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人员

2024-08-10

口译人员(精选4篇)

口译人员 篇1

摘要:文化认知和跨文化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后者是导译员之必备, 同时也是衡量他们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 对文化认知的不同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导译员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文化图示, 才能够提高对于自文化和目的文化的认知水平,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在导译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认知,导游口译人员,跨文化意识

引言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旅游、尤其在中国的旅游已经掀起新一轮的高潮。游历中国是外国友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如何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醉人的风景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出来、让外国友人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成为导游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对中西方之间的文化认知不够,必将给导游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带来障碍和困难,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由此可见,仅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导译人员必须在增强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提高文化素质,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名真正的“民间大使”。

一、导游口译者的能力素养概述

一名导译员能力的高低与其综合素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旅游业是一项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天文等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事业。这一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导游者身上所具有的综合素质的自然性和必要性。当导游者和翻译者加在一起时,这种综合性和丰富性就显得更加的突出和引人注目。旅游翻译这一应用文体的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陈刚,2004)。

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对导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即,高层次、外向型、复合型人才。一名出色、成功的导游应具备以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及文化素质。这些素质中,身体、心理素质是前提,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业务素质是基础,文化素质是关键。加强文化素质的自我修养,可以为思想道德素质奠定文化基础,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助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文化因素在交际中所起到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

不言而喻,导游翻译属于口译。“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用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张文、韩常慧,2006)。导游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导游而言,把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所隐含于交流的行为过程和语言表述中的那些信息能准确地予以转述,是一件难度相当大的事情。因此,导游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代码转换的过程,而是在跨文化意识的指导下,以转述意义、传达信息、交流思想为目的和宗旨的。然而,口译的“即时性”使得译员没有时间或可能像笔译者那样慢下节奏来进行思考,或者通过查阅字典、资料,上网,请求他人等来获得翻译的准确性,在“即时性”的压力环境下,导译员通常运用简单的语言代码转换,结果往往造成译语和源语“貌合神离”的结果,而这种交际效果正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在很多情况下,“口译员所处的语言环境远比笔译员生动、多变、复杂”(刘宓庆,2004)。

二、文化认知与跨文化意识

从以上导译人员素养的综述中,可以看到导游人员的能力有多种,但衡量口译人员水平的标准很多,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水平。此外,陈刚教授也在2002年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导游词译者之必备”。显然,导游在口译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导译者是否具备跨文化意识或者具备的这种意识强还是弱都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只有不断地增强跨文化意识,导译者在导游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圆满而出色地完成导译的任务。“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它指的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赵军峰、蒋楠,1998)。该定义中的“认知”和“思维”让我们认识到跨文化意识与认知科学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导游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一)认知观。

认知(cogni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与情感、动机、意志等心理活动相对应的大脑理智的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行为和能力。在人们认知的过程中,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因为“它是信息加工过程中最高的综合阶段”,而且“思维既是认知的核心,又是属于认知过程的,所以,从不严格的意义上讲,思维与认知是互相等同的”(赵艳芳,1999)。人的认知源于人与大自然、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切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制约。

(二)认知观下的语言、文化理解。

在人类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认知起到了决定作用,没有认知的发展就没有语言的发展,也只有认识了事物,人们才能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规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思维借助语言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和必然结果,人类是先有思维,然后再创造文字和语言的。因此,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了各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流传媒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自觉不自觉地反映一定文化内涵”(胡蓉、任静明,2002)。文化的内涵相当宽泛,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这名称的定义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萨丕尔,1964)”也就是说,文化是指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人们的语言、行为、思维和心理感知的总和。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对自然与世界的不同的感知,创造了自己特有的语言与文化,这其中就有一个对本土语言与文化的心理感知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方式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其他实践活动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思维方式差异就更大,不同文化群体都有在自己文化语境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特色的考虑问题的认识,反过来讲,各民族之间形色各异的文化也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不同。

卡尔·普莱布拉姆认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睦邻关系不仅因为各民族语言的繁杂受到影响,在更大程度上因为思维模式的差异,即定义认知根源和组织连贯思维所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受到阻碍。导译员需要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的认知有着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异国文化进行认知,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例如:中文用“黄色影片”表示“色情影片”,而英语则用“blue film”表示,因为在汉语里,“黄色”的意义之一是“下流的、淫秽的、低级的”,如“黄色杂志”、“黄书”等。而英语里为什么用“蓝色”来比喻“黄色、下流”呢?据说,在电影刚发明的时候,没有彩色电影,影片大多呈蓝色,昏暗不清,下流题材的影片更是呈灰蓝色。也有人说,这与性病——花柳病、淋病(blue balls)有关,得了这种病的人,其生殖器和血管常呈蓝色。现在,西方很多与性有关的药品都采用紫蓝色包装。按照中国人的思维,“绿茶”为“green tea”,那么“红茶”就是“red tea”了,但在西方“black tea”才表示“红茶”。这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颜色的划分并不像西方国家那么具有层次性,我们虽然知道“红茶”和“红糖”的颜色是有区别的,但我们仍然都用“红色”来描述它们。再如:“怡红院”的英文译名是“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因为在英语里,“green”的文化含义才是汉语里“红”的话语意思,意为:轻浮的、浅薄的。

(三)认知图示与文化认知能力的建构。

图示(schema)一词来自希腊语,最早是由康德(I.Kant)于1781年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的。但作为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学范畴的图式概念的使用则始于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家Barlett,他在1932年出版的《记忆: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and Social Psychology)中提出的。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的反应或经验的积极的组合。”现代图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同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由于不同社团的成员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这种带有文化色彩的认知心理形态以图式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就形成了认知文化图式(刘萍、曾文华,2003)。由此可见,文化图示指的是除了语言这个纯文本之外的某种文化知识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而构成的知识结构,它是已经储存在人类头脑中关于文化理解的模型。它的作用相当于语境里面的“文化语境”,对于理解语言和解读文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示是认知的基础,同时又具有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平衡的不断循环和发展提高的功能,因此,导译者如果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认知图示尤其是其中的文化图示,通过图式的不断重组与激活,就能不断地提高对于文化的认知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实现跨文化交际。在文化图示缺省、相异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重新构建新的文化图示,能够达到跨文化翻译的目的。例如:“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翻译有多个版本,导译员在向外国游客介绍时,就要考虑到西方的文化背景,“Don’t teach your grandma how to make an apple pie.”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apple pie”在美国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东西,显然,孙子教奶奶做“apple pie”是一种毫不谦虚、卖弄本领的一种行为,与“班门弄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巧妙转移文化图示的翻译方法的确能给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带来文化的共享,利于跨文化的交流。再如:在介绍浙江大学这所中国著名的学府时,导游如果将其简单地译成“Zhejiang University”并不能体现出浙江大学在中国的地位,也显示不出这所学校的特色,如果辅以“Orienta Cambridge”(陈刚,2004),然后再配合着浙江大学的景色向游客们介绍这所名校,他们就能够容易直观地感受到这所学校的地位与魅力,这种方法同样转移了文化图示,极大地提高了交际的效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导游翻译实例中的文化认知剖析

文化可分为自文化和异文化两种,自文化的认知对于导译人员而言相对容易,因为“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Byram, 1989)。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本土语言的认知与他对本土文化的心理感知是同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习得目的语的同时也习得了目的语文化,因此对于目的语文化的认知必须有意识地对待,即,不断学习和积累。

前不久笔者看央视的一档关于中国美食英译方面的节目。其中在讲“夫妻肺片”(四川的一道名菜)时,印象最为深刻。“夫妻肺片”最早被翻译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看到这样的翻译,估计外国游客不仅不敢对这道美味的菜肴“动之以筷”,而且会把中国这一文明古国想象成可怕的“食人国”。其实“夫妻肺片”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猪肺切成片配上四川风味的辣酱油。因此直接翻译成“Pork Lungs in Chili Sauce”(《中文菜单英文译法》)。诸如此类令中外游客啼笑皆非、莫名其妙的翻译还有很多,比如:“麻婆豆腐”翻译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童子鸡”翻译成“Chicken Withou Sexual Life”(没有过性生活的鸡)……导游在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会犯看似低级的笑话,归根结底是对本国文化的认知水平不足,具体地讲是对饮食文化的了解不够透彻。如果导游事先已经了解了这些美味佳肴的用料和制作过程,即使翻译得不够地道,相信游客也会了然于心,以避免在导游过程中给国外游客带来不便,或引发国际笑话。又如:中外闻名的敦煌壁画常被译成the Dunhuang frescoes。其实fresco主要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画的“湿壁画”,而敦煌壁画中并没有真正的湿壁画,因此,这种译法是不够准确的,翻译为the Dunhuang murals更为合适。如果翻译成“frescoes”会使外国游客把敦煌壁画和湿壁画混淆在一起,然而两者之间在选材和制作方法和过程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经过敦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敦煌壁画属于干壁画,而且是干壁画中的胶彩壁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差,最重要的是对壁画这一艺术文化的性质缺乏了解。同是壁画艺术,中外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由此可见,即使导译人员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也并不意味着他就了解了这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导译人员要想出色地完成导译的任务,必须有目的、有意识、认真地学习异语文化,并把这种文化与自己国家的本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对比,从而找出两种语言背后文化的相似和差异。

结语

导译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中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导译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译员只有对自文化和目的文化的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认知图示的基础上,才能够提高对文化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并增强自己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最终实现导游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6) .

[2]胡蓉, 任静明.英汉语言中民族文化色彩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 .

[3]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4]刘萍, 曾文华.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和翻译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 (2) .

[5]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1) .

[6]赵军峰, 蒋楠.论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J].中国科技翻译, 1998, (5) .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文, 韩常慧.口译理论研究[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6.

[9]Byram M.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1989.

口译人员 篇2

[关键词] 话轮转换商务译员角色

一、话轮与话轮转换

在人们日常交往及商务活动中,大部分的交际是以口头形式进行的。交谈是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的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交谈,就是参与的双方或多方轮流地不断地说话。而会话的一个特点是就是说话人的轮换(turn-taking),即参加会话的人在整个会话过程中轮流说话。谈话的参与者交替发言,谈话者都有进入和退出谈话,保持发言和放弃发言的权利,在会话过程中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萨克斯等人指出谈话从根本上讲是一项话轮转换活动(turn-taking activity),话轮是指一个说话人在另一个说话人开始讲话之前说出的所有内容。他们描述了谈话的两个明显的事实:第一,在一个时间里至少而且只能有一个人说话;第二,发话者不断轮流变化。日常英语口头交际中,会话参与者明了应何时转换发话者(speaker)与受话者(listener)的角色,即进行话轮转换;若出现重叠现象则有一方马上退出,若出现暂时沉默现象也会有人出来发话。话轮构成单位可以是单词、短语、分句、句子或句子组合等。

人们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话轮,话轮转换系统是一个基本的言语转换机制。商务会谈中也存在基本言语转换机制,话轮转换规则同样适用于由口译员作为中介的商务会谈过程中。商务会谈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的会谈,没有译员的介入,会谈无法进行,由此可见译员在商务会谈中的作用,本文拟从话轮转换角度分析商务口译人员的角色及作用。

二、商务会谈中的话轮转换

话轮的顺序和大小是不固定的、可变的。多数情况下某一时间段里只有一个人发言,无间隔、无重叠地从一个话轮向下一个话轮转换。但我们知道,话轮的转换并不是以规则性话轮的方式进行的,有时还并存有许多其他语言和非语言现象,如:重叠(overlapping turns即俩人或几人同时发言)、沉默(turns with gaps即前一位发言者结束话轮后一时无人发言),及副语言现象(paralinguistic features)或体态语(kinesics,大笑表示反馈,张嘴吸气表示试图开始新的话轮等)。

商务口译是不同语言和文化系统的商务人员通过口译译员而进行的商务活动的话语交际过程,但因商务会谈中口译译员的中介作用使得商务会谈又不同于一般的会话,因而口译的话轮的转换有其不同的特点:口译中的话轮转换不是由甲方讲话人直接传递给己方讲话人,而是先将话轮交给译员,译员再将话轮交给已方讲话人或再传回甲方。如果没有译员的介入,由拥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谈话者进行的谈话无法展开。可见,商务活动能否成功进行,会话能否继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人员能否有效、合理运用话轮转换,从而消除会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愉快的现象。

三、商务口译人员的角色

哈提姆与梅森认为,为了满足交际行为的需要,口译者尽管受到来自他们自身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也要尽量帮助说话人和谈话人达成跨语际跨文化的理解。在实际商务口译过程中,译员不仅仅是一个“传话筒”,被动消极的“隐身人”,完全的“中立者“,口译过程中传递语言信息的工具,而是能“察言观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见机行事”,促进交际顺利进行的协助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译员可以忽略自己完整准确地翻译话语的责任,可以喧宾夺主,相反,译员要明了自己在口译过程中的角色,何时传递话轮,什么情况下制造话轮,如何打断话轮,怎样接受话轮,从而以积极参与、协助的角色完成商务会谈的口译任务。

1.传递、交还话轮

话轮的分配是事先没有规定的,是所有谈话的参与者在对话过程中使用各种话语策略来相互协调的。

在单语交流的谈话中,谈话双方自己决定哪一方开始话轮,他们能够自己协调,当前发话者选择下一位说话者,可以以点名或提问的方式,也可运用目光注视、身体转向心目中的下一个发话者等各种副语言特征(paralinguistic features)来达到点名的目的。如果发话者发话的内容(content)如果完整,语调下降、有停顿,语法结构完整,以及目光转向某位受话者都可以表明到了一个可能的话轮转换。

但在持不同语言、具备不同文化背景的谈话者进行的商务会谈中,话轮的转换是由具备双语能力的口译人员来传递、协调的。如:甲方说话人在结束讲话时说“我们期待着与贵方合作。”译员翻译后,乙方可能会对此有反应,接过话轮,也可能保持沉默,希望甲方继续谈话。这时,会谈或许会出现冷场。如果译员能够正确判断谈话人的讲话语义是否完整,能够正确判断甲方讲话人的意图,是有意继续讲下去,还是将话轮传给另一方的话,那么译员的“言谈举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话轮的走向。如:译员译完后,将脸转向乙方,乙方会以为这是希望他接过话轮继续会谈,如果译员译完后,将脸转向甲方,甲方就以为这是要他继续谈话的表示。

由此可见,译员在商务会谈中起到了传递、交还话轮的作用。

2.制造话轮

会谈是应有实质内容的,会谈需要能进行的话题,会谈双方也要积极协调参与,否则会谈无法继续下去。

由于商务会谈中的谈话者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差异也很大,会谈中出现这样获那样的问题不足为怪。如:一般在双方寒暄过后,谈话双方如果因对对方不甚了解或因其他情况一时未找出新的合适的话题,一方或双方在交谈过程中长时间未对所谈话题提供新信息或引入新话题,就会出现沉默、停顿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译员要选择适当时机制造话轮,协调会谈的顺利进行。

笔者有一次在一家商务公司和外方商务代表进行的第一次商务会谈上担任口译工作,双方寒暄过后没有马上步入正题,而是陷入沉默之中。当时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彼此会感到很尴尬。笔者看到外方代表对房间中的古代家具很感兴趣,就有意识地向客人讲起家具的名称和历史,外方代表兴趣大发,马上问起相关问题来,笔者马上把话论交给中方代表,于是新一轮的话轮转换又开始了。

译员制造话轮使得会话得以继续。

3.打断、忽略话轮

谈话中人们也依赖一定的语言策略或副语言特征来转换角色,成为发话者或持续发话或充当受话者。根据话轮转换规则,当前说话者既不点名也没提问或向受话者发出副语言特征,完全留待其他参与者自行选择成为下一轮说话者;或者谈话中的受话者不能判断出关联位置(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的情况下,几位受话者可能会同时发话。在这种情况下,口译人员的作用尤为重要,他/她应根据会话策略打断或忽视某一话轮,使得主要谈话方进行会话。译员可用目光等身视语和副语言(paralanguage)鼓励主要谈话方说下去,委婉地打断其他人的话论。这样,译员根据实际情况(会话方的年龄、地位,言语行为的礼貌等因素)打断重叠发言情况并指定了下一话轮,从而使交际活动得以继续。

4.接受话轮

由于商务会谈双方语言不同,文化系统不同,在会谈中表达观点的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没有具备话语常识的译员的恰当协助,很可能会出现跨语交际的失误,从而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

笔者有一次曾为商务活动的招待会担任翻译,中方负责人为表示对外方经理的关心而嘱咐他天气早晚温差大,晚上要多穿衣等。西方人不喜欢被别人这样关注,穿衣多少是个人的私事,难道他这么大的人还不知冷暖?

当时,笔者没有照实翻译出来,中方负责人认为这是自己关心别人的表现,完全体现了主人的好客,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听到这样的关照会难免感到尴尬。尽管中方负责人一再追问到底翻译了没有,笔者还是决定不翻译,以免使和谐友好的气氛受到影响。在此种情况下,译员接受了这个话轮,并向中方负责人婉转地解释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商务会谈中的口译过程中,译员应认识到自己应成为口译会话的积极参与者,灵活机动处理口译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适时制造话题,打断重叠话轮,及时传递、交还话轮,促使谈话有序进行,排除交际困难,协调会谈双方的关系,有效地促进双方的成功交流,为商务谈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口译人员 篇3

中俄商务谈判不仅是中俄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也是中俄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而且文化因素的作用至关重要。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谈判双方具有完全迥异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从而导致双方具有不同的谈判风格。因此, 在中俄商务谈判中需要有一个既通晓中俄两种语言、具有扎实商务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 同时又了解熟悉俄罗斯商人谈判风格以及俄语商务谈判口语使用特点的高级商务俄语口译人员, 使商务谈判顺利进行。

一、俄罗斯人的谈判风格

俄罗斯商人的性格中有着相当强烈的保守思想, 这种思想深深植根于俄罗斯的历史之中。前苏联实行的是高度计划的外贸体制, 任何企业进出口货物必须经过一系列环节审批并接受严格的监督, 在这种高度计划体制中, 人们已习惯于照章办事, 忽视了个体创造性的发挥。今天的俄罗斯虽然成功地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但很多的俄罗斯商人还是带有明显的计划体制的烙印, 在进行商务谈判时, 他们墨守成规, 喜欢按计划办事, 缺乏灵活性、敏锐性和创新精神, 从而造成谈判节奏松弛、决策缓慢。但从另一方面看, 俄罗斯商人坦率豪爽, 有话直说, 讨厌拐弯抹角, 遮遮掩掩, 总是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尤其是对价格和技术细节方面更是直截了当。因此在与俄罗斯人进行商务谈判前, 要做好准备工作, 双方在谈判过程中可能会就产品的技术细节问题进行大量的磋商, 例如, 详细的设计图纸、产品证明书和技术说明、维修指南等等。

二、俄语商务谈判语言的特点

(一) 专业性强, 准确性高

谈判双方策动商务谈判的动机就是获得目标利益, 谈判双方通过谈判说服对方理解、接受己方的观点及条件, 最终使谈判双方的利益得到协调和适应, 从而达成协议。所以谈判是关系双方利益的重要活动, 谈判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谈判双方各自的立场、观点、要求及条件都要借助谈判口译人员的翻译才能传递给对方, 如果商务谈判口译人员的谈判语言不够准确就会导致谈判者传递的信息不准确, 那么谈判双方就不能正确理解彼此的观点和条件, 势必影响谈判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使谈判朝着不利的方向转化, 谈判双方的需要便不能得到满足, 也可能使双方错误的理解对方而错误地达成了协议, 那样就会招致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俄语商务谈判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 有大量的专业术语, 熟记并掌握这些专业术语是准确传递商务谈判双方意图, 顺利开展商务谈判的基础。

(二) 表达方式婉转

在所有的商务谈判中都应当尽量使用委婉的、礼貌用语, 这样易于被对方接受。商务交流以礼貌为原则, 作为俄语商务谈判的载体, 俄语商务谈判口译也处处体现着这一语言交际策略。把自己的意见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让谈判对手有被尊重的感觉, 这样就使自己的话语更具有说服力, 使谈判双方更容易达成一致, 获得谈判成功。而相反, 商务谈判时有些话语虽然正确, 但表达方式却令谈判对方难以接受, 话语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俄语商务谈判口译中, 礼貌原则通常通过下面两种方式表现出来。

1. 借助假定式来婉转地表达本方的建议。俄语的假定式除了可以表达虚拟的语气和假设命题外, 还可以婉转地表达说话者的看法和意见, 使得说话者的语气更加委婉客气。在商务谈判口译中经常使用俄语假定式这一功能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例如:

三、商务谈判口译人员应具备职业素质

(一) 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成为一名合格商务口译人员的前提, 是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政治思想条件和品质。国际商务谈判的口译人员首先是一名直接参与对外交往的外事人员, 国际商务口译的从业者必须正确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并能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在对外商务谈判过程中应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服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做到不乱说, 不乱为, 不卑不亢。

作为一名高级的商务谈判口译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高级商务谈判口译人员的责任感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在:一是要绝对尊重谈判双方的思想、观点、立场, 忠实、准确地传达双方的原意, 不得任意篡改、增删;二是为客户保守秘密, 因为商务谈判的口译人员经常参与各种公司的商务谈判, 所以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公司的商业信息;三是养成勤学好问、注意积累的好习惯。每一次的谈判过程对于口译人员都是一次难得的知识积累的过程, 口译人员要好好总结每一次的谈判, 为下一次谈判做好积累工作。

(二) 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商务谈判口译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商务口译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支撑。商务谈判口译工作总是在许多的陌生人面前进行, 这些严肃的氛围会使经验不足的口译人员情绪紧张, 心理上的压力增强。商务口译人员必须克服心理障碍, 努力战胜自我, 培养从容的心理素质, 尽可能在商务谈判之前将自己的心里和身体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提前多了解商务谈判的相关背景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以防情绪紧张而影响翻译质量。

1. 增强自信心。

成功来源于自信, 自信来源于丰富的知识储备。商务谈判口译人员的自信是建立在口译员人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良好的自信心可以使口译人员心情平静、思维敏捷, 在清晰、敏捷的意识支配下有利于口译的充分发挥。反之, 口译人员对专业不熟悉、相关知识的储备不够都会导致口译者的自信心不足, 从而直接影响口译效果。

2. 调整好心态。

商务谈判口译是一个面向陌生人的严肃的工作过程, 面对陌生的谈判对方, 一般的口译人员都会感到压力, 都会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 口译人员要尽可能放松心情, 调整心态。但口译人员不宜将情绪调整得太高, 这是因为情绪太高会使口译人员的思维过渡的活跃, 从而出现判断不够精确, 翻译也就会出现偏差的情况。

3处乱不惊, 灵活应变。

商务谈判口译过程是一个即席性的、复杂的、创造性的过程。加之每一次的谈判都会涉及到不同的商务标的, 因此就会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 对于经验不足的新手来说常常会遇到有些词没有听懂或没有听到。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慌乱, 不能卡在某些不熟悉的词上面, 否则会因小失大, 耽误接下来信息的翻译。通常处理这样的问题时, 口译人员不能急躁, 应该处乱不惊, 灵活应变, 可以尝试着运用下面的方法:一是根据整个谈话的主题, 依靠上下文, 利用背景知识猜测出其大概的意思, 或者通过解释替代的方法代替这个词, 将谈判者的主要意思传递给谈判的双方;二是如果出现不明白的词或者句子, 根据上下文又很难猜测出其基本的意思, 而这个词的作用又很关键的时候,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请求对方重复一遍, 或者请求对方用更简单的词语重新表达;三是如果时间急迫, 条件也不允许请求对方重新表达或者解释, 而根据上下文在短时间内又很难猜测其根本意思的时候, 如果再花费时间仔细琢磨某个词的话, 就会直接影响后面信息的翻译, 这时候, 口译人员应采取漏译的方法, 暂时放弃该信息的翻译, 继续往后翻译, 随着谈判的进行, 可以适当地将漏译的部分补充进来。

(三)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中俄商务谈判口译是一种跨中俄两种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俄谈判双方使用的语言和自身拥有的文化背景完全不相同, 因此, 谈判口译人员起着沟通中俄谈判双方的媒介和桥梁的作用。一名优秀的高级俄语商务谈判口译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母语修养和扎实的俄语基本功, 熟练地掌握汉、俄两种语言的语音、语调、语法等基本知识, 同时又能掌握汉、俄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互译规律, 熟练地互译汉、俄两种语言中常用的成语、谚语、诗句、名言警句等内容。这样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接受到的语言信息进行分析、理解、整理、转换, 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将需要的商务信息传递给谈判的对方, 使谈判的双方达到谈判的目的。

(四) 超强的领悟力和出色的表达能力

准确理解谈判双方的意图, 并能够用中俄两种语言流利翻译出来的能力, 是高级俄语商务谈判口译人员在谈判双方之间架起一座信息畅通的桥梁的关键。准确而成功的表达谈判双方的思想, 不仅是指口译人员能完整、准确、流利地传达出谈判双方说话人的话语信息, 而且还包括口译人员要在自己的口译中体现说话人的风格和特点。因此, 高级俄语商务谈判口译人员必须具备超强的领悟力以及清晰的吐字、伶俐的口齿、流畅而精确的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商务谈判口译工作中灵活运用各种口译技巧和方法, 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完成商务口译工作。

总之, 一名优秀的高级俄语商务谈判口译人员必须了解俄罗斯商人的谈判风格, 熟知俄语商务谈判的语言特点,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扎实过硬的语言功底和业务能力才能出色地完成俄语商务谈判口译工作。

参考文献

[1]Весёлое П.В.Аксиомы делового письма.М., 1993.Добсон Э, Как писать деловые письма.Челябинск, 2007

口译人员 篇4

海峡两岸口译大赛是在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 两岸交流合作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的大背景下, 由厦门大学成功发起并主办了。该比赛采用专业的赛制和规范的赛程, 不仅要突出母语和外语应用能力, 而且还需要训练有素的口译技巧以及机智非凡的应变能力。而口译考试和口译比赛为对英语爱好者和相关工作人士口译能力的检测手段, 其过程本身和考生未来可能或已经从事的口译工作者既有共性, 也存在着差异性。科学比较对照三者的异同, 有助于师生在教学练习过程中更有针对性, 借助教学实践的平台, 更好的提高口译能力和出色完成口译任务。

一、口译考试、口译比赛和口译实践之比较

1、共性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 将所有听到 (问或听到) 的信息准确而且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 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以后总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 (梅德明, 2002:6) 就其主要的实践过程而言, 口译是听、理解、翻译和正确表达。听是第一个步骤, 听不懂或者未完全听懂、信息有遗漏都无法顺利进行接下来的三个步骤。而且, 口译作为一项特殊的语言交际活动, 具有即时性、口语性、难预测性等特点, 要求口译员具备较高的双语理解和表达能力, 高效记忆和有效的笔记方法、临场应变能力, 渊博的知识储备以及应对高压氛围承受能力等, 对口译员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口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口译考试、口译比赛和口译实践的共性, 即其实质和过程相同, 对考生/译员素质的要求也相近。仔细观察比较口译考试、口译比赛和口译实践, 不难发现三者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 这其中有语言形式和内容上的, 也有听众因素方面的。

2、差异

人事部口译资格证书考试 (二级) 分为口译实务和综合能力两个部分。根据《人事部翻译考试:英语二级翻译口笔译考试大纲 (2010下半年最新修订版) 》要求, 《口译综合能力》主要考察应试者听力理解能力, 包括判断、短句选项、篇章选项、听力综述, 听约600单词英语文章后写一篇约200词的英语综述;《口译实务》包括英汉交替传译和汉英交替传译, 即总量约1000单词的英语讲话两篇和总量约1000字的汉语讲话两篇。

而且在口译考试中, 原语形式是预制的录音材料, 通过录音机播放给考生, 材料的语音是按照英语国家人士的标准读音, 考生在语音听辨过程中不存在口音的干扰;选材虽然紧扣大纲, 但依然有其不可预测性, 考生难以为此做针对性很强的准备。因此, 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和牢记各种题材和文体的从字词到句法直至篇章的语言板块, 加强术语训练。在考试时间限定的情况下, 这种对号入座式的操作是高效准确口译的途径之一。尤其是政论、时事新闻、外交接待等特定内容、用词和结构反复性大的文体及习语等, 搭建句子时, 可按照语法规则将这些板块移入其位 (张振梅, 2003:137) 。

比较而言, 在口译比赛当中, 会提前一个星期告知参赛选手赛事主题, 如2012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地区区赛主题为“Health and Life”, 选手可针对这一主题进行准备。比赛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为主旨口译, 选手现场观看中、英文演讲视频各一段, 长度各一分钟左右, 分别用目的语在45秒内表述其核心内容:第二环节为对话口译, 形式为一位中方嘉宾和一位外方嘉宾就某一话题展开简短讨论, 对话由一名选手担任双向口译;第三环节为会议口译, 为选手为视频中的英文演讲嘉宾和中文演讲嘉宾所做的演讲担任口译。

在口译实践时译员可以最大程度上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诸如主题、范围、涉及内容、面临对象等各方面, 以力求做到有的放矢。但不利因素乃是说话人可能带有的口音和方言等语音问题所造成的听辩困难, 或者有些是超出预先设定和想象范围的, 因此译员还需对发言人的背景进行一定调查, 了解其发音特点和当地口音以及讲话风格等。 (孙永红, 2012)

3、听众因素

奈达主张源语讲话的翻译必须充分考虑译语听众的接受。为了帮助听众确立源语的意义, 译员不应只专注于源语信息的接收、理解、阐释和转述发布, 还应充分关注听众, 了解他们的构成、需要、智力水平、接受能力、接受方式、审美价值取向等, 并根据听众对不同时段译语的反应, 选择其母语文化所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包括字词、句式、语体风格、修辞手段、意象等) 发布译语, 将译语听众的受益或效果视为翻译活动的终极目的, 并根据他们交互式的反馈, 对译文进行调整 (刘宓庆, 1999) 。

二、口译考试、口译比赛和口译实践对口译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无论是口译考试、口译比赛还是口译实践, 学生都应掌握英译汉、汉译英的口译基本技巧, 准确传达原话意思, 注意语气表达顺畅、语音语调正确, 用词与句法基本正确, 讲究说话的流利与速度。口译教学承载起了口译考试的顺利通过和口译实践的正确指导的双重任务。

MTI (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是国务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为适应我国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 批准设置的翻译硕士学位, 其教学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学术性翻译硕士。“MTI教学理念是关注翻译行业需求和职业翻译从业者的素质培养, 以职业翻译从业者的标准为培养目标,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 (穆雷, 2012) 。针对三者的共性和互补性, 为了培养职业化、应用型人才, 创建术语课程, 更有的放矢的培养人才, 并对广大MTI教育者从“翻译能力关注”走向“职业能力关注” (冷冰冰, 2013) 。

采用口译经典示范引用, 力求学以致用, 模拟实战口译场景, 体现口译综合素质的训练, 特别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训和提高。鉴于口译的特殊性, 只有把口译课内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 让他们在动态的口译交际环境中获得知识, 发现口译中的困难所在以及知识体系的不足。

三、结语

由于口译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口译课的教学即是以口译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教学, 三者相结合,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对口译教学工作者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冷冰冰.高校翻译MTI术语课程构建[J].中国翻译, 2013:59.

[2]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7.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70-74.

上一篇:压制干扰下一篇:案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