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应用效果(精选12篇)
护理应用效果 篇1
ICU是一个对重症患者全面治疗护理的病房。一般重症监护患者为突发疾病或病危患者, 在临床中, ICU患者常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恐慌等, 且不良的心理情绪不会随着疾病的缓解而消失, 持续时间较长[1]。这种心理状态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 甚至会加重病情, 舒适度和预后效果比较差。在护理学理论中, 舒适是指患者不承受疾病的折磨, 心态和精神均呈现放松自在的状态, 而对良好状态造成影响的因素均为不舒适。抽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ICU患者200例, 对其临床护理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ICU患者200例,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60例, 女40例, 年龄8~82岁, 平均年龄57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65例, 女35例, 年龄10~81岁, 平均年龄58岁。全部患者均神志清晰。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 即一般护理和重症监护室的传统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舒适的护理方法, 即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 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情况, 制订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及相应的护理方法, 包括衣食住行的舒适护理、女性患者特殊期的舒适护理、心理状态的舒适护理等。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应用SAS量表, 对患者出现的心理状态如焦虑、不安、恐慌等问题进行评定, 并回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评定
在观察组100患者中, 运用舒适护理前的心理状态值是 (51.32±5.61) , 经舒适护理后为 (38.6±3.25) ;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心理状态值为 (52.02±5.35) , 经护理后为 (52.20±6.58) 。
2.2 满意程度比较
在观察组患者中, 有91例患者对舒适护理感到满意, 有8例患者基本满意, 有1例患者不满意, 满意程度为99%;对照组的患者中, 有29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 有40例患者基本满意, 有31例患者感到不满意, 满意度为69%。观察组患者在应用了舒适度护理后, 其焦虑、不安、恐慌等心理状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而对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3 讨论
3.1 患者产生不舒适的原因
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和各种声音, 像是仪器设备的声音、患者的病痛声音、病房内光线等问题都是影响患者出现不舒适的原因。患者会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 如焦虑、不安、恐慌等。总结患者出现不舒适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是生理原因, 均为病情严重的重症患者, 其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且在治疗中有多的检查和操作, 都会对患者造成疼痛、不安等多种不适。所以, 常会导致患者心律失常、血压不稳定等, 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易怒等情绪;二是心理问题因素, 即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 而ICU患者常有无法正常与人交流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 患者经常会伴有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 严重的没有安全感, 失去信心[2]。
3.2 舒适护理的模式
舒适护理工作是由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患者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况, 引起不舒适的因素, 而最终制订的针对性护理方法。它是一种帮助患者心理及生理上均达到一种放松、舒适的状态, 降低了患者的不舒适度。所以, 护理工作人员在应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时, 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生理各方面的护理, 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和舒适度。
3.3舒适护理的注意事项
舒适护理是一种有针对性及全面性的护理方法。其内容包含护理病房的光线、温度、湿度, 都要保持患者最适宜的状态。并要求病房环境安静, 避免噪声影响患者。一般日间噪音值要在40d B以下, 夜间要控制在20d B以下[3]。给予患者睡前护理, 如热水泡脚, 注意患者睡眠等;多与患者沟通, 善于倾听, 多给予鼓励与支持, 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本组患者中, 观察组应用了舒适护理, 其在患者的心理状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 在ICU护理的过程中, 有效的应用舒适护理可降低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概率, 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 积极配合治疗, 并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 有效的提升了护理效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晓焕.舒适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01) :172.
[2]张玉清.人性化服务在ICU护理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 2007 (04) :203.
[3]罗滟.ICU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 2003 (05) :98.
护理应用效果 篇2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优质护理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患者焦虑情绪在护理后的变化情况,并对护理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及护理满意度在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中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把此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效果观察;护理满意度
近几年来,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根据急诊患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等特点,对患者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现把相关工作作以下分析及总结。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其中男183例,女 117例,年龄为12~72岁,平均年龄为(41.34±3.51)岁;病程为2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1.9±0.7)年。其中急诊儿科为68例,急诊妇科为,45例,急诊外科64例,急诊内科52例,急诊五官科为71例。1.2方法
1.2.1建立完善的制度,使就诊流程不断优化
(1)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做好各种基础护理,让患者感觉舒适。
(2)对于急诊患者,先诊疗再挂号,先及时抢救再收费,做好预约工作后再为其转科,尽可能缩短患者的就诊、挂号、住院及手术所用的世界。护理人员应应帮助患者取药,对于输液患者应给其适当帮助,及时协助病重患者联系医生进行诊治[1]。(3)使绿色通道全程亮灯。护理人员应把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病情的具体情况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使各部门能够更高效地为急诊患者提供“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优先手术”服务。
(4)严格要求各门、急诊的的注射、输液操作及流程,使其更加有效规范,对各门、急诊的处方及病历进行严格核查,当发现对处方及病历有疑问时,及时向相关医师核查[2]。
1.2.2改善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
(1)根据本科室及患者病情特点,定期在科室内部开展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长及主要医护人员每天到留观室、抢救室及输液室检查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个性化健康护理。定期对护理人员对各类疾病及患者的相关知识与护理方法进行考核,以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2)根据各科室、门诊及医院的具体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分为每日考核、月度考核及考核,并由护士长协助各科主要负责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3]。考核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风险强度、工作质量、工作内容及患者满意度等。对于表现的护理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以使其认识对自身价值,并全体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及积极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激发。
(3)对各科室的优质护理内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公示,在各科室设立意见箱,并根据各科室特点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或以海报形式宣传相关的健康知识。
(4)根据医院规模及就诊情况在院内定点设置数量急诊流动治疗车,并在车上常备过敏性休克抢救盒、消毒剂等医疗用品,这样既能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又能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有效减轻。1.2.3加强专业知识及业务培训,转变服务观念
制定120、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方案,通过知识竞赛、讲座等形式对护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使其沟通技巧、服务礼仪、健康知识等方面的知识得到一定 程度提高,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1.2.4优化排班方式,明确岗位职责
以APN为准则,根据经验、工作能力让护理人员以意愿方式搭配排班,对值班方式进行不断优化,使各护理人员对自身的岗位职责有更充分的认识,把单线值班改为双线或三线值班方式,由专人负责对门诊进行夜间巡视,以减轻值班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这样也能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4]。1.3统计学分析
使用卡方软件 V1.61对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紧张焦虑情绪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P<0.05为差异,表现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2.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急诊患者的焦虑情况为:正常0例,轻度72例,中度167例,重度61例,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为64例(21.33%),总有效率为17.1%,对护理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0例,满意127例,一般满意80例,不满意93例,满意度为42.33%;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急诊患者的焦虑情况为:正常86例,轻度174例,中度34例,重度6例,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为258例(86%),总有效率为88.2%,对护理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94例,满意156例,一般满意27例,不满意23例,满意度为83.33%;由此可知,急诊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及护理满意度在实施优质护理前后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一定意义。
3.讨论
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后,护理人员进一步明确了服务观念及目标,对患者的急诊流程进行不断优化,可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5]。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风险强度、工作质量、工作内容及患者满意度等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可有效激发起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可使其工作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提高。此外,良好的就诊环境及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与护理,能使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本研究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后,急诊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健康知识的认识及护理满意度均比实施优质护理前有明显差异。由此可知,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护理应用效果 篇3
【关键词】冠心病;优质护理;常规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49-02
冠心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当下社会发展较为迅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及环境污染使得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如何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已成为治疗的关键[1]。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高超的医疗技术,优质全面的护理也是保障治疗有效率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对更加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本文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患者临床表现为:胸后骨、心前区、剑突下有痛感,气短、出汗、心悸胸闷、心率增快及心电图异常等。本次研究患者中男性为51例,女性为45例,年龄在4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4.1岁;其中,共54例心绞痛患者,27例心肌梗死患者,15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其中包括利尿、扩冠、纠正心律失常、强心及吸氧等。
对照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早晚加强护理力度,并且为保持病房清洁,每日需彻底打扫。对于可自理患者,督促其进食,辅助其翻身;对于无法自理患者,需对其用药进行监督与控制,并加强监护力度,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干预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饮食干预:对患者不良饮食习惯进行纠正。应进食易消化食物,注意饮食要低脂、低盐、低热量,同时,为预防便秘要多食新鲜果蔬,如芹菜、薯类及香蕉等粗纤维食物;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喜好,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讲述临床成功病例,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③康复训练:患者住院期间不仅要接受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同时,为预防肺血栓、静脉血栓形成,还要多进行床上、床下的活动,促进体力恢复,并鼓励其自理,为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应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方案的制定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锻炼时间及内容应以患者耐受为宜,避免出现训练超负荷现象。为保护心脏功能,患者在训练后不可立即进行淋浴,同时,训练过程中还要戒烟、酒,作息要规律。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并详细记录患者干预后的心率、收缩压及住院时间,以供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O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两组计数资料比较用 t 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用x2检验。将P<0.05作为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定标准[2]。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远高于对照组81.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心率为73.4±10.2次/min、收缩压为145±12mmHg、住院时间为16.7±4.1d,对照组患者心率为91.8±12.7次/min、收缩压为163±18mmHg、住院时间为26.7±5.9d,干预组患者临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出现异常,进而对患者机体功能产生影响,使患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如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较多,给患者生理造成极大的痛苦,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单纯的药物治疗以无法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需要,因此,需要采取更加全面、优质、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3]。优质护理干预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及康复训练等干预措施,以此来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保障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在本次试验研究中,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远高于对照组81.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率、收缩压及住院时间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运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何少红,陈芳.优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8):1889-1890.
[2] 黄红英.优质护理在冠心病介人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3,17(32):124.
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篇4
关键词:助产护理,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分娩虽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其对于孕产妇是一种强烈且持久的应激源, 不仅会对其生理造成影响, 也会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 释放过量的儿茶酚胺[1], 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子宫收缩不齐、难产及产后大出血的情况, 严重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 因此, 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 缓解孕产妇的负面情绪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焦点;基于此, 我院就将以心理护理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其作用于助产护理中的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 孕妇年龄25~33岁, 平均年龄 (27.3±1.2) 岁, 平均孕周 (40.5±1.6) 周;所有孕产妇经检查均为单胎、头位正常, 且所有孕产妇均无高危妊娠因素, 身体状况均在正常指标范围内;随机将60例孕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各30例。两组孕产妇各项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孕产妇行常规助产护理, 具体护理内容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产妇正确呼吸、用力, 在产妇生产后对产妇进行恢复教育指导;观察组孕产妇在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 加入心理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为: (1) 营造温馨的待产环境, 当产妇进入待产状态后, 产妇的敏感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很容易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 因此, 在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严格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 以免其负面情绪影响到正常生产;首先, 护理人员保持房间的清洁, 营造良好温馨的气氛, 通过良好的气氛安抚产妇的情绪。 (2) 分娩前全程陪护, 从临产时间来看, 产妇入院后多会由于医院的陌生环境而感到恐惧, 尤其是当家人不在身边时, 护理人员更要本着敬业的精神对其进行全程的陪护, 多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 以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便于后期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并提醒孕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多对孕妇进行鼓励, 帮助其树立积极的信心, 最大程度地消除其焦虑情绪, 此外, 还要适当的对孕产妇的家属进行相应的指导, 平复其情绪, 以免其负面情绪对孕产妇造成影响[2]。 (3) 产程期间的心理护理:第一产程, 由于产妇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感, 再加上急切盼望孩子的降生, 产妇多会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状态, 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 护理人员可与产妇进行一些比较轻松的交流, 详细讲述分娩的过程, 为产妇加油打气。第二产程, 产妇在第二产程中多会出现宫缩频繁的症状, 而且每次宫缩时间比较长且间隔较短, 产妇会出现比较明显的阵痛感, 产妇多会由于疼痛难忍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在这个阶段, 护理人员就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安慰和鼓励, 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 鼓励其继续分娩, 同时规范产妇在宫缩时的动作, 进行正确的腹压动作一直持续到宫缩结束为止。第三产程, 由于产妇将见到孩子的模样, 往往会表现出异常的兴奋与迫切, 此时助产人员需要尽力稳定产妇的情绪, 并尽快让产妇见到新生儿。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对整体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中选择剖宫产4例 (13.33%) , 对照组产妇中选择剖宫产9例 (30.00%) , 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187, P=0.004) 。观察组发生产后大出血2例 (6.67%) , 对照组发生产后大出血共计8例 (26.67%) , 观察组产后大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398, P=0.000) 。观察组产后出现抑郁2例 (6.67%) , 对照组产后出现抑郁5例 (16.67%) , 观察组产后抑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850, P=0.028) 。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已经被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而在助产护理中由于患者的特殊性, 往往会在整个过程中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情绪, 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子宫收缩不齐、难产及产后大出血的情况, 严重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安全[3,4,5,6]。本研究中, 我们对观察组产妇使用了有预见性的心理护理, 即通过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 并结合已有的临床资料判断产妇可能在各个时间段出现的负面情绪, 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产后抑郁的发生率, 也有效降低了剖宫产和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 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及产后抑郁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在两组孕产妇各项临床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的情况下, 这也从侧面提示了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枫.心理护理在助产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9 (13) :224-225.
[2]任丹.助产士心理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5, 2 (11) :334-335.
[3]陈晓菲, 陈瑶, 廖晓琼, 等.正常分娩产妇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方法研究[J].当代医学, 2008, 15 (17) :100-101.
[4]胡冰.28例初产助产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24 (9) :5147-5148.
[5]盛晓鹃.心理护理在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12 (31) :89-91.
腹腔镜手术护理应用及效果论文 篇5
腹腔镜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是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手术室手术护理中的一种护理模式。有研究显示,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1]。现就我院收治的4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取得了满意成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01月至01月我院收治8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疾病类型包括:胆囊切除术26例,输尿管结石术1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29例,结肠癌切除术7例,阑尾切除手术6例,卵巢囊肿剔除手术2例。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2~75岁,平均(55.34±10.24)岁。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43~72岁,平均(56.35±11.5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术前手术用品准备、消毒,将手术过程及手术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中帮助患者调节体位,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生手术等。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具体方法如下。1.2.1术前护理。术前进行常规检查,为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手术注意事项,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负面情绪;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前检查手术所需仪器、设备、手术器械等[1]。1.2.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应协调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默契协调医师进行麻醉等工作;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准备好抢救物品以应为意外状况。1.2.3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去枕平卧、留置导尿,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静脉补液;术后8h患者可以适当地摄取营养液或流食;术后24h后可进行适当的轻微局部活动;仔细观察患者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必要时告知医生[2]。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制问卷形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临床常用手术,尽管这种手术方式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同样需要护理配合才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手术室护理路径是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共同定制的一种护理方案,是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进行护理[3]。本次研究显示,给予手术室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所以,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于腹腔镜手术中,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倩,辛友红,周雪梅,等.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12(1):93.
[2]唐丽华.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3):2649-2650.
护理应用效果 篇6
【关键词】细节护理;神经外科;应用经验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40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28-02神经外科患者的发病多数是突然的、疾病严重、快速变化,主要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护理工作涉及到很多细节,护士工作量比较大,工作方面比较琐碎,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除了高风险的临床护理,护士的疏忽或错误很容易导致患者和强烈不满。神经外科护理疾病的细节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说明了神经外科的细节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医护人员通过对病人的细节的护理,让护理人员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更加明确,并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下面详细总结了细节护理在神经性疾病的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做出了相应的报告: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6.8岁。然后分为详细的护理组和正常组,每组50例。
1.2方法
1.2.1重点优抚医院感染的细节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更多的表现为病情危重,长时间的痛苦,住院时间长的特点,这也导致了院内感染的风险较高,比其他病人更需要照顾,而且细节的要求也更要高一点。因此,要加强对神经外科病人的医院感染的护理细节的注意。在科室内设立一个监察小组,监察的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要遵守无菌照顾的原则,无论是在每个护理细节都要做到无菌。还要定期举办无菌护理的培训或讲座,加强无菌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和知识水平[1]。
1.2.2注重礼貌的细节,提高语言培训注意着装和礼仪,严格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着装,持证上岗;面带微笑,起身迎接,主动热情,礼貌的语言,语音和蔼亲切,走路、举止大方,各种动作要轻,对于各类型的患者的服务要到位,及时向患者介绍其病情,对于病房环境要布置的温馨,帮助患者熟悉病房设施,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及法规,充分了解患者的疾病家庭史和所处的生活条件,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从各个方面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采取人文关怀,落实首问负责制、第一责任制的情况下,注意患者及其家人的情感变化,为其提供舒心的服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说话的语气,不找任何借口,要用和蔼的说话方式,过于生硬的态度会严重影响服务质量,并且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言行和举止,努力维护医院在患者及其家属心目中的信誉和形象,努力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
1.2.3不断改善护理内容,有效与患者沟通对于护理制度要严格的细化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制定相应的值班制度,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充分了解,对待每个人都应该注重细节,如果有必要需要耐心,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各项操作和努力执行三查七对的护理制度,对于患者的隐私要严格的保护,如果操作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需要采取应急措施,向患者讲明情况,尽量取得患者的理解,对于相应的改进措施要提前向病人解释,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对于情绪急躁的患者及家人要耐心的向其讲解采取这样的措施的必要性和好处,从而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让其增加治愈的信心,采取预防措施应对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及时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记录,从而辅助后期的治疗和护理;对于采取的各种护理也需要及时的记录,记录的内容要客观真实。医务人员应做好病人费用清单工作,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理解费用情况,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增加患者的医院收费透明度,信息应及时反馈,并且加强出院后的随访。经常与病人沟通,加强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应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合理地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利用积极的语言和整合各种相关的情况下,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他们增强信心。
1.2.4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明確各自的岗位职责护士在病人的护理过程中,不仅对于患者的恢复有帮助,而且护士也是护理工作的主导者,其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影响占主导地位,而且护理工作也要受到各方面的因素的干扰,如果没有较高的综合护理素质,是很难将护理工作做好的。在护理压力、繁忙的神经外科工作中,加强医务人员的护理教育是重点,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但也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技能,从基本的护理病人细节让他们的家庭感到满意,良好的工作态度是住院护理工作的关键,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和手段,保持冷静、理智的急救培训,做到临危不惧、有条不紊的工作,真正提高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提高医疗系统的整体形象。2结果
细节护理组的感染率为2%,以及2%以上的压疮发生率,正常的护理组的感染率为6%,而压创的发生率为6%(P<0.05),护理组感染、褥疮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普通的护理组。3讨论
细节护理是从护士到病人的护理,从生理到心理的一个长期、持续和细致的工作,神经外科病人的病情发展比较迅速,而且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也易发生护患纠纷,引入护理工作细节护理是非常必要。在细节护理过程中,护士必须提高对细节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具体操作的全过程中注重礼仪,重视医院感染护理细节,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2]。参考文献
[1]胡菊华.电话追踪访视普外科病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南方护理学报,2005,12(3):88.
护理应用效果 篇7
关键词:护理管理,细节护理,效果
近年来, 随着医疗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医院护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护理过程中, 任何一个细节忽略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细节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1]。2013年1月我院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始实施细节管理, 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实施细节护理前和2013年1-12月实施细节护理后各护理单元为研究对象。全院护理部主任1人, 护士长6人, 护理人员45人。
方法: (1) 成立护理质量管理, 制定细节标准:成立由护理部主任和护士长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 根据同等级医院质量指标, 针对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危重患者护理、病区管理等操作流程制定质量标准, 同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风险防范知识, 增强护理人员对细节护理重要性的认识, 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细节的培训, 以有效避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2) 细化护理工作:根据医院各项工作制度, 对护理工作标准进行细化, 如患者入院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区环境介绍等;在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时, 注意从细微小处入手, 尽早发现患者病情的各种细微变化, 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细节问题, 避免由于“小细节”“小隐患”引起护理问题, 提高护理质量, 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3) 细化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通过对病情的评估、检查等, 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注重细节, 及时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 对健康宣教的内容进行调整。 (4) 加强高危患者特殊时段的细节护理:重视高危患者特殊时段护理中遇到的新问题, 护理人员需主动学会观察思考, 并积极通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 及早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主动细致地规避各类护理风险。 (5) 细化护理查房:护理部每周1次的行政查房中对护理工作进行现场评价, 及时发现反馈问题;组织护士长每个月至少进行1次行政查房和业务评估, 对护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6) 护理文书的细节化: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促使护理人员意识到文书书写的重要性, 注重书写中的细节性语言, 认真及时地填写文书, 使用准确客观的语言进行护理文书的书写。
评价方法:根据我院制定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评分, 评分项目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 每项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结果越积极;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 共20个项目, 总分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统计学分析:数据均纳入Excel表格中, 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采用 (±s) 表示,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处理, 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果
实施细节护理后, 护理质量中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各项目评分均较实施细节护理前有明显提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细节护理后患者满意度达到 (96.24±2.48) 分, 与实施细节护理前 (86.39±4.68) 分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讨论
细节护理是在对患者治疗的环境中, 认真分析、补充、完善护理细节步骤的过程,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 细节护理对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2,3]。随着医院对护理中细节护理的重视, 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内研究发现, 在包括神经内科、妇产科、门诊部等在内的医院多个科室、部门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细节护理, 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4,5]。我院在对患者护理中实施细节管理后, 护理质量中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均较实施细节护理前有明显提高, 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细节护理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充分说明细节护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细节护理的同时, 医院还应该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不断地完善细节护理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工作规范、考核评分标准、激励机制等, 强化监督管理, 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 提高细节护理水平, 进而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综上所述, 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的细节护理, 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提升患者满意度, 对于提高医院护理水平, 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恩影.注重细节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有效应用[J].吉林医学, 2012, 33 (4) :878.
[2]李雪芬, 乐惠飞, 职君等.注重细节护理, 彰显优质服务[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6) :452-453.
[3]邓团伟.浅谈细节护理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 2012, (18) :157, 封3.
[4]惠娟.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30) :85-86.
护理应用效果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室急救患者170例, 其中男90例、女80例, 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 (50.25±4.79) 岁, 其中疾病类型有严重外伤、脑出血以及突发性休克等, 患者均经过急救室急救, 并且了解受伤过程或者原因。患者均符合整体护理或者常规护理条件, 符合伦理道德, 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5例, 两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基础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措施。整体护理: (1) 院前急救护理:患者均具有发病急、病变快、死亡率高等特点, 院前急救目的就是缓解患者危险态, 尽量争取抢救时间, 医务人员首先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 初步了解患者病情以及相应急救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纠正缺氧等, 对于出血患者紧急止血等, 基本措施完毕后合理的对患者进行转运治疗。 (2) 急诊室急救护理措施:入院后医护人员询问患者症状和院前处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针对患者症状以及受伤部位决定由什么医生处理, 立即送入抢救室抢救, 并且连接相应监测和急救仪器;注意患者呼吸道有无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必要时实行气管插管;观察患者口唇颜色, 对于有循环障碍者建立静脉通路, 对于休克患者, 通过相应处理措施, 使患者苏醒, 缩短休克时间等。整个抢救过程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以及情绪变化, 尽量安全患者, 同时与家属实情沟通等。 (3) 急救后护理措施:经过24h后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稳定后, 患者分诊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恢复治疗等。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抢救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率。临床护理效果评价[3]: (1) 显效:患者整个护理过程准确无误, 病情稳定, 恢复较快, 病人清醒后对自身病情有清楚了解。 (2) 有效:患者整个护理期间无任何差错, 病情稳定, 恢复较快, 但是清醒后对自身的疾病无清楚了解。 (3) 无效:整个护理期间存在护理差错, 患者恢复较慢, 清醒后对自身的疾病无清楚了解。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以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65%, 对照组为88.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698, P<0.01) , 见表1。
2.2 两组抢救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率
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 低于对照组的20.0%, 满意度为96.0%, 高于对照组的66.0%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兴的护理工作模式, 护士除了应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 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4]。整体护理概念是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 以护理程序为核心, 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急诊室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 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是综合急症医院主要接收求医服务的患者的其中一个部门, 相对于有预约的门诊部, 使用急症室的病人, 他们的求诊需要多数是突发的、急重的, 因此急诊室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病情稳定、生命安全至关重要[5]。
本文通过收集我院急诊室急救患者, 与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整体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经过整体护理急诊室患者护理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措施, 有效率高达97.65%, 护理满意度为96.0%, 高于常规护理的66.0%, 这均有助于患者疾病恢复, 整体护理措施患者抢救时间缩短, 这对于患者至关重要, 并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少, 抢救的成功率高, 临床上对急诊急救的患者进行准确有效地护理是保证患者是否能够急救成功的关键, 整体护理的模式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护理的, 相对于传统的护理方法来说, 护理更为周密。
综上所述, 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诊室急救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并且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急诊室急救患者170例,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5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措施, 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等。结果:两组急救患者护理效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47%, 对照组为88.23% (P<0.05) ;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0%, 低于对照组的20.00%, 满意度为96.00%, 高于对照组的66.00% (P<0.05) 。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急诊急救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缩短急救时间, 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整体护理,急诊急救,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蒋丽莉, 徐淑英.整体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 2012, 28 (14) :36-38.
[2]郭会.探讨整体护理工作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4, 27 (6) :339.
[3]曲玲.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药物与人, 2014, 27 (7) :208-209.
[4]常秀海.家属行为对急救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2) :167-168.
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 篇9
关键词:护理,手术室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医疗护理逐渐成为人们重视的对象, 特别是手术室。因为在手术过程中, 患者极易出现消极、紧张等情绪, 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1]。舒适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2], 因而在医疗单位被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五原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140例, 其中男80例, 女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70例, 同时做好随机方案的隐藏和选择性偏倚地消除。排除有精神疾患不能正常交流者、伴有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具有可比性。
注:*为t值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整理床铺、认真观察生命指征以及给予相应的健康知识普及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 具体如下。
1.2.1 术前舒适护理
术前访视患者, 患者在术前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 以亲切的语言认真、耐心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 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的相关内容、手术风险及术后的恢复措施等, 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1.2.2 术中舒适护理
手术对患者而言是一个强烈的刺激, 不可避免地导致患者产生各种不良应激反应。因此, 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环境是首要措施, 包括适宜的光线、气味以及噪声等。手术室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4℃左右, 相对湿度控制在55%左右, 从而缩短适应期, 缓解疾病造成的不适[3]。手术室内各种机器产生的噪声会增加患者的恐惧感, 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关闭与本次手术无关的机器, 减少噪声, 必要时予以患者适当安慰, 减轻因噪声给患者带来的恐惧。同时护理人员要保护好患者的个人隐私, 对于非手术区域的部位尽量予以遮盖,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 使其具备良好的心态来应对手术。护理人员要时刻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 麻醉前要与患者沟通, 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 手术过程中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与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各项操作动作要轻柔, 让患者感觉舒适, 对于出现的不适状况应及时调整, 增加其舒适度, 对手术时间长的患者, 可以每隔30min为患者按摩肢体, 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
1.2.3 术后舒适护理
手术完成后, 及时将患者伤口周围残留的血迹擦拭干净以避免刺激患者, 尽早帮患者穿好衣服, 并盖上被单, 防止患者寒冷或者身体暴露, 及时帮助患者苏醒, 并告知手术成功, 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送回病房, 并与住院部护士做好交接, 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以及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做的术后护理措施, 术后3d要对患者进行访视, 详细了解患者心理情况、切口情况及饮食状况等, 鼓励患者尽早下地活动, 询问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意见, 对于疼痛较严重的患者, 鼓励患者尽量忍耐, 通过分散注意力、调整呼吸和体位等方法来减轻疼痛, 告诉患者有关镇痛泵的不良反应,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紧张度缓解情况、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以及患者对手术工作的信任度、满意度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紧张度缓解情况、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率比较
观察组紧张度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2.2 两组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信任度为95.7%、满意度为97.1%, 高于对照组的85.7%、8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信任度=4.155, χ2满意度=4.834, P<0.05) 。
3 讨论
手术室是承担手术与急救等重要任务的科室之一, 关系着患者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 同时也极易出现医患纠纷, 对手术患者开展人性化的舒适护理, 可获得患者的信任, 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增加医院的竞争实力[4]。常规护理是遵医嘱、按照一般的护理行为规范进行护理操作, 其注重的是护理任务和相关功能的执行。而舒适护理不但要满足医学的基本功能, 更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其一切操作均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舒适护理是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 对患者术前、术时以及术后进行了全方位的临床护理, 使得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精神层面都能达到舒适状态, 从而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减轻了患者对疾病的应激反应, 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以及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5]。
舒适护理的核心是强调护理工作的人性化、细节化以及个性化, 护理人员除了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常规医学处理外, 还应敏锐地观察到患者的各种不适状况, 积极分析造成患者不适的原因并主动采用更加科学、专业的手段去解决,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讨、研究, 使患者达到满意的舒适状态, 让护理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并使患者受益[6]。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紧张度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率低于对照组, 给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了安全保障, 表明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 进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手术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观察组信任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表明舒适护理可以满足患者心理上的需求, 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减少了护患纠纷, 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 主动的工作方式, 有效提高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 避免了因服务态度问题引起的投诉和抱怨, 护理服务满意度亦有明显上升[7,8], 提升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叶玉兰.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 (14) :120-125.
[2] 袁素萍, 丁海梅.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16) :213-214.
[3] 周雪华.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4, 14 (26) :6320-6321.
[4] 庞林琳, 徐鳃, 郑莉, 等.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自控镇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4 (22) :71-73.
[5] 刘锐, 石秀杰, 宋艳, 等.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 (27) :2000-2002.
[6] 刘启枝.舒适护理在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 2013, 26 (13) :200.
[7] 江双霞.手术室开展舒适护理的心得体会[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4, 29 (1) :315-317.
护理应用效果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行疝气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9:15,年龄1~11(6.85±1.40)岁,其中脐疝3例,股疝6例,斜疝25;观察组男女比例26:20,年龄0.50~11(6.82±1.36)岁,其中脐疝7例,股疝12例,斜疝27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主要包括密切关注患者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患者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予以针对性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干预:积极主动和患儿及家属交流、沟通,疏导家属不良心理情绪;耐心讲解疾病体征症状、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特点与并发症护理等有关知识,列举既往成功案例,多鼓励患儿与家属。(2)术中护理干预:选择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与患者同进手术室,合理安抚、疏导患儿情绪;器械护士需提前对手术步骤与相关器械进行了解,巡回护士对患儿体温变化情况予以密切关注。(3)术后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仔细观察与耐心倾听患儿疼痛原因,对不良情绪引起疼痛应积极鼓励患儿,对切口引起疼痛应适当借助镇痛药物。于手术后1~4d对患儿切口出血情况予以密切观察,嘱咐患儿小便时体位摆放,严格按照无菌化操作,定期对病房予以清洁与消毒,以确保病房环境干净、整洁。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与并发症(伤口感染、牵拉痛、尿潴留)情况。参照PrinceHence评分评定患儿疼痛程度,分数为0~4分,患儿静息状态即产生剧烈疼痛为4分,静息状态疼痛不剧烈为3分,深呼吸时出现疼痛为2分,静息状态无疼痛为1分,咳嗽时未出现疼痛为0分[3]。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5.10±1.70)d比对照组(8.78±1.40)d短,且并发症总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20.59%(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小儿疝气若发生嵌顿,将引起肠梗阻、剧烈腹痛与肠坏死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此类疾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因患儿各器官发育不全,加之沟通较难,于围手术期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关键[4,5]。为寻求小儿疝气手术有效护理方法,本研究对行常规性护理的对照组和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具体表现:观察组护理后4分疼痛所占比例0.00%比对照组17.65%低,且0分疼痛所占比例63.04%比对照组32.35%高,表明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疼痛。考虑可能因为在对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于术前主动与患儿及家属交流,讲解疾病体征症状与手术治疗特点等有关知识,并列举既往成功案例,对患儿和家属给予较多鼓励,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儿配合度,从而达到理想护理效果,减轻患儿疼痛[6,7]。此外,术后护理人员对引起患儿疼痛的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均有利于显著缓解患儿疼痛症状。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住院时间(5.10±1.70)d显著短于对照组(8.78±1.40)d,且并发症总发生率4.35%显著低于对照组20.59%,表明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考虑可能因为护理人员在术前注重并发症护理,可提高患儿家属预防并发症意识,从而减少危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术中对护理人员、器械与巡回护士予以严格要求,做好各自本分工作;手术后对患儿切口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嘱咐其小便时正确的体位摆放,并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等,有利于患儿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与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8]。本研究因受外部环境、样本例数等制约,未分析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满意度的评分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补充。
综上所述,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摘要:分析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行疝气手术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儿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并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疝气,护理干预,小儿,效果
参考文献
[1]谢沛含.小儿疝气手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卫生产业,2014,8(26):97-99.
[2]苏昀,顾晓箭.外科学进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185.
[3]姜红.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疝围手术期的效果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8(5):476-477.
[4]宫颖.272例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4):59-60.
[5]吕鲜梅.在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1):111-112.
[6]贺桂辉.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4):66-67.
[7]徐慧君.行为护理在小儿疝气术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6):1211-1212.
护理应用效果 篇11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服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97-02
一、研究综述
手术室作为医院为患者提供治疗、检查、抢救等重要场所,其护理工作需要各个细节来完成。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只有确保在手术室中做好细节护理工作,才能够从本质上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文明在不断提升,医疗模式由以往单向的治疗向多样化的模式迈进,患者在接受具体的治疗同时,不仅要求有高超的技术,还渴望有更高的服务质量。医院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开始着手对手术室护理各项工作的改进,采取一些列的革新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人性化护理。从具体的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在细节护理上的质量提升,让患者对医院的信赖程度大大增强。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男患者有34例,女患者有26例;年龄在18~65岁不等,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对照组的患者中男患者有35例,女患者有25例;年龄在19~66岁不等,平均年龄在43岁左右。根据两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情况进行比较,其差异并没有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的方法:由护士去病房了解和查看患者的有关情况,讲解基本的手术信息,并且告知患者进行手术的必要性,让患者准备好手术中的配合工作。
实验组采取细节护理的方法:
术前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衣着整洁,仪表端庄,穿着标准的职业装。与病人交流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身体放低,给病人以微笑和温和的态度,耐心地为病人传递手术中的知识,并引导患者去分享顾虑,在了解患者顾虑的基础之上做出适当的心理辅导。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尽量得使用积极向上的语言,让患者充满信息,切忌谈论死亡、意外等话题,尽可能地告知患者成功的案例。告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有多名医护人员的陪伴,先进的医学仪器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这些谈话的时间不宜过长,尽量保持在15分钟左右。
术中护理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医护人员要检查手术室中的相关物品和环境,确保环境达标,仪器有效。在患者即将进入手术室时,护士要保持亲切友好的态度,将患者迎进手术室,并为家属做好安抚工作。手术进行的过程中,护士要始终陪同在患者身边,为患者排忧解难,例如积极询问患者室内温度合适与否,引导患者如何配合麻醉。在麻醉的过程中,护士也握紧患者的手来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同时也可以与患者交流一些话题,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在患者完全被麻醉之后,护士人员要协助患者调整到手术的正确体位,对于手术中不需要暴露的部位,护士要对其做好遮挡工作。护士除了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还要注重对进行局部麻醉的患者的安慰工作。要避免在手术过程中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谈话过程中尽可能地压低音量,必要时可以对相关仪器利用来降低声音的音量。
术后护理
在手术做完之后,医护人员可以为清醒的患者介绍手术的情况,积极地鼓励患者,并在术后为患者擦拭手术残留的痕迹,为患者盖好被褥,注重保护患者的隐私。
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手术完成之后要到病房内去了解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切口状态、麻醉后的感觉进行了解,并积极地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让患者充分地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关心,从而建立对医疗工作的信心,在今后能够更加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向患者征求相关的医疗护理意见,耐心地听取患者的意见,根据患者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整细节护理中的方式。
3.评价方法
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定:时间划分为手术前探访、入手术室的时刻,入手术室30分钟这三个时间段进行评定。
手术前探访时护士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进行评定,并对目前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登记划分,分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这三个程度。
4.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组的患者进行对比,根据患者的焦虑情况对比、对患者手术期间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总结护理的效果。
5.结果
通过相关的调查统计表显示,对照组的焦虑情况明显比实验组更为严重。患者对实验组的护理情况较为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
三、讨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更新换代,对患者的护理不仅仅停留在医学的角度,同时也包括了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这是护理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手术中的细节护理体现在对患者的重视程度和关心程度,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消除紧张情绪,是细节护理的一个重要衡量方向。细节护理要从听觉、视觉、感官等多种角度进行,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就医环境,保证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手术。细节护理部单单是一种形式,也是对护理工作提出的一种工作理念,它要求每一位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更加细致的服务,不断更新自身的技术和能力,不断更新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患者提供细致、贴心的细节护理。
参考文献:
[1]贾增美,许会玲,邢介红.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运用与探索[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02:78-80.
[2]陈幼嫦. 手术室语言及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6:242-243.
护理应用效果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需接受肺癌放疗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实施了常规临床护理。并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8例。其中, 男性83例, 女性53例, 年龄为36~88岁, 平均年龄为 (63.9±8.2) 岁。两组患者都未患有心血管严重功能异常, 肝肾严重功能异常, 血液系统病和糖尿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即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护理, 记录常规性生命体征, 发现异常马上告知医生处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 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 当患者呼吸比较困难时, 及时帮患者调整体位。确保室内干净整洁, 开窗换气。对有痰咳不出者, 要给其适当拍背或帮其做吸痰, 注意拍背的时候要保持从下到上的顺序, 最好让患者自行咳出。另外要对患者精神状况密切观察, 对患者呼吸频率、每天液体的进出量加以记录。临床护理记录表主要针对患者临床的各项生命体征予以记录, 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科学审视记录表中的内容, 从而可以掌握自身相关护理流程, 加入到护理工作当中, 做好自我护理, 并能够在医护人员有需要时给予积极配合, 而医务人员也能够根据患者需要对护理内容及时做出调整。并把药品、吸痰器及抢救设备这些东西备齐[3]。
(2) 用药方面。给放射肺炎患者使用抗菌药品进行治疗过程中, 应当对患者用药过敏史仔细询问, 同时选择恰当给药方式。叮嘱患者合理服用药物, 不能够随便断服, 对患者服药情况予以监测, 以防患者因抵制情绪而藏药不服等情况。
(3) 心理护理方面。很多肺癌患者内心会恐惧焦躁。进入医院以后, 患者因为对周边环境感到陌生和对自身患病情况了解不够详细, 导致其内心进一步恐惧。所以护理时相关护理人员要始终保持友好的态度, 对患者要有耐心和热心, 同时对患者积极讲授疾病相关知识, 让患者的不安和恐惧渐渐消散。
(4) 饮食方面。对肺癌患者应嘱咐其选择富含蛋白质与维生素等容易消化食物。同时要确保食物相应口感, 要从饮食上多帮肺癌患者补气调理, 让患者多食一些养血、滋阴食物, 同时应当以新鲜水果与蔬菜为主[4]。对于放疗患者要劝其多喝水, 使尿量增加, 促进患者体内毒素排出, 以使患者机体新陈代谢负担减轻。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50.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72.06%, 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1.71%, 观察组为94.12%,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 对照组为72.06%,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的满意度为94.12%, 对照组为61.76%,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以往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结果相类似, 证明此次试验有效。由于肺癌放疗识别性较差, 因此治疗期间对患者正常的组织细胞也会造成危害, 从而引起各类并发症出现, 进一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通常肺癌放疗并发症包含有肺损伤、脊髓炎、心脏损伤与食管损伤等[5]。放射肺炎比较常见, 经常出现在放疗开始以后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临床方面表现为肺部感染、气短、胸闷与刺激咳嗽等。放射肺炎出现同肺部接受照射剂量是存在密切关系的, 相关资料表明, 当照射的剂量在21~26 Gy时就会出现该并发症。另外, 同是否合并化疗、放射之前肺部疾病、分割剂量和照射面积也有着一定关联[6]。而临床护理路径的突出优势在于从患者角度出发, 经过把各类理想护理方法结合到系统日程规划当中, 进行详细记录和检查各项治疗及护理病情资料、时间发展、出院时间等信息, 从而避免护理盲目性、随意性以及多余重复等, 可以说该护理模式是具有比较高实用性与可行性的, 护理工作也会按部就班科学开展。患者可经临床护理记录表掌握自身相关护理流程, 从而加入到护理工作当中, 做好自我护理, 同医护人员相互配合, 让患者在短期内收获护理的最佳效果。可以说借助该护理模式, 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 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护理质量, 而本试验结果也对此给予了证明。
综上所述, 针对肺癌放疗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 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改善患者治疗中的不适感觉, 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治疗情绪,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摘要:目的 对肺癌放疗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 并探究实际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接受肺癌放疗的136例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 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几率低于对照组, 同时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针对肺癌放疗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式护理效果显著, 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几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肺癌,放疗
参考文献
[1]尚新芳.人性化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8 (5) :227.
[2]华红霞, 任国琴.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1) :2005-2007.
[3]曾美文, 黄婷, 王昭丽, 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1 (12) :43-44.
[4]吴艳.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 2 (14) :2717-2718.
[5]徐永红.肺癌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5 (10) :97-98.
【护理应用效果】推荐阅读:
应用及护理效果07-01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效果05-09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效果08-11
个性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研究12-16
优质护理应用06-02
护理药物应用09-08
应用与护理10-11
《基础护理应用技术》06-30
应用性护理人才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