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精选10篇)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1
不同麻醉方法对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与术前患者认知状态、不同麻醉药应用及术中监测麻醉深度的手段有关[1,2]。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能较好地监测大脑皮质功能状态及变化,与静脉及吸入麻醉药的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本研究观察BIS值维持在40~50之间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TIA)与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麻醉(SNA)对术后患者认知功能及麻醉恢复影响的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择期ASAⅠ~Ⅱ级行鼻内镜手术患者48例,性别不限,年龄20~6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排除静催眠药、抗胆碱药以及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药物史,术前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排除有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患者。
1.2 方法
(1)麻醉与监测麻醉气管插管后随麻醉维持用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TIA组:丙泊酚6~8mg·kg-1·h-1,及瑞芬太尼0.1~0.2μg·kg-1·min-1;SNA组:吸入七氟醚(吸气末浓度1.2~1.5MAC)及氧化亚氮(氧化亚氮与氧气流量比为1.5:1,氧流量1.0L·min-1)。维持PETCO2在35~40mmHg(1.0kPa=7.5mmHg)之间。应用Aspect-2000型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监测并记录BIS值,麻醉中调节麻醉药输入速率或吸入浓度使BIS数值维持在40~50之间。手术开始后两组均泵入硝酸甘油1.0~3.0μg·kg-1·min-1,艾司洛尔20~50μg·kg-1·min-1行控制性降压,MAP下降为基础值30%左右,不低于60mmHg。术毕鼻腔填塞时停止降压及麻醉药。拔管指征:能听从口头指令,能睁眼,呼吸频率16~25次/分钟,潮气量300ml以上以及SpO2不低于95%。应用舒芬太尼2μg·kg-1、昂丹司琼0.2mg·kg-1加入0.9%氯化钠盐水中配制成100mml,2ml·h-1术后静脉镇痛。
(2)认知功能测定采用MMES测定病人认知功能。MMES最高分值为30分,≤23分者为判断认知功能损害的指标,MMES测试下降2分以上为认知功能下降的指标。
(3)观察指标术毕停药后记录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拔管后即刻及术后1h、3h、24h的意识状态即OAA/S评分。麻醉诱导前MMES值为基础值,术后1h、3h、24h对病人进行MMES评分测定。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SNA组比较,*P<0.05;与术前、术后3h、术后24h组内比较,#P<0.05;与术前、术后24h组内比较,△P<0.05
由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控制性降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相关指标比较:①术后恢复质量比较:TI 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均少于SNA组(P<0.05);TIA组拔管即刻OAA/S评分高于SNA组(P<0.05),两组术后3h、24h0AA/S评分没有差别(P>0.05)(表1)。②围术期MMES评分比较:TIA组术后1h及SNA组术后1h、3hMME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h及3hMME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h MMES评分均恢复28分以上。术后1hTIA组有6例(25%),SEA组有13例(54%)病人有认知功能损害(MMES值≤23分),术后3h TIA组有2例(8%),SEA组有6例(25%)病人有认知功能损害,术后24h两组病人认知功能都已恢复。③两组病人均无术中知晓发生。
3 讨论
全身麻醉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C0PD)是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研究表明,P0CD的发生与术中麻醉药的选择、麻醉方式、术前病人的认知状态及术中麻醉事件等多种因素相关。有研究发现,应用短效麻醉药,P0CD仅发生在术后第一天。但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及地氟醚等短效麻醉药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报道不一。Sneyd等[3]认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术后定向力恢复及认知功能恢复的时间比七氟醚复合笑气麻醉更快。而Biedler等的研究认为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更快恢复认知功能,Biedler认为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麻醉药本身药理特点、研究方法及术中监测手段等不同导致。
BIS是目前被认为能反映麻醉深度中睡眠成分且能实时连续监测的脑电指数。研究表明,BIS指数与丙泊酚、七氟醚、地氟醚等麻醉药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指导术中麻醉药的用量以保持适当的麻醉深度[4]。为了准确及客观评价本研究,我们结合监测术中BIS值维持在40~50左右来反映同一麻醉深度来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术中BIS值维持在40~50左右时,静脉麻醉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早于吸入麻醉组,而静脉麻醉组在拔管即刻的OAA/S评分高于吸入麻醉组,而且静脉麻醉组的术后躁动比例要小于吸入麻醉组,综合评定静脉麻醉组术后苏醒质量要好于吸入麻醉组,这与Sneyd的研究结果相似。
在本研究中,认知功能的评定采用MMES方法,此测试法侧重于大脑功能的认知方面,排除了情绪和神志异常等因素的干扰,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信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1h的MMES评分与术前及术后24h的MMES评分均明显降低,术后1h均有认知功能的损害,而七氟醚组术后3h的MMES评分与术前及术后24h仍有差异,且术后1h、3h七氟醚组认知功能降低的病人例数明显多于静脉麻醉组,因此本研究发现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组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快于七氟醚组。
本研究所选择病例为行鼻内窥镜病人,术中均采用了控制性降压技术,血压降低幅度为基础血压得20%~3%,MAP不低于60mmHg,既往的研究表明,适当的控制性降压不影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的恢复[5]。术后镇痛时阿片类药物剂量较大时可使病人嗜睡产生过度镇静影响认知功能的评定,但是术后疼痛应激也可影响术后认知功能,因此在本研究中采用了统一标准配方的术后镇痛,以消除镇痛药物和疼痛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术中BIS值在40~50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麻醉均可引起鼻内镜术后患者发生短时POCD,但静脉麻醉组患者术后POCD持续时间较短,且术后恢复质量要好于吸入麻醉组。
摘要: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TIA)与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麻醉(SNA)对鼻内镜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0CD)的响。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TIA组24例;SNA组24例。手术期间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在40~5间。于术前及术后1、3、24h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测试法(MMES)评定病人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①TIA组术后1h及SNA组术后1h、3h MMES评分与术前比较和两组术后1h、3hMME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组病人MMES评分均恢复至术前水平。②TIA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均少SNA组(P<0.05);TIA组拔管即刻OAA/S评分高于SNA组(P<0.05),③两组病人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均发生短时POCDTIA组患者POCD持续时间较短,且术后恢复苏醒质量要好于SNA组。
关键词:麻醉,全身,认知功能,手术后
参考文献
[1] Farag E,Chelune G J,Schubert A,et al.Is Depth of Anesthesia,as Assessed by the Bispectral Index,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Recovery?[J]Anesth Analg,2006; 103(4) :633~640
[2] Theodorou T,Hales P,Gillespie P,et al.Total intravenous versus inhalational anaesthesia for colonoscopy:a prospective study of clinical recovery and psychomotor function[J].Anaesth Intensive Care.2001 ;29(2) :124~136
[3] Sneyd JR,Andrews C J,Tsubokawa T.Comparison of propofol/remifentanil and sevoflurane/remifentanil for maintenance of anaesthesia for elective intracranial surgery[J].Br J Anaesth,2005;94(6) :778~783
[4] Valentim AM,Alves HC,Silva AM,ey al.Effects of depth of isoflurane anaesthesia on a cognition task in mice[J].Br J Anaesth,2008;101 (3) :434~435
[5] 孙永兴,李萍,李天佐.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138~140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2
【关键词】麻醉方式;老年股骨骨折手术;苏醒时间;认知恢复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76-01
老年患者在进行复杂程度较高的骨科大手术后,由于其身体机能,病理以及自身代谢特点的原因,往往更容易产生苏醒时间过长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现象。不同的麻醉方式对降低患者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的作用效果也是不同的。本研究则主要通过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治疗苏醒时间及认知功恢复作用的效果,寻求最佳的老年股骨骨折手术麻醉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以来,我院共收治了90例股骨骨折的老年患者。年龄均在61~80岁之间,体重为62~87千克,身高149~182厘米。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分级标准,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单纯全身麻醉45人设为对照组,男性患者22人,女性患者23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45人为观察组,男性患者25人,女性患者20人。其中需要排除的标准包括手术时间在四小时以上的患者,术前存在神经系统和精神系疾病的患者,患有严重视觉与听力障碍的患者,受教育年限小于7年,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基础评分少于17分,无法完成认知功能测试的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以及其他体质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1.2 麻醉方式
该90名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在进行进入手术室后均首先建立静脉通道,以500ml的复方乳酸钠进行连接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阿托品0.5mg。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面罩进行给氧。用丙泊酚1.5~2mg/kg,咪达唑仑0.05 ~0.1mg/kg,芬太尼2~4μg/kg以及维库溴铵0.06~0.08mg/kg进行快速麻醉诱导后,再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进行气管表面麻醉,气管插管。固定好导管后与麻醉机进行连接,以实现机械控制呼吸。术中麻醉维持为持续吸入浓度为1.3%~2.0%的异氟醚,并持续泵入剂量为每小时每千克体重2~4mg的丙泊酚,间断追加芬太尼,芬太尼的总量4~6μg/kg。观察组常规选择L1~L2间隙穿刺,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成功完成后,向头侧4~5厘米置管,待固定好导管后,注入5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先观察十分钟,若确定导管位置无误后,再自硬膜外导管注入10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调节麻醉的平面,确定患者不存在不良反应以后,再进行与观察组同样方式的全身麻醉,即在60分钟后硬膜外给予6ml浓度为0.5%的罗哌卡因以及1mg的嗎啡,直到股骨骨折患者结束手术。
1.3 指标监测观察
采用德尔格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及时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全身麻醉的用药量以及手术结束后从拔管到完全清醒所用的时间,并记录患者术后3天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情况。
1.4认知功能障碍评定标准
依据人机系统工程学的相关内容对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在术前1天和术后3天进行认知功能的评定。分值在24~27之间为轻度度认知障碍,19~23分为中度认知障碍,0~18分则是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最高得分30分。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计量所用选用的资料用X±s表示,检验组间的差异用t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根据术后苏醒过程指标分析,观察组股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苏醒的时间,吞咽反应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完全清醒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观察组患者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三天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无十分明显的差异。
3.结论
老年患者身体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一些重要脏器储备以及代偿功能,肾和肝对对各种药物的消除和生物转化速率均会显著降低。这些往往就会导致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的延长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轻微的认知功能衰退就有显著增加老年患者患老年痴呆疾病的可能性。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还会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进行全身麻醉接受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在术后一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概率为28.5%,手术后的3个月仍有接近10%的患者的认知功能不能得到完全的恢复[2]。这其中,导致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年龄,合并其他疾病,术前大脑功能的状态,手术的类型,术前用药,麻醉药物,麻醉的方式以及术后的疼痛等。麻醉剂的应用是否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医学界至今还未有明确的结论,但是,全身麻醉类药物对于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从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在术后苏醒时间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效果来看,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比单纯的全身麻醉方式更能够能显著降低术中全身麻醉药的用药量,缩短术后的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因此,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是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在手术时,效果比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参考文献
[1] 何静,王淑琼,鲁开智,等.丙泊酚,异氟醚对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J].重庆医学,2008,108(6):8-30.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择期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15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其中男92例,女58例,年龄65~80岁,体重49~85 kg,ASA分级Ⅰ~Ⅲ级。手术过程中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测定麻醉深度,根据麻醉深度不同,将患者分为浅麻醉组(L组,术中BIS值维持50~60)、中等麻醉组(M组,术中BIS值维持40~50)和深麻醉组(D组,术中BIS值维持30~40),每组50例。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项目研究已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并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标准术前无严重心肺疾患,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大于24分。
1.3排除标准近期有服用苯二氮卓类或其他精神类药物史;或存在精神类疾病等;或有嗜烟酒史、吸毒史;或术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小于24分,或手术中出现大出血、血压剧烈波动者。
1.4麻醉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生命体征,飞利浦麻醉监护仪(Philips公司.美国)监测BIS值。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5μg/kg、丙泊酚1.0 mg/kg、罗库溴胺0.8 mg/kg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喷喉,2 min后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麻醉维持采用持续吸入1.5%~3%七氟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间断追加罗库溴胺,并根据BIS值调节麻醉深度,根据循环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手术结束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肌力,血氧饱和度≥95%时拔除气管导管,送麻醉苏醒室观察30 min平稳后送回病房。
1.5认知功能评估分别在麻醉前1 d、手术后3、5 d对三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记录得分情况;在术前1 d和术后3 d进行进行痕迹连线测试(TMT)和数字广度测验。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MMSE评分的比较M组患者术后3、5 d得分有所下降,但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D组患者术后3 d MMSE得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评分有所上升,但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评分与M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三组患者TMT完成时间比较L组患者术后3 d的完成时间比术前1 d增加了(1.9±5.3)s,D组患者术后3 d完成时间比术前增加了(1.7±6.4)s,而M组患者术后3 d的完成时间则较术前缩短了(2.2±4.6)s。D组、L组与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三组患者数字广度测试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的数字广度测试得分均较术前有所减少,L组患者术后3 d得分减少(2.8±1.2)分,M组患者的得分较术前减少了(0.8±0.6)分,D组患者的术后得分较术前减少了(2.7±1.4)分。但与麻醉前1 d相比,M组患者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组和D组得分明显下降,与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医疗质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呈退行性改变,对麻醉及各种手术的耐受程度降低,由此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多,特别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POCD严重者可发展为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isease,AD),将造成严重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老年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文化水平、麻醉方法、术中失血量,长时间低血压造成的脑灌注降低等都与POCD的发生有关[3,4]。本研究排除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进行POCD评估的工具比较多,有简易精神量表测试(MMSE)、连线实验(TMT)、韦氏记忆量表(WMS)、数字广度测试等等[5],但是各种评估工具之间的有效度和可信度各不相同。其中MMSE、TMT和数字广度测试是评估认知功能较为可靠、有效的方法且操作比较简单[6,7],本研究采用了这三种方法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
在手术中如何对麻醉进行精细化管理,调控适宜的麻醉深度是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脑电双频指数(BIS)是临床上常用的监测镇静深度和麻醉深度的指标,它是在功率谱的基础上加上脑电相干函数谱(位相和谐波)分析,包含了EEG信号的全部信息。BIS是唯一进行过预防术中知晓大样本研究并证明有效的麻醉深度监测指标[8,9]。
有研究认为麻醉深度维持在BIS值30~45的水平能降低老年患者胃肠道剖腹手术后POCD发生率[10,11],也有研究者认为不同麻醉深度对全身麻醉患者早期POCD发生率和谵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12]。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静吸复合麻醉中,三组患者术中的BIS不同,M组术后3 d的MMSE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组和D组的术后3、5 d的MMSE评分较手术前1 d明显下降,也明显低于同期M组得分(P<0.05)。L组和D组在术后3 d的TMT完成时间和数字广度测试得分与M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患者在接受不同深度的麻醉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的下降,维持40~50的BIS值水平的麻醉深度下,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受到的影响最小。
手术刺激是引起患者产生应激反应的强烈因素,从而导致患者的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物质的分泌增加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代谢变化[13]。过浅的麻醉使患者产生强烈而持续的应激,这可能造成与认知功能有密切联系的大脑海马区的损害并影响记忆和学习能力,进而导致认知功能的损害[14,15,16]。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硬化程度增加,动脉的弹性丧失以及心脏功能的退行性改变,使得他们只能耐受较窄范围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过浅还可能造成患者手术中循环功能的剧烈波动以及术中知晓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随着麻醉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了患者应激反应的程度,从而降低了血液中各种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水平,进而减弱了对海马区的损伤,减少了对认知功能的损害。
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呈退行性改变,储备功能降低,脑组织的减少,脑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蛋白合成能力下降,神经递质减少,而且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缓慢且不完全[17]。这些变化都对老年患者的神经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麻醉过深则将明显使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脑灌注降低,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递质的生成、贮存、释放和灭活,影响受体的功能,造成神经突触可塑性改变,而且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致使术后认知功能产生变化[18]。不同浓度的麻醉药物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有着不同的影响[19]。过深的麻醉还导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使得更多的炎性因子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细胞因子的受体集中分布在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中,包括在海马等。过多的炎性因子导致抑制长时程增强,并且引发海马介导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因而在测试中得分较低,表现较差[20]。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4
关键词:麻醉影响;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肿瘤转移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54-01
引言
新世纪,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致死率极高?近年来,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恶性肿瘤从免疫学角度上讲,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抑制或功能低下时,其发病率升高?免疫功能与肿瘤生长二者此消彼长?[1]?患者在受到严重创伤?大手术?麻醉及疼痛后,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遭到了明显的抑制,患者机体产生严重的应激反应,造成其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很容易引起患者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数量改变?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麻醉药物及麻醉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具有暂时性?可逆性,因此,采取一种手术过程中麻醉平稳并对患者免疫功能破坏小的麻醉方法,对促进恶性肿瘤病人的术后康复,防止肿瘤转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文研究了麻醉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随机抽取,选择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病人共65例,平均年龄57.5±13.3岁?主要包括有胃癌患者25例,食管癌患者15例,结肠癌患者14例,直肠癌患者6例,乳腺癌患者5例?所有病患在手术前均未出现过免疫系统症状,也没没接受过任何拟免疫制剂诊疗?
1.2麻醉方法
全部病人在手术前30分钟内均通过肌肉注射适量苯巴比妥钠,阿托品?以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手术期间则通过静脉注射阿曲库铵和芬太尼,以及使患者吸入异氟醚进而维持麻醉效果?
1.3标本采集与检查
在麻醉前?后,手术结束前,手术后第1天?第3天时分别采集患者适量肝素抗凝血及全血,以此来测定出血浆中儿茶酚胺?白细胞介素-2?血清中皮质醇?(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的指标浓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AS19.0軟件,采用配对t检验,各组数据均采用(x±s)来表示,比较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3讨论
3.1麻醉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相比于单纯全麻,复合全麻?单纯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阻滞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的程度以及防止免疫功能的大面积破坏?本文作者在观察了众多术后不同的麻醉方法后发现,手术全麻可能抑制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或者下丘脑对大脑皮层的投射系统,却不能及时有效的阻断手术区域伤害性刺激的进一步传递,但硬膜外阻滞不仅保护了免疫应答的敏感性机制,还有效抑制了手术刺激使患者产生的神经性应激反应[2],降低患者的交感神经活性?
因此,单纯的全麻无法有效保证手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维护,而硬膜外阻滞则可以使患者血浆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所造成的激素分泌物减少?这种手法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手术过程患者的痛苦反映,在另一方面也使手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机制不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经过大量数据观察比对,作者发现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不同,因此采取合理的麻醉方式,能有效保证患者术后免疫机制不受抑制,减少恶性肿瘤患者肿瘤转移的几率[3]?
2麻醉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我院在收治的众多实施乳房切除等外科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资料中获取到信息,多数实施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后随访,全麻患者2-3年内复发率及肿瘤转移发生率分别为92.3%和72.1%,而硬膜外麻醉患者以上两个数据分别为72.3%和51.3%,表明其手术后肿瘤转移的风险降低?
以上结果显示,手术期间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对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即局部麻醉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应激反应,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降低手术后患者肿瘤的转移几率;而硬膜外阻滞则可以使患者血浆皮质醇等应激反应所造成的激素分泌物减少,这种手法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手术过程患者的痛苦反映,在另一方面也使手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机制不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因此,麻醉方法可以影响恶性肿瘤手术患者血浆中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数量和速度,还能进一部影响恶性肿瘤手术后的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参考文献
[1] 曹华,郑涛,许瑞莲,陈亦欣,王树滨,闫茂生.乌苯美司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03:196-200.
[2] 刘蔚然,李锦成.麻醉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和肿瘤转移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12,15:1131-1133.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0例均为在我院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男194例,女86例;年龄65~84岁,平均70.4岁;体质量45~80kg,ASAⅠ~Ⅲ;手术包括普外科、胸外科、骨科等;术前意识正常,排除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史、酒精中毒、长期使用大量镇静药、抑郁药物、不配合、不识字、无文化者、神经系统异常、药物依赖、明显心血管和肝肾功能受损疾病者;按照随机原则,设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注:与麻醉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比较
1.2 治疗及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开放外周静脉,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前30min均口服安定5mg、肌注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对照组患者采用全麻:以咪唑安定0.05mg/kg、乙醚酯0.2~0.3mg/kg、芬太尼3~4μg/kg、维库溴铵0.1mg/kg,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吸入麻醉药浓度,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选用L2~3的脊柱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共蛛网膜下腔注射比重0.5%布比卡因7mg,硬膜外腔根据需要追加0.2 5%布比卡因,硬膜外腔根据需要追加0.25%布比卡因,常规面罩给氧,术中均不用静脉镇静镇痛药。手术结束时常规给予新斯的明0.02~0.04mg/k g,阿托品0.0 1~0.0 2 m g/k g拮抗,氟吗西呢0.0 3~0.0 6 m l/kg拮抗。
1.3 观察指标
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ES)测试方法,由专业心理医师测试,总分为30分,≤23分为认知功能缺陷,下降2分以上为认知功能下降。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麻醉后,术后1、3、6、24h 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麻醉前,对照组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老年病人手术后常出现的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和技巧的变化称为POCD,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及记忆受损。不仅影响患者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而且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认为术后认知障碍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它的确切病因现在仍不清楚,其潜在原因和危险因素包括心肺转流(CPB)、全麻药、低氧血症、高脂血症、低CO2血症和低血压等。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全身麻醉药物、不同麻醉方法都可能和POCD发生有关,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减轻老年人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成了麻醉科医师共同研究的热点。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复合国际诊断用检查亦将其组合在内。这项检查侧重于评估时间、地点、计算力及语言记忆复述,图形描画功能等,来定量地评价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变化。本研究显示,2组患者手术后3h、6h、1d、3d各组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麻醉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手术后3、6、24h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不同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对于老年人POCD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本研究发现全身麻醉患者MMSE评分和POC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椎管内麻醉,这可能与全麻组患者术后全麻药的残留密切相关,残留的麻醉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以及活性改变,长时间的全麻药物残留势必会影响老年人POCD的发生。我们提倡在可能的条件下,对老年患者以椎管内麻醉代替单纯全麻为好,不但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有助于患者术后迅速苏醒外,还应可以降低POCD的发生率。同时麻醉医师要提高对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加强术前心理支持及术后随访,做好纠正贫血、控制血糖等术前准备,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如何减少及避免麻醉手术后引起的精神功能障碍造成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代谢迅速的药物,对于POCD的发生机制及它与麻醉间的关系还需我们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Petersen RC,Doody R,KurzA,et al.Current concepts in mild cogni tive impairment[J].Arch Neurol,2001,58:1985~1992.
[2]姚立农,张宏.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22:172~201.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06月到2012年06月本医院收治的100例进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采取瑞芬太尼的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62~75岁之间,平均(67.73±5.29)岁。其中,胃部手术20例、结肠手术15例、泌尿部位手术9例、其他6例。采取芬太尼麻醉药的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平均(65.22±5.78)岁。其中,胃部手术18例,结肠手术14例,泌尿部位手术10例,其他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疾病纳入标准,性别、年龄、身高、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1.5μg/kg瑞芬太尼,每小时给予18μg/kg左右维持剂量,另外给予适量的异丙酚及卡肌宁维持。对照组患者采用3.5μg/kg芬太尼每小时给予6μg/kg左右维持剂量,另外给予异丙酚及卡肌宁维持。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所需要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及术前、术后1 h、6 h、12 h、24 h的MMSE评分进行统计及比较。
1.3 评价标准[2]
MMSE评分一共有三十个评估项目,总分在0~30分的范围内,分值越高则代表表明认知障碍程度比较低,相反分值越低,表明认知障碍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着,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6h、12 h、24 h的MMSE评分均胜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3 讨论
老年患者在全麻之后,认知障碍受到严重的影响,他们在术后某个时间段的多项能力都呈现出下降的状态。所以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障碍需要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在麻醉过程中相关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麻醉药的选择具有最关键性的影响。通过以上的对比研究,我们分别给予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也各不相同。与采取芬太尼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瑞芬太尼的观察组患者所需要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都比较少,在术后1 h、6 h、12 h的MMSE评分方面相对比较高。总而言之,瑞芬太尼对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比较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总而言之,瑞芬太尼全麻患者术后苏醒较快,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评估效果非常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比较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06月到2012年06月本医院收治的100例进行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瑞芬太尼麻醉药,给予对照组芬太尼麻醉药,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睁眼、语言陈述等方面所需要的时间。对比两组术后1 h、6 h、12 h、24 h的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6 h、12 h、24 h的MMSE评分均胜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全麻老年患者所需要的苏醒与恢复时间比较短,认知功能恢复相对比较快,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老年全麻患者,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宋际明,陈建颜,黄绍农,等.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北方药学,2011,5(9):91-92.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自2010年1月至12月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住院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各类手术, 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 排除肝病, 脑卒中后遗症,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或服用相应药物的患者200例, 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纳洛酮组。两组病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前合并症 (糖尿病, 高血压) , 术中抗胆碱药 (阿托品, 东莨菪碱) 使用及术前认知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MMSE测定
用MMSE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定, 手术前、手术后第1、3、5d各一次, 并统计分数, 满分30分。并计算术后1、3、5dMMSE评分的平均值,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的差值。
1.3 研究方法
纳洛酮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充分复苏2h后静脉注射纳洛酮1mg, 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数据因手术前后MMSE差值为非正态分布 (K-S检验) , 因此采用非参数检验 (Mann-Whitney U检验) , 数据处理采用SPSS15.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MMSE评分情况
纳洛酮组较对照组而言, 术前MMSE、术后平均MMSE评分差值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见表1。
3 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POCD) 是患者在麻醉及手术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常见于老年患者, 临床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语言理解和社会整和能力的降低, 精神错乱、焦虑、人格改变和学习记忆受损等抽象思维及定向力等方面的障碍, 同时伴有社会活动能力的减退, 即人格、社交能力和技巧的改变。根据持续时间长短, 把术后1周以内发生的称为短期POCD, 把术后3个月以后依然存在的称为长期POCD[4]。
有研究认为, 麻醉药是POCD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使用的大部分全身麻醉药均可通过不同的机制, 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产生广泛而多样的作用。但麻醉药物是否会导致POCD, 现尚无定论。全身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 主要是通过影响中枢不同部位的递质和受体而发挥作用, 包括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突触传递和 (或) 兴奋抑制性突触传递, 以及调节部分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活性而产生麻醉效应;此外还可调节神经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从而对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产生影响。POCD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 可能与患者自身状况、手术和麻醉等因素有关。其中麻醉对POCD影响较为复杂, 有研究表明[3], POCD可能与全身麻醉药对中枢胆碱能系统及兴奋性氨基酸系统的作用有关。
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是构成学习和记忆功能的主要通路, 包括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及其纤维投射。ACh是由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用以进行及维持高级神经功能的重要神经递质, 作用的受体主要是M1受体, 而M1受体主要分布在大脑皮质、海马及纹状体等部位, 与脑的学习、记忆和情感等功能有关[5]。在学习记忆过程中, 中枢神经系统中阿片肽和胆碱能神经递质之间也存在密切关系[6]。Ragozzino等[7]在大鼠脑内侧隔核注射吗啡后, 用脑微透析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到海马ACh数量降低, 同时大鼠空间记忆受损, 纳洛酮能明显逆转这些作用。Mizuno等[8]研究表明, 纳洛酮能够增加ACh的释放, 增强胆碱能神经系统活性。本文基于动物实验的基础, 着眼于纳洛酮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由于样本量的局限, 实验设计中未把年龄、文化程度、术前合并症 (糖尿病、高血压) 、术中抗胆碱药 (阿托品、东莨菪碱) 使用、镇痛与否等影响因素做分层分析, 结论尚不够完善, 但已可说明纳洛酮对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的认知功能。方法 将200例年龄>60岁行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纳洛酮组, 手术前及手术后1、3、5d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 (MMSE) 测定, 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药物的影响作用。结果 纳洛酮组较对照组而言, 术前术后MMSE评分的差距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 (P<0.01) 。结论 纳洛酮对改善老年患者全身麻醉后认知功能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认知功能,全身麻醉,纳洛酮
参考文献
[1]Rohan D, Buggy DJ, Crowley S, et al.Increased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24 hr after minor surgery in the elderly[J].Can J Anaesth, 2005, 52 (2) :137-142.
[2]Moller JT, Cluitmans P, Rasmussen LS, et al.Long-term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the elderly ISPOCD1 study.ISPOCD investigators.International Study of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J].Lancet, 1998, 351 (9106) :857-861.
[3]谈大海, 张焰, 陈正.氟马西尼和纳洛酮对东莨菪碱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30 (3) :320-322.
[4]王云, 岳云, 孙永海等.异丙酚不同麻醉深度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J].心理科学, 2003, 26 (3) :491-493.
[5]Nordberg A.Functional studies of cholinergic activity in normal and Alzheimer disease states by imaging technique[J].Prog Brain Res, 2004, 145:301-310.
[6]Kearns IR, Morton RA, Bulters DO, et a1.Opioid receptor regulation of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mediated synaptic responses in the hippocampus[J].Neuropharmacology, 2001, 41 (5) :565-573.
[7]Ragzzino ME, Gold PE.Glucose injection into the medial septum reverse the effects of intraseptal morphine infusions on hippocampalacetylcholine output and memory[J].Neuroscience, 1995, 68 (4) :981-988.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全凭静脉麻醉,吸入麻醉,认知功能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通常在大手术或者是急诊手术之后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自理能力以及生命质量,而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可能会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存在一定的联系[1]。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的影响,为降低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提供基本研究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所选86例老年患者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肠、胃等腹部手术者,排除标准:①长期服用大量镇静药物、抗抑郁药物;②存在精神系统疾病;③存在药物依赖史;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与吸入麻醉组,其中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43例,男28例,女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0.5±4.7岁,平均体重为56.4±4.2kg;吸人麻醉组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患者平均年龄71.1±3.2岁,平均体重57.3±4.5kg;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可比(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皆开放外周静脉,行0.2ml/(kg·min)乳酸钠林格液静脉滴注。对患者的血压、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予以患者面罩吸氧处理,持续3分钟,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咪达唑化(0.04mg/kg)、维库溴铵(0.1mg/kg)以及芬太尼(2ug/kg),行气管插管处理(在患者肌肉松弛、睫毛反射消失之后),呼吸机持续供氧。
①吸人麻醉组:患者使用持续吸人50%N20以及七氟烷的方法;②全凭静脉麻醉组:使用持续推注芬太尼0.05~0.2ug(kg·min)以及丙泊酚3~6mg(kg·h)的方法。
患者皆于手术过程中使用维库溴铵,以此来确保肌肉松弛。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0min、术后180min、术后360min以及术后1天的MMSE(简易智力状态量表)[2]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借助于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用x士s来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全凭静脉组患者术后60min评分较低,吸人麻醉组患者术后60min、180min、360min评分皆较低,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入麻醉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术后60min、180min、360minMMSE评分较高(P<0.05);两组患者于术后1天的MMSE评分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详情见下表1。
汪:与术前对比,*P<0.05
3 讨论
当前临床上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并未明确,与手术麻醉药物或许存在相关性[3]。老年患者由于其本身身体素质就较低,各项器官功能也有所下降,继而肝肾对于麻醉药物的分解、排泄能力也都不高,因此使老年患者对麻醉药物更为敏感,可能会使其出现术后苏醒延迟或者是呼吸状态不佳的问题[4]。基于此,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及麻醉方式可便于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通过对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两种方式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全凭静脉组患者于手术之后MMSE分值恢复较快,与吸入麻醉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术后60min、180min、360minMMSE评分较高(P<0.05);说明全凭麻醉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要比吸入麻醉组患者好。这是因为患者年老之后,其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如果进行全身麻醉特别是吸入麻醉时,就很容易导致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所以,使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方法可有效保护老年术后的认知功能。
总结来说,老年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降低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好的保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对提高其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志文.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北方药学,2014,(3):128-128,129.
[2]郭媛媛.全身麻醉的不同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5-16.
[3]应婷婷.吸入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北方药学,2015,(1):171-171.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9
【关键词】学校教育;社会化;小学生
学校教育是相对社会教育而言的,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本文所说的学校教育是指初级中学的学校教育。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学校作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场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化过程中,人的认知能力无疑取取得了进步,小学生这一群体更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完成了从一般意义上的懵懂到“懂事”的嬗变。那么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对小学生认知能力具体都有十分明显和重要的功能。
一、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认识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出示两只笔(一只铅笔、一只圆珠笔),指导学生比较两者在形状、大小、长短、颜色、材料、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共同性,或是让学生观察两只杯子、两片树叶和两只昆虫的异同,并把它们的异同点写在纸上等都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又如教师让学生用十秒钟观看一组东西,如书桌上的东西,橱窗内的东西,然后闭上眼睛想或说出这些东西,想或说得越具体越好,如某物的位置、大小、颜色、质地等都是对学生观察力、注意力的训练,都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小学课堂上,教师经常要求小学生进行背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如此一来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能够获得提升。
同时,教师也在不断的培养着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指导学生在读一篇文章、听一首歌曲、看一部小说、听一段评书时,尽量在大脑中形成描述的景象,有時则指导他们想象出某一物品在使用时存在缺点,进而寻找改进这些缺点的方法。除此之外,也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培训。指导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急于去做,而是首先在头脑中思考解决该问题的思路方法,待找到解决方法之后,再动手去做。经常在头脑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人要上学读书”,“人为什么叫人,而不叫别的”等。“为什么”是儿童时期最愿问的问题,实际上只有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大脑才能真正开始运转。
二、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对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
自我认知能力是指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达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认识,也就是对自身主体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过程。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全面发展阶段,只有认识自身状况,确立完整的自我概念,知道自己的集体生活中的角色,才能使自己的行为适应教育环境的要求,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校教育对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影响过程中,教育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使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保持协调一致,产生聚集效应,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老师们所做的课件存在了公用区,再在班级里的电脑上调出来,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被生动的动画、有趣的内容吸引了,甚至连以前上课不认真的同学也能安安静静地听讲。于是,我们一边欣赏着老师做的漂亮的课件,一边学习,真正达到了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使我们的学习气氛达到了最高潮。通过教育技术等的革新,对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帮助。
三、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影响
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教育,一般的文化知识教育具有鲜明的学科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更侧重于对人思想的改造、人格的塑造,教育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形象性和活动性。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有很强的灌输性,这违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忽视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点,因此,如何探索出符合小学生特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方式与途径。学校的社会化教育正是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重要时期,学校的社会化教育对小学生这“三观”可谓影响深远。
学校也是一个大染缸,这就是对学校教育社会化功能最深刻的表述。也是对学校教育社会化功能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影响的斜照。学校教育在传道授惑的同时,也是在教受学生怎么做事,怎么样做人以及怎么样正确的看待社会。教师更是学生的榜样,小学生之间也更是互相学习、相互竞争,同时也经过学校的熏陶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进步,走向成长。
通过分析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对小学生认知能力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更是深刻的。我们在认识到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对小学生影响的同时,更应该对学校教育对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更为重视。充分利用学校的社会化功能,不但要传授好小学生课本知识,更要全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学校社会化公共的充分发挥来助力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服务人才强国的战略。
参考文献:
[1]刘豪兴, 朱少华. 人的社会化[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2]刘慧珍. 教育社会学[M]. 辽宁敎育出版社, 1988.
[3]王亚南. 元认知的结构, 功能与开发[J]. 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1: 93-98.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5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按就诊单双号分为两组, 观察组76例中男42例, 女34例, 年龄65~84岁, 平均年龄 (72.4±6.7) 岁, 关节置换手术41例, 内固定术25例, 其他10例;对照组76例, 男41例, 女35例, 年龄64~83岁, 平均年龄 (74.3±7.1) 岁, 关节置换手术41例, 内固定术25例, 其他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情况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患者年龄超过60岁; (2) 患者均签署之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排除因脑部疾患如脑卒中或脑血管原因导致摔伤等意外者; (2) 精神系统疾病患者、服用精神疾病药物者或治疗前认识能力评分低于正常水平者。
1.3 方法
观察组:行快速诱导器官插管全身麻醉。诱导药物:打开静脉通路后, 注射咪达唑仑 (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10980026, 0.04 mg/kg) 、芬太尼 (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20113507, 5μg/kg) 、依托咪酯 (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32022999, 0.3 mg/kg) 、维库溴铵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1116, 1~2 mg) , 3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操作, 之后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麻醉, 在L1、L2间行硬膜外穿刺, 将麻醉平面控制在第10胸椎以下, 使用2%利多卡因3 m L在患者恢复平卧状态后进行用药, 术中可追加0.375%罗哌卡因2 m L每次, 维持麻醉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资料输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计量资料属正态分布的采用±s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比较
各时间段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比较
各时间段两组患者心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认知能力比较 (MMSE) 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与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观察组术后6、12、24 h MMSE评分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术后72 h MMSE评分数据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与麻醉前比较, P<0.05
3 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患者在术后记忆力、智力、认知能力、与他人交往能力等发生退化, 甚至人格都发生了变换的表现, 老年患者还可能由于此种障碍更易发生老年痴呆[2]。因此, 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非常重要。
本研究中应用两组麻醉方法后, 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均没有明显改变, 说明两种手段临床均可操作;用MMSE评分表评测患者的认知能力的变化, 操作简单且评价内容全面, 对各认知能力各方面的异常均有所涉及。研究数据显示, 在手术后24 h内, 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都比麻醉前有降低, 且全身麻醉患者的降低程度高于硬膜外麻醉者, 由此说明这两种麻醉手段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的认知功能都有影响, 且全身麻醉的影响更大。因此, 在老年手术患者术前, 可以增加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让患者了解认知障碍的严重后果, 能积极配合医师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和调理建议, 以较好的状态迎接手术, 医师则根据各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药物、合适的麻醉方法, 而家属了解并发症的知识, 若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便于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及时救治, 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伟元, 王焕彬.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各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 2013, 19 (12) :2274-2275.
【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推荐阅读: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09-03
小议消费者认知心理对车体广告的影响论文06-18
贯通式教学对药理实验设计及课程认知的影响10-16
认知损伤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10-20
对精神支柱的认知10-02
整体认知功能06-19
术后认知功能09-27
术后认知影响06-04
对社保基金绩效审计的认知07-03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