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理论

2024-05-11

口译理论(精选12篇)

口译理论 篇1

摘要:口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自上世纪50年代出现以来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世界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口译活动日趋频繁。口译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目前已初步具备学科特性。本文通过分析口译理论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 系统回顾了口译研究的学科发展历程,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了口译评估体系的主要理论模型。

关键词:口译研究,理论基础,能力评估

1. 引言

口译活动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人类思想文化交流的行为, 其悠久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在西方, 最早以某种方式被记录下来的口译活动出现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古埃及法老 (Pharaoh) 统治时代;而到了金字塔时代末期 (即公元前3000年左右) , 就有了有关译员的史料记载 (Alfred Hermann, 1956/2002:15-16) 。在我国, 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已有了通过“重译” (多重口译) 而进行交流的史实, 而史料对于“象胥” (古代对翻译官的称呼) 的记录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陈福康, 2000:2-3) 。尽管口译活动历史悠久, 但是口译的职业化则始于20世纪, 口译理论及其能力评估的研究就更晚, 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本文旨在回顾口译研究的成果, 以此分析口译的学科发展历程, 探究口译评估体系的逐步完善过程, 在口译理论的发展背景下审视口译能力评估体系。

2. 口译研究的历程回顾

口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和跨文化活动, 其与笔译都是翻译的一种形式, 但口译主要是通过口头方式 (也包括非言语方式) 在不同的言语之间实现意义转换和重新表达的言语交际行为。Kade (1968) 将口译界定为翻译 (translation) 的一种, 在这种活动中, 源语语篇只呈现一次, 不可重复;目标语语篇在较紧张的时间内产出, 几乎没有机会更正和修改。在Kade所下定义的基础上, P?chhacker把口译定义为:口译是翻译的一种类型, 它是在源语一次性表达的基础上向其他语言所作的一次性翻译 (2004:11) 。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把口译区分于笔译的“规定性特征” (defining fea tures) 归结为源语及目标语发布的单次性、口译过程的即时性与同步性、口译的现场性这三个方面 (王斌华, 2009) 。

1919年的“巴黎和会”被公认为口译职业化的开始标志, 因为这是在国际会议中首次较大规模地使用交替传译的口译人员。1926年两位美国工程师发明了一套同传设备, 并与IBM公司一道获得这项技术发明的专利。同声传译的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是在1945年的纽伦堡军事法庭审判期间, 因为当时审判涉及多国, 交传费时费力, 同传的使用使得几种语言同时使用成为了可能 (任文, 2011:2) 。

1953年, 第一个国际翻译工作者的组织———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 (FIT-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DES INTERPRETES DE DUCTEURS) 在法国巴黎成立。与此同时, 国际口译工作者也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会议译员协会 (AIIC-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DES INTER-PRETES DE CONFERENCES) 。

1958年, 日内瓦大学的Glémet撰文指出:“在20年前, 没有人能想象得到, 会议口译能够成为严肃论文的一个主题。” (1958:105) 这篇论文成为英语世界最早公开发表的口译论文。1957年, 会议口译开始成为硕士学位论文的主题, 口译研究的第一篇硕士论文由伦敦大学的Eva Paneth完成, 标题为“An Investigation into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Paneth, 1957/2002) 。

西方口译研究发展至今, 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起始阶段, 以口译从业人员的经验和对口译实践的思考为主;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实验心理学研究阶段, 主要是一些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利用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口译的认知问题;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口译实践型研究者”阶段以口译从业人员 (大多同时从事口译教学) 研究为主;80年代末至今的口译研究为“新兴期”, 口译研究向跨学科方向发展 (Giles, 1994) 。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巴黎释意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Danica Seleskovitch和Mariane Lederer。1968年, 法国著名口译专家Danica Seleskovitch发表《国际会议议员———会话与交际问题》一文 (L’interpretet dans les conferencesinternationals.Pairs:Minard Letters Modernes, 1968) , 被视为释意理论的奠基之作。1984年, Seleskovitch和Mariane Lederer合作出版了《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Interpreter pour Traduire.Pairs:Didier Erudition, 1984) , 标志着释意理论的确立。释意学派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理解—脱离原语形式—重新表达意义”的口译信息处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在语篇层面对源语意义的理解, 反对逐字逐句地翻译, 翻译质量的评估也以“释意准确”为标准 (Seleskovitch, 1968;刘和平、勒代雷, 2001) 。

20世界90年代开始, 口译研究开始向更多的学科交叉发展。意大利特里斯特 (Trieste) 大学的教师和口译员以神经生理学的理论为切入点, 研究了口译过程中译员的脑神经反映和译员脑组织的偏侧性。在跨学科的实证研究方面, 90年代中期有了很大的进展, 代表人物有法国Daniel Gile。他借用认知科学的概念创立了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 即同声传译多任务处理模式, 或精力分配模式 (Effort Models) (Gile, 1995) 。但从本质上而言, Gile的理论框架尚未完全脱离巴黎高等翻泽学校的模型,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同声传译推向了实证研究。 (杨柳, 2007:2)

3. 口译评估体系的发展历程

随着口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口译活动的日益频繁, 如何评价口译及如何测试及选拔合格的口译译员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 对口译评估体系的研究开始逐步深入, 与此同时, 出现了针对口译评估的不同评估标准。

法国释意派口译理论研究者Seleskovitch认为, 口译的标准是“达意、通顺” (Seleskovitch 1978:5) 。欧洲翻译研究协会主席Anthony Pym倡议尽可能简化翻译能力的构成, 并提出了一种只涉及翻译本身的特殊翻译能力。他认为, 培训译员就是要培养下述能力:为一个源语文本生成多个可行性目标文本的能力;高效、自信地从多个可行性目标文本中做出选择的能力 (Pym 2003) 。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PACET (Process of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 研究团队认为翻译能力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或知识, 也不仅仅是一种交际能力。该团队提出了翻译能力包含六大因素:双语交际能力、语言外能力、转换能力、职业能力、心理生理能力、决策能力。

理解是口译活动的关键环节, 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的Gile教授就理解部分提出了C=KL+ELK+A (C=Comprehension, KL=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 ELK=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A=Analysis) , 即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的口译理解公式。

中国近现代翻译研究中, 翻译家们从不同角度阐释翻译的标准。马建忠提出“善译”的翻译标准;严复提出信、达、雅;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瞿秋白强调翻译者必须非常忠实, 要追求“精确”;陈西滢借鉴美术创作的实践和理论, 提出翻译中的形似、意似和神似之说;林语堂继承前人译论的精华, 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第一是忠实标准, 第二是通顺标准, 第三是美的标准”;朱生豪极为重视保持原作的“神味”和“神韵”;傅雷反复强调“重神似不重形似”;还有钱钟书的“化境”, “指出了翻译艺术的极致”, 虽然“很难被人接受作为翻译的标准或原则” (陈福康, 1992:101-422) 。

近年来, 口译研究学者也在理论层面分析如何做好口译活动。林郁如推导出口译的公式:I=S+C+P (I=Interpreting, S=Interpreting skills, C=Comprehension, P=Professional standard) , 即成功的口译=口译技巧+理解+职业准则。仲伟合则在林郁如和Gile的基础之上认为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3个板块组成:KI=KL+EK+S (P+AP) (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Knowledge for language+Encyclopedic knowledge+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 , 即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双语知识+百科知识+职业口译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邓丽君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 将公式拓展为KI=KL+EK+S (P+AP) +P (P即Psychology指代口译员或者口译测试考生的心理状态) 。

厦门大学的陈菁教授曾用下图模型解释口译的模式:

在此模式中, C=理解;R=重建;S=技能;P=职业素质;

A=分析;D=语篇;CC=跨文化意识;K=言外知识;

TL=目的语;SL=源语;I=口译

王斌华教授认为“译员能力”评估的内容为:口译员应具备的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及职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具体的评估模块如图所示:

其中, “双语能力”以双语的听辨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重点, “言外知识”包括百科知识和专业主题知识, “口译技巧”包括以口译为目标的记忆技巧、笔记技巧、多任务处理技巧等。“译员能力评估”是对译员从事口译职业的能力的全面评估。译员在口译学习和职业实践中所学习、习得并内化的口译规范是译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译员的口译规范习得程度就成为体现译员能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

对比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几大口译评估体系, 笔者不难发现PACET的相关理论更加侧重对传统笔译的研究, 而口译与笔译虽同属翻译范畴, 但实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Gile的相关理论过于简单, 无法体现出译员实际所需要的素质, “analysis”的具体过程也没有体现出来, 在analysis的过程中就需要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和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的参与, 因而不能简单地把口译Comprehension的过程理解为这三者的相加, 同时理解能力也并不能体现口译能力。厦门大学陈菁教授的模型与王斌华教授的模型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细看就会发现陈菁教授的模型更加宽泛, 而王斌华教授将其细化并分类, 虽然王斌华教授在此模型中没有解释口译的过程, 但详细界定了口译员所要具备的相关素质。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力增强, 对外活动日益增多, 中外交流日益频繁, 各领域对具备良好素质 (包括外语水平和相关专业水平) 的翻译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对口译理论的研究也将更加深入, 将会出现更加科学的理论模型和更加合理的评估体系。口译评估体系的不断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口译理论的深入探索, 从而使得口译的内涵进一步扩展, 口译教学也开始逐步进入正规系统的培养范式。从最初的陪同口译发展到现如今的同声传译, 口译的形式越发多样化, 这急切需要与各种形式相对应的口译评估体系。同样, 只有建立了评估体系, 才能更好地分层次地进行口译教学, 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口译员。目前中国国内的三大口译测试便是很好的尝试。上海高级口译证书测试更加偏向于考生的基本口译技能, CATTI则更加重视考生的职业技能测试, NAETI在重视考生职业技能的同时, 测试考生的口译潜能, 从而判断考生是否适合进行口译学习和日后的口译活动。相信随着口译理论研究和口译评估体系研究的不断深入, 口译测试将会更加科学, 口译教学将更加专业化, 同时将会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符合职业要求的口译员。

口译理论 篇2

摘要:本文从普通口译/攀岩口译、说话者/译员以及说话者/听众等三方面详细论述了“焦点/背景”理论在攀岩口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焦点/背景”理论;英汉交替传译;攀岩口译

一、“焦点/背景”(Figure-Ground)理论

Figure和Ground术语最初由丹麦心理学家Robin提出。而最早将其引入语言学研究并系统加以运用的是认知语言学家Talmy(1975,1978,2000a,b)。

Talmy在其两本专著《走进认知语言学》(Talmy2000a,b)中将焦点/背景定义如下:

The Figure is a moving or conceptually movable entity whose path,site,or orientation is conceived as a variable.The Ground is a reference entity,with respect to which the Figure’s path,site,or orientation is characterized.(Talmy 2000a:312)

同时Talmy又将空间域内焦点和背景的特征分为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并从位移、形态、信息、相关度、感知、凸显等方面进行了详述。

二、“焦点/背景”理论在攀岩口译中的应用

在不少欧美国家,攀岩作为一项竞技运动发展迅速,其体系也与中国攀岩有所差别。本学期有幸与其他7名同伴作为攀岩口译小组,全程参与并共同完成了加拿大籍外教Daniel为西南科技大学体育学科部大三学生讲授的攀岩课程的英汉交替传译任务。下面将以此次实践为例,从普通口译/攀岩口译、说话者/译员及说话者/听众等三方面来详细分析该理论在攀岩口译中的应用。

(一)普通口译/攀岩口译

多数人接触口译都是对话外国友人或观看电视直播,这些多贴近日常生活、政经文化。从主题常见角度而言,我们权且将这些能够接触到的口译称为普通口译,因其已知性,故可以作为背景。而攀岩口译,因其领域的未普及性,此处便成了焦点。对于焦点,译员需参照背景的一些特征,做好译前准备,这也与译员的职业操守相契合。

运用“焦点/背景”理论将攀岩口译与普通口译实际进行对比,便可发现,攀岩口译除了其较陌生的攀岩知识外,还具有较明显的简洁口语化特征。因为在攀岩中,攀岩者往往都用极其简短的口语与伙伴沟通,比方说:“On Belay?”这是攀岩者问保护者的话,应译为“在保护吗?”

(二)说话者/译员

接受一项口译任务之后,对于译员来说,自己的状况为已知,而说话者的情况却不确定。故通常译员可为背景,说话者可为焦点。在实际口译过程中,译员要多与说话者沟通,时刻注意说话者的言语语气、肢体语言等,以求更准确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

在攀岩口译开始之前,8名译员就与Daniel多次沟通,提前知晓了课程的大体内容,并接受了外教的一次攀岩实践培训,可谓是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他的语速用词、课程流程以及课程诉求。但在攀岩口译中,如果未能时刻牢记说话者为焦点、译员为背景的话,实则影响口译效果。例如在一次攀岩实践课上,外教介绍攀岩设备说:”It’s a useful trick to know,especially again if you work with a class of students and you’ve got a big bag of harnesses,there’s going to be a big mess.So being able to sort them out is an exactly useful skill.“一位译员译为:“他的意思是说,你出去带很多学生的话,可以用这种方法。”很明显,该译员想简化,但这种简化不仅带上了主观词组“他的意思是说”而略显不尊重,而且并没有阐释清楚。

(三)说话者/听众

如上文所说,就说话者和译员而言,往往前者为焦点,后者为背景。但若就说话者和听众而言,往往是听众为焦点,说话者为背景。不管说话者有什么言外意图,其言内目的都是首先要让听众听懂自己的内容。所以,听众能否听懂说话者要表达的意思,往往是衡量口译好坏的一个标准。

攀岩口译任务的意图相对简单,即让听者快速了解说话者的意思,做出相应反应。而此次实践中,我们事先并不知道外教的授课对象情况(事这些大三体育系学生已有中国老师进行攀岩课程培训,且培训方法与外教的有诸多不同)。因此,在口译过程中,会遇到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例如“Standard safety check system is ABCDK.A is attachment.B is buckles.C is caribiner.D is device(the belay device).K is knots.”一位译员翻译为“标准安全检查系统是指ABCDK。A代表连接,B代表扣子,C代表锁链,D代表保护装置,K代表节点。”如果设身处地站在这些学生的角度来想,即使听完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也无法快速识记,故在事先知道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最好提前询问是否需要加入一些方便记忆的中文口诀,适当地脱离语言外壳,以使听众理解效果最佳。

三、结论

诚然,一学期的攀岩口译实践实属有限,而“焦点/背景”理论在口译领域的研究甚少,因此该理论在攀岩口译中的其他应用还有待发掘,但值得肯定的是,该理论对攀岩口译着实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作者相信,随着进一步地探究,“焦点/背景”理论将更直观地指导译员提高口译效率,为译员更好地口译实践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释意理论对于口译研究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释意;口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76-01

一、什么是释意

释意理论又称“达意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该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这种看法与语言学派(如George Mounin等人)的观点差别颇大。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其观点对于翻译研究有着独特的启示。

二、释意理论的产生背景

1968 年,法国著名口译专家达尼卡·塞莱丝科维奇发表《国际会议译员 — 会话与交际问题 》一文,被视为释意理论的奠基之作。1984 年,塞莱丝科维奇和勒代雷教授合作出版了《 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标志着释意理论的确立。1994 年勒代雷教授出版《 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 一书,标志着释意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三、口译理论研究的对象:口译的定义和特点

口译是这样一种行为和活动:译员听取讲话人的源语并以口语或手语的方式用目标语为听众传达讲话人的意思;通过译员的传译,异语双方或多方之间得以进行交际沟通。(王斌华,2009:15)

王斌华(2009:26)把口译区分于笔译的“规定性特征”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源语及目标语发布的单次性。在口译中,源语和目标语只做一次性发布;在笔译中,译者可反复阅读原文,亦可反复修改原文。2.口译过程的即时性。在口译中,源语发布一结束,译员马上开始目标语发布;与笔译不同,口译的这种即时性意味着认知处理压力大是其突出特点。3.口译的现场性。口译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译员在口译中通常与发言人和听众处于同一交际环境的现场;在笔译中,译者往往与作者和读者处于不同的时空环境。

四、释意理论对于口译研究的影响主要在哪几方面

1.释意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口译理解的目标与核心是得出源语的意义。对口译工作而言,言语的实际意义才是我们所特别关注的“意义”。这也正符合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脱离原语语言形式,抓住中心思想,理解文章或讲话的意义。一位好的译员总是懂得利用口译现场的语境、主题、交际环境和其他语言或语言外的信息提示,以便能顺利排出词典里列举的词的多种语言含义。他会“自然”地参照话语者的言语“创造”行为,有目标地选择词的语言含义中的一种,明确体验到话语者此时此地所使用的语篇意义。因此优秀译员完全可以抓住讲话的完整意义并加以转达。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实践以及相应的教学帮助我们提出了释意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

从1956年初巴黎高等翻译学校建立,会议议员便将他们在实践中总结提出的原则运用于教学中。他们给学生提供经验性建议:“不要着意‘翻译’,应表达你们了解了的内容;若想正确理解,必须注意讲话人的表达方式和听讲人以及讲话人讲话时的表达环境……”。学生意识到“译”是禁止的,被迫“释意”,他们在实践中理解了“释意”的涵义,于是很快进入职业角色。光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释意理论由大量的口译工作实践总结而来,并为口译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基础。在日积月累的口译练习中,学生意识领悟到了口译工作中的核心原理—释意理论,正是这一理论帮助他们加深了对于口译这一职业的理解,也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译员这一角色。

2.释意理论在口译工作当中的运用实践。

优秀译员与“一般”听众没有区别,他理解要翻译的讲话内容时,同他在翻译职业以外理解别人的话语毫无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他在翻译时更加专心致志,但与讲话人的关系不如一般听众紧密。他更专心致志,是因为这不同与正常社交情况,他要捕捉并记住话语篇章的所有细微的意义差别和情感效果;关系不如一般听众紧密,是因为他要重新表达的思想不属于他自己;况且他不需要对话语的对错和重要性做出评判。但这并不等于译员的正常理解和重新表达不需要大脑机制的参与。这样的结论似乎十分平淡,但它揭露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事实:口译研究打开了始终向大脑功能密闭的大门,因为我们无法直接分析“普通”听众或读者,口译提供了该问题的一个侧面。1977年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名义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译员、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参与的研讨会。全体会议议员一致声明“他们翻译的不是字词而是意义”。译员强调他们理解和重现的不是词语只是想表明篇章意义远远超过句子的意群和词汇涵义。

在口译中,呈现的自然是篇章意义,尤其在即席翻译中,意义不仅是译员理解和翻译的内容,而且是唯一能在话语消失后留存在记忆中的内容。即席翻译译员之所以能够记住意义的各种细微差别,并自如完整地将其用母语表达出来,是因为他启用了一项基本能力,即在词语消失时记住理解了内容的意义,摆脱了原语语言形式。在这种口译过程,正体现了“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表达”的释意模型和释意理论的核心观点: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大量的口译实践证明,译员在工作过程中,并不会逐字逐句地按照词语形式进行翻译,因为口头转述是转瞬即逝的,理解原语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在口译的工作实践中,释意理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展。

结论:释意理论的创立是口译理论研究发展的里程碑与转折点,并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切入点揭开了口译研究跨学科思考的序幕,推动了口译工作实践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全面客观评价释意理论核心观点的同时,我们应借助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不断充实发展该理论, 使释意理论具有更强的理论延展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推动口译的工作实践和教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p8.

[2]塞莱丝科维奇,勒代雷.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汪家荣等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3]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9,p13.

[4]仲伟合.口译研究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2,p43.

释意理论与口译 篇4

一、释意理论

达妮卡·塞莱丝柯维奇于1968年发表的《国际会议议员——会话与交际问题》一文被视为释意理论的奠基之作。1984年, 塞莱丝柯维奇和勒代雷教授合作出版了《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标志着释意理论的确立。1994年, 勒代雷出版了《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用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的成就来阐述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 对比口笔译的异同, 揭示即席翻译及同步传译的基本规律, 标志着释意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释意理论的核心是把语言意义 (linguistic meaning) 和非语言意义 (non-verbal sense) 区分开来。译者所要传达的不是语言符号的意义, 而是讲话人在其话语中所表达的非语言的意思。也就是说, 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 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

释意学派将翻译划分为三个层次:词义层次、话语层次和篇章层次。词义层次的翻译指机械地翻译词的本义, 即通常所说的逐字翻译, 其结果只能是简单的词语对应;话语层次的翻译指翻译话语的语义含义, 是脱离语境和交际环境的句子翻译;而篇章层次的翻译指翻译语言含义和认知知识结合产生的意义。释意学派认为, 前两个层次上的翻译都属于语言翻译或者说代码转换, 只有篇章层次上的翻译, 即释意翻译,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的篇章之间建立交际意义的等同。

释意学派的理论非常注重对翻译过程的研究, 释意理论不同意之前的“理解—表达”的两步骤程序模型, 而坚持认为, 在“理解”和“表达”之间, 还存在着一个“脱离源语外壳”阶段。释意理论认为这是意义产生的重要阶段, 如不经历该阶段, 真正的翻译行为则无法实现。

二、口译的三个阶段

口译时, 译员在把讲话人的话变成另外一种语言的听众能够听懂的话以前, 实际上要经过三个阶段。

1. 听清作为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符号。通过分析和理解, 搞清这些符号所表达的语言现象, 弄清这些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此阶段称作“话语阐释”, 这是口译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是演讲人与听众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纽带。

2. 立即自觉地忘记这些语言符号的结构, 以便只记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也就是语言符号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此阶段被称之为“脱离语言外壳” (deverbal ization) 。在理解和表达之间加入脱离语言外壳这一程序是完成释意的关键, 尤其对口译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3. 表达, 即用另一种语言的符号造出新的句子, 并要符合两点要求:一是要表达出原话语的全部内容, 二是要易于听懂。此阶段是源语信息内容的重组 (reformulation) 阶段。

三、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

释意理论不是把翻译看作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 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用塞莱丝柯维奇一句形象的话来说, 译员把法文译成英文的过程就好像是把一件法国式样的毛衣拆开, 把毛线都洗净理好, 然后再按照英国的式样把它织成一件新的毛衣 (塞莱丝柯维奇, 1979:48) 。新织好的衣服当然还是一件毛衣, 而不是别的什么衣服, 但式样, 或者说形式却可以同原来的那件毛衣大不相同。例如:新华社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出有关教育的问题:

记者:在您的报告中, 教育是个亮点, 尤其是义务教育, 提出了从今年起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

译员:We can see that education figures quite prominently in your governments report, particularly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We know starting from this year, the government is going to exempt the tuition and miscellaneous fees for the rural poor students receiv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government is also going to give subsidies to the students at-tending schools from poor families.

汉语中用数字词组来概括某种政策和观点的表达法十分常见, 但对于汉语之外的受众就比较难于理解。所以现场译员对“两免一补”采用了直接解释确切意义的方法而非简单地进行字词对应翻译, 这样就方便了听众的理解, 特别是那些不熟悉中国特色语言的听众。译员成功地完成双语间的转换, 口译的释意性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又如, 李肇星外长回答中央电视台记者提出的有关公民海外旅游的问题:

李外长:为以防万一, 你最好能了解离你到的地方最近的中国大使馆或者总领事馆的电话, 一旦出事, 你可以放心, 中国驻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大使馆或者总领事馆, 会全力以赴、会依法为你提供帮助。

译员:And what you could do, beside that, if you are the unlucky one is you could find the telephone numbers of embassy and consulate general the closest to you.So whenever there is an incident, you could ask for help from our embassy and consulate general.Our people will surely go all out to giveyou lawful protection.

译员对李外长的话理解得很透彻, 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用释意的方式给出了流畅准确的译文。尤其是把“你可以放心”这个小句的语言形式的含义融入到后面的译文中, 译为“surely go all out”;把“依法为你提供帮助”直接释意为“to give you lawful protection”。这样的处理方式, 兼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释意派理论在这里再次得到了验证。

综上, “在释意学派看来, 翻译是以口语或笔语的形式用不同语言社团能够理解的语言传达信息, 即用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传达出源语要表达的思想” (李文革, 2004) 。因而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便是基于译者对原讲话人所传递的交际意义的把握, 以及随后用目标语言对该交际意义 (即讲话人的意思) 进行的重组。释意理论以其新颖的理论视角为口译乃至整个翻译研究注入了新活力。

摘要:释意理论认为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 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 进而强调翻译主体及其认知的作用。本文拟根据口译的三个阶段, 结合口译实例, 阐述释意理论指导下的口译, 探索指导口译的新视角。

关键词:释意理论,口译,翻译过程

参考文献

[1]龚龙生.从释意理论看口译研究[J].中国外语, 2008, (5) .

[2]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李越然.论口译的社会功能——口译理论基础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7, (1) .

[4]蒲艳春.从释意理论的发展看我国的口译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 (12) :94-98.

口译理论 篇5

跨文化交际,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活动。从古至今,文化的传承和融合都需要跨文化交际来实现,不同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的民族习惯、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不同,因此容易造成诸如英语口译交流的语言障碍,这些语言障碍主要包括,第一,中国与英语国家间风俗意象的差异。举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英语中常常存在着一词多义的情况,如director既是“主任”的意思,同时也是“长官”的含义。而中国有着官僚体制等级分明的传统,如果翻译的过程中出现官职不明确或者被压低的现象,这就使得双方的交流开展处在很尴尬的境地;第二,中国与英语国家间的文字意象差异。如商务英语中关于“企业”与“公司”的差异上,中国企业和公司并没有什么含以上的差别,但是在英语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用公司(company)来表示和翻译;第三,中西方国家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思维模式差异上用词的准确性,因为用语不准确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文化冲突。例如,中国比较重视人文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性格也较为内向,思维方式也偏向于意向性、模糊性的归纳类思维,而西方英语国家由于受工业文明的发展影响较深,偏重于自然科学教育,性格外向,追求竞争意识强烈,思维方式上偏重于精确演绎型。这些文化思维特征的差异很容易在开展经贸合作、政治交流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政策意见不相同,因此要在英语口译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2我国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

跨文化理论从其产生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极具文化渗透和文化同化的意味,最早提出跨文化概念的是美国政府在1947年创建的外国服务所,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文化要和传播关联起来研究,第二,对非语言传播的跨文化理论研究,第三,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概念。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这种带有不平等不公平观念的跨文化理论,是站在西方文化与用着的角度阐述的。例如“非主流文化个体最终将完全融入主流文化”的“美国化”期望。随着世界格局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虽然这种倾向逐渐淡去,但是仍然需要引起我们在诸如英语口译教学、英语基础教学等方面的注意。从跨文化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际运用发展来看,我国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语言安全问题,从跨文化理论视域下,我国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的文化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英语教育的强势和母语教育的弱化上。我国英语教育基本已经达到了全民普及、终身学习的程度,小到学前教育,大到企业英语培训,出国留学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英语教育,这就导致了当前英语教学过分重视实用性和工具性,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文化融合性教育,造成缺少自己语言文化主体身份构建的状况出现,进而会缺少对西方国家语言文化渗透的理解和质疑,带来较为严重的文化安全问题。

3加强我国英语口译教学文化安全的策略

3.1严格遵循“尊重民族文化”的教学要求

我国英语口译教学必须充分重视文化安全教育,在掌握外语口译的技巧和能力的同时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安全意识。因此,在进行英语口译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尊重民族文化”的基本教学要求,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着特定的价值观念,这也就决定了依赖本土文化而生的语言有了一定的意识形态或者某方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我国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要有着语言文化安全的意识,同时也要把这种意识在能力传授的过程中进行普及,引导学生在掌握英语实用能力的同时,有着对本土文化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当然语言文化安全并不是教师自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教育部门在文化安全政策上以及学校在文化安全制度建设和培训教育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通过多方共同的努力,把英语口译教学文化安全工作做好、做实。

3.2英语口译教学应该注重文化融合性

首先,在英语口译教学教材的选编上。在教材设计方面,要选择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背景教材,同时教材内容要贴近人民生活、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口译技巧的过程中容易获得成就感的内容。例如将我国历史上优秀的人物事迹用语英语口译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把具有亲和力强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英语口译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英语表达方式的兴趣。同时,为了体现英语口译教材文化融合特性以及保障口译教材的质量,可以在教学内容上收集华语文化范围内知名作家和汉学家的优秀文章;其次,英语口译教学应该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适当的展示本土文化的特点,充分发挥母语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学到使用知识和口译技巧,同时也能够真切的去关注母语文化的发展。

3.3英语口译教学要把握好跨文化交际语用原则

在英语口译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英语教师能够从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文化交际能力出发,丰富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用语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英语口译教学经验。从理论掌握和实践丰富的高度上,才能够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培养出既有民族文化价值导向又具有英语口译使用能力的合格人才。就英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原则主要包括:第一,真诚性原则。真诚性原则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首要原则。顾名思义,即交际双方在进行交往过程中要有积极合作和参与的`心态,本着真诚的态度情感交流,确保交际用语的真实不虚,同时还要注重各文化间不同的文化习惯,比如西方语言文化有着极强的敏感度,这种敏感度体现在日常交往中,不能够过多的干涉别人的私事。第二;理解性原则。理解或者互谅互让既是一种文化品品质,同时也是进行口头翻译和交流实现的前提条件,秉持互谅互让和理解的原则不仅是跨文化语言环境应该遵守的原则,与此同时,还是我国外交基本政策的基础和一贯作风。这一原则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使用条件,需要彼此之间能够对对方的语言文化有着较为熟练的把握,本着宽容的态度和熟练的英语口译能力,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口译工作;第三,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是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行的普遍性原则,从跨文化主体间理论出发,平等性原则也是主体建构理论的根本要义之一。在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平等性原则的使用环境和机制设置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主体交流的时代趋势下,解放自我。平等性原则不仅是跨文化交际语用原则内容之一,同时平等也是一种人类诉求。在提高英语口译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平等原则还能够促进个人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于消除语言差异造成的阻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语

从英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理论”误区与文化安全策略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我国文化安全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这既是既定的事实,同时也是我们在英语口译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文化安全教育的动力。因此,不管是我国的学校英语教育还是社会英语教育培训,我们都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安全意识,这是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我们还要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掌握英语口译的技巧和能力,使文化交流能够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平。

参考文献:

[1]陈勇.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应对[J].济宁学院学报,2017,38(02):107-110.

[2]岳亮.跨文化理论指导下的中西方语用失误的探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5(01):247-248.

[3]付大安,李奕.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和批判性思维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1):182-184.

图式理论在会展口译中的运用 篇6

【关键词】会展口译 图式理论 应用实践 研究

会展口译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对译员的要求不断提高,一旦激活储存在译员记忆中的知识,就会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会展口译过程中,图式理论运用效果非常的显著。

一、图式理论在原语理解过程中的应用

从翻译者的角度来看,译员通常会对话题熟悉度、作者的潜在意思进行理解,这有利于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翻译任务。如果对翻译的话题不熟悉或者一无所知,则在翻译过程中就会出现缺乏自信、不理解原文等现象。会展口译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在口译时,译员会对话题越是了解、图式越是完整,则越能够准确理解发言人的话语意思、立场以及主要意愿。从实践来看,该种理解能够有效帮助译员快速介入主题,并且选择多义项,对下文进行准确预测,从而使说话者与听众的沟通变得更加的顺畅。比如,He didn't take your tip.其中的“tip”一词,有两层含义,即“小费”、“建议”。结合这两层含有,上面的句子既可理解成“他没有拿你的小费”,或者理解成“他没有听取你的建议”。在该种情况下,如果译员不能以图式为指导,则很难准确判断其意思。若适逢就餐时间或者在就餐环境下进行口译,则译员脑中的餐厅图式会被激活,此时译员就能够准确把握“tip”一次在语境含义。事实上,从图式理论的视角来看,其中可包含很多个次级的图式。比如,“餐厅”图式中,又保护多个次级图式,顾客、美食、服务员、菜单以及餐桌和账单等;其中,“账单”图式下就会出现“小费”。由此可见,“餐厅”图式下,译员能够对“tip”一词的含义进行准确判定,有效避免了歧义的产生。

二、图式理论在信息储存过程中的应用

记忆能力通常被视为译员的一项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其能否完成口译任务的先决条件。口译实践中,图式对记忆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从图式理论来看,其图式内容之间是相互连接的,而且新信息激活一个图式以后,可能会激活其他图式。次级图式,在融合原语信息以后,可以有效帮助译员回忆。总之,背景知识犹如一张地图,可以为译员抽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索引,从而使译员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对个人的表达进行处理。从实践来看,部分译员难以完整的对原文具体内容进行回忆,也无法完整的做出笔记,需利用一定的知识图式对这些信息进行重建。信息的重建,指的是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对缺失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测。口译过程中,译员不能将发言的话语完整地记录下来,而是依靠个人的记忆补充之,其中就包括了工作和长时两种记忆。就工作记忆而言,不仅要对信息进行加工,而且还要存储信息,负担特别重。对于会展口译人员而言,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在口译过程中漏听了一些信息、没有记下一些信息,即便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坚决不能根据当时的交际环境、主题背景以及话语语境等背景图式,生搬硬胎,甚至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事情发展的一般规律重建信息。

三、图式理论在译语表达过程中的应用

在会展口译过程中,译员应当对原语进行认真倾听,并且深入分析和理解原语的含义,既要对相关信息进行准确记忆,又要对译语结构进行优化组织,并且将译文输出来。在该种情况下,口译人员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可能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基于此,对于一名合格的译员而言,应当对其精力进行合理分配,对译语结构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兼顾更多方面的内容。如果译员比较熟悉特定的文体以及其中较为常用的一些句式结构,而且具备的图式比较完善,则可有效减轻对原语的理解以及记忆所需的精力;同时,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译语结构的组织以及译语输出层面上,这有利于口译质量的提高。比如,在与法国人进行交流时,口译人员应当考虑中法两国的文化特点差异与共同点。中法两国都比较重视民族文化的褒扬,而且也都主张开展各国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主张民族文化特性的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以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促进。译员固有的形式图示也会帮助译员在译员对信息内容进行把握的同时,对信息篇章的文本结构、逻辑关联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对较长篇章的理解和记忆。比如,A run on the pound,together with other factors,caused Britain to leave the Monetary Union some years ago. More recently,Asian economies,which had suffered the old sin of borrowing short and lending long,have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economic recessions. 如果译员不具备一定的金融经济知识,那么就无法准确进行翻译。材料二中的“A run on the pound”即“挤兑英镑”,翻译时仅仅依靠原有的语言图式无法理解其准确含义,如果译员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即先在的内容图式,信息的输入就能激活该内容图式,使得译员理解其深层含义。而材料三中的“borrowing short and lending long”则应翻译为“短期借进、长期借出”。如果译员没有相关背景知识,无法激活相关内容图式的情况下,译员并不理解为何亚洲经济模式会受制于其就有的经济模式,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误译以及信息的遗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口译是一种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对于认知模式、语篇分析理解的探究也越来越多地被用在口译研究中。而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最具影响力的认知理论即为图式理论。图式理论在现代会展口译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比较显著,译者应当结合会展现场特点、背景,以确保口译准确度。

参考文献:

[1]赵颖,杨俊峰.从图式理论谈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培养[J].中国翻译,2014(05).

基于关联理论的口译过程研究 篇7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加入W T O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口译的行业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在过去几年里,口译在实践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相比口译实践,口译理论的发展就显得滞后了些。而口译理论的发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重视对理论的研究,才能帮助译员更好地进行口译实践,也才能帮助译员更有效地掌握口译规律,培养更多优秀的译员。最近十年口译理论研究与现代语言学、跨文化交流学等其他学科理论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这种发展成为口译研究的一个新趋势。而本文就旨在借助Sperber和Wilson (1986) 提出的一种新型的认知理论——关联理论来分析口译过程的进行,帮助译员从认知的角度来了解口译过程的进行,为译员更有效地掌握口译规律提供一些参考。

2. 关联理论和口译的相容性

认知语言学表明,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心理,人通过相关的知识来认识事物。Sperber和Wilson从人类的认知特点出发,提出了有关言语交际的理论,即关联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从说话人的角度来看,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明示 (ostension) 是指说话人想让听话人明确他说话的意图。推理是对听话人而言的,指的是听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所提供的信息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并非寻求最大关联,而是寻求最佳关联。所谓最佳关联是指话语既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又只需为此付出最小的努力。语境效果是话语关联的重要条件。言语交际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了一条原则——关联原则:“每一段话语或其它的明示的交际活动都应产生一种相关的期待” (Sperber&Wilson, 1986) 。因此关联原则是关联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而口译就是属于一种语言交际过程,而且是一种复杂特殊的动态交际过程。作为口译人员,他身兼两职,既是听话人,又是说话人,即他既是接受者又是源发者,但他主要是第二受者。当他作为听话人时,他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才能有效地理解话语含义。在整个口译过程中,口译员的智力操作步骤、寻觅探究过程以及摸索推敲程式都离不开对语境假设的判断和选择。理解话语、建立相关语境、选择最佳意义,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对话语信息进行重构的认识过程。当他根据相关语境建立了自己对原讲话人的最佳意义的理解后,就要充当说话人,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诸如原讲话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兴趣等,对语境进行审度推断并做出选择,再根据对听众认知环境的预测和判断,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准确无误地把讲话人的意图传递给听众。

总的说来,由于关联理论就是从认知角度探讨的语言交际过程,而口译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特殊的涉及三方语言交际过程(原交际者-译员-译语接收者),因此从关联理论来探讨口译的整个过程具有合理性,并能为口译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3. 口译过程的研究

口译就是从一种语言转化到另一种语言的即兴的口头语言交际活动。而关联理论属于一种新型的认知语言交际理论,因此关联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整个口译过程。以下从三个步骤加以阐述:

3.1 意图的理解

交际事实上是一种传递交际者目的和意图的活动,所以口译人员在口译过程中真正要理解的不仅是发话人传达的字面意思即信息意图,而更重要的是发话人传递的真实意图,即交际意图,这也是发话人最终目的所在。石淑芳(1999)曾指出翻译的过程就是以确定原作的意图开始,以最大限度地传达此意图而结束,这同样也适用于口译过程。

在口译过程开始时,译员最先也是最容易理解到的是作者的信息意图,也就是发话人的字面意思,当发话人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重叠时,对译员来说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也是最省事最容易的状态。但实际口译过程中,很多情况都是发话人的真实交际意图都是蕴藏在发话人的字面意思下的,根据关联理论,发话人其实真正要传递的是交际意图,而并不仅仅是话语表面的信息意图,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译员就要结合发话人所处背景,综合各种因素,来挖掘发话人要表达的真实交际意图。举个例子,在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毛主席率团访问莫斯科并与斯大林举行了会谈,其中毛主席说了这么一句:“我们可以通过协商搞点东西,它要既好看又好吃。”如果译员只按照字面意思也就是话语的信息意图就只能口译成:"we can work on something good-looking and delicious".而这并没有传递出毛主席出访莫斯科的真实意图,而当时作为毛泽东译员的师哲准确地抓住了毛泽东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随即做出了解释:“好看,就是形式好看,这主要是给世界各国看的;好吃,就是说要有内容。”随后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一系列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由此可见,在实际交流中,作为译员,从发话人的话语中最重要的就是从信息意图中推断出发话人的交际意图,这是口译过程中最关键的第一步。

3.2 动态语境的建立

关联理论所提出的语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语境,它是指推理过程中的动态语境。关联理论认为,语境是一种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正是因为这些假定,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交际者对话语的理解(Sperber&Wilson, 2001)。在口译过程中,根据关联理论,口译者把听到的话语传达给目的语听者,还要把目的语听者的话语反馈给发话者,在这一过程中,口译者扮演听话者和说话者的双重角色,这就要求口译人员本身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外,还必须捕捉口译过程中的即时语境信息,包括发话人的身份背景,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等,根据自己推理,建立起相关的最佳动态语境。举个例子,朱镕基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着提问时用到了“我感到很惶恐”这样的措辞。如果没有结合当时的语境,口译人员很容易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按照字面意思译成了“I am very horrified”。而事实上,如果结合当时的动态语境,我们可以知道,朱总理当时刚上任,正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因此结合当时记者提问和相关背景,而应理解为“我很担心会让老百姓失望”,因此口译成“I a m d e e p l y worried that I will let my people down"会更加贴切。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香港回归时,一个领导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香港回归以来很热闹”。如果按照字面意思译成"Hong Kong has been very busy since its return to China", 就完全误解说话人的意图了,而且并没有把“热闹’这个词所代表的真正含义翻译出来。结合当时香港回归的背景——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应正确理解为"Hong Kong has been most eventful since its return to China"or"Hong Kong has gone through a lot ofthings since its return to China.”

总的来说,根据关联理论,语境不仅仅是传统的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交语境,而是一组可以用以解释说话人意图的假设,包括涉及交际双方的各种信念设想,期待,记忆等。译者只有通过一系列明示推理的过程,才能寻觅到贴合当时发话人发话时的最佳动态语境 (吴磊,2006) 。

3.3 最佳关联的建构

根据关联理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总是最大程度地增强语境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少推理努力,以达到最佳关联。所谓最佳关联就是过滤了琐碎信息的关联。一般交际如此,作为交际形式之一的口译自然也是如此(柯淑萍,2005)。事实上关联原则为口译者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准绳,帮助译员选择正确的口译方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尽量减少或者避免误译。具体说来,在口译过程中,发话人通常采用的是自然的口述形式来传递言语信息,停顿,迟疑,无意义的口头禅,句子不完整或者不规范等是口头表达经常出现的现象。而口译人员必须对发话人的话语进行整理,先体会出发话人的真实交际意图,并结合即时动态语境,选择出关联信息,剔除无用信息,以减少听话者的处理努力,从而实现最佳关联效果。举个例子:Finally I'd like to say,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our two companies is as significant as a game of cricket.这里提供两种中译参考译文:

1) 最后我想说,我们两家公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如同板球赛一样重要。

2) 最后我想说,我们两家公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由于英国人酷爱板球运动,因此他们文化习俗中形容某事很重要通常比喻成如参加板球比赛一样。而中国人就没有这样的习俗,因此作为译员在口译时如果直接按照发话人的字面信息翻译成“如同板球一般重要”,就容易使中国人摸不着头脑,造成耗费不必要的处理努力,设置理解障碍,而如果结合中国人的文化习俗,通过寻求中国人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译成“如同吃饭一样重要”来寻求最佳关联,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处理努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口译过程中,尽管原交际者所要传递的信息与译员传递的信息不可能完全对等,因为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会把琐碎的信息过滤掉或填补他认为必要的信息进行传递,但译员总是努力寻找与交际双方各自接近的语境假设,考虑原交际者与译语接受者双方的认知环境,以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这正如何自然(1999)曾指出的“关联理论指出在话语理解时认知主体会利用推理机制,将话语的字面意义与可能隐含的认知信息加以综合,再结合语境假设,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其中最具有关联性的解释。”

4. 结语

随着跨国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口译作为沟通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口译者作为交际双方的桥梁,对发话人话语的理解和意义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正好能为研究口译过程的进行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解释口译者在口译活动的认知推理过程。首先要对发话人的话语进行理解,归根到底就是要理解发话人的交际意图,这就需要口译者了解发话人相关的各种因素,如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讲话的场合及目的等,同时启动译员自身的认知,并与短时记忆中的知识相结合,选择最恰当的即时动态假设语境,寻找话语中的最佳关联,进行译语重建,从而实现交际双方成功的理解与沟通。

摘要: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从一种语言形式等价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交流过程, 它帮助人们克服语言上的障碍, 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发挥了桥梁作用。本论文尝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口译过程, 即分为意图的理解, 语境的建立, 最佳关联的建构三个步骤来揭示其口译的整个过程, 从而为相关口译人员或者口译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口译,关联理论,语境,意图,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lackwell and Oxford.1986.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end Research Prees.2001.

[3]石淑芳.意图性原则-在语篇水平上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J].上海科技翻译.1999 (, 3) .

[4]吴磊.关联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作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 (1) .

[5]柯淑萍.寻找口译过程中的最佳关联[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 (2) .

[6]何自然, 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现代外语.1998 (3) .

从关联理论看口译的本质 篇8

关联理论是在补充和发展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的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 它把语言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关联理论的提出迅速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学, 翻译等领域的研究。关联理论应用于口译研究, 会对口译提供较强的解释力。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语言交际的理论, 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明示过程即说话人明白无误地向听话人传递信息, 说话人通过明示行为传达两个层次的意图, 即信息意图 (话语的字面意思) 和交际意图 (话语背后的意思) , 说话人生成话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传递某种交际意图。推理过程即听话人结合语境, 进行各种推理假设, 排除与说话人所传达信息不符的假设, 确定最佳关联的假设, 从而确定说话人传达的信息哪部分为显性, 哪部分为隐性, 进而推导出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遵循最佳关联原则, 即听话人在话语理解时, 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 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1]交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能否找到最佳关联。而一个话语要建立起最佳关联, 必须满足以下两点:一方面要求说话人明白无误地向听话人提供关联度最大的信息, 使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能够产生积极的语境效果, 从而有利于找到说话人意欲表达的意思, 避免歧义;另一方面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值得听话人去付出处理努力, 并且无需花费太多的努力就能抓住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关联性与推理过程中的所付出的的处理努力 (processing effort和所得到的语境效果 (contextual effects) 有关, 交际者所付出的处理努力越小, 产生的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性越强。反之, 交际者所付出的处理努力越大, 产生的语境效果越小, 关联性就越弱。

关联理论中的语境观不同于传统的语境观。关联理论的语境是动态的, 是交际中的语境, 是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对话语意义的正确理解要通过寻找关联进行语境假设。认知语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对意义的理解, 交际者只有对不断变化的语境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并及时调整推理方式, 才能游刃有余地用语言进行动态的, 积极的, 有效的交际。

三、口译过程与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是语言交际的理论, 口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过程或行为。关联理论应用于口译研究, 对口译提供了较强的解释力。

口译包括听和说两个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 口译者兼有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双重身份。口译者在听的过程中充当听话人的角色, 在译的过程中充当说话人的角色。口译者正确理解原语说话人的话语意思是口译成功的关键。此时译者需根据话语信息, 结合当时的语境及其它有关的信息进行推理, 找到原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系, 从而取得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口译者根据目的语听众的具体情况, 采用适当的方法把原语说话人的意图传达给听众, 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

口译者在听的过程中, 首先判断原语说话人传达的是话语的信息意图 (话语的字面意思) , 还是话语的交际意图 (话语的隐含意思) 。如果是话语的信息意图, 就直接进行口译;如果是交际意图, 就需要结合语境, 进行推理假设, 寻求最佳关联, 从而得知说话人传达的话语的隐含意思。口译时, 时间是很紧迫的。口译者需耳脑并进, 快速进行判断推理, 否则会导致口译的失败或者误译。例如, :Her eyes turned green when she saw her sister’s new skirt.在这一句中, 原语说话人想要传达的意思是“看到妹妹的新裙子, 她很是嫉妒。”“green”这个词传达给听众的语境假设是“嫉妒”。然而, 这个词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健康、活力、生命”等, 与“嫉妒”毫无关系。此时口译者需结合汉语读者的认知环境进行推理假设, 寻找一个与原语说话人的语境假设关联性最强的词语, “眼红”这个词最适合。所以, 这句话可译为:“看到妹妹的新裙子, 她很是眼红。”还可译为:“看到妹妹的新裙子, 她十分羡慕.”此时该句表达的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如果口译者没有意识到原语说话人与目的语听众之间的认知环境的差异, 就可能导致误译。

口译者在译的过程中, 充当说话人的角色。此时译者需将原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传达给听众。译者应依据听众的教育程度, 文化背景, 生存环境, 职业等方面的不同, 采用适合听众的话语进行传译, 从而达到交际成功的目的。例如, 在某一国际会议中, 听众是这一方面的专家, 而且译员知道这一情况, 译员就可以采用缩略语和术语进行传译, 译者不必对这些术语和缩略语做额外的解释, 因为它们对于译者和听众来说是互明的。假如听众不是这一领域的专家, 而是普通听众, 译者就不能采用缩略语和术语进行传译, 应该依据这些听众的认知环境采用简单的语言形式进行传译, 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口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明示—推理过程或行为。在这一交际过程中, 译者兼有听话人和说话人的双重角色。口译者被看成是原语说话人和目的语听众之间的桥梁,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译者正确理解原语说话人的意图是交际成功的关键, 而后再根据目的语听众的认知环境等进行动态的推理假设, 寻求最佳关联, 把原语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传达给目的语听众, 从而获得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1

[4]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 1999 (3) :273-295

[5]张新红, 何自然.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现代外语, 2001 (3) :66-73

释意理论视阈下汉英口译策略研究 篇9

一、释意理论

释意理论是由巴黎高等翻译学院的塞莱斯额科维奇和勒戴雷两位教授联合提出, 这一理论既是塞莱斯克维奇教授大胆的学术创新成果, 也为当时口译研究的认知心理转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该理论始终坚持一个观点, 那就是口译是一种交际行为, 口译的对象是意义而不是语言。释意理论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三角模型来展现:

通过这个图示我们可以看出, 在接受信息和表述这两个步骤中间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通常被称之为“去语言外壳”, 缺乏这个过程, 话语的含义就无法被传递。没有这个过程, 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转换就只能被看作是一种机械化的语码转换过程, 而不是一个真正的翻译过程。在口译过程中, 我们需要从这种源语的形式中脱离开来, 从这种形式中获取语句的真正含义, 并将其用目的语进行再表达, 这种再表达需按照目的语的用语习惯和表述习惯来进行。

二、基于释意理论的口译策略

在本文中, 我们试图将释意理论应用于国内外会议口译翻译策略研究中。众所周知, 口译是一种典型的交际活动。口译研究方面有两个重要因素, 即交际和文化。交际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 非言语交际主要指讲话人表达时的手势、姿态以及口气等, 而本文主要讨论的则是口译中言语交际这部分内容。下面我们通过总结国内外口译会议中一系列的翻译例句进行总结分类, 整理出以下几种翻译策略:

(一) 直译

理解讲话人的话语含义被看成是会议口译的最佳途径, 在很多国内外会议中, 直译不失为一种上策。

例1行百里者半九十, 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the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 this means we must not slacken our efforts in the slightest, and we must not waiver in our resolve.

例1中“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意思是我们要完成100里的路程时, 当我们走完90里时, 我们只完成了任务的一半。这是一种暗喻的说法, 用来说明当我们越接近成功时, 越需要坚持和努力。但由于口译现场时间紧迫, 译员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古语的含义, 而是直接把它翻译成有一半的人倒在百米的长路上。

(二) 简译

口译中所说的简化并不等同于省略, 因为口译过程中, 我们不需要删除任何不满足目的语用语习惯的话语。在国际会议中, 中方发言人都惯于引用古典诗词, 或者一些其他的典故, 这些典故对于西方听众来讲无足轻重。即使口译员将典故的含义详尽解释出来, 西方听众也会觉得这是无用的。遇到这样的情况时, 口译员往往选择一些简洁而又确切的表述方式, 我们将这种口译方式称之为简译。

例2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相互交融, 促进了各自国家的发展进步, 丰富了东亚文明和世界文明宝库。

In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 the people of China and Japan have learned from each other and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Such exchanges have not only contributed to our respective natio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enriched the East Asian and world civilization.

在例2中, 口译员将“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翻译成“learn from each other”。众所周知, 汉语是一种善于使用相同结构, 有时会用好几个排比词语表述一个意思的语言。但是,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却简洁而直接。因此, 我们可以直接将中方领导人话语意思翻译出来, 不必机械地将一个意思翻译两遍。中文常常选用几个词语, 或者几个并列四字词组罗列在一起来表达同一个含义, 这时候, 选择简译策略就显得十分合适。

(三) 结构重组

例3今后20年, 是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要丧失这个机遇。

The next twenty years will be a very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development.We must concentrate all our time, energy and eff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是一个对仗结构。这句话结构复杂, 话语意义较多, 在短时间内找到恰当的英语措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细细一想, “聚精会神”和“一心一意”, “建设”和“发展”其实表达的是相似的含义。译员把“聚精会神, 一心一意”理解为“时间, 能源和精力” (time, energy and efforts) , 这一理解可谓是将这八个字的意义活灵活现地体现出来。虽然口译员彻底放弃了源语的对仗式结构, 但译文完美地抓住了这句话的核心含义, 同时巧妙地运用“time, energy and efforts”来加强译语的气势。

(四) 意译

例4亦余心之所向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 will not regret a thousand depth to die.

这句话来自于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我们选择用“ideal”这个名词来表述“心之所向”, 这样就把一个汉语的四字词组含义表述了出来, 但更让人叫绝的则是后一句的口译。在汉语中, “九死”其实是一种虚指的说法, 其实指的是死无数回, 但是口译员却把它翻译成了“a thousand depth to die”, 这样的译文中我们完全找不到“九死”的任何痕迹, 但是译文却十分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总理说这话时的心情。

(五) 正话反说

例5谈到中美贸易, 首先要看到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这就是25年来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有了巨大的发展。

When talking about China-US trade, we should not overlook one fundamental fact, that is, in the past25 years, two-way trade has experienced a tremendous expansion.

对于这句话, 我们选择用一种正话反说的方法来翻译这句话。这其中, “首先要看到”被翻译成了“should not overlook”, 这样做一方面更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另一方面使用双重否定的方法, 加强了语气, 更好地表达了作者肯定的态度。这种将汉语中肯定的句子翻译成英文双重否定句的做法在会议口译中十分常见, 因为英语中常常习惯使用双重否定来加强语气, 从而更好地表达一种肯定的态度。

(六) 增译

汉语中常常会出现一系列四字词组, 这些词组较常见于政治会议中, 因为我国政治话语中较常选用这类词组来表达一系列的意愿。这些词组可以很好地加强语气, 而且读起来整齐上口。这类政治句子有一个特点, 它们大多是无主句, 在遇到这类句型时我们就选择增译这一翻译策略。

例6发挥双边经贸协调机制作用。及时沟通和磋商, 避免矛盾激化。

Greater scope to coordinating mechanisms in bilateral trade and economic relations.Disputes should be addressed in a timely manner through communication and consultation to avoid possible escalation.

汉语中没有主语的政治语句十分常见, 但在翻译成英语时, 我们需要将隐含的主语与宾语补上, 以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翻译这类汉语的无主句时, 我们可以在句子的其他部分找到一个词来做主语, 或者根据句子意思添加主语, 然后再按照主语来添加相应的谓语。在翻译第二句话时, 我们选择用“矛盾”一词做主语, 避免这种“矛盾”激化的办法是解决这种矛盾, 因此谓语动词就选择address (解决) 。当然, 我们也可以选择用we (我们) 来作主语, 那么这句话可以这样开头, “we should address…”。口译这类句子时, 我们也需要注意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 不能按照汉语原文的顺序机械地进行翻译。

三、结语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国内外在政治、经济上的往来也日益频繁, 这就导致我国会越来越多地参与一些国际会议。在这些会议中, 口译员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本文的总结归纳, 我们可以寻找出一些更适合翻译人员做现场口译的翻译策略, 同时也为今后国内外口译员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Lederer, M (著) , 刘和平 (译) .释意理论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11:8-9.

[2]谭淼, 刘芹.释意理论视角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策略探讨[J].英语广场, 2015 (06) .

[3]陈羽茜, 毛红.基于释意理论的“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策略[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2015 (01) .

[4]许钧.翻译释意理论辩——与塞莱斯科维奇教授谈翻译[J].中国翻译, 1998 (01) .

[5]崔静静.浅谈释意理论在记者招待会古诗翻译中的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07) .

[6]吴志萌.法国巴黎释意学派理论观照下的口译专能习得机制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 (04) .

[7]孙建丽.释意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的翻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12) .

[8]方梦之.翻译策略的理据、要素与特征[J].上海翻译, 2013 (02) .

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的解释力 篇10

1 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行为的阐释

关联理论将交际活动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认知活动。为了描述交际时的认知状态, Sperber&Wilson提出了“互为显映” (mutual manifestness) 的概念。关联理论则认为, 在言语交际中, 听话者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表征”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 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中, 构成一个处理信息的“认知语境” (cognitive environment) 。由于人们所处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差异, 其所处的认知环境也因人而异。交际的成功有否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彼此的认知环境能否显映或互为显映, 即双方是否对某一事实或共同话题均明了 (何兆熊, 2000) 。在交际过程中, 听话者不断提取和建立新的假设, 新旧信息相互作用, 形成新的认知环境。而话语理解就是一个通过处理话语所提供的假设找出话语最佳相关性解释的推理过程。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基于共同认知心理的认知过程, 强调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的关联性。交际者通过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际意图, 而交际对象则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推断出受交际意图支配、依附于语言表达形式并于自己的认知环境相关联的交际信息, 实现对话语的理解。因此, 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的过程, 听话人需要对说话人提供的语言信息解码, 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导, 达到对话语的正确理解。

2 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的解释

“口译是借助认知知识听辨语言、分析、综合、推断、理解、意义产生、记忆和表达的过程 (刘和平, 2005) 。”在口译的研究历史上, 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心理学研究途径出发, 提出了不同的口译理论模式以解释口译的动态过程。著名口译研究学者Gile采用心理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 提出了著名的“认知负荷模式” (Effort Models) 。Kirchhoff则从信息编解码的角度提出了以语言处理为中心的口译理论模式 (information-processing paradigm) 。Stenzl, Mackintosh, Kurz, Kalina和P?chhacker等采用的动态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把口译过程看作是一个策略性的统一整体, 由一系列的由上及下或由底到顶的语言处理活动构成 (许明, 2007) 。而巴黎释意派 (Interpretive Theory) 则提倡口译以意义单位为基础, 将口译过程分成为三个阶段:原语意思的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获得其表达内容、意思的再表达。本文将主要以释意派所提出的口译过程为基础, 探讨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的解释。

2.1 关联理论对口译记忆的解释

由于口译的即时性和即席性特点, 口译活动对口译员的记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口译工作中主要涉及到三种记忆: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 短时记忆效率对口译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反, 长时记忆 (即贮存于译员大脑的与口译主题相关的各种背景知识) 则须要通过短时记忆才能对口译中的信息加工活动产生影响 (张威, 王克非, 2007) 。短期记忆的效果与译员对信息的注意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凡是注意到的东西便会进入短期记忆进行加工, 反之则会随即丧失。因此, 在口译理解的初期阶段, 译员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信息的识别, 即判断出关联的信息和不关联的信息, 并选择将大部分注意力分配在对其而言最有关联的信息上, 才能实现最佳的记忆效果。

这种短时记忆的工作模式与关联理论所提出的交际过程中的关联取向是一致的。关联理论认为, 在交际过程中, 人们表达和理解话语时不仅具有关联的取向和直觉, 还能识别并区分出信息的关联性以及关联性的强弱, 关联性是人们能够合理推导说话人意图并正确理解其话语的基础。由此可见, 最佳关联信息的选择是保持短期记忆的基础。

2.2 关联理论对口译理解的解释

口译的理解和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有所不同, 它强调对原语整体意义的理解, 需要对原语的语言形式进行思维整理和加工。它是针对原语内容、逻辑关系、相关认知信息等语言外信息所做出的认知心理反应。这实际上是一种整体层次上的语义信息筛选、分析、分类并合成的过程。Seleskovitch曾指出“理解一段文本或者一段话语不仅仅在于鉴定语言符号常规的语义内容、抓住句子层面、特定句法组合下的所指意义, 还在于洞悉那些超越语言层面的、与句子紧密相连的认知因素” (许明, 2007) 。具体来说, 这些认知因素涉及到说话人和话语的上下文、认知环境、时空环境、话语对象、交际环境和确切的主题知识等。由此可见, 口译理解不仅仅是对于原语语言形式的理解, 同时还需要理解语言外的情感信息和其他隐性信息, 而这则需要译员根据口译现场的认知语境进行意义推导, 实现真正了解说话人试图传达的意义。

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和推理观可以为口译理解的过程提供合理的解释。传统的语境包罗万象, 话语的理解是建立在共有知识的基础之上, 该语境事先已经存在于交际双方的头脑中, 固定不变。与传统语境观念不同的是, 关联理论中的认知语境是处于不断扩大和变化中的动态概念, 是听话者在话语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如果选择的假设能够改变听话者的认知环境, 产生语境效果, 那么话语就具有关联性。听话者不断从说话者所提供的明示刺激中提取和形成新的假设, 与旧假设互为作用, 形成新的认知语境, 构成处理新信息的前提, 从而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图。这是一种逻辑推理、语义推理和语用推理的集合。而说话人是否能够顺利处理话语并获取语境效果, 则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话语是否复杂;语境是否明确;推导时付出努力的大小。如果话语能产生理想的语境效果, 又只需付出最小的努力 (with least effort) , 那它就具备了最佳相关性。

就口译活动而言, 关联性是口译活动交际双方所遵循的唯一原则。说话人根据自己的意图提供具备关联性的明示刺激, 使得译员能够付出最小的努力而获取最理想的语境效果。同时, 译员必须选择适当的假设 (新信息) , 结合自己的认知语境 (旧信息) , 不断形成有效的语境, 帮助自身完成推理, 实现对说话人意图的理解。此外, 口译理解的效果也取决于影响语境效果的三个因素, 即:说话人所用的语言形式是否复杂;所提供的语境信息 (假设) 是否明确;译员是否付出足够的努力。因此, 口译理解的成功与口译交际双方是否遵循关联性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

2.3 关联理论对脱离语言外壳的解释

巴黎释意派理论认为, 口译所涉及的意义信息分为两大类:显性信息 (explicit) 和隐性信息 (implicit) 。口译过程中的活动不仅涉及语码转化和传达词语的基本语言含义, 更多地涉及到了对语篇整体意义的即席传递和对原语整体意义的心理摄取。这里的“意义单位”并不是纯语言学概念的词义单位, 而是“某种具有语用性质的, 可长可短的, 因人而有所异但同时又为交际环境内多数人所能达成共识的模糊信息单位” (鲍刚, 2005) 。因此, 口译过程的第二阶段是脱离原语词语外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口译员摆脱原语的词语外在形式, 把握住原语语言载体下的内在信息, 充分理解说话人传达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包括情感信息、文化信息及其他语言外信息, 从而实现准确理解原语、免除原语语言形式干扰并顺利传译原语的目的。

释意派的脱离语言外壳现象也可以在关联理论里找到解释。Sperber和Wilson (1995) 把意图分为信息意图 (informative intention) 和“交际意图”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 交际意图一旦得到满足, 交际即告成功。因此, 意义就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而不是信息意图。而说话人借以传达意图的语言并不表达具有完整意义的命题, 只是为命题的形成提供一种“语义表征”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 即提供语言线索和意义框架。完整命题和认知语境的形成需要听话人结合自己的百科知识、逻辑知识和词汇知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口译过程中译员必须脱离原语语言的外壳而注重传达交际意图的隐性信息的行为。口译员为了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根据关联原则这一认知基础, 将对方表达中最具关联性的语言刺激结合口译现场的交际情景作为新的信息输入, 并从记忆中提前相关的逻辑、百科和词汇知识对其进行综合加工和推理。加工后的信息就形成了为口译交际环境内大多数人能够达成共识的模糊信息单位, 而非原语所使用的外在语言形式。因此, 口译过程中的脱离语言外壳现象也就是译员对说话人的明示 (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通过推理形成新的认知理解 (意义单位) 的过程。

2.4 关联理论对译语表达的解释

口译过程中的最后阶段为译语表达, 即意义的再表达, 它包括译语言语计划和译语产出两个步骤, 建立于译语搜寻和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基础上。译员在抛开语言外在形式后, 直接接触到原语信息的内在意义, 随即开始搜寻合适的译语表达, 完成口译交际过程。此时, 译员作为说话者和听众的中介必须兼顾交流双方对译语的期待效果。对于说话人而言, 译员需要考虑如何准确地传达其思想、情感、意象、意图等信息, 并考虑说话人的言语特点、风格和副语言等语言外信息。而对听众而言, 译员需要考虑交流双方的文化背景、相关知识、特定交际场景、交际规则等, 以实现原语意义的顺利传达并被听众所理解。

译语表达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译员在交际过程中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口译可以分为两轮交际活动。第一轮是介于说话人和译员之间的交际。第二轮是介于译员和听众之间的交际。在第一轮的交际中, 说话人给予译员明示刺激, 传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译员根据识别到的关联性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语境推导并理解原语信息。在第二轮的交际中, 译员成为明示的主体。为了帮助听众更好地识别出关联性信息并能够顺利推理并理解第一轮中说话人的意图, 译员必须考虑听众的认知能力和交际语境, 使得自己所使用的译语表达实现信息显映, 与听众的认知语境重叠, 达到译语与听众认知环境的最佳关联, 完成交际意图。

3 结束语

综合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可以为口译过程的各个阶段提供合理和有效的解释, 对于口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 口译过程就是一个以语言信息为载体, 以交际为目的的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译员作为说话人和听众 (或交流双方) 的中介, 承担了推理和明示的双重任务, 是实现交际意图的重要主体。因此, 口译员应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寻求话语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 更好地实现交际双方的交流和理解。

摘要:关联理论的翻译观把翻译看作是一种为了实现交际目的而进行合理阐释的言语交际行为。它的交际观和语境观可以为口译过程的各个阶段提供合理和有效的解释。基于这一理论, 口译过程可以被视为一个以语言信息为载体, 以交际为目的的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口译员作为说话人和听众 (或交流双方) 的中介, 承担了推理和明示的双重任务, 是实现交际意图的重要主体。在口译过程中, 口译员应利用各种方式积极寻求话语与语境间的最佳关联, 更好地实现交际双方的理解和交流。

关键词:关联理论,口译过程,解释,明示-推理,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nd edition) [M].Oxford:Blackwell, 1995:133-136.

[2]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6]柯淑萍.寻找口译过程中的最佳关联[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2) :218-222.

[7]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8]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M]//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134-145.

[9]许明.口译认知研究的心理学基础[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14) :69-73.

[10]张威, 王克非.口译与工作记忆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1) :43-47.

[11]张新红.意图的传达与推理[M]//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242-253.

口译理论 篇11

【关键词】口译 错误分析理论 记者招待会 认知负荷模型

一、引言

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语言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的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方式。口译工作极具挑战性,同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其突出特点是速度快、现场性、时限性、独立性较强。在进行口译时,译员没有反复推敲的时间,更没有时间去查阅词典或工具书,虽然有时译员可根据现场等情况预测到口译的相关内容,但却无法预测到具体的细节,因此,口译员在原语与目的语的双向转换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失误,本文试以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广东咨询会》为案例,探讨交替传译中译员所出现的失误及克服这些口译错误的策略。

二、错误分析理论的理论基础

错误分析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许多语言学家在“对比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理论,在美国曾一度流行继而备受冷落,然而在欧洲学者的长期应用和补充下,错误分析在波折中前进,冲破了二语习得的樊篱,发展成为有效的语料处理手段。

错误分析指的是对语言中不成功部分的出现,性质,原因和后果作研究的过程,它既有语言学理论基础,也有心理学理论基础。根据错误产生的心理学因素,戴维把错误划分为错误(mistake)和失误(error),错误是系统型的,失误则缺乏系统性;Corder从错误的形成先后将语言错误分为:形成系统前错误、系统语言错误、形成系统后的语言错误; Dulay &Krashen 等按照错误对语言交际影响的程度,把错误分为全局性错误和局部性错误,全局性错误会影响到这个句子结构,从而会影响交际的效果和进行;局部性错误会影响句子中的单个成分,但基本上不会影响交际的效果。Nsakala Lengo根据错误产生的类型把错误分为产出型错误和接受型错误;James将语言中不成功的部分修正为口误(slip)、失误(mistake)、错误(error)、谬误( solecism) 等四个类型。同时,他论证了上述四类语言问题的自我意识程度,自我改正能力以及系统性对二语学习者和一语使用者来说有很大的差异。从这些已有公论的错误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错误分析理论只是通过对两种语言系统的对比来辨别本族语与目的语的异同,而现代的错误分析理论则保留了研究母语干扰的弱式对比分析,又引入了研究非母语因素的,具普遍性的方法,其分析的对象从二语学习者的错误扩大到母语使用者的错误,语料的采集从由研究者收集错误扩大到诱导错误,进而到学习者自省,描写错误的步骤、层次以及模型亦不断改进。

三、《广东咨询会》的特点

《广东咨询会》的全称是广东省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笔者所选的音频是其中的一场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又称新闻发布会,是社会组织或个人根据自身的某种需要,邀请有关新闻单位的记者以及社会听众,宣布某一消息,并接受参加者提问的一种特殊会议,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记者招待会涉及很多的国家政策及国际和地区一些敏感话题; 第二:记者招待会是一种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公共关系活动。记者招待会是以交替传译方式进行的。

交替传译是口译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在交替传译中,译员一般和与会者坐在一起,当讲话者说话时记录下讲话的内容。当讲话者停下来时,将记录下的内容翻译为目标语,译完后讲话人再继续讲,之后译员再译,讲话和口译交替进行。交替传译有时也被称为连续传译。交替传译分为两种形式: 单向交替传译与对话翻译。单向交替传译是指译员只把原语译成目的语,如:学术性的专题报告、纪念会、庆祝会等致辞之类的口译。图示如下:

对话翻译是口译员做双向口译,即为双方做两种语言的互译。如: 各种座谈会、贸易洽谈,专访,交际寒暄以及宴会上主人与客人彼此敬酒等的口译。图示如下:

丹尼尔·吉尔认为“交替传译被许多人看成是口译的最高端形式,超过同声传译,因为它要求在形成译语阶段之前就要完成理解源语阶段,绝大多数话语至多在几秒钟后会从记忆中消失,被其他内容所取代。”,因此,译员要想高质量地完成口译工作,除了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双语能力,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绝不能怯场,要从容地进行翻译。

四、错误分析理论与《广东咨询会》

对于错误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一般分为五个步骤:(1)收集分析的资料; (2)鉴别其中的错误;(3)将鉴别出来的错误进行分类;(4)解释这些错误的原因;(5)评估这些错误的严重程度。依据这些步骤,笔者将对《广东咨询会》音频中所出现的口译错误进行分析。

1.资料的收集及录音转写:利用媒体播放软件对所选的《广东咨询会》音频进行录音转写,转写文稿根据发言人和译者的停顿总共分为55个语段。

2.错误的识别和描写:在识别和描写错误阶段,Corder提供了一个识别和描写错误的步骤和方法。在识别语言错误时,首先要识别语言外在错误和内在错误,语言外在错误包括句子表面组织不当,又有语法方面的错误,或者句子语法结构没有问题,在具体的语境中却不合适,对于外在的错误,就要句子翻译成结构完好的目标语习惯表达法。最后比较结构错误和正确的句子,如果是内在的错误,就要重新构建一个结构正确的句子。笔者根据Corder识别错误的步骤和方法对《广东咨询会》的转写文稿进行分析,发现转写文稿中的口译错误绝大部分都是属于语言外在错误,为了更好地找出文稿中影响口译质量的口译错误,笔者将从词汇,句子,语篇三方面对口译文稿进行分析:

(1)词汇方面:从词汇的角度来看,口译译文出现了与原文相比存在译文词汇误用、词汇漏译、词汇重复、增词等错误,例如:

a)你曾经在一些场合谈到就是中国加入世贸对广东冲击力最大的可能是商业。

译文:You mentioned in some occasions that the commercial sector would be greatly hit once China entering into the WTO.

“加入世贸”的英文应是“enter the WTO”,而不是”enter into WTO”,因为enter 已含有into的意思了,从句once China entering into the WTO. once China entering into the WTO”应改为“once China entered the WTO”..

(2)句子方面:从句子的角度分析,整个口译译文中出现ne,er等填充停顿72 次,还出现了语言重复现象、语法错误、代词指代不清、逻辑不清、冗余啰嗦等错误,比如:

b)那么对于高等教育,这里面有两个层次。

译文:I think it is two main issue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area.

此句中,译者出现了语法错误,“it is”应改为“there are”。

(3)语篇方面:从语篇的角度来看,在55个语段中,就出现了口译译文与原文相比内容翻译错误、内容漏译、 逻辑不清的现象。例如:

c)但是我觉得冲击这个词并不就是说坏,{ 因为冲击波可以使你往后退,也可以把你推上前面,} 如果你采取积极的态度的话,就会利用这个冲突,使得我们更加发展。

译文:However,the clash is not at all that bad. It will let a positive aspect. It can serve as 【 a propeller a promoter 】 for our future development.

此句中,译者漏译了“因为冲击波可以使你往后退,也可以把你推上前面,”这句话,“a propeller a promoter”是重复翻译。

3.错误的分类,讨论及采取的策略。

(1)转写文稿的错误分类:通过对转写文稿中发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归类,笔者发现译员的口译错误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种大的类别: 一、非流利性产出; 二、错译; 三、漏译。三大类别下面还有八种具体的错误。各种错误的具体统计如表一:

(2)讨论:上述表格显示,译员的口译错误主要为非流利性产出、错译和漏译。口译产出不流利是该译员口译中出现的数量最多的错误,其次是错译,最后是内容漏译。

关于非流利语言的产生原因,Donzel 和 Koopmans(1996)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言语中运用非流利语音或者停顿来建构他们言语的连续性,填充停顿可以提供时间以便进行词汇选择,下一个语段的计划或者某种暗示性信息的传达。

在交传中,吉尔所建立的交替传译模型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吉尔的交替传译模型如下所示:

Phase One(第一阶段):

Interpreting(口译)= L + N + M+ C

L = Listening and Analysis(听和分析)

N = Note- taking(笔记)

M= Short- termMemory Operations(短期记忆)

C = Coordination(协调)

Phase Two(第二阶段):

Interpreting(口译)= Rem+ Read + P

Rem= Remembering(记忆)

Read = Note- reading(读取笔记)

P = Production(重组信息)

从吉尔所建立的交替传译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出交传的第一阶段关注的是听和记录阶段;第二阶段是口译的进行,重新组合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口译译员之所以会出现非流利语言,要么是因为记忆出了问题需要从笔记里寻找内容; 要么是因为对内容记得不清晰需要组织命题; 要么就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所以错误的症结就不是停顿,也不是找笔记、组织命题、提取表达,而是记忆和表达。

在转写文稿中,错译的主要表现在词汇误用、语法错误、逻辑错误、内容错译、代词指代不清等方面,其中词汇误用、语法错误尤为突出,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没有足够的词汇和语言结构,而是没有足够的活跃词汇和语言结构。储存在记忆活跃区的词汇和结构,由于经常使用,在高度紧张下仍能随时获得,而储存在记忆被动区的词汇和结构,由于不容易获得,要耗费较多的处理能力,或者根本想不起来。第二个原因是受到母语干扰所致,即出现语际错误,王立非从四个方面来描述语际错误的来源。一是学习者按照母语的语言规则来进行语言输出; 二是学习者误用词汇,因为他们将母语的相关词语音特征、语义特征、句法特征套用到了目标词上; 三是由于母语中没有目标语中的语法特征而造成语法误用; 四是由于母语词汇没有目标语词汇的词汇特征而犯词汇错误。

关于内容错译和漏译,专家认为口译错译,漏译现象研究属于口译产品及译员表现范畴。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理论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了口译的困难所在,以及出现错译、漏译的因素,通过此模型,吉尔还得出了要让口译顺利进行的条件,那就是:处理各项任务所需要的总的精力应小于或等于译员所具备的处理各项任务的能力总和。如果译员在听解分析,言语生成,短时记忆及协商方面所提供的精力大大超过所需要的精力,那么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否则,口译中容易出现错译、漏译、语言表达质量下降等错误。

综述以上错误,笔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个口译译员要想在口译过程中准确地,流利地用另一种语言转达讲话人发出的信息,透彻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因此,译员在日常训练中应重视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和分析能力的结合,从而提高口译水平。

五、结论

通过对译员在口译实战中出现的错误分析,我们发现:口译是一个涉及源语信息的发布、接收、解释、转换和译语的发布、接收、解释、接受、反馈的连续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员起到接收器和播放器的作用,他必须充分运用语言基础,设法利用所知的文化背景及专业知识将对方的信息快速、流畅、准确地传递。为此,译员除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扎实的双语功底,尽量避免母语的文化影响,必须有敢于纠正前人口译错误的勇气,才能积极消除自身不必要的错误,才能更好地提高口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Franz Pochhacker,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9.

[2]Carl James,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Exploring Error Analysi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蒋文干.口译错误分析——以口译学员的模拟会议传译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庾恺珊.从James错误分析理论看口译质量评估——以外事口译为例[D].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2008.

[5]卢敏.国内外语言教学中错误分析理论研究综述[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吉尔理论对口译初学者的启示 篇12

一、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

在整个口译发展史中,著名口译学者Daniel Gile发现译者无论文章简单难易,都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并在20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认知负荷模型”。他认为口译中有三个基本的认知负荷,分别是“听辨和理解”、“语言表达”和“记忆”。后来又增加了“协调负荷”,并通过一系列公式表达了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针对各个环节提高口译能力

1.听和分析。在听辨和理解中,吉尔又将其细分,提出了理解等式。认为听力理解还应包括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和分析的能力。三者能力都强,就能大大提高口译质量。若其中一种能力不足或精力分配不够,那么就需要另外两部分予以补偿。因此对于初学口译的人,则可在日常练习中针对性地对各个环节进行练习。

(1)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对于一名优秀的口译员而言,优秀的双语转化能力是关键。要以阅读写作为基础,加强听力口语。对于听力,初学者要进行一定时间的精听练习,即“听写”。等精听到一定的量后,译员可考虑以泛听为主,精听为辅。选材要涉及各个方面,可考虑选听The Economist的节目,这样可以扩大对世界政治、金融、科技等的了解。

对于译员的表达能力,译员要常常学习地道的俚语,并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加以运用。若没有外国友人进行每天的口语训练,可选择自我对话,并加以录音。回放时要留心时态的正确使用与否,因为口译现场的及时性很强,是不允许译员一遍遍的纠正口误的。

此外阅读和写作对于口译来说也是至关重要,这两者是口译学习的基石。因为只有在阅读中,译员才可以逐渐体会到中英文两者的差距,并将好的表达运用到自己的翻译中去。在阅读中,译者应将好的英文表达记录下来,将它们翻译成中文,再根据中文自己进行英文翻译,这样一来,译员就可以对比自己的译文和地道英文的差距,逐渐形成英式思维。对于写作,译员可从每天的阅读中选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当题材,进行训练。

(2)分析。很多口译初学者在听懂了源语之后,看着笔记,总会纠结于一些细节,想着一些小词要怎么译,却忽略了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度,导致译出的文章只有细节,却没有逻辑性。因此译员在平日的练习中也要训练逻辑分析能力。可选取一分钟半的听力材料,在不记笔记的前提下复述大意或译出大意。初学者也可以考虑以TED上的演讲为素材,在只记要点的情况下,翻译出演讲的大意,即“gistinterpreting”,这几种办法都能帮助译者从文章宏观的结构上出发,训练逻辑分析能力。

2.短期记忆。记忆是口译的关键,好的记忆可大大减轻译者在记笔记上的负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译语产出上。因此如何训练出好的记忆就成了很多初学者最为关心的话题。在口译中,最为重要的记忆是短时记忆。译员可通过训练视觉化记忆来提高短时记忆的能力。“如果译员能把源语话语信息以某种形象贮存,即对语篇所描述的事物建起一个情景模型,把记忆内容变成自己所感受的东西,而不是孤立地记住其词语,就能有效地减少识记材料的负荷,使用较少的符号或意象承载相对多的信息量。”

3.笔记。笔记是口译初学者最头疼的问题。很多口译初学者总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总是在想笔记怎么记,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辨信息。若专注听取信息,则无法记笔记。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问题在两点:一是译员的听力理解能力较弱,二是笔记的熟练度还不够。译员的听力理解能力若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么他则无法很快地从源语中主动地提取出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只能零散地抓取一些信息片段;译员的笔记若还很不成熟,那么在听辨时就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思考这个词该怎么记,也无法有精力去判断原文的逻辑结构,笔记也会一片混乱。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口译初学者要将“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贯穿整个口译学习阶段,并专门去练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笔记符号。

4.表达。流畅自信的表达是整个口译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但译员在最后译语的产出时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停顿、自我纠正,犹豫不自信等,这些现象都会给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使译者背上心理负担,导致恶性循环,译语质量更差。对于表达,译员可通过每天练习视译,来提高译语表达的流畅度。这是因为在交替传译读取笔记的过程中也需要译者能有顺句翻译的能力,并不能往复自我纠正译出语,所以练习视译也可以提高译语的产出质量。此外,译员还应该多做演讲并录音,之后通过录音回放找到问题所在,如时态,词语使用的精准度,句子结构等。也应该请外籍人士指出不足所在。这样通过演讲,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译者对语调、语速、音量的控制。

上一篇:高中作文评改纵横谈下一篇:变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