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理论初探

2024-11-10

口译理论初探(精选8篇)

口译理论初探 篇1

由关联理论视角看口译

从关联理论出发,分析了口译思维理解过程、目前关联理论下的口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语境假设动态性为重点尝试性探讨了关联理论下的口译预测.

作 者:李坤 LI Kun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年,卷(期): 20(9) 分类号:H3 关键词:关联理论   口译   语境假设   口译预测  

 

口译理论初探 篇2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互动式教学,口译教学

口译教学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综合运用外国语言、相关知识以及翻译技巧的专业型口译人才。因此,可以看出,互动式口译教育教学就是一项基于口译理论重视实践技能培养训练的活动。由于互动式口译实践活动属于一种思维模式较为科学、缜密且艺术再创造性较强的活动,所以互动式口译工作对口译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下面围绕合作学习理论视域下互动式口译教学的特点和模式展开分析,为探讨互动式口译教学的有效开展模式做出正确指引。

一、合作学习理论视域下互动式口译教学概述

1.互动式口译教学特点。口译教育教学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双语转换能力的专业型翻译人才。从口译工作特点分析结果可以得知,口译工作不仅具有语言综合性和知识复杂性,而且还拥有工作独立性、即席性以及跨文化交际性。口译工作特点决定了其对译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专业的口译技能,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上海外国语大学梅德明教授认为译员的口译能力不只是体现在其语言水平和翻译技能方面,还体现在其参加跨语言交际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双语能力、翻译技能以及个人翻译素质等综合方面。所以,在口译教育教学中,高校和教师更应该重视加强学生的学习互动,促进其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2.互动式口译教学模式。在口译教育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应用凸显了课堂教学的“教”与“学”关系,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在增进师生活动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开展口译教育教学活动。借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互动的良性发展。在教学共振作用下,促使口译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显著增强。在互动式口译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因素的互动使得学生思考空间与思考时间变得更加充裕,并且教师借助提问式教学、探讨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发现并解决相应问题。在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被充分调动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的翻译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能力,为口译教学的高效、优化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合作学习理论视域下互动式口译教学中各角色的阐述

1.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在合作学习理论视域下,互动式口译教学的开展使得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更加鲜明。互动式口译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一个具体的开展流程。教师作为互动式口译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说就是,教师需要结合教学进度设置和安排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促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一定冲突和矛盾,进而引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启。其中,问题的设计与设置是整个互动式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部分,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后续参与程度具有直接的关系。在互动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之一,负责从旁解决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他们还参加学生的交流讨论环节,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互动结果给出客观的评价。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个部分。并且口译专业教师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认知体验,加强他们对互动式口译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认知,促使学生对这种认知体验进行归纳和总结,进而构建出一个较为完善的认知体系。另外,教师还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着手点丰富互动式口译教学内容,促使其效果得到显著增强。

2.教学中学生扮演的角色。在互动式口译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完成互动交流、独立探索等互动任务,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着手,在变式讨论、组际互动、体验归纳等方面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现如今的主动探索。在互动式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教师借助科学、合理的分组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而使所有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三、合作学习理论视域下互动式口译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式

1.自主探索阶段。自主探索阶段也是互动式教学的准备阶段。学生借助教师的适当引导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遇到的困难。这种探究摸索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望。这一阶段是互动式口译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其关键阶段,对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直接影响。

2.小组合作互动阶段。小组合作互动阶段是口译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听取其他小组成员意见和观点的同时,实现信息的交流,进而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活动方案。可以说,小组合作互动阶段是学生自我探索展示与团结协作的融合阶段,学生通过设计、分工以及练习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3.组际交流阶段。组际交流是互动式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来增强自己对知识点的认知。在小组发言人向班级整体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后,由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做出补充和评价,进而将所有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实现组际间的良性互动交流,最后通过讨论和协商在认知方面达到统一。通过组际交流,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口译技巧的掌握都会得到一定的强化,为提升口译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了重要前提。

4.成果展示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是互动式口译教育教学的重要阶段,是教学成果收获和分享的阶段。不同个案的展示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使其对知识点的认知得到显著提升,为总结评价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前提。成果展示阶段的互动主要是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并在这个阶段,师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间的互动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例如,在跨文化交流教学过程中,成果展示内容是学生对肢体语言的不同理解。学生通过踊跃发言实现了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极大的丰富了知识学习范围,促使所有学生的知识储备得到较大丰富。

5.总结评价阶段。总结评价阶段是互动式口译教育教学活动成果展示阶段的总结部分。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成果展示结果展开组际评价和组内评价,然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自评结果、互评结果以及各小组的互动行为给出客观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在总结评价阶段,教师负责实时引导和监控工作,监督并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课堂进度,对停滞不前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引导。可以说,教师既是总结评价环节的参与者,也是互动的监控者。同时,总结评价的内容可以是主观技术方面,也可以是客观数据方面。通过这个环节能够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理解课程的内涵和实质,进而提升自己的口译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高校外国语口译教育教学的开展具有较为有利的作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而引发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问题,它在高校外国语专业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有效降低了学生对外国语学习产生的抵触心理,同时也尊重了他们的个体差异,使他们能够在互动中集思广益,开发发散性思维和语言思维。在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语言协调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他们的外国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所以,外国语专业教师应在口译教育教学中,不断加强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普及力度,为高校大学生的外国语学习和运用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PENG Zhou-Hua,WANG Dan,WANG Hao等.Co op erativ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of 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a Dynamic Leader under Directed Top ologies[J].自动化学报,2014(11):2595-2601.

[2]Yu Xue,Yi Zhuang,Tianquan Ni等.Self-adaptive learning based discret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for solving CJWTA problem[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2014(1):59-68.

[3]赵侠.合作学习理论视域下的互动式口译教学探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0):129-132.

口译理论研究初探 篇3

【关键词】口译理论;范畴;特点;标准;技巧;素质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052-02

作者简介:问芳莲,女,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法。卜小伟,男,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1 引言

口译,是沟通人类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国际交往活动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口译,即将一种所讲的语言当场口头再现为另一种口头语言。口译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为另一种语言的即席活动。口译的最终目的是将一方的信息准确地转地给另一方,是交际双方的信息渠道畅通。随着我国对外活动的日益频繁,口译工作也备受人们青睐和关注,而口译理论的探讨自然成为英语教学当中新的研究课题。口译的特点、口译的步骤、口译的标准、口译的技巧、以及口译人员的素质都属于口译理论研究的范畴。

2 口译的研究范畴

2.1 口译的特点:口译是一种集视、听、说、读、写之大成的综合性语言操作活动。“视”即译员须具有捕捉说话人的表情等非语言因素的能力。“听”即译员须能会意说话者带各种地方口音中语速的话语的能力。“说”是指译员的母语表达能力和外语表达能力。“读”是指译员在视译时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译的特点,一是要求快,“出口成章”,不容许反复推敲或停下来查阅资料;二是当场收获;三是表达方式比较灵活;四是接触面广,工作方式多样。口译是一种即席性很强的语言符号转换活动。这种活动要求口译人员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即可投入双语转码的临场操作。译员有时可以通过话题来预测说话者的主题,以便临场正常发挥。但是,通常情况下是很难预测说话者将要表达的言语内容,尤其是在谈判翻译时,口译的不可预测性更为突出。同时,由于在交际双方之间介入一个传言人。因此,在整个交谈过程中,交际双方,无论说话这还是听众,一般是不希望中介译员占用过多的时间。因此,作为口译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即席反应能力和高超的临场发挥水平。口译的另一特点就是场景气氛突出。口译的场面有时比较随和,比如导游翻译;有时却极为严肃,比如会议翻译。原则上,口译人员的翻译行为不应有意掩饰或去调和某种场景气氛。口译是准确记录交际场景气氛的晴雨表。

2.2 口译的步骤:口译是双语转换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运行有其内在的规律,即用什么样的步骤或模式实现双语的转换。口译活动的运行模式为四个环节,即听懂(理解、判断)、记住(运用积极记忆,合理分配注意力,把握话语中心内容)、构思(目的语要比较规范和相应的逻辑层次)、表达(表层——深层——表层)。听、记、思、表四个环节紧扣在一条链条上反复循环。每一个循环都有顺序、有层次,而在时间上又相对同步。听中有“记”,记中有“思”,思中有“译”。另外还有人将口译过程描述为输入环节,理解环节、语言的组合环节和输出环节。

2.3 口译的标准:遵循以上的口译模式,我们会更加有效地完成口译工作。但出色的口译工作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发言者,讲话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那么口译的质量标准是什么?鲁迅先生曾提出“信与顺”的翻译标准。他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是力求其易解,二则是保存着原作的风姿”。鲁迅先生这段话所讲的是有关文学作品的翻译,但对口译标准的确立也有很大的益处。笔译着眼于用词准确,优雅,它可以借助词典和工具书,反复推敲,甚至和别人进行讨论,以求得翻译出最完美的效果。而口译则是口译人员直接参加各方面的谈话,在没有时间充分考虑,不能参阅任何工具书,不能向专家求救的情况下,却要求他迅速将讲话人的意思尽可能准确地传达给听者,并要求当场得到预期的反省。从中可以看出,口译更多的要求是“信”和“达”,也就是说,以“准确”和“通顺易懂”为主要原则。此外,由于口译受时间的制约,必须掌握一定的及时性。因此,口译的标准是“准确、通顺、及时”,简化一点就是:“准、顺、快”。

2.4 口译的技巧:口译的方法和技巧,是译员实际工作经验的体现,其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是理性的产物。在口译过程中,表现为充实和加强现场翻译效果的手段。因为思考时间有限,口译不大可能向笔译那样完美或一字不漏。译员应抓住说话者的中心思想并准确、流畅地用听话者能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遇到一些诗句、成语、俚语或俏皮话,可用释义的方法灵活处理。口译时,一些不重要的形容词、副词往往可以省略,但是重要的、实质性的内容,如人名、职务、机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等等,必须准确无遗漏地翻译出来。译员应忠实于说话者的愿意,不可任意发挥;既不能任意删减,也不能任意增添。这些只是口译中一些带有普通性的方法,而不同的口译则需要不同方法和技巧。

(1)政治会谈口译技巧:由于政治会谈中需要体现一个国家在外交上的方针政策、原则立场和策略,因此在各项外事口译工作中,政治会谈口译可以说是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由于政治会谈的口译,在语言表达上重点是要求准确完整、通顺易懂和口语化。不管同意不同意讲话人的发言,译员都要忠实地转达出来,决不能擅自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以修改。政治会谈的政策性强,译员都必须熟悉政策,了解说变问题的背景。由于政治会谈涉及面广,要求翻译除了有扎实的中英文基础之还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2)科技口译技巧:科技口译有一些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1)对象相对稳定;2)内容专一深入:3)语言严肃委婉;4)手段视听结合;5)方式多变灵活;6)时间限制严格。科技口译广泛地采用“简译”和“补译”等翻译方法和技巧。

要做好施工现场口译,译员必须熟悉合同,了解专业情况,熟悉专业词汇,特别要了解卖方工程技术人员及所属厂家使用的习惯表达方式、缩写简称等。

(3)商务洽谈口译技巧:商务洽谈也称外贸洽谈,常常以技术洽谈为先导,因此与有关合同工程谈判不能截然分开。商务洽谈中,特别要注意对方的文字陷阱,以避免对方钻空子。

2.5 译员的素质:口译是一门专业要求很高的职业。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译员必须经过专门学习和强化训练,具备以下素质:

(1)语言素质。译员首先应该熟悉并能听懂不同的口音、方言以及不同的英语变体,因为他接触的说话者不可能个个都会说标准的普通话或标准的英国或美国英语。其次必须有扎实的双语功底,掌握大量的词汇,谚语、俚语,达到对双语的理解熟悉度和表达熟练度,只有这样才能借助良好的语言、语调通过词语、句子的组合达到使交际双方交流思想的目的。

(2)心理素质。在口译工作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译员工作成功的保障。一名译员在强大口译工作压力下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失误,这就要求译员具备较强的心理控制能力即坚强的意志力,他可以较快地克服怯场现象,排除干扰,将工作进行到底。因为口译是一种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失败和失误在所难免。因而译员的这种心理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

(3)文化素质。译员的文化素质直接决定口译工作的优劣。合格的译员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除了全面了解各国文化、风俗习惯之外,还要对时事要闻、政经知识、商贸知识、史地知识有所了解。

参考文献

[1]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2] 魏令查.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J].外语教学.2001(3)

[3]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口译理论初探 篇4

跨文化交际,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活动。从古至今,文化的传承和融合都需要跨文化交际来实现,不同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的民族习惯、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不同,因此容易造成诸如英语口译交流的语言障碍,这些语言障碍主要包括,第一,中国与英语国家间风俗意象的差异。举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英语中常常存在着一词多义的情况,如director既是“主任”的意思,同时也是“长官”的含义。而中国有着官僚体制等级分明的传统,如果翻译的过程中出现官职不明确或者被压低的现象,这就使得双方的交流开展处在很尴尬的境地;第二,中国与英语国家间的文字意象差异。如商务英语中关于“企业”与“公司”的差异上,中国企业和公司并没有什么含以上的差别,但是在英语中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用公司(company)来表示和翻译;第三,中西方国家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语口译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思维模式差异上用词的准确性,因为用语不准确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文化冲突。例如,中国比较重视人文教育,注重伦理道德,性格也较为内向,思维方式也偏向于意向性、模糊性的归纳类思维,而西方英语国家由于受工业文明的发展影响较深,偏重于自然科学教育,性格外向,追求竞争意识强烈,思维方式上偏重于精确演绎型。这些文化思维特征的差异很容易在开展经贸合作、政治交流以及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政策意见不相同,因此要在英语口译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2我国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文化安全问题

跨文化理论从其产生的历史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极具文化渗透和文化同化的意味,最早提出跨文化概念的是美国政府在1947年创建的外国服务所,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文化要和传播关联起来研究,第二,对非语言传播的跨文化理论研究,第三,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概念。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这种带有不平等不公平观念的跨文化理论,是站在西方文化与用着的角度阐述的。例如“非主流文化个体最终将完全融入主流文化”的“美国化”期望。随着世界格局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虽然这种倾向逐渐淡去,但是仍然需要引起我们在诸如英语口译教学、英语基础教学等方面的注意。从跨文化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际运用发展来看,我国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语言安全问题,从跨文化理论视域下,我国英语口译教学存在的文化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英语教育的强势和母语教育的弱化上。我国英语教育基本已经达到了全民普及、终身学习的程度,小到学前教育,大到企业英语培训,出国留学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英语教育,这就导致了当前英语教学过分重视实用性和工具性,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文化融合性教育,造成缺少自己语言文化主体身份构建的状况出现,进而会缺少对西方国家语言文化渗透的理解和质疑,带来较为严重的文化安全问题。

3加强我国英语口译教学文化安全的策略

3.1严格遵循“尊重民族文化”的教学要求

我国英语口译教学必须充分重视文化安全教育,在掌握外语口译的技巧和能力的同时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安全意识。因此,在进行英语口译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尊重民族文化”的基本教学要求,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着特定的价值观念,这也就决定了依赖本土文化而生的语言有了一定的意识形态或者某方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我国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要有着语言文化安全的意识,同时也要把这种意识在能力传授的过程中进行普及,引导学生在掌握英语实用能力的同时,有着对本土文化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当然语言文化安全并不是教师自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教育部门在文化安全政策上以及学校在文化安全制度建设和培训教育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通过多方共同的努力,把英语口译教学文化安全工作做好、做实。

3.2英语口译教学应该注重文化融合性

首先,在英语口译教学教材的选编上。在教材设计方面,要选择具有中华文化特点的背景教材,同时教材内容要贴近人民生活、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口译技巧的过程中容易获得成就感的内容。例如将我国历史上优秀的人物事迹用语英语口译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把具有亲和力强的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英语口译教学中,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英语表达方式的兴趣。同时,为了体现英语口译教材文化融合特性以及保障口译教材的质量,可以在教学内容上收集华语文化范围内知名作家和汉学家的优秀文章;其次,英语口译教学应该在注重实用性的基础上,适当的展示本土文化的特点,充分发挥母语在英语口译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学到使用知识和口译技巧,同时也能够真切的去关注母语文化的发展。

3.3英语口译教学要把握好跨文化交际语用原则

在英语口译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英语教师能够从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文化交际能力出发,丰富自身跨文化交际的用语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英语口译教学经验。从理论掌握和实践丰富的高度上,才能够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培养出既有民族文化价值导向又具有英语口译使用能力的合格人才。就英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原则主要包括:第一,真诚性原则。真诚性原则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首要原则。顾名思义,即交际双方在进行交往过程中要有积极合作和参与的`心态,本着真诚的态度情感交流,确保交际用语的真实不虚,同时还要注重各文化间不同的文化习惯,比如西方语言文化有着极强的敏感度,这种敏感度体现在日常交往中,不能够过多的干涉别人的私事。第二;理解性原则。理解或者互谅互让既是一种文化品品质,同时也是进行口头翻译和交流实现的前提条件,秉持互谅互让和理解的原则不仅是跨文化语言环境应该遵守的原则,与此同时,还是我国外交基本政策的基础和一贯作风。这一原则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使用条件,需要彼此之间能够对对方的语言文化有着较为熟练的把握,本着宽容的态度和熟练的英语口译能力,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口译工作;第三,平等性原则。平等性原则是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行的普遍性原则,从跨文化主体间理论出发,平等性原则也是主体建构理论的根本要义之一。在英语口译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平等性原则的使用环境和机制设置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多元化主体交流的时代趋势下,解放自我。平等性原则不仅是跨文化交际语用原则内容之一,同时平等也是一种人类诉求。在提高英语口译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平等原则还能够促进个人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于消除语言差异造成的阻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结语

从英语口译教学中“跨文化理论”误区与文化安全策略的课题研究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我国文化安全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这既是既定的事实,同时也是我们在英语口译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文化安全教育的动力。因此,不管是我国的学校英语教育还是社会英语教育培训,我们都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安全意识,这是我们身为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同时我们还要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掌握英语口译的技巧和能力,使文化交流能够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公平。

参考文献:

[1]陈勇.高校英语教育中的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及应对[J].济宁学院学报,2017,38(02):107-110.

[2]岳亮.跨文化理论指导下的中西方语用失误的探究[J].现代妇女(下旬),2015(01):247-248.

[3]付大安,李奕.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和批判性思维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S1):182-184.

混合学习理论初探[最终版] 篇5

陈小娜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混合学习”研究的文献资料,介绍一些混合学习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应用模式等,探讨国内外关于混合学习的理论研究成果。

关键词:混合学习概念 内涵 模式

一、混合学习的由来及概念

当今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了根本性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教学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但是在我们目前的情况下,学校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教育形式,课堂仍然是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实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现代混合教育成为了现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和培训研究者也把目光投向了混合学习这一研究课题。

混合学习的理论,大致是在上个世纪末出现的。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e-Learning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迅速应用与发展,由此推动了教育革新,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人们在应用e-Learning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通过对e-Learning的反思,在企业培训领域中首先出现并经常使用一个词语:“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

和许多学术问题一样,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界定,以下是国内外几位著名学者对此问题的定义。

1、国外学者的定义

2002年印度的NIIT公司在美国培训与发展网站上发表了《Blended Learning白皮书》,文章中提出了他们的观点:混合型学习被定义为一种学习方案,包括面对面的(face-to-face)、实时电子的(live e-Learning)和自定步调的(self-paced)学习。通常混合学习也用来描述不同传递媒体之间的结合以及电子绩效支持和知识管理实践的一种混合。

另一位学者Michael Orey的研究,总结了三种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定义“Blended Learning”:①从学习者的角度:“混合学习”是一种能力,指从所有可以得到的,并与自己以前的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中进行选择,以便适合于自己达到教学目标。②从教师和教学设计者的角度:“混合学习”是组织和分配所有可以得到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即使有些事情有可能交叉重叠。③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混合学习”是尽可能经济地组织和分配一些有价值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即使有些事情有可能交叉重叠。这些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包括了书籍、计算机、学习小组、教师、教室、虚拟教室、非传统教室、教学指南等。

2、国内学者对于混合学习的认识

在国内,对混合学习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03年12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介绍了“Blended Learning”的理念之后,“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开始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传播。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混合学习的内涵:

混合学习的发展使其内涵越来越广泛:混合在线与离线学习;混合自定步调与实时协作;混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学习;混合学习实践和绩效支持;混合多种教学资源;混合多种环境;混合多种学生支持服务。

(1)混合在线与离线学习:在线学习形式通常指通过Internet的学习;离线学习形式主要指在传统的教室环境中的学习。混合学习应该包括在线和离线的学习。

(2)混合自定步调与实时协作:自定步调的学习是指按照个人学习需求自我调控的学习;实时协作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之间交流、分享共同获得知识的学习。

(3)混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学习:结构化学习是指学习时在过程和目标上有明确的结构,有高度的组织和学习目标的学习,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是很多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和知识掌握层次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非结构化学习是指那些没有提前考虑好的或者没有像书本上的章节一样按一定顺序组织的正式的学习。非结构化的学习资源主要有六种:①网络教师:作为资源,网络教师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极有价值的学习资源;②学习伙伴:学习伙伴包括学习者、网友等,网络教师也可以看作为学习伙伴;③博客(Blog)资源;④BBS论坛资源;⑤WIKI(维基)资源;⑥书签资源。“非结构化学习资源设计的目的是要让看似“无结构的”、零散的、动态的学习资源被学习者高效的利用,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智慧资源。”现阶段很多工作中的学习都是通过如视频会议、网上论坛、电子邮件及聊天等非结构化的形式完成的。

混合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条件来决定学习工具、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步调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既包含了共同接受学习的要求,又给出了个别化学习的机会。总体来说,Blended Learning就是各种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学习模式、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环境和学生支持服务的混合。

三、混合学习的模式

1、混合学习的模式

混合学习的模式,是指用来清晰地描述混合学习过程,明确混合学习的各个环节的一种表述方式。混合学习的模式有多种,主要包括技能驱动型模式、态度驱动型模式、能力驱动型模式以及Barnum和Paarmann模式等四种类型的混合学习应用模式。

(1)技能驱动模式(Skill-Driven Model)

技能驱动模式是将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在线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自定步调的学习者同教师之间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等进行交互。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是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监督学习进程,利用电子邮件或者论坛指导学习者处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可见,自定步调的学习(自主学习)同教师的指导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有效的混合学习模式,它能有利于消除学习者的孤独感,促使学习者完成学习。

(2)态度驱动模式(Attitude-Driven Model)

这种模式是传统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协作学习的结合。首先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把协作学习中的内容、属性、预期结果以及通过什么样的网络技术支持进行等有关的事项向学习者进行交待。这种模式要求学习者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利用在线协作的方式尝试学习新的内容。例如,让学习者通过网络课程、论坛、网络视频会议、和利用聊天室、在线辩论等方式学会如何进行沟通的技能。

(3)能力驱动模式(Competency-Driven Model)

能力驱动模式是指学习者与专家共同活动并通过在线方式进行互动以获取知识的混合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隐性知识的获得,这种隐性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在工作中对专家的观察和同专家的交流。因此,这种模式包括学习者与专家实时的共同活动,并通过实时在线交流工具进行互动。

(4)Barnum和Parrmann模式

Barnum和Parrmann于2002年提出的一个关于混合学习的模式,该模式包括四个阶段。①基于Web的传输。将学习资料放到Web页面上,学习者根据需要随时浏览资料。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习,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所需内容,并且能够促进独立性和自我信心。②面对面加工。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深入理解。面对面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③形成一定的产品。有了学习的资料和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后,还需要形成最后的成品。在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之后,学生应该将有关学习的心得体会、作业、练习等记录下来,并将这些内容与教师、学习伙伴通过电子邮件或论坛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充分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发布写作纲要,供教师和小组成员观看,并相互之间进行评论等反馈;完成作业的最后版本,并将其发布在网页上或发送给教师以及学习伙伴。④协作扩展学习。学生们可以分为一定小组,每组包括固定人数。这些小组保持每间隔固定不太长时间聚集一次,每次时间2小时左右,以分享彼此在完成同一作业时的经历与体会。其他时间小组成员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或网络学习社区保持联系。

混合学习方式就是要把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和现代的e-Learning学习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二者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是当代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与提高,是当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回归。

参考文献: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 篇6

附图

图3 五大连池格拉球山景区的阻力面空间分析示意图

Fig.3 Theanalysisoftheresistancesidebetweenthecentralbeautyspotand

GelaqiushaninWudalianchi

【参考文献】

[1] 徐海根.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9-37.

[2] 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19(1):8-15.

口译中的等效理论 篇7

1 动态-功能等效理论

20世纪80年代,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理论被引进到中国, 并被大家所熟知认可。他的“功能等效”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的翻译界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尤金·奈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指出:“在动态对等翻译中, 译者所关注的并不是原语信息和译文信息的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一种动态关系, 即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Nida, 1964) 他认为翻译是语言交际行为, 翻译的研究领域应该不仅仅局限在语言本身, 而应该扩大到译文的接受者, 也就是读者上, 使得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读者都产生相同的感受。所以, 翻译不仅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 还包括语义, 风格和文体的对等。总之, 此理论强调的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聆听者在句子的理解和感受方面应该是大致相同的, 也就是说他们所产生的心理效果是对等的。这样看来, 翻译就变成了一种交际活动, 是一种跨语言, 跨文化的的交际活动。

2 口译中的等效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 各种语言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 翻译人员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口译者要在两种社会文化之间传递信息。这个活动过程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相互转换还涉及不同文化的碰撞。语言与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的发展有着制约的作用。所以, 灵活掌握语言技巧, 熟知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文化交际能力是解决文化障碍的根本方法。

2.1 语言方面的等效

在口译之前, 口译者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准确地完成记笔记。一方面, 口译者需要注意笔记的内容, 绝对不能忽略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信息, 但同时也要明白自己所做的笔记是什么意思。这个步骤在整个口译过程当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口译者能够清楚地理解语言的意思, 那么也就能轻松地把它翻译成目标语言 (target language) 。在这个过程中, 等效就体现在笔记上。口译员所记录的笔记必须和来源语言 (source lan guage) 是对等的, 比如数字, 时间和一些重要的事件等等。

在口译中, 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总是想要去寻找一个所谓对等的词语。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在寻找的过程中口译员错失了其他的重要信息。这对于口译员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因为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所以口译员要铭记在心, 不同的语言不会使用同样的一套词和短语来解释同样的思想。 (Lederer 23) 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不同的名族往往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思想。例如:汉语用“一箭双雕”, 英语用“一石双鸟”, 德语用“一掌双绳”, 俄语用“一石双兔”。汉语中用“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 英语用In the land of the bir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汉语说“身壮如牛”, 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表示一个人大口大口低喝水, 常说“像牛饮”, 英美人却说drink like a fish。汉语说“胆小如鼠”, 英语中却是as timid as a rabbit。 (周玉忠6)

既然不同的语言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和想法, 那么口译员应该通过自己仿佛的知识和经验来帮助听众理解演讲者所说的内容而不是去寻找所谓对等的词语。在这一环节, 等效体现在语言内容的意义上。口译者的任务就是仔细分析两个不同的语言, 然后再根据听众的思维方式把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 这样才能做到翻译意义上的等效。

2.2 文化方面的等效

口译员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第二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障碍。口译员对自己母语的文化非常熟悉, 可是却对语言接受者的文化习惯知之甚少。所以, 口译员在工作之前就要熟悉掌握对方国家的文化:演讲者所在国家的文化以及聆听者所在国家的文化。只有这样, 口译员才能比较两个国家之间不同的文化从而在口译过程中可以弥补这个空缺, 而不是置之不理。例如:

中国人见面打招呼, 最常用的话语就是“吃了没有?”“你来了?”“上班去?”“下班了?”“上哪儿了?”等等。这些语言的交际功能同英语中的“How are you?”相同。人们对文化和答话本身的内容并不怎么感兴趣, 只不过是表示问候而已。但对英美人士来说他们不认为这是一种友好的“问候”, 而常常理解为是一种“询问”, 甚至产生误会:“为什么对我的私事如此感兴趣。” (周玉忠92)

在问候病人方面, 中国人总是会极力地表达自己对病人的深切同情, 他们会说“I was rather disturbed by and concerned about your illness”, 但是这样表达感情的方式会让西方人更加担心自己的病情, 所以西方人会说“I am sorry to hear about your illness and wish you a speedy recovery”。在欢迎外国客人人, 中国人会说“You must have been tired after the long flight”。但是西方人并不喜欢这样欢迎方式, 原因是因为西方人喜欢听到其他人说他们高兴, 年轻, 活跃。作为一个专业的口译员, 此时就应该遵循西方的文化习惯这样说“How was your flight?”, or“You have had a long flight”。

总之, 口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是不能低估的。作为专业的口译员, 永远都不能忽视语言和文化在口译实践过程中的紧密关系。唯一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地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

3 结束语

在口译实践过程中, 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理解障碍经常困扰着口译员, 直接影响着口译的质量, 影响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所以, 熟知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才是根本办法。尤金·奈达的等效理论强调接受者的主体性, 口译员要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 以达到原语接受者和译文接受者产生同样效果的目的。所以, 口译中口译员要追求的是“等效”而非“等同”。也就是说, 不能直接使用译入语的等值语法和词汇替换原语的语法和词汇。“翻译应该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读者”。 (瞿秋白219) 口译者在奈达等效理论的指导下, 明确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就一定能够熟练驾驭越来越多的文化交流活动。

摘要:随着现代语言学和口译的结合, 口译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传统的口译理论相比较, 现代口以理论更加科学。这篇论文主要探讨口译中的等效理论, 它阐明了等效理论中的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

关键词:口译,等效,功能,动态

参考文献

[1]Lederer M.Interpreting into a B Language:How it Could be Raised up to the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Standards[J].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Jan, 2008.

[2]Nida 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J.Bill, 1964.

[3]瞿秋白.翻译研究论文集[C].上海商务印书馆, 1980.

[4]周玉忠, 李霞.英汉互译教程[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7.

释意理论对于口译研究的影响 篇8

关键词:释意;口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76-01

一、什么是释意

释意理论又称“达意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产生于法国的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与教学的学派。该派认为翻译即释意;是译者通过语言符号和自己的认知补充对原文意思所作的一种解释;译者应追求的不是语言单位的对等,而是原文意思或效果的等值:这种看法与语言学派(如George Mounin等人)的观点差别颇大。该派理论直接来源于口译实践,其观点对于翻译研究有着独特的启示。

二、释意理论的产生背景

1968 年,法国著名口译专家达尼卡·塞莱丝科维奇发表《国际会议译员 — 会话与交际问题 》一文,被视为释意理论的奠基之作。1984 年,塞莱丝科维奇和勒代雷教授合作出版了《 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标志着释意理论的确立。1994 年勒代雷教授出版《 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 》 一书,标志着释意理论的成熟和完善。

三、口译理论研究的对象:口译的定义和特点

口译是这样一种行为和活动:译员听取讲话人的源语并以口语或手语的方式用目标语为听众传达讲话人的意思;通过译员的传译,异语双方或多方之间得以进行交际沟通。(王斌华,2009:15)

王斌华(2009:26)把口译区分于笔译的“规定性特征”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源语及目标语发布的单次性。在口译中,源语和目标语只做一次性发布;在笔译中,译者可反复阅读原文,亦可反复修改原文。2.口译过程的即时性。在口译中,源语发布一结束,译员马上开始目标语发布;与笔译不同,口译的这种即时性意味着认知处理压力大是其突出特点。3.口译的现场性。口译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译员在口译中通常与发言人和听众处于同一交际环境的现场;在笔译中,译者往往与作者和读者处于不同的时空环境。

四、释意理论对于口译研究的影响主要在哪几方面

1.释意理论在口译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口译理解的目标与核心是得出源语的意义。对口译工作而言,言语的实际意义才是我们所特别关注的“意义”。这也正符合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脱离原语语言形式,抓住中心思想,理解文章或讲话的意义。一位好的译员总是懂得利用口译现场的语境、主题、交际环境和其他语言或语言外的信息提示,以便能顺利排出词典里列举的词的多种语言含义。他会“自然”地参照话语者的言语“创造”行为,有目标地选择词的语言含义中的一种,明确体验到话语者此时此地所使用的语篇意义。因此优秀译员完全可以抓住讲话的完整意义并加以转达。即席翻译和同声传译实践以及相应的教学帮助我们提出了释意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

从1956年初巴黎高等翻译学校建立,会议议员便将他们在实践中总结提出的原则运用于教学中。他们给学生提供经验性建议:“不要着意‘翻译’,应表达你们了解了的内容;若想正确理解,必须注意讲话人的表达方式和听讲人以及讲话人讲话时的表达环境……”。学生意识到“译”是禁止的,被迫“释意”,他们在实践中理解了“释意”的涵义,于是很快进入职业角色。光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释意理论由大量的口译工作实践总结而来,并为口译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基础。在日积月累的口译练习中,学生意识领悟到了口译工作中的核心原理—释意理论,正是这一理论帮助他们加深了对于口译这一职业的理解,也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译员这一角色。

2.释意理论在口译工作当中的运用实践。

优秀译员与“一般”听众没有区别,他理解要翻译的讲话内容时,同他在翻译职业以外理解别人的话语毫无区别。唯一的区别是他在翻译时更加专心致志,但与讲话人的关系不如一般听众紧密。他更专心致志,是因为这不同与正常社交情况,他要捕捉并记住话语篇章的所有细微的意义差别和情感效果;关系不如一般听众紧密,是因为他要重新表达的思想不属于他自己;况且他不需要对话语的对错和重要性做出评判。但这并不等于译员的正常理解和重新表达不需要大脑机制的参与。这样的结论似乎十分平淡,但它揭露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事实:口译研究打开了始终向大脑功能密闭的大门,因为我们无法直接分析“普通”听众或读者,口译提供了该问题的一个侧面。1977年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名义在维也纳召开了一次译员、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参与的研讨会。全体会议议员一致声明“他们翻译的不是字词而是意义”。译员强调他们理解和重现的不是词语只是想表明篇章意义远远超过句子的意群和词汇涵义。

在口译中,呈现的自然是篇章意义,尤其在即席翻译中,意义不仅是译员理解和翻译的内容,而且是唯一能在话语消失后留存在记忆中的内容。即席翻译译员之所以能够记住意义的各种细微差别,并自如完整地将其用母语表达出来,是因为他启用了一项基本能力,即在词语消失时记住理解了内容的意义,摆脱了原语语言形式。在这种口译过程,正体现了“理解—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表达”的释意模型和释意理论的核心观点:意义的本质是交际者通过语言符号所传达的“意思”,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大量的口译实践证明,译员在工作过程中,并不会逐字逐句地按照词语形式进行翻译,因为口头转述是转瞬即逝的,理解原语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在口译的工作实践中,释意理论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展。

结论:释意理论的创立是口译理论研究发展的里程碑与转折点,并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切入点揭开了口译研究跨学科思考的序幕,推动了口译工作实践与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全面客观评价释意理论核心观点的同时,我们应借助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不断充实发展该理论, 使释意理论具有更强的理论延展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为推动口译的工作实践和教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p8.

[2]塞莱丝科维奇,勒代雷.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汪家荣等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3]王斌华.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9,p13.

[4]仲伟合.口译研究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12,p43.

上一篇:英语2离线作业答案下一篇: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