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观语言学习观(精选10篇)
语言观语言学习观 篇1
海德格尔语言观对传统语言观的超越
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及存在主义、现象学、解释学、语言学等现代哲学流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与其存在问题的论述相一致的、全新的语言观,在诸多方面对传统语言观做出了超越,实现了语言学发展史上从方法论到本体论的转向.
作 者: 乔瑞华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刊 名: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 LILUN XUEXI-SHANDONG GANBU HANSHOU DAXUE XUEBAO 年,卷(期): “”(6) 分类号: B0 关键词:
语言观语言学习观 篇2
关键词:语言观,语言习得,语言测试,语言能力,语言习得
语言观就是关于语言的认识, 由于语言学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语言的认识与理解不同, 因而形成了不同阶段所特有的语言观。每一阶段的语言观是当时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基础, 语言习得和语言测试则是语言观的直接反映与具体体现。本文通过介绍语言测试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点, 探究语言测试理论背后的语言观背景, 从而进一步加深理解语言学理论发展对语言测试这一新的学科理论的指导作用。
一、科学前语言测试阶段与语言观背景
语言学界普遍把20世纪40年代前的语言测试称为科学前语言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 语言测试随着语言教学的发展应运而生, 虽然当时的语言学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还没有形成指导语言教学和测试的系统理论, 因而不能给这个阶段的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提供理论依据。从语言观方面来看, 这个阶段的语言观不是自觉的, 而是把语言当成一门知识, 主要围绕语音、词汇、语法等展开教学和测试, 在内容上侧重于语言知识, 在形式上以传统的主观性测试为主。把语言看成是一套知识, 是这一时期语言教学和测试语言观的内涵。
二、 心理计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阶段与语言观背景
20 世纪40 年代至70年代, 人们逐步意识到, 关于语言规则知识的学习与真正的语言学习是不同的, 学了前者不等于学到后者。于是有人提出, 教语言, 教的应该是“语言”, 不应该是“关于语言”。鉴于此, 以美国语言学家Bloomfield 、Fries、 Lado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派首先对语言的形式系统做了客观的、科学的分析。该学派认为语言是一套形式结构, 一套符号系统。语言具有可分解性, 可将语言分为听、说、读、写等技能, 教学与测试都围绕语言技能展开。到这个阶段, 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基本走上了科学化道路。同时, 由于受当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并在吸取心理学领域的心理测量学的科学方法基础上, 最终形成了心理计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和测试语言观可概括为:语言是一套形式系统。所学的和所考的就是操作这套形式的技能。该阶段语言测试主要受以下语言观影响:
(一) 索绪尔的符号学语言观。 谈到结构主义语言学, 不能不谈到著名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Saussure) , 现在,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 索绪尔是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他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对20世纪各个语言学流派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他首先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符号学理论, 他说:“语言首先是一个符号系统, 所以我们必须求助于符号科学……。”语言符号是语言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索绪尔符号学的主要观点。在他看来, 要想深入地研究语言学, 就必须首先对符号学进行深入研究。索绪尔的符号学语言观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 并为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二) 布拉格学派的结构—功能语言观。 布拉格学派是继索绪尔之后出现的三派结构主义语言学之一, 也是被语言学界公认的继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他们的观点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 即结构-功能语言观。布拉格学派继承并发展了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系统的观点, 并提出, 语言系统中的任何成分都不能孤立地去研究, 要正确评价一个语言成分, 就必须明确它与其他共存的成分之间的关系。该学派的功能语言观, 是把语言看成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 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他们还提出, 语言不是一个绝对统一的、封闭的系统, 而是一个开放的、不完全平衡的系统, 由许多相互依存的次系统构成。布拉格学派的结构—功能语言观对之后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 (Halliday) 曾说:“布拉格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 对该学派的语言观给予了高度肯定。
(三) 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观。 布龙菲尔德 (Bloomfield) 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 他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 并培养了一代语言学家。他发展了美国语言学家博厄斯的语言学理论, 并受到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提出了用刺激——反应论来解释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20世纪40年代美国外语教学方面的听说法, 就是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 在结构主义的指导下产生的。它采用大量的、机械的句型操练, 体现了刺激——反应的原则, 在当时被广泛地应用于语言教学,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构主义语言观为心理计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尤其是分立式测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交际语言测试阶段与语言观背景
人们对语言的认识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首先, 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的基础上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 (Chomsky) 创建了转换生成语法, 并提出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两个概念。与之前的语言技能概念相比,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能力过于抽象, 人们交往时还涉及到许多超出语言能力的能力。鉴于此,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 (Hymes) 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 并指出, 语言的运用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 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随后提出了“语言功能学说”, 即同一句话, 在不同的场合下, 会有各种不同的意思, 同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至此, 人们对语言能力的认识扩大了, 认识到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20 世纪80 年代初, Canale &Swain 提出交际能力理论, 该理论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 对80年代的语言测试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到了90 年代, 贝克曼 (Bachman) 将语言交际能力进一步发展, 创造了新的语言交际模式, 即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 创造并解释意义。Bachman交际语言模式的提出对语言测试产生了深刻影响, 他提出的交际语言测试模式被称为语言测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提出了语言测试的“真实性程度” (degree of authenticity ) 问题, 并把它作为开发、评价一项测试的标准。这一标准对我们开发、评价某项考试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际语言测试主要受以下语言观影响:
(一) 乔姆斯基的天赋官能语言观。 20 世纪50 年代,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经过长期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创建了生成语言学派。转换生成语法 (简称TG) 学说的出现, 猛烈地冲击了当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刺激——反应论。乔姆斯基通过把语言放到人类心智的背景中进行考察, 从而认为语言是天赋的、具有生物学基础, 总结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假说,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遍语法”的概念。通过语言习得机制, 普遍语法得以内化并成为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语言学能力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讲乔姆斯基的语言观通过揭示人脑的实质和人类知识到底是怎样获得的, 从而实现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
(二)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观。 首先提出包括“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交际能力”概念的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 他认为语言交际能力不但包括语法能力, 还包括其他能力, 语言的使用也涉及很多社会文化因素。他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概念提出了异议, 把乔氏的语言能力范围扩大到四个方面:语言形式的正确输出、语句运用的切实可行、语言表达的得体周全和交际目的顺利实现 。海姆斯的交际理论自提出后就产生了重要影响, 至今仍是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在语言测试的研发过程中, 专家学者们也一直在致力于探索怎样在非真实语言环境中更好地测出被试的交际能力。
(三) 韩礼德的“语言功能”观。 20世纪60年代起, 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在吸收前人观点的基础上, 建立和发展了当代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法。韩礼德受弗斯的影响, 进一步发展了“语言环境” (context of situation) 学说, 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语言, 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并重新规定了“系统“ (system) 的意义, 创造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模式, 准确定义了术语的含义及各种关系。韩礼德认为, 要从“功能”角度来研究语言, 即语言是在完成其功能中不断演变的, 其社会功能一定会影响到语言本身的特性。并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提出成人语言的三种宏观功能: 概念功能 (ideational function) , 交际功能 (interpersonal function) , 以及语篇功能 (textual function) 。他指出, 要借助社会学理论来观察语言的使用, 因为语言是文化传播和社会变化中的重要因素, 社会又从各方面影响着语言。
(四) 贝克曼的交际语言能力观。 1990年, 基于Canale的交际理论框架,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贝克曼提出了一个新的交际语言能力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模型, 即CLA模型。他的观点是:语言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的场景特征结合起来, 创造并解释意义的能力。这实际上指的就是语言交际能力, 它由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三部分组成。按照这种模型开发的交际语言测试模式一方面注重考虑被试的语言知识, 另一方面注重考虑被试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能否恰当得体地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 从而摆脱了分立式测试试图对综合性的语言行为作分类式的归纳以及综合性测试目的不明及题目之间相互依赖等方面的明显不足。该测试模型90年代在英美测试界影响广泛, 被认为是“语言测试史上的里程碑”。
四、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语言观的演变与语言测试理论发展的关系问题, 通过语言测试发展三个阶段的介绍及语言观背景的分析, 可以看出, 语言观的演变为语言测试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语言测试的发展也体现了语言观的变迁。可以相信, 随着语言学的发展, 语言测试学的学科领域也将不断扩展, 并进一步朝科学化、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曼纯, 肖云南.现代语言测试发展:理论与问题[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2].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韩宝成.语言测试:理论、实践与发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4].李莜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5].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修订版)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乐眉云.再论索绪尔的符号学语言观[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7, 4
[7].李传益.语言能力观对语言测试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 2009, 10
[8].侯丽红.语言观的演变和语言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7
也说“语言训练观” 篇3
我们从李先生分析的例子入手:
例一:“女儿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如:‘瓮’是什么部首,它的第七画是点还是折,它的声母是什么,它的韵母是什么,它有多少义项……”
‘
例二:“有一天,她问我‘灰溜溜’怎么解释。我想了一会儿,问干吗解释这个词。她说是作业。”
李先生认为:第一个例子错在“教了不需要的语言知识”(学生学习“瓮”这个字的最终目标是会用,它的部首、笔画、声母、韵母、义项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必要的)。第二个例子错在叶巴无法或不必要知识化的内容教成知识(学习“灰溜溜”会用是最重要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不会用另外一句话解释一遍并不影响他们正确使用这个词)。
先生认为第一个例子的错误是“教了不需要的语言知识”。我们不妨看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课程目标之阶段目标有如下说明: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应达到的,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试想,学生不识声母、韵母,如何能正音?不知部首、笔画,如何能正确书写?由此可见,部首、笔画、声母、韵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自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虽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屡有变化。但对部首、笔画的要求从未放弃,汉语拼音方案出台之前,也有对注音字母的要求:
“识最普通文字二干个左右,并能使用注音字母。”“写字的姿势,工具的应用,以及字的笔顺、结构、位置等,开始的时候,就应注意指导。”“字音的教学必须依靠拼音,字母。识字课开始就教拼音字母,教儿童掌握拼音字母的读法、拼音和音调……”“就汉字字形作适当的指示,对于识字教学是必要的。开始的时候可以就新识的字逐步教儿童认识汉字各种笔画的形状,知道汉字各种笔画的名称,并且把书写的笔顺教给儿童……”
这几份标准或大纲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其余内容李先生和读者可参看《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这里不再引述。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书写能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小学阶段更需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教学。
李先生认为第二个例子的错误,需放在具体情境中分析。若是撇开具体的语境,让学生死记硬背“灰溜溜”的解释,这种方法确实有问题,但若是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不但不是错误,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以取得语言的雅致及避免重复的能力。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相关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案例中没有说明是解释语境义还是死记硬背,李先生的分析有片面之嫌。退一步说,即便是识记“灰溜溜”的基本意思,在小学阶段也并非绝不可接受,因为学生若是不知这个词语的基本含义。却要求他們学会运用,这种要求不符合心理学中程序性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
届文中,李先生论述了新的“训练”与“知识”的关系图,其中涉及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论述,这应当源自于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大多同意把人类习得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f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Pedge)。前一类知识是用于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后一类知识是用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一阶段学习是陈述性知识,也就是说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第二个阶段是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使规则的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认知策略是指对人的心理加工过程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执行控制过程。认知策略的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这种知识是在认知活动中习得的。
所谓程序性知识者,事实上只是程度之分,而且任何程序性知识之内、都必须包括部分陈述性知识。即先经语文陈述性知识的内容,而后按程序运作达成学习的结果。
“灰溜溜”的基本意思应属于陈述性知识,比对李先生的观点:“知识”对“训练”来说是“无也可有更好”的关系。我们无法理解,若是没有了这些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而获得的基本知识,李先生期望的这些能力从何而来。就像一台电脑,即便装备了再好的程序,若是没有相关文档储存,岂不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裸机”?其作用恐怕有限。更何况,没有相关知识,人脑中的这个程序恐怕是不容易形成的。这或许是李先生对教育心理学中这三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出现了理解偏差或者是误读的缘故吧。至于言述性知识,除了在李先生一些文章中出现过外,笔者未能在其他心理学书籍和辞典中寻找到。期盼先生日后能在文中有所界定,以避免这种绕口令似的概念演绎。
李先生还认为:关于语言知识,过去有一个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是一种描述性而非类型化的表达,是教师们对教学实践中所教知识的一,种经验性的总结。它们与训练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动宾关系,即“练知识”,也就是知识操练。……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知识为中心的“知识操练”式的训练,肯定不是训练回归所需要的。
所谓“八字宪法”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真实含义,我们不妨查阅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沈佩畦先生的解释:1.字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字的教学:包括“识字”和“写字”两部分。2.词是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建筑材料。词的教学,包括“辨词”和“积词”两部分。3.句是语言(包括
口头和书面)的基本单位。句的教学,包括“用词造句”和“修词炼句”两部分。4.篇是从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叙述事物或说明道理的整个过程,就是篇章结构……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学是五种学科或科学,是各自从思维或语言文字现象中探索规律的科学研究,或科学研究所得的结果,它们自成各种科学系统。这五种科学系统,与字、词、句、篇教学系统,内容有交叉,但要求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根据沈佩畦先生的论述,对比认知心理学三种知识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出,“字”“词”“句”“篇”的教学中,“识字…‘积词”属于陈述性知识,“辨词”“用词造句”“修词炼句”属于程序性知识,“篇章结构的架构反思”属于策略性知识,“写字”则可归属于动作技能。“语”“修”“逻”“文”是学科或科学系统,李先生简单地把它们归结为“知识操练式”的训练恐怕有失公允!没有“字”“词”“句”“篇”这层皮,言语智慧这些毛依附于何方?当年,沈佩畦、查如棠诸先生的这些观点对上海市中小学“加强双基”教学起了引领作用,其功不可没!今天,广大学生语文基本功的下降,与忽视前辈们的艰辛探索所获得的成果不无关系!
四位一体语言观 篇4
河北省磁县时村营高级中学
贾长生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语言观是外语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四位一体”语言观从多角度、多层次来看待语言的本质,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信息结构———生存工具———文化载体,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奠定了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作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四位一体”语言观与“四位一体”知能模式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语言观 符号系统 信息结构 生存工具 文化载体
一、什么是“四位一体”语言观?
所谓语言观,就是对语言的认识。那么,语言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语言?
在外语教学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教学法流派,其中典型的有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口语法,听说法,认知法,自然法以及交际法。它们各领风骚,显赫一时。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教学法流派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各教学法流派对于语言的认识(即语言观)各不相同。语法翻译法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知识体系,听说法把语言看成是一种行为习惯,交际法则把语言看成交际工具等等,不一而论。正是在这些语言观的基础上,人们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法流派。纵观外语教学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语言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观,进而建立什么样的教学法理论体系。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是包天仁教授依据我国的国情、教情、学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研究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法。对于“语言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从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出发,结合“四位一体”知识能力模式(以下称为“知能模式”),多角度,多层次地审视它,从而建立了独特的“四位一体”语言观。
首先,语言本身是一种有机联系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存在的本质(或称之为形式本质)。
根据语言学理论,不同的人类语言,均可切分成数量有限的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既有一定的形式(声音),又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些语言单位的形式与意义相对稳定地结合在一起,因而被看作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组成语汇系统,语法规则,形成语法系统;而语汇的要素———语音和语义,则分别形成语音系统和语义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音系统,语义系统互相联系,紧密制约,形成语言系统。可见,语言本身既具有符号性,又具有系统性。因此,我们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其次,语言是人们依靠心理直觉,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对信息代码进行编制形成的信息结构,这是语言的结构本质。由于这种本质反映了语言的生成过程,我们亦称之为生成本质。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或思维时,使用的词句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人们使用的词语(语言符号)就是代码,人们要表达的意义就是信息。由于人们说出的语句中的词语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线性结构展开,因而人们说出的语句就被视为信息结构,词语依次出现的顺序,称为信息程序。从而,人们的语言活动,即可视为一种信息加工活动。人们的说写等表达活动,是信息代码的编制、编码活动;人们的听读等理解活动,是信息结构的解析活动,即解码活动。然而这些程序性的信息加工活动在大脑中进行时,并不是依赖逻辑思维、按部就班地加工,而是依赖心理直觉加工,其编码和解码的自动化程度极高。因此,我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能感觉到大脑中还有这样的信息加工过程。
再次,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的生存工具,具有交流、思维的功能。这是语言的功能本质(工具本质)。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协调关系,促进合作,主要靠语言为媒介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因此人们常说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这实际上是强调了语言的交流功能。同时,语言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结果,特别是语言系统中的语汇系统,更是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人们在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活动,如形成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语言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又说,语言是思维(认知)的工具。
最后,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文化载体。这是语言的社会意识本质。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人类活动处处打上“人”的烙印,人类世界处处呈现“人”的特征。“人”的特征日趋增强的过程,我们就说是“人化”的过程。在“人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类活动的方式和结果,就是人类文化。因此,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和世界的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结果的辨证统一。”(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一方面,人类文化表现为人类的活动方式,如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这些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人类活动方式,无不可以在各民族的语言中得到反映,在各民族的语言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另一方面,人类文化表现为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诸如生产工具、科学技术、法律制度、文学艺术等。这些人类活动的成果,也都可以在书面文献资料中或者通过言传口授留传、保存下来。不论从文化的哪一方面来说,语言都表现了文化,反映了文化。因此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以上,我们从四个层次(角度)讨论了语言的本质,建立了“四位一体”语言观。我们说语言是符号系统———信息结构———生存工具———文化载体,这反映了我们对语言的认识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然而,我们在谈到“语言是什么”这个问题时,必须把每一位跟其他三位联系起来,绝不能片面强调其一,而忽略其余。因为“四位一体”语言观不仅把语言看成是“四位”的,更是“四位一体”的,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
二、“四位一体”语言观与“四位一体”知能模式的联系。
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知能模式为:知识———技能———能力———素质,这一模式是整个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目标。而“四位一体”语言观(符号系统———信息结构———生存工具———文化载体)则是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它与“四位一体”知能模式有着内在的联系。(见文后图)
首先,“四位一体”语言观把语言看成是一种符号系统。这个语言系统又由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等子系统构成。我们要学语言,就要了解该系统本身。而有关语言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内容,在教材中,都表现为客观描述语言本身的陈述性知识,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加以记忆。这跟“四位一体”知能模式的第一位———知识是相对应的。比如英语语音,在教材中,常常表现为48个音素(又分为单元音、双元音、清辅音、浊辅音)音节的划分,重音的位置,语流中的音变等等一系列陈述性语音知识。
其次,“四位一体”语言观又把语言看成是一种信息结构(第二位),这种信息加工活动(包括编码和解码)均是程序性的行动。也就是说,人们在建构或解构信息时需按一定的逻辑程序进行。这种程序性的信息加工活动,表现在教材中,即是告知学生如何(按照何种步骤)去进行听、说、读、写、译等交流活动的程序性知识。这种潜在地存在于大脑中的程序性知识,一旦通过练习,实现自动化,就形成了技能,因此,我们说“四位一体”语言观的第二位———信息结构,和“四位一体”知能模式的第二位———技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对应的。
第三,“四位一体”语言观还把语言看成生存工具,有交流、思维的功能。《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明确规定英语课程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译的交流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而这正好是发挥语言作为生存工具的两种功能(交流和思维),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位一体”语言观的第三位———生存工具跟“四位一体”知能模式的第三位———能力是相互对应的,有内在联系。
最后,“四位一体”语言观把语言看成是文化载体,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第四位)。前文论述到,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类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中“人”的特征的体现。换句话说,语言文化体现了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特征,闪耀人性的智慧和精神的光芒。“四位一体”知能模式中,“素质”指包含在我们人的思想,生活各个方面跟智力有关的一种具有物种特征的东西,在人类之间差异不大。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此处的“素质”就是“人文素质”,或者“文化素质”,具体到语言课程里,就是“语言素质”。这样,“四位一体”语言观的第四位跟“四位一体”知能模式中的第四位就有了内在联系,它们互相包含,互相统一。
三、“四位一体”语言观的意义
“四位一体”语言观的提出,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奠定了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理论体系。我们相信,“四位一体”语言观的提出,必将促进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的研究全面而深入地发展,必将为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附:语言观与知能模式的内在联系图解
参考资料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 篇5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探寻语言观
从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分析和论证了其对文字作用的贬低;继而分析了柏拉图的.记录者身份,探讨了柏拉图如何试图消解文字与言说的尴尬关系;通过比较柏拉图与孔子、庄子的语言观,进一步探讨了文字与言语关系的重要性.
作 者:姜虹 JIANG Hong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8(6) 分类号:H0-05 关键词:柏拉图 哲学体系 语言观语言观语言学习观 篇6
论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基于文学文本的意义探索
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在文学文本中达到了融合,这种融合性是人类认知机能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语言意义美的展现.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观是体验内在观,其认知模式通过对意义的动态解释来达到对意义确定性的寻求,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达到了人类认知两极间的融合.
作 者:易兰 YI Lan 作者单位: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基础部,重庆,400030 刊 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8 25(1) 分类号:H0-05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融合性语言观语言学习观 篇7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西方语言学和东方语言学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传统, 两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都大相径庭。实际上来说, 对西方语言学的研究, 主要研究的内容是语言的两个方面, 从中应该借鉴西方学者的先进理论, 也要设计到东方汉语语言中的研究成果, 中有将中西方语言学理论结合起来, 才能全面辩证的认知事物, 对较为复杂的语言现象作出更加合理正确的解释, 提出精彩的理论框架, 融入生活指导实践。
二、西方语言学流派演变的特征
(一) 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研究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不少研究的学者都是通过自己的主管和臆测, 缺少了实际和客观的描述, 这样只能简单的了解书本上的知识, 不能客观的了解语言学的社会功能和地位。随后, 历史语言建立了比较的方法, 对于古今的语言学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其中产生了对比, 又发现了语言学中当代的一些研究, 考察并了解了其中的历史来源的直系关系。早在初级阶段, 丹麦的托克斯被称之为语言文学的奠基者, 他论证了语言的原始母语是一种存在的语言, 并相互联系和影响着。而在此时也预示了二十世纪初期西方语言学语法的诞生。
(二) 索绪尔语言学
二十世纪, 语言学上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 他被称为“现在语言学之父”, 他是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代表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他的主要理论包括三个部分。第一, 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二, 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 这是他在研究语言观点的重大成功, 语言表达的是人说话的能力, 是词汇、语法和音调的结合,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索绪尔也是语言结构上的创始人。第三, “现在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还指出了语言的实际状况和语言学的语料, 也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样, 语言学逐渐开始沦为一个独立的系统, 进一步实现西方语言学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在索绪尔理论产生影响并被广泛流传之后, 索绪尔建立了一个以科学为前提的语言学, 在这个理论中也预言着研究语言学的各种符号的逐步出现, 他一度反对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传统的语言学研究无法代替客观的现实, 这一理论让他成功揭开了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三) 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起于二十世纪, 也是语言学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流派之一, 它的演变标志着语言学的发展史的又一进步, 对整个语言学派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结构语言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关系结构。第一,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关系网, 它们是一直存在的。第二语言之间是有单位存在的, 并且它们不是孤立的, 而是紧密存在的。例如, 美国的描写语言学派, 在美国结构主义进入“后布龙菲尔德时期”, 霍盖特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他1958年出版了关于美国结构语言学的众多理论著作, 这也是对美国结构语言学的发展上的一次科学总结, 是语言学史上的一次伟大进步。哥本哈根学派, 有学者称之为丹麦学派。在二十年代, 布龙达尔发表了他的论文《结构语言学》, 随后这个称谓了学派纲领, 他在其中总结了学者对语言的观察, 并且全面的总结了语言的性质, 对结构语言学的定义有了一个新的阐述。
(四) 转换生成语言学
转化生成语言学史美国结构注意语法中的代表, 伟人乔姆斯基是最早提出来的, 他的第一部作品在出版的时候, 也就标志着这种转换生成语言学的正式诞生。运动转换生成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语言, 对于这种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发挥超出实际的想象, 转换生成影响的不紧急的语言写, 在其他的科学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曾经有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等学科将这种理论结合起来, 为人类大脑的奥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转换生成语言学这一理论, 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将人类社会和科技进步带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三、对西方语言学语言意义观的探讨
二十世纪的西方语言学史, 对于如今的语言学研究有着很大的价值。通过对西方语言学流派的演变和特征的贾少, 也让我们更好的的把握和了解各种语言学派。西方的语言学学派和中国的语言学有着两种不一样的传统, 在历史上它们研究的领域不同,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语言学, 内在本质上确是没有行业之间的隔阂的。在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之间, 有着一定的紧密联系, 侧重强调了心理的形成作用, 它们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原则上来说, 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 从不一样的角度来解释语言。我们在了解历史上语言学派的同时, 无论是传统语法、结构语法、还是认知语法都应该对这些理论上的知识有所了解, 才能更加确切的进行观察和描述, 这样语言学理论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指导实践, 充分发挥它的指导作用。
结语
在西方各类语言学派理论中,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从整体去把握和研究西方语言学的演变和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 掌握西方语言学的整体性以及其功能是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语言学也是现在语言学的开端, 它系统的阐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 为我们构建了多维化的语言学理论模式, 并且在语言中对教育的研究有了一定促进作用。把这一成果运用到教育教学的方法中, 对今后的教材改变和教学大纲的修订都有着不可获取的影响。从古至今, 语言学都在不断的改变和演进, 语言学在纯粹意义上与语言学之前保存着一种相互的关系, 语言学为我们语文也提供了服务, 从宏观意义上进一步的加强了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随着语言文学的迅猛发展, 并将不断探索出新的意义。
摘要:语言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近几十年来, 随着语言学的不断演变和发展, 我们必须从宏观上研究语言学史流派的社会背景、代表作、基本语言特点, 从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在二十世纪时期, 语言学在历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早时期语言学还不是严谨的, 一般学者称之为语文学。
关键词:西方语言学,语言学派,语言意义观
参考文献
[1]徐志民.欧美语言学简史 (修订本) [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1.
用“实践观”激活英语语言点教学 篇8
关键词:英语学习;实践观:操作性
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而实践又是获得感性理论并使理论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必要途径,实践加快了理论以及各种知识的获取过程,并将知识转化成学习主体的自身能力。“实践观”是所有教学活动都应该秉承的第一理念。
在中学课程教学中,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要掌握某一语言项目,不仅要在观念上形成规则性知识,而且要能正确地操作和运用。即需要经历一个反复、多向、多渠道的交际实践过程。英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还应该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激发。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实践性有两层意思:首先是英语语言点教学,应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际操作中学习。其次是引导学生将学到的语言点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这样做可使知识和实践在学习和运用两个流程中得到流通,既可提高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一、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英语语言点
讲授知识应从具体材料入手,使概念清晰化,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如在讲动词第三人称单数时,应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主语和动词的第三人称搭配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告诉学生主语也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并且应让学生彻底明白什么样的主语算是单三形式,详细解释主语第三人称单数,首先是主语应为单个的人或物,且不包括I(我,第一人称)和You(你,第二人称),并反复举例,实际操作,让学生找课文中的例子,经过多次变形操作,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时候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这样做具体易懂,如讲不明白什么样的主语叫第三人称单数,学生就不会清楚什么时候动词用单三形式。
如在句型教学中,应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这种概念所表述的句型,然后再来讲它的用法。在讲时间状语从句时,首先要告诉学生:时间状语从句常用的引导词有when,as,while,as SOOnas,before,after,since,till,until,如果从句放前面,要用逗号隔开;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开始时只练不讲,然后再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实例去反复练习,直到能熟练地辨认出时间状语从句:最后让大家来分析主句和从句动词的用法。从而点出时间状语从句所涉及的知识点:如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主句为祈使句:主句含有情态动词时,从句都用一般现在时。
二、将英语语法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我们教授英语语法知识,决不是要学生当“仓库”,而是最终形成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必须引导学生将学到的英语语法知识运用于语言实践,笔者采取了以下做法:
首先在教学上放开眼光,放开手脚,提供实践机会。充分利用新教材贴近生活、接近实际的优势,引导学生利用已学内容,联系课内课外的具体实际,展开想象,抓住每一个机会,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子,再利用手势、动作,结合表达思想,把它利用起来。表达出来。
其次是培养学生学英语、练英语、说英语的兴趣。比如,在讲比较等级时。可以举例说:I did well in English last vear,I d0 better in EngIish now…1 will d0 best in English in our class in thefuture,这样可以通过时间上的对比,说明“我”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好,使学生深刻体会比较等级的用法,且对英语学习越来越有信心,也就培养了学生学练英语的兴趣。
三、培养和形成英语交际实践能力
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训练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在活动中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获得个体经验的积累。语言点的积累只是形成能力的前提,要使掌握的语言点知识转化成能力,必须将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系统化、程序化。交际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如果缺乏相应的实践,任何能力都不可能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加强针对性的交际训练活动,结合教学内容,准确、适时、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将使学生不断把知识和技能系统化、应用化,实现交际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学习观的演讲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10级电商一班的於澄莹,今天我所说的是关于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的演讲.大家结束高中的生活也不过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踏进大学校门也就十几天的间隔,可能各方面的心态还没调整好,为了让你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好的融入大学这个社会集体,今天我在这里将要给你们一些适当的建议.有这样一句话:心态若改变, 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我相信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大家都希望可以有个好的未来,但是这些也不是凭空想象就会有的,必须要通过努力付出汗水才会有所收获,俗话说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哪有不劳而获的道理呢,是不是!
所以第一件事我要说的就是想要收获就得付出.但是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所回报,我想这个道理大家都是很明白的,尽管你可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你仍然得不到你所想要的,勤奋出不了天才
听了这句话大家就奇怪了:不是总说勤奋出天才吗?连爱迪生都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其实大家都被爱迪生的这“半句话”误导了!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忙碌一生,而毫无意义.爱迪生的这句话后面还有,那就是:“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
成就天才如此,学习亦是如此.我们只有将自己的学习运用于学习之中,才能驾驶好学习这条大船,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至于学习的灵感从哪来,那就得靠大家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慢慢酝酿了„„
但大家要记住一点:即使你的付出没有结果,但你仍然拥有这个付出汗水的过程.勤奋出不了天才,但天才必须得勤奋..总结一句话来说,心态,决定你的一切.。
.船长与大鱼
一个渔村里住着甲乙两个船长。有人问甲船长为什么要天天出海捕鱼,甲船长一脸无奈地答道:“没有办法,为了赚钱和生活呀。” 但乙船长则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地说道:“我喜欢海,喜欢它的澎湃汹涌,我每天都在体验大
海带给我的欢乐。”
那个人又问乙船长:“难道你不是为了养家糊口吗?”
乙船长回答:“不,生活只是附带的,因付出而丰收的过程才是最大的成就感。”
乙船长为了逮大鱼,不仅勤修船、编大网,还时常研究水文。他和他的伙伴们,捕鱼量越来越高,几乎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而那无精打采的甲船长,每日愁眉不展,水手们也是士气低落,每日所捕的鱼寥寥无几。
有一天甲、乙船长相约同时出海,这时硕大无比的大鱼出现了。
甲船长先看见大鱼,却自认为设备不足,怕鱼撞翻了船,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大鱼游走。而乙船长准备多时,充满信心地率领士气高昂的水手与大鱼搏斗,经过一番英勇的搏斗,终于齐心协力将大鱼拖回渔村。
阅读感悟:
要始终以充满活力和阳光般的心态对待生活,积极应对更高的挑战。只有乐观积极地对待生活,对待所遇到的困难,以充满活力和阳光般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才能抓住瞬间而至的机遇。
忠告和建议:
第一,相信自己,相信生活,始终保持快乐的心态。
第二,不要把学习当做单纯的谋生手段,你要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第三,其实,机遇随时都会出现,但是只给充满信心、有所准备的人。积极为梦想和机遇做好一切准备,生活才会给你想要的一切。要知道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显赫的家世和出身名校的高等学历,那么,“态度”将是惟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
第二点,我们来说说有关与学习方法的问题
学习方法,说白了,就是提高我们学习效率的方法。然而好的学习方法不是在每一个人身上都适用的。这就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向别人请教,而不是任何人所能直接教给你的,这是个融汇贯通的过程。我相信大家在高考之前,在高中阶段一定听过很多次关于学习方法的演讲,但是我想说的是,现在的你们已经是一名大学生了,大学的学习可不像高中,有人曾说,小学的学习,是老师搀着你走;中学的学习,是老师陪着你走,而大学,绝对不像高中,有老师一点一滴的教你,进了大学,就要学会自学,所以在此,我只能向大家提出一些我的建议。学习方法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就是预习复习加上做题.关于预习,就像我之前所说,大学的学习可不是高中,老师也不会那么仔细的教你,很多知识都是一带而过,绝对没有过多的时间让你理解记忆,如果,你在上课前没有做好预习,那么你在上课时是跟不上老师的步伐的.预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看书,应该学会掌握重点,划下重要的词汇,概念和定理,做到基本了解,看完书后,可以试着做做课后的练习题,这样可以帮助你知道你是否已基本掌握了这些新知识.至于复习, 人长得越大,记忆力就越是递减。有人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那你们肯定是比它好是不是, 因此,常常复习很重要。但是,不必天天复习。你可以学的当天复习一次,然后隔一周,再隔两周,再一个月。如果一个月后你记住了这些新知识,那么,以后,只要你有空的时候再看看,就一定可以牢牢记住了。
关于做题,学习的好坏和你平时的练习有着直接的联系,但也不是说练习量越大越好的,毕竟量大不代表质好,是不是?所以啊,大家一定要学会精益求精,除了平时做好老师布置的题目,还要记得自己学会找代表性的题目去做,最后总结解这一类题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这样做题,才有效。
很多人都说高数很难,其实大一挂科人数最多的一门可能就是高等数学,因此,明确为什么学数学,怎么样学数学,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认识和学会的问题,数学知识像海洋那样辽阔,像大山那样宏伟,一个人无论天资多么高,经历多么充沛,经历多么顽强学习条件多么优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数学知识学到手.我就说一下关于数学的学习方法吧,其实大学的高数和高中的数学有一定的关联的,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来自不同的省份,都有各自的教学体系,这些可能稍微有些联系,不过都没关系,没有高中的基础,只要努力就不会有任何影响.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必须从第一步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走下去,才有可能度过那个辽阔的大海,攀上那座宏伟的大山.数学知识的学习,单靠认真听讲、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从前有一位很有本领的道人,只要他用手一指,面前的乱石立即会变成黄金。一天,他让众徒弟坐在他四周,自己用手指点着地下一堆石块,立刻石块都变成了黄澄澄亮光光的大小不等的金块。从徒弟看了又惊又喜,个个拍手叫好。道人对徒弟说:“每人选一块金子,拿去买点吃用的吧!”徒弟们都扑到黄金堆里去翻拣,有的要选一块颜色最黄的,有的要拣一块亮光最足的,有的想找一块最大最大的,大家东翻西找忙个不停。这时却有一个徒弟,他没有去拿金块,只是呆呆地站在道人旁边,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盯着师傅点金的手指看,边看边思考。道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挑选你最喜爱的一块金子呢?”这徒弟回答说:"金子虽好,但一用就完,我看中了师傅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
道人的手指固然好,但那毕竟是别人的,如果放在我们身上是否可以使用呢?课件,我们更应该学会道人的点石成金之术,数学学习方法是数学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学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与运用的,掌握良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却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坚持不懈,数学学习才可能成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权。
传统语言学视野下的成语观 篇10
成语,作为固定语中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类别,长期以来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关注,但“什么是成语”这样一个简单的老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刘叔新(1982:104~105)认为凭借“表意的双层性”可以区分成语和惯用语,并认为“三长两短”“穿小鞋”“七上八下”“碰一鼻子灰”等都具有成语的资格;徐耀民(1997:298)认为将“穿小鞋”“摸门钉”“滴水不漏”“碰一鼻子灰”等都划入成语,就似欠妥当,认为应属于惯用语;周荐(1998:304)认为“穿小鞋”等类常被人们视为惯用语的单位实际上应属于词,而“三长两短”“七上八下”“碰一鼻子灰”等俗语单位为惯用语。就“穿小鞋”这个单位的归属来看,三位学者分别将其归入了成语、惯用语和词三种性质迥异的类别,这不能不说明此类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一、经典范畴观理论简介
传统的经典范畴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1.范畴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2.范畴的所有特性均为二元的(binary);3.各范畴有自己界定清晰的边线;4.范畴的所有成员均地位平等。
经典范畴观对20世纪的世界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的形式主义研究更是建立在上述四条基本假设之上的。中国学者关于成语性质的探讨基本也是立足于这一传统的经典范畴观来进行的。
二、部分学者对成语的界定及其划类标准
(一)单一标准说
1.刘叔新的“表意的双层性”标准
刘叔新(1982:104~105)认为,“成语的重要特征,凭之基本上能同所有其他固定语区别开来的特征,是表意的双层性:字面的意义具有形象比喻作用或使人联想的作用,透过它曲折地表现仿佛处于内层的真实意义”。
2.周荐的“经典性”标准
周荐(1994:86~88)提出了鉴别成语的“经典性”标准。“所谓经典性,是说某个熟语单位出自权威性的著作,由于该熟语所从出的著作具有权威性,熟语本身也具有了一种权威性。”“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这四类熟语中,具有经典性的只有成语,或者说只成语的经典性最强。从经典性这一点可以看出成语和别类熟语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3.刘玉凯、乔云霞的“四字格”标准
很多学者在潜意识里把“四字格”作为判定成语的标准,但都没有明确说出来。199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刘玉凯、乔云霞的《中国俗成语》一书,据周荐(1997:144)的研究,《中国俗成语》“所收的8000余个条目都是四字格的,从这点上也可看出该书编者是把四字格作为成语确定的惟一标准的”。
4.温端政的“二二相承”标准
温端政(2006:225~226)认为,成语可以定义为“二二相承的描述语和表述语”,它含有以下四层意思:第一,成语在字数上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语言单位;第二,成语在读音上都是二二音步;第三,成语在结构上是相对固定的;第四,成语在语义表达上都是叙述性语言单位。
(二)多重标准说
1.倪宝元、姚鹏慈(1990:35~39)认为,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固、形式简洁、整体应用的定型词组。成语的特点是历史的习用性、意义的完整性、结构的稳定性、形式的简洁性、应用的整体性。
2.周荐(1997:139~140)认为:“判定一个熟语单位是否为成语,须看其具备不具备成语的特征。成语的特征,依我们看来,有两个:一个是形式上的,即四字语式;另一个是内容上的,即含有古朴、典雅的语素成分。”
3.徐耀民(1997:296~300)指出,成语似应具备下面的几个特征:首先,它应是“现成的、习用的”;第二,成语应有较强的修辞功能;第三,成语应是定型的,这“型”,主要指音节数目及其次序,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成语的外在形式是四音节的;第四,成语应是短语,而不是词或句。
4.王勤(2006:195~203)认为,汉语成语是风格典雅、短小精悍、含义精辟、习用已久的四言固定词组。成语的特有个性是:四言定位、构成凝定、风格典雅、传承习用。
三、对上述观点的评价
(一)对单一标准说的评价
1.对“表意的双层性”标准的评价
“表意的双层性”标准提出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周荐(1997:107)认为,究竟什么样的意义才叫双层义,研究中有时颇费斟酌、很难定夺,似乎还需再加明确。此外,按这一标准来划分成语和惯用语也还存在着人们能否接受的问题。把无深层义的类别逐出成语的行列并易其名为“惯用语”,这样做,怕与人们多年以来形成的语感不合。此外,徐耀民(1997)、姚鹏慈(2002)等都表达了类似的意见。
该标准的致命缺陷是,据它分出的类别不大符合人们的语感。胡明扬(1999:4)认为:“说到底,本民族多数人的语感是评判任何一种语言理论或处理标准的最高和最终的权威。”有鉴于此,姚鹏慈(2002)提出的鉴别成语时应介入一条语感标准主张是十分有见地的。
2.对“经典性”标准的评价
周荐的“经典性”标准,看到了大部分典型成语具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比较符合实际和富有操作性的。但什么是“经典性”,作者的表述不很明确。周荐(1994)最初提出的“经典性”,强调成语的出处应是权威性的著作,后来(1997:131)指出“成语总是以其自身的特点——语素的古朴、典雅——与他类熟语相区别”,再后来(1998:152)指出“成语的语体是书面性的,有较浓重的书面语语体色彩”。如果据之判定成语,难免会让人不知所措。此外,具有“经典性”的熟语固然大多可以被认定为成语,那么是否存在不具有“经典性”也被认定为成语的熟语呢?回答是肯定的。刘叔新(1982)所举的“三长两短”“七上八下”“下马观花”“滴水不漏”等出自口语的例子,即是明证。就实际情况来看,出自经典权威著作的公认的成语,也未必就会包含着一些古朴、典雅的成分。以出自《论语》的成语为例,像“舍己救人”“见义勇为”“名正言顺”“尽善尽美”“任重道远”“有始有终”等就难说有此类成分。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古朴、典雅的成分,作者没有给予明确地界定。熟语中的一个成分,在今人看来是否古朴、典雅,是因人的学识、古文功底的强弱而异的。
3.对“四字格”标准的评价
“四字格”标准的提出,看到了汉语成语基本上都是四音节的这一事实,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绝对化地把成语限定在四音节中,排除了其他音节的可能,又会走向了另外的极端。一般说来,诸如“莫须有”“疾风知劲草”“五十步笑百步”“不为五斗米折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周荐,1997)等都应该是成语。姚鹏慈(1998:69)曾经对《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所收的219个非四音节单位进行过分析,通过四个程序的“筛选”,逐层摈弃非成语,而把公认的“真”成语留下,最后剩下了18条,而其中可省略为四字格或可凭四字格形式单用的就有11条,只有7条无法压缩。可见,非四字格的成语是存在的。
4.对“二二相承”标准的评价
“二二相承”标准的提出,其实质是对“四字格”标准的进一步改造。在上文中我们曾经指出,作者对“二二相承”特征进行了四点解释,实际是从字数、音步、结构、概念四个方面又对四字格单位进行限定。这一标准的提出,相对“四字格”标准来讲是一大进步,它排除了一批貌似成语的四字单位。但是,由于它是基于“四字格”标准做出的,而“四字格”标准又完全排除了非四音节单位,因而“二二相承”标准也是排除非四音节单位的,这是它的一大缺陷。
(二)对多重标准说的评价
相对单一标准说,对成语采用多重标准予以界定体现了人们对成语复杂性的进一步认识。人们意识到,任何一种划类标准都难以准确地把成语界定下来,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标准,从多个侧面综合衡量,才有可能使划出的成语较符合人们的语感。
但是,多重标准也是存在问题的。刘叔新(2001:316~317)指出,这是一种从多个角度来确定的、只看大多数情况如何而非严格贯彻对象整体的多式模糊标准,依据它不能排除不具相应性质特点的单位,并且同一事物出于各式标准的划分,必然各有不同范围的类别。
四、小结
综观学者们的相关论述,我们认为,在成语的性质认定及其与其他单位的划界问题上之所以存在分歧,是与他们的语言范畴观有一定的关系。对成语性质的界定无论是持单一标准、双重标准还是多重标准,其实质都是认为成语是一个特征范畴(feature-based category),可以凭借一条或几条充分必要特征将成语与其他单位截然分开,这正是基于传统语言学经典范畴观的立场上得出的必然结果。而语言的事实告诉我们,成语这个固定语的类别其实是一个原型范畴(prototype category,又译作“典型范畴”),其边界是模糊的、不固定的,其内部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的区别。为了更好地认识成语,我们将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观,另文来审视成语这个类别。
参考文献:
[1]胡明扬.说“词语”[J].语言文字应用,1999,(3).
[2]刘叔新.固定语及其类别(1982)[A].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3]刘叔新.习用语辞典与成语惯用语问题[A].李如龙,苏新春.词汇学理论与实践[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倪宝元,姚鹏慈.成语九章[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5]王勤.汉语熟语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6]温端政.汉语语汇学教程[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7]徐耀民.成语的划界、定型和释义问题(1997) [A].周荐.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精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姚鹏慈.试论成语的长度[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9]姚鹏慈. 关于成语语感与成语度的思考[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0]周荐.熟语的经典性和非经典性(1994)[A].词语的意义和结构[C].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
[11]周荐.论四字语和三字语(1997) [A].词汇学问题[C].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12]周荐.论成语的经典性(1997)[A].词汇学问题[C].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13]周荐.成语问题四论(1998)[A].词汇学词典学研究[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