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互借(精选4篇)
语言互借 篇1
语言的职能是充当社会交际的工具和充当人们的思维的工具。语言总是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 它不断创造新词、新语去反映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概念, 同时不断淘汰旧词旧意。近20年正值改革开放, 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广度与深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本文参考了The Ma c q ua rie Dic tiona ry of Ne w Word s和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New Words两本词典, 以近20年来出现的英语新词讨论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一、英语借用汉语词语
(1) 音译 (Transliteration) 。“Tai chi”出自汉语“太极拳”, meaning is a form of styli s he d e xe rc is e s b a s e d on Chine s e ma rtia l a rts whic h e mp ha s ize the s mooth tra ns ition of one move me nt into a nothe r while re ta ining b a la nc e。
(2) 意译 (Loan Translation) 。 (1) Spring rolls (春卷) 。me a ning is tha t a s p ring roll is a Chine s e ite m of food c ons is ting of a s ma ll roll of thin p a s try fille d with ve g e tab le s a nd s ome time s me a t, a nd c ooke d in oil.Forme d into s ma ll b loc ks, “春卷”是中国春节的传统食物, spring rolls是汉语“春卷”字面的直译。COBUILD已经将该词收入。 (2) Dagon boat是汉语“龙舟”字面的直译。Dragon-boat festival龙舟节。 (3) Chine s e Wa ll me a ns the Gre a t Wa ll of Chine s e (中国长城) 。a b a rrie r of c onve ntion within a fina nc ia l ins titution, b us ine s s org a niza tion, e tc.英语wa ll有b a rrie r (阻碍) 的意思, 故Chinese Wall也就成了“an ins up e ra b le b a rrie r” (不可越过的障碍) 。
二、汉语借用英语词语
(1) 学科门类的发展。 (1) 新的科学理论的创立和新技术的出现, 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 作为大众媒介的报刊, 必然会折射出这些空前的巨变。因此, 使得大量科技新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如:laser p rime r (激光打印机) 、te s t—tub e b a b y (试管婴儿) 、containership (集装箱船) 。 (2) 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及互联网的诞生也丰富扩大了我们的语言词库。如:b roa d b a nd ne tworks (宽带网) 、d a ta b a nk (数据库) 。 (3) 新概念的出现。现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是越来越频繁, 我们也越来越多地接受很多新鲜的舶来词。众所周知的c oc a-c ola是叫可口可乐, outle ts是叫奥特莱斯……还有太多太多。今天知道了两个舶去词, 挺有意思的。我们都知道的旺旺集团, 原来它们的英文名叫:Want Want Co.Ltd, 还有一个更牛的, 咱天津著名的狗不理包子知道叫什么吗?叫go believe bread!
(2) 英汉词义不完全对应导致的影响。英语词和汉语词在意义上有完全对应、完全不对应和不完全对应三种情况,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完全对应关系, 它不仅表现在词的多义现象的参差交错, 而且表现在同一义项的内涵差异上。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汉语的词义。比如: (1) Market与汉语“市场、买卖货物的场所或商品销售的区域———商场”同义。由于受到market的影响, 汉语中寻找工作的场所也都成了所谓的“市场”。如劳动市场 (labour market) 、人才市场 (job market) 。 (2) high technology—me a ning is hig h s c ie nc e a nd te c hnolog y。由于受到high technology的影响, 汉语出现了“高科技”这一词。但汉语“技术”一词一般并不涵盖“科学”。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所以按汉语字面意思, 把“中国科技大学”译成“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China”。
(3) 英语词义变化导致的影响。 (1) 英语词义演变导致的影响。英语词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 词义在不断发展和扩充。如:hotline汉语的对应词是“热线”, 原指美国总统与原苏联首脑之间直接通话的电话线路。以后在198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 “热线”的词义是“为了便于马上联系而经常准备着的直接连接的电话或电报线路, 多用于各国首脑之间”。在上世纪80年代, 随着hotline词义的变化, 汉语原对应“热线”的意义也已经起了相应的变化, 指“人们提意见、咨询或预约用的直接电话线路”。 (2) 英语词义在构词中变化导致的影响。Home c ine ma指的是“在家里放映电影的系统”。home cinema在美国称为home the a te r, 从原来指的“地点”变为指“设备”。这种影响与变化产生了非常奇怪的汉语表达方式, 人们说“购买家庭影院”, 指的是购买这样的“设备”而不是一个“电影院”。
由此可见, 通过汉语借用英语新词的情况, 可以看到英语在语言、文化方面对汉语产生的巨大影响。在文化方面, 英语作为载体, 将最新世界科技文化内容以词化形式大量借入并影响汉语。在语言方面, 汉语语言在音、行、义上都受到巨大冲击。如:VCD、DVD、KTV、卡拉OK等等。而语义方面的影响, 相对来说是潜移默化的。本文着重讨论了导致语义方面影响的因素, 其中包括:英汉词义不完全对应、英语词义变化以及词义演变和词义在构词中的变化。语言总是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为了适应交际的需要, 它不断创造新词、新语去反映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概念, 同时不断淘汰旧词旧意。简而言之, 英语对汉语在语言、文化方面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巨大影响, 而汉语对英语的影响则相当有限。
摘要:本文探讨近20年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英语借用汉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而汉语借用英语, 以英语作为载体, 将最新世界科技文化内容以词化形式大量借入并影响汉语。许多英语新词, 直接以英语形式出现在现代汉语中。英语对汉语在语言、文化方面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英汉,词语互借,潜移默化
高校馆际互借的探讨 篇2
1 馆际互借的必要性
1.1 可优化配置资源, 节约经费
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范围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而单个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由于受经费、设备、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几乎不可能性满足读者全方位的需求, 也没有必要收藏各个学科的最完备的资料。各院校图书馆已很难满足本校读者在拓展知识面和进行教学科研两个方面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要充分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 推行馆际互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对于那些利用率低和长期无人问津的外文期刊, 可以停止其印刷版的订购, 这样可以节约大笔的外刊订购费用来购买其它的资料, 适当调整出部分经费投入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 将传递服务与藏书建设结合起来, 提高期刊的保障率。同时, 图书馆在购书经费的预算中也可以为文献传递设立专项经费, 这一部分的经费支出应纳入文献购置经费的范畴, 为读者支付一定的传递费用, 减轻读者的负担。通过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工作, 不仅可以优化配置资源, 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馆际互借的实践证明, 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花钱少收益大。目前国外许多图书馆都在尝试利用馆际互借来取代部分期刊的订购并对削减期刊节省的经费以及节省的书架空间和期刊装订费、人工费等和用于馆际互借的费用进行了对比, 事实证明, 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将是更加经济、实惠和便捷的服务方式。
1.2 实行馆际互借是图书馆自我发展的需要
龙岩的几所高职院校都是近几年由大中专院校升格上来的, 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 仅仅依靠自身的馆藏无法满足读者广泛的、复杂的、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加上文献资源剧增, 任何一个图书馆必须要依靠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相互协作来保障文献资源的提供。对于一些馆藏规模较小、资源匮乏的中小图书馆来说, 实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无疑是一个扩大馆藏资源, 使馆藏信息资源类型更丰富、来源更广泛, 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有效举措。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师生研究的领域加宽加深, 文献衰减期缩短, 这一问题显得更加严重。图书馆必须立足实际, 加强各高职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 通过馆际互借, 缓解这一矛盾。
2 馆际互借注意的几点问题
2.1 增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服务的主体意识
开展馆际互借服务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手段。馆际互借服务的目的是通过图书馆间的合作, 使每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构建成一个共知共享的整体,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在国外, 馆际互借己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目前, 发达国家的馆际互借已是一种普遍开展并非常受重视的文献保障措施。20世纪后期, 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伴随全球范围出版物及其价格的剧增而导致的图书经费紧缺, 使得图书馆从观念到实践发生了深刻变革:以自身馆藏满足读者的所有需求, 己悄然让位于文献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满足读者需求, 也就是文献信息资源从仅重视馆藏拥有转变为拥有与互借并重。图书馆和馆员还必须认识到, 通过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工作, 实现图书馆大联合和信息资源共享, 这尤其是数字时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时代赋于图书馆的义务和职责。
2.2 完善的联合目录体系是馆际互借的基础
联合目录是资源共享与馆际互借的基础和前提。国内高校系统的CALIS联合目录数据库, 到2004年10月正, 已积累了160万条书目记, 馆藏信息到600万条, 已成为目前CALIS成员馆一日不可或缺的工具数据库, 为高校图书馆网上书目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CALIS说明了完善的目录体系是成功开展馆际互借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部分, 这些联合目录互联成网, 各个系统充分共享书目资源, 读者在每个联合系统成员馆的主页上可以联机检索本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联合目录, 在检索的基础上可直接订购所需原文, 操作简便, 方便用户使用,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联合目录除CALIS联合目录外, 还有国家图书馆和中科院系统的联合目录, 但这几个联合目录并没有联网形成体系, 读者必须分别进到各自的系统主页上查找, 需要在各个图书馆不同的OPAC界面之间来回切换, 使用不是很方便, 这对馆际互借申请的时效性和满足率都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国内急需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完善的联合馆藏目录体系。
2.3 从改变馆员和读者观念着手
观念是人的知识素养积累的外在表现。许多读者受传统文献服务的影响, 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缺乏了解, 有的读者只知道利用本单位的馆藏资源, 却对馆际互借这项能够保证他们更多地获取所需文献的有效方法知之甚少, 还有的读者甚至还不知道图书馆有这项业务。所以在找资料时很少借助图书馆的服务。从馆员的角度讲, 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仍奉行“自给自足”的原则, 共享意识淡薄, 不积极主动地宣传推广这项业务。更有一些工作人员因怕麻烦, 不愿为用户提供这种服务, 找出各种理由推托读者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的请求, 从而制约了这项业务的开展。要消除观念的抵制因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必须调动馆员的积极性,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图书馆和馆员必须自觉地克服小农经济的本位主义, 增强馆际互借服务工作的自觉意识与主体意识, 将馆际互借服务工作摆到与借阅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研究馆际互借服务, 不断地改进馆际互借服务工作, 大力宣传推广这项业务, 才能提高读者利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的意识, 在良好的氛围中逐步接受这项服务。馆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技能在接受来自读者请求中得以提高, 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在馆员的热情服务中得以满足, 才能形成馆员与读者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3 结论
馆际互借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新理念。随着图书馆馆际合作的深入发展, 文献传递作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 将随着资源共享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 日益成为图书馆的重要业务之一。
摘要:馆际互借逐步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外借服务形式的一种发展趋势, 阐述了馆际互借的必要性及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馆际互借
参考文献
[1]房文革.馆际互借员开展文献传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7, 27 (117) :84-85.
[2]张燕.BLDSC对我国馆际互借工作的启示[J].图书馆杂志, 2002 (12) :58-60.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馆际互借 篇3
馆际互借的概念:馆际互借就是对于本馆没有的文献, 在本馆读者需要时, 根据馆际互借制度、协议、办法和收费标准, 向外馆借入;反之, 在外馆向本馆提出馆际互借请求时, 提供本馆所拥有的文献, 满足外馆的文献需求。
1 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的目的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传递也出现了现代化、快捷化的特点。网络时代,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由传统的单一纸质文献向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资源等多媒体资源转变。读者可获取的资源变得多源化, 为弥补馆藏资源的不足, 提高读者对文献资源利用的满意度, 高校通过网络技术开展馆际互借服务, 可以让读者轻松快捷的得到本馆以外的其它资源, 以方便开展学习活动和科学研究。
另外, 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难题, 一方面是学校规模扩大与生源增加;另一方面是书刊价格随通货膨胀持续走高, 购书经费不能够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 例如:理工科学校在图书馆的图书采购中只能将资金重点放在与学校学科建设相关的自然科学类的图书上, 这样就导致其它社会科学类的图书馆藏量不足。通过高校间强强联手, 文理结合, 加强高校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 才能有效解决这一普遍存在于高校图书馆中的藏借、供求矛盾。这样不仅能够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广阔的文献资源, 还能够节约图书馆的经费, 避免各个院校重复建设的浪费。
2 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的有利条件
2.1 拥有健全的网络管理平台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大力扶持, 高校加强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基本上都拥有完善的校园网络结构。各个高校的图书馆也得到学校的支持, 建立了图书馆的服务网站、馆藏资源服务器, 配套设立了查询检索服务机构。为开展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提供了较好的硬件环境。
2.2 拥有稳定的文献传递保障系统
高等教育体系现在拥有三大全国性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系统:
1) 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侧重于开发成员馆文献资源收藏, 以国际标准开展分布式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2) 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将具有学科优势、文献资源优势和服务条件优势的高校图书馆以虚拟方式组合, 提供高水平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文献传递网络服务;
3) CADAL——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着重建设一个为我国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百万册图书规模的数字资源, 探索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技术应用的高水平发展。
2.3 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
自教育部开展高校人才水平评估工作以来, 各个高校在自己原有的馆藏文献基础上提高了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储备量, 并结合各自的办学特色采购了特有学科的图书资料, 并建立了学校特色数据库。这些丰富的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的基本保障。
3 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现状
1) 我国高校图书馆一直处于自己自足的封闭状态, 各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分散且重复收藏, 这样尽管各自的馆藏数目达标, 但是结构不合理, 部分资源利用率不高;
2) 复合型人才缺少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互借工作遇到的问题之一, 数字环境下, 图书馆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并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人才;
3) 图书馆由于人力、物力等因素, 不能够及时维护数据, 使馆藏数据的可靠性大大降低, 馆际互借工作人员在接受互借请求后, 检索到的结果与申请文献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因此, 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馆际互借的满意率;
4) 读者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意识弱, 高校在管理上不够重视高校馆际互借服务宣传, 不注重对高校读者获取文献资源能力的培养。
4 高校图书馆提升馆际互借的措施
4.1 完善数据库信息
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要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 一方面, 积极进行馆藏数据库建设, 在数据库的规范性、系统性、可靠性和兼容性等方面加大力度, 完善馆际互借的基础服务平台;另一方面, 对本馆的文献资源进行必要补充, 及时维护、修改、修正联合目录数据, 力求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馆际互借工作人员的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满意率。因此, 要求馆员具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结构, 并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管理工具, 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敏感度。在管理上要重视对馆员的信息技术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来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另外, 馆际互借人员应该熟悉本馆的馆藏情况及网络数据库资源和检索方法, 对读者提出的馆际互借请求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文献资源或帮助读者正确选择数据库资源, 从而快速查找文献, 满足读者需求。
4.3 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馆际互借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针对读者利用率低的情况下, 可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学生入学教育、检索专题培训、图书馆主页专题宣传向读者介绍馆际互借工作的作用、业务流程等, 让读者知道馆际互借在学习应用中的重要性。只要能够坚持对读者的宣传工作, 就一定能在读者中得到广泛的认可, 实现馆际互借在文献资源利用上的服务价值。
馆际互借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共享,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是高校办学和科研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不断9开拓新的途径、开创新的服务模式、合理开发利用文献资源, 图书馆的服务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 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和服务理念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摘要:从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有利条件和目的出发,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 阐述了提升馆际互借服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陈翠英.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馆际互借服务工作初探[J].科技信息, 2010 (23) .
[2]王琤.试论高校图书馆区域信息资源共享[J].现代情报, 2009, 10 (29) :10.
语言互借 篇4
1 英语、法语的词汇互借现象
英语、法语两种语言存在广泛的互借与互动现象, 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从英语、法语语言发展的历史考究, 英语向法语大规模的借词共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与诺曼征服历史事件有关。从事劫掠的诺曼部落入侵法国北部, 法国国王被迫承认了诺曼第公国, 这一地区从此接受法兰西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骁勇善战的诺曼部落之后又攻占英国, 建立诺曼王朝, 王朝历经四任君主, 从此法语就成为英国上层统治阶级使用的语言, 也成为了教育、商业等重要领域的通用语言。这一时期, 法语对英语的影响明显, 英语从法语中的借词“覆盖的领域非常广泛, 几乎涉及生活的每个领域, 但主要方面为政治、宗教、法律、军事、社会上流生活、衣穿首饰、饮食、艺术、科学、医药、文化娱乐等。”[1]第二次借词的高潮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一方面, 法国与英国相比更早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 英国在这一时期受到法国的影响, 借用了许多法语词。另一方面, 法语中大量保留了拉丁语的词汇, 而英国通过拉丁语吸收古罗马、希腊文明的过程中, 也间接吸收了法语的词汇。因此, 这一阶段也出现了法语词汇大量进入英语的现象。第三阶段与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有着很大联系。1660年, 经历革命和内战, 查理·斯图亚特重返伦敦登基即位为查理二世,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推行亲法政策, 在其执政期间, 法语的大量词语和表达方式被借入英语中来, 形成了英语借用法语词汇的第三次高潮。英国与法国的历史纠葛使得两国的语言之间互动互借的现象一直存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使得借词的现象更为频繁, 法语曾对英语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随着英语的推广, 英语中的词汇也更多的进入到法语中来, 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十九世纪以后。“据统计, 现代法语中可视为英语借词的总数约在五千以上”[1]英语与法语的词汇互借过程中, 部分词汇保留原有的形式和意思, 另一些则受到输入语言的影响, 发生了意义与词形的变化。对于同时学习这两种语言的主体来说, 在语言学层面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 其中包括正向迁移与负向迁移。
2 二外法语习得中英语对法语词汇的迁移
语言迁移是语言习得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 作为研究对象的法语习得, 实际已经属于第三语习得的范畴。在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法语习得的过程中, 存在母语、二语与三语的相互迁移现象, 这种迁移相较于二语习得中母语对二语的迁移更为复杂。“当学习者已掌握两门语言时, 这两种语言都会对第三种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 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都可能成为迁移的对象, 包括语音、句法、词汇等的迁移。[2]英语和法语同属印欧语系, 语言在语法、词汇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就语言距离来说, 英语与法语更为相近。而在现有的汉——英——法组合研究中, 实际调查的结论大多都肯定了学习者在学习法语的过程当中受到英语的影响较大。
我们对三十名英语专业大三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他们平均学习英语10年, 英语四级的平均分为457分, 每周学习英语的时间平均为31小时, 学习法语时长为1年, 每周平均学习法语时间为7小时。在30名学生中, 96%的学生, 认为英语与法语相似。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语篇五个方面中, 认为英语与法语相似的比例按照顺序分别为:30%, 93.3%, 40%, 13.3%和6.6%。在对学生在词汇方面学习策略调查的五级量表中, 表示“能更容易学会法语中和英语相似的单词”的学生平均分为4.06, 表示“看到陌生的法语词汇会通过与其相似的英语单词寻求解释”的平均得分为4.19。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 自觉的运用已掌握的英语词汇知识, 进行法语词汇的学习, 这样学生在学习法语二外的过程中, 就更容易完成词汇积累, 也可以帮助理解。当然语言迁移不仅仅存在正向的迁移, 逆向迁移同样存在,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有效发挥“正迁移”积极效果的同时, 我们也在思考, 怎样尽量避免语言学习中两种语言的互相“干扰”——即负迁移的影响。
3 英语、法语词汇对比教学法
法语教学法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发展, 传统教学法有针对语法的翻译法、几乎不使用母语教学的直接法、以视听方式感知情景的视听法、注重文化与交流能力培养的交际法等等, 但教学法的选用首先就要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以中国国内的法语教学情况来说, 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接触到的语言环境也不同。二外课程课时设置较少, 不能满足学生对语言的背景文化知识的积累。综合我国法语二外教学的现状以及英法语的语言特点, “比较式”教学法的应用逐渐被大家关注和接受。
许余龙在《对比语言学》一书中提出“就语言的内部结构来说, 任何语言都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部分组成。语言之间相互对应的这三大系统就构成了可以比较的三个对比层面”[3]具体到词汇对比来说, 如果能建立对比的语库, 实现有效的对比, 就可以帮助学生降低词汇记忆难度, 提高学习效率。举例来说, 从构词法这一角度分析英语与法语中的一些词语:英语中表示人经常用到or后缀, 如:professor, operator, doctor, 表示...者, 而法语中对应的词语都使用eur后缀, 如:professeur, opérateur, docteur;法语中有大量的第一组规则动词都是以er结尾, 而英语中有许多相似的对应动词都是以e结尾, 如:法语中的“到达”:arriver一词, 在英语中词形为arrive;而法语中的动词“邀请”:inviter,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则是invite。此外, 我们可以利用对英语与法语语言发展历史的研究, 找出英语与法语词形相同、词义相似或相同的词汇, 建立对比语料库,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记忆。在《大学法语课程教学要求》一书中列举了大学法语课程要求掌握的词汇, 我们将这些词汇分类为与英语几乎不同、形同意似、形似意似三类。对于形态相同、语意相似的词语, 直接给学生列举, 利用学生的英语词汇积累, 加强法语词汇的记忆。这样的词汇包含了名词、形容词等多种词形。如:chance、courage、final、style、construction、prison等等, 涉及到许多常用词汇。对于形似意似的词语, 学生容易通过联想理解词义, 但也会发生“干扰”现象, 如:法语中的“exemple”与英语中的“example”, 或是法语中的“exercice”与英语中的“exercise”,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给予学生提示, 注意区别, 也可以利用法语中读音规则比较固定的特点, 通过读音进行区别。
英语与法语的词汇互借与互动, 英语与法语分别作为二语和三语在学习主体习得过程中的词汇迁移现象告诉我们,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对英语、法语语言历史的研究, 系统找出英语、法语词汇上的相同点、共通点,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自觉对比给予引导和理论支持, 就能发挥语言之间的正向迁移作用, 尽量减少语言之间的“干扰”现象。
摘要:历史与地缘的因素使法语与英语在其语言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广泛的词汇互借, 而词汇与表达方法的互相输入对语言习得者会产生习得的迁移作用。对于目前国内高校以英语为专业并以法语为二外的学习者来说, 利用已有的英语知识促进法语的词汇学习与积累, 从语言学角度与三语习得的迁移理论来看, 都是可行的, 而在教学实践中, 如何具体、有效的运用词汇对比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词汇互借,语言迁移,法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持哲.英语与法语的互相影响[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5:29, 187.
[2]Terence Odlin.Language Transfer: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Language Learning[M].引自曾丽:对“三语习得”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2) :8.
[3]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37-39.
[4]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组, 大学法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语言互借】推荐阅读:
非语言性“语言”06-20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09-16
c语言属于语言09-21
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10-19
巧搭语言支架丰富语言输出05-22
【语言哲学】德里达的语言哲学10-20
汇编语言与C语言比较07-22
在整体语言的实践中学习语言07-20
学习单片机c语言还是语言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