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译员

2024-10-27

口译译员(精选8篇)

口译译员 篇1

1 商务谈判口译及商务谈判口译译员的素质和职责

商务谈判口译是指为中外双方的商务谈判和会谈活动提供口译服务。其特点是:国际商业谈判的语言系复合语言, 是由外交语言、商业法律语言、文学语言和军事语言汇集而成。由于企业涉外商务谈判基本目标是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即是进行交流而达成某种结果。所谈的内容可能涉及到投资、进出口商品或者技术。价格通常是谈判的关键, 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双方的利益, 双方都希望达成理想的最后结果———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商务谈判过程中语言丰富多变, 且节奏较快。从而在商务谈判中, 口译者应尽力消除谈判者间的理解障碍, 口译者的目的必须服务于谈判者的目的———利益的最大化。这两个目的的内在关系会影响口译者的策略选择。

所以商务谈判译员的素质和职责很重要。首先, 商务谈判译员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人, 但是不亢不卑诚恳谦和的品质是必须首先具备的, 因为只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人, 才能为谈判双方所尊重和佩服, 才能给谈判双方以信任。其次, 商务谈判译员应该具备非常敏锐的洞察力, 洞察不是观察, 观察可能只是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 而洞察则能透过表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出色的洞察力有助于谈判译员准确迅速地抓住谈判的要点, 帮助谈判双方跟好的沟通。再次, 谈判译员一定要有公正公平对待商务谈判双方的精神, 不要将自己隶属与任何一方, 而应客观的把自己看成谈判双方的桥梁, 不仅要做到业务上的沟通, 还要保证情感上的沟通。不要将自己的位置与任何一方对立起来。要明白这一点, 为双方达成合作是非常必要的。最后, 谈判译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2 主体性意识在商务谈判译员所采取的口译策略中的体现

主体性意识包括主体的自我意识, 但不等同于自我意识, 是主体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 是主体意识到自身是主体, 并能与客体和对象主体对应关系中主动行使主体的权利并承担主体义务的一种属性 (任文) 。而笔者认为,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的主体性意识就是译员遇见不能对等翻译或者遭遇文化差异时调动主体能动性使源语的信息仍能准确无误的译成目的语且让目的语受众能很好的理解源语要表达的信息的一种译员主体的体现, 使之不再是说话者的“附属品“。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 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意义在于超越原语中各种翻译障碍, 促成商务交流, 深入理解并再现话语所传递的说话人的意向、意识形态、文化心理和审美态度等。商务口译的过程始终体现着译员的主体作用, 映射出口译员的独特人格、价值取向以及历史存在等主体性因素, 译员才能在商务口译活动中表现出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联络性。才能对商务谈判有一个促进作用。而译员的主体性发挥应该从两方面来看。首先, 译员的主体性发挥要体现在对商务活动及其相关人员的主动了解。其次, 清楚的了解参与商务活动各方的关系也很重要, 这直接影响到译员在用词、语气、交际策略等方面的选择, 从而对交际气氛、沟通效果造成影响。

再次, 在商务谈判中, 译者一定要了解说话者的正真意图, 才能做出正确的表述。所以这对译者的要求很高。译者不仅要具备言内知识, 言外知识, 还要具备百科知识。这样才能准确无误的传达谈判双方的正真意图。

3 商务谈判口译中译员的立场及口译策略

立场就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那么对于译员来说, 立场可以分为中立和非中立。理论上, 任何场合的口译人员都要在口译活动中保持中立, 不偏不倚的对待任何一方说话者。可是“在我们论证了联络译员的现身意识, 特别是赋权意识之后, 译员的中立立场就已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伪命题了。当译员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以话语信息把关人、谈话过程参与人和协调人的身份对交际活动进行调停, 当译员运用话语权力向交际环境中的弱势一方进行赋权时, 就已经表明他们不是交际过程中透明的“窗玻璃” (a pane of glass) 、不显露任何立场的运输管道 (conduit) , 而是随时可能根据交际形势向当事一方进行或许是钟摆式的局部靠近, 而且这种有意而为的倾向性也是译员主体性意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任文, 2010) 。所以说对于译员来说绝对的中立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商务谈判口译中, 这种非中立立场就更加明显了。所以, 所谓译员的中立立场, 很多时候译员都是受伦理意识驱使和译员守则约束而出现的。可是毕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味不顾口译活动环境, 气氛, 情绪的变化而始终坚持中立的后果有可能会造成说话双方的沟通失败。例如在一次涉外商务谈判中, 在一个条款细节上中外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 并且中外双方代表在表达时声音都不由自主的高了许多, 语速也快了很多, 可是译员在翻译时任然是用平稳的口气将说话者的意思表达出来。有一刻在译员译完后双方都没有做声, 谈判会陷入一种尴尬的情况, 谈不拢不能继续下一个议题, 而双方都不让步, 局面一度僵住。这时, 这个译员突然开口:“It’s coffee break now.Shall we have a cup of coffee and then we’ll see…”, 并很快用中文重复一遍:“要不我们先茶休”?此建议一出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尴尬立刻化解, 休息片刻再回来, 大家又都客气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 译员恰如其分的运用了主体性意识, 将谈判推向了积极的方向, 而不是只一味的中立任凭困局继续。毕竟在商务谈判中有一方拂袖而去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译员作为通晓谈判双方文化和语言的桥梁不应该任由谈判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即使谈判双方没有促成合作, 译员有义务让这次口译活动和谐开始, 和谐结束。中国有句古话嘛:买卖不成仁义在。

可是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由译员自己说了算, 而应该根据谈判进行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判断。作为译员在接到口译任务开始是应该抱着中立, 不偏不倚的态度的。所以为了这样的中立立场, 译前准备很重要, 对于谈判双方的了解, 对于谈判的具体内容都要清清楚楚。怎么帮双方争取合作成功, 促成利益, 事前译员都要有所准备。而当译员遭遇非中立立场时, 也应注意口译策略的选择。在商务谈判中, 译员还要随机应变, 不应该只从谈判双方的字面意思去翻译, 译员也不仅仅是翻译的机器, 而应该把自己看成谈判中主体, 所以口译策略中的口译技巧和语言技巧都非常重要。而这一切同样离不开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的发挥。在交替口译的基本策略中, 译员一定要在说话者表达时记下所有信息, 可通过短期记忆或者笔记, 虽然不用像笔译那样“信、达、雅”, 但是口译中的信息表达一定要达意, 顺畅。甚至作为译员要通过对这次口译活动的准备工作, 可以在口译过程中帮说话者补充一些说话者没有表达完整而确是事实的信息或者帮说话者略去一些说话者表达了确是不必要表达的信息。当然这样一种主体性意识的发挥的前提是一定不能改变说话者的初衷以及任何翻译都要为双方的共同目的而服务。所以在商务谈判口译中的策略要学会运用增译、减译和改译, 以求是双方的谈判顺利进行。

当然, 译员除了要采取合适的口译技巧, 同时也要把握好商务谈判口译策略中的语言技巧。其中包括话轮的转换, 模糊语言, 礼貌语言和逻辑语言的使用。而这些技巧的运用都离不开译员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同时在商务口译过程中有两种非中立的情况, 一种是自我选择的非中立立场;另一种就是被动接受的非中立立场, 也就是说一开始一方谈判者就把你看成了另一方的成员。但是不管怎么样, 译员都要做到忠实的传达源语的本意, 不要曲译, 要充分的了解源语双方的文化, 不要使说话者双方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并且以达成合作为最终目的。

摘要:交替传译是口译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式。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沟通和联络手段越来越发达, 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国企业间的交往越来越多。那么涉及商务谈判的交替口译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种口译活动中。由于各国间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口译人员在涉外商务谈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用自己的双语知识、涉外商务和涉外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不同国家的企业谈判人员进行沟通并达成协议或者签订合同。那么随着译员身份的改变——由最初的“隐身”功能, 到现在的“显身”功能——译员的主体性意识也被大家所认识和认可。那么在商务谈判口译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是如何体现的呢?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或者说在商务谈判口译中译员有多大的空间来进行主体性的发挥呢?译员的主体性应该如何发挥才是恰当的呢?这都是本文作者要讨论的内容。通过这种主体性意识的把握, 笔者希望让读者明白译员在商务谈判口译中如何才能更好的促进谈判的进行。

关键词:商务谈判,主体性意识,译员立场,口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弗朗兹·波赫哈克.口译研究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3]古琦慧.商务口译中的译员主体性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5]李明秋.商务英语口译译员素质要求:跨文化交际主体性探索[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11.

[6]廖瑛.论国际商务口译的语言交际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 2006 (2) .

[7]任文.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8]王建华.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企业涉外商务谈判口译策略[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口译译员 篇2

【关键词】译员 知识结构 口译

译员的工作是以科学的手段、艺术性地架设起沟通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桥梁。因此一个成功的译员首先要掌握双语知识,这也是对一个译员的知识结构的最基本的要求。此外,成功的口译员还应该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要掌握百科知识、某一特定方向的专业知识、跨文化意识及口译技巧。因此,我们说: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三个板块组成:KI=KL+EK+S(P+AP).在这个公式中,KI=Knowledge for Language(译员应该掌握的语言知识即语言知识板块)EK=Encyclopedic Knowledge(百科知识);百科知识板块也包括译员必须掌握的专题知识:S(P+AP)=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即技能板块=职业口译技能——包括记忆、笔记、信息综述与重组、译前准备等,艺术表达技能——即以科学的手段、艺术性完成口译过程的技能,如口译的应对策略就属于艺术技能的范畴。这个知识结构划分为口译的培训提供一个框架。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训

双语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口译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语言知识和技能并非仅指外语能力的训练。作为译员,对语言能力的训练应该同时包括提高母语能力的训练。我们在很多情况下误以为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就可以做翻译了。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发现在“汉译外”的例子中,不是因为译员的外语不行,而是因为他们的母语出了问题。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母语都理解不了,又怎么能够很好地用一门外语把它表达出来呢?著名的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教授也认为:“在翻译过程中,造成翻译障碍的往往是译者的母语”。所以作为译员,我们在学好外语的同时,应该加强母语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时游刃有余。

二、百科知识的积累

口译需要了解各个学科的知识,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金融、信息技术、环境保护等等,要每个学科都有所涉猎,这就是“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的阶段,如果确定了要翻译的课程或内容,我们就要就某一特定方向准备资料、积累专业词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作为译员,我们自己始终要保持对新知识的兴趣,平时多阅读或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浏览,日积月累,掌握各种知识,以求“通专兼备”。

三、口译技能的培养

口译是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实现现场交流的工具,要求“现时”的和“即时”的语言转换。口译的现时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既要面对发言人和听者,有要像一个讲话者一样完成口译工作,更要在口译过程中调动自己的全部语言和知识资源,运用各种技巧,充分利用讲话人已提供的信息,特别是诸如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非语言信息,不断对讲话人的思想和情感做出判断。因此,在口译能力的训练中,除了学习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口译技能的训练。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讲话人和听众的沟通能力、甚至心理素质都是训练的重要内容。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的表达上特别是一些长句的表达上中英文也会有所不同。汉语采用展开型思维,往往把问题层层铺开,用一系列并列结构的短句逐点交代,因而句子的结构显得松散。英语则采取浓缩型思维方式,喜欢将众多的信息凝结于一个单位,并使用发达的关联手段,比如连词、介词、关系副词、关系代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等,从而构成无数的短语表达各种语法关系,或以一个主谓结构作为主干,然后以此为基础以各种形合手段将次要信息附在主干上。当源语言(source language)和归宿语言(target language)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别时,译员要经过分析、转移和重新组织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从原语言到归宿语言的转换。而口译时,译员没有时间进行反复推敲句式及结构,更没有反复修改的时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源语言使用的长句译为相应的英文句子就容易出错,而且使用太多的长句也不利于理解。译员在翻译时应灵活掌握,在完整准确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使用简练、明白易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多使用结构简单的句式,以便于谈话双方的理解。

总之,口译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译员语言文化知识和语言技巧的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了解一个译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郁如新编英语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翻译,2001. 2.

[3]仲伟合.翻译研究:理论·技巧·教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口译译员的角色浅析 篇3

随着一战的结束时第一批“谈判翻译”在巴黎和会上的出现, 正规的口译出现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发现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而且各国之间因经济政治等因素也需要不断地交流。因此需要一个媒介来“牵线搭桥”, 以便于双方信息可即时沟通, 科学技术可以互相交流, 商务贸易能够当面洽谈, 科研成果也能得到广泛传播。因此, 口译应运而生并且不断得到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口译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传统口译理论认为, 口译活动只是双方通过译员的语言转换进行的沟通互动。译员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对谈话内容、观点等发表任何看法与建议, 合格的译员应该是“透明的”“隐形的”。这一观点或许过于理想化, 但也表明传统的口译译员只是一个被动的“传声筒”的角色。然而口译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口头翻译手段来实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来交流的, 因此, 对口译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于语言的简单转换, 而是应当把其看作交际行为。因此也就需要口译译员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要有深刻的了解, 同时也应正确认识自身在交际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才能消除不同语言的交际障碍, 确保交流能够畅通顺利。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口译译员更应该不断发展自己, 充当一个“多面手”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翻译员, 有的时候或许还需扮演接待员、导游员、宣传员乃至联络员的角色。

二、口译译员的角色

1.翻译员的角色。作为一名翻译人员,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翻译。这就包括可能既要担任口译, 又要做笔译的工作, 而且是必须是汉英、英汉双向的翻译, 口译又包括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等。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 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善于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加强语言能力的学习;同时注意丰富知识的积累, 不断提高中英文水平和翻译能力。首先, 丰富的词汇量及文化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英汉两种语言广博的词汇量和其背后丰富的文化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和表达演讲者的语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 口译任务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作为口译员, 必须积累各个学科的词汇, 同时还应该留心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新词、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用法。另外, 熟悉讲话所涉及的专业内容也相当重要, 虽然口译员没必要向专业人员那样精深, 但一些术语、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是必要的。此外, 口译的目的是传递意思, 因此不要过分拘泥于原文的句式结构, 切莫逐字翻译, 想要正确的把握演讲者的意思和意图, 口译员就必须结合自己掌握的语言、背景知识及相关的主题知识等去进行大胆而合理的创新构想。最后, 熟练的掌握公共演讲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口译员要想扮演好“沟通桥梁”这一角色, 除了全神贯注与口译活动中, 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演讲技巧, 在口译过程中应与交流双方有些许“眼神接触”, 并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加强对谈或者意图的传递, 并克服在口译过程中的紧张情绪等等。

2.接待员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全球化发展, 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上升,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中国对外交往不断加深, 各级政府的外交活动也日益频繁。在这过程中, 作为一名口译译员, 除了完成自己的翻译工作, 可能还需要从事一些外事接待活动。近年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地方政府的涉外事务也逐渐增多。除了接待一些商务团体, 民间组织外, 接待一些官方的, 高规格的国外组织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如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办的的中阿博览会等。在这些正式的场合中对接待活动中人员的素养的要求也相应较高。接待工作内容庞杂, 涉及面广。在从事外事接待工作时, 几乎不同程度的都要涉及到安全, 卫生, 交通, 食宿等诸多方面。接待事务的内容也非常庞杂, 诸如安全保卫的落实, 宾馆饭店的安排, 交通的管制, 文稿资料的撰写打印与翻译, 新闻媒体和文艺活动的配合等等。对一批外宾的接待而言, 它包括制定计划、迎送客人、进住宾馆、安排车辆、组织座谈参观、举行宴会、赠送礼品、新闻报道等。这就要求在工作中精明、耐心、机敏和果断。此外, 接待工作的临时性任务多。因外事活动的需要, 日程安排的突然改变, 文稿内容的突然改动, 关键人员的临时更换等, 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3.导游员的角色。口译译员还需具备以旅游“食、住、行、娱、购、游”六个要素为主线的百科知识。一是专题内容的口译, 如要对景点文物或节庆、风俗、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这涉及历史地理生态、文学、艺术、民俗等多方面知识。二是游客吃、住、购、行等日常生活的口译, 这一部分较简单, 大都属于常识性的, 但也要对相关事物的准确译法、应急对策等有所了解。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应对宁夏区情银川、吴忠、石嘴山、固原等城市的市情沙坡头、沙湖等景点有所了解。因此要求译员通晓本地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以及风俗民情。此外可能会时常碰到如“经络、太极、风水、麒麟、摇钱树”等文化含蕴很高的词汇, 如何将这些富含文化元素的概念译成英文是导游口译的难点及重点。

4.宣传员的角色。作为一名口译译员, 熟悉我国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观点, 宣传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我们应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国情。大体上国情可分为两大方面的情况。一个是国家自然方面的情况, 例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矿藏物产等等; 一个是国家社会方面的情况, 例如社会性质及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民族等等的状况。此外, 将中国灿烂悠久的五千年文明传播出去, 让外宾了解中国, 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十分重要的方面。

5.联络员的角色。口译员有时还需做好联络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如协助负责人业务联络, 负责文档管理工作, 文书写件, 文档打印, 酒店预定及其他外联工作, 协助负责人进行重要日程, 协调同其他各部门的关系。负责日常工作资料管理, 归档的事务。这也要求译员必须有强烈的时间观念, 讲效率, 向前赶。当接受了一项任务后, 要迅速展开工作, 及时搞好有关协调, 同时要讲求成功率。这对口译译员也是一个挑战。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及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 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叉和碰撞。在这种交流中, 口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口译, 语言互不相同的双方能得以顺畅交流。因此, 作为一名口译译员, 应该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自己, 让自己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口译工作中不同角色的要求, 从而使口译活动顺利进行, 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全球化背景和中国国情, 简要梳理和总结口译译员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以及在口译的学习实践中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起沟通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全球化,口译译员,角色

参考文献

[1]P?CHHACKER.FRANZ.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专题口译中译员焦虑心理成因分析 篇4

1 焦虑心理对口译活动的影响

所谓“焦虑”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威胁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反应。具体说,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心理状态。焦虑现象在译员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外语知识是无穷尽的,而作为译员所掌握的外语知识是相对有限的。林郁如(2006:92)在分析译员心理素质时说到:选择口译这份工作,就是选择与压力为伴。如果碰到外方所受教育程度不同等情况,会让译员担心对方听不懂,从而造成口译失败;同时,很少有人会关心译员的母语程度如何,但是越是高端的口译任务,就越可能接触到中国博大精深的诗词歌赋。有时候发言人引用的诗词是译员闻所未闻或者因为翻译水平不够而无法处理的,这种情况会造成对口译质量的影响。有时候译员服务的客户(比如有的领导)比较强势,译员会有陌生感,不适应。有些译员因自身阅历不够,不能领会和处理现场微妙的关系,也会导致口译失败,从而造成焦虑情绪的产生,担心受到批评。除此以外,文化差异敏感度不够,导致译员误译,也是焦虑情绪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 专题口译焦虑心理的成因分析

根据康志峰《口译焦虑的动因、维度及其影响》(康志峰,2011),焦虑动因可分为“言外因素”和“言内因素”。言外因素包括心理因素、个性因素、认知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等。言内因素包括语内因素、双语知识因素、双语技能因素、信息量因素、口音因素、语言差异因素等。康志峰分析的对象是初学口译的在校学生,该文分析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口译经验但接触专题口译不多的译员。专题内容的不可预测性可归为“言内因素”,但它比康志峰所提到的几大因素更进一层,因为它具体涉及专题知识和内容;而“言外因素”是康所提及的几大因素的综合。该文将就这两大因素做出以下的分析和阐述。

2.1 专题知识的不可预测性

专题口译不仅涉及英汉双语,而且会用两种语言探讨于某个专业领域相关话题。专题口译可能是在工地或者车间的现场口译;也可能是在某个领域的相关国际会议或者是一些论坛上,都涉及主题知识。所谓主题知识,狭义上是指专题口译中涉及的有关专业知识,包括专业词汇,专业理论和实践。广义上指专题口译中涉及所有程序。因为口译员个人经验的不足和专业知识的有限,对主题知识的准备在短期内不易完全掌握,且在口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内容,这就造成了“不可预测性。”

2.1.1 专业技术词汇准备的时间局限性

笔者于2010年11月参加重庆市渝中区高九路总部经济园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招标工作会,从活动的题目可以看出它涉及三个重要的概念:“总部经济园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以及“招标会”。“总部经济园区”是此次大会最核心的词汇。很多中国人用直译法翻译成“Headquarters Economic Park”。但通过查看有关材料,比较标准的国际通用说法是“Advanced Business Park”.“概念性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用得非常多的一个术语。它牵涉的内容很广,有一般的规划术语,更有景观设计的术语,还有建筑方面的术语。从有关网站我们可以知道规划的普通术语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master planning outline),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修建性详细规划(site plan),竖向规划(vertical planning)。常用的词汇可以达60多个。其他如水景(water feature),车道(driveway),人行道(sidewalk),天际线(skyline)。有的词中文意思都搞不太懂,更不用说用英文来翻译了。如果我们沿用一般的译法,在这种国际招标会上会让人有一种不规范的印象。这就使译员一接触到这些材料,就会有种紧张感,不确定哪种说法是比较流行或者权威的。紧张感从译员接手这个材料开始就会产生。译员需要在相关的专业网站上进行搜寻和选择性记忆和理解。但要求译员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词汇本身就是很有挑战性的。

2.1.2 专业语汇的灵活性

(华盛顿国家大教堂Michael Vergason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翻译古晓瑞)

“The National Cathedral North Garage improves accessibilityto the Cathedral or visitors while helping traffic management in theneighborhood and along the Wisconsin Ave.The project preservedand enhances the general appearance of the Close while integratingthe new garage architecture into the landscape.The new arrivalstrategy at the Cathedral alleviates traffic congestion while framingviews and clarifying pedestrian circulation.”

译:国家大教堂北车库一方面为来访的游客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为附近的威斯康星大街解决了交通问题。在保留并美化了大教堂地区原貌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个车库,从而减缓了教堂新通道的交通压力,并形成了一个视野开阔的环形步道。

分析:1和2两个短语和句子都充分体现了“释意理论”的释意原则,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的词,而是把字词下深层次的意思表达出来。而且语汇都是与建筑相关的语汇。

3是设计建筑专业的术语,circulation一词它不仅体现了环形,循环,更重要的是与pedestrian一词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步道”。而前面的形容词“clarifying”译为视野开阔更是体现了译者的老练。这些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如果译员不能准确地传达该词的意思,此段的翻译可能要大打折扣。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专题口译中,译员要真正达到进行专题口译的要求,必须解决好专业技术词汇的准备和用专业语汇进行口译的问题。专业技术的词汇的准备往往也只能准备个80%。剩下的20%需要临场发挥,这无疑给译员就造成了压力,而焦虑感就此产生。而专业语汇的运用是专题口译中最高的一层境界。这需要译员平时在专题口译中多锤炼自己的语言。这种功夫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

2.2 专题口译环境的不确定性

译员在口译中所处的环境是很复杂的。他(她)可能要面对政府官员、公司领导、专业公司里的技术人员以及客户公司里的工作人员等各种人物。如果处理外部环境不当会导致口译失败,也是产生口译焦虑心理的另一重要原因之一。

不管是新译员还是老译员都存在一个与客户方沟通的问题。作为译员的服务对象,如果译员的服务没有达到雇方的要求,不管场上翻译多么流利,可能最终也会是场失败的翻译。如,在2010年11月参加重庆市渝中区高九路总部经济园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招标工作会中,评审会涉及重庆市规划局,区发改委,区建交委,区政府办等十五个职能部门和渝中区的书记等相关领导。在口译中,要了解主办方与上述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要尽量把参加评审会的建筑设计公司的意愿准确地表达给各位领导。与雇方的工作人员也要有良性的互动。有的雇方工作人员态度并不见得好,所以译员自己要会调整,不要影响自己的重要工作。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译员的工作质量,甚至导致工作失败。

针对以上对焦虑产生原因的分析,要减少专题口译心理焦虑,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做好译前准备,包括长期和短期的准备;二是要调整好心态,学会处理与各方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与雇方,服务对象,不管是中方,尤其是中方领导,以及外方公司,和雇方工作人员的关系,从而减少自己的焦虑感,创造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

摘要:该文关注专题口译中译员焦虑心理的成因,提出专题知识的不可预测性、口译环境的不确定性(客户和听众的期望值,人际交往敏感度等)都会给专题口译员带来心理压力,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

关键词:专题口译,焦虑心理,成因分析

参考文献

[1]何贝贝.浅析钢琴演奏中的心理焦虑[J].黄河之声,2009(3):121.

[2]康志峰.口译焦虑的动因、维度及其影响[J].外语研究,2011(4).

[3]林郁如.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6.

[4]Michael Vergason.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翻译,古晓瑞.华盛顿国家大教堂[J].景观设计,2010(5).

[5]Franz Pochhacker.Quality Standards in Interpret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J].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2007(2):10-16.

试论陪同口译中译员的主体性 篇5

口译活动与笔译活动相比历史远为悠久, 但口译研究远远落后于笔译研究。“传统翻译观点强调译员的“忠实”与“对等”, 译员被称为“舌人”, 或是学舌的“鹦鹉”, 甚至被喻为“语言转换器”、“一仆二主”之“仆人”, 忽略了译员的主体性作用, 将译员放在了“隐形”的位置。然而, 随着语用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的兴起, 翻译主体性研究引起了西方译学界的关注, “译学研究经历了‘语言—文化—人’的转变, 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 (袁莉, 2003) , 译员的主体性作用得以凸显, 口译员的主体性成了中国译学界研究的新趋势和热点问题之一。

陪同口译 (escort interpreting) 是世界上最早出现, 也是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口译形式。随着国际贸易往来不断深入, 以实地考察、旅游观光等为形式的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 陪同口译的需求随之增大, 译员能否顺利完成口译工作, 为成功搭建起中外国家之间友好的桥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译员是口译过程中的焦点和核心, “是一切冲突的出发点也是一切问题迎刃而解的归结点。” (葛校琴, 2006)

2 陪同口译中译员的主体性

陪同口译, 或又被称为联络口译, 是指“发生在社区、医院、学校、法庭、警局、旅游景点、公司企业、生产或建设工地、政府服务部门、媒体机构、训练或比赛场馆等场合, 由译员在现场或通过远程技术, 主要以交替传译 (有时也采用耳语翻译) 的方式所进行的口译, 包括在母语与外语之间、官方语言 (或主流语言) 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进行的口译, 也包括同样场合下发生的手语翻译。” (任文, 2010:10)

2.1译员主体性的内涵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 即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也被称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体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是实践的主体, 其次人又是精神主体。” (刘再复, 1985) 人不仅可以从事实践性和创造性活动, 还能够进行意识、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活动。与此同时, 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受制于一定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作用于客体, 必然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和限制, 同时能动性发挥还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

译员的主体性意识是“译员作为口译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对于自身身处其中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译员在了解了当事各方的交际目的, 并认识到口译活动的当下性和瞬时性、多元主体的在场性和语境共享性, 自身与其他主体的间性关系, 以及种种在场和不在场制约因素的情况下, 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内在欲求, 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特点。” (任文, 2010:90) 传统翻译理论强调译员的隐身性, 要求译员要忠实于原文, 以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对等。然而在陪同口译过程中, 参与者的身份、政治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交际中的其他文化因素都会对交际活动产生影响。从而为了真正意义上促进交流交际, 就需要译员发挥主体性意识, 通过对具体语境的分析, 在准确传达说话人话语意义的同时, 采取合适的策略进行调节, 发挥译员一定意义上的主观能动性, 对交际活动施加积极的影响。

2.2发挥译员主体性的因素

(1) 文化角度

苏珊·巴斯奈特的一个比喻很贴切:她把“译者—语言—文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比喻为“外科医生—心脏—肌体”, 认为文化是肌体, 语言是心脏, 它们的相互作用使得生命延续不息, 译员在翻译时也不能忽视文化这个肌体。每种语言文化都有着不同文化底蕴和背景, 有着各自民族特有的色彩, 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交流方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而不可避免地在双方交流的过程中产生冲突, 阻碍交流的顺畅进行。陪同口译作为一项跨文化交流活动, 译员在完成忠实传达语言信息任务的同时, 更要使双方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方面的交流, 成功扮演好其“桥梁”作用。陪同口译译员经常会接到去机场接外宾的任务, 而往往中方领导一见到外宾便会说“远道而来, 一路上一定很累吧?”嘘寒问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而体现对别人的关心和问候。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很少会谈及个人的话题。这时, 如果译员翻译成“You must be very tired on the journey from afar?”这不仅会让外宾觉得自己是不是看上去很糟糕, 而且也会在初次见面就给彼此留下不好的印象。此时, 译员可以不必忠实原文, 主动将其改译为“Do you have a happy journey?”, 或者“How is your journey?”, 使外宾感受到中方领导的关心。

(2) 思维模式不同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 受不同文化背景、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 中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观察事物的角度、对同一事物的认识都不相同。中国人的思维是圆形的或者可以说是螺旋形的, 在说话做事时, 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 常常委婉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目的。然而西方人的思维多为直线型, 往往开门见山, 并且一旦决定了的事, 往往会执行到底, 轻易不做改变。这些思维模式差异必然体现在交流活动之中, 给口译译员带来了一些困难。笔者在一次中方领导宴请加拿大两位专家的晚饭中承担陪同口译任务, 根据安排, 中方的主管领导届时作为主陪将为二位专家送行, 为此两位专家非常期待能见到这位主管领导, 并特意准备了赠送的礼品, 提前来到了宴请餐厅。可是, 这位主管领导并未到场, 而是派了一位部门领导前来参加宴请, 这位部门领导向外宾解释:“主管领导今晚有其他事, 不能来了, 让我代替他为您二位送行。”在中国, 很多工作不一定会在下班时间按时完成, 加班加点往往不足为奇, 如果直接翻译为:“Mr. ××× has other things to do, and he cannot come, so he asks me to be present on his behalf。”这样的翻译势必会让外宾感觉很不舒服, 一方面改变安排本身就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另一方面会觉得没有得到重视。译员翻译为:“Mr. ××× has some urgent thing to deal with, and he feels greatly sorry for not coming. He also asks me to extend his sincere gratitudes for your advice。”如此能动性地改译, 不仅减免了尴尬场面的发生, 也使外宾较欣然地接受这个理由, 顺利完成交流活动。

(3) 突发情况的处理

在陪同口译的实践过程中, 除了语言问题之外, 译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无法预料到的突发情况, 译员通常没有时间请求帮助, 必须积极应对, 协助双方更好地开展交流, 减免矛盾的产生。

突发情况出现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时也许是行程安排过程中某个环节不够周到, 也有可能是由于主办方事物繁杂, 无法及时做出回应, 此时陪同口译译员应当在遵守外事纪律、确保外宾人身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做出利于交流的反应。一次, 在某市一次大型对外会议的举办中, 笔者担任了某国元首随行代表团的陪同口译工作。当整个团到达大会开幕式现场时, 接到主办方主要负责人的通知, 因开幕式会场的入场券不够, 跟团随行的一个外宾无法进入会场, 让笔者负责解释清楚。尽管尽可能地委婉地解释后, 外宾还是非常生气地站在门口。译员向其主动道歉, 解释这是一个意外, 还说:“Would you mind me showing you around?”此时室外下起了大雨, 译员赶紧从车里拿了雨伞, 跑到这位外宾跟前, 为其撑伞, 与其聊天, 过了一会儿, 这位外宾似乎理解了这个意外事件, 开始主动地聊了起来。

3结语

口译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陪同口译员不仅是语言的媒介, 还是文化的媒介。研究陪同工口译, 就离不开研究口译活动中的当事人与译员的研究, 从而揭示其作为活动参与人以及作为翻译行为主体的存在本质。处于两种交际规约制约下的口译员, 势必需要在保留信息的基础上对语言和交际行为负责, 履行好自己应尽的工作职责, 为更好地促进双方的交流活动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Gile, 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Hatim, Basil.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3]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Press, 2002.

[4]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3.

[5]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 2003.

[6]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6.

[7]刘艳芬.功能对等原则在文化因素翻译中的作用[J].宁夏大学学报, 2008.

[8]罗倩, 邵春美.联络口译中文化冲突的应对策略[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11.

[9]任文.联络口译过程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口译译员 篇6

一双语者的定义

语言学定义上, “双语者”是指掌握并能使用两种 (或两种以上) 语言的人。但从不同角度看, 研究者们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双语研究的奠基人之一Uriel·Weinreich在Languages in Contact中提供了有关双语现象和双语者最简洁的定义:“The practice of alternately using two languages will be called bilingualism, and the person involved, bilingual”。在具体的实际研究中, 语言的稳定性, 所掌握语言的种类、数量和语言间的相对熟练程度、每种语言的听说读写技能的熟练程度、语言的功能、模式、个人出身和家庭背景等因素都会影响定义。

二口译译员的双语者身份

鉴于双语者身份在定义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如何界定和区分是一个多角度的问题。一般的分类会从获得两种语言的方式、相对时间或熟练程度这三个方面进行:根据双语者获得两种语言的方式, 可分为紧凑型双语者、并列型双语者和从属型双语者;根据双语者两种语言获得的相对时间, 可将双语者分为早期双语者和晚期双语者;根据双语者两种语言的相对熟练程度, 可分为平衡双语者和优势双语者。对中国口译译员的职业培养, 在现行的教育体系和国情下, 大部分的译员可以被划归为并列双语者或优势双语者。

在翻译的研究者中, 国内影响颇大的释意派理论学者鲍刚在他的论著《口译理论概论》中提出了译员的双语者身份定义, 即用合成双语者和并列双语者的标准来区分。他认为, 双语者可以分为合成双语者和并列双语者, 前者指同时有了两个单独的语义或其他语言信息、语言外信息等编码系统,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但拥有共同的意义表征体系, 不过其中先入为主的语言意义表征体系往往对另一语言的意义表征体系起着主导性的支配作用;后者指在自然环境下长大的儿童, 他们的双语水平可以相提并论, 两种语言都可以称为母语。

但也有学者认为, 从语用角度分析, 没有任何一个双语者的语言能力是绝对平衡的, 其根本原因在于两种语言使用的范畴各不相同, 这种区分标准在中国国内不一定行得通;甚至在一些实践和实证研究中, 有学者发现不同的汉译英、英译汉双语现象对于口译研究没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此外, 鲍刚在《口译概论》和其他论述中多次提到了两种双语者之间可以产生的“转化”, 与两种双语者的划分标准产生矛盾。按照此论述, 他本人的划分标准设定意义何在?在译员的双语者身份的划分上, 鲍刚做出的论述被评作“有失偏颇”。

三中国国内口译译员的语言背景现状及问题的实践意义

将口译译员划分为合成双语者和并列双语者, 从理论上说公平合理。因为中国不是一个双语国家, 很难产生自然的并列双语者。我国绝大多数双语者的形成都是通过在国内的学校进行外语学习, 目前, 中国的口译译员的现状仍然是所谓的“合成双语者”。但是这一标准又是否对中国大陆口译译员的职业化发展产生有效的实际作用呢?有些研究者认为,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外语教学的固有模式, 学习者缺乏在青春期前习得第二门语言的客观条件。如果我国外语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客观环境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中国就有可能产生为数众多的并列双语者, 译员队伍的双语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 在“合成双语者”的现实条件下, 如果具备一定的口译理论指导和良好的训练基础, 我国现有双语环境条件下培训的人才在口译工作中也能达到较高水平, 从语言习得背景来看, 合成双语者并不能变身为并列双语者, 但是其记忆表征结构可以通过语言进修和翻译技能训练逐步转向类似并列双语者的表征结构。

做好口译的前提是母语水平、外语水平、相关学科的知识、口译技巧。译员的双语者身份和水平只是做好口译的一个必要前提, 并非是充要条件。由此可见, 口译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译员的四个基本素质, 在口译教学中, 也只有全面夯实学生的语言功底、百科知识和口译策略, 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Weinreich, U.Languages in Contact:Findings and problems[M].New York:Monton Publishers, 1953

[2]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勒代雷、玛丽安.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4

口译译员 篇7

“交替传译被许多人看成是口译的最高端形式, 超过同声传译, 因为它要求在形成译语阶段 (formulation stage) 之前就要完成理解源语阶段 (comprehension stage) , 绝大多数话语至多在几秒钟后会从记忆中消失, 被其他内容所取代” (Gile. 2005) 。短时记忆是在口译过程中起作用的记忆形式, 而“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为±1分钟, 容量为7±2 (个信息单位) ” (鲍刚2011;Bad-deley 2000) 。因此, 笔记在交传过程中所起的储存并提取信息, 减轻短时记忆负担的作用就显得不可或缺了。

国际交流的频繁促进了口译行业的发展, 国内外对于交传口译的研究数量也不断增长。聚焦到口译笔记方面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两大问题, 即口译笔记应该“记什么”和“怎么记”。关于口译笔记记什么, 从已出版和发表的口译著作和文献来看, 观点基本一致, 即译员应记录原文中的要点和关键词, 以及数字、专有名词、技术术语等 (Seleskovitch 2002) 。关于口译笔记应该怎么记, 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从笔记形式来看, 专家及学者提倡在笔记中使用符号和缩写 (Nolan 2005) , 但应因人而异, 没有统一规定。从笔记语言来看, 一些专家认为应该使用源语做笔记, 因为译员可以专心听信息, 语言转换应放到产出阶段进行 (Alexieva 1994) ;也有专家认为笔记语言最好是用目的语 (钟孔述1994;朱佩芳1995) , 这样能训练译员理解源语信息, 抓住信息实质。

以上这些倾向性的结论大多数来源于经验总结, 而非实证研究。近年来我国口译界的专家及研究人员在英汉双语间口译实证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戴炜栋、徐海铭 (戴炜栋2007) 通过对比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在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的笔记特征, 得出了两组译员笔记特征与其口译表现的关系。刘建军 (刘建军2010) 基于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交传笔记, 研究了汉英交传笔记特征及其与口译成绩的关系。那么, 在英汉交传中, 口译笔记的特征, 即笔记的数量、形式、语言与译员口译质量有无关联, 有何种关联, 能否将其应用于口译教学中, 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展开了实证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本实证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职业译员:10名, 受过专业国际会议口译培训, 有半年左右会议口译实践经验。第二组为非职业译员:10名, 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 上过两学期口译课, 接受过针对口译笔记的训练, 但未受过职业译员培训, 没有会议口译实践经验。

2.2 数据收集

1) 口译材料

本研究的口译材料为两段通识话题的英语篇章, 一篇话题为近10年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概况介绍, 全文共525词;另一篇为亚洲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文共543词。经济与教育是常见话题, 篇章的难易程度适中, 尽量降低生僻词对于听力理解的影响, 更好地将分析目标集中于口译笔记而非学生的语言水平上。

2) 口译任务

口译任务于语言实验室完成。实验对象戴上耳机, 边听文章录音边做笔记, 即时完成交替传译口译任务。

3) 口译过程

实验对象的口译全过程有录音, 然后由研究者转写。口译任务完成后, 笔者对实验对象进行即时采访, 确认其笔记中单词及符号的含义, 以便划分笔记特征的类别。

4) 笔记手稿

本研究的重点即分析实验对象的笔记特征, 因此受试的笔记手稿对于本研究至关重要。

2.3 数据分析

完成录音转写后, 笔者结合录音及实验对象采访, 统计每位实验对象的笔记特征 (笔记数量、形式及语言) , 并分析其笔记特征与其口译产出的关系, 试图从中找出共同性模式。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笔者参考了戴炜栋、徐海铭 (2007) 在汉英交替传译实证研究中的分类标准, 从笔记数量 (包括中英文字词、缩写及符号的数量总和) 、笔记形式 (笔记中使用的中英文字词、缩写词、符号) 和笔记语言 (源语和目的语) 三个方面来分析实验对象的笔记手稿, 并分析其与实验对象最终口译表现的关系。

1) 关于笔记数量的结果和讨论

笔者对职业组与非职业组译员的笔记数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结果如下表:

从表1可以看出, 职业组在平均笔记数量上比非职业组要少, 第一篇少8.7%, 即约少记46个 (字、词或符号) , 第二篇少10.3%, 即约56个 (字、词或符号) 。那么笔记数量对口译表现的影响如何呢?通过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口译产出进行分析与对比后发现, 职业译员的表现明显优于非职业译员。这说明“经过严格培训的译员或富有经验的译员…口译笔记是以内容要点、关键词语等予以作为主导型信息‘路标’, 初学口译的人出于害怕遗漏源语信息的忧虑, 笔记时常记得过多, 复述时却反倒显得丢三落四” (鲍刚2011) 。这一结果也与 (戴炜栋2007) 中就汉英口译中职业译员与非职业译员笔记数量研究结果一致。

那么, 这是否说明笔记数量越少, 则口译质量越高呢?不然。比较两组内部各实验对象的表现情况来看, 非职业组内部受试, 有2名受试笔记数量少, 但口译表现相对较差;职业组内部, 有4名受试笔记量多, 其口译产出也更全面。所以, 本实验表明, 交传中笔记数量与口译质量并无显著相关性。

2) 关于笔记形式的结果和讨论

考虑到本次试验为英汉交传口译, 因此笔记形式统计包括英语词组的数量、英语单词的数量、缩写英语单词的数量、单个汉字的数量及符号的数量。其中英语词组是指与原文一致, 完整记下的词组, 如higher education, set up等名词及动词短语;英语单词指的是拼写完整, 并未省略或缩写的英语单词;缩写英语单词包括简写、首字母缩略词等, 如UK, edu (教育) , gov (政府) , d (day) ;符号包括各种表达源语意思及上下文逻辑的标记或图形, 如 (上升) ,  (下降) ,  (正确) 等以及划分译文段落的标志 (林超伦2004) 。统计结果如下表。

从表2能够看出, 从职业组内部比较, 职业译员记下的英语词组较少, 而单词缩写和符号较多, 而且从口译产出来看, 职业组的表现也更好。这就说明了职业译员经过系统培训, 掌握了“理解—逻辑整理—记笔记” (Gerretson 1981) 这一过程, 记下的内容是经过理解加工后的产物:职业译员不仅能够记录下关键信息点, 而且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表示文章的逻辑关系, 这样的笔记能够有效帮助译员“回想、减轻记忆负担、固定分析结果” (郑仰平1991) 。相反, 非职业组在面对英译汉口译时, 由于缺乏专业训练, 其“笔记行为常常不够自动化, 因此要求注意力的很大投入” (仲伟合2013) 。结合采访, 我们发现, 学生译员仅仅匆匆把听到的内容写下来, 很多情况下并未理解原文意思。此外, 学生译员在记录过程中“贪多求全”。根据“认知负荷模型 ” (Gile 1985, 1997/2004; Setton 1999; Pochhacker2004) , 在交替传译的第一阶段, 如果在“听”方面花费太多精力, 则会导致在“理解”及“协调”方面的精力不足, 最终影响口译产出。

3) 关于笔记语言的结果和讨论

笔者分别统计了职业组与非职业组在两个篇章中使用的源语 (英语) 及目的语 (汉语) 数量进行了统计, 结果如下:

结合表2及表3可以看出, 非职业组以源语 (英语) 作为笔记的主要语言, 而且写下的完整词组和单词较多, 缩写较少。综合实验对象的访谈, 我们得知, 非职业译员在听到英语时, 不能像母语一样驾轻就熟, 听辨完成后来不及迅速抓住原文意思, 只是机械记录听到的字词。但职业组能平衡地使用源语和目的语做笔记, 用源语记录时更多地使用缩写, 而且目的语的使用比非职业组更多。此外, 从两组实验对象的口译表现来看, 可以得知职业译员能够脱离文字字面意思的束缚, “抓住语音在上下文、语篇逻辑、话语内容等层次上的作用” (鲍刚2011) 。

4 结语

本研究发现, 在笔记数量上, 非职业组比职业组平均字数多, 但字数多并不代表笔记的质量高, 更不能代表更高的口译水准。相反, 职业组译员笔记数量少, 但口译表现更佳。但这并不说明笔记数量越少, 口译表现越好。职业组内部有受试笔记数量多, 口译产出更完整。因此, 笔记数量与口译质量没有显著相关性。在笔记形式上, 职业组记录的词组比非职业组少, 记录的单个字词、缩略语和符号较多, 这说明职业组译员能够在理解原文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和符号记录信息, 而不是“贪多求全”, 从而口译的表现也比非职业组要好。在笔记语言上, 职业组比非职业组使用了更多的目的语,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口译产出时的负担。这一点也说明了职业组是在对原文信息加工后再记录, 但是否目的语数量越多, 口译质量越高则有待进一步验证。

口译译员 篇8

学习路径图方法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古姆·威廉姆斯和史蒂夫·罗森伯姆共同提出的一套实用且可评估的学习方法, 旨在通过缩短学员达到胜任标准的时间来提升教学效果, 即通过加快学习进度, 使学员更快地具备达到胜任标准的能力。

学习路径图方法论的核心步骤有: (1) 选择一条专业线; (2) 定义胜任标准并确定到达胜任标准的时间; (3) 绘制现行的学习路径图; (4) 梳理典型工作任务, 建立任务模型, 设计精益的学习路径图; (5) 实施与评估。

2 选择专业口译译员专业线作为研究方向, 研究学习路径图

(1) 口译译员的胜任标准

口译是指“对口头表达的信息及文本进行的口头翻译”。按照活动性质不同, 职业口译大致可分为“会议传译、随从传译、联络传译”三种。不管是哪种活动, 涉及到评价口译译员是否胜任的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 可信度:译语信息完整、准确、忠实地传递了原文内容;

2) 可接受度:译语的表达符合逻辑, 语音语调清晰到位, 易被听众接受;

3) 简明度:译语简明, 准确反映发言人风格和说话方式

4) 多样性:译员适应多种不同任务、环境、发言人、题材等, 并能清晰准确传达信息;

5) 迅捷度:译员具备临场应变的能力;

6) 技术性:译员应掌握相关职业化的技巧, 并熟悉设备使用。

经多位学者实证研究 (如Bhler Hildegund 1986, Kurz Ingrid 1989, 1992, Lydia Meak de Trieste 1990, Daniel Gile1990, Kopczynski A.1992, Shlesinger M.1992, AIIC 1992, 何慧玲等, 1998) , 在以上指标中, 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可信度”。

(2) 口译译员到达胜任标准的时间

根据刘和平的研究, 中国口译专业教学分为四个层次:职业会议议员、职业译员、交替传译人员、旅游/联络口译。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第二层次的职业译员, 该层次译员须接受研究生层面的口译培训, 极少数人在培训后成为会议议员, 绝大多数为高级口译员, 主要从事各类对外交往的交替传译工作。

根据现行研究生教育学制安排, 设置胜任标准时间为3年。

(3) 绘制现行的学习路径图

综合中山大学MTI口译方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TI口译方向、厦门大学MTI口译方向等高校的口译课程设置, 通用的职业口译译员的学习路径图如下:

(4) 梳理职业口译译员的典型工作任务

根据目前对通用口译任务的分解, 译员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有:1) 了解会议主题, 掌握相关知识;2) 和组织者沟通交流, 了解发言人和目的语;3) 确认会议安排, 熟悉场地和设备;4) 现场翻译

(5) 建立职业口译译员的任务模型

任务模型的一个相对通用的定义是: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有时, 也会用“特质”一词来代替“态度”。下面, 将从这三方面建立职业口译译员的任务模型:

1) 知识, 属于认知学的范畴。从根本上讲, 就是指口译译员应记住、理解、应用和掌握的事物。

关于口译译员的知识结构,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吉尔模式:C=K L+E K L+A。即:理解 (Comprehension) =语言知识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非语言知识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分析 (Deliberate analysis)

(2) 厦门大学林郁如的口译公式:I=S+C+P。即口译结果 (Interpreting) =口译技巧 (Interpreting skills) +理解 (Comprehension) +职业准则 (Professional standard)

(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的译员知识结构公式:KI=KL+EK+S (P+AP) 。即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 (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 =双语知识板块 (Knowledge for Language) +百科知识板块 (Encyclopedic Knowledge) +技能板块 (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

2) 能力, 属于行为学或是心理学的范畴。一项能力是指一个行为或是一组行为。很多情况下, 能力包含了把所知道的知识付诸行动。

职业口译译员的能力分为核心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两部分。

(1) 核心专业技能:做好翻译工作的关键是具备娴熟的双语操控能力, 詹蒂尔等人 (1996:65) 认为语言技能、文化能力、口译技巧、记忆技能是构成译员能力的主要成分。

(2) 通用技能:根据口译实践的需求, 仲伟合教授总结了口译训练中的主要训练内容, 包括:口译笔记能力、口译笔记阅读能力、数字翻译技能、视译技能、分散使用注意力技能、重述技能、预测技能、设备使用技能等。

3) 态度, 属于情感或情绪的范畴。对同一情形不同的看法和反应, 会产生不同的工作表现。1965年通过的最初的RID伦理规范主要关注的重点就是译员的道德和情感素质, 要求译员要举办“高尚的道德修养, 诚实, 有良知, 值得信赖而且情感成熟” (Cokely, 2000:35)

3 职业口译译员精益学习路径图

根据翻译学界对于职业口译译员胜任能力的界定, 设计精益的学习路径图, 如下所示:

4 实施与评估

实施:根据学习路径图理论, 要验证学习路径图设计的合理性, 需要统计、跟踪实施数据和比对学员学习效果。囿于时间和条件限制, 本文只是提供了一些思路, 与学界前辈共同探讨, 未能落实。

评估:Moser Mercer Barbara (1996:45) 认为, 倘若把口译当做艺术品来鉴赏, 就得像评价参赛作品一样;如果当它为艺术工作, 就得对它进行艺术批评;可要当它为产品, 就得重视在特定外部条件下它的产量与治疗。他把口译评估模式分为评估 (Evaluation) 、测量或衡量 (Measurement) 、评价判断 (Assessment) 这三个类型。要想了解自然状态下 (或现场口译) 口译的质量, 需借助评估手段;以科研为目的, 分析语言实验室条件下的口译成品, 需使用测量手段;而在教学培训中, 跟踪学员对口译技能的掌握情况, 则要依靠判断评价的手段。此外, 仍有不少国内学者认为, 应鼓励在读口译研究生参加国家人事部门组织的翻译资格考试, 以通过率作为一个定量的指标和指引, 进一步评估口译人才培养效果。

5 结束语

口译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中国的口译职业化是大势所趋, 并朝着专业化快速发展, 社会对职业口译译员的能力提升有很大的诉求, 这就要求各个设立口译专业的高校寻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突破, 加速口译人才的培养, 缩短人才毕业到达到胜任会议口译的时间。

参考文献

[1]Gile.D.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1995.

[2]M o s e r-M e r c e r B a r b a r a.Q u a l i t y i n I n t e r p r e t i n g:s o m e Methodological is sues[A].陈穗湘译, 口译研究新探[C].香港:香港开益出版社, 1996.

[3]蔡小红, 方凡泉.论口译的质量与效果评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3) .

[4]林郁如等.新编英语口译教程[M].上海:1999.

[5]王立弟.翻译培训如何提高翻译质量[J].中国翻译, 2007 (1) .

[6]仲伟合.翻译专业硕士 (MTI) 的设置[J].中国翻译, 2006 (1) .

[7]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域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 2003 (4) .

上一篇:应用效果下一篇:《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