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乡》(精选4篇)
《望乡》 篇1
一、竹笛介绍
竹笛作为非常古老的吹奏式的乐器,早在唐代就有据可依,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可以体现出来。竹笛的制作多由优质竹料进行加工制成,属于开管乐器,笛音嚓亮、清脆、甜美,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这是任何管弦乐器所不能取代的。在此关于竹笛的问题本文不做过多的探讨。
二、马迪简介
马迪先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竹笛演奏家。现于陕西省歌舞剧院,系中华笛文化研究所常务理事、中国竹笛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民族器乐演奏考级委员会考评专家、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他善于把握乐曲的内涵,演奏技艺精湛,听其演奏总是奔放豪迈、激情充溢并且不失细腻,使得听众有强烈的感受。所以,马迪先生的演奏不但是国内外的听众所喜爱,而且博得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赏。被誉为“西北第一笛”。
马迪先生在他的三十年的笛艺生涯中,完善自我、总结经验、 不断学习,学习并且借鉴沈湘的“打开喉咙,打开共鸣腔,从而获得真正具有审美价值以及美好音质的高位置声音”的演奏方式,追求演奏的高音质,并且形成属于自己的较为完善的吹奏理论—狗喘气吹奏方法,并著书立说。
三、《望乡》的特点
《望乡》这篇笛曲采用了中国的羽调式,无论从曲式结构还是在曲风上都是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点的。旋律简洁,炫技的成分基本上是没有的。三分乐曲七分演奏,马迪先生把简单演奏成不简单。
笛曲《望乡》采用慢——快——慢传统的结构,运用中国民族调式中同主音的大小调转换手法。更多的是以深情的打动人心,因此并没有在技巧炫耀上多作文章。演奏要,动情,乐曲以“情”感人,以真情打动听众,能够做到这些,对于演奏者也是一种考验。
《望乡》的引子一共有四句:用“3”和“6”为主要的音调, 此外加四个三连音,把梦幻般的乡音送进听者的心田。
随后旋律像是变调一样,多次出现“4”和“7”,此时会让听者感觉乡情就像一幅大师的画,又像一轮弯弯的月,朦胧中就会感觉与乡里乡亲融合到一起。
最后从散板结束到慢板再到接下来小快板,整个的笛曲的旋律从心底奔涌,越走越快,心底更是涌动出感激、感恩的思乡之情。
四、关于《望乡》的演奏探讨
《望乡》笛曲总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板:给人的感觉是乡音袅袅;第二部分是慢行板:使人思潮滚涌;第三部分是小快板:轻快的曲调把人们带回到童年时光;最后一部分是中板:渴望回归故里,勾起听者的思乡情愁。
悠扬的引子起,简短的四句式音型,以令人惆怅的La为主音, 迂回而委婉,层层递进。让听者感觉仿佛是从遥远的故乡飘来了袅袅乡音。
而整个篇章中充满深情的音乐是非常典型的“起——承—— 转——合”的结构,是对故乡额思恋之情的一个开端,马迪先生选用较为暗淡的小调式,从而演绎出的乡愁更加的浓烈。而接下来的旋律是由弦乐群演奏出的音乐,笛子吹出的是一段复调的音型。但是这个复调并不是简单的对这个主题的衬托,而是就像叙述故事一样的更加抒情的一个段落,加深对待故乡、对待亲人、对待往事的回忆以及眷恋的表达。
笛曲中由高到低,再到由低到高的十六分的音符连续双吐音, 伴随着同主音大调的出现。16音符从高到低又从低到高的双吐,表现的是一种压抑不住的欢愉;这种欢愉在《望乡》第三段《童年即景》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会使我们的豁然开朗,仿佛被拉回到了无忧无虑童年。紧跟着跳跃多变的旋律,历音以及加上俏皮的顿音、 小颤音的运用,把我们带到一个美好的场景:一群小朋友像燕子似的飞来,他们在摘果子、爬树、荡秋千、捉蝉、放风筝等等,表现的是一种童年的欢快。接下来旋律的流淌有了变化,像是在列数记忆中的欢乐,而泛音、连音、对句的使用,又把我们带到了孩子们的身边,他们时而对着大山放声呼唤,时而又在旷野上无拘无束地疯跑、撒野……,而泛音的应用,又让这种记忆忽近忽远,漂浮不定韵味无穷。
乐曲第四段又回归到主题上,包括指法也变成了筒音作“3” 吹,这个“3”连接的第三节最后的音是“5”,而“5”也是筒音, 因此过渡到下一节就会非常的自然,由于在音高上降了八度,所以整段旋律都是在低音部分荡漾徘徊,一种对远方亲人期待、感恩、 渴望的深情,徐徐摇曳,款款而来,让人在不知不觉就醉在乡情里。没有了地域特色的音乐却代表、超越了一切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的心声,这“乡”思、乡情已不再是具体的指摘,它直触个人生命底层的渴望——返朴归真。
五、结论
《望乡》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众多的笛子、学习者对它情有独钟。马迪先生说,音乐是,一种感觉,只要能够,触动自己的就是好音乐。音乐并不深奥,在听的时候,大家只需要闭上双眼,用耳朵去享受。
摘要:在作品的创作中,其单一的南、北派别的笛曲风格已经逐渐被多种地域、多种风格的曲笛所取代,因此演奏家们往往会按照各地区的不同音乐风格,来进行创作。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马迪先生的笛曲《望乡》所表达的是对亲人、对故土、对往事的回忆和眷恋的情感表达,本文通过对竹笛的介绍解析马迪先生的《望乡》。
关键词:马迪,《望乡》,情感表达
中秋家宴:美食里的“文化望乡” 篇2
蟹宴的风雅与现实
中秋节,正是大闸蟹上市的时候,中国的古人就有在中秋吃蟹行酒令的传统。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立秋之后,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机。
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状可怕,步伐怪异,还要钳人,开始吃蟹的人确实需要有些勇气。
但可以肯定地说,中华民族是较早懂得吃蟹的民族。《周礼》中载有“蟹胥”,据说就是一种螃蟹酱,可见早在二千多年前,螃蟹已作为食物出现在我们祖先的宴席上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了一步。后来陆龟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都是有关蟹的专著,中国人对蟹的知识更丰富了。
说起“螃蟹宴”,一定会联想到《红楼梦》。书中史湘云在“藕香榭”大摆螃蟹宴的场景十分有趣,从持蟹赏花,以“菊”和“蟹”为题赛诗行酒令,到抹一脸的螃蟹黄子,从“毫端蕴秀临霜写,口吃噙香对月吟”,到“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尽管着墨不多,但也能看出食蟹对于当时的大户人家也是件乐事,中秋团圆热闹的气氛由此而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今日的“蟹痴”依然以前人为榜样,像上海、香港这样的城市,甚至能够做到对蟹举城皆痴。上海人在吃食上一直追求精细、考究,请客吃饭时越是繁文缛节、讲求细节。越是显出主人家的诚意。张爱玲就曾说到她在杭州吃螃蟹面,只吃掉浇头(浇在菜肴上用来调味或点缀的汁儿,也指加在盛好的主食上的菜肴),把汤滗干就会放下筷子,虽然可能有人会觉得如此挑剔有点造孽和浪费,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正是上海才女的典型性吃法。
大闸蟹能作为海派文化的代表之一,除了其膏油甘香诱人外,就是它的食法冗长琐碎、精雕细琢。我们吃蟹的旅程却并非因此而一帆风顺,正如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所言:七斤不如九斤,六斤不如七斤,一代不如一代。当前我们遭遇的蟹危机。还真是应承了一千年前艾子的喟然长叹:“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作为食客大家,沈宏非曾简言蟹之味美:无非就是蟹膏、蟹黄所独有的质感以及从这种高度黏稠的质感中渗透出来的一派奇香。但即使是如他一样“神通广大”的“吃主儿”也免不了感慨:不知何时起,大闸蟹的个头一年大过一年,然而味道就是差一口气,“大闸蟹的‘蟹’字已正式改写为雕谢的谢,泻药的泻,泄气的泄。谢谢你一家门的谢。”
月饼外的中秋雅事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品味家的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当时,杭州民間就有“以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描述了宁国府操办中秋节的情景,颇有意趣。且看原文:“次日起来,就有人回西瓜月饼都全了,只待分派送人。贾珍吩咐佩凤道:‘你请你奶奶看着送罢,我还有别的事呢。’佩凤答应去了,回了尤氏,尤氏只得一一分派遣人送去。”
此回写宁府因居丧守孝,不得过中秋节,所以贾珍率领全家,提前与妻妾在自家花园赏月之事。略过宁府过节期间的荒唐事不提,单说此回宁府在给各家亲朋送中秋礼品时,特意点明就有月饼。
我国月饼品种繁多,按产地分有:京式、广式、苏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咸甜昧、麻辣味等:从馅心讲,有莲蓉、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等:按饼皮分,则有浆皮、混糖皮、酥皮三大类。“年年中秋明月夜,岁岁月饼有不同”。近年来。新款式月饼层出不穷。以前在各地月饼中,以广式、苏式、京式最有名,但现在常听到的好像是港式、星巴克式、哈根达斯式。
不流行的不一定是因为不好被市场淘汰。美食家赵珩对广式月饼独霸天下有些不以为然,据他介绍,在四五十年前的北京,有种京式月饼和传说的“掉在地上砸个坑”的自来红月饼有天壤之别:“翻毛月饼是瑞芳斋最具代表性糕点,不止卖中秋一季。其大小如现在的玫瑰饼,周身通白,层层起酥,薄如粉笺,细如绵纸,从外到内可以完全剥离出来,松软无比。决无起酥不透的硬结。馅子是枣泥的,炒得丝毫没糊味儿,且甜淡相宜。”
但自从瑞芳斋在60年代歇业后,他最常吃的也是广式月饼了。每到中秋前夕,上海亲戚就给他家寄来杏花村的月饼,“杏花村的月饼皮薄馅大,也属广式月饼的路子,但用糖适度,甜而不腻”。
从桂花蜜酒到“瓜瓞延绵”:中秋美食“上位记”
如今人们过中秋,并不是月饼一枝独秀。“八月半吃南瓜”,江南各地过中秋节,有钱人家吃月饼,穷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风俗。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美丽、聪明、善良、勤劳。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加上缺衣少食,病在床上,奄奄一患。那天八月十五,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香喷喷、甜滋滋,两老吃了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那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据分析,螺肉营养丰富,而所含的维生素A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此外,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其实,中秋节最时令的吃食就是水果。赵珩说,“一定要吃石榴,这时石榴正好熟透了,石榴多子,在民间有多子多福的意思。还有西瓜,现在西瓜快下市了,但在以前都是农历六月底才上市,到中秋节吃正好。”据说,西瓜在祭月、拜月中的特殊含义有两方面。一是西瓜具有多子多福的象征意义。诗经《大雅·绵》里有这样的诗句:“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由此,后世文人便以“瓜瓞延绵”来形容家族兴旺,子孙繁衍不息。
《望乡》 篇3
该词后经陆在易先生巧妙的艺术加工, 经典的再现了于右任老前辈原诗作所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在2003年获得了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类榜首;并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于2008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深情的演绎下, 让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可见其艺术价值不一般, 究其缘由, 主要在于作曲家能将民族音乐文化元素与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很好的结合, 既凸显民族文化气质, 也不失现代气息, 为当代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本文以该作品为研究对象, 着眼于作品民族化和声语言的运用, 拟从曲式结构、调式调性和民族化和弦材料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以期揭示作曲家在该曲创作中的民族化和声艺术手法。
一、曲式结构
(一) 曲式结构分析图
(二) 曲式结构分析说明
该作品在曲式结构方面依然沿袭传统的曲式结构布局, 通过分析研究是一个典型的主副歌形式的单二部曲式结构, 没有再现, 但重复了一次, 重复的这一次并没有完全重复而是进行了巧妙的变化重复。除此之外, 该作品还增设了引子、连接等附属结构, 使原本简短的曲式结构, 变得庞大而丰富, 这为更完整、更彻底表现作品的艺术内涵提供了良好的结构载体。而在调性上, 采用了中国的民族调式, 以降e羽调式为主, 中间段落时有与同宫音系统的降G宫调式发生调式交替, 最后落在降G宫调式上结束。和声手法上, 以西方的传统功能和声学为主, 但进行了新的加工, 运用了很多民族化的和弦材料和近现代的和声创作手法。下面具体探讨各个结构布局:
引子 (1-12) :运用厚重低沉的柱式和弦和震音和弦, 营造出沉郁而悲壮的音乐气氛, 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最后开放于主调的属和弦。
A乐段 (13-29) :由四个乐句组成, 4+4+4+5结构,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音乐发展模式——起承转合。整体而言, 该段旋律深沉、婉转而流畅, 配以分解和弦的钢琴伴奏织体利于情感的抒发, 也更能体现出真切而动人的思想情感。第一乐句, 由主调降e羽调式交替到降G宫调式的属和弦上形成正格半终止。第二乐句, 旋律和节奏都发生了改变, 与前乐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则是落在主调的属功能组和弦上, 形成开放型终止。第三乐句, 虽说在旋律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但它与第一乐句的节奏却保持一致, 可以说该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 正好起到了很好的承接的作用。第四乐句, 旋律吸收了对比乐句的音乐材料, 起到了很好的总结, 保证了作品结构很好的完整性, 期间调性一直处于交替的状态, 最后是落在其降G宫调上主和弦上形成收拢性的正格终止结束了该段落。
B乐段 (30-39) :由两个非方整性的对比乐句构成, 形成高潮段落。第一乐句, 旋律在一个较高的音域, 情感得到了很好的抒发, 与前乐段形成很好的对比。同时在配以右手柱式和弦、左手三连音式分解和弦织体的钢琴伴奏下, 更好的烘托出音乐的氛围, 有力的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戏剧性并以正格半终止结束。第二乐句, 旋律音域逐渐回落, 形成对比。同时钢琴伴奏织体也发生了改变, 强烈而厚重的柱式和弦不在, 取而代之则是在高音区的分解和弦, 旨在突显苍凉的音乐情感, 最后落在主调的主和弦上形成收拢性的结束终止。
连接 (40-47) :运用哼鸣的演唱法, 旋律线条由高到低逐渐转变, 并在高音区分解和弦音型的伴奏下, 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描写出因自己年事已高, 又远离家乡和亲人已多时的那种虚无、缥缈、绝望、惆怅、心酸和无赖的痛苦之情。短短的连接, 其艺术表现力却不一般, 可见作曲家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扎实的专业素养。
A、B乐段重复 (48-83) :48-63是A乐段的变化重复, 该部分将主题旋律转移至钢琴, 由钢琴深情的表现这一主题, 而在第三、四乐句中加入人声副旋律, 采用了支声复调的写法, 这种巧妙的转变, 在音色上起到了很好的对比作用, 很有新鲜感, 也富有层次变化。而64-83则是B乐段的变化重复, 主要在原来的高潮乐句中, 再一次进行了叠加, 从而推向了最后的音乐高潮。最最后结束的时候, 运用叠加的手法将最后一小句反复了两次, 在结构上形成了尾声, 起到了最后的总结, 使音乐得以完满的结束;在艺术手法上, 反复强调“山之上, 国有殇”, 突显全曲的悲情, 点明了主题, 意义深刻, 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二、民族化和弦结构素材
(一) 四度和弦
“四度和弦”是指按四度音程关系叠置在一起的和弦, 这种四度和弦为纯四度叠置, 与斯克里亚宾非纯正的四度和弦不同。1主要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近现代音乐作品当中, 如勋伯格的《室内交响曲》、德彪西《前奏曲》、柯达伊《长鼻子跳蚤》等作品中都大量的使用四度和弦。虽说在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中也有这样的和弦运用, 但主要不是以独立性的和弦在使用, 出现的频率也很小, 常常是以某种和弦的排列位置或和弦外音的运用, 造成局部出现四度和弦的状况, 主要起到和弦色彩的调节或装饰。由于这种和弦由两个纯四度音程所构成, 因此和弦色彩听起来具有浓烈的东方民族色彩。自西学东渐, 我国作曲家则开始运用此和弦来突显东方民族音乐的内涵, 在大量的多声部音乐作品中都常可见到此类和弦。比如陆先生的这首艺术歌曲, 在钢琴伴奏的写作当中, 也用到此类和弦。如谱例:
这是作品引子部分的第三小节, 从谱例中可见到左手的震音伴奏织体是以C音为低音按纯四度C-F-bB叠置而成的四度和弦。
(二) 五度和弦
“五度和弦”是指按五度音程关系叠置在一起的和弦, 与四度和弦相比, 该和弦纵向上的音程关系由纯四度变为了纯五度, 虽说和弦纵向音程关系不一样, 但都主要出现在同一时期, 同时没有四度和弦应用广泛。最早见此和弦运用的要属李斯特的《梅菲斯托圆舞曲》, 以后在柯克兰、斯特拉文斯基、丁善德等作曲家作品中常可见此类和弦的运用。同样, 在该作品中也运用了此类和弦, 如谱例:
这是作品第二次反复时高潮乐段中的片段 (74-76小节) , 从谱例中可明显看出, 所使用和弦并非是传统三和弦, 而是以降A为低音, 按纯五度音程排列起来的五度和弦 (bA-bE-bB) , 像这样的和弦连续出现了三次。
(三) 四五度和弦
“四五度和弦”是指按四度和五度音程叠置在一起的三音和弦, 是属于五声纵和化和声常用的和弦, 在我国音乐创作与理论中, 常将它作为代替三和弦的和弦形态, 并认为这一和弦适合于我国五声民族音调的特点, 也称之为“琵琶和弦”。在该作品中自然少不了这类和弦的运用, 如谱例:
从谱例中, 可看出在32小节的前两拍中由降E为低音所形成的bE-bA-bE, 是按四五度音程关系所构成的四五度和弦。
(四) 复合和弦
在近代音乐中, 和声纵向结构的一个新发展是使用复合和弦, 所谓复合和弦是指由不同的和弦同时从纵向结合而成。这种和弦从古典时期已开始运用, 但那时主要是依存于持续音、和弦外音与七和弦、九和弦之中, 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需要在一定时间内解决, 而近现代的复合和弦则是一种独立的、自由的、根据作品本身的音响感觉、织体、和声等等而使用的和声处理方式, 这种复合和弦往往带有多调性重叠的调性思维, 和弦音响效果浓烈、色彩性和紧张度得到很大的加强。该作品中也多处运用了此类手法, 如谱例:
这是作品引子部分的第三小节处, 右手旋律层使用了四五度和弦 (bB-bE-bB) , 左手低音层则使用了四度和弦 (bC-F-bB) , 而在中间填充层则使用了 (F-bA-bC-bE) 的减小七和弦, 各和弦结构迥异, 突显了复合和弦的特点。
(五) 附加音和弦
附加音和弦, 早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 特别是在德彪西、拉威尔等印象派作曲家作品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在中国, 吸收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主要是在20世纪30、40年代, 中国作曲家为了突显本民族的音乐特点, 运用了很多附加音和弦, 这其中主要是以附加二度和弦和附加六度的比较多。而后此类和弦就作为我国民族和声体系里的一员, 广泛运用在各类体裁的音乐作品中。同样在该作品中, 也运用了此类和弦。
1.附加二度和弦
所谓附加二度和弦, 是指在原本三和弦的根音上方加进二度音所形成的和弦。在作品中出现此类和弦的地方有很多, 不一一例举, 比如在乐曲引子部分的第一小节和A段落开始处的钢琴伴奏所用的和弦就是该和弦, 和弦色彩均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如谱例:
2. 附加六度和弦
所谓附加六度和弦, 是指在原本三和弦的根音上方添加六度音所形成的和弦。同样和附加二度和弦在作品中运用广泛, 比如在引子部分的第二小节、A段落开始处的第3小节、5、6小节等等。如谱例:
出于对该作品民族化和声语言的研究需要, 本文主要从以上两个大方面来进行阐述。总体来说, 这部作品在和声的运用方面主要遵循传统的和声写作办法, 依然以功能和声来组织和弦材料, 但并没有照搬西方的和声手法。为突显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 采用了很多具有民族化特色的和弦材料, 这是该作品的一大亮点, 同时这也是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以来, 许多创作者共同的夙愿。时至今日, 音乐呈现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许多当代的作曲家已向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中国艺术歌曲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期待能听到更多富有艺术内涵, 富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
参考文献
[1]桑桐.和声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6.7.
[2]马兴智.论陆在易望乡词[J].音乐探索, 2011, (02) .
[3]王新元.浅谈中国艺术歌曲望乡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0) .
望乡作文 篇4
终于回来了,他阔别了十年之久的,他深爱的家乡——那片梦中的沃土,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生子是应届高中生,他可以说是农场第一个大学生,不负父母多年的重望,在九月快要来临的时候,他收到了来自北京一所院校的入学通知。他还记得离开时的情景,左右两手和背上背的都是父母殷切的期望和整个农场的祝福。应定要混出个样来,生子这样想。
毕竟是祖国的心脏,和家乡真的是天壤之别。刚来到北京的时候,生子有种再也不回去的想法,毕竟没有人不会对美好的事物有所留恋。但渐渐的,生子越发觉得觉得,家乡里村民们不同于“城市人”的淳朴的气息让他想念。他想起三伏天里隔壁王婶子会给他送来的酸梅汤和后院李奶奶家里的樱桃树,想起和他一起长大的好动的强子、憨厚老实的石头……他疯狂地想念他从未离开这么许久的家乡。这种想念在生子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公司受到无数冷眼的时候愈发强烈。还“棱角”分明的他,还涉世未深的他,纷繁复杂的世事让他吃了不少的苦头。于是,回家成了他唯一的支柱和念想。每当快熬不住的时候,他就在心底对自己说,再忍忍吧,等过几年,自己有钱了,就可以回去了,到时候可以把家里的房子改一改,让父母住的舒服些,村里的学校也可以多些好的桌椅……
时光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十年间,他从普通职员一路升到副总,再到如今下海经商大获成功,他再也不是当初莫多棱角的少年,他深谙世事的艰辛与波折,有些东西再也找不回来,譬如他昔日一身的张扬。不过他仍记得,他梦想起航的地方,这片黑土地。
生子手里握着方向盘,身旁坐着他温柔的妻子,后座上睡着了的,是他们可爱的女儿。一片葱郁映入眼帘,“到了到了!”他猛地坐直了身子叫了起来。终于回来了,妻子在他身旁浅浅的望着他笑,他一边开着车一边絮絮叨叨的讲起来,讲门前的羊肠小路,讲前面的小水库里的鱼……
眼前的一切,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记忆中整齐的村落已经被居民楼取代,虽然母亲对他说过这几年农场变化很大,但他还是怔住了,眼前的一切,无比陌生,他无法把记忆中的家乡同眼前的景象重合。他就像初入“桃花源”的“武陵人”。
原来,有一种变化叫做翻天覆地。
抱着孙女的母亲笑眯眯地说了些有关农场近年来的事,十年时光,恍如隔世,农场的角角落落都令他震惊,这样的故乡是他所不熟悉的,他没来由的有些害怕。他现在还是不是家乡人?
就在这时,屋里突然热闹了起来,原来是王婶子、李奶奶,哦,还有强子,石头头上骑了一个小一号的石头……“这就是苗苗吧?”李奶奶抱起女儿,“呦,还挺沉,生子,可比你小时候乖多了,我记得,你小时候差点没把我家院里的树都给砍喽,哈哈哈哈哈哈哈……”石头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很好,强子这几年也很不错,生子突然觉得,家乡并没有变,而他的心,也一直没有走远。
来到学校的时候,老校长对生子说,当年他资助的那几个孩子都在学校里当老师,近几年有不少大学生回乡任教……
台下是一张张干净的脸,生子握着话筒,有些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久,他才对着下面一群青春的面孔说道:“孩子们,无论何时,别忘了家乡,别忘了理想,终有一天,成功的你们、历经磨难的你们会发现,这片黑土地,是你们最初的也是最美的——天堂!”紧接着,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在生子耳畔久久萦绕……