲望加以压抑或升华。

在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理论中, 自我由主我和客我构成, 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 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有组织的一组他人态度, 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组织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一个主我对之作出反应, 在相互作用中, 某人与他人联系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把主我与客我的对话引入到个体行动, 这个过程就构成了自我。

(二) 自我控制理论

戈特弗雷德森和赫希认为约束人们无止境自利倾向的有效力量就是自我控制, 这个理论主张, 低的自我控制在犯罪的倾向上具有决定性的差别, 当有适当的犯罪情境配合时, 低自我控制的人便会选择从事犯罪。

就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而言, 它是指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所在社会的规范化要求, 并且努力的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这种规范化的标准, 这是他们自身内在的一个进程。具有如下征: (1) 相对于外部社会而言这是一种内在的过程, (2) 它是在青少年适应这个道路的过程中渐渐一步步形成的, (3) 这是一种个人意志指导下的行为, 并且是出于自觉性的行为, (4) 它是以现存的规范为依据, 并且努力地使得自己达到这种规范为终极目标。

二、自我控制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自我控制在抑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

(一) 自我控制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起基础性作用

一般而言, 内部标准主要是道德和法律意识的确立。在社会化程中, 成人的讲授、示范和强化, 青少年对成人的自居作用, 观察学习都起了巨大的作用。在运用道德的力量时, 作为控制青少年行为基础的内部标准是更为牢固确立的。通过根植于道德标准和自我约束中的自我控制机制, 道德推理被转化为行动。自我控制机制如果不能被激活, 则不能发挥作用, 而且人们可以采用许多借口, 将道德的自我约束与其不人道的行为分离。通过有选择地消除道德等内在标准的自我约束, 原本有同情心的人可能做出违法甚至极端残忍的事。

(二) 自我控制在青少年犯罪预防中起内因作用

从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手段和策略来看, 也主要包括两种控制手段, 即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社会控制手段主要包括法律控制、文化控制、家庭控制、学校控制、社区控制和技术控制。自我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通过社会化过程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培养他们合理的动机, 提高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从而以正确的行为行事, 避免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最终,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外部控制是通过一种社会化的道路而被他们自己吸收适应。因此, 自我控制最终决定着社会控制如何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三、防范青少年自我控制犯罪的对策

(一) 抵制青少年的犯罪动机是自我控制的前提

按照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犯罪动机的研究, 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财物动机 (或物欲性) ;二是不良动机;三是性动机犯罪。

1. 贪财型犯罪青少年的内在标准的确立和自我评价性反应方面

一是要使青少年认识到他们违法犯罪的成本大小。青少年从事贪财型犯罪, 是因为他们认为违法犯罪的成本是要远远低于他们最终通过犯罪得到的犯罪利益的;二是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所望,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的价值观并不是一朝一夕直接形成的, 要通过合理的手段和途径使得他们认识到不合理的目标就不要心存非分的期望, 通过控制内心的欲望减少他们犯罪的几率。

2. 不良动机型犯罪青少年的内在标准的确立和自我评价性反应方面

一是在童年时代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消除犯罪亚文化的影响, 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青少年犯罪动机的形成, 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策略。二是由于人际交往模式在对内在标准的确立和社会认同的确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应努力培养青少年这方面的技能。

3. 性动机型犯罪青少年的内在标准的确立和自我评价性反应方面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开放, 整个社会关于性价值和性规则的评价也呈现出了多极化的趋势。就目前而言,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首先应该肩负起引导孩子性意识的责任, 其次, 学校作为第二任老师, 应该着重于对学生性教育和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第三, 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 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 尽量减少对青少年的错误性意识的传播。

(二) 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调控能力是他们有效自我控制的重要内容

认知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涉及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 也涉及自我控制、自我采纳、自我推理等技能的获得。

一般而言, 所涉及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家长和学校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和法律纪律的不断教育。二是要从启蒙教育开始, 努力消除青少年的各种错误认知。三是培养青少年的各种社会能力。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和教育, 才能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点和人际交往技能潜移默化进入到到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和态度中, 从而才能更好的达到自我控制的最终目的。

(三) 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品质是提高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的关键

在青少年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第一, 培养意志的自觉性。青少年应该形成一个切合实际的内心意志。在生活和日常学习中要不断严格要求自己, 遵纪守法。第二, 培养意志的持久性。要求青少年要勇于并善于承担各方面的压力和打击, 不能畏惧挫折, 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生活目标。第三, 培养意志的独立性。学习生活中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发现并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第四, 培养意志的自控。青少年需要理智, 并能用理智来控制好自己的内心感情、期望、精力。总而言之, 坚强的意志是青少年客服消极情绪的有效途径, 同时能使他们更好的战胜困难, 坚守内心的信念。

(四) 学会控制不良情绪是青少年有效自我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控制自己的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强忍, 把不满的情绪全都隐藏在内心深处。第二是转移, 使自己不停的忙于其他事情, 尽量避免想起与负面情绪有关的事情。第三是发泄, 青少年发泄时一定要注意好场合和发泄对象同时对于严重的负面情绪要注意做到经常重复发泄。第四, 倾诉, 青少年一定要找值得信赖的人倾诉内心的情绪, 并且要学会适时自我倾诉, 学会通过运动和其他活动来舒缓不愉快的情感。

四、结语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社会化和社会互动过程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控制。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良好的自我控制可以把青少年引向守法行为, 预防其从事违法犯罪行为。

本文分别提出了一些操作性强的方法, 希望能更好的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实践中产生良好的效果和积极的反馈, 最终期望能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良好收效。

摘要:自我、自我控制与犯罪预防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 培养青少年的自我控制策略, 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是预防他们违法犯罪的最重要的手段。

关键词:自我,自我控制,青少年犯罪,犯罪预防

参考文献

[1]童星主编.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0:23.

[2][台湾]林山田.犯罪学[M].台湾:三民书局增订三版, 2002.

上一篇:预防保健意识下一篇:语言互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