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口译考试经验

2024-05-19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精选7篇)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 篇1

中级口译考试经验分享

发表于:2009-6-23 浏览:422 次 来源:华浦

参加中级口译对我而言,本来只是“无心插柳”的一次尝试,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多少有些意外。早在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就听闻有这样的一个考试,也自己买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的一套三本的备考复习用书,但是一直因为自信不足,也就只能望而却步。直到08年年末,与一个很要好的高中同学在网上聊天的时候说起她想报考中级口译,并想有人同她一起到上海参加考试。于是,我和这位同学一同报了名,也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检验一下上大学以来英语方面的学习成果。

我复习的主要内容是:寒假的时候复习了词汇,把《中/高级口译考试词汇必备》(前文所提的参考书中的一本。下同)从头到尾大致翻了一遍;二月底开学到三月十五考试这之间的三周时间集中精力看了《中级口译笔试备考精要》上从97年到02年C-E,E-C翻译的真题及评析,然后临考的时候做了05-08年的几套真题。下面我再具体地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备考的经过,权作抛砖引玉,希望能对有意参加中口考试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需要说明的是,我的复习算是突击打“闪电战”的类型,基本上是针对考试本身有的放矢。更适用于本身英语基础较好,仅需要对中级口译考试进行适应性训练的同学。

首先,对任何一种英语能力考试而言,词汇是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积累,考试中的各个单项都无法很好应付。中级口译作为一种翻译考试,需要考生对翻译中特定的,经常出现的词汇有一定的熟悉度,能够在较短的时候内反应出来。因此在备考的时候,所谓“背单词”也就是尽快地将翻译中涉及的经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单词分门别类地进行相关复习记忆,并且根据词汇可能出现的部分(如听力词汇,阅读词汇,翻译词汇)确定自己对各个领域词汇的掌握程度。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将学到的词汇进行很好地分门别类的记忆归整,迅速提高背单词的效率,而且在此过程中你还会发现自己的sight vocabulary也大大增加。其实很多词汇其实本身就经常在生活中出现,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和记忆的动力。一旦我们及时地,有意识地将新词汇进行记忆分类(根据领域,根据掌握程度),背单词便不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而备考的单词储备也自然不在话下了。如前所述,我把寒假的时间也就用在单词上。在这个阶段,我尽量地避免去想真正面对考试做题的压力,平时在家也就看电视听听cctv-9,随便浏览一下China Daily及其它外文网站。这不仅是保持对英语的感觉,同时也是尽快地为自己学到的新鲜词汇寻找实际的运用联系,加深印象,提高记忆效率。

打好了词汇的基础,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熟悉考试的题型,摸索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在回学校之前,我并没有做过一套完整的中级口译的真题。回到学校之后,距离考试还有整整三周时间。为了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我在华浦上看了不少前人经验,也对题型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听力的语速对我而言不算快,唯一的难点在于最后的听译,尽管听得很清楚,笔记也基本能记全,就是在短时间内实现英文到中文的转换始终感觉别扭,对自己翻译过来的东西总看不顺眼。阅读难度适中,相信有大英六级到英语专业四级水平的同学都能很好应付。最不熟悉也最难的部分就是翻译了,E-C的困难是译文往往失之流畅简洁,明明能完全理解的英文句子翻译出来的中文却总是生硬累赘,而C-E的难处则在于整个翻译的遣词造句在语法正确的基础上,还要尽量符合native speaker的表达习惯。对照自己翻译出来的东西和参考译文,始终感觉到在表达上的差距。有了如上的分析,我决定将重点放在听译和最后的翻译上。于是,我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将《备考精要》上的翻译真题做了一遍,再和参考译文和解析进行对照比较,找出问题所在,比如定语的位置,状语的翻译,固定表达的翻法。之后,我在华浦上下载了能找到最近的几年所有真题。做了一周的真题,都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模拟。在此期间,不断查漏补缺,及时记忆有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等到真题做完,也就是考试了。采用我这种复习方法的同学,最好能算好时间,模拟完稍微调整下状态就参加考试,比较能够保持兴奋,减少心态波动。

平心而论,今年的考题相较往年似乎要简单不少。听译和最后的翻译都没有难度的提升,至少远低于我的心理预期。但不管怎样,我始终相信一个原则“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真正决定考试成败的不是复习时间的长短,而是平时的积累和备考时行之有效的方法。考试的难度和内容都是我们无法决定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备考方法,有效率地做好准备。

最后,祝愿所有有志于中级口译考试的同学们都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

英语中高级口译考试经验分享

作者:谢一帆更多期刊>>

只要身在学校,考试就是绕不过去的弯,三月有两件大事,一件是08年12月四六级考试查分,详细的查分日期会经确认后在沪江四六级网上公布,查了分数的同学不要忘记登记成绩申请领取沪江四六级奖学金。

另一件大事就是三月的上海中高级口译考试,中高口译是很多同学都会去参加的考试,因此沪江口译网友根据自身的经验给大家提个醒:

英语学习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操练、积累和总结。但考试不同于学习,考试有其规律性,我不敢谈如何学好英语,只谈谈我知道的高级口译笔试的一些规律。

高级口译的笔试分成六个Section,共300分,180分及格,答题时间是3个小时。

Section1:听力

(1)听写填单词,短语。重点放在听和理解文意上,基本信息应该填完整,不能顾此失彼。重点在名词、动词、形容词,这部分的好办法是复杂单词用中文记录,可在考试时省下不少时间,比如environmental,写个“环”,over-dependent,写成“过-依”。

(2)选择共20题,1-5是一篇对话,6-10是5段新闻,11-15是一段采访,16-20是一段报告或者演讲。对话是一篇但有五题,所以五道题的每个选项都有助于猜测文意,迅速扫一遍,录音机就开始放音了,这部分一般不难。新闻有五题,其中四题考Main idea,一题考detail(数字),选项很长的全是考Main idea,信息都在第一,二句里。考查数字的应该在考卷上做点记录,因为会有很多数字出现,但只有一个问题。听力语音语调基本模仿VOA。

Section2:阅读

(1)多背单词,看不懂第一第二段理解文章就很困难。

(2)可以做真题体验一下,不是体验难度而是时间,时间严格控制在45分钟内,做不完就猜,但要合理猜测。比如问Main idea的题,答案一般在前两段。四个选项三个积极的一个消极的,选消极的,比如真题(A)makes new discoveries、(B)provides further opportunities、(C)brings new problems、(D)makes breakthroughs,就猜(C)。此外,有些细节也要留意,如问题里有某批评家认为某次画展很糟糕,选项里写批评家认为画展Fairly糟糕,显然批评者不会用这种词语形容他讨厌的事物。

Section3:英译中

英译中考察的是词汇。翻译是很深的学问,三言两语地说技巧无异于亵渎,高级口译的英译中应该注意中文的遣词造句。

Section4:听力

英译中做完会收卷,休息十分钟继续第二场考试。

先拿到记录纸,然后开始放音,完了再发考卷根据记录的内容填空。可以把听到的除了冠词和连词,其它一股脑儿地记上去,勤能补拙,当然,记的时候应该有条理,以便于填空时找出记录下的单词。“听译”部分,听句子翻译有别于听段落翻译,前者应该少记多听,后者则应该多记多听。

Section5:阅读

基本答题原则是这样的:首先,答题完整,即使是Why+A的句子,答题时也要按照A+Because的方式完整回答。其次,时态对应,问题是用什么时态,回答就用什么时态,此外,这里常见的“In your own words”,考试时可以照抄原句,同时把原句深奥或非正式的个别单词换掉即可。

Section6:中译英

翻译时注意句型的变换,长短句的变换,看看《高级翻译教程》,考试的句型书里几乎都涉及到了,熟悉句型临场的翻译就不难。关注动词,语言美美在动词上,把利润丰厚翻成“Yield great benefits”,要比翻成 “achieve great benefits”美上好多倍。

高级口译只是测试的手段,目的还是要学好语言这个重要的技能。胡适先生说过:“功不唐捐”,只要努力,功夫是不会白白浪费的。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谈

发表于:2010-5-24 浏览:0 次 来源:原创

口译听力

想要在口译听力中拿高分,一定要好好练速记。在blank filling, note-taking and gap-filling以及listening translation中,过硬的速记本领是拿高分的基础。像我报名参加的华浦口译培训班的老师就教了我们许多精彩实用的速记符号。学习之后一定要多练,加上自己的创造,最终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得心应手的速记符号,这样在口译考试中才不会因为记不下来而白白丢掉了分数。

阅读和翻译

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和翻译应该说时间很紧,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建议大家在上半场考试中先做翻译。对于阅读,平时复习中就要训练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的能力。

阅读中skim and scan很重要,因为不可能有时间让你认真读完整篇文章。要学习从题目入手,到文章中找答案,这样一来只要看短短几句就行了,事半功倍。

翻译其实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高口考试中最难的部分,对我也不例外。我的体会是:不能放弃!上翻译课时常常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因为自己的译文和华浦老师的几乎都不一样。这时候千万不能放弃。课后认真把练习中好的句式,词组单词,翻译技巧等等总结出来,结合讲义好好复习,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进步了很多。另外,平时多注意积累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和一些热点话题的词汇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词汇

高口考试中的词汇有一定难度,但很多阅读中的词汇其实并不影响解题,所以在考试中千万不要被生词吓倒。

我比较喜欢在阅读中积累词汇,这样做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增强了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且在阅读中积累的词汇也比较实用。像China Daily, TIME等等这些报刊杂志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复习

多练,多做,多记。一句话:Practice makes perfect.另外,备考的过程中总结是相当重要的。在做完一套题之后,一定要认真分析错的原因,及时发现自己在实战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也常常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进步,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

高口考试在上午,所以在距考试一两周的时候就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能够在考试的这段时间内兴奋起来,从而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考试

首先要相信自己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一定能通过。其次,在答题中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不要影响到之后的答题水平。最后,答题时要认真仔细。总之,相信自己准没错!

我的口译学习是这样的:先抓听力和阅读,因为翻译在短期内不大可能提高很快。听力的学习最简单不过了。在我说明之前,我先说个事情:有一根绳子长1米,不剪断它怎样让它变短?答案是找根比它更长的绳子。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那么通过高级口译绝对不是问题。听力难,你训练时要求自己比它要求还高,你会通过不了吗?这就是指导思想:对自己要求更高一些。

1:听力:在抓好听力课本的基础上,自己加压。课本是关键,每年都会有课本上的题出现,所以课本磁带,如果你想一次通过,至少听上十遍。精听十遍。在此有个听力笔记的问题,不要老是问别人怎么做的,关键在于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可以借鉴别人的,但不可全盘照抄。鼓励自己创造。

2:阅读:课本要按精读要求来(这也属于自我加压)。有条件读一下纽约时报,中国日报等。在考试之前要做上至少十套题,让自己对题型滚瓜烂熟。每套题至少做十遍。滚动式做,不要连续把一套题做上十遍再进行下一套!

3:翻译:还是自我加压。英译中问题不大,能看懂,单词量到了就行。中译英我练习材料是****报告,40多页。哈哈,水平眼看着上升。

最后,学习要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仅仅想要还是一定要?仅仅想要不一定会成功,但如果你一定要,谁也无法阻止你的成功。自我激励能让你在无人喝彩的时候坚持下去(我2004年春节在家全是学习),还有,不要因为看了我的文章就下定决心要成功,第二天又照旧。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在2006年3月的高级口译的笔试中我取得了239.5分的成绩,在高兴之余我也希望能和大家分享我学习口译的一些心得体会。

口译听力

想要在口译听力中拿高分,一定要好好练速记。在blank filling, note-taking and gap-filling以及listening translation中,过硬的速记本领是拿高分的基础。一般辅导班或者相关备考书籍中都会教我们许多精彩实用的速记符号,学习之后一定要多练,加上自己的创造,最终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的得心应手的速记符号,这样在口译考试中才不会因为记不下来而白白丢掉了分数。

阅读和翻译

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和翻译应该说时间很紧,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建议大家在上半场考试中先做翻译。对于阅读,平时复习中就要训练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题目的能力。

阅读中skim and scan很重要,因为不可能有时间让你认真读完整篇文章。要学习从题目入手,到文章中找答案,这样一来只要看短短几句就行了,事半功倍。

翻译其实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高口考试中最难的部分,对我也不例外。我的体会是:不能放弃!上翻译课时常常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因为自己的译文和老师的几乎都不一样。这时候千万不能放弃。课后认真把练习中好的句式,词组单词,翻译技巧等等总结出来,结合讲义好好复习,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进步了很多。另外,平时多注意积累一些政治、经济、文化和一些热点话题的词汇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词汇

高口考试中的词汇有一定难度,但很多阅读中的词汇其实并不影响解题,所以在考试中千万不要被生词吓倒。

我比较喜欢在阅读中积累词汇,这样做既扩大了知识面,又增强了阅读理解的能力,而且在阅读中积累的词汇也比较实用。像China Daily, TIME等等这些报刊杂志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当然新东方的《中高级口译考试词汇必备》和《高级口译笔试备考精要》也是考生们的必备。

复习

多练,多做,多记。一句话:Practice makes perfect.另外,备考的过程中总结是相当重要的。在做完一套题之后,一定要认真分析错的原因,及时发现自己在实战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改进。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也常常会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进步,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

高口考试在上午,所以在距考试一两周的时候就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能够在考试的这段时间内兴奋起来,从而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考试

首先要相信自己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准备一定能通过。其次,在答题中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不要影响到之后的答题水平。最后,答题时要认真仔细。总之,相信自己准没错!

一、什么样水平的人考高口比较有戏

我在学校时考的四六级还是100分,05年的托福还是750分制的,我的感觉,按老分制,六级能考到70分以上,托福600分以上,词汇量比较大,起码7000以上吧,可以直接报高口了。其他考试没试过,所以不在这里说了。

二、要不要买指定教材

我的答案是:一定要买,不过不用每本都买,五本书里,我认为,买听力,口译两本就够了,听力是准备笔试的,口译是准备口试的,而且一定要下教材的MP3的配套录音。其他练习材料,比如新东方或昂立的什么,我都没买,除了教材,我只做真题,买一套历年真题,一个礼拜扎实做一套,足够了。

三、关于辅导班

应该要上,但不要指望辅导班能大幅提升你的水平,功夫还是要自己下在平时,上辅导班,最大的作用是收集信息,关于考试的方方面面,还有考试的同道,互相的交流非常重要,看看班里比较优秀的同学,往往过高口就是他们的水平,对比一下,看看自己哪方面还有差距。另外上辅导班也算是逼着自己学习,考前的冲刺班有必要上上,老师往往是考官,不要指望他给你透题,但他告诉你考试中要注意什么,还有考试小技巧,非常重要,运用的好,过于不过,就在这一线间。

四、个人的准备方法

对于笔试,我准备的较早,因为工作后没怎么摸英语,为了找回感觉,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我从08年10月中开始上辅导班(我只上听力和口译,翻译阅读都不去,因为觉得那不是我的弱项),最初两个月不看教材,也不做真题,只听美国之音,每天三篇,先放一遍,再来回精听,尤其是听不懂的地方,看过文字后,再反复听,直到全篇每个单词都听出来为止。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提高综合听力能力,高口笔试听力占1/3,采集者退散口试八段录音翻译英译汉四段,而且是考试最难的部分,不下苦功夫不行。两个月后,美国之音放一遍,能听懂50%到70%的话,OK,可以了。开始啃教材。

针对个人特点,我听力较差,所以下班后的学习时间全都集中在听力上,每天照例两篇美国之音,不过以泛听为主,热热身,再练习听力的教材(阅读和写作翻译我只靠每周六的一套真题练习,不专门练了,我始终认为听力最重要)。

如果你不重视教材,那就错了,教材是最接近实考试题的材料了,无论内容,语速,腔调,风格,建议每位同学,把教材练三遍,哪怕看着材料听三遍,也行。配套MP3网上都有下的,不用买磁带了。两天一课,15课(好像是)练完,也就一个月,所以你完全有时间在笔试前把教材练三遍,关键在坚持。

五、口试的准备

其实很多学友最头疼的不是笔试,而是口试,我也一样,因为这击中了大多数中国学生最薄弱的地方,听,说,记忆。口试难就难在还的记下来,不能听懂了大意就可以过关了,必须要复述,所以还的学速记方法,一心二用。

我个人的感觉,听力是基础,听力不过关,再练速记也是白采集者退散搭,只有在听力过关的基础上你才能分心来记笔记,6分脑记,4分笔记,否则写出来的一定是一片自己看不懂的碎片。

我的方法:一本口译教材,练三遍。

很多人说: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哪有时间练,关键是,一考完笔试,立刻开始准备,两个月的时间够了。我上班都可以,你在学校时间应该不会比我少吧?把教材的MP3下下来,用一个软件MP3directcut,很小免费的,网上随便下,把教材的课文,分割成一个一个的独立MP3文件,你会发现,基本上一段可以分一个,时长一分钟左右,而考试的每一段录音是40秒左右,语速稍微比教材的快),长的段落就分两段,这样一篇课文可以分10多个小段出来,然后干什么?模仿考试练吧,放一段,练一段,限定翻译时间40秒,一开始不达标很正常,哪怕你看了内容再听,你也要学着边听边记关键词,放完后看着笔记,翻出来。哪里没记住,再练,直到这一段能做到看着笔记完全翻出来为止。

这样练很累,很折磨人,但是,没有付出,哪有回报,现在不痛苦,将来哪里有快乐,坚持就是胜利。

对于中翻英,我的建议,先看着课文,边看边口译,首先要做到你看到句子和段落就能立刻口译出来的水平(考试的试题所能出现的句型和结构都在课文里了,所以你要做的就是练习),这一阶段我把全书练了三遍,然后再练听录音记文字再翻译,中文笔记相对好记的多,但注意考试的语速比教材录音要快,所以不可轻敌,要能做到听录音,看笔记,立刻翻译,时间适当放宽,45至50秒。

说一句,所有的练习不许用耳机,只许用电脑音箱。盒式录音机最好,因为考试用的就是它。

六、关于笔记符号

其实大多数辅导班里介绍的都大同小异,选自己最常用的,练习的时候坚持使用,一定会有不错的效果的,我也没有特别的秘方,积累吧,自己记笔记时用的最多的词,就想个符号或字母来代替,然后固定下来练,一定能加快你的笔记速度。

七、关于口试的注意事项

起码,你要知道考试的方式和细节,侯考的时候,可以带MP3和耳机,放几套真题,热热身,当然这几套真题你已经练的烂熟,不要带没做过,自己听不懂的真题,不然自己给自己增加压力,口试前,一般会在教室门口先等,里面的人还在考,你可以试试把耳朵贴在门上(如果不被制止的话),你耳朵尖的话说不定能听到里面的考生之言片语,你大概就知道听力的话题是什么了,这样做有点作弊的感觉,但却是容许的,如果你运气好,知道了大概是什么话题,听懂并记下来的概率会大大提高(我运气不好,没听到)

进去后,不要乱说话,说声good morning,teacher就可以了,老师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考的时候不要去看考官面前的打分本,看都不要看。考试时,流利很重要,没有记下来的,记得一部分的,尽量编出来,中译英时,不可能所有的点都翻译到,漏掉一些次要的点是难免的,但你不能时断时续,记住,流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在过于不过之间,决定你命运的就是你的流利程度,和考试时的气势。

考完,考官录音停止了,说声thank you,就走人,其他什么都不要说。

顺便说一句,最早进去的考生多少有点吃亏,因为开始的时候考官的状态最好。

当这一切都做完之后,就等待成绩的公布吧,相信我,只要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口译笔译技巧心得:我是如何考出高级口译232分的?

张颖,复旦大学04级英文专业学生,于2006年秋季高级口译顺利通过,考分232。

距离口译考试已经一年了。一直都想考高口——为了督促自己练英语,也为了让自己在求职前至少拿到一张像样的证书,一张或许对求职没多大用,但有助于增加自信的证书。于是那年寒假,匆匆地去报了高口培训班准备考试。

这么冷的冬天,和室友住在寝室“相依为命”,每晚在图书馆取暖,一边复习当天的高口内容,一边拿上课老师打趣,然后每天清早,我们挣扎着起床去上课的教室报到。这样的日子在我们的家长看来很痛苦:两个女孩子为了读书不肯回安逸的家,宁愿住在寝室与寒冷为伴。而对于我们来说,那20天的课程却快乐无比。

当然,课程信息量是极大的。实话实说,读高口前,我从来没觉得自己如此无知过。因此,自己一下子从天不怕地不怕的以“大二学姐”自居的我,变成了踏踏实实的小学生——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记好笔记,跟上老师的练习步伐,并且课后乖乖做好当天预习复习工作。作为口译,我们需要掌握很多的技巧;作为一门语言,英语还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所以我觉得,在准备考试、上培训班好像寻宝的过程。那宝藏是你的潜力,而四位老师的工作就是让你理解宝藏的存在并产生开发它的热情,指点你挖掘的步骤。而那最关键也最辛苦的挖掘,得靠自己。我难忘Jeffery老师练“I Have a Dream”的故事,难忘小新老师说自己大学期间在图书馆练翻译的故事,难忘Lillian老师为了爱好毅然转系的故事,也难忘小夏老师可怕的词汇量。他们用自己的故事鼓励我们,让我看到在这些牛人的背后,不光有天赋和才能,也有努力和汗水,更让我看到了通往成功最可能的路径。

于是在1月的高口课程结束后,当很多一起读高口的同学热情渐渐退去,我开始了漫长的准备。3月的笔试我放弃了。老师们让我燃起了对高口的热情和信心,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多么的不知深浅,让我学会了重新考量自己的英语能力。我开始每天多花一点时间听英文,主要是新闻,当然还会有一些audio books,有一些很好听,在学校的FTP或者在Emule上都可以下载,比如Harry Potter系列,还有Hillary Clinton的自传Living History,以及Jane Austen的Pride and Prejudice。当然,我听这些文学性的作品并不完全是为了高级口译的一纸证书,建议要急着参加考试的同学还是应该多花时间听新闻,多听不同人讲话的声音和不同的节目,培养感觉和拓宽知识面。

不过,光听懂是不够的。因为高口的听力考验的还有记忆力和速记。记得当初Lillian和Jeffery两位老师都教了我们大量的速记符号和训练方法,告诉我们要通过练习努力把这些符号吸收成自己的记录方式。于是,时不时地把文汇报和Shanghai Daily上的文章改写成最精准的符号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有时我也会听一段新闻然后速记下来,但感觉总是不太好。最大的弱点是对速记符号不熟悉,而且总有把第一句话完整记下的冲动。经过了当初准备高口时的大量练习后,现在尽管当我听写齐用的时候,仍然觉得力不从心,但相比之前的紧张好多了。总结下来,比较重要的是在练习一段时间文字和符号的转换,固定下来之后,再一边听一边记,可能要比一开始就边听边记效率高一点。而且,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别急着记第一句话。有时间和条件的话,同一段材料的听和记最好都进行两遍,第一遍之后,看一下笔记,反思一下哪些东西是多余的、哪些句子不能用符号表达,想完了符号再听第二编,尽量精简笔记,同时扩充自己的符号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听和记的练习之后,大概就能初步养成哪些东西该记,哪些东西不该记的习惯了。

对于阅读复习,我觉得小夏老师教我们的从题目中找关键字,再代入文中找答案,以及揣测出题人思路的那套模式很不错。另外阅读速度也是个问题。我比较偷懒,所以平时无论看什么都习惯于一扫而过,这样我的skimming and scanning速度就比较快。当然我觉得每天强迫自己在半小时内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一下Washington Post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我也试过Jeffery老师说的那个一周读完一本英文书的办法。开始是小心翼翼地读,看到不认识的字还会认真查字典,结果完全读不光。后来查得烦了就干脆生词统统跳过,扫过一页大意就翻下一页。用这样的方法我读了四五本小说,阅读速度提高还是很明显的,不过毕竟是一周读几百页的书,仍然要占用大量业余时间。比较空闲的同学可以一试,而且许多英国文学还是非常美的。至于词汇,我看的是《中/高级口译考试词汇必备》。自己平时注意积累普通词汇和口译词汇的同学可能不需要这本书。但是我想对于大多数像我一样词汇量不够的同学,它就非常“宝书级”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系统的分类和大量的中国特色词汇,尤其要注意那些固定的说法。相比于高口的那套教材,它的词汇因为条理清楚、背诵方便,所以更适合急着备考的同学复习使用。另外我记得第二部分的阅读不是选择题,需要自己概括文章意思来回答。我觉得主要的方法就是平时看新闻或科技文章段落时注意理清结构,找thesis statement,基本上就像初中语文课一样分段,然后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还有经常把难的长的句子paraphrase,不光是用synonyms代替,尽量把句子的结构也变简单。这样有助于自己的理解,也有助于答题。

翻译部分的准备主要是靠练习。听小新老师讲了这么多翻译技巧,但真正做翻译的时候还是觉得吃力。想起老师在班上说过他曾经练过无数笔译才达到今天的程度,于是效仿之。我利用暑假把高口翻译教程认真做了一遍,虽然只有16个单元,但因为篇章很长,加上花时间对答案、反思比较,以及领会文后的翻译理论说明,还是用了两个多月才完成。我的结论是,翻译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因为高口的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技巧的成分还是很大的,通过练习能够很好地掌握一些比较固定的句型和说法。多亏那段日子练的这几十篇翻译,虽然离口译还差很远,但个人觉得应付高口考试还是足够了。

最后我想说,尽管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和准备,考试报名之后的那一个月我还是得了“高口狂躁症”。主要症状就是整天担心无法通过,却完全不想复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父母把浮躁的自己批评一顿,然后静下心来重拾高口。虽然这样的方法很幼稚很“作”,但只有真正安静下来了,复习才有效率,至少这是我个人行得通的办法。

从那个读高口的寒冷日子,到最后通过高口,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没有信心,所以迟迟不敢走入考场。感激Jeffery, Lillian, 小新,和小夏各位老师,他们让我明白信心要靠努力来树立。而事实证明,虽然我最后232的分数还不理想,但的确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不含什么侥幸成分,因此我也心满意足。

想起日剧《悠长假期》里的那个比喻。悠长的假期并不代表能力低或者失败,只是为了最后成功的来到做好准备,在这期间,必须认识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然后脚踏实地。

1,关于听力,高口听力比起中口最大的改变就是gap-filling,以前可以凭记忆做完中口听力multiple choice和translation的朋友估计在高口沿用老办法是不行的,记笔记我个人的体会是你爱怎么记就怎么记,随便是用字母缩写还是画图或是只记辅音什么的通通都可以,但关键是要自己用着舒服,找准自己的路子再加上一些注意事项,如数字一定要记,多记一些关键词,记住不要记在一堆,要分行,有段落感等等估计就差不多了,还有就是听懂最关键,宁愿少记一些也要听懂文章,像gap-filling有时你懂了文章大意自己估摸着添个词进去老师也会算你对的,至于听力练习的材料,我觉得你把历年全真全部听过做到听懂有印象已经很了不起了,有空做做word by word的dictation也很有帮助,最后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一点,历年translation部分都会或多或少地有听力课本中的内容,所以照偶老师的话,就是你不听起码也要把script都看一遍,偶就是这么做的,考试确实考到了。

2,关于阅读,高口的阅读历来都是让大家很头疼的,时间紧,难度大,这一点偶也做得不是很好,直到现在还觉得阅读是偶的弱项,但考试时可以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每篇7-8分钟自己控制好,实在看不懂就猜吧,反正其实没几分,要是真的空在那里影响考试心情就得不偿失了,另外,阅读材料和听力一样,历年全真题能搞明白已经很了不起了。

3,关于翻译,自己觉得高口的翻译并没有比中口难太多,时间的因素除外,有一些我们所谓的考点把握好估计也没什么问题了,高口翻译首先注意句子的切分,有时太长的句子为免错误还不如分成短句处理,记住英语的句子是头轻脚重的,找准句子中心,还有,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追求完美是好的,考试时就实在不必了,翻译评分都有一个基本分,除非你特别出色,否则不会差很多的。还有文章中出现的成语、俗语,你背过最好,没背也别急,挑句最贴近意思的大白话也没有大碍,偶记得自己考到“头悬梁,锥刺骨”,也就“work hard”过去了,分数也还好啊。

4,关于口试,许多同学说要体验一下考场气氛,多考几次也没关系,偶的建议是你掂掂自己的心理素质,过得硬的当然不怕,不然的话还是别轻易尝试,贸贸然就去考,花钱事小,留下心理阴影就不划算了。所以偶也是放弃了第一次机会第2次才去的,去之前背出了口译课本,偶觉得这是必须的,没有这个你凭什么去考啊?英语功底好的自然除外。不要怕考不到,相似的词组,同一类型的词汇总是有帮助的,退一万步来讲,背的时候考考自己的反映也不错。当然,这里的背不是说象小学生背书那样一字不差,偶的策略是背之前自己看一遍原文,试着翻翻,有个大概印象,再看提供的译文,自己差距在哪里,看完一遍之后再试着自己对着翻一遍,翻得八九不离十就ok了,有时间有毅力的同学不妨再看看梅德明的口译实践,就象偶老师说的,看完这几本书他想考课外的都很难了。考试之前如果准备得比较充分,不妨找一些领导讲话过来练练自己的视译,看自己反映怎么样,如果反映的比较好,心理也有个底。最后,临考那天,带上所有能让你觉得舒服的东西,水,巧克力,mp3,设想一遍自己第一个考或最后一个考的可能,放轻松,成功就在眼前!!对了,考试时当老师不存在,不要让他们的stone-face影响你的心情。至于free talk,我想考高口的同学都不应该紧张这一关了吧。

5、关于培训,偶是在昂立培训的,中高口都是,觉得不错,因为老师很好。偶不是打广告,各家培训机构师资都是良莠不齐的,就碰运气了,虽然好的老师真的很有帮助,可还是不要全部把宝都押在老师身上,关键靠自己,培训的时候不要功利心很重,我是注重过程的那类人,读的时候很用心很享受,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当然,英语牛人们自学也是提倡的。

美音纠音 邱政政 口试主题模板 口试考试精要60篇

一、心态问题

心态问题非常重要。特别是高级口译,时间紧张,难度偏高不论是阅读听力还是翻译内容都无所不包,很难在考试前能够做到复习地全部到位。因此很有可能在考场上会“不幸”地碰到不熟悉的话题……所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功与否。我就来介绍一下我在心态调节上的一些经验。

首先要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合理的估计。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并且记住高口只有一个pass与fail的结果,所以只要尽力完成就可,不必因为为了追求完美而增加压力……

其二考试前要有合理的复习安排。最好有一个大致的复习时间表,绝对不要到最后一天还捧着一本词汇书狂背。我以前有一次考托福,因为复习安排欠妥,到考前一天还在背开头字母为M的词汇,心里愈发紧张,直接导致一个晚上没有睡觉,第二天上了考场糊里糊涂,脑袋一直耷拉着,身体很不舒服,差点答题卡涂错。虽然最后考取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成绩,但是离自己真实的水平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

其三,最好在考前三天就不要在复习了,听听英语新闻,练练耳朵就可以了。这样可以使自己在考试时看到英语会有亢奋的感觉。

其四,考试时不必追求完美,尤其是reading部分的short answers(这也恰是本人的弱点所在)。适当时候可以放弃。我有一位学姐,放弃了4道的short answers,但最后凭借其他部分的出色发挥依旧考到了196分。还是那句话,高口只有pass与fail之分,拿到该拿的分就可以了,放弃一些题目就意味着为其他题目争取时间。(当然这点对于那些立志拿取诸如新东方奖学金的同学不适用了^_^)

其五,在考试时千万不要因为前面题目的作不出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像我,听译部分的第一段根本没有听清楚,最后写了几句就往后做了。事后我重新听了一遍才发现自己的意思完全写反了,心里虽有些担忧,但也庆幸考试时没有绕着这篇文章不放,否则又浪费时间,更没心情作后面题目。

二、技巧

其实我在考试时不太喜欢用技巧,比如阅读,我一定要看完全文,否则我会觉得肯定漏了一些东西。但是仍旧有一些技巧是值得去使用的,特别是那种能够加快速度的技巧。关于技巧新东方老师上课已经讲的很多了。这里就重复一些对我帮助比较大的。

一 阅读时的定位。阅读定位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拿到阅读,现看选项,划出关键词,找到文章中对应的关键词并且划出,然后在关键词附近寻找答案。事实证明,阅读效率因此大大提高。

二 听力根据选项推测原文,判断答案可能出现在哪些地方。比如news里面,如果选项里有because,那么就是问why。意味着要关注新闻后半段……其他则不细说,可以多复习老师上课的笔记……

三 关于复习技巧。建议听力复习尽量放在早上,因为听力与状态关系比较大。翻译阅读则可以放在下午和晚上

四 考试的顺序安排。我建议先做翻译,再作阅读,你会发现自己做阅读的时间会超过30分钟。

五 翻译 很多人认为翻译很简单,10分钟全部搞定,拿到考卷后看都不看便下笔。当然这也可以,但我觉得更加好的方法是先看给出的文章,看上5~10分钟,在这5~10分钟,酝酿用词与句型,10分钟后再要用5分钟誊完,思路会很顺畅,效果也绝对比看到考卷就下笔来得好。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 篇2

口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类型, 与普通笔译有着相对不同的要求, 其对译员的素质要求相较于笔译而言更加严格, 目前也较少有对口译测试的相关研究。口译教学主要靠的是普通的英语教师, 很少有学校设有专门的口译教师。

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项目是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重要项目之一, 由上海市高校浦东继续教育中心 (PCEC) 负责组织实施。自1995年6月开考至2009年秋季, 已有73.78万人次报考, 10多万人经考试 (含笔试、口试) 合格获得由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颁发的《上海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 近万人获得由上海市外语口译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英语口译基础能力合格证书》。上海高口证书也成为了很多有志于从事口译工作的英语专业学生的首选。那么上海高口能否考查考生的水平呢?笔者认为上海高口虽不是职业化资格认证的, 但是是对口译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一个很好检验, 对口译教学有很多指导作用。

二、文献综述

目前对于口译能力的评估模式的研究尚未成熟, 国内外存在多个口译能力的评估模型, 都具有合理部分, 但同时又存在一些弊端。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PACET (Process of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 研究团队认为翻译能力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或知识, 也不仅仅是一种交际能力、专家行为或主观条件。该团队提出了翻译能力包含六大因素:双语交际能力、语言外能力、转换能力、职业能力、心理生理能力、决策能力。

理解是口译活动的关键环节, 法国巴黎第三大学的Gile教授就理解部分提出了C=KL+ELK+A (C=Comprehension, KL=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 ELK=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A=Analysis) , 即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的口译理解公式。

国内的口译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口译评估模式, 厦门大学的陈菁教授提出了由分析到理解再到重建的口译模型, 其中分析指的是分析语篇以及跨文化意识, 理解指的是理解源语以及言外知识, 最后再重建是重建目的语淤积言外知识, 在所有的过程中都穿插着译员的技能以及职业素质。

王斌华教授认为“译员能力”评估的内容为:口译员应具备的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以及职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具体的评估模块如图所示:

其中, “双语能力”以双语的听辨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重点, “言外知识”包括百科知识和专业主题知识, “口译技巧”包括以口译为目标的记忆技巧、笔记技巧、多任务处理技巧等。“译员能力评估”是对译员从事口译职业的能力的全面评估。译员在口译学习和职业实践中所学习、习得并内化的口译规范是译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译员的口译规范习得程度就成为体现译员能力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

对比目前主流的几大理论, 笔者不难发现PACET的相关理论更加侧重对传统笔译的研究, 而口译与笔译虽同属翻译范畴, 但实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Gile的相关理论过于简单, 无法体现出译员实际所需要的素质, “analysis”的具体过程也没有体现出来, 在analysis的过程中就需要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以及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的参与, 因而不能简单地把口译Comprehension的过程理解为这三者的相加, 同时理解能力也并不能体现口译能力。厦门大学陈菁教授的模型与王斌华教授的模型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细看就会发现陈菁教授的模型更加宽泛, 而王斌华教授将其细化, 并将其分类, 虽然王斌华教授在此模型中没有解释口译的过程, 但是却详细界定了口译员所要具备的相关素质。

因此, 本研究将采用王斌华教授的口译评估模型为基础, 分析上海外语口译证书 (高级) 考试笔试试题的合理性与尚待完善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目前现存的口译评估模型, 以探索出适合该考试的评估模型, 并在此模型指导下完善口译试题。

三、口译能力评估分析

本文以王斌华教授的理论框架, 分别就双语能力模块、言外知识模块、口译技巧模块、译员心理/身体素质、译员职业技能这五大方面分别对上海高口笔试部分试题进行分析论证, 所分析的上海高口高口试题为2009-2013年5年间的实测试题, 共10套。由于上海高口侧重于考查考生的基本英语能力, 其测试分为笔试与口试两大部分, 因而本文的分析主要以笔试部分为重点, 侧重于分析双语能力模块、言外知识模块、口译技巧模块三大模块。本文将逐题分析上海高口试题, 分析其出题意图以及所考查方面。在此基础上对比王斌华教授的口译模型, 分析题目是否很好地体现了出题意图, 能否很好考查某项素质。最终得到相应的结论, 指导改善目前的口译试题, 同时为口译教学提供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以促进口译教学的提升。

1. 双语能力模块。

王斌华教授认为双语能力模块主要包括双语的听辨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笔者认为数字听辨以及文章大意听辨是听辨理解能力的关键部分, 口头表达能力在上海高口的测试中集中表现在口试阶段, 其在笔试阶段基本无法体现。但是笔试阶段应该考查的听辨理解能力, 上海高口测试是否很好地体现了呢?

(1) 数字听辨。数字听辨是口译实践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尤其是在经济类会议口译时。由于中文与英语对数字表达方式的不同, 导致源语的数字无法及时相互转化为目的语, 这也使得数字口译成为了口译中非常困难的一个方面。笔者统计近5年来的10套高口试题, 发现高口对数字口译的考查并不完备。在笔试阶段, 每套试卷通常只存在1~2题的数字听辨。其中2013年03月的试题中出现了三次数字听辨。先就数字听辨的题量不谈, 就听辨的数字的复杂程度而言, 上海高口的数字听辨显得相对简单。例如2009年03月的试题的Passage Translation的第 (2) 题, 其一定程度上考查了数字听辨, 其考查了15%, 32%等分数百分比的听辨;2011年03月Spot Dictation的第14题的答案为200billion, 其考察了大数字的听辨, 但笔者认为这样的数字听辨考查并不能测试考生的相关能力。部分试题虽然考查的是数字的听辨, 但答案只是将听到的数字写下来, 而不是将其转化为中文。

但是笔者也发现上海高口测试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考查数字听辨能力的试题, 以2013年03月的试卷为例, 句子翻译的第 (5) 题中, 原文为“I'm afraid we can't reduce the price of this brand of shirt.You know, $20.50 is our rock bottom price.If you purchase more than 10, 000 units we reduce it to$19.00.”这句话的数字听辨就有一定的意义, 此句话中的数字较前两个例子而言数字更加复杂, 也比较贴近商务交流的实际, 很能考查出考生的数字听辨能力。

笔者认为上海高口在测试数字听辨这一非常重要的方面的时候可以考查一些比较复杂的数字, 因为在实际中, 数字并不总是整数, 例如2, 462, 673, 960 (two billion four hundred sixty two million six hundred seventy three thousand nine hundred sixty) 这样的数字相对较难, 可以较好地考查考生的数字听辨能力。

(2) 文章大意听辨。文章大意听辨也是口译测试中的重要一个方面, 笔者就这10套试题来看, 上海高口在文章大意听辨的方面做得较好。Listening Comprehension以及Note-taking and Gap-filling中, 文章大意的听辨以及细节理解题占绝大多数。以2011年03月的试题为例,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共有20小题, 综合/细节理解题共有15题, 1题主旨题, 4题细节判断, 综合/细节理解题占到了75%, 因而这可以很好地体现考生的文章归纳能力以及考生的细节理解判断能力。在Note-taking and Gap-filling中, 若考生无法把握文章脉络, 这一大题的解题将变得非常困难。笔者认为上海高口能很好地考查考生文章大意听辨能力, 因而在此也不做深入讨论。

2. 言外知识模块。

口译员在言语的听辨过程中, 并不是一味地接受言语信息, 而是在自己本身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 主动对语言的意义进行推论, 促进对于语言的理解。因而, 除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 译员还必须有语言之外的知识体系。

上海高口的试题题材十分广泛, 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 上海高口的试题每年都会有新闻的理解, 在这样类型的题目中, 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解题而言就会相对容易。以2009年09月Passage Translation第 (2) 题为例, 这题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上海高口对言外百科知识的考查。该题的第一句话为“Volvo, Sweden's largest car making group, has announced plans to make 500 staff redundant at its UK-based subsidiary in Scotland.”这句话中的“Volvo”难倒了很多考生, 一些考生可能知道“沃尔沃”这个汽车品牌, 但未必知道英文的翻译是“Volvo”。笔者认为考生需要对一些常见的汽车品牌的英语名称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奔驰 (Benz) 、宝马 (BMW) 、奥迪 (Audi) 、丰田 (Toyota) 、别克 (Buick) 、劳斯莱斯 (Rolls-Royce) 、本田 (Honda) 、凯迪拉克 (Cadillac) 等。这些百科知识的记忆可以让考生在测试时更加得心应手。

上海高口不同于人事部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 (即CATTI) , 后者存在一个专门考查考生言外知识的题型, 相较于CATTI而言, 上海高口对言外知识的考查显得不尽如人意, 但是笔者认为在试题中间穿插一些对言外知识的考查也是可行的。因为言外知识所涉及的范围过于“百科”, 让考生记忆太多也不太现实, 也比较耗费时间。其次, 在实际的口译实践中, 译员会提前知道会议的主题, 有一定的时间来准备相关的知识与词汇, 因而笔者认为上海高口不必像CATTI一样专门设立一个题型考查言外百科知识。

3. 口译技巧模块。

口译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口译技巧的训练, 王斌华教授认为口译技巧主要包括“记忆技巧、笔记技巧、多任务处理技巧”

(1) 记忆技巧。记忆是口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没有良好的记忆能力, 想做好口译基本是不可能的。记忆能力的培养也是口译能力培养过程中非常困难的一部分, 在有的学者看来, 记忆能力是口译潜能的一部分, 对于潜能较弱的学生而言, 口译的学习显得异常艰辛, 但往往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笔者在此不深入探讨记忆技巧在口译潜能中的作用, 笔者侧重于上海高口的试题是否能有效地评估考生的记忆技巧的运用情况。

总观考试试题, 听力部分集中考查了考生的记忆技巧, 包括短记忆与长记忆。听力中的每道题目都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记忆能力, 但是记忆能力并不代表记忆技巧。在听力考试过程中, 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 都允许考生记笔记, 这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考生对听力内容的总体把握以及对细节的理解。但是在记忆技巧方面, 笔者认为上海高口尚有不足之处。

在短记忆方面, 笔者认为可以设定一些体现考生记忆技巧的题目, 比如长度适中的一句话, 不允许做笔记, 在听完之后即刻进行翻译, 以此模拟交传的场景。同时也可以考查考生对于短篇章的短时记忆能力, 这种记忆能力需要一定的记忆技巧才能实现, 单纯的死记硬背是无法实现的。长记忆方面, 笔记法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手段, 笔者将在下一点中进行详谈。

(2) 笔记技巧。古有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口译过程中更是如此。很少有人记忆力超群, 可以不记下任何东西而完全复述。大多数人都为普通人, 我们没有超群的记忆能力, 这就需要笔记的弥补。

每个人做笔记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这就意味着每个人的笔记系统千差万别, 但有些东西是共通的, 例如尽量使用符号而不是文字进行记录、采用纵列的书写方式等。武汉大学的吴钟明出版过《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一书, 在此书中, 吴钟明就口译笔记法做了一定的解释, 并给出了相对通用的笔记法符号体系。但因每个人的符号体系不一定相同, 因而在进行口译时, 一定要按照自己喜欢、可以熟练掌握的方式记笔记, 千万不能单纯地模仿别人的笔记系统, 不能“为了做笔记而做笔记”。

上海高口的听力试题考查了考生的笔记能力, 笔者认为最突出考查笔记能力的为Listening Test, 这一部分一共有两种题型, 在第一种Note-taking and Gap-filling中, 在听的时候考生是不知道题目的, 这就要求考生做笔记, 抓住文章主旨, 同时也要抓住文章的细节, 这对于笔记法的运用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笔记法, 只听懂了文章大意, 在填空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空都无从下手。在该部分的第二种题型中, Listening and Translation, 尤其是第二小题的Paragraph Translation, 考生要抓住内容的而细节, 如果笔记法运用得不恰当, 或者是运用不熟练, 极易造成漏译的情况。

综上, 笔者认为, 上海高口在笔记法的考查方面做得尚可,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考生的笔记能力。

4. 译员心理/身体素质。

一位出色口译译员, 除了要具备完备的知识能力外, 其心理身体素质也需超群。口译是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 这就要求口译员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但是译员心理/身体素质是一种考试很难测试的一个方面。

上海高口要求考生在30分钟内读完四篇较长的文章并完成20道客观题, 这种题量将给考生带来较大的压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试考生的压力情况下的反映。此外, 就武汉市的高口笔试而言, 武汉市的考场设在了武汉标准化考场, 考试期间不能出教室等, 这些都会加重考生的心理负担, 从而测试考生压力状况下的翻译。就译员心理/身体素质测试这一方面, CATTI、NAETI考试同样无法完全做好, 并且笔者也未发现一些方法可以对此进行很好的测试, 这样的素质会在日后的职业过程中慢慢展现出来。

5. 译员职业技能。

一名出色的译员也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 口译员要有职业伦理,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自己只是一名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增加自己的感情色彩。此外, 译员也要具备忠诚度, 对涉及到机密等问题要严格保守秘密, 保持自己的职业道德。目前的口译考试无法考查译员的职业技能, 在职业技能方面也尚未存在一个明确的标准, 因而考查显得异常困难。要求一个考试考查这样的技能难免有些强人所难, 译员的职业技能将会在日后的口译实践中初步显现出来。没有良好的职业技能的译员将会逐步被社会所淘汰。在此也不强求上海高口测试考生该技能。

四、结论

上海高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试出考生的口译能力, 但是其不同于CATTI考试侧重于考查考生的职业能力, 上海高口更加侧重于考生的英语口译基础能力。上海高口在双语听辨能力模块与言外知识模块做得尚可, 但是在口译技巧模块仍旧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译员心理/素质、译员职业技能这些难以测试的方面, 笔者认为就不必强求, 因为测试无法准确客观地体现这些, 而日后的口译实践则是检验这些方面最好的平台。在口译技巧模块, 上海高口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体型专门考查考生的记忆技巧, 但是这其中不能包括笔记技巧。不是所有的口译活动都是能做笔记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口译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 口译开始变得职业化, 口译教学由原来的语言基础能力练习开始转变为职业能力培养。笔者在此也想为目前的口译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1. 在进行口译教学时, 一定要重视数字的听辨练习, 数字的听辨一直是口译中的难点, 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获得进步, 熟能生巧。

2. 在记忆技巧方面, 每个学生有其不同的记忆方式, 要正确地引导学生, 不能一味地统一某一种自己觉得非常好的方式, 要让学生有其自己独特的、高效率的方式。

3. 在进行口译教学时, 在强调英语基础能力的基础上, 要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4. 除此以外, 要重视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中国的学生课外视野过于狭窄几乎成了通病, 口译涉及的话题范围非常广泛, 要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养成博览群书、“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态度。

上海高口作为我国权威的三大口译测试之一, 其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 但在其他的一些方面尚有欠缺。目前我国对口译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 上海高口也将更加完善, 为我国的口译能力评价提供更为客观的标准。

摘要: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 国际商务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翻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其中口译的作用尤为突出。口译人才的培养基于对口译能力内涵的界定与有效评估模式的构建, 而目前国内针对口译能力测试本身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重点分析上海外语口译证书 (高级) 考试, 采用王斌华教授的口译能力评估模型探求试题设计中的得与失, 并试图完善评估方式, 以期给口译教学提供启示。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 篇3

总的说来,本次3.19高级口译笔试听力部分与2005年秋季的考试难度基本持平,下面笔者就从四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点评。

Spot-dictation(听写填空)

本次听写填空题的文章内容一改以往“学术派”面孔,讲述了企业优厚的员工待遇问题,此题材为高级口译增加了些许生活气息。文章中出现了大量实际生活中的常用词汇,如:perks (额外补贴)、canteen (食堂)、bonus (红利)、staff discount (员工优惠)、motivational effect (激励效果)等等。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中必须更加注重实际知识的积累,而不能按大多数人想象中的只要背熟GRE单词,就能应付口译试题的方法来操作。考试结束后,许多考生反映听写填空部分并不难,但从笔者调查到的监考情况来看,答题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例如:许多考生拼写一些常用单词时速度较慢,以至不能在听音中完成答题;另外,过于求全,导致一些简单空格没时间填完而失分也是听写填空部分出现的主要问题之一。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听力理解)

本次听力理解部分整体难度不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考生应具备的常识,比如英语中经常出现的简写形式(如ATM: 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等。这些内容新东方老师在听力课上都做过详细讲解。而在应对新闻题这一部分时,只要能把握新东方课堂上讲的“首句原则”,考生就能顺利过关。另外,Interview题型中出现了一个较为生僻的主题词汇——cockney(伦敦东区音),其为此次考试中考生们普遍认为比较棘手的一个难点词,然而大家只要在备考过程中仔细研读了《高级口译听力教程》和新东方出版的《高级口译笔试备考精要》这两本书,就不会被这一类词难倒。

Note-taking and gap-filling (笔记填空)

此次考试的笔记填空部分与2005年秋季考试的难度相当,考生只要抓住文章的主题——对EQ的定义,记录下重要的排比成分和数字对应信息,就可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

Listening translation (听力翻译)

听译题较前三类题型难度稍大。其难点主要体现在句子长度加长、词汇量加大、书写时间减少三个方面。听译题的内容涉及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对考生的词汇量要求较高,并需要考生的思维在不同语境下跳跃。同时听译题一如既往地对数字听力和排比信息进行了考查。令人欣喜的是,本次听译题的第三句基本上是《高级口译听力教程》中的原文,并且其在新东方高级口译课堂上也曾被作为重点习题进行讲解,详情可点击www.shnosbbs.com(上海新东方论坛)。

阅读点评

笔者通过十多年的实考研究以及考生反馈,基本上可以断定本次高级口译考试的阅读部分因文章强度与准确度上的极高要求,难度堪称考试各部分中最大的。 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文章长度大。除此之外,每篇文章后的五道题目字数也不少。

2、文章词汇量不封顶。由于高级口译阅读文章全部采用外刊原文,因此其中的新词与生僻词仍保持原样;且文章不做删减,熟词转义的现象极多,并大量出现类比、暗喻等手法。

3、文章内容逻辑跳跃大。作者思路灵活,表意转换极多,大量使用例证、引证及暗示手法,且作者态度一般不直接表述。

4、文章信息量大。尽管字数在600~800之间的文章看似很长,但若要完全理解文章含义,考生仍会觉得很多表达不够充分,需要根据文章意思推测深层含义的句子仍然很多。

5、所有文章都建立在此assumption 之上,即:读者应该具备英美人士的相关文化、地理、人文知识,并具有相关知识的发散联想能力。

针对以上五大难点,笔者建议考生在备考时抓住以下几个方面集中训练:

1、对于较长的文章,考生做题时要掌握读与不读之间的节奏变换。应对的要诀是:态度词、转折词、大词、框架结构略读。

态度词与作者的思路有关,往往指那些具有明显提示作用的词汇和句型结构,例如:(un)fortunately、concede、favor、strongly advocate、people get the sense that...这几个词汇(句型结构)都有其各自的作用:fortunately所表示的提示语气较为缓和;unfortunately所表示的提示语气则比较严肃;用sb. concede句型通常表示说话人描述的是自己的弱点;favor一词比较中性,但是与take one's side或stand by sb.这些词相比时,则褒义居多;strongly advocate 一般指比较强烈的支持,往往不够理性,作者采用此词进行描述时,通常使用批判语气;people get the sense that 表示人们对某现象产生怀疑态度,但事实并非如此。

转折词是诸如however、nevertheless一类直接引起下文内容发生改变的词汇。转折词还包括一些非常见词汇,如whatsoever, albeit with 等等。

大词指表示概念而不是具体实体、表示抽象而不是具象含义的词汇。比如environmentalism、future、dilemma等等。这些词汇不是出现在全文主旨句中,就是出现在各段主旨句中,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框架结构指的是:not only...but also,not...but...等强调句式、感叹句式、并列结构等等。对于这些结构我们只需注明即可,在迅速领会作者意图后即可掠过细节,进行跳读。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要通过大量的相关阅读以积累语感,才能做到熟练取舍;一般说来,外刊作者对用词通常有一定偏好,所以有目的地进行总结和训练,对于短期内快速攻克篇幅较长的文章很有帮助。

2、对于新词和生僻词,大家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理解其义的方法。如:hoots of derision 这个词组,我们只需知道hoot 表示猫头鹰的叫声,而猫头鹰又是不吉利的动物,那么就不难猜出derision 的大体含义是不好的声音。再比如:The new, clean cars will emerge not from a tinkerer's garage, but from the well-funded research labs of the same big auto companies that initially fought their introduction. 本句中的tinkerer(补锅匠)就是一个生词。但是从not...but 句型中不难推测出tinkerer's garage是与实力雄厚的研究机构相反的场所,也就是类似穷乡僻壤的意思。

对于转义的词汇,则要抓住英文善用类比、暗喻的特点来理解。比如:holy seat 直译为神圣的座位,也就是指某个很重要的、有影响力的职位,这样与原意相去不远 (注:holy seat:大主教的传教区域,大法官的管辖范围)。

另外,如上文所述,积累总结一些外刊作者的用词偏好也十分有用, 比如“起诉”一词,除了使用sue、go to court、bring an accusation这样一些简单表达之外,口译考试中大多出现的是:indict、implead、prosecute等一些难度较大的词汇。

3、考生若想解决文章内容和逻辑方面的棘手问题,通常要进行一些熟悉文章结构的训练。一般说来,高级口译阅读文章很少在全文开头、段落开头直接出现观点,尤其是重要观点。在给出观点之前,作者总会先在文字上做一些铺垫,所以我们要正确识别这些铺垫的内容。如:

“Forward Drive” covers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s of the hybrid and fuel-cell vehicles poised to take over from the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In some ways, Motavalli is an unlikely narrator. A self-vowed car nut who stumbled into a job editing E, the Environmental Maga-zine, he seems biased on both sides of the issue. But ultimately, that's what makes him best suited to tell the story.

本段讲述Forward Drive这本书的内容,一共有三层意思:首先,以中立的态度描述书的内容是支持环保汽车;接着使用in some ways 作为分论点开始的标志,并使用unlikely提示作者的反对态度;最后使用best suited来表示作者倾向于支持本书的观点,而从下文开始,观点逐渐显现。

诸如此类在一个段落之内反复转换观点态度的例子屡见不鲜,这要求大家充分认识高级口译文章的曲折性,阅读时要有定力,不要心浮气躁。

4、关于背景知识的积累。高级口译文章的题材比较集中,这就便于大家归纳背景知识。考生应有目的地去熟悉欧美(特别是英国)国家的政治体制、历史沿革、法律体系、地理概况等背景,并且最好能对近期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大事脉络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汉译英点评

题目:

光阴似箭,转眼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整整4年。4年来,中国加入世贸绝大多数承诺都已经兑现,部分承诺的兑现甚至走在规定的时间表之前。在世贸成员关心的知识产权问题上,中国启动法律修改工程,查处大批侵权案件,这些努力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政府还全面清理了部委和地方的行政法规。

一诺千金,有诺必践,传送着中国的极大诚意,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襟怀,赢得世贸成员和国际舆论的佳评。在世贸组织的年度审议中,这几年中国都受到充分肯定。为使国内经济与世贸规则相符,中国表现了承担义务的强烈志愿,并且一如既往从未动摇。

专家点评:

本次高级口译的汉译英部分难度适中。据调查,大部分考生对该部分答题颇感自信,与前面听译部分答卷的较多留白形成鲜明对比。但最终结果是,大部分考生在这部分的分数都集中在30分(及格分)上下,35分以上的考生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40分以上的考生更是寥寥无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汉译英部分的难点和易错点:

第一段“转眼间”大部分考生都没有译出来;“知识产权”大都被译作“knowledge rights”等五花八门的非准确表达;“世贸成员关心的”被译作“concerned by WTO members”或“the WTO members are concerned”,这两种表达均不符合英文的习惯;“侵权案件”很多考生都译成“law violating cases”,而此表达的正确翻译是“犯法案件”。“清理了”和“行政法规”被错译成“deleted/eliminated”和“executive law”的例子很多。

第二段中的“一诺千金,有诺必践”这句话,尽管很多考生的译文和正确答案有出入,但只要意思正确就能得分;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襟怀”这句话,很多考生译成“show the big breast of a responsible country”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如果将“受到佳评”和“受到充分肯定”都译成“be praised by”,尽管不算错,但由于表达太过单一,也得不到高分。“从未动摇”很多考生译成“has never shaken”也不准确,因为这里的“动摇”是指思想上的动摇,因此应用“waver”表达。

参考译文:

How time flies! In a twinkling of an eye it has already been 4 years since China acceded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Over the past 4 years, China has honored most of the promises it made when joining the WTO, and the fulfillment of some commitments was even ahead of schedule. In respect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 that is of concern to WTO members, China launched a law revamp program and investigated a great number of infringement cases. These effort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effec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so revamped the administr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at ministerial and local levels.

By making and honoring promises that can be counted on, China has shown its utmost sincerity and largesse of mind as a great and responsible country/nation, gaining acclamations from WTO members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At the WTO annual deliberations, China's efforts have been fully recognized over the years. To accord its domestic economy with the WTO rules, China has manifested strong willingness to undertake responsibility; it has fulfilled its obligations as always and has never wavered.

诸如此类的WTO话题是中/高级口译笔试和口试中的常考话题,因为这是将来口译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由于中/高级口译的考题大多选自一些国际经济、政治等经典案例,所以考生可以自行总结一些口译工作常涉及的话题类型,比如:经济全球化(WTO)、招商引资、名校演讲、旅游与文化、大会发言、高峰论坛、改革与发展、科技产业化、亚太经合、中美关系、一国两制、国际关系、记者招待会等,熟悉了这些话题中相关词汇的各种表达方式,考生们应对翻译试题时就能胸有成竹。

作者简介:

邱政政,上海新东方学校综合能力部主任、口译教研组副组长;

郭中宝,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硕士、上海新东方学校口译教研组名师;

郭文,南开大学语言文学硕士、上海新东方学校口译教研组名师;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 篇4

最新信息:最近一次英语中高级口译考试是在9月17日考试。报名6月15日开始。

办理报考:口译考试办公室: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学院3号楼 816办公室 报考详情可打上外总机问讯:65311900转口译考试办公室。

以下是3月份考试的报考、查分情况,供大家参考:

3月份的考试从3月27日起到4月5日电话查分:16887869

高级180分通过,中级150分。

若通过则会接到通知单,凭此通知和第一阶段(笔试)准考证,可于3月30日至4月1日上午8时到下午4时至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中山北一路295号小高层8楼)办理第二阶段(口试)报名手续,届时也可以参加第二阶段考前培训(35元,包括磁带、材料费)。第二阶段考试将于4月8日(高级),5月6日(中级)举行,考试报名费130元。过时不候,逾期不报者,作自动放弃,可参加下一届第二阶段考试。

攻略:

准备及报名阶段:

读高级口译这样课时较多的课外进修,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去报名之前先问自己一声:在今后的日子里,是否可能有半年左右的夜晚或双休日贡献给这门课程。因为按照规定高级口译每周15学时,共16周,如果时不时要有个应酬或者意外的学习者,最好事先有个准备。

一般的进修学校都会开设两种时段的课程供学习者按照自身情况选择:双休班和平时班(要求都是已经过了大学六级水平)。双休班以大时段密集形为特点,对平时时间常要加班的上班族比较适合,但是它的缺点就是一下子灌输太多的知识,有的班从下午1点上到晚上9点,后面几小时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而且其间相隔长达5天,这就要求学习者有较好的自律意识,平时巩固复习,否则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平时班克服了双休班如上缺点,但是平时班一周有四晚上课,从晚上6点半到9点10分,要修完所有课程也是需要一点毅力的。

也听说过按照口试和笔试分开上课的班级。由于高级口译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笔试通过才有口试资格,因此也有培训点先进行笔试培训,然后安排口试培训的。但是口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且期间比较仓促,作一个冲刺训练教授一点技巧尚可,要在短短几星期中全面提高口语能力恐怕不太容易。

选择好时段后,选学校也是很重要的,

备考资料

据笔者所知,上海的课外进修学校最大的是新生代的交大昂立和老牌子的前进。也有一些大学的英语系所开办了一些培训班,如华师大、交大等听说也有开班。学校比较知名对学习者的保障也比较大,因为这样的业余进修学校是特别需要参加者对它的口碑宣传的,所以相应的各方面会做的比较到位。其次,学校的地理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参加平时班的,如果到达目的地需要化1小时以上,转2辆车的就要考虑换方向了,很多中途消失的学习者就是因为开始觉得自己可以克服路远迢迢的麻烦,最后弃械投降的。

时间学校都搞定以后就是教材。现在市面上高级口译的通用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共5本,分别是听力、阅读、翻译、口语及口译,价格大约在130左右(包括听力和口译磁带)。

高级口译的学费一般在1100元左右(包括教材、磁带和资料)。

上课:

这里的上课时当然不是告诉你,该怎样认真听课,而是想谈一点老师教给的课外学习方法。本来这应该是属于商业机密的,但是考虑到教师本来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公无私的代名词,就不考虑版权问题了。

听力的训练当然是平时多听。鉴于高级口译是针对一些正式场合的翻译,建议学习者多看看英语新闻,期间出现的重大事件很可能将来就是考试的内容(这点容后再禀),了解一些事件的英语名称翻译,以及各方观点对考试都是有帮助的。另外多看翻译的碟片,看的时候最好是一人独自观摩,最好不要看银幕下的翻译尝试自己理解,对于看不懂的地方充分利用手中的遥控器,REPEAT再REPEAT,几次以后这句话就是你的了。而且看碟片有助于学习者了解各种英语国家的口音,这在实践中效果尤为明显。还有口译考试中很强调一个瞬间记忆的问题,即要求应试者在听一段文字后立刻口译或笔译,这对记忆力的要求非常高。训练的方法可以这样:看一段报纸(英语或中文皆可),立刻在心中复述一遍,以后更可要求直接翻译。

口译和口语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多读英语报纸如CHINADAILY、SHANGHAISTAR等都是有帮助的。对一些政策性的文章应该尤为关注,这是重点之一。口译训练还有一个特殊方法即“偷听”,在公交汽车上或寝室、办公室听别人在讲什么,然后自己默默扮演TRANSLATOR的角色。这样的训练据说是很有效果的(但是笔者从未试验成功过,你会发现自己的英语真是其烂无比,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说法居然一点也翻不出来。但是切记不要硬翻,这样容易造成CHINESE-ENGLISH,比较好的做法是理解表达者的意思,在头脑中将它构成一幅图画,然后意译--这是口译专家的法宝)。因为考试中有一部分是给一个TOPIC然后直接说3-5分钟的话,所以口语训练还有一点关键就是逻辑性要强(要让听者知道你说的每一层的含义),看到一个话题后就想象自己拿到这样的话题可以说些什么,怎样说的有序。

教程课本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口译教程因为考试中的口译部分将有部分选题是出自此书的。另外推荐两本有用的书都是口译书的编写者纂写的:《汉英口译实践》和《英汉口译实践》,都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的,在昂立书店和外语书店、书城里都可以买到。

考试

英语高级口译考试笔试真题和答案 篇5

SECTION 1: LISTENING TEST (30 minutes)

Part A: Spot Dictation tr.hjenglish.com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of the test, you will hear a passage and read the same passage with blanks in it.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the words you have heard on the tape. Write your answer in the corresponding space in your ANSWER BOOKLET. Remember you will hear. the passage ONLY ONCE.

Business people spend quite a lot of time in meetings and meetings come in all shapes and sizes: ranging from ____________(1) to informal one-to-one meetings. There are _____________(2) why meetings are held: reaching decisions in a meeting means that all the participants can ________ (3) the decision: mor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and different ideas can be contributed.

Meetings can lead to more________(4): often more courageous decisions than one person might feel brave enough to make.

But meetings also_____________(5): more time is required; theres more talk, sometimes irrelevant and repetitive; and__________________(6).

The more people there are at a meeting, the longer it may take to reach a decision. There_____________(7) for meetings, depending on the purpose a meeting where information is being given to people can be quite large, as questions________________(8) may be asked by a few individuals on everyone elses behalf.

The way a committee operates often depends on__________________(9) or chairperson: he or she may control the proceedings or__________(10) whenever they want. An effective chairperson should be flexible. In some meetings the mernbers have to________(11) before a decision can be made: formal proposals or “motions ” may have to be tabled,_________(12) before a vote can taken. Other meeting may require__________(13) everyone has to agree.

Most meetings have an agenda. For a formal meeting, this document may be____________(14) to all participants. For an informal meeting, the agenda may simply be____________(15) that have to be dealt with. The purpose of an agenda______________(16) the meeting and keep everyone to the point. The agenda for a formal meeting must be organized_______________(17). Often the agenda shows not only the topics but also ____________(18) regarding each topic. All items on which a decision is to be taken should appear on the agenda.

One-to-one small informal meetings also tend to be ___________ (19).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_____________ (20) in a corridor or over coffee. Small informal meetings may also take place or continue during a meal.

Part B: Listening Comprehensiontr.hjenglish.com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of the test there will be some short talks and conversations. After each one, you will be asked some questions. The talks, comversations and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Now listen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to each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and write the letter of the answer you have chosen in the corresponding space in your ANSWER BOOKLET.

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1. (A) The comparison in cost of living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B)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working in different places.

(C) Where to spend their forthcoming holidays.

(D) Which university their eldest son should attend.

2. (A) Hamburg. (B) Frankfurt.

(C) Munich. (D) Berlin.

3. (A) It is the highest.

(B) It is the lowest.

(C) It comes in between the other twojobs.

(D) No such comparison is made in the conversation.

4. (A) One year. (B) Around two years.

(C) No more than five years. (D) Between five and ten years.

5. (A) The cost of living Germany is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s in Britain.

(B) They agree that Munich would be the best city to live in.

(C) The Frankfurt job will help the mans career most.

(D) Their children dont like winter sports.

Questions 6 to 1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news.

6. (A) The project will go ahead whatever happens.

(B) The project has to be cancelled because its too expensive.

(C) The project will stop if the U.S. and Russia reach a new arms agreement.

(D) The project will be debated in Congress before he approves it.

7. (A) The United Kingdom. (B) Belgium.

(C) The United States. (D) Russia.

8. (A) 7.5% (B) 8%

(C) 12% (D) 13%

9. (A) He visited an exhibition of robots.

(B) He talked with a group of car manufacturers.

(C) He chaired an industrial meeting.

(D) He opened a new car factory.

10.(A) Water pollution.

(B) Hot weather.

(C) An excessive demand for water.

(D) Bad management of the local water authorities.

Question 11 to 1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interview.

11.(A) She had originally been trained at college for that job.

(B) She has been suffering from serious anorexia.

(C) She found the job terribly enjoyable.

(D) She went into the job more or less by chance.

12.(A) An infant teacher. (B) A child psychologist.

(C) An exercise teacher. (D) A hypnotist.

13.(A) Because she thought thejob wasnt very exciting.

(B) Because the pay wasnt so good as she had expected.

(C) Because she has developed a serious eating problem.

(D) Because she was going to leave America.

14.(A) Because she has made a mistake in teaching exercises.

(B) Because she was impressed by his skill.

(C) Because she has got a minor eating problem.

(D) Because she intended to go into this profession.

15.(A) People with various sleeping problems.

(B) Peoople who has very low self images.

(C) People who were putting on weight.

(D) People who wanted to go into the profession.

Questions 16 to 2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alk.

16.(A) The board of directiors.

(B) The company shareholders.

(C) The department managers of the company.

(D) A group of investment analysts.

17.(A) The companys past performance.

(B) The companys expansion plan.

(C) The promotion of the companys new product.

(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mpanys management.

18.(A) Advertising. (B) Market analysis and counselling.

(C) Home security systems. (D) Grass mowers.

19.(A) Bad market conditions. (B) Competition from rivals.

(C) Faulty products. (D) Inadequate after-sales service.

20.(A) 1.1 million dollars. (B) 5.5 million dollars.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 篇6

1.伊拉克战争对人民的影响,十道判断题,这部分的数字比较多 或者可以说百分数比较多 尤其是个别语句还暗藏well less than half这样的杀手 对于49%这样的羔羊来讲是致命的

2.听力解析短对话:记得考点有在某年某人几岁了问他哪年生的,金融危机和扩招共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低,neck to neck,so...that(一个男的很倒霉,最近丢了工作女友还欠债),这部分按说有一定难度 但好在每题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长(10秒?)所以 这十分很便宜啊

3. 听力理解:

a.可口可乐:成功的.原因,最初发明出来是为了治头痛,为什么提到二战

b.抑郁症:关于depression对它的正确认识,解决方式,文中的brownies代表什么,这篇文章可能来自于何处(newspaper, healthy book...)

c.媒体对少年的影响,就是关于电视上的暴力对孩子们的影响,

4.填空题,就是关于关于中国经济,什么银行调整准备金率什么的;综述是关于北极熊濒临灭绝和环境的,这部分还比较简单。对于经常看一些政治经济社会材料的同学 这20分至少要拿15分吧?现在还能记得raised the forcasts, estimated, up to 8.4 percent, fiscal, monetary policy, director, optimistic等等

5.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等大型动物的影响,比如冰川融化啊什么的, (话说我当时还在想是polar birds 还是polar bears)... 北极熊在食物链中的重要性

应对措施 WWF US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措施进行惩罚,措施得当 ,一些濒危生物已经从清单中清除了

summary先是说到物种(species),global warming,还有造成气候变暖的一些因素,例如gas, heating, driving cars, CO2。又说到冰川融化以后,没有鱼,动物没有食物,要靠体内储存的脂肪(stored fat)。对于polar bears, birds的生产造成影响。再是一些laws建立,对于hunt等做出限制。USA又出台了regulations,为了保护动物不灭绝。好像还有FUND建立。希望动物的population增长。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个题型 说是你可以SCRIBBLE A FEW NOTES 但是那可一点都来不及啊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 我采用的办法就是在发卷之后立刻阅读一下这里三篇课文的问题及答案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在那位“英国人”朗读的时候就在同时答题了

实务部分

1.关于四川菜的对话。。。。。 前几句还记得几个词:hot, chinatown, england, manchester, 100 chicken, is it true? 男的说,是的,不同地方有不同口味、特色,中国主要有四大菜系:鲁菜、淮南菜、川菜、粤菜。川菜口味重,以辣为主,每道菜都有辣椒。百菜百味。你要是能吃辣,就能品尝各种风味。女的说,她能吃辣。后面的不记得了

2.英译汉,地球熄灯一小时,也就是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由澳大利亚开始,后来thousans of millions of people参加进来,越来越popular,是一个全世界的活动。东京、巴黎、纽约都参加了这个活动,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星球-地球。

那位大叔的口音啊。 啊。 心痛

3.汉译英,555555 中国汉字的,也就是有关文化方面的, 象形文字,555华丽丽的翻不出来啊

高级口译考试经验 篇7

一、高级商务俄语口译课程性质介绍

《商务俄语口译》课属于经贸俄语专业任选课中的应用系列, 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经贸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的平台, 它为学生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的学习中虽然学生选修了一定数量的中、俄文经贸理论和实践课, 但普遍缺乏实际应用的机会, 毕业后难以胜任工作, 往往是“心里明白, 口难开”。《商务俄语口译》正是顺应了未来市场的实际需要而开设的, 它是经贸基本知识的实战演练, 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平台。通过典型的言语技能训练和情景模拟,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会用俄语解决商务交际中的实际问题, 达到“活学活用”。

辽宁师范大学俄语系于2010年开始开设《商务俄语口译》课程, 为学生模拟各种商务活动情景, 让学生在最接近现实的情境中熟悉商务俄语的语言特点、商务沟通的特点, 运用所学的商务知识提高实战协调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解课程知识外, 还要及时给以学生必要的指导和示范,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模拟商务活动。《商务俄语口译》课程为学生打造一个提前接触实际商务工作的机会。

二、商务俄语口译的特点

1. 内容覆盖面广

同传统的商务口译相比, 商务俄语口译的外延扩大了许多, 不仅仅包括商务交际的主要环节, 即商务标的、标的的价格、质量、数量、结算、索赔等内容, 还包括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广告学、国际贸易实务等学科的专业内容。该课程既具有传统俄语语言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 也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因此就要求商务俄语口译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俄语语言基本功外, 还要具有口译翻译技巧, 及丰富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熟悉商务背景知识是成功商务俄语口译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这是因为每一次商务谈判都会有不同的参与者和不同的商务标的, 每一次都会涉及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 如果口译人员没有相关学科知识的储备, 就会影响到口译的效果, 从而造成商务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甚至会导致商务活动失败。

2. 准确传递信息为第一目的

与其它俄语文化类翻译不同, 商务俄语口译的目的是传递具体的商务信息, 语言表达形式在这类商务口译中仅具有信息媒介功能。而在文化类翻译中, 语言形式除了具有信息媒介功能外, 其本身也具有文化含义。在翻译文学作品时, 汉俄两种语言的转换往往会导致两种语言信息的偏差, 但在翻译商务活动时, 这种信息的偏差往往不允许出现。在文学作品翻译时, 语言的形式往往十分重要, 但商务口译中同传递的信息相比语言的形式就不显得那么重要, 这是因为, 商务口译的目的性更为明确。商务口译的接受对象通常为有关商务问题的各类会谈、商务谈判等。这时准确传递源语言的信息就成为商务口译的最基本目标, 参与商务活动的双方期待的是最真实的信息, 而不是语言形式是否漂亮。商务口译人员的翻译可以使双方彼此了解对方的想法, 最终达成一致, 实现商务目标。因此, 这就要求口译人员以准确传递双方商务信息为第一目标。

3. 口译过程的直接性、无准备性、语境依赖性

商务口译不同于笔译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交际的直接性, 笔译是间接的交际, 可以经过深思熟虑, 字斟句酌, 这种交际通过书信、合同等公文间接完成的。这样交际的对方就没有可能重新提问, 反问也看不到对方的反应。但在口译交际中一切都正好相反, 口译人员不仅能看到对方的反应, 而且还会顾及到这个反应。这样就使得说话者的思维和言语内容会随着对方的反映而随时发生变化, 并直接导致说话者不断修复言语内容、并重复某些词语。话语的组织、思考和发音都是同时完成的。即话语思维和说出话语内容的同步性以及语流的不可逆性都在商务口译的句法特点中体现出来。

商务俄语口语交际同书面交际不同, 在口头交际的过程中信息交换主要靠听和看完成。手势、眼神、语调、声调以及语速都是传递信息的方式。信息通过口头的和非口头的方式不断地在交际的双方之间重新配置。交际的内容同言语情景已经交融在一起不可分开, 要通过双方都具备的背景知识, 即双方谈论的标的内容才能理解。正是这种背景知识才允许双方在口头交际中使用省略的话语结构。话语的自发性和对背景知识的依赖性使得商务口语的结构不具备公文书面语所具有的准确性、严谨性、规范性, 看上去甚至有些不完整、紊乱、不通顺。比如, 借助手势讨论一个公文文件时, 没有参与交谈的第三方可能很难理解双方话语的内容。

三、商务俄语口译的技巧

1. 巧妙处理跨文化差异

商务俄语口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衡量口译人员翻译水平的标准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看口译是否符合交际双方的文化性, 即口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的表现与应用能力。使用不同语言的商务活动参与者所具有的不同文化会导致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口译人员对两种文化差异了解的不够, 就不能巧妙处理这种文化差异, 也就无法起到沟通双方的作用, 从而无法完成商务交际。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通常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而形成的, 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被另一种文化所取代。中俄两个民族具有完全不同的风俗习惯。中俄商务人员的交流就是两种文化的碰撞。同时, 汉语和俄语的词汇量都非常的丰富, 并且具有多样性、易变性。商务俄语的口译人员应该充分了解中俄两个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在进行俄语商务口译时须特别关注中俄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以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差异, 进行口译时必须在译入语中找寻相匹配的“等值语”。换言之, 通过口译的中介作用调整中俄商务人员的文化差异, 做到两种语言的信息对等。

2. 在词、句的选择上应以准确传达信息

商务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双方的努力达到最终的商务目的。商务俄语口译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准确传递双方的商务信息, 双方都不会特别在意语言带来的美感多与少。为了商务达到交际目的, 口译者应该采用各种灵活的手段来处理接收到的信息, 最后使用最为精炼的语言传递出双方的信息,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熟悉两种语言中的专业术语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只有熟知这些术语才能使用精确的术语进行互换表达, 才不导致双方理解的偏差。由于商务口译涉及汉、俄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系统, 同时商务口语又具有其特殊性, 加上中俄两国文化差异等原因, 这就对口译人员的翻译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 在选词方面应首选那些语义单一的专业术语, 做到言简意赅;其次, 才是注意选词是否具有美感。因此, 进行商务俄语口译时最好采用对等翻译法, 用相应的术语翻译原文中的术语, 如果没有相应的术语, 才可以使用解释的方法来翻译;另外, 除了词汇的选择外, 在选择句式时, 口译者也必须根据整个句子的含义, 对译出语进行适当的层次分割, 根据汉、俄语的句式特点, 熟练运用已形成了固定套语, 动态地重构原文, 并准确地传递信息。做到凝练精干, 力求表达有效。

3. 灵活运用传统的翻译法

通常传统的翻译一般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即直译法、意译法、音译与意译结合法。我们在进行商务俄语口译时可以灵活的加以借鉴利用。

翻译时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直译法。它指的是在理解原信息文化背景的前提下, 在译出语中尽可能多地完全保留说话者的输出语言本意。

意译法指的是由于输入和输出语中信息表达方式相差太多, 翻译者只能努力保持两种语言的语义一致性, 这种翻译法往往会使原语言中的某些次要信息丢失。尤其是当两种语言中找不到对等语时, 只能采用意译法来处理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 但译者要尽可能地保持原语言中的信息, 努力做到对等翻译。

商务俄语口译是一种涉及商务业务, 同时又包括不同领域专业知识的十分复杂的信息转换过程, 百分之百“等值”翻译是很难存在的, 因此商务口译人员必须在扎实掌握俄汉两种语言和俄汉两种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巧妙处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碰撞和语言差异, 努力使自己的翻译符合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

四、结语

总之, 商务俄语口译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和文化的转换过程, 巧妙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的能力以及口译人员的翻译技巧是成功口译的必备条件。口译者面对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中俄商务人员, 这就要求口译人员熟悉中俄两国的文化, 在具有良好的俄语及汉语语言知识和国际商务知识的同时, 还必须具备灵活的俄汉两种语言的互译技巧, 恰当处理由于中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习惯不同而造成的翻译障碍, 从而完成商务交流。

上一篇:时 分 秒教学反思下一篇:之星竞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