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与护理

2024-10-11

应用与护理(共12篇)

应用与护理 篇1

科学理论发现的场景:

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é, 1909) 说过“科学是基于事实的, 正如房子是由石头建成的一样;而事实的收集不可能像石头砌房子那么简单……”

下面的场景简单地呈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

一个小男孩漫不经心地用鞋去踢石头, 踢了一块又一块, 直到他看见一块石头表面折射出一道亮光才停下来。小男孩捡起那块石头, 石头的形状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又看见了一块沾满淤泥的石头在那里静静的躺着, 其旁边靠着另外一块石头。时间一天天过去, 越来越多的千奇百怪的石头和这两块石头一起形成了一个高而宽的石头堆, 形成了一个小山。

许多年过去了, 一位科学家发现了一座由石头堆积而成的小山, 他观察到山底附近那块发着亮光的石头是多么的熟悉, 于是好奇地仔细地研究了面前的这座石头山, 开始一块一块地慢慢地把石头山的石头分开, 并又试着按原来的样子重新堆砌。他甚至用科学的设备去做这个艰辛的尝试……

以上小场景就是未来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的一个科学的基准。理论必须是持久的、有弹性的, 能经受时间的检验。护理理论当然也不例外, 它为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指导。

护理理论:

护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现代护理学的奠基人南丁格尔最早对护理进行过论述, 其理论核心是环境概念, 她认为护理本身不是治疗, 而是帮助病人处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 让病人本身自我恢复。她尤其强调通风、新鲜的空气、清洁的饮用水和整洁温暖的病室环境对病人自我恢复的重要性。

任何一门专业或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在护理学逐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过程中, 护理学引用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理论。

理论和理论性的思考能指导研究和实践。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概念, 如护理理论的概念有健康、压力和适应能力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范围, 通过完善概念、经过实践检验使理论更为完善。理论一方面指导研究, 而研究则能验证理论。

护理实践成就的关键就是护理理论的发展和护理实践本身。对于护士来说, 学习护理理论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因为没有理论, 就没有方向;就不知道为什么做、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护理理论为护士提供一种关键的思维方法, 有助于护士从事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可以这样认为, 使用一种理论正如使用一个地图, 指导人利用各种方法达到目的地。

从逻辑上来说, 研究护理理论的专家研究理论的职责、角色的价值。目前护理理论对护理科学的发展的重要性被严重地低估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 护理理论是某些持反对态度的专科护生、还没有毕业的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不喜欢的科目, 他们更希望学习实实在在的技术性工作。

护理理论举例:

护理是一门艺术, 需要有组织的实践和科学的训练。护理的根本性质是保持身体健康, 用最佳的方法来恢复健康或治愈疾病和防止受伤。因此, 护理是帮助病人健康地生活。

潘蒲勒 (Hildegord E.Peplau 1952)

模式:

当病人遭受刺激且周围环境的压力源持续存在而导致病人停滞不前时, 病人的焦虑增加。这时候的应对措施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向前, 要么保持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潘蒲勒模式中的护理措施强调, 疏通人际关系是减轻导致焦虑的压力源的主要措施。干预措施包括:帮助病人设定目标, 这些目标强调发现已知的问题, 确认积极的措施和利用已有的资源来解决问题。护理人际程序是现有的且相互联系的, 可以通过辅助的、合适的护理措施来实现。护士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资源提供者、教育家、咨询师等。潘蒲勒的模式要求护士能自我了解并有自制力, 这种自我了解可以通过独特的行为应用于工作过程中。

罗杰斯 (Martha E.Rogers 1970) 人

类整体性科学学说:

当病人的系统遭受到创伤时, 人与宇宙之间失去平衡, 此时必须要实施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与宇宙之间达到平衡并与宇宙协调。罗杰斯理论的根本在于相信: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 人比组成人的每个部分更复杂。功能键全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着。罗杰斯理论陈述的是人大脑对于支持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是非常必要的。右边大脑的功能是关于整体想象力、感觉、情感, 而左脑的功能是有关人类的语言、抽象力和思维。

沃森 (Jean Watson, 1978) 的关心理论:

沃森的理论是关于人都需要有关心的护理, 指的是人际间的过程是“关心”, 或者说在护士与环境和病人之间的关心是极其重要的。关心能促进人与人的沟通, 希望与自然达到和谐。护士通过实施关心人的措施来促进病人健康和平衡, 重新获得感知的自我和现存的自我, 从而实现照顾病人的目标:病人的心理、生理、精神、机体达到平衡和谐。和谐或者说非常健康, 是指消除了不和谐和疾病。

梅尔米舍尔 (Merle Mishel 1981年, 1990年修订) , 疾病的不确定性理论:

疾病的不确定性, 是经常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不确定性存在病人对诊断不明时, 这种不确定性可导致病人没有应对疾病的能力或不能预测疾病的后果, 不确定性也可发生于因为信息不足而错误地理解疾病的诊断, 或者健康照顾者错误地评估了患者的知识水平。健康信息提供者没有能认识到病人对疾病信息的理解能力。Mishel’s的理论用于慢性疾病或其他医疗实践中。

Mishel’s的模式包括: (1) 刺激的框架:病人的不确定性; (2) 评价阶段:病人分配一个价值, 积极或消极, 不确定性因素; (3) 启动应对机制:病人有能力发展、改进、容纳来帮助护士与病人合作从而制定护理措施, 促进良好的结果; (4) 适应:正向指导病人消除或包含不确定性, 形成有效的应对。Mishel’s的理论建立了一个框架。

护理理论的应用举例:

克里斯汀, 一个9岁的女孩, 因为突发的间歇性腹痛诊断为阑尾炎被收入儿科。克里斯汀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 母亲是一名护士。她的母亲一直陪着她。护士与父母交谈后, 了解到病人对即将进行的治疗有所了解, 做好了住院的准备。但是护士与克里斯汀交谈后发现她很烦躁, 情绪反复无常, 时哭时笑。她说她的父亲告诉她, 做手术的时候不要害怕, 就像“睡觉”一样。

克里斯汀告诉护士她的担心:在她睡觉的时候万一醒过来看到阑尾正在被“切除'', 她会觉得很疼, 而且她没有把这个担心告诉她的父母, 因为她怕父母亲看不起她, 因为他们告诉她要勇敢。

护士意识到克里斯汀正在经历恐惧, 于是用米舍尔 (Mishel) 的疾病不确定性理论的四个阶段来护理克里斯汀。

(1) 刺激框架:由于她的父亲用睡眠来解释麻醉, 导致了克里斯汀负面的认知模式。克里斯汀不明白父亲说的“睡眠”有区别于普通的睡眠, 把普通的睡眠和手术麻醉混为一体。这里克里斯汀用她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了她父亲所谓的“睡眠”这个词, 这是克里斯汀所担心的根源。

护理措施:认真倾听,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父亲所谓的“睡眠”, 来发现、确认克里斯汀所关心的问题, 使用术语“麻醉”来区别“睡眠”。请她的父母来参加整个过程。

(2) 评估阶段:克里斯汀此处说的“睡眠”, 其实是麻醉。根据以往的经验, 周围环境的改变, 比如说疼痛可以使人从睡眠中醒过来, 经历遭受切除阑尾的疼痛。

护理措施:继续观察克里斯汀, 确保她理解有关手术新的信息。对克里斯汀的父母和工作人员进行心理支持。邀请合适的病人与克里斯汀交流麻醉经验。

(3) 启动应对机制:克里斯汀只有9岁, 用她9年的社会阅历来应对这样一个事件能力有限。

护理措施:观察克里斯汀的语言和非语言动作。让她说出她的所有困惑, 因为其中的一些困惑可能影响到她的疾病的愈合。

(4) 适应:取决于步骤 (1) 、 (2) 、 (3) 。

护理措施:由于克里斯汀接受了新的信息, 护士制定并实施新的护理计划。尽管不能确定是否会感觉腹痛, 她了解了新的护理计划并接受, 这样有助于增加她的舒适。

总结:米舍尔 (Mishel) 理论的中心原则是强调把疾病的不确定性放在核心位置,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 那么病人的不良情绪会增加, 会感到恐惧, 以至于影响她的疾病的愈后和生活质量。在米舍尔理论中, 护理职责是帮助失去控制感或感到不确定性的病人使用新技巧来应对不确定性, 从而使得病人能够确认不确定性进而控制不确定性, 恢复原样。

未来的护理理论和护理学家

科学是一种把事实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的方法。科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如何使各个独特的互相联系的部分之间变得相互统一, 而不是将各个部分简单地相加。前面场景里的石头代表了事实, 而堆砌石头的过程代表了科学, 未来的思想和新的方向代表了理论。

科学既是动态的又是静态的, 动态是指去挖掘一种现象如何发生的, 而静态是指描述发生了什么。

目前, 医疗护理人员非常关心护士有关立法。进入21世纪, 怎样实施和管理医疗卫生事业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重要的是, 护士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最前沿, 第一要面临的是应该怎样来解答医疗卫生事业的问题:如护士缺乏、资源不足、患者安全和医疗事故、医疗保险、工作福利计划、个人隐私、工伤补偿、高级职业护士和执业范围、强制加班、呼吁保护、权威说明性、执照、跨地区执业、远程医疗、和其他许多政策问题等等, 直接影响着未来的护理实践。而这些问题往往与立法机关的有关规定有关, 对护理的直接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护理在不断变换的环境中运作, 对各种结果数据的分析, 旨在于改善护理质量或者提供各种病人需要的各种医疗服务。因此, 护理理论将根据情况被再评估和重新完善。

21世纪将创造和发展新的理论, 来解答健康问题。简单的说, 21世纪护理理论包含着更复杂的内容、环境变化, 如遗传学、计算机技术、机器人、降低能源消耗、由于臭氧层变薄而至辐射增加、环境有害物质、新疾病和耐抗生素疾病等, 这些变化已经改变了病人的需要, 与5年前不相同了。

所以护士应该根据环境和疾病谱的变化,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 继续发展护理理论,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应用与护理 篇2

·67·

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建立职业暴露登记制 度,鼓励工作人员上报暴露情况,并为其建立健康档

案。对于出现的暴露,医院应进行及时的免费处理或

治疗,并对潜在的危险进行评估,尽早采取防治措施。针对发生暴露较多的科室进行重点防护,积极改善工 作条件,开发各类先进、安全、质优价廉的医疗器材,把 管护理职业防护,为护理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

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对从事职业暴露较多的护 理人员为其办理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还应进行定期

的健康体检。3.4 加强护理人员心理防护

据有关调查及统计,医务人员是心理疾病的高发

院在护理职业防护措施上能有效落实。对于职业防护

成绩显著、提出切实有效的合理化建议的医院进行奖

励;对于不改善护士劳动条件、削减或者不采用防护措

施、对直接从事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护士不按规定发放

津贴等的医院进行处罚。另外,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 中,还可将医院职业安全防护定性或者定量指标作为评

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依据之一。

参 考 文 献

防护政策上的规定外,还应加强对医院的监管,确保医

[1] 戴青梅,刘素美,李法云,等. 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状况调查分析 及

预防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 692 - 694.

人群之一。护理工作在设计和安排上应符合卫生学要 求,对工作量大、危重病人集中、职业危险因素多的科 室要加强人员配置,采取科学的弹性排班、轮班办法;怀 孕及哺乳期护士的工作应安排尽量避免有毒有害物质 和繁重的体力劳动。真正关心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减轻 护理人员职业紧张和心理压力。此外,护理人员应该提 高语言沟通能力,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护理人员对其康 复诊疗的重要作用,尊重并认同护士的工作,缓解紧张 的护患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同时,护理人 员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正确对待社会偏 见,进行自我调节,使自己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2] 谢红珍,聂军,白杨,等. 医院间护士锐器伤分布差异的多因素

研究[J]. 护理研究,2004,18(1): 8 - 10.

[3] 吴丽军,何仲. 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研究进

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 386 - 388.

[4] 迟明美,迟慧艳. 护理人员职业性锐器伤及应对措施[J]. 中国

医药指南,2009,7(18): 149 - 150.

[5] 关凤娇. 强化临床护理人员职业损伤的防护[J]. 现代医院,2007,7(3): 158 - 159.

[6] 李映兰. 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 中

华护理杂志,2002,37(8): 633 - 634.

[7] 姚飞,赵志清.《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导入普及性预防观念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 61.

3.5 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职业防护监管

在公立医院改革进程中,卫生行政部门应努力从

作者简介: 罗毅(1977 -),男,本科,硕士在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收稿日期: 2012 - 02 - 02

(编辑 马兰)“办医院”向“管医院”的角色转换,除了给予护理职业

护理管理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展望

钱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 200025)

【摘要】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是移动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的典型应用。通过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手持终端实现护理工作中的床边采集、医嘱提醒、医嘱核对与执行、智能检测和 工作量考核,改变了传统的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PDA;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 4232(2012)02 - 0067 - 03

【DOI 编码】 10. 3969 /j. issn. 1672 - 4232. 2012. 02. 027 在计算机移动计算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 内部分医院开始采用基于移动网络、移动设备和分布 式软件开发的医院信息系统(HIS)来提高医院的工作 效率与服务质量。其中,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护理资源 较为有限,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让护理人员随

动护理信息系统(MCIS)应运而生,并得到医院的重视 和发展。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使用手持设备,如 PDA、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具有小巧、便于携带、操作 性和实用性强等特点。MCIS 的应用保证了护理安 全,规范了护理行为,实现了护士床边操作。瑞金医院 自 2010 年自主开发 MCIS 以来,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广 时随地进行生命体征数据的录入、医嘱报告的查询,移 ·68·

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技术实现原理

医院 MCIS 使用 PDA 作为手持终端。这种手持

设备集中了计算、电话和网络等多种功能。PDA 所使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No. 2 Apr. 2012(SN. 47)

用的操作系统主要有 Palm OS,Windows CE 和 EPOC。

本文以 windows CE 为例来介绍移动护理的实现原理。

Windows CE 是微软为嵌入式设备打造的操作系统,微

软将 Windows CE 设计为模块化的操作系统。简单讲

可以把 Windows CE 想象成一盒积木,可以用积木搭

建出任何物体。要开发 windows CE 项目,需要用开发

工具 Visual Studio.NET,新 建一个 windows CE 的项

目,然后部署到 PDA 设备中,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应 用程序[2]。如果要访问数据库,就可以用 PDA 设备自

带的无线网络功能,调用 Web 服务,可以实现与数据

库的通信。照此原理,可以设计出移动护理系统。实

际效果如图 1。

图 1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界面 主要功能 2.1 入院评估单的实时采集

病人的腕带在办理入院时制作,在腕带的制作过

程中,会打印出一个二维条码,该条码含有病人的基本

信息。在院期间腕带就是病人的身份证明。护士随身 携带 PDA,先扫描病人腕带,然后将采集的护理数据,如体温、脉搏、血压、体重等信息录入在入院评估单中,即时在床头录入,通过 Web 服务保存后,采集的信息

在后台即时生成体温单、生命体征观察单等体征记录。当多次录入生命体征时,后台 EMR 系统将会对数据进 行统计分析,画出曲线图,让医生一目了然地看到病人 的病情变化。2.2 医嘱提醒

医生在 HIS 中录入医嘱后,为了不让护士机械地 去点击查看医嘱,HIS 根据流程需要将医嘱进行拆分,拆分成功后,信息会自动转移到 PDA 上,PDA 会定时 提醒有新医嘱,护士可根据提示作出不同的应变。2.3 医嘱核对与执行

护士查询到病人的医嘱后,先扫描一下病人腕带

上的二维条码,然后扫描一下输液袋上的二维条码(输

液袋上的条码由静脉配置中心提供),就可自动执行医

嘱,将相关的数据保存到后台数据库中。如果在扫描

匹配过程中出现错误,PDA 会自动发出警告,有效预防

和减少了医疗护理差错。同时,床边医嘱核对也可缩

短病人等待时间,减少补液红灯现象,使护士有更多精

力对病人实施照顾,以及提供健康宣教,提升病人的安

全感及满意度。真正落实了“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

还给病人”的优质服务要求。护士长还可随时查看全

天的医嘱执行情况、各种护理记录的完成情况。2.4 危机值报警

当病人的检查、化验指标出现异常时,短信服务器

会自动向责任护士所使用的 PDA 发送短信,即时告知

责任护士该病人的病情,启动相应的危机值报告流程,对病人采取有效的治疗。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

中,促使护士在工作中主动学习,提高了护理质量,完

善了与医技科室的无隙管理与合作。2.5 护理工作量的考核与统计

责任护士随身携带 PDA,所执行的操作、观察到的

病情、治疗和护理等情况可以精确的时间记录于 PDA

上,工作中的细节问题可以短信方式及时发送于医生

工作站上。有效畅通的工作联系,显著提升了工作效

率,切实增进了医护之间、护患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提

高护理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自律性,有利于提升护

士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真

正为病人提供优质温馨的服务,为科室建立考评制度

提供了数据基础。实际应用效果

传统护士在执行护理工作后,回到护士办公室,凭 记忆将病人的护理数据录入电脑,这样容易出错。使

用移动护理系统后,护士用 PDA 可实时录入护理数 据,出错率几乎为零,有效降低了病人的投诉。

传统的危机值预警需要护士主动去查看,发现后 再进一步采取治疗措施。使用移动护理系统后,系统

会主动告知护士,提醒护士病人的危机病情,使病人的

治疗和护理得以及时实施,使护理工作更科学、更有针

对性。由于治疗及时,病人的康复也快,使得病区的床

位周转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传统的医疗数据查询,必须要到护士办公室才能

查到。使用移动护理系统后,可以在医院的任何角落

查询到,为护士了解病情提供了便利。

数据的及时录入,使得如体温单之类的病情变化

曲线报告更加真实可靠,便于医生的临床诊断,充分保

障了病人的安全。

传统的护士绩效考核,采用纸张登记,既浪费纸

张、消耗成本,又费时费力。移动护理系统的使用,使 现代医院管理 2012 年 4 月第 2 期总第 47 期 ·69·

项护理工作的实际执行人,记录操作时间精确到分钟,同时责任明确,可为医疗纠纷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真正

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

理理念。通过条码的扫描核对工作,既加快了接收速

度又提高了准确率,同时也避免了因字迹潦草或书写

错误等导致的错误,最大限度地杜绝了一些差错事故 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美)魏格力(Wigley,A),(美)莫思(Moth,D),(美)福特

(Foot,P)著. 移动应用开发宝典[M]. 张大威,译. 北京: 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8. 得护士的绩效考核得以无纸化,降低了病区的运行成

本。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了准确的考核数据,为管理

者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远景与展望

护理工作的核心是优质服务,要实现“贴近病人、[3]

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将无线移动技术引入现代护

理工作是对传统护理工作模式的一场变革,我们期待

着 PDA 的使用能与床旁呼叫系统相连,护士可随时得

到病人的呼叫信息,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追求精益求

精的护理品质。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无论是患

者还是护士,拥有智能手机将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在手

机上就可以查询到所在医院的化验报告和检查报告,让属于本人的健康信息真正地为自己掌握。患者的生

[2](美)Bill Evjen. C#高级编程[M]. 李敏波,译. 4

版. 北京: 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6.

命体征、指数和健康状况,随时随地甚至每分钟都可以 [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护理部. 护理应知应会,2011.

查询。护士还可以开通微博,与患者更近一步地交流

和沟通,患者可通过微博实现预约就诊、预约检查等。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护理工作 模式,使护理管理更加严谨、科学。它能详细记录每一

作者简介: 钱辉(1981 -),男,本科,研究方向: 医院信息管 理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收稿日期: 2012 - 02 - 06

(编辑 马兰)

护理管理

院内网系统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摘要】 目的 阐述院内网系统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运用院内网系统,在上

下级的行政管理、科室之间的业务管理、科室内部的事务管理三方面开展相关的护理管理工作。结果 院内网系统的运用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精准而快速的沟通新方式,在时间的及时性、信息的准确 性、工作的实效性上更具优势。结论 运用院内网系统后,增进了医护关系,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工 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B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院内网系统

章丽,沈惠青

(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市 310022)

【文章编号】 1672 - 4232(2012)02 - 0069 - 03

【DOI 编码】 10. 3969 /j. issn. 1672 - 4232. 2012. 02. 028 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是行业信息系统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它涉及业务范围 广,信息共享程度高,作为系统的使用者,应当最大限 度地应用已有的数据[1]院内网系统的组织管理 1.1 院内网系统的组成

院内网系统分为院内办公系统和科室管理平台两 大模块。

1.2 院内网系统的操作培训。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不断

更新,为达到高速、高效、高质的要求,一种以信息化技 术为载体的沟通新方式———院内网系统也孕育而生。相对口头、书面等传统沟通方式,它在时间的及时性、信息的准确性、工作的实效性上更具优势。手术室通 过近几年的院内网系统应用,在与上下级、各外科科 室、科室内部的护理管理中,达到了增进医护关系、简

医院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专人专科进行讲课,实机演 示。全院医护人员输入工作号,进入院内网系统,可以 浏览公共信息和下载学习资料,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日 程安排、部门任务分配,也可进行即时内部短信、电子邮 件互动交流等信息操作。医院信息中心专人定科负责,为 化工作程序、降低工作强度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 篇3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封管技术;护理

1 留置静脉套管针要科学

1.1 在进行留置静脉套管时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操作的目的,具体的操作事项和具体的配合方法也要提前和患者沟通好,并且确保患者的心理和神智是清醒的,在进行套管针时要注意和患者的交流,及时的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和紧张情绪;如果患者是不清醒的也要耐心的向患者的其他陪同人员解释清楚。

1.2 在进行针刺时要注意不要选择患者的手背静脉,因为要考虑到患者日后的生活及日常的活动。此外还要注意选择患者健康的一侧进行针刺。除了对患者的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血管的选择时要选择充盈、长度适宜和粗直的进行穿刺,如果遇到患有皮肤病的患者要慎重的对待。

1.3 医护人员要认真选择留置针的质量,选择与患者病情想匹配的留置针,并且要查看包装是否完好,认真检查产品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

1.4 正确的穿刺方法应该是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对皮肤进行消毒,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針尖斜面向上,以15-30°进针,见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为10°左右顺着静脉走向将留置针推进0.5-1cm,抽出针芯。医护人员在进行针刺时如果无法确定是否刺入血管时,此时可以将针芯拔出少部分,并且松开止血带,让少量的液体进入;如果静脉滴注入通畅无阻,并且局部没有肿胀隆起,此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平行的推进软管。

1.5 妥善固定采用与留置针配套的透明胶贴固定,使其松紧适宜,牢固美观,保证针尖不扭曲、不折叠。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2 封管要正确

2.1 封管液的种类即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封管液:即生理盐水250ml加肝素钠1.25×104U.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

2.2 有些患者不适合用肝素钠所以针对此类患者在两次输液的中间阶段要选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进行封管时不需要进行配液,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工作量,最主要的是减少了对管子的污染。

2.3 医护人员在进行封管时要缓慢的推注封管液,此时要注意力道,因为用力过猛的话,会直接导致外渗和肿胀,此时管内的压力增加,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在封管时在管内的液体直留下0.5ml时,拔出时要留出针尖,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使得留置针充满封管液,为了避免堵塞管,不导致血管内部血液流至套管针内。为了防止输液过程中的顺畅要注意用注射管抽取肝素封管液2到3ml连接输液,医护人员不能直接推入或用力挤压输液管,这样就可以防止发生栓塞。

3 置管的后期护理

3.1 要取得患者的合作,这是很必要的,在进行针刺时要向家属说明这样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要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告诉患者保护好留置针,以免保证穿刺部位的干燥与清洁,并且要防止脱出和液体的渗漏。

3.2 医护人员除了操作技术的过关,还要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仔细的挑选血管,每天都对输液的器具进行更换,并且要坚持无菌操作,并且要及时的封管,当液体没有后,要用小夹子将输液管夹紧,坚持1人1具,要坚持封管液只能当天配制使用。

3.3 医护患者要对患者进行巡视,在每次输液前后定时的检查穿刺部位,在输液中仔细的观察患者有什么不适合的感觉,如果出现红肿或者青紫的状况要及时的拔出,并且要用棉签按压三到五分钟,直到患者不出血后才能离开。

3.4 封管后如果出现回血过多的患者要注入生理盐水10ml,然后再用肝素钠稀释液进行封管一面避免管腔的阻塞。

3.5 为了防止液体长期刺激血管对患者不利,所以留置针放置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个小时,在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的情况,要马上拔出留置针。

3.6 输液完毕后,应妥善固定留置针,避免脱出。

参考文献

[1] 代莉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55.

[2] 饶庆华,等.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624.

应用与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20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各100例, 对照组男59例, 女41例, 年龄21~40岁, 平均 (27.3±8.6) 岁;试验组男54例, 女46例, 年龄20~41岁, 平均 (27.1±8.3) 岁;疾病的类型:消化疾病40例, 呼吸疾病34例, 心血管疾病56例, 创伤46例, 其他类型24例。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疾病的类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疾病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 建立静脉通道。记录好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通知给主治医生。协助患者进行各项身体检查, 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药物治疗和营养补给。给予患者足够的氧气, 根据不同病症给予相应的供氧方法[4]。

1.2.2 试验组

给予症状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按照症状护理程序进行治疗和护理, (1) 首先进行简单的身体评估, 检查患者的呼吸和通气情况, 对患者进行身体固定和气道维持, 检验患者意识水平和身体循环状况, 立刻联系抢救医生和护士[5]。 (2) 急救护理措施实施: (1) 进行呼吸道检查, 给予患者呼吸支持保持, 困难者采取气管插管或切开协助呼吸。 (2) 对患者循环通道进行疏通, 如肘部外围的静脉留置套管针。 (3) 对患者进行静脉穿刺后, 立即采集取样, 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快速的血液交配以及必要的常规和生化检验。 (3) 监测与观察: (1) 主护士负责吸氧、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生命体征检测以及相应记录;副护士建立静脉通道、取血化验、给药以及心脏按压。 (2) 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以及肾功能进行监测, 在抢救过程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和处理[6]。 (4) 全面护理: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 与患者进行亲密的语言沟通, 给予患者细心的照看和病况评估, 安抚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 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加以监护, 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1.3 评价指标

临床急救时间主要包括第一护理时间、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对急诊患者进行发放问卷调查, 调查急诊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第一护理时间、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min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 (96.00%) 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 (60.00%) 相比明显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研究表明, 试验组患者的第一护理时间, 总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药物应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少;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护理后, 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 (96.00%) 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 (60.00%) 相比明显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急诊科是医院的主要救治窗口, 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可以通过急诊抢救患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急诊工作具有高强度、高风险、高责任的性质, 医护人员长期处于动荡的状态, 采取有秩序、有规矩的救治和护理措施, 才能保证急诊急救的医疗质量, 满足患者对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7]。在急诊中护理工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规范化、高效性的护理方法有利于协助急诊护理的有序进行, 症状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8]。症状护理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对于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 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护理不同于常规护理模式, 不是局限性地按照人员的各项规定来完成每项任务。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把患者的作为护理的中心, 及时、准确地为所需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预防疾病向不良方向发展。同时护理工作中的每个护患都存在相关的联系, 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不仅有利于患者的抢救, 同时加强了患者的信任感, 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 改善护患之间冲突, 为患者的治疗得到有效的保证。

综上所述, 症状护理应用在临床上可以缩短护理和抢救时间, 及时挽回患者的生命, 也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从而提高患者和家属认可度, 在临床上具有显著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雷菊蕊, 钟淑琼, 吕华, 等.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17) :113-115.

[2]黄惠敏.症状护理与疾病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 (7) :1108-1110.

[3]林秋萍.两种护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30) :184-185.

[4]李晓英.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9 (8) :191-192.

[5]康显容.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1, 24 (8) :4040.

[6]张小鸥, 王威, 缪大宏, 等.散发无皮疹型肠道病毒71型感染致肺出血患儿的早期急救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4) :686-688.

[7]杨晓花, 王芸.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J].河北医药, 2013, 35 (11) :1745-1746.

应用与护理 篇5

优质护理能显著缓解骨折患者疼痛感及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导致骨折的原因较多,其中以高空坠落、车祸、生产事故导致的骨折最多。发病快、伤情重、合并症多是该病的主要特点[1]。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本次研究了优质护理在骨外科的应用效果,现进行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4年1月~2015年2月选取骨外科收治的骨折患者共80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12~72)岁,平均(37.2±5.6)岁;胸腰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8例、股骨颈骨折10例、肱骨骨折7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9~81)岁,平均(38.1±4.3)岁;胸腰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9例、股骨颈骨折7例、肱骨骨折7例。纳入标准[2]:经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为骨折;无严重其他系统疾病和严重并发症;语言表达清晰;知情并签定同意书。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分组研究可比性。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吸氧、血容量补充、受伤部位固定、静脉通道建立等。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上进行优质护理:①观察患者体温、心率、呼吸等体征,评估其伤口情况,做好止血处理。②运送患者时严格照骨折患者搬运法进行,根据受伤部位不同采用不同搬运方式。③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给予吸氧。④静脉通道建立。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并按医嘱给予药物及补液治疗,纠正酸碱平衡,提供营养支持,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⑤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物理止痛法,按医嘱给药以缓解疼痛。采用听听音乐,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感。⑥患者长期卧床,给予体位护理,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压疮、防止静脉血栓增并发症。⑦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主动与患者谈话,掌握其心理,使患者医学论文发表球球2043944129积极面对治疗。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期间饮食注意事项,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以促进康复进程。1.3评定标准 焦虑自评分(100分满分,50分以上为焦虑)、护理满意度、疼痛分值(VAS),疼痛判定标准[3]:0分为无痛;10分为最剧烈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t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两组焦虑值接近,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分值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见表1。2.2观察组护理满意调查结果 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5.00%(38/40);对照组护理满意调查结果;不满意共8例,总满意率为80.00%(32/40)。两组总满意率对比,χ2=10.2343(P=0.0014),差异显著。2.3护理前,观察组、对照组疼痛分值分别为(6.0±1.6)分、(5.9±1.8)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疼痛分值分别为(3.6±0.7)分、(5.6±1.2)分,t=9.1050(P=0.0000),差异显著。

3讨论

严重的伤情、长期不能自理生活、长时间疼痛感使骨折患者产生抑郁、自卑、焦虑和烦躁情绪,甚至抵抗治疗,不利于治疗顺利开展[4]。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生命体征、受伤部位、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在本次研究中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骨折部位的妥善固定,正确处理开放性伤口,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等属于骨折患者基础护理,也是首要护理任务论文发表企鹅号2798419225骨折患者在治疗时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优质护理中,护士始终保持和善的态度,避免生硬的语言刺激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沟通,可使患者尽快熟悉院内环境,倾述内心的焦虑、恐惧或愤怒,消除负面情绪,静心接受治疗[5,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分值明显下降,且低于护理后的对照组,均为P<0.05,差异均统计学意义。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对疼痛的关注,有助于缓解疼痛感。本次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疼痛分值为(3.6±0.7)分,较对照组的(5.6±1.2)分低,P<0.05,差异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和焦虑情绪,观察组总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显著。

应用与护理 篇6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传统护理;哮喘;应用

【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27-01

管哮喘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肺系疾病,其病程一般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喘息、胸闷、气急、咳嗽、咳痰等。有效的护理对改善哮喘患者的预后具有很大的意义。为了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现将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两组共100例哮喘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对象,对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哮喘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50例。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各占总数的56%、44%;年龄在25-76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63±5.8)岁;病程在0.8年-11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6.4±3.4)年。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有24例,各占总数的52%、48%;年齡在22-78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62±5.2)岁;病程在0.7年-13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6.7±4.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如下:①首先由科室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等组成一个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分析后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量身定制一套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路径表,表中应当详细注明护理的标准和流程;②为患者提供优质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在精神上多鼓励患者,在心理上多疏导患者,时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③定时检查及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以为医师的后续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③一对一地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详细为其讲述有关哮喘的预防和治疗知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配合;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食谱,督促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食高蛋白和辛辣、油腻食物,以及戒烟戒酒;④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应当每天查房,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应当及时上报给主治医师进行处理。

1.3 评价标准

令患者填写《生活质量调查表》和《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好、满意度较高,则判定为护理效果优秀;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满意度良好,则判定为护理效果良好;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满意度较低,则判定为护理效果较差。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临床研究中所记录的数据皆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对所有计量资料均采取t检验,对计数资料均采取卡方检验,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7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详细数据对比可见表1。

3 讨论

现如今,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哮喘又称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疾病,常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发作时患者的胸部会呈现过度充气状态,叩诊有过清音,严重时会表现出呼吸费力、大汗淋漓、心率增快、胸腹反常运动等症状。哮喘一般在夜间和清晨发作比较严重,多数患者可通过自我调节而缓解病情,但想要根治却相对困难。为了改善哮喘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必须给予患者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7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哮喘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冯广华.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2:1966-1967.

[2] 邱昌翠,李维娜,马思瑶,刘丽芳,邱丽芳,陈奕匀,刘扣英. 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6:190-192.

[3] 王克平.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1,14:104-105.

[4] 杨淑梅,王丽君,孙瑜,胡海燕,张敏,关淑芬,高雪. 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5,05:154-156+160.

应用与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0例;患儿年龄1~3岁,平均年龄为(1.7±0.6)岁;病程为7~15d,平均病程为(11.6±0.5)d。对照组中男24例,女19例;患儿年龄1~4岁,平均年龄为(1.9±0.5)岁;病程为6-16d,平均病程为(11.9±0.7)d。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为常规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具体如下:①饮食指导。患儿在患病后消化功能显著下降,因此根据患儿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维生素、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易消化食物,在喂食时需将其头部抬起,降低呛咳的发生率。②用药指导。对于用药困难的患儿可分次服用,在每次服用时喂水量不可过多。

观察组行延伸护理:①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为患儿营造一种舒适、安静的环境,将病房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0℃左右,湿度控制在55-60%。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儿沟通,可给予患儿看动画片、玩玩具等方式与患儿亲近,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消除患儿不良心理情绪。此外,护理人员应向患儿家属讲解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从而缓解患儿家属紧张、担忧等情绪。③出院护理。护理人员需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根据不同患儿具体情况制定出个性化延伸护理方案,满足患儿护理需求。与患儿家属通过网络或电话联系的方式,实时掌握患儿病情恢复情况。④家庭随访。组织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家庭随访,解决患儿家属内心疑虑,并且给予有效患儿护理知识、技能指导。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憋喘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情况;(2)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憋喘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出现1例肺气肿,并发症发生率为2.33%(1/43),对照组出现5例肺气肿、3例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8/43),差异显著(χ2=6.0808,P<0.05)。

2.3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高发呼吸道疾病,如果患儿没有接受彻底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并且复发率较高,因此会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3]。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为产前母体子宫内羊水不足,进而引发胎儿缺氧,造成羊水误吸而引发疾病。此外,产程延长、羊水早破以及接触到致病菌等也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4]。

因为小儿年龄较小,对于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较低,所以需给予患儿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中,观察组各护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缩短患儿憋喘缓解及体温恢复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余婷玉[5]的研究相似。说明实施延伸护理可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原因主要为通过延伸护理给予患儿有效环境护理可为其营造舒适恢复环境;合理的饮食指导促进机体提高免疫力;出院护理和家庭随访有效纠正患儿家属错误认知,消除其负面心理情绪,最终促进患儿疾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肺炎患儿采用延伸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于德娇,李海霞.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3):285.

[2]刘孝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0):242-243.

应用与护理 篇8

1 优质护理在内科护理应用的分组对比实验

分组对比实验是最直观有效的, 通过对比来得出结论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真实性等特点。为详细准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内科护理的效果, 特将近3年收治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 随机将其分A、B两组, 在A组实施优质护理, B组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病人所反映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 A组的总体满意率明显大于B组。可见, 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更具护理效果, 使病人更愿意接受。

1.1 实验的分组资料。

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内科患者80例, 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 其中A组40例, 男25例, 女15例;年龄10~80岁。B组40例, 男20例, 女20例;年龄11~79岁。A、B两组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后, 其差异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案:

B组实施常规护理法;A组在B组的基础上增加实施优质护理。这样可以将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进行明显对比。以便做出更好总结。从巡视病房、换药、常规检查、沟通交流等多个方面着手, 统计不同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1.3 具体方法:

1.3.1 贯彻执行基础护理:

护士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展基础护理。患者外出检查, 护士应该陪同在一旁, 供给患者全程没有缝隙的护理。

1.3.2 护士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

充分理解患者的情绪, 并且按照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展个性化宣教, 帮助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

1.3.3 进行健康教育:

护士需要详细给患者讲解疾病治疗的各种事项, 还应该告诉患者药物正确的摆放地点:温湿度适宜, 防潮避湿。

1.3.4 更改服务观念:

护士需要将服务观念从过去的被动改为主动, 并且密切留意患者的变化与主动询问患者感受, 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 积极协助患者处理各种困难。

1.3.5 人文关怀护理:

护士定期巡视病房, 同时详细告诉患者每天均需要开展的治疗, 治疗目的和效果。护士需要按照患者实际病情, 合理更改饮食结构, 并且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温湿度适宜。

1.3.6 心理护理:

少数患者因为承受来自治疗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压力, 非常容易产生抑郁与苦闷等消极情绪, 并且直接可以影响到治疗效果, 使其呈现降低的趋势, 所以, 护士需要积极和患者沟通, 多与患者谈话, 不断安慰患者, 告诉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 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者痊愈。如果患者心理不平衡过于严重, 医护人员应该对其开展心理治疗。

1.3.7 应用奖励制度, 严格控制护理质量:

医院应该贯彻执行三级考核制度, 合理调整护理管理内容, 把护理流程和项目增加到护理内容当中。

1.4 实验结果。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 A组中, 非常满意30例, 满意9例, 不满意1例, 其总体满意率97.5%。B组中, 非常满意10例, 满意19例, 不满意11例, 其总体满意率72.5%。经对比, 其总体满意率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另外, 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影响血液循环, 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发红、有潜在压疮的现象, 在A组40例患者中, 仅有1例患者产生;而B组中, 有8例患者产生, 经对比, 其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的整体分析及讨论

按照以患者为主, 为患者考虑, 站在患者的角度进行护理的方法来进行工作, 使得试验有了很好的结果。这次试验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将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 而是为了能够借用试验结果说明, 优质护理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保证护理的质量、帮助病人早日康复等方面都有着很好的效果。从试验设计方案, 到试验中运用的具体护理方法, 以及对试验结果的统计, 都可以看出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做的明显增多, 对病人的关心照顾更加主动全面。

2.1 分析

实验采用分组对比实验的方法, 耗时3年进行实验, 得到的结果准确性和真实性较高。实验方案合理, 具体方法与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指出了护理的重点, 考虑到了进行护理服务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对实验结果的调查统计很全面。实施优质护理都的效果显而易见。只有通过医院对护士规范管理, 控制护理质量等方法使护理人员能够从心出发, 端正护理态度, 主动关心病人, 保持良好沟通, 才能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得医院的服务护理水平得到提升。

2.2 讨论

医院开展优质护理, 在增加整个医院质量的基础上, 还可以给医疗卫生安全提供保障。内科患者大多数为老年患者, 发病率高的疾病为慢性疾病, 所以开展优质护理很有必要。通过优质护理, 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得以加强, 同时还可以提高护士的社会感与责任感, 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护理水平。由上可知, 开展优质护理对于内科患者来说作用很大, 不仅可以保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同时还能够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从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为医院树立一个好形象。

3 结论

医护人员的良好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在当今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关系到医院的护理水平。经济水平提高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得人们在生病需要入院治疗时既关心临床疗效又关心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护理服务水平是除医院医疗实力外, 直接影响医院整体形象口碑的一个因素, 所以非常重要。这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总结意义, 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内科护理中的可行性, 并且得到很好的效果。这种护理方法, 可以在以人为本增加人性化服务效果的同时, 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 为患者康复提供更大的帮助。国内各医院应该因此注意护理质量的重要性, 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修养, 规范管理护理过程, 推广优质护理, 从而使医院在未来有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敏, 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 2011, 23 (3) :289-290.

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篇9

1 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前期准备工作

1.1 理论培训

我院共有237名护士, 其中中医院校毕业护士30人, 西医院校毕业护士207人, 西医护士虽经过中医培训, 但仍存在中医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 给中医护理项目全面、深入的开展带来困难。要推进中医护理的发展, 必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 注重专业化人才培养, 提高中医护理服务的能力和质量[2]。护理部制订了《中医护理》培训计划,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 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化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提升了护士中医护理的素养。组织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到上级中医院去参观学习, 感受到中医护理项目开展的浓烈气氛, 从心理上树立信心。针对我院护士中医基础薄弱状况, 开设中医护理学习班, 邀请院内外专家授课, 开阔了护士的思路, 为实施中医护理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操作培训

护理部分批组织中医护理操作培训班, 选拔中医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水平高的资深护理人员担任老师, 对全体护士进行艾灸、耳穴埋籽、拔火罐等十二项中医操作培训, 采用互为病人的方式, 亲身体验, 由此对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流程都有深切的感受, 为下一步的临床护理安全操作实施了铺垫。将操作流程刻录成光盘发放到各个科室, 以便随时学习。培训结束后, 予以考核, 对未通过者再进行培训, 直至合格为止, 确保人人都能安全实施操作。

1.3 专科特色培训

为避免中医护理项目在临床各科同时开展时出现普遍开花、散而不精、无专科特色的现象, 护理部要求各临床科室认真总结工作经验, 确立以运用为原则, 以疗效为依据的推广理念, 挖掘中医护理技术使用适应证。根据中医传统护理技术的功能、适应证, 按专科、专病、中医证候特点确定各临床科室的实施项目, 规定每科不少于3项, 并根据耳穴埋籽应用广、无创、疗效肯定的特点, 设定为年度重点推广项目。各科护士长针对本科确定的专科护理操作项目, 对科室护士再次进行专科培训, 进一步强化了中医操作内涵, 体现专科中医特色水平。

1.4 规范操作行为

护理部依据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编写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订并实施临床常用的《15项中医护理操作常规》《15项中医护理操作流程》和《临床语言沟通技巧》, 规范了全体护士的操作行为。为确保中医护理项目得到安全、有效、全面的实施, 护理部设置了三级网络管理机构, 成立由护理部主任亲自担任组长, 内、外科护士长担任副组长, 各科护士长担任质量控制员的网络管理机构。护理部主任随时掌握中医护理项目的实施现状, 并负责协调、考核工作;内科、外科护士长负责督导、培训工作;各科护士长是项目的直接落实人, 负责中医项目开展的安全管理及具体实施工作, 每月上交中医护理操作项目登记表。

2 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实施情况

2.1 未病防病———治未病护理

“治未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防病养生谋略, 是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护理人员积极发挥保障人民健康的作用。针对40余个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护理部编印了中医健康教育处方, 向病人宣传中医保健、防病治病常识;临床各科护士根据本科病种, 告知病人关于调摄情志、饮食有节、劳逸适度等方面的养生保健知识, 组织病人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强身健体操。门诊每月开设养生大讲堂, 向就诊病人介绍四时健身及眩晕、消渴、胸闷、心悸等病养生防护知识, 宣传冬病夏治、冬令膏方在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机体防御功能方面的作用。

2.2 辨病施护———中医临床技术护理

(1) 心内科护士根据本科病人的特点、开展中药药枕、耳穴埋籽和穴位按摩, 通过药枕的香薰作用、耳穴埋籽的穴位刺激、体表穴位按摩, 促进心脑血管血液循环的作用, 有效缓解病人紧张情绪, 舒缓压力, 调整睡眠, 明显改善病人头痛、眩晕、心悸、烦躁等症状, 不仅为广大病人所接受, 而且受到了社会各界精英、白领的喜爱, 可明显调节激烈竞争及工作快节奏带来的精神压力, 使他们有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2) 脾胃科护士开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患处直接用药, 不仅解决了病人的痛苦, 并有效避免口服西药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中药食醋保留灌肠可明显清除肠道中氨, 对预防肝昏迷有良好效果。拔火罐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 为虚寒性胃痛的病人带来了福音。 (3) 内分泌科护士根据风湿病病人的病情予以辩证, 采用中药泡足及中药熏蒸的方法, 借助药物及热力的作用, 驱除体内的寒气, 温通全身经络, 有效解除了风湿病病人关节肌肉疼痛带来的困扰, 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4) 外科护士针对卧床病人胃肠动力障碍所致的食欲减退、便秘现象,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耳部埋籽、中药贴敷神阙穴配合按摩胃脘、腹部穴位, 有效改善胃肠动力, 促进病人食欲, 保证病人患病期间的营养需求, 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5) 伤口护理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理念与国际倡导的湿性愈合理念相融合, 采用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护理, 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压疮护理, 无论是在预防还是处理方面, 均已形成成熟的护理方案, 在本市处于领先水平。护理压疮病人时首先评估病人整体状况, 予以辨证施护, 在保证受压皮肤得到有效减压的前提下采用辨证施膳、异病同护、同病异护的方法, 对病人加强饮食、情志护理, 通过对局部涂药以活血化瘀, 患处敷药以去腐生肌, 耳穴埋籽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 艾灸以活血化瘀、舒经通络等方法, 从多方面促进伤口愈合, 效果好, 社会满意度高, 病人辐射到连云港、淮安等周边城市;接受本市其他医院的伤口会诊, 开设网上会诊, 及时传播护理信息。这些举措, 既解决了广大病患的痛苦, 又提升了我院护理服务品质。

2.3 既病防变———中医康复护理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 脑卒中病人的救治率得到提高, 病人的命是保住了, 但遗留的后遗症, 如偏瘫造成的肢体软弱无力、活动不便等现象, 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 增加了家庭、社会负担。我院开设的中医康复护理, 早期当病人病情稳定后通过针灸、按摩、理疗等手段促进瘫痪肢体肌肉收缩;恢复期采用针灸、艾灸加中药熏蒸、脑循环磁振热等方法, 改变病人的病理状态。中医康复护理的实施有效减轻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僵硬、活动不利、语言謇涩等症状, 有的甚至可达到生活自理的水平, 从而促进病人早日重返社会, 维护了病人的自尊, 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减轻了家庭、社会负担。脑性瘫痪是儿童残疾的重要疾病之一,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我院脑瘫康复治疗中心将传统的中医疗法与西医相结合, 先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熏蒸及经络导平等中医疗法, 缓解脑瘫患儿肌痉挛, 降低肌张力、提高肌力、矫正姿势, 再进行主动运动能力、运动的协调性、灵活性及精细动作训练, 有效提高康复效果, 减轻患儿症状, 给患儿家长带来继续治疗的信心。

3 中医护理质量控制

我院建立了《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和《护理工作奖惩制度》, 不断完善中医护理工作的标准, 尽量量化管理。建立医院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定期讨论制定新规章[3]。2010年, 我院陆续开展中医护理项目, 各科室有了从无到有的“零”突破, 从开始的月收入千余元, 到年底的近万元, 每月收入以近30%的速度递增, 院部将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参与率作为绩效考核指标, 加大开展中医护理的激励机制。护理部对影响中医护理开展的因素进行协调, 定期做好信息总结、反馈。每年召开中医护理经验交

流会, 交流中医护理的应用体会, 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管理模式。

4 推广中医特色护理的体会

4.1 护理部充分发挥了积极引导的作用

首先, 护理部作为护理行政和技术的管理部门, 理念要创新, 思想要解放, 行动要积极, 要善于吸取新鲜管理模式, 学习兄弟医院好的经验, 开拓和创造有利于实施中医护理的内外环境和氛围。我院护理部通过前期调研、动员和策划, 2010年在院部支持下临床各部门配合下, 顺利、安全推广了中医护理技术项目, 满足了病人需求, 使医、护沟通更通畅, 医、护、患交流无障碍, 创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模式。

4.2 拓展了中医护理技术项目

中医护理技术开展项目由以前5项增至13项, 分别为中药熏洗、中药坐浴、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中药涂擦、耳穴埋籽法、辨证施膳、拔火罐、穴位贴敷、灸法、中药封包和刮痧疗法、药熨, 丰富了临床护理内容, 实现了护士自我价值。

4.3 提高了中医护理技术的效益和病人满意度

中医护理技术专项经济收入:2010年近10万元, 2011年基本达到100万元, 2012年1月—2012年9月近100万元。2010年病人满意度为95.3%, 2011年病人满意度为96.7%, 2012年1月—2012年9月病人满意度为99.1%,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4 绩效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是推广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方法

为了有效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护理部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 以考核结果为依据, 将中医护理技术治疗参与率作为绩效考核指标, 加大开展中医护理的激励机制。最有效的考核结果作为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其次是作为评优、晋升的参考内容, 并切实把奖优罚劣落到实处。

5 小结

在当今人类医疗保健重视自然疗法的潮流中, 中医护理有着独特的优势, 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我院护士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 满足病人的需求, 获得病人及社会认可。各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实施, 扭转了中医院护理“西化”的局面, 继承、发扬了祖国传统医学, 符合中医院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我院虽然在中医护理技术推广中做了些许实践, 但要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 将来一定能做出自己的特色。

摘要:[目的]介绍推广中医护理技术、发扬中医护理特色的体会。[方法]应用前先予以理论、操作培训, 制定相应操作常规、流程等准备工作;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实施分为未病防病、辨病施护、既病防变3个方面;建立中医护理项目绩效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结果]护士认真运用中医护理整体观念、辨证施护, 护理技术操作与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相互补, 使医、护沟通更通畅, 医、护、患交流无障碍。[结论]护理部在应用推广中医护理技术中充分发挥了积极引导的作用, 创造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模式, 使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符合中医院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中医药管理,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 (试行) [Z].2010-07-21.

[2]马勤.继承和发扬中医护理技术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4) :656.

应用与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调查本院住院、门诊及军队患者,病种选择内科、外科、急诊、手术及军队休养干部,共计1200例,男女各600例,年龄16~86岁。

1.2 方法

将“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理念具体细节实施后,并融入临床护理工作1个月后,评价该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1.2.1. 1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就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1]。患者常见的心理需要主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适应的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类有5种基本的需要,即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将安全的需要放在人类基本需要之第二位,可见安全对人的重要性。一旦安全受挫就会使人感到威胁,引起精神紧张,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因此对患者在诊断、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2.1. 2 心理护理的措施

护士作为患者的直接接触者,在接待、护理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态度、表情和姿势及护理技术等,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1)在基础护理常规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减少对患者的反复操作,会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依赖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2)沟通是护士工作的重要手段,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亲切而有感染力的交谈,恰到好处疏通劝导,既能增加护患双方的心灵沟通,又能增进相互理解、信任,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治疗效果。(3)当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护士不应机械地执行医嘱,更要进行护理诊断,做好护理计划,解决护理问题,评价护理效果。故要求护士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良好的记忆力及多学科组成知识结构,正确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平复患者不安心情。(4)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护士有义务和责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引导患者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通过自己的仪表、言行,促进患者的心理向着最佳状态发展,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

1.2.2 人文关怀

1.2.2. 1 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南丁格尔说过,“护理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块、木片和纸张,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现代护理学因融入了人文关怀,护理队伍建设才得到加强和发展。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人性的肯定及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简而言之,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护理就是人文精神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这也是人文关怀在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维护,包括护理内部环境的人性氛围和护士的素质和品格等,是整体护理向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关怀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

1.2.2. 2 人文关怀的措施

护士是患者向疾病作斗争的最得力助手,是患者心灵上最大的安慰者。患者对护士的需要和依赖不亚于医生,所以护士和医生都是患者身心康复的“造福者”。对护理人员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宗旨是以患者的要求为导向,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使患者和家属满意。具体方法是:(1)深化“人文意识”,牢树“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把握人文关怀的内涵,努力形成“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和氛围。(2)要深化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就要做到关心患者、爱护患者、尊重患者。(3)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护患关系”的观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健康权是护士的天职,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护理服务理念的最高境界。(4)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护理人员的服务用语和行为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进行规范和训练:要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要求淡妆上班,上班时要有整洁的仪表。(5)重视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人文精神的结合。(6)重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7)构建良好的医院环境,提供温馨和谐的诊疗环境。具体内容是:(1)提供人性化的的护理服务。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及知情同意权,在所有的治疗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年龄、文化程度、风俗习惯等做到尊重患者意愿,不暴露患者的隐私。执行特殊检查、治疗或进行有创的检查、护理时均履行告知义务。(2)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在给患者实施每一项护理操作时,让情感渗透在操作环节当中,操作前传递关爱,将人文关怀服务于细微之处。(3)要时刻想到患者的需要和反应,时刻养成爱伤观念[4]。

2 结果

推行“人文+心理”护理理念后,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大大提高,住院患者调查800人次,满意度为98.9%,门诊患者200人次,满意度为99%,军队患者200人次,满意度为100%,实施“人文+心理”整体理念后,极大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全面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服务品质。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人文+心理”的整体护理理念,是当前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能提高医院护理服务品质,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集体荣誉感,使患者得到连续、整体的个性化护理,全面提升护理服务素质,极大改善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但在如何更进一步深化完善“人文+心理”整体护理理念,仅用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去护理患者仍然是不够的,还应更进一步的做好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树立护士的“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服务意识,树立护士的工作敏感性及荣誉感,掌握如何有效的处理患者需求的基本技巧[5],树立用“100-1=0”的服务观念来检验护理服务质量[6],切实做到现代护理理念的真正转变。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加强护士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理念的培训,改变以疾病为中心、专科护理的理念,转变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的整体护理理念,将理念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细节中。结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面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服务品质。结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整体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应用中,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医院护理服务品质。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护理理念,服务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向华.浅谈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236-237.

[2]杨超,孙文玉.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D].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护理专业2008年会论文集,2008.

[3]俞玲.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100.

[4]张海英.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北方药学,2011,8(8):116.

[5]胡可芹.新加坡樟宜医院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培训[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5):236-237.

应用与护理 篇11

【关键词】护理礼仪;护理专业;护理文化

一、护理礼仪与护理文化

(一)护理礼仪的概念

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它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它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的礼貌性,护理行为的贴心职业性,对待护理病人的心态。护理人员的护理礼仪好与坏,不仅仅体现个人素质的好坏,而且与其自身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密切相关。护理礼仪是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水平的一种表现,是其是否热爱据理工作的一种表现,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出好的生理素质。护理礼仪课程的学习是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据理专业学生职业自信心的有效补充。通过护理礼仪的学习,可以让据理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其工作的神圣性,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让其更加充满信心的准备加入护理行业。

(二)护理文化的概念

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文化是护理工作人员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其服务宗旨的体现,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服务内涵。它是一个医院经营理念的体现,也是一个医院服务文化的体现。它是一种文化,它是指医院针对护理业务的开展,对全体护理人员提出的要求,倡导全体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践行的服务宗旨,指导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则,它是全体护理人员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护理文化受医院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医院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推动医院全面文化建设。护理工作人员除了要坚守自身的职业道德,还在在护理的过程中体现医院的服务理念,将医院的护理理念融入到护理礼仪之中,并从护理人员的具体行为体现出来。

(三)护理礼仪与护理文化之间的关系

1.护理礼仪是护理文化的载体

护理礼仪是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职业护理习惯,它是有形的,能够被病人感知的实实在在的行为态度。但是,护理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下,会对护理人员的思想产生影响,而护理人员的思想则可以指导人的行为。通过护理人员的礼仪让病人感受到医院的关怀,感受医院经营理念的传达。因此,护理礼仪是护理文化的载体。

2.护理文化是护理礼仪的理论基础

护理礼仪是护理文化的体现,它属于职业素养中的一种。而护理文化是医院针对护理工作而提出来的工作理念。虽然,护理工作的核心理念是细致入微的照顾病人,但是对于不同的医院经营方针指引下,其护理工作的侧重也会有所区别。而区别产生的原因就是护理文化的不同,医院护理理念的不同。理念控制思想,思想指导行为。因此,护理文化是护理礼仪的思想指导。

3.护理文化与护理礼仪相互促进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长期以来,被誉为“白衣天使”的职业其本质内涵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静止是相对,而运动则是绝对的。护理文化与护理礼仪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在悄然的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易被人察觉,却真实的存在。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护理文化推动护理礼仪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护理礼仪又会反过来推进护理文化的充实。二者在护理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会相互作用,不断演变,形成适合于时代需要的护理文化与护理礼仪。

二、护理礼仪教学与医院护理文化融合的措施

(一)让学生在学习护理礼仪的同时,了解护理文化

护理文化是护理礼仪思想的土壤,学生要想学会护理礼仪,将自己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较高的礼仪水平,首先就要了解护理文化。了解护理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职业,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让学生增加职业自豪感。了解护理文化可以让学生摆脱对待护理工作的世俗的看法,树立起正确的护理工作价值观。护理文化是护理礼仪基础,没有文化何来礼仪规范,没有文化的评判,礼仪也就无处谈起。了解护理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护理礼仪时更积极、更主动。礼仪从外表看,是一个人内心世界、情趣的反应。整洁的仪表、得体大方的举止是护理人员的外在表现形式,而透过护理人员的这些行为表象,其实他们所得当的礼仪举止下是展现来现的是一种护理文化。学生在学习护理礼仪的同时,深刻理解本院的医院护理文化,使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强调用礼仪规范护理行为,用文化指导护理行为

护理人员在每一位住院患者接触到的第一位医护工作者,他们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更代表着整个医护工作队伍的形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还是院方对医护工作者进行培训与考核,一直强调的是他们的护理行为,要求其护理行为要得体,要有熟练的护理技术,扎实的护理基本工,形成其工作需要的一套护理礼仪。护理礼仪成为了规范护理人员行为的标准、尺度。但是,要想让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体现出执着的敬业精神,除了完成工作任务之外,其工作质量也无可挑剔,让护理工作在简单的、重复的、枯燥的护理行为下,展现出对护理的热爱与热情,这就需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换句话说,护理礼仪用以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而要让护理人员达到更高一个层次的工作境界,就要让护理文化来指导他们的护理行为。让护理人员展现患者的每一个微笑不是职业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三)重视学生礼仪规范知识的考核,更要重视学生护理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对学生进行护理礼仪知识讲授时,要向学生讲解每一个礼仪深层次的道德观念。每一个护理礼仪的背后,都有一个道德理论作为支撑。教师在进行礼仪规范知识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价值观。学生的护理价值观,是护理学生内心的护理文化的集结,是一个学生护理职业心态的表现。只有具有良好的、端正的价值观,才能让护理文化扎根发芽,才能在外面表现出礼仪上的标准化与职业化。学生护理价值观的培养是高于礼仪规范培养的更高层次,但却由礼仪教养的过程中实现,教师要把握好这个尺度,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

护理礼仪与护理文化是相互促进的一对共同体。护理礼仪深植于医院文化当中,因此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没有医院护理文化的护理礼仪就像无水之源,无木之本。让学生在加强护理礼仪的学习过程中,更要加强护理文化的了解。护理文化是护理礼仪成长的土壤,是护理礼仪成长的基石。护理学生要学习护理礼仪的过程中,对公共护理文化了解的过程中,同时,要建立起自己心中的护理文化。自己心中的护理文化可以形成护理价值观,自己心中的护理文化是培养自己热爱本职工作的基础。教师在讲授护理礼仪知识的过程中,对护理文化的渗透应是明显的、积极的、有目的性的。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护理文化的存在,感受到护理文化的气息。将自己根据于强烈的文化氛围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的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曾洁 扬婧. 浅谈护理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 中国科技纵横.2012(120)

[2]张瑜晶. 浅谈护理礼仪教育[J]. 职业技术.2012(4)

[3]杨菊娟. 护理礼仪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2(8)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护理 篇12

1 应用及护理

1.1 穿刺准备

操作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操作前应向病人详细解释操作的目的以及注意事项, 争取病人积极主动配合。穿刺前还应根据病人年龄、营养状况及血管情况有个初步评估, 以明确选用留置针型号、穿刺方式和准备用物。

1.2 技术要点

①穿刺时应避免在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感染灶附近等部位操作, 瘫痪病人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通常选择较为粗、直、充盈、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 如足背静脉网、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颈外浅静脉等。②穿刺之前对留置针的尖端进行检查, 然后按照常规的方法对整套的输液装置进行连接, 之后再从穿刺点大约10 cm以上的地方扎上止血带。首先对刺穿点消毒, 把输液装置里面空气排尽, 左手将皮肤绷紧, 右手持针使针尖顺着经脉血管方向倾斜向上15°~30°进针。出现有回血情况时将入针的角度缩小, 再进针约0.2 cm。在撤走止血带之后, 右手扶住针翼, 左手沿着静脉血管的方向将整个塑料套管送入到病人穿刺静脉血管里, 将针芯拔出、固定, 标记留置时间以及放置时间。输液完毕后用5 mL生理盐水进行正压封管。

1.3 静脉留置针放置后的护理

护士应对病人及家属陪人进行健康宣教, 让其了解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和相关的护理知识。局部置管肢体应避免过度剧烈活动、肢体下垂, 穿刺部位要保持干燥、清洁、敷料贴完整等。置管期间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 应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 做好全面护理。每日用0.2%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周围皮肤, 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 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 应立即拔管, 根据情况给予护理。每次在对病人进行输液前, 对肝素帽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再将输液装置的针头插入到肝素帽里面来进行输液操作。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 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输注速度, 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

1.4 正确拔针

用左手拇指按2支棉签, 按压的同时右手沿血管方向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 按压2 min~3 min以预防皮下渗出。用安尔碘消毒穿刺点预防感染。

2 讨论

静脉留置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当代先进科技的产物, 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的特点。留置针在临床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和病人青睐, 原因在于静脉留置针可以随着血管的弯曲而弯曲, 不易将静脉血管刺破, 避免了病人临床治疗中反复穿刺的痛苦,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病人的血管, 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还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给药和静脉营养, 尤其对危重症病人,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1]。因此,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尤为重要[2]。在倡导人性化护理的今天, 要求护士增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重视静脉留置针护理, 以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 以促进医护之间的交流和信任, 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

参考文献

[1]陈宗玉, 谢明杰, 王惠.术中上、下肢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症的对比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6) :570-571.

上一篇:消费者权益法下一篇:工程电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