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的应用效果

2024-06-23

麻醉的应用效果(精选12篇)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1

近年来小儿患者手术日渐增多, 小儿患者属于特殊群体, 其体质及解剖生理因素相对于成人有较大差别, 对手术的安全要求度也越来越高, 在麻醉的应用方面应根据各种手术的特点合理有效地选择麻醉方法。现对我院2012年1-6月收治的198例患儿在针对麻醉方法的选择、进行麻醉前的必要准备、以及麻醉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8例患儿中, 男102例, 女96例, 其中56例年龄不足1岁, 79例年龄为1~3岁, 3~6岁35例, 6~12岁28例。椎管内麻醉组48例;臂丛麻醉组38例;全麻组112例 (其中15例患儿采取插管麻醉, 97例采取氯氨酮分离麻醉) , 两组结果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为保证麻醉效果, 采取统一的要求, 术前6 h所有患儿禁止饮食。将阿托品0.02 mg/kg, 安定0.2 mg/kg, 在实施麻醉前30 min对患儿进行肌注。全麻组中氯胺酮分离麻醉用药:先常规肌注氯胺酮4~6 mg/kg, 患儿入睡后进手术室, 开放静脉, 术中维持用量为氯胺酮肌注2~3 mg/kg或静脉注射1 mg/kg[1]。术中吸氧, 注意保障呼吸道通畅;通常情况下硬膜外麻醉用药为1.33%利多卡因10 mg/kg。进行穿刺时选择合适的手术部位, 镇静药的应用可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术中密切注意患者循环、呼吸情况;临床应用中臂丛麻醉采用肌间沟法, 用药为1.5%利多卡因10 mg/kg, 患儿出现异感效果更好。围术期监测患儿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

2 结果

在所有麻醉方法中全麻组应用氯胺酮方法相对简便, 在临床应用中加强管理安全性有保证。椎管内麻醉术中肌松效果好, 术中加强对阻滞平面的控制非常重要。臂丛麻醉效果确切, 临床中适用于上肢手术范围。198例患儿除硬膜外麻醉有2例和臂丛麻醉有1例因镇痛不全于中途改用氯氨酮麻醉外, 其余病例均取得满良好的果。

3 讨论

3.1 麻醉前准备

术前对患者的访视和检查, 可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 使患儿在进行麻醉时得到良好的配合, 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和紧张不安的情绪[2]。术前根据不同的用药环境合理采用用药方案, 通常情况下对于0岁~1岁婴儿可只单独用阿托品即可, 对于1岁以上的加用镇静药, 规定病儿禁食水的时间至少为6 h。

3.2 问题及对策

本组97例氯胺酮分离麻醉中, 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使用氯胺酮, 在实施麻醉中均无不良反应, 对患儿均采用肌注给药方式, 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对于年龄较大、体质较好的儿童, 实施静脉给药时, 应保持合适的给药速度。对腹部手术常规加用咪唑安定0.03 mg/kg静注, 氯胺酮与咪唑安定联合用药, 相互间对抗了其不良反应, 从而减少了多次追加给药的麻烦, 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在临床应用中咪唑安定具有起效快以及半衰期短和刺激性小等诸多优点[3]。

小儿椎管麻醉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规情况下对5岁以上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 通常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方法。本组病例在实施麻醉过程中4例患者血压下降, 6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恶心呕吐, 其麻醉平面均超过胸4, 对麻醉平面进行调节, 患者采取头低平卧位或用麻黄素后, 不良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

臂丛阻滞麻醉广泛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中。本组38例臂丛阻滞, 其平均年龄都在6岁以上, 麻醉效果满意, 术中病儿无不良反应。

3.3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本组198例麻醉中, 其中采取氯胺酮分离麻醉的97例, 采取臂丛麻醉的患儿38例, 椎管内麻醉48例。在临床应用中氯胺酮分离麻醉起效快, 针对体表镇痛效果非常好, 同时对循环系统具有良好的交感兴奋作用。氯胺酮分离麻醉对呼吸系统影响轻微,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由氯胺酮药性可知, 氯胺酮对脑血管具有明显扩张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阿片受体也有一定的亲和力, 对颅脑外伤患者、脑水肿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麻醉时, 应禁用氯胺酮[4]。

综上所述, 由于氯胺酮分离麻醉方法操作简便, 不良影响相对较小, 在用药过程中准确把握剂量, 采取合适的给药途径以及合理的注药速度, 同时麻醉中加强管理, 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在临床麻醉中小儿患者属于特殊群体, 应重视在麻醉方法的选择, 根据各种手术的特点合理有效地选择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钱福元.小儿麻醉211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师, 2008, (27) :106, 110.

[2]万惠芬.浅谈心理学在麻醉科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 (4) :16.

[3]王艳.不同剂量咪唑安定的镇静和遗忘作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6) :48.

[4]王红伟, 任爱红.氯胺酮临床作用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27) :3.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2

一、麻醉性镇痛药在急性疼痛中的应用

目前,关于急性疼痛(acute pain)的定义,尚无公认、明确的意见。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对急性疼痛的定义为:新近产生并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通常与损伤或疾病有关。急性疼痛包括手术后疼痛,创伤后疼痛,分娩痛,心绞痛、胆绞痛、肾绞痛等内脏痛,骨折痛,牙痛等。其中手术后和创伤后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急性疼痛。

急性疼痛的治疗必须根据不同病因和病情具体分析,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的处理。总的原则是:明确诊断,并尽可能去除病因;提高痛阈;减慢神经传导速度,包括针对某些与传导疼痛有关的神经介质的处理;尽可能减弱乃至消除疼痛刺激对疼痛感受器的作用。

本文重点讨论麻醉性镇痛药在急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合理应用。

(一)术后镇痛的目的

术后疼痛不同于生理性疼痛。手术损伤激活周围组织伤害性感受器并使其敏化,导致损伤组织局部和周围未受损伤的皮肤对疼痛阈值降低和对超阈值的反应性增强(痛觉过敏)。疼痛刺激可引起脊髓和脑内的疼痛传递增强,对疼痛的感知程度提高(中枢敏化),加剧术后疼痛。因此,术后镇痛的目的除了要达到消除生理性和病理性疼痛以外,还需要抑制和逆转传入神经冲动引起的中枢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即抑制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效应。

(二)麻醉性镇痛药用于术后镇痛的常用给药方法 1.口服给药

口服用药方便,无需注射,患者易于接受。口服方法用于术后镇痛,可以达到并维持镇痛药物基础血药浓度,适用于轻度疼痛,如局部小手术或门诊手术的患者。鉴于口服用药的时效特点,达到镇痛所需的血药浓度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用药剂量的调整比较困难,再加上给药后起效慢、需要患者胃肠功能正常才能奏效等特点,口服给药不宜单独用于术后中、重度急性疼痛的治疗。基于以上原因,在术后早期可以使用长效且强效的口服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或将口服用药与其他给药方式联合应用,以获得协同的镇痛效果。最常见的方式是在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后,由其他镇痛方式逐渐过渡到口服用药方式。目前,新型的口服镇痛药物多为复方制剂,由两种甚至多种药物组成,提高了镇痛的效果,并且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虽然其他给药途径应用广泛,但口服给药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用药途径。临床常用的口服药物包括:

(1)阿片类镇痛药

术后患者一旦可以口服给药,可根据疼痛程度应尽早使用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物。

(2)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urgs,NSAIDs)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的生成而起到镇痛作用,主要作用于外周,而不是中枢神经系统。NSAIDs可用于轻到中度疼痛的治疗,还可以辅助阿片类镇痛药进行镇痛。传统的 NSAIDs 除了抗炎、镇痛作用以外,还具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损害、肾毒性和血小板功能异常等。新型 NSAIDS 药物环氧化酶-2(COX-2)抑制药可以选择性阻断病理情况下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抑制后者介导的炎症、疼痛和发热,但不明显影响正常细胞活动所需生理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因此不良反应少。但对特异性 COX-2 抑制剂罗非昔布(万络)的现有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罗非昔布(>25mg/天)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梗和脑卒中)的危险性。因此,应谨慎用于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或具有心脏病高危因素的患者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的患者。

2.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曾经是全身用药的常规方法,目前已逐渐被其它方式给药所取代。

肌内注射给药的优势在于起效快、能迅速达到峰作用。但缺点在于效果和起效时间不可预见,注射部位疼痛,并易引起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肌内注射镇痛适用于术后急性中、重度疼痛。多采用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或者哌替啶。在急性疼痛而对吗啡不存在耐药性的病例中,肌内注射吗啡 10mg 左右的剂量可以产生镇痛而不引起显著的意识变化。吗啡既能减轻疼痛的感受,又能缓解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可减轻焦虑情绪。

3.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是手术后常用的镇痛方式,可以分为单次静注或者持续静注。与肌内注射相比,由于药物在体内快速重新分布,单次静注起效迅速,但作用时间较短,须反复间断给药才能维持血浆药物浓度的恒定。持续静脉滴注简便易行,血药浓度波动较小。为了使血药浓度尽快达到有效镇痛的水平,在开始持续静脉滴注前,往往需要单次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镇痛药物。可以用于静脉注射的药物很多,如吗啡、哌替啶、芬太尼、曲马多等。多年以来,哌替啶一直是治疗急性疼痛的常用药物,但目前不建议将其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因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仍具有药理作用,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多次应用易出现毒性反应,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应慎用。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丁丙诺非,是 μ 受体部分激动剂,对κ受体和δ受体的作用极弱。由于其与 μ 受体亲和力较强, 可置换出其它与阿片受体结合的镇痛药, 产生拮抗作用。用于急性术后镇痛,静注数分钟内即可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应用时不能与其它阿片受体激动剂合用。其不良反应之一呼吸抑制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长,而且使用纳洛酮拮抗效果较差。

氢吗啡酮也是常用的镇痛药物,如果使用吗啡后出现头痛、眩晕、恶心,或者对吗啡耐受,可以选用氢吗啡酮。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可用于肾衰患者。NSAIDs 中的酮洛酸可以静脉给药,药效与吗啡相当。但其不良反应明显,使用不能超过 5 天。

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呼吸抑制,接受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的患者需要严密监测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及模式、皮肤及黏膜颜色,有条件的要监测脉搏氧饱和度。一旦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可以静注纳洛酮治疗。呼吸抑制逆转之后仍要严密监测患者,避免因纳洛酮作用时间短,其作用消失后再次发生呼吸抑制。使用纳洛酮应避免静注速度过快。建议将 0.4mg 纳洛酮用生理盐水稀释到 4ml,每次 0.5~1ml,依据具体情况缓慢注射;或者将 0.4mg 纳洛酮加入 10ml 生理盐水,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每 2 分钟增加 0.1mg;或将 2mg 纳洛酮稀释到 500ml 生理盐水或 5%葡萄糖溶液中(0.004mg/ml)静脉滴注。阿片类镇痛药其他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瘙痒及便秘等。可以对症治疗。减少阿片类镇痛药剂量、改变阿片类镇痛药种类或者停止使用阿片类镇痛药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

4.椎管内给药 将药物注入硬膜外间隙或者蛛网膜下腔,直接作用于脊髓和神经根,镇痛效果良好,作用持续时间长。

(1)硬膜外镇痛的优势、适应证和禁忌证

硬膜外镇痛的优势在于作用确切、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减少心肌缺血发生;促进肠道排气,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下肢血管手术后移植组织的存活;加速关节手术后的恢复,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硬膜外镇痛适用于胸部或腹部手术后、下肢手术后需要早期肢体活动、下肢血管手术需要交感神经阻滞,并特别适用于心功能或肺功能不良的患者。硬膜外镇痛禁用于患者拒绝接受、凝血疾病、目前正在或准备接受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存在菌血症、穿刺部位局部感染、存在脊柱疾患的患者(相对禁忌证)。

(2)硬膜外腔镇痛的药物和方法

硬膜外镇痛既可以选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等局麻药物,也可选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局麻药与阿片类镇痛药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作用。硬膜外腔给予局麻药在提供有效镇痛的同时,可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使支配胃肠道的迷走神经相对兴奋,改善胃肠道功能。在一定的范围内,硬膜外注入的阿片类镇痛药的剂量与镇痛强度之间存在着剂量-效应关系,当然为了避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不应一味加大阿片类镇痛药剂量。

吗啡的脂溶性低,经硬膜外注射后易于随脑脊液循环扩散,所以镇痛范围较广。故采用硬膜外吗啡镇痛时,决定镇痛平面的主要因素不是注射部位的高低,而是吗啡的用量。硬膜外注射吗啡的起效时间为 30 分钟,峰作用时间为 60~90 分钟不等,而镇痛时间可以长达24 小时。为了避免吗啡用量过大扩散到较高水平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延迟性呼吸抑制,一般情况下只在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而不常规使用硬膜外吗啡持续输注,常用剂量为1.5~2mg/次。

芬太尼也可以用于硬膜外镇痛,其脂溶性很强,主要通过与脊髓的阿片类受体结合发挥药效,所以镇痛效果主要位于硬膜外穿刺部位周围,需要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和神经分布区域选择适当的硬膜外穿刺位置。芬太尼的起效时间为 4~5 分钟,峰作用时间在 20 分钟以内,易于调整剂量。

一般在术前或麻醉前给患者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给予试验剂量的局麻药以确定硬膜外导管的位置,术中可以开始微量泵连续硬膜外给药(4~6ml/h)。如果手术过程中未经硬膜外给药,术后为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并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应给予一次负荷剂量,再开始进行连续硬膜外镇痛。

其他可以应用于硬膜外的药物包括:①氯胺酮:脂溶性麻醉镇痛药,能迅速弥散进入蛛网膜下腔到达脊髓,选择性作用于脊髓的传导系统,阻断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硬膜外应用剂量 30mg,镇痛效果持续 1.5~5.5 小时。随剂量增大,全身不良反应增多。过量时无拮抗药。②可乐定:硬膜外应用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不影响运动或本体感觉功能,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而且对阿片类镇痛药耐受的患者同样有效。③曲马多:为非吗啡类强效镇痛药,作用机制与吗啡相似。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常用剂量是50~100mg,镇痛持续时间平均 11 小时。具有耐药性低、无呼吸抑制的作用。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尿潴留及嗜睡等。(3)硬膜外镇痛常见的不良反应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与所使用的药物有关。阿片类镇痛药可以引起瘙痒、镇静、眩晕和尿潴留;局麻药可以引起低血压、轻微感觉改变、尿潴留等。其中,大部分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减慢输注速度、改变药物种类或药物剂量缓解。

瘙痒是硬膜外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物或小剂量纳洛酮静脉输注缓解。硬膜外镇痛时较少出现恶心,与使用的阿片类镇痛药剂量较小有关。

尿潴留是硬膜外镇痛,特别是腰椎硬膜外镇痛的常见问题。因此,接受硬膜外镇痛的患者常需留置尿管。单侧下肢麻木偶伴无力或运动阻滞,常常是由于硬膜外导管尖端移位至神经根处导致,所以将导管稍微向外拔出可以有所缓解。(4)抗凝治疗患者与硬膜外镇痛

有些患者在接受硬膜外镇痛的同时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这些患者拔出硬膜外导管后硬膜外腔出血的发生率为 0.01%~0.1%,尽管较低,但仍需十分谨慎。如果患者接受大量普通肝素治疗,又必须拔出硬膜外导管,则应在停止普通肝素治疗2~4 小时后拔出导管,并在导管拔出后 1 小时内不再接受普通肝素治疗。小剂量普通肝素(预防治疗)不是导管拔出的禁忌证。使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治疗的患者应该在停药至少12 小时后拔出硬膜外导管,并且在拔出后 2 小时之内不再使用 LMWH。目前还没有可以有效检测 LMWH 活性的方法;PT,INT 和 PTT 水平不能反映 LMWH 的活性。使用新鲜冰冻血浆恢复凝血因子活性的方法较少使用,而且还会带来一些危险因素(容量超负荷、心衰、输血反应、免疫改变及输血感染)。对患有凝血病的患者应该在拔出硬膜外导管后的 24 小时内严密监测,避免发生硬膜外血肿。

5.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

传统术后镇痛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需要间断肌内注射阿片类镇痛药,这种镇痛方法具有众多不足之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PCA 技术改进了镇痛药的给药方式,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镇痛方法的缺点,已经成为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

在镇痛治疗中,产生临床镇痛作用的最小的镇痛药物浓度被称为最低有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analgesic concentration,MEAC),依据这一概念,一旦阿片类镇痛药浓度大于 MEAC,就可以产生有效的镇痛作用,小于 MEAC 时,患者会感觉疼痛。当采用 PCA 时,每当阿片类镇痛药的血药浓度小于 MEAC 时,患者即可自行给药进行镇痛。患者使用 PCA 后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少量、频繁给药。传统的给药方法剂量大、次数少,PCA 给药直接克服了这些缺点,减少了血药浓度的波动及不良反应。此外,PCA 还可以避免意识不清的患者用药过量,比较安全。目前,麻醉性镇痛药最常经静脉 PCA(PCIA)泵和硬膜外 PCA(PCEA)泵实现病人自控镇痛。

(1)静脉 PCA 常用药物的选择 理想的 PCA 镇痛药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中等的特点,且不应引起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或影响胃肠运动。选择 PCA 药物时应综合权衡利弊。作用时间太短(阿芬太尼)或者太长的镇痛药均不宜用于 PCA。吗啡脂溶性差,起效时间较长。有研究表明,在给予足够的基础剂量的前提下,与脂溶性强的阿片类镇痛药相比,在开始镇痛最初 1 小时内,吗啡的镇痛作用稍弱。但在最初 6小时过后,各种阿片类镇痛药的作用差别就不明显了。另外,吗啡具有镇静和稳定情绪的作用,有利于术后疼痛患者的恢复。虽然哌替啶是有效的镇痛药,但其主要代谢产物去甲基哌替啶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导致烦躁、易激惹、失眠,甚至癫痫发作,已不建议作为 PCIA 用药。芬太尼族药物也广泛地应用于术后镇痛。芬太尼为脂溶性药物,起效迅速,可以有效地镇痛。但是芬太尼体内再分布作用显著,作用时间较短,要求患者频繁给药。而且排泄过程缓慢,有蓄积作用。阿芬太尼作用时间短暂,难以维持稳定的血药水平和有效的镇痛。舒芬太尼具有高度脂溶性,作用时间中等,适于 PCA 给药。

(2)硬膜外 PCA 常用药物的选择

PCEA 适用于胸部、腹部及下肢手术术后疼痛的治疗。药物的选择多以局部麻醉药与阿片类镇痛药联合应用为主,可以降低两种药物的用量,减少药物的毒性作用。PCEA 用药量小,镇痛效果可靠,持续时间长久,但作用范围相对小,阿片类镇痛药尤其是吗啡经硬膜外腔注射可发生延迟性呼吸抑制。因而 PCEA 的应用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锁定时间也要相对延长。

新型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使用安全,毒性较低,分离阻滞效应明显,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用于 PCEA 浓度多选用 0.1%~0.3%。

6.其它给药途径

(1)经皮肤给药系统(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经皮芬太尼贴剂主

要适用于慢性疼痛,尤其是癌性疼痛的治疗,也可以用于缓解术后疼痛。避免了药物注射的痛苦,也为无法口服或者不愿意口服药物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镇痛方法。TTS 很少引起呼吸抑制,主要不良反应仍是恶心、呕吐,还包括尿潴留、皮肤瘙痒等。TTS 起效较慢,揭除贴剂后作用消失也慢,临床应用尤其是调整剂量时应注意此特点。

(2)经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给药:药物经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三、麻醉性镇痛药在慢性疼痛中的应用

本文重点阐述麻醉性镇痛药在慢性癌性疼痛和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一)麻醉性镇痛药癌性疼痛中的应用

癌性疼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患者的疼痛分为四类。多数癌症患者,尤其是癌症晚期,常合并多种类型的疼痛,包括:肿瘤侵犯所致的疼痛(约占80%)、抗肿瘤治疗所致的疼痛(约占10%)、与肿瘤相关的疼痛(约占8%)以及非肿瘤因素如治疗所致的疼痛(约占8%)。

1.药物镇痛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基本问题

(1)要求控制癌性疼痛是患者的权利。

(2)确定癌性疼痛的原因对治疗十分重要。

(3)药物治疗是癌性疼痛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4)提高癌性疼痛患者用药质量,包括:按镇痛方案给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和用药个体化。在用药个体化过程中,必须视用药时间、疼痛状况予以区别,对于确属剂量不足的增加剂量或者按方案中的下一阶梯药物予以治疗。

(5)注意用药过程监护,密切观察反应,不仅要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而发生不良反应最少。

(6)患者的自我疼痛评估对药物治疗十分重要(具体方法见本章中相关内容)。

(7)癌性疼痛缓解程度分级: 完全缓解(CR):治疗后完全无痛。

部分缓解(PR):疼痛明显减轻,睡眠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轻度缓解(NC):疼痛有所缓解,仍需加强镇痛,睡眠仍受干扰。无效(PD):与治疗前比较无减轻。2.药物镇痛治疗基本原则

根据WHO癌性疼痛三阶梯镇痛治疗指南,癌性疼痛药物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如下:

(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

口服给药具有无创、方便、安全、经济的优点。若患者有吞咽困难、严重呕吐或胃肠梗阻,可以首选芬太尼透皮贴剂或直肠栓剂等,必要时选择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途径给药。

(2)按阶梯用药

1986 年,WHO 建立了疼痛治疗的三阶梯用药指南,是指镇痛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轻到重,按顺序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第一阶梯:轻度至中度癌性疼痛患者应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如果有特殊指征,可合并应用辅助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醋氨酚、双氯芬酸钠等。第二阶梯:对中度疼痛患者,当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满意镇痛时,应用弱阿片类镇痛药,同时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应用以可待因为代表。

第三阶梯:重度癌性疼痛选用强阿片类镇痛药。这是在弱阿片类药与非阿片类药或并用辅助药镇痛作用差时所选用的治疗药,以吗啡为代表。可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用阿片类镇痛药的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既可增加阿片类镇痛药的镇痛效果,而且还可以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在三阶梯镇痛用药的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情选择合用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惊厥类药等辅助用药。

(3)按时用药

按时用药是指镇痛药应有规律地按规定间隔给予,而不是等患者要求时才给予。使用镇痛药,必须先估计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次剂量应在前一剂药效消失之前给予,这样可以保持疼痛连续缓解。患者因突发剧痛时,可按需给予镇痛药补救。

(4)个体化给药

由于个体差异,阿片类镇痛药无标准用药剂量。能使疼痛得到缓解而不良反应不显著的剂量就是合适的剂量。故阿片类镇痛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至合适的剂量。(5)注意具体细节

对使用镇痛药的患者要注意监护,密切观察其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的反应,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疼痛治疗效果。3.药物选择与用药方法

药物镇痛治疗的第一步是选择镇痛药。第二步是选择辅助药物,辅助药物可增强镇痛治疗的作用,并对癌性疼痛所引起的不适症状产生姑息治疗作用。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癌性疼痛治疗的基础药物。此类药物对轻度疼痛,尤其对骨及软组织疼痛治疗效果肯定,同时对骨膜受肿瘤机械性牵拉、肌肉或皮下等软组织受压或胸膜腹膜受压产生的疼痛也有效,并可作为合并用药增强阿片类镇痛药作用。肿瘤生长可产生炎性因子,并对邻近组织产生机械性压迫刺激,邻近组织因此产生前列腺素、缓激肽和5-羟色胺等炎性因子,这些物质反过来又可刺激周围组织。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其解热镇痛及抗炎等作用。骨转移处癌细胞产生大量前列腺素,故上述药物对此类疼痛治疗效果较好。

新一代作用于环氧化酶-2(COX-2)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已开始用于临床,如塞来昔布等。COX-2 主要在炎症组织表达,而正常胃肠及肾脏组织中主要为 COX-1,上述药物选择性抑制COX-2,可明显减少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但在使用 COX-2 选择性抑制剂时,应注意该类药物与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塞来昔布在肝脏内经细胞色素 P-450酶系统(特别是 3A4)代谢,因此,在合用其他经 P-450 酶作用代谢的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代谢将受到影响。另外,长期使用选择性作用于 COX-2 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这也是近年非常受关注的问题,使用时应特别注意。

可待因或羟考酮与对乙酰氨基酚及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复方制剂是最广泛使用的镇痛药。复方制剂的协同作用可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尤其适用于骨转移疼痛的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有许多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溃疡及出血、血小板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过敏反应等。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与该类药物抑制正常组织合成前列腺素有关。例如,通过抑制胃十二指肠黏膜合成前列腺素而导致胃肠溃疡,通过抑制肾脏髓质前列腺素的产生导致肾衰竭。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密切相关。当其用量达到一定剂量水平时,增加用药剂量不增加镇痛效果,反而可明显增加毒性反应。因此,当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药剂量接近限制用药剂量时,如果仍未能理想缓解疼痛,不应该盲目增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用药剂量,而应该改用或合用阿片类镇痛药。

(2)阿片类镇痛药

①药物特点:该类药物种类多,可选剂型多,无封顶效应,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将阿片类镇痛药分为两大类。短半衰期者作用时间为 3~4 小时,较长半衰期的药物作用时间可达 8~12 小时。作用时间最长者可达 72 小时。应用阿片类镇痛药需考虑许多因素,如年龄、性别、全身情况、癌症类型及疼痛严重程度和广泛程度。药物应用有很大的个体差异,通常由小剂量开始,根据临床经验进行个体剂量滴定,尽快达到无痛。用此类药后大多数患者镇痛满意,但易产生耐药性,需要逐渐加大剂量,才能达到相同镇痛效果。阿片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药物依赖,长期大量用药后不能突然停药,否则会产生戒断症状。身体依赖和耐受性是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的正常药理学现象,不应影响药物的继续使用。心理依赖,即所谓的“成瘾”,则是患者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时心理异常的行为表现,表现为不能自控地和不择手段地渴望得到药物,目的是为了达到“欣快感”。临床医生和患者常因过分担心“成瘾”而不敢应用实际需要的镇痛药剂量。临床经验表明,应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癌性疼痛,产生心理依赖者非常罕见。

②给药途径:以无创为主,可以选择口服、透皮贴剂等。如患者不能口服药物,最好的替代途径是直肠和皮下给药;由直肠和口服给药,吗啡的生物利用度和镇痛作用时间是相同的;口服吗啡与直肠应用吗啡的相对效能比是 1:1。也可临时用皮下注射。以下情况不适合皮下注射:全身水肿,因皮下给药产生红斑、溃疡或无菌性脓肿,凝血功能障碍,外周循环极差。对于这些患者应采取经静脉给药;对于因其他原因而留置有静脉导管的患者,静脉给药也是最好的途径;口服吗啡与静脉应用吗啡的相对效能比是 1:3。经以上途径给药在 80%的患者中可以有效控制癌性疼痛,在其余 20%的患者中,必须考虑应用其他控制癌性疼痛的方法,包括椎管内给予阿片类镇痛药,或配合局部神经阻滞或其他药物。

③初始剂量滴定: 【即释吗啡滴定方案】第 1 天固定剂量:盐酸吗啡 5~10mg q4h。第 1 天补救剂量:疼痛无缓解或缓解不理想,于两次用药之间给予补救量盐酸吗啡 2.5~5mg q4h。次日总固定量=前日总固定量+前日总补救量。将总固定量分 6 次口服(即为 q4h)。次日补救量为当日固定量的 10%。依法逐日调整,直到疼痛消失或稳定在 2 级以下即可继续服用或将稳定的口服总量分 2~3 次量改服控释吗啡。如疼痛仍有波动则继续前法,用即释吗啡滴定剂量。

【控释吗啡滴定方案】第 1 天,控释吗啡 10~30mg q12h,次日疼痛若无缓解或很少缓解,则依首次总量的 30%-50%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疼痛消失或降到 II 级以下。

【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初始剂量滴定】芬太尼透皮贴剂应从小剂量开始。如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次日疼痛无缓解或很少缓解,仍以即释吗啡片作为常规补救用药。72 小时后计算 24小时吗啡总量,用该总量的 1/2 加到首次芬太尼透皮贴剂用量上即得出第二贴应用的剂量ug/hr)。

【吗啡转换成芬太尼透皮贴剂】滴定吗啡到稳定的每日剂量后,其每日剂量的 1/2 即为芬太尼贴剂用量(即 μg/h q72h)。转换时,需继续以吗啡原剂量同时使用 6~12h,使芬太尼血药浓度达高峰时,方可停用吗啡。

④阿片类镇痛药个体剂量滴定和维持:应按时、按需增加剂量,剂量的增加与疼痛强度相关。合适的剂量是指能够显著缓解疼痛而无不可控制不良反应的剂量。当所需的 24 小时阿片类镇痛药剂量稳定时,应考虑将短效阿片类镇痛药更换为缓释阿片类镇痛药,用以控制慢性持续性疼痛。在应用缓释阿片类镇痛药期间出现爆发痛(疼痛急性发作,与活动、体位相关的疼痛和剂量末期的疼痛)时,使用补救剂量的短效阿片类镇痛药。补救剂量为:每小时可使用前 24 小时口服量的 10%~20%。如果患者不断按需给药,或按时给药的给药间隔末期也不能缓解疼痛时,可考虑增加缓释阿片类镇痛药的剂量。剂量增加后,大约在 5 个半衰期内达到平衡。如果出现不可控制的不良反应,则考虑将剂量下调 25%或重新滴定。

⑤阿片类镇痛药的减量或停用:应采用逐渐减量法,即先减量 30%,两天后再减少 25%,直到每天剂量相当于口服 30mg 吗啡的药量,继续服用两天后即可停药。

(3)辅助用药

辅助性药物是指用于癌性疼痛治疗相关的各种辅助药物治疗。辅助用药可用于癌性疼痛三阶梯治疗的任何一个阶段,它可以增强阿片类镇痛药的镇痛作用(辅助镇痛治疗);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毒性反应;改善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其他症状。另外,还可针对特殊疼痛产生独特的效果。大多数有症状的癌症患者会接受一种以上或两种以上的辅助性药物治疗。

①皮质类固醇:可减轻癌症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从而减轻癌性疼痛。可改善心情、增加食欲、减轻脑和脊髓水肿。对臂丛、腰骶丛疼痛与阿片类合用效果良好。对肝转移及内脏转移的牵拉痛,头颈、腹部、盆腔肿瘤的浸润性酸痛及脉管阻塞的胀痛亦有效。应注意长期大量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②抗惊厥药:对神经损伤所致撕裂痛及烧灼痛有效,如臂丛、骶丛、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化疗导致的神经损伤所致的疼痛。单独使用加巴喷丁、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戌酸和氯硝西泮或与三环类抗抑郁药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基于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成功经验,临床医生及专家一致认为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癌性疼痛综合征,包括肿瘤侵犯神经、放疗所致纤维化或外科手术疤痕、带状疱疹和传入神经阻滞。根据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表现为枪击样痛、撕裂样痛、烧灼疼痛或感觉过敏疼痛的部分患者,接受该治疗可改善症状。加巴喷丁是近来应用的有效药物,安全性较高,衰竭患者对该药有较好的耐受性。滴定该药物剂量约需2周以上,尚未确定其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用药剂量。该药长期大量用药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嗜睡、共济失调、复视和淋巴结病变。建议初次用药在睡前服用,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③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可用于中枢性疼痛或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该类药物可增强阿片类镇痛药的镇痛效果,或产生直接镇痛作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别是持续的灼痛更有效。该类药物也可以改善心情、促进睡眠,解除忧虑和抑郁而增强镇痛效果,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较好。该类治疗药物的最佳种类和最佳剂量具有个体差异。新型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特异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尚不是十分清楚。因此较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仍被普遍使用,作为辅助镇痛。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躯体改变(口干、体位性低血压)和中枢性改变(嗜睡、精神错乱)。由于该类药物可能使衰竭患者已有的症状加重,因此病情严重的患者用该类药时应小心。该药的治疗剂量也可能引起心血管不良反应,包括心率加快、PR间期延长、心室内传导延缓、QT间期增加、T波低平。由于这些症状主要发生于衰竭的患者,因此全身情况衰竭的患者应慎用该类药。

④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与疼痛的传递与调节有密切关系。长时间的刺激激活脊髓中的NMDA受体,活化的NMDA受体使脊髓背角细胞敏化(中枢敏化作用),对所有的传入刺激有较强的应答,并产生持续性疼痛,降低了对吗啡镇痛药的敏感性。NMDA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其过程,抑制中枢敏化,从而提高吗啡的疗效。对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也有疗效。

⑤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乐定最初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可以口服用药或经

硬膜外途径给药。该药可有效控制癌性疼痛,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⑥其他辅助用药:安定类药物、布洛芬类药物可解除横纹肌的痉挛。东莨菪碱或氯苯尼酰胺可抑肠痉挛。抗生素能减轻继发感染的疼痛。

4.骨转移疼痛的药物治疗

骨骼是癌症转移的常见部位,是癌症远处转移的第三好发器官,仅次于肺、肝。它所造成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造血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可加速癌症患者的病情发展,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1)骨转移性癌性疼痛的临床特征

骨转移性癌性疼痛一般较剧烈,呈间歇性疼痛或持续性疼痛,日渐加重。此类疼痛尤其以夜间较重为特征,使患者在临睡前产生恐惧和顾虑。骨转移癌局部疼痛表现从钝痛到深部难以忍受的剧痛。在活动和负重时常常加重。发生病理性肋骨骨折时,从坐位改为仰卧位或躯干侧卧时疼痛最严重。负重长骨,可因肉眼看不出的变形而引起附加的疼痛。单用阿片类镇痛药控制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并非十分理想。需合理配合其他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放射治疗、双膦酸盐类药及固定术等。综合治疗不仅能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而且还可能降低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2)骨转移性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

由于骨转移性癌性疼痛的临床复杂性,其治疗仍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被列为难治性癌性疼痛。治疗的原则应是因病情而异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神经毁损、放射治疗、核素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治疗,积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强效长效阿片类镇痛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果使用恰当,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疼痛可得到良好的控制。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单纯的骨转移性癌性疼痛,可给予大剂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骨组织内的前列腺素合成,常能获得疗效。

【阿片类镇痛药】该类药物对骨转移性癌性疼痛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一些较轻的患者可以达到完全镇痛。但是,单独应用阿片类镇痛药,常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这在治疗骨转移性癌性疼痛时应特别注意。

5.癌症患者的急性疼痛处理

在癌症患者中,疼痛往往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疼痛,但往往会有疼痛的急性发作。癌症患者有两种主要的急性疼痛:典型的急性疼痛(持续时间短,自限性)和慢性癌性疼痛急性加重(活动时疼痛和爆发痛)。两种类型都可以突然发作或逐渐产生。癌性疼痛患者产生急性疼痛的原因与慢性疼痛一样,可以是肿瘤的直接浸润、诊断或治疗的不良反应或与癌症治疗无关的因素。(1)癌症患者急性疼痛的治疗原则

①癌症患者的急性疼痛并非都由癌症病情进展引起,其他可能还包括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便秘、治疗的不良反应、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感染等。即使疼痛由肿瘤进展引起,也应该考虑到解剖学病因的因素(如脊髓压迫、骨折、内脏梗阻等),从而可能选择针对性治疗措施。

②如果疼痛由肿瘤进展引起,治疗肿瘤是首要方法,具体方法的选择需取决于肿瘤类型、范围和患者状况。

③在观察抗癌治疗效果的同时,需要给予镇痛药物,如阿片类镇痛药等。

④有些病例需给予理疗和社会心理治疗。

⑤抗癌治疗起效后,可调整镇痛治疗方案,应反复进行评价,并逐步减少剂量。

⑥对于难以控制的患者可选择有创治疗(硬膜外阿片类镇痛药、神经阻滞等),需要专门的疼痛治疗小组完成。

(2)接受手术和其他治疗干预措施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

①如果进行操作前需要空腹状态,按时口服镇痛药物的患者需要换用胃肠外给药。

②对阿片耐受的患者,在操作完成后的镇痛需要,考虑以前的日需求量。

③应该考虑操作对生理、心理和代谢的影响。

④肿瘤医生、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和姑息治疗小组应该保持最佳的交流。

(3)治疗爆发痛需要考虑

①必须用速效阿片类镇痛药。

②如果需要频繁给予吗啡治疗爆发痛,可能提示需要调整基础阿片类用量。

③在需要快速滴定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其他给药途径,如皮下注射。

④在极度疼痛情况下可能需要PCA。

⑤NSAIDs由于可以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在治疗疼痛的急性发作时也有一定帮助。

⑥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可以改变对神经损伤的病理反应和疼痛感受,可以有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对癌症患者的急性疼痛发作也有利。

(二)麻醉性镇痛药在非癌性疼痛中的应用

阿片类镇痛药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常用药物。理想的阿片类镇痛药应具有:不良反应轻,危险性小,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小的优点。目前对于阿片类镇痛药用于非癌性疼痛治疗虽然存在争议,但有关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的研究报告表明,此种方法安全有效。作为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按时给药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功能。在具有一定适应证的患者中,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可个体化地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同时加强监测,避免错误用药,并及时防治药物不良反应。长效阿片类镇痛药较少产生较高的血浆峰浓度,因此可减少患者觅药的中枢机制,较少药物滥用。文献报道,阿片类镇痛药用于慢性非癌性疼痛发生药物滥用的概率约为0.03%~5%。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效阿片类镇痛药可提供有效的镇痛,改善心理和生理功能。许多证据表明,不论慢性非癌性疼痛的病因如何,都可以使用阿片类镇痛药进行有效的治疗。尽管阿片类镇痛药治疗伤害性疼痛更有效,但有相当一部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在接受这种治疗后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至少是短期内得到缓解(8 周内)。因此,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如果患者符合阿片类镇痛药的适应证,则可以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

1.阿片类镇痛药在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药物滥用史、严重性格障碍和不良的家庭环境是阿片类镇痛药使用的相对禁忌证。

(2)如考虑采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首诊医生应对疼痛患者的用药处方负责。

(3)治疗前应取得患者同意,使患者了解:使用后成瘾发生率较低;阿片类镇痛药本身或合并使用的其他镇静/催眠药可能会对认知功能有所影响;可能出现身体依赖性(停药后可逐渐消失);母亲使用阿片类镇痛药可能导致婴儿出生时的身体依赖性。

(4)按照三阶梯中按时给药原则,镇痛药物应连续给予,强调功能改善并达到部分缓解疼痛的目的。

(5)如果较小剂量阿片类镇痛药未能达到部分缓解疼痛,且患者不能耐受相关的不良反应,则应考虑停止使用阿片类镇痛药。

(6)疼痛治疗旨在缓解患者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为此,阿片类镇痛药治疗应与其他镇痛药和康复治疗相结合。

(7)除每日初始药量外,应允许患者疼痛加剧时接受临时的补救用药,以满足缓解疼痛的需要。推荐两种方法:①每月额外开出 4~6 次的补救用药以满足需要;②如果疼痛剧烈,当天可以使用 1~2 次的额外用药,但第二天应减少药量。

(8)开始治疗后,患者应至少每周看一次医生,并调整处方。治疗状况稳定后,可以减少就医次数。

(9)当疼痛加剧,采用补救用药仍不能缓解时,应住院治疗。在医院,可以密切观察加大药物剂量后的反应,并可以进行剂量调整(适当时将剂量减至基础剂量)。

(10)应注意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有囤积药物、同时找其他医生开药、用药量剧增或其他异常行为,一旦发现应考虑减药/停药或严格遵守指南予以治疗。必要时可以向药物成瘾专家咨询。

(11)每次就医时应注意评估的指标包括:①舒适程度(镇痛效果 VAS 评分);②与阿片类镇痛药相关的不良反应;③功能状态(身体和精神);④是否存在与药物有关的异常行为。

(12)应建立治疗病历,记录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镇痛效果、功能状态、不良反应及异常行为。

(13)非癌性疼痛患者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时应填写知情同意书。2.几种常见慢性非癌性疼痛的治疗

(1)骨关节痛的治疗

【引起骨关节痛的主要原因】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为局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以滑膜关节的关节软骨的进行性损害为特征。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以周围关节滑膜的持续性炎症为特征。

痛风(Gout):为尿酸在关节组织内沉积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关节炎。

【骨关节疼痛的药物治疗原则】

①恢复或保持关节功能在关节痛的治疗中是最重要的治疗目标,治疗应从全局出发,始终应重视关节功能的保护。对于 RA 和痛风患者,全身治疗中控制炎症很重要,包括使用NSAIDS、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别嘌呤醇及慢作用药(例如,免疫抑制剂氨甲蝶呤)。

②对关节炎患者镇痛前必须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功能做综合性评价。

③对于中至重度关节炎疼痛,应采用对乙酰氨基酚,该药不良反应小、购买方便,而且价格低廉,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小。选择性抑制 COX-2 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道不良反应小。若对乙酰氨基酚和 COX-2 抑制药不能有效控制疼痛,而且不存在 NSAIDs 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则考虑选用非选择性 NSAIDs,并联合应用治疗胃肠道反应的药物。

④对于选择性 COX-2 抑制药和非特异 NSAIDs 药物疗效较差的重度关节炎疼痛患者,建议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

⑤绝大多数患者,包括肥胖者和老年人,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功能严重受限无法活动,而且没有手术禁忌证,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建议在产生畸形和肌肉功能严重退化前进行手术治疗。

(2)慢性腰背痛的治疗

腰背痛是除头痛外最常见的疼痛问题,由于医学、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原因使其成为长期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超过 80%的人在一生中会受到腰背痛的困扰,有 30%的人正在患有腰背痛。由于发病率高,因此相关医疗支出非常高。

【腰背痛的类型】

①非根性疼痛:又称为机械性、假根性、非特异性腰背痛,是最常见的腰背痛类型。一般为钝性疼痛,位置较深,很难定位,可于单侧或双侧出现,也可向背部、臀部或大腿后侧放射。通常在早晨起床时开始疼痛,变换体位或翻身时疼痛加重,运动(如行走)时疼痛常缓解。疼痛可引起腰部活动受限、腰部僵硬和/或椎旁肌肉或其他脊椎结构的松弛,从而影响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功能。

②根性疼痛:疼痛沿神经(通常为坐骨神经)走行放射。往往与某一周围神经根受到压迫有关,可以是骨性压迫,也可以是癌性压迫或浸润。多为刺痛,大多伴有感觉障碍。腿部疼痛常较腰部严重。任何运动都感到疼痛,坐位或立位均不能忍受。根性疼痛的提示症状有明显的体力体重下降、神经症状、骨质破坏、马尾症状、鞍区麻木、肌无力性麻痹等,或有癌症、类固醇药物应用、艾滋病史。发现这些症状体征时要请神经外科或神经内科医生会诊,交流诊断和治疗意见。

③牵涉痛:内脏和脊髓疾病引起腰背部相应部位的牵涉痛,如浆膜炎、肾盂肾炎、骨质疏松和骨髓炎。

【腰背痛的治疗目标】

①初始治疗目标:对于腰背痛,最重要的治疗和预后目标是:区分根性和非根性疼痛,如果患者有根性疼痛症状,尤其发现一些提示症状时,要及时请专科医生会诊,交流诊断与治疗意见,同时要重视腰背痛慢性化的危险因素。

②继续治疗目标:减轻疼痛;重建或改善功能;预防疼痛慢性化。除减轻疼痛以外,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维持和恢复患者的功能,以使其日常工作和活动不受太大影响。因此,要尽一切可能阻断疼痛-痉挛-不良姿势-疼痛的恶性循环,避免因此导致患者的过早退休和残疾。

【腰背痛药物治疗的原则】

腰背痛的药物治疗是一种对症治疗,为非药物性措施提供支持。

①药物治疗的原则:按疼痛的强度选择使用镇痛药;根据 WHO 三阶梯选择镇痛药、辅助用药。对于 WHO 用药三阶梯,本章中已经有详细描述。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种阶梯式的描述往往会给人造成必须严格逐级执行的错觉。其实,根据患者疼痛情况的变化,用药时既可以跳过某一阶梯,又可以重新回到某一阶梯,用药选择并非绝对固定模式,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对于腰背痛的治疗,在第一阶梯药物中,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重要价值,因为它与非甾体类抗炎药镇痛作用相似而不良反应较少。很多试验证实,非甾体类抗炎药不仅对无根性症状的急性腰背痛有效,而且对慢性腰背痛有效。但不良反应较大,很多患者无法耐受长期使用。

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取决于疼痛的强度,而不是疾病类型。近年来研究显示,目前的

阿片类长效剂型用于疼痛治疗时安全有效,过去对其成瘾与滥用的恐惧并无依据。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生同意应该强化阿片类镇痛药在慢性疼痛中的治疗地位。

②药物治疗的建议

疼痛<1 周: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麻药(如罗哌卡因、丁哌卡因)、糖皮质激素、局麻药+糖皮质激素。

疼痛 1 周~3 个月: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缓释剂型,如芬太尼透皮贴剂)、局麻药(如罗哌卡因、丁哌卡因)。

疼痛>3 个月:阿片类(缓释剂型,如芬太尼透皮贴剂)、抗抑郁药、局麻药(如罗哌卡因、丁哌卡因)、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以上建议无须拘泥硬套,需要强调的是,治疗的选择应该取决于疼痛强度,可以视临床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疼痛最强时可以立即使用 WHO 第三阶梯药物,随着疼痛强度的降低,可以逐渐换用较弱的镇痛药物。大多数的非根性腰背痛可在几周内缓解,缓解的时间取决于疼痛的病因。

局麻药的局部注射可在不同部位进行,可在椎旁压痛点皮下或肌肉内注射。疼痛极强或经皮或口服治疗无效时,局麻药也可于硬膜外或脊神经根周围使用。但对于局麻药注射治疗应该谨慎使用,因此方法可促进或维持疼痛的慢性化过程。

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慢性腰背痛常伴有失眠等抑郁症状,此时使用此类药物具有一定价值。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隐匿在感觉神经节中的带状疱疹病毒的复发。急性期可产生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组织的出血坏死,可以影响感觉神经节和周围神经以及相应的黏膜和皮肤组织。治疗后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的皮损已完全治愈,但仍有持续性、剧烈的、非常顽固的难治性疼痛,通常持续 1~3 个月,多数在 12 个月内疼痛缓解。其所产生的慢性疼痛常常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某些患者可迁延数年。尽管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但的确存在一个从急性期感染转向持续性治疗后神经痛的过程。尽管如此,临床医生只要掌握了相关药物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试验性治疗、进行剂量滴定、疗效监控和处理不良反应仍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同时,合理地联合用药更有优势。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药物治疗建议】

①抗病毒药:例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连续应用 2~4 周疼痛可缓解。

②局部药物治疗:对于无法接受全身用药治疗或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的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可选择局部治疗。目前的局部用药主要有 3 类,局麻药、阿司匹林/NASIDs 外用剂型和辣椒素。现有证据显示,利多卡因贴剂、阿司匹林的乙醚乳剂(或其它合适的局部应用剂型)和辣椒素局部应用是能够有效缓解治疗后神经痛的局部治疗方法。

③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效,是一类具有重要地位的药物,目前相关研究也最为广泛。此类药物在临床中常被用于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如果初始剂量较低、睡前服药(例如阿米替林或去甲替林 10~25mg),患者的耐受性会更好。可以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情况每 5~7 天增加一次剂量。

④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100mg 口服,3 次/天,有缓解症状的效果。加巴喷丁是最常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抗惊厥药物。2002 年获得 FDA 批准用于治疗疱疹后遗神经痛,因为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也是此类药物中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的首选。而且因为疗效窗与不良反应窗相隔较近,对药物监测的要求较高,因此不应作为一线用药。

⑤阿片类药物:到目前为止,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还主要倚赖于加巴喷丁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然而有高达 50%的患者认为这些药物不能显著缓解疼痛。对于这些顽固病例,阿片类是可供选择的药物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对以前认为阿片类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无效的观念提出质疑,已有多项研究显示阿片类药物治疗疱疹后神经痛可以显著缓解疼痛。对于阿片类药物的选择,除了吗啡和羟考酮以外,还有芬太尼透皮贴剂和美沙酮。一般对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可以不加限制,以期达到疼痛控制与不良反应之间的最佳平衡。只要按照用药指南标准规范给药,如剂量滴定、不良反应管理等,阿片类药物在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具有独到的一席之地,是标准用药的选择之一。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3

【关键词】舒芬太尼;剖宫产;小剂量

舒芬太尼作为高脂溶性的一种阿片类药物,具有非常好的镇痛效果,且不会过多的影响患者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现阶段被广泛应用在外科手术麻醉中[1]。为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产妇,所有患者均行剖宫产,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病情评估标准,ASA分级Ⅰ~Ⅱ级。68例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3±2.2)岁,体重54~77kg,平均(68.7±6.4)kg;观察组35例,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6.9±2.4)岁,体重53~78kg,平均(69.1±5.9)kg。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常规检测血压、心电图、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手术全过程给予鼻导管吸氧。取左侧卧位,定位L2~L3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以25G腰穿针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至有突破感后停止进针,拔出针芯脑脊液回流通畅后腰穿针斜面向头侧注药。

1.2.1 对照组 以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0.5mL混合注入;

1.2.2 观察组 以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0.5mL+2μg舒芬太尼,10s内注完,注药后向头端留置硬膜外腔导管3.5~4.0cm,固定平卧。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如有异常协助医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组织平面时间及镇痛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牵拉痛进行评价,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组织平面时间及镇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VAS平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可见下表1:

3 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是利用药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的一种麻醉方式,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等多个优点,是急诊剖宫产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由于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增加了麻醉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并发症也相对增多,加之产妇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得疼痛阀值降低,腹腔内脏器为植物神经支配,术中探查、取胎等均可引起牵拉反应和牵拉痛,不仅影响到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还干扰手术操作。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剖宫产中以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对麻醉质量和效果有改善作用。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作为人工合成的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其特点主要包括镇痛强度大、心血管功能稳定、易透过血脑与细胞膜屏障以及反复用药积蓄少等,对患者心肌有早期保护性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心率失常与心肌缺血发生率,是现阶段外科手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镇痛与麻醉性药[2-3]。以往研究中以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时常规剂量为2.5μg~5.0μg,而由于舒芬太尼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为进一步减少其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提高安全性,我院采用2μg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从研究结果来看,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组织平面时间及镇痛时间明显短于单一采用布比卡因行手术麻醉的患者,同时患者VAS评分更低,牵拉痛明显低于单一采用布比卡因行手术麻醉的患者。这表明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不仅有助于缩短麻醉时间,延长镇痛时间,同时可有效减少牵拉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继芳,梁慧玲.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健康文摘 ,2012,36:84-85.

[2]李娜,余凌,余锦芬等.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伍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9):1102-1105.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39例, 女29例;年龄29~73岁, 平均年龄45.6岁;合并高血压31例、糖尿病12例, 其他25例;行胃切除11例、胆囊切除19例、胆总管探查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0.1 mg苯巴比妥钠。

1.2 麻醉方法

68例患者根据术前麻醉方式不同分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组 (A组) 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与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应用组 (B组) , 其中, A组34例给予单纯地硬膜外阻滞麻醉, B组34例给予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插管浅全身麻醉。

A组麻醉方法:根据患者手术部位选择硬膜外腔穿刺, 注入5 m L 1.5%利卡多因, 观察10 min左右, 待患者无腰麻症状后, 继续注入5~8 m L 1.5%利卡多因[1]。

B组麻醉方法:在A组麻醉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插管浅全身麻醉, 静脉注射0.1 mg/kg咪唑安定, 1~2 mg/kg异丙酚, 2~4μg/kg芬太尼, 1~2 mg/kg琥珀胆碱, 行气管插管, 每60~90 min通过硬膜外腔导管注入5~8 m L 0.5%布比卡因, 同时间断性地注入芬太尼、维库溴铵和异氟醚, 以维持患者麻醉状态[2]。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临床症状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术中虽无明显疼痛感, 但4例患者有恶心呕吐, B组患者均无明显疼痛感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对比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术后对术中不良反应存有记忆, 且住院天数约为 (19.3±3.9) d, B组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无不愉快记忆, 且住院天数约为 (16.3±3.9) d, 对比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上腹部手术时间长、范围大, 且创伤较大, 术中对内脏器官牵拉较为明显, 以致于极易引起患者机体的应激反应, 因此, 为确保上腹部手术安全平稳地进行, 术前麻醉尤为关键, 目前,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两种麻醉方式是硬膜外阻滞麻醉和插管浅全身麻醉。一些操作简单、时间较短、牵拉脏器较少的上腹部手术常常选择硬膜外阻滞麻醉, 但这种麻醉方法尤其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只可阻滞与手术有关的交感神经, 因此, 不可避免的脏器牵拉反应依然存在, 再如, 这种麻醉方法极易抑制患者正常呼吸, 进而影响上腹部手术的正常进行。对于插管浅全身麻醉来说, 其通常只抑制大脑皮质反射系统, 对于手术范围内一些小区域的伤害刺激传导作用甚微, 这样, 交感肾上腺髓质及儿茶酚胺得不到抑制, 依旧会引起应激反应。插管浅全身麻醉的产管过程本身会引起机体产生较为激烈的应激反应, 从而促进交感神经兴奋, 增强腺皮质功能, 最终引起内分泌紊乱及血流动力学异常[3]。另外, 全麻使用麻醉药物剂量较大, 易引起临床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单纯地采用插管浅全身麻醉并不是行上腹部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

根据上述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缺点, 将硬膜外阻滞麻醉与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应用于上腹部手术可以有效抑制手术范围交感神经功能, 降低交感神经反应速度, 减轻插管全麻中的应激反应, 降低插管的疼痛刺激, 加之, 全身麻醉抑制效果及镇痛效果明显, 肌肉应激反应降低, 最终减少整个麻醉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两种麻醉方式复合应用临床效果明显, 且术后拔管时间、呼吸抑制程度、清醒状态及并发症等均明显低于单纯地硬膜外阻滞麻醉或单纯地插管浅全身麻醉。本次研究将硬膜外阻滞麻醉与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应用于上腹部手术, 结果显示, 患者麻醉用药量少、术中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不明显、拔管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 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患者, 两者对比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硬膜外阻滞麻醉与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应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宁花, 丁章辉.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12, 33 (30) :6629.

[2]栾丰年, 杨利民.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8) :159.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5

摘 要:将循证的概念引入麻醉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出具备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麻醉从业人员,有利于知识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循证麻醉促进了麻醉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将对临床教学、科研和医疗实践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循证医学教育 麻醉教学

教学改革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医学院校的教学,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使其注意到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以及理论学习与临床实际应用的关联,并且获得主动学习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往往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主动问题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较弱。我校麻醉教研室在2009届学生中选择一个班为试点,改革教学方法,实行“循证麻醉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 理念 麻醉学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医学专业学科,且与临床多学科,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学科都有交叉,故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要求极高。传统的麻醉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常常是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基础知识,由于教材和参考书出版周期较长,且多引用过时的经典资料和来自于临床的逻辑推理原则,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的验证[1],课堂教学知识更新慢,科学性差,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和医学科技的发展速度;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教学模式依然是被动接受带教老师教给的实践经验。这种方法无疑是最简便的知识获得方式,但是缺乏科学性和时效性,从而导致一些真正有效的、先进的麻醉方法因经验的遮蔽而不被临床采用,而另一些实际无效甚至有害的方法在长期地被广泛应用[2]。

循证医学是近些年来在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的一个方法体系,并已经显现出其优越性。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ekett于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将其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的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制定每个病人最佳的诊治措施”[3]。该定义强调了医疗决策的确定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将最有科学根据的医学信息用于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实现专业技能与临床经验的完美结合。基于此,我们在学习和吸取了循证医学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将“循证”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引入麻醉教学。

2 方法 我们选择了2009级一个班级进行试点教学,具体方法如下: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

选择一批青年教师,通过办培训班和参加电视网络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培训,重点讲授循证医学模式和方法,以及以问题为基础的自我教育学习方式。培训结束,接受培训的教师需具备基本的循证医学知识,掌握循证教学的方法,熟练掌握Medline、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能够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寻找问题,然后带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查阅资料,并对获取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整理,得出依据,并结合实际情况,最终解决问题。另外,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锻炼不断学习的能力,有利于自我知识的更新,也利于临床教学的开展。

二、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从教师入手,以麻醉学领域权威教科书为基础,结合最新文献报道对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更新。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尤其是外科的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摒弃以往的被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基础学习阶段,把文献检索和分析作为一门重点学科和重点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为学生讲解联机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对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查询文献、参阅教科书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并模拟性的指导学生把相关的信息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临床学习阶段,带教老师需与学生一起分析病例,结合病人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去寻找证据,比较所得证据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最终得到切实可行的麻醉方案。

三、具体教学实施。

组织麻醉专业经过循证教学培训的教师以麻醉学教科书为基础,结合最新专业文献资料,编写循证麻醉教学课程讲义,统一授课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在试点班级进行专业教学。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文献检索》课本作为教材,开放学校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数据库,任课教师授课之前,给出一个临床需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分析该问题,并立刻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将检索的到结果保存。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将学生分成小组,带教老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病例进行分析,提出该病例麻醉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如特殊身体状况和不同年龄阶段患者不同部位手术的麻醉方法该如何选择、不同原因休克病人麻醉过程中液体的给予方案及预后等问题。要求学生熟记患者疾病和基础状况,开展小组讨论,集合现有的循证资料,确定尚需补充的证据资料,然后在图书馆和数据库中集中查阅,如有必要,带教老师可提供部分参考资料目录。得到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料后,由带教老师组织小组展开讨论会,分析资料之间的关联性,筛选出有价值的、能够推论解决问题的资料,结合病例实际情况,给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并应用到临床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的工作为组织、引导和启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注意在讨论时将范围控制在麻醉专业内,在遇到意见分歧时给予必要的启发,在思路出现偏颇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动性,寻找正确、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6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胎尼;单肺通气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00-01

在胸外科手术中,对于某些患者因病情原因需要行单肺通气,单肺通气麻醉手术是较为常见的麻醉方式,相关研究报道显示,不同剂量和不同的麻醉药物对单肺通气麻醉的影响不同[1]?为了研究安全有效的通气麻醉方法,本研究共选取67例行单肺通气麻醉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胎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现总结麻醉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单肺通气麻醉手术的67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n=33)和联合组(n=34),单一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35-6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3.6±2.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没有严重的心?肝?肾等严重的功能障碍,肺功能正常,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0.05mg/kg的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均予以心率?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监测,静脉注射诱导插管,单一组麻醉维持予以持续注入2μg/ml异丙酚(由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368),联合组麻醉维持予以血浆靶控注入2μg/ml异丙酚和0.2μg/kg.min的瑞芬太尼(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0199),采取0.02mg/kg的維库溴铵(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1772)进行间断注射,采用多功能监护仪近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进行监测,分别观察患者在麻醉前(N1)?麻醉中(N2)?麻醉后(N2)的血氧饱和度(S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麻醉前?麻醉中以及麻醉后两组患者的SpO2和PaCO2指标变化以及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分析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胎尼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

2.2两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时刻各指标变化

经过观察,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中以及麻醉后的SpO2和PaCO2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

3讨论

异丙酚可以组织钙通道,扩张动静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管神经活性等作用,除此之外还具有半衰期短?毒性小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与麻醉诱导中[2]?瑞芬太尼是一种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体内无积蓄,患者苏醒快等特点[3]?相关文献报道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具有协调作用,增加了肺的氧流量,麻醉效果平稳,应用于诱导麻醉中效果显著,本次研究报道结果与其一致[4-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中以及麻醉后的SpO2和PaCO2变化优于对照组,由此认为异丙酚复合瑞芬胎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中缩短了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中的各指标较为平稳,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劲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20(04):79-80.

[2] 陈喜群,黄喜才.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0(16):99-100.

[3] 田仁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16(03):37.

[4] 李卫东.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17(30):272-273.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收治的择期手术的患儿70 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1 例, 女29 例, 年龄1.5~6 岁, 平均 (4.1±0.4) 岁, 体质量11~22 kg, 平均 (16.3±2.4) kg。ASA分级Ⅰ级。将全部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5 例, 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8% 的七氟醚吸入麻醉, 氧流量为2 L/min, 麻醉机压力设置为15 cm H2O, 手法辅助患儿呼吸, 在患儿睫毛反射消失之后对静脉进行开放。试验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 给予咪达唑仑 (0.05 mg/kg) 、芬太尼 (3 μg/kg) 静脉滴注, 患者选择左侧卧位给予骶管穿刺, 在回抽无血之后给予0.8%~1.2% 利多卡因注入。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来对七氟醚给药浓度进行调整, 手术完成前5~10 min停止给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入室时 (t0) 、诱导后 (t1) 、骶管阻滞 (t2) 、手术结束 (t3) 各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进行观察统计, 同时观察统计两组患儿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MAP、HR比较 试验组各个时点的MAP、HR值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与试验组比较, P<0.05

2.2 两组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七氟醚是一种新型的吸入麻醉药, 血气分配系数不大, 透明无色, 芳香没有刺激, 诱导比较平稳和迅速, 苏醒快速, 调节比较容易[2]。患儿的恐惧心理不重, 对于面罩吸入气体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 在4% 浓度下面罩吸入诱导2 min, 患儿意识消失, 不会对心率造成严重影响, 气道刺激性不大, 呼吸道分泌物不多, 是现阶段小儿麻醉的一种主要麻醉方式[3]。单一吸入麻醉需要较高的麻醉药物浓度, 术中发生躁动的几率较大, 苏醒时间比较长, 术后躁动哭泣、不能安慰等因素也让该麻醉方式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4]。骶管阻滞麻醉是患儿术后镇痛和麻醉常见的方法, 在小儿会阴区、下腹部和下肢等相关手术麻醉中应用最广。骶管麻醉的操作比较简单、方便, 掌握比较容易, 同时肌松、止痛效果比较理想, 临床局部给药剂量不大, 对患儿的生理干扰比较轻微, 患儿家长接受更加容易[5]。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七氟醚麻醉, 而试验组患儿则给予骶管麻醉复合七氟醚麻醉, 通过对两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试验组患儿各个时点的MAP、HR值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表明骶管麻醉复合七氟醚麻醉能对患儿的动脉血压和心率进行有效改善,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七氟醚的起效和消除快, 能对麻醉深度进行有效调控, 而且患儿呼吸循环比较平稳, 另外骶管麻醉的镇痛完全, 麻醉药物的给药剂量不大, 患者苏醒和术后恢复快[6]。另外试验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骶管麻醉复合七氟醚麻醉的麻醉时间较短, 患儿恢复时间短。骶管麻醉的操作比较简单、方便, 掌握更加容易, 同时止痛和肌松效果比较显著, 局部麻醉药物的给药剂量不大, 对患儿的生理干扰不大, 方便用于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为了让患儿能更好配合治疗, 方便骶管麻醉的实施和静脉开放, 正常情况下选择滴鼻、肌内注射和口服等方式给予相应药物, 肌内注射常选择氯胺酮, 但是该方式会让腺体分泌增加, 诱导时常伴有喉痉挛和呃逆, 从而对骶管麻醉的实施造成影响, 七氟醚血气分配系数较低, 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短, 起效快、恢复快, 患儿接受更加容易。

总之, 在小儿麻醉中采用骶管麻醉复合七氟醚麻醉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 麻醉过程比较平稳, 患者苏醒时间短, 安全性较高。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麻醉采用骶管麻醉复合七氟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 对照组给予七氟醚麻醉, 试验组给予骶管麻醉复合七氟醚麻醉, 对两组患儿各个时点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 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各个时点的MAP、HR值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小儿麻醉中采用骶管麻醉复合七氟醚麻醉具有比较显著的麻醉效果, 麻醉过程比较平稳, 患儿苏醒时间短,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麻醉,骶管麻醉,七氟醚,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强, 吕之勇, 李传定, 等.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5) :546-547.

[2]杨正华.七氟醚辅助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的麻醉体会[J].吉林医学, 2013, 34 (11) :2079-2080.

[3]林钗, 黄庆清, 翁迪贵, 等.骶管麻醉与喉罩静吸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的应用对比[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13) :1745-1746.

[4]石红林, 崔连花.患儿七氟醚吸入麻醉后恢复期骶管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兴奋表现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6) :169-170.

[5]周纳武.父母陪护下喉罩吸入七氟醚联合骶麻在小儿尿道下裂成形术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 (6) :810-812.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 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行择期手术的86例患者, 男42例, 女44例, 年龄5~76岁, 其中14岁以下5例 (5.8%) 。普外手术15例 (17.4%) , 神经外科手术5例 (5.8%) , 骨科手术17例 (19.8%) , 心胸外科手术12例 (13.9%) , 妇产科手术26例 (30.2%) , 耳鼻喉科手术11例 (12.8%) 。

1.2 方法

分别于麻醉前、麻醉时、术后麻醉苏醒期行心理干预: (1) 麻醉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 向其介绍手术及麻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让其了解相关疾病的一般知识, 手术及麻醉的基本过程, 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异常情况等, 使其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消除紧张和恐惧, 以期在手术前后围麻醉期得到患者充分的配合。嘱咐患者术前8~12小时禁食, 4~6小时禁水。必要时酌情给患者服用法莫替丁等抗酸药或镇静药、镇痛药[3]。加强对患者的术前观察和护理。 (2) 麻醉准备:手术室保持合适的温度 (22~25℃) 和相对湿度 (40%~50%) 。选择合理的静脉, 建立一条或多条静脉通路, 维持水、电解质和血容量稳定。根据手术需要做好胃管、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等的配备和留置。常规备好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监护/吸引等相关器械设备及麻醉、抢救药物。逐项仔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相关信息。向患者说明如何配合麻醉操作, 嘱患者摆好并维持麻醉操作所需体位。 (3) 麻醉时:密切观察监护仪各参数的变化, 保持患者稳定的生命体征, 如有异常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手术室相关人员均需熟悉麻醉基本知识、原理, 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急救药物的使用。 (4) 术后麻醉苏醒期:注意给患者保暖, 保护手术肢体或酌情加以约束, 向病房护理人员详细交代所实施手术的相关情况 (包括手术名称、部位、麻醉方式、麻醉用药、液体出入量及麻醉过程中患者的基本情况、麻醉后注意事项等) , 嘱定时监测和记录患者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解决。

2 结果

2.1 术后基本情况

全部患者均完成既定手术。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22例 (25.6%) , 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40例 (4 6.5%) , 神经阻滞麻醉2 4例 (2 7.9%) 。9 0.7% (7 8/86) 患者术前足够了解手术及麻醉的必要性和利弊, 并能遵医嘱合理饮食和必要时服用对症药物;术中麻醉前86例患者心理状态平稳, 能积极配合麻醉师;96.5% (83/8 6) 患者理解自己在术后麻醉苏醒期的身体异常表现并能保持情绪稳定, 积极配合后续的正常诊疗和护理。

2.2 不良事件

手术前后围麻醉期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2例 (2.3%) 成人患者手术前一天有短暂的失眠, 经口服地西泮后顺利入睡;手术后麻醉苏醒期1例 (1.2%) 成人患者有中度躁动, 经加强心理疏导、家属陪护和细致护理后恢复正常;3例 (3.5%, 其中1例成人, 2例儿童) 患者排气时间有延长, 嘱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在床上酌情翻身, 或帮患者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后均顺利排气。

3 讨论

手术前后围麻醉期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的成败和最终结果[4,5]。麻醉医师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对提高手术麻醉质量和获得预期的手术结果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心理干预措施的配合在此过程中也至关重要。现代麻醉学强调在手术围麻醉期通过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提高患者和家属的依从性, 让其增强信心, 积极主动地配合好医护工作, 这无疑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对我院86例择期手术患者采取麻醉前护理 (术前访视和心理护理) 、麻醉中护理、术后访视等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 90.7%的患者能遵医嘱合理饮食和做必要的心身准备;术后麻醉苏醒期96.5%患者情绪稳定, 能积极配合后续的正常诊疗和护理;全部患者积极配合麻醉和手术, 心理状态稳定。整个手术前后围麻醉期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既定的手术, 临床效果满意。

总之, 对择期手术患者采取专业的心理干预措施, 对减轻择期手术患者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降低围麻醉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均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桂英, 祝国琼.浅谈麻醉前访视沟通在临床麻醉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13) :397.

[2]蔡旭柔, 洪奕珊, 黄志良.心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 (5) :754.

[3]华丹.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 2013, 14 (8) :99.

[4]徐龙梅.麻醉术前后对患者进行探访和心理疏导的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6) :141.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5月1日—2014年12月1日之间前来该院进行胸部手术的168例患者, 依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有84例。对照组中男性有45例, 女性有39例;患者的年龄在28~65岁之间, 平均为 (46.5±6.3) 岁。观察组中男性有46例, 女性有38例;患者的年龄在27~64岁之间, 平均为 (45.8±5.9) 岁。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30 min, 分别给予0.1 mg/kg长托宁 (每公斤体重0.1 mg) 与0.1 g的苯巴比妥, 注射方式为肌肉注射, 注射结束后将患者推进手术室, 将患者安置结束后, 患者选取平卧位[3]。连接监护仪器设备, 医护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重要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之后准备实施全身麻醉术[4]。对照组患者使用药物诱导进行气管插管, 具体诱导药物与计量如下, 0.15 mg/kg咪达唑仑、2 mg/kg琥珀胆碱、4 ug/kg酚太尼以及0.3 mg/kg依托咪酯, 并与麻醉呼吸机连接进行辅助通气。在行患者呼吸控制阶段需要采用麻醉机, 之后对患者进行吸入麻醉, 让患者吸入1~2 g/L的异氟醚, 并通过静脉推注浓度为0.01 g/L的异丙酚保持全身麻醉的状态至手术顺利完成, 当患者肌肉表现为松弛状态时使用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实验组患者行常规硬膜外穿刺, 穿刺位置选取在T6-7的间隙, 穿刺成功后为患者注射4 m L的0.2 g/L利多卡因。注射结束后患者如果没有在5 min后有脊椎全麻醉的感觉, 并且患者的麻醉平面没有达到患者手术的基本需求, 则对这些患者行与对照组相同的诱导麻醉剂进行维持。手术结束后, 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能力, 可以不用呼吸装置呼吸, 血氧饱和度达到95%以上, 方可将患者的插管拔出来。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指标, 同时评估两组患者的麻醉基本情况[5]。

1.4 统计方法

对研究数据使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计量资料使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 若P<0.05, 则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等指标, 具体结果见表1。

2.2 麻醉基本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吸入麻醉药物用量 (33.5±4.2) m L、术中睁眼时间 (9.38±3.42) min和语言功能恢复时间 (17.68±6.41) min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的 (16.3±2.1) m L、 (6.02±2.14) min、 (9.46±4.21) min,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传统的全身麻醉只是阻断了大脑皮层、下丘脑以及边缘系统的投射反应, 但却无法完全将手术对机体带来的干扰、伤害等刺激消减, 使其不兴奋交感神经中枢[6], 这样往往会引起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进而导致患者肾上腺激素和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7], 使患者的心率提高, 血压上升, 出现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手术, 为了抑制这一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必须加大麻醉药剂的使用, 会导致术后意识恢复较慢, 容易出现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合并症等。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手段不仅可以阻断上述全麻的投射反应, 还可以同时阻断伤害刺激传导到交感神经中枢, 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8]。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降低麻醉药剂的使用量, 可以明显减少因全身的药物麻醉导致的心血管不良症状的出现, 降低患者术中心脏的负压, 保持良好的肌松, 降低心肌的氧消耗量, 减少因血压骤然上升并维持所诱发的术中出血过多的现象。可以使患者手术结束后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舒张压等重要指标能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利于术后恢复。

该研究探讨了对于行胸部手术的患者给予其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 结果发现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对于胸部手术的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而舒张压、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有所下降, 心率有一定程度的加快, 但是变化幅度均不足以威胁患者生命, 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单纯使用全身麻醉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均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和加快, 变化较为显著, 特别是收缩压在术中达 (155.4±12.6) mm Hg, 心率达 (96.±13.8) 次/min, 这种情况在手术过程中较为危险, 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干扰。由此表明了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能够降低风险。同时, 使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患者的吸入麻醉药物用量较少, 仅为 (16.3±2.1) m L, 从而较低了药物对机体的不良作用, 术中睁眼时间和语言功能恢复时间也随之加快, 也提示了次麻醉方式的安全可靠性, 并且能够安稳患者家属焦急的心情, 有利于处理防止医患纠纷。该研究研究结果与梁美霞[8]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胸部手术的体会中的研究结果相似, 均表明了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优势。

综上所述, 对于实施胸外科手术的患者, 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明显的优势, 患者手术过程中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幅度小, 术中麻醉消退时间短, 相对较为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朱建君, 王文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0 (23) :4259-4260.

[2]曾志文, 俞润英, 张岳农, 等.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3, 19 (44) :1-2.

[3]安玉慧.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S1 (26) :149-150.

[4]刘世忠, 王艳.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23 (18) :71, 73.

[5]张蕾.胸部手术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6 (33) :21-22.

[6]李家胜.静脉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1 (9) :4902-4903.

[7]曾文, 马世颖.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 2011, 32 (21) :1693-1694.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10

关键词:下肢感染,败血症,静脉麻醉,局部麻醉,手术

在败血症手术治疗中因患者此时处在一个酸碱失衡、高热、高代谢率等状态中, 故对于手术麻醉的要求相对比较高[1,2]。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败血症患者56例, 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 分为A组 (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和B组 (静脉麻醉复合局麻) , 分析下肢感染所致败血症手术治疗中静脉麻醉复合局部麻醉 (局麻) 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败血症患者56例, 均为下肢感染造成。本研究在患者知晓同意下实施, 已排除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和组织系统疾病患者、对本研究麻醉所用药物过敏患者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 将56例患者划分成A组 (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和B组 (静脉麻醉复合局麻) 。A组28例中男15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 (31.05±3.14) 岁。B组中男17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 (31.08±3.11) 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 予以面罩吸氧, 在麻醉诱导中按照顺序, 以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咪达唑仑 (0.05~0.1 mg/kg) 、雷米芬太尼 (2μg/kg) 、维库溴铵 (0.1 mg/kg) 、丙泊酚 (1.5~2 mg/kg) , 气管插管;手术中麻醉维持使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 其中丙泊酚每小时使用剂量在3~5 mg/kg, 雷米芬太尼使用剂量为每分钟0.2~0.25μg/kg, 使用维库溴安以间断推注的形式维持肌松, 剂量为0.03μg/kg。B组患者进入到手术以后同样实施面罩吸氧, 结合患者情况以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芬太尼, 剂量在1.5~2.5μg/kg内, 接着再以缓推的方式使用丙泊酚, 剂量为1~2 mg/kg, 而后结合病情选择相应的喉罩, 明确位置待患者睫毛反射反应消失以后置入喉罩并充气, 和螺纹管相连接进行给氧, 监测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若有必要可予以辅助呼吸, 待其呼吸恢复以后保留自主呼吸。在手术过程中, 以持续泵入的方式使用丙泊酚, 每小时使用剂量在2~6 mg/kg。在手术切皮和胫骨开窗之前应用0.5%利多卡因实施局部麻醉。

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停止麻醉药物的使用, 待呼吸平稳以后吸痰拔管送回至病房。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包含有舒张压、心率、收缩压以及平均动脉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诱导期、拔管期心率、平均动脉压波动比B组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患者围手术期各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更为平稳, 见表1。

3 讨论

何谓败血症, 即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侵入到机体血循环, 同时于血中生长和繁殖, 释放毒素造成急性全身性感染[3,4]。败血症可累及多个器官,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很容易引起休克或者多器官功能衰竭, 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5]。本研究就下肢感染所致败血症手术治疗中静脉麻醉复合局麻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静脉麻醉复合局麻的B组患者, 围手术期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更为平稳。静脉麻醉复合局麻以较浅麻醉下经镇静和镇痛的完善可快速完成手术, 对于机体循环产生的干扰比较小, 在术中经喉罩技术的运用可避免气管插管所致损伤, 无须加深麻醉, 此外还便于辅助呼吸的实施, 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始终保持平稳。

综上所述, 在下肢感染致败血症手术治疗中应用静脉麻醉复合局麻, 安全可靠, 可使患者循环系统在围手术期处于稳定状态, 便于手术实施和保证手术效果, 使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李天远, 肖颖琨, 刘纳新, 等.新型一点双通道穿刺针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广东医学, 2014, 35 (2) :169-174.

[2]陈皎, 贯璇, 左云霞, 等.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肠瘘合并败血症患儿手术麻醉一例[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 (5) :520.

[3]刘晶晶, 姜丽华, 王蕾, 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 30 (11) :1137-1139.

[4]沈克锋, 刘启发, 孙竞, 等.移植日C反应蛋白水平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感染及预后的预测意义[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5 (11) :1535-1539.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11

[关键词]体温;麻醉;苏醒质量;拔管时间

全身麻醉为临床常用麻醉方式,但全身麻醉中患者新陈代谢降低,加之麻醉和手术对体温调节中枢抑制,可造成全麻患者体温一定程度降低。约70%全麻手术患者术后体温低于36℃,人体体温降低后可增加耗氧量,抑制心脏活动,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对患者免疫功能、血液中药物清除率等均造成影响,从而增加麻醉和手术风险。为探究体温对麻醉患者术后苏醒质量和拔管时间的影响,笔者对我院86例全身麻醉患者给予保温和常规处理进行对照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我院麻醉科行全身麻醉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均有麻醉和手术指征,无绝对禁忌证;排除有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研究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23-67岁,平均(41.1±5.2)岁;体重42-77 kg,平均(59.2±5.2)kg;胃肠手术22例,骨科手术12例,肝胆手术9例;开腹手术23例,腹腔镜手术2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22-68岁,平均(41.5±5.1)岁;体重43-78 kg,平均(59.5±5.4)kg;胃肠手术21例,骨科手术12例,肝胆手术10例;开腹手术25例,腹腔镜手术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及保温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30 min给予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0.1 g肌肉注射。麻醉诱导给予异丙酚2 mg/kg+氟芬合剂(25:1)2-4 ml+维库溴铵0.1 mg/kg静脉推注,诱导成功后进行气管插管通气,并给予浓度为1%-3%七氟醚持续吸人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情况给予维库溴铵维持肌肉松弛、异丙酚维持麻醉。对照组不进行保温处理,研究组于术前30 min将手术温度调节为26℃,并在手术床铺上循环水毯,消毒范围内外用棉被覆盖或包裹,输液及输血采用电子加温仪加温至37℃后输人患者体内。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鼻咽部温度,每15 min测量一次,维持患者体温在36.5℃及以上。如患者发生低体温,给予升高室内温度、加毛毯,加热输注液体等方法升高患者体温。

1.3观察指标 (1)统计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鼻咽部温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2)术毕时检测并统计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3)统计两组患者低体温、寒战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鼻咽部温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鼻咽部温度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2.4两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4。

3.讨论

全麻患者受到麻醉抑制和手术应激影响,易发生低体温。体温稳定为生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低体温可增加患者耗氧量,抑制心臟活动,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低体温可降低患者组织、器官新陈代谢,对免疫功能、凝血功能等造成紊乱,增加患者手术和麻醉风险。

临床中引起全麻患者体温降低因素较多,如手术室温度较低、患者暴露时间长、液体温度低等。当人体体温降低到34℃时可出现记忆力严重减退,严重者可导致记忆力丧失:当体温下降到32~C时可出现嗜睡。麻醉患者体温降低可减少儿茶酚胺分泌,降低外界刺激对机体应激反应,从而延长患者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麻醉苏醒和拔管时问延长可抑制心血管系统,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导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发生。因此,麻醉过程中维持患者体温稳定,保障患者正常生理平衡,可降低麻醉及手术风险。人体通过体温调节中枢可维持机体在正常体温范围内,以便于机体各个系统、器官及酶发挥最大生理功能,维持患者正常生理功能。麻醉后患者机体整体生理功能下降,加之手术创伤,室温低、手术区域暴露可加快患者体温丧失,超过机体正常体温调节范围,导致患者低体温的发生,进而延长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增加麻醉、手术风险,影响患者预后。

本研究将全麻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保温和不保温处理,发现保温患者术后鼻咽部温度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提示麻醉后通过调节手术室温度、覆盖患者裸露皮肤,将液体、血液加温后输入均可有效维持患者体温稳定,避免因体温降低而造成生理功能障碍、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紊乱,保障患者麻醉和手术安全。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患者术毕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提示低体温可反射促进患者新陈代谢,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因此维持患者体温正常为保障麻醉、手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键。而通过有效保温可显著降低患者低体温及寒战发生率(P<0.05或0.01)。

麻醉的应用效果 篇12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

子宫全切术是目前临床妇科常用术式, 而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无痛麻醉方式, 则是麻醉医师的共同目标。腰硬联合麻醉是子宫全切术基本麻醉方式, 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两种优势, 起效快、肌肉松弛良好、镇痛显著以及持续性麻醉良好等特点[1], 使腰硬联合麻醉成为主要麻醉方式。且腰硬联合穿刺针的出现, 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范围, 但选择安全有效的穿刺法成为临床麻醉医师行腰硬联合麻醉时不断争议的问题。现笔者以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96例子宫全切术患者均于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就诊, 根据完全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观察组年龄35~60岁, 平均年龄 (42.6±3.4) 岁;ASA I~Ⅱ级;体质量:40~70 kg, 平均 (54.6±2.3) kg;对照组年龄34~62岁, 平均年龄 (45.7±2.8) 岁;ASA I~Ⅱ级;体质量:45~73 kg, 平均 (55.7±3.1) kg;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无显著差异 (P >0.05) 。

1.2 纳入标准[2]:患者均行子宫全切术;无手术禁忌证;排除ASA分级≥Ⅲ级者;身体状况良好, 未合并严重并发症;精神状况良好, 无意识障碍、依从性差患者;均自愿签署了研究同意书。

1.3 麻醉方法:两组患者术前禁水2 h, 禁食6~8 h, 均行择期子宫全切术, 术前30 min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 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 常规心电图监测。两组均由同一经验丰富的高年资麻醉医师穿刺, 对照组即行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 使用16G硬膜外针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成功后取25G腰穿刺针置入硬膜外针内, 并刺入蛛网膜下腔, 见流出脑脊液后注入麻醉药物, 退出腰穿针采取硬膜外置管。观察组行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 于T12~L1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然后取25G腰穿针置入L2~3间隙性, 穿刺于蛛网膜下腔, 见流出脑脊液后注药。其麻醉药物:0.75%布比卡因1.2~1.8 m L+10%葡萄糖注射液0.8 m L。注射麻醉药物时, 其时间维持35~45 s, 取平卧位, 于5~10 min内调节麻醉平面在T4~6。若阻滞平面未达到T6, 可取0.75%罗哌卡因于硬膜外追加注射。术中密切注意患者血压、呼吸等变化情况, 若出现低血压可加快输注速度, 必要时采取小剂量麻黄碱处理;若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 可采用阿托品处理。术中根据患者麻醉平面消退情况, 可针对性追加罗哌卡因, 麻醉效果不佳者可使用芬氟合剂等药物辅助处理。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 (T0) 、麻醉后5 min (T1) 、麻醉后10 min (T2) 、进腹探查 (T3) 及牵拉时 (T4) 患者平均动脉压 (MAP) 及心率 (HR) , 记录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消失时间。

1.5 麻醉效果判定[3]。优:术中无疼痛, 无牵拉反应, 宫颈松弛;良:术中无疼痛, 牵拉反应轻微, 经少量辅助用药后手术完成;差:疼痛严重, 牵拉时反应重, 盆底肌肉紧张, 需辅助静脉镇痛, 才可结束手术。

1.6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中数据, 计量资料 (±s) 检验时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检验时采取χ2, P<0.05时代表数据对比, 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阶段HR、MAP值变化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HR、MAP无显著差异, 对照组T1、T2、T3及T4 MAP显著降低, T3及T4HR减慢, 与T0对比, 差异显著 (P <0.05) ;观察组T1、T2MAP显著降低, 与T0对比, 差异显著 (P<0.05) , T3后恢复正常;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P<0.05) 。观察组各时间HR差异均不显著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 #P <0.05;与T0对比, *P <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 优35例, 良13例;对照组优良率87.5% (42/48) , 即优15例, 良27例, 差6例, 两组对比 (P<0.05) 。

2.3 两组患者麻醉具体情况对比: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 (16.0±3.4) min, 维持时间 (80.3±21.0) min, 消退时间 (220.4±47.2) min;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 (12.1±3.5) min, 维持时间 (97.8±18.0) min, 消退时间 (248.9±60.2) min;两组对比 (P<0.05) 。

3 讨论

子宫全切术的实施, 手术范围广泛, 其手术麻醉要求高, 不仅需要下腹部及盆骶肌肉松弛、无痛, 充分暴露术野, 便于操作, 也需子宫各韧带的松弛。因此完善子宫全切麻醉, 提高其麻醉效果十分重要。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腰麻起效速度快、阻滞完全、肌肉松弛良好的优势, 也具有硬膜外麻醉的持续性及术后镇痛效果, 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

在临床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时, 因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注药于蛛网膜下后, 若置管回血, 或未及时置管, 均会错过腰麻后最佳体位调节麻醉平面时间, 导致体位麻醉调节效果不佳[4], 造成单侧麻醉或麻醉平面效果较低。因此应先行硬膜外置管, 然后行腰麻穿刺给药, 可在较短时间内对麻醉平面进行调节, 提高麻醉效果。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于一个椎间间隙注药, 通常会使腰麻麻醉平面重叠于硬膜外麻醉平面, 且注射部位吸收的局麻药物及相邻脊髓节段吸收的局麻药物多于远端, 造成麻醉效果不佳。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使药物以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分别扩散, 完善腰骶部神经阻滞, 松弛下腹部肌肉, 提高腹部牵拉反应的抑制性。在此次研究中, 观察组血流动力较对照物稳定, 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由结果可以看出, 通过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 可提高患者麻醉效果, 确保患者麻醉安全性, 其应用价值显著, 与上述讨论相一致。且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药物以多中心扩散, 使麻醉平面得以有效调节, 可显著提高麻醉阻滞效果;而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因追加量过多, 会导致生命体征的不稳定, 造成术中血压过低和心率过缓。在实施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时, 因麻醉后5 min、麻醉后10 min患者血压会快速降低, 心率减缓, 因此在给药时, 注意小剂量给药, 以免导致平面过高[5]。在此次研究中,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 维持时间及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这是因为, 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时, 局麻药物经一个间隙注入, 椎管内存在较大浓度的局部药物, 可加快麻醉药物起效速度, 也相应的延长了麻醉药物维持时间和消退时间。而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药物以多中心扩散, 使麻醉药物起效时间相应延长, 麻醉药物维持和消退时间得以缩短。

综上所述, 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可提高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 安全性高, 麻醉效果显著, 肌肉松弛好, 显著抑制牵拉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月球.3种椎管内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 (28) :4105-4106.

[2]蒋晶.子宫全切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26) :124-126.

[3]刘英, 刘志莲.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用于子宫全切手术的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 (12) :84-85.

[4]古德华, 卢承志, 陈敬, 等.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 2012, 40 (1) :83-85.

上一篇:自适应放大下一篇:体育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