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效果

2024-10-27

应用效果(共12篇)

应用效果 篇1

1 公允价值的内涵

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有关资产未来现金流方面的信息的日益关注, 公允价值的推广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2014年1月26日财政部正式颁发《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 并要求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和性质, 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按该准则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 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该定义强调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以市场为基础、基于市场价格的计量, 即公允价值的取得与是否存在真实交易无关, 其实质是对资产与负债在市场参与者之间交易价格的估计。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要求, 公允价值取决于资产与负债的特征, 而与报告主体的特征无关。按此要求, 因资产出售或者负债转移的发生的交易费用将不予考虑, 原因是交易费用是由交易引起的, 与资产和负债本身的特征无关。

2 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的障碍

财政部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来, 关于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研究成为热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究竟如何, 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难度太大, 很多企业只是在形式上执行了准则的要求, 甚至于一些企业将公允价值当成了利润操纵的工具。

由此, 我们关心的是,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能否解决操作难度过大以及由此产生的企业利润操纵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定, 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时, 应当以主要市场 (活跃市场) 的价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主要市场 (活跃市场) 的, 应当以最有利市场的价格来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当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时, 应运用估值技术进行公允价值的后续计量。准则将公允价值的确定分为三个层级:第一个是相关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时, 以该报价作为公允价值;第二个是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上的报价时, 利用活跃市场中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非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等信息估计公允价值;第三个是相关资产或负债不存在市场活动或者市场活动很少时, 企业可以使用内部数据等不可观察输入值来估计公允价值。由此可见,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估值技术, 尤其是在企业采用不可观察输入值来估计公允价值时, 必然会带来主观随意性大的问题。《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相关规定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 将其推广运用的决心, 但并没有排除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障碍, 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便很可能难以保证。

3 影响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因素

综上所述, 如果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应用效果不佳, 那就无法达到财政部将其推广运用的目的, 因此, 研究分析影响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 影响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3.1 市场环境

由于公允价值的本质是以市场为基础、基于市场价格的计量, 那么产生市场价格的市场环境就成为了影响公允价值可靠性的首要因素。公允价值计量与是否存在真实交易无关, 只要存在能提供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相关市场价格信息的可观察市场即可, 也就是说, 对于在满足条件的可观察市场中进行交易的资产和负债, 其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可靠性, 准确度高。为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市场环境应符合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市场应为活跃市场, 即任何主体都可以参与、交易量最大、交易活跃程度最高、参与主体能够以最高金额出售相关资产或者以最低金额转移相关负债;二是市场环境正常, 在市场环境不正常的情况下, 如出现市场泡沫, 市场价格会严重偏离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就不应直接取自于市场。

3.2 制度约束

制度是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加以约束和控制的社会规范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确立了公众行为选择的规则, 并由此形成整个社会的约束和激励结构。制度约束包括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正式制度是以各种正式方式加以确立的制度安排, 如成文法律、法规、规章和契约等, 企业会计准则就属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一般没有正式的文字或条文, 它存在于社会风俗习惯和公众的道德信念之中。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家们认为, 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 其行为选择受到的来自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更多, 而不是正式制度。因此,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不仅取决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完善程度, 非正式制度约束是影响公允价值的应用效果重要因素, 在公众诚信守约、遵守法律等道德意识足够强大时, 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效果才会更好。

3.3 监督机制

任何政策的有效执行都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驾护航。监督机制是会计准则得以正确有效执行, 达到预期应用目标的重要保障。一项政策如果在执行时偏离了既定的政策目标方向, 哪怕政策本身制定得再周密科学, 最终仍会导致政策失败。近年来, 由于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不严格, 企业利润操纵现象层出不穷, 这已经给我国会计界蒙上了沉重的阴影。因此,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通过政府监管、注册会计师监管、媒体监管等手段加强对企业执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行为的监督, 对于确保公允价值的有效应用至关重要。

3.4 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较多地使用了估值技术, 操作方法复杂并且需要很多的会计职业判断, 这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是极大的挑战。根据张敏等 (2011)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会计实务界进行的一项调查, 被调查者对公允价值的相关知识, 尤其是对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了解程度并不深, 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估值技术, 一部分企业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相当随意。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是影响公允价值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加大对会计人员公允价值相关知识的培训应成为提升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4 结语

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决定了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 需要采取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为谨慎的态度。在我国大力推行公允价值计量之时, 为保证其应用效果, 建立并健全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保障机制是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我们不仅需要努力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还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建立保障其应用效果的制度安排, 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达到财政部将其推广运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敏, 简建辉, 张雯等.公允价值应用:现状·问题·前景——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J].会计研究, 2011, (4) .

[2]徐维爽.新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08.

[3]于永生.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允价值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9) .

应用效果 篇2

1护理方法

1.1对照组

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即遵医嘱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有遵循医嘱完成护理操作、观测生命体征,按时合理用药,细心照料患儿的饮食起居。

1.2治疗组

不仅遵医嘱进行常规护理,还在护理过程中加入优质护理的方法。其内容如下:

(1)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

儿科病房的多数患儿年龄较小,心理脆弱,对于医院环境是恐惧和抵触的,因此为了是儿童能够更好的接受医院环境,医院环境应是温馨的、舒适的、符合儿童心理认知的,在儿童病房的设计中要根据实际条件最大化的接近居家氛围,努力营造儿童容易接受的就医环境。

(2)护理操作时的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护理操作是痛苦和有创的,如静脉穿刺、插胃管等,这些痛苦在成人是可以忍受的,而在儿童身上却是难以接受的,操作中的痛苦会让孩子哭闹、恐惧,从而抵触治疗和医院。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积极优化护理操作,减轻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要在进行有创操作时和患儿取得有效的沟通,用儿童能听懂的方式告诉他治疗的时候可能有点痛,但是对于病情是有好处的,相对于疾病的痛苦治疗时小疼痛不算什么。

(3)沟通技巧的护理

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懂得儿童的心理,有护理的耐心和爱心。儿科病房中多是年龄较低的患儿,护士的护理工作包含患儿的医学治疗、康复训练、饮食起居、心理护理等,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患儿及其家属的感觉和信任,因此在儿科临床护理中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懂得良好的沟通技巧。护士在与患儿接触时要注意自己的仪容、态度,对待患儿家属要做到端庄、大方、礼貌,对待患儿要多拥抱、抚摸、夸奖和鼓励,有时间的时候多陪患儿玩游戏、讲故事,关心患儿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在仪表上要做到笑容甜美、眼神温柔,让患儿感受到温暖和真诚,从而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

1.3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其中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最满意护士来进行判定。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两组患儿临床护理的对比,治疗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网络教学应用效果提升研究 篇3

关键词 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自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145-03

Research of Enhancing Effect of Network Teaching Application//MAO Qiong, LI Xiaomin, DONG Hairui, ZHAO Yuefei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good use of network course flexibly and play a greater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this paper does research in some improvements.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 of teaching application, these measures made some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 network course; network teaching; automatic control

1 网络教学的优点

随着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进行,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及多样性较传统教学手段有较大潜力和优势:

1)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学方法新颖,使用灵活方便,学习者可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自己做计划,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策略,有针对性进行学习,主体性得到全面体现;

2)资源丰富、形式多样、表现力强,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3)包容性强,既兼顾学员的一般要求,又可满足不同主体的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网络教学对于巩固课堂授课效果、加深学员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动手以及工程实践等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军械学院自动控制基础网络课程以自动控制原理为课程背景,为军队第三批重点建设网络课程。经过近7年的教学应用,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已成为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通过课程组成员的集体努力入选了军队精品网络课程库。但是随着教学应用的进行,逐渐又显现出一些问题。

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单一 在以往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采取的是“1+1+1+1”即“理论+仿真+实验+网络课程”的授课模式:理论部分负责传授该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仿真则负责讲授基于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部分的知识内容;实验则承担对理论部分的验证、综合和运用的实践环节;而网络课程的职能则往往过多用于提供给学员进行习题练习和讨论交流等任务,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单一[1],教学效果往往“1+1+1+1<<4”。

教学方法的组织简单 在以往的自动控制原理教学中,课程开始时安排在教室统一讲授理论,在每个章节的讲述结束时辅以仿真,待理论课结束后统一进行实验。而网络课程的职能则往往过多用于提供给学员课下进行习题练习和讨论交流等任务,网络课程实施和监督困难,效果得不到保障,并且各个教学环节部分的交叉性、渗透性和融合性不强,网络课程功能未得到全面发挥。

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制约着网络教学的发展 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评价是检验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在以前的教学中,虽然也简单使用了网络课程,但是在评价方面薄弱,只对学员反馈回来的作业进行定性评价,没有对其进行综合和整体性分析,未将其纳入期末总体评分之中。

3 网络课程教学新方法

为了解决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拟从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组织以及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深入研究网络课程教学的新方法,进一步增强网络课程和课程的整体授课效果。

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构建 为了加强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的配合、互补功能,充分发挥网络课程应有的作用,首先要确定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对理论部分,以前全部放在课堂讲授;现在通过对知识特点的逐个剖析,决定将部分简单的理论知识采取网络课程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

对于MATLAB仿真教学部分,过去主要由教师在课堂内进行讲解和现场演示,由于只有一台机器,台下学员根本看不清操作过程,并且也无法亲身体验,造成这部分授课效果非常不理想,而这是学员工程能力培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现在将它放到网络教室,借助于网络课程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实施现场仿真教学,由于人手一台机器,授课效果显著改善。

对于实验教学部分,以前主要由一门与之配套的实验课程自动控制技术基础实验承担这部分教学。该课程不是开在理论课之后,就是与理论授课同时进行,表面上没什么矛盾,但在实际教学中协同效果并不理想,前一种方式容易造成学员对理论知识的遗忘,而后面一种方式的实验时机根本与理论授课不匹配,因而效果也不佳。现在选择在理论教学的恰当时机借助于网络课程的虚拟实验和仿真实验功能及时开展教学实验[2]。

除以上内容外,还在作业、复习、练习、测验和自主性实验等方面对网络课程注入新的教学内容,详细内容见表1。

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方法的组织 网络课程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但如何正确使用好网络课程教学呢?这就要求在授课内容、要求、授课方式特点、环境条件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将课堂、网络课程与实验课程综合起来考虑[3]。一般而言,理论性强且难的知识点离不开教员的引导,所以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授课,但在授课的恰当时机,可以依托网络课程丰富的课程资源将一些案例、虚拟的或实物实验引入课程教学,做到最佳组合、最优配合,如表2中的“一、二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高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对于比较简单的理论知识,则主要依靠网络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引导学员进行学习[4],如表2中的“时域分析概述”;对于操作性要求比较强的知识点,则需要完全依托网络课程进行,如表2中的“基于MATLAB的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评价 在目前的网络课程教学应用效果评价中,主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将平时和考试一起考虑,将知识和能力一起考查,既有横向分析,又有纵向比对的手法,最后还有综合性评价。具体做法是先对学员反馈的素材采取先横向分析定性,然后采取统计方法将其转为定量,最后综合后采取纵向比对的方式再转为定性结论,详细内容见表3。

4 教学改进的效果

自2010年下半年,课题组就开始着手网络课程应用方法的研究,并于2011年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网络课程教学的试点应用。到目前为止,课题组共完成三期网络课程试点应用。期间完成92次网络课堂现场授课,提交MATLAB仿真作业1200余份,批改网上作业1500余份,答疑200余人次;发布讨论交流主题15个,开展自主性实验3次,备选实验数12个,组织模拟考试6次。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取得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该研究使网络课程从课下走进课堂,从简单应用走向与课堂的深层次互动、深度融合,应用手段逐显成熟,应用效果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俊波,徐水.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

2010(2).

[2]李卓伟,李华,等.计算机网络虚拟实验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

[3]赵永欣,陈淑英.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玉米应用矮化剂效果 篇4

1试验材料与方法

玉黄金由福建浩伦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由黑龙江省牡丹江垦区三高大豆科技研究所提供。

试验于2009年在八五七农场旱田试验区进行, 土壤类型为白浆土, 黑土层18~20cm, 碱解氮375mg/kg、速效磷30.55mg/kg、速效钾123.50mg/kg, pH值6.2。公顷施尿素300kg、二铵270kg、硫酸钾150kg, 公顷保苗8.25万株, 其它管理同大田。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 设5个处理, 不设重复, 每处理3333.5m2。处理1、2分别于7月8日 (6叶期即拔节期) 公顷喷施玉黄金300、450mL, 处理3、4分别于7月8日、7月20日 (9叶期即抽雄前) 公顷喷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1200mL, 处理5为对照 (CK) 。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由表1可知, 喷施玉黄金的处理比对照抽丝期提前2d, 成熟提前3d;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的处理比对照比抽丝期提前1~2d, 成熟提前2~3d。说明喷施玉黄金、玉米超高产生控剂对玉米的生育进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2不同处理对玉米株高、穗位的影响

喷施玉黄金、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的处理比对照植株矮化明显, 植株长势整齐, 其中喷施玉黄金的2个处理株高比对照分别降低60.3、67.5cm, 穗位分别降低30.5、32.5cm;喷施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的2个处理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60.0、69.9cm, 穗位分别降低30.3、37.8cm。由于降低了株高与穗位, 抗倒伏能力明显提高, 7月16日降雨47.8mm, 对照全田有70%的植株出现了茎倒伏, 明显高于喷施玉黄金、玉米超高产生控剂的处理。

2.3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见表2) 。

处理1公顷产量9052.5kg, 比对照增产8.3%;处理2公顷产量9889.5kg/, 增产18.3%, 说明公顷施用玉黄金450mL增产效果好于公顷施用玉黄金300mL。

处理3公顷产量8935.5kg, 比对照增产6.9%, 处理4公顷产量10518.0kg, 比对照增产25.8%, 说明玉米超高产生控剂在抽雄前喷施增产效果明显好于拔节期喷施。

3结论

林业科技推广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篇5

近年来,林下经济产业速猛发展,成为林业支撑田林县域经济的新亮点。土地、资金、技术是农业生产基本要素,作为林地资源大县、国家级贫困县和后劲发展地区,资金、技术始终是田林工程项目实现的瓶颈。1996—率先引进桂嘉合作造林,3年内营造林投资1528.0万元,完成山地良种桉纤维材速生用材林种植面积3095.2hm2,获得成功后,金桂集团、丰林公司、雅长林场等27个单位和不少个人纷纷跟进,在田林县租地和合作造林,累计种植桉树20000hm2,共投资约2.5亿元。1997—田林县六隆开发区通过移民异地安置形式,引进扶贫资金、广州帮扶、贷款等1.2亿元,3年完成笋竹规模种植面积1.187万hm2,安置百色市7个县石山区移民,采取笋粮间种办法,近8000人移民当年基本解决口粮,笋竹成林,第2年开始收笋,第3年正式投产,移民户收笋最高达5.0万元。2002—实施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截至,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面积26466.7hm2。其中:退耕还林造林面积6466.7hm2,荒山造林面积19333.3hm2,封山育林666.7hm2,国家安排补助资金2.5亿元。2007—,通过实施世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简称世行贷款造林项目),投入资金2200万元,完成造林面积9598.2hm2。为了多渠道引资集资,一是思想大解放,充分发挥田林县资源潜力,千方百计开展项目招商引资;二是建立引资项目库,认真做好项目调研论证;三是了解掌握和用好用活国家有关扶持政策,按时按质申报争取项目,确保项目实施质量、效果,增强投资信心和决心。随着这些工程造林的启动,有关项目的规划设计、技术规程、标准种苗、管理办法等同时落地。国家林业局桉树中心、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广西林科院、区营林中心著名的桉树、竹子、油茶等专家相继抵县,或担任技术顾问,或讲授和咨询、指导,在专家悉心培训帮助下,工程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田林县营林科技水平由此得到较大的提升。

实施桉树造林项目,先后引种尾叶桉、直杆桉、尾巨桉、巨尾桉、赤桉、巨桉、邓恩桉等12个品种和11个无性系,经过品比,确定DH33-27、DH32-28、DH32-29和广林9号无性系在山地种植表现最佳。松树引种细叶云南松、思茅松、桐棉松、杂交松,比当地优选马尾松无明显优势。油茶引种岑溪软枝油茶、岑软2号、岑软3号、桂无3号、桂无5号等无性系,表现甚至优良于原产地。笋竹引进采用广东省清远市的笋蔸苗移植法,可迅速大量解决种苗需求。杉木、油桐、八角、板栗、西南桦等也做了或正在做选优推广技术工作。培育选用壮苗,改变过去桉树、松树、油茶都用裸根苗或直播造林,全部采用容器苗,推广空气切根、网袋育苗、轻基质育苗技术,建立桉树、油茶近13.33hm2中心苗圃,采用桉树组培苗和扦插育苗、油茶芽砧苗嫁接技术并建立相应采穗圃,已形成各200万株/年无性系苗木生产能力,促使这些工程造林全部采用合格苗,提高造林质量。良法科学栽培,坚持适地适树,做好造林规划设计、作业设计或参与式设计,采取桉、竹、油茶、八角专用肥,示范推广油茶、板栗高换冠和油茶、板栗、八角、笋竹低产林改造林木、病虫害应用生物综合防治等。在实施桂嘉良种桉合作造林项目中,做到技术引进与吸收消化、创新发展结合,打破过去桉树都在300m海拔以下的沿海丘陵、平原种植的局限,成功引种至海拔500~1200m低中山地,采用间种抚育、防春旱、防草荒、防火灾、防干梢等特殊措施,该项目“在华南首创山地大面积引种推广良种桉种植获得成功,营林技术达到华南地区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尾叶桉山地造林达国内先进水平”,19项目获广西百色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总结的《山地良种桉纤维材原料林栽培技术》发表在《林业科技开发》第16卷第5期35~37页,10月参加广西林学会学术论文评比获得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田林县在工程造林,在新技术、新品种、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及生态公益林管护中,都注重抓好领导示范点,示范乡(镇)、村和示范林建设,以示范样板带动,分别在乡(镇)、村和现场举办培训班270余期,培训近1万人次,印送下乡各种宣传技术资料1.7万份,各类苗木100万余株,累计建立科技示范乡(镇)10个,示范村20个,示范林3.3万hm2,辐射推广面积10.0万hm2。八渡乡八车屯123户503人,过去仅1户种植岑溪软枝油茶0.086hm2,现已户户引种,共有13.33hm2,并不断推广至周边村屯。六隆开发区示范推广台湾省发酵笋加工技术,引进台湾省企业公司包购经营产品,发酵笋全部出口日本市场,成为县内出口名特优品牌之一。1.4长短结合,协调发展田林县森林资源丰富,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面积可达1.73万hm2,管护任务繁重。既不砍树,林农又要增产增收,林下经济产业应迎合形势和群众需要,以林下养鸡、养畜,养野生动物,种灵芝、种药材为主,县拨出专项资金,出台奖励政策,建立养殖、种植园区,扶持龙头企业,短短1~2年即可成效,达到以林护牧养农、生物除虫灭草、粪渣肥地还林、农林牧相互依赖、协调发展的目的。不完全统计,仅林下经济示范点,林下经济总产值达5000万元,比增长4倍以上。仅养鸡这1项,年养殖出栏106万羽,产值3710万元。

面对林业面积大县、资源富县、人口小县、经济穷县及人才弱县的现实,实现跨越发展,跟上全市、全区小康建设步伐,林业科技推广应用在总结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更应看到存在的不足和矛盾,必须思考和善于处理以下问题。

1适应林权制度改革,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

田林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完成,实现林权林地均权山到户,调动了广大林农生产积极性。分山分林到户,与林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努力提高林业组织化程度,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继续完善“公司+农户+基地”、“专业合作+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力宣传和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组织,在农民自原和保证林地应得权益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山地林地流转经营规模,实现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县、乡(镇)林业部门正在旧州镇实现连片266.7hm2油茶无性系造林基地项目,将起到探讨和示范作用。

2加强人才培训,构建三级科技推广网络

田林县乡(镇)林业工作站现有156人,其中具有技术员以上职称仅31人,占1/5弱,超编及经费缺口很大,村级农民技术员和取得绿色证书者比例更少。科技人才难求是目前林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1]。必须改变基层技术员队伍这种近似“人散网破”现象。在提高林业科技推广者整体素质的同时,通过聘用、招聘、竞争上岗等手段建立一支稳定、技术含量高的基层林业科技推广队伍[2-3]。各级政府应努力创造各种条件[1],按照巩固、提高县一级,调整、稳定乡(镇)一级,全面加强村一级的`要求,实施科教兴林战略的主要载体———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是新阶段推动林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依靠力量[4]。县级需要增加营林、林产经营的高、中级人才,村级以村(组)干部、合作社骨干、党团员、青年妇女、示范户、重点户为对象,以示范林为基地,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内容,以科技扶贫、项目启动、农村党员、妇女、青年创业大培训为平台,重点专业培训与广泛开展林业科普宣传教育结合,村(屯)、合作社、重点户、示范户农民技术员还要通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发证。

3建立科技支撑,促进科技与生产结合

抓好重点工程科技支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使科技工作贯穿于工程规划、施工、管理和验收的全过程,涵盖工程建设的所有区域。要推行生产、计划、财务、科技“四位一体”的机制,促进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要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筛选,把经过林业生产实践检验、先进适用、效益明显的科技成果集成起来,科学组装配套,确定适宜的应用区域,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加以推广应用[5]。

4营造良好环境,提高组织政策保障

县、乡(镇)、村各级都要提高科技兴林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林业科技推广应用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业绩考核一项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有明确的坚持一贯的林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和规划,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层层制订、分解、落实产业项目和实现计划任务,建立项目实施责任制,加强督查,严明奖罚。建议设立补助林业种植户专项资金和奖励制度;适当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采取“政府扶持、商业运作”等模式,建立林业保险制度,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减轻营林风险和压力。

5加强资金投入,强化企业接受能力

当前,绝大多数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投入已不能适应林业科技推广发展的需要,只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是林业科技成功推广的基本保证[1]。林产加工企业应该认清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业科技成果,切实增加对林业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使高新技术成果迅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林业物质和经济的积累,做到林业科技推广与知识经济同步,使林业科技推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最大的作用[2]。

6围绕林业重点,加快林业经济发展

绿色建筑外遮阳节能效果及其应用 篇6

摘要:绿色建筑成为现代建筑的典范,其节能、生态和自然的建筑形态十分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节能和环保永远是社会不变的话题。建筑遮阳对于绿色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其良好的遮阳隔热功效可以大大降低建筑的制冷能耗,从而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

关键词:建筑;外遮阳;节能

引言

建筑玻璃幕墙一般约占建筑表面积的六分之一,采光及通透性的增加也导致了制冷和采暖能耗的增加。尤其是夏季,强烈的阳光辐射会大量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造成室内光线强度过高,温度大幅上升,增加空调能耗。而空调能耗的增加又会加大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得城市建筑外面更加炎热。而解决这一困局的良好方案就是设置相应的遮阳设施。

1建筑外遮阳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而土地面积却没有增加,因此只能提高楼层高度,建造更多的高层建筑。现代新建建筑基本向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方向发展,总体趋势是智能化和节能化,建造高效率、高舒适度的新型建筑。而建筑外遮阳对于绿色建筑和智能建筑都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构成。

大量的调查和测试表明,太阳辐射通过外门窗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夏季室内过热、空调负荷增加的主要原因。欧美、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提高外门窗的热工性能和阳光控制作为夏季防热以及建筑节能的重点,窗外普遍安装有遮阳设施。建筑外遮阳在国外发达地区应用十分的普遍,建筑外遮阳产品技术也相当的成熟。而在我国,建筑外遮阳产品的应用并不广泛,大部分是应用室内窗饰遮阳产品,室内窗饰遮阳产品相对建筑外遮阳产品遮阳隔热效果差一些。近些年,我国经济水平增长迅速,却也因粗放式发展带来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是现时代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建筑遮阳尤其是建筑外遮阳对于降低建筑能耗从而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建筑外遮阳系统在我国基本还是大型公共建筑、标识性建筑应用较多,有些高档的商业建筑也采用了建筑外遮阳系统。建筑外遮阳系统基本已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及建筑设计师的重视,只是受约某些因素而没有大面积流行应用。随着国内建筑遮阳行业的成熟,建筑外遮阳的推广不断加大,会有更多的建筑应用建筑外遮阳系统,这对于我国整体的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绿色建筑外遮阳节能效果分析

其实,建筑外遮阳并不是大家简单认为的类似屋檐、遮阳板的设施。建筑外遮阳是建筑遮阳的一种形式,建筑遮阳比较复杂,包括了建筑外遮阳、窗遮阳设施、玻璃遮阳、建筑内遮阳等。这些遮阳措施都可以有很好的效果,均可以满足遮阳的需要。建筑外遮阳是非常有效的遮阳措施。它可以是固定式的建筑遮阳构造,如遮阳板、遮阳挡板、屋檐等;也可以是可拆卸活动式的,如百叶、活动挡板、花格等。建筑遮阳系统尤其是建筑外遮阳系统可以有效的遮挡紫外线和辐射热,又可以调节光线强度,防止眩光,调节通风,改善室内的环境舒适度。建筑外遮阳可有效的抑制室内温度,降低空调能耗,节约建筑能耗。设置遮阳后,会有以下作用及效果:

(1)隔热作用。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之一就是遮阳系数。一般来说,遮阳系数越小,透过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热量愈小,隔热效果愈好。同时遮阳板可以避免阳光直射产生眩光和房间局部过热,改善室内光环境质量。遮阳系统在现代节能建筑中的最大作用是通过调节光线来控制室内温度,降低空调使用率,抵挡紫外线,在内外视线隔开的情况下,透光透气。

(2)减低室内温度,节约能源的作用。遮陽防止室内温度上升有明显作用,遮阳对空调建筑来说可减少冷负荷,节约电能的主要措施之一。据国内有关人员试验,在闭窗的情况下,有无遮阳,室温最大差值在2℃,平均差值在1.4℃。同时有遮阳时,房间温度波幅值较小,室温出现最大值的时间延迟,室内温度场均匀。另有一项法国研究报告显示,在闷热的夏季使用室外遮阳帘(高效遮阳织物),降低温度可达5℃~15℃,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率。在寒冷的冬季,室内热量经玻璃窗将损失13%,遮阳帘的使用能有效地减少室内热量通过玻璃窗流失,有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

(3)充分利用自然光的作用:外遮阳在防止眩光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使用自然光,使室内照度分布比较均匀,有助于室内人员的正常工作。

(4)遮阳对建筑外立面的影响:从国外近几年的许多优秀建筑案例来看外遮阳已是“可变化的外表皮”主要表现手法。户外遮阳不仅能实现节能的作用,同时各种不同颜色、不同材质、不同款式的遮阳产品也是表现现代建筑的一种元素,它能丰富建筑的外立面,让其具有更为生动的立体效果。而且,与运用各种节能玻璃和节能墙体材料来实现建筑的节能相比,遮阳产品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可以预言,户外遮阳将成为建筑节能的主力军,并逐步从大型公共建筑走向民用住宅。

总之,建筑外遮阳可有效的遮挡强烈的阳光热辐射,将辐射热量绝大部分遮挡在建筑外,建筑室内温度将保持稳定,不会大幅上升,从而降低空调制冷能耗,节约能源。调节光线强度成为建筑外遮阳的另一重要功用,梭形百叶,建筑外遮阳的流行产品之一,通过调节叶片的转动角度,可灵活精确调整进入室内的光线量,从而保持适宜的光线舒适度。另外建筑外遮阳还具有保护隐私、通风、增添建筑美观、防盗等功能。

3绿色建筑外遮阳的应用

(1)建筑外遮阳的构造与选型。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是由地区的经纬度决定的。每一个地区,一年里不考虑气象的因素,阳光的高度角和方位角每天的每个时间里都是对应的,这是太阳的规律图。如果是放在一个建筑里头,你会看到整个的太阳的活动规律。每天太阳从地面升起,下午两三点时,太阳高度角最大,随后太阳又慢慢落下。选择何种形式的遮阳设计,需根据建筑物性质、设计风格和日照规律等进行科学的选择,需根据地区气候特点、太阳高度角、纬度、遮阳日期、遮阳时间以及不同朝向来综合考虑。可调式遮阳板是最适用、最有效的遮阳设施。智能控制使系统更方便、智能和安全。

(2)外遮阳产品的智能化控制。智能技术的发展导致各个相关行业向智能化发展,建筑遮阳也不例外。绿色建筑的发展也离不开智能化的趋势,整体楼宇的智能化成为现代建筑的趋势之一。建筑遮阳的控制方式不断趋向智能化,与整体的楼宇控制总控相兼容。外遮阳作用,通过阳光传感装置,风力传感装置及雨传感装置等感知装置,遮阳篷可以不用人工控制而进行自动卷动,依靠传感器正确地进行复杂的操作,并且对整幢建筑物的外遮幕帘可以实现群控控制,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智能化程度。而新型建筑遮阳材料的发展也是未来建筑遮阳创新和环保努力的方向。建筑遮阳对于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绿色建筑的推行对建筑遮阳行业也具有很好的拉动作用。

4结语

良好的遮阳设计不仅有助于节能,符合未来发展的要求,而且遮阳构件成为影响建筑形体和美感的关键要素。遮阳构件是建筑功能与艺术和技术的结合体,是现代高技术和精致美学的完美体现,给建筑师的设计拓展了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田巧红.窗户节能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24).

[2]王炜.居住建筑节能现状与对策[J].山西建筑,2008,34(25).

[3]涂逢祥.运用遮阳技术推进建筑节能[J].建筑节能,2006(15).

无痛分娩应用效果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0年3月在产科行阴道分娩的8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对孕足月初产妇自愿接受无痛分娩且无禁忌证者40例为观察组;40例采用未加干涉自然阴道分娩者为对照组。

1.2 方法

观察组产妇于第一产程宫口开大2~3 cm时, 首先给静脉输液﹙等渗溶液﹚, 取L1~L2或L3~L4椎间隙行常规硬膜外腔穿刺并向头置管4~5 cm, 平卧后先硬膜外腔注射0.7%利多卡因3~5 ml, 观察5 min后, 无全脊麻及局麻药中毒征象[1], 待出现麻醉平面后, 根据患者对宫缩痛的反应情况再注入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5~12 ml, 连接微量注射泵, 以后平均每间隔1 h注入混合液6 ml, 也可视镇痛效果调节速度, 以达到满意的镇痛作用。对照组采用未加干涉自然阴道分娩。分别观察比较两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 因布比卡因麻醉效果好, 持续作用时间长, 应用低浓度的0.125%布比卡因, 使毒性明显降低, 与芬太尼合用, 协同作用增强, 同时药物只对感觉神经产生作用, 不影响运动神经, 保证了正常的宫缩力[2]。

2.2 与对照组比较, 宫颈扩张明显加速, 产程明显缩短 (尤其是第一产程) (P<0.05) , 胎儿宫内窘迫率有所降低, 对产妇的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 本组有7例因原发宫缩乏力加用了催产素, 对照组有6例应用了催产素。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见表1。

min

2.3 两组比较阴道分娩助娩率无明显差异, 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 剖宫产偏低的原因是两组在筛选病例时就排除了具有剖宫产高危因素的产妇, 如妊娠合并并发症、巨大儿、头盆不称等。新生儿评分和产妇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3.1 镇痛效果和安全

为了减轻甚至消除分娩镇痛, 近年来, 镇痛分娩在产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不仅使产妇减轻了疼痛, 而且改变了因传统分娩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而促进母婴安全。近年来, 笔者采用的硬膜外阻滞麻醉较其他镇痛方法比较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这种在麻醉医师的帮助下进行的较为舒适的分娩过程, 产妇在无疼痛的状态下完成分娩, 对分娩过程无不良影响。在无痛的同时, 母体儿茶酰胺释放减少, 子宫血流和收缩活跃性可获得显著改善。可稳定产妇的生理内环境, 维持正常的肺通气量, 降低了氧耗, 减少了酸中毒[3], 如果在第二产程中, 降低硬膜外阻滞麻药浓度或停用30 min, 保留腹壁盆底肌肉张力及其收缩力, 就可以防止麻醉引起的第二产程延长[2]。使产妇在清醒、无痛、愉快的状态下完成分娩, 故产后体力恢复快, 母乳分泌旺盛, 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 有利于优生优育。

3.2 产程观察和处理

产妇用药后使盆壁的肌肉松弛, 减少对胎头的抵抗, 从而有利于胎头的下降和宫口的扩张[4]。特别是精神高度紧张的产妇, 疼痛消失后, 产妇可解除紧张状态, 得到充分的休息, 部分可进入睡眠状态, 使产程进展顺利。在产程中, 实行一对一的专人陪护, 密切观察子宫收缩的强度、间隔时间、规律性, 及时行阴道检查, 了解胎头内旋转和下降及宫口扩张情况, 当宫缩强度减弱时, 要及时使用催产素, 从8滴/min开始, 根据宫缩情况调节滴数和浓度, 待宫口开全后, 指导产妇屏气用力, 如第二产程已超过1 h仍不能阴道分娩者, 视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安全的阴道助娩手术, 适时结束产程, 防止新生儿窒息及产伤[5]。

总之, 笔者实施的硬膜外阻滞麻醉无痛分娩临床效果好, 用药剂量小, 降低了对母婴的不良影响, 安全性强, 但必需有经验的麻醉医生进行操作, 掌握好正确的置管时间,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及时调整宫缩强度, 注意减药及停药时间, 并加强心理护理等, 确保母婴安全。若产程中出现异常, 可立即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剖宫产, 迅速结束分娩, 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85.

[2]包凤兰.无痛分娩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健康月刊 (学术版) , 2011, 31 (10) :365.

[3]毛菊芳.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7, 13 (3) :122.

[4]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0.

玉米新型肥料应用效果试验 篇8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5年设在八五四分公司现代农业研发中心旱田试验地。肥力中等, 地势平坦、整齐, 不易受旱涝灾害影响。土壤为白浆土, 0~20cm耕层土壤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32.07g/kg, pH值5.96, 水解性氮140.34mg/kg、有效磷30.55mg/kg、速效钾164.1mg/kg。供试玉米品种为德美亚3号。供试肥料:米高控释肥 (米高集团) 、施可丰控释肥 (山东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稳定性复合肥料和脲甲醛复合肥料 (哈尔滨欣欣农业科技公司) 、云天化控失网复合肥 (云南云天化有限公司) 、尿素 (浩良河产, 含纯N46%) 、磷酸二铵 (北大荒牌, 含纯N18%、P2O546%) 、氯化钾 (俄罗斯产, 含K2O60%) 。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6个处理, 3次重复, 设常规施肥为对照。小区长10m、8行区, 每小区面积52m2, 每公顷8.25万株, 各处理田间农事操作同常规。处理1用米高控释肥405kg/hm2, 种肥随播种施入, 方法同常规, 后期每公顷追施肥尿素225kg;处理2用施可丰控释肥675kg/hm2, 种肥随播种一次施入, 种肥之间隔离7cm, 种侧下隔离;处理3用稳定性复合肥料675kg/hm2, 种肥随播种一次施入, 种肥侧深隔离8~12cm (镇压后) , 隔离距离以种子和肥料之间倾斜45度计算, 下同;处理4用脲甲醛复合肥料600kg/hm2, 种肥随播种一次施入, 种肥侧深隔离8~12cm;处理5用云天化控失网复合肥600kg/hm2, 种肥同播种一次施入, 种肥侧深隔离8~12cm;处理6为对照, 采取常规施肥, 每公顷施肥纯量349.2kg, 其中纯N189.6、P2O596.6、K2O63.0kg/hm2。施肥方法:基肥公顷施尿素150kg+磷酸二铵9 0kg+氯化钾1 0 5kg或5 0%硫酸钾126kg, 施肥深度15~18cm;种肥公顷施磷酸二铵120kg, 施于种侧5cm, 施肥深度8~11cm;追肥公顷施尿素180kg。成熟期考种和测产, 每个小区随机采集3点, 每点取13m2。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气象条件

从气温上看5月份气温较历年偏低0.5℃, 其余各月都较历年平均温度偏高。从降雨量看, 7、9月降雨与历年平均降雨量相比, 分别偏少19.0、59.4mm。而4、5、6、8月降雨量与历年平均降雨量相比都有所增加。从日照时数上看, 5、8月日照时数比历年平均月日照时数偏少, 4、6、7、9月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多。当年的总体天气情况是前期阶段性低温, 后期与历年持平, 降雨表现为前期偏多, 后期偏少。

2.2 新型肥料产量结果分析

处理1穗粒数494.7粒, 百粒重35.8g, 产量13462.5kg/hm2, 增产率8.5%;处理2穗粒数458.2粒, 百粒重36.6g, 产量12717.0kg/hm2, 增产率2.5%;处理3穗粒数460.6粒, 百粒重36.3g, 产量12673.5kg/hm2, 增产率2.2%;处理4穗粒数461.5粒, 百粒重35.8g, 产量12639.0kg/hm2, 增产率1.9%;处理5穗粒数470.0粒, 百粒重36.5g, 产量13131.0kg/hm2, 增产率5.8%;处理6穗粒数453.6粒, 百粒重36.1g, 产量12406.5kg/hm2。各处理均无早衰现象, 从穗粒数和百粒重上看, 处理1和处理5优于其他处理;从产量上看, 处理1、5增产效果明显, 均在5%以上;从显著性上看, 处理1和其它各处理差异显著, 处理5和其它处理差异显著, 处理2、3、4之间差异不显著, 与常规施肥差异显著。

3 小结

油气回收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篇9

中国石油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咸阳油库位于咸阳市东郊石油化工工业园区, 东临机场环城高速, 距咸阳机场11公里, 距西安市区约35公里, 南邻长庆油田公司靖咸输油管道咸阳末站。油库占地面积110亩, 总库容18万立方米, 为国家一级油库。油库主要生产设施:18万方储油罐, 其中汽油储罐6具、柴油储罐8具;公路发油岛11个、共20个鹤位;油库年发油能力300万吨, 吞吐能力400万吨, 日发运各类油品5000余吨, 年周转次数15次以上。

2010年10月, 为使咸阳油库油气达到集中排放, 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进行油气回收系统项目建设, 2011年3月1日一次性投运成功。咸阳油库油气回收系统经过前期广泛论证, 采用活性炭干式吸附法进行油气回收, 利用干式真空泵对油气进行吸取、压缩, 经汽油喷淋与高浓度油气混合达到回收效果, 全程自动化控制, 由PLC智能监控, 可自检气密性、温度、压力、流量、真空泵运行状况及排放浓度等系统参数, 系统整体运行完全实现无人值守。吸附法较目前油气回收其它三种主要的方法——吸收法、冷凝法、膜分离法相比其优点是投资少、油气处理效率高 (99%以上) 、耗能少、处理后的尾气排放浓度低 (小于10mg/L, 国家标准为小于25m g/L) 等。但吸附法也存在着进行吸附时, 活性碳床容易产生热点导致碳床温度过高导致自燃, 同时油气中具有苯类物质容易使活性炭失活, 失活后的活性碳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给后期处理造成困难。

2 基本原理

吸附法的原理是将装油过程中产生的汽油油气, 通过活性炭吸附剂床层, 利用活性炭对油气中烃类组分的强吸附作用, 使得油气中的烃类组分被活性炭吸附, 剩余的浓度极低的油气从排气管排入大气, 整个吸附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活性碳吸附油气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 进行抽真空减压再生, 再生过程中脱附出的油气最后再利用液体汽油进行吸收, 吸收后的贫气再返回到吸附过程和再生过程进行再次吸附和吸收。

3 系统工艺流程说明

干式吸附法油气回收系统工艺流程共分为吸附、脱附、吸收三个处理阶段, 具体介绍如下:

3.1 吸附阶段

在进行汽油下装发油作业时, 来自汽车油罐车内产生的油气通过油气回收软管, 汇集至发油台顶棚的集气管线, 集气管线再连接至油气回收装置中的集液罐, 经集液罐分离出油气中的游离液滴后, 进入活性炭吸附塔V200 (V300) , 油气中的烃类组分被活性炭吸附在孔隙中, 空气则透过炭层。达到排放要求的尾气由吸附塔顶部的排放管排放至大气。

3.2 脱附阶段

当吸附塔V200 (V300) 中烃类吸附量达到一定值, 或碳床吸附饱和时, 通过PLC程序控制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值, 自动切换至另一炭吸附塔V300 (V200) 进行吸附工作, 而吸附塔V200 (V300) 转入再生阶段, 由解吸真空泵对其抽真空减压至-28mm Hg, 吸附在活性炭孔隙中的烃类被脱附出来。

3.3 吸收阶段

脱附出来的高浓度油气 (富气) 进入真空泵后, 与工作液及部分凝结的液态汽油在真空泵出口分离器中分离。自真空泵出口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气 (富气) 送至吸收塔下部, 与来自油罐的自上而下的喷淋汽油在吸收塔中充分接触, 高浓度的油气被汽油吸收。在吸收塔未被吸收的少量低浓度油气, 一部分送入真空泵入口管线进行循环吸收, 一部分则从吸收塔顶部再引至吸附塔前油气总管, 送入吸附塔进行循环吸附。在吸收塔中吸收后的液态汽油最后被回流泵送入汽油罐内。

4 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油气回收系统自2011年3月份建成投运以来, 基本处于平稳运行状态。其间出现过一次长时间停机, 原因是由于供油管线上的电动阀被烧, 造成系统不能启动。此后出现的一些小故障, 经油库工作人员现场排除, 保证了系统正常平稳的运行。常见故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如表1所示) :

5 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

5.1 油气回收量

油气回收系统自3月1日正式投运至6月1日, 总共运行92天, 共发93#汽油11.07万吨, 共回收油气15.463吨。

回油流量质累-供油流量质累=回收油气质量

93#汽油目前批发价大约为9345元/吨计算得:

15.463×9345元/吨=14.45万元

5.2 耗电量

设备运行功率×运行时间×电费=耗电量

27kW×10小时×92天=24840kWh

24840k Wh×0.8元/k Wh=1.99万元

5.3 总效益

14.45万元-1.99万元=12.46万元

经过计算油气回收装置自投产以来产生效益12.46万元。

6 社会效益

油气回收系统投运后, 陕西分公司咸阳油库处理后的油气排放浓度由原来的150mg/l降为低于10mg/l, 远远低于国家的排放标准25m g/l, 大大降低了作业现场油气浓度, 降低了风险事故的发生, 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 保证了员工的身体健康, 保护了自然环境, 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摘要:中国石油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咸阳油库位于咸阳市东郊石油化工工业园区, 总库容18万立方米, 油库年发油能力300万吨, 吞吐能力400万吨, 日发运各类油品5000余吨, 年周转次数15次以上。2010年10月, 西北销售陕西分公司进行油气回收系统项目建设, 次年3月1日一次性投运成功。投运后, 油库处理后的油气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的排放标准, 降低了作业现场油气浓度, 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地膜覆盖技术及其应用效果 篇10

1 地膜覆盖技术应用概况

一是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安流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安排1名副镇长、农业各部门负责人做到责任到位、措施落实、管理规范。二是抓好规划、示范带动, 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重点区域, 同时做好示范, 以点带面, 辐射带动全镇。三是加大宣传, 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地膜覆盖技术基本知识、广泛介绍地膜覆盖技术管理过程成功发展经验和实例。四是成效显著, 扩大面积。从2008年开始示范25.33 hm2, 截至目前每年达到400 hm2以上。

2 地膜覆盖栽培配套技术

2.1 整地施肥

高质量的整地是保证地膜覆盖效果和实现作物增产的前提和基础。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对整地的要求较高。按地膜宽度开厢, 并设置排水沟。要求耕作层土块细小, 无杂草根和秸秆杂物等, 以免刺破地膜。为了防止厢面积水, 应当将厢面略整成龟背型或平整型。整地的同时一次性施足基肥, 用量一般根据作物生长所需而定。在施有机肥22.5~30.0 t/hm2基础上, 再施高合肥375~525 kg/hm2、硫酸氢铵225~300kg/hm2、过磷酸钙525 kg/hm2、氯化钾或硫酸钾225 kg/hm2左右, 整地后均匀撒施, 翻入耕作层。

2.2 移栽盖膜

盖膜前喷洒除草剂丁草胺1.125~1.500 L/hm2对水750 kg均匀喷雾。严禁使用聚乙烯类有毒薄膜, 选用黑色、无色或银灰色地膜, 厚0.005~0.010 cm、宽80~120 cm。地膜栽培有2种, 一是先移栽后盖膜。即拌好厢土后, 按种植规格开穴, 栽种西瓜苗、烟苗、仙人草苗, 接着淋足定根水、及时盖膜压实。然后在种苗上方划开地膜, 掏出种苗, 再将苗四周的地膜开口处用土压紧封住。二是先覆盖后移栽。即拌好厢土后立即覆膜, 四周用土压实, 以保温增温。移栽时, 按种植规格在地膜上划出小孔, 栽植幼苗并淋足定根水, 同时用土封住四周地膜开口处。覆盖地膜时应注意顺厢面铺平铺正、拉紧, 使地膜紧贴厢面, 为防大风吹破薄膜, 应在四周用土压实。

2.3 水肥管理

移栽时必须使土壤保持一定水分, 再覆盖地膜。地膜覆盖虽具有保水作用, 但也阻碍了外界降水进入垄体, 易发生旺长期缺水现象, 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有条件的田块可灌溉1次跑马水。大雨天气及时排放田间积水。科学施肥, 可在距离作物植株茎基部10~15 cm处开施肥穴, 用水溶解肥料后灌溉至穴内, 然后用泥土封好。如果在移栽前肥料未全施完, 则应进行追肥。此外, 作物生长后期也应适当追肥, 以供作物生长需要。肥料一次性施入, 容易出现作物前期徒长、后期缺肥早衰的现象。因此, 作物生长后期应考虑适当补肥。应根据地力情况确定是否追肥, 对土层浅薄、肥力较低的田块适当追肥可防止作物早衰。

2.4 田间管理

一是注意病虫害防治, 方法与常规露地栽培相同。二是揭膜培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有效提高土温, 但是夏季容易形成过高土温, 损伤作物根系, 因此要在高温季节及时揭膜。气温≥30℃时, 应及时揭膜, 防止膜内温度过高, 影响作物生长。揭膜后进行中耕除草、培土, 防止土壤板结, 有利于作物生长。三是及时清除废旧残膜。长时间盖膜易造成土壤呈还原态, 产生有毒物质, 使根系中毒, 影响作物生长。

3 地膜覆盖技术效果

一是促进土壤养分分解, 保持土壤温度。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温, 加快土壤分解生物活动, 减少热量的散失, 使有效积温增加, 土壤养分转化加速, 有利于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以及生长发育。二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覆盖地膜后, 改善光照条件,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增加了光照量, 促进农作物增产。三是控制病虫草害。地膜的反光作用可有效抑制害虫的繁殖, 减轻病害的传播。地膜覆盖后, 空气不流通, 膜下温度升高, 不利于杂草生长, 从而可以减少杂草对养分的消耗, 使其死亡。四是保持土壤温湿度, 提高作物成活率。地膜大大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 有效防止膜内水分的流失, 从而起到保蓄土壤水分的作用。同时, 可以避免雨水侵袭, 达到防涝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勤波, 徐红丽, 吴瑞敏.郑州市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7 (4) :51-52.

[2]闫春红, 卞冬艳, 赵立梅.西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 2011 (12) :45.

[3]邓琼芬, 郑华.马铃薯栽培方式及其配套技术[J].云南农业, 2011 (12) :13.

水稻应用微生物菌剂效果试验 篇11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水稻;生产;应用;肥效

中图分类号:S1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6-0071-02

目前,普兰店市现有水稻种植面积0.42万hm2,由于水田盐碱化重、土壤板结,加之水资源缺乏,导致水稻总产量低(平均仅为400 kg/667 m2),影响了稻农的收入,全市水稻生产面积也在逐年下滑。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稻农收入,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特引进盛瑞康微生物菌剂应用于水稻育苗期和移栽田,开展水稻应用微生物菌剂的效果试验,以期改良土壤、提高肥效、增加产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为水稻,品种为港优1号。微生物菌剂为盛瑞康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2.0亿/mL)。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地点选在普兰店市杨树房街道办事处李家村姜连斌家。

将姜连斌家的666 m2秧田从中间隔开,分为2个处理。处理1:面积333 m2,在水稻一叶一心和移栽前2 d喷施盛瑞康微生物菌剂300倍液;在常规施肥管理基础上,水耙地时将1 L该试验菌剂甩施于田间。处理2:面积333 m2,为对照,在常规施肥管理基础上,与处理1同步进行等量清水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应用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经田间调查,处理1较处理2提早5 d成熟。

2.2 应用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生育性状的影响

各处理的水稻生育性状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叶面喷施微生物菌剂可提高秧苗茎基宽,使秧苗根系发达且抗逆性增强。处理1较处理2水稻株高增加0.3 cm,百株鲜质量增加0.80 g,百株干质量增加0.20 g,百株地上干质量增加0.07 g,百株地下干质量增加0.12 g。

2.3 应用微生物菌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采用田间测产加室内考种法考察各处理产量情况,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处理1较处理2水稻株高增加3 cm,每穴穗数增加1.1个,穴秕率降低1.4%,每穗实粒数增加4.4个,千粒质量一致,折合每667 m2增产64.0 kg,增产率为15.5%。说明水稻苗床和本田上应用盛瑞康微生物菌剂,可增加有效分蘖、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从而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

3 结论

1) 水稻在一叶一心期和移栽前2 d喷施盛瑞康微生物菌剂300倍液,水耙地时每667 m2用1 L该菌剂处理秧田,水稻可提早成熟5 d左右。

2) 在水稻正常施肥的基础上,再应用盛瑞康微生物菌剂,可增加有效分蘖和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降低空秕率,每667 m2增产64.0 kg,增产率为15.5%,增产效果显著。

3) 建议在示范的基础上,于水稻孕穗期至抽穗期,随水每667 m2冲施盛瑞康微生物菌剂2 L,提高本田益生菌数,改良土壤,提高水稻根系吸收率,以利于进一步提高本地区水稻产量。

参考文献

[1] 张亚平,杜迎辉,杨庆锋,等.施利康硅酸盐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上应用效果[J].现代化农业,2014(8):13-14.

[2] 马军,谢世勇.贺力旺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现代化农业,2014(7):34-35.

[3] 邱荣,杨丽颖,徐有权.诺侬笑誖育秧型在寒地水稻育秧上应用技术研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4(10):25.

[4] 杜树勋.阿姆斯微生物菌剂在水稻与玉米上的应用效果[J].广西农学报,2006(2):1-3.

[5] 李恒蓉,陈富忠,李辉,等.水稻应用“富靠奇”微生物菌剂试验初报[J].北方水稻,2009(5):59-61.

Test of Rice Application Microorganism Agent Effect

LI Chunyun

(Pulandian Agricultural Administration Enforcement Group, Dalian Liaoning 116200,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serious paddy soil salinization in Pulandian city, it imported microorganism agent for rice produc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organism agent can improve soil quality and fertility, advance the maturity of rice, make root system developed, increase stress resistance and growth, promote tillering and increase grain number, the yield increasing is obvious.

Key words: microorganism agent; rice; production; application; fertility

水稻应用吨田宝效果试验 篇12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在八五四分公司水稻试验站田里, 土质为草甸白浆土, 土壤有机质含量5.2%, pH值5.7, 碱解氮149mg/kg、速效磷25.4mg/kg、速效钾68mg/kg, 秋翻地。供试水稻品种为垦稻12号。

2012年试验采取大区对比法设计, 不设重复, 每处理面积0.13hm2, 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区。吨田宝用量为450mL/hm2, 第1遍喷施在水稻拔节前7d左右;第2遍喷施在水稻抽穗期。施药时天气晴朗, 风速2m/s, 空气湿度较为适宜。2013年在试验大棚内, 水稻秧苗2.1叶期喷施吨田宝2.0L/hm2, 在水稻3.1叶期再喷施一遍, 采用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人工喷雾, 喷液量225kg/hm2。

4月10日播种, 播量125g/盘, 5月15日人工插秧, 规格30cm×10cm, 每穴4~5株, 秧龄3.3叶。大棚盘育中苗。田间公顷施肥量为尿素150kg、磷酸二铵105kg、硫酸钾100kg。其余措施同大田管理。调查内容:各处理秧苗素质、田间长势及水稻倒伏程度, 收获期室内考种及产量实测。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田间长势情况的影响

2012年在水稻拔节前7d左右, 应用吨田宝对水稻进行了2遍叶面喷施。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由于吨田宝的主要成份是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有锰、锌、錋等微量元素, 能够使水稻须根增多、增长, 根毛增加, 根系活力强, 提高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 加速有效分蘖成穗。此外吨田宝还能使水稻倒三叶直立, 改善群体光照条件, 茎秆增粗, 茎壁增厚, 韧性增强, 抗倒伏能力增强。经测定吨田宝处理的水稻第1节间长度明显低于对照区, 降低2.5cm, 第2节间长度降低1.8cm, 第3节间和第4节间影响较小, 所以抗倒伏能力大大增强。2012年温度较高, 利于水稻生长, 株高超过1m以上, 后期遇到降雨、大风, 使水稻部分倒伏。其中没喷吨田宝处理的水稻倒伏30%, 而喷施后仅地边角或局部地块倒伏占5%左右。

2.2 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水稻苗床专用的吨田宝肥料, 在水稻秧苗2.1叶期及3.1叶期喷施, 用量为2.0L/hm2, 插秧前经秧苗素质调查来看, 吨田宝有促进水稻秧苗的作用。株高较空白对照矮0.2cm, 根长提高0.2cm, 根条数增加0.5条, 茎基宽0.2cm, 鲜重提高0.3g。从叶龄值来看基本相同, 但吨田宝能促进水稻地下部分的生长, 解决秧苗离乳期的脱肥现象, 吸收积累营养物质, 促进根系发育, 使水稻返青速度快、分蘖多, 利于水稻生长, 为水稻高产奠定了基础。

2.3 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收获期室内考种及产量实测结果表明, 吨田宝能加速有机物合成、运输和积累, 使水稻提早成熟2~3d, 水稻空秕率低, 结实率高, 倒伏程度也较少, 和对照区差别较大。从产量性状看, 2012年吨田宝处理的公顷产量10125kg, 较对照区公顷产量9150kg多975kg水稻, 增产10.7%。2013年苗床喷施后公顷产量8700kg, 较对照区公顷产量8070kg多630kg水稻, 增产7.8%。

3 小结

a.苗床应用吨田宝能够提高水稻秧苗素质, 促进根系发育, 返青快, 分蘖多, 利于水稻生长。用量为2.0L/hm2, 2.1叶和3.1叶期各喷施一次。

b.吨田宝在水稻拔节前及抽穗期喷施2遍, 能加快水稻生育进程, 促进水稻分蘖, 提早成熟2~3d, 并能改善植株性状, 茎秆增粗、茎壁增厚、韧性增强, 提高抗倒伏能力。

c.从产量性状来看, 不论是苗床喷施还是本田中喷施, 对水稻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千粒重提高0.4~0.6g, 增产率7.8%~10.7%。

摘要:吨田宝在水稻大棚秧苗2.1叶和3.1叶时喷施2遍, 能够显著提高秧苗素质。在本田中水稻拔节前和抽穗期喷施2遍, 能使水稻茎秆增粗、茎壁增厚、韧性增强, 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公顷增产稻谷630975kg, 增产率7.8%10.7%。

上一篇:黎族苗族下一篇:口译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