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修订

2024-08-27

法律修订(精选9篇)

法律修订 篇1

日本消防法律体系是一种自上而下、逐层细化的体系,其《消防法》、《消防法施行令》、《消防法施行规则》三个法律互相补充。2016年,日本对该三部法律进行了修订,新版《消防法》和《消防法施行令》于2016年4月1日正式实施。《消防法施行规则》于2016年2月24日正式实施。与旧版消防法相比,新版消防法整体结构未变,同样分为9章,只是加强了某些细节的规定,如加强了对高层建筑的防火管理,更加明确了高层建筑防火管理员的职责等。其配套的《消防法施行令》和《消防法施行规则》也做了相应的修订。

法律修订 篇2

Part 1.前五章

1.理想与信念的关系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理想信念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3.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如何理解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4.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5.中国精神提出的现实意义?

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6.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47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7.为什么要改革创新?59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8.如何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52 推进祖国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反对“台独”分裂图谋);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确立哪些新的爱国观念?48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期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

10.如何科学理解人的本质?66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人生目的的作用67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12.大学生应具备的人生态度69 人生需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13.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77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14.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方法?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15.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与途径?79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16.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与方法?83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7.人际交往的原则?

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18.如何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而这又是相互伴随、相互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总是某一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要鼓励竞争、提倡竞争、保护竞争,同时又要提倡合作,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9.道德的功能、作用93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知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等。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视线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调节阶级矛盾和对立阶级之间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20.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97 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强盗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2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极其原则109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积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自觉学习道德模范。

22.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118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2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21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于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24.个人修养的途径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名词解释:

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信念是认知、感情、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人生观: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他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4.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人生态度:所谓的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6.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加之,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7.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8.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与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但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9.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主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11.道德: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新年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12.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到底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到的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Part 2.后三章

1.什么是法律(法律的本质、特征)

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特征: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与运行

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运行: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

3.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4.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

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搞笑的法治实施体系;建设严密的法制监督体系;建设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7.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治国方略。

9.法治思维的定义、内容,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有哪些

定义: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内容: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正当程序。

区别:依据;方式;价值;标准(详见178)

10.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11.法律权利的特征、种类

特征: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分类:基本权利和普通权利;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权利;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和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12.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详见194)

1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政治权利:选举权利;表达权利;民主管理权利;监督权利

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利;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要权利;住宅安全权利;通信自由权利

财产权利:私有财产权利;继承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利;休息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物质帮助权利

1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公民权利的救济方式有哪些

法律修订 篇3

关键词:新版“基础课”;修订内容;教学思考

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为了更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成果,确保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三进”,十八大精神大众化是这一课程教学的重要主旨。中宣部教育部课题组组织了相关专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基础”课教材进行第五次修订,此次教材的修订,不仅是以往多次修订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同时在教材修订的整体设计、逻辑设计和模块整合等方面也更加清晰和科学合理。

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教材的修订充分体现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原有教材的章节结构、主要内容、思想观点、文字表述进行认真修改,突出了法律部分的思想性,突出了道德和法律的有机融合,力求在基本精神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更好地体现中央精神。教材具有权威性,同时广泛征求了高校师生的建议,贴近高校学生的实际,使本门课适合教学需要。新教材的修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一直困扰这门课教学的难题,也即思想道德部分内容和法律部分内容有机地整合,避免两者的简单拼盘。笔者就新修订内容的教学进行思考。

一、从教材的结构变化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每版修订教材,及时反映马克思中国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充分吸取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各方代表尤其是一线教学人员反映出来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教材的结构在修订过程中,也更符合教学宗旨。2013版之前的教材,遵循的是先注重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然后从道德观向法律观的培养过渡,再到法律观的建设这样的路径,在强调两者融合的同时,仍然能看出两者在合并过程中的分离状态。在2013版教材中,章目结构调整为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到法律素质培养,最后通过两者的融合塑造出行为规范与高尚品格,这样,两者就达到了更好的统一。

二、从教材的思想性看

2013版教材注重理论成果精神的融合与领会,虽然是为了及时体现党的最新政策、路线和理论等内容,但并不是大量直接引用书面和艰涩的报告原文,而是用符合教学规律、学生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的表达,将十八大精神等创新型理论成果的精神融入教材。另外,道德部分与法律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有机融合,而非简单的两个模块拼盘。2013版新教材在教学的设计与安排上更加注重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并且自然符合思维规律。譬如:在绪论部分,新增一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容,明确阐述了道德和法律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以总起的高度说明在调节人们思想行为过程中道德与法律是如何起作用的。又如:“基础”新教材的第五、六章新增了法律的词源、历史发展等内容,以加深人们对法律的文化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识,进而达到领会法律精神、理解法律体系、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的目的。

三、从教材的逻辑结构看

近几年来社会所出现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一步凸显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在发挥道德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评价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法律的震慑力作用,要求人们了解法律精神的内涵,理解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准备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中共历史上从未把法治提上这一高度,这是历史的里程碑,也标志着推行法治的决心和力度。逻辑性是教材的主干,表现在语言文字的组织、框架结构的编排等各个方面。新教材的逻辑性明显增强,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框架结构的布局更加合理,教材还具备美感。逻辑性的增强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规律,更好地达到理论精神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2013年新教材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法律精神与法治理念的突出也是新教材的一大重点。法律是公民的底线,法律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补充。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教材是师生共同把握理论和政策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我们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教材这一基础媒介的作用,在最为人常见、也容易为人所忽视的渠道中,挖掘其潜能,丰富其功能,赋予其职能。在确立课堂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大众化进程基本路径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可以确定,教材这一最基本的媒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载体。

参考文献:

[1]佘双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3(4).

浅谈清末法律修订的政治经济原因 篇4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要求改革维新的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统治集团血腥镇压了,当时的顽固守旧派是站在“仇视一切改革的立场”。四年后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慈禧太后却发布上谕,要求对“祖宗之法”———《大清律例》进行“增改”[1]。短短几年,顽固守旧派对待改革维新的态度迥异,表面看来,似乎是有些突然,但详加研究,其实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

鸦片战争前夕,“随着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生产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商业活动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2]。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海禁大开,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长期的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随之获得长足发展。据统计,“1895年民族资本总额为二千四百二十一万四千元,到1911年增加到一亿三千二百余万元,增加了三倍多”[3]。正如毛泽东所说,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4]。

庚子赔款,其庞大的数额给国库已空虚的清政府带来了严重经济危机,这迫使清政府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转向了农工商并举,相应地要求其在经济法律制度上作出调整,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需要。以商部的设立为标志,清末重商主义政策开始全面实施。随着晚清经济政策的改变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统治阶级也逐渐意识到制定有关经济法规的重要性。1902年3月,清廷发布的上谕称:“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5]谕令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并令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等督抚大员“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听候简派,开馆编纂”[6]。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深,尤其是《辛丑条约》的签定,外国列强对我国矿山、铁路垂涎三尺,屡屡索要和侵夺。清统治集团中一部分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认为,“(列强)知我于此等事务,尚无定章,外国情势,未能尽悉,乘机愚我,攘我利权”,欲筹挽救办法,只有“访聘著名律师,采取各国办法,秉公妥订矿路划一章程”,以使“华洋商人一律均沾”[7]。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导致中国社会再次出现“银贵钱贱”的严重现象。广大贫苦民众等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开始超乎寻常地加剧,而旧法律上的弊端则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人民已无法照旧生活下去。

早在道光二十五年,清户部就在“奏议银钱出纳章程”中指出,由于银价过昂,“关税”、“盐课”、“捐输”都发生困难,甚至还因加征而激起官民对抗,“如湖南湖北之耒阳、崇阳,及近日福建之台湾,浙江之奉化,百姓滋事,皆因州县征收加重所致”[8]。咸丰元年曾国藩奏折中也说:“昔日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二千,则石米仅得银一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9]广大农民生活正日益穷困,阶级矛盾开始极度尖锐。

而此时,法律上的不合理条款与规定,致使民众对清政府更为反感。如:“在清初的法律制度中,旗人享有种种特权,如旗人犯罪免发遣、免刺字,可减等。”[10]旗人明显的特权地位受到了汉人的怨恨与不满,尤其是1905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后,满汉相仇更为明显,这很不利于清王朝的统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十一月,刑部核议大员赵尔巽仅就满汉流放远近、年限长短不同导致后果而上奏朝廷说,尤其汉人“军流徒犯”,“配逃日众,法制几成虚设”[11],倘不“洞明积弊,损益因时”,“仍不思变通”,任由下去,则“隐患潜滋,贫弱愈甚”[12],岌岌可危的封建政权,随时可能陷于混乱。

旧律例文字表述的晦涩难懂更是给污吏压民提供了方便。在当时,即使“知法律者”胥吏,也不能尽懂旧律的所有内容与涵义,只有“刑名专家”才能明了律意,而这些专家,却“上以助官广通声气,下以助官压抑平民。颠倒黑白,淆乱是非,任上下其手而莫能禁止”[13]。这进一步恶化了阶级矛盾,更加迫切地需要律例行文与体例皆简单明了的律法。因为只有“明了浅易”的律法出台,并在全国、在民众间真正推广、施行,使“村夫野老聚首闲谈,亦知某事为犯何律,某事为例所不禁”,才能让“差役不敢以无罪相欺,官府不敢以非理相难,势豪土棍不敢视为蠢陋而鱼肉之”[14]。

此外,法律的执行过程也对清廷统治不利。清统治者中的一些人士认为,“中国幼年犯罪,向分七岁、十岁、十五岁为三等”,“如因犯罪而拘置于监狱,熏染囚人恶习,将来矫正匪易”,主张对一般犯罪,尤其青少年罪犯,要仿西国,改良监狱,行惩治教育,即“惩治教育为不可缓也”。所谓惩治教育,“始行之于德国,管理之法略同监狱,实参以公同学校之名义,一名强迫教育”。英国一直“励行不懈,颇著成绩”[15]。同时,对重犯、死囚,也需要科学地执行处决。中国历来的统治者都是让重犯、死囚游街示众,公而正法,目的在于“杜其残忍之端,而导之于仁爱之路”[16],而近时这种行刑效果却不仅未能达到其目的,有时却正好相反。因为虽将重犯、死囚“示众以威,俾之怵目而警心”,但罪犯之恶行却“未得众弃之本旨”,“且稔恶之徒,愍不畏死,刀锯斧钺,视为故常,甚至临市之时,谩骂高歌,意态自若,转使莠民感于气类,愈长其凶暴之风。常人习于见闻,亦渐流为惨刻之行。此非独法久生玩,威渎不行,实与斯民心性相关,有妨于教育者也”[17]。尤其在当时被处决、重判的犯人当中有着不少爱国或反封建先进人士,其视死如归、大无畏斗争精神与英雄面貌,为百姓所景仰,其临刑的豪言壮举有助于民心与社会进步,显然不利于清封建王朝的统治。

故而有人认为:“近年以来,都下每值决囚之际,不独民人任意喧呼拥挤,即外人亦诧为奇事,升屋聚观,偶语私议,摄影而去。”这“即属有乖政体,并恐别酿事端。此又周防不密,未可忽略者也”。而“查东西各国刑律,死刑有密行、公行之分”,“其行刑之所,或在监狱一隅,或别择障围之地”,“其制颇可采择”[18]。

阶级矛盾的激化,致使清末修律之前,中国的农民起义及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频繁发生。而中国当时的旧律所实行比附定罪与三权不分的原则,使得“死生罔由于法律,轻重必因乎爱憎”的情况严重,这更加剧了人民的不满情绪。因为历来“人之严酷慈祥,各随禀赋而异”,若“律无正条而任其比附”,则必然致使“受罚者不知其然,举事者不知其法”[19],将严重影响到法律行使的准确、统一。正是这种不合理原则的实行,才导致了部分清正廉明的官吏不知以何标准去统一“定刑量刑”;也使得大批官吏营私舞弊,造成更多冤假错案的产生,使当时的法律执行掺入了过多的人为因素与感情成分。至于清末旧律行政、司法、立法三权混淆,使得“酷吏之严刑峻法,每锻炼周内入狱,以矜其能,论者又恶其不仁。然此非独其人之过,盖以一身兼行政、司法,适足以为酷吏之藉也”[20]。

从上可见,旧律实在是“为其压制社会之意多,而监督官府之意少。举立法司法行法三大权,尽握于一二人之手。据上流者惟所欲为,莫敢谁何”[21]。正是由于行政、司法权集于一身,才使不法官吏得以作威作福,危害百姓。“况定例之旨(即比附定罪),与立宪尤为抵捂,立宪之国,立法、司法、行政三权鼎峙,若许署法者以类似之文致人于罚,是司法而兼立法矣”[22]。行政、司法、立法三权的混淆不分,导致了地方官吏的专权,为广大民众所厌弃。

1851年,在政治、经济、法律状况皆发生变化而迫切需要调整而未调整的情况下,阶级斗争迅速恶化并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其颁布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法令也极大地冲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秩序与统治权威。1894年,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建立了“兴中会”,随后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革命党人的声势也日益壮大。1898年,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戊戌维新运动。1900年,席卷全国的义和团运动扫荡了祖国大地,沉重打击和孤立了清王朝,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力量,打乱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因为凡是义和团活跃地区,“官吏熟视之,而莫敢谁何,纪纲法度,荡然无存”[23]。特别是那些“羽翼洋人,趋炎附势”的卖国求索和投机钻营的官吏,在义和团运动中皆受到了严厉惩罚,有的被义和团处死。这就存在了大片因义和团破坏而需重建“纪纲法度”的地区,一方面这些地区呼唤着新律例重建法律秩序,另一方面又为新律例提供了许多“试验田”,即实行新律例的地区与空间。与此同时,清廷上下非常震惊,也纷纷寻求“杜绝乱源”的办法。于是“变革政体,实行立宪”的呼声迅速高涨,“朝野上下,鉴于时局之阽危,谓救亡之方只在立宪。上则奏牍之所敷陈,下则报章之所论列,莫不以此为请”[24]。

经过义和团运动的猛烈冲击,清王朝已难以照旧维护其反动统治秩序。为了维系人心,更为了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清政府必然要寻求新的自救道路,这可以说是清王朝之所以发动清末修律的一个重要原因。

资本主义的在华发展,必然地引起了中国当时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动,遂出现了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要求营造一种合适的经济环境,迫切需要政府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法律上承认和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合法权益,支持和鼓励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甲午以前,民间资本企业始终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甲午战后,民族资本在新式工矿企业和近代交通、通讯以及金融保险等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但工商业者仍然未能在法律上获得与其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和有利于从事近代工商业的权利,加之社会上各种传统陋习的桎梏与层层封建势力的刁难,都使得工商业者举步维艰。“激励工艺,反为行规压制;制造新颖,指为搀夺;工厂女工,诬为藏垢纳污;土货仿照洋式,捏为妨碍厘规”[25]。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实力薄弱的工商业者在与外国的竞争中,既得不到本国法律的保护,又无法洞悉世界各国律法通例为自己辩护,只得忍受外商欺诈侵吞之苦。因而提高商人即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通过经济立法来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

至于以广大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中小商人等为基础的劳动群众,其对地主、坊主、行帮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也要求更多的民事平等权利。即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奴婢和贱民,对于人身自由的渴望和斗争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可以说整个社会无论是新产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是原有的农、工、商阶层都迫切要求确认和保护他们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成为了推动清末修律的强大社会动力。

清末出现的这种社会政治经济遽变,已超出了旧有律例即《大清律例》的调整范畴和机能运行,它强烈呼唤新律例,尤其是经济律法的出台。

法律修订 篇5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适用范围:全院一年级学生 学时(周数):16学时 学分: 1 开课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编制执笔人: 曹红英 审定人(单位):社科部思政课教研室 制(修)订日期:2011年9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通过实践教学,旨在引导大学生在学好马克思主义伦理、法律知识的同时,深入社会、生活和实际,达到知行统一。同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增强法律意识等,努力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及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2)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内容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2.能力目标:

(1)能够在了解大学生活特点基础上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独立生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能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养成良好的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3)能帮助学生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更加热爱生活。(4)能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沟通、协作的能力。3.素质拓展目标:

(1)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2)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吃苦耐劳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三、实践教学的形式

1.校园实践:学生深入到同学、校园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2.社会实践:学生深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体验和感受。3.分散实践与集中实践相结合。

四、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等

实践项目一

【实践项目名称】制定大学生活规划 【实践目的要求】

通过制定大学生活规划,旨在帮助大学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三年成长成才的目标和路径。【实践步骤】

1.任课教师要求每位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大学生活规划”。

2.在一个月内每位同学提交一份“我的大学生活规划”。【实践学时】2学时

【时间安排】建议在讲授绪论结束后进行。

实践项目二

【实践项目名称】参观瞿秋白同志纪念馆或常州革命史纪念馆 【实践目的要求】

通过参观,旨在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和继承革命前辈为共产主义理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时刻铭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树立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学习的理想和抱负。【实践步骤】

1.任课教师对学生布置参观的目的、任务及相关注意事项。

2.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或团支书负责组织集体参观;也可以由学生分组自主进行参观。

3.参观结束后须提交一张班级集体活动照片(如个人或分组进行的同学同样提交一张活动照片)和一篇观后感(或心得体会)。【实践学时】3学时

【时间安排】建议在讲授第一章或第二章时进行。

实践项目三

【实践项目名称】在校内外做志愿者 【实践目的要求】

通过在校园里做义工,旨在让学生感受普通劳动者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培养踏实、吃苦、敬业的品格。【实践步骤】

1.任课教师对学生提出做志愿者的目的和要求。形式可以有校园义务劳动、社区服务、街头宣传等。

2.可以以个人或者以3-5名同学为一组(确定一名组长),讨论决定本组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地点和服务内容,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3.活动结束后要求每位同学提交一张活动照片、一篇心得体会或感想。(内容应包括本组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地点、服务内容以及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实践学时】4学时

【时间安排】建议在讲授第三章时进行。

实践项目四

【实践项目名称】开展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调查 【实践目的要求】

通过本活动,旨在了解大学生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公德表现,让学生在观察、调查、分析中能明辨是非,升华道德情感,并养成良好的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实践步骤】

1.任课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5~6人一组,确定一名组长。2.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确定调查题目、拟定调查问卷、制定活动方案。

3.各组自行调查,分析调查得来的数据,完成并提交调查报告。(组长还要提交调查问卷、活动方案、情况汇报)【实践学时】3学时

【时间安排】建议在讲授第四或第五章时进行。

实践项目五

【实践项目名称】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实践目的要求】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实践步骤】

1.任课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8~10人一组,确定一名组长。

2.任课教师布置学生设计法律宣传方案和宣传内容,地点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校外。

3.各组按方案分头开展宣传活动,结束后每组提交本次活动图片和一份总结报告。【实践学时】2学时

【时间安排】建议在讲授第七章或第八章时进行。

五、实践教学考核方案

1.实践教学的成绩主要由任课教师考核,项目

二、项目

三、项目四和项目五由班长、团支书和小组长与任课课老师共同参与考核。

2.每位同学必须完成实践教学中规定的“大学生活规划”、观后感、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总结报告等相关内容,任课教师根据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参与态度等方面,综合考核,给出成绩。

3.实践教学的考核成绩计入该课程成绩,占课程成绩的30%。

六、实践期间注间事项

1.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做任何违法违纪事情。2.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注意饮食安全。

3.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开展集体活动时不擅自单独行动,听从任课教师、班长(团支书)和小组长的安排。

4.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要做到互助互爱、团结协作。5.每个学生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加实践活动。

七、教学所需硬件和技术支持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州革命史纪念馆、瞿秋白同志纪念馆等。

八、说明

法律修订 篇6

关键词:对口支援,预算,公共财政,预算法修订

1.我国对口支援的背景及现状

1.1 对口支援的背景。

对口支援是在我国政治环境中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模式。它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 70年代末正式提出和实施。主要是基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和他于1992年的谈话:“可以由沿海一个省包内地一个或两个省, 也不要一下子负担太重, 开始时可以做些技术转让。”1979年中央全国边防工作会议确定了东部发达省市对口支援边境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方案, 1984年通过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第61条首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上级国家机关组织和支持对口支援的法律原则, 之后国务院针对三峡工程移民、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口援藏、对口援疆开展了一系列会议并出台了相关文件。

对口支援模式可分为边疆地区对口支援、灾害损失严重地区对口支援和重大工程对口支援等三种政策模式。作为解决区域经济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 对口支援已经在全国很多地区省 (区、市) 实施,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2 对口支援的现状。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实践中, 对口支援是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雏形, 并在地方财政均等化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 对口支援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号召下的中国特有的一项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其运行模式有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首先, 对口支援政策大多是以国务院发布的条例或政府工作会议等形式部署展开的, 法律法规的位阶比较低, 规范性和执行力度不够, 带有明显的政策性倾向和计划经济色彩。其次, 政府具有积极推动与监督的双重身份,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具有经济人的本性, 极易出现政府寻租、越权等“政府失灵”现象。再次, 对口支援涉及地方政府间的许多援建项目, 政府间签订了对口合作的合同, 形成了长效合作机制, 但是对口支援的巨额资金支出是否足额纳入各省预算, 绩效如何, 其范围是否超出了“公共利益”的范围, 对市场有没有形成过分干预等都没有相关监管。最后, 对口支援直接涉及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的划分, 是预算法制中的关键问题。

2.预算法修订的理念

法的理念一般是指对法的应然规定性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从学术角度看, 它是法及其适用的最高原理;从实践看, 它是社会成员及立法、执法或司法者对待法的基本立场、态度、倾向和最高行为准则。[1]所以, 预算法的理念应贯穿于预算法制定及运用的全过程, 它是预算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直接决定了预算法的具体规范。

要厘清预算法的理念, 就要抓住预算的性质。根据社会契约论, 公民与国家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 公民让渡一部分财产、权利给国家, 目的是享受到市场无法有效配置的公共商品和服务, 而预算便是公民与国家就财产的收支活动范围和方向所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 预算法的执行过程就是代表对国家权力的控制过程, 从而防止国家预算权的滥用,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同时, 根据信托理论, 国家预算是一种特殊信托, 是公益信托和自益信托的混合体。人民、政府、政府官员可看做是一种信托关系, 人民既是预算信托的委托人, 又是预算信托的受益人, 政府及其官员是受托机构和受托人, 需要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根据预算的性质, 预算法的理念应包括民主宪政理念、社会本位理念和正当程序理念。民主宪政是通过各种协商、博弈的方式实现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制约, 使各宪政主体间的利益达到平衡, 基于预算的性质, 在预算法中融入民主宪政理念是其应有之意。预算法中之所以应加入社会本位理念是因为预算法已经突破单纯的公法性质, 逐步走向公私融合的道路。只有通过公权力与私权利间的相互制衡才能实现预算法的目的。预算法的正当程序理念要求预算在资源配置时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将体现国家行政本位的预算法改造成民主财政的预算法。

3.对口支援反射出的预算问题

3.1 行政机关职能过大, 有架空人大之闲。

从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来看, 它具有极强的政策指令性和计划性色彩, 许多对口支援的项目从启动到实施过程都是以行政法规、规章、文件为依据, 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容易导致各个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存在矛盾和冲突。对口支援是一个涉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横向转移,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却用行政手段规定各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不能低于本省市上年度地方财政收入的1%, 并连续支援三年。可见, 我国在公共财政的许多方面行政机关职能过大, 有架空人大之闲。

根据我国《预算法》第十二条规定, 全国人大有预算的审批、决定、监督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预算的调整审批、决定、监督权。但是我国预算制度使用的是历年制, 即从1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 与全国人大会召开的时间无法衔接, 往往会造成先执行、后审批的事实, 使人民代表无法有效地实行预算监督权。而且我国人大代表是经过多次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 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预算机关与人民之间存在许多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进一步降低了人大关于预算的监督审查力度。而且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预算草案批准之前, 有一定的项目支出资金拨付权, 待预算草案获批后, 再按批准后的预算执行。可见, 我国目前行政权力过大, 缺乏有效地制约。另外, 根据《预算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预算调整的范围仅包括预算总支出超出总收入和使原批准的预算举借债务增加的情况, 这又进一步扩大了行政部门的预算调整权限。

3.2 中央、地方财权、事权分配不均, 地方政府预算处尴尬境地。

对口支援实质是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 但它是在中央政府的号召下实施的, 是一种财权、事权的划分, 充分暴露了央地财权、事权分配不均的特点。地方预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独立性, 即地方预算应独立于中央政府的预算, 如无特殊情况并经过特殊程序, 地方享有预算主体、预算收入来源、预算支出用途等方面的自主权。目前, 对口支援政策有发展为长效机制的趋势, 却还是以行政法规、文件等形式主导其运行, 极易使地方政府预算处尴尬境地:

3.2.1 我国的分税制是在中央政府的号召下实施的, 中央政府挖掘了一部分优质税源, 下放权力的同时甩掉了许多包袱,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央财政压力, 但它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口支援即属于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安排, 虽然它起初是一种政策号召——先富带动后富,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但发展到今天, 对口支援的范围显然已经大大扩大, 使地方政府在财政上是雪上加霜。地方政府容易为了达到考核的绩效标准而缩减一些地方财政支出, 变相举借债务, 实行土地财政等。

3.2.2 它容易造成地方政府“拼盘预算”的现象。我国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 地方政府拥有了部分税收自主权, 刺激了地方政府经济的发展。但是地方政府实际分得的税收比较少, 缺乏稳定性。同时, 地方政府承担了更多的财政支出负担, 特别是县乡级别的公共财政, 捉襟见肘现象明显。在地方财政状况恶化的情况下, 极易出现拼盘预算, 增加一些非经常性收入, 进而对年度预算的平稳运行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人民的实际负担增加。

3.2.3 对口支援的运行多以行政手段进行, 缺乏规范性。它涉及大量财政资金的转移, 却有脱离人民监督之嫌, 使大量资金游离于预算之外, 破坏了预算的完整性。

3.3 财政有“越位”与“缺位”共存的局面。

地方政府在对口支援中, 往往会寻求双赢的渠道。如汶川对口支援中, 许多援建省市与受援市县间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 以期在援建中获得利益, 减轻财政压力。可以说, 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好的, 但它的实施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 “财政”之所以被大部分国家称为“公共财政”是因为其公共性、公益性。所以财政支出的范围应仅限于市场调节不到的领域, 以一种非市场的方式进行。市场能调节的领域, 应交给市场, 否则就是“越位”;市场失灵的领域, 应由预算履行职责, 否则就是“缺位”。而对口支援中建立的长效合作机制明显超出了“公共利益”范围, 属于越位。它实际上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业绩、树立形象、获取收入的手段。而有些涉及公共利益的小项目却应利益少而有缺位现象。

而且, 政府间签订的这些长期合作合同的主体多为不平级的政府之间, 有些甚至有两级的差别, 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合同的履行, 而且一但合同出现违约现象, 维权也是极其困难的。

3.4 我国应急预算缺乏。

我国对口支援模式逐渐发展为边疆地区对口支援、灾害损失严重地区对口支援、重大工程对口支援等模式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应急预算的缺乏。我国关于应急预算的规定主要体现在《预算法》第32条, 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 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在《预算法》第14条, 15条16条和51条有关于预备费的编制权、方案提出权、动用权等方面的原则规定, 却都没有具体的制度安排。应急预算范围应包括各种难以预见的特殊事项, 我国关于预备费的规定原则上也适用于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 但实际执行中只明确了关于自然灾害的支出方面, 对“特殊开支”没有清晰、明确的解释, 使其他特殊开支的适用随意性增大。随着我国预备费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展, 对其的监督也越发困难, 预备费适用的决定权主要集中在政府手里, 人大对其的监督几乎是空白。

另外, “辖区受益原则”通常被视为中央和地方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遵循的合理原则, 即地方财政主要负责本地区受益范围的财政支付, 包括对一些危害公共利益的预警、救济、协调等工作, 中央财政则主要负责跨区域、流动性强的受益范围的财政支出, 包括预警、追加、协调等工作。但是, 从对口支援政策中可以看出, 我国救灾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 即救灾资金要分级负担, 且以地方为主,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 督促地方政府加大救灾资金投资力度。地方的预备费一般都按最低标准提取本级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 而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对口支援中行政机关就规定各支援省市每年对口支援实物工作量按不低于本省市上年度地方财政收入的1%考虑, 这使得地方预备费远不够用。

4.关于预算法修订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4.1 提高人大监督职能。

笔者建议融入民主宪政的理念, 适当降低财政等行政部分的主导地位, 提高人大的地位, 充分发挥人大的作用。具体而言, 应赋予人大预算修正权。根据我国的预算法, 全国人大只享有一种概括性的批准权, 要不全部通过, 要不全盘否决, 而且否决后的预算如何执行也没有细致的规定。这直接制约了人大权力, 与人大的地位不服。人大预算修正权在我国一些省已有雏形, 例如《广东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大会主席团、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人以上联名, 可以书面提出预算草案修正案。修正案必须对所提议的事项、理由作出详细说明;提出增加支出的修正案, 必须相应提出增加收入或减少其他支出的具体方案。”[2]海南省关于审查监督的预算条例中也有类似规定, 可见, 这种制度适应我国的土壤, 应尽快确认人大的预算修正权。

另外, 预算具有一定专业性, 需充实人大中专业型人才, 并使预算项目尽量细致、预算方法尽量简练。使人大真正能起到预算审查的作用。

4.2 进一步明确中央、地方财权、事权的划分。

针对上述央地关系, 笔者建议我国应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的划分, 严格遵守“辖区受益原则”, 该地方财政管的国家财政少插手, 该国家财政管的也不要强加于地方财政。同时, 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程度的课税权, 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政独立性。事权的增加要建立在财权增加的基础上, 只有保证地方财政独立, 才能尽可能减少地方政府“拼盘现象”。同时, 为了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应确定预算的调整范围, 不可盲目扩大或缩小其范围, 使预算始终受到人大的监督。

4.3 加强预算的动态监督。

对口支援机制运行中会涉及大量财政资金的流动, 应确保涉及的财政资金足额纳入预算, 且预算应注重动态性。第一, 应加强审计, 虽然我国在宪法中赋予审计机关较高的法律地位, 但审计机关处行政机构中且与财政部门同属一个级别, 所以在预算资金的安排上往往受到财政部门的制约, 建议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 使其增强独立性;第二, 应引入绩效预算机制, 良好的绩效评价能把对口支援各个项目细化、量化、指标化, 使对其的监督更具直观性和透明度, 形成良性且动态的监督体制。

4.4我国应急预算需加强。

我国在应急预算上, 一方面其费用的管理及法律监管存在空白, 另一方面地方应急预算面临责任大、费用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首先, 我国预备费应设置单独的管理机制, 建立特殊的公共财政投入体系以应对突发事件, 缩减财政拨付流程和减少各部门之间的扯皮现象, 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其次, 吸取他国有益经验, 如日本的补正预算制度。补正预算是指正式预算成立之后因情况发生变化, 而对原本预算依法进行追加或变动的预算, 该预算要内阁向国会提交, 并经国会决议后方可成立。补正预算成立后, 需将原本预算与补正预算合计, 作为当年度预算执行的依据。 (3) 我国应修订有关“预算调整”方面的法律, 加入应急情况下的预算调整, 并细化预算调整的范围, 使其不仅包括预算总支出超出总收入等的情况, 有效的保证资金流转的人大监督。在条件成熟时, 可在宪法中加入应急预算制度的原则性规定, 赋予应急预算合宪的基础。最后, 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行政行为, 完善预算流转制度。使地方政府不能随意压缩公用经费、变相增税、变相发行地方债券等来弥补增加的应急财政支出。应主要完善相关预算流转前提、程序、可流转预算科目、流转比例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当然, 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的划分才是解决地方财政支出不规范的根源。

参考文献

[1]包丽萍, 刘明慧, 贺蕊莉.政府预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43。

[2]徐阳光.立法机关参与预算过程核心权力[J].法学, 2011 (11) 。

法律修订 篇7

一、语序不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3年修订版) 绪论部分第一节阐述“与中学生活相比, 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问题时, 教材 (第2页) 从“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三个方面加以分析。笔者认为把“生活环境的变化”安排在“学习要求的变化”后面不够妥当, 建议把“生活环境的变化”调整到“学习要求的变化”的前面。因为大学生来到大学, 首先面对的且要适应的就是与中学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环境。特别是中学时期没有在学校住宿的经历且自理能力较弱的同学, 到大学后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 又要学会独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然后面对的才是大学学习要求等方面的变化。这样的调整更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顺序。

第一章第一节在介绍“理想的含义与特征”时, 教材 (第16页) 第四段与第二段阐述的内容相似, 都是有关理想的现实性以及源于此的预见性, 理想实现的可能性与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 建议将第四段调整到第三段前面, 与第二段合并。

第二章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在阐述“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时, 建议按照逻辑顺序, 将第 (二) 点 (第48页)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调整到第 (一) 点“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第47页) 前面。因为, 一个爱国的人, 首先要有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即拥护祖国统一, 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希望他并要求他爱社会主义, 爱社会主义的中国。这样的调整更能体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性, 学生学习起来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重复累赘

第四章第四节“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第 (三) 点“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第109页) 中的“诚信”与第四章第二节“倡导言行一致, 强调恪守诚信” (第97页) 中的诚信内容重复, 建议适当调整。

第五章第一节“法律的一般含义” (第119页) 中第二个要点“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并认可, 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与第一个要点“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重复且显得累赘, 建议把第一个要点改为“法律是由国家创制的行为规范”, 第二个要点改为“法律由国家保证实施”, 条理会更为清晰, 语言也更为简练。

第七章第三节第一个问题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第193页)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中“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和“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的方向”两个要点内容有重合之处, 都谈到了大学生的失恋问题, 建议把这两个要点合并。

三、分类不清

第二章第一节在谈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第40页) 时, 将其概括为“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四个方面。此处将“爱自己的国家”与“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并列不合适, 因为它们之间是从属关系, 此处用并列关系处理不够恰当。建议把“爱自己的国家”这一段作为前文的总结段处理, 因为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民族的灿烂文化, 就是爱自己的国家的具体表现。

第五章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在阐述“特定主体的权利” (第139页) 介绍“特定主体”的具体对象时, “妇女、离退休人员、残废军人、残疾人、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青少年、华侨”这些概念属于交叉关系, 此处把它们作为并列关系处理的做法不够妥当, 建议对它们重新分类整理表述。

第七章第四节“个人品德养成中的道德与法律”在谈到“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时, 教材首先指出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然后从“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几方面介绍如何提高道德修养。这里建议将教材中的“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两个要点并入“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这一部分内容, 因为这两个要点的内容也同属于“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 此处用并列关系处理不适合。

此外, 从结构的合理性看, 第二章第二节“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第49页) 第 (一) 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一要点与下面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要点结构上不够对称, 建议将此要点改为“热爱祖国”, 接着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样的修改既与下文的要点相照应, 结构上也更加合理。

四、缺乏说明

第一章第一节在介绍理想和信念的概念、特点之后, 论述了理想与信念的相互联系 (第17页) , 但是教材并未介绍理想与信念的区别, 建议对此做简要的补充, 使学生对两个概念的区分有着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章第三节“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第56页) 下面一段的内容仅仅是论述爱国要理性, 要体现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 应虚心学习和借鉴别国的长处和经验, 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这些内容并没有围绕要点句展开分析论述, 建议对这段内容作出调整, 以便要点与内容相统一。

第五章第三节“我国的国家制度”在谈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134页) 时, 建议对各个党派做个简要介绍, 学生对此内容也更易于理解。

第五章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136页) 中建议在对公民下定义前, 应先解释什么是“自然人”这一概念, 否则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公民的含义。

此外, 教材内容与初高中思想品德课、就业指导、军事课多处重复, 建议对教材内容做出适当调整, 留出部分课时让教师开设地方文化专题, 让学生了解本地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 了解当地的道德模范和创业先锋, 增加学生的自豪感和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还可以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 开设茶文化、竹文化、菊文化、梅文化、兰文化、桃文化、梨文化、莲文化、陶文化等文化专题, 便于各类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同时也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法律修订 篇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基础”) 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加强课程建设, 改进教学方法, 提升教学效果, 仍然任重道远。

翻转课堂的出现为“基础”课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 借鉴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结合“基础”课的特点, 研究设计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 实现“基础”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无疑对增强“基础”课的吸引力有现实意义。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 (Flipping Classroom, 也译作颠倒课堂、颠倒教室) 是一种新出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Jon Bergmann和Aaron Sam这两位化学老师, 他们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1] (P3-5) 。到2011年, 由于萨尔曼·汗 (Salmankhan) 和他创立的汗学院 (Khan Academy) 的里程碑式推动作用[2] (P6-8) , 翻转课堂开始为众多教师熟知, 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3] (P11-13) 。

所谓翻转课堂, 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 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 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 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4] (P58-64) 。也有学者认为, 教学视频并非翻转课堂的核心, 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5] (P19) 和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才是翻转课堂的真正含义, 翻转课堂的成功得益于探究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带来的主动学习[6] (P18) 。笔者认同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以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而实现翻转, 翻转课堂的核心不是制作视频, 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流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之分, 而是指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 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7] (P3) 。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基础”课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国内已有少数中学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 如重庆的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笔者认为, 相比中小学生, 大学生拥有更多更灵活的课外自主学习时间, 从客观条件上更有利于翻转课堂在大学中的应用。从主体上看, 95后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对其有自然的亲切感, 具备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具有一定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认知水平上看, 大学生不适合采用“满堂灌”的讲解方式, 大学生的学习应以探究式的学习为主, 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理念符合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适用于大学的课程教学。

在实施“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们普遍反映“基础”课学时有限, 与教材每一章节相关的文献资料, 视频资料量大、占用时间长, 48总学时的时间十分局限。“基础”课程许多概念性的知识点学生早已熟知, 不需要老师喋喋不休的在课堂上讲解, 重点在于知识如何内化, 如何激发和维持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 提升大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有效地“延长”了课堂活动时间, 通过师生之间的答疑解惑、汇报讨论, 从而优化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中, 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提供的数字材料 (网络课程) 自主学习课程并完成练习, 课堂教学由教师主动组织学生讨论、答疑, 进行互动活动 (释疑、解惑、探究等) 。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促进知识到能力的内化。[8] (P97) 翻转课堂中的教师成为学习的指导者, 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 知识的传授放在课前, 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中完成, 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这些要素为笔者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下进行“基础”课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教学流程设计与实践

维茨洛克 (M.C.Wittrock) 认为, 当个体主动积极内化、整合知识的时候, 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会加深。[9] (P87-95) 对于翻转课堂而言, 学生在课前学习新的内容, 这些已知的内容在大脑中已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思考, 在课中, 教学环节的起点不再是常规的“导入”、“讲解新知”, 而是有关该问题或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及运用, 通过师生之间开展有深度的分析探讨, 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厚度, 对知识内化过程进行了优化。

Zaid Ali Alsagoff教授表示, 翻转式教学的最大挑战并不在于如何制作视频, 如何进行有效的“线上”活动, 而是如何创造鼓舞人心、面对面的课堂学习[10]。笔者根据“基础”课的学科特点、大学生的主体特征,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课堂设计与安排, 整个教学流程分为课前, 课中、课后三个部分, 课前设置导读环节, 阅读资料通过QQ (群) 发布或微信公众平台推送, 促使学习者发现问题, 产生疑问, 激发其求知欲望, 形成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在课中老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组织学生汇报、讨论, 鼓励学习者之间相互质疑, 实现知识理解的内化;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与学习资料, 固化学习效果。三个部分互为补充, 自成一体,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转化, 推动学生课堂知识的内化。

以“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和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为例, 绪论部分课前导课安排阅读书籍:《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酪》。课中研学以大学之道为主题, 课堂提问:什么是大学?大学的精神是什么?列举案例讨论:从“中心人物”到“边缘人物”。进行课堂互动:20个“我是谁”———认识自我, 看清自己, 不看轻自己。课堂重点聚焦:时间管理:大学必须get的新技能。组织课堂活动:设计你的大一年度计划。绪论部分主题代表人物:马冬晗。课后练学布置作业:采访一位“师哥或师姐”, 答疑解惑。“基础”课第一章课前导课安排阅读短文:《在你人生方向感没那么强的时候, 怎么更好地生活下去?》、《在怀疑的时代更需要信仰》写心得体会;观看视频:《理想丰满》、《出彩人生》。课中研学以理想信念与成长成才为主题, 讨论课前阅读资料的心得体会, 组织“积极预期未来”的课堂活动。第一章的主题代表人物:袁隆平、徐本禹。课后练学安排观看纪录片《中国故事》, 推荐书籍《穷人的银行家》。

基于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认知能力, 笔者认为“基础”课对学生的知识传输可在课前完成, 在课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完成知识的内化与深化,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 探究创新的能力, 课后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提交的作业对学生给予综合考评。在教学实践初期, 笔者发现对于基础较好, 自主学习能力较强, 擅于表达思辨的同学能快速地适应这种课程设计, 教学效果突出;而对于性格较内向, 不擅于主动争辩, 自控能力差, 习惯被动学习的同学可能需要慢慢适应与调整。这些问题需要老师做更多的努力, 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带给学生高效的学习体验, 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翻转课堂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称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破坏式创新”, [11] (P15) 翻转课堂实现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的颠倒。[12] (P73) 面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切忌盲目跟风, 全盘效仿, 我们不能对翻转课堂的理解等同于微视频制作, 应把握翻转课堂理念的精髓, 根据学科特点、学习者的特征, 结合课堂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加以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翻转课堂无疑是信息时代最热的教学创新模式, 笔者针对最新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的教学特点, 探究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实践, 实现“基础”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形成课前自学——课堂深度交流的基本模式, 部分知识传授通过技术手段在课堂外完成, 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教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 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成为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则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研究者, 由以“教”为中心的课堂向以“学”为中心的学堂的转变, 解决“基础”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实问题, 提升“基础”课的吸引力。

法律修订 篇9

关键词:基础课,法治教育,挑战,对策

一、2013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教育部分概述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对法治建设做出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 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为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 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法治校园的建设, 培养学生成为完整职业人所应具备的法律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倚重于纯粹的“观念意识”的法治教育内容安排不足以应对现实需求。虽然法治教育有思想教育的成分, 但法治教育不完全等同于思想教育。面对今天这个高度规则化的社会, 必备的法律素质将越来越成为现代市民特别是青年学生们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就高职教育本身而言, 其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职业能力, 由于个体性法律素质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塑造发挥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所以, 针对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必然是以“法律素质”的培养为中心任务, 高职法治教育的内容应从传统型“意识主导”向现代型“素质主导”变革, 着重趋向于意识、知识和技能兼容一体的“法律素质”构建, 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构建。

新修订的法律基础教育部分最明显特点是增强了法律思想修养和法律意识教育的内容, 大量删除了一些具体的法律条文, 从而使法律部分的内容更具有思想性, 使教材内容中的思想道德部分与法律部分有机地融汇为一体。十八大报告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 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提出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提出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任务, 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在“基础”课教学中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角度, 深刻认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内在关系, 准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形成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之间的内在关系, 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 自觉维护法律权威。二是进一步突出宪法的内容, 强化宪法权威, 加强对宪法原则、宪法精神和宪法使命的理解。三是帮助学生了解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0加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 基本目标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切实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二、法律教育部分对基础课教师的挑战

上述法律教育部分内容的修订较此前的版本更为科学合理, 而且避免了以往非法学专业的基础课教师需要学习庞杂的部门法的问题, 但同时面临着新的挑战。思政课教师要将全体大学生培养成法治国家所需的具备基础法律知识和素养的大学生, 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对于法律部分的关注突出地表现在关注实际的具体的法律问题比较多, 部分教师遇到学生的课堂或课后咨询具体的法律问题,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部分老师在法律教育相关专题的教学中讲授“法律基础”部分也更多的是法律知识和概念的讲解, 很少涉及法治思想和理念方面的知识。法治思想和理念方面对于非专业的教师难度较高, 其也不同于以往具体部门法概述的教学, 需要教师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把握和理解, 并且能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语言阐释, 借助经典案例或现实生活中的事实对法治思想、精神和理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于法学专业的教师, 同样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实际的授课中容易陷入法学专业教学的深度。现实教学中出现的是部分法学专业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按着法学专业教育的方向上走, 但对于学生学习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并且不符合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 学生容易陷入艰涩理论学习的困惑中。

三、法律教育部分对基础课教师挑战的对策探究

在思政课教学团队中, 由于年龄、职称和专业的组成科学、全面和合理的需要, 相当部分教师不具备法学专业背景, 然而本门课并未要求必须具备法学专业背景, 且不影响实际教学, 如前文所述, 《基础》课的法律教育部分强调的是思想性的教育, 教师只需花功夫研习法律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理念即可应对教学需要。研习法律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理念须始终围绕着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法律意识这一主线开展, 更侧重于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 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研习可分为自主学习和其他系统培训, 这里主要探讨系统培训的路径。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要透彻地分析教材中的规定的重点内容, 还要基于学生实际以及学生需要和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讲授。除了教材已规定的选取学生关注度高的法律知识进行讲解, 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问题;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关注不同领域的法律知识进行差别讲授, 如财经系的大学生更关注经济领域的法律知识, 而食品系学生则更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规范。这样结合大学生实际, 结合生活, 有所取舍, 有所侧重, 既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又能解决法律部分意识和理念方面的教育的需求。在讲授相关专业侧重的基础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可附带理念和精神的教育。

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教育很重要的是通过消极案例中得出积极的引导, 从而树立对法治道路的信心。通过对比事例诱导冲突, 然后把两者进行比较, 从而引出正面教育。法律部分教学的基本特点是, 教师授课过程中每个法往往只能简单带过, 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反而弱化了法律部分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从民法、刑法、诉讼法等角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 同时多运用一些“情法冲突”、“情理冲突”的典型案例如长沙的哥撞死劫匪案、南京彭宇事件等作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分别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作价值判断, 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同时法学专业的教师要注意把握理论讲授的度, 并且紧密结合高职高专的培养要求, 开辟出特色的教学模式及内容。我院也对此有针对我院情况的思考, 以下是我院的情况:

1. 教学现状。

我院的法治教育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法制意识教育, 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 缺乏法律情感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养成, 法治教育效果不明显。教育形式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多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后的认知和行为的培养。学生对校园部分法治教育活动了解和参加得较少, 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仍需提高层次和水平。

2. 教学优势。

目前, 已经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精品课程较为成熟, 同时已开设法律相关的网络公选课, 有固定的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实践教育常规活动, 成立法律服务队并进行规模的校内法律宣传活动, 已有按照院办宣传科的文件精神开展活动, 已开展校园法制节目的拍摄录制尝试, 这些活动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和成效, 同时通过这些尝试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 以便后续的提升和改进, 尤其是通过活动建立法治教育的系统的构建和运行的研究。

3. 教学前景。

形成地市级的普法品牌活动, 提高学生作为完整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素养, 为法治校园自下而上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四、与上述基本状况对应的对策思考

1. 课程教学改革。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授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确保培养学生基本意识的主渠道。契合法治教育目的的课程设置上, 较为适宜的开设法治教育“活动课程” (《高职学生实用法律知识介绍与体验》) 以及其他法律文化和精神类课程, 形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普及模式, 即围绕学生实际参与的社会生活来组织课程内容, 同时渗透精神和理念层面的教育。

2. 社团服务建设。

从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开展既符合学生需求, 又与中央精神和主题契合的活动, 深化理论学宣讲团 (含法律服务队) 的建设, 提高社团成员的基本素质和服务水平, 开展常规模拟法庭活动和主题宣讲活动, 录制校园法制节目“不二法门”视频和音频, 自行组织 (校内和社区) 或参与校团委组织的外出法律服务活动, 拓展提升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就近的工业园区以及其他联系的服务点, 根据职业院校的特点和特色, 以工业园为重点对象进行量身订造的宣传和服务设计) 。

3. 技术平台和机制建设。

开发移动APP和电脑客户端的宣教平台, 开发微信课程和小游戏, 校内纸媒宣传, 成立校园咨询团队, 培训一批班级普法联络员, 最终成立咨询工作室, 能给同学提供简便服务, 同时收集我院师生的建议, 以便于向建立我院特色的法律服务点进行发展, 协同院办宣传科开展每年的主题普法活动, 紧跟普法政策和形势, 从整体上形成法治校园的氛围。

4. 撰写项目实施过程以及影响研究报告及论文。

【法律修订】推荐阅读:

修订草案07-19

修订编制06-26

课程修订08-10

标准修订08-20

教材修订09-10

修订内容09-11

规程修订09-16

修订对策09-29

法规修订10-30

修订版05-22

上一篇:化学实验基础下一篇:口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