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2024-07-22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精选12篇)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篇1

摘要:作为一种语用现象, 隐喻话语的阐释需要语境提供线索。本文从传统语境观对隐喻话语阐释的局限入手, 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对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 指出隐喻话语的阐释就是受话者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关联为目标而进行的话语推理的过程, 即受话者通过认知语境利用逻辑知识、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新旧信息和假设不断进行选择、激活和重组, 获得最佳关联, 从而理解隐喻话语含义的过程。

关键词:隐喻话语,传统语境观,最佳关联,认知语境观

一、引言

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做是一种语言现象, 是一种话语的修辞现象。20世纪30年代, Richards发表了《修辞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 首先提出了隐喻互动理论, 把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 放到句子层面进行考察, 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语义学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 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 认知心理学等力量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对隐喻的研究也从原来单一的修辞层次发展成为哲学、认知心理学、语义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和认知科学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跨学科研究。由此隐喻研究从修辞、哲学、语义、认知等方面产生了很多的隐喻理论, 如对比论、替代论、互动论等等。于是人们逐步认识到隐喻在人类认知和社会活动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将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现象纳入语用学的研究, 使语境理论与隐喻阐释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文首先讨论了传统语境理论对隐喻话语理解的重要作用, 以及该理论对理解隐喻含义的不足之处, 进而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对这一普遍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分析, 从认知的角度, 论述和解释了隐喻话语阐释过程中传统语境理论无法解答的问题。

二、传统语境观

(一) 传统语境和隐喻阐释

传统的“语境”概念, 几乎是一个包容力极强的范畴, 它包括语言的上下文, 交际的时间、地点、话题, 说话的方式, 交际者的地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了解的程度, 人的世界知识、交际的文化、社会、政治背景等客观因素 (李勇忠, 李春华2001:26) 。这些因素为语言表达特定的意义所依赖。对于任何话语, 包括于隐喻的理解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具体环境, 其特定意义或者说是语用隐含意义的获得取决于具体语境。Ortony等人的实验也证实, 理解具有充分语境的隐喻所花的时间比语境因素不够充分的隐喻所花的时间要少。对于前者, 听读者具备更多的推断前提, 较易找出隐喻的意义;而后者提供的可推断的背景知识不足以推断隐喻的含义 (彭增安2006:78) 。束定芳 (2000:209—219) 也指出, 语境本身的特点、说话者特征、语境信息数量的多少、人类知识结构、文化背景也影响着交际者阐释隐喻话语的含义。例如:

(1) God, to me, it seems

is a verb

not a norm,

proper or improper.

(上帝, 对我来说, 似乎是个动词,

不是个名词,

专有的或不专有的。)

例 (1) 的意思是:上帝主要是指导人们的行动, 不一定专门属于某个人。“动词”具有使动作用, 用来隐喻上帝可以指导人们的行动;而名词有专有名词和非专有名词之分, 其所指的事物也同样有分别。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和宗教方面的知识, 则对这个隐喻的含义的理解恐怕不会很深刻。但是该例句把语境, 即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和宗教知识看成一种客观存在, 认为这些语境要素是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的。这些传统的语境观虽然能帮助了解语境对理解隐喻会话含义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对于解释某一隐喻话语的含义时却无能为力。

(二) 传统的语境观的不足

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现象, 它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随着语境的变化, 同样一句话, 可以是非隐喻性话语, 也可以是隐喻性话语。每个隐喻的喻义不是一个, 而是一个喻义集, 体现出喻义的不可穷尽性。比如,

(2) Internet is a public bathhouse. (徐章宏2007:70)

对于不同的受讯者有不同的理解, 或者, 在动态变化的语境中, 同一受讯者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

(3a) Internet is a place which is open to all kinds of people, regardless of their backgrounds.

(3b) Internet is a place where different kinds of people interact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3c) Internet makes people thinks alike.

传统语境无法解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由其自身的不足所决定的。其一, 传统语境观没有对受讯者是怎样理解话语的机制作充分的论述, 因而不能完全解释语境是如何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话语理解的。如交际者是如何利用语境因素对话语含义进行推导的, 交际时为什么会造成双方的不理解现象和误解现象等。其二, 传统的语境观本质上把语境看做一种客观存在, 因而往往忽视语用主体的中心地位, 过分强调语境在交际中的规范和制约作用, 把交际双方置于被动地位, 这就使交际者在言语行为中失去了选择语境的主动性。实际上, 在交际过程中, 施话者不仅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 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与交际的环境相适应, 而且还会主动地利用各种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为交际创造一个适当的言语环境。

三、认知语境观

(一) 认识语境与关联理论

斯珀波 (Sperber) 和威尔逊 (Wilson) 1986年在其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中提出了关联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以关联为原则, 以明示———推理为理解模式的认知活动。交际时, 讯递者将传信意图, 即交际意图以语言形式发出刺激讯号, 对受讯者明示他的意图。为达到对话语的理解, 受讯者必须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断出受传信意图支配, 由词句等语言形式实现的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因此, 斯珀波和威尔逊提出了“认知语境”这个概念。他们认为, 语境是心理产物, 是受讯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设中的一组。正是这些被称为“认知语境假设”, 而不是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交际双方对话语的理解。由此可见, 关联理论不再囿于传统的语境概念, 它认为语境是一个心理结构体, 是受讯者在话语明示———推理交际过程中挑选的一组假设。这组假定来源于受讯者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中的逻辑、百科知识和词汇信息。其中逻辑信息决定某个概念可以与什么概念联系及怎样联系;百科知识信息是对与该概念联系的客观事物的假设 (即人对该概念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性状的认识) ;词汇信息是对用于表达该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的认识 (包括词汇的句法特征和语音结构等) 。

显然, 认知主体在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感知能力甚至心理情绪等方面存在差异, 所以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以及认识深浅也不尽相同。既然语境是心理产物, 那么不同的交际者的认知语境也是不同的。这样便可得出结论:认知语境因人而异, 而同一个人的认知语境也会随着情况变化而有所调整。

认知语境的这一特点可以用来解释传统的语境观所不能回答的交际中的误解和不理解现象。例如:

(4) A:What do you think of Tom?

B:He is another Shylock.

B所说的Shylock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此人非常吝啬, 是个放高利贷的守财奴。B将Tom比作Shylock是想要传达这样的信息:Tom这个人吝啬。如果A没有看过这部喜剧, 头脑中就无法组织关于Shylock的认知语境, 也就无法理解B这句话的含义了。

因而可见, 认知语境对于话语理解至关重要。在交际过程中, 受讯者将新信息所提供的话语假设与记忆中已有的语境假设相结合, 经过推理得到新信息的语境含义, 从而达到了语境效果。

(二) 认知语境和隐喻阐释

认知语境是被人系统化了的知识结构, 由直接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和社会心理表征构成。根据最佳关联原则, 认知语境要求一定条件下交际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在理解话语时, 受讯者只会关注和处理那些具有足够关联性的刺激讯号, 而且倾向于与这些话语最相关的语境中对其进行处理并构建与这些话语有足够关联的心理表征。而且, 推断隐喻的含义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假设和不断否定的过程。所以说, 隐喻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彭增安2006:80-81) , 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隐喻的理解和接受, 就是一个受讯者通过认知语境将接收到的话语建立在新的语境假设上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 最终获得隐喻会话含义的过程。例如:

(5) John is a lion.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隐喻。A lion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凶猛、残忍、贪婪。但讯递者没有直说“John is brave, cruel, and greedy.”。而是用了一个隐喻来说明, 这样一来, 受讯者必须依靠认知语境找出其关联。

隐喻意义又有强隐含与弱隐含之分, 隐喻的理解需要受话者假定施话者的话语具备最佳关联, 在此基础上调动自身关于喻体的百科知识, 在互明的认知语境中, 构建出语境效果, 获得结论, 即推导出一系列的弱隐含。在隐喻理解过程中, 旧的语境假设会产生出一系列的新的语境假设, 在不同的语境假设中, 寻求隐喻的最佳语境假设也就是寻求最佳关联。隐喻意义是受话者通过关联在推理过程中补足出一系列隐含前提即语境假设而实现的。其间的补足隐含前提, 就是在现有语境的基础上加入能够使话语具有关联性的假设, 以便在扩展了的语境下对话语做出关联性的解释, 从而最终理解话语的隐含意义。例如:

(6) A:Do you like football?

B:I am a Brazilian.

例 (6) 中, B的回答“I am a Brazilian.”。乍听起来跟语境毫无关联, 因此A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寻找、建立关联, 从而达到最佳语境效果, 最后获得该话语的暗含意义。从隐喻的工作机制来看, B的明示话语给A提供了一个推理认知环境, 使A获得“B是巴西人”这个语境信息;A再从自己的认知语境中知道“巴西人爱踢足球”这个相关语境假设。这样, A就以这两个假设为前提进行逻辑演绎推理得出B喜欢足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 隐喻的阐释跟其他话语理解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由此, 关联理论提出隐喻不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是一种随意交谈, 跟其他话语一样, 需要受话人结合认知语境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获得最佳关联。

四、结语

认知语境将认知科学与语用学结合起来, 把交际者的心理状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揭示了语言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心理思维过程和认知状态。认知语境观把语用主体置于言语活动的中心地位, 将侧重点从讯递者转移到了受讯者, 视交际者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影响话语理解的认知语境不是预先设定的, 而是听话人根据关联原则建构而产生的 (何自然, 陈新仁2004:121)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隐喻话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过程, 会随着语境和情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 认知语境观对隐喻话语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奠定了隐喻话语理解的推理模式:认知-推理。受讯者利用逻辑知识、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新旧信息和假设不断进行选择、激活和重组, 获得最佳关联, 从而理解隐喻话语的含义和讯递者的真实意图。

参考文献

[1]Richards, 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86.

[3]何自然, 陈新仁.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4]李勇忠, 李春华.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6) .

[5]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6]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徐章宏.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篇2

一、什么是隐喻

从古希腊起2000多年来隐喻都以修辞(rhetoric)来进行学习,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被称作tropes(转义)。隐喻的特点用图解形式(schematic form)表示为:A is B,如Achilles is a lion。在这个例句当中,相似性不是物理性的:阿基里斯不是实际上长得像狮子,而是基于狮子勇敢无畏的文化知识,把阿基里斯形容为狮子意在突出其勇敢和勇猛的特质。这种暗喻被叫做相似性隐喻。

二、字面性语言与比喻性语言

字面性的另一种定义是非隐喻性。这种观点需要我们一直保持不借助隐喻性语言来表达我们的“真实”含义,即不包括依照一种想法来表达另一种。比如句子Achilles is brave,这个句子具有字面意义,句子Achilles is a lion则没有,因为它使用了隐喻:阿基里斯依据狮子被理解,表现出的是阿基里斯被理解为拥有狮子一般无所畏惧的典型特质。这种解释来自我们对狮子的通俗知识,即把狮子当做是勇敢的代表和象征。然而,很难找到一个非隐喻性的方式来思考或表述某种概念。例如,试着不通过借助有关空间(SPACE)或运动(MOTION)的表达来谈论时间(TIME)。如这一句子:Christmas is approaching.每一个句子的表达都依赖于有关运动或空间的语言,以此来传达表示时间观念的`圣诞节就快来临了。这些表达都是我们对时间的普通日常的交谈方式。事实上,如果不依赖隐喻性语言,我们会发现自己很难找到描述时间概念的方法。正如以上这些例句所表现出的,字面意义的非隐喻性定义,即需要我们一直不借助比喻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似乎与事实不符。

三、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前提(basic premise)是,隐喻不单单是传统隐喻观点那样的语言的文体特点,而是在本质上的根本性的隐喻。比如,我们依照垂直高度(VERTICAL ELEVATION)对数量(QUANTITY)进行认知和表达,如句子She got a really high mark in the test,其中high不是字面意思的物理高度,而是一个好的分数。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改变了语言学家对隐喻的看法,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首先,Lakoff&Johnson发现比喻性语言似乎与潜在的隐喻系统、一种“思维的系统”有关。换句话说,他们注意到对形容如婚姻关系的概念域不是我们随机选择的。在这一模式下Lakoff&Johnson在概念层面上假设一个感情关LOVE RELATIONSHIP IS A JOURNEYS的域之间的连接。根据这一观点,目标域LOVE,被源域JOURNEYS归约性地构建。这种联系被称作概念隐喻。Lakoff&Johnson还观察到源域和目标域中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角色。例如,JOURNEYS包括旅客,以及一种交通工具、一个路线,沿途的阻碍等等。类似地,目标域LOVE RELATIONSHIP包括爱人、关系当中的事件等等。这些角色从源域映射到目标域,形成隐喻:爱人成为旅客(We’re at a crossroad),以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旅行(We’re spinning our wheels),在一条特殊的路上前进(Our relationship went off course),被障碍物阻拦(Ou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Lakoff&Johnson还观察到源域和目标域中还存在许多不同的角色。如这些例句所示,两个域之间的连接由许多不同的联系或映射组成。

四、结语

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自提出以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虽然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其理论也在质疑与赞成的同时不断完善,并后续提出了隐喻的神经理论,将隐喻对事物的理解归结为神经元层面的联系。无论如何,概念隐喻的提出具有借鉴性与启发性,为认知理论奠定的基础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Lakoff,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Haser V. Metaphor, Metonymy and Experientialist Philosophy: Challenging Cognitive Semantics[M]. Berlin:Mouton de Gruyter, 2005.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篇3

摘 要:Markus Tendahl建造了连接语言、认知的不同理论和思想之间的桥梁,创造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语言研究模式,这是现代语言研究发展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通过这本书读者学习到了在线交流中研究充分、令人信服和切实可行的隐喻理解理论。

关键词:隐喻复合理论;隐喻理解;在线言语处理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21-02

《隐喻复合理论: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一书是德国多特蒙德大学英美语言学系的学者Markus Tendahl的著作,2009年由纽约Palgrave Macmillan出版社出版。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了关于隐喻理解和在线言语处理模式的一种新的复合理论。这个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上下文异形隐喻,而且在没有预知隐喻的任何特殊的或被标记处理情况下,可以详细解释特别概念产生机制。这本著作共分为六个部分,下面对各个部分内容作简要介绍和简评。

一、内容简介

该书第一部分是本书的简介。在简介中,作者指出这本书创作的目的是为隐喻研究做新的贡献。作者认为在标准的语用学隐喻模式中,把推理和讲话者的意图作为隐喻理解的关键,但是其忽略字面意义处理和隐喻语言之间的区别。而隐喻的关联理论弥补了这一不足,被认为是隐喻研究的进步。通过简洁阐述的方式,Tendahl介绍了隐喻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意义,从而确保他自己和读者之间互明的充分程度。

本书第二部分是作者对隐喻的语用学理论的评论。关联理论模式重新定义交际为明示推理交际,交际中认知努力和认知效果之间不变的协调能帮助听者在读心术和上下文中寻找最佳关联。作者通过批判性的评论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于交际的认知解释,我们语境的本体论只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事物的认识论(P. 21)。

作者总结出作为交际前提,相互认知语境的建立依靠其他人认知语境合理假设的形成。由于讲话者有代表性的公开想法证据不足,人们只有通过直接处理最佳关联信息来减少付出的努力。结合新信息和存在的假设,可推论的语境效果可引起先前假设的增强或消除。

Tendahl定义了构成隐喻复合理论的以下四种基本假设:第一是推断非字面解释之前,字面命题不必推断;第二是言语理解应该在线分析,而且在成分的基础上;第三是我们的心理词汇是个网络,由于很多原因,词条相互编织,比如嵌入、共现等逻辑关系; 第四是上下文和决定连接其他词条的语境被激活。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在特定情况下人们对隐喻尤其警惕,丰富的背景能帮助理解隐喻。作者用心理语言学相关的文献中证实了这个观点。为了使关联理论的预言与相关期望值相符,句子生成了认知效果,比如明显的假设之间的强化或矛盾。隐喻的复合理论一项重要的发现就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隐喻解释不是可选择的,而是出现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处理隐喻句子上,语境比常规的比喻解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丰富的背景下,隐喻能被直接理解,并不需要字面理解的前两个步骤。

作者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如何处理隐喻句子中的概念,就是Carston(1996,2002)的“特别概念”。这就引出了一个结论:字面意义和比喻义的区别只停留在成分层面上。Tendahl的结论是字面意义的判断是以解码的语言学意义和特别概念有序的字符串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这个结论虽然揭示了本质上隐喻不是主要的命题,但是表明了意象主义的性质常常忽视隐喻关联理论解释。

第三部分作者陈述了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根本上是想法和行动,只是衍生出了语言。在对这两个熟悉的模式的评论中,Tendahl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变性假说的断定只局限于喻体中隐喻映像生成的结构中,而不强加限制跨域映像转换的元素。作者认为关联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的改进,因为它提供了为什么有些元素会被投射的原因,而其他理论仍然根据相关预期来抑制元素实体化。作者准确地解释了在喻体阻止元素实体化的能力中隐形的循环性,这意味着我们依照本体拓扑结构保存的要求,而没有按照本体和喻体之间本体论一致性的要求,理解了一些它的结构和重新解释了不变性假说,然后完整的不变性假说将在隐喻映像作为概念化喻体唯一的方法的情况下起作用。当我们已经有一个喻体的独立的结构概念化,而且喻体因为某些原因表现为隐喻,改进的版本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在后者情况下,隐喻导致替代喻体结构是不常见的。

作者通过概念复合理论,寻找一个更动态的模式来适应所有关于理解隐喻的上下文敏感度的问题。复合理论能够解释非现在时刻在任何输入空间意外发生的认知结构。不同的本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复合过程中不是单向的,而是允许新的结构出现,不仅仅是修改现有的结构。作者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复合理论在结构上是互补的,它们的结合提供了一个似乎合理的后台认知操作模式,而这种后台认知操作是由隐喻表达创造的。

在第四部分中这两个理论的联合发现是和关联理论并列的。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第一个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理解隐喻句子的研究,而没有把隐喻构思或隐喻使用作为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工具。Tendahl得出:对人类认知来说,隐喻构思的存在是关联理论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理论的第二点不同在于隐喻构思或语言中隐喻等级的判断,不论是约定俗成的还是新奇的隐喻。关联理论研究的不是常规的隐喻,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正是常规隐喻。

对于如何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阐述隐喻意义,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关联理论以命题的形式描绘隐喻。而认知语言学主张大部分隐喻以意向图式为基础。二者都认同用标准的语义学模式来解释如何在线处理隐喻是不完善的。关联理论解释了在隐喻和字面句子解释中等级的不同,这些不同建立在“特别的概念”的概念上,而关联在线构建以放松或紧缩为基础。认知语言学另一方面不提供任何明确的在线隐喻理解的程序上的解释,但是在心理映像关系结构方面心理语言学有建议的优势,而且推理模式从一个本体映射到一个喻体。

两种结构并列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隐喻的习得问题。在关联理论中,隐喻的习得与儿童元表征能力和思想理论的发展有关。在认知语言学中,早期的隐喻发展起源于具体的经验。

第五部分Tendahl陈述了他的隐喻复合理论,包含了前面几个部分所有的基本观点。这个理论以词汇处理开始,这个处理涉及言语理解。单词定义为一个为进入概念领域而产生的指导性提示。它以作为词汇概念的可确认的不变语境部分和包含空位的上下文相关部分为特征,而且这些空位能用外面的知识结构填满。在关于上下文已调的特别概念的创造方面,没有语用学修改作为交流关键,就没有词条能活动。隐喻概念只是特殊种类的特别概念,并没有不同的本质,不要求特别的解释和理解过程。单词或许与词汇概念有关,或许与特别的概念有关,而后者关于特殊语境的更稳定的概念域是自发的修改。外部的知识结构可以是概念域、隐喻、转喻、意式图示或脚本。概念域是直接关联交流的结构。关联分类过程决定了概念域的哪一部分知识保持在详尽的特殊概念里。准备好的上下文关联的思虑决定外部知识结构的哪一元素将被映射到概念域的空位上。

在这样的框架下,当一个单词详尽的特别概念被规律地描绘成已知的知识结构,而且这个已知的知识结构可能成为这个词概念域的本质时,多义词就产生了。随后这个单词指向新的概念域,即多义词后面的认知机制。而基本上外部知识结构的补充在特别概念里是最佳的,它是隐喻性看法的必要先决条件。频繁循环的外部知识引起了元素从词汇概念到外部知识结构的转变。当一个到关联概念隐喻的环节丢失时,语境通常提供一个外部知识结构来反对描绘概念的东西。句子结构中,词条的结合用复合理论的分析工具来解释,比如心理空间的联网模式适合捕捉到语言学和语境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词汇处理和句子处理以这样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以至于经常一个特别概念的性能分析的完成,只能在句子已经获得了随后的词条提供的更多明显信息之后。通过分析内在知识结构,分析外在概念域,和经过外部知识结构与活动的空位获得巨大的充实,描绘的模式足够强大来辨别普通的特别概念加工,修改范畴隐喻和跨范畴隐喻。

最后第六部分,作者简要的总结了本书,并说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研究应该关注在不同的语境中,特别概念在相同的概念域怎样加工和加工什么。而另外一个研究重点是测试什么程度的语境和关联预期能指导句子理解。

二、简评

《隐喻的复合理论》这本书不但对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这两个领域的大部分著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评论,而且还论述了隐喻处复合理论。这个理论不仅是心理事实,而且与现阶段心理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学所研究的重大发现相一致。Markus Tendahl能够明确地表达许多认知语言学潜在的或假定的观点,与交流的明示推论模式建立联系。

然而这本书也有不少问题,首先有一些印刷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阻碍读者的理解。比如在72页中写到“讲话者首先发觉错误和一些不恰当的地方……”在语境中,异常的发现取决于听话者。文中对讲话者认知努力行为的描述严重阻碍了读者的理解。或许由于交流是个共同的活动,听者承担了大部分理解活动,这是个严重的歪曲。另外,在第98页,作者再次在比喻句处理中,赋予认知努力的责任交给了说话者,“当说话者假定刻意的成分组成了句子,他们将愿意赋予……”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概念是不可区分的,它们的任意使用对初学者有很大的迷惑性。

另外一句有争议的话是102页的“甚至新奇隐喻不排除在外用于特殊原因”。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的区别更含糊。毕竟“隐喻是很重要的,因为它的功能包括解释、说明、描绘、表达、评价和娱乐。在会话和写作中我们有很多原因使用隐喻,因为有时没有其他词来指代一件特殊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隐喻来表达我们想说的,对事物的感觉,解释特别的事情,用更有趣的方法表达意义等等”(Knowles and Moon 2006: 3)。

除了以上印刷问题,我还有其他一些看法。复合理论中句子理解的关键性假设在于句子理解是逐渐增强的,然而由于没有足够的神经学或心理语言学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论点,这个观点没有被充分地证明和很好地讨论。

尽管有一些次要的错误,《隐喻的复合理论》一书揭示了作者如何合并关联理论模式和隐喻的认知心理学处理。在概念整合过程中,通过概念隐喻和特别概念构建之间强大的相互作用,Markus Tendahl展示了普通交流中貌似合理的隐喻结构。

三、结语

总之Markus Tendahl建造了连接语言、认知的不同理论和思想之间的桥梁,创造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语言研究模式,这是现代语言研究发展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通过这本书读者学习到了在线交流中研究充分、令人信服和切实可行的隐喻理解理论。

参考文献:

[1]Knowles, M.and Moon, R.ntroducing Metaphor[M].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2006.

[2]Lakoff,G.and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M]. New York: Basic Books,1999.

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 篇4

20世纪70年代, 生成语法占据语言的主要地位, 它是从机构的内部特性去解释语言及其现象。而另有一批语言研究者的关注点则从语言内部的结构延伸到外部世界, 尤其对语言产生及人脑认知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很感兴趣。于是认知语言学在1980-1990年间迅速发展起来。

什么是认知?认知是: (1) 通过感知和经验获取知识, 把知识组织成心理结构; (2) 通过心理操作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处理知识; (3) 从潜意识出发对生活经验的阐释。而这样的潜意识是建立在先前储存的知识和心理操作之上的。认知语言学特别关注心智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人们由外而内的, 从观察外部客观世界进入对语言的研究, 二是透过表层语言现象深入探索总结出其深层规律性, 分析各个取向背后投射出的语言反映, 从语言的各个层面研究认知与语言的逻辑关系及其性质, 说明语言是人脑认知发展不同阶段的结果。

2 隐喻及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发源于亚里斯多德学派, 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 诗学和修辞学的领域是其主要使用范畴。由于当时人们对语言技巧及其规律的理解尚处于萌芽阶段, 隐喻仅仅被当成是润色的工具, 使用也仅限于词汇层面, 而遮蔽了其既是语言的文体特征, 也是语言的认知特征的性质。随着时间的发展, 柏拉图集团的学者们于19世纪开始认识到, 隐喻的理解不该仅限制于语言层面, 而应由此联想到人脑的运作机制。

1980年以来, 对隐喻语义的研究风生水起, 这时, 对隐喻的研究已经从词汇层面上升到句子层面。通过隐喻人们可以认识到同一词汇或是句子产生的新的意义及其带来的全新语义现象, 此时隐喻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它不仅仅只是被看作是一种修辞现象, 而且被抬高为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在这个过程当中, 通过人脑的认知反应, 一种新的意义的发生了再生产创造, 从而使语义更加丰富, 语言的使用也因此更加的灵活且富有生命力。

从功能上看,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理解”和“经历”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 它更是思维的问题。各种思维活动, 不管它是关于情感的、关于社会的, 还是关于人格的、关于语言的或者关于生与死的, 都与隐喻相关。隐喻对于想象和对于理性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隐喻的典型结构为“A is B” (如“独生子是小皇帝”) , 即用B来喻说A。传统理论常将这类表达视为一种语言修辞现象, 随着时代的进步, 越来越多学者将隐喻正式视为一种认知方式, 一个认知域来认识和理解另一个认知域, 且这还是人们认识世界、组织思维、进行推理、建构语言等不可缺少的心智机制, 从而形成了“隐喻认知理论”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y) , 又叫“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

3 概念隐喻的类型

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三类, 本文将分别进行概述。

结构隐喻, 指使用结构可互通的两个词来使两种概念相叠加, 从而使词语产生多义性, 如Time is money。时间与金钱本不是同一个概念物, 但当它们出于结构上同等重要的位置时, 结构性隐喻的使用使人们很快就能明白其所要解释的另一物体的特征。金钱的、宝贵的、一去不回的、需要人们珍惜的, 这些凡是可以修饰金钱性质的形容词此时都可以用来形容时间, 于是时间的重要性与金钱重要性在人脑潜意识中迅速等同起来, 其意义不言自明。而这样的语义理解则是要建构在人们对金钱重要性认知的基础上。

方位隐喻, 指参照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 将其隐喻概念与抽象概念的结合使用, 形成用方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通感语言。如英语“cheer up”等。又如:I am feeling down.感觉不好, 心情低沉, “down”的使用使人们能够迅速通过对方位的认知形成对抽象概念的空间感理解, 这是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心理经验为基础的, 不是任意的, 而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实体隐喻, 指人们用具体的、有形的实体来投射抽象的情绪、感觉、思维等概念, 实体隐喻建立在人与大自然长期相处的基础上, 通过人对物细致透彻的了解而将其内化为心理层面的感受。

4 隐喻认知理论在教学大纲设计中的应用

深受旧观念的影响, 我国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隐喻的重要性, 而将隐喻能力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相结合, 对于深化人脑认知思维, 提高语言使用技巧却又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的教学要求中没有关于“隐喻”技巧学习的相关培养方案。因此, 强调并强化隐喻的学习,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抽象概念, 扩展视野, 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善思维结构。同时, 这对语言习得亦是一项十分必要的举措。

(1) 多读诗歌, 加强文学修养

诗歌中往往有很多的隐喻用法, 篇幅不多却蕴藉深刻。诗人通过对隐喻的使用所营造的空间感与距离感使诗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多读诗歌不仅能培养想象能力, 而且能加强语感, 不仅可以增加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也能升华人脑的思维, 开拓视野, 为隐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 多收集隐喻表达

艺术来源于生活, 技巧的灵活使用要建立扎实掌握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和语言学习中应当注意多收集这些有关隐喻说法的语句, 寻找其后所隐含的深邃思想, 这对提高自己的学养有很大的帮助。

(3) 运用隐喻机制解释多义词

语言中多义词绝大多数是通过隐喻机制形成的, 一个多义词项会通过隐喻形成了一个“语义链”, 按照掌握语义链的方法梳理和培养学生对隐喻的理解, 能从根本上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4) 掌握隐喻认知规律, 不断开拓创新思维

隐喻可以作为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引导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同时, 应多鼓励学生应用隐喻手法进行创作。只有通过不断引用、学习、模仿、内化,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隐喻的使用技巧。

(5) 发挥形象思维作用, 促动隐喻机制形成

隐喻基本运作原理是“意象图式”的映射, 它与人们的形象思维密切相关。我们应进一步深化、提升已有形象思维能力, 巧妙地将其运用外语习得和隐喻能力培养中来。在英语教学中应不断加强比较英汉隐喻表达方法, 对比具体例句, 努力发现两语言中形成隐喻表达的认知基础, 以及两语言常基于何种形象思维建构隐喻表达。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3]赵虹.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篇5

【摘 要】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来看,隐喻是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隐喻是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体现了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不同语言在隐喻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异,这给隐喻的翻译带来困难。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探讨隐喻的认知性、可翻译性及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隐喻 认知 翻译

1、引言

人们大量的使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近年来,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活跃,许多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从理论到具体的策略全面探讨隐喻的翻译。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的认知功能在翻译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隐喻的翻译策略。

2、隐喻的认知性

真正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的着作是Lakoff & Johnson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开辟了一条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新途径。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也使得人类对大部分抽象思维的解释成为可能。隐喻包含两个域:源域和目标域, 前者往往是已知或熟悉的具体事物, 后者是陌生或不太熟悉的抽象事物。通过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上,目标域从而得到理解。隐喻是中介,它帮助我们在来源于我们切身的经历和体验形成的概念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理解和经历新事物。

我们知道隐喻的基础就是概念,人们常用隐喻将许多抽象的概念用具体或者熟悉的形象组织起来。许多重要的概念多来源于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人们使用隐喻一是由于思维能力的限制或语言中缺乏现成的词语或表达方式,而不得不用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二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意思,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人们选择另一种事物来谈论某一事物。

3、隐喻的可翻译性

以认知科学为依托的认知语言学是以语义为中心的语言学流派,其论点是:语义是概念化的,是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和认知事物的反应,是与人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规律相吻合的。认知语言学强调经验和认知对语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语言是客观现实、社会文化、生理基础和认知能力的产物,包括隐喻语言在内的任何语言现象都是有理有据的,即可以从人们的心理和认知的角度加以分析和解释。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的产生是有生理基础的,并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即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

由于人类具有共同的生理构造和相同的心理基础,不同民族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体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似性,这就导致了不同民族自然语言中必然会出现众多认知对等的隐喻表达方式,如:castle in the air 在中文中有完全对等的习语“空中阁楼”。但是,由于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也成为影响语言的重要因素。

隐喻产生的心理运作机制充分体现了人类认知模式在处理外界信息时的主动作用。处于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在使用隐喻时有相似也有差异,读者对隐喻的理解就是通过源语隐喻中包含的概念域在目的语概念中的映射来实现的,因此能否实现认知上的对等是成功翻译映射的关键,这就要求译者选择恰如其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4、 隐喻翻译的策略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在翻译中,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基于隐喻的认知性,为了做到译语的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翻译,笔者认为可采取下列策略:

4.1 对等策略――英汉隐喻中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民族,而且各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人类在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所获得的经验很大一部分相似,从而产生的认知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所以,不同民族的语言上必然会出现许多源域向目标域映射方式相同的隐喻。对于这类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通过隐喻概念的对等映射方式,使用相同的概念域进行映射,让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反应。

例如:基于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一隐喻概念,英语中出现了很多基于这一结构的隐喻表达式:You are wasting my time(你在浪费我的时间),通过由表示具体概念(“金钱”) 的认知域到表示抽象概念(“时间”) 的认知域的映射而实现的。中华民族也十分珍惜时间,在汉语中有“时间就是金钱”的隐喻概念及许多隐喻表达形式,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惜时如金”等。

对等翻译的策略适应于英汉两种语言中认知完全对应的隐喻。它既反映了原文的内容,又保留了原文的比喻,保留了源语隐喻的民族、文化色彩,又帮助目的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源语的.文化特色。

4.2 转换策略

如果不能用对等的策略保留英语隐喻的表达形式,那么可以在汉语中寻找合适的相应隐喻加以转换,把英语中隐喻的含义表达出来,这种翻译策略叫做转换策略。转换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4.2.1 将英汉隐喻分别改变源域中的形象映射到对等的目标域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而人类的经验源于人与大自然、人与人的互相作用。不同民族由于社会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那么他们在使用隐喻时就有可能使用不同源域的形象,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这就要求译者改变原文隐喻源域中形象,以达到意义对等。

4.2.2 将英汉隐喻中源域中的形象去掉,译出其映射的目标域意义

翻译的首要任务是翻译信息内容,即译出原文的意思。当隐喻中源域的形象对目的语读者非常陌生,移入译文显得晦涩难懂,或者其形象移入会引起不同联想,而且其形象在上下文中无足轻重,那就只要推导出其映射的意义,将其概略化译出。

4.3 异化策略――移植原文中隐喻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

翻译的功能既是信息的交流,又是文化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有时遇到含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由于目的语文化中没有相同的隐喻概念或类似的概念域映射,又无法做到在目的语中改变其原文隐喻源域形象,因为改变的话,会造成意义的损耗,那么译者就可以把这种有独特文化内涵的隐喻移植到目的语中去。移植满足人们求异的心理,是文化交流的具体形式。

在汉语中有很多移植来的隐喻。如,特洛伊木马( Trojan horse )等。英语中也有从汉语移植过去的隐喻,如,paper tiger (纸老虎)等。随着不同民族交流的日趋频繁,不同认知呈趋同的特点,这种隐喻移植翻译可能性越来越大。采用这种策略丰富了目的语语言表达形式,更好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5、结语

总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即源域对目标域的映射。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做的工作是一种跨域活动。为了使原文和译文对等,我们有必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Lakoff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陈道明.隐喻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9).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篇6

【关键词】隐喻认知 克拉申 输入假设

语言输入假设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提出的外语教育概念,主要针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隐喻认知思维视角下的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原理论的基础之上开拓新的思路,对新时期外语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正确认识

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是对语言习得理论的有效补充,对第二语言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隐喻认知思维视角下的语言习得,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行为。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输入更多的是与习得有关,外语口语也并不是学习而达到的。隐喻认知思维是人类认知系统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内容,是内显认知的一种,与外显认知系统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认知系统,在进行语言学习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隐喻认知思维并无直接的目的性,而是通过对认知资源的自动加工,以快速便捷的进行语言信息的理解和掌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隐喻认知思维会受到学习者情绪变化以及年龄增长的影响,这就是成人与儿童在进行语言学习当中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习得在外语教育当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从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当中可以得知,情感因素与认知因素在语言学习当中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输入的关键,是需要通过情感的过滤。而降低学习者的情感过滤,是提升语言学习的关键。同样,积极的情绪对语言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局限性

克拉申語言输入假设理论虽然对外语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理论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将外语学习简化为儿童母语习得,虽然都是对于某种语言的初步学习,但是外语学习与儿童母语习得有着学习环境上的差异。儿童母语习得是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下进行的,而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所创设的学习环境是无法达到完全自然、真实的。成人在经过了母语习得之后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这就与儿童母语习得有着明显的差异。成人的思想意识已经成熟,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外语学习,语言输入的效果有限,所谓的“儿童母语习得等同”完全只是构想,在现实情况当中很难实现。其次,克拉申认为,只需要通过足够的语言输入,就能够自动获得语法,自然的进行语言学习,克拉申显然高估了语言输入的作用。在外语学习当中,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达到“自然环境”的要求,难以获得语法,口语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在语言习得当中,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同样重要,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能获得良好的语言学习效果。而在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当中,这一点显然被忽略。“理想输入”是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重要内容。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程序安排以及足够的量需要满足的几个要点。但是在教学实践当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可理解输入是将可理解内容输入,以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而语言习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是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在现实的外语教育当中,无法准确的判断语言输入是否高于学习者的水平。缺乏可参考的标准,是造成外语教育实践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既有趣又有关联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更加轻松的实现语言习得。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在性格、兴趣和爱好不同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既有趣又有关联能够满足每一个语言学习者的需求。这同样也是外语教育实践当中存在的难题,该方面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予以改善。非语法程序安排是在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条件基础上展开的。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当中,大多都开设了语法课的专门学习,费语法程序安排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足够的量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并且难以计量,因此,在外语教育实践当中,这些条件都很难实现,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局限性也就凸显出来。

三、隐喻认知思维视角下的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启示

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在外语教育当中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有着值得借鉴的内容。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应用,需要对语言环境、考试压力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外语教育改革。任何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在外语教育当中的应用,需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开拓一条全新的外语教育途径。从隐喻认知思维视角出发,将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优势作用淋漓尽致发挥出来,为外语教育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对新时期的外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通过隐喻认知思维视角下的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分析研究,以更好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进行理解和掌握,在外语教育当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隐喻认知思维视角,增加对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理论的正确认识,了解该理论的局限性。在外语教育实践当中,取长避短,形成最佳的语言输入途径,以完善语言输入假设理论,对外语教育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篇7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在《修辞学》和《诗学》中多处论及了隐喻。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或者从“属”到“种”,或者从“种”到“属”,或者从“种”到“种”,或者通过类比(转引自姚婵莉,2005)。隐喻是语言使用的一种异化现象,是一种修辞手段。这种传统隐喻修辞观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完全打破,其标志是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出版。该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从认知角度来研究和理解隐喻,从而引起隐喻研究史上的一场革命,实现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转向”。从此,隐喻的认知研究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局面。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固然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思维模式;人们的思维定式总是倾向于参照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思考、体验和处理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隐喻概念在一定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主要的和决定性的作用。隐喻是人类体验世界和思维以及生活的方式。反过来说,没有隐喻,人类就无从感知和表达世界。一般说来,隐喻的源范畴为具体范畴,而目标范畴是后认知的具体的范畴或抽象范畴,而不是相反。

人的思维过程是隐喻的,其表现形式语言中的隐喻来自人的概念体系中的隐喻。据统计,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Lakoff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列举的隐喻大致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

体育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Lakoff把隐喻分为三类,其中方位隐喻指的是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来源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概念,如上下、前后、左右、深浅、高低、中心、边缘等。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到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举例来说,“王皓心体兼虚状态低”中的“低”字,原义是表示某个实体位置的高低,这里用来表示竞技状态的好坏,是一种隐喻表达。但可以看出,方位隐喻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内化为语言的一部分,以至于很难再感觉到它们还是隐喻,更多时候我们将其理解为一词多义。鉴于此,本文不再讨论体育新闻标题中的方位隐喻,而主要探讨其中的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2010年3月9日和11日网易体育、新浪体育和搜狐体育。

体育新闻标题中的结构隐喻。结构隐喻指的是,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用于谈论另一概念。经过对比,笔者发现体育新闻标题中最大也是最为普遍的结构隐喻是:体育比赛是战争。关于战争的方方面面的词汇都会用于隐喻来认知说明体育比赛的点点滴滴。如交战双方、战场、将帅、士兵、攻伐、防守、谋略、战术、军队、战争类型、胜负,等等。体育新闻中的战争词汇俯拾即是,请看下面这些标题(括号内是笔者加的解释,下同)。

网易体育标题:刘翔最差状态出征室内世锦赛(在多哈举行);韦伯向队友下战书;亨利已遭瓜帅(西甲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教练瓜迪奥拉)彻底弃用。新浪体育标题:易建联缺阵篮网负;火箭两大伤兵同时复出;曼联决战米兰遭遇争议主裁;当红英国脚炮轰曼城;德意志精神让橙衣军团稳定;骑士坚称詹姆斯休战跟伤病无关;河南辽宁会师WCBA总决赛。搜狐体育标题:火箭新MM组合剑指冠军;米兰选枪两4000万先生选一。

隐喻涉及两个范畴领域,即源范畴(source)和目标范畴(target),分别记为S和T。那么上面这些例子的隐喻可以依次记为:S出征→T参加比赛;S战书→T宣称比试;S帅→T教练;S阵→T比赛队形;S兵→T队员;S决战→T比赛;S炮轰→T严厉批评;S军团→T足球队;S休战→T停赛;S会师→T球队比赛;S剑指→T努力争取;S枪→T队员。

战争和比赛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新闻作品的作者却使用战争这个概念结构内的一切可能的词语,来表达说明比赛这个概念结构内一切可能的内容。传统认为,这是新闻作品的作者使用隐喻这个修辞手段来使新闻报道更加有形有色,更加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而认知语言学认为,事情并不仅仅是这样简单,新闻作品的作者之所以使用这种“体育比赛即战争”结构隐喻,是因为这是作者大脑对体育比赛进行感知和认识的结果。作者看到体育比赛与战争的诸多相似点,如两者都很激烈,两者都要有胜败,队员像兵、教练像帅、场地像阵地,等等。并且,战争这个概念也极为人们所熟悉,就使用人们熟知的战争来说明报道比赛,是把战争概念投射到比赛概念,所以隐喻不仅是修辞,更是认知和思维方式。

体育新闻标题中的实体隐喻。所谓实体隐喻就是人们将抽象的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成具体的有形的实体来进行谈论、量化、交流和识别等,看下面的例子。

网易体育:德国赛鲍春来完胜湛龙成功卫冕;前国少主帅否认被警方带走,被质疑竞聘存猫腻;阿森纳5∶0屠波尔图晋级;C罗发威6场7球难救主;莱昂纳多昏庸愧对小贝(莱昂纳多是意甲AC米兰足球俱乐部教练),万人迷不该一人成配角。搜狐体育:教练第一季不完美谢幕;火箭希尔寒碜座驾遭到耻笑;王皓靠吃老本太不努力。

这些例子中隐喻的源范畴和目标范畴标记依次为:S卫冕→T再次夺得第一名;S猫腻→T不合法利益;S屠→T胜;S发威→T进球多;S主→T西甲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S昏庸→T没有思路;S万人迷→T贝克汉姆;S配角→T贝克汉姆在欧洲冠军联赛对阵曼联比赛中没有首发,到第64分钟才被替换上场;S垫底→T倒数第一;S谢幕→T结束赛程;S座驾→T汽车;S吃老本→T依靠老技术,不学习新东西。

综上所述,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这些实体隐喻并非单纯是修辞手段,也是作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认识和感知,是对这些事和人进行思维的结果。发现源范畴与目标范畴的相似点,然后用人们更为熟悉的实体来表达。例如在“S万人迷→T贝克汉姆”这个实体比喻中,贝克汉姆是英国足球运动员,曾效力过英超曼联和西甲皇马等著名的顶尖俱乐部,具有不俗的球技,如名闻遐迩的“贝氏弧线”,又拥有一张人见人爱特别是让女球迷喜欢的英俊的明星脸,所到之处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与“万人迷”共享太多的相似之处,是个彻头彻尾的“万人迷”。作者这里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万人迷”来暗指贝克汉姆,是对贝克汉姆身上特性的认知方式和思考结果。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隐喻与其说是一种修辞方式,不如说是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途径,隐喻出现在人们语言中的各个方面。这说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理解和认识体育新闻标题中的隐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新闻作品的作者使用隐喻不仅是修辞,也是他们对新闻事件与人物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及结果。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使人们对新闻标题隐喻的认识更加丰富和丰满。

参考文献

[1].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外语教学》,2006(5)。

[2].程浩:《汉英体育语言中隐喻认知的对比研究》,《外语研究》,2005(6)。

[3].冯觉华:《从修辞现象到认知现象——谈隐喻的两大类型》,《学术交流》,2006(7)。

[4].姚婵莉:《三种隐喻观的比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第29卷。

浅谈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俄语隐喻 篇8

对隐喻语言的研究,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 已延续了2000多年, 但对隐喻语言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关于隐喻语言如何产生, 如何得到理解的一系列问题, 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传统观点认为, 隐喻是一种以一种事物的名称替换另一种事物名称的概念转换形式, 是包含本体和喻体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一种比拟, 对隐喻理解的过程就是找出相比拟事物之间的共同点的过程。当今, 对隐喻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化、宏观化和抽象化, 认为隐喻是有准备的思维模式。隐喻是用一个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概念, 是指向特殊的所指, 此时, 所指已不是最初的表现形式了。

语言理解理论是心理语言学中基础性的、重要的理论, 语言理解理论又包含了对隐喻性语言的理解, 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 隐喻是语言中的一种无所不在的现象, 因此要研究语言的理解, 必然离不开对隐喻的研究。其次, 由于大多数人对隐喻的理解并不感到太困难, 这说明隐喻理解和语言理解过程存在某些相似性, 新的隐喻方式可以使我们增强对理解过程的认识。从字面上的意义来看, 所有隐喻都是假的, 理解一些字面上异常, 但在比喻上有意义的句子, 是语言理解理论中的一个新类型即隐喻。像前面所举的例子доширак—первая нота в вашем меню, 其实, 人们都明白方便面不会是音符。对隐喻或成语的知觉, 要求在理解某个方面的情况下完成在知觉中把发生的或看见的言语转换为神经过程的过程。在理解直接词义时, 如:стол一词立即能知觉它是一件家具;козел字面意义是公山羊;而当把它们作为隐喻理解时, 它是不真实的信息的标志。这种转换间接感觉印象的这个方面是在话语结构或具体交际环境中实现的。 (朱纯:2000)

为什么要使用隐喻, 心理语言学家Ortony (1975) 认为, 隐喻用来传递连续性经验信息, 特别是一些难以表达的信息。人类的经验是连续性的, 而词语本质上是离散性的, 这意味着从经验中提取的概念 (连续性) 和用来描述该经验的词语 (离散性) 之间存在距离, 隐喻试图通过延伸各个词语的意思来填补这个距离。 (桂诗春:2002) 正因为使用了隐喻, 使我们经常能理解字面意义非真, 带有隐喻性的令人深思的语句, 一则俄国电视台播放的广告, “妮维雅”公司做的眼部按摩膏化妆品广告, 有一句广告词是《Жизнь без темных кругов》, 这里使用了隐喻的修辞手段, 给消费者制造了一种非真实的感觉, 因为世界上不可能有任何一种商品能影响人的一生, 使人的一生中没有阴影。

隐喻通常由主体、喻体、喻底构成, 它们在心理语言学中被称为要旨、工具、活动场地, 而人们是怎样理解隐喻的呢?首先, 需要辨认出字面上不真实的句子, 然后在质的准则引导下寻找该句可能要表达的意思。从这点出发, 我们认为, 理解字面意义先于理解隐喻意义, 这说明, 理解隐喻意义的时间长于理解字面意义的时间。Ortony、 Schallert、Reynolds、Antos (1978) 做实验对理解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的时间进行比较, 发现在无语境情况下, 理解隐喻的时间长于理解字面意义的时间, 因此, 语境因素对理解隐喻起着很大作用。当我们理解电视广告语言时, 先通过词汇提取信息, 然后选择特别相关的一部分非语言信息, 并找出它与所提取的词汇表证之间的关系。要想正确的理解隐喻意义,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心理语言学家认为, 语用知识不仅确定话语的语用意义 (隐喻意义) , 同时也包括它的字面意义。人在理解过程的最初阶段便已运用了语用知识, 而不是先运用语义知识然后再运用语用知识, 同时, 由于许多比喻表达的字面意义在完整的最终的话语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隐喻语言的理解过程中, 字面意义并没有被放弃, 它被用来指示和限制理解中的推导过程。

2.从心理语言学角度指出, 在隐喻语言理解中, 人们并不需要先找出字面意义的缺陷或虚假, 再去寻求非字面意义。有些隐喻句即使它们的字面意义与语境完全吻合, 毫无缺陷, 人们仍然会通过语境自然地领悟其非字面意义。用非真实的字面意义来激发听话人选择比喻意义, 隐喻意义能够自动被听话人理解。

3.要得到与语境相符的隐喻意义, 需要进行额外的推导过程, 心理语言学进行的许多阅读—计时和反应—计时试验表明, 对隐喻语言的理解并不需要比理解字面话语花费更多的认知努力和理解时间, 在理解过程中, 人们不必首先分析话语中的字面意义, 然后再确定它在语境中的非字面或隐喻意义, 适当的语境信息为人们理解隐喻话语提供了一个语用框架, 使他们在非意识这些话语是否违反会话准则的情况下去完成理解。心理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人们对日常知识和经验概念化的一种手段, 反映了人们一种较为普遍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这也可以间接地证明为什么隐喻能够很容易被人们所理解) , 尽管心理语言学家对隐喻的认知结构和隐喻语言的使用之间的联系还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 但相关认知学科已有足够证据表明, 我们如何使用和理解隐喻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的隐喻思维方式。

二、语言世界图景形成中的隐喻化

语言世界图景主要指操该语言的民族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在语言中的体现, 语言世界图景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在语言中形成的结晶。

隐喻的产生是与人的行为活动紧密相连的, 这里将讨论隐喻化机制问题, 这有助于新的称名的形成。“隐喻”这一术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作为结果, 二是作为过程, 用作过程意义不常使用, 隐喻活动和语言中人的因素以最直接的方式相关联。因而, 在语境中保存了所有文化瑰宝, 在历史发展中逐渐被人类群体所继承接受。

辞格的基本功能常在一些新的概念形成中体现, 辞格作为有寓意的术语会引起联想网, 经过联想网被感知的意识活动在语言形成中得到体现。在辞格形成中联想能激活隐喻、借代、拟人等, 在多质的本质间观察相似性或相关性, 首先在感知活动与思维的不可见世界中分析相似性, 进而分析抽象概念与他要达到的具体结果之间的关系。

从人的体验性角度分析空间坐标时, 对方位词就产生了新的理解, 例如:在前面——指未来, 在后面——指过去;当表示良好开端意义时, 常用与“高”有关的词 (崇高感、渴求、意愿) , 当表示不好的思想时用与“低”相关的词 (鄙俗感、卑鄙的动机、主意) ;方位词“上”指顶端、顶峰, 拥有好的状态, 例如俄语词组быть на верху блаженства, 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 в зените славы。方位词“下”象征有过错, 有罪过的, 例如готовность провалиться от стыда, сквозь землю, 动词низвергнуть, низложить等。正如Иванов所说, 世上人对物理方向的认识是人类描写世界的基础, 该描写在语言中得到了加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认为, 人是所有物质的衡量尺, 这在标准或定型 (стереотип) 的形成中体现, 按照标准从数量和质量上理解人的活动。俄语中бык指健康的有力量的人, 通常指男人, 不指女人或者儿童。因而不能说Маша здорова как бык, ребенок здоров как бык;осёл指固执己见的人, 尽管осёл本身并没有固执的恶习。隐喻机制是建立在现实中一些特征相似性基础上的, 它体现在语言中, 为理解新的概念在隐喻称名过程中转换了原有名称的意义。例如ножка стола, козырёк крыши, замораживание цен, луч надежды。

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 还是信息的存储器。在确定的生态圈内语言群体积累的信息用于民族和文化的发展, 因此, 语言记录了一切反映人类民族文化的遗产, 人民即语言的承载者。列宁反复多次指出, 语言不只反映世界, 还创造世界。当今原子在科学图景中已不再被看做是不可分的物质了, 但日常生活人们的认知中原子的不可分性仍存在着, 这个概念仍保留在表达中, 例如词组:理解的原子学说、原子说概念。Сонце всходит, заходит, садится这类表达存在于Плалемеев时期希腊化世界图景阶段, 但在当今这种表达仍在使用。如今关于太阳升起或落下的概念和人的生命联想在一起, 因为星星是生命的象征, 从而出现隐喻性表达, 例如, 表达当人落魄时用句子его звезда закатилась, 表达人处于名望极盛时用句子он находится в зените славы。语言世界图景所有成分和结构都和概念联想场联系, 不仅原有语言概念体系残留部分还有对现实概念模型的充分表达, 这些条件是新的概念建构的材料, 它用于人的认知加工, 创造现实成分新的认识论形式。例如抽象概念“善良、怀疑、解决、意志力”, 不只是作为人的内部世界的常项, 而且在口头联想机制直接参与下得到发展和细化说明。例灭绝善良 (邪恶) искоренить добро (зло) , 意味着这些本质是有根源的;他心中产生疑虑 (сомнение закралось в ее душу) , 很显然怀疑的联想和某种秘密相关联, 词组令人不安的疑虑 (червь сомнения) 与某种腐蚀物相关联。类似的形式还有许多, 例如:потерять волю, железная воля, сети заговора, цепь неудач, сын народа等, 他们不只有隐喻含义, 而且他们的本义表明思维的潜能在数据组合中。

语言世界图景中即充满隐喻, 也可以减弱隐喻的作用, 不可能长时间保留这些隐喻的作用, 例如:родиться под счастливой звездой, коса смерти, нести свой крест, море слез, 这些隐喻并不影响对客观事实的反映, 对这类隐喻的辨识并不困难, 此时隐喻采用普通的联想对于语言承载者而言。但词和词组作为图景的表现色彩实现于语篇中, 表达世界片断和世界观念模型。这样, 语言世界图景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 作为外围词而言隐喻的位置相对于世界观念模型本身来说不能确定。隐喻是建构语言世界图景的工具, 它的使用范围很广, 一些隐喻如:движение материи, течение времени, тело, частица, 他们透过科学世界图景观念中心, 观念中心, 如果缺少其他概念也是不行的, 其他概念借助于隐喻而形成。

对隐喻互动的分析基础可以从它的命名方面, 或隐喻使用称名已有语言条件作为新的意义建构的方法, 至少有三种同质的成分参与到隐喻互动中。三种成分是: (1) 隐喻基础是关于世界的思维, 它最初表现在内部言语中, 在口头表达形式之前。 (2) 关于辅助本质的一些形象表征。 (3) 隐喻化思维作为中介时思维转换意义, 起到前两种成分间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贾志高.隐喻语言理解的语用和心理语言学阐释[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1, (1) .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韩红.文化语境中的俄语教学与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5]范铮.广告语中的修辞艺术[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篇9

关键词:歇后语,认知语言学,隐喻

引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它给语言学界带来的新的视角和观念给了语言学者新的研究空间, 并且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更是得到了重视, 它的研究已然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歇后语是汉语中最具特色的语言现象之一, 语言诙谐幽默、口口相传且富有丰富的内涵。这种思想内涵就主要靠隐喻和转喻来体现。本文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 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角度观察, 同时关联认知语义学和认知语用学的理论, 对歇后语中存在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更深刻地体会歇后语的内涵和意蕴。

歇后语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建立的, 而认知方法也从经验主义的角度出发, 所以从认知隐喻的角度研究歇后语是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的, “存在着共同的经验主义的哲学基础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研究歇后语提供了可能性”[1]。

1、从歇后语的类别的实例中观察其中的隐喻现象

1.1谐音歇后语

谐音歇后语是实际意义和字面意义毫无关系, 需要用语音的象似性 (也就是修辞学中所讲的谐音) 来构建语音隐喻。 比如“和尚打伞——无法 (发) 无天”是利用“发”和“法” 谐音来达到语音隐喻的;“外甥打灯笼——照旧 (舅) ”, 就是利用“旧”和“舅”的谐音;“孔夫子搬家——尽是输 (书) ” 是利用“输”与“书”的谐音来达到语音隐喻的效果的;“灯盏无油——太费心 (芯) ”是通过“芯”与“心”的谐音来达成效果的, 类似的歇后语还有很多。

歇后语的语音隐喻是由Ivan fonagy (1999) 提出的, 主要是从语音或发音方式与其所表达的意义的相关性这一角度进行论述, 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提出的隐喻是不一样的, 语音隐喻实际上是关于语音与其所指对象或所表达的意义之间象似性的问题。[2]

1.2喻意歇后语

喻意类的歇后语更接近歇后语的定义:“谜底—谜面” 或者说“引子—注释”这一结构概念。这类歇后语大多都是利用隐喻的方式构建而成的。如: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前面的引子部分说骑着驴看唱本, 古人也有骑驴当马, 把驴当做代步工具的情况, 那么驴在走, 骑在驴上看唱本是什么样呢?后面的注释给出了答案——走着瞧。表达出看事物发展结果究竟怎样的意味, 有一种胸有成竹、预料到事物必然结果的不让步的语气。

这类歇后语的前一部分的引子实际上是想要表达后一部分注释的另外一层含义, 这种方法就是隐喻。

2、从隐喻的类别中找到歇后语中的实例

2.1结构隐喻

结构性隐喻, 是通过一个概念来建构另一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自然是不同的, 但他们的结构保持不变, 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有规律的对应关系。[3]歇后语中运用结构隐喻的实例有很多: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猫的天性是抓老鼠, 前面的引子出来时会有困惑之感, 而后面的注释“多管闲事”一出就确定了狗不该拿耗子这一经验认定。这个歇后语是指管了不该管的事, 常有责骂之意。这样前后两部分之间就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结构隐喻。诸如此类的歇后语还有很多:“高粱秆子当柱子——撑不起”, “芝麻开花——节节高”, “空心萝卜——中看不中用”等等。

结构隐喻是把一些结构映射到另一些结构上, 所有的隐喻都是有结构性的, 结构性是隐喻的总体特征。

2.2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 意象图示是人么在长期的时间认识中形成的, 是人对自身以及外部世界的感知方式。意象图示是方位隐喻的主要方式。

“上—下”、“里—外”、“左—右”、“高—低”……这些都是我们熟悉并且常用的方位词, 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总是成双成对出现, 彼此之间是一对反义词, 它们本身也就是为了划分空间而存在的。这些方位词在表达上也都有着固定的情感倾向:“上层—下层”、“左迁—右升”、“高等—低等”、 “前进—后退”。

人类的许多基本概念都是由空间而来, 因此每个方位隐喻的内部要素之间都有联系。“高”和“上”的空间方位基本一致, 在文化观念中有“好”的意味, 即“高兴、有能力、 有品德、有地位”等等。而“低”和“下”的空间方位基本一致, 在文化观念中有“不好”的意味, 相对应为“难过、 道德败坏、地位低下”。“东”、“西”这样的方位词也有一定的情感倾向。由于太阳东升西落, “东”往往包含着有希望新生的意思, 如紫气东来、东山再起等等。而“西”是太阳没落之处, 有着风烛残年之感, 与此相对应的词语就成了驾鹤西去、日薄西山等等。[4]这些方位词对应的情感倾向的词语非常多, 在歇后语中它们的情绪状态同样非常清晰, 如 “下眼皮肿——只往上头看”说的就是傲慢无礼, 不拿正眼看人。认知者由“下眼皮”和“肿”这两个信息, 整合得出不能向下看的事件框架;既然不能往下看, 也就是能往上看。 翻眼皮这一动作表现了目中无人的态度。还有一部分运用方位隐喻的歇后语其中没有明确的“上”和“下”这样的方位词, 但其表意明确, 有着明显的高低好坏之分:“打了气的皮球——一蹦老高”;“皮球上戳一刀——泄了气”等。

据上述可见, 方位词可以在歇后语表示情感倾向、道德品质、实力地位等, 而方位隐喻是通过方位词以及和方位词相关的动词达成的, 因此这种类型的歇后语主要是通过方位隐喻来达成其意蕴。

2.3实体隐喻

所谓实体隐喻是指把经验视作实体或物质, 用后者来理解前者, 就可对经验作出相应的物质性描写, 主要就是指实体和物质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 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做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5]许多歇后语都是用实体隐喻表达情绪、性格等抽象的概念如:“不通气的烟袋——死心眼儿”, 烟袋是过去的老百姓常见的生活用品, 有个装烟丝的小袋挂在烟杆上, 使用时要把烟丝放在烟斗里, 点着后, 在烟嘴那一吸就抽到烟了。当烟杆被堵时, 自然就吸不了烟不通气了。 用不通气的烟杆来形容一个人的固执。

我们的认知来自于个体的感官。所以我们以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实体去隐喻那些抽象的, 本身不存在的概念, 也就产生了本体隐喻。由于本体隐喻是我们理解外物时的必要过程, 故所有一切的时间、行为、概念、状态、情感、境遇等等, 无不打上本体隐喻的烙印。所有的隐喻都需要先创造目标域的实体。可以说, 本体隐喻, 不是隐喻的一种类型, 而是隐喻的一种共性。 [1]

歇后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传统语言学中, 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 而歇后语中的隐喻并不是单纯的修辞手法, 而是作为认知手段存在的。这一点与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观紧密切合。从歇后语不同类型发现了各自所用的隐喻手段, 同时也从隐喻的不同类型举出了歇后语的实例, 可以观察出隐喻确实存在于歇后语之中, 用认知隐喻的方法解读歇后语更有理据性, 更有意蕴。

参考文献

[1]夏芸飞.认知理论下的歇后语理论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李雅琴.语音隐喻角度的汉语歇后语探究[J].内江科技, 2007 (12) .25.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篇10

在传统语言学中将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方法, 只是一种非正常的语言特点, “与思想和行为无关”。然而一些学者主张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现象, 其中1980年Lakoff&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Metaphors We Lives By) 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的全面展开。Lakoff&Johnson提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他不仅存在于语言现象中还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语言学家D.A Wilkins认为没有语法不能传达很多东西, 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 由此可见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对于词汇的积累也十分地重视, 但对于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形式和意义的对应, 忽视整个词汇系统的联系。教师对于词汇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认知语言学对于隐喻的研究表明, 隐喻对于语言词汇系统的理解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阐述, 并探讨如何把隐喻运用到第二语言习得的词汇习得和教学之中。

2. 隐喻形成的主要理论

国内外对隐喻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王文斌指出西方的隐喻研究主要围绕替代论、比较论、互动论、映射论和概念合成论展开。“替代论” (Theories of Substitution) 是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语言修辞研究者昆体良 (Quintilian) 正式提出的, 他认为隐喻实际上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该理论一是将隐喻看作两词之间的替换, 取某个意义的相等, 而不涉及认知和思想的层面。二是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 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 (ornament) (束定芳, 2000:3) 。比较论则认为“隐喻是某种相似性和类比的一种陈述” (王文斌, 2007:20) , 即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比较论与替代论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都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进行研究, 而比较论更强调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比较。20世纪30年代, Richard发表的《修辞哲学》 (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突破了传统的对隐喻为修辞法的认识, 促成了“互动论” (Interaction Theory) 的初步形成。Black (1962) 在Richard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互动论”, 该理论强调隐喻是“一种新意义的创生过程” (王文斌, 2007:26) 。隐喻使两个明显不同的事物即主项和次项经过大脑思维的复杂活动进行互动, 从而将一组“相关的隐含关系”投射到主项。1980年, 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Lakoff&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通过英语中大量的隐喻例证阐述了隐喻的本质及其与人的认知的密切关系。Lakoff&Johnson (1980) 提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一种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这种理解和经历是通过“将某一始源域模型的结构映射到一个目标域模型的结构” (Ungerer&Schmid, 1996:120) 而实现的, 即是Lakoff提出的隐喻的“映射理论” (Mapping Theory) 。Fauconnier (1997:1) 指出“跨域映射是人类生成、传递和处理意义等认知活动的中心”, 而Lakoff提出的隐喻认知模式就是一种图式映射。因此, 这一理论进一步阐明了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而不是纯粹的修辞方式。“概念合成理论” (Conceptual Blending) 就是“关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 (王文斌, 2007:35) 。该理论是“对互动理论”和“映射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和补充。美国学者Fauconnier于1997年发表的《思维于语言中的映射》具体论证了内指空间 (Generic Space) 、空间输入I1 (Input I1) 、空间输入I2 (Input I2) 和合成空间 (Blend) 相互关系和作用, 从而建构隐喻。“概念合成理论”将“映射理论”中的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扩大到四个空间的相互映射, 使得隐喻的认知机制更加复杂, 也更加完善、清晰。

3. 隐喻的分类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隐喻进行不同的分类。笔者将详细阐述Lakoff&Johnson (1980) 根据始源域的不同, 对隐喻的分类方式, 包括:空间隐喻 (Orientational Metaphor) 、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和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 。

空间隐喻是将“空间概念映射到非空间概念上, 赋予该非空间概念一个空间方位” (蓝纯, 2005:122) 。这种概念构成方式是将整个非空间概念系统用空间概念系统来组织。大多数空间隐喻都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的。例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这两个隐喻就源于人的身体经验。Lakoff指出向下弯曲的姿势典型地与悲伤的情绪相伴, 而直立的姿势往往伴随积极的情绪。这种概念构成方式是将整个非空间概念系统用空间概念系统来组织。这种概念构成方式是将整个非空间概念系统用空间概念系统来组织。根据“Happy is up.”这个基本隐喻整个up的概念系统映射到happy的概念系统, 从而得到更多的隐喻, 例如:I’m feeling up./That boosted my spirits./My spirits rose./You’re in high spirits./Thinking about her always gives me a lift.

实体隐喻是通过将对有形的实体和物质的经验映射到抽象的无形概念上。换句话说就是将抽象的事件、活动、情感等视为有形的实体和物质, 对其进行量化、范畴化、分组等, 从而形成对这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 inflation是一个抽象名词, 我们无法从生活中找到实体。但Lakoff提出利用隐喻“Inflation is an entity.”将inflation看作一个实体, 更好地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以下是通过实体隐喻对inflation的理解。

(1) Inflation is lowering our standard of living. (指称)

(2) If there’s much more inflation, we’ll never survive. (量化)

(3) Inflation is harking us into a corner. (视为某事的原因)

(4) Buying land is the best way of dealing with inflation. (如何对待)

结构隐喻就是“通过一个结构清晰、界定分明的概念去建构另一个结构模糊、界定含混、或完全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 (蓝纯, 2005:123) 。实体隐喻只是将抽象概念实体化, 而对此概念的指称、量化等没有清晰的界定, 对其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 如果将实体隐喻“Argument is an entity.”变为结构“Argument is a war.”, 那么对argument这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就更容易把握。因为人们对始源域war的结构、界定十分清楚和熟悉, 所以部分地通过始源域war“构造、理解、表现、谈论”相对模糊的目标域argument。

4. 隐喻的特征

根据学者们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的20多年的辛勤研究, 对于隐喻的特征我们可以作如下概括。

(1) 隐喻的本质是认知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不是一种修辞方法, “而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认知方式” (蓝纯, 2005:112) 。

(2) 隐喻的普遍性。在本文的阐述隐喻理论发展的部分已经提到, 在认知语言学中不再将隐喻看作可有可无的装饰, 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仅从Lakoff&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名就我们可以看出隐喻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3) 隐喻的系统性。Lakoff指出隐喻不仅在其内部具有系统性和一直性, 与其它相关隐喻之间也具有系统性和一致性。例如, “Happy is up.”就决定了“I’m feeling up.”的意思一定为“I’m happy.”而不会是“I’m sad.”;“Bad is down.”就决定了up这个词带有消极的意义, 与“Sad is down.Emotional is down.Less is down.”保持了一致性。

(4) 隐喻以身体经验为基。大多数隐喻都是根植于我们的身体经验, 这样才能为施域者所建构, 为授予者所解读。

(5) 隐喻以文化经验为基础。隐喻的建构受文化的很大影响。Lokoff指出隐喻与文化之间也具有一致性。在一个国家或团体的语言中不可能出现与其文化相悖的隐喻。因为隐喻本质是认知的, 而文化也是一个国家和团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思维方式, 因此二者一定是相一致的。

5. 大学英语词汇的习得和教学现状

(1) 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词汇量要求较高。大学四、六级要求的词汇量分别为4500个和6200个。这些数据仅从量上对大学英语词汇作了要求。但我们发现许多过了四级甚至六级的学生却不能流利准确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可见对于词汇的学习不能只注重于量上, 对于质的方面也要相当地重视。换句话说就是对于词语意义的理解及运用有很大的缺陷。而这些不足与学生词汇习得的方法和教师教学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

(2) 大学英语学习者词汇的学习方法大多采用机械记忆方法。英语单词与中文意思一一对应, 每个单词相对孤立。大量的词汇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困扰, 从而导致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畏难情绪。“相关研究表明,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以及其记忆能力的强弱与其记忆的策略相关”。因此运用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理解能够帮助学习者形成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教师词汇教学的方法也较为单一和随便。这主要归结于一些教师对词汇习得和教学缺乏科学的认识。词汇的习得不仅是一些语言符号的习得, 更是一种认知和思维方式的习得。在一些教师看来, 单词的记忆是学生自己的事, 教师无法强迫学生记忆单词, 因此对词汇的教学也仅仅局限于对词语读音、拼写、词性、意义脱离语境地传授。这对学习者对词汇的灵活运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6. 隐喻与大学词汇教学

Lakoff (1980) 指出, 概念系统在定义我们的日常现实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概念系统是不易被意识到的。一种方式是通过语言来表现这个概念系统, 因为语言交流和人的思维和行动建立在同样的概念系统之上的。“隐喻植根于人的大脑, 由它生成各种隐喻表达式, 因而研究隐喻, 当然是研究认知现象了” (林书武, 2002:42) 。隐喻就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认知方式。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许多词汇的理解都是建立在隐喻的建构至上的。因此意蕴对词汇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

(1) 重视基础词汇的教学, 在基础词汇的基础上利用隐喻理解相关抽象概念。这里的基础词汇是指基本范畴词汇。“大部分隐喻思维和语言都是建立在基本范畴词汇基础之上的, 基本范畴的词汇比其他范畴的词汇有更多的隐喻用法” (赵燕芳, 2001:103) 。这些词汇具有不可分析性, 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词语有利于扩大词汇量, 以及对其他词义的理解。

(2) 利用隐喻进行多义词教学。英语有如此丰富的词汇, 有大量的多义词是原因之一。因此多义词的教学在词汇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义词都有一个中心意义项, 这个意义项多数定义人的身体经验, 其他的意义项是以中心意义项为始源域的通过隐喻建构的意义。例如, eye这个词中心意义项指人的身体的一个部分。通过隐喻建构了很多与这个身体部位有相似之处的意义, 如:

the eye of a needle针眼 (针眼的形状与眼睛相似)

have an eye to将某事作为自己的目标 (眼睛能够找寻目标物)

keep an eye on照料某人 (眼睛能集中注意某人)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 发挥学生隐喻建构和解读的自主性。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 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认知主体, 对于同一概念的认知必然会有差异性, 因此对于同一隐喻的建构和解读具有主体差异性。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认知方式强加于学生, 而是应该对学生的隐喻认知进行引导。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 教师不可能将每个概念都进行隐喻建构和解读, 培养学生的隐喻建构解读能力也非常重要。

(4) 在利用隐喻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注意文化对隐喻的建构和解读的影响。在二语习得中文化的负迁移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影响。隐喻以文化经验为基础, 不同的文化的语言有相同的隐喻建构, 也有不同的隐喻建构。“隐喻作为认知现象又体现着文化的差异, 具有民族性和约定性。不同的民族文化沉淀必然在隐喻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王英杰, 2003) 。如果忽视了文化的因素, 词汇意义的理解就会出现偏离甚至错误。例如, dog (狗) 这个词具有贬义, 如“狼心狗肺”、“走狗”词表达不满之意, 而在英语中dog就被赋予了积极的意义, 如lucky dog, top dog等。在英语中用green来表示没有经验, 如green hand, Don’t blame on him, he is green.等。而在中文里则用黄色表示缺少经验, 如“黄毛丫头”、“黄花闺女”等。在英国人们多用马来耕种, 而在中国却是用牛来耕种。因此中文中一些用“牛”来构成的表达方式在英文中习惯用“马”, 如“吹牛” (talk horse) 、“像老黄牛一样干活” (work as a horse) 、“壮如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

7. 结语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使人类隐喻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隐喻的本质为一种认知方式, 是人们概念构成的认知过程。人们对语言的习得也不仅仅是对语言符号的习得, 而是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习得。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这个认知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将隐喻应用到词汇教学中能对学生对词汇的习得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让学生不再将每个词语作为孤立的语言符号, 而是系统的有意义的学习。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Ungerer, F.&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6.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王文斌.隐喻的认知建构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6]赵燕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7]林书武.喻研究的基本现状, 焦点和趋势[J].外国语, 2002, (2) :38-45.

[8]王英杰.从隐喻的认知角度谈英语词汇教学[J].基础教育外语学研究, 2003, (5) :37-38.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篇11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体验观 英语语篇 教学策略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其逻辑思辨能力较为缺乏,尤其表现为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的不足。将认知语言学体验理念应用到专业英语教学中,可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的增强,进而为优化专业英语教学实效奠定基础。那么,在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应用认知语言学体验观组织教学活动,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英语语篇的形成具有很强的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体验观认为人们获得语言知识的出发点是体验,借助和现实的体验、互动而获得一定的信息,并通过自身加工这些信息而将其变成自己的意义系统或概念,最终以语言形式将其确定下来。从现实、到认知、再到语言这一认知过程得知,语言、意义均彰显出很强的体验性,都是人们在亲自感知世界之后对认知对象加工形成的。英语语篇在语言范畴之内,属于语言知识的一种,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体验性,蕴含有作者在现实世界中体验出的理性知识,涵盖了作者的逻辑推理方式、个性认知过程及有关概念构建等。因此,英语语篇的形成都遵循了认知语言学的一般原理。具体来讲,英语语篇作者是先体验了客观世界并与之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互动,然后将所获得的知识借助具体的认知手段组织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篇渗透有作者创作意图的英语语篇。这些语言的词语选择、句法结构、行文安排等,都彰显出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认知方式。换句话说,语篇不是单纯生活的镜像展示,而是作者认知方式的精心加工形成的,可体现作者逻辑思维方式的体验式认识烙印。

二、学生认知语篇的过程具有体验性

英语语篇普遍具有的体验性源自于创作者思维的体验性。作者的逻辑思维是在体验客观事件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与之对应的思维形式,而具体的思维形式又会形成与之一致的英语语篇,作者在创作语篇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及思维方式融入其中,才使得语篇具有了一定的表达目的。专业英语教材中录入的语篇也都是作者思辨能力的客观反映,其词语应用、句法结构、语篇结构都是作者个性化思维的体现。具有体验性的语篇决定了学生认知语篇的过程不是机械的、单一的识记、背诵、接受的过程,而是具有一定体验性的认知过程。学生阅读语篇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认知作者思维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英语语篇进行评价与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积极互动体验,才能感知到语篇中蕴含的理性知识,才能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实现对语篇的正确理解,进而从语篇中吸收语言的精髓。

三、借认知语言学体验观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辨能力是普通认知能力的最高等级,涵盖创造、评价、分析及应用等能力。基于上文对认知语言学体验观在英语语篇教学中应用的分析,要想切实提高专业英语教学实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方法,扩宽教学渠道,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作为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指导学生针对英语语篇进行互动式体验,由浅入深地分析和评价语篇内涵,挖掘蕴藏在语篇中作者的思维方式,努力将自己获得的语篇感性认识快速上升到理性高度。英语专业的教师应该用认知语言学体验观指导专业英语教学,通过语篇创作者个性化的写作意图与认知方式的探究培养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

综上,将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理念应用到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中,可引导学生从体验的角度认知英语语言,借助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来评价与分析语篇,从而在和语篇的互动体验中认识语篇作者的个性化思维方式与写作意图,进而更加深刻、精准而全面地掌握英语语篇的内涵与意义,最终切实提高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实效并快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小芳,程家才.基于认知语言学体验观的专业基础英语文化教学——以《现代大学英语1》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02-204.

[2]朱京,苏晓军.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微课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以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5,05:21-25.

[3]武金锁,王艳.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1:7-8.

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 篇12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能力,翻译教学

从20 世纪80 年代起, 认知语言学在国内外就得以蓬勃发展。认知语言学相比较客观主义语言学来说, 在描写力和解释力方面都略胜一筹。我们传统的解释理论往往更注重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所谓的结果然后通过与原文的比对, 然后归纳出解释规律。这种传统的解释方法由于翻译的过程缺乏深入的剖析可以说很难抓住原作者思想的精髓。认知语言学很好地弥补了这种缺陷, 它可以对传统的翻译方法进行一个科学的理论分析和解释,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翻译的水平。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本文尝试探讨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1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概述

认知语言学关于翻译一个重要观点是翻译是通过现实的体验作为一个背景, 认知主体通过多重的现实与文本的互动作为基础, 通过深度剖析作者写作意图, 在透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将其用语言表述出来。这个翻译的过程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过程, 而是在尊重原文基础上的再生产过程。这个过程的目标是解释的合理和和谐。认知语言学由于建立留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 因而相比于传统的翻译, 在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翻译更注重译者的表现。这实质上应该是翻译一直以来的一个本质, 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有关翻译活动的一个本质现象, 却一直以来在翻译研究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当然这个注重表现的过程并不是说没有限制的进行主观思考, 而是具有一定的制约性。认知语言学翻译官提出要充分发挥体验和认知对于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这种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一方面它承认了认知活动的重要性, 即对翻译的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指出译者作为一个认知主体应该受到其他认知主体的制约, 受到原作者的制约, 受到文本的制约。因而这个认知的过程并不是肆意发挥的过程而是一个认知有度的过程。可以说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它在追求某种平衡, 译文、原作者思维、文本之间的平衡。换言之, 认知语言学对于翻译的观点在承认在翻译活动中认知活动的存在, 但是也对这种认知活动进行了限制, 提出了翻译互动中认知的标准。

学生是翻译教学的对象, 是未来的翻译家, 认知语言学可以很好满足教学需求, 让学生完成普通人到译者的转变, 因为它关注的是翻译的认知过程, 更加注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而用认知语言学指导当前的教学, 审视当前的教学方式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认知语言学带来的新的视角将有助于老师和学生在翻译教学的相关问题上有新的思路。

2 翻译教学概述

2.1 翻译教学的目标

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有关专家表明, 翻译能力也就是分析原文所表达含义同时重现原文精神的能力。但是需要着重强调的是, 分析原文并非就是分析原文的字面意思这么简单, 而是要分析当时文章写作时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认知。翻译的处理也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 更重要的是组织文字过程中所表达出来的世界。因而,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翻译是一个整体的, 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它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通过对整个翻译活动的分析, 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译活动首先是译者认知能力的体现, 译者首先通过自己的体验和认知来对文本所反映的世界进行理解。其次翻译活动体现的是译者对文本的重构的能力, 这个过程更体现了译者的创造力。不管是哪个过程, 目标都是一样的, 都必须选择正确的合适的翻译方法从而达到翻译的效果。此外, 译者除了分析原文和重现原文的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还应该具备自我控制, 把握自己立场及限制本身局限性的能力, 以便有效的控制消极因素, 主导整个翻译过程。一言以蔽之, 笔者认为翻译能力就是以认知活动为基础, 以分析原文重建原文为核心, 体现译者知识能力、创造能力、交际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一个综合性的活动。翻译能力直接决定了翻译的最终质量, 因而翻译能力是当前翻译教学的目标。

2.2 翻译教学的现状

当前虽然部分高校开设了翻译课, 但是数量不多。大部分的高校依然把翻译作为语言教学下的一个项目。所谓的翻译课也是长期以来是老师提供原文, 学生翻译。然后老师再进行比对、纠错。从教学效果来看, 这种传统笔译教学方式至少存在着两个严重的局限性。

其一, 由于翻译这个行业一直以来在我国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 职业化素养偏低。大部分的学校教师都没有长期的担任译者的经历。大部分均为语言科目的毕业生, 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但是翻译工作经历几乎为零。这样就决定了这些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会大量的参照所谓的参考答案, 使得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困难。

其二, 即使老师具有优秀的职业背景, 但是其传统的教学方式, 练习-纠错机制也往往阻碍了学生认知活动。同时有限的课时以及学分上的不重视, 这也造成学生不会花大量的精力。可以以上原因都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具有消极的作用。

3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 翻译的认知语言学关注的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认知活动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经历的体验, 第二个阶段是认知, 第三个阶段是再现。有的学者指出翻译具有创造性、语篇性和和谐性。同时又有学者指出, 翻译包括认知世界和现实世界。不管是哪种表述, 他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即把认知语言学当成一个综合性的学科, 而不是单一的。我认为这种综合性的描述对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实际上就是一个翻译教学的过程。现实———认知———语言 (翻译) 这个过程其实就很清晰明了得阐释了翻译的过程。这种过程也内在包含了翻译中语言之外的因素:现实、人、文本。这些因素通过细分可以分为当下的情境、人的立场、人与文本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等;认知语言学不仅关注这些因素, 同时还关注其内在联系, 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也即认知语言学对于翻译方面的研究既关注文本和译文的转换同时也包括转换过程的认知活动。可以说如果用认知语言学来指导当前的翻译教学, 相比于传统教学, 它不仅仅关注的是文本转为译文的互换技巧。它也不是教学的中心, 它更关注的是引导学生去认知, 认知这个文本及文本背后的世界, 从而明确自己对文本的态度。具体来说翻译教学应该包括两个基本的部分:一是让学生认识原文—确立翻译目标—开展翻译活动—修改译文以实现既定的翻译目的;二是教导学生如何进行语言转换, 让自己的理解转换成译文。这一个部分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力、决策能力等。由此可见翻译能力的培养是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翻译教学的中心。

其二, 对于译文的主体译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仅是译文产生的主体, 同时也是译文质量的决定主体。可以说译者的素质决定了翻译的水平。因而这种重要性将译者推到了翻译活动的核心地位, 同时也对译者的要求会相对来说较高。就前文已经描述过了, 对了译者的要求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能力, 同时也是有其他能力的要求, 如创造力、决策能力、交际能力、协调处理事务的能力等。这既是翻译要求的体现也同时是认知语言学对于翻译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也正因为翻译语言学使得译者的翻译能力实际上就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被确立起来, 这样就给翻译教学指明了方向。

其三,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启发意义还体现在教科书的编写和课堂方式的安排上。因为在认知语言翻译环境下, 学生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传统的学生听, 老师讲、点评的方式已经遭到否定。而是转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这个巨大的转变这就决定了老师应转变其教学方式, 并且重新设计教学活动。从教学编写上来说,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教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 之前传统的教材编写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能够认识, 读懂译文并且用自己的话写出来。通常运用的语言转换的技巧就是直译和意译。可是认知语言学将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 必定要求传统的这种教材编写模式要淘汰。如果我们用翻译的语篇性这个特点作为参照, 那么教材的编写就应该围绕选取比较有交流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语篇进教材, 同时编写的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比如我们可以配备两到三篇的语篇, 然后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这样不仅仅让学生被动变为主动, 同时也能让学生活跃思维, 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4 结束语

翻译教学的对象是未来的翻译人员, 认知语言学可以说直接关注译者的认知动态, 同时也强调译者的体验性和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看当前的翻译教学,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能够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教学过程同时对于译者能力的要求也更为明确, 对教材的编写和课堂方式的安排都具有指导作用。这将有助于教师翻译教学更为科学同时也能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当前学生的翻译能力,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当前的翻译教学水平以及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劲秋.英汉互译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陈恪清, 张玲.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程永生.汉译英理论与实践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4]刘彤, 陈学斌.外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文汇, 2006 (12) .

[5]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原则和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2) .

上一篇:世家下一篇:滨水建筑低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