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论文

2024-08-27

口译论文(共9篇)

口译论文 篇1

摘要:文化认知和跨文化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后者是导译员之必备, 同时也是衡量他们能力高低的主要标准。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出发, 对文化认知的不同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导译员只有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文化图示, 才能够提高对于自文化和目的文化的认知水平,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在导译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认知,导游口译人员,跨文化意识

引言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旅游、尤其在中国的旅游已经掀起新一轮的高潮。游历中国是外国友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如何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醉人的风景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出来、让外国友人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成为导游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对中西方之间的文化认知不够,必将给导游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带来障碍和困难,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由此可见,仅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远远不够的,导译人员必须在增强自身跨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提高文化素质,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做一名真正的“民间大使”。

一、导游口译者的能力素养概述

一名导译员能力的高低与其综合素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旅游业是一项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天文等因素于一体的综合性事业。这一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导游者身上所具有的综合素质的自然性和必要性。当导游者和翻译者加在一起时,这种综合性和丰富性就显得更加的突出和引人注目。旅游翻译这一应用文体的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陈刚,2004)。

旅游业这一朝阳产业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对导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即,高层次、外向型、复合型人才。一名出色、成功的导游应具备以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及文化素质。这些素质中,身体、心理素质是前提,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业务素质是基础,文化素质是关键。加强文化素质的自我修养,可以为思想道德素质奠定文化基础,有助于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助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而这也正是文化因素在交际中所起到重要作用的具体体现。

不言而喻,导游翻译属于口译。“口译是在人们跨文化、跨语言的交往活动中,为消除语言障碍,由能运用交流各方所使用的语言的人,采用口语表达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别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张文、韩常慧,2006)。导游翻译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导游而言,把一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所隐含于交流的行为过程和语言表述中的那些信息能准确地予以转述,是一件难度相当大的事情。因此,导游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代码转换的过程,而是在跨文化意识的指导下,以转述意义、传达信息、交流思想为目的和宗旨的。然而,口译的“即时性”使得译员没有时间或可能像笔译者那样慢下节奏来进行思考,或者通过查阅字典、资料,上网,请求他人等来获得翻译的准确性,在“即时性”的压力环境下,导译员通常运用简单的语言代码转换,结果往往造成译语和源语“貌合神离”的结果,而这种交际效果正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在很多情况下,“口译员所处的语言环境远比笔译员生动、多变、复杂”(刘宓庆,2004)。

二、文化认知与跨文化意识

从以上导译人员素养的综述中,可以看到导游人员的能力有多种,但衡量口译人员水平的标准很多,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译者的跨文化意识水平。此外,陈刚教授也在2002年提出了“跨文化意识——导游词译者之必备”。显然,导游在口译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导译者是否具备跨文化意识或者具备的这种意识强还是弱都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和效果。只有不断地增强跨文化意识,导译者在导游的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圆满而出色地完成导译的任务。“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它指的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赵军峰、蒋楠,1998)。该定义中的“认知”和“思维”让我们认识到跨文化意识与认知科学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从认知的角度研究导游翻译中的跨文化意识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一)认知观。

认知(cogni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是心理学的一部分,与情感、动机、意志等心理活动相对应的大脑理智的认识事物和获取知识的行为和能力。在人们认知的过程中,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因为“它是信息加工过程中最高的综合阶段”,而且“思维既是认知的核心,又是属于认知过程的,所以,从不严格的意义上讲,思维与认知是互相等同的”(赵艳芳,1999)。人的认知源于人与大自然、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人的一切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制约。

(二)认知观下的语言、文化理解。

在人类语言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认知起到了决定作用,没有认知的发展就没有语言的发展,也只有认识了事物,人们才能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遵循着一定的发展阶段和规律,是人类发展的必然产物。思维借助语言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思维的发生是人类语言形成的动机、基础和必然结果,人类是先有思维,然后再创造文字和语言的。因此,不同的语言特征反映了各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流传媒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一切言行都自觉不自觉地反映一定文化内涵”(胡蓉、任静明,2002)。文化的内涵相当宽泛,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这名称的定义是: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是什么。(萨丕尔,1964)”也就是说,文化是指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人们的语言、行为、思维和心理感知的总和。因此不同的民族由于对自然与世界的不同的感知,创造了自己特有的语言与文化,这其中就有一个对本土语言与文化的心理感知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方式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其他实践活动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思维方式差异就更大,不同文化群体都有在自己文化语境中形成的具有各自特色的考虑问题的认识,反过来讲,各民族之间形色各异的文化也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们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不同。

卡尔·普莱布拉姆认为: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睦邻关系不仅因为各民族语言的繁杂受到影响,在更大程度上因为思维模式的差异,即定义认知根源和组织连贯思维所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受到阻碍。导译员需要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的认知有着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异国文化进行认知,达到跨文化交际成功的目的。例如:中文用“黄色影片”表示“色情影片”,而英语则用“blue film”表示,因为在汉语里,“黄色”的意义之一是“下流的、淫秽的、低级的”,如“黄色杂志”、“黄书”等。而英语里为什么用“蓝色”来比喻“黄色、下流”呢?据说,在电影刚发明的时候,没有彩色电影,影片大多呈蓝色,昏暗不清,下流题材的影片更是呈灰蓝色。也有人说,这与性病——花柳病、淋病(blue balls)有关,得了这种病的人,其生殖器和血管常呈蓝色。现在,西方很多与性有关的药品都采用紫蓝色包装。按照中国人的思维,“绿茶”为“green tea”,那么“红茶”就是“red tea”了,但在西方“black tea”才表示“红茶”。这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颜色的划分并不像西方国家那么具有层次性,我们虽然知道“红茶”和“红糖”的颜色是有区别的,但我们仍然都用“红色”来描述它们。再如:“怡红院”的英文译名是“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因为在英语里,“green”的文化含义才是汉语里“红”的话语意思,意为:轻浮的、浅薄的。

(三)认知图示与文化认知能力的建构。

图示(schema)一词来自希腊语,最早是由康德(I.Kant)于1781年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提出的。但作为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学范畴的图式概念的使用则始于英国经验主义心理学家Barlett,他在1932年出版的《记忆: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and Social Psychology)中提出的。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的反应或经验的积极的组合。”现代图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同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由于不同社团的成员在其成长过程中受到不同文化传统、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的影响,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念,这种带有文化色彩的认知心理形态以图式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就形成了认知文化图式(刘萍、曾文华,2003)。由此可见,文化图示指的是除了语言这个纯文本之外的某种文化知识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而构成的知识结构,它是已经储存在人类头脑中关于文化理解的模型。它的作用相当于语境里面的“文化语境”,对于理解语言和解读文本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示是认知的基础,同时又具有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平衡的不断循环和发展提高的功能,因此,导译者如果能够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认知图示尤其是其中的文化图示,通过图式的不断重组与激活,就能不断地提高对于文化的认知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实现跨文化交际。在文化图示缺省、相异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重新构建新的文化图示,能够达到跨文化翻译的目的。例如:“班门弄斧”这个成语的翻译有多个版本,导译员在向外国游客介绍时,就要考虑到西方的文化背景,“Don’t teach your grandma how to make an apple pie.”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apple pie”在美国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东西,显然,孙子教奶奶做“apple pie”是一种毫不谦虚、卖弄本领的一种行为,与“班门弄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巧妙转移文化图示的翻译方法的确能给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带来文化的共享,利于跨文化的交流。再如:在介绍浙江大学这所中国著名的学府时,导游如果将其简单地译成“Zhejiang University”并不能体现出浙江大学在中国的地位,也显示不出这所学校的特色,如果辅以“Orienta Cambridge”(陈刚,2004),然后再配合着浙江大学的景色向游客们介绍这所名校,他们就能够容易直观地感受到这所学校的地位与魅力,这种方法同样转移了文化图示,极大地提高了交际的效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三、导游翻译实例中的文化认知剖析

文化可分为自文化和异文化两种,自文化的认知对于导译人员而言相对容易,因为“一个人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Byram, 1989)。也就是说,一个人对本土语言的认知与他对本土文化的心理感知是同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习得目的语的同时也习得了目的语文化,因此对于目的语文化的认知必须有意识地对待,即,不断学习和积累。

前不久笔者看央视的一档关于中国美食英译方面的节目。其中在讲“夫妻肺片”(四川的一道名菜)时,印象最为深刻。“夫妻肺片”最早被翻译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看到这样的翻译,估计外国游客不仅不敢对这道美味的菜肴“动之以筷”,而且会把中国这一文明古国想象成可怕的“食人国”。其实“夫妻肺片”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猪肺切成片配上四川风味的辣酱油。因此直接翻译成“Pork Lungs in Chili Sauce”(《中文菜单英文译法》)。诸如此类令中外游客啼笑皆非、莫名其妙的翻译还有很多,比如:“麻婆豆腐”翻译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童子鸡”翻译成“Chicken Withou Sexual Life”(没有过性生活的鸡)……导游在翻译过程中之所以会犯看似低级的笑话,归根结底是对本国文化的认知水平不足,具体地讲是对饮食文化的了解不够透彻。如果导游事先已经了解了这些美味佳肴的用料和制作过程,即使翻译得不够地道,相信游客也会了然于心,以避免在导游过程中给国外游客带来不便,或引发国际笑话。又如:中外闻名的敦煌壁画常被译成the Dunhuang frescoes。其实fresco主要指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画的“湿壁画”,而敦煌壁画中并没有真正的湿壁画,因此,这种译法是不够准确的,翻译为the Dunhuang murals更为合适。如果翻译成“frescoes”会使外国游客把敦煌壁画和湿壁画混淆在一起,然而两者之间在选材和制作方法和过程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经过敦煌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敦煌壁画属于干壁画,而且是干壁画中的胶彩壁画。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差,最重要的是对壁画这一艺术文化的性质缺乏了解。同是壁画艺术,中外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由此可见,即使导译人员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也并不意味着他就了解了这种语言的文化内涵。导译人员要想出色地完成导译的任务,必须有目的、有意识、认真地学习异语文化,并把这种文化与自己国家的本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对比,从而找出两种语言背后文化的相似和差异。

结语

导译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中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导译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译员只有对自文化和目的文化的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认知图示的基础上,才能够提高对文化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并增强自己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最终实现导游过程中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6) .

[2]胡蓉, 任静明.英汉语言中民族文化色彩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 .

[3]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4]刘萍, 曾文华.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和翻译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3, (2) .

[5]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1) .

[6]赵军峰, 蒋楠.论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J].中国科技翻译, 1998, (5) .

[7]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文, 韩常慧.口译理论研究[M].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6.

[9]Byram M.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1989.

口译论文 篇2

浅析商务英语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口译策略【1】

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 跨文化意识 口译策略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研究跨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口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口译策略。

口译人员要加强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有效地推动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

一、引言

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到来,经贸交流日益频繁,商务口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种特殊的口头交际手段,其任务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交谈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交谈双方感觉不到语言障碍而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

在商务口译中,中英文在言语交流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差异,如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不同的称谓方式、不同的思维模式等,在实践中往往是译员感到颇为棘手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口译策略。

二、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

随着大商务、大经贸格局的形成,口译已不仅限于以往的进出口、业务谈判、函电等方面,而是涵盖贸易、金融、经济、商法、营销等用于商务活动的一切场合。

由于商务活动的复杂性,交际双方的言语和内容难以预测,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充当媒介的角色,在限时下工作,又要求译员除了利用交际双方话语所能提供的基本信息之外,还必须多渠道、多方位捕捉其它补充信息,同时还要顶住现场气氛的心理压力,独立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搭建业务沟通、情感交流的互动平台。

商务英语口译工作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双语操纵能力和熟练的双语转换技巧。

这就要求译员除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出色地发挥出交际活动中的桥梁与媒介的作用。

商务英语口译具有其独特性,商务口译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而且口译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术语,每次商务谈判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可能会牵涉到不同的专业,若缺乏专业知识,谈判活动便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谈判的中断。

所以译员必须在平时进行合理、到位的训练,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积累相关的专业词汇,在译前充分做好术语准备。

三、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口译是跨语言的交流活动,同时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对于口译者而言,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

口译者具备这种意识就可以恰当把握翻译尺度而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

衡量译员水平的标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译员的跨文化意识表现与应用能力,即译员的翻译是否符合文化性。

只有按“符合文化性”的原则才能把握语用的罗盘,使语言真正做到得体和准确。

由于商务会谈双方语言不同、文化系统不同,在会谈中表达观点的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没有具备跨文化意识的译员的恰当协助,很可能会出现跨文化交际的失误,从而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

四、商务口译的.跨文化现象及口译策略

跨文化意识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了解双方语言的文化内涵,更能充分考虑到交际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对其话语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帮助双方充分了解对方,建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中方说“我们不会给你们打白条子,我们会按时付款的”。

译员译为“We shall notissue blank paper to you , we will pay you on time.“。

这里的“打白条”是中国人的说法,老百姓深悟其意,而外国人却听不懂。

其实,这里的“白”有“空”的意思,当然也不是条子上一字不写,而是说了不算,类似于“开空头支票”,它只能与英语的通俗说法IOU(I owe you的谐音)的意思稍微相近。

应译为“We shallnot issue IOUS to you.”,外方才能对中方的真实意图有所了解。

再如,在会议发言前,发言人有时会说,“没有很好准备,只谈点粗浅的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以表示谦虚或客气。

此时,若直译为“My speech is poorly prepared , andit only represents some superficial ideas of my own.You are wel-come to criticize and redress the mistakes in it.”英语文化的听者就会觉得发言人在浪费大家的时间,既然没有准备好,那还在这儿说什么呢?而且,还要别人“criticize(批评)”和‘`redress(指正)”,显而易见是要严厉地指责或激烈的争吵,而不是进行友好的切磋与交流。

此时,译员应根据具体的交流需要,对源语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可译为:“I am going to share with you someof my personal views ,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sugges-lions.”以符合听众的交际期望,实现等同的交际效果。

如参观某团体或公司时,中方代表总爱对来访的外国专家说“请提宝贵意见”。

如果这句话译为“Please give us yourvaluable opinions.”访问者就会感到为难,大概会想:How do Iknow whether my opinions are valuable or not?在这种场合如果提了意见,就不够谦虚,等于说:Yes , my opinions are valuable.因此,为了避嫌什么意见也不提了。

其实,这句话应译为:”Your opinions will be appreciated.“

另外,在某些商务谈判中,出现不理智、甚至不文明的言语时,比如:中方对条款不满,生气地说:“如此刁蛮不讲理,没什么好说的,除非推倒重来。”如果直译,势必会加重双方的紧张气氛。

译员如果改换语气,发挥调停人的作用,将该句译为:”That is too much. Can we do it again?”这种采用省译或改译的处理办法,就可促进双方继续交流合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商务英语口译中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口译不仅是语言的国际交流,同时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口译者面对的是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在具备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准确、和谐地沟通。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

一、论文的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概况和预测

20XX年11月10日深夜,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

无论按什么标准来撰写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都将会被列入这一时期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中国加入世界组织必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可以说,中国加入世贸对中国绝大部分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有机遇同样就会有挑战,尤其是对中国农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农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加入WTO,农业面临一个新的国际环境,新阶段新环境将把中国农业推向市场竞争的巅峰。

论文百事通中国农业的市场竞争会由国内竞争转向国内国际双重竞争,农业资源也会由国内配置转向国内国际双重配置。

中国入世,绿色壁垒逐步取代了关税和配额,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如何应对将会是一个亟待做出抉择的问题。

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WTO规则和机制来保护和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鉴于此,我选择了中国加入WTO后的外贸研究这个论文课题,希望通过自己论文写作的过程,来加深对WTO的了解。

二、有关论文课题调查和研究情况,预计论文达到的目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段提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

经济、科技、社会、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得到各国的公认。

消费观转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人们不仅要提高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生活质量,当然包括环境质量。

然而,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包含贸易手段,所以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国际贸易。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筑起绿色壁垒。

我国农业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损失极大。

口译论文 篇3

尽管口译活动在我国存在已久, 但与口译相关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自从21世纪以来, 随着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口译作为一种有效的跨语言、跨文化交流手段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五年来,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口译相关课程, 并已成为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高校之外, 社会上涌现出大量专业口译培训机构, 吸引了许多对口译感兴趣的社会人士。与此同时, 一大批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口译员加入口译队伍, 大大地提高了口译队伍的整体素质, 口译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为了满足口译市场需要, 一些综合性高校研究生院开设了MTI (翻译口笔译硕士) 课程, 不久后第一代口笔译博士也即将产生。

总体上, 我国口译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许多学者和教师开始关注并从事相关研究。大量的口译相关专著、教材应运而生, 各类学术期刊杂志上也纷纷刊登了大量的论文, 总结口译技巧、分享口译实战经验、促进口译教学培训。然而这些论文虽数量可观, 质量上却良莠不齐。

因此, 为了总结口译研究成果, 更重要的是发现现有研究的问题和不足, 并找出相应解决方法, 有必要将口译研究论文进行搜集和整理。本文以“口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www.cnki.net进行检索, 2006年至2011共有1366篇相关论文, , 经过精确检索, 其中有136篇口译研究论文刊登于核心期刊上。本文将这136篇论文进行了整理, 并作为语料来源进行分析。

如表1所示, 口译研究相关论文发表数量从2006年到2011年呈逐年上升趋势, 大部分论文发表于2009年至2011年。

为了使读者对研究结果有更直观和清晰的了解, 本文将136篇论文分为两大类: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宏观研究指的是着手于口译质量客观评价及其理论相关研究的论文, 而微观研究主要包括与口译技巧、口译教学法及口译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相关的论文。

2 宏观角度口译研究论文

近年来, 口译作为一种炙手可热的职业, 不仅带动了大专院校口译专业的设立, 还使口译更趋于专业化、市场化。在此情况下, 口译质量由用户 (译员和雇佣者) 及其他多种因素决定。关于口译质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然而口译领域国际性专业组织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欧盟口译司SCIC以及联合国所制定的口译质量评估标准核心皆为:译语听众接收的译文应与源语一致。中国翻译协会TAC认为口译员应使用清晰自然的目的语正确、完整地表达源语信息。由表二可见, 宏观研究的论文有40篇, 其中研究口译质量的论文有19篇。探讨口译评价及标准的论文有7篇, 大部分论文集中于影响口译质量的因素以及如何借助口译技巧掌控、提高口译质量。大部分论文指出译员作为口译活动的主体部分, 其性格、心理、状态和知识背景对口译活动影响显著。同时, 论文总结出句法优先、结构分析及简化法等技巧用于提高口译质量。由此可见, 着眼于口译质量研究的论文整逐渐由总体研究向细化研究过渡。

宏观口译研究的另一方面, 口译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适应口译学科日益独立、建立口译学科理论的需要。在近六年的138篇口译研究论文仅中有21篇口译理论研究论文, 在10篇关于释意派口译理论的论文中, 国内学者对著名口译理论家塞莱斯科维奇提出的释意派口译理论并未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 而是以批判的眼光从各个方面阐释其利弊, 这是我国口译研究方面的一种进步。其余11篇阐释了其他各类口译理论——图式理论、推理理论, 特别是跨学科口译理论。国内口译界开始把相关理论应用于指导口译实践, 这对口译学科的建立及口译理论的成熟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但口译及其他学科间的研究并未实现良性的结合, 且大部分研究集中于西方口译理论, 未能在实践基础上提出适应本族语言的口译理论。

3 微观角度口译研究论文

相较宏观角度的研究, 更多学者对口译技巧、口译教学法及口译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在近六年的口译论文中, 71%的论文从事的研究属于微观角度研究, 其中与口译技巧相关的论文有25篇, 占整个微观角度口译研究的26%。在众多口译技巧中, 笔记法作为减轻译者记忆负担、更好理解源语及增加输入信息的重要口译技巧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以口译笔记法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论述了其重要性、特点、技巧及训练方式, 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笔记法应用于口译实践中。此外, 因数字口译信息负载量大、与信息主体关联性差及对译员心理负担重等特点成为论文的另外一个研究焦点。论文主要分析了数字口译困境的成因并积极探索了有效的技巧以减少其对译员产生的压力。除了口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些论文还针对口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与口译技巧相比, 口译教学法显然更受关注。为以提高口译教学法, 在98篇微观角度研究论文中有35篇论文从各个方面阐述了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及应用方式、口译学习动机研究、口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少数民族院校口译教材改进及国外引进教学策略和互动模式。自2007年起, 关于翻译硕士MTI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多。用关键词“MTI”在知网上进行检索, 可以找到46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多关注MTI专业的设立、课程设置、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

尽管这些论文反映出口译教学法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但在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口译人才方面并未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法。

目前, 口译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口译学科本身, 而是向其他学科拓展。口译是一项语言转换活动, 因此有学者从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着手试验性地提出了“进程模型”process model用于增强译员记忆、加快信息处理;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心理因素对口译质量影响巨大, 因此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对口译过程中影响译员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消除或缓解这些因素造成影响的相应方法;口译是一项跨文化活动, 因此有学者联系历史文化相关学科总结出合格译员所必备的历史文化知识及其培养方式;口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社交活动, 因此有学者从演讲中借鉴了语言技能、逻辑、心理素质及文化素养的培养方式。

4 目前口译研究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 尽管近六年来口译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目前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口译理论研究并未形成全面完善的理论体系, 而且一些现有的口译理论研究未能与口译实践相结合, 甚至落后于口译实践的发展需要;其次, 虽然口译研究主体趋于细化, 但研究本身并未触及问题根源、或对问题展开不够。研究结论并非基于实证研究, 因此无法让人信服;第三, 大部分论文仍采用推理法, 而未应用具体数据, 所以研究结论不够科学可信;现代先进技术手段在口译研究方面应用不够广泛。第四, 大部分论文写作者为高校口译教师, 缺少具有口译实战经验人士的加入口译研究的队伍。

为解决以上问题, 口译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 应通过跨学科研究, 兼收并蓄地学习其他学科先进经验, 摆脱西方口译理论的垄断地位, 在口译实践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适合指导实践的口译理论;第二, 更多借助详实的数据、采用实证性研究方式深入彻底地调查研究, 总结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第三, 鼓励更多参与口译实践的口译员加入到口译研究队伍中来, 分享口译经验、提高口译培训实力。

近六年来, 136篇论文逐年递增的趋势说明了口译研究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随着口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未来将会实现从宏观向微观、微观服务宏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生理论的方向发展, 最终建立起我国完善的口译理论体系。

摘要:近年来, 随着口译学科的迅速发展及MTI专业在各地高校的大量设立, 发表于各类期刊的口译文章数量猛增, 在研究领域上也逐渐呈现多样化。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六年来与口译相关的论文的搜集和整理, 从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方面, 以数据和图表的形式归纳总结出近年来口译研究的侧重点, 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进步, 同时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展望未来口译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口译论文,宏观,微观,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5.

[2]胡庚申.盛茜.中国口译研究又十年[J].中国科技翻译, 2000 (2) :39-43.

[3]刘绍龙.王柳琪.对中国近十年口译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报, 2007 (1) :37-40.

[4]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王晓燕.口译特点与口译教材[J].中国翻译, 2003 (6) :51-53.

[6]詹成.中国口译教学三十年:发展及现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报, 2010 (6) :21.

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篇4

简论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探索

[论文摘要]口译作为人类最复杂的思维活动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文章以口译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口译特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 口译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

口译是指通过口头形式,运用目标语的词汇和语法体系,在语义与风格方面再现源语信息的一种交际活动。口译作为人类最复杂的思维活动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社会实践意义。在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口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精通双语的人无法成为合格的口译人员,而精通双语未必能够造就优秀的译员。口译涉及语言之外的诸多其他因素,科学的口译教学与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口译涉及诸多因素,需要科学教学与训练。目前的口译教学存在诸多误区,不利于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新型口译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以口译教学现状为切入点,在深入剖析口译特点的基础上,着眼于现代化教学技术与口译教学相结合,积极探索多媒体自学课堂与多媒体面授课堂优化组合的新型口译教学模式。

一、口译教学误区剖析

我国口译教学实践目前主要借鉴笔译教学方法,涉及翻译理论、语言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虽然笔译和口译均为源语与目标语相互转换的过程,但后者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之大成的综合性语言操作活动”,属于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过程。口译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分支,既具有外语教学的共同特点,又需要达到独特的教学目的。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口译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一项技能的特殊属性,就容易在口译教学过程中产生各类误区。

教学误区一:混淆口译与精读。口译具有外语基础性,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完成口译活动的关键,直接决定口译的质量。部分教师意识到口译能力与外语水平紧密相关,外语语言知识和外语语言技能在口译活动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口译教学误区之一认为只要以大量的外语语篇输入为教学内容,辅以相关练习强化语言知识,就能有效提高口译能力。这种教学误区混淆了口译与精读,口译授课的全过程从词法、语法、句法入手详细讲授外语语言知识。这种口译课堂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语感,对完成口译任务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由于片面强调外语语言知识,导致学生忽视母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弱化了专项口译技能的培训,导致学生无法高效能地完成口头语码转换。总之,如果混淆口译和精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均衡地处理好母语和外语的关系,就很难顺利实现口译教学目标。口译教学应该在介绍翻译理论的基础上,辅以大量口译现场实践,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教学误区二:混淆口译与笔译。口译具有双语转化性,笔译能力对于口译活动具有基础性作用。口译教学误区之二认为只要笔译过关了,自然能够有效提高口译能力。这种教学误区混淆了口译与笔译,口译课堂以讲解翻译技巧为经线、开展语篇翻译为纬线。这种口译课堂的确有助于加强双语转换能力,但笔译是一个反复推敲、深入揣摩的思维过程,而口译讲究时效性。“接收清晰完整的书面信息→经过充裕的时间反复斟酌”这一笔译任务模式不利于学生完成口译任务,往往导致输入信息缺失、思考时间不足、口头表达迟钝、输出信息混乱等现象。可见,忽视口译所特有的音频输入、即时转换、口语输出等特点,将其与笔译混为一谈,不利于学生真正提高口译能力。

教学误区三:混淆口译与听说。口译具有瞬时效力性,受制于听力能力而没能正确捕捉信息,或者受制于口语能力而没能顺利传达信息,事后均无法补救。很多口译现场即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双方的立场、观点、意图等均通过译员传递给对方,双方基于对方的具体反应制定或调整对策。口译教学误区之三认为只要加强听说训练,就能有效提高口译能力。这种教学误区混淆了口译与听说,将教学重点集中于听说强化,忽视了语码转换训练。这种口译课堂的确能够为接收音频信息、完成口语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割裂了源语输入和目标语输出,弱化了对双语在词汇、句式、语序等层面转换机制的强化训练及技巧讲解,势必影响学生口译能力的有效提高。

其他教学误区:首先,口译具有不可预测性。虽然译员可以事先按照主题做出必要准备,如收集数据、了解词汇、熟悉话题等,但记者招待会、经贸谈判、外交会晤等很多口译现场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瞬息万变,始料不及。加之口译现场气氛往往严肃、紧张,容易使人措手不及,这提升了口译的难度。因此,口译教学应加强针对临场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灵活处理各类问题。其次,口译具有跨越文化性。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即特有的思维定式、心理特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如果不深入探究两大文化体系,就无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相同或相近的理解与感悟。可见,口译超出了单纯的语言范畴,具有跨文化性。因此,口译教学应加强针对跨文化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成功应对跨文化信息转换。再次,口译具有信息广博性。语言所能表达的内容都可能成为口译的对象。口译现场可能涉及任何主题,包罗万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口译进入了人类有史以来各个学科领域和社交领域。因此,口译教学应加强针对扩充背景图式的训练,不断丰富学生的百科知识,帮助学生顺利应对口译现场可能涉及的各类主题。

二、口译信息流程对教学的启示

一方面,只有在科学剖析口译信息流程的基础上,仔细探究每一个信息传递与加工环节,才能建构值得付诸实践的口译教学新模式。口译信息流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源语输入环节、即时语码转换环节和目标语输出环节。其中,即时语码转换环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直接影响口译的速度与精度。通过感觉记忆过滤的语音信息由工作记忆进行处理。Baddeley等人提出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是指对正在被加工的任何领域认知任务信息的暂时存储,是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是注意的焦点。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相辅相成,是口译三大环节的重中之重。具体来看,源语输入经过工作记忆的暂时储存和加工提取进入长时记忆,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图式,从而产生理解。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速记关键信息,经由工作记忆的暂时储存和语码加工,组织成通顺的目标语并表达所理解的内容,完成输出。至此结束了口译信息流程与加工的全过程,实现了以目标语口头再现源语信息的交际目标。可见,如何改善译者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容量及效率,如何提高译者的理解能力和速记水平,是口译培训的关键。“

三、建构多媒体口译教学模式

口译教学对实践性的要求非常高,除需要讲解必要的理论和技巧外,更需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操练。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将多媒体网络与口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多媒体具有超越以往任何传统教学资源的诸多优势,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标志。机辅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符号、图形、动画、音频和视频等信息,把多媒体信息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与合理呈现,向学生提供最优化的学习环境。计算机能够引导和管理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个性化学习。多媒体在口译教学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为了实现“信息准确、表达流利、风格一致、交际顺畅”的口译标准与效果,顺利完成口译任务,口译人员需具备双语水平高、心理素质好、文化修养高、应变能力强、知识背景广等素质。多媒体在口译教学中能够发挥以下优势:优势一,语言传播形式的多媒体化实现了在音、形、义各个层面的有机结合,能够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提高学习者的双语水平;优势二,多媒体技术能够逼真地营造口译现场的气氛,使学习者切身感受口译现场的压力,反复训练从而锻炼心理素质;优势三,信息的多元化、形象化传播有利于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拓展学习者的知识面,灵活地应对口译现场的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形;优势四,多媒体技术能够生动再现重大时刻与口译瞬间,使学习者感受口译的精彩与译者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其次,新型多媒体口译教学适宜采取自学课堂与面授课堂相结合的模式,优势互补,实现技术资源和教师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多媒体自学课堂设计基于人机互动原则,依托多媒体网络学习软件的预设程序,主要针对口译教学的预习及复习阶段。自学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节约教师资源,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学习软件围绕教材特定的主题分层设定学习区域,针对词汇、短语、句子、篇章等不同单位,以文字、音频、动画、视频等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口译练习。学生可以根据原有基础以及现有时间,灵活安排自学。一方面,预习阶段旨在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的`相关图示,激发学生对口译的学习兴趣。该学习软件能够引导学生开展热身训练,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语言规则,积累基本功,为新一轮面授课堂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复习阶段旨在强化学生原有图示节点与新图示节点之间的激活通道,巩固面授课堂学习任务,维持学习兴趣。面授课堂结束后,学习软件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拓展练习,帮助学生灵活类推、举一反三,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进度、深度和频度。这些反馈信息有助于在确保自学课堂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有效节约教师资源。多媒体面授课堂,基于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原则,依托合作和竞争理念,主要针对语码转换阶段开展引导式学习。面授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的作用,克服电子学习软件的弊端,有效开展课堂活动,优化训练机会。自学课堂节约的教师资源为小班化面授课堂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揣摩,拓展思路,探讨最佳译法。面授课堂可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即利用语音实验室强大的多媒体教学功能,避免传统课堂“单调的教师朗读输入”和“单位时间学生参与率低”等弊端,实现课堂锻炼机会最优化。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形式多样化的音频、视频材料营造真实的口译现场氛围,分配口译任务,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的现场讨论情况均可以通过语音实验室的摄像功能录制下来。教师通过总控制台即时查看每位学生参与组内探讨的情况,随时参与小组讨论、及时解答疑惑、监督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后,有选择地播放个别小组的活动录像,然后由教师或由其他组员有针对性地予以点评。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再次,积极建构多媒体口译教材。一是教材难度梯度规划。基础部分着重词汇、词组、句子等单位的口译训练;综合部分着重综合运用翻译技巧,开展语篇口译训练;拓展部分着重灵活运用所学重点,温故而知新。二是教材主题多元化设置。口译教材所选主题的涉及面应尽可能广泛,帮助学生接触各类真实的语言材料,开阔视野。口译教材的主题在语体方面应包括口语(如“会话交谈”“采访接待”等)和书面语(如各类正式语体材料)两方面内容,在语体文体方面应包括叙述类(如“教育文化”“新闻报道”等)、介绍类(如“旅游观光”“礼仪民俗”等)、论证类(如“时事评论”“辩论演说”等)内容,在语域方面应包括科技术语、法律术语、经贸术语、新闻术语、外交术语等内容。教材主题尽可能多元化。

四、小结

口译论文 篇5

关键词:口译研究,理论基础,能力评估

1. 引言

口译活动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人类思想文化交流的行为, 其悠久的历史几乎与人类自身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在西方, 最早以某种方式被记录下来的口译活动出现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古埃及法老 (Pharaoh) 统治时代;而到了金字塔时代末期 (即公元前3000年左右) , 就有了有关译员的史料记载 (Alfred Hermann, 1956/2002:15-16) 。在我国, 与周边国家的交往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公元前11世纪的周朝已有了通过“重译” (多重口译) 而进行交流的史实, 而史料对于“象胥” (古代对翻译官的称呼) 的记录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陈福康, 2000:2-3) 。尽管口译活动历史悠久, 但是口译的职业化则始于20世纪, 口译理论及其能力评估的研究就更晚, 是近几十年的事情。本文旨在回顾口译研究的成果, 以此分析口译的学科发展历程, 探究口译评估体系的逐步完善过程, 在口译理论的发展背景下审视口译能力评估体系。

2. 口译研究的历程回顾

口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和跨文化活动, 其与笔译都是翻译的一种形式, 但口译主要是通过口头方式 (也包括非言语方式) 在不同的言语之间实现意义转换和重新表达的言语交际行为。Kade (1968) 将口译界定为翻译 (translation) 的一种, 在这种活动中, 源语语篇只呈现一次, 不可重复;目标语语篇在较紧张的时间内产出, 几乎没有机会更正和修改。在Kade所下定义的基础上, P?chhacker把口译定义为:口译是翻译的一种类型, 它是在源语一次性表达的基础上向其他语言所作的一次性翻译 (2004:11) 。在以上定义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把口译区分于笔译的“规定性特征” (defining fea tures) 归结为源语及目标语发布的单次性、口译过程的即时性与同步性、口译的现场性这三个方面 (王斌华, 2009) 。

1919年的“巴黎和会”被公认为口译职业化的开始标志, 因为这是在国际会议中首次较大规模地使用交替传译的口译人员。1926年两位美国工程师发明了一套同传设备, 并与IBM公司一道获得这项技术发明的专利。同声传译的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是在1945年的纽伦堡军事法庭审判期间, 因为当时审判涉及多国, 交传费时费力, 同传的使用使得几种语言同时使用成为了可能 (任文, 2011:2) 。

1953年, 第一个国际翻译工作者的组织———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 (FIT-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DES INTERPRETES DE DUCTEURS) 在法国巴黎成立。与此同时, 国际口译工作者也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会议译员协会 (AIIC-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DES INTER-PRETES DE CONFERENCES) 。

1958年, 日内瓦大学的Glémet撰文指出:“在20年前, 没有人能想象得到, 会议口译能够成为严肃论文的一个主题。” (1958:105) 这篇论文成为英语世界最早公开发表的口译论文。1957年, 会议口译开始成为硕士学位论文的主题, 口译研究的第一篇硕士论文由伦敦大学的Eva Paneth完成, 标题为“An Investigation into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Paneth, 1957/2002) 。

西方口译研究发展至今, 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起始阶段, 以口译从业人员的经验和对口译实践的思考为主;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实验心理学研究阶段, 主要是一些心理学家和心理语言学家利用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口译的认知问题;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口译实践型研究者”阶段以口译从业人员 (大多同时从事口译教学) 研究为主;80年代末至今的口译研究为“新兴期”, 口译研究向跨学科方向发展 (Giles, 1994) 。

20世纪60年代诞生的巴黎释意学派的核心人物是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Danica Seleskovitch和Mariane Lederer。1968年, 法国著名口译专家Danica Seleskovitch发表《国际会议议员———会话与交际问题》一文 (L’interpretet dans les conferencesinternationals.Pairs:Minard Letters Modernes, 1968) , 被视为释意理论的奠基之作。1984年, Seleskovitch和Mariane Lederer合作出版了《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 (Interpreter pour Traduire.Pairs:Didier Erudition, 1984) , 标志着释意理论的确立。释意学派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理解—脱离原语形式—重新表达意义”的口译信息处理模式。该模式强调在语篇层面对源语意义的理解, 反对逐字逐句地翻译, 翻译质量的评估也以“释意准确”为标准 (Seleskovitch, 1968;刘和平、勒代雷, 2001) 。

20世界90年代开始, 口译研究开始向更多的学科交叉发展。意大利特里斯特 (Trieste) 大学的教师和口译员以神经生理学的理论为切入点, 研究了口译过程中译员的脑神经反映和译员脑组织的偏侧性。在跨学科的实证研究方面, 90年代中期有了很大的进展, 代表人物有法国Daniel Gile。他借用认知科学的概念创立了同声传译的认知负荷模型, 即同声传译多任务处理模式, 或精力分配模式 (Effort Models) (Gile, 1995) 。但从本质上而言, Gile的理论框架尚未完全脱离巴黎高等翻泽学校的模型,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同声传译推向了实证研究。 (杨柳, 2007:2)

3. 口译评估体系的发展历程

随着口译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口译活动的日益频繁, 如何评价口译及如何测试及选拔合格的口译译员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 对口译评估体系的研究开始逐步深入, 与此同时, 出现了针对口译评估的不同评估标准。

法国释意派口译理论研究者Seleskovitch认为, 口译的标准是“达意、通顺” (Seleskovitch 1978:5) 。欧洲翻译研究协会主席Anthony Pym倡议尽可能简化翻译能力的构成, 并提出了一种只涉及翻译本身的特殊翻译能力。他认为, 培训译员就是要培养下述能力:为一个源语文本生成多个可行性目标文本的能力;高效、自信地从多个可行性目标文本中做出选择的能力 (Pym 2003) 。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PACET (Process of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 研究团队认为翻译能力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或知识, 也不仅仅是一种交际能力。该团队提出了翻译能力包含六大因素:双语交际能力、语言外能力、转换能力、职业能力、心理生理能力、决策能力。

理解是口译活动的关键环节, 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的Gile教授就理解部分提出了C=KL+ELK+A (C=Comprehension, KL=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 ELK=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A=Analysis) , 即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的口译理解公式。

中国近现代翻译研究中, 翻译家们从不同角度阐释翻译的标准。马建忠提出“善译”的翻译标准;严复提出信、达、雅;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瞿秋白强调翻译者必须非常忠实, 要追求“精确”;陈西滢借鉴美术创作的实践和理论, 提出翻译中的形似、意似和神似之说;林语堂继承前人译论的精华, 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第一是忠实标准, 第二是通顺标准, 第三是美的标准”;朱生豪极为重视保持原作的“神味”和“神韵”;傅雷反复强调“重神似不重形似”;还有钱钟书的“化境”, “指出了翻译艺术的极致”, 虽然“很难被人接受作为翻译的标准或原则” (陈福康, 1992:101-422) 。

近年来, 口译研究学者也在理论层面分析如何做好口译活动。林郁如推导出口译的公式:I=S+C+P (I=Interpreting, S=Interpreting skills, C=Comprehension, P=Professional standard) , 即成功的口译=口译技巧+理解+职业准则。仲伟合则在林郁如和Gile的基础之上认为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3个板块组成:KI=KL+EK+S (P+AP) (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Knowledge for language+Encyclopedic knowledge+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 , 即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双语知识+百科知识+职业口译技能和艺术表达能力。邓丽君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增加, 将公式拓展为KI=KL+EK+S (P+AP) +P (P即Psychology指代口译员或者口译测试考生的心理状态) 。

厦门大学的陈菁教授曾用下图模型解释口译的模式:

在此模式中, C=理解;R=重建;S=技能;P=职业素质;

A=分析;D=语篇;CC=跨文化意识;K=言外知识;

TL=目的语;SL=源语;I=口译

王斌华教授认为“译员能力”评估的内容为:口译员应具备的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及职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具体的评估模块如图所示:

其中, “双语能力”以双语的听辨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重点, “言外知识”包括百科知识和专业主题知识, “口译技巧”包括以口译为目标的记忆技巧、笔记技巧、多任务处理技巧等。“译员能力评估”是对译员从事口译职业的能力的全面评估。译员在口译学习和职业实践中所学习、习得并内化的口译规范是译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译员的口译规范习得程度就成为体现译员能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

对比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几大口译评估体系, 笔者不难发现PACET的相关理论更加侧重对传统笔译的研究, 而口译与笔译虽同属翻译范畴, 但实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Gile的相关理论过于简单, 无法体现出译员实际所需要的素质, “analysis”的具体过程也没有体现出来, 在analysis的过程中就需要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和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的参与, 因而不能简单地把口译Comprehension的过程理解为这三者的相加, 同时理解能力也并不能体现口译能力。厦门大学陈菁教授的模型与王斌华教授的模型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细看就会发现陈菁教授的模型更加宽泛, 而王斌华教授将其细化并分类, 虽然王斌华教授在此模型中没有解释口译的过程, 但详细界定了口译员所要具备的相关素质。

4. 结语

口译论文 篇6

从人类开始出现几乎就有了翻译活动, 而且口译活动实际上比笔译的历史还要久, 但人们却更多地把笔译作为研究对象。口笔译活动虽然存在的历史很悠久, 但它们作为一门学科 (比如作为一门大学课程或者一个知识领域) 历史却并不长。比如Venuti (2000) 的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概述了笔译在20世纪最重要的发展, 收录了这方面最“古老”的文章, 其中包括那篇著名的由Walter Benjamin在1923年撰写的《译者的任务》 (Schäffner, 2004:3) 。而2002年出版的Interpreting Studies Reader开头便是一篇由Alfred Hermann于1956年撰写的关于早期口译历史的论文Interpreting in Antiquity, 其作者Franz Pöchhacker将其称为“口译史研究的巅峰之作”, 以及由Eva Paneth (1957) 完成的An Investigation into Conference Interpreting一文, 被看作是“关于口译的最早期的学术论文” (Pöchhacker&Shlesinger, 2002:25) 。距今, 国外口译研究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后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研究传统和领域, 也取得了相对丰富的成果。而我国的口译研究起步晚, 虽然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主要翻译和外语刊物有几篇关于口译的文章发表, 中国学者对口译研究的初步认识和探索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进入90年代后口译研究发展迅速, 但是发展水平仍大大滞后 (肖晓燕, 2002:71) , 人们对口译的认识还很不完整, 甚至还将笔译的很多特点套用在口译上。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口笔译在所存在误区中各自的特点, 并结合当前的本科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来探讨其对教学的影响, 以期树立正确的口译教学思想。

2 口译认识误区及其对本科翻译专业教学的影响和对策

1)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

尽管口译实际操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目前的口译教学过程中却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根据笔者调查,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 由于师资不足, 口译课堂人数过多, 不便于开展课堂练习, 如果采取轮流的方式, 每个同学一个学期只有寥寥几次的机会;如果采用自愿形式, 大部分机会会被那些积极的同学抢去, 采取课后练习方式大大增加了任课教师课后的工作量。其二, 教师认为就业以后更多的是实践, 因此教学中应该以理论为重, 理论内容占据了大部分的教学实践, 再加上对口译员来说记忆力和记笔记等技巧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口译技能, 老师无形中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这些理论知识的灌输上。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建议除了培训师资之外, 学校应该提供课后练习平台, 比如购置口译实习软件、修建口译实验室等, 增加学生自主练习的机会, 也可以进行校企合作或者直接设立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 帮助学生参与体验正式的口译过程。

2) 对源语形式的误解

“笔译就是翻译文本, 口译则是翻译讲话。”非专业人士一般这样来区分口笔译 (Schäffner, 2004:1) 。事实上, 根据笔者对部分口译教师及其本科翻译专业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可以看出这是最普遍的误区之一, 一些老师、尤其是学生都以此来区分口笔译。对源语形式的片面认识使课堂训练的形式受到了局限, 课堂训练活动的题材大部分或全部以语音形式提供, 导致学生口译训练的形式单调, 易于厌倦, 更加深了学生对口译源语形式的误解。实际上, 像在视阅口译中, 其内容就是事先准备好文件或者讲稿, 译员以阅读的方式接受来源语信息, 并且一般可以在临场前几分钟, 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得到稿件。因此, 在本科翻译专业教学中, 因为学生尚不具备太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教师应该在课堂训练中将源语形式多样化, 除了传统上的播放语音、仿真对话练习, 还可以采取模仿视阅口译进行限时提供文本的方式, 不但可以丰富练习形式, 也可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口译形式, 提高口译能力。

3) 练习中频繁借助翻译辅助工具

对于笔译人员来讲, 源语的形式一直到目标语产出之前都是固定的 (比如:打印的或者录音) , 这样的话译者就可以根据需要反复参考源语, 笔译员可以花几个小时、几天、几周甚至更久的时间来处理所遇到的问题, 可以查阅各种资料, 包括打印的、电子参考书, 或者请教相关领域的同事、专家, 并且借助各种工具对目标语进行改正和修订。因此, 最终的译文从最初的草稿到最后的版本可能是经过好几个时期的多次“努力尝试”的结果;而口译员则仅能听到源语一次然后经过一次“尝试”就立即提供目标语, 根本不可能借助什么工具也不太可能去修改译文, 能否有可能去核对对源语的理解并对目标语进行修改取决于口译的类型:比如联络口译, 而对于那些坐在小屋子里的从事同声传译的口译员肯定是不行的, 因为即使源语已经以某种具体的形式给了会议口译员, 但实际会议上的讲话内容作为口头讲述可能与事先准备好的打印稿有所不同, 他们仅有几秒或几分钟 (取决于是同声传译还是连续口译) 来处理源语, 因此, 口译员不能冒着会错失即将接下来的口译内容而去瞄一下专业字典或者文件 (Gile, 1995:141) 。因此, 如果在练习中长期频繁借助翻译辅助工具的话, 学生会产生一种依赖性, 很可能当被限制借助工具时而会影响正常口译水平的发挥, 在课堂或课后练习中, 都应该尽量采用仿真练习模式, 帮助学生体会那种现场气氛, 使学生逐渐适应。

3 结束语

消除口译认识误区, 正确认识口译过程, 不但能帮助我们找出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更有利于明确口译人才培养的方向。口译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作为口译人才培养的基础力量, 本科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一定不能忽视。

参考文献

[1]Schffner C.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Interpreting Research:Traditions, Gaps and Synergies[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2004:1-9.

[2]Pochhacker, Franz, Shlesinger, Miriam.The Interpreting StudiesReader[M].London and New York:Rutledge, 2002:25.

[3]肖晓燕.西方口译研究:历史与现状[J].外国语, 2002:71-76.

从口译过程浅谈口译员的素质培养 篇7

一、理解

口译理解阶段首先要培养译员的双语素质, 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便是听辨能力。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听力, 译员不仅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还要在平日加强听力训练。由于口译涉及的领域之广, 译员还必须通过各种手段与途径扩充自己的词汇库,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诸如外来语、习语、新词及谚语等词汇。对于某些非标准语言如“ain’t”一词的使用、双重否定表否定、第三人称词缀混用及名词复数词缀省略等, 译员不仅要熟悉掌握, 还要在表达时尽可能避免使用它们。

除了双语素质培养, 译员的跨文化知识、百科知识及背景知识培养也很重要。

口译, 作为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重要途径, 始终面临着文化差异带来的不断挑战。由于地理、习俗、宗教和历史原因, 不同的文化意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为了使交流更加顺畅, 译员就必须学会如何对不同的文化意象进行有效的理解。

译员是否拥有百科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译员所面对的讲话者来自不同的领域, 在年龄、性别、身份、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社会习俗甚至宗教信仰上都有差异, 所以他们的讲话也就趋向于不同的话题。这对于译员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此, 译员必须用各种不同的知识来装备自己, 成为一个万事通。

背景知识包括客户背景知识及主题背景知识。对客户背景知识的积累就是对客户口音及讲话风格与习惯的熟悉, 而对主题背景知识的积累则主要指对所涉及到的话题有个大致的了解, 并熟悉话题领域的术语。

此外, 要想确保口译时能有明晰的理解, 仅凭必需的语言和语言外知识是不够的, 还需要逻辑分析的帮助。所以对译员加强逻辑分析能力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记忆

根据1968年提出的Atkinson-Shiffrin模型, 人类的记忆涉及三个阶段, 即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译员在记忆阶段最容易遇到且难以应付的就是遗忘。根据干扰理论, 之所以遗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 就是因为有新的信息进入我们的记忆系统, 并与之前存储的信息相互冲突, 由此阻止了我们所需信息的停留。遗忘的程度与干扰信息的数量成正比。

尽管通过一定量的记忆训练译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源语信息的记忆, 但他们的短期记忆仍然是有限的。心理语言学家认为由复杂的句法结构或复合句构成的信息会使短期记忆超负荷运作, 给大脑中的话语中心在处理刚听到的信息上造成困难。因此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从一开始便用笔记记录讲话者的话语。

组块法可以有效扩大信息短期存储的容量, 通过这种方法, 译员可以激活长期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以对存储在短期记忆中的信息进行重新编码, 随后将熟悉的信息重塑成新的、有意义的、更大的信息单元, 从而达到一次性处理更多信息的目的。

口译中, 讲话者经常不停顿地连续进行几分钟以上的讲话。这种情况下, 译员应懂得如何对话语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此外, 译员还可采用视觉记忆法, 即将讲话者的话语形象化, 譬如说, 在脑海中塑造与话语内容相关的画面或场景, 以此加强记忆。

三、表达

表达是口译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口译员通常采用的表达策略有:1.省略。即除去话语中冗长多余的部分而保留要点, 以此使译语输出达到简洁明了的标准。2.词性转换。由于汉语中动词出现频率要高于英语, 所以在进行英汉口译时, 这一技巧便脱颖而出。将词性转换为动词可以帮助译员的表达更加清晰流畅。3.语态转变。被动结构在英语中的使用比在汉语或其他欧洲语言中的使用要普遍的多。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用“by”表示, 而汉语中则很少出现“被”的字眼。因此口译中对英语被动结构的表达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4.增译。简单说, 增译就是将源语中的隐含意义用的语言明确表达出来。口译中, 讲话者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他的话语进行结构上或逻辑上的补充或对话语中的口误进行更正, 这时, 译员就要在翻译中对原话进行补充, 将隐含的意义明白地表达出来。5.源语-目的语之间的句子结构转换。首先译员需熟练掌握源语和目的语句子结构差异, 其次鉴于口译极其有限的表达时间, 译员需要牺牲句子的形式美, 来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

此外, 译员不仅要准确、简洁、明了地将讲话内容传达出来, 还要尽可能使译语表达富有美感, 也就是要把讲话者的语气、语言魅力等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口译论文 篇8

关键词:科技英语,口译,技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特别是在我国沿海地区, 对于科技交流越来越频繁, 那么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交流时就避免不了翻译这一工作。作为科技英语口译, 其专业性更加强烈, 其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也逐渐走向科学化。然而当今科技英语口译当中仍然存在着众多问题, 如语义不连贯、语序紊乱, 语言逻辑差等现象, 所以如何增强科技英语口译使用技巧与职业技能就越发重要起来。

1 科技英语口译存在难点与问题

科技英语口译同一般的文学口译、外交口译或者新闻口译有很大不同, 其专业性更强, 具有其自身的时效性、独立性和技术性, 口译过程中, 针对不同产品、科技技术, 其不可预知性高, 所以对译者的专业素质要求高, 结合这几点我们可以总结出科技英语口译的难点所在:

1) 科技英语口译词汇复杂

因为科技英语设计范围广泛, 除了口译当中的常见词汇, 更多的就是技术性词汇 (Technical words) , 这与所翻译的行业有很大的关联性。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半技术 (Subsemi-tech⁃nical words) , 这些词汇有多是多义词, 在不同科技领域下具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power一词, 一般做“权利”, “动力”解释, 但在科技英语中则表示“功率、电力”。

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生词汇也在不断累加, 这些词汇具有时效性, 可能没有被规范地加以统计, 但是使用率较高, 这就为科技英语口译带来了众多困难。

2) 科技英语口译语句组成复杂

虽然有些科技英语的词组并不复杂, 很多也是常用词汇, 但是由于科技专业性较强, 其在语言结构方面的构成具有自己的特色, 即:表述客观、逻辑严谨。所以很多情况下科技英语语句构成十分复杂, 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做到逻辑表达明确, 叙述层次分明, 在语义上排除歧义, 比如以下两个例子:

It’s a further object of this invention to provide apparatus which will have a proper weight to volume displacement to allow the thermocouple to sink beneath the surface of molten ferrous bath in a basic oxygen fumace to thereby assur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thereof.

这句话的翻译要使主次分明, 即:此发明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一套能使重物体积置换的装备, 其使热电偶沉入氧气顶吹转炉的溶池液面之下, 从而保证其温度的测量。

The specimen can be inserted between pieces of similar hard⁃ness;the sample can be plated;when using casting resins, a slurry of resin and resin and alumina made for just purpose can be poured around the specimen;the specimen can be surrounded by short small revetment rings, etc

…about the same hardness.

同上一句不同, 这句主要是主语难易决定, 可翻译为:试样在同样硬度的工件之间可以镀金。当用充填料时, 可将树脂与矾土的浆料注入试样周围, 使之形成短小护壁, 硬度相似的环状填料包围。

针对这些构成复杂的句子, 对科技英语口译人员的要求更加苛刻, 必须要把握其中心意思, 结合细节进行口译。

总之, 只有清晰的认识到科技英语口译的难点与问题, 考虑到双方交流时的不同语境与环境, 才能使得科技英语口译者更加深刻理解对话内容, 并且根据不同专业加强翻译时的实用性, 使存在的难点得到合理解决。

2 科技英语口译实用技巧

在了解了上述科技英语口译中的一些难点与问题之后, 我们应该“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技巧进行处理, 这里我们应该明白, 科技英语口译技巧不等于方法, 通常的口译方法有直译、省译以及复译等, 但是口译技巧则是通过一些翻译特点, 采取适当的转变进行翻译, 达到更加明了的表达作用。

下面结合科技应以口译, 具体讨论如何运用实用技巧来提升科技英语口译技能。

1) 以主动态为主

在科技英语口译中, 一般科技技术或产品为主语, 在翻译当中尽量以之为主语, 一方面可以是对方能够更加理解语句含义, 另一方面也可以排除一定的歧义。

例如:The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phase mass conservation for oil, steam and water along with equation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onstraint. (本模型由油、气、水三相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相平方程及限定方程组成。)

当然, 所有的技巧不是一成不变的, 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被动语态, 一般情况下主动与被动所表达的科技功能与产品是一样的。但是使用何种语态就要看具体的交流环境, 口译者应该能够灵活适用。

2) 人称代词的应用

使用人称代词也是科技英语口译当中的一个重要技巧, 一方面可以使得译者的话能够亲切、自然直接的表达, 另一发面又可以拉近双方的感情距离, 便于下一步的沟通交流。

例如:What we are going to do next is to have a technical dis cussion. (下面我们需要进行技术交流。)

3) 直译与修译法的运用

直译法对于比较正式的场合, 可以表达更加直观。

例如:First of all, we warmly welcome gentlemen from English to visit our company. (首先我们欢迎来自英国的朋友访问我们公司。)

而不是所有的翻译都要采用直译, 有些科技交流过程中, 由于环境的差别, 对于内容应该进行修改或者转换, 这就是我们提到的修译, 这种方法更能使的双方更加了解对方的语句意图。

例如:Supply of our brake discs falls short of demand at pres⁃ent. (目前我们的制动盘供应不足。)

4) 复译的灵活运用

在我们通常的语言使用习惯, 经常重复用词, 而在科技英语翻译当中很少会使用重复翻译的方法, 但在一定语境下可以使用重复原话的翻译方法, 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译者的工作强度。

例如:We supply various kinds of gears to domestic mark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我们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不同种类的齿轮。)

以上四种技巧知识众多科技英语口译当中技巧的挑选, 还有许多技巧需要口译者不断地学习, 总之要做到灵活运用、切勿死搬硬套, 根据不同交流环境灵活处理, 正确使用, 即兴发挥。

3 科技英语口译职业技能提升

科技英语口译职业技能的提升不单单是从专业水平上的提升, 其面对突发情况是的临场反应也是十分重要, 这就需要口译者在日常训练中不断积累翻译经验、改进翻译技巧, 在技术上、心理上对自己的科技英语口译职业技能进行锻炼。

1) 科技词汇的储备

无论多么先进的训练方法, 多么强大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英语口译者, 词汇量使其最基本的工作条件, 所以在科技英语口译中, 翻译者更应该加强专业英语的积累,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生词汇的派生, 口译者更应该将词类进行分类整理, 反复记忆, 同样也可以阅读相关的科技文献来增强自己对于科技词汇的理解力。

科技英语在很多场合都是一词多义, 在遇到难懂的词汇时, 口译者也应该通过已知的词汇信息来猜测到改词的真实意思, 这就要求口译者平时加强词汇记忆, 也要求其做好事后的统计工作。

2) 口译训练由易入难

科技英语的口译职业技能提升应该具有阶梯性, 从业者应该针对自己不同科技领域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 由简单到复杂, 从书写的翻译到听力的理解, 最后再到口述的翻译。

除了阶梯式训练, 科技英语口译应当也有仿真的口译训练, 这种方式可以检验口译效果, 更加直观的发现口译者存在的问题, 口译者通过仿真训练, 能够更快地适应科技英语口译工作, 认真领会句子的含义, 最终达到实际工作要求的专业效果。

总之科技英语口译与科学技术发展息息相关, 口译者应该要制定相适应的训练方案, 做到“举一反三”, 达到临场应变的能力。

3) 记忆力和速写职能的提升

科技英语口译质量主要决定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译者的记忆能力, 如果对于要翻译的能力不能够全面记忆, 把握不清内容的中心思想, 就不能够清楚的转达所译内容的精髓, 进一步导致双方在内容的理解上产生分歧, 造成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损失, 所以记忆训练对于科技英语口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职业技能训练点。

另一方面就是速写能力的提高, 在交流频繁的场所, 不允许口译过于频繁的翻译, 这时需要口译者进行笔记速写, 通过简要的语言或者符号, 对翻译的话进行记录, 把握要点, 从而进行翻译工作。这方面的职业技能提升训练, 有主意口译者的记忆能力和归纳能力, 并对语句的关键词、中心内容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

4) 科技英语译者的心理素质提升

正如上面提到的, 科技英语口译专业技能, 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素质的提升, 对于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也十分必要, 这要求口译者能够扩展自己的英语知识面, 通过增加自己的英语口译基本功, 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 使自己在科技英语口译工作中, 做到耳聪、脑灵、最快。

总之, 科技英语口译是技术交流中的纽带, 其职业技能的高低, 决定了我国对外技术交流中的信息获得质量, 所以只有通过高质量、高水准的口译职业技能提升, 才能使科技英语口译在技术交流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4 结语

科技英语口译是跨学科的英语工作, 对口译人员的自身要求非常高。科技英语口译员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 具有较强能力的读写能力, 而且还有具备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掌握足够的口译技巧, 深入浅出, 将所翻译的内容表达出来。

口译论文 篇9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跨文化意识,口译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到来,经贸交流日益频繁,商务口译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口头交际手段,其任务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交谈者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使交谈双方感觉不到语言障碍而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在商务口译中,中英文在言语交流方面表现出来的种种文化差异,如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不同的称谓方式、不同的思维模式等,在实践中往往是译员感到颇为棘手的问题。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及口译策略。

二、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

随着大商务、大经贸格局的形成,口译已不仅限于以往的进出口、业务谈判、函电等方面,而是涵盖贸易、金融、经济、商法、营销等用于商务活动的一切场合。由于商务活动的复杂性,交际双方的言语和内容难以预测,在口译过程中,译员充当媒介的角色,在限时下工作,又要求译员除了利用交际双方话语所能提供的基本信息之外,还必须多渠道、多方位捕捉其它补充信息,同时还要顶住现场气氛的心理压力,独立处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搭建业务沟通、情感交流的互动平台。

商务英语口译工作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双语操纵能力和熟练的双语转换技巧。这就要求译员除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出色地发挥出交际活动中的桥梁与媒介的作用。商务英语口译具有其独特性,商务口译的技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而且口译中涉及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术语,每次商务谈判往往有着不同的内容,可能会牵涉到不同的专业,若缺乏专业知识,谈判活动便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谈判的中断。所以译员必须在平时进行合理、到位的训练,具备大量的专业知识,积累相关的专业词汇,在译前充分做好术语准备。

三、口译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口译是跨语言的交流活动,同时也是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对于口译者而言,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是口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口译者具备这种意识就可以恰当把握翻译尺度而不受文化差异的负面影响。

衡量译员水平的标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译员的跨文化意识表现与应用能力,即译员的翻译是否符合文化性。只有按“符合文化性”的原则才能把握语用的罗盘,使语言真正做到得体和准确。由于商务会谈双方语言不同、文化系统不同,在会谈中表达观点的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没有具备跨文化意识的译员的恰当协助,很可能会出现跨文化交际的失误,从而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

四、商务口译的跨文化现象及口译策略

跨文化意识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能了解双方语言的文化内涵,更能充分考虑到交际需要,主动弥补说话人表达的失误或对其话语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帮助双方充分了解对方,建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在商务谈判口译中有这样一个事例:中方说“我们不会给你们打白条子,我们会按时付款的”。译员译为“We shall not issue blank paper to you, we will pay you on time.”。这里的“打白条”是中国人的说法,老百姓深悟其意,而外国人却听不懂。其实,这里的“白”有“空”的意思,当然也不是条子上一字不写,而是说了不算,类似于“开空头支票”,它只能与英语的通俗说法IOU (I owe you的谐音)的意思稍微相近。应译为“We shall not issue IOUS to you.”,外方才能对中方的真实意图有所了解。

再如,在会议发言前,发言人有时会说,“没有很好准备,只谈点粗浅的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以表示谦虚或客气。此时,若直译为“My speech is poorly prepared, andit only represents some superficial ideas of my own.You are wel-come to criticize and redress the mistakes in it.”英语文化的听者就会觉得发言人在浪费大家的时间,既然没有准备好,那还在这儿说什么呢?而且,还要别人“criticize(批评)”和“redress(指正)”,显而易见是要严厉地指责或激烈的争吵,而不是进行友好的切磋与交流。此时,译员应根据具体的交流需要,对源语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可译为:“I am going to share with you someof my personal views,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sugges-tions.”以符合听众的交际期望,实现等同的交际效果。

如参观某团体或公司时,中方代表总爱对来访的外国专家说“请提宝贵意见”。如果这句话译为“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opinions.”访问者就会感到为难,大概会想:How do I know whether my opinions are valuable or not?在这种场合如果提了意见,就不够谦虚,等于说:Yes, my opinions are valuable.因此,为了避嫌什么意见也不提了。其实,这句话应译为:“Your opinions will be appreciated.”

另外,在某些商务谈判中,出现不理智、甚至不文明的言语时,比如:中方对条款不满,生气地说:“如此刁蛮不讲理,没什么好说的,除非推倒重来。”如果直译,势必会加重双方的紧张气氛。译员如果改换语气,发挥调停人的作用,将该句译为:“That is too much.Can we do it again?”这种采用省译或改译的处理办法,就可促进双方继续交流合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商务英语口译中的重要性。商务英语口译不仅是语言的国际交流,同时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口译者面对的是来自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交际者,在具备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准确、和谐地沟通。

参考文献

[1]邱进.论口译中的文化障碍问题[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 (10) .

[2]李郁青.全球化语境下外事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J].广州大学学报, 2005, (1) .

上一篇:法律修订下一篇:体育教学中的表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