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2024-11-28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精选10篇)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篇1

摘要:翻译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能够通过翻译洞悉原作者的思想, 准确领悟其写作意图。认知语言学为翻译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教学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和提升当前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从认知语言学的特点及翻译教学目标着手来分析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启发, 对当前翻译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翻译教学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 认知语言学在国内外就得以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相比较客观主义语言学来说, 在描写力和解释力方面都略胜一筹。我们传统的解释理论往往更注重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所谓的结果然后通过与原文的比对, 然后归纳出解释规律。这种传统的解释方法由于翻译的过程缺乏深入的剖析可以说很难抓住原作者思想的精髓。认知语言学很好地弥补了这种缺陷, 它可以对传统的翻译方法进行一个科学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水平。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文尝试探讨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概述

认知语言学关于翻译一个重要观点是翻译是通过现实的体验作为一个背景, 认知主体通过多重的现实与文本的互动作为基础, 通过深度剖析作者写作意图, 在透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将其用语言表述出来。这个翻译的过程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 而是在尊重原文基础上的再生产过程。这个过程的目标是解释的合理和和谐。认知语言学由于建立留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 因而相比于传统的翻译, 在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翻译更注重译者的表现。这实质上应该是翻译一直以来的一个本质, 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有关翻译活动的一个本质现象, 却一直以来在翻译研究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这个注重表现的过程并不是说没有限制的进行主观思考, 而是具有一定的制约性。认知语言学翻译官提出要充分发挥体验和认知对于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这种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一方面它承认了认知活动的重要性, 即对翻译的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指出译者作为一个认知主体应该受到其他认知主体的制约, 受到原作者的制约, 受到文本的制约。因而这个认知的过程并不是肆意发挥的过程而是一个认知有度的过程。可以说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它在追求某种平衡, 译文、原作者思维、文本之间的平衡。换言之, 认知语言学对于翻译的观点在承认在翻译活动中认知活动的存在, 但是也对这种认知活动进行了限制, 提出了翻译互动中认知的标准。

学生是翻译教学的对象, 是未来的翻译家, 认知语言学可以很好满足教学需求, 让学生完成普通人到译者的转变, 因为它关注的是翻译的认知过程, 更加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而用认知语言学指导当前的教学, 审视当前的教学方式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认知语言学带来的新的视角将有助于老师和学生在翻译教学的相关问题上有新的思路。

2 翻译教学概述

2.1 翻译教学的目标

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有关专家表明, 翻译能力也就是分析原文所表达含义同时重现原文精神的能力。但是需要着重强调的是, 分析原文并非就是分析原文的字面意思这么简单, 而是要分析当时文章写作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认知。翻译的处理也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 更重要的是组织文字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世界。因而,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翻译是一个整体的, 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它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通过对整个翻译活动的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译活动首先是译者认知能力的体现, 译者首先通过自己的体验和认知来对文本所反映的世界进行理解。其次翻译活动体现的是译者对文本的重构的能力, 这个过程更体现了译者的创造力。不管是哪个过程, 目标都是一样的, 都必须选择正确的合适的翻译方法从而达到翻译的效果。此外, 译者除了分析原文和重现原文的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还应该具备自我控制, 把握自己立场及限制本身局限性的能力, 以便有效的控制消极因素, 主导整个翻译过程。一言以蔽之, 笔者认为翻译能力就是以认知活动为基础, 以分析原文重建原文为核心, 体现译者知识能力、创造能力、交际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一个综合性的活动。翻译能力直接决定了翻译的最终质量, 因而翻译能力是当前翻译教学的目标。

2.2 翻译教学的现状

当前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翻译课, 但是数量不多。大部分的高校依然把翻译作为语言教学下的一个项目。所谓的翻译课也是长期以来是老师提供原文, 学生翻译。然后老师再进行比对、纠错。从教学效果来看, 这种传统笔译教学方式至少存在着两个严重的局限性。

其一, 由于翻译这个行业一直以来在我国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 职业化素养偏低。大部分的学校教师都没有长期的担任译者的经历。大部分均为语言科目的毕业生, 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但是翻译工作经历几乎为零。这样就决定了这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大量的参照所谓的参考答案, 使得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困难。

其二, 即使老师具有优秀的职业背景, 但是其传统的教学方式, 练习-纠错机制也往往阻碍了学生认知活动。同时有限的课时以及学分上的不重视, 这也造成学生不会花大量的精力。可以以上原因都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具有消极的作用。

3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 翻译的认知语言学关注的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认知活动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经历的体验, 第二个阶段是认知, 第三个阶段是再现。有的学者指出翻译具有创造性、语篇性和和谐性。同时又有学者指出, 翻译包括认知世界和现实世界。不管是哪种表述, 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即把认知语言学当成一个综合性的学科, 而不是单一的。我认为这种综合性的描述对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实际上就是一个翻译教学的过程。现实———认知———语言 (翻译) 这个过程其实就很清晰明了得阐释了翻译的过程。这种过程也内在包含了翻译中语言之外的因素:现实、人、文本。这些因素通过细分可以分为当下的情境、人的立场、人与文本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认知语言学不仅关注这些因素, 同时还关注其内在联系, 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也即认知语言学对于翻译方面的研究既关注文本和译文的转换同时也包括转换过程的认知活动。可以说如果用认知语言学来指导当前的翻译教学, 相比于传统教学, 它不仅仅关注的是文本转为译文的互换技巧。它也不是教学的中心, 它更关注的是引导学生去认知, 认知这个文本及文本背后的世界, 从而明确自己对文本的态度。具体来说翻译教学应该包括两个基本的部分:一是让学生认识原文—确立翻译目标—开展翻译活动—修改译文以实现既定的翻译目的;二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语言转换, 让自己的理解转换成译文。这一个部分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决策能力等。由此可见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翻译教学的中心。

其二, 对于译文的主体译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仅是译文产生的主体, 同时也是译文质量的决定主体。可以说译者的素质决定了翻译的水平。因而这种重要性将译者推到了翻译活动的核心地位, 同时也对译者的要求会相对来说较高。就前文已经描述过了, 对了译者的要求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能力, 同时也是有其他能力的要求, 如创造力、决策能力、交际能力、协调处理事务的能力等。这既是翻译要求的体现也同时是认知语言学对于翻译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也正因为翻译语言学使得译者的翻译能力实际上就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被确立起来, 这样就给翻译教学指明了方向。

其三,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启发意义还体现在教科书的编写和课堂方式的安排上。因为在认知语言翻译环境下, 学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传统的学生听, 老师讲、点评的方式已经遭到否定。而是转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这个巨大的转变这就决定了老师应转变其教学方式, 并且重新设计教学活动。从教学编写上来说,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 之前传统的教材编写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认识, 读懂译文并且用自己的话写出来。通常运用的语言转换的技巧就是直译和意译。可是认知语言学将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 必定要求传统的这种教材编写模式要淘汰。如果我们用翻译的语篇性这个特点作为参照, 那么教材的编写就应该围绕选取比较有交流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语篇进教材, 同时编写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比如我们可以配备两到三篇的语篇, 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这样不仅仅让学生被动变为主动, 同时也能让学生活跃思维, 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4 结束语

翻译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翻译人员, 认知语言学可以说直接关注译者的认知动态, 同时也强调译者的体验性和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看当前的翻译教学,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能够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教学过程同时对于译者能力的要求也更为明确, 对教材的编写和课堂方式的安排都具有指导作用。这将有助于教师翻译教学更为科学同时也能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当前学生的翻译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当前的翻译教学水平以及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劲秋.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陈恪清, 张玲.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程永生.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4]刘彤, 陈学斌.外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 2006 (12) .

[5]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2) .

[6]王德丽.隐喻思维与认知机制[J].外语研究, 2002 (5) .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篇2

【摘 要】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来看,隐喻是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不同语言在隐喻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给隐喻的翻译带来困难。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探讨隐喻的认知性、可翻译性及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隐喻 认知 翻译

1、引言

人们大量的使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活跃,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到具体的策略全面探讨隐喻的翻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2、隐喻的认知性

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的着作是Lakoff & 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也使得人类对大部分抽象思维的解释成为可能。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 前者往往是已知或熟悉的具体事物, 后者是陌生或不太熟悉的抽象事物。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隐喻是中介,它帮助我们在来源于我们切身的经历和体验形成的概念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理解和经历新事物。

我们知道隐喻的基础就是概念,人们常用隐喻将许多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或者熟悉的形象组织起来。许多重要的概念多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人们使用隐喻一是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二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人们选择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

3、隐喻的可翻译性

以认知科学为依托的认知语言学是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其论点是: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知事物的反应,是与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吻合的。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包括隐喻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有据的,即可以从人们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的产生是有生理基础的,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即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

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自然语言中必然会出现众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如:castle in the air 在中文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但是,由于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处于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在使用隐喻时有相似也有差异,读者对隐喻的理解就是通过源语隐喻中包含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能否实现认知上的对等是成功翻译映射的关键,这就要求译者选择恰如其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4、 隐喻翻译的策略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基于隐喻的认知性,为了做到译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策略:

4.1 对等策略――英汉隐喻中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而且各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人类在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经验很大一部分相似,从而产生的认知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上必然会出现许多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例如:基于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隐喻概念,英语中出现了很多基于这一结构的隐喻表达式:You are wasting my time(你在浪费我的时间),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金钱”) 的认知域到表示抽象概念(“时间”) 的认知域的映射而实现的。中华民族也十分珍惜时间,在汉语中有“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概念及许多隐喻表达形式,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如金”等。

对等翻译的策略适应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完全对应的隐喻。它既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保留了源语隐喻的民族、文化色彩,又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的.文化特色。

4.2 转换策略

如果不能用对等的策略保留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那么可以在汉语中寻找合适的相应隐喻加以转换,把英语中隐喻的含义表达出来,这种翻译策略叫做转换策略。转换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4.2.1 将英汉隐喻分别改变源域中的形象映射到对等的目标域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的互相作用。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那么他们在使用隐喻时就有可能使用不同源域的形象,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这就要求译者改变原文隐喻源域中形象,以达到意义对等。

4.2.2 将英汉隐喻中源域中的形象去掉,译出其映射的目标域意义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翻译信息内容,即译出原文的意思。当隐喻中源域的形象对目的语读者非常陌生,移入译文显得晦涩难懂,或者其形象移入会引起不同联想,而且其形象在上下文中无足轻重,那就只要推导出其映射的意义,将其概略化译出。

4.3 异化策略――移植原文中隐喻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

翻译的功能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遇到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由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的隐喻概念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又无法做到在目的语中改变其原文隐喻源域形象,因为改变的话,会造成意义的损耗,那么译者就可以把这种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去。移植满足人们求异的心理,是文化交流的具体形式。

在汉语中有很多移植来的隐喻。如,特洛伊木马( Trojan horse )等。英语中也有从汉语移植过去的隐喻,如,paper tiger (纸老虎)等。随着不同民族交流的日趋频繁,不同认知呈趋同的特点,这种隐喻移植翻译可能性越来越大。采用这种策略丰富了目的语语言表达形式,更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5、结语

总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即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是一种跨域活动。为了使原文和译文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Lakoff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陈道明.隐喻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9).

认知视角下的语言符号观 篇3

关键字:语言符号、认知视角, 概念整合理论,

【中图分类号】G206.2;H35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功能,人们通过语言来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语言不仅是实践,而且是认识,是思维,所以不同的语言可以进行交流,也让世界得以融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的涉身体验命题认为人类思维是和身体体验密切相关,比如形象动词grasp和抽象动词grasp the interpretation(理解)都可以在大脑中进行认知加工,反映了词汇意义和动作执行的一致性,证明了抽象动词和具体动词都存在具身表征。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以词汇为基础的语言符号无时无刻不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活动。

一、当代语言符号认知视角研究方向

关于语言符号与思维的关系,各认知语言学流派都曾有过深入研究,以第二代认知科学和体验哲学为理论背景,在反对主流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雷可夫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其中一位创立者,提倡隐喻是人类日常语言活动中的必备认知能力。我国认知语言学家王寅教授的《构式语法研究》也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1985年,美国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了心智空间(Mental Space)这一概念,随后形成概念整合理论,其核心观点即概念整合网络,指的是以框架为结构的心理空间网络。框架由说话人的背景知识所构建。Fauconnier & Turner认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网络包括了四个概念空间:输入空间Ⅰ(Input SpaceⅠ),输入空间Ⅱ(Input Space Ⅱ),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两个输入空间的信息在类属空间被激活后,在合成空间被整合。该理论为人类语言在认知中的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语言对认知能力有反作用,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语言作為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对社会认知的主要渠道。没有语言,文化知识不能够被人们所传承传播,可见语言对于人们认知的重要影响。语言对于人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认知又对语言有很强的反作用,在社会起源的时候人们是先有了认知,语言是后来人们为了交流而衍生出来的,它的形式不断被人们所完善,也就在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语言,这些语言虽然千差万别,但它却通过人们的认知搭建了思维的平台,把对方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这就是认知对于语言的反作用力。

二、语言符号的认知观

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动因包括语法隐喻和语法转喻等,本文更侧重于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认知动因来解释语言的符号性,例如,著名的"The surgeon is a butcher"。含有两个不同的框架,一个是"外科医生施手术刀于病人"框架,另一个是"屠夫施屠刀于牲畜"框架。类属域是"A施刀于B"。一般认为,外科医生的手法是细腻的,目的是救治苍生;而屠夫手段凶残,目的是杀生。由此可见,这两件事的目的和结果是完全相反的。从类属空间上取两框架相关部分进行整合,便得到了认知理解: 这个外科医生动手术的刀法十分拙劣,即得到了语言认知的路线图。

语言与认知的互相作用,是研究人类思维的最好的工具,所以它被人们用来揭示人类思维的奥秘和内涵。人类的思维是通过言语来传递给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离不开语言的。我们也可以说语言功能是我们每个人参与认知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与我们每个人是密不可分的。

人的语言能力不是独立存在的能力,而是跟人的认知能力紧密相关。词汇和句法作为语言结构的一部分并不是自足的,句法跟语言的词汇部分、语义部分是密不可分的。语义不仅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且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心理因素,语言中的各种单位范畴,作为语言符号,都是非离散性的,边界不是确定的。人类认知有共通性,不同民族的认知特点对语言表达也有特殊的影响。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在人类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特点,吸收了心理学关于人类注意和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语言会对人的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认知也会反作用于语言。语言作为符号,在人类大脑思维空间中不停进行着概念的整合,通过在类属空间中的激活到整合空间的整合,语言符号才能被理解和接受,进行传递信息和沟通。

参考文献:

Evans V. & Green. M,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M].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Sapir, Edward, Language,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21.

Wang, Z. 2009.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Chinese).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 in Natural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auconnier, G. & M. Turner. 2002. 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张松松,语言符号观的认知视角研究,中国外语:中英文版,2014年第02期.

【2】.丁一,索绪尔语言符号观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05期.

4:镡冬玲,后现代视角的语言符号性质观,2008年第12期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篇4

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作为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 在当前翻译教学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对教学中翻译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的推动性作用。认知语言学认为所谓翻译, 主要是牵涉到几个方面的认识, 首先是所处的时代, 现实状态影响了发展。第二是认知主体所接收到得各种互动作用所重合而成的, 这也是其中影响翻译的必然可能性。第三就是读者本身, 他所接收的知识结构能否给予良好的理解, 那么也就是说, 翻译本来就不是译者的事情, 而是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行为。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更加强调对于体验以及认知方面的制约性作用, 更加重视作者、作品以及读者之间所产生的互动性, 从而更加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以及“翻译的和谐性”1。认知语言学主要以体验哲学作为其哲学的基础, 更加注重强调翻译者对于现实世界的体验及其所参与的多重性的互动之中所能够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性。

认知活动的具体情况对于翻译起决定性的作用, 也就是指译文是体验以及认知的一个结果。王寅教授曾经指出, 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这一模式不仅要为作者考虑, 而且还应充分考虑到作品本身, 此外, 也不应忽视读者的影响力。只有实现对作者、文本以及读者这三要素的有效结合, 努力处理好这三者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 才能够更深入地去认识作者、理解作品, 从而翻译好相关的文本。

总之,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不仅承认、描述了认知活动在翻译这一行为中的客观存在, 而且还对译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译者应尽量的重现原文中所描述的客观世界以及认知世界。这既是以一种崭新的整合性视角来看待翻译活动, 而且还从认知的角度进一步提出了翻译活动的相关标准。鉴于未来的译者是翻译教学的相关对象这一层面, 并且认知语言学还将直接关注译者的认知活动这一过程, 因而, 更加注重强调主体的体验性以及创造性, 并重视认知所产生的结果, 通过认知语言学这一视角去更深入的审视当前的翻译教学, 这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相关的翻译研究者以及翻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能够发现一些新问题, 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2 一般资料与调研方法

在目前的英语翻译教学中, 通过多年的实践及观察, 笔者发现在高中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在教学的互动关系中,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调查中, 许多同学出现认为英语翻译难学, 甚至逐渐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 产生了英语翻译学习的焦虑心理;在英语翻译教学方面, 也存在许多问题, 如课堂上多数运用汉语教学, 母语教学的依赖性弊端无法避免;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上占用过多的时间, 重讲授而忽略了学生英语翻译交际能力的培养等, 都是摆在英语翻译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实际问题。

1) 调查对象。在本校同年级的文、理科班中, 选取两个平均英语翻译成绩水平大致相同的班级, 对男、女同学分别选取不少于100人进行分析调查, 获得数据。

2) 调查方法。应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让学生填写相对应的选项, 用以评估学生对英语翻译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现率。问卷内容包括: (1) 英语翻译学习的难点, 如听力、写作能力、词汇、语法等; (2) 与英语翻译学习焦虑相关, 包括与初中英语翻译脱节问题、考试的恐惧心理等; (3) 备注栏, 要求学生填写英语翻译学习中最在意的问题和心理构想。

3) 数据收集。回收问卷, 我们对于发放的200分问卷回收加以处理, 回收率达到90%, 其中有165份问卷为有效问卷, 有效率为85%。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以及分析, 首先, 我们运用T检察来考证男、女同学在学习英语翻译的焦虑心理方面是否有差别, 第二, 利用相关分析和T检察了解英语翻译学习的焦虑心理对成绩的影响。其次, 运用描述性分析计算学生陈述和标准差值, 确认高中英语翻译教学面临的问题。

英语翻译中可能并且应该采取同化方法的客观依据就是不同文化之间具有相似和相通性。从跨文化的角度着手, 应该将译文的读者放在首位, 并对于源语信息的意图进行仔细分析。从本质上来说, 译文可以是源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动态对等也就是功能对等的目的, 就是译文的表达方式必须是完全自然的, 同时, 必须最大限度的将源语行为模式纳入到译文读者的文化范畴。在一些情况下, 在表达技巧和语言结构上, 一种语言中概括某种生活现象的成语和词组与另一种语言中类似的成语和词组是非常类似的, 从而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等转换的形成。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 对于从跨文化角度论英语翻译中的同化进行深入的分析。

例如, 英语成语“It rains cats and dogs.”的意思就是“大雨滂沱;瓢泼大雨”, 形容雨下的大;又如, I love my love with an E, 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her with an E, because 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of the exquisite, 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name's Emily, 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英语成语“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和中国成语“入乡随俗”在现代语言中都是用来比喻“到一个地方, 就顺从当地的习俗”;再如, 英语短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和中国的成语“亡羊补牢”是相对应的, 它的意思就是“迟做比不做好”。类似的, 中文也有一些成语和习语和英语的表达方法是一致的, 也可以通过同化的方法译成英语。如中文“百闻不如一见”接近英语短语“Seeing is believing”, “木已成舟”或者“覆水难收”可以借用英语短语“What is done cannot be undone”来表示, “熟能生巧”可以用英语短语“Practice makes perfect.”来表示。

3 结果与讨论

高中英语翻译教学中很大的影响因素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目的有问题, 学习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 英语翻译更加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工具, 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 不管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 我们的多数同学学习英语翻译不是为了这些目的, 而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

表1表明, 两类学样均有70%左右的高中生勤奋学习英语翻译是为了考试, 只有20%左右的同学是因为审美。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是为了消遣!不管怎么说, 多数同学勤奋学习都带着极强的考试的功利目的。

我们试图用表1和表2来了解高中学生对英语翻译学习的态度和平常的阅读情况, 从统计结果看, 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在这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重点中学学生学习情况明显优于普通中学。但无论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中学, 从高一到高三, “喜欢”和“课余经常学习”的同学所占比例都相对较小, “不喜欢”和“无所谓”的同学却至少占60%以上;在课外“一般”或“偶尔”更是高达83%以上, 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多数学生对阅读古诗词持一种冷淡态度。

4 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自身就能够发展演变成一种翻译教学模式。其自身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 就实际情况而言这就是一个宏观性的翻译过程, 既考虑到了与翻译相关的因素, 还考虑到了翻译之外的一些因素, 比如现实、人以及文本。细分一下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当下的情境、对于相关翻译任务的一种描述、人所占据的立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文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文本与现实以及情境之间的关系。此外, 还要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与其所产生的相互作用是怎样通过语言反映出来的。

2)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主要是以体验其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础, 由于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为重要、最活跃的体验以及认知的主体, 因此,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占据核心以及主导的地位。由于这一现象的存在, 对于译者有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求他们有较强的语言转换能力, 还应该具备很强的协调以及处理问题方面的能力, 从而切实提高翻译的水平。

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对于翻译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相关翻译教材的编撰都产生一定的启发性意义。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这一教学模式下, 学生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就对翻译教学的编写而言, 从方法论这一方面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翻译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成为当前翻译教学的基本思想, 也将会逐渐淘汰传统的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技巧等为主要内容的翻译教材, 切实提高译者自身的翻译能力。

5 结束语

一直以来, 对于翻译的研究就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虽然,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在我国已基本确立, 但是由于收传统翻译学的影响,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对翻译教学的束缚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任务。本文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总之, 认知语言学不仅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很大的理论指导, 而且还可以将其运用于翻译教学之中, 从而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翻译教学。通过学习与认知语言学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参与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从而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好翻译教学。此外, 随着当前课程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 对于课堂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对相关语言之间的转换, 更应该培养其自身的翻译能力, 在此过程中, 教师也需要进行广泛地阅读与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够深入的指导学生学习, 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摘要:通过认知科学这一角度进一步探究语言这门学科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进一步探究翻译的本质特性以及翻译教学之间存在的关系构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翻译能力的培养作为翻译教学的中心环节在翻译教学中也显得十分重要。该文主要针对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所产生的启示进行分析。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琳.中国传统翻译观和认知翻译观的对比分析[J].中州大学学报, 2010 (2) .

[2]王平, 杨蕴玉.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09 (6) .

[3]陶双燕.从认知语言学看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J].青年文学家, 2009 (2) .

[4]李靖, 李鑫.翻译等值论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安徽文学, 2008 (6) .

[5]吴波.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8 (1) .

[6]郑蕴蓉.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启示[J].考试周刊, 2010 (42) .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篇5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体验观 英语语篇 教学策略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其逻辑思辨能力较为缺乏,尤其表现为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的不足。将认知语言学体验理念应用到专业英语教学中,可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的增强,进而为优化专业英语教学实效奠定基础。那么,在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应用认知语言学体验观组织教学活动,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英语语篇的形成具有很强的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体验观认为人们获得语言知识的出发点是体验,借助和现实的体验、互动而获得一定的信息,并通过自身加工这些信息而将其变成自己的意义系统或概念,最终以语言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从现实、到认知、再到语言这一认知过程得知,语言、意义均彰显出很强的体验性,都是人们在亲自感知世界之后对认知对象加工形成的。英语语篇在语言范畴之内,属于语言知识的一种,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体验性,蕴含有作者在现实世界中体验出的理性知识,涵盖了作者的逻辑推理方式、个性认知过程及有关概念构建等。因此,英语语篇的形成都遵循了认知语言学的一般原理。具体来讲,英语语篇作者是先体验了客观世界并与之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互动,然后将所获得的知识借助具体的认知手段组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篇渗透有作者创作意图的英语语篇。这些语言的词语选择、句法结构、行文安排等,都彰显出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认知方式。换句话说,语篇不是单纯生活的镜像展示,而是作者认知方式的精心加工形成的,可体现作者逻辑思维方式的体验式认识烙印。

二、学生认知语篇的过程具有体验性

英语语篇普遍具有的体验性源自于创作者思维的体验性。作者的逻辑思维是在体验客观事件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与之对应的思维形式,而具体的思维形式又会形成与之一致的英语语篇,作者在创作语篇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及思维方式融入其中,才使得语篇具有了一定的表达目的。专业英语教材中录入的语篇也都是作者思辨能力的客观反映,其词语应用、句法结构、语篇结构都是作者个性化思维的体现。具有体验性的语篇决定了学生认知语篇的过程不是机械的、单一的识记、背诵、接受的过程,而是具有一定体验性的认知过程。学生阅读语篇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认知作者思维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英语语篇进行评价与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积极互动体验,才能感知到语篇中蕴含的理性知识,才能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对语篇的正确理解,进而从语篇中吸收语言的精髓。

三、借认知语言学体验观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辨能力是普通认知能力的最高等级,涵盖创造、评价、分析及应用等能力。基于上文对认知语言学体验观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应用的分析,要想切实提高专业英语教学实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方法,扩宽教学渠道,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作为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指导学生针对英语语篇进行互动式体验,由浅入深地分析和评价语篇内涵,挖掘蕴藏在语篇中作者的思维方式,努力将自己获得的语篇感性认识快速上升到理性高度。英语专业的教师应该用认知语言学体验观指导专业英语教学,通过语篇创作者个性化的写作意图与认知方式的探究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综上,将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理念应用到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中,可引导学生从体验的角度认知英语语言,借助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来评价与分析语篇,从而在和语篇的互动体验中认识语篇作者的个性化思维方式与写作意图,进而更加深刻、精准而全面地掌握英语语篇的内涵与意义,最终切实提高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实效并快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小芳,程家才.基于认知语言学体验观的专业基础英语文化教学——以《现代大学英语1》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02-204.

[2]朱京,苏晓军.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微课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5,05:21-25.

[3]武金锁,王艳.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1:7-8.

关联翻译认知语境观解析 篇6

关联理论是由法国认知学家斯坡伯(Dan Sperb)和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逊(Deirdre Wilson) 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的。这一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交际的内在机理,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而关联理论正式进入翻译学的研究则是由威尔逊的学生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August Gutt)在他的博士论文“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翻译与关联:认知和语境)中率先开始的。

在翻译活动中,对源语文本进行最大限度的理解是译者的首要任务,在理解过程中,语境的作用不容忽视。语境存在于一切形式的语际交流活动中,只要有语言交流,特定的语境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反之,语言交际活动又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的,而且受到语境的影响。“语境与语言的关系极其密切,它在语言的研究及其使用上,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翻译,作为两种语言之间以传达语义为主要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语境,正如纽马克所说:语境在所有翻译中都是最重要的因素。不同的语言学派及语言学者对语境有着不同的理解,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语境观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一种。

二、关联理论语境观

语境是语用学言语交际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在关联理论中,语境也称为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s),在交际过程中双方互明的共知环境称为相互认知环境(mutual cognitive environment)。在言语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因此语境不限于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言语交际中的语境不是双方事先知道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关联理论将语境看作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由于语境是一个变量,语言的交际过程涉及认知环境的制约,涉及语境假设的形成与验证,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要的语境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听话人要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为每一个话语构建新的语境。

在将语境应用于言语交际时,语用学学者们通常的做法便是列出丰富的语境成分对话语进行解释。而在关联理论中,语境被认为是由来自于交际者认知环境中的一部分假设构成的,语境假设是由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从认知环境中选择的。关联理论认为,意义的推导离不开语境因素,但不一定要依赖具体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和思维已把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这实际上避免了先前语境观中将纷繁复杂的潜在语境因素看成是实际语境的问题,进而在对言语交际过程分析时只要关注构成语境的那部分假设就行了。与静态语境观相比,关联理论动态的语境观更加适合人类的言语交际过程,更能反映人类交际时的心理状态。

三、关联理论语境观在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关联理论的创始人Sperber和Wilson,听者之所以能推导出话语含义,就在于他能根据最佳关联原则从自己的认知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语境假设。在翻译活动中,语境应分析到何种程度则也是由关联性决定的。关联理论的翻译观认为,关联原则是存在于译者头脑中的一个不能违反的原则,只有找到最佳关联时,一个特定的语境才算确定。而所谓关联,简单地说,就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认识主体认为事物之间所具有的联系;关联原则就是关于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条原则或认识主体寻找事物之间这种关系的一条原则。要正确理解自然语言,就要在接受自然语言信息的过程中通过语境来寻找信息的关联,做出语境假设。

关联理论把关联看成是话语语境效果对话语信息处理耗费之间的最佳平衡,适度的信息处理可加强原有语境假设。因话语基本上是片断性质的,语用者在话语过程中必须把片断性的话语充实成完整的命题形式,而这一推导过程通过由认知语境支持的推理产生。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关联程度依赖于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语境效果与关联成正比,处理努力与关联成反比。译者应根据关联论最小最大原则,即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对译文进行相应处理和取舍,使译文读者从认知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例如(1) I haven’t got an ear for music.(我没有音乐细胞),ear(耳朵),意义指人们理解和欣赏所听到的某事物的能力,汉语中我们则习惯说音乐细胞。又如,It’s never too late to lock the door after the horse is stolen.(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汉语只说亡羊补牢,而不说亡“马”补牢。从关联理论语境观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说话者使用隐喻的目的是为了传递一个有隐含义的信息以触动听者自己去构想一系列关联,在确定隐喻性的话语前,说话者要对听者的认知环境进行猜测,以构建一个相互显映的语境。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要对信息的成功传递负责任,也要对听者能否构想出一系列语境信息以建立最佳关联负责任。由于认知环境的不同,不同的听者对隐喻的理解是不同的,在翻译时译者要秉承语境关联原则,才能更有效地传递源语的意图与效果。所以翻译时要通过适当改变语境来帮助读者建立最佳关联。

再如(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两个译文中“天”的文化内涵不同,但功能上是等值的,即取得了同样的语境效果。对西方读者来说前者是归化法,因为他们受基督教影响深信上帝,后者是异化法,中国受佛教影响深信“天”。如果说前者读者容易接受,后者则可让读者增长见识,了解异国风情。何去何从,译者要根据翻译的目的、具体的语境而定。

因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同的制约因素,比如社交礼仪、固定修辞原则等,语言形式的表现自然存在差异,不同语言中存在表现相同信息的不同形式,也可能出现表现形式的空缺。针对类似语用差异,在出现语境空缺的情况下,即交际信息和语言形式出现了断点时,需要进行基础语境信息的充实、调整与顺应,补充语境断点与空缺。例如:秋老虎———aspell of hot weather in autumn;伯乐———good judge of talent (the name of a legendary person in the state of Qi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ho excelled in evaluating horses;(吃)皇粮———salary paid by the state;老三届———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of 1966 to 1968。

四、结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联理论的语境观是动态的语境观,强调语境效果,正是这种新颖的语境观给翻译带来了更为有效的处理原则,也为译者留有较大的自由处理的余地。翻译可通过关联原则来获得最佳语境效果,译者找出原文与语境的关联,对相关信息进行合理推理,从而正确理解原文的用意,用明确的方式再现出来。

参考文献

[1]Sperb,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2]Emst-August Gut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3]孙华祥.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 2002, (2) .

[4]王建国.从翻译研究看关联理论语境观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观[J].外国语言文学, 2004, (1) .

[5]王爱军.汉语诗词翻译中语境缺失与语境顺应策略.湖北大学学报, 2007.1.

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中医典籍翻译 篇7

人类的认知体验是语言翻译的前提, 但是由于在历史、宗教、环境等方面的不同, 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中医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进程, 其基础理论、诊断、治疗都和西医存在巨大的差异。同样的名词术语在两种不同的医学文化中所蕴含的概念不同。

一、认知模式

认知语言学指出, 人类将外部世界刺激的表面特征转换成心理特征。语际翻译或语际转换, 是基于它们共同的认知结构。认知视域下的翻译过程, 可以认为是语码和意向之间相互激活的双向运动。例如“昔在黄帝, 生而神灵, 弱而能言, 幼而徇齐, 长而敦敏, 成而登天。”中的“登天”意为登天子之位, 做皇帝。然而Veith女士将其译为“ascend to heaven”, 造成文化上的误解, 目标语读者可能理解为“pass away”, 与原意完全不同。虽然术语的表义相同, 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附有的深层含义不同, 就是认知概念迥异。所以, 中医术语翻译表面上是语码的转换, 实际上是认知范畴的移植。中医术语比照西医概念, 往往会概念空缺或文化缺省, 其独特性显而易见。例如“天明则日月不明, 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 地气者冒明, 云雾不精, 则上应白露不下。”中的“空窍”, “空”同“孔”, 意思是“孔窍”, “毛孔“之意。李照国将其译为Kongqiao (external orifices) , 而Veith, 由于对其概念缺乏认识, 产生了文化空缺, 则将其译为 “evil would come during this period of emptiness”, 对源语意义理解有误。

二、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译例分析

认知语言学认为, 翻译过程如下:第一, 译者需彻底理解原文及其文化内涵, 处理好作者、译者和目标语读者三者间的关系, 由于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的认知范畴。同时, 译者在不断整合自己的认知结构。第二, 译者应弄清楚目标语读者的认知环境, 尽量使译文与其一致, 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充分地彻底地将原文信息译出, 考虑目标语读者的认知结构和接受程度。

译者在进行中医翻译时, 在中医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认知结构中不断协调整合。中医语言晦涩难懂, 其文学性、哲学性很强。如何用认知理论来指导中医典籍翻译, 请见如下译例。

(1) 按尺寸, 观浮沉滑涩, 而知病所生。

Veith译文:One should feel the pulse at the place of the‘cubit’ (尺) and at the place of the ‘inch’ (寸) and one should observe whether the pulse is superficial or whether it is deep, whether it is regular or uneven; and then it becomes evident where the disease originates and it can be cured.

该句意为诊察寸口的脉, 从它的浮、沉、滑、涩, 来了解疾病所产生的原因。然而Veith却理解成了两个长度单位, 原因是对于中医知识的缺乏, 只能按照字面意思翻译, 应该以传递医学信息为首要任务。

(2) 阳气者, 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苑于上, 使人薄厥。

李照国译文:“Rage disturbs Yangqi and drives Qi and blood to stagnate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ody], eventually resulting in Bojue.

“薄厥”是疾病名称, 指大怒气血上冲, 脏腑经络之气不通而导致昏厥。有点类似西医的 “脑溢血”。但是如果用西医术语直接翻译, 那就无法表达中医术语所蕴含的意义。相比之下, 李照国的译本更加准确, 完全阐释了术语的内涵。而Veith采取意译, 将其译为“dizziness”, 也许她是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程度。目标语读者先从dizziness理解和认识“薄厥”, 然后推理, 逐步形成新的认知概念。

三、结语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 语言的表达不仅取决于其概念, 也取决于它是如何被人们感知和理解的。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注重互动性、创造性和语篇性。中医语言的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译者具备较高的翻译能力和水平, 译者如果能在体验认知观的指导下, 既考虑原作者的意图, 也关注译者的思维和认知, 以及目标语读者的认知差异, 综合考虑所有因素, 才能在译语中准确地表达认知语义, 实现翻译的和谐性。

参考文献

[1]范春详.隐喻视角下中医典籍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2.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篇8

关键词:认知,翻译,文化意象,策略,舍与得

一、前言

认知语言学是对语言本质的功能性研究, 揭示人类认知的共同规律。它是以非景观主义哲学观为基础, 属功能主义范畴。描述和解释人类语言的构造, 分析其认知功能基础。由于认知语言学中的语义结构, 并非直接等同于客观外在世界结构, 而是与人在与客观现实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身体体验, 认知策略乃至文化制约等密切相关的概念结构相适应, 因而就会涉及到范畴化理论、隐喻系统、意象图示、句法象似性等方面。翻译的本质是译者在两种文化中共存, 从冲突和磨合再到取舍的历程。就意象翻译的研究进行的较为频繁, 而从语言学的视角对文化意象的研究很少。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谈谈文化意象翻译及其处理手段, 同时论述怎样在文化意象中进行“舍”与“得”。

二、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翻译文化意象中的特征分析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会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认知来认知和再现原语文本。认知功能包括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自我调节等。译者在读原作后, 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 再把原文的内容在大脑中转化成心里图式, 这是会产生共鸣 (同化) 。在原文化和译语文化冲突时要做出改变 (顺应) , 在共鸣和改变之间加以平衡和调节。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三、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对文化意象可采取的策略

为了避免译文读者从译文中推导出与作者不同的意图, 关于言语的“象”、“意”可以做以下处理。

1. 语言可以表达物象, 而物象包含着义理, 但语言并

不等于物象, 物象也并不等于义理, 所以要取物象就应当舍语言, 要得到义理就应当抛弃物象。有些语言的字面意义能产生物象, 但所蕴含的义理并不是他的真正意义, 就会导致“意”、“象”不合:因此, 翻译时只能舍弃“象”译取“意”, 这就是“得意忘象”。如:“李老师, 独自行来, 顺路进了四楼教学楼……不想不如8楼会议室, 鸦雀无声”。“鸦雀无声”的真正语用意图是:会议室一片寂静。译文译为:“The conference room was silent as Mr.Li entered it.Not a bird’s cheep was to be heard.Not a bird’s cheep was to be heard.”从“Not a bird’s cheep was to be heard.”这一句来看, 可以推理出这样的语用意义:“会议室里平时经常有鸟儿出入, 现在只是听不见而已”。译文中的语用意义与原文中的语用意义不同, 这样的译文显然很不恰当, 只能舍去“鸦雀”译其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得意忘象”的翻译手段。因此, 可以改为:To his surprise, the conference room was utterly quiet as Mr.Li entered it.再比如说“望子成龙”中的“龙”也是只能以这种取舍的方法, 来表达其意义的忠实。

2. 在基本对应中找出差异。

在英汉翻译中, 绝对等值的不多, 一般只是相对等值。如To work like a horse (像马一样干活) 汉语却说:像老黄牛一样干活。 (这是受物质文化的影响) As money as a three-dollar bill. (伪如三元钞) 汉语却说:若合符节 (这是受制度文化产物的影响) As timid as a rabbit (像兔子一样胆小) 汉语却说:静如处女, 动如脱兔 (完全不同的心理文化) 。

3. 在保持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的前提下, 对原作做某些加以改变。

如:竺法护有一句佛经译文“天见人, 人见天” (慧皎1992) 因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使两个意象“人”、“天”没能完美的有机结合在一起而鸠摩罗什的译文“人天交接, 两得相见”使得“人”、“天”两个意象有机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和谐的艺术形象。翻译不可避免的要根据译语及结构规则进行刈分。

4. 在保持原文词语的真正意义, 用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来替代原文中的形象。

如:“倾盆大雨”可以译为“to rain cats and dogs”;“血流如注”可以译为“to bleed like a pig”;“白费唇舌”;“to speak to the wind”。这种策略可称为“得意换象”。

5. 把原文中的形象和意义均保存在译语中。

比如:“轻于鸿毛”可以译为“as light as a feather”;“如坐针毡”可以译为“to sit on pin and needle”;“杀鸡吓猴”可以译为“to kill the hen to frighten the monkey”。这种策略可称为“得意得象”。

6. 为了掌握运用英语翻译技能, 还得随时进行语言文化对比, 尤其是语境对比。

如:有个外国人说:“跟中国人打电话, 我不知道他把话说完了没有, 因为听不到“goodbye”。他不知道中国人说“就这样”, 就等于美国人说“so long”。再比如black相当于“黑”, red相当于“红”。可是英语的black tea就是汉语的“红茶”。因为英国人注意的是茶叶本身的颜色, 我们注意的是茶汤的颜色。Blue相当于“青”或“蓝”, white相当于“白”。汉语说“这人气得脸色铁青”, 英语却说his face was white with anger. (Longman D) “青眼”、“青睐”表示喜爱或重视, 英语green-eyed却表示嫉妒。汉语“眼红”表示嫉妒。英语red-eye表示失眠 (red-eye flight指的是路程很远, 睡不好觉的飞行。参见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这些翻译方法所举得例子都是静态的语用意义的翻译, 可以通过上下文, 灵活的使用。

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策略, 但都摆脱不了一个字“译”。“译”可以通过用于任何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策略, “译”的具体内涵概括起来就是益即增加, 遗即省略, 刈即拆分, 易即变换, 移即移位, 异即异化, 宜即归化。在翻译中, 译者应该研究怎样进行归化、异化, 怎样在文化差异中进行取舍, 因为一切翻译都是建立在两种语言的差异之上的, 可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翻译。从认知角度看翻译的意义在于译者是怎样通过原作的语言形式推导出作何的语用意图, 同时怎样去分析对比原语和译语的差异, 最终目的是力求原语和译语的语用等效。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2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篇9

作为外来文化的重要载体, 外来词的引入情况直接影响对外交流效果。外来词引入不仅是学术问题, 更是有关经济政治的社会问题。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有助于外来词引入的建议。

二、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坚持体验哲学观, 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 以寻求语言背后的认知方式, 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对语言做出统一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是现实通过认知影响语言。

在认知语言学中翻译被定义为:具有现实体验背景的认知主体, 以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 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的意义后, 尽量用目标语表达并勾画出源语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的行为。其中的认知主体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 三者都有关联。

1、引导读者体验

作为一种认知活动, 翻译也是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经验, 具有体验性。不同语言的使用者体验的是同一个客观世界, 这确保了大家的体验大致是相同的, 即客观世界在大家心中投射形成了大致相同的主观世界, 但不同个体体验同一个客观世界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 那么不同个体体验到的主观世界便也不完全相同。

大致相同又有所不同的体验便形成了不同语言互译的基础和难点。源语作者的创作是基于自身条件和客观世界的体验;源语读者的理解是基于自身条件和所读源语的体验;译文读者的理解是基于自身条件和所读译文的体验。因此译者可以通过控制译文来引导译文读者的体验, 从理论上讲, 只要译文恰当, 译文读者可以与源语读者有相同的体验。

2、统一作者的客观与主观

既然源语的创作是基于作者自身和客观世界的体验, 那么译者就必须兼顾这两方面。在译文中, 译者既要让读者明白源语作者所面对的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 又要将作者经过加工之后的主观世界呈现出来, 这就需要译者从源语中去分析哪些元素是客观的, 哪些是作者主观的。当区分清楚以后, 再根据目的权衡源语中的客观和主观元素在译文中的轻重。比如, 介绍科学技术的文献, 自然要着重源语中客观描写的部分;而抒发感情的文章, 则要重视作者的主观感受。

另外, 译者不仅要注意作者的客观与主观世界关系, 也要注意自己的客观与主观世界。作者面对的客观世界和加工后的主观世界, 对于译者来说都是客观的, 而译者在理解和重新表达作者的客观、主观世界时, 都会受主观影响, 这些译者的主观色彩是不可避免的, 也是有必要的。适当地发挥译者的主观影响, 可以使译文取得源语之外的效果。

翻译的本质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再表达出来, 然而不同的语言产生于不同的社会, 并由不同认知的人所使用, 这就表明翻译不仅是语言的问题, 还与背景知识、价值观、认知等因素有关。具有不同背景知识、价值观、认知的读者面对同样的文本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因此, 译者要通过调整译文来引导读者的体验并统一源语作者的客观与主观世界。

三、外来词引入方式分析

笔者在硕士学位论文中已将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收录的外来词按照引入方式分为五类。在本文中, 笔者将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准绳, 对五种引入方式的优缺点逐一分析。

1、音译

用目标语中与源头语发音相似的音节表示源头语。音译只是发音上的模仿, 并没有涉及到意义的转述或解释, 很难引导译文读者的体验, 也不能表达源语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但是在不需要传达源语意义, 或者另有注释的情况下, 音译确实很简便实用。因此, 《现代汉语词典》的音译词, 占外来词总数的80.18%, 且集中表现为专有名词、广告、术语等有复杂文化背景的词汇。例词有bass“贝司”、nanometer“纳米”等。

2、意译

按照源头语词汇的含义来翻译外来词, 这种引入方式使用了目标语的语料并遵守目标语的构词法, 解释了词汇的功能和特点。《现代汉语词典》意译外来词占2.70%, 例词有:white lis“白名单”、electronic eyes“电子眼”等。意译是对源语意思的转述,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引导读者体验的功能, 但未必能将作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表达清楚。以“黑名单black list”为例, 字面意思一目了然, 但“black list”的典故并未说清, 因此表达不出该词在源语使用者心中投射的主观意象。

3、音译加意译

将源头语的部分语素音译、部分意译的方式。有两种外来词适合这种方式:一种是复合词, 即用一些语素来模仿源头语词汇的部分发音, 再用一些语素来表明源头语词汇的属性。例如“icecream”被翻译为“冰激凌”, “冰”这个语素是意译, 表属性, 而“激凌”是音译, 用来模仿发音。另一种是有词缀的外来词, 词干被音译, 而表词性或内涵的词缀被意译。如“romanticism”的词干被音译为“浪漫”, 而词缀“-ism”被意译为“主义”。这种方式只是音译与意译的组合, 依然未必能表达作者的主观与客观世界, 而且需要较高的翻译水平, 因此数量并不多,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仅8例, 占3.6%。

4、增加目标语语素用于表明属性

上述三种方式虽有不同, 但都是翻译, 第四种引入方式则在音译或意译基础上, 增加了表性质的目标语的语素。如“cocktail”引入汉语后称为“鸡尾酒”, “鸡尾”是对“cocktail”的意译, 而“酒”这个汉语语素则说明了它是什么。类似的例子还有“吉普车”Jeep, “霓虹灯”neon。附加的目标语语素可以引导读者正确体验外来词, 也能较明确地表达作者的主观和客观世界, 这是较为符合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翻译方法,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占13.51%。

5、直接借用

将未经加工的源头语直接引入目的语中, 引入后依然是外语形式。比如WTO、UN等。这种方式并非翻译, 只是单纯的引入, 没有背景知识的汉语使用者无法理解其意思, 只能看出是从外语引入的词汇。因此, 直接借用既无法引导读者正确体验, 也无法表达作者的主观与客观世界。

摘要:外来词的引入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 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对收录于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英语外来词按引入方式进行分析并找出适用范围, 提出有利于规范引入外来词的建议。

关键词:外来词,体验,主观与客观,引入方式

参考文献

[1]Dirk Geeraerts.Cognitive Linguistics:Basic Readings[M].Berlin:Moutonde Gruyter, 200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篇10

关键词:道,语言观,对比,翻译

0简介

“道”是《道德经》一书的中心概念和最高范畴。“道”不仅是老子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建立的根基, 也是他的认识论和辨证论得以展开的基础, 同时也是人生论和政治论、语言观和审美论的重要理论支柱。因此, “道”是开启道家哲学智慧之门的钥匙, 了解“道”才能读懂《道德经》。

“道”既然是一种哲学范畴, 与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哲学的抽象思维只有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 语言思维同样需要通过哲学来解释。《道德经》的语言本身就体现了“道”的辩证思维和矛盾统一论。在翻译中准确体现老子的语言观是有效传递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有效途径。

前人关于《道德经》翻译的研究大多从文化角度出发, 对某个词、某句话、某章节的翻译进行研究, 还未有人从老子语言观这一视角入手, 间接探讨译本对老子思想的体现。本研究从老子语言观的角度出发, 对比分析两个《道德经》英译本, 从而说明要在正确理解老子语言观的基础上达到传播道家思想的目的。

1 老子的哲学语言观

老子没有系统的语言理论, 其语言观点多数是零散的片断, 而且主要体现在他的哲学论述中。许多学者曾根据这些论述总结出了老子对语言的一些看法和论点。

贾丽娟指出, “老子提出无名的理论, 认为“‘物’可以‘名’, 但是‘名’应符合‘物’存在的某种本质性或规律性的东西。”[2]46

曲舒浩将老子的语言观概括为三点。“首先, 语言可以阐明有限存在, 但对于无限存在有局限。”再次, 命名具有理据性。最后, “语言是思维的牢笼。”[3]119

朱丹认为“老子的语言观主要包括希言、信言、正言若反等。”如第二章“行不言之教”, 第八章“言善信”, 七十八章“正言若反”等。[4]54

孙中原专门探讨了“老子的“正言若反”, , 指出其“是中国传统的辩证逻辑, 它是与形式逻辑相容并存而不互相抵牾冲突的另一种逻辑。”[5]1

陈云龙从“非语观”, [6]41“谦言观”[6]42和“信善观”[6]43三个方面展开, 讨论了老子语言观和言语主张对后世言语行为的影响。

根据以上作者对老子语言观不同理解和概括, 本文将老子的语言观总结为“道不可言”, “正言若反”、“信言”等。以下将以辜正坤和亚瑟威利的《道德经》英译本为例, 对比并探讨他们各自对老子语言观的理解分别如何影响他们的翻译策略, 进而影响对“道”的本质的把握。

2 老子语言观的翻译

首先, 《道德经》开篇就谈到了老子对语言的看法:“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7]1这句话的意思是: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 那它就不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 那它就不是常名。老子的这番言论说明了哲学本体论和语言本体论之间的那种非此不可的关系, 强调人类的语言是有限的, 并不能完全把握宇宙的本体和规律。

Arthur译:”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The names that can be named are not unvarying names.”[8]3

辜正坤译:“The Tao that can be expressed in words is not the true and eternal Tao;The name that can be uttered in words is not the true and eternal name.”[9]3

在“道”的译法上, 亚瑟沿用了“道”在汉语中的字面意思。但是way或ways是指“place for walking, traveling, etc;along;path, road, street, etc (路, 道, 街, 径) ”或者是“method, style or manner of doing sth (做某事的) 方法, 方式, 手段”。”“而中国的道家认为, 既然有万物, 万物必定有它们的由来, 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所以, 由此看来老子的“道”内涵比西方人的理解要更深刻很多。辜正坤正是考虑到了这种由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缺失, 才自始自终地使用音译Dao/Tao以“保留其精神实质, 同时还可以保持这个核心概念在《道德经》中的贯穿和统一。”[10]34辜对“名”的翻译同样也体现了他对老子的认知论与言语关系的准确理解。第二个”名“被翻成“uttered in words显然更易于为读者接受。相比而言, 亚瑟字对字的翻译造成了读者的困惑和不解。

其次, 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反映在书中的语言上, 就体现为“正言若反”, 即“大量反义词及表示反义关系的词的成对出现, 辞格上运用了极为丰富的矛盾修辞。[4]53“老子的这种语言观是中国传统的辩证逻辑, 是与形式逻辑相容并存而不互相抵牾冲突的另一种逻辑。”在翻译的时候译者需要把原文内在的辩证逻辑翻译成合乎西方思维的语言。

例:“曲则全, 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 多则惑。”[7]64

Arthur译:“To remain whole, be twisted!To become straight, let yourself be bent.To become full, be hollow.Be tattered, that you may be renewed.Those that have little, may get more, those that have much, are but perplexed.”[8]47

辜译:“Bow down and you are preserved;Bend and you can be straight;Hollow, then new;Worn, then full;Seek a little and you get a lot;Thus the sage adheres to this One principle (Tao) .”[9]59

文中所举的例子都是“道”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只能通过思辨去感知和体会。但如果直接照原文语言形式翻译出来, 译文读者读过之后根本不知所云, 这就需要译者做一些补充, 让读者了解道家正言若反的语言逻辑, 而辜正坤恰好在最后用one principle做了点睛之笔的补充, 技巧上略高一筹。

最后, 老子的语言观还可见于老子关于使用语言的一些看法以及他个人身体力行的做法。这些看法散见于一些章节之中, 主要表现为“希言”、“信言”、“善言”及“谦言”。具体做法的表现是, “希言”反映到他的书中, 就表现为一部《道德经》内容包罗万象, 却只有区区五千余言。而正是在“信言”这种语言观的指导下, “老子著书五千余言, 朴素自然, 符合真实的面貌, 尤其是书中有许多描绘当时人民生活极为贫困, 而为政者却高高在上、搜刮百姓等社会现实的句子。”[4]55从老子的语言学说和他运用语言的具体行为来看, 的确是言行一致。请看一例: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7]226

Arthur:True words are not fine-sounding;Fine-sounding words are not true.The good man does not prove by argument;And he who proves by argument is not good;True wisdom is different from much learning;Much learning means little wisdom.[8]171

辜:True words are not embellished, the embellished words are not true.A good man does not quibble;He who quibble is not good.A man of true learning does not show off his learning;he who shows off his learning does not have true learning.[9]229

原句的意思是,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 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 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 卖弄自己懂的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根据意思, 可以判定老子在这里主张“信言”而非“美言”, 倾向“善言”而非“巧言”, 推崇“不言”而非“辩言”。在翻译时, 辜译用embellish, quibble, 和show off精准形象地表达了原句的意思, 而且句式简洁, 言辞朴实, 同样也做到了“贵言”、“善言”和“信言”。

3 结语

从以上对老子语言观翻译的三个例子的分析, 可以看出, 为了解《道德经》的核心哲学范畴“道”, 译者需要意识到“道”与《道德经》语言本身的密切关系, 透过语言表层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哲学思维, 最后从译文读者的角度考虑, 以便于他们理解“道”的概念为目标, 准确再现老子的语言观。

上一篇:刑法修改下一篇:中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