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口译人才

2024-06-18

应用型口译人才(精选12篇)

应用型口译人才 篇1

一、引言

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召开,为河池市大力宣传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河池地区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河池地区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会展英语口译人才,为了更好地服务桂西北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提出了桂西北地区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桂西北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服务桂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英语口译人才。英语口译人才可以充分利用博览会的平台宣传桂西北地区的旅游优势,吸引区外、海内外的游客到河池来,促进桂西北的旅游和经贸的发展。

二、河池地区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

最近,南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加强规划和扩大扶持会展业。据悉,2011—2015年,南宁市每年拟投资1500万元,举办100个以上大型会展活动。南宁市会展业的发展目标是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品牌展览和会议为依托,以推进会展项目品牌化、运作国际化、服务专业化为手段,培育和引进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展览,举办商务、金融、文化、科技、外事等各类会议。然而,国际性会展中亟须的英语人才的培养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不仅给我省各院校会展英语口译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带来了新的机遇。

桂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对会展业和对会展经济的研究都起步较晚,与广西南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会展教育亦相对滞后,缺乏英语会展口译的实践基地。大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河池学院作为桂西北地区的本科院校更要有效地提高桂西北地区对会展行业的认识,其关键在于会展人才的培养。在会展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英语是会展人必需的手段,而具备专业会展英语能力也是个人和企业实力与竞争力的必备要素,因此会展英语口译教学更趋重要。然而,当前会展英语口译教学还存在各种问题,改善会展英语口译教学迫在眉睫,必须认真探讨桂西北地区会展英语口译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桂西北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服务广西东盟博览会的会展英语口译人才,这将有利于推动桂西北的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为广西培养优秀的英语会展口译人才。会展英语口译人才可以充分利用博览会的平台宣传桂西北地区的旅游优势,吸引区外、海内外的游客到河池来,促进桂西北的旅游和经贸的发展。

三、东盟博览会口译人才需求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是一个拥有19亿人口、6万亿美元GDP总量、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会展特色。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和顺利完成,口译人才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广西人事厅自2004年起开始建立口译人才库,将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及相关的活动提供部分的口译人员,这给高校英语专业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只有采用具有特色鲜明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增强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最近,南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加强规划和扩大扶持会展业。据悉,2011—2015年,南宁市每年拟投资1500万元,举办100个以上大型会展活动。南宁市会展业的发展目标是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品牌展览和会议为依托,以推进会展项目品牌化、运作国际化、服务专业化为手段,培育和引进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展览,举办商务、金融、文化、科技、外事等各类会议。然而,国际性会展中亟须的外语人才的培养还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不仅给会展口译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带来了新的机遇。

目前在全国,国际会展业务与日俱增,无论是在境内或出境举办的会展活动,都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汉英和英汉口译服务。因此,会展口译已经成为国际会展策划与管理方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与当前会展口译需求大好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会展口译教育、教学、教材和培训市场几乎是空白。其实,这是我国现阶段口译教学畸形发展的结果。比较而言,西方口译发展非常成熟,其特点之一就是与细分市场相应的专业化口译,即培养专门领域中的高质量口译人员。这种专业化程度高的口译培养模式节约了培养成本,提高了口译效率和质量,符合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分工的历史进程。我国现有的口译培养模式旨在培养“万金油”般的全通式口译人员。然而,经济的发展使得商务、文化与旅游活动日益频繁,各领域交往与合作愈加密切,全通式口译人员因精力、时间所限,不可能了解所有行业的知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为所有行业提供优质服务。会展是新兴行业的领跑者,专门化的会展口译呼之欲出,会展口译就业机会为大学生们所青睐,他们渴求一些能够拓展他们职业渠道的系统的会展口译培训。

四、河池地区实用型英语会展口译人才的培养模式

调查表明,我国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会展专业,或在其他专业开设会展选修课程,大学生学习会展知识的热情高涨。会展“热”在我国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大学生对会展知识的了解也有许多途径,但他们已经不满足于扫盲式的会展英语知识,其所需要的是能在课堂上学到与会展相关的英语职业技能和口译技巧。近几年来会展英语口译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但是目前相关研究还存在较多的缺漏和不足,需要研究出培养专门化会展口译人员的新理念、新方法。会展英语口译研究工作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将会展行业知识与语言转换技能相汇相融。英语会展口译要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行业实际,运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在课堂上加强口译技巧训练,发展了口译教学方法论,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掌握会展领域的口译技能,为其以后实际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河池学院在会展口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培训。由于会展英语口译是一种实用性和技能性的学科,需要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安排一些模拟训练,切忌把口译课上成了词汇课或翻译课,否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更别说课堂配合。教师将讲台改成会展舞台,课桌改成展台,课堂即可成为学生操练的平台。学生可扮演口译人员、组织人员、参展商、游客等,学生发挥创意,教师应稍加点评。利用多媒体教室,让学生了解并迅速查阅世界各地著名的会展活动,以及各国会展种类及场馆布置,还可以看到会展的精美图片,听到原声报告或演讲,这能给枯燥乏味的传统会展口译教学增添声像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会展常识。现场口译实践是最直观的会展口译学习方式,将组织口译优秀的学生到东盟博览会会展中心参观学习,能给学生提供会展口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口译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英语会展口译人才的培养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为循序渐进的口译技能训练;二为会展相关知识。口译技能训练包括影子模仿、演讲、同步朗读、视译、现场口译等5个训练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口译能力方能得到往复训练,不断上升。会展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需要给英语专业的学生讲授会展业专门用语和会展相关知识,包括会展接待、会展行程安排、会展媒体与信息发布、展览讲解、商务会议口译、会展场地谈判、会展搭建谈判、会展合同谈判、会展设施租赁谈判、会展物流谈判等会展业口译工作领域。会展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包括专业知识和口译技巧两方面的指导,使专业知识与语言转换技能交相辉映。

五、结语

河池地区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服务广西东盟博览会的会展英语口译人才,这将有利于推动桂西北的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为广西培养优秀的英语会展口译人才。会展英语口译人才可以充分利用博览会的平台宣传河池地区的旅游优势,吸引区外、海外的游客到河池来,促进桂西北的旅游和经贸的发展。

摘要: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召开, 为河池市大力宣传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河池地区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河池地区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服务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会展英语口译人才, 河池学院英语口译应着眼于“应用型”的质量标准, 更好地服务桂西北区域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河池地区,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 2004, (5) .

[3]沈福卿.特殊用途口译:理论与实践[J].中国科技翻译, 2007, (2) .

[4]黄映秋.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口译障碍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 .

[5]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6]马霞.广西—东盟博览会高级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07, (7) .

应用型口译人才 篇2

摘要:针对翻译工作者和口译人员来说,会议中所涉及的翻译工作具有较强的挑战性。会议口译中口译人员该具备何种能力,已不停留于中英语知识或者口译技能上。会议中,由于不少内容均为现场发挥,为达到理想的气氛,口译工作者往往还需掌握非语言知识、应变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等。换而言之,口译人员在会议中应学会巧妙使用翻译技巧,不断融入会议氛围,从而保证整个会议、翻译的优质完成。

关键词:会议口译;技巧;应用

会议口译,属于跨语言、涉及多种文化的交流职业,位于口译领域的高端。通常,会议口译表现为交替、同声传译两种基本模式。口译听解过程中,译员有必要集中注意力去听取,用自己的思维对源语予以加工,强调意义并抓住信息的着手点,从而有序完成记忆、表达等各项任务。倾听时,还应积极调用个人的百科、情景以及专业等“非语言知识”。对非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口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一名合格的口译员需要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和相当的专业知识背景。

一、顺句驱动

和同声传译相比,会议交替传译的要求相对较低。尽管译者无需立即翻译出源语言,但时间上也相对较为紧迫。区别于笔译工作者,会议交替传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分析原材料,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予以翻译。基于此,会议交替传译并不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100%的翻译,而是涉及大概内容、传达出正确的信息便可。也正因为这样,口译工作中往往使用顺句驱动法,这也是口译人员有必要掌握的一项技巧。

很显然,顺句驱动也就是根据源语言中不同语句所出现的顺序,对原文依次进行翻译。中英文在语言上存在不少差异,口译人员通过该种翻译法很难对原文进行全面把握。不过,鉴于口译工作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该方法能为译员节省更多的时间,减轻工作强度,改善翻译效率。以赖斯演讲为例,我们这里对顺句驱动做初步分析。

例句:Different nations will find ways to express democratic values that reflect their own cultures and their own ways of life.通过上面提及的顺句驱动法,我们可做出如下翻译:“在不同的国家,人们的民主意识、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均会存在差异。”

二、断句

针对译者,若要正确把握顺句驱动,第一步就必须学会如何断句,懂得怎样抓好复杂句子内出现的不同信息点。学会了断句,我们自然可以掌握顺句驱动。英语语言中有很多繁琐的长句,怎样断句,这是很多中国学生面临的难题,对译员的语言功底也是极大地考验。不过,这里所说的断句并不是纯粹以断句为目的,而是要服务于口译的需要,讲究合理、合适性,以便对某些冗杂的英文句子进行翻译。

若中英信息在表达方式、主要内容上十分接近,则可不采用断句方法,该种情况较为少见。不同的语言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译者在汉语翻译中会看到很多长句,这就必须熟练应用断句技巧。基于此,译者第一步应对讲话内容予以认真倾听,脑海中对所有长句及其关键信息点进行赚取;根据听到的顺序逐次予以翻译。正因为差异的客观性,翻译时译者还有必要对句子做出调整或者是修补。这里仍以赖斯的讲话为例,其中有这么一句:Democracy is the most realistic way for diverse peoples to resolve all differences,and share power,and heal social divisions without violence or repression.很明显,上述为英语长句。我们在翻译前,有必要进行断句,并得到最终结果:民主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够对群众争端予以解决、实现权利共享,消除社会上存在的分歧。

三、重复

汉语文学中,很多人会借助重复的手法对句子气势予以渲染。相对来说,英文文学中则几乎不会使用该种手法,有时甚至是刻意禁止的。朱自清家所执笔的散文《匆匆》中,“匆匆”的出现频率高达5次,其目的是为了渲染气氛。汉语更注重意合,其句子、词汇的结构可以背重复,特别是在礼仪场合。而英语则重形合,若反复出现肯定会臃肿,我们在翻译时有必要关注重点。

由于不同文体间存在差异,有时重复手法也很有必要。就比如下列句型:Worse than„Worse than„Or perhaps worse than...。在政治文体文中,适当用重复和反问的语气有助于增强气势。从某种层面上看,中英文中均适用于重复手法。因此,上述句子也可理解为:“会比...更糟糕么?还会比...更糟糕么?或者比...更糟糕吗?”

四、转译

顾名思义,语言翻译中经常会使用转译这一技巧,它在很多翻译形式中也较常出现。会议交替传译同样如此,必然会使用该种翻译方法。全面地使用转译,有助于维持译文的通畅性,让译文变得更具可读性。不过,转译的界定较为宽泛,一般可分成词性和逻辑转换,以及句式调整等形式。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分析,这里我们将以此举例分析。

(一)词性转换

例句1:The problem is that too many peaceful human rights activists,and journalists,and bloggers are sitting in prison for actions that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crimes in any country.翻译:问题在于:越来越多热衷和平、倡导人权的记者、民主人士以及博主纷纷入狱,但这些人身上的罪在所有民主国家均难以立足。该句话的翻译,将peaceful当成动词,释义为热爱和平。

(二)句式调整

例句2:The reason is that America desires no permanent enemies that we can imagine a better relationship with North Korea,and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it through the Six Party Talks.翻译:美国不想结交长久的敌人,我们希望借助六方会谈构建更加和谐的美朝关系。在对该句话进行翻译时,我们会对语序进行调整和翻译。

(三)逻辑转换

例句3:The main problem for democracy in the Middle East hasn’t been that people are not ready for it.The problem is that there are violent forces of reaction that cannot be allowed to triumph.翻译:中东地区所面临的民主问题在于:战胜不了的武力反抗分子依然存在,而并不是人们未做足准备。上句中,显然是逻辑被成功转换再进行翻译的。

五、增补

我们都知道,中文强调意合,句中不同的意群、成分均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很多情况下,中文都不需要使用连接词或者介词,其句子形式相对而言较松弛。英语则强调形合,句子的不同意群或者成分结合均有必要借助连接词或者介词予以实现。也正是如此,英语形式要严谨很多。不过,中英文句式上存在的差异,必然需要译者在两种语言互译中学会增补。特别是英文译为中文时,更需使用增补方法。看如下例句:Worse than the tyranny of Saddam Hussein at the heart of the Middle East,who terrified his neighbors and whose legacy is the bodies of 300,000 innocent people that he left in unmarked mass graves?

根据上下文,我们可巧妙地予以增补。这里我们可将原文译为:伊拉克作为中东中心,被萨达姆专制政权所占领;他威慑他人人民,并对30余万名群众予以杀害,形成了很多无名坟墓,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需要注意的是,增译法的存在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凭空添加原文当中本没有的意义,虽然在增译的部分当中是无法从原文当中找到相对应的词语的,但由于其目的是要表达原文的信息,或者将翻译的内容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风格,增译的现象是非有不可的。

六、省略

有增补,自然也会出现省略。口译期间,省略可以说无法避免。原因在于:人的处理能力相对有限,口译现场肯定会受到噪音等因素限制,译员想要彻底听取原文并将其传送给给译入语听众,难度很大,而且完全形式上的对应往往不符合译入语听众的语言习惯,会使翻译内容生硬,翻译腔明显。大量的口译实践表明,省略极为普遍,哪些情况下需用到省略?

例句:No,ladies and gentlemen,the past order in the Middle East is nothing to extol,but it does not make the challenges of the present less difficult.这里,我们可将句子做如下翻译:不,女士和先生们,以往的中东不具有称颂价值,我们当下遭遇的挑战也让人堪忧。句子中,“past order”等词可不予翻译。

在这个句子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减译法在句子当中很难体现得很清楚,因为减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语言更加流畅和自然。

七、结语

本文站在会议口译的角度上,探讨口译过程中技巧应用的重要性,例如关于增补和省略的实用性,以及通过举出事例,令人们意识到增译与减译的重要性。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仍在增加。很多国际会议或者是国际活动,要求大量的翻译人才,尤其是口译人才,但提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该类会议中,会议交替传译可谓是占主导地位之一的翻译形式。会议口译过程中,译者有必要结合实际选择相应的翻译技能,将发言人的句子流畅、准确地呈现给听众,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个人能力与素养的逐步提升,则是通过加强练习、学习和实践习得的。

参考文献:

独立学院英语口译人才培养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根据《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人才的培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培养能够熟练应用英语口译进行外事翻译,并且要有非常扎实的英语语言技术,能够在教育、经贸、文化以及科技等部门进行翻译工作的综合性人才。口译课程在独立学院被列入了大纲,但是在相关的学习中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对相关的弊端进行分析,对口译课程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对独立学院口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期望。

一、当前口译课程的情况

独立学院口译课程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课程的结构和内容,相关的课程要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排列,知识的传授要符合教学的规律。课程设置必须与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这样才能够有效发挥课程的作用。

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是32个学时,而口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够一蹴而就,很难在短期内收到效果,当前的独立学院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制订了日常学习计划,对于提高口译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本科英语专业中口译学习是必修课,是高年级才能够学习的课程,因为口译学习需要丰厚的英语语言技术,而且为了促进口译学习,必须有一些辅助的课程,比如口语和英译汉以及汉语笔译课程。大学中,很多学生并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课后学习的效果差,课后的练习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在低年级的学习中,必须把相关的英语翻译课程整合在一个系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够实现英语口译学习的有效性。

二、相关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设置对于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所以说课程的设置也非常复杂。在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中,要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当前的口译市场需求非常大,人才的需求是一种金字塔形的需求。越高水平的人才需求越少,翻译水平高超的人才是少量的,这类人才主要是做一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会议译员。当前独立学院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底部和中部的人才上,而一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则要由一些条件优良的学校进行专门的培养。

三、口译人才的课程分析

在人才分类中,主要有理论和应用两种,独立学院对于人才的培养第一步应该是理论的学习,理论学习是实践的关键,学习中要注重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采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人才综合能力的挖掘。人才应该有一定的知识转换能力,能够转化知识的人才,能够通过知识的转换进行物质财富创造的人才,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独立学院应该制订相关的培养模式:专门技术性人才,研究创新人才,理论研究应用人才,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都是必要的,其中复合型人才和技术性人才是重中之重。

独立学院对口译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学生的双语能力入手,不断扩充学生的综合知识,在口语的训练方面一定要加大力度。

1.独立学院的口译基础

独立学院的生源应该是比较优秀的,学习基础好,才能够为英语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口译人才培养非常注重语言基础,并且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基础阶段的学习应该在低年级开展,在相关的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简单的翻译方法,并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翻译技巧,这样才能够在高层次的教学中达到效果。

2.独立学院的口译专题

独立学院的口译专题教学是全面提升学生口译能力的课程,比如旅游、公共演讲以及商业谈判方面的专题,直接涉及学生以后的工作,学生在专题教学中能够切实体会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因此能够积累很多的经验,并且能够熟悉各种口译的场景,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獨立学院通过课程的设计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课程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当前我国英语口译人才大量缺失的情况下,英语口译人才的培养成为独立学院的一个重要任务,独立学院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计,从基础教学开始,逐渐延伸到口语教学,实现了英语口译教学的循序渐进。并且当前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符合我国口译人才的需求层次,独立学院应该定位自身发展方向,从办学条件、师资条件以及学生生源等各个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大量的英语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燕.商务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林瀚.会展英语实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注: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院级重点教改项目“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复合型口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究”结项成果。

应用型口译人才 篇4

一、正确定位培养目标

1.正确定位培养目标的必要性。首先,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面临以下威胁, 如不对高职高专口译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 毕业生很难找到就业机会。留学归国人员, 不仅英语应用能力强, 而且有自己的专业;非英语专业学生,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的加强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的提高, 英语专业优势逐渐减小;各高校本专业学生, 本专科学校都相应设置有英语专业, 同专业学生的竞争加剧, 尤其重点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空间更加缩小。其次, 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不太好, 缺乏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然而口译技能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汉英双语能力, 口译对于他们是一门相对难的课程。最后,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把“以应用为目的, 实用为主”作为教学方向, 与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有很大区别。因此, 准确定位高职高专口译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训练内容, 优化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克服畏难心理, 提高口译学习的积极性。

2.高职高专口译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分为初、中、高级口译人才三个层次。高级口译人才指能担任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的口译员, 一般由研究生教育和本科专业外国语学院的高翻学院培养;中级口译人才是能进行商务谈判、商务接待等专业经济活动翻译的口译员, 一般由本科院校外语专业培养;初级口译人才为能进行一般外事接待、陪同旅游观光翻译和联络日常活动安排的口译员, 高职高专院校相关英语专业应该把培养这类联络陪同口译员作为自己的口译人才培养目标。

二、科学选择课程内容

目前, 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口译教学和口译训练模式有吉尔模式、厦大模式和广外大模式。著名口译专家吉尔认为连续传译译员的注意力分配在7种活动上, 即分析、笔记、短期记忆、协调、记忆、读笔记和表达。这7种活动清楚地说明连续传译的工作过程和译员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他还认为, 在任何一方面的注意力多一些, 其他方面的注意力就要少一些, 注意力分配不当会影响到理解。针对口译的理解过程, 吉尔建立了理解公式:理解=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分析。这个公式表明成功的理解需要较高的语言知识和丰富的非语言知识及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在吉尔模式基础上厦门大学的林郁如教授针对译员口译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厦大模式。他认为成功的口译是口译技巧加理解加职业准则的应用。在吉尔模式和厦大模式的指导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仲伟合教授建立了关于译员知识结构的公式, 即“广外大模式”。他认为, 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语言知识板块、百科知识板块和技能板块组成。现有的口译教学训练模式表明语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及口译技巧是对一个译员的核心要求。在高职高专口译课程内容的选择上, 要注重对学生这些口译能力的培养。

在口译教学中, 除把教材作为基础外, 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用chinadaily双语手机报加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外知识的输入,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双语能力, 还有助于学生充实自己的背景知识储备, 了解各个领域的新信息。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英汉语基础都不够扎实, chinadaily手机报内容不长, 涵盖信息量大, 提供了不少地道表达, 很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练习。如China will raise government subsidies ofhealthinsuranceofferedto urbanites to more than RMB360 a year by 2015.到2015年, 中国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360元以上。The Republic of Korea (ROK) conducted one-day live-fire drills on Monday, undeterred by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DPRK) ’s threat of retaliation.无视朝鲜打击报复的威胁, 韩国于周一实施了一天的实弹射击训练。要求学生把这样简短的新闻在课下背诵, 每次上课前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播报新闻, 采用一个学生英语播报, 另一个学生口译的形式。另外播报时还可使用toastermaster的模式, 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公共演说能力的培养, 这对提高学生的胆量、现场应变能力等大有裨益。除此以外,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小外贸企业或旅行社就业, 针对性地选择旅游景点介绍, 本地文化传统和外贸相关知识作为训练内容, 加强学生的专业口译能力。

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高职高专口译教学的特点及吉尔模式, 结合口译教学实践, 笔者提出适合高职高专口译训练的CECE英语口译教学法。CECE是英语单词Chinese English Chinese English的首字母缩写。CECE法利用不同题材的具体篇章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非语言知识和口译技能。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作过不同教学法的实验。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 一组采用传统单一的方法:放录音, 让学生记笔记, 然后直接翻译;另一组学生采用CECE训练法。由于高职学生和口译本身的特点, 采用第一种方法时, 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紧张慌乱、词不达意;中译英时往往摆脱不了汉语思维的影响, 遣词造句单词生硬, 错误百出, 使得学生失去了练好口译能力的信心。学生无法按口译的要求, 听完源语立即准确、流利地进行翻译, 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感和正确的英语思维, 多数学生词汇贫乏、思路不清, 译的过程中在罗列英语单词, 句式单一, 充满中式英语的表达。而采用CECE教学法, 可避免以上问题, 学生翻译的效果远远优于第一组同学。CECE教学法是先让学生听中文录音, 进行脑记训练。有了背景知识的了解后, 让学生听英文录音, 记笔记, 进行英文复述, 同时记下好的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然后, 让学生再次听中文录音, 记中文笔记, 看着笔记翻译成英文。这时, 进行过英文复述和好的英文表达方式的学习之后, 学生做中译英更容易、更准确。最后, 让学生再听英文录音, 记英文笔记, 翻译成中文。这样, 经过反复的中英中英的练习后, 学生对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都得到了学习, 也训练了脑记和笔记技能。

四、大力改革评价机制

口译学习效果的评价应使用终结性评价。目前, 高职高专教学中大力提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也就是说学生的课程成绩由期末口试, 平时考勤、作业和课堂表现构成, 这比较适用于只要学生平时完成老师的要求就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课程, 口译是技能性的课程, 口译人员要有实打实的能力, 学生必须非常努力, 输入大量的语言和语言外知识, 大量地听、背、跟读、复述和口译练习。

口译任务是残酷的优胜劣汰的战斗, 能就是能, 不能就下, 没有人情味, 只有学生做了大量的练习, 真正口译实践时才能适应。口译人才的培养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口译评价机制应采用终结性评价, 这样学生练习时更加努力, 在评价机制的压力下,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充分激发。

五、结语

应用型口译人才 篇5

认知负荷理论在口译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以认知负荷理论为理论框架,描述认知负荷理论在大学英语专业口译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在口译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口译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适当降低口译材料的难度以控制内在负荷,优化口译材料的`呈现方式以降低外在负荷,同时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口译学习动机,增加有效负荷,从而提高口译教学的效率.

作 者:杨眉 YANG Mei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刊 名:教育与教学研究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年,卷(期):200923(12)分类号:G441关键词:认知负荷理论 口译教学 内在负荷 外在负荷 有效负荷

会议口译中技巧的应用 篇6

关键词:会议口译;技巧;应用

会议口译,属于跨语言、涉及多种文化的交流职业,位于口译领域的高端。通常,会议口译表现为交替、同声传译两种基本模式。口译听解过程中,译员有必要集中注意力去听取,用自己的思维对源语予以加工,强调意义并抓住信息的着手点,从而有序完成记忆、表达等各项任务。倾听时,还应积极调用个人的百科、情景以及专业等“非语言知识”。对非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口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一名合格的口译员需要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和相当的专业知识背景。

一、顺句驱动

和同声传译相比,会议交替传译的要求相对较低。尽管译者无需立即翻译出源语言,但时间上也相对较为紧迫。区别于笔译工作者,会议交替传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分析原材料,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予以翻译。基于此,会议交替传译并不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100%的翻译,而是涉及大概内容、传达出正确的信息便可。也正因为这样,口译工作中往往使用顺句驱动法,这也是口译人员有必要掌握的一项技巧。

很显然,顺句驱动也就是根据源语言中不同语句所出现的顺序,对原文依次进行翻译。中英文在语言上存在不少差异,口译人员通过该种翻译法很难对原文进行全面把握。不过,鉴于口译工作的时效性要求较高,该方法能为译员节省更多的时间,减轻工作强度,改善翻译效率。以赖斯演讲为例,我们这里对顺句驱动做初步分析。

例句:Different nations will find ways to express democratic values that reflect their own cultures and their own ways of life.通过上面提及的顺句驱动法,我们可做出如下翻译:“在不同的国家,人们的民主意识、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均会存在差异。”

二、断句

针对译者,若要正确把握順句驱动,第一步就必须学会如何断句,懂得怎样抓好复杂句子内出现的不同信息点。学会了断句,我们自然可以掌握顺句驱动。英语语言中有很多繁琐的长句,怎样断句,这是很多中国学生面临的难题,对译员的语言功底也是极大地考验。不过,这里所说的断句并不是纯粹以断句为目的,而是要服务于口译的需要,讲究合理、合适性,以便对某些冗杂的英文句子进行翻译。

若中英信息在表达方式、主要内容上十分接近,则可不采用断句方法,该种情况较为少见。不同的语言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译者在汉语翻译中会看到很多长句,这就必须熟练应用断句技巧。基于此,译者第一步应对讲话内容予以认真倾听,脑海中对所有长句及其关键信息点进行赚取;根据听到的顺序逐次予以翻译。正因为差异的客观性,翻译时译者还有必要对句子做出调整或者是修补。这里仍以赖斯的讲话为例,其中有这么一句:Democracy is the most realistic way for diverse peoples to resolve all differences,and share power,and heal social divisions without violence or repression.

很明显,上述为英语长句。我们在翻译前,有必要进行断句,并得到最终结果:民主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能够对群众争端予以解决、实现权利共享,消除社会上存在的分歧。

三、重复

汉语文学中,很多人会借助重复的手法对句子气势予以渲染。相对来说,英文文学中则几乎不会使用该种手法,有时甚至是刻意禁止的。朱自清家所执笔的散文《匆匆》中,“匆匆”的出现频率高达5次,其目的是为了渲染气氛。汉语更注重意合,其句子、词汇的结构可以背重复,特别是在礼仪场合。而英语则重形合,若反复出现肯定会臃肿,我们在翻译时有必要关注重点。

由于不同文体间存在差异,有时重复手法也很有必要。就比如下列句型:Worse than…Worse than…Or perhaps worse than...。在政治文体文中,适当用重复和反问的语气有助于增强气势。从某种层面上看,中英文中均适用于重复手法。因此,上述句子也可理解为:“会比...更糟糕么?还会比...更糟糕么?或者比...更糟糕吗?”

四、转译

顾名思义,语言翻译中经常会使用转译这一技巧,它在很多翻译形式中也较常出现。会议交替传译同样如此,必然会使用该种翻译方法。全面地使用转译,有助于维持译文的通畅性,让译文变得更具可读性。不过,转译的界定较为宽泛,一般可分成词性和逻辑转换,以及句式调整等形式。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分析,这里我们将以此举例分析。

(一)词性转换

例句1:The problem is that too many peaceful human rights activists,and journalists,and bloggers are sitting in prison for actions that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crimes in any country.

翻译:问题在于:越来越多热衷和平、倡导人权的记者、民主人士以及博主纷纷入狱,但这些人身上的罪在所有民主国家均难以立足。该句话的翻译,将peaceful当成动词,释义为热爱和平。

(二)句式调整

例句2:The reason is that America desires no permanent enemies that we can imagine a better relationship with North Korea,and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it through the Six Party Talks.

翻译:美国不想结交长久的敌人,我们希望借助六方会谈构建更加和谐的美朝关系。在對该句话进行翻译时,我们会对语序进行调整和翻译。

(三)逻辑转换

例句3:The main problem for democracy in the Middle East hasnt been that people are not ready for it.The problem is that there are violent forces of reaction that cannot be allowed to triumph.

翻译:中东地区所面临的民主问题在于:战胜不了的武力反抗分子依然存在,而并不是人们未做足准备。上句中,显然是逻辑被成功转换再进行翻译的。

五、增补

我们都知道,中文强调意合,句中不同的意群、成分均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很多情况下,中文都不需要使用连接词或者介词,其句子形式相对而言较松弛。英语则强调形合,句子的不同意群或者成分结合均有必要借助连接词或者介词予以实现。也正是如此,英语形式要严谨很多。不过,中英文句式上存在的差异,必然需要译者在两种语言互译中学会增补。特别是英文译为中文时,更需使用增补方法。看如下例句:Worse than the tyranny of Saddam Hussein at the heart of the Middle East,who terrified his neighbors and whose legacy is the bodies of 300,000 innocent people that he left in unmarked mass graves?

根据上下文,我们可巧妙地予以增补。这里我们可将原文译为:伊拉克作为中东中心,被萨达姆专制政权所占领;他威慑他人人民,并对30余万名群众予以杀害,形成了很多无名坟墓,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需要注意的是,增译法的存在并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凭空添加原文当中本没有的意义,虽然在增译的部分当中是无法从原文当中找到相对应的词语的,但由于其目的是要表达原文的信息,或者将翻译的内容更符合译入语的表达风格,增译的现象是非有不可的。

六、省略

有增补,自然也会出现省略。口译期间,省略可以说无法避免。原因在于:人的处理能力相对有限,口译现场肯定会受到噪音等因素限制,译员想要彻底听取原文并将其传送给给译入语听众,难度很大,而且完全形式上的对应往往不符合译入语听众的语言习惯,会使翻译内容生硬,翻译腔明显。大量的口译实践表明,省略极为普遍,哪些情况下需用到省略?

例句:No,ladies and gentlemen,the past order in the Middle East is nothing to extol,but it does not make the challenges of the present less difficult.这里,我们可将句子做如下翻译:不,女士和先生们,以往的中东不具有称颂价值,我们当下遭遇的挑战也让人堪忧。句子中,“past order”等词可不予翻译。

在这个句子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减译法在句子当中很难体现得很清楚,因为减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语言更加流畅和自然。

七、结语

本文站在会议口译的角度上,探讨口译过程中技巧应用的重要性,例如关于增补和省略的实用性,以及通过举出事例,令人们意识到增译与减译的重要性。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仍在增加。很多国际会议或者是国际活动,要求大量的翻译人才,尤其是口译人才,但提出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该类会议中,会议交替传译可谓是占主导地位之一的翻译形式。会议口译过程中,译者有必要结合实际选择相应的翻译技能,将发言人的句子流畅、准确地呈现给听众,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个人能力与素养的逐步提升,则是通过加强练习、学习和实践习得的。

参考文献:

[1]何其莘.管窥同声传译中的一些技巧[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2).

[2]刘宓庆.同声传译中的反译与顺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11).

[3]苏冲.浅析中英会议传译技巧——以赖斯在2008世界经济达沃斯年会开幕式上的发言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4(1).

应用型口译人才 篇7

口译是通过语言间的相互转换, 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传递信息, 使人们相互认识和了解。

1. 特点

“口译教学绝不是语言教学的继续, 不是低年级口语练习的继续, 也不是书面文章的口头表达, 更不是检查背诵课文的记忆能力。”“语言教学培养的是语言交际能力, 而口译教学是利用已经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学习培养口译技能。”口译课要求学生在具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的基础上, 获得熟练的双语转译和流利的表达交流能力。在双语的解码和转码过程中涉及文化差异、思维差异、地域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和处理。口译的内容基本都是正式的商务、贸易、谈判、会议等, 要求口译员要使用正式书面语言进行口头表达。口译课是一门集理论技巧和技能训练为一体的专项技能课。

2. 现状

从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的口译教学来看, 在教学内容、方法、训练和培养模式上都存在不足。有些高校的口译课侧重于学生听说的训练, 忽略了口译的理论技巧和专项练习。有的学校没有科学地设计口译课教学计划, 把口译课设置在大学第三年, 在笔译课开设前开此门课, 致使学生完全没有翻译的理论技巧的基础, 其听、说、理解等基本能力远未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因此口译课慢慢变成了词汇课、语法课、高级口语课。有些口译课老师通过播放磁带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译, 这固然是一种训练方法, 但绝不是最佳的手段, 因为现实的口译活动灵活性较大, 现场性和即时性突出。而录音磁带较为呆板, 缺少现场的气氛和变化。还有些高校口译课的老师把大量课堂时间用于教授翻译理论和技巧, 忽略了口译瞬间性、即时性的特点和快速反应的要求, 完全将口译课上成了笔译课。鉴于目前高校口译课出现的种种情况, 有必要探究符合口译特点、社会需求的科学的教学模式。

二口译人才的培养

1. 结合社会需求, 制定口译课的基本课程建设

口译有特定的规律、特点和要求,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化口译人才, 就应该了解这些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 有效地设计培养方案和科学地设置专业课程。

第一, 开设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 注重学生的听说训练。口译课是一门集理解与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技能课, 涉及听和说两项基本语言技能。听懂发言者的讲话是口译语码转换的基础。这一过程需要口译员一心多用, 但人脑处理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这就需要娴熟的技能处理能力。所以在基础阶段结合口译的特点, 加强听说教学, 打下扎实的语言技能基础是学好口译课的前提。听力课程的设置应贯穿于本科四年的学习中, 高年级阶段的听力应以精听为主, 内容应该多样化, 注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鼓励学生多听新闻、广播、外台以及各个领域前沿的信息,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和更新知识的习惯, 为口译能力的提高储备各种知识, 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还应开设一些公众演说和社交礼仪方面的课程。这对提高学生的胆识、心理素质、灵活应变能力以及演讲技能, 树立学生自信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要训练口译员得体的仪态、举止、穿着、表情等, 学生可以通过礼仪课程的学习事先为口译员素质的培养打下基础。

第二, 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 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随着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 社会越来越需要实用型、复合型、专业型的口译人才。即我国外国语院校口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当前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虽然基本语言技能较好, 但却缺乏用人单位所需的专业知识, 很难尽快投入工作。因此, 高校培养出的口译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娴熟的语言基本技能和临场应变能力, 还应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宽广的知识面等。在口译课的课程设置上, 应遵循突出专业特点, 针对专业岗位的原则, 通过辅修、选修课程的开设, 扩大学生在经济、金融、科技、教育、政治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多种课外辅导的形式, 如聘请客座教授和各行专家、名人为学生做专题讲座, 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从而积累与口译相关的专业知识。

2. 结合学生实际, 完善口译课教学内容和方法

口译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是时效性和实用性。这是口译教学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当地外事活动的具体素材来选择口译教学的内容, 要求题材丰富, 主题广泛。

第一, 口译理论的讲解。“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它是通过练习完成的。”口译理论的讲解是口译课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能具体指导学生的口译实践, 如词法的口译理论:增词、重复、省略、减词, 模糊译法等。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口译练习来巩固和锻炼这些基本技巧。此外, 学生还应该清楚地掌握两种语言在句子、篇章、特点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如汉语注重句子间内在的联系, 多短句、多动词。而英语重形态结构, 多从句、多连词、多介词和名词。这样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常用的固定的英语句式, 从而使译文表达更加地道和流畅。

第二, 口译技能训练。口译技能的训练主要在于口译笔记的记录和记忆训练。人脑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复杂的、合成性质的冗长复句的语法结构信息有时超出了人脑的短时记忆句法负荷。因此, 教授学生掌握口译笔记的有效记忆法是口译课的必备内容。科学、合理的记忆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短时记忆的广度。其次, 影子训练是锻炼学生复述能力的较好的方法。如果配合公众即兴演讲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口译的表达方面将会有长足的进步。此外, 学生作为口译员, 必须要具备应有的综合素质, 即心理素质、仪表举止、姿态表情等。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通过现场模拟教学设计来实现。教师可根据口译内容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轮流担任口译员, 营造一种真实的现场气氛, 让学生在充分注重语言表达、内容忠实等方面的同时, 也注意培养自己作为合格的口译员所应具备的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行为习惯。

第三, 综合口译类型训练。现场模拟口译训练是口译课学生综合训练的主要形式。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正式口译场合的气氛。根据日常工作生活中口译的类型, 可以从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译练习。

一是会议口译。口译前, 让学生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 包括熟悉会议的类型、主题、参会人员以及与会议主题相关的背景材料。上课时安排部分学生就座于发言席, 部分同学就座于翻译席, 保证绝大部分同学都能亲自参与。老师在听众席旁听、观摩。这样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也能倾听对方的发言和翻译, 并相互提出意见和看法。

二是谈判口译。把学生分成两组, 分别扮演谈判的双方, 然后就某个特定的切入点进行模拟谈判。学生可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 以独特的构思完成既定的任务。学生不仅能惟妙惟肖地模仿某国谈判者讲话的语气、姿态、表达习惯, 而且也能像成功人士一样对涉及谈判内容的知识运用自如。这种模拟谈判口译的练习不仅训练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而且巩固了所学的口译技巧, 锻炼了双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 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 以及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是记者招待会。记者招待会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场口译模式。要构筑这样的实践性课堂,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前准备好新闻发布材料。把学生分为两组, 每组有一定数额的新闻发言人, 每位发言人配备一名口译员, 其余的同学作为记者提出问题。第一组新闻发言人发布消息后, 由各自的译员译成外语。第二组扮演记者的同学提问, 由译员译给发言人, 发言人作答后, 再由译员译给记者。这一活动的特点是现场性和互动性较强, 学生的积极性较高。由于记者的问题都是现场即兴提出的, 需要发言人运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作答。译员也如此。所以, 在锻炼学生公众演讲能力的同时, 也考验了学生灵活应对的技巧。

四是仪式、接待口译。这一类型的口译活动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接待场面, 如典礼致辞、开业庆典、参观团接待、机场迎送、酒会和宴会致辞等。学生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做好译前准备。这类口译的语言多为口语, 随机性较大。因此, 可以激励学生口译的自信心, 减少心理压力, 使他们熟知译员的职责和素质。

五是旅游观光口译。教师可以选择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来设计旅游的场景和内容。学生在充分地准备了相关背景材料如掌握旅游专业术语、基本句式、表达方式后, 通过扮演导游和游客来完成口译训练。这种口译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了解了历史古迹, 扩充了知识面, 增加了语言储备, 同时也较好地锻炼了作为导游的学生回答旅游者提出各类问题时的耐心和应变能力。

三结束语

口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课, 其训练方法、课时、教材等应做细致和周全的考虑。因而, 高校口译教师应遵循口译的职业特点和要求, 建立完善的口译课程体系, 丰富口译的素材内容, 积极探索有效的口译教学方法和模式,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实用型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国军.口译技能训练需要一个科学可行的大纲——评刘和平著《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J].中国翻译, 2001 (6)

[2]刘和平.翻译的动态研究与口译训练[J].中国翻译, 1999 (4)

[3]胡庚申.怎样学习当好译员[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

[4]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

应用型口译人才 篇8

1 商务日语口译的特点

商务口译是在语言基础知识、商务基础知识和商务运作过程基础上口译技巧与商务知识的结合。作为口译活动中的一种类型, 商务口译不仅具有其他口译类型的特点, 如:不可预测的即席传递性、现场压力大、独立操作性强、综合能力要求高、信息交流范围广等之外, 还有其独立的特点。

1.1 专业术语多, 专业知识要求高

细推敲, 以准确译出该词的科学概念。例如:walkie-talkie (步话机) ;skylab (太空实验室) ;friction factor (摩擦系数) ;drone (雄蜂、无人驾驶飞机) 。 (2) 直译法。直译法是指根据英语原词的意义直接译成汉语。这一点在翻译专业词汇时尤其明显。有时还要借助术语中的前缀、后缀的意义。如:角质蛋白horny protein。 (3) 音译法。音译法是根据英语的发音, 用发音近似的汉字将其翻译过来, 这种用于译音的汉字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 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 如:因特网 (internet) ;hertz赫兹 (频率单位) 。一般地说, 音译比意译容易, 但表达新术语的涵义不如意译明确。有些音译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被意译词所取代, 或者同时使用。比如:combine康拜因→联合收割机, penicillin盘尼西林→青霉素。 (4) 形译法。用英语常用字母的形象来为形状相似的物体定名。翻译这类术语时, 一般采用形译法。A-bedplate (A形底座) ;D-valve (D形阀) ;L-electron (L层电子) (原子核外第二层的电子) 。 (5) 意音合译法。有些英文专业术语汉译时, 采用意音兼顾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翻译的对象可以是单词、复合词、词组。如:logic (逻辑电路) ;radar-man (雷达手) ;Ohm law (欧姆定律) ;Curie point (居里点) 。

3.2商品说明书句式翻译要点

(1) 复合句的译法。商品说明书为了达到详细介绍产品的功能和传递信息的目的, 常使用一些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长句。译者在翻译时, 应该先弄清楚语法结构, 找出整个复合句中的主句, 然后分析主句和分句的相互逻辑关系, 最后按照汉语的语法和翻译原则, 准确译出原文的意思。比如:As an expert engaged in improving the interior air quality, the latest model of Yadu will make your inhabited environment more comfortable.作为专业致力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专家, 亚都提供的最新款产品将使您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2) 祈使句和省略句的翻译。增补和省略是翻译中常用的手段。绝大部分英文使用说明书的祈使句和被动句没有主语, 译者在翻译时

由于商务活动所涉及的专业方向较广, 所以每个领域都有其固定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例如:株式相場 (股市行情) 、付替え (转账) 、インボイス (发票) 等。

1.2 口译准确性要求高, 现场压力大、责任重

相对于普通口译, 商务口译的准确性要求更高。特别是在口译专业术语、名字和数字时, 不容出现任何差错。因为一个数字的错误, 可能会给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所以商务口译人员在商务实战口译中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1.3 商务活动中不可预测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并存

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两国的商务人士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谈判风格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增添了口译的复杂性与难度。由于商务谈判中会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存在, 所以也要求口译人员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各种意外事件。

应根据汉语习惯和文本功能, 视情况增加主语。如:Do not use the hair dryer for other purposes, except drying and arranging the hair.请您不要把电吹风用于吹干头发和整发以外的其他用途。 (3) 被动语态的翻译。英文使用说明书中的句子绝大部分是被动句, 没有突出动作的施动者, 强调动作本身。主动句处于绝对的优势。故在翻译成汉语时, 我们应当适时地将被动句转换成主动句。如:The seatbelt across the waist should be pushed down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pelvis.安全带使用者应尽量将腰部的安全带往骨盆方向下压。 (4) 带有非谓语动词结构的翻译——分词短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短语替代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翻译带有状语从句的句子时, 改变原句的语序, 状语从句放在前面。如:The indicator of hygrometer will point to the areas of different colors with the change of ambient humidity.根据环境湿度变化, 湿度表指针将指示表盘不同颜色的区域。

4结语

英文说明书的翻译中应确保专业术语、相关数据准确无误, 客观、真实地反映产品的情况。汉语译文必须要有较强的逻辑性, 通俗易懂并确保原文的技术特点和设计风格。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增加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英文说明书的翻译也随之不断发展。因此, 英文使用说明书的特点和翻译策略还有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韩其顺, 王学名.英汉科技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90.

[3]衡孝军.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看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的功能对等

[J].中国翻译, 2003.

2 商务日语口译的标准

商务口译必须遵守两条基本标准, 一是准确, 二是流利。首先, 商务口译必须准确, 因为准确是口译的灵魂, 更是商务口译的生命线。商务口译的特殊性要求口译人员必须忠实、准确无误地表达交际双方的意思, 否则将会影响双方的商业活动。其次是流利。商务口译现场性、现时性和限时性的特点要求口译人员能够及时、准确、流利地进行口译, 口译过程宜短不宜长, 节奏宜紧不宜松。

3 商务日语口译人员的素质要求

张维为先生曾经说过:“同声传译可以比作一座四层楼建筑:第一层是语言知识, 第二层是背景知识, 第三层是口译人员必备的素质, 第四层才是口译理论和技巧。第四层能发挥作用靠的是底下三层的支撑。同声传译一篇发言, 如果听不明白讲话者的用语含义, 或不理解所说的知识内容, 那么无论掌握了多少同声传译的理论和技巧都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同声传译译员。同样, 缺乏一个译员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反应迟钝、容易怯场, 同声传译也就无从谈起。当然, 这四个层面都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张维为先生的这一观点形象而直观地道出了口译的精髓。这一标准用在商务口译上面, 再加上商务口译的特点, 我们可以认为, 作为一名合格的商务口译人员, 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要求。

3.1 专业素质要求

(1) 具有扎实的、符合商务语言习惯的中日文语言运用能力

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 口译人员需要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 即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 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这就要求口译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双语语言运用能力。日语口译人员的双语能力一是指日语语言能力, 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二是指扎实的中文功底, 很多口译人员, 能够完全听懂日文, 却不能在有限时间内组织成像样的中文。所以, 扎实的中文功底也是日语口译人员必备的一个素质。

在商务活动中, 双语表达还必须是符合商务语言的习惯, 这就要求商务日语口译人员掌握一定数量的中日文商务专业词汇和用语。

(2) 熟悉中日文化背景知识,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商务口译是一种在不同语言间进行的沟通活动, 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商务日语口译人员在商务谈判中, 不仅要精通日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和相关的商务知识、行业知识, 而且还要了解两种文化, 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反映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同。例如, 日本人常常掩饰自己的观点, 讲话习惯拐弯抹角, 在谈判场合有时也采取这种含糊的方式, 以守为攻, 窥视对方的动向, 逼对方先摊牌, 以占据主动。所以, 口译人员必须了解日本人的这一特点, 翻译时要根据对方的态度、场合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听懂、理解讲话的主题, 搞清其真正的立场, 才能圆满地完成口译任务。

(3) 掌握大量的商务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

相比普通口译, 商务口译会涉及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术语, 每次商务谈判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 可能会牵涉到不同的专业, 口译人员的双语水平根本不能弥补对专业知识的缺乏, 若不能把问题和有关事宜翻译清楚, 谈判活动便不能顺利进行, 甚至会导致谈判的中断。所以, 商务口译人员必须在平时进行合理、到位的训练, 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 积累相关的专业词汇, 在口译前充分做好主题和术语的准备工作。

3.2 个人素质要求

(1) 良好的记忆力

口译不同于笔译的特点是必须当场把听到的内容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它基本上是在讲话者停顿之后马上进行的, 所以译员没有充足的时间把所有讲话内容记录下来, 也不能老让讲话者重复, 所以只能依靠自己良好的记忆力迅速、完整地把讲话内容翻译出来。如果没有良好的记忆力, 口译行为就无法继续。

(2) 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商务口译表达成功的标志是准确和流利, 只有准确、流利地表达才能在交际双方中间构筑一座顺达的信息桥梁。商务口译人员虽无需伶牙俐齿、口若悬河, 但却要做到语速不急不缓, 音调不高不低, 吐字清晰自然, 表达干净利落, 择词准确恰当、语句简明易解, 译文传神传情, 即具备清晰、流畅、达意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商务口译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使得口译人员经常会面临一些突发事件, 这时候口译人员不但是语言翻译的主体, 更是协调谈判双方的中间人、过滤者, 这时候就需要口译人员创造性地灵活处理谈判双方的言语, 从而避免谈判陷入僵局。所以, 应变能力在翻译现场与双语功底、口译技巧、商务知识、交际能力同等重要。

(4) 良好的品质、得体的仪表

在商务活动中, 口译人员必须知晓且遵循一定的原则, 即:平等性、互惠互利、灵活机动性、友好协商以及守法。还应遵循道德规范, 即:保密、公正、职业化。另外, 在进行口译工作时, 还需忠实翻译, 做到不插话、不抢译、不随意增减原文内容, 不喧宾夺主、炫耀学识。

此外, 在商务场合, 口译人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服饰和仪容, 戒除不注重细节, 不修边幅的习惯, 而应该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和蔼、言谈得体。

3.3 口译技巧掌握的要求

(1) 正确把握口译听解技巧

口译的第一步是听清楚并理解准确, 这是成功完成口译的关键。但是, 在口译过程中, 稍纵即逝的语言符号一旦消失, 听者对讲话的理解就会变得模糊。所以, 在口译过程中, 口译人员要积极运用口译的听解技巧, 通过分析主题、积极预测等方式, 抓住最根本的意思, 为进一步的记忆和表达提供基础。

(2) 合理运用口译记录技巧

口译人员必须依赖良好的记忆力, 但口译记录也可以作为有用的辅助手段。事实上记忆力再出众的口译人员, 只要情况允许, 也总是小本子不离手。尤其是在遇到讲话中有一连串数字时, 口译记录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正确的口译记录技巧, 口译人员就可以毫不费力、只字不差的把数字翻出来。

(3) 充分使用口译表达技巧

口译人员, 特别是商务口译人员在语言表达时应积极运用口译表达技巧, 正确把握说话节奏, 合理运用手势, 根据场合使用不同的讲话风格, 合理把握间隙和停顿, 尤其是出现错误时, 应根据情况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摘要:随着中日两国间的商务交往日益频繁, 商务活动日益增多, 商务日语口译人才愈加紧俏。但是, 由于能够真正胜任商务口译工作的人才非常稀缺, 使得我们有必要探究商务日语口译人才的素质要求。本文在阐述商务日语口译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了商务日语口译的标准, 并分析了商务日语口译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商务日语,口译人才,特点,素质

参考文献

[1]夏菊芬.日语高级口译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2]叶馥嘉.浅析商务英语口译的素质要求[J].科教文汇, 2008.

应用型口译人才 篇9

1. 地域优势

大连作为花园城市和森林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近些年来, 成功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国际会议, 扩大了大连城市影响力。在“举办国际会议最多城市”排名中大连进入前三甲, 仅次于北京、上海。为何主办方举办国际会议除北京、上海外, 首选大连市, 这与大连城市会议设施良好、气候怡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以及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鼎立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大连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坚持对外开放、引领发展、品质第一的发展战略, 强调科教兴市、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此外, 随着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 两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增多, 更多有大连情结的俄罗斯人来大连参加文化交流、商务洽谈及各类会议等。当然, 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包括了投资方对美丽大连的更深层次的城市文化底蕴的了解。

2. 俄罗斯人的大连情结

要把大连打造成国际旅游胜地光靠美丽的风景是远远不够的。据俄罗斯媒体报道, 作为世界一流的旅游大国, 大连已成为俄罗斯人旅游首选目的地之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 俄罗斯人, 特别是中老年人, 不知道大连这座城市的很多, 但没有人不知道“旅顺” ( 俄译:Порт-Артур) 。1945 年苏军进驻旅顺后, 有两千多名苏军士兵和家属的遗骨被安葬在那里。

2010 年9 月俄罗斯总统德·梅德韦杰夫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拜谒了大连市旅顺区苏军烈士墓并敬献了花圈。近些年来, 不断有苏军烈士遗属或亲友前来凭吊烈士的亡灵。他们或专程前来, 或受人委托代为扫墓。扫墓者当中也不乏慕名而来的俄罗斯普通游客。

与上述良好的发展形式相比较, 高层次的俄语口译翻译对大连旅游文化的了解尤显不足。我们的课题紧密结合大连旅游文化, 丰富俄汉口译的课堂教学方法, 为研究俄语高级口译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通过翻译之手推开大连美丽之窗, 吸引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大连、喜爱大连、投资大连。

二、景点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课题组成员在俄罗斯人最喜爱的景点当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点, 进行了暗访。

1. 大连市苏军烈士陵园

位于大连旅顺口区的苏军烈士陵园是1945 年苏军进驻旅顺后, 在原沙俄公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一座外籍公墓。1989 年, 该墓地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军陵园部分为1945 年苏军进驻旅顺后扩建。1 323 座墓座, 安葬着2 030 人, 其中1 408 名军人, 622 名家属。墓碑上刻着死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 大部分曾镶嵌着死者的遗照或制作精致的瓷像, 留下生前的音容笑貌。

陵园门前广场矗立着一座高39.9 米的苏军纪念塔, 塔基正面上方手执冲锋枪、高达5 米苏军战士铜像威武壮观。该塔于1999 年由大连人民广场 (原斯大林广场) 整体迁移至此。纪念碑是1955 年苏军撤离旅顺前修建的。碑文用中俄两国文字写着“为苏中两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在各级主管部门和一些民间热心人士的积极倡导下, 近几年陵园得到了修缮。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退休教师张大贤老师不仅参与了墓碑俄文碑文的整理和出版工作, 还主动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苏军烈士遗属来连寻访亲人的墓碑, 给我们讲述了许多他所了解的动人的爱情故事、感人的亲情故事。大连许多主流媒体对此都有专题报道。

自2010 年9 月俄罗斯总统德·梅德韦杰夫拜谒了苏军烈士墓并敬献了花圈后, 有更多的苏军烈士遗属或亲友前来凭吊烈士的亡灵。许多来连旅游的俄罗斯游客也不时光顾此地。

为方便俄罗斯游客, 建议推出红色旅游路线, 以苏军烈士陵园为中心, 周边可包括旅顺口日俄战争遗址 (东鸡冠山北堡垒、望台炮台) 等景点。

2. 俄罗斯风情街

截至2012 年, 大连市政府“为市民办16 件实事”中由市旅游局、西岗区政府负责的俄罗斯风情街整合改造项目进展顺利:俄罗斯风情街区域整体规划和商铺牌匾橱窗更换、步行街楼体立面粉刷等市容环境整治工作已完成。

个别商铺牌匾上还存在俄文店名不规范等问题, 如有的牌匾上的俄语字母粘反、存在文法错误等。牌匾上的俄语让俄罗斯游客或懂俄语的中国人会有一种亲切感, 但必须保证准确无误。

各家店内所售商品都差不多那几样:套娃、望远镜、巧克力、紫金、纪念币等。针对货品单一问题, 可帮助经营商扩大商品经营目录, 引进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商品, 如用白桦树皮制作的各种手工艺品, 首饰盒、记事本皮, 玫瑰花等。还可增设出租俄罗斯民族服装拍照等业务, 吸引中外游客。

3. 大连森林动物园

(1) 路标。经课题组成员实地考察发现, 大连森林动物园绝大部分路标使用汉语或英文书写, 仅动物园门口的“大连森林动物园导游图”中包含了俄文字样。

(2) 游园路线及指南。走进动物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森林动物园游园路线及指南。旁边的路边上赫然写着“大连森林动物园导游图”。最上面一层放置的是英文导游图, 中间是日文导游图, 最下面是俄文导游图 (Карта для туристов) 。由此体现出动物园为俄罗斯游客的顺利游园提供了必要的指引与方便。

(3) 景物介绍。动物园内, 每进入一个展区, 都会看见该展区的景物介绍。但这些介绍均使用中、英文对照书写。譬如展区“百鸟园”:上面是用汉语描述的园内景观, 下面是对应的英文翻译。在为俄罗斯人准备的俄文导游图中, 没有针对各个景区的俄文介绍对俄罗斯人来说, 掌握英语的人数远不及掌握法语、德语等外语。对大多数不熟悉汉语、英语的俄罗斯人来说, 会为他们对园内展区的理解造成不便。倘若在每个展区介绍中加进俄语译文, 定会加深他们对动物园的了解和喜爱。

除了各个展区介绍中没有俄语提示, 园内动物介绍也仅使用汉语和英语。俄罗斯游客无从知晓它的全名、产地、生活习性、具体特征等, 使他们对园内动物无法详细、清楚地了解。

(4) 警示语。此外, 一些路边的环保标语也未使用俄语提示。例如:“禁止践踏草坪 (Don’t step on the grass) ”“勿乱扔杂物 (No Litter) ”“禁止吸烟 (No Smoking) ”“请勿拍照 (No Photos) ”“禁止鸣喇叭 (No Honking) ”等仅使用中英文提示。对于大多数看不懂标语含义的俄国人, 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对公园的环保造成破坏。

当然, 最重要的是一些警示性标语未使用俄文提示。例如危险性动物 (老虎、狮子、猎豹、豺狼等) 或危险场所附件的标语“请勿靠近! (Keep Away) ”“危险! (Danger) ”“游人止步 (No Vis-itors) ”“禁止入内 (No Entry) ”等。倘若俄罗斯人不能理解这些标语的含义, 将对他们的人身安全造成隐患。特别是连接动物园一期和二期的空中索道, 在游客乘坐注意事项中未见俄文提示。如果患有高血压、恐高症或心脏病的游客乘坐会加重病情直至危及生命。

三、旅游文化口译课堂教学策略

笔者自2009 年在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首次开设了口译课和旅游俄语课, 在师生中反响热烈。近几年来, 课题组成员一直在关注并研究大连旅游文化与俄语高级口译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和资料的搜集、分析和整理。

我们从大连旅游文化作为切入点, 深入研究高级口译人才培养策略。口译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 其教学流程复杂, 内容多变, 教学难度颇大。我们在俄语教学法理论和口译理论的指导下, 紧密结合大连旅游文化, 借助多媒体技术, 对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 切实提高了学生口译综合实践能力。

1. 前期调研

(1)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目前高校中的培养模式是否存在不足? 我们培养的翻译人才是否适应市场的需要?人们对大连旅游文化方面了解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哪些?有何改进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在企事业单位俄语翻译、在大连高校俄语专业教师和学生、俄罗斯留学生等。

(2) 针对问卷中的问题设计教案, 利用PPT课件授课, 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 通过教学实验探讨大连旅游文化口译课堂教学模式, 提出大连旅游文化与俄语高级口译人才培养研究方案。

2. 教学主要特色

(1) 从网上筛选并下载与大连旅游文化相关的主题材料, 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排, 组织学生模拟介绍大连旅游文化。要求学生每人选择大连一旅游景点, 提前用个人电脑利用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做好PPT, 自己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并编写解说词, 统一在多媒体教室轮流展示。

(2) 在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模式。学生自我拍摄模拟过程并进行针对性分析部分, 利用DV拍摄并回放。师生一起逐个分析每个人的优缺点, 最后评出最佳解说词、最佳PPT制作、最佳俄语导游等, 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 组织学生进行“我眼中的大连”、“喜爱大连的N个理由”、“我为大连旅游发展献计献策”、“如果我是大连市旅游局局长”等俄语主题演讲活动。题目也可自选, 但必须与大连旅游文化相关, 并且是学生的心里话, 避免泛泛的大话、空话。演讲稿在教师指导下提前写好。

四、结语

我们以上所做的研究有助于培养俄语高级口译人才, 加强学生对大连旅游文化的了解并积累大连旅游文化知识等, 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俄语口译教学实践, 并对俄语专业本科生、本科翻译专业和翻译硕士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满足了师生的教与学的需求, 使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更好地推介大连。

概括总结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推出红色旅游路线。以苏军烈士陵园为中心的, 包括其周边的旅顺日俄战争遗址 (东鸡冠山北堡垒、望台炮台) 等。

2. 推出高校-旅游局联合培养俄语导游模式。把俄语导游课的内容与导游证考试相结合, 使学生在修学分的同时轻松拿到导游证。

3. 旅行社、旅游景点与高校联合建立俄语导游实习基地。既可以解决学生实习问题, 又可以缓解旅游旺季导游人手不够、翻译短缺的问题。

4. 完善、细化大连旅游网 (俄文版) , 使俄罗斯游客在出发前就能对大连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5. 组织大连旅游文化俄语竞赛活动, 旨在培养学生对大连的热爱之情, 也可邀请在校俄罗斯留学生参加。如果可能, 建议由大连市旅游局牵头, 各高校、旅行社、大连电视台参与, 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大学生、导游、翻译、俄罗斯留学生, 在大连工作、生活的俄罗斯人进行相关主题演讲、知识竞赛等, 以宣传大连旅游文化, 扩大影响。

希望我们所做的研究有益于大连旅游文化发展, 有助于提升具有大连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的影响力。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大连城市旅游文化市场的调查,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讨论了俄语高级口译人才的培养策略。该研究有益于大连今后旅游文化的发展, 红色旅游路线的设计将会更有助于提升大连在俄罗斯游客中的影响力。

关键词:旅游文化,红色旅游,俄语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同举.ПутеводительпогородуДалянь:大连自助游[M].刘萍, 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应用型口译人才 篇10

随着中国加入W T O,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 加上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 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和商贸等领域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频频出国访问、考察、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会议等, 这就急需既懂专业又能进行英语口译的专门人才, 运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我国全面走向世界服务, 主要涉及新闻发布会、商务谈判、国际学术会议等特定的高规格的英语口译领域。据了解, 仅在武汉, 英语口译资格证书就已经成为50%的在汉三资企业招聘中高级人才的必备条件。但是, 国内目前这样的人才匮乏, 主要原因是各大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 因为其专业和人数的限制, 无法满足各行各业对专业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因此, 提高在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具备过硬的英语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英语口译能力的合格的专业英语口译人才成为解决我国目前专业英语口译人才紧缺问题的必然途径。那么, 如何将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才并让他们在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根据我国新时期的特点, 从理论和实践出发, 对专业英语口译人才需求的趋势及培养模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合格的专业英语口译人才的定义

究竟怎样才称得上合格的专业英语口译人才呢?孙万彪 (2002) 认为, 要胜任口译工作, 口译人员必须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全面发展, 五种能力缺一不可。只有这五项基本技能都达到较高的水准, 才能成为合格的口译人才。也就是说, 作为世界上语言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英语而言, 英语口译是一项很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 它涉及的场合千变万化, 同时, 它服务的目标又多种多样。无疑, 这就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要拥有“百家”的知识素养及专业知识积累, 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还要有广阔的视野, 对口译工作的复杂背景有充分的了解, 并具有深厚扎实的语言功底、逻辑推理能力和交际能力。不难看出, 这类人才的培养规格很高, 要培养出近乎达到要求的合格的英语口译人才很不容易, 但这样的人才却正是新形势下所需要的、本文所讨论的、合格的英语口译人才。

二、合格专业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1. 目标体系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所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中“译”的能力被列在首位, 它包括笔译和口译两种形式。口译课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和训练口译的基本技巧, 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理论和专题连续传译的技能, 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等技能, 以求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汉英口译。

2. 课程设置模块

合格专业英语口译人才应具有不同的知识模块, 这点在先前的培养目标中已经做了说明, 这就对口译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途径主要是课程学习, 因此, 优化课程设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前提条件。那么, 适于培养新形势下合格专业英语口译人才的课程体系究竟由哪些模块构成呢?笔者这样认为, 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英语口译人才的前提下, 其课程设置应由下列既独立又联系的模块组成:

(1) 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模块。这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 旨在使英语专业本科生具备必要的听、说、读、写、译等口头、书面综合语言技能, 为口译实战阶段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主要课程有:语音、精读、泛读、口语、听力、语法、写作、视听说、英汉翻译和口译等。

(2) 文化素养课程模块。这是英语专业的辅助课程, 旨在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培养学生必备的文化素养、文学修养与艺术修养。主要课程有:英美文学、西方文化、英美国家概况、报刊阅读、外国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等。

(3) 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这是英语专业的高级课程, 一般在三、四年级开设, 旨在让学生根据本人爱好、特长以及市场需要自己选择专业方向, 培养其复合型和创新能力。主要课程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西方经济学、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词汇学、文体学、英语小说、散文、戏剧等。

(4) 实战口译课程模块。这是英语专业的应用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提高心理素质, 积累实战经验, 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合格专业英语口译人才奠定基础, 包括第二课堂活动, 如英语角、英语电台、英语报刊等, 网络自主学习, 毕业论文设计, 英语口译竞赛, 社会实践, 如导游、实习、国际会议现场口译、外事接待等。

三、合格专业英语口译人才培养的实践途径

第一, 语言能力培养阶段。本阶段的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由于语言学习与其他学科不同, 语言环境和文化氛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在教材内容上, 所编选的语言材料要有一定的横向联系, 应该围绕若干相同或类似的主题展开, 以便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相关词汇、表达方法和应用技巧, 从而提高他们驾驭语言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 应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要求在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反复操练,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和各项技能。

第二, 口译技能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包括口译短期记忆法、口译笔记法、数字的口译、谚语引语的口译、同声传译等专业素质训练以及心理素质训练, 训练的主题应涉及模拟新闻发布会、学术会议现场口译、商务谈判现场口译等, 如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模拟现场, 结合现场口译人员的口译, 分析学生目前存在的差距, 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 提高自身的口译技能。

第三, 实战口译阶段。在本阶段,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以及市场的需求, 与相关企业及实习基地合作, 进行口译实战训练。由教师带队, 现场指导, 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锻炼他们的协作、实践、社交、应变、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及适应能力, 为他们成为合格的口译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如笔者大四实习阶段就选择在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担任口译人员, 积累了大量的口译经验, 深觉终身受益。

四、结束语

新形势下的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这个时代对专业英语口译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顺应时代的召唤, 各高等院校应主动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模块, 在改革和探索过程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并为我国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的专业英语口译人才。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上海举行2010年世博会的新的形势下专业领域英语口译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 结合英语口译工作的特点, 从理论和实践出发, 对专业英语口译人才需求的趋势及培养模式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专业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吴冰.汉译英口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胡刚, 陈鸿金.新世纪英汉同声传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4]吴钟明.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5]黄艺.论专业型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外贸外语大学学报, 2007, (5) :13-15.

[6]王金洛.关于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思考[J].Foreign Language World, 2005, (5) :78-79.

[7]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8) :47-49.

[8]熊汝琴, 薛中军.加强跨文化传播交流的国际接轨意识——提高口译人员素质迎世博[J].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06, (4) :156-158.

[9]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 2002, (4) :47-48.

[10]何其莘.培养21世纪的外语专业人才——新《大纲》的修订过程及主要特点[J].外语界, 2001, (1) :132-135.

应用型口译人才 篇11

【关键词】依托项目学习教学模式 商务口译课程 教学目标 教学步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42-03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下称《大纲》)要求培养的学生除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感受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具备较强的能力和素质(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但是,传统的商务口译课程教学模式以教师授课为中心、教材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单一关注语言技能的提升,难以达到《大纲》的培养要求。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下称《决定》)给口译课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决定》强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将依托项目学习教学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 Instruction,简称PBLI)运用在商务口译课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扩展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形成终身受益的能力和素质。

一、依托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简介

依托项目学习教学模式(PBLI)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基于课程的、跨学科的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引和团队合作下完成,旨在将语言学习和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将语言运用在实际情景中。PBLI是从体验式学习理念发展而来的,具有夯实的语言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体验式学习理念开始对教学实践产生影响,基于“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理念而安排学习过程,让学习者在体验和创新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韩礼德派的功能语言学早就认为,运用语言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使用者为了达到特殊目标通过书面和口头的形式运用语言。施富林和奥克斯提出语言社会化,即语言学习既需要获得语言学知识,同时还需要获得社会文化知识。因此,语言能力的提升应包括语言和知识,通过社会性沟通实践得以实现。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法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教学法也为PBLI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实用主义提倡教学中采取行动,并将日常知识运用在实践中,通过各种课堂实践活动和作品制作,学生与所处环境进行互动,从而完成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培养。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和资料的帮助,完成意义构建,最终制作出对自身产生意义的作品,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莫汉基于前人的理论研究,在1986年《语言和内容》一书中提出语言教学应将语言和学科内容结合的理念,他认为只有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种与学科内容相关,必须应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情景,才能让学生进行浸透式语言学习,而不仅仅是浸泡式的学习。将真实材料作为学习资料,将语言、文化和知识作为学习内容。

总之,PBLI具备以下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验学习;学习过程注重过程和结果;注重语言、学科、技能的整合;学习材料和情景运用真实语料;学生最终制作出对自身产生意义的成果;教师担任新的角色。

因此,国内外实践和研究文献表明,PBLI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学生可通过真实情境和有意义的项目活动活用语言,提高语言社会化能力;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创新;加强学生学习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提高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社会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搜索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转变角色。

基于PBLI具有以上特征和优势,适合用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商务口译课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融合语言训练、专业学科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口译员。

二、PBLI在商务口译课程中的应用

根据波拉特的分类,运用在外语教学的项目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研究类、信息搜集类、创造类、角色扮演类、实践为主导类。而本次商务口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针对口译员的译前准备情况以及现场情景练习等情况,主要运用了信息搜集类和角色扮演类。

(一)PBLI模式下的教学新目标。基于莫汉的语言培训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理论,商务口译课程教学的目标应该包括三大部分:语言培训、专业知识、对应技能(如图1所示)。

语言培训通过项目筹备和执行进行大量输入和输出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译);此外,还必须考虑商务口译的特征,让学生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课外资料和进行项目小组讨论,掌握相关专业术语和套句的英语表达,从而在项目执行和展示的过程中输出。

专业知识要点在于完善《大纲》要求的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五大类知识能力结构,了解相关学科领域(商科和国际贸易)的核心概念和结构脉络,掌握与项目相关的具体学科知识,了解并掌握项目管理的流程和要点,掌握译前培训的要点以及口译培训的要素和陈述表达的要点,掌握PPT制作的要点等。

相应的技能包括口译综合能力(听辨、理解、短期记忆、笔记和口译输出)、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界定问题的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批判性阅读理解的能力、口头和笔头表达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公共演讲能力、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PBLI模式的阶段描述。PBLI模式借鉴和吸收了前人对PBLI模式步骤的划分,分为五个步骤:项目宣讲、项目准备、项目启动、项目展示和项目评估(如图2所示)。

项目宣讲是课程开始的第一阶段,教师必须对学生宣讲:(1)PBLI的学习理念以及益处;(2)PBLI对于即将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而言的意义;(3)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方法、任务)以及要求;(4)课堂组织形式以及课程评估方式;(5)给出PBLI模式的学习建议。

项目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做到:(1)倾听学生反馈;(2)组织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行组建项目小组,选出项目负责人;(3)观察和记录学生对项目的感受以及困难,并且给予协助;(4)尽可能地为首次进行项目学习的学生扫除学习障碍,通过提供PPT和其他详细资料以及信息源,让学生明确项目学习如何进行,当中会遇到什么障碍,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自主解决问题;(5)提供及时沟通的QQ和微信联系方式,与项目小组保持联系,确保学生遇到障碍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而不产生过多负面情绪。

项目启动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项目小组协作完成:(1)明确项目目标;(2)界定项目任务内容、程序和方法;(3)进行详细分工和团队合作;(4)各成员明确自己的具体任务以及完成途径;(5)进行时间管理;(6)进行项目方案设计,搜集资料和数据以及对应的英语表达;(7)整合和分析资料,保留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8)汇报项目进展;(9)准备口译培训相关资料(PPT、音频和视频);(10)进行专业的译前准备。

项目展示阶段安排在课堂上,教师负责以下工作:(1)指导某个专题口译任务的译前培训,以及模拟现实情境,要求学生译员提供专业口译服务;(2)指导学生展示语言的运用;(3)组织学生观摩项目展示。学生则自主完成以下任务:(1)准备好培训材料和译前准备;(2)确定展示安排;(3)彩排、亮相和展示。

项目评估阶段需要在课堂和课下完成。在课堂上,教师负责以下工作:(1)指导学生进行过程和结果的反思、自评和评估其他学生的项目表现;(2)反思课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课堂和项目设计;(3)点评学生的项目表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下活动:(1)反思项目中的结果,发现存在的不足,反思与语言、知识和技能相关的学习成果;(2)在口译培训和口译服务后,组织其他学生通过填写反馈表的形式相互评估;(3)项目小组提交相关项目材料(项目管理计划书以及项目进度表),详细展示项目进展情况;(4)项目小组成员提交个人项目计划,项目日记以及个人反思,进一步配合教师了解项目情况。

三、PBLI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拟解决方案

PBLI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便在国外不同层级的二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一些国外学者已经对该项目的应用进行了跟踪记录和实践研究,搜集了参与项目的教师以及学生对各项目的反馈,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因为文化差异存在许多问题。

问题可以大致分为四类:(1)项目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冲突类;(2)学生心理因素类;(3)学生学习能力类;(4)团队合作沟通类。

第一类,因项目学习和传统教学在教学目的、方式、资源、教师扮演的角色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和认可项目学习的优势和必要性。学生认为语言学习应该与专业知识分开;教师教学应该以教材为主;应该从教师身上和教材里学习英语,而不是从同学和同伴处学习;项目学习模式要学习的内容太多,影响语言学习,还不如语法课有用。第二类,因为项目学习模式比较复杂以及要求较高,学生会产生挫折感以及紧张感。遇到困难,某些学生知难而退,并不投入到项目学习中。部分学生认为项目学习模式耗时过多,工作量太大,陈述展示难度太大。第三类,因个别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认为项目学习需要阅读和理解大量资料,从而整合和分析,自己无法胜任。部分学生不喜欢自主学习,希望老师布置具体任务从而自己去完成即可。第四类,学生在团队沟通过程中,难以对某些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在协作过程中,某些学生认真投入项目,而另外一些学生根本不参与。

针对学生在PBLI模式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有效应对。(1)在项目开始之前,必须通过项目的宣讲陈述清楚PBLI的优势。(2)让学生明确他们马上即将进入的工作环境,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真实的社会环境,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是英语基本技能,更多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终身受用的各种技能。而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只关注语言,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同时,以后的工作环境中肯定会遇到任务重和时间短等挫折和压力,必须自己去学习如何处理,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3)具体明确PBLI的学习目标,即语言、知识和能力三结合。(4)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识别和意识到学生所产生的困难和不满,以及潜藏的原因,还应预测学生未来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5)及时提供资料和信息源,以及辅助指导工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6)讲授沟通技巧,协助学生解决团队协作和沟通方面的问题。(7)在项目评估过程中,着重突出学生在这个项目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学习了什么内容。

综上,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大纲》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以语言训练、专业知识获取和技能培养为教学目标,学生为课堂中心,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和项目团队协作,完成模拟现实情境项目为任务的依托项目学习教学模式(PBLI)。该模式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因此,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需要清楚教师在PBLI教学模式改革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中,通过各类行动研究,检测PBLI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Beckett,G H & T Slatter.The Project Framework: a tool for language,content and skills integration[J].ELT Journal,2005(59)

[2]Beckett,H.Project-based instruction in a Canadian secondary schools ESL classes:Goals and evaluations[D].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Vancouver,1999

[3]Beckett,G.H.Teacher and Student Evaluations of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J].TESL Canada Journal,2002(2)

[4]Bolsunovskaya,L M.et al.Project-based Method in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215)

[5]Fragoulis,Iosif.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Greek Primary School:From Theory to Practice[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009(3)

[6]Grant,M M.Getting a Grip on Project-based Learning:Theory,Cases and Recommendations[J].Meridian:a Middle School Computer Technologies Journal,2002(5)

[7]Mohan B A.Language and Content[M].MA: Addison-Wesley,1986

[8]Polat,E S.Project-Based Method at English Lessons [J].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2001(1)

[9]王勃然.网络环境下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项基于东北大学200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行动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学科版),2010(2)

[10]王勃然.基于大学英语项目学习模式的学生学习成就满意度调查—— 一项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项目学习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学科版),2012(5)

[11]王勃然.项目学习模式对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3(1)

[12]张文忠.国外依托项目的二语/外语教学研究三十年[J].FLC,2010(2)

[13]张文忠.本土化依托项目外语教学的“教学观”[J].中国大学教学(4)

[14]张文忠.iPBL——本土化的依托项目英语教学模式[J].中国外语,2015(2)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B类项目“依托PBLI的本科口译教学模式的应用及研究”(2015JGB38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曾 秦(1984— ),女,广西梧州人,硕士,梧州学院讲师。

认知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 篇12

1.1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是研究由经验引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强调机体对当前情境的理解, 然而人和动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力。认知学派把人的心理功能看作信息加工系统。

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人类通过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题解决等过程获取信息并进行交换;学习的主体是人, 人是主动学习的;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感知、注意和理解, 学习的质量取决于效果。

认知学习理论发端于早期认知理论的代表学派-格式塔心理学的顿悟说。但是, 认知学习理论的真正形成却是20 世纪60、70年代的事情。早期研究注重实验室研究, 注重于行为主义研究, 很少涉及人的内部心理历程。当今时代, 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可以说是信息爆炸时代, 面对海量的信息, 人们甚至出现了选择焦虑症, 但是人类还要不断地认知世界, 不断地学习, 信息的选择、贮存、提取及使用过程的研究, 进一步刺激了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

对于口译来说, 就是通过研究口译员的表现, 来研究口译员的内在认知机制。这对口译研究来说, 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

1.2 认知理论在口译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目前, 有关认知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 相对有较多研究的是顺应理论, 变译理论, 关联理论, 顺应论释意理论在口语中的应用研究。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 口译学者开始研究译者的心理活动, 这样就把心理学与口译研究结合起来。20世纪80年代, 认知理论学开始成为口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主要研究译员在特定口译环境下认知机制的运作模式。20世纪90 年代, 结合认知心理学进行口译研究成为比较流行的研究视角。

刘宓庆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认知能力, 不研究认知科学, 不可能真正的, 彻底地了解语言科学……认知科学家为翻译学提供的思考武器和理论手段是极其可贵的。”既然语言能力是一种认知能力, 那么, 认知理论对口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认知理论应用于口译研究的原因在于口译过程本身就是认知过程。加之, 口译过程中涉及的认知机制主要包括感知、注意、记忆、理解、创造性和意识等。口译能力的提高依赖于这些认知机制的能力培养。

2 口译理论的发展现状

20 世纪80 年代, 塞莱斯科维奇女士和勒代雷夫人提出口译的“释意理论”, 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系统的口译理论。我国的口译研究工作起步较晚, 20世纪70年代后, 我国才有了专业的口译教学, 对口译实践的总结多, 却没有口译理论的研究。90年代以后, 有关口译研究的论文才多起来, 好起来。刘和平等人关于“口译理解过程的思维模式”等研究课题的论文出现, 是我国口译研究理论化的发理论化的发端。进入21 世纪以来, 我国口译研究才多了起来, 相关论文中用的最多的研究方法是跨学科借鉴法。学科涉及认知心理学, 心理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等。到目前为止, 我们无法对人脑思维进行考察, 只能对译员思维的外在表现进行观察, 只能间接地研究译员的智力机制, 目前实证法代表着将来口译研究的方向。

3 认知理论的理论基础

认知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的。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经验 (即意识) 和行为, 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 认为整体不等于且大于部分之和, 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创始人为韦特海默, 代表人物还有苛勒和考夫卡。

口译认知负荷模型 (Effort Models) 是法国的Daniel Gile借用认知科学创立的。Gile认为口译任务需要的注意力总量必须小于译员大脑能提供的注意力总量。口译过程中每一步骤所需要的注意力也必须小于大脑所提供的注意力。Gile认为的“口译的操作显然取决于非自动性的一方。”解释了为何要把认知理论应用到口译活动中。释意学派也以认知理论为基础成为口译界的一面旗帜。

还有学者认为口译员表现不佳和“负荷过重”与译者的短期记忆有关。有学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来解读这种现象, 他们主要围绕“注意力, 大脑自动操作和非自动操作 (automatic and nonautomatic operations) 就把Gile凭直觉获得的想法和一些实证研究联系在一起了。

4 认知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

4.1 利用信息视觉化扩大组块容量

译员在口译过程中, 短时记忆尤为重要, 是译员进行口译的关键, 译员需要利用联想和想象的视觉化技巧, 把听到的信息形成思维导图, 通过信息视觉化把听到的信息关键点激活, 从而扩大信息组块负荷量。

Example:

It was pouring outside. The kind of rain that gushes over the top of rain gutters, so much in a hurry to hit the earth, it has no time to flow down the spout.

外面下着倾盆大雨, 雨水溢满了檐槽, 来不及排走, 就迫不及待地涌涨上地面。

我们听到这样的句子, 首先在大脑里就构建了一幅雨图, “gush over”, “rain gutter”, “flow down”这些关键词可以通过视觉化激活听到的信息, 从而扩大组块容量。

4.2 利用信息逻辑化扩大组块容量

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 由于发言人身份、地位、背景差异, 语言内容不同, 有时很难将信息视觉化, 如果接收到的信息是杂乱的, 很难记忆, 这时就需要译员对信息进行逻辑化, 根据逻辑来提高帮助记忆。

Example1:

沃尔玛在卡特里娜飓风期间运输了2500 个集装箱的货物, 用于销售与救灾。该企业共提供价值350万美元的产品用于飓风救援与恢复。为了援助灾区, 沃尔玛派出卡车与司机, 运送其他地区及组织捐献的救灾物资、水、食物与衣服。不仅如此, 沃尔玛还建立了卫星联络通道, 提供电话和因特网服务, 以解决通信问题。

这段文字主要是讲沃尔玛救灾, 译者的逻辑记忆模式应该是:

沃尔玛---运输了2500个集装箱---提供价值350万美元的产品---用于飓风救援与恢复---不仅如此。

这些关键的逻辑点可以帮助译者进行记忆, 并将有效信息串联起来, 增强译者的短时记忆, 提高翻译质量。

4.3 笔记法延长记忆

简单的笔记可以帮助译者对语言内容进行逻辑化处理, 也有助于增强译者的记忆时间, 当然要适合译者的风格, 能有效帮助译者串联有效信息, 从而提高口译质量, 达到准确的目的, 减少失误。

Example1:

在“洋泾浜英语”时期, 出现在汉语中的另一个词是“马路”。1851 年, 英国伦敦西部的布里斯托尔 (Bristol) 出现了一条新型公路。这条路的特点是路面略高于地平面, 在路基上先铺设碎石和炉渣, 然后再铺设夯土, 路面中间稍高, 两侧偏低。遇到雨水时, 这样的路面不积水, 便于通行。这种路面的设计者是英国人马卡丹 (John Mc Adam, 1756-1836) 。后来, 人们把这种路称为“马卡丹路”, 简称“马路”。

可简单的记录为:洋泾浜英语—1851 年, 布里斯托尔—英国人马卡丹, 特点, 马卡丹路, 马路

5 结束语

通过笔记可以有效帮助译员延长记忆, 促进认知。帮助译员贮存相关信息并进行编码, 增强译员短时记忆, 达到得体的语言选择。

摘要:该文通过对认知理论的概念、认知理论在口译研究中的现状、口译理论的发展现状的梳理, 进而探讨了认知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 是对认知理论在口译应用研究中的补充。认知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是口译理论研究的新的补充, 从对译员的外在观察上升到研究译员的内在思维过程, 无论从哪一方面讲, 都是口译研究的新高度,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译员的口译水平和质量, 使译员掌握更好的训练、提高方法。并且认知理论在口译过程中主要体现为译员是如何感知, 记忆, 思维, 表达的整个过程, 因此, 认知理论对提高译员记忆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认知理论,口译,口译过程,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11-14.

[2]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172-173.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59-61.

上一篇:篮球选项下一篇:状态维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